假单胞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在黑龙江省

假单胞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在黑龙江省

一、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贝贝[1](2020)在《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分离频率和突变体转录组分析》文中提出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其病原菌为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病菌为异宗配合真菌,其具有StMAT1-1和StMAT1-2交配型基因。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仅带有StMAT1-1基因的菌株被定名为A交配型菌株,仅含有StMAT1-2基因的菌株被定名为a交配型菌株,两个交配型基因都有的菌株被定名为Aa菌株。前期研究发现,不同年份中我国不同省份的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规律难以掌握,并且缺失了交配型基因的玉米大斑病菌失去了有性生殖的能力,同时无性繁殖能力下降,表明交配型基因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有性和无性生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首先系统分析了 2016-2018年我国不同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组成情况,对不同年份各省份的交配型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野生型菌株、StMAT1-1基因缺失突变体ΔStmat1-1和StMA T1-2基因缺失突变体ΔStmat1-2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出与有性生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玉米大斑病菌有性生殖过程中交配型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野外采集的不同年份不同省份的玉米大斑病病斑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交配型鉴定。在2016-2018年的278株玉米大斑病菌中,A交配型菌株22个,分离频率为7.91%;a交配型菌株234个,分离频率为84.18%;Aa交配型菌株22个,分离频率7.91%。2.分别收集25℃培养5d的野生型菌株01-23、突变菌株ΔStmat1-1和ΔStmat1-2的菌丝进行RNA-Seq测序,共检测到表达基因13896个,其中已知基因11253个,新基因2643个;表达转录本共21809个,其中已知转录本10936个,新转录本10873个。3.将检测到表达的基因采用NR数据库、Swiss-prot数据库、Pfam数据库、COG数据库、GO和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共发现注释到GO数据库的基因8122个,被注释到KEGG数据库的基因3749个,9442个基因被注释到COG数据库,11,179个基因被注释到NR数据库,6695个基因被注释到Swiss-Prot数据库,7929个基因被注释到Pfam数据库。4.在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间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在WTvsStMAT1样品组中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3099个,其中基因表达是上调的有1393个,基因表达是下调的有1706个;在WTvsStMAT2样品组中,共得到3666个差异基因,有1523个基因表现为表达量上调,2143个基因表现为表达量下调;在StMAT1vsStMAT2样品组,差异表达基因共1949个,表达上调基因758个,表达下调基因1191个。5.将不同样品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进行功能富集,GO富集显示与代谢活动相关,酶的活性、膜的成分的条目富集显着。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氨基酸代谢、信号通路相关的Pathway富集显着。6.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有性生殖相关基因中有6个与信息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和25个与减数分裂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筛选的有性生殖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同源蛋白查找发现,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基因缺失,影响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细胞过程和信号转导。

杨淳博[2](2019)在《山西玉米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作为重要的玉米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玉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方式的改变及抗性品种的推广,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山西省各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情况呈加重趋势,严重影响我省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为更好的防治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试验以晋北、晋中、晋南三个地区采集的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为材料,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病原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品种抗病性鉴定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旨在为山西省玉米大斑病病原鉴定和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结果如下:1.将20172018年在山西省36个县市采集的玉米病叶进行病原的分离纯化,共获得180株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并对其鉴定,结果表明:山西省从南到北所采集的大斑病菌不论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运城所分离的大斑病菌和其它地区所分离的病菌差异最明显。说明山西不同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分化变异。2.选取分离菌株中具有显着地域差异的病原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源、碳源、pH值和温度对不同地区大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最适氮源为硝酸钾,最适pH值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25℃,但碳源则无显着差异。3.通过对2017年共210份供试品种,2018年共243供试品种份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普遍具有较高的抗性,但未发现免疫品种,高感品种比率很低。大多数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为MR或以上。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比生育期短的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水平高。

柳兵[3](2019)在《玉米自交系人工接种大斑病菌的mRNA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高感大斑病玉米自交系I18、抗玉米大斑病I171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大斑病菌,研究自交系mRNA表达分析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1.随着时间的延长,经叶片表面病斑鉴定,I18和I171叶片病斑呈现增多且扩大的趋势。但感病材料I18病斑较为明显。2.mRNA表达分析研究表明,对照与处理检测的表达基因数目不同,I18的3个处理共计检测到33370个基因表达,检测到4379个未知基因,占基因总数的13.12%。I18未知基因占表达基因比例范围是11.95%-12.87%。I171的3个处理共计检测到33253个基因表达,检测到4340个未知基因,占基因总数的12.75%。I171未知基因占表达基因比例范围是11.99%-12.6%之间。3.自交系I18处理1,处理2、处理3共检测到1401个共表达基因,上调基因926个,下调基因429个。自交系I171的对照(I171-1)与处理1,处理2、处理3共检测到1561个共表达基因,全部上调基因1044个,全部下调基因447个。从韦恩图可以看出,2份玉米自交系接种大斑病后的基因共表达以上调为主,呈现被诱导激活的趋势,小部分基因表达受到抑制。随着大斑病侵染时间的增加,上调的基因数目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下调的基因数目呈现升高的趋势。4.通过使用BLAST软件对检测到的基因进行比对,经8大数据库比对,发掘1个下调的未知基因,16个上调基因。2份自交系共筛选出17个关联基因,16个基因上调,1个下调未知基因。其中6个基因分布在2号染色体,占基因总数的35%。3个基因分布在1号染色体。5.自交系在接种大斑病菌后,感大斑病自交系I18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抗病自交系I17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接种大斑病菌时间的延长,玉米自交系I18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变化趋势不明显,而玉米自交系I171在接种大斑病6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下降;自交系I18和I171在接种大斑病6d时,其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POD酶活性逐渐下降,I171 POD酶活性下降趋势较为明显;自交系I18和I171丙二醛含量呈现交互增加的趋势,接种12d时I18丙二醛含量显着高于I171。

高鹏飞[4](2019)在《河南省玉米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与抗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河南省是玉米种植大省,及时跟进河南省玉米病害演化信息,制定应对措施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步骤之一。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极大的危害。为有效防治河南省玉米大斑病,本研究对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以及对吡唑醚菌酯和异菌脲的敏感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从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开发23对SSR引物,用其中6对SSR引物对48株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UPGMA聚类可将48个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66的水平下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包含38个菌株,类群Ⅱ包含10个菌株。菌株的聚类分组和地理来源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总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6694和1.3121。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内部分遗传化水平很高,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是0.5294,显着高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Dst的0.2022。遗传结构分析显示,48个菌株最可能来自2个祖先亚群,其中21个菌株中亚群Ⅰ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18个菌株中亚群Ⅱ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大多数(83.3%)的菌株遗传组分相对单一,2个亚群菌株间遗传物质交流很少。(2)使用普通PCR和多重PCR两种方法测定48个菌株的交配型类型,结果显示A为优势交配型,有34个A交配型菌株;a为弱势交配型,有14个a交配型菌株。8个地理群体中有7个群体包含两种交配型菌株,只有三门峡群体的6个菌株全部是A交配型。(3)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和异菌脲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玉米大斑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EC50值的范围是0.00010.4146 mg/L,平均EC50值是0.0362 mg/L。玉米大斑病菌对异菌脲EC50值的范围是0.00350.9823 mg/L,平均EC50值是0.1900 mg/L。河南省的玉米大斑病菌对常用药剂吡唑醚菌酯和广谱杀菌剂异菌脲的敏感性都较高。本研究首次对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了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交配型组成,以及对吡唑醚菌酯和异菌脲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这些研究结果对科学指导防治河南省玉米大斑病具有重要意义。

孙丽萍[5](2018)在《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交配型测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是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病害大流行年份造成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近年来环境条件变化异常、品种繁杂、更换频繁、连作面积大和田间菌源丰富等原因导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日趋复杂。因此,针对黑龙江省不同玉米产区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频率及变异趋势、交配型组成及分布、生理小种遗传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研究结果将对目前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的大斑病发生的风险预测、生产布局调整和抗病品种选育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试验采用常规Ht单基因鉴别寄主对2016年和2017年从黑龙江省分离的206株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2016年从黑龙江省9个市区31个采样点分离的106株大斑病菌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1、2、12、123、N、23N号,7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以0号和l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生理小种,分别为36.8%和34.9%;2017年对黑龙江省8个市区32个地区采集分离的100株玉米大斑病菌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2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1、2、3、12、13、23、123、N、1N、12N、3N。其中0号和l号生理小种仍为生产上的优势生理小种,分别为41%和14%。通过两年鉴定来看,1号生理小种的所占比例显着下降。在调查的8个市区均有分布,与2016年相比2017年多鉴定出3、13、23、1N、12N、3N号新生理小种,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优势小种仍为1号和0号小种,而生理小种组成趋于复杂化。本研究对2016年和2017年从黑龙江省玉米产区采集分离的玉米大斑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2016年采集的106株菌株中有88株为a交配型、14株为Aa交配型、4株为A交配型,分别占总鉴定株数的83%、13.2%和11.6%,没有出现中性菌株;2017年鉴定的60株菌株中,有43株为a交配型、10株为Aa交配型、7株为A交配型,分别占总鉴定株数的71.7%,16.7%和11.6%。从两年测定数据来看,a交配型为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优势交配型,但Aa交配型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评估了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种植区的60个玉米大斑病病菌单孢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5条DNA标记条带,引物扩增条带范围为215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9条DNA标记条带;以相似系数0.91为界,将60个菌株划分成9个类群。通过对玉米大斑病菌群体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玉米大斑病菌群体与交配型存在明显相关性,与地理来源和生理小种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地理来源的种群间存在着中度的遗传分化,93.39%的遗传变异贡献给了种群内。不同生理小种群体间存在很小的遗传分化,99.80%的遗传变异贡献给种群内。不同交配型群体间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85.32%的遗传变异贡献给种群内。这些结果表明,黑龙江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种群复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杨耿斌,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6](2016)在《黑龙江省北部七县市玉米大斑病菌小种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常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该病的发生与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密切相关,新生理小种的出现往往导致生产上玉米品种抗性丧失。为此,在玉米主产地及时准确地调查该地区大斑病菌的小种变异,对指导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生产推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黑龙江省第三、第四积温带玉米产区的7个县市中采集病害标样,通过组织分离获得了21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经采用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接种鉴定,发现在上述区域内仅有13N和23N 2个生理小种,小种构成较为简单,并且以13N号小种为主。

高宏芳[7](2016)在《玉米大斑病病原菌生理分化及品种抗性分析》文中提出玉米大斑病是危害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本文对2014年采自东北地区的85份玉米大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接种法对辽宁省主栽玉米品种进行大斑病的抗病性鉴定;同时采用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省主栽玉米品种大斑病抗性基因进行标记。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鉴别寄主鉴定法对2014年采自东北地区的85份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0、1、2、3、N、12、1N、2N、12N和23N 10个生理小种。其中2号生理小种占总菌株的40.18%,由次要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所鉴定的85个大斑病菌对Ht1、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6.48%、50.60%、2.36%、23.53%。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不同省份的生理小种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和构成较以前发生了较大变化,种类较多,分化明显。2.利用SSR分子标记的技术对66个辽宁省主栽品种的Ht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其中迪卡516、丹玉508、丹玉303、丹玉368、丹玉801、丹玉402、丹玉304、丹玉210、先玉335、吉祥一号、联达99、华单38、东裕33、先玉696、吉东21、盛单306、恩喜爱289、铁388、铁390、登海176、沈137这21个品种产生和Ht1基因相一致的条带,占总鉴定份数的31.82%;海禾78、丹玉307、丹玉402、金种68、熙园29、金园007这6个品种产生和Ht2基因相一致的条带,占总鉴定份数的9.10%。3.采用人工模拟自然发病的接种方法对84份玉米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其中62份品种表现为抗病(抗、中抗、高抗),占总材料的73.81%;22份品种表现为感病(感、高感),占总材料的26.19%。抗病材料主要以中抗和抗为主,高抗占较少比例;感病材料中以感病材料为主,高感占较少比例。4.采用隔离喷雾的方法选取0号、1号、2号、N号和23N号等主要生理小种对74个辽宁省主栽品种进行毒力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23N号小种的毒力最强,2号小种和1号小种次之,0号和N号小种的毒力较弱。对2-3个生理小种有抗性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59%;对5个小种都有抗性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

杨耿斌[8](2014)在《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动态与抗玉米大斑病材料筛选》文中提出由于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的变异和趋于复杂化,致使生产上原抗病品种丧失抗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由最初报道的1个生理小种,至2012年已发展到16个生理小种。对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变化、玉米大斑病抗病材料筛选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玉米大斑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杨耿斌[9](2014)在《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大斑病菌小种鉴定与育种材料抗大斑病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我国危害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其致病菌为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属半知菌亚门。该病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近年来呈现明显加重趋势。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常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般流行年份减产在20%左右,严重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抗病性及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密切相关。出现新的优势小种往往是生产上主栽品种从抗病表型向感病表型变化的前奏。防治玉米大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是寻找抗性资源,选育抗病品种。根据基因对基因假说明确本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频率,有针对性地寻找新的抗病基因和培育有多抗基因的玉米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可以延缓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从而控制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因此,追踪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的动态、开展生理小种鉴定和分析,结合对生产上主栽品种抗性的监测,将有利于分析推广品种在当前生产中爆发大斑病的生产风险,并且对于抗病品种的生产布局、抗大斑病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1.采集黑龙江省北部第三、第四积温带7个县(市)玉米大斑病病叶进行病菌分离纯化,共获得21份玉米大斑病病菌菌株,通过利用含有Ht1、Ht2、Ht3和HtN单抗性基因的一套鉴别寄主对病菌进行鉴定与分析。共鉴定出13N和23N两个生理小种。21株被测菌株中,供试菌株对Ht3和HtN基因的毒性频率最高,为100%;对Ht1基因毒性频率居中,为66.7%,对Ht2基因的毒性频率最低,为33.3%。2.采用带菌高粱粒与喷雾接种法相结合对100份骨干玉米种质进行鉴定,在供鉴定的100份本单位骨干玉米种质中,抗病材料只占鉴定材料的21%,多数材料都表现感病。通过分析寄主与病菌小种的互作模式,确认所鉴定的100份玉米资源可能携带Ht3、HtN基因,占供试资源的100%。3.对采集玉米大斑病病叶的区域玉米主栽品种大斑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2012年多数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级别在1~3级,个别品种达到3~5级;2013年所调查的7个县(市)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程度整体重于2012年,多数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级别在3级左右,个别品种达到5~7级。

石凤梅,马立功[10](2013)在《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文中提出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频率及变化趋势,进而应用抗性品种进行生态学防治病,采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采自2009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的45份玉米大斑病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进行分化。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鉴定出0、1、2、12、13和23N共6个生理小种。0号和1号生理小种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5.72%和31.25%,并在黑龙江省各地广泛存在,因此0号和1号生理小种是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的优势小种。表明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呈现复杂化,并不断有新小种出现。

二、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分离频率和突变体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1.2 玉米大斑病菌概况
    1.3 真菌有性生殖的研究进展
    1.4 交配型基因的功能
    1.5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1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1.5.2 RNA-Seq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交配型的鉴定
        2.2.1 2016-2018年玉米大斑病菌培养
        2.2.2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鉴定
    2.3 玉米大斑病菌RNA-Seq分析
        2.3.1 菌株培养收集样品
        2.3.2 菌丝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2.3.3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2.3.4 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
        2.3.5 序列比对分析
        2.3.6 功能注释统计
        2.3.7 基因表达量分析
        2.3.8 样本间关系分析
        2.3.9 表达量差异分析
        2.3.10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鉴定
    3.2 不同年份玉米大斑交配型统计
    3.3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3.3.1 转录组测序质量监控
        3.3.2 序列比对分析
        3.3.3 功能注释统计
        3.3.4 基因表达量分析
        3.3.5 样本间关系分析
        3.3.6 表达量差异分析
        3.3.7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富集
        3.3.8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富集分析
        3.3.9 有性生殖相关差异基因的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交配型菌株分离频率分析
    4.2 交配型基因与有性生殖的关系
    4.3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生殖相关基因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山西玉米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玉米大斑病研究进展
    1.玉米大斑病概况
        1.1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危害
        1.2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
        1.3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情况
    2.玉米大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
    3.玉米大斑病菌防治研究
        3.1 农业防治
        3.1.1 加强田间管理
        3.1.2 改善耕作栽培环境
        3.2 化学防治
        3.3 抗性育种研究现状
    4.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山西省不同地区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1.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病株采集
        1.3.2 病原菌分离纯化
        1.3.3 病原菌形态鉴定
        1.3.4 病原菌柯赫氏法则验证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区病原菌的分布频率及分布情况
        2.2 不同玉米大斑病病原菌的显微形态学特征
        2.3 不同地区玉米大斑病病原菌的菌落特征
        2.4 致病性回接试验结果
    3.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山西省不同地区玉米大斑病生物学特性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及试剂
        1.3 试验方法
        1.3.1 病原菌分离培养
        1.3.2 菌株活化
        1.3.3 培养基
        1.3.4 pH值
        1.3.5 温度
    2.结果与分析
        2.1 氮源对不同地区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1.1 不同氮源对不同地区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2.1.2 氮源对不同地区病原菌菌落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碳源对不同地区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2.1 不同碳源对不同地区病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2.2.2 不同碳源对不同地区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的影响
        2.3 碳源对不同地区病原菌菌落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2.3.1 不同pH值对不同地区病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2.3.2 不同pH值对不同地区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的影响
        2.4 温度对不同地区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4.1 不同温度对不同地区病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2.4.2 不同温度对不同地区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田间抗病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供试菌种
        1.3 试验地点
        1.4 抗病鉴定圃的设置
        1.4.1 鉴定圃
        1.4.2 病圃试验设计
        1.4.3 病圃管理
        1.5 田间接种方法
        1.5.1 接种时期
        1.5.2 接种方法
        1.6 播种与病情调查
        1.7 抗性评价方法
        1.7.1 鉴定有效性判别
        1.7.2 抗性评价标准
        1.7.3 抗性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7年~2018年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分析
        2.2 不同类型品种对大斑病的抗病性分析
        2.3 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对大斑病的抗病性表现分析
        2.4 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对大斑病的抗病性表现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3)玉米自交系人工接种大斑病菌的mRNA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大斑病危害
    1.2 玉米大斑病研究进展
    1.3 玉米大斑病菌的侵染过程
    1.4 玉米在逆境胁迫的反应
    1.5 抗大斑病育种研究
    1.6 mRNA与基因表达
    1.7 玉米抗大斑病与杂种优势研究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转录组表达分析
        3.1.1 样品检测
        3.1.2 基因表达量分析
        3.1.3 大斑病响应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1.4 数据库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3.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3.2.1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3.2.3 过氧化物酶(POD)活力
        3.2.4 丙二醛(MDA)含量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人工接种玉米大斑病表型及表达基因数的变化
    4.2 基因表达分析
    4.3 数据库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
    4.4 生理指标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河南省玉米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与抗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大斑病概述
        1.1.1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玉米大斑病的症状
        1.1.3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1.2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
        1.2.1 玉米大斑病菌概况
        1.2.2 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1.2.3 玉米大斑病菌的交配型
        1.2.4 玉米大斑病菌对化学药剂的敏感性
        1.2.5 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小种
    1.3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药剂
        2.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2.1.4 SSR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2.1.5 PCR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提取DNA的质量与浓度
        2.2.2 SSR引物的筛选
        2.2.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2.4 群体遗传分化
        2.2.5 UPGMA聚类分析
        2.2.6 各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分析
        2.2.7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2.8 主成分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3章 玉米大斑病菌的交配型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交配型引物
        3.1.4 PCR扩增与琼脂糖凝胶电泳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套交配型引物的测定结果比较
        3.2.2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分布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第4章 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和异菌脲的敏感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培养基
        4.1.2 供试药剂
        4.1.3 供试菌株
        4.1.4 玉米大斑病菌对化学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4.2.2 玉米大斑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交配型测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种植分布
    1.2 玉米大斑病的研究现状
        1.2.1 玉米大斑病的症状特点
        1.2.2 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原因
        1.2.3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防治现状
    1.3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
    1.4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研究进展
    1.5 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1.5.1 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现状
        1.5.2 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测定
        2.1.1 病样采集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离与纯化
        2.1.4 玉米大斑病菌的单孢分离
        2.1.5 供试鉴别寄主
        2.1.6 鉴定方法
    2.2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2.2.1 供试菌株
        2.2.2 供试引物
        2.2.3 玉米大斑病菌DNA提取
        2.2.4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分子鉴定
    2.3 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2.3.1 供试菌株
        2.3.2 供试引物
        2.3.3 DNA提取
        2.3.4 PCR扩增
        2.3.5 电泳检测
        2.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定
        3.1.1 生理小种类型
        3.1.2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小种毒性频率分析
    3.2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3.3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3.3.2 玉米大斑病菌聚类分析
        3.3.3 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3.3.4 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关系
4 讨论
    4.1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构成及分化
    4.2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构成及分化
    4.3 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4.3.1 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4.3.2 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关系
        4.3.3 其他原因对大斑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黑龙江省北部七县市玉米大斑病菌小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7)玉米大斑病病原菌生理分化及品种抗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玉米大斑病及其品种抗性研究进展
    1.1 玉米大斑病概述
        1.1.1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与病症
        1.1.2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与危害
        1.1.3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1.2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进展
        1.2.1 生理小种分化的监测历史及进程
        1.2.2 生理小种分化的鉴定方法
    1.3 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1.3.1 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特征
        1.3.2 玉米抗大斑病单基因的标记研究
    1.4 玉米种质资源抗性鉴定研究进展
        1.4.1 玉米大斑病抗病机制
        1.4.2 玉米大斑病抗性材料筛选
        1.4.3 玉米种质资源抗性鉴定方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东北地区生理小种动态分析
    2.1 试验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供试鉴别寄主
        2.1.3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病菌的分离与纯化
        2.2.2 玉米苗的培养
        2.2.3 接种
        2.2.4 发病调查
        2.2.5 生理小种命名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和分布
        2.3.2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玉米品种抗大斑病Ht单基因标记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试剂及仪器
        3.1.2 试验材料
        3.1.3 幼苗培养
    3.2 试验方法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3.2.2 引物
        3.2.3 PCR扩增显示
        3.2.4 扩增产物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B37Ht1基因在B37鉴别寄主上的标记
        3.3.2 B37Ht1基因在品种上的标记
        3.3.3 B37Ht2、B37Ht3和B37HtN基因在B37鉴别寄主上的标记
        3.3.4 黄早4 Ht1基因在B37鉴别寄主上的标记
        3.3.5 黄早4 Ht1基因在品种上的标记
        3.3.6 黄早四Ht1和Ht2基因在B37鉴别寄主上的标记
        3.3.7 黄早四Ht1和Ht2基因在品种上的标记
        3.3.8 黄早四Ht3和黄早四HtN基因在黄早四鉴别寄主上的标记
    3.4 小结
第四章 辽宁省部分主栽品种玉米大斑病抗性鉴定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品种
        4.1.2 供试菌株
    4.2 试验方法
        4.2.1 田间抗病性鉴定
        4.2.2 玉米苗期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辽宁省主栽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调查结果
        4.3.2 辽宁省主栽品种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感性鉴定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东北地区生理小种组成变化明显
    5.2 筛选获得的引物在部分辽宁省主栽品种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
    5.3 辽宁省大部分主栽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表现为抗病
    5.4 不同生理小种对辽宁省主栽品种毒力不同
    5.5 玉米品种中Ht抗性基因分布较少,种类较单一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8)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动态与抗玉米大斑病材料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动态
2 玉米大斑病抗病材料筛选
3 玉米大斑病防治策略

(9)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大斑病菌小种鉴定与育种材料抗大斑病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简介
    1.2 玉米大斑病概述
        1.2.1 国内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国内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历程概述
        1.2.3 国外玉米大斑病危害及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1.3 玉米大斑病抗病材料筛选
    1.4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的单孢分离
        1.4.1 挑针转移法
        1.4.2 震落法
        1.4.3 单孢分离新方法
    1.5 大斑病生理小种的鉴别方法
        1.5.1 鉴别寄主技术
        1.5.2 同工酶谱分析大斑病生理小种技术
        1.5.3 血清学鉴定大斑病生理小种技术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6.1 总体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
        1.6.3 技术路线
    1.7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黑龙江省北部大斑病菌分离及生理小种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来源
        2.1.2 培养基制备
        2.1.3 供试鉴别寄主
        2.1.4 大斑病菌分离
        2.1.5 大斑病菌株纯化
        2.1.6 玉米大斑病菌悬浮液孢子制备
        2.1.7 生理小种鉴定
        2.1.8 寄主病斑鉴定标准
        2.1.9 生理小种命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玉米大斑病病斑特征
        2.2.2 PDA 培养基上的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形态
        2.2.3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2.2.4 生理小种的毒力分析
        2.2.5 生理小种的区域分布特点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玉米抗大斑病种质的抗性基因推导
    3.1 材料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玉米大斑病菌菌种
        3.1.3 培养基制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2.2 幼苗准备
        3.2.3 接种鉴定
        3.2.4 玉米大斑病病情级别评价标准
        3.2.5 基因鉴定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玉米资源对大斑病 2 个生理小种抗性鉴定结果
        3.3.2 玉米资源资源携带抗性基因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研究区域生产田大斑病发生调查与分析
    4.1 大斑病症状及评价标准
        4.1.1 玉米大斑病症状
        4.1.2 玉米大斑病病情级别评价标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病样采集区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2012 年)
        4.2.2 病样采集区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2013 年)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鉴别寄主
    1.2 方法
        1.2.1 病菌接种物制备
        1.2.2 鉴定方法
        1.2.3 病害调查标准
        1.2.4 生理小种命名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和分布
    2.2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毒力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四、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分离频率和突变体转录组分析[D]. 杨贝贝.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2]山西玉米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D]. 杨淳博.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3]玉米自交系人工接种大斑病菌的mRNA表达分析[D]. 柳兵.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河南省玉米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与抗药性分析[D]. 高鹏飞. 河南科技大学, 2019(10)
  • [5]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交配型测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孙丽萍.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6]黑龙江省北部七县市玉米大斑病菌小种鉴定[J]. 杨耿斌,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中国种业, 2016(08)
  • [7]玉米大斑病病原菌生理分化及品种抗性分析[D]. 高宏芳.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8]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动态与抗玉米大斑病材料筛选[J]. 杨耿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6)
  • [9]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大斑病菌小种鉴定与育种材料抗大斑病特性分析[D]. 杨耿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 [10]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J]. 石凤梅,马立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2)

标签:;  ;  ;  ;  ;  

假单胞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在黑龙江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