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快速检测识别方法研究

桥梁结构快速检测识别方法研究

一、桥梁结构快速检测鉴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甘勇俊[1](2021)在《基于影响线的中小跨桥梁模型修正及其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役中小跨桥梁在长期荷载、环境因素、材料老化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出现结构损伤和抗力退化。如何快速、有效的对桥梁开展承载能力评估,是桥梁检测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论文聚焦量大面广的中小跨桥梁,基于现场实测的响应影响线对桥梁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获得能够代表桥梁实际承载能力的有限元模型,继而基于修正模型实现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评估。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102):基于空间响应特征反演的装配式板梁桥接缝损伤量化辨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MATLAB平台对影响线模型修正方法编程实现。对影响线模型修正的目标函数、参数选择、优化算法及评价指标进行了梳理;采用空间梁单元、板壳单元和弹簧单元编写了桥梁影响线通用计算程序,与商业软件ANSYS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通用程序的正确性;将模式搜索算法引入影响线模型修正,以钢-混组合梁桥算例与遗传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式搜索算法的全局优化及收敛快的优势;介绍了影响线模型修正方法的MATLAB脚本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并给出中小跨桥梁影响线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流程及框架。(2)基于影响线对损伤下的典型中小跨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进行研究,以空心板梁桥和钢-混组合梁桥为例进行模型修正。通过对比几种常见虚拟横梁取值方法与实体模型求解结果的差异,给出了虚拟横梁刚度取值方法,并提出了铰缝损伤的优化指标。给出了空心板梁桥在铰缝损伤下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影响线对铰缝损伤进行定位,再以铰缝两侧的相对位移影响线残差构建目标函数对损伤的空心板梁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并以多条损伤铰缝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实测影响线对剪力键退化下的钢-混组合梁桥模型修正进行了分析,通过偏心梁单元的方式模拟钢梁-混凝土板之间的剪力传递,以影响线残差构建目标函数对钢-混组合梁桥进行了有限元模型修正。(3)基于修正得到的桥梁有限元模型引入拟荷载试验的承载力评估方法。从承载力评估公式、荷载评定等级、活载模型等多个方面对比了中美两国承载力评估方法。在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拟荷载试验法,并以修正后获得的既有接缝损伤空心板梁桥为例,通过布置荷载工况虚拟加载得到结构校验系数;结构校验系数小于1表明空心板梁桥承载能力好于理论状态。此外,对钢-混组合梁桥采用美国LRFR法进行分级评定,验证了基于修正模型的拟荷载试验法对钢-混组合桥梁承载力评估的适用性。

蒋建荣[2](2021)在《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部分香料的科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用香历史悠久,香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香料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宋代沉船上就发现了大量的香料,因此,本文以该沉船出土树脂香料及部分木本香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对于古代香料的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关的古籍文献,利用红外光谱(FTIR)、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EGA-MS)、在线紫外照射/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UV/EGA-M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光学显微分析等方法对这批香料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科学分析。其中,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EGA-MS)、在线紫外照射/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UV/EGA-MS)技术为首次引入古代香料的研究,这两个技术可以确定样品的最佳裂解温度及研究重点,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通过考古出土样品与现代参考样品的科学对比分析,确定了考古出土样品的化学成分、种类以及老化降解情况;而木本香料在长期埋藏过程中其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流失殆尽,难以通过以上方法来确定其种属,因此采用传统的木材切片法,通过观察其显微构造特征来进行种属鉴定。最后,利用F-Search软件创建了香料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数据库,方便日后对于此类样品实现微损且快速的检测分析。通过综合研究,本文确定了泉州湾宋代沉船出土树脂香料有乳香和龙涎香两类,并且发现了两种品质不同的乳香。而所取木本香料中没有发现檀香、沉香和降真香,而是一些很罕见的树种,总共涉及8科8属,有马蹄荷、黄棉木、黄牛木、天料木、野茉莉、软木松、谷木、翻白叶。并且采用原位硅烷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y(HMDS)GC-MS)技术和峰面积归一化法,从化学角度对这些木材的降解状况进行了评估,为今后对木材降解程度的分级提供重要参考及依据。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确定了泉州湾宋代沉船出土香料的种类以及老化降解情况、不同香料的特征裂解产物(可作为生物标记物)及其质谱特征(碎片离子)。创建了香料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数据库,建立有效的适合考古出土香料检测及鉴定的方法,为今后古代香料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薛睿渊[3](2020)在《阀门管道系统结构参数识别及其在地震期间动态行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电站中存在大量被划分为抗震重要等级的阀门管道系统,目前工程实践中对阀门管道系统在不同频率成分地震激励下真实动态行为的相关研究和高频地震激励对阀门危害性的相关研究都是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领域。基于此,推导了可以直接利用地震响应对阀门管道系统中未知结构参数进行识别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然后搭建了安装有DN80闸阀的管道系统并对其进行地震模拟试验,接着利用提出的方法建立了能准确反映试验结构动态特性的有限元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核电阀门管道系统在不同频率成分地震激励下可能表现出的动态行为进行讨论,研究了高频地震激励对核安全级阀门的危害性,并对反应谱法和等效静力法对阀门管道系统抗震鉴定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可以直接利用地震响应对核电系统和设备中未知结构参数进行识别的基于振动控制方程误差的两阶段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试验结构动态特性的有限元模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同时也证明相对于已经在航天航空领域有广泛运用的基于频响函数残差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文中提出的方法对未知参数初始估计的依赖性更低,更适合使用加速度响应来识别结构中的参数。利用基于振动控制方程误差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对结构参数进行识别可以避免模态或者频响函数的测量,该方法的提出为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在NPP中的运用提供了简便的途径,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2.由于阀门管道系统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随机性,其有限元模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未知结构参数。在核电阀门管道系统服役和试验过程中应在尽可能多的特征点采集其在基础激励下的响应,提高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在阀门管道系统建模过程中的利用率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应建立典型结构修正后模型的数据库,在类似结构的建模过程中直接使用。3.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管道结构和阀门管道系统的地震响应,但其只能准确预测较为简单的管道结构在白噪声、正弦扫频波等特殊激励下的响应。由于阀门的存在,阀门管道系统的阻尼分布呈现一定程度的非比例特点,管道系统和阀门管道系统的Rayleigh阻尼系数随着其遭受地震激励幅值的增加而增加。4.在不同频率成分地震激励下阀门管道系统将表现出不同的抗震薄弱点,在模型可靠的前提下从理论振型推断阀门管道系统潜在的抗震薄弱点是可行的。阀门管道系统对地震中的中、高频分量有着比低频分量更高的敏感性。地震中的中频分量存在被阀门在水平方向放大的可能性,而管道则有能力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放大激励中的高频成分。阀门和管道的最大响应分别出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高频地震激励下阀门管道系统的响应表现出局部响应骤然增大的特点。与低频地震激励下阀门随着管道的振动而振动不同,高频地震激励对核安全级阀门的危害在于使阀门在整个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处以其自身固有振型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共振,此时阀门顶部将取代阀门与管道连接位置成为阀门中响应最大的位置,这会导致安装于阀门顶端的驱动机构遭受苛刻的地震工况。增加管道阻尼和阀门刚度能够有效降低高频激励对阀门的危害性,但增加阀门刚度会导致系统其它部位响应增大。5.在利用反应谱法计算阀门管道系统地震期间的响应时,选定的阻尼比和阀门管道系统实际的阻尼分布特点决定了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裕度。反应谱法计算结果可能对系统低阻尼部位响应估计不足,对系统高阻尼部位响应过度估计。利用等效静力法对阀门进行抗震鉴定时,对阀门与管道连接部位内力估计不足,对阀颈、阀体垂直部分和阀盖等阀门上部构件的内力估计结果具有非常大的裕度,计算过程中考虑阀门与管道的耦合作用可以降低等效静力法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

余攀[4](2020)在《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β-内酰胺抗生素在各类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占领着重要位置,由于其具有抗菌活性好、广谱、毒性低等优点,使得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量剧增,细菌不断进化,逐渐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现如今,耐药性问题已十分普遍,致病菌的耐药性使得抗生素无法发挥出预期的治疗效果,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对耐药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耐药的最主要的原因,它能够高效水解β-内酰胺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环,使β-内酰胺抗生素失去抑菌活性。本论文以β-内酰胺酶为检测靶标,设计合成了3类β-内酰胺酶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快速筛选β-内酰胺酶及评价其抑制剂等方面。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1)通过在β-内酰胺侧基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全新的荧光探针CDC-559和CDP-560,它们通过碳碳双键连接β-内酰胺环和荧光团部分。探针CDC-559和CDP-560都可用于特异性检测Amp C Bla,当以这两种探针作为底物时,测得的舒巴坦钠或他唑巴坦酸对β-内酰胺酶的IC50值与之前文献中报道的活性顺序一致,且基本成比例,表明探针分子CDC-559和CDP-560可有望替代头孢硝噻吩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进行快速筛选。探针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探针不仅可以区分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还可以特异性鉴定产Amp C Bla的耐药菌。此外,在抑菌圈实验中,CDC-559对两种敏感菌株均显示出较强的抗菌活性,为新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2)设计合成了间接型β-内酰胺酶荧光探针IP-1和IP-2,光谱学研究揭示这两个探针本身或者荧光探针与头孢唑林钠混合无荧光,但经过桥梁“头孢唑林钠”与β-内酰胺酶作用后,在575 nm处出现明显的荧光发射峰,可以用于检测β-内酰胺酶。同时,该探针和头孢唑林钠一起可用于检测产Amp C Bla的菌株。另一方面,IP-1和IP-2还可以用于评估抗生素抗耐药菌能力。(3)基于头孢唑林钠的骨架设计合成了探针TDA-34,该探针本身有弱的荧光,当与Amp C Bla发生作用后,荧光强度迅速降低,与菌株的相互作用表明,TDA-34对敏感菌ATCC 25923和ATCC 29213都显示出与头孢唑林钠相当的抑菌效果。但是TDA-34的异构体TDA-23与Amp C Bla作用时,TDA-23的荧光强度可增大约3倍,这是首次发现头孢类异构体可用于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苏泳旗[5](2020)在《人工巡检与在线监测结合的历史建筑状态评估系统 ——以广西省立艺术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建筑是沧桑历史的有效见证,原址原貌保留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历史建筑结构由于岁月侵蚀,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将其尽可能长久地保存下来,及时发现隐患、科学指导修缮十分必要。目前,历史建筑的检测方法以人工定期巡检为主,已开展的实时在线监测尚未涉及结构“筋骨”,且二者尚未有效结合,其安全状态评估技术亟待提高和完善。传统的人工巡检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评估,其结果往往较为粗略,需要结合在线监测提供更为精细可靠的数据作为评估依据之一。本文在人工巡检的基础上,了解到结构破坏的形式,进而确定了在历史建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结构部位,对其进行在线监测;通过C型矩阵法将人工巡检与在线监测有机结合,以HTML5为基础建立历史建筑结构预警、评估系统。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层次分析法将历史建筑进行目标分层,进而以风险矩阵法对其进行风险识别,最后根据专家经验,得到需要关注构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对其建立在线监测系统;经过可行性分析,二者的有机结合可实现1+1>2的效果。(2)为提高评估系统的可视化,利用Revit软件建立广西省立艺术馆三维模型插件,100%还原了历史建筑的结构形式;将评估系统划分为5个模块进行开发,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是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可拓展性;对于不同的系统用户分别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提高系统的鲁棒性。(3)通过经验与构件影响力的高低将最底层构件分成3个等级;通过公式推导计算得到钢横梁跨中应变、钢柱倾角与砌体墙柱沉降量最大限值分别为1336.48?,0.382°、10.696mm,通过警戒值与最大限值的设置将监测数据分成3个等级;最后,再以C型矩阵法对人工巡检的记录与在线监测的数据进行排列组合,得到7个渐进式的评估等级,为评估工作提供精细可靠的依据。(4)通过系统的试运行对完成修缮加固的广西省立艺术馆进行评估,相同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比人工巡检提高了57%,其用时缩短了将近3/5的时间。结构材料因温度变化而出现热胀冷缩现象,而监测数据产生了同步变化,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结构变化高精度的数据跟踪,监测结果由系统算法自动判断,同时将监测结果进行数字化展示,帮助管维单位更好的掌握建筑结构状态。最终二者结合的评估结果细致全面,符合广西省立艺术馆当前的实际安全状态,该状态评估系统可靠有效,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吴桐[6](2020)在《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老旧房屋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智能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面对智能化、主动式、实时高效的老旧房屋健康监测新要求,以及海量异构监测数据信息的计算、存储和可视化管理的新挑战,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融合的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己经成为发展趋势,未来将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屋安全检测评定的现状,总结目前老旧房屋综合治理的难题,研究物联网通用架构和系统设计原则,并借鉴其在各应用领域的相关经验,提出了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并通过研究云计算技术的主要特征,分析大数据处理策略与云计算任务部署,探索物联网监测系统上云。接着,通过在浙江省、广东多县市对老旧房屋安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梳理总结了我国目前老旧房屋的主要破坏特点和损伤诱因,以此对智能监测物联网系统各功能子层进行设计。针对老旧房屋主体结构存在的倾斜、沉降、裂缝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老旧房屋传感器监测系统,实现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低功耗、实时传输,以及低成本、实时动态的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的新要求。面对老旧房屋存在的各种损伤老化、安全隐患、人为使用不当等问题,并对比了传统人工巡视排查方式的局限性,设计了工业级智能机和巡检APP软件任务驱动式的老旧房屋智能巡检APP系统,实现无纸化、高效、便捷、全面的房屋安全智能巡检,并利用无线传输网络和百度地图定位功能,满足巡检任务与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巡检工作开展地有效监督要求。然后,分析老旧房屋传感器监测系统与智能巡检APP系统在功能和监测效果上的互补互促,实现有机融合并上云,借鉴阿里云中的关键技术,实现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系统的云平台部署,让监测机构更好地解决海量异构监测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存储等难题。并设计了基于云上批量计算应用模块的监测数据后处理工作流程。借助python软件工具对倾斜等实时监测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后处理,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实现了智能监测系统中海量监测数据信息的云上自动化处理,有助于提升老旧房屋监测和预警效果。最后,为浙江省多市县政府房管部门搭建监控中心,初步实现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的可视化管理和应用,结合三级预警和预警响应方案等措施,很好地提升了政府对城市老旧房屋安全监管和治理能力,保障了城镇居民人身财产的安全。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颜秉国[8](2020)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小跨径空心板梁剩余寿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速公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于当时经济水平限制和技术水平落后,在修建的高速公路、运营养护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交通运输量也不断持续增长,导致早期修建高速公路桥梁承受车辆荷载大大增加,使其结构损伤不断积累。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桥梁各部件的应力远低于屈服强度极限,很容易使桥梁发生破坏,桥梁寿命大大的低于设计寿命。因此,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旧桥承载力能否满足改扩建后的荷载标准,以及旧桥拆除梁板的剩余寿命是多少,能否适应高速公路改扩建后的标准要求,是当今对于高速改扩建急需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长余高速改扩建项目为依托背景,针对拆除旧桥空心板剩余承载力和疲劳寿命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准确评估旧桥梁板剩余承载力和疲劳寿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展既有桥梁梁板的技术状况调研,通过分析梁板技术状况影响因素,确定梁板技术状况关键检测指标,明确检测指标扣分标准,提出旧桥梁板技术状况快速评价体系。(2)对既有桥梁进行技术评价与分类,选出各类桥梁代表性的构件进行静力荷载试验,通过静力荷载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分析,建立了基于技术状况的梁板剩余承载力计算公式。(3)通过分析梁板耐久性状况影响因素,确定梁板耐久性状况关键检测指标,明确检测指标扣分标准,提出旧桥梁板耐久性状况评价体系,为综合评价拆除梁板耐久性状况提供科学依据。(4)考虑梁板耐久性状况,选取10米梁板进行等幅疲劳荷载试验,通过疲劳实验得出既有梁板的循环次数以及对应的应力幅值,考虑梁板耐久性状况,对梁板循环次数进行折减,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S-N曲线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建立基于了耐久性状况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准确评价梁板剩余疲劳寿命。

范昊嘉[9](2020)在《火灾损伤后空心板桥承载力评定及加固方法探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结构日益增多,桥梁灾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火灾是发生频率最高、对桥梁损伤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当桥梁发生火灾时,高温会让桥梁结构的材料性能迅速下降,致使桥梁的承载能力折损、安全性降低,严重影响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合理评定火灾后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制定合理的加固修缮方案,对桥梁的通行安全与后期运营至关重要。针对保阜高速K31+216坛山1号中桥火灾后的病害情况,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方法,系统分析研究了火灾前后桥梁结构材料参数选取、承载能力评定、结构加固方法探究以及加固方案设计与优化等方面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研究了旧桥加固原则、特点以及空心板桥结构三种常用加固方法,最后总结出三种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2)基于前人在混凝土和钢筋热工参数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并总结了高温后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折减特点和规律,得到建立火灾损伤后空心板模型的相关参数。(3)参照前人在空心板梁温度场方面的模拟成果,进一步得到火灾后空心板梁桥的力学性能折减规律。根据结构尺寸、强度、弹性模量的折减系数,得到火损后空心板梁桥的修正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原桥设计承载能力进行对比研究。(4)借助Midas数值仿真模拟和理论计算方法,从截面抗弯承载力、挠度、荷载-位移曲线三个方面分析了增大截面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碳纤维布法加固火损后空心板的效果。最后通过不同加固方案之间的对比得到各自的适用条件以及适合背景桥梁加固的方案。

李幸[10](2020)在《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思维是当前高度信息化智慧时代的重要技能,是K12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当前,各发达国家相继把计算思维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探索从小学阶段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课程。我国自2018年1月正式将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始重视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并逐步向基础教育移步。随着计算思维培养的逐步推进,伴随教学改革的稳健步伐,我国小学传统的单学科教学知识融合不充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融合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复合能力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思维一般通过信息技术课得以培养,传统的以计算机应用学习为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忽略真实生活情境,不重视技术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计算思维因而失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内核价值。因此,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一种融合多学科知识、重视真实生活情境的培养小学生的复合型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框架与模型。本研究围绕三个具体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即,一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探究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二是如何多元测评小学生的计算思维;三是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最优化教学。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设计研究(EDR)范式,运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回答“如何构建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围绕计算思维的理论,包括计算思维的多元定义、系统测评以及培养模型,还围绕多元的基于设计的学习(DBL)模型、STEM+C教育理论以及教学设计框架等开展分析,论证建构基于设计的STEM+C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结合小学开展计算思维培养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是什么”,二是“教师怎么教”,三是“学生怎么学”,四是“学习的结果如何”。理论框架通过环的形式展示,包含四层:第一层为内容层,对应STEM+C学科内容,即学科教学内容为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计算的跨学科知识;第二层为教学层,即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采用APT教学框架,考虑多元教学法与策略(P)、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以及评价与交互方式(A);第三层是学生如何开展学习,采用基于设计的学习流程——C5流程;第四层是学习的结果如何。同时,通过对基于设计的STEM+C理论框架进行迭代完善,进一步探讨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最优化设计。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模型雏形是以基于设计的学习(DBL)为基础,融合计算思维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型。三轮迭代中对C5学习流程中的APT要素作为迭代完善的核心,通过社会交互与多元评价(A)、多元教学策略与教学法(P)、多元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进行迭代完善,从而优化教学。(2)回答“如何评价计算思维”的问题。探究测评计算思维的多维度工具,从而开展能力与技能、认知以及情感的计算思维多元测评工作。计算思维技能采用计算思维测试(CTt),测评学生的编程计算思维技能;采用Bebras测试,测评学生的一般性的计算思维技能;能力上采用自陈式计算思维量表(CTS)了解学习者自我感知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认知结合质性研究方式,采用访谈、焦点小组等质性方法收集数据。情感则通过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问卷测评。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法进行数据收集测评,对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感知计算思维能力以及情感维度进行及时的密集型追踪,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利用个案研究更深入了解学习者计算思维能力与相关情感维度。(3)回答“如何最优化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的问题。研究结合STEM+C学科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利用教育设计研究方法(EDR)迭代改进教学。研究经过三轮迭代优化,以基于设计的学习为基本学习步骤,优化部分有:增加项目式学习,通过提供学习者项目书支架,帮助学生将整个过程逻辑清晰的串联。在第一个阶段“情境鉴定”,教师鼓励科学探究,设置基于证据的学习问题支架,帮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更精准的分解与抽象,还增加了对问题的概括与评估。在设计阶段,对协作学习的角色、协作任务提供更清晰的任务支架,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协作设计中STEM+C知识的强化,帮助学习者进一步将STEM+C知识与产品功能、工程设计原理深度联结。在原型制作阶段与迭代完善阶段,针对调试部分,增加了尝试错误与排除错误的试错法,并提供试错支架。在演示阶段,增设了基于量规的评价,确保教师评价、学习者评价过程中深度交互。(4)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实施状况与推广效果。在此过程中,利用经验取样法量性研究法结合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法深度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效果以及改进策略。结论有:一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在自然课堂情境下显着促进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编程技能与一般性技能,显着促进计算思维能力、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波动,①在设计初期有较大幅度降低,源自于学习者刚开始进行复杂设计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陌生性,容易产生矛盾冲突,降低效率,伴随教师的积极干预,学习者在后期开始大幅度提升。②虽然在设计与设计演示阶段有一定的回落,但在创造原型阶段迅速回升并在作品交流演示阶段达到最高。三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可帮助小学生缩短在性别上的差距,一开始女生的计算思维显着低于男生,经过学习男生与女生的计算思维基本达到一致。同时,该教学法可帮助缩小学生在初始能力上的差距,学困生得到显着提升,最终基本与学优生持平。四是协作学习在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协作是培养计算思维的保障。因此,教师对协作的干预极其重要,提前进行协作技巧的培训、观察小组协作冲突、及时进行协作干预、提供合适的协作与认知支架对开展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极其重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跨学科领域下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构建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与模型,丰富了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提供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案例;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精准探究学习者在培养计算思维过程中的波动,并提出干预措施,丰富该研究方法在计算思维以及STEM领域的应用;三是本研究开展基于设计的STEM+C实证研究,探究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的实施效果,并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与初始能力对计算思维培养的影响。

二、桥梁结构快速检测鉴定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梁结构快速检测鉴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影响线的中小跨桥梁模型修正及其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现状
        1.2.1 基于动力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1.2.2 结构静力有限元模型修正
        1.2.3 基于影响线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1.3 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3.1 不同国家规范的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现状
        1.3.2 规范外的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2 基于影响线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静力影响线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
        2.2.1 基于影响线残差的目标函数构建
        2.2.2 修正参数的选取方法
        2.2.3 模型修正优化算法
        2.2.4 优化结果的评价指标
    2.3 求解桥梁理论影响线的有限元通用程序编写
        2.3.1 影响线基本理论
        2.3.2 有限元计算影响线的基本思路
        2.3.3 桥梁模型单元的选择与介绍
        2.3.4 桥梁刚度矩阵整体组装及求解
        2.3.5 影响线求解结果对比验证
    2.4 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模型修正目标函数优化
        2.4.1 模型优化问题的复杂性
        2.4.2 模式搜索算法优化理论
        2.4.3 模式搜索算法优化性能对比分析
    2.5 影响线模型修正程序功能及修正流程
        2.5.1 程序脚本框架及功能介绍
        2.5.2 基于影响线的中小跨桥梁模型修正流程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影响线的既有损伤中小跨桥梁模型修正研究
    3.1 引言
    3.2 铰缝损伤下的空心板梁桥有限元模型修正
        3.2.1 既有铰缝损伤空心板梁桥模型及修正指标建立
        3.2.2 基于挠度影响线斜率残差的铰缝损伤修正参数选择
        3.2.3 基于挠度影响线的空心板梁桥模型修正流程
        3.2.4 简支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有限元模型修正数值模拟
    3.3 剪力键退化的钢-混组合梁桥模型修正
        3.3.1 钢混组合梁桥构造及其测点布置
        3.3.2 考虑剪力键退化的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
        3.3.3 基于影响线修正的优化参数选择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拟荷载试验的既有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
    4.1 引言
    4.2 公路旧桥承载力评定规范对比
        4.2.1 评定公式及分项系数取值对比
        4.2.2 活载模型及评定等级对比
        4.2.3 评定流程对比
    4.3 基于修正模型的拟荷载试验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
    4.4 空心板梁桥承载力评估数值分析
        4.4.1 拟荷载试验工况设计
        4.4.2 结构校验系数计算
    4.5 钢混组合梁桥承载力评估实例分析
        4.5.1 工况设置
        4.5.2 承载力分级系数的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部分香料的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2.1 古代常见香料
        2.1.1 动物性天然香料
        2.1.2 植物性天然香料
    2.2 香满“丝绸之路”
    2.3 泉州湾出土宋代海船及其所载香料
        2.3.1 历史上的泉州
        2.3.2 宋代海外香料贸易概况
        2.3.3 泉州湾出土宋代海船及其所载香料
3 文献综述
    3.1 选题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选题创新性
    3.5 研究现状
        3.5.1 国内研究案例
        3.5.2 国外研究案例
4 实验研究
    4.1 样品信息
    4.2 分析仪器和条件
    4.3 树脂香料
        4.3.1 样品显微形貌观察
        4.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3 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技术(EGA-MS)
        4.3.4 在线紫外照射/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技术(UV/EGA-MS)
        4.3.5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
        4.3.6 小结
    4.4 木本香料
        4.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4.2 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技术(EGA-MS)
        4.4.3 在线紫外照射/逸出气体分析与质谱联用技术(UV/EGA-MS)
        4.4.4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
        4.4.5 木材鉴定
        4.4.6 木材降解情况
        4.4.7 小结
5 讨论
    5.1 考古出土树脂香料
    5.2 考古出土木材
        5.2.1 考古出土木材概述
        5.2.2 考古出土木材用途探讨
    5.3 分析方法探讨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样品的EGA/MS热解析图
附录B 现代参考乳香样品的TIC图及PY-GC/MS分析结果
附录C 考古出土木本香料的TIC图及PY-GC/MS分析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阀门管道系统结构参数识别及其在地震期间动态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核电阀门管道系统抗震鉴定现状
    1.3 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的发展
        1.3.1 基于模态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1.3.2 基于频响函数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1.3.3 基于响应数据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1.4 有限元模型修正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4.1 有限元模型修正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
        1.4.2 有限元模型修正在核电抗震领域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2章 基于振动控制方程误差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推导
    2.1 理论推导
    2.2 数值模拟验证
        2.2.1 模拟试验设计
        2.2.2 质量与刚度相关参数的修正
        2.2.3 阻尼矩阵的修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阀门管道系统的地震模拟试验
    3.1 试验目的与振动台性能介绍
    3.2 试验对象设计与制造
    3.3 试验系统概述
    3.4 试验工况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震响应识别核电管道中结构参数方法对比研究
    4.1 基于频响函数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推导
    4.2 管道结构建模及误差分析
    4.3 管道结构集中质量有限元修正
        4.3.1 识别条件准备
        4.3.2 利用加速度响应进行识别
        4.3.3 利用位移响应进行识别
    4.4 修正后模型预测能力验证
        4.4.1 利用修正后模型复现试验数据
        4.4.2 修正后模型预测能力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利用地震响应识别阀门管道系统未知结构参数
    5.1 阀门管道系统建模及误差分析
    5.2 未知结构参数识别
        5.2.1 灵敏度分析
        5.2.2 Y方向未知结构参数识别分析
        5.2.3 Z方向未知结构参数识别分析
    5.3 VPS修正后模型预测能力验证
        5.3.1 修正后模型预测地震响应能力验证
        5.3.2 修正后模型预测特殊激励下响应能力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阀门管道系统在地震期间动态行为研究
    6.1 数值分析
        6.1.1 阀门管道系统的理论模态信息
        6.1.2 阀门对阀门管道系统动态特性影响模式
    6.2 试验研究
    6.3 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裕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频地震激励对核安全级阀门危害性分析
    7.1 高频地震响应分析
        7.1.1 高频地震激励构造
        7.1.2 Y方向响应分析
        7.1.3 Z方向响应分析
    7.2 阀门与管道动力学耦合作用分析
    7.3 等效静力法计算结果误差分析
        7.3.1 Y方向内力计算误差分析
        7.3.2 Z方向内力计算误差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性
        1.1.1 抗生素发展史
        1.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
        1.1.4 β-内酰胺酶
    1.2 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菌的检测
        1.2.1 比色法
        1.2.2 荧光探针法
    1.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3.1 经典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3.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筛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探针的合成
        2.2.3 样品的配制
        2.2.4 最低检测限
        2.2.5 基本光学性质测试方法
        2.2.6 酶浓度的滴定
        2.2.7 酶动力学实验方法
        2.2.8 半抑制浓度(IC50)测试方法
        2.2.9 TEM-1和Amp C Bla的最低检测限(LOD)测试方法
        2.2.10 抑菌性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的光谱性质研究
        2.3.2 酶浓度的滴定
        2.3.3 酶动力学实验
        2.3.4 TEM-1和Amp C Blas最低检测限(LOD)
        2.3.5 探针分子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功能的验证
        2.3.6 抑菌性实验结果
        2.3.7 探针的水解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筛选抗生素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探针的合成
        3.2.3 样品的配制
        3.2.4 基本光学性质测试方法
        3.2.5 酶浓度的滴定
        3.2.6 酶动力学实验方法
        3.2.7 最低检测限(LOD)测试方法
        3.2.8 抑菌性实验方法
        3.2.9 不同药物与IP-1作用情况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IP-1和IP-2的光谱性质研究
        3.3.2 酶浓度的滴定结果
        3.3.3 酶动力学实验
        3.3.4 最低检测限(LOD)
        3.3.5 抑菌性实验结果
        3.3.6 作用机理验证
        3.3.7 不同药物与IP-1作用结果
        3.3.8 抑菌性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诊疗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探针的合成
        4.2.3 样品的配制
        4.2.4 基本光学性质测试方法
        4.2.5 探针对pH的考察测试方法
        4.2.6 TDA-34和TDA-23 直接与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作用研究
        4.2.7 发光机制研究
        4.2.8 抑菌性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的光谱性质研究
        4.3.2 探针对pH的考察
        4.3.3 原因探索
        4.3.4 抑菌性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人工巡检与在线监测结合的历史建筑状态评估系统 ——以广西省立艺术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人工巡检的研究现状
        1.2.3 状态评估与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评估技术与结构变形监测
    2.1 人工巡检与评估方法分析
        2.1.1 层次分析法
        2.1.2 风险矩阵法
        2.1.3 德尔菲法
    2.2 光纤光栅在线监测系统
        2.2.1 光纤光栅监测原理
        2.2.2 光纤光栅传感器
        2.2.3 光纤光栅系统工作原理
    2.3 在线监测与人工巡检结合在历史建筑评估中的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西省立艺术馆状态评估系统的设计
    3.1 工程概况
    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2.1 传感器模块
        3.2.2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
        3.2.3 数据储存管理模块
        3.2.4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3.2.5 状态评估预警模块
    3.3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3.4 系统功能设计
        3.4.1 用户设置
        3.4.2 模型管理
        3.4.3 传感器数据查看
        3.4.4 传感器异常检测
        3.4.5 人工巡检工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测数据与巡检记录结合的评估方法
    4.1 巡检方案
        4.1.1 巡检评估单元划分
        4.1.2 评估鉴定等级的分级标准及处理要求
    4.2 监测方案
        4.2.1 监测方案设置
        4.2.2 数据处理与预警
    4.3 状态评估方法
        4.3.1 C型矩阵评估法的建立
        4.3.2 德尔菲法的再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省立艺术馆状态评估系统的实际应用
    5.1 巡检信息处理结果
    5.2 监测数据处理结果
    5.3 省立艺术馆状态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加科研项目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既有建筑健康现状
        1.2.1 既有建筑服役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分析
        1.2.2 既有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的发展现状
        1.2.3 老旧房屋健康监测的发展
    1.3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发展
        1.3.1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研究现状
        1.3.2 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的发展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工作原理
    2.1 引言
    2.2 国内房屋安全检测评定机制
        2.2.1 国内房屋安全检测评定的历史
        2.2.2 国内房屋检测评定的现行机制
        2.2.3 老旧房屋综合治理的难题和对策
    2.3 老旧房屋健康监测云平台系统总体方案
        2.3.1 物联网系统通用架构
        2.3.2 系统设计原则
        2.3.3 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系统架构设计
    2.4 云计算技术
        2.4.1 大数据处理模式与云计算的任务部署
        2.4.2 云计算技术部署与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房屋健康监测与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老旧房屋损伤特点与诱因分析
        3.2.1 老旧房屋的主要破坏特点
        3.2.2 老旧房屋的损伤诱因分析
        3.2.3 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各功能子层的设计分析
    3.3 老旧房屋传感器监测物联网系统总体架构
        3.3.1 现阶段我国常规房屋检测技术
        3.3.2 老旧房屋健康监测感知层传感设备选型与布设
        3.3.3 老旧房屋健康传感器监测物联网系统网络传输层设计
        3.3.4 智能传感器监测与传统人工监测对比
    3.4 智能巡检APP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总体架构
        3.4.1 老旧房屋传统人工巡检
        3.4.2 老旧房屋巡检新方式
        3.4.3 智能巡检APP系统总体架构与功能的设计
        3.4.4 智能巡检系统网络传输层设计:
        3.4.5 老旧房屋智能巡检APP系统与传统人工巡检的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应用
    4.1 引言
    4.2 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设计
        4.2.1 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的设计目标
        4.2.2 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对比
        4.2.3 阿里云的关键技术及监测云数据处理的技术实现
        4.2.4 基于云计算的老旧房屋健康监测变革
    4.3 老旧房屋监测数据预处理与后处理分析
        4.3.1 监测数据预处理
        4.3.2 监测数据后处理分析及预测
    4.4 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的管理和房屋预警应用实现
        4.4.1 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的管理
        4.4.2 老旧房屋安全预警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小跨径空心板梁剩余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2 基于技术状况的剩余承载力评定
    2.1 旧桥梁板评价方案
        2.1.1 梁板技术状况评价体系
        2.1.2 现场检测试验方案
        2.1.3 梁板病害检测
    2.2 拆除梁板承载力理论计算
        2.2.1 基于桥梁设计规范的承载力检算
        2.2.2 基于桥梁承载力检测评定规程的承载力检算
        2.2.3 承载力能力检算
    2.3 拆除梁板承载力的数值分析
    2.4 荷载试验
        2.4.1 现场荷载试验
        2.4.2 室内荷载试验
    2.5 建立基于技术状况的梁板剩余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梁板耐久性状况评定研究
    3.1 耐久性评定方案
        3.1.1 耐久性状况检测指标分析
        3.1.2 梁体耐久性检测指标要求
    3.2 梁板耐久性状况评价体系
    3.3 试验梁板耐久性状况评价
        3.3.1 试验梁板耐久性指标检测结果
        3.3.2 试验梁板耐久状况评定结果
    3.4 小结
4 基于耐久性状况的梁板剩余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4.1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疲劳试验
        4.1.1 试验依据
        4.1.2 试验内容
        4.1.3 试验结果分析
    4.2 基于ABAQUS数值分析
        4.2.1 选择建模方式
        4.2.2 单元以及材料类型的选择
        4.2.3 建立模型与施加约束及荷载
        4.2.4 网格的划分
        4.2.5 求解
    4.3 结果分析
        4.3.1 应变分析
        4.3.2 梁底板跨中挠度分析
    4.4 建立基于耐久性状况的剩余疲劳寿命计算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创新点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火灾损伤后空心板桥承载力评定及加固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温下材料参数研究现状
        1.2.2 桥梁火灾模拟研究现状
        1.2.3 火灾后损伤评估研究现状
        1.2.4 桥梁火灾后加固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空心板桥结构加固理论与常用方法分析研究
    2.1 空心板桥结构加固理论
        2.1.1 空心板桥加固基本原则
        2.1.2 空心板桥加固流程
        2.1.3 空心板桥梁结构加固特性分析
    2.2 空心板桥结构常用加固方法研究
        2.2.1 增大截面加固法
        2.2.2 粘贴钢板加固法
        2.2.3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
        2.2.4 加固方法适用范围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灾后空心板桥结构相关参数分析研究
    3.1 钢筋和混凝土热工参数确定原则
        3.1.1 混凝土热工参数的确定
        3.1.2 钢筋热工参数的确定
    3.2 高温后混凝土和钢筋力学参数确定
        3.2.1 高温后混凝土力学参数确定
        3.2.2 高温后钢筋力学参数确定
    3.3 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参数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灾损伤后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定
    4.1 工程背景与计算工况确定
        4.1.1 桥梁基本信息
        4.1.2 现场火灾情况
        4.1.3 荷载试验分析
        4.1.4 计算工况分析研究
    4.2 桥梁内力计算
        4.2.1 基本假定
        4.2.2 恒载内力计算
        4.2.3 活载内力计算
    4.3 原桥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4.4 火灾后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4.5 火灾前后桥梁挠度对比
    4.6 火灾前后荷载-位移曲线模拟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灾后空心板桥加固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估
    5.1 增大截面法
        5.1.1 方案设计
        5.1.2 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分析
        5.1.3 加固后挠度对比分析
        5.1.4 加固后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5.2 粘贴钢板法
        5.2.1 方案设计
        5.2.2 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分析
        5.2.3 加固后挠度对比分析
        5.2.4 加固后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5.3 粘贴碳纤维布法
        5.3.1 方案设计
        5.3.2 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分析
        5.3.3 加固后挠度对比分析
        5.3.4 加固后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5.4 加固方案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呼唤: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1.1.2 改革诉求:STEM融合教学培养计算思维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度诉求
        1.1.3 现实困境:培养计算思维的使命与现状间的矛盾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丰富STEM教育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
        1.3.2 应用价值:指导教师开展STEM教学,促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1.4 关键概念界定
        1.4.1 计算思维
        1.4.2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整体研究范式:教育设计研究(EDR)
        1.5.2 量性数据采样方法:经验取样法(ESM)
        1.5.3 质性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计算思维的文献综述
        2.1.1 计算思维定义的历史发展脉络
        2.1.2 计算思维定义的多元理解
        2.1.3 计算思维的多维测评
    2.2 STEM+C的文献综述
        2.2.1 STEM+C文献综述
        2.2.2 STEM+C教学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文献综述
    2.3 基于设计的学习——C~5学习模型的文献综述
        2.3.1 C~5模型的理论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DBL)
        2.3.2 C~5模型的理论模型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型
    2.4 APT教学框架的文献综述
        2.4.1 Koehler与Mishra提出的TPACK教学框架
        2.4.2 Kirschner教授提出的PST教学框架
        2.4.3 张屹教授提出的APT教学框架
    2.5 启示与小结
        2.5.1 计算思维的定义启示与小结
        2.5.2 计算思维的测评启示与小结
        2.5.3 STEM+C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启示与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工具
    3.1 研究对象
    3.2 测验工具的选择
        3.2.1 计算思维能力与技能测评
        3.2.2 计算思维认知过程测评
        3.2.3 计算思维相关情感测评
    3.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3.1 研究信度
        3.3.2 研究效度
第4章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4.1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雏形的构建
    4.2 STEM+C学科内容要素——内容层
        4.2.1 学科要素——数学(M)
        4.2.2 学科要素—科学(S)与工程(E)
        4.2.3 学科要素——技术(T)与计算(C)
        4.2.4 学科要素——STEM+C跨学科融合概念
    4.3 基于APT教学框架的教师教学设计要素—教学层
    4.4 基于C5学习模型的学生学习流程——学习层
    4.5 基于设计的教学模型:C~5与APT的融合
        4.5.1 评价与社会交互(A)
        4.5.2 教学法与教学策略(P)
        4.5.3 技术与技术环境(T)
    4.6 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学习目标——思维层
第5章 原型生成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
    5.1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研究设计
        5.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5.1.2 研究对象
        5.1.3 研究步骤
    5.2 《智能鸭棚》教学前端分析
        5.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5.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5.2.3 教学设计培训
        5.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5.3 《智能鸭棚》教学设计
        5.3.1 STEM+C学科知识融合设计
        5.3.2 APT教学框架要素的设计
        5.3.3 C~5学习模型过程设计
    5.4 《智能鸭棚》教学具体实施
        5.4.1 模块一:定义“智能鸭棚”问题情境
        5.4.2 模块二: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5.4.3 模块三:头脑风暴设计智能鸭棚
        5.4.4 模块四:算法编程,构建鸭棚原型,迭代完善
        5.4.5 模块五:演示分享,评价反馈
    5.5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数据分析
        5.5.1 量性数据分析
        5.5.2 质性数据分析
    5.6 第一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5.6.1 C1阶段: 项目支架主导,更清晰分解抽象问题
        5.6.2 C2阶段: 教师引导学习者编程过程中积极试错
        5.6.3 C3阶段: 协作设计中,提供协作支架与设计支架
        5.6.4 C4阶段: 设计转化为产品过程中,明确工程设计限制
        5.6.5 C5阶段: 重视证据,鼓励学习者对作品进行质疑与评估
第6章 迭代完善—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
    6.1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研究设计
        6.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6.1.2 研究步骤
    6.2 《智慧交通》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6.3 《智慧交通》教学迭代设计改进
    6.4 《智慧交通》教学具体实施
        6.4.1 模块一: 定义“智慧交通”问题情境
        6.4.2 模块二: 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6.4.3 模块三: 头脑风暴,动手设计智慧交通
        6.4.4 模块四: 算法编程,构建智慧交通原型
        6.4.5 模块五: 小组演示,评价反馈,分享成果
    6.5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数据分析
        6.5.1 量性数据分析
        6.5.2 两轮量性数据对比分析
        6.5.3 质性数据分析
    6.6 第二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6.6.1 C1阶段: 聚焦问题的概括与抽象
        6.6.2 C2阶段: 改进协作策略,增设一对一互助编程策略
        6.6.3 C3阶段: 增设设计汇报反馈课,增加设计实施有效路径
        6.6.4 C3阶段: 引入竞争协作策略,减少“搭便车”
        6.6.5 C4阶段: 引入试错自查表,鼓励学生试错
        6.6.6 C5阶段: 增设产品评价量规,完善产品评价标准
第7章 拓展迁移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
    7.1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研究设计
        7.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7.1.2 研究对象及基本信息
    7.2 《植物工厂》教学前端分析
        7.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7.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7.2.3 教学设计培训
        7.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7.3 《植物工厂》教学迭代改进设计
        7.3.1 STEM+C内容优化设计
        7.3.2 APT教学优化设计
        7.3.3 C~5学习过程优化设计
    7.4 《植物工厂》教学具体实施
        7.4.1 模块一: 定义真实科学问题情境,确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要素
        7.4.2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物联网编程知识
        7.4.3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基于植物工厂情境的物联网编程学习
        7.4.4 模块三: 设计方案,演示评价,迭代完善
        7.4.5 模块四: 创建原型系统,监控调试,迭代完善
        7.4.6 模块五: 交流分享,反馈评价反思
    7.5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数据分析
        7.5.1 整体单组前后测数据分析
        7.5.2 基于经验取样法的量性数据分析
        7.5.3 个案研究质性数据分析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桥梁结构快速检测鉴定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影响线的中小跨桥梁模型修正及其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 甘勇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部分香料的科学研究[D]. 蒋建荣.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阀门管道系统结构参数识别及其在地震期间动态行为分析[D]. 薛睿渊.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4]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D]. 余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人工巡检与在线监测结合的历史建筑状态评估系统 ——以广西省立艺术馆为例[D]. 苏泳旗.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6]老旧房屋健康智能监测云平台系统研究[D]. 吴桐. 广州大学, 2020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小跨径空心板梁剩余寿命研究[D]. 颜秉国.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9]火灾损伤后空心板桥承载力评定及加固方法探究[D]. 范昊嘉.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10]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D]. 李幸.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桥梁结构快速检测识别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