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身慢性病难治愈

中医自身慢性病难治愈

一、传统中药难治自身痼疾 香港欲借中药悬壶济世(论文文献综述)

苗艳敏[1](2021)在《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岭南地处祖国南海之滨,土卑地湿,湿热蕴蒸,易致痿证多发。独特的地理环境亦富产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的的岭南草药。历代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论治不乏真知灼见,有研究价值。本研究尝试整理历代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经验,挖掘治痿岭南草药,以期为痿证的现代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理论评述与数据挖掘法相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资料查找、鉴别和整理。将搜集到的一手资料拍照保存,整理成word文档,按照历史阶段汇编整理。本研究方法着重阅读的是相关古籍原着。现代痿证论治则以知网和图书馆搜集医案医论为主。理论述评:采用传统阐释、病证分析、追根溯源、横纵向对比、归类总结等方式,对岭南医家认识痿证历程和痿证论治学术源流进行梳理,探索其学术内涵及临床价值。数据挖掘:对临床诊治痿证患者的一手资料,整理筛选,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进行多维分析,挖掘用药特点,分析痿证治疗的临证经验。结果:共查阅古籍约121本,与痿证相关的岭南医籍共42本。明以前主要有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李珣《海药本草》、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方》、明·盛端明《程斋医抄秘本》等。清代医着最多,占29本,主要有叶茶山《采艾编翼》、刘渊《医学纂要》、何梦瑶《医碥》、郭元峰《脉如》、黄岩《医学精要》、邓友凤《虚痨立卓》、潘名熊《叶案括要》、陈耀辰《南医辨论》、陈珍阁《医纲总枢》等,民国时期主要有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等。论文第一部分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主要从痿证病名病位认识、病因病机、治疗及治痿南药等方面进行梳理,结果如下:1.病名和病位: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化。晋唐时期痿证有其候无其名,宋代首见痿证之名,清代见痿证分类命名。对痿证相近疾病鉴别始于明代,首鉴痿和厥;清代鉴别种类渐增,清后期曾超然率先将痿证与脚气病进行区分。病位方面,综合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募原偶记》中关于筋膜等同于募原的解析、《内经》关于筋、筋膜和募原的相关理论、清·陈珍阁《医纲总枢》关于卫筋位置、形状和功能的描述,以及痿证的临床表现,推知“筋膜”联络大小粗细不同的“筋”成一张网,密布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受血气滋养,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则发病。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2.病因病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认识日益复杂。晋唐宋元时期以内虚不足为主;明代受李东垣、朱丹溪等着名医家影响,病因主要为脾胃不足及湿热浸淫;清代随引进医家增多,病因更加丰富,有内虚、气机不畅或经络失调等。痿证整体以内虚为主,有内伤虚损、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肺热叶焦和湿热浸淫也较为多见。3.痿证治疗: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治疗方法日渐丰富。晋唐宋元时期主要为补虚损和补肝肾;明代重视脾胃,祛湿热,调气机;清代新增清肺热、分经论治、调情志等治法,尤以补法丰富。痿证治疗整体以补虚为主,其次为清肺热、除湿热和调脾胃等治法。元代释继洪在补虚方面提出很多精辟的观点,并在岭南后世医家中印证。如补虚应合脏腑之宜,脾肾双补谨防燥肾和濡脾。清代则出现分脏补益的趋向,如刘渊分补肝、脾、肾三脏之虚;邓友凤将损分为上中下分别补之等。释继洪指出精髓虚损,黄芪当归鹿茸地黄,未必滋补,多损胃气。岭南医家补肝肾精血,虽多用血肉有情之品,但常加苁蓉、巴戟或附子等温热之药,茯苓、牛膝等祛湿通脉之品;或加舶茴香温中理气,重视温通,通补兼施,以顾护胃气。释继洪还指出,补药不宜久服。针对痿证病程长的特点,邓铁涛及其学术传承人刘小斌治疗痿证时,在保持核心治法不变的前提下,常开具2~3个处方,对核心处方之外的补益之药适时调换,轮换使用,以减少药之偏性。外伤致失血过多可用十全养荣汤。内伤气虚血弱可用大补卫筋汤,其中马钱子为治痿痹的传统有毒中药,现代研究显示其通过多通路多靶点治疗痿证。现代临床常配伍甘草减毒增效。岭南医家治痿亦重视调畅气机,如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焦升降失常;肺热叶焦,清肃失调,可用熟地、知母、黄柏滋阴清肺热;或用麦门冬、沙参、石斛等养肺胃之阴,桑叶、杏仁、生石膏等清泄肺热,清润并举,或参“大气论”用薏苡仁、百合、淮山、桑白皮等甘寒退热之剂等;情志失调,气机不畅,除用桂枝温通外,亦可参“心病须心性医”,效仿慧能尊者,观见自身心性等。岭南气候常以湿热为患,多用东垣清燥汤、羌活汤清热燥湿,调畅气机;若湿热伴阳虚,清热燥湿之时,亦加川乌、肉桂等温经通络;湿热较重亦可用小胃丹攻之。但肝肾素虚,亦可见风寒侵袭致痿,治宜用麻黄、独活之类,或豨莶草、桑叶等先祛风寒之邪,再行补益。4.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的传承特点主要表现为选病用药结合岭南地域特征,如明盛端明抄录孙思邈论治脚气;清·何梦瑶学宗王肯堂,用药又兼顾岭南气候特征,慎用祛风、除湿或温补之药;清·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等。另一特点是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如清·邓友凤将喻嘉言的大气论用于痿证治疗;民国卢觉愚借助中西药理知识,创造性运用越婢加术汤治愈伴热象之痿证。5.岭南三部草药着作中,仅“十大功劳”明确标注可治痿证。根据痿证临床特征,“强腰脚”、“壮筋骨”等类药亦可用于痿证治疗。经整理此类药物共有31味,其中卖木子早在《开宝本草》中已有记载;清·潘名熊率先将千年健用于足痿的治疗;邓铁涛治疗痿证常加五爪龙、牛大力等南药。十大功劳、辣椒头、走马箭等可制成痿证食疗方。第二部分采用医案医论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相结合,探索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医案医论主要用于分析现代岭南名老中医痿证治疗经验。经查询,陈金声、陈典周、邓铁涛、沈炎南、杨文辉、李任先等10位医家有痿证论治经验记载。其痿证论治特点可归纳为:病名与西医接轨。痿以虚为多,治以补为主;若因虚致实,可用姜黄行气活血消滞;或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若因虚引动内风,可用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除颤。注重南药的应用,如用五爪龙协黄芪益气升阳,补而不燥。现代岭南痿证论治传承出现融合多个医家思想的特点,如邓铁涛融合补中益气汤和补阳还五汤的之痿证论治思想,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重用黄氏,加南药五爪龙以治痿证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结果显示,常用药物为升举阳气(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健脾(甘草、五指毛桃、白术、茯苓)、补肾填精(山萸肉、熟地黄、杜仲)和理气行滞(陈皮)等之品。性味归经方面,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最多,微寒和微温次之;甘味药物使用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辛味和苦味药物;药物多入脾经。以上用药特点反映痿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始终顾护脾胃,补而不峻的思想。对“西医疾病-中药”社团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社团重叠区域较多,反映不同神经肌肉病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出痿证治疗核心处方,按平均剂量大小排序为:黄芪(50.54)、五指毛桃(50.18)、党参(25.84)、山萸肉(13.47)、白术(13.43)、柴胡(8.68)、升麻(8.68)、当归(8.65)、甘草(5.06)、陈皮(5)。此核心处方为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方加一味山萸肉组成。由于痿证久病及肾,故在强肌健力饮中加补肝肾之山萸肉,是对强肌健力饮的完善和发展。整个用药规律,和刘小斌临床实践用药极其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论治的文献古籍梳理,以及采用医案医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岭南医家对痿证论治存在精辟的认识和真知灼见,比如释继洪关于补益的思想以及陈珍阁关于卫筋病的阐述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晋唐至今岭南医家对痿证治疗多表现为补内虚、调气机和通经脉等方面。多脏同补须兼顾各脏之宜,用药配伍须给予更多的重视,以防出现燥肾濡脾之类而影响疗效。情志疾病最伤气机,治疗时给予患者心理更多关注,调畅情志,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清代及以前岭南着名医家多为客籍,或多以引进医家思想为主治疗痿证,较少有南药使用的记载。而千年健、五指毛桃、牛大力以及豨莶草等南药在现代痿证治疗中发挥了较佳的作用,故现代岭南医家可以尝试将更多南药运用于痿证治疗或研究中。第三,关于痿证病位,文中经过推测可知“筋膜”联络“筋”成一张网,密布缠绕周身、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是发病的内在原因,故使气机升降正常、血气充盈,并使脉络畅通为痿证治疗的一个主要法则。历代岭南医家治疗痿证亦可多见此治法的体现。

孟庆辉[2](2021)在《老字号药企品牌策略研究 ——以马应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滋养了众多老字号医药品牌,它们傲人的历史凝结出感人的品牌故事,并汇集成宝贵的品牌资产。老字号药企的存续和发展与消费者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老字号药企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发展窘迫,同时受消费者变化影响,品牌定位出现偏差、品牌价值不同程度衰减等问题频现,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及品牌形象维系。因此,本文以老字号药企为研究对象,基于对马应龙的案例分析,研究新时期如何通过品牌提升与优化来促进老字号药企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梳理老字号药企品牌策略前期相关研究文献,归纳总结现有研究内容为本文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构建老字号药企品牌分析模型,结合品牌三角诊断,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字号药企品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通过PEST和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老字号药企品牌的发展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总结老字号药企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最后,根据研究内容相应提出老字号药企品牌策略建议。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基于对老字号药企品牌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当前老字号药企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品牌定位与市场具体表现不符、品牌创新易引起消费者抵制心理、品牌延伸明显受制于原有品牌光环、品牌传播缺乏系统化与协调性等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与调查研究,得出导致这些品牌发展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老字号的系列痼疾、外部市场环境转变、品牌定位存在偏差、消费者认知的影响、创新存在不确定性等方面。根据研究内容与分析论证,提出促进老字号药企品牌发展的策略建议,主要包括立足核心理念明确品牌定位、顺应市场发展实施品牌创新、基于核心业务适度品牌延伸、通过顾企互动强化品牌传播、推进文化建设优化品牌环境等具体措施。本研究在为老字号药企品牌价值维系与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可为其他众多老字号品牌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陀财超(Toh Chai Chau)[3](2021)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文中指出背景:痹症,是全世界中老年人常见的肢体经络病证,痹症主要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变形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在于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传入脏腑。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其发病无地域、种族、性别差异,和年龄、体重、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遗传基因有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满意的有效疗法,而自古以来,中医针灸、中药针灸等治疗本病,方法丰富、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快速。目的:痹症的范畴非常广,现代医学把痹症归纳为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痹症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痹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病因不太明确,因此治疗痹症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也不彻底,而且副作用较大,具有药物依赖性,严重损害了肝、肾等脏腑功能。采用中医中药内服、中药外治、热敷、针灸等中医的方法,能从疾病整体调理,进而辨证论治,治愈率较高,无副作用。中医在痹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相当优势,本人希望透过采访新马地区的名医家,对于痹症的特效疗法,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的治疗方面作一个经验整理及总结。方法:通过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十位名中医之生平事迹及其着作,探讨治疗痹症的特色疗法,并对每一位的名中医的临床病案及思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每一位名家的治疗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观点,收集资料以剖析各位名家的临证思路与学术观点撰写论文。成果:经过本文研究,通过采访或电访方式,总结各位名家的名家特色疗法临床经验整理,发现高手在民间,挖掘了许多名中医的治疗痹症的独有的特色,包括了火针疗法、刮筋疗法、针刀疗法、强力灸、火针代灸、整脊推拿,还有各种有效的祖传药方、经方等医疗方式,以及归纳了各家的治疗的思路及学术观点,对于痹症这个南洋地区的常见病,总结了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痹症在新马也属于常见病,称为“不死的癌症”,造成许多病患的痛苦,因此许多医家中终其一生努力研究如何减轻或治好本病,本次论文发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下,如何不拘泥及坚持一家之长,综合使用各家的思路及治疗特色,也许是治疗痹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李佩瑜[4](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郑言[5](2018)在《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不仅为中国社会带来异质性的医学知识,而且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医疗格局。尤其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直接引发中西医学的比较和抉择问题。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中医学在异质性的西医学面前表现出明显的颓势,尤其是西医学体制与本土政治的结合使其保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严重挤压了中医学的生存空间。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中医界的焦点从最初对两种医学知识医理层面的比较转为对“废止中医”论的抗争,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模仿西医学体制的尝试。正是在这些探索中,近代中医学体制化才得以实现。本文以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为研究对象,从其社团的组建、中医群体的职业化、学校教育的创办以及中医院的创建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近代中医学的整体发展为背景,重点考察其体制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分析影响其体制转型的因素,以期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医学体制化进程。除此之外,文章还考察了现代国家建设因素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的作用,以此来探讨医学与国家的关系。文章主体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四个章节。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近代中医社团的体制化,主要包括对传统中医群体医疗以及交流模式的考察。通过对传统民间中医群体自组织形态的讨论,分别以构成其主体的“坐堂医”和“游医”为研究对象,呈现出传统医者在医疗活动中的个体性和分散性。传统社会中中医学一直被划归为“技”的范畴,医者行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医术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医者对自己所掌握的医技(包括药方)持有一种保密心理。但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金元时期出现的学派争鸣为传统中医群体的交流构建出新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医者群体间的交流,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知识的发展。尽管学派的建立为医者的群体性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它主要以医学理论和方法作为区分标准,缺乏维系学派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使得这些学派间的交流呈现阶段性和无序性。直到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由医者创立的专业组织,代表着传统医者群体社团意识的觉醒。除此之外,西医社团体制在中国的根植为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蓝本,尤其是中华博医会的创建,拉开了中国近代医学体制发展的序幕,其社团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为中医社团体制化奠定了基础,《博医会报》的刊行成为医学知识交流的新平台。在西医社团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境内建立起为数不少的中医社团,文章选取在中医学体制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三个社团进行重点研究:包括中西医学研究会、神州医学总会和上海医界春秋社。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结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在体制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组织结构变迁代表的是社团观念的转变。随着中医学在对抗“废止中医”论中的浮沉,一些中医社团也在不断地改变章程和进行改组,本文主要从考察这三个社团组织方式的变化背后带来的社团宗旨的改变进而分析中医群体价值的塑造。除此之外,医学刊物作为社团的喉舌,是其群体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文章在对上述社团的机关刊物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其各自的办刊宗旨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各自在近代中医界的抗争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医群体在致力于近代医学体制化进程中对自身职业化的诉求。传统官医群体的职业认同遵循着较为严格的制度,比如人才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而且他们受制于专门的医政管理机构的管辖。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医群体的职业化比较完善。鉴于民医的个体性、分散性以及保密性,致使国家在其管理上长期缺位,民间行会制度也只是对开业医生群体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绝大多数民医的职业身份认同来自民众对其医术的认可,而其行医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基本上是依靠医者的品德自律实现的。儒家德性价值在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医者将医术标榜为“仁术”,而以德性价值为基础的医德规范散见于各类医书中。近代医学传教士是职业医生的前身,随着传教事业的开展,传教与医疗活动逐渐分离开来,具有医学学位的专业医生成为医学传教活动的主要践行者。为满足中国民众对西医的需要,本土西医生的培养提上日程,西医群体职业化进程正式开始。在他们的意识里,医生作为一种职业不仅能为民众解除病痛,还关系到民族的复兴,承担着全民健康的重任。西医群体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是对医生职业的内涵和责任更深刻的认识。与西医职业化相伴随的是中医群体为争取行医合法权的论争,随着《医士管理暂行规则》以及《中医条例》的颁布,逐渐确立了中医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中医职业化取得了重要成果。第三章是对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的研究,首先进行的是传统中医教育方式以及中医人才培养状况的梳理。传统中医教育分为官学教育和民间师徒制传承两种,虽然官学教育机构自南北朝时期被建立后一直处于完善中,学生入学制度、医学分科制度以及考试制度等都越来越细化和规范化,但是师徒相授方式没有被摒弃,依然在官学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鉴于官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数量上的局限性,民间师徒制传承是传统医学教育体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民医的个体性和流动性以及其“技”的归属,使其文字记载资料匮乏,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师徒制的类型及特点,尤其对中医学知识的缄默特性与师徒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方面表明师徒制度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近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中医在近代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因素造成的,尤其是近代中医在瘟疫治疗中的束手无策,致使其在国家卫生体系中失势,特别是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提出,彻底将中医学医疗体系排除在外。源自西方的公共卫生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为了实现全民医疗,国民政府提出创建“公医制度”的理念,并创办公立医科大学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为了挽回发展颓势,中医界在力争学校教育合法权的同时开展了学校教育的各种尝试,并在中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央国医馆的建立以及卫生署内中医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中医行政管理体制化的实现。中医教育合法权在全国性的抗争活动中最终获得通过,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被确定下来,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第四章的焦点是近代中医院体制化。首先从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着手考察,分析这种方式下医者与病人的关系以及传统公共医疗组织与社会救济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国民对陌生空间的想象式建构,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以及“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梳理近代教会医院体制在中国社会的被接受过程。再次从托管制在医院模式中的运用以及作为医院体制核心的卫生制度入手,分析近代中医院体制在诊疗空间上的转变。最后对中医院与中医学校的关系进行简单探讨,当初嘉约翰创办博济医校是因为医疗人才的供不应求,也就是说是医院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学校体制的发展。但是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二者的关系似乎是反过来的。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是中医学体制化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医界进行了数次全国性的抗争,最后国民政府规定创办学校必须设立附属医院,于是中医院体制的建立在满足提供新式医疗的同时又被赋予协助中医学校取得合法权的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医学校与医院的关系是以院带学模式。随着医学体制化的深入,医院与学校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倾向。结语部分对首先影响中医学体制近代转型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即所谓的双动力机制。一般认为学科体制化的动力机制有两种,即权威系统驱动模式和权力系统驱动模式,在实际的体制化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同时存在,既需要权威系统的行动又需要权力系统的介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制度化了的权力是法定的、强制性的,权力系统代表的是官方的价值取向,而制度化了的权威则是非强制性的,代表的是系统成员内部的共同意志。推进中医学体制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包括西医学体制的移植和国家公共卫生体制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本土化了的西医学体制对中医学体制化的影响是直接的,加之它与政治的结合,使它成为阻碍中医学体制化的主要力量。政治权威对医学体制发展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就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皇权政治在中医官学体制化中发挥着指导作用,甚至可以说传统中医学体制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皇权阶层的需求。近代国家对社会的改革诉求增大,公共卫生体制建设提上日程,鉴于中医学在群体预防层面的劣势,以及国家摒除旧思想、旧文化的政治目标,所以中医学在国家医疗体制中失势了。中医学被排除在国家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之外,这直接激发了中医界寻求改革的动力。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是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是并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继承性发展,中医学体制化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汪俏[6](2018)在《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地区的传承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以承淡安为首的“澄江针灸学派”对近现代以来针灸的崛起发展推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关注“澄江针灸学派”对各个不同地域针灸发展的影响。虽然在福建不乏“澄江针灸学派”传承人物,但是至今尚未有系统地考察。本文旨在研究“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的传承发展,以及对福建针灸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人物采访、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式,通过挖掘“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地区的传承事迹,考察该学派在闽传承发展的学术源流、传承脉络、分布特点及传承人的学术生平等方面,了解其传承发展现状,探讨近现代以来“澄江针灸学派”对福建针灸发展的具体学术影响,同时为探究该学派在其它地域传播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研究发现,“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地区的传人众多,分别在泉州、厦门、福州三地的留章杰、陈应龙、黄宗勖为首的学术团体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继承了“澄江针灸学派”学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及自身经历情况对学术精华进行发展和延伸,推动了近现代福建针灸发展及为针灸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的推广作出贡献。文章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介绍福建地理历史背景;第三部分介绍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与影响及近代前后针灸发展概况;第四部分介绍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地区的传承概况、代表人物的生平学术及其继承发展;第五部分分析影响;第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以及陈述不足。

张薛光[7](2015)在《论近代经方派的形成及其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近代经方派形成的历史背景、评价其历史贡献,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医学在“废止旧医案”影响下、中医存亡危机全面爆发之时的应对措施。这一历史启示可以为现代中医学在面临发展困境时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思想史比较法、社会史“多元现代性”理论等研究方法。运用理论研究法总结近代经方派在中医学发展史中的历史经验,探索近代中医学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近代经方派医家着作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其学术思想作出评述。运用思想史比较法,将近代经方派与明清伤寒派、日本古方派进行比较,探寻促成近代经方派形成的因素。运用社会史“多元现代性”理论有助于合理地评价近代经方派在近代中医学发展史中的贡献。结果:本研究分析指出,20世纪初中医界兴起了《伤寒论》研究的高潮。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学者们注重以《伤寒论》的临床实效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中医临床家,以擅用经方大剂,主张考验实用,追求临床实效,反对虚玄的空泛议论,反对轻灵之品和杂凑成方,逐渐形成了一个流派——近代经方派。代表医家有曹颖甫、陆渊雷、祝味菊、范文甫、陈伯坛、吴佩衡、叶橘泉等等。本研究归纳出近代经方派的特点有:追求临床实效,倡用经方大剂,反对轻灵之法;研究《伤寒论》,注重实证;突出中医自我主体;兼收并蓄后世经验。结论:本研究提出近代经方派的形成有近代中西医论争的时代背景,受近代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有日本汉方医学反输入的助推,但最重要的是中国清代以来《伤寒论》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成为了中医学自身寻求变革的重要内在因素,促成了近代《伤寒论》研究实证化的趋势,孕育了近代经方派的形成。近代经方派为保存中国传统自然科学体系,传承中医学术树立了典范,并在推动近代中医教育、积极应对近代传染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同时,近代经方派倡导科学精神、追求临床实效又成为现代中医学继承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秦鑫[8](2014)在《清代医者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与文学共同的关注点就在于现实人生。医学关心人的生老病死,而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就是社会人生。因而医学与文学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这也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切入点。本文探讨的是在医学与文学双重影响下的医者形象的变迁,所关注的是清代社会医者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心理,以及清代社会的医疗状况和医患关系。本文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思想,用史学的眼光,综合运用类型学、叙事学的方法对清代以及清以前的文献资料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探索和研究,发掘清代叙事文本主要是笔记小说中医者形象的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清代医者形象发生变化所受到的来自医事制度、外来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为清代以前医者形象的梳理,对先秦时期、汉魏晋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代的医者形象进行归纳整理和介绍;第二章阐述清代的医者形象,首先按照医者专业粗分成外、内、妇、儿四科,在其中探讨了清代医者形象的叙事文本及表现方式,又单独列举了在清代医者叙事中表现突出的两种医者的命运结局的类型。清代医者形象具有复杂性。首先,无论是在外科医者叙事还是内科医者叙事中,医者的超高医术都是作者表现的主要方面。清代外科医者的行医手段主要是针和刀,医技的高低在手术后便能体现出来。内科病由于其特殊性,在短时间不能看出效果,给医者拖延时间寻找良方或蒙骗病者带来方便。妇科医者在清代以庸医居多,这种现象可能是世人对医者的一种误解:一方面,清代医疗水平不高使医者行医受限而造成医疗事故;一方面,病者对医者的过高期望而形成的心理落差,使他们对医者一再贬低。其次,医者形象在同一文本中呈现不同的品格特征,其形象和品格不能一概而论,而这也是造成人们对庸、良医不同看法的一个原因。最后,晚清独特的环境背景,给医者形象带来了新的内涵,他们不仅治民之病,还需寻求治国良方。第三章在阐述清代医者形象对以前医者形象的超越之后,分别从清代的医事制度、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角度探讨了它们对清代医者形象的影响。印度佛教医学为医者神奇的医术提供了佐证;明末天主教的来华和晚清西学东渐,则体现出人们对西方的畏惧和丑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兼济天下思想,使晚清医者肩负了治病救人和治国救亡的双重使命。清代医者形象,表现出文人对社会人生的强烈关注。

张瑞[9](2014)在《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文中提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日记中保存了大量关于文人士大夫群体疾病体验与医疗经历的内容,疾病医疗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为解读和利用这部分史料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疾病认知与医疗活动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尽管史学界通常将清末民初视为变革的时代,社会中延续传统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日记显示许多文人士大夫对于疾病和医疗的认知仍然长期根植于中国医学知识体系。本土的医学知识在清代呈现流派众多的局面,医者群体日渐壮大,但是无论在知识还是制度上都缺乏规范和标准。入华的西医带来了解剖和生理知识,但在治疗方法上却没有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就全国而言,中医与西医的医疗资源都集中于发达地区,在地理和阶层上都分布不均。19世纪末的中国家庭面对着众多疾病的威胁,既有轻微的伤风感冒也有致命的天花、霍乱,其中既有中国旧有的流行病,也有国际交流带来的新疾病。病患与其家庭对这些疾病的理解即来源于医学知识,也受到民间文化的影响。他们会积极地寻求不同治疗手段:用养生策略防范疾病,调理起居饮食,购买服用中西成药或来自书籍和口头交流的经验良方,采取针灸推拿、禁咒祝由等方法,有时也寄希望于鬼神之力。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病家也会尝试外科手术等西医疗法。当病家决定求助于治疗者时,他们可能会聘请职业的中西医者,也可能邀请精通医术的亲友同僚等非专职医者,此外僧人、巫觋、剃头匠等身份的治疗者也不时在日记中被提及。在医疗过程中,病家往往希望看到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如果疗效不够明显,就会怀疑医者的技术,或者找其他医者同诊,或者另请高明。明清以来医学知识的普及化,使病家和医者的知识可能来自相同的书籍,而病家则可以依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讯问或质疑医者的判断,而医学诊断治疗对病患感受的重视也成为病家控制或主导医疗过程的权力来源。不同身份、年龄和性别的病患,对医疗过程能施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日记中对疾痛的叙述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意义,将疾病被视为惩罚的观念显示出道德教诲的意义,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既被视为疾病的起因,悲哀和愤懑的情感也通过对身体病痛的叙述得以抒发。同样通过疾痛叙事表述的还有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以及对衰老、残疾的忧虑,求医问药与照顾病患是践行孝道与表达亲情的途径。在特定的情形下,疾痛的苦难能通过儒家思想转化为积极超越的精神力量。

郗万富[10](2014)在《民国时期河南医疗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众医疗卫生状况是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众的身体状况在近代中国更是被赋予了“强种强国”的政治寓意。民国时期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变化的重要阶段,北洋政府在晚清“新政”框架下,初步建立了中央卫生行政体系,南京国民政府进一步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医疗卫生体制,并一度在它的统治范围内推行了所谓的公医制度。但是,这些医疗改革措施在各地的实际运作效果如何,在疫灾丛生的近代社会,能否真正缓解了民众就医难的局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自下而上看历史的方法,通过对民国时期地处内陆、人口众多的河南省的医疗机构运作状况、民众生存与求医问药情况的具体考察,力图揭示基层民众在政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现实就医处境,揭示他们在医疗体制变化中的无奈。本文首先从百姓的经济收入、受灾情况、卫生环境等方面考察近代河南民众的生存状况,指出民国时期河南民众经济困顿、疫灾频发、生存艰难的现实处境,然后阐述河南中医生的主要来源,分析晚清以来河南医者与患者之间、医生与药铺之间既相互依存又有竞争的多重关系,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分析河南中医在传染病肆虐、卫生行政组织化面前的得与失。其次,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研究外国传教士借医传教活动带动河南地区西医传播与发展的情况,指出教会医院集聚和培养了河南最早的一批西医人才,带动一些人士开办了西医院和诊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的局面。再次,文章以时间为顺序,追溯清末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各界政府所进行的中央与地方卫生行政体系建设活动,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揭示政策制定者无视国情、民情而造成的卫生系统结构性失衡现象。此外,笔者依据地方文献资料,具体考察国民政府时期河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建立和运作状况,揭示绝大多数公办医院运作混乱、运行不畅,私立医院和诊所发展参差不齐的事实,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文章考察了穷困无助的河南民众面对教会医院、中医药店铺、公私立西医院和诊所等医疗机构,却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揭示了民众求医路上充满的太多辛酸与无奈。总之,由于民国政府无视民众具体生存实际和就医可能性,缺乏具体的国情关照,或一味仿日,或追欧揖美,以致于尽管政府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因经济支撑乏力、西医医务人才奇缺、中医发展受阻、管理混乱等原因,再加上社会动荡不安,真正惠民效果甚微,面对各种医疗机构,民众的就医可能性与可及性并未真正提高。

二、传统中药难治自身痼疾 香港欲借中药悬壶济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中药难治自身痼疾 香港欲借中药悬壶济世(论文提纲范文)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痿证的古代认识
    1.2 痿证的现代认识
        1.2.1 现代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1.2.2 现代中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第二章 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
    2.1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病名病位沿革
        2.1.1 晋唐时期:具痿证外候,无痿证之名
        2.1.2 宋元时期:首见痿证之名
        2.1.3 明代:新增肉痿、骨痿和痿邪等病名
        2.1.4 清代至民国:痿证见分类命名
        2.1.5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名病位小结
    2.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2.2.1. 内伤虚损致痿
        2.2.2 肝肾亏虚致痿
        2.2.3 脾胃虚弱致痿
        2.2.4 肺热叶焦致痿
        2.2.5 湿热浸淫致痿
        2.2.6 内生热邪致痿
        2.2.7 经络失调致痿
        2.2.8 气血失调致痿
        2.2.9 气机不畅致痿
        2.2.10 饮食不节致痿
        2.2.11 情志失调致痿
        2.2.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因病机认识小结
    2.3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治疗特点
        2.3.1 补虚益损
        2.3.2 补益肝肾
        2.3.3 通补兼施
        2.3.4 治从阳明
        2.3.5 清肺热
        2.3.6 除湿热
        2.3.7 清内热
        2.3.8 治从气血
        2.3.9 分经论治
        2.3.10 益气消痞
        2.3.11 调畅情志
        2.3.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治疗小结
    2.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的争鸣
        2.4.1 痿证可治愈性
        2.4.2 补中益气汤与补肾
        2.4.3 补阳还五汤与痿证
        2.4.4 痿证是否兼痛
        2.4.5 痿证是否可作风治
    2.5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引进学术思想的传承
        2.5.1 盛端明: 选病结合岭南气候
        2.5.2 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
        2.5.3 何梦瑶: 治痿兼顾岭南气候
        2.5.4 黄岩: 宗景岳之法,筛景岳之药
        2.5.5 邓友凤: 使理论更贴实践
        2.5.6 潘名熊: 承叶氏思想,依岭南变通
        2.5.7 黄恩荣:参王肯堂,分经论治痿证
        2.5.8 卢觉愚: 中西汇通活用越婢加术汤
        2.5.9 其他医家: 多直接引用
        2.5.10 晋唐至民国时期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特点小结
    2.6.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其他简便治法
        2.6.1 练功法
        2.6.2 针灸疗法
        2.6.3 简便廉验方
        2.6.4 治痿成药
    2.7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整理
        2.7.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2.7.2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
        2.7.3 胡真《山草药指南》
        2.7.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小结
    2.8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讨论与小结
        2.8.1 痿证病位在筋和筋膜的探讨过程
        2.8.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小结
第三章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
    3.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特点
        3.1.1 陈金声
        3.1.2 陈典周
        3.1.3 李藻云
        3.1.4 邓铁涛
        3.1.5 沈炎南
        3.1.6 关国华
        3.1.7 杨文辉
        3.1.8 李任先
        3.1.9 何世东
        3.1.10 卓权
        3.1.1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小结
    3.2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案例举隅
        3.2.6 刘小斌对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3.3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特点及传承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老字号药企品牌策略研究 ——以马应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老字号药企相关文献综述
        2.1.1 老字号药企基本概念
        2.1.2 老字号药企相关研究现状
    2.2 品牌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2.2.1 品牌策略基本概念
        2.2.2 品牌策略相关研究现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老字号药企品牌发展现状
    3.1 老字号药企品牌概况
    3.2 老字号药企品牌分析模型
    3.3 老字号药企品牌现状调研
    3.4 老字号药企品牌环境分析
        3.4.1 宏观环境分析
        3.4.2 微观环境分析——以马应龙为例
第4章 老字号药企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4.1 老字号药企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品牌定位与市场具体表现不符
        4.1.2 品牌创新易引起消费者抵制心理
        4.1.3 品牌延伸明显受制于原有品牌光环
        4.1.4 品牌传播缺乏系统化与协调性
    4.2 老字号药企品牌发展问题的成因
        4.2.1 老字号的系列痼疾
        4.2.2 外部市场环境转变
        4.2.3 品牌定位存在偏差
        4.2.4 消费者认知的影响
        4.2.5 创新存在不确定性
第5章 老字号药企品牌策略建议
    5.1 立足核心理念明确品牌定位
    5.2 顺应市场发展实施品牌创新
    5.3 基于核心业务适度品牌延伸
    5.4 通过顾企互动强化品牌传播
    5.5 推进文化建设优化品牌环境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老字号药企及马应龙品牌印象的消费者调查问卷
致谢

(3)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命名源流及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一、《黄帝内经》对痹症的理论源流概述
        二、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与分析
        一、外因重于风寒湿邪及热邪
        二、内因重于正气不足痰瘀内阻
        三、中医的病机
        四、自《伤寒》、《金匮》角度探析经方对于痹症的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中医辨证分型归纳与论治
        一、风寒湿痹型方用乌头汤
        二、风湿热痹型方用宣痹汤
        三、痰淤阻滞型方用二陈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四、正气亏虚型方用独活寄生汤
        五、瘀血致痹型方用身痛逐瘀汤
    第四节 中医治痹概况
        一、中医内治法
        二、中医外治法
    第五节 现代医学对痹症的认识及研究
        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检查概述
        二、现代医学治疗痹症的用药概述
        三、现代医学对于痹症病名的归纳
    第六节 小结
        一、痹症、痹证及痹病的区别
        二、痹症和现代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
第二章 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第一节 吴德钦——强力灸与火针灸疗法
        一、师承——站在巨人肩膀看得更远
        二、治痹特色:一灸二针三用药
        三、病案举例
        四、给予学习中医后辈的叮咛
        后记
    第二节 陈国全——推拿及正骨疗法
        一、师承、学术思想与治痹思路
        二、治疗关节骨痹:独创直腿旋腰复位法
        三、病案举例
        四、新马各家治痹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后记
    第三节 庄或勋——五运六气疗法
        一、师承《黄帝内经》及推崇《黄元御医学全书》
        二、学术思想与治痹观点
        三、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活用经方治痹
        四、好医师三条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后记
    第四节 郑金顺——名家针法
        一、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
        二、善用董针治疗痹症的思路及特色疗法
        三、病案举例
        后记
    第五节 潘广斋——刺血疗法
        一、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
        二、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三、病案举例
        四、治痹以四诊八纲、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辨病综合论治
        后记
第三章 马来西亚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第一节 陈期发——陈氏火针疗法
        一、火针去宛陈莝治大病
        二、陈氏针法:治痹以真火去邪火
        三、病案举例
        四、清晰思路方向、灵活开方施治
        后记
    第二节 蔡培春——蔡氏棍针刮筋疗法
        一、刮除病筋、病痛自除
        二、棍针刮筋疗法是创新技术、绿色医学
        三、病案举例
        四、棍针刮筋疗法通治痹症与内科病
        后记
    第三节 何国忠——针刀疗法及龙氏整脊疗法
        一、针刀是治疗痹症的主要手段
        二、其他治痹特色疗法
        三、病案举例
        四、专业特色是中医生存之道
        后记
    第四节 黄启城——祖传针药疗法
        一、建立整体观念,提倡佛医
        二、治痹思路以辨证论治、攻补兼施为主
        三、病案举例
        四、中西医思维互参而忠于中治
        后记
    第五节 宋益陞——融合张步桃经方疗法
        一、师承张步桃经方、重在简便廉效
        二、治痹思路重在补气补血、活血化瘀
        三、病案举例
        四、尊师重道为重、医德医术兼备、四诊合参兼具
        后记
第四章 新马名中医治痹临床成果再凝练
    第一节 内治法以“伤寒金匮十方证”为归纳
        一、寒湿痹阻经脉之麻黄加术汤证
        二、风湿痹阻肌肉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三、风寒湿郁热痹阻关节经脉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四、寒湿痹阻筋脉骨节之乌头汤证
        五、暑湿痹阻肌表之加减木防己汤证
        六、半表半里治痹柴胡桂枝汤证
        七、阳虚寒湿、痹着经脉之甘草附子汤证
        八、肝血不足、风寒痹着之当归四逆汤证
        九、虚劳血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十、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总结
    第二节 外治法以针法为主旋律
        一、毫针疗法最佳首选、一马当先
        二、扶阳温经的火针、艾灸疗法紧接在后
        三、祖传推拿及整脊手法盛行已久
        四、名家针法逐步盛行
        五、刮筋疗法独树一帜
        六、刺血疗法立竿见影
        七、秘方外敷膏药盛行
        八、其他特色疗法雨后春笋发展
        总结
    第三节 治痹经验整理总结归纳“治痹十法”
        一、温经散寒通痹法
        二、利湿通经蠲痹法
        三、祛风通络宣痹法
        四、清热凉血散痹法
        五、祛湿化热去痹法
        六、活血化瘀除痹法
        七、补益气血扶正法
        八、滋肝补肾强督法
        九、寒温并用祛痹法
        十、化痰散结法
        总结
    第四节 自现代医学的“痹病种类”角度探析治痹临床成果
        一、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
        二、类风湿关节炎(RA)
        三、强直性脊柱炎(AS)
        四、痛风
        五、风湿热
        六、颈项痹、肩周炎
        七、腰痹痛、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等
        八、退化性膝盖痛(KOE)
        九、硬皮病
        十、雷诺氏综合征
        十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
        总结
    第五节 新马名中医治痹经验心得之启示与传承
        一、痹症的确是新马的常见病,种类繁多
        二、新马医家治痹的内治法多以经方为主轴
        三、外治法以火针及艾灸是治痹最主要的手段
        四、善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结合综合疗法,不拘泥门派
        五、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天人合一、因时因地制宜
        六、整理总结传承新马名医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为一生的使命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从个体到群体: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
    1.1 传统中医群体的自组织形态
        1.1.1 “坐堂医”与“游医”交织的医疗网络
        1.1.2 学派构建出的交流网络
        1.1.3 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组织运行
    1.2 近代医学社团的创办
        1.2.1 中华博医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1.2.2 《博医会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1.2.3 中华博医会的影响
    1.3 中医群体的价值塑造
        1.3.1 中西医学研究会与西医知识的传播
        1.3.2 神州医学总会与中医职业利益的争取
        1.3.3 上海医界春秋社与中医学术的唤醒
    1.4 中医学刊物与医学知识的交流与宣传
        1.4.1 《中西医学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1.4.2 《神州医药学报》与中医学术的整理
        1.4.3 《医界春秋》与中医合法地位的争取
    1.5 小结
第二章 从自律到他律:近代中医职业化
    2.1 传统中医职业身份的认同与管理
        2.1.1 官医与医政管理机构
        2.1.2 民医行为规范与行会
    2.2 近代医生的职业化
        2.2.1 传教士医生的双重身份
        2.2.2 专业医生与职业化伦理规范
        2.2.3 自由职业群体与中医职业意识
    2.3 行医资格与中医职业化
        2.3.1 《医士管理暂行规范》与中医行医资格
        2.3.2 中央国医馆与中医管理
        2.3.3 《中医条例》与执业规范化
    2.4 小结
第三章 从师徒制到学校制: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
    3.1 传统官学教育体制与师徒制
        3.1.1 “学在官府”制度与中医官学教育
        3.1.2 师徒制与中医人才培养
        3.1.3 中医学缄默特性与师徒制
    3.2 近代西医教育体制与公共卫生建设
        3.2.1 西医教育体制的移植
        3.2.2 公医人才的培养与西医教育
        3.2.3 中医公共卫生意识的觉醒
    3.3 中医学校教育体制化
        3.3.1 利济医学堂模式
        3.3.2 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
        3.3.3 构建中医学科体系
    3.4 小结
第四章 从家庭到医院:近代中医院体制化
    4.1 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
        4.1.1 “家庭”空间的营造
        4.1.2 社会救济与传统公共医疗组织
    4.2 近代医疗空间的转换
        4.2.1 教会医院与国民想象式空间的建构
        4.2.2 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
        4.2.3 “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
    4.3 中医院之设
        4.3.1 托管制度与医院模式
        4.3.2 卫生制度的引入
        4.3.3 以学兴院与以院带学模式
    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地区的传承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福建历史地理概况
3 澄江针灸学派与福建针灸
    3.1 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与影响
    3.2 近代前福建针灸发展概况
    3.3 近代福建针灸发展概况
        3.3.1 时代背景
        3.3.2 创办学术团体、学校
        3.3.3 创办期刊杂志
        3.3.4 代表人物
4 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地区的传承
    4.1 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的发展概况
    4.2 代表人物
        4.2.1 第一代传承人
        (1) 留章杰
        (2) 陈应龙
        (3) 黄宗勖
        (4) 李学耕
        4.2.2 第二代传承人
        (1) 张永树
        (2) 苏稼夫
        (3) 俞昌德
    4.3 继承发展
        4.3.1 立足传统,坚持科学实践
        4.3.2 着手医教,推广针灸医学
        4.3.3 创办刊物,注重针灸交流
5 影响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 福建历代针灸相关医家
    附2 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福建籍社员资料
    附3 福建传人在《针灸杂志》、《现代针灸》发表论文情况
    附4 澄江针灸学派在闽传承谱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论近代经方派的形成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关于“经方派”的讨论
    2. “经方派”的出处
    3. 问题和研究范围
    4. 多元现代性
第一章 近代经方派形成的历史背景
    1. 明清西学东渐
    2. 晚清废医论
    3. 效法明治维新
    4. 五四运动与科玄之争
    5. 中医界的回应
        5.1 章太炎
        5.1.1 反对废止中医,主张中医革新
        5.1.2 重视《伤寒论》研究
        5.1.3 主张实学、效验
        5.1.4 投身教育事业,培养中医人才
        5.2 恽铁樵
        5.2.1 扞卫中医理论体系,同时主张改良中医
        5.2.2 研究《伤寒论》,临证用经方
        5.2.3 创办铁樵函授学校
第二章 近代经方派的形成及其学术特点
    1. 倡用经方大剂求临床实效
    2. 研究《伤寒论》注重实证
    3. 突出中医自我主体
    4. 兼收并蓄后世经验
第三章 近代经方派的代表医家
    1. 曹颖甫
        1.1 以经方大剂证中医实效
        1.2 不随俗从流纠不良医风
        1.3 治学务实恪守古法
        1.4 吸收后世经验效方
    2. 陆渊雷
        2.1 倡导中医科学化
        2.2 借鉴日本古方派研究仲景医学
    3. 祝味菊
        3.1 推动中医革新
        3.2 提倡本体疗法
        3.3 擅用温潜法
        3.4 特立独行
    4. 叶橘泉
        4.1 倡导以国药治病而以科学说理
        4.2 创办医院,试验经方
        4.3 重视方证,反对随意自由处方
    5. 其他
        5.1 郑钦安
        5.2 莫枚士
        5.3 易巨荪
        5.4 黎庇留
        5.5 余听鸿
        5.6 汪莲石
        5.7 邹趾痕
        5.8 萧琢如
        5.9 陈伯坛
        5.10 胡万魁
        5.11 范文甫
        5.12 包识生
        5.13 陈鼎三
        5.14 黄竹斋
        5.15 吴佩衡
        5.16 徐小圃
        5.17 陈逊斋
        5.18 左季云
        5.19 武简侯
        5.20 吴棹仙
        5.21 朱莘农
        5.22 夏仲方
        5.23 范中林
        5.24 杨志一
第四章 近代经方派形成的原因
    1. 清代《伤寒论》研究的理论创新
    2. 近代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
    3. 日本古方派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明清医家的《伤寒论》研究
    1. 削《伤寒例》而不注的方有执
    2. 倡“三纲鼎立”的喻嘉言
    3. 开掘《伤寒论》辨治体系的程应旄
    4. 精研伤寒善用温药的郑重光
    5. 揭示仲景活法的柯韵伯
    6. 服膺仲景笃嗜古方的尤在泾
    7. 崇尚古方古法的徐大椿
    8. 创六经定法的舒驰远
    9. 普及经方的陈修园
    10. 用伤寒方治温病的陆九芝
第六章 日本古方派的《伤寒论》研究
    1. 古方派的先驱名古屋玄医
    2. 古方派的泰斗吉益东洞
    3. 古方派的巨匠尾台榕堂
    4. 古方派的脊梁和田启十郎
    5. 古方派的宗师汤本求真
第七章 近代经方派的贡献
    1. 保存中国传统学术
    2. 推动近代中医教育
    3. 积极应对近代传染病
    4. 促进经方现代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清代医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研究现状
    3 研究范围
1 清代以前的医者形象
    1.1 先秦时期的医者形象
    1.2 汉魏晋时期的医者形象
    1.3 隋唐时期的医者形象
    1.4 两宋时期的医者形象
    1.5 金元时期医者形象
    1.6 明代的医者形象
2 清代的医者形象
    2.1 清代外科医者叙事
        2.1.1 清代医学派别的明确
        2.1.2 高超医术的传扬
    2.2 清代内科医者叙事
        2.2.1 神奇医术的表现
        2.2.2 利用幻术骗人的医者
        2.2.3 清代社会生活对医者的影响
    2.3 清代妇科医者叙事
        2.3.1 对庸医的丑化
        2.3.2 清代世人对庸医的误解
    2.4 清代小说中的儿科医者
    2.5 清代小说凸显的两种医者命运结局的类型
        2.5.1 因果报应型
        2.5.2 偶遇良方型
    2.6 医者性格的多维展示
        2.6.1 贪利、贪色、泥古不化的丑陋医形象
        2.6.2 嗜赌、好酒、矢志不渝的良医形象
        2.6.3 良、庸医形成的文化心理成因
    2.7 晚清医者形象中的文化批判
        2.7.1 晚清医者面临的动荡时局
        2.7.2 晚清文人对医者的深刻批判
3 清代医者形象对于先前医者形象的超越
    3.1 医者形象的演变趋势
    3.2 清代医事制度对医者形象的影响
    3.3 外来文化对清代医者形象的影响
        3.3.1 印度佛教的影响
        3.3.2 明末天主教的影响
        3.3.3 清末西学东渐的影响
    3.4 传统文化对清代医者形象的影响
        3.4.1 儒家文化的影响
        3.4.2 神秘文化的影响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章:从病患角度书写医疗史
    一、选题缘起
    二、问题意识
    三、学术史回顾
    四、主要史料
    五、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晚清的社会与医学
    第一节 晚清日记与晚清社会
    第二节 晚清的疾病与中国医学
    第三节 西方医学及其在华影响
第二章 晚清日记中的病痛
    第一节 日记作为疾病医疗史资料的价值
    第二节 日记中常见的病痛
第三章 毒草灵苗大小符——形形色色的治疗方法
    第一节 治未病的尝试:养生
    第二节 治疗方法的多样性
第四章 膏肓二竖谁能送——九流百家的治疗者
    第一节 家庭内部的治疗者
    第二节 专职医者
    第三节 士人医者
    第四节 其他身份的治疗者
第五章 竟愁一药送余年——医疗活动中的病患
    第一节 驱病如驱贼:病家对治效的期待
    第二节 选医似选将:病家眼中的医者
    第三节 病患与病家对医疗过程的控制
    第四节 医疗活动中的权力差异
第六章 静坐凄惶叹此身——疾痛叙事的意义
    第一节 疾痛的起因
    第二节 疾痛的表达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民国时期河南医疗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三、本文的思路及结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河南百姓生存状况考察
    第一节 河南百姓的经济状况考察
        一、河南农民的生活情况
        二、河南工商业工人的工资状况
        三、沉重的捐税负担与河南百姓的经济生活
    第二节 各种灾害面前人民生活的艰难
        一、民国时期河南省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战乱给河南人民带来的灾难
        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给河南人民带来的灾难
    第三节 河南百姓的卫生状况考察
        一、民国时期河南各地疫灾状况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无奈
        二、河南瘟疫流行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南的中医与百姓医疗状况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地方医事制度与民间医学力量的变化
        一、中国古代地方医事制度
        二、中国古代民间医学力量的生成与变化
    第二节 近代河南的医者与患者
        一、河南民间中医生的来源
        二、乡村社会中医者与患者的乡邻情结
        三、现实竞存面前的医者与患者
    第三节 传染病肆虐下河南中医界的得与失
        一、河南中医界人士对抗传染病之得
        二、河南中医界对抗传染病之失
第三章 外国传教士与河南的西医传播及医疗
    第一节 外国传教士与西医在华早期传播
    第二节 外国传教士在河南的借医传教活动
        一、基督教传教士在河南的借医传教活动
        二、河南天主教传教士的医疗活动
    第三节 教会医疗活动与西医在河南的传播
        一、教会医院与近代河南的西医人才
        二、教会医院带动下的河南早期西医院和诊所
        三、教会医疗宣传活动与地方卫生运动
第四章 近代中国卫生行政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央卫生行政组织的建立
        一、晚清“新政”初设的卫生机关
        二、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医疗卫生组织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中央卫生行政系统的构建
        一、中央卫生行政组织框架建构
        二、国民政府地方医疗卫生系统的创建与设计
    第三节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行政系统构建的反思
        一、中医价值贬损导致卫生系统结构性失衡
        二、盲目照搬而缺少国情关照
        三、卫生组织建制不稳
        四、系统构建中派系现象严重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河南医疗卫生机构的运作状况
    第一节 河南省卫生行政机构的建立
        一、河南省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
        二、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河南省医疗机构运作状况考察
        一、省立医院的运作状况
        二、各地方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转状况
        三、公立医院发展艰难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河南省私立西医院的建立与发展
        一、河南省私立医院群体的来源
        二、河南省政府对私立医院的利用与管理
        三、私立医院的发展特征分析
第六章 河南百姓的就医选择与无奈
    第一节 教会医疗场景下百姓的选择与无奈
        一、初期免费医疗下河南百姓的选择
        二、收费医疗环境下百姓的无助
    第二节 中医面前河南百姓的选择与无奈
        一、民国年间河南中医的发展
        二、百姓面对中医的选择与无奈
    第三节 西医面前河南百姓的选择与无奈
        一、政府所办医疗机构面前百姓的无奈
        二、私立医院的“贵族化”与百姓的距离
        三、西医人才严重不足面前百姓的求医艰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传统中药难治自身痼疾 香港欲借中药悬壶济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 苗艳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老字号药企品牌策略研究 ——以马应龙为例[D]. 孟庆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D]. 陀财超(Toh Chai Cha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D]. 郑言. 山西大学, 2018(04)
  • [6]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地区的传承发展[D]. 汪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7]论近代经方派的形成及其原因分析[D]. 张薛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1)
  • [8]清代医者形象研究[D]. 秦鑫. 大连大学, 2014(09)
  • [9]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D]. 张瑞. 南开大学, 2014(04)
  • [10]民国时期河南医疗状况研究[D]. 郗万富.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中医自身慢性病难治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