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锰铜镍铁阻尼合金的研究

高性能锰铜镍铁阻尼合金的研究

一、高性能Mn-Cu-Ni-Fe阻尼合金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仁恒[1](2021)在《Pb元素以及热处理工艺对Mn-Cu阻尼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马聪慧[2](2020)在《基于SLM技术成形M2052锰铜合金及其后处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空领域大型装备的结构振动对阻尼性能要求的提高,高阻尼减振合金材料的研究也越发受到重视。传统的高阻尼Mn Cu合金制造工艺仍存在生产周期长,可锻性差,几何局限性大等缺陷,故在3D打印领域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on Laser Melting Technology,SLM)制备锰铜合金并开展研究。本文在已具备的工艺基础上优化设计,采用真空气雾化法(Vacuum Gas Atomization,VIGA)制备M2052锰铜合金粉末,用SLM技术将粉末制备成毛坯试样。分析不同粒径区间锰铜粉末的物性,微观形貌等。研究不同后处理工艺对SLM成型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SLM成型的M2052锰铜合金阻尼性能与应变振幅,应变频率,和温度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VIGA法制备的M2052锰铜粉末15~53μm的细粉收得率较高,粉末球形度高,流动性好,松装密度高>3.8g/cm3,休止角<30°,满足SLM工艺对金属粉末的要求。随着粉末尺寸的增大,不规则状和卫星球粉末含量增多。2、SLM制备的M2052合金表面存在较多的孔洞和微裂纹,固溶时效后试样的孔隙明显降低,结合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后打印件的致密度可达到99%以上。SLM方法制备的锰铜合金在热处理前后具有明显的力学性能差异。热处理前试样的抗拉强度为612MPa,屈服强度为518MPa,但冲击功低,塑性差。固溶时效热处理后试样的抗拉强度591MPa,屈服强度383MPa,塑性功较打印件有显着提高。HIP850+固溶时效复合工艺的试样致密度大为提高,断后延伸率>20%,综合力学性能最优。3、M2052合金的内耗与温度,频率,应变振幅有关:不同后处理工艺的试样具有相同的阻尼-温度变化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内耗先增加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在相变温度下具有高阻尼平台,升降温测试表明相变峰的热滞后性很小。内耗与频率有很大的依赖性,一般在低频下表现得更明显,随着频率增大,内耗值也相应增大。随应变振幅的增大内耗值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结果表明HIP850+固溶时效的试样兼具高阻尼和好的力学性能。

邓翠贞[3](2019)在《γ-Mn合金的内耗、Spinodal分解及伪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γ-Mn基合金由于具备优良的阻尼性能、伪弹性等多功能性,引起工业界的广泛兴趣。本文利用内耗方法结合DSC、SEM、XRD、力学分析等试验手段研究了热循环及循环退火对Mn-Cu-Al合金的阻尼性能、Spinodal分解、马氏体(正、逆)转变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同时也探究了Cu含量对Mn-Ni-Cu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阻尼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Mn82.2Cu15.8Al2合金在室温附近有较好的阻尼性能,在650~845 K的温度范围内会发生Spinodal分解。热循环会使合金发生Spinodal分解形成富Mn区和富Cu区,同时析出a-Mn。Mn82.2Cu15.8Al2合金原始试样低温弛豫内耗峰的表观激活能(Ea)为0.66 e V(升温)、0.74 e V(降温);弛豫时间指前因子(t0)为1.4×10-15s(升温)、3.2×10-18s(降温)。经过5次热循环的试样,低温侧弛豫内耗峰Ea为0.72e V(降温);t0为1.1×10-18s(降温)。(2)循环退火次数的增加使Mn82.2Cu15.8Al2合金的Ms,Mf,As,Af都向高温移动,热滞后越来越小。通过控制循环退火温度及次数可使试样具有完全热弹性。循环退火次数对Mn82.2Cu11.8Al6合金的影响与Mn82.2Cu15.8Al2总体类似。循环退火温度的高低及循环退火次数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Mn82.2Cu17.8-xAlx(x=2、6)合金的Spinodal分解程度,而合金的Spinodal分解程度又影响马氏体逆转变(RMT)过程的Ea变化趋势。当循环退火温度分别为693 K、653 K时,前者对合金Spinodal分解程度及RMT转变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3)Mn82.2Cu11.8Al6合金原始试样的内耗峰的形成机制如下:P1峰归因于马氏体孪晶引起的弛豫内耗峰,其Ea=0.70 e V、t0=1.25×10-16s;P2峰归因于g¢-Mn?y-Mn转变;P3峰是弛豫内耗峰,该峰的形成与Al Cu4相的Cu、Al原子的扩散紧密相关,其Ea=0.95 e V,t0=1.87×10-11s;P4内耗峰归因于大量a-Mn析出;在593 K处的等温内耗PA峰与Al Cu3相减少有关。(4)Mn80Ni20-xCux体系中Cu的加入使合金的微观组织更加均一化。Cu对Mn82.2Ni17.8-xCux体系合金的微观组织的影响没有对Mn80Ni20-xCux体系合金明显,但不同Cu含量其显微组织形态也各有差异。内耗-温度谱与晶胞参数-温度谱分析表明,Cu含量的增加均可使内耗峰值向低温侧移动,很大改善其阻尼性能。其原因是Cu含量的增加降低了合金的TN,使TN与Ms靠近,马氏逆体转变与反铁磁转变相互耦合从而获得良好的阻尼性能。控制合理的Cu含量可以使试样在室温附近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拓展该合金的应用领域。(5)Cu含量的增加总体上降低了Mn80Ni20-xCux(x=0、5、10)、Mn82.2Ni17.8-xCux(x=0、2、4)合金的硬度,同时也影响了合金的伪弹性性能。在Mn80Ni20-xCux体系中Cu含量的增加使合金的形变能力降低,而伪弹性性能更好。对于Mn82.2Ni17.8-xCux体系,以Cu来置换部分的Ni,相比较二元合金(Mn82.2Ni17.8),Mn-Ni-Cu合金的伪弹性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在Mn-Ni-Cu三元合金中,Cu置换Ni的比例越大,合金的伪弹性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善。总体上Mn82.2Ni17.8-xCux体系的伪弹性明显优于Mn80Ni20-xCux体系。

张馨予[4](2019)在《晶体缺陷对TiAl涂层阻尼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TiAl合金涂层因其具有良好的降噪和耗振功能,现已成为航空发动机叶片阻尼涂层的首选材料之一。由于涂层阻尼性能与其自身内部缺陷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对TiAl合金涂层的消减振机理进行探究。本文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建立含空位缺陷、位错缺陷、晶界缺陷和微裂纹缺陷的晶体模型以及完美无缺陷晶体模型,对它们使用共轭梯度最小能量算法进行弛豫,得到这五种模型的平衡构型。采用LAMMPS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对已经平衡的五种模型进行在x轴方向的拉伸模拟计算,并应用Atomeye可视化软件观察内部缺陷原子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含有晶体缺陷模型的阻尼性能均好于完美无缺陷晶体模型的阻尼性能,含晶体缺陷模型的阻尼性能由高到低依次是,空位、位错、微裂纹以及晶界。而由不同晶体缺陷模型的内部缺陷原子的微观构型图可以看出,新生的缺陷主要是位错缺陷,并且均由起始缺陷部位不断向外发射、攀爬以及滑移,最终遍布整个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不断耗散,从而影响阻尼性能。另外在700 K、800 K、900 K和1000 K四个温度进行同样的外载荷拉伸加载与卸载模拟计算,通过模拟结果对比可知,含空位缺陷和双晶缺陷模型在不同温度下阻尼性能的波动较小,含位错缺陷和微裂纹缺陷模型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尼性能的波动较大。

李凡国[5](2018)在《粉煤灰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镁及镁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比强度、优良的机械加工性和阻尼性能等特点,在交通运输、电子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工程结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动态振动,引起振动和噪音的危害。镁合金作为结构材料可以减振降噪,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镁合金存在硬度低、强度低的不足,限制了其在工程结构领域中大量推广应用。而镁合金复合材料既能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又能减振降噪,是最有推广应用潜力的一种复合材料。本文以粉煤灰漂珠为增强体,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采用搅熔铸造法分别制备了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和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能谱分析(EDS)研究了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漂珠的加入对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固溶处理对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的影响;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三种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行为,分析了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最后探讨了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热弛豫规律。首先,系统研究了漂珠含量和漂珠粒径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和阻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珠与AZ91D镁合金基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Mg2Si和Mg O相。加入漂珠后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试样的晶粒比AZ91D基体明显细化。随漂珠含量增多,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内部粗大的枝晶组织逐渐消失,漂珠分布更加不均匀,团聚现象增加。随漂珠粒径的增大,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试样的基体晶粒变得粗大。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明显优于AZ91D镁合金基体,并随应变幅值和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漂珠粒径为146μm和漂珠质量分数为10 wt.%的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在所测试样中室温阻尼性能最优。而在较高温度时,漂珠含量低的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更好。其次,系统研究了球磨漂珠粒径对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及阻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球磨漂珠粒径的减小,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更加细化,漂珠分布更为均匀,团聚现象基本消失。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试样阻尼性能明显优于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而且随应变幅值和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所选球磨漂珠中,球磨漂珠粒径为146μm的复合材料试样室温阻尼性能最优。而当温度超过125℃,粒径较小的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反而高于粒径较大的复合材料。然后,系统研究了漂珠含量、搅拌时间、测试频率、固溶处理对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在高温下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动态杨氏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主要由α-Mg、β-Mg17Al12和Mg2Si相组成。随添加漂珠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晶粒从细小变粗大。反应产物Mg2Si相也从块状向十字状和多角形转变。延长搅拌时间,Mg2Si的形貌会从粗大块状向尺度较小的多角块状转变。固溶处理后Mg2Si多角块的边角变得圆滑,有向细小的球状形貌转变的趋势。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应变振动幅度及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漂珠含量为10 wt.%和搅拌时间为6 min制备的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性能最好。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低频阻尼性能优于高频阻尼性能。固溶处理后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在室温和高温下都优于铸态。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阻尼温度曲线在100℃-200℃时出现了一个阻尼峰,阻尼峰具有明显的热激活特征。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阻尼性能提高的同时,也带来刚度上的损失。Mg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动态杨氏模量随温度的升高呈降低的趋势。最后,研究了漂珠-AZ91D系复合材料高温阻尼的热弛豫规律。采用粘滞摩擦和固体摩擦模型,获得了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和AZ91D镁合金在300℃时的瞬态阻尼值与T/?的关系,并根据此模型,拟合出CK和C?0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汪承杰[6](2018)在《M2052高阻尼合金SLM成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锰铜合金是一种高阻尼减振合金,M2052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高阻尼减振锰铜合金。目前M2052锰铜合金的制造方法为传统的铸锻方法,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能够实现产品的直接制造,具有快速高效成形复杂结构件的技术特点,本课题探索优化SLM成形M2052锰铜合金的工艺参数,并研究分析热处理对M2052锰铜合金的SLM成形件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SLM成形M2052锰铜合金的阻尼性能的应变振幅、应变频率和随便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参数优化实验分别研究分析了激光功率P、扫描速度V、光斑间距D等参数对SLM成形M2052锰铜合金粉末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光镜金相质量观察分析工艺参数对M2052合金SLM成形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孔洞等缺陷的影响,对工艺参数逐步进行优化,获得M2052锰铜合金最优的SLM工艺参数并打印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测试试样件进行阻尼性能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SLM成形M2052锰铜合金试样进行包括固溶、时效、固溶+时效不同热处理,对比SLM成形态进行金相观察、XRD、SEM、拉伸冲击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阻尼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状态下的SLM成形件常温下具有较大的阻尼能力,且表现出强烈的阻尼应变振幅效应和温度效应,均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加达到阻尼峰值后缓慢减小;发现SLM成形态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较好的低频阻尼性能,但是塑性较差;固溶处理能显着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这是因为固溶处理后在组织内部形成了较多的细微孪晶组织;时效处理将会诱发产生晶格畸变,析出一定的α富锰相,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和阻尼峰温度;综合比较发现固溶+时效热处理状态下的SLM成形M2052锰铜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良好的阻尼性能,常温抗拉强度Rm高达503MPa、屈服强度Rp0.2高达322.5MPa、V型冲击功达到17J,应变振幅为5×10-4频率为1HZ下阻尼峰温度为64℃,损耗角正切tanδ为0.0426,此外具有较宽的高阻尼温度,阻尼损耗角正切tanδ值超过0.04的最高温度达到147℃。

郝顺平[7](2018)在《高锰阻尼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Mn-Cu基阻尼合金制造的阻尼元件应用于产生振动和噪声的机床、发动机基座等设备上,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减振降噪问题。Mn-Cu基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随Mn含量的增高而提高,但由于Mn元素极易氧化,且具有较高的蒸气压,使得真空熔炼不能适用于高锰合金的制备。因此,开展高锰Mn-Cu基阻尼合金新型制备技术研究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独特设计的气体保护中频熔炼工艺制备了高锰Mn-Cu基阻尼合金。借助直读光谱仪成分检测、X射线衍射分析(XRD)、微观组织分析(OM、SEM、TEM)、能谱分析(EDS)、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膨胀分析、马氏体相变分析、阻尼性能测试、室温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技术手段。考察了合金铸锭的成分、组织结构、阻尼及力学性能;研究了固溶时效和直接时效对合金组织结构、阻尼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合金的反铁磁转变、马氏体相变、晶体结构、孪晶的分析,解释了合金的阻尼机理。为应用于工程实际,探究了环境温度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设计改装中频炉,并通过透气砖通入保护气体进行高锰阻尼合金制备的气体保护中频熔炼工艺基本可行,Mn含量达70wt.%以上,能够较好的解决元素Mn挥发损耗严重的问题,有效的控制合金成分。(2)铸态合金具有显着的阻尼性能(tanδ=0.0433)。这是由于合金在铸造冷却过程中由枝晶偏析形成的局部富Mn区内发生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生成马氏体孪晶,孪晶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而耗散能量,使振动衰减。(3)相比于未固溶直接时效,固溶后再时效合金的阻尼及力学性能提升的效果更佳。且随时效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合金的阻尼性能、抗拉强度、硬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900℃1h固溶后430℃8h时效时阻尼(tanδ=0.0806)及力学(Rm=540MPa,205.6HV0.3)性能最优。这是因为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由调幅分解形成了更高Mn含量的富Mn区,反铁磁转变点TN和马氏体相变点Ms提高,生成更多马氏体孪晶,同时由于调幅强化和时效强化,使得合金时效热处理后阻尼及力学性能提高。(4)合金的阻尼性能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逐步降低。当环境温度低于120℃时,合金的峰值阻尼随温度的升高缓慢线性衰减。当环境温度高于120℃时,合金的峰值阻尼减小加剧。这是由于随环境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发生逆转变,导致马氏体孪晶越来越少,阻尼性能随之降低或消失。

陈琳[8](2016)在《高锰MnNi基合金阻尼和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γMn基合金是新型功能材料,因其具有反铁磁性、形状记忆效应和阻尼特性而备受关注。与典型的γMn基合金一样,高锰MnNi基合金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顺磁→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而其结构转变更为复杂,使合金拥有很多功能特性。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热膨胀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内耗测试、金属压缩试验,研究了高锰MnNi基合金的阻尼和力学性能,探索了元素掺杂和时效处理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锰Mn80Ni20-x Cux(x=0,5,10)合金在室温以上呈现出高阻尼性能(Q-1>0.01),在室温表现出伪弹性。合金高阻尼来源于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产生的内耗,Cu降低了合金的反铁磁转变温度TN,并促进马氏体相变的发生,随着Cu含量的增加,反铁磁内耗峰与马氏体相变峰靠近甚至耦合,使阻尼性能提高;同时,掺入Cu使合金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可回复应变显着增大,伪弹性性能得到提高。Mn80Ni10Cu10兼备了优良的阻尼性能和伪弹性性能,Q-1达到3.6×10-2,εrec达到5.73%,形变回复率达到92.12%。时效对Mn80Ni20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480℃时效312 h后水淬,合金发生了马氏体相变。延长时效时间对马氏体相变温度Ms的影响不大,但淬火后的产生马氏体相增多,使合金的阻尼性能得到提高;且压缩试验中合金的可回复应变增大,伪弹性性能也提高。时效12 h合金中析出了α-Mn,α-Mn阻碍了马氏体孪晶界的移动,使阻尼性能降低;同时可回复应变也减小,伪弹性性能降低。时效9 h时兼备了优良的阻尼性能和伪弹性性能。高锰Mn80Ni10Cu10-x Fex(x=2,4)合金中,Fe的掺入引起基体产生晶格畸变,畸变度超过千分之五,诱发了fcc→fct的马氏体相变,同时合金的反铁磁转变温度TN显着降低。合金的阻尼性能对Fe含量很敏感,添加Fe引起的点阵畸变首先使阻尼性能降低;在Fe含量达到4 at.%时,反铁磁内耗峰与马氏体相变峰紧密耦合,阻尼性能快速提高。

周恒为[9](2014)在《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黄以能所在课题组发明了液态簧振动力学谱(RMS-L)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获得了小分子玻璃材料甘油和丙烯碳酸酯的音频力学谱。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时检测物质从液体到固体的力学谱,并且能够提供物质变化的丰富信息。作为一种测量液体音频范围力学谱的新方法,其有效性的深入验证和在液态物理过程及软凝聚态物质研究中的推广应用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中,针对上述部分问题进行了尝试。首先,对RMS-L方法及其测量的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为了验证RMS-L仪测量的重复性,我们对16个甘油样品分别进行了一次降升温循环测量,结果证明RMS-L仪测量的重复性相当好;为了验证RMS-L仪控温系统测温的重复性,我们以甘油液体的损耗模量的a-弛豫的峰温为验证参量,对18个甘油样品分别进行了一次降升温循环测量,结果表明自制的控测温模块的测温重复性相当好;又通过测量邻苯二甲酸二酯系列材料的音频力学谱,证实了RMS-L方法是研究拥有液态物理过程的可靠和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还表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分子内部自由度变化是反常的,并分析了可能的相关机制。其次,对RMS-L方法在过冷液体再结晶及晶体融化过程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利用该方法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P)和1,3-丙二醇(PD)样品的过冷液体再结晶过程进行了测量,力学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DP和PD中,降温过冷液体(CSL)不能结晶,而升温过冷液体(HSL)却能够结晶;HSL的结晶过程仅仅是一种热激活驱动。并依据变温非匀相转变的Jeziorny、Johnson、Mehl和Avrami (JJMA)方程对成核与晶体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碳酸丙脂(PC)和1,3丙二醇(PD)样品晶体熔化过程的力学谱测量发现,存在一个由低温热激活驱动到高温热激活驱动晶体熔化的渡越;高温和低温的热激活驱动晶体熔化都是分子的集体行为。并依据变温非匀相转变的Jeziorny、Johnson、 Mehl和Avrami (JJMA)方程对对晶体熔化方式进行了讨论。第三,基于RMS-L方法,设计了一种能够实时检测固体中裂纹产生及愈合的新方法,简称RMS-L-CH方法,提出了一种预制简单裂纹的新方案。利用RMS-L-CH方法对7种玻璃材料和3种晶体材料的裂纹产生及愈合过程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RMS-L-CH方法能够有效地实时检测固体中裂纹产生及愈合过程,并得到了裂纹愈合的一些规律性认识:1)玻璃和晶体材料中裂纹愈合速率随温度变化都存在尖锐的单峰,峰位对应的温度可以作为裂纹愈合的特征温度Tch。裂纹愈合速率峰是不对称的,低温边宽而高温边窄,表明裂纹愈合在相对低的温度就已经开始,并且占总愈合量的比例较大;2)在误差范围内,玻璃材料裂纹愈合温度Tch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一致的,可以认为是玻璃化转变过程导致了裂纹的愈合。同时也表明,玻璃材料中裂纹愈合过程的测量,可能提供了一种研究玻璃化转变过程及其机制的新手段;3)晶体的裂纹愈合特征温度Tchc大于玻璃体的裂纹愈合特征温度Tchg,但是小于过冷液体的再结晶温度Trc,晶体中裂纹愈合率峰的半高宽△Tchc大于玻璃体中裂纹愈合率峰的半高宽△Tchg,由此说明晶体裂纹愈合与正常的结晶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裂纹表面类液态再结晶的裂纹愈合模型;4)玻璃中简单裂纹和复杂裂纹的愈合过程的动力学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晶体中裂纹愈合过程相比,玻璃的裂纹愈合不存在形核与生长过程,而是一个整体或集体的协作过程。第四,通过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和环氧树脂胶的固化过程力学谱的测量,发现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和环氧树脂胶均存在4个力学谱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用RMS-L方法灵敏地检测到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间的交联产生和活性自由基的产生与消失。这表明RMS-L方法能够有效的检测化学反应过程。第五,典型蛋白质水凝胶鸡蛋清和蛋黄的脱水变性过程的力学谱结果表明,随水含量的减少,鸡蛋清和鸡蛋黄至少依次存在4个状态,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变性,主要发生在拥有键合水的蛋白质通过失水向键合蛋白质转变的混合态。对鸡蛋清热变性过程的力学谱测量表明,随T的升高,鸡蛋清至少依次存在5个状态,蛋白质变性,包括由自然蛋白质态向扩展蛋白质态的转变,以及拥有键合水的蛋白质通过失水向键合蛋白质转变。这表明RMS-L对鸡蛋清、蛋黄脱水变性过程以及鸡蛋清热变性过程的检测是有效的,所得结果对蛋白质变性机理、以及蛋白质水凝胶态的深入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第六,对普通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的音频力学谱测量表明,水泥浆体的水化过程依次存在7个状态。并结合水泥水化过程的现有结果,及依据力学谱测量理论对水化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的检测是有效的。

胡博[10](2010)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减振降噪问题日益突出。而采用高阻尼性能的结构材料,利用其自身的减振性能,达到减少振动和降低噪声的目的,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复合材料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通过引入界面并改变界面的结构和属性来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往复挤压法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不但致密度高,拥有良好的强度、硬度以及阻尼性能,而且制造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选用纯铝为基体,选取SiC及Al2O3颗粒为增强体,通过往复挤压法制备了不同颗粒含量、不同挤压道次的SiCp/Al复合材料及Al2O3p/Al复合材料。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上测试了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振幅、频率和温度的变化关系,随后对阻尼数据进一步处理,得到复合材料的温度内耗峰,计算了相应的激活能。对比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的阻尼行为,探讨了其阻尼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经过往复挤压法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阻尼性能。室温下,应变振幅较小(ε<2×10-6)时,复合材料的阻尼值均大于0.01,表现出高阻尼特性。复合材料的阻尼表现出强烈的振幅相关性。在ε<0.25×10-6时,应变振幅对材料的阻尼性能影响较小。当ε>0.25×10-6后,材料的阻尼性能急剧增加,然后趋于稳定。随着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尼减小,但临界应变振幅基本保持不变。2.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频率变化趋势为:在频率小于3Hz时,材料的阻尼值随频率升高而下降,说明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在较低频率下对频率变化较为敏感,但当频率超过3Hz时,材料的阻尼值随频率变化不大。3.温度升高,材料的阻尼性能随之增加。当温度T<100℃时,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升高幅度不大,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材料的阻尼性能迅速提高。在测试频率下,各试样分别在150℃<T<300℃间出现一个较宽的内耗峰,并且内耗峰随频率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而阻尼值却随之下降,表明该内耗峰具有弛豫特性。4.室温下,应变振幅较低时两种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相差不大,但在较高的应变振幅下,SiC/Al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明显高于Al2O3/Al复合材料。同时,SiC/Al复合材料的临界应变振幅也高于Al2O3/Al复合材料。但Al2O3/Al复合材料的内耗峰值及峰值温度均高于SiC/Al复合材料,两者的差值分别为0.011和21℃,这导致了Al2O3/Al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内耗激活能。5.在低温和小应变振幅下,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主要由复合材料的本征阻尼、热错配应变引起的位错阻尼以及位错脱钉引起的位错阻尼构成,而在大应变振幅和较高温度下,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主要由位错脱钉阻尼、晶界驰豫引起的晶界阻尼和增强颗粒和铝基体界面的微滑移引起的界面阻尼构成。

二、高性能Mn-Cu-Ni-Fe阻尼合金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性能Mn-Cu-Ni-Fe阻尼合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SLM技术成形M2052锰铜合金及其后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金属增材制造
    1.3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选区激光熔化成型技术简介
        1.3.2 选区激光熔化成型技术的影响因素
    1.4 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
        1.4.1 金属粉末制备方法
        1.4.2 气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的研究
    1.5 阻尼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1 阻尼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
        1.5.2 阻尼性能的表征方法
        1.5.3 常用的阻尼合金性能研究
    1.6 锰铜合金及其特点
        1.6.1 锰铜合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6.2 成分对M2052锰铜合金的作用
    1.7 热等静压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分析测试方法
        2.2.1 智能粉体特性分析
        2.2.2 激光粒度分析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4 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分析
        2.2.5 力学性能分析
        2.2.6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2.8 阻尼性能测试
第三章 VIGA法制备的M2052粉末的特性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M2052锰铜金属粉末特性研究
        3.3.1 金属粉末的激光粒度分析
        3.3.2 SEM微观组织形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2052合金SLM成型件力学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SLM工艺确定
        4.3.1 SLM打印参数
        4.3.2 光学显微镜(OM)孔洞形貌
    4.4 SLM工艺制备的M2052试样的性能研究
        4.4.1 Thermo-Calc分析
        4.4.2 光学显微镜(OM)微观组织形貌
        4.4.3 SEM微观组织形貌
        4.4.4 力学性能
        4.4.5 SEM拉伸断口形貌
        4.4.6 XRD分析试样晶体结构
        4.4.7 TEM和 EBSD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2052合金SLM成型件阻尼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温度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5.4 应变振幅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5.5 应变频率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3)γ-Mn合金的内耗、Spinodal分解及伪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内耗概述
        1.2.1 内耗定义
        1.2.2 低频内耗测量方法
        1.2.3 低频内耗测常用的内耗谱
    1.3 Spinodal分解概述
        1.3.1 Spinodal分解的一般概念
        1.3.2 Spinodal分解理论和动力学发展
    1.4 研究现状
        1.4.1 γ-Mn合金的研究现状
        1.4.2 γ-Mn合金的阻尼机制
        1.4.3 γ-MnCu合金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
        1.4.4 γ-Mn Cu合金的Spinodal分解研究进展
        1.4.5 γ-MnNi合金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制备和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材料制备
        2.2.1 合金铸锭的制备
        2.2.2 试样的制备
    2.3 性能表征及测试方法
        2.3.1 DSC分析方法
        2.3.2 组织结构分析
        2.3.3 XRD物相分析
        2.3.4 内耗及模量的测量
        2.3.5 压缩力学性能试验
        2.3.6 硬度测试方法
第三章 热循环对Mn_(82.2)Cu_(15.8)Al_2的阻尼性能及Spinodal分解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内耗试验测量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TC_(IF)对Mn_(82.2)Cu_(15.8)Al_2 内耗峰的影响
        3.3.2 TC_(IF)对显微组织及物相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内耗峰形成机制探讨
        3.4.2 合金的Spinodal分解
        3.4.3 a-Mn析出机制探讨
    3.5 结论
第四章 循环退火对Mn_(82.2)Cu_(17.8-x) Al_x(x=2、6)合金的热敏、阻尼性能及马氏体转变动力学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内耗试验
        4.2.2 DSC试验
    4.3 CA对 Mn_(82.2)Cu_(15.8)Al_2 合金的影响
        4.3.1 CA对 Mn_(82.2)Cu_(15.8)Al_2 合金的DSC性能影响
        4.3.2 CA对 Mn_(82.2)Cu_(15.8)Al_2 合金显微组织及物相的影响
        4.3.3 CA对 Mn_(82.2)Cu_(15.8)Al_2 合金Spinodal分解的影响
        4.3.4 Mn_(82.2)Cu_(15.8)Al_2 合金的Spinodal分解与RMT动力参数的关系
    4.4 循环退火对Mn_(82.2)Cu_(11.8)Al_6 合金的影响
        4.4.1 CA对 Mn_(82.2)Cu_(11.8)Al_6 合金的热敏性能的影响
        4.4.2 CA对 Mn_(82.2)Cu_(11.8)Al_6 合金的显微组织
        4.4.3 CA对 Mn_(82.2)Cu_(11.8)Al_6 合金物相影响
        4.4.4 CAIF对Mn_(82.2)Cu_(11.8)Al_6 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4.4.5 CAIF对Mn_(82.2)Cu_(11.8)Al_6 Spinodal分解的影响
        4.4.6 Mn_(82.2)Cu_(11.8)Al_6 合金Spinodal分解与RMT动力参数的关系
    4.5 Mn_(82.2)Cu_(17.8-x) Al_x(x=2、6)体系中Al含量对合金性质的影响
        4.5.1 Al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及物相的影响
        4.5.2 Al含量对合金阻尼性能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锰MnNi(Cu)合金的内耗、伪弹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结果
        5.2.1 内耗分析
        5.2.2 比热分析
        5.2.3 XRD分析
        5.2.4 显微组织分析
        5.2.5 力学性能分析
    5.3 讨论
        5.3.1 合金内耗峰形成机制及Cu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5.3.2 Cu对高锰Mn Ni合金伪弹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晶体缺陷对TiAl涂层阻尼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阻尼机理介绍
        1.2.1 阻尼性能的定义
        1.2.2 阻尼与应力应变的关系
        1.2.3 用于表征材料阻尼性能的常用参数
        1.2.4 内耗分类及特征
    1.3 涂层阻尼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Ti Al在 MD模拟中的初始条件
    2.1 引言
    2.2 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2.1 牛顿运动方程
        2.2.2 数值求解方法
    2.3 分子动力学的具体实现
        2.3.1 边界条件
        2.3.2 势函数
        2.3.3 热力学系综
        2.3.4 温度调控方法
    2.4 缺陷的判断方法
        2.4.1 中心对称参数法
        2.4.2 径向分布函数法
        2.4.3 局部晶序分析法
        2.4.4 配位数判断准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i Al的分子动力学建模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
        3.2.1 无缺陷完美Ti Al晶体模型
        3.2.2 含空位缺陷的Ti Al晶体模型
        3.2.3 含位错的Ti Al晶体模型
        3.2.4 含双晶结构的晶体模型
        3.2.5 含有微裂纹的Ti Al晶体模型
    3.3 弛豫分析
    3.4 原子势函数
        3.4.1 本文势函数的选择
        3.4.2 模拟可靠性分析
    3.5 本文模拟系综和调控方式
    3.6 加载与卸载的实现方式
    3.7 分子动力学模拟步骤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晶体缺陷对Ti Al阻尼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无缺陷晶体模型
        4.2.1 无缺陷晶体模型的应变能及微观构型
        4.2.2 回弹模量与韧性模量
    4.3 空位缺陷对能量耗散的影响
        4.3.1 含空位晶体模型的应变能及微观结构
        4.3.2 回弹模量和韧性模量
        4.3.3 温度对含空位缺陷模型阻尼性能的影响
    4.4 位错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4.4.1 含位错晶体模型的应变能及微观结构
        4.4.2 回弹模量和韧性模量
        4.4.3 温度对含有位错缺陷模型阻尼性能的影响
    4.5 双晶结构对能量耗散的影响
        4.5.1 双晶Ti Al模型的应变能及微观结构
        4.5.2 回弹模量与韧性模量
        4.5.3 温度对含晶界缺陷模型阻尼性能的影响
    4.6 微裂纹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4.6.1 微裂纹模型的应变能及微观构型
        4.6.2 回弹模量与韧性模量
        4.6.3 温度对含微裂纹缺陷模型阻尼性能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5)粉煤灰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符号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颗粒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3 阻尼性能的表征
        1.3.1 阻尼和应力应变的关系
        1.3.2 表征材料阻尼性能的参数
    1.4 阻尼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设备
        1.4.1 扭摆仪
        1.4.2 动态机械分析仪
    1.5 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研究现状
        1.5.1 阻尼性能与应变振幅的关系
        1.5.2 阻尼性能与温度的关系
        1.5.3 阻尼性能与颗粒数量及尺寸的关系
        1.5.4 阻尼性能与热处理的关系
    1.6 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机制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漂珠/AZ91D系镁合金复合材料制备所用设备
    2.3 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
        2.3.1 漂珠-AZ91D镁合金体系差热分析(DTA)试验
        2.3.2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测试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漂珠粒径测定及漂珠沉降速度计算
        3.2.1 漂珠粒径测定
        3.2.2 漂珠沉降速度计算
    3.3 漂珠/AZ91D镁合金体系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3.3.1 漂珠/AZ91D镁合金体系反应热力学分析
        3.3.2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动力学分析
    3.4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物相及组织分析
        3.4.1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物相分析
        3.4.2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分析
    3.5 漂珠粒径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阻尼的影响
        3.5.1 漂珠粒径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室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3.5.2 漂珠粒径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3.6 漂珠含量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阻尼的影响
        3.6.1 漂珠含量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室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3.6.2 漂珠含量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漂珠碎片的沉降速度
    4.3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4.4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物相和组织分析
        4.4.1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物相分析
        4.4.2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分析
    4.5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4.5.1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室温阻尼性能的研究
        4.5.2 球磨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性能的研究
    4.6 漂珠形貌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5.3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5.4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
        5.4.1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铸态的组织形貌
        5.4.2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铸态的组织形貌
    5.5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性能研究
        5.5.1 漂珠含量对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室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5.5.2 搅拌时间对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室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5.5.3 固溶处理对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室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5.6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高温阻尼性能研究
        5.6.1 漂珠含量对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5.6.2 搅拌时间对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5.6.3 测试频率对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5.6.4 固溶处理对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性能的影响
    5.7 Mg_2Si/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动态杨氏模量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高温阻尼的热弛豫研究
    6.1 引言
    6.2 理论模型
        6.2.1 粘滞摩擦因素
        6.2.2 滞回固体摩擦因素
    6.3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瞬态阻尼试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M2052高阻尼合金SLM成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M2052锰铜合金及其特点
        1.2.2 锰铜合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系统
    2.3 SLM成形M2052合金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2.4 热处理工艺
    2.5 力学性能
        2.5.1 拉伸性能分析
        2.5.2 冲击性能分析
        2.5.3 阻尼性能分析
    2.6 显微组织分析
        2.6.1 光学显微镜(OM)分析
        2.6.2 扫描电镜(SEM)分析
        2.6.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第3章 M2052合金SLM工艺参数优化
    3.1 SLM成形基本参数的制定
    3.2 全面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SLM成形缺陷的分析
        3.2.2 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分析
    3.3 SLM成形质量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2052合金SLM成形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4.1 显微组织结构分析
    4.2 XRD分析
    4.3 力学性能分析
    4.4 断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M2052合金SLM成形件阻尼性能分析
    5.1 应变振幅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5.2 频率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5.3 温度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致谢

(7)高锰阻尼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金属材料及其阻尼
    1.3 Mn-Cu合金的概述
        1.3.1 Mn-Cu合金的制备技术
        1.3.2 Mn-Cu合金的阻尼机理
        1.3.3 Mn-Cu合金的反铁磁转变
        1.3.4 Mn-Cu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及孪晶形成
        1.3.5 Mn-Cu合金的调幅分解
        1.3.6 Mn-Cu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因素
        1.3.7 Mn-Cu合金的实际应用现状
    1.4 当前Mn-Cu合金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2.1 熔炼实验装置
    2.2 热处理实验装置
    2.3 性能表征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2.3.1 阻尼性能测试
        2.3.2 室温拉伸试验
        2.3.3 维氏硬度测试
        2.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3.6 热膨胀分析
        2.3.7 金相分析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EDS)
        2.3.9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第三章 高锰Mn-Cu基合金的制备工艺及铸态组织结构、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气体保护中频熔炼工艺
        3.2.1 设计思路
        3.2.2 气体保护机构设计
        3.2.3 中频炉改装
        3.2.4 气体保护机理
        3.2.5 工艺过程
    3.3 铸态组织结构及性能表征
        3.3.1 合金成分
        3.3.2 XRD分析
        3.3.3 DSC分析
        3.3.4 热膨胀分析
        3.3.5 马氏体相变分析
        3.3.6 金相分析
        3.3.7 SEM及EDS分析
        3.3.8 TEM分析
        3.3.9 阻尼性能
        3.3.10 力学性能
        3.3.11 拉伸断口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时效对铸态高锰Mn-Cu基合金组织结构、阻尼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固溶时效与直接时效对合金组织结构、阻尼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2.1 XRD图谱
        4.2.2 DSC曲线
        4.2.3 马氏体相变
        4.2.4 金相组织
        4.2.5 SEM形貌及EDS峰谱
        4.2.6 TEM形貌
        4.2.7 阻尼性能
        4.2.8 力学性能
        4.2.9 拉伸断口
        4.2.10 分析与讨论
    4.3 时效温度对合金组织结构、阻尼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 XRD图谱
        4.3.2 金相组织
        4.3.3 阻尼性能
        4.3.4 力学性能
        4.3.5 分析与讨论
    4.4 时效时间对合金组织结构、阻尼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XRD图谱
        4.4.2 金相组织
        4.4.3 阻尼性能
        4.4.4 力学性能
        4.4.5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环境温度对高锰Mn-Cu基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和制备工艺的推广应用分析
    5.1 引言
    5.2 环境温度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5.3 制备工艺的推广应用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高锰MnNi基合金阻尼和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理论基础
        1.2.1 γMn基合金的反铁磁性
        1.2.2 γMn基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1.2.3 γMn基合金的伪弹性行为
        1.2.4 γMn基合金的阻尼特性
    1.3 研究现状
        1.3.1 γMn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现状
        1.3.2 γMnCu合金的研究进展
        1.3.3 γMnNi合金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
    1.6 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制备和研究方法
    2.1 试样的制备
        2.1.1 合金铸锭的制备
        2.1.2 试验样品的制备
    2.2 研究方法
        2.2.1 显微组织分析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2.4 热膨胀分析
        2.2.5 阻尼性能分析
        2.2.6 力学性能分析
第三章 高锰MnNi(Cu)合金的阻尼和力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
        3.2.1 XRD分析
        3.2.2 DSC分析
        3.2.3 金相组织观察
        3.2.4 阻尼性能分析
        3.2.5 力学性能分析
    3.3 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效时间对Mn80Ni20阻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结果
        4.2.1 XRD分析
        4.2.2 DSC分析
        4.2.3 金相组织观察
        4.2.4 阻尼性能分析
        4.2.5 力学性能分析
    4.3 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对高锰MnNiCu合金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结果
        5.2.1 XRD分析
        5.2.2 DSC分析
        5.2.3 金相组织观察
        5.2.4 热膨胀分析
        5.2.5 阻尼性能分析
    5.3 分析和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材料内耗的物理本质
    1.2 材料内耗测量方法和原理
        1.2.1 自由衰减振动法
        1.2.2 强迫振动的共振法
        1.2.3 强迫振动的非共振法
    1.3 经典力学谱仪简介
        1.3.1 葛氏摆和动态力学谱分析仪
        1.3.2 簧振动力学谱仪
        1.3.3 超声衰减仪简介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
    1.5 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介绍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
    2.3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测量原理
    2.4 甘油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及测量重复性验证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样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RMS-L测量重复性的验证实验结果与讨论
        3.3.2 RMS-L自制控温系统测温重复性的实验校验结果与讨论
        3.3.3 邻苯二甲酸二酯系列材料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过冷液体再结晶与晶体熔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样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1 过冷液体结晶过程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4.3.2 晶体熔化过程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固体材料中裂纹产生及愈合过程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应力诱导裂纹产生及裂纹愈合的新检测方法
    5.3 实验
        5.3.1 实验样品
        5.3.2 实验仪器
        5.3.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系列玻璃材料应力裂纹产生及裂纹愈合检测的结果与讨论
        5.4.2 系列晶体材料产生及裂纹愈合检测的结果与讨论
        5.4.3 松香简单裂纹的预制及裂纹愈合检测的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检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实验样品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6.3.1 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固化过程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6.3.2 环氧树脂胶固化过程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6.4 结论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
        7.2.1 实验样品
        7.2.2 实验仪器
        7.2.3 实验方案及实验测量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蛋白质水凝胶脱水变性的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7.3.2 蛋白质水凝胶-脂肪溶胶体系脱水变性过程的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7.3.3 蛋白质水凝胶热变性的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7.4 结论
    7.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在检测水泥水化过程的应用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样品
        8.2.2 实验仪器
        8.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的测量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8.4 结论
    8.5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结论和创新之处
    9.2 论文工作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2 材料的阻尼性能(内耗)
        1.2.1 阻尼性能(内耗)的表征及测量方法
        1.2.2 阻尼材料及其阻尼机制
    1.3 铝基复合材料
    1.4 往复挤压
    1.5 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意义及内容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材料选定
    2.2 材料制备
        2.2.1 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
        2.2.2 往复挤压
    2.3 组织分析
        2.3.1 显微组织分析
        2.3.2 X-ray衍射分析(XRD)
    2.4 阻尼性能的测试
        2.4.1 阻尼试样的制备
        2.4.2 阻尼性能的测量
    2.5 技术路线
3 SiC_p/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其阻尼特性研究
    3.1 SiC_p/Al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
        3.1.1 不同颗粒含量的SiC_p/Al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
        3.1.2 不同道次的SiC_p/Al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
        3.1.3 SiC_p/Al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3.2 SiC_p/Al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谱
        3.2.1 不同SiC体积含量的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曲线
        3.2.2 不同复挤压道次下的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曲线
    3.3 SiC_p/Al复合材料的阻尼-频率谱
        3.3.1 不同SiC体积含量的复合材料的阻尼-频率曲线
        3.3.2 不同挤压道次的复合材料的阻尼-频率曲线
    3.4 SiC_p/Al复合材料的阻尼-温度谱
        3.4.1 SiC_p/Al复合材料的阻尼-温度曲线
        3.4.2 内耗峰的分离及激活能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Al_2O_(3p)/Al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研究
    4.1 Al_2O_(3p)/Al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曲线
        4.1.1 不同颗粒含量的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曲线
        4.1.2 不同往复挤压道次的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曲线
    4.2 Al_2O_(3p)/Al复合材料的阻尼-频率谱
    4.3 Al_2O_(3p)/Al复合材料的阻尼-温度谱
        4.3.1 复合材料的阻尼-温度特性
        4.3.2 Al_2O_(3p)/Al复合材料内耗峰的分离及激活能计算
    4.4 SiC_p-Al和Al_2O_(3p)/Al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比较及机制分析
        4.4.1 SiC_p/Al和Al_2O_(3p)/Al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比较
        4.4.2 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高性能Mn-Cu-Ni-Fe阻尼合金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b元素以及热处理工艺对Mn-Cu阻尼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D]. 韩仁恒.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SLM技术成形M2052锰铜合金及其后处理工艺研究[D]. 马聪慧.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γ-Mn合金的内耗、Spinodal分解及伪弹性研究[D]. 邓翠贞. 南昌大学, 2019(06)
  • [4]晶体缺陷对TiAl涂层阻尼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馨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粉煤灰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行为研究[D]. 李凡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
  • [6]M2052高阻尼合金SLM成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 汪承杰.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7]高锰阻尼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郝顺平. 江苏大学, 2018(03)
  • [8]高锰MnNi基合金阻尼和力学性能研究[D]. 陈琳. 南昌大学, 2016(03)
  • [9]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应用探索[D]. 周恒为. 南京大学, 2014(08)
  • [10]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行为研究[D]. 胡博.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高性能锰铜镍铁阻尼合金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