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

湖北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

一、湖北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叶璐[1](2021)在《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实施追赶战略的导向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并不断巩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不平等的问题逐渐凸显。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是这种不平等的集中体现。随着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城乡差距已逐步延伸至经济、社会等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不能完全体现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多维”应该成为城乡差距相关研究的重要视角。在城乡关系的变迁过程中,城乡差距如何演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作用和影响程度如何?各个维度城乡差距之间存在怎么的关联性?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新时期,城乡差距的演变是否对高质量发展产生阻滞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在对中国70年城乡关系的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全国30个省份1993-2017年的数据,对居民生活、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和社会民生四个维度的城乡差距进行测度;基于多维不平等的理念,构建动态联立方程模型对各维度城乡差距成因以及维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从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视角出发,分析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经济效率、消费规模、资本规模的影响作用,为城乡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提供实证检验,同时为后续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相关战略的部署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丰富的经验支撑。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多维视角下测度的城乡综合差距以-0.45%的年均速度波动下降,并呈现“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缓慢下降,但差距水平依然保持高位,城乡社会民生差距逐渐凸显。产业发展和要素配置方面的差距呈“固化”特征,甚至出现加剧态势。(2)居民生活与社会民生维度的城乡差距存在“加剧”不平等的内在效应;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城乡社会民生差距具有单向的“加剧”效应。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与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存在互动的负向关系。(3)四类形成因素对不同维度城乡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经济发展方面,人均GDP每增长一单位,城乡社会民生差距缩减0.12,要推动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市场化方面,非国有化程度每上升1%,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缩减0.33,要素配置、社会民生的城乡差距分别增加0.88、1.33,因此,要完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引导。城镇化方面,人口城镇化率每上升1%,居民生活、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缩减0.24、1.88,城乡社会民生差距增加0.77。城市规模结构每上升1%,城乡社会民生差距扩增0.17,因此,要以户籍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农民市民化的意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民覆盖率。财政方面,涉农财政支出每增长1%,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城乡差距分别扩增0.62、0.76,但从长期看,有助于城乡产业发展差距缩减。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每增长1%,城乡社会民生差距缩减0.42,亟待改革和完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纠正财政政策“城镇导向”、“经济导向”效应。(4)城乡综合差距对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各维度城乡差距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经济GDP受居民生活、产业发展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减少0.03、0.01单位;经济TFP受到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减小0.01、0.01单位。社会民生、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对实际消费规模的影响依次递减,差距每扩增1单位,消费规模分别缩减0.11、0.04单位。实际资本规模在受民生、要素配置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下降0.02、0.04单位。此外,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对消费规模具有“净正向效应”。城乡差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明显阻滞效应,缩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新时期,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论文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从多维视角出发,构建城乡差距的指标体系;二是从多维不平等视角出发,将多维城乡差距纳入同一框架,在分析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检验各个维度之间的关联性。三是从经济发展新格局出发,实证分析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经济效率、消费规模、投资规模的影响,探讨多维城乡差距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阳华[2](2021)在《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的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库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国家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和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区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整体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已建成库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健康发展等难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政策,成为三峡库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梳理相关文献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为例,分别运用修正过的中间物质转化法、灰色关联度法、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基于Arcgis10.5等分析工具,测算了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峡库区及三峡库区不同分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不同价值所对应的重心和各经济指标重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对三峡库区库首、库腹和库尾地区分别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5~2018年,三峡库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多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耕地地势平坦,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是建设用地的优选地形。另由于耕地撂荒、退耕还林还草等因素,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的面积也比较多。经济发展使得城区大量开发土地,吸引大批人口涌入,发展重心由乡村转向城镇,城市扩展的内在需求导致土地利用类型转变。(2)三峡库区总生态服务价值总体上呈现西南地区低,东北部地区高的、库首库腹地区高,库尾地区低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调节服务价值相对就比较低,经济发展会破坏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随着经济发展,调节服务价值会逐渐降低,支持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与之类似。库首和库腹地区因为林地水域面积多,文化服务价值高于库尾地区。建设用地负价值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明显,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建设用地负价值相对就越高。经济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不同生态服务价值重心变动的原因来源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3)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是库尾优于库腹,库腹优于库首,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经济重心的偏移方向大致按照西南—东北方向排列,这与不同生态服务价值重心的偏移特点相类似。初步说明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服务价值造成的影响。不同经济重心的分布特点说明了库首和库腹地区经济正在增长,并且承接了一部分库尾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水平显着提高。同时库尾地区第三产业仍在向更高比重发展。(4)近13年来,三峡库区总生态服务价值与第二产业比重耦合性逐渐提高,但变动方向相反。库首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与三次产业结构的耦合性都比较高,与第一产业变动方向较相关。库腹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耦合性较髙,二者变动方向明显相关。库尾地区与二三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之间的耦合性差距不大,二三产业变动方向与之明显相关。根据上述结论,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分别从库首、库腹和库尾三方面针对性地给出了建议:第一,库首地区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和轻工业;第二,库腹地区加快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立足良好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加强对库腹核心城市万州区的建设,以期发展带动周边地区,起到“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第三,库尾地区应当加大财政支出对于地方高校、新兴科技的支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科技水平。立足于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趁势发展;第四,针对三峡库区生态保护问题,应该制定更加完备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同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做到生态保护优先。

张强强[3](2021)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推进,苹果产业率先进入市场化改革。在产业比较收益诱导下,中国苹果生产区域不断扩张、产业较快发展,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88年和1992年以来持续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苹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25个省(区、市),涵盖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特色产区五大区域。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苹果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现有的苹果生产、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苹果产业发展面临供给总量与质量结构失衡问题。在高产量、高进口、高成本助推下,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加大,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空间布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部分区域苹果相对价格较高的溢出效应、产业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支持、农户理性选择的异质性等因素,诱导中国非适生区和次生区的苹果面积扩张较快、产量比例上升过高,导致苹果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下降,放大了苹果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苹果市场价格持续波动,亟需优化苹果生产布局、降低苹果生产风险和稳定苹果市场价格。同时,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境中,要切实保障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其生产布局,提高其苹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揭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第二,分析影响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第三,评价现阶段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建议方案。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有关农业生产布局和苹果生产布局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集中度指数、重心指标等方法,分析中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增产动因与空间集聚特征。其次,基于产业布局理论、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区域要素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运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各驱动因素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再次,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运用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评价各产区和各省区苹果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在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和优势评价的结论总结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苹果产能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苹果生产发展迅速,在世界苹果产业和中国水果产业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从苹果生产的时序变化特征视角,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苹果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苹果生产规模经历了稳定期(1978~1984年)、速增期Ⅰ(1985~1991年)、速增期Ⅱ(1992~1996年)、速降期(1997~2003年)和饱和期(2004~2018年)五个阶段。苹果技术进步驱动单产水平的提升是中国苹果增产的主要动力。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重心呈现“西移南进”特征。1978~2018年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导致苹果生产集中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苹果生产格局正在向优势区集聚,其中黄土高原优势区的苹果生产集中度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最高,并演变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渤海湾优势区逐步下降为中国第二大苹果产区;其他产区苹果生产地位基本稳定。中国苹果种植面积重心也由1978年的115.24°E和37.06°N(位于河北省巨鹿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0.16°E和36.44°N(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586.13千米;苹果产量重心由1978年的116.95°E和37.86°N(位于河北省南皮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1.65°E和36.44°N(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609.40千米。中国苹果生产重心呈现“西移南进”态势,由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迁移,符合国家苹果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受多重因素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省域层面的苹果生产空间自相关性显着,并呈波浪式演进趋势。苹果种植面积的空间集聚程度具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苹果种植高集聚区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境中,苹果比较收益、苹果有效灌溉面积、运输密度、苹果优势区域规划、“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苹果受灾面积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具有显着影响。4.中国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化明显且布局总体合理。在产区层面,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五大产区中具有最明显的苹果规模优势;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呈“倒U”型趋势,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有所上升,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略有下降;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虽略有增加,但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下降;特色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下降,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上升。在省区层面,陕西、山西和河南等中西部省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增长明显,中国苹果生产重心从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转移符合区域种植业内部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5.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省区的苹果生产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有些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省区呈现规模比较优势明显高于效率比较优势特征。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即中国苹果主产省区基本格局相对稳定,但山东、辽宁、河北等沿海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有所下降,而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呈增长趋势。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苹果生产与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增强,苹果远距离物流、大规模运输格局难以改变;部分省区不具有苹果效益优势,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变化是促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化的真正动因,甘肃和河南等高投入—低产出区与山西、河北和辽宁等低投入—低产出区苹果生产已不具有效益优势。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需要多举措并举。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在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时,应该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苹果效益导向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增强《规划》政策的引导与政府的规制作用,改善苹果生产条件,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焦英俊[4](2020)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经济增长规模令世人瞩目,基本成绩不容否定。但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传统增长红利空间日趋紧缩,后发优势逐渐消退,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旧明显,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历史和现实表明,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高地不仅能够直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具备很强的外部性,对于提高经济技术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载体,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创新产出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基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和国家高新区层面的双重研究视角,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外部市场绩效,这种外部市场绩效在本文集中体现为区域技术效率的提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从理论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进行阐释;其次,从中国省级、地级市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协同分布特征;再次,利用中国省级、地级市和国家城市群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在不同环境变量约束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第一,通过理论论证,本文阐释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能够带来显着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于本地区而言,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能够产生直接技术效率溢出,提高本地区技术效率;另一方面,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可能带来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效应,阻碍本地技术效率进步。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集聚倾向性,因此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规模效应,但是若其集聚程度过高,则可能会引发拥塞效应,导致负向技术效率溢出。对于邻近地区而言,一方面,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带来回波或极化效应,导致邻近地区发展环境恶化,不利于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也可能带来扩散或涓滴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促进技术效率提升。第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利用传统数理统计模型、随机前沿模型以及地统计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两者的空间相关关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陕西、四川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较高;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较高;除河北以外,广大东部沿海省份的技术效率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另外,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均向南移动,且近十年以来,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朝东南方向移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两者空间分布重心相向而动,呈空间收敛态势。此外,技术效率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多样化集聚指数显着正相关,与专业化集聚指数显着负相关。第三,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应用地统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不同集聚形式下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级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显着空间正相关关系;技术效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的“热点-冷点”区域重叠范围较大,且近年来两者的“热点”区域大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而“冷点”区域位于青海及其周边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集聚和多样化聚集均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且技术效率溢出呈“倒U型”特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聚集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第四,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模型刻画了国家高新区和城市技术效率的空间协同演进和空间耦合状况。研究发现,样本城市的技术效率整体上不断提高,同时,设有国家高新区的城市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未设国家高新区城市,且2007年后差距更大。从整体上看,地级城市技术效率和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皆是以南-北方向为主,东-西方向较弱,空间分布平均中心均位于浙江省境内,二者地理距离较近。近年来,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明显地向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方向偏移,同时,二者在空间发展上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而且在2017年两者的空间耦合系数更是高达93.58%,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第五,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空间衰减边界。研究发现,200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然而,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就不同阶段而言,2000-2010年国家高新区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但在201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且衰减区域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是160公里以内,此范围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密集区域,且溢出系数未明显下降;二是160-260公里以内,此范围内溢出系数仍显着为正,但其数值快速下降,同时260公里也是技术效率外溢的半衰距离;三是大于260公里地区,此时空间溢出系数不再显着,且当地理距离达到440公里时下降为0。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省份而言,以省份中心为圆心,以260公里为半径的圆弧基本上能够辐射一省绝大部分区域,大于260公里的区域极有可能超出了省界。因此,可以认为,省界对于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家高新区更倾向于提供“本地化服务”,尤其在省级层面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第六,基于中国城市群和国家高新区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剖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7年全部10个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促进本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在京津冀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从整体上看,山东半岛、中原、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而东三省、京津冀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时段来看,2000-2010年,除了关中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在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内部,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积极促进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整体上看,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和和成渝等4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然而,东三省、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珠三角、中原和关中平原等6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的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2010-2017年,全部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城市群内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关中平原等3个城市群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显着地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此外,东三省、山东半岛、中原、海峡西岸、珠三角、关中平原和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等3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第七,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不仅取决于内部创新效率,而且与地区间“发展距离”有关。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创新效率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地区最低;拥有较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区不仅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而且创新效率波动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对其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都没有显着影响;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创新效率波动较小;政府干预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同时对创新效率的波动没有显着影响;开放程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均无显着影响;地区间的“工资距离”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高度相关,工资水平差异越小,技术效率空间溢出越大。本文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基于空间视角实证剖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本研究预期能够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城市群战略规划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赵蕾[5](2020)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减排潜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开发使用了大量国土资源。因为存在国土资源的不合理规划,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这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民经济发展步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内产生的工业污染也日益严重,其中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中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阻碍。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群,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因此,从不同视角和尺度讨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关系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决策意义的实践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空间计量学探索性空间分析、重心迁移模型和结构减排模型等研究方法,构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分析”的研究框架。首先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分析现有文章结论与不足,总结文章理论背景,为本文后续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其次讨论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区域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通过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分析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经济增长演变轨迹,随后基于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方法和重心迁移模型研究2006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重心迁移轨迹,并采用LMDI分解分析模型解释演变轨迹深层原因,接着以精度较高的原始灰色预测模型对研究区2018-2025年工业废水排放趋势,根据结果用经济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计算公式,结合四个区域实际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分析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总量减排和排放强度的影响,使用情景分析法,通过设置不同情景研究区域经济结构变动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动的影响;最后综合前文三部分实证研究结论,从不同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EKC拟合结果来看,湖北地区呈现出倒U型曲线,即为经典的EKC曲线;而湖南地区拟合的曲线呈现出反N型;江西地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唯一一个工业废水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区域;安徽地区为反N型曲线,分别于2007-2008年和2016-2017年前后达到其转折点。(2)2006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并存在明显空间分异特征,呈西南从高到低,中东从低到高的演变规律;总体空间内无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局部空间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且以低高集聚状态为主。20062017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重心主要在东114.38°E114.95°E,北纬29.18°N29.34°N区域内移动,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总距离为107.88 km;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总产值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移动总距离为94.39 km,除2011和2012外其他年份的重心移动距离变化较小,20062017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总产值重心逐渐偏离几何中心,而工业废水排放重心逐渐向几何中心靠拢且移动速度明显高于工业总产值重心移动速度。(3)驱动因素上,技术提升效应是抑制工业废水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工业经济增长是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力,但这种影响力远超过规模人口效应的影响力;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4)根据原始灰色预测模型发现未来8年工业废水排放呈下降趋势,且在2025年降为17.37亿吨;整体而言,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区域看,湖南地区经济和工业占比居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江西地区工业占比上升较快;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经济结构变动与有利于工业废水减排,但减排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整体看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结构变动能促进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减少。从区域看,湖南地区和江西地区经济比重变化对工业废水减排影响较大;由情景分析可以看出,湖南地区经济比重的提高均能使减少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强度。

光峰涛[6](2020)在《中国电力消费的多维度特征研究与需求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加快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现代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中国的电力消费随其不断深化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性地刚性增长。全社会用电规模和人均用电量屡上台阶,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全国的电气化水平得到显着提升。尽管如此,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破解难题,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发展清洁能源纳入到美丽中国建设中,十一届四中全会对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提出了要求,各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都部署了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这些都有利于能源消费侧清洁主导、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的形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的换挡、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转换等多方面的变化也带动电力消费进入新常态。电力供需形势整体上已由偏紧向趋于宽松的局面逐渐转变,但区域性的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从趋势演变来看,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趋势整体上较为吻合,但有阶段性的背离现象发生。从增长速度来看,电力增速放缓,与经济增速出现了比例失调,两者有脱钩倾向。从能源效率来看,区域异质性下单要素或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空差异都凸显严重。此外,中国电力消费未来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鉴于此,本文在电力经济的视角下对中国电力消费的特征进行多维度研究,并对未来中国电力需求开展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关系,包含重心的耦合分析、周期的协同分析以及动态交互性分析。以电力消费量和GDP为权重,以各省地理重心为中心坐标,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测度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重心,并分析两者的耦合性,发现电力消费重心和经济重心并不重叠,其均向低纬度地区移动,但经度偏移方向相反。应用滤波法测算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周期,并通过一致性指数分析两者的协同性,发现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周期长度相近,但在新常态阶段发生背离。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分别检验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两者的动态交互性,发现只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弹性数值趋于稳定。(2)研究电力消费增速减档的原因,包含脱钩关系的分析、结构突变点的检验以及结构分解分析。结合OECD脱钩因子和Tapio脱钩弹性指数联合检验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发现两者在新常态阶段趋于弱脱钩。应用累积和检验分析电力消费年增速是否发生结构突变,发现其约在2014年出现了结构突变点。在电力能源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结构分解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拉动率的变动,发现电力消费增长动力由净出口驱动、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不同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拉动率随时间发生变动。(3)研究电力强度的省际差异化特征,包含差异化的测度、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差异来源分析。应用泰尔指数量化电力强度省际差异化程度,发现新常态下电力强度的非均衡性有所减弱。构建面板惩罚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经济发展、人口规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进步对电力强度的影响,发现各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上对电力强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构建基于回归的Shapley分解模型辨析电力强度差异的来源,发现经济发展、人口规模、能源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加剧了电力强度的差异化,而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缩小了电力强度的差异化。(4)研究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包含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测度、静态和动态评价、空间集聚分析以及收敛分析。在构建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EBM(Epsilon Based Measure)测度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并应用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其进行分解,发现新常态下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趋于稳定,全要素电力生产率的改进源于技术进步效应。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发现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且在样本期内空间集聚程度趋于稳定。通过收敛分析模型考察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收敛性,发现新常态下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5)构建适用于预测中国电力需求的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Model)模型,并进行情景预测。从中国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特点和电力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包含关键假设模块、需求模块和转换模块三模块的LEAP模型以预测中国未来的电力需求,并设置了三种发展情景,即基准情景、政策规划情景及强化节能情景,其中强化节能情景考虑了前面所研究的电力消费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各情景下的预测结果,发现基准情景下的电力消费增长最快,政策规划情景次之,最小的为强化节能情景,电力消费在2030年的预测区间为98,341~120,641亿kWh。本文应用多学科理论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电力消费增速、电力强度以及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等四个维度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力消费的特征,这对于把握中国电力消费的变化,解决电力消费区域不平衡问题,改善电力消费效率,指导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定电力产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从对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系统探究能够增进对电力经济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对电力增速放缓原因的分析能够明晰电力消费的增长模式,也可将其分析思路及方法拓展应用到其他资源消费增长模式的分析中。基于面板惩罚分位数回归的Shapely分解模型可以应用到其他不平等指标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来源的分析中。此外,构建的适用于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的LEAP模型可以进行滚动预测,其预测结果能够指导电力规划的制定。在未来研究中,还需研究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以及售电侧的放开等对电力消费的影响。

戴潇[7](2019)在《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讨论不同维度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综合导出我国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一般认为,劳动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由于信息自由传递的边界性、产业结构网络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使得传统理论对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解释力偏弱。另一方面,在我国不同区域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空间壁垒和信息壁垒,在这些多重效应和历史发展特征的综合作用下,使这些区域的劳动力演化、产业结构升级必然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这些困境使我们并不能在产业结构动态变化中,完全还原劳动力演化是如何平稳嵌入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体系之中,甚至不能还原这部分信息与产业结构作用的前因后果。因此,如何驱动劳动力的自增强反馈机制并进一步逐步演化出具有规模扩散效应、人力资本红利效应的收益递增路径,是保证我国顺利实施“供给侧”经济改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这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情况与理论基础,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演化问题。唯有明晰了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才能寻求到避免不良路径依赖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需要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明确研究对象运行轨迹的非线性特征;二是明确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的多尺度度量问题,并讨论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三是综合导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非线性机制,并导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最优演化路径。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深入阐述了应用“演化”这一隐喻于劳动力研究的合理性及其度量维度,并结合复杂性科学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演化的非线性特征。随后,通过分析现有关于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归纳出部分与路径依赖理论相类似的观点,依据路径依赖理论深入讨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的科学性。第二,讨论劳动力演化、产业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本研究认为研究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均属于非线性的分析范畴,而非线性的重要特征是系统的无序性,但这仅是在文献理论基础上的验证。因此,必须在用理论推演定性的同时,需辅以实证定量验证。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后文中所设计一切模型能够保持其所在的讨论框架的统一性。通过相空间重构,我们发现主要研究对象的主要代表性指标的柯尔莫哥洛夫熵非零且不同,表明要素之中存在的功能、关系均发生在不同的度量尺度上,即系统复杂且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第三,讨论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数量演化与技能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数量演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挤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所有地区的劳动力数量演化均是协同效应。我国整体劳动力技能演化仅在东部地区表现与产业结构升级为双向协同效应,在中部是双向的挤出效应,在西部为劳动力技能演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挤出效应,反之是协同效应。正是由于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实证结果反映出,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非匀质性,使得劳动力数量与技能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第四,讨论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情景约束下的作用。首先构建了具有时空效应的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数理模型,具体探讨了同质型、异质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的现实特征。结果显示,目前同质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较为平稳,而另两者波动较大,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随后构建了门槛模型,讨论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是我国整体还是我国的不同区域,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的门槛效应明显。从全国的整体角度而言,同质型、异质型劳动力在其路径依赖程度不高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地区而言,东部的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正向作用,而对产业机构合理化则是负向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同质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正向作用,同时二者的异质型劳动力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也是互为对立面,即中部为促进机制,西部为抑制机制。第五,揭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并导出不同地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的最优路径。东部地区劳动力应以内部环境为路径依赖方向,着重推动异质型劳动力技能演化,加强劳动力对于当下产业结构环境的认同度;中部地区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外部影响为主的路径依赖情境下,推动同质型劳动力数量演化,二是改变路径依赖方向,同时推动同质型与异质型劳动力的数量演化;西部地区则必须改变现在的路径依赖方向,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目标,提升同质型劳动力的数量演化。本文的创新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揭示了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实现了多维度的考察,丰富了现有的研究;二是,以路径依赖理论解释地区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的区域性差异;三是,从生物学角度讨论研究对象之间是协同还是挤出效应;四是,充分考虑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运行轨迹,将时空效应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特别是构建了具有时空效应的路径依赖模型。

肖妮[8](2019)在《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域旅游是实现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对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定量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现状、时空演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旅游目的地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必要依据,进而识别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时空演化的影响机理与驱动机制,为提升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和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撑和理论依据。本文围绕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全域旅游发展问题,按照“要素—格局—过程—机理”研究范式,以“全域旅游评价体系(要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格局)—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过程)—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机理)”为逻辑主线,综合运用组合权重法、差异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经典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在测度和分析2000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全域旅游空间效应以揭示其时空演化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研究综述及基本理论,主要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基本理论。第三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化,分别构建全域旅游要素评价模型和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要素发展水平和结构化发展水平两方面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全面量化,并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时序演化分析。第四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结合突变点检验结果,采用自然最佳断裂点、Getis Ord*指数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演化分析方法,分别对20002016年中国省域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和结构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变化、热冷点分布演变和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第五章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分别对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旅游需求及旅游供给和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进行计量分析,从整体、局部和功能结构三个维度揭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时空演化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第六章结论与讨论,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看,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总体提高。从三大地带看,中国三大地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处于结构调整期、全面提升期和初期发展阶段。从省域层面看,各省域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和相对优劣势不同;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省域结构。全域旅游发展指数和旅游需求综合得分省际差异缩小,旅游供给综合得分日益分化;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缩小。(2)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空间分布逐渐形成圈层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对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影响。旅游需求综合得分及其要素的空间演变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旅游供给综合得分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集聚性。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空间异质性显着,胡焕庸线成为Ⅰ-Ⅲ和Ⅳ-Ⅴ等级、热冷点的分界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存在显着的空间效应,省域全域旅游受自身因素影响的同时,还受临近省域全域旅游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除空间效应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科技创新等因素是驱动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时空演变的重要力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人口素质、人口规模和交通便捷性等因素是驱动旅游需求及其相关指标时空演化的重要力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产业结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是驱动旅游供给及其相关指标时空演变的重要力量;开放度、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科技创新等因素是驱动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的重要力量。本文的创新点为:(1)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全面评价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以旅游系统论为基底,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全面评价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评价提供初步的框架。(2)测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并揭示其时序演变规律。通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时序演化分析,识别各区域相对优劣势和发展阶段,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的因地因时制宜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3)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演化。从空间等级结构、热冷点分布和空间格局方面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规律,为中国省域全域旅游的布局优化提供指导。(4)基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的影响机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效应视角分析全域旅游时空演变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为全域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指导。

周益波[9](2019)在《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农业能源投入与消耗的不断增加,并由此引发出来的以碳排放为核心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国家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以低碳节能为导向,推动农业资源集约型利用,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农业部门中能源的消耗量少于工业部门,但农业部门的能耗效率较低,节能减排潜力较大。因此有必要从碳排放约束角度考虑中国农业部门能源效率。那么就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中国现阶段的农业能源利用现状以及碳排放情况如何?农业能源效率处于何种水平?其时序变化规律如何?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省域间的农业能源效率分布特征如何?影响农业能源效率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空间计量角度出发,逐一对此进行解答。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农业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呈现阶段性特征,结构差异较大,且省域以及区域间的异质性特征明显。中国农业能源消耗总量波动的趋势呈现“平稳上升-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快速上升”的四个阶段,内部结构中,煤炭、柴油占比最大,电力占比增幅最大。农业能源消耗排在前八位的省份农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5.76%,后八位的仅占8.34%。优先发展区的农业能源消耗增量最大,保护发展区的增速最快。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上升-剧烈震荡-稳定上升”的增长轨迹。碳排放内部结构中,电力所引致的碳排放量最多,汽油所引致的碳排放量最小。农业能源源碳排放量排序排在前八位的省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7.65%,排在后八位的仅占全国总量的8.68%。适度发展区的农业能源源碳排放量最大,而保护发展区的增速最快。(2)农业能源效率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且存在地区的非均衡性,异质性特征明显。其一,中国农业静态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演变轨迹呈现“平稳-下降上升”的演进态势,优先发展区的静态效率值大于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中国农业动态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GML指数)处于下降态势,年均变化率为-0.15%。优先发展区农业能源的GML指数最高,保护发展区次之,适度发展区最低。从GML指数分解来看,中国农业能源规模效率水平处于上升态势,技术进步、技术规模、纯技术效率均处于下降趋势。其二,四大区域农业能源效率的总体区域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区域间差距逐渐扩大,并逐渐超过区域间差距,成为影响总体差距的主因。四大区域的区域内差距分别处于不同水平,并呈现差异化的演变趋势,且西部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中部的最小,其余区域位于中等水平。其三,农业能源效率出现由两极分布向单极分布的形势转变,农业能源效率的绝对差距扩大,各省份农业能源效率趋异,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处于下降状态。优先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均出现极化现象。其四,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状态有向上转移的趋势,具有维持原有状态的稳定性,农业能源效率较难实现跨越式的转移,且农业能源效率状态的转移大多在对角线两侧完成。其五,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空间相关性较强。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在高-高集聚区域,其次为低-低集聚区域。(3)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存在空间效应,地理因素是影响农业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且各地区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一,空间地理因素对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影响显着。城镇化水平、种植业内部结构以及农业产业集聚均对本省农业能源效率提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收入水平、畜牧业结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财政支农政策、农业价格政策以及极端气候灾害农均对农业能源效率提升没有显着影响。其二,城镇化水平、农业价格政策有利于提升邻近省份农业能源效率,收入水平、种植业内部结构以及畜牧业结构均不利于改善邻近省份农业能源效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财政支农政策农业产业集聚以及极端气候变化则对邻近省份农业能源效率没有显着影响。其三,优先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之间各驱动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各异。基于本文分析结论,对于提高农业能源效率,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有如下政策启示:其一,合理控制农业能源消费总量,逐步转变农业能源利用结构;其二,开发和推广农业高效节能减排技术;其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适当扩大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其四,分而治之,实行区域差异化农业节能减排策略。

于洋[10](2019)在《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挖掘产业发展的潜力、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率成为发展产业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其中,产业空间结构测度是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路径探究与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伴随着产业升级、创新、交叉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趋势,对产业空间结构进行更细致的统计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潜在发展路径开展研究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产业空间结构测度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和行业层面开展,且主要以我国统计局设定的行业大类为统计测量基础。如今,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创新与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鲜明特征,行业的边界不断被改变。因此基于宏观和行业的测度很难反映实际存在的产业结构复杂网络关系,难以反映出产业间相互依赖、渗透、交叉融合的发展特点。同时,受限于低层子集行业数据的不易得性,传统相关研究主要反映宏观现象而不能对产业内部微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目前国际上各国在行业划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这使得基于行业划分的产业空间结构测度结果难以在不同国家间直接进行比较。而传统对产业潜在发展路径的研究则以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定位为主,鲜少能够对产业潜在发展路径进行及时度量并给出具体优先发展的细致指引。例如对高技术产业等目前产业范围较为笼统的产业常针对产业整体给出政策建议,而很少从更加细化的层面进行产业分析与政策制定,因而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弱。因此,传统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研究的需要,有必要探寻从微观视角出发的更加细化的测度分析方法。而近期产品空间理论的逐渐兴起,正为相关产业发展的微观视角细致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产品空间理论融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从微观产品视角对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研究,为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形成了理论突破口。同时,大数据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也为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的微观视角细致研究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依托产品空间理论尝试构建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框架,并引入社会网络的相关方法从微观产品视角对我国的产业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测度研究。其中,考虑到区域是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践主体,区域的产业发展与政策规划对国家整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区域产业空间结构间存在的结构关联与协同又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影响显着,因此先从国家层面的分析把握国家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之后结合区域层面的分析把握区域的产业定位与优势特点,通过在国家产业发展路径下为区域提供更细致、适合的产业定位与发展趋势来促进国家整体的产业协调发展。具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进行研究:(1)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在微观产品视角下考虑产业复杂网络关联的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以及潜在发展路径发掘,分析国家整体的产业空间结构特征、演化轨迹与产业潜在发展趋势;(2)延伸产品空间理论,从微观产品视角出发对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化进行测度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关联关系及在产业空间格局中的地位,为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信息;(3)延伸产品空间理论至区域层面,给出微观产品视角下对区域产业进行空间结构测度以及潜在发展路径发掘的研究方法,可用于分析区域的产业优势特点与可能发展路径,与前两部分研究内容相结合可给出在配合国家产业整体发展趋势下适合区域自身产业发展特点的区域产业发展路径,并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引下进一步给出区域的细化产业发展政策。最后以具体城市为例,进行可行性验证。通过引入产品空间理论,以微观产品结构分析为主线,对我国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问题进行测度,遵循从国家到区域层面的相互联系逐层递进,对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做到了从微观着手,同时综合考察微观和宏观变化,以及从全国到区域的有机统一。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在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更具优势,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有优先向已有优势产业的邻近产业发展的趋势。因此为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需有针对性地发展含有高复杂度产品的相关产业,并进行产业上的融合发展或技术创新,以突破路径依赖性。(2)为推进我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已有优势产业应将发展重心放在使用现代科技进行改造,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巩固优势,特别要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突破外向发展瓶颈,实现合作共赢。对高技术和高复杂度的产业以与现有生产能力距离短,且在我国应用基础好,市场规模大,可充分利用新技术发展(如互联网、新能源)的产品为主优先进行发展,从而实现弯道超车。(3)从产品分布整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同构现象趋弱,说明中央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主导思想在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协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局部上来看,部分区域间的同构性仍较强,整体上呈现出核心密集——外围稀疏特性。下一步有必要在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政策引导。(4)地理邻近关系与资本水平是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这在短期内导致了地区产业水平的快速提升,但伴随区域间产业的竞争逐渐激烈,也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的逐步降低,不利于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5)基于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微观的测度结果显示,在一些关键核心产品方面,我国具有高度对外依存度。因此,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和器件、航空航天工具、光导纤维、软件等对于完善我国产业链,推进产业高级化,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实现自主可控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湖北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和“乡”的概念
        2.1.2 城乡差距的概念
        2.1.3 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
        2.1.4 城乡差距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2.2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2.2.3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理论
        2.2.4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第三章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轨迹
    3.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逻辑框架与战略形成
        3.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逻辑框架
        3.1.2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战略的形成
    3.2 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
        3.2.1 改革开放前:立国战略下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固化时期
        3.2.2 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富民战略下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破冰
        3.2.3 本世纪初到十八大前:城乡统筹发展阶段
        3.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国战略下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
    3.3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问题
        3.3.1 城乡收入消费差距下降,但依然保持高位
        3.3.2 产业高级化与产业分化共存,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固存
        3.3.3 制度壁垒和市场分割问题凸显,城乡要素配置差距扩大化
        3.3.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社会民生差距显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乡差距的多维测度
    4.1 城乡差距测度的维度选择
    4.2 城乡差距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基础指标的选取
        4.2.3 数据来源、指标处理方法
    4.3 测度方法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4.3.1 测度方法的选择
        4.3.2 基础指标和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城乡综合差距的测度结果
        4.4.1 城乡综合差距时序演变分析
        4.4.2 城乡综合差距空间格局分析
    4.5 城乡差距的多维度分析
        4.5.1 多维城乡差距的时序演变分析
        4.5.2 多维城乡差距的动态演进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维城乡差距的成因及内在关联分析
    5.1 多维城乡差距形成机制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1.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5.2 多维城乡差距的形成机制实证分析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方法选择
        5.2.2 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前检验
    5.3 估计结果分析
        5.3.1 基准估计结果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3.3 多维城乡差距内在关联性检验
        5.3.4 不同区域的估计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维城乡差距的经济效应分析
    6.1 城乡差距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6.2 城乡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6.2.1 城乡差距通过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6.2.2 城乡差距通过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6.3 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
        6.3.1 计量模型
        6.3.2 变量说明以及数据来源
        6.3.3 内生性问题及处理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估计
        6.4.2 城乡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估计
        6.4.3 城乡差距对消费需求的机制讨论
        6.4.4 城乡差距对经济资本的机制讨论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与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的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内涵及其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2.3 重心及耦合理论相关研究进展
        1.2.4 三峡库区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2.5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思路技术路线
    1.6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6.1 研究区域概况
        1.6.2 研究数据来源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理论
        2.1.1 生态价值理论
        2.1.2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2.1.3 耦合相关理论
    2.2 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章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重心时空演变特征
    3.1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1 土地利用总体现状及变化特征
        3.1.2 分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评估方法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类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3.2.3 重心研究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3.3.2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心迁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特征及重心演变分析
    4.1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分析
        4.1.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析
        4.1.2 产业结构分析
        4.1.3 城镇化率分析
        4.1.4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经济重心演变特征
        4.2.1 经济重心指标选取
        4.2.2 经济重心研究方法
        4.2.3 三峡库区经济重心演变特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心与经济重心
    5.1 研究方法
        5.1.1 灰色关联度测算
        5.1.2 重心耦合分析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重心变动的重叠性分析
        5.2.2 重心变动的一致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及建议
        6.1.1 主要结论
        6.1.2 对策建议
    6.2 展望
        6.2.1 可能创新点
        6.2.2 不足之处
        6.2.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所获成果

(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1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规律研究
        1.3.2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1.3.3 农业生产布局绩效评价研究
        1.3.4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研究
        1.3.5 文献评价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苹果及苹果生产
        2.1.2 农业生产布局及苹果生产布局
        2.1.3 农业演变规律及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
        2.1.4 区域优势评价及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布局理论
        2.2.2 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2.2.3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2.2.4 农业区域要素理论
        2.2.5 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与特征
        3.2.1 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2 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3 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4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5 特色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3.3.1 研究尺度
        3.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四章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与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4.1.1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
        4.1.2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内果业地位
        4.1.3 中国苹果生产发展阶段
        4.1.4 中国苹果品种结构
    4.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分析
        4.2.1 苹果增产的贡献因素
        4.2.2 苹果生产区域集聚特征
        4.2.3 苹果生产重心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1 理论假设
        5.1.1 资源禀赋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2 机会成本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3 基础设施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4 技术进步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5 消费需求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6 政策环境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2 空间分析方法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1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水平测算
        6.1.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6.1.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6.1.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6.2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变迁分析
        6.2.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3.1 部分省区的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
        6.3.2 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
        6.3.3 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
        6.3.4 部分主产省区苹果生产缺乏效益优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与政策启示
    7.1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必要性
        7.1.1 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
        7.1.2 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
        7.1.3 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7.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原则
        7.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7.2.2 坚持生产效益导向原则
        7.2.3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则
    7.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7.3.1 增强政策引导与政府规制
        7.3.2 改善苹果生产条件
        7.3.3 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技术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1.2.2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2 技术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概述
        2.2.1 技术效率内涵
        2.2.2 技术效率测度
        2.2.3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内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4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理分析
        3.1.1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制理论分析
        3.1.2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具体路径
    3.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负向溢出机理分析
        3.2.1 累积因果过程机制
        3.2.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机制
        3.2.3 双边贸易机制
    3.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机理分析
        3.3.1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现实分析
        3.3.2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3.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4.1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理论模型
        3.4.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演进分析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4.1.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4.1.2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1.3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2 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状况
        4.2.1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体集聚
        4.2.2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多样化集聚
        4.2.3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专业化集聚
    4.3 省级地区技术效率测度
        4.3.1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4.3.3 技术效率估计与结果分析
    4.4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统计分析
        4.4.1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演变轨迹
        4.4.2 整体集聚水平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3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4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概述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1.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5.2 变量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
        5.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2 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检验
        5.2.3 空间冷点—热点分析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3.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5.3.2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3 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4 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
    6.1 国家高新区发展统计分析
        6.1.1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概述
        6.1.2 国家高新区基础性统计分析
        6.1.3 国家高新区空间地统计分析
    6.2 地级城市技术效率测度与统计分析
        6.2.1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2.2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2.3 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地统计分析
    6.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
        6.3.1 基础性统计对比分析
        6.3.2 空间耦合分析统计模型原理
        6.3.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6.3.4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系数测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分析
    7.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7.1.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分析
        7.1.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确定性分析
        7.1.3 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7.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
        7.2.1 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
        7.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与估计
        7.2.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结果分析
        7.2.4 分时段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2.5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溢出空间衰减边界实证分析
    7.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城市群层面
        7.3.1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概况
        7.3.2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发展和技术效率统计
        7.3.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3.4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3.5 分时段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8.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界定
        8.1.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8.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实证模型设定
        8.1.4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8.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8.2.1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实证案例介绍
        8.2.2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
        8.2.3 研究结论与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5)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经济增长对工业废水排放影响研究现状
        1.2.2 区域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重心迁移轨迹研究现状
        1.2.3 区域工业污染减排潜力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3 空间分析理论
        2.3.1 空间分析理论主要内容
        2.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2.4 灰色系统理论
第3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工业废水排放特征分析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特征分析
    3.3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的计量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重心迁移研究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间演变特征
    4.2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空间演变特征
        4.2.1 空间格局演变
        4.2.2 空间集聚特征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及工业废水重心空间演变
        4.3.1 经济重心演变特征
        4.3.2 工业废水重心演变特征
        4.3.3 工业废水重心与经济重心对比研究
    4.4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及减排潜力研究
    5.1 灰色GM(1,1)模型预测
    5.2 以x~((1))(n)为初始条件的GM模型
    5.3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减排潜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电力消费的多维度特征研究与需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关系的研究综述
        1.2.2 电力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1.2.3 电力消费效率的研究综述
        1.2.4 电力消费趋势预测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中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联特征的分析模型
        2.2.1 重心模型
        2.2.2 CF(Christiano-Fitzgerald)滤波分解技术
        2.2.3 Granger因果检验
        2.2.4 状态空间模型
    2.3 变量选取及特征描述
    2.4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特征分析
        2.4.1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重心耦合性分析
        2.4.2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协同性分析
        2.4.3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交互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电力消费的年均增速放缓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电力消费年均增速放缓原因分析的模型
        3.2.1 脱钩模型
        3.2.2 累积和CUSUM(Cumulative Sum Test)检验
        3.2.3 电力消费的多因素结构分解模型
    3.3 中国电力能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3.4 中国电力消费年均增速放缓的原因分析
        3.4.1 中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分析
        3.4.2 中国电力消费年均增速的累积和检验分析
        3.4.3 不同经济阶段中国电力消费的结构分解结果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电力消费强度的省际差异化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电力强度省际差异化的度量与分析模型
        4.2.1 泰尔指数
        4.2.2 面板惩罚分位数回归模型
        4.2.3 基于回归的Shapley分解
    4.3 变量选取及特征描述
    4.4 中国电力强度省际差异化特征分析
        4.4.1 电力强度差异化测度结果分析
        4.4.2 电力强度差异化影响因素分析
        4.4.3 影响因素的差异化贡献度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测度与分析模型
        5.2.1 EBM (Epsilon Based Measure)模型
        5.2.2 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5.2.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2.4 收敛分析模型
    5.3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5.3.1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说明
        5.3.2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测度指标体系
    5.4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测度与分析结果
        5.4.1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5.4.2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GML指数分解分析
        5.4.3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空间地理分布及集聚特征分析
        5.4.4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电力能源未来消费趋势的情景预测
    6.1 引言
    6.2 电力消费预测的模型构建
        6.2.1 情景模拟分析法
        6.2.2 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Model)模型
        6.2.3 电力消费预测的模型构建
    6.3 中国电力消费预测的情景设置
        6.3.1 考虑电力消费特征的情景设计
        6.3.2 情景参数设定
    6.4 中国电力消费的预测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
    2.1 产业结构升级
        2.1.1 产业结构
        2.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2.1.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2.1.4 研究简评
    2.2 劳动力演化
        2.2.1 劳动力演化的概念
        2.2.2 劳动力演化的特点
        2.2.3 研究简评
    2.3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分析
        2.3.1 基于结构演进的规律论
        2.3.2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
        2.3.3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差异性和适配性
        2.3.4 研究简评
    2.4 理论框架
        2.4.1 复杂性科学
        2.4.2 路径依赖理论:复杂性系统、作用机制、门槛约束
        2.4.3 进一步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动力演化、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特征
    3.1 系统非线性特征分析的方法选择
    3.2 相空间重构及变量选取
        3.2.1 嵌入维数与延迟时间
        3.2.2 柯尔莫哥洛夫熵(K熵)
        3.2.3 变量选取
    3.3 实证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
    4.1 模型构建
        4.1.1 理论基础
        4.1.2 双主体时空协同演化模型
        4.1.3 参数估计方法
    4.2 关键指标测度与选取
        4.2.1 关键指标的测度
        4.2.2 数据收集与描述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劳动力数量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4.3.2 劳动力技能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的情景分析
    5.1 方法的选择
        5.1.1 面板门槛模型
        5.1.2 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面板门槛模型
    5.2 关键变量测度与描述
        5.2.1 解释变量
        5.2.2 被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3 我国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回归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5.4 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回归的区域性差异
        5.4.1 各区域门槛效应检验
        5.4.2 各区域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与路径优化策略
    6.1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6.2 不同区域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案例分析
        6.2.1 东部地区
        6.2.2 中部地区
        6.2.3 西部地区
    6.3 路径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基本理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一、旅游系统
        二、全域旅游
        三、旅游需求
        四、旅游供给
        五、研究述评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系统论
        二、空间结构理论
        三、空间溢出理论
        四、旅游竞争力理论
        五、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六、旅游可持续理论
第三章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化
    第一节 全域旅游要素评价模型构建
        一、构建原则
        二、概念界定和评价体系
        三、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四、权重确定
        五、指标相对重要性分析
        六、全域旅游发展指数计算
    第二节 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变
        一、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测度及时序演变
        二、旅游需求测度及时序演变
        三、旅游供给测度及时序演变
        四、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
    第三节 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变
        一、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二、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
    第四节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一、研究方法
        二、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三、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四、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第一节 空间演化分析方法和突变点检验
        一、空间演化分析方法
        二、突变点检验
    第二节 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一、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空间演变
        二、旅游需求的空间演变
        三、旅游供给的空间演变
    第三节 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一、空间分异
        二、热冷点分布
        三、空间格局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
        二、空间计量模型
        三、空间效应分解方法
        四、模型选择
    第二节 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空间效应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模型构建
        四、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空间效应分析
    第三节 旅游需求的空间效应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模型构建
        四、旅游需求及相关指标空间效应分析
        五、小结
    第四节 旅游供给的空间效应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模型构建
        四、旅游供给及其相关指标空间效应分析
        五、小结
    第五节 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三、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空间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一、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全面评价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二、测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并揭示其时序演变规律
        三、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演化
        四、基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的影响机理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关于能源效率测度的研究
        1.3.2 关于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关于能源效率空间效应的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的研究内容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能源
        2.1.2 农业能源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 农业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异机制
        2.3.1 农业能源效率空间效应的作用机理
        2.3.2 农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业能源利用现状及效率测算
    3.1 中国农业能源利用现状
        3.1.1 中国农业能源消耗总量的时序演变特征
        3.1.2 中国分类别农业能源消耗变动的时序演变特征
        3.1.3 中国农业能源消耗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3.2 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3.2.1 农业能源碳排放测算
        3.2.2 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量的时序演变特征
        3.2.3 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结构的时序演变特征
        3.2.4 中国农业能源源碳排放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3.3 农业能源效率测度及其要素分解
        3.3.1 研究方法
        3.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3.3.3 农业能源效率测算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4.1 农业能源效率的时序演变特征
        4.1.1 静态效率
        4.1.2 动态效率
    4.2 农业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
        4.2.1 研究方法
        4.2.2 农业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结果分析
    4.3 农业能源效率分布的动态演进规律
        4.3.1 研究方法
        4.3.2 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分析
        4.3.3 马尔科夫链结果分析
    4.4 农业能源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
        4.4.1 研究方法
        4.4.2 全域自相关检验
        4.4.3 局域自相关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
    5.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4.2 分区域农业能源效率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2.2 产业潜在发展路径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产品空间理论
    2.1 理论假设
        2.1.1 产品异质性
        2.1.2 产品集不连续性
        2.1.3 产品所需生产能力的不可完全替代性
    2.2 产品空间与产品间邻近性
        2.2.1 产品空间
        2.2.2 产品间邻近性
    2.3 产品空间理论的主要优势
        2.3.1 产品与生产能力
        2.3.2 产品空间社会网络
        2.3.3 产品空间与产业发展
    2.4 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分析
    2.5 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产业潜在发展路径的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我国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演化与潜在发展路径分析
    3.1 产品间邻近性的测度及变动趋势
        3.1.1 产品间邻近性的测度方法
        3.1.2 产品间邻近性测度与趋势分析
    3.2 国际分工视角下我国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3.2.1 我国产业空间结构总体特征
        3.2.2 我国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 我国产业潜在发展路径分析
        3.3.1 产品发展潜力测度系列指标
        3.3.2 我国产业潜在发展路径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社会网络的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分析
    4.1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测度
        4.1.1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的测度方法
        4.1.2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测度与趋势分析
    4.2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格局分析
        4.2.1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空间的社区划分
        4.2.2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格局分析-对比四大板块
        4.2.3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格局分析-对比经济圈
    4.3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空间的影响因素
        4.3.1 理论假设
        4.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3.3 QAP回归分析
        4.3.4 实证分析
        4.3.5 结论及启示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5.1 产品间邻近性测度与趋势分析
        5.1.1 数据来源及说明
        5.1.2 产品间邻近性测度指标
        5.1.3 产品间邻近性的测度与中国产品空间
        5.1.4 产品间邻近性的变动趋势
    5.2 天津市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5.2.1 天津产业空间结构总体特征
        5.2.2 天津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5.3 天津市产业潜在发展路径分析
        5.3.1 产品发展潜力测度系列指标
        5.3.2 天津市产业潜在发展路径
        5.3.3 基于熵权法的产品发展综合评价
        5.3.4 产品发展综合评价可视化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湖北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D]. 叶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的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研究[D]. 阳华.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D]. 张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焦英俊. 吉林大学, 2020(03)
  • [5]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减排潜力研究[D]. 赵蕾.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6]中国电力消费的多维度特征研究与需求预测[D]. 光峰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D]. 戴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D]. 肖妮.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益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10]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D]. 于洋.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湖北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