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频率因子理论的实验研究

写作训练频率因子理论的实验研究

一、写作训练频因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蔓[1](2021)在《初中生写作动机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隋皓月[2](2021)在《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产出性技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是对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体现。然而当今英语课堂的现状是学习者的写作技能和阅读、听力等技能手段相比,较为单薄,写作成为学习者英语学习的软肋,实际的写作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应用文是高中生需要熟练掌握且运用自如的一种写作体裁。近几年来,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长期处于被分离的状态,并未将二者有效地结合;学习者对应用文的写作兴趣不高,写作动机较低;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教师和学习者对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者的应用文写作脱离真实的语境等问题,导致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重大的挑战。因此,本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当下应用文写作的现状与问题,以输入输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主题语境的指引下,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既能够使学习者充分理解整个篇章,探究文章的主题意义,又能够从阅读中汲取到有利于提升写作的技巧和元素,创设较真实语境,从多方面整合读写。“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为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搭建了桥梁,主题语境下的“以读促写”模式以深度的阅读为基础,一方面能够提升学习者的阅读水平,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主题语境引领下的写作,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化主题的学习,使学习者学会迁移和创新,强化语言输出。本研究以哈尔滨某中学高一年级二班和四班共10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长16周。高一年级二班定为实验班,采用主题语境“以读促写”教学模式;高一年级四班定为对照班,选取传统的读写分离教学模式。本研究试图讨论下列问题:(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是否可以提高高中生英语应用文的写作水平?(格式、语篇结构、词汇运用、句子结构、写作内容)(2)高中生对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持何种态度?此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动机都有什么影响?研究者通过四个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测试法,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对高中生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主要表现在:(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生英语应用文的写作水平上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语篇结构、词汇运用、句子结构和写作内容上,学习者的进步很大。(2)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对此模式持肯定的态度,该模式增强了高中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能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得到具体的应用,在统一的主题语境下,将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扩大语言的输入,创建逼真的语境,以读促写,提升学习者的应用文写作水平。然而,该模式并不能够解决高中应用文写作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在运用此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期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孙彤[3](2021)在《输出假说下“说长法”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由此带来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因此,我国社会对于人才英语能力的衡量早已不局限于纸笔类型的测试成绩,而同样关注其口语应用能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即便是高中国际部的英语教师也并未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很多中国学生在雅思英语口语测试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帮助高中国际部学生切实有效的提升雅思口语能力成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说长法”是基于输出假说理论、情感过滤假说理论以及王初明教授英语写作写长法衍生出的一种口语教学方法,在英语口语学习技能培训方面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笔者尝试将“说长法”应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国际部英语课堂并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问题为:第一,接受“说长法”口语教学与接受传统口语教学的高中国际部学生的雅思口语成绩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二,在雅思口试评价维度方面,接受“说长法”口语教学与接受传统口语教学的高中国际部学生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说长法”能否对高中国际部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情感及态度产生积极影响?本实验选取两个高中国际部高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分别扮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角色。其中,实验班采用“说长法”指导下的雅思口语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班则继续沿用传统的雅思口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级的雅思英语口语课程由同一位老师执教,且两个班级的英语水平相对持平,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为期12周的实验过程中,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在实验后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性分析,以研究输出假说下的“说长法”运用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意义。通过研究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发现:第一,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Sig为0.065,大于0.05)的前提下,其后测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Sig为0.019,小于0.05)。第二,实验班学生的流利度与连贯性、词汇、语法、发音四项成绩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Sig分别为0.000,0.000,0.000和0.001,均小于0.05),而对照班学生仅有发音成绩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Sig分别为0.056,0.05,0.083和0.001,仅发音项小于0.05)。第三,“说长法”输出训练能够对高中国际部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情感及态度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具有补充“说长法”对英语口语的输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提高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价值。

戴严蔓[4](2021)在《模因论视角下模仿写作在新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写作——教师评阅”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对写作有消极抵触等心理,进而影响其写作成绩。跟旧版普通高中英语教材相比,2019新版教材更加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在“读与写”板块,新版教材将阅读和写作结合,阅读为辅、写作为主,阅读为写作提供结构框架和体例示范,以模仿文体格式和表达范式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一定的发挥空间内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这表明,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版教材对写作的要求,需要摸索新的写作教学模式,这也为本研究探索模仿写作在新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借助模因论视角,以2019新版普通高中英语教材(第一册)为范文材料,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等方法,对厦门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100名同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证研究。其中,高一(8)班为控制班,采取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高一(7)班则为实验班,采取模仿写作教学模式。本研究旨在验证以下两个假设:(1)接受模因论模仿写作教学的学生比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更能提高英语写作成绩。(2)接受模因论模仿写作教学的学生更能积极改变消极的写作态度。本研究利用SPSS2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成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模仿写作教学,实验班的后测英语写作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的后测英语写作成绩。此外,在对实验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的前后测写作样本进行文本样本定性分析后发现,该学生在词汇句型、文本结构、篇章逻辑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从而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第一个假设。其次,本研究在实验班开展模仿写作教学的前后,分别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并将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在实验班随机选取六名学生进行访谈,作定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模仿写作教学,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消极抵触情绪减弱了,对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从而印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第二个假设。基于以上实验数据,本研究得出结论:跟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相比,接受模因论模仿写作教学的学生不仅更能提高英语写作成绩,而且更能积极改变消极的写作态度。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新版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提供一个新思路,为丰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尽绵薄之力。

李田英[5](2020)在《模因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写作作为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以及文化交际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英语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输出环节,能够有效监测并巩固学生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运用。然而目前初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受教师教学、学生水平、评价方式等主观的和客观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时安排、教师对英语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写作评价周期过长等。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发展的一种新理论,它是国外学者道金斯提出的。我国何自然教授(2005)将其引入中国,并开始了模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研究。研究者在模因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认知发展理论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根据模因生命周期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旨在探讨该模式能否降低学生的英语写作焦虑、转变其写作的消极态度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以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词汇准确性与句法复杂性的影响。为探究此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本研究以输入、输出、Gass&Mackey互动假说、认知发展理论、过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S中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Y中学七年级141名学生为研究被试,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写作教学实验研究。在教学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对研究所在学校进行了先导实验研究,并对研究被试展开了写作态度的问卷调查与写作前测。研究者发现,研究被试存在英语写作能力与写作态度偏度偏弱的情况,部分研究被试在写作前测中出现空白作文或是仅一句话的情况。这与研究者先前对研究现状的调查相符,因此研究者将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旨在通过对该模式的实验,改善研究被试的英语写作学习现状并探究以下研究问题:1.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对研究被试的英语写作能力有什么影响?2.该模式对研究被试英语写作词汇准确性的影响;3.该模式对研究被试英语写作句法复杂性的影响;4.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对研究被试的英语写作态度有什么影响?为了探究以上研究问题,研究者使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对实验的开展以及实验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经过三个月的模因论英语写作训练,实验组研究被试的英语写作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与前测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写作能力有所提升;具体体现为:1)实验组研究被试的英语写作词汇量与词汇准确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说明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初中生英语写作词汇准确性;2)研究被试的英语写作T单位长度与密度都有所提升,说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句法复杂性;2.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前测与后测以及与对照组的结果、访谈结果分析,研究者发现在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的试验后,实验组研究被试的英语写作态度有了很大改观,因此能够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改善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态度与写作现状,提升写作自信与兴趣。

曹亚荣[6](2020)在《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高阶任务。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写作既独立又有着鲜明的综合性,它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在词汇、语法和语篇组织上的整体驾驭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语用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写作也就成为了高中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在写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用地道的语言和精准的表达以减少母语对英语表达的影响,从而使文章更具连贯性和地道性。对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语块。语块教学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语块是语篇或语用功能的最小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其本身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它在人的大脑中整体地记忆和存储,可以被整体提取出来以供交际需要。由于语块是词汇和语法的结合体,所以在提取时,无需再进行词汇分析和语法生成。因此语块解决了语言的两大难题,一是语言输入时的记忆问题,二是语言输出时的提取问题,这就有效缩短了语言加工处理的时间;同时,还规避了学习者在逐字逐句翻译时产生的思维混乱、反应迟钝、词汇选择不当以及语法规则使用错误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因此,笔者使用语块教学法,经过为期一学期的语块教学实验,旨在探讨语块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本论文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语块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写作后对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态度有何影响?2.语块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写作后能否提高高中生语块的使用数量?3.语块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写作后能否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成绩?为了解决以上三个研究问题,笔者在延安市实验中学进行教学研究。本实验整个研究过程从2019年9月开始到2020年1月结束,历时4个月。实验开始前,笔者为了选出可以进行对照实验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对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七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了写作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高一(1)班和高一(2)班学生的写作水平相近,可以进行实验。因此,笔者便选取高一(1)班和高一(2)班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配高一(1)班为实验班,高一(2)班为控制班。这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均为45名学生,共计90名学生。在此次实验实施期间,高一(1)作为实验班,采用语块教学法进行写作教学,而高一(2)班作为控制班,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此次实验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教育研究法等方法,以调查问卷、写作文本和写作测试题作为主要研究工具进行研究。参加本实验的90名学生均参加问卷调查和写作测试的前测和后测,且两次写作测试中将采用同样的写作评分标准(附录5)进行评分,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测试的公平公正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经过语块教学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持满意态度,写作文本中语块使用量明显增加且英语写作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耿佳艺[7](2020)在《初中英语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核心素养对英语课程理论的引领,尤其突出对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关注。然而现实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常规的阅读教学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教师注重语言知识讲授,学生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本。针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增强初中生的元认知意识;为初中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方式借鉴,并为教学实践的改进提供意见参考。本研究以元认知理论、智力三元理论与学习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M中学的初三年级学生为被试,其中实验班43人,对照班43人,共86人。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来研究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验证该模式对学生阅读理解成绩、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元认知能力的提高与促进作用。本研究具体探究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对被试的阅读理解成绩有何影响?第二,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对被试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何影响?该问题包括以下四个小问题,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分别对被试的事实细节提取能力、词义猜测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主旨大意概括能力有何影响?第三,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对被试的元认知能力有何影响?该问题同样包括以下六个小问题,该模式分别对被试的元认知计划能力、监控能力、调节能力、评估能力以及自我效能和归因信念有何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对被试的英语阅读成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实验班英语阅读的前后测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阅读后测成绩均呈现显着差异。第二,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提高被试的阅读理解能力,实验班被试的事实细节提取能力、词义猜测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主旨大意概括能力均有显着提高,且在后测中与对照班阅读理解各项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被试的元认知能力。实验班被试后测的元认知计划能力、监控能力、调节能力、评估能力以及自我效能和归因信念均与被试前测的元认知各项能力具有显着性差异,且后测中实验班被试的各项能力均高于对照班。本研究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有以下三点:第一,教师深刻理解阅读语篇的元认知功能。教师在阅读教学实施中,应深刻理解阅读语篇是一种对学生元认知能力有积极影响的载体。第二,教师设计灵活的元认知阅读方案。教师需要创设能够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阅读环境,适时地提醒和指导学生运用元认知思维策略思考和解决问题,尤其关注通过元认知策略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需密切关注课堂环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陈钰婧[8](2020)在《业余钢琴学习中唱谱对儿童“符号关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业余钢琴学习中唱谱对儿童“符号关联”的影响为题,以唱谱对儿童符号关联的三个发展阶段产生的影响为线索展开。分别从儿童的记忆发展规律、符号键盘联结的形成、内心听觉等角度来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写了儿童启蒙钢琴的教学观察,发现不唱谱的儿童比唱谱的儿童更容易在符号与键盘的关联记忆上产生问题。并介绍了儿童在钢琴学习阶段符号键盘联结记忆建立到提取的三个阶段,以及这三个阶段儿童分别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初期符号与键盘的记忆内容及记忆形成机制,结合了儿童这一时期的记忆特点,分析了儿童在这一阶段记忆的主要内容产生遗忘的原因。第三章介绍了中期钢琴学习中的符号-键盘的记忆联结机制,用联结主义学习观来解释儿童钢琴学习中的符号与键盘联结机制,从联结主义角度解释为什么唱谱对于符号键盘的联结记忆具有稳定联结的作用。第四章试图迁移阅读中朗读的生产效应。这一章把音乐与语言进行了认知方向的类比,总结了近年来在朗读研究,例举了几点关于朗读对记忆水平产生影响的可能因素,从朗读的生产效应角度阐述唱谱对儿童符号关联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内心听觉对符号联系的影响以及各音乐教育家对于内心听觉的培养方式,发现唱谱是内心听觉的必由之路,通过唱谱能够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来帮助儿童的符号关联。第六章将集中介绍了儿童的工作记忆与默读语音环路,默读语音环路作为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储存加工系统在儿童的钢琴学习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章通过对儿童默读语音环路的发展研究分析儿童的默读能力。从侧面反映儿童唱谱的必要性,并且解释了在儿童后期符号联结的提取中默读的优越性。第七章探讨了后期儿童符号关联提取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一时期唱谱带来的反面作用,认为在儿童符号关联提取的后期应当适当唱谱。为加快符号联结的提取,应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与手眼协调能力。第八章主要例举了唱谱在钢琴教学中运用问题。比如练习缺乏良好的监控、使用形式的单一,唱谱速度的不适当运用等问题,并解释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与解决策略。总之,本文立足理论,结合儿童操作过程的观察,试图为儿童的钢琴演奏认知操作增加理论依据。

沈银银[9](2020)在《基于脑科学的语文背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现实教学中,背诵成为师生共同的难处。聚焦语文背诵教学的诸多问题,分析已有语文背诵教学研究、脑科学研究及两者的相关研究现状后,可以找到语文背诵教学与脑科学研究的生长点,即记忆,进而生发出基于脑科学进行语文背诵教学研究的构想。本论文以基础教育阶段的背诵教学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标准、教材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设计问卷对师生的语文背诵教与学进行调查并分析。在对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中的背诵问题进行分析后,搜集梳理了大量有关记忆策略的研究,并将其分类为心理学中的记忆策略、脑科学中的记忆策略及语文背诵教学中的背诵策略。在比较已有背诵策略与调研结果基础上,选取了有研究价值及现实性的变量:是否出声与是否提供提纲,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并利用脑电仪器Neurosky及E-primme软件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有思考价值的现象:背诵材料对放松度与专注度的影响;背诵练习提高的是记忆效率而非记忆力;语言意义记忆在逻辑性强的文本中先于并优于语言形式记忆,在抒情类文本中则反之;认知风格的差异决定学生对背诵方式选择的差异。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一般记忆背诵和语言记忆背诵两大类记忆规律。在探究一般记忆背诵规律和语言记忆背诵规律后,结合前期统计分析及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背诵教学构想。从背诵内容的确定与组织、背诵方法的探索及运用、背诵评价的实施与反馈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了背诵内容确定的原则及依据,更有利于背诵教学的组织方式;基于脑实验的一般背诵方法及有汉语特色的语文背诵教学;优化背诵的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这三大方面的内容。

张瑛姝[10](2020)在《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以近几年出现的国际汉字学习APP为研究对象,以汉字构形为角度,对市面上的55款国际汉字学习APP进行整理与分类,按照类型、APPstore中的评论量以及字形教学特点从中选出5款典型APP进行研究;以汉字构形为切入点主要从汉字教学环节与汉字构形特点方面来进行分析集中分析这5款APP,发现APP普遍存在一些缺乏基本构字科学性的问题;然后利用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分别以字形学习和字形教学为导向,了解汉语学习者和国际汉语教师对这些APP的态度以及期待;根据对这些APP的分析以及调查结果,对学习者、教师使用国际汉字学习APP提出建议,对开发商提出优化建议;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建立笔者理想的国际汉字学习APP模型。

二、写作训练频因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作训练频因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与不足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以读促写研究现状
        2.1.1 以读促写的国外研究现状
        2.1.2 以读促写的国内研究现状
    2.2 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2.3 以读促写与英语写作结合研究现状
        2.3.1 以读促写与英语写作结合的国外研究现状
        2.3.2 以读促写与英语写作结合的国内研究现状
    2.4 小结
第三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概念的界定
        3.1.1 主题语境
        3.1.2 以读促写模式
        3.1.3 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
    3.2 理论基础
        3.2.1 Krashen输入假说理论
        3.2.2 Swain输出假说理论
        3.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问卷调查法
        4.3.2 测试法
        4.3.3 访谈法
        4.3.4 课堂观察法
    4.4 研究过程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问卷数据分析与讨论
        5.1.1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1.2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 测试数据分析与讨论
        5.2.1 写作前测数据分析
        5.2.2 写作后测数据分析
    5.3 访谈数据分析与讨论
        5.3.1 实验前访谈结果分析
        5.3.2 实验后访谈结果分析
    5.4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与讨论
        5.4.1 实验前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5.4.2 实验后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发现
    6.2 教学启示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态度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2 前测作文题目
    附录3 后测作文题目
    附录4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5
    附录6 实验前后课堂观察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输出假说下“说长法”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说长法”产生及发展文献综述
        (一)“写长法”提出和定义
        (二)“写长法”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说长法”提出和定义
        (四)“说长法”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外语口语教学法文献综述
        (一)外语口语教学法国外研究综述
        (二)外语口语教学法国内研究综述
    三、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文献综述
        (一)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标准研究综述
        (二)雅思口语测试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
    二、Swain输出假说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和工具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工具
    四、研究过程
        (一)实验前期
        (二)实验中期
        (三)实验后期
        (四)教学课例示范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前测口语与后测口语数据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分析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分析
        (三)实验班及对照班前测与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四)实验班及对照班前测与后测单项评分对比分析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实验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二)实验前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三)实验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三、实验后期学生访谈数据分析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教学启示
    一、本研究主要发现
    二、“说长法”对于高中国际部英语口语教学启示
    三、“说长法”教学研究局限性
    四、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模因论视角下模仿写作在新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模因的基本概念
        一、模因的由来及定义
        二、模因的传播类型
        三、模因的发展阶段
        四、语言也是一种模因
    第二节 模因论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模因论国外研究述评
        二、模因论国内研究述评
第三章 实验研究具体过程
    第一节 实验准备
        一、实验假设
        二、研究被试
        三、研究工具
        四、教材
    第二节 实验过程
        一、前测
        二、教学过程
        三、后测
    第三节 实验数据的收集
第四章 研究发现和讨论
    第一节 定量研究
        一、学生写作成绩对比
        二、学生写作态度对比
    第二节 定性研究
        一、学生文本分析对比
        二、学生写作态度对比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主要发现
    第二节 局限与反思
    第三节 对未来工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班模仿写作实验前后测试卷
附录二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三 英语写作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英语模仿写作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五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成绩对比
致谢

(5)模因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三)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论文框架
    五、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六、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模因与模因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模因的概念
        (二)模因论的发展述评
    二、模因论在语言学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模因与语言相关述评
        (二)模因与二语习得
    三、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相关研究述评
    四、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述评
        (一)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二)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述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一、理论基础
        (一)输入、输出与Gass&Mackey互动假说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三)过程教学法
    二、模因论
        (一)模因的定义
        (二)模因的分类
        (三)成功模因的特点
        (四)模因复制与传播的四个阶段
    三、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一)模因论写作教学模式:内涵与原则
        (二)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案例设计与说明
    四、英语写作能力
        (一)词汇准确性
        (二)句法复杂性
    五、英语写作态度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测试法
        (三)半结构化访谈
        (四)文本分析法
    三、研究被试
    四、研究工具
        (一)英语写作成绩测试卷
        (二)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工具
        (三)调查问卷
        (四)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五、研究设计
        (一)实验过程
        (二)实验模式
        (三)技术路线
    六、实验过程
        (一)先导实验研究
        (二)调查问卷前测
        (三)写作成绩前测
        (四)教学实施
        (五)写作成绩后测
        (六)问卷调查后测
        (七)访谈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一、写作成绩分析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写作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二)实验组写作成绩分析
        (三)英语写作成绩各项得分情况分析
    二、写作文本分析
        (一)写作文本分析示例
        (二)词汇准确性分析
        (三)句法复杂性分析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写作态度维度
        (二)写作焦虑维度
        (三)写作现状维度
        (四)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与讨论
    四、访谈结果分析
    五、讨论
        (一)有关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讨论
        (二)有关研究被试英语写作态度的讨论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有促进作用
        (二)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的词汇准确性
        (三)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句法复杂性
        (四)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初中生英语写作态度
        (五)其他发现
    二、教学启示
    三、研究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文献
附录一 :试测调查问卷初中生英语写作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先导实验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提纲
附录五 :写作教学流程图教学案例
附录六 :英语写作试题
附录七 :模因论英语写作教学训练学生作文
附录八 :七年级上写作模因库(写作教学实验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块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语块定义
        2.1.2 语块分类
    2.2 语块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语块国外研究综述
        2.2.2 语块国内研究综述
    2.3 英语写作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英语写作教学国外研究综述
        2.3.2 英语写作教学国内研究综述
    2.4 语块和英语写作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依据
    3.1 语言的双重体系理论
    3.2 输入假设理论和输出假设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工具
        4.4.1 调查问卷表
        4.4.2 写作文本
        4.4.3 测试题
    4.5 研究过程
        4.5.1 实验前阶段
        4.5.2 实验实施阶段
        4.5.3 实验后阶段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学生对英语写作态度变化分析
        5.1.1 实验班写作态度变化分析
        5.1.2 控制班和实验班写作态度变化对比分析
        5.1.3 实验班语块输入输出态度变化分析
        5.1.4 控制班和实验班语块输入输出态度变化分析
    5.2 学生语块使用数量变化分析
        5.2.1 实验班学生前后测写作文本语块使用数量分析
        5.2.2 两个班级实验前后测写作文本语块使用数量对比分析
    5.3 学生写作成绩变化分析
        5.3.1 实验班和控制班写作前测成绩结果分析
        5.3.2 实验班和控制班写作后测成绩结果分析
        5.3.3 实验班和控制班写作前后测成绩组测试结果分析
    5.4 研究讨论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不足与建议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前后测问卷
附录二 写作前测试题
附录三 写作后测试题
附录四 陕西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五 部分学生写作文本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初中英语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回归人本趋势
        (二)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三)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框架
    六、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元认知相关研究述评
        (一)元认知研究溯源
        (二)元认知的内涵及理论体系研究述评
        (三)元认知的教学作用述评
    二、元认知阅读教学研究述评
        (一)元认知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述评
        (二)元认知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述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元认知理论
        (二)斯滕博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三)学习动机理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元认知内涵
        (二)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
        (三)阅读理解能力
        (四)元认知能力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被试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二)测验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访谈法
    四、研究工具
        (一)调查类工具:调查问卷
        (二)测试类工具:测试卷
        (三)统计类工具
        (四)结构化访谈提纲
    五、研究过程
        (一)实验前阶段
        (二)实验中阶段
        (三)实验后阶段
    六、变量的设计和统计
        (一)研究变量的设计
        (二)研究变量的收集与统计
        (三)无关变量控制说明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对被试英语阅读理解成绩影响的分析
        (一)组内前后测成绩对比
        (二)组间前后测成绩对比
    二、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对被试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阅读理解前测各项题型数据分析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阅读理解后测各项题型数据分析
    三、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对被试元认知能力影响的分析
        (一)问卷数据分析
        (二)访谈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教学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专着
        (二)硕博论文
        (三)期刊
    二、外文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
        (三)其他
附录1 阅读理解测试卷A
附录2 阅读理解测试卷B
附录3 调查问卷改动详情
附录4 调查问卷A
附录5 调查问卷B
附录6 结构化访谈提纲
附录7 元认知提问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业余钢琴学习中唱谱对儿童“符号关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钢琴启蒙教学观察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的观察
第二章 前期符号与键盘的记忆形成机制
第三章 中期钢琴学习中的符号-键盘的记忆联结机制
第四章 唱谱的的生产效应
第五章 内心听觉对符号联结的影响
第六章 儿童工作记忆与默读语音环路
第七章 后期唱谱对符号-键盘联结提取速度的影响
第八章 唱谱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第一节 前期唱谱不持续
    第二节 前期唱谱形式单一
    第三节 唱谱的速度要求
    第四节 唱与弹在某种程度上分离
    第五节 后期适当唱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基于脑科学的语文背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背诵教学本体研究
        (二) 脑科学与背诵教学
        (三) 背诵教学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背诵内涵价值及教学现状
    第一节 背诵的内涵
        一、背诵概念的演变
        二、背诵与复述概念
    第二节 背诵的价值
        一、背诵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背诵在语文中的价值
    第三节 语文课程中的背诵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课标: 理念要求与指导评价
        二、教材: 内容选排与方法指导
        三、教学: 教师实施与学生接受
第二章 基于脑科学的背诵实验
    第一节 实验自变量的确定
        一、心理学中的记忆策略
        二、脑科学中的记忆策略
        三、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策略
        四、背诵实验自变量的确定
    第二节 背诵实验设计及过程
        一、背诵实验设计
        二、背诵实验过程
    第三节 背诵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一般记忆背诵规律
        二、语言记忆背诵规律
第三章 基于调研与脑实验的背诵教学构想
    第一节 背诵内容的确定及组织
        一、背诵内容的确定
        二、背诵内容的组织
    第二节 背诵方法的探索及运用
        一、基于脑实验的一般背诵方法
        二、基于脑实验的语文背诵教学
        三、教学中背诵方法的整体运用
    第三节 背诵评价的实施及反馈
        一、优化终结性评价
        二、重视形成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实践成果

(10)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
第2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的整理与分类
    2.1 国际汉字学习APP资源梳理
    2.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的分类
    2.3 选择五款典型APP及理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字构形理论下的国际汉字学习 APP 分析
    3.1 汉字如何构形
        3.1.1 汉字构形元素与结构
        3.1.2 汉字构形模式
    3.2 汉字构形下的国际汉字教学
        3.2.1 构形模式下汉字教学的内容
        3.2.2 汉字构形理论下的国际汉字教学
    3.3 构形角度下国际汉字学习APP的优势
    3.4 五款典型APP分析
        3.4.1 Pleco
        3.4.2 ELCC
        3.4.3 中文笔顺
        3.4.4 Chineasy Card
        3.4.5 Skritter中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形角度下APP在国际汉字教育中的适用
    4.1 国际汉字学习 APP 在学习者汉字学习中的适用问卷调查及分析
        4.1.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4.1.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4.1.3 小结
    4.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在汉字教学中的适用访谈调查
        4.2.1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4.2.2 访谈记录整理与分析
        4.2.3 小结
第5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建议与优化
    5.1 国际汉字学习APP使用建议
        5.1.1 对国际汉语学习者的使用意见
        5.1.2 对国际汉语教师的使用意见
    5.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优化意见
        5.2.1 汉字构形与字形教学模式
        5.2.2 汉字认知与能力培养方面
        5.2.3 汉字文化方面
        5.2.4 汉字与其他汉语要素方面的关系
第6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设计模型
    6.1 产品定位及目标用户
    6.2 理论应用
    6.3 模型建立
    6.4 设计的创新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写作训练频因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写作动机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D]. 刘蔓.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隋皓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输出假说下“说长法”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孙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模因论视角下模仿写作在新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戴严蔓.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5]模因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 李田英.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曹亚荣. 延安大学, 2020(12)
  • [7]初中英语元认知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 耿佳艺.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业余钢琴学习中唱谱对儿童“符号关联”的影响[D]. 陈钰婧.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基于脑科学的语文背诵教学研究[D]. 沈银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D]. 张瑛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写作训练频率因子理论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