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电压调节在鄂西电网的应用研究

发电机电压调节在鄂西电网的应用研究

一、发电机调压在鄂西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单博雅[1](2019)在《电力系统中FACTS装置的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网朝大系统、长距离、大容量和跨区域联网的输电方式方向发展,电力系统各区域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增强,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大大提高,运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多变。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可以在现有网架结构的基础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控制方式灵活迅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不同的FACTS装置,其安装位置与装置容量的不同,在电网中的作用功效也不同。因此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对FACTS装置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十分重要。首先,本文对FACTS装置的种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选择己经有较多应用的并联型SVC和STATCOM元件、串联型TCSC元件以及串联并联混合型UPFC元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各自的功能特性及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元件中,SVC和STATCOM元件对提高节点电压稳定性的作用较大,TCSC元件对提高线路传输功率有较好的作用,而UPFC元件既可以提高节点电压稳定性,同时又可以提高线路的传输功率能力。接着,本文建立了一种UPFC元件安装位置及其参数选择的优化模型,对计及输电损耗的UPFC元件最优配置进行了研究。该模型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目标,考虑了线路开断后的潮流转移情况,并引入人工藻类算法(AAA)求解该优化问题,以确定UPFC元件在系统中的最优安装位置和参数设置。IEEE14节点系统和某地区电力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正确、有效,为UPFC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最后,针对湖北电网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FACTS装置在电网中提高电压稳定和暂态稳定性的作用效果。在研究STATCOM元件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作用中,比较了安装地点、安装容量以及安装形式(集中安装还是分散安装)对STATCOM元件作用效果的差异,提出了以极限点灵敏度指标作为STATCOM元件的安装依据,能够达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实际仿真结果表明,STATCOM元件和TCSC元件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均有较好的提高作用。

关欣[2](2018)在《大惯性比率水电机组对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电力系统已进入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交直流混联的新时代,水电机组作为调峰调频的骨干电源,特别是在间歇性能源高渗透率情况下,其运行稳定性对现代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水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大惯性比率机组在电网中的稳定性、水电机群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联络线振荡的影响及抑制策略、水轮机发电机及负荷对低频振荡的扰动源定位的影响、风水互补系统中水电的控制策略等关键问题,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随着低水头及部分长引水式电站的建设,许多机组惯性时间常数与惯性比率已远超出我国现行水轮机调节系统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为此,本文调研统计我国典型电站的参数及运行状况,比较国内外水轮机调节系统标准中被控对象适用条件,并在建立了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大惯性比率机组的稳定域与调节品质,结果表明该类惯性比率较大的机组仍具有一定的稳定域,只要合理整定调节参数能够获得较好的调节品质,并对现行国标提出了修改建议。(2)针对大型水电机群为送端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中联络线功率振荡问题,在分析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动力侧参数变化及不同控制措施对直流再启动和直流闭锁后联络线功率振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动力侧协同控制策略,仿真表明该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直流闭锁后功率振荡较大的问题。(3)为了探究水电机组及负荷波动对扰动源定位的影响,建立了系统在不同扰动作用下的能量函数,分析了系统水电机组及负荷波动对扰动源定位的影响,并给出了其影响规律。(4)为提高水电机组的速动性以补偿风功率的随机波动,将PI-PD控制策略应用于水电机组控制,并通过频率特性分析给出了 PI-PD参数整定原则;在建立了风水互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水机采用常规PID、模糊PID和PI-PD算法控制效果的比较,表明水机采用PI-PD控制策略能够获得较快的调节速度、较小的反调量;合理整定PI-PD控制参数值,能够有效平抑风电有功振荡,为风电消纳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王莹[3](2016)在《特高压直流接入交流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满足大型能源基地大规模开发和长距离输送的需要,我国的特高压电网已经从技术创新、工程示范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如此多数量的大容量特高压直流工程接入交流电网,使得电网结构、安全稳定特性和系统运行控制日趋复杂,因直流故障引发的安全稳定风险逐步增加;同时,由于直流功率的快速可控,也为电网稳定控制及调度提供了新的手段。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特高压直流工程接入交流电网,从交流系统允许的最大直流输电容量、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的适应性以及直流闭锁后的备用调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3个部分:在考虑详细发电机模型的直接法暂态稳定评估中,分析了发电机戴维宁等值电路中等值内阻抗的变化特点及其对暂态稳定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等值内阻抗的计算方法,进而对考虑详细发电机模型的能量函数法进行了改进。算例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暂态稳定评估的精度。基于所提的改进能量函数法,提出了一种求取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允许最大直流闭锁功率的计算方法。华中-华北互联电网等值系统中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研究了直流闭锁后应用非故障极的过负荷能力以及其他直流的紧急功率支援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效果,结果分析表明直流紧急功率调制可以提高交流系统允许的最大直流运行功率。结合仿真计算结果,对国内现行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对特高压直流接入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编建议。针对特高压直流闭锁后的有功备用调度,分析直流功率调制响应调度动作的场景,建立了省内备用容量足够、省内备用容量不足但区域备用调度能够填补功率缺额以及区域备用调度也无法填补功率缺额三种场景下交直流混联系统机组再调度与多直流协调控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备用调度辅助决策方法。华中电网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的备用调度与直流协调控制方案可以降低系统运行的安全风险并减少负荷损失量。

荆群伟[4](2016)在《输电线路高频激励融冰与工频谐振融冰研究及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输电线路覆冰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危害极大。尤其是在2008年冰灾中,南方多省境内的输电线路都遭到了极大的损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故输电线路融冰技术很早就受到了电力科研人员的重视与研究。如今较成熟的技术有交流短路融冰和直流短路融冰,但前者受融冰电源无功容量所限,适合应用在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或短距离输电线路;后者则需要造价高昂的直流融冰电源,经济性有待提高,宜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融冰;近年提出的新型高频高压激励融冰法融冰电流小,融冰效率高,有利于实现在线融冰,但其相关理论基础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高频激励融冰电源装置正待研发。针对高频激励融冰亟待研究的问题和交流短路融冰现有的缺陷,本文研究了高频激励融冰和工频谐振融冰的关键问题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对高频激励融冰法作了深入研究,在建立高频激励融冰的物理模型与提出几种融冰接线方式的基础上,运用均匀有损传输线理论,探讨融冰功率衰减条件下激励融冰的工作频率和电压的确定方法;以三峡-万县500kV典型交流输电线路为融冰对象,研究了一种激励源参数为3kHz/11kV的激励融冰方法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CPS-SPWM技术调制的交-直-交三相级联H桥电压型变频器结构作为高频融冰激励源的解决方案并运用MATLAB仿真验证。另一方面,为解决交流短路融冰应用范围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覆冰线路串联谐振原理的工频交流融冰方法,分析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后建立了线路融冰的物理模型;针对四种典型导线进行了算例分析;通过定量分析融冰谐振电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降低谐振电压的办法;给出了工频融冰电源和融冰串联补偿设备的初步设计方案。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输电线路四种典型导线为参考对象,应用ANSYS对高频激励融冰、工频谐振融冰和直流短路融冰的主要技术指标作了对比分析,得出各自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期为前二者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论文提出的基于融冰功率衰减条件下高频激励融冰工作频率和电压的确定办法更贴合实际,设计的高频激励源方案能可靠输出高频电压,同时谐波含量低,开关损耗小;提出的工频谐振融冰解决了交流短路融冰需提供过大无功功率的问题,同时可从系统引入工频电源甚至串补电容器,融冰成本低,对于解决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胡晓青[5](2016)在《基于混合智能算法PSS与SVC协调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放大倍数快速励磁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受内外环境因素条件的干扰下,由此引发的低频振荡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逐渐成为限制电网传输能力的最大因素之一。近年来,新型电力电子装置——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抑制低频振荡,并且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与附加控制功能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阻尼低频振荡,提高电网的动态稳定性。然而,PSS与SVC的参数不协调设计往往又会引起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状况。计及电力系统的非线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交叉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PSS与SVC参数的协调设计。该算法以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利用混沌变量的随机不重复遍历性的特点,初始化粒子群以增加粒子群的多样性。算法迭代后期对粒子进行交叉变异操作,避免种群陷入局部最优,平衡了PSO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改良能力。同时综合考虑PSS与SVC的控制性能,将优化协调设计转化为带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且系统输出按照最小误差跟踪给定值的能力为控制目标。在四机两区域系统上的仿真算例表明,混沌交叉变异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SS与SVC控制器较之PSO能够在不同的干扰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在扰动故障后抑制系统产生的低频振荡,降低故障后的电压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董飞飞[6](2015)在《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各种极端恶劣天气和罕见自然灾害相继发生,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必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进度,甚至造成人民群众生活秩序的混乱。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电网安全稳定的不利影响,电网企业普遍采取预防性措施,从规划阶段提高电网建设标准。然而我国电源及负荷呈现逆向分布的态势,担负资源优化配置任务的输电网空间跨度大、跨越区域地理条件复杂、气象差异性明显。若无差别地全面提高电网的防护标准,难以保证经济、高效、合理地提高电网容灾抗灾能力。因此,结合我国电网特点和发展情况,深入探讨差异化在我国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对大电网规划理论及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项实际科研课题,对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理论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差异化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对大电网规划研究现状与趋势、电力系统评估方法、以及核心骨干网架的构建与搜索和气象灾害对电力系统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分析差异化规划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化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核心骨干网架的构建与评估以及考虑气象条件的线路差异化加强。从核心骨干网架构建关键技术着手,详细阐述了基于风险理论及不确定性的元件重要性评估方法,用于确定线路和节点的重要性,元件重要性评估的结果也可作为生存性指标权重选取的依据;在信息系统生存性理论基础上,从电气特性和网络特性的角度,建立了可恢复性、安全性、可抵抗性、连通性四个方面的电网生存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价网架生存性的同时为核心骨干网架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在电网生存性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线路总长度最短、生存性综合指标最大的核心骨干网架数学模型;引入余弦迁移模型、早熟判断机制以及变尺度混沌和柯西变异策略对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结合图论及改进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进行核心骨干网架搜索,最终确定核心骨干网架方案。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搜索算法的优越性。针对确定的核心骨干网架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故障率和经济性评估的线路差异化加强方法。采用广义极值理论对区域的历史覆冰数据建模,得到特定覆冰厚度下该区域发生冰灾的概率,结合依据金属形变理论建立的基于输电线路物理受力分析的线路指数故障率模型,得到线路的综合故障率;利用综合故障率计算差异化“减损”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差异化规划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进而确定骨干网架线路的差异化加强方案。总结了差异化规划的原则体系和要求,提出了一种差异化规划理论体系及实现方法,用于指导实际电网差异化规划方案的实施。依据差异化规划原则对实际电网算例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元件重要性评估结果确定需要保障的重要电源、线路和负荷;依据差异化规划特性及其要求并结合生存性指标构建核心骨干网架;采用基于综合故障率和经济性评估的线路差异化加强方法确定骨干网架线路的加强级别,得到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的最终方案。并通过实际电网差异化规划方案的实例分析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任伟[7](2015)在《大型光伏电站参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日益增大的光伏并网容量和光伏发电比重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产生不良影响,大型光伏电站应该具备参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能力。本文以大型光伏电站并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应用于低频振荡分析的系统模型基础上,研究分析大型光伏电站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大型光伏电站参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考虑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最大功率跟踪(MPPT)动态特性以及功率控制特性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单位功率因数PQ模式、基于比例控制PV模式以及基于比例积分控制PV模式并网的大型光伏电站模型,同时结合同步发电机模型、PSS模型、输电线Π形等值电路最终建立应用于低频振荡分析的大型光伏电站并入单机无穷大系统数学模型。(2)基于特征根分析方法,以含PSS同步发电机+不含PSS同步发电机系统为参照对象,分别研究大型光伏电站替代不含PSS的同步发电机、大型光伏电站替代含PSS的同步发电机、大型光伏电站改变系统潮流分布以及大型光伏电站不同并网控制特性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大型光伏电站替代不含PSS的同步发电机将会减小系统低频振荡的阻尼,大型光伏电站替代含PSS的同步发电机将会显着减少系统低频振荡的阻尼;大型光伏电站并网容量增大、输电距离延长以及公共连接点位置越靠近同步发电机时均会减少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阻尼,大型光伏电站采用基于比例积分控制PV模式并网比基于比例控制PV模式和基于单位功率因数PQ模式并网具有更大的低频振荡阻尼。本文进一步指出:在某些条件下,大型光伏并网系统存在低频振荡失稳解列的风险,大型光伏电站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参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3)在分析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的基础上,参考PSS类控制器设计大型光伏电站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控制策略:提出采用广域输电线路有功微分信号调节大型光伏电站最大有功输出的自适应阻尼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尽可能多的输出有功并且确保光伏电站低频振荡抑制模式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同时,考虑到相关标准对无功调压能力的要求,大型光伏电站无功控制采用现有光伏系统无功调压的控制方法,进而形成大型光伏电站的功率控制策略。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大型光伏电站有功阻尼控制策略能够显着提高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刘玮[8](2013)在《基于储能系统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电网幅员辽阔,总体相对内地电网网架结构较薄弱。其含有众多长距离弱连接的联络输电线。同时由于新疆地区风电资源丰富,电网中风电场的接入较多,使得其电网稳定性比较薄弱。为了解决新疆电网这一情况,本文着重研究储能系统的搭建及接入某地区电网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效果。在本文中,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大规模风电并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对储能系统的概念、分类、应用等方面做一简要概述,并基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相关研究理论基础,论述储能系统数学模型以及实现控制策略,以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ASP 7.0为仿真平台搭建了储能系统系统。为了验证该模型系统及控制策略是否能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将其接入经典的四机两区域系统,采用特征值分析法以及时域仿真法,对比风电并网情况下储能系统接入前后系统低频振荡的抑制效果。考虑到某区域电网存在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情况,尝试将储能系统接入电网中,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和时域仿真分析法,在励磁扰动、短路故障、风电场风速变化各种系统小扰动下,仿真分析储能系统的确可以起到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效果。本文以PSASP 7.0为研究工具,以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法为理论基础,以特征值分析法、时域仿真法为验证手段,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论证了储能系统对系统低频振荡的抑制效果。本文依托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编号:172013DFG61520,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高效和可靠风力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

李淼[9](2012)在《电力系统机网协调优化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源是电力产生的主要方式,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发电环节的基本保证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互联的日渐紧密,电网运行特性日趋复杂,大机组和大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已成为关系到电力生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研究发电机涉网参数在线评估和厂网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强化机网协调能力,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提高应对大面积停电事故的能力,是构筑坚强电网的基础。本文针对电力系统机网协调优化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基于WAMS系统建立了一套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在线评估指标体系,从对象维、事件维和时间维三个角度对一次调频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根据WAMS数据特点,针对各项指标设计了相应的算法,解决了系统频率突变关键时间点难以确定的问题,能够有效避免机电暂态过程对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影响。2)构建了基于安全性、质量性、经济性三类指标事件驱动的AGC和AVC分层协调优控制系统结构体系,设计了相应的AGC与AVC系统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充分利用协调控制系统的分层结构和AGC、AVC交叉迭代方法实现功率分配和网损优化的协调控制。3)在计及励磁系统动态的发电机模型的基础上,将励磁回路的变化、调速侧的变化作为干扰项(励磁回路电气扰动和机械功率扰动)考虑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在调速器侧加入辅助控制量以增大机组稳定性,提出了一套发电机励磁调速与调速侧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控制方法。4)通过对电网动态过程中机组涉网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从保证电网稳定的角度,分析了机组失磁保护与机组控制以及系统控制的配合关系,提出了计及机网协调的发电机失磁保护改进方案,能够同时计及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要求并兼顾电网和电厂的要求。

王皓靖[10](2012)在《电力系统稳定器优化设计与配置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低频振荡是限制大型互联电力系统功率可传输能力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作为抑制振荡的有效措施,其控制效果取决于参数的合理设计及在全系统中的合理配置。本文对PSS的优化设计及配置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在研究典型励磁系统的传递函数其相位特性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考虑各种励磁系统模型的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作为本文设计PSS基于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在详细分析各种PSS输入信号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加速功率积分作为PSS输入信号,并相应选择以此信号为输入的4型PSS作为主要设计对象。本文对基于相位补偿原理的PSS设计方法展开研究,指出经典相位补偿法具有不易兼顾多个振荡模式、PSS增益不易整定的特点。作为对相位补偿法的改进,本文研究了多振荡模式下PSS优化设计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的PSS可同时对区域振荡模式和局部振荡模式取得良好抑制效果。本文探讨了PSS相位补偿环节参数和增益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影响低频振荡效果的主要因素。指出通过恰当调整PSS增益及相位补偿环节参数,可实现对系统极点的配置从而镇定系统,并基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PSS设计方法。本文对参与因子和特征值灵敏度的物理意义进行研究,提出了综合应用参与因子与特征值对电压调节器放大倍数灵敏度作为选址指标,在多机系统中进行PSS配置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为某实际电网设计了PSS配置方案。本文应用作者开发的PSS设计图形用户界面,对实际电网中的发电机组进行PSS设计,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对多机系统中PSS控制低频振荡的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以实际算例分析证明本论文提出的PSS设计方法和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二、发电机调压在鄂西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电机调压在鄂西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系统中FACTS装置的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2 FACTS装置的原理及模型
    2.1 引言
    2.2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概述
    2.3 SVC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2.4 STATCOM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2.5 TCSC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2.6 UPFC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2.7 小结
3 UPFC元件的选址定容研究
    3.1 引言
    3.2 UPFC的选址定容优化模型
    3.3 人工藻类算法的原理
    3.4 算例分析
    3.5 小结
4 FACTS装置在湖北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湖北电网分析
    4.3 湖北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
    4.4 STATCOM的优化配置
    4.5 TCSC的优化配置
    4.6 小结
5 全文总结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2)大惯性比率水电机组对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关键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关键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电机组调节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低频振荡研究现状
        1.2.3 水电机群为送端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研究现状
        1.2.4 风水互补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大惯性比率水电机组调节稳定性研究
    2.1 我国典型电站参数统计及运行状况
    2.2 国内外现行水轮机调节系统标准分析
    2.3 大惯性比率水电机组调节系统稳定域
    2.4 大惯性比率水电机组调节品质分析
    2.5 结论
3 水电机组对交直流混联系统功率振荡影响及抑制
    3.1 交直流混联系统数学模型
        3.1.1 水轮机及调速器模型
        3.1.2 发电机模型
        3.1.3 励磁系统模型
        3.1.4 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
        3.1.5 直流系统模型
        3.1.6 直流控制系统模型
    3.2 直流闭锁与直流再启动数学模型
    3.3 直流再启动后系统振荡分析及抑制
        3.3.1 再启动时间对再启动后功率振荡的影响
        3.3.2 动力侧参数对再启动后功率振荡的影响
        3.3.3 再启动后功率振荡的抑制研究
    3.4 直流闭锁后系统振荡分析及抑制
        3.4.1 闭锁量对闭锁后功率振荡的影响
        3.4.2 动力侧参数对闭锁后功率振荡的影响
        3.4.3 抑制功率振荡的动力侧协同控制策略
    3.5 结论
4 水电机组及负荷对低频振荡扰动源定位的影响
    4.1 能量函数法
    4.2 不同扰动作用下系统的能量函数
        4.2.1 水电机组周期性扰动下系统的能量函数
        4.2.2 计及持续增长负荷下系统的能量函数
    4.3 仿真分析
        4.3.1 仿真分析模型
        4.3.2 负荷增加、减小对扰动源定位的影响
        4.3.3 负荷波动对扰动源定位的影响
        4.3.4 负荷位置对扰动源定位的影响
    4.4 结论
5 适合风水互补的水轮机控制策略研究
    5.1 高速动性水轮机调节策略研究
        5.1.1 PI-PD数学模型
        5.1.2 不同控制策略下水轮机调节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5.1.3 PI-PD参数整定及参数对速动性的影响
    5.2 风水互补系统模型
        5.2.1 风电机组模型
        5.2.2 水电机组模型
        5.2.3 风水互补系统模型
    5.3 仿真分析
        5.3.1 不同控制策略时水机的速动性
        5.3.2 不同控制策略对互补系统功率波动的抑制
        5.3.3 PI-PD控制器参数对互补系统影响
    5.4 结论
6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特高压直流接入交流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特高压直流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2 考虑详细发电机模型的能量函数法及其改进
    2.1 考虑详细发电机模型的能量函数法
    2.2 能量函数法的改进
    2.3 算例分析
    2.4 小结
3 交流系统允许的直流输电容量分析
    3.1 基于能量函数法的最大直流闭锁功率计算
    3.2 华中华北互联电网等值系统
    3.3 满足暂态稳定的最大直流闭锁功率
    3.4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对特高压直流接入的适应性讨论
    3.5 小结
4 特高压直流闭锁后的机组再调度与多直流协调控制
    4.1 直流闭锁后电网响应过程及现有控制策略分析
    4.2 直流功率调制响应调度动作的场景分析
    4.3 故障后机组再调度与多直流协调控制的数学模型
    4.4 直流闭锁后的备用调度辅助决策系统
    4.5 算例分析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华中-华北等值电网参数(基准值SB=100MWA)
附录3 华中系统网架结构图
附录4 基于直流潮流的优化调度模型

(4)输电线路高频激励融冰与工频谐振融冰研究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输电线路覆冰危害
    1.2 输电线路除冰方法研究现状
        1.2.1 输电线路覆冰问题解决思路
        1.2.2 输电线路常见除冰方法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考虑融冰功率衰减的高频激励融冰法
    2.1 高频激励融冰原理
        2.1.1 高频激励融冰基本原理
        2.1.2 高频激励融冰覆冰导线计算模型
        2.1.3 高频激励融冰接线方式
    2.2 高频融冰激励源参数的选择方法
    2.3 高频激励融冰可行性分析
        2.3.1 高频融冰激励源参数计算
        2.3.2 高频融冰激励参数可行性验证
    2.4 高频融冰激励源装置设计
        2.4.1 主拓扑设计
        2.4.2 调制方案设计
    2.5 高频融冰激励源装置仿真
        2.5.1 调制方案仿真
        2.5.2 高频融冰激励源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频谐振融冰法
    3.1 工频谐振融冰原理
        3.1.1 工频谐振融冰基本原理
        3.1.2 工频谐振融冰覆冰导线计算模型
        3.1.3 工频谐振融冰接线方式
    3.2 融冰串联补偿设备参数的确定方法
    3.3 工频谐振融冰可行性分析
        3.3.1 工频谐振融冰电流的选取办法
        3.3.2 工频谐振融冰电流可行性验证
    3.4 融冰工频谐振电压分析
    3.5 工频谐振融冰装置
        3.5.1 工频融冰电源
        3.5.2 融冰串联补偿设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融冰方法与直流融冰对比分析
    4.1 融冰基本原理对比分析
        4.1.1 电加热概述
        4.1.2 融冰电加热方式对比分析
    4.2 融冰电源参数对比分析
    4.3 融冰时间对比分析
        4.3.1 理论对比分析
        4.3.2 ANSYS仿真对比分析
    4.4 融冰装置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5)基于混合智能算法PSS与SVC协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PSS与SVC研究现状
    1.3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
        1.3.1 低频振荡机理分析
        1.3.2 抑制低频振荡措施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数学模型及原理
    2.1 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2.2 励磁系统模型分析
        2.2.1 励磁系统构成
        2.2.2 励磁系统建模
    2.3 PSS原理及模型分析
        2.3.1 PSS抑制低频振荡原理
        2.3.2 PSS数学模型
    2.4 SVC原理及模型分析
        2.4.1 SVC基本原理分析
        2.4.2 SVC(PSCD)建模
    2.5 双机系统算例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智能算法的研究
    3.1 引言
    3.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3.2.1 PSO算法简介
        3.2.2 PSO算法基本特点
    3.3 混沌交叉变异粒子群算法
        3.3.1 混沌理论简介
        3.3.2 交叉变异算法
    3.4 算法混合思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混合算法的PSS与SVC参数优化
    4.1 多机电力系统仿真建模
    4.2 协调优化问题表述
    4.3 算例仿真分析
        4.3.1 小干扰稳定性仿真
        4.3.2 暂态稳定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6)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电网规划研究现状与趋势
        1.2.2 电力系统评估方法
        1.2.3 核心骨干网架的构建与搜索
        1.2.4 气象灾害对电力系统影响
    1.3 差异化规划的基本特性
        1.3.1 差异化规划与传统电网规划的区别
        1.3.2 差异化规划的特性分析
    1.4 差异化规划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1.5.2 论文章节安排
2 元件重要性与电网生存性评估方法
    2.1 引言
    2.2 元件重要性评估方法
        2.2.1 元件重要性评估基本思想
        2.2.2 基于风险理论和不确定性的支路重要性评估方法
        2.2.3 节点重要性评估
    2.3 电网生存性评估方法
        2.3.1 电网生存性指标体系
        2.3.2 电网生存性指标综合及评估
    2.4 算例分析
        2.4.1 元件重要性评估结果
        2.4.2 电网生存性评估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电网生存性和IBBO算法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重要性与生存性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
        3.2.1 核心骨干网架的构建思想
        3.2.2 核心骨干网架的数学模型
    3.3 基于图论的连通性检验
    3.4 基于改进BBO算法的核心骨干网架搜索方法
        3.4.1 基本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3.4.2 BBO算法的改进
        3.4.3 搜索流程
    3.5 算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综合故障率和经济性评估的线路差异化加强方法
    4.1 引言
    4.2 线路的综合故障率
        4.2.1 线路覆冰概率的广义极值分布模型
        4.2.2 输电线路的指数故障率模型
        4.2.3 线路的综合故障率模型
    4.3 基于综合故障率的经济性评估指标
        4.3.1 经济性评估模型
        4.3.2 差异化规划经济性评估指标
    4.4 算例分析
        4.4.1 Garver-6节点模型算例分析
        4.4.2 IEEE118节点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差异化规划实现方法
    5.1 引言
    5.2 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的原则
        5.2.1 线路及变电站保障原则
        5.2.2 负荷保障原则
        5.2.3 电源保障原则
    5.3 差异化规划的要求
    5.4 差异化规划的整体实现流程
        5.4.1 数据的初始化分析
        5.4.2 元件重要性评估确定重要线路与节点
        5.4.3 生存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5.4.4 核心骨干网架的构建与搜索
        5.4.5 骨干网架线路差异化加强确定差异化规划方案
    5.5 差异化规划方案实例分析
        5.5.1 HB电网概况
        5.5.2 HB电网的数据分析
        5.5.3 HB电网差异化规划方案的实现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大型光伏电站参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概述
        1.2.1 低频振荡机理
        1.2.2 低频振荡分类
        1.2.3 低频振荡分析方法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系统建模
        1.3.2 大型光伏电站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
        1.3.3 大型光伏电站抑制低频振荡的研究
    1.4 论文主要工作
2 大型光伏并网系统建模
    2.1 大型光伏电站建模
        2.1.1 单台光伏逆变器有功参考建模
        2.1.2 单台光伏逆变器无功参考建模
        2.1.3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电流建模
    2.2 同步发电机建模
        2.2.1 同步发电机模型
        2.2.2 自动电压调节器(AVR)模型
        2.2.3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模型
    2.3 输电网络建模
    2.4 本章小结
3 大型光伏电站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影响研究
    3.1 特征根分析方法
    3.2 含PSS同步发电机+不含PSS同步发电机系统
        3.2.1 特征根分析
        3.2.2 仿真验证
    3.3 大型光伏电站+含PSS的同步发电机系统
        3.3.1 特征根分析
        3.3.2 仿真验证
    3.4 大型光伏电站+不含PSS的同步发电机系统
        3.4.1 特征根分析
        3.4.2 仿真验证
    3.5 并网工况不同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
        3.5.1 特征根分析
        3.5.2 仿真验证
    3.6 控制特性不同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
        3.6.1 特征根分析
        3.6.2 仿真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大型光伏电站抑制低频振荡控制策略研究
    4.1 抑制低频振荡的理论基础
        4.1.1 低频振荡机理定性分析
        4.1.2 线路输送功率的振荡特性分析
        4.1.3 同步发电机功角振荡特性分析
    4.2 大型光伏电站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策略
        4.2.1 控制器输入信号选择
        4.2.2 基于振荡频率自适应的比例控制参数K设计
        4.2.3 大型光伏电站阻尼功率限幅
        4.2.4 大型光伏电站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有功控制策略
        4.2.5 大型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
    4.3 特征根分析
    4.4 仿真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基于储能系统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大规模风电并网带来的系统低频振荡问题
    1.3 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含储能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相关研究
    2.1 引言
    2.2 机电暂态下的小干扰稳定性问题
    2.3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的研究
        2.3.1 负阻尼机理
        2.3.2 强迫共振与谐振机理
    2.4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
        2.4.1 振荡模式与模态
        2.4.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4.3 相关因子
        2.4.4 机电回路相关比
        2.4.5 阻尼比
        2.4.6 线性化频域响应
        2.4.7 线性化时域响应
    2.5 传统低频振荡的抑制方案
        2.5.1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2.5.2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附加阻尼控制器
    2.6 基于储能系统抑制低频振荡抑制的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储能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数学建模
    3.1 引言
    3.2 蓄电池储能机电暂态数学模型
    3.3 PWM逆变器模型及其控制策略
        3.3.1 PWM逆变器机电暂态模型
        3.3.2 PWM逆变器控制策略
    3.4 并网控制策略以及能量限制环节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SASP 7.0的储能系统仿真建模
    4.1 引言
    4.2 PSASP 7.0图模平台的主要特点与组成
        4.2.1 PSASP 7.0的主要特点
        4.2.2 PSASP 7.0的平台组成
    4.3 PSASP 7.0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4.3.1 PSASP 7.0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概述
        4.3.2 PSASP 7.0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流程
    4.4 基于PSASP 7.0的风力机的相关介绍
        4.4.1 双馈型异步风力发电机模型
        4.4.2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模型
    4.5 基于PSASP 7.0储能系统模型搭建及参数整定
        4.5.1 基于PSASP 7.0储能系统模型搭建
        4.5.2 储能系统模型参数整定
    4.6 小结
第五章 储能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典型算例分析
    5.1 引言
    5.2 四机两区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5.2.1 初始系统特征值分析
        5.2.2 风电场并网后系统特征值分析
        5.2.3 接入储能系统特征值分析
        5.2.4 储能接入前后系统小干扰时域仿真对比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某区域电网的储能系统抑制低频振荡仿真分析
    6.1 电网概述
    6.2 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6.2.1 常规电网特征值分析
        6.2.2 风电并网方式下电网特征值分析
        6.2.3 含储能系统电网特征值分析
    6.3 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前后故障情况下时域仿真分析
        6.3.1 励磁电压小扰动
        6.3.2 短路故障
        6.3.3 风电场风速变化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电力系统机网协调优化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研究现状
        1.2.2 发电机组AGC/AVC研究现状
        1.2.3 发电机组优化调节研究现状
        1.2.4 发电机组涉网保护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电网一次调频性能在线评估研究
    2.1 概述
    2.2 一次调频在线评估指标体系
        2.2.1 一次调频指标框架
        2.2.2 指标介绍
        2.2.3 指标体系小结
    2.3 一次调频评价指标算法
        2.3.1 数据处理
        2.3.2 计算启动
        2.3.3 关键点搜索
        2.3.4 指标计算
        2.3.5 其他指标的计算
    2.4 一次调频在线评估在湖北电网的计算分析
        2.4.1 大扰动下的计算分析
        2.4.2 日常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AGC与AVC自动协调控制研究
    3.1 概述
    3.2 AGC与AVC自动协调控制系统框架
        3.2.1 AGC与AVC自动协调控制系统结构体系
        3.2.2 AGC与AVC自动协调控制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3.3 AGC与AVC自动协调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
        3.3.1 协调控制最高层
        3.3.2 协调控制中间层
        3.3.3 协调控制底层
    3.4 湖北电网AGC与AVC自动协调控制仿真测试
        3.4.1 湖北电网调控及AGC与AVC现状
        3.4.2 AGC与AVC自动协调控制在湖北电网的仿真测试
    3.5 小结
第4章 机网协调中的发电机励磁调速协调控制研究
    4.1 概述
    4.2 鲁棒励磁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
        4.2.1 H∞设计问题
        4.2.2 鲁棒励磁控制器的设计
        4.2.3 鲁棒励磁控制器的仿真结果
    4.3 GPSS与PSS配合在调速器部分的应用
        4.3.1 GPSS的原理与设计
        4.3.2 GPSS仿真结果
    4.4 鲁棒励磁与调速侧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结合
        4.4.1 安装位置的选择
        4.4.2 仿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机网协调中的发电机二次设备保护研究
    5.1 概述
    5.2 发电机失磁保护
        5.2.1 失磁保护原理概述
        5.2.2 发电机在失磁过程中的机端测量阻抗
        5.2.3 失磁保护原理框图
    5.3 电网动态过程中失磁保护的建模与实现
        5.3.1 单机无穷大系统失磁过程仿真
        5.3.2 IEEE9节点系统失磁过程仿真
        5.3.3 失磁过程仿真结论
        5.3.4 失磁轨迹仿真在湖北电网的应用
    5.4 失磁保护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过励限制的配合
        5.4.1 湖北蒲圻机组失磁的反应特性仿真
        5.4.2 计及机网协调的失磁保护改进方案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10)电力系统稳定器优化设计与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低频振荡抑制措施的意义
        1.1.2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概述
    1.2 PSS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
        1.2.1 PSS基本原理
        1.2.2 PSS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2.3 PSS配置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用于PSS设计研究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
    2.1 Philips-Heffron模型
    2.2 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2.1 PSASP典型电压调节器模型
        2.2.2 含有AVR的Philips-Heffron模型
    2.3 PSS输入信号选择
        2.3.1 以发电机轴转速为输入的PSS
        2.3.2 以电磁功率为输入的PSS
        2.3.3 以加速功率积分为输入的PSS
    2.4 PSS数学模型选择
        2.4.1 PSASP模型库常用PSS模型
        2.4.2 PSASP模型库4型PSS待设计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PSS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3.1 基于相位补偿原理的PSS优化设计方法
        3.1.1 相位补偿法基本原理
        3.1.2 相位补偿法设计PSS步骤
        3.1.3 相位补偿法特点
        3.1.4 单振荡模式下参数整定方法
        3.1.5 多振荡模式下参数整定方法
    3.2 基于相位补偿原理的PSS优化设计方法验证
        3.2.1 基于单模式参数整定方法设计PSS
        3.2.2 基于多模式参数整定方法设计PSS
        3.2.3 两种PSS参数整定方法有效性验证
    3.3 基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PSS设计方法
        3.3.1 相位补偿参数及PSS增益作用的分析
        3.3.2 基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设计PSS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SS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4.1 研究PSS配置方法的意义
    4.2 参与因子法
        4.2.1 参与因子的定义
        4.2.3 参与因子法的特点
    4.3 特征值灵敏度法
        4.3.1 特征值灵敏度的定义
        4.3.2 特征值对PSS增益灵敏度与特征值对电压调节器放大倍数灵敏度
        4.3.3 特征值对电压调节器放大倍数灵敏度
        4.3.4 阻尼比对电压调节器增益灵敏度
    4.4 综合运用参与因子与特征值灵敏度法配置PSS
        4.4.1 综合运用参与因子与特征值灵敏度法配置PSS的方案
        4.4.2 利用参与因子初步筛选PSS配置地点
        4.4.3 结合特征值灵敏度确定PSS配置地点
        4.4.4 实际电网PSS配置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PSS设计的GUI平台开发及算例分析
    5.1 PSS设计图形用户界面
        5.1.1 PSS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功能
        5.1.2 PSS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
    5.2 多机系统仿真算例
        5.2.1 单振荡模式下PSS设计方法有效性验证
        5.2.2 多振荡模式下PSS设计方法有效性验证
        5.2.3 基于相位补偿法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设计PSS效果比较
        5.2.4 PSS优化配置方法有效性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发电机调压在鄂西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系统中FACTS装置的优化配置研究[D]. 单博雅.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大惯性比率水电机组对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D]. 关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1)
  • [3]特高压直流接入交流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D]. 王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4]输电线路高频激励融冰与工频谐振融冰研究及对比分析[D]. 荆群伟.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
  • [5]基于混合智能算法PSS与SVC协调优化研究[D]. 胡晓青. 天津大学, 2016(12)
  • [6]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D]. 董飞飞. 武汉大学, 2015(07)
  • [7]大型光伏电站参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控制策略研究[D]. 任伟. 重庆大学, 2015(06)
  • [8]基于储能系统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D]. 刘玮. 新疆大学, 2013(03)
  • [9]电力系统机网协调优化若干问题研究[D]. 李淼. 武汉大学, 2012(10)
  • [10]电力系统稳定器优化设计与配置方法研究[D]. 王皓靖.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发电机电压调节在鄂西电网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