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酵母生产性状稳定性的实践

啤酒酵母生产性状稳定性的实践

一、啤酒酵母生产性状稳定性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晓[1](2020)在《小麦啤酒风味物质的形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内精酿啤酒行业的发展,小麦啤酒逐渐受到国人的喜爱。小麦啤酒具有典型的丁香气味和水果香气,其酯香味较为突出,小麦啤酒的特征性风味主要来源于酿造所使用的酵母。小麦啤酒的酿造通常采用上面发酵的方式,其酿造出的啤酒香气浓郁、口感醇厚、风味突出、泡沫丰富,极大地改善了啤酒的风味和感观,增强了消费者的再饮欲。本文通过在小麦啤酒发酵过程中添加四种不同的上面发酵酵母(WA-01、WA-02、WA-03、WA-04),对其发酵特性及其风味物质形成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酵母发酵特性及产物的差别,确定适宜小麦啤酒发酵的酵母菌种,并对其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同时对小麦啤酒特征性风味物质4-乙烯基愈创木酚(4-VG)、4-乙烯基苯酚(4-VP)进行研究。根据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四种酵母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发酵度、CO2产生量、酒精度和酵母干重,以及高级醇、酯类和糖类的含量变化,结合感观品评,系统地比较了四种酵母的发酵性能和风味。结果显示,四种酵母在发酵性能和产风味物质上存在差异,其中WA-03酵母发酵度高、酒精度高、丁香香气突出、苦味适中。最终确定出适宜小麦啤酒酿造的酵母为WA-03酵母。以发酵温度(12℃、16℃、20℃、24℃)、接种量(0.1、0.5、1.0、1.5×107个/ml)、小麦比例(40:60、45:55、50:50)为变化,以发酵度、醇酯比和4-VG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WA-03酵母酿造小麦啤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小麦与大麦的质量比例为40:60,接种量1.0×107个/m L,发酵温度20℃。对小麦啤酒特征性风味物质4-VG、4-VP的检测方法进行探索和优化,确定检测条件。阿魏酸对酵母有抑制作用,产物4-VG对酵母无抑制作用,酵母在不同环境下对阿魏酸的耐受力不同,p H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即小麦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通过脱羧作用将阿魏酸转化为4-VG,消除阿魏酸对菌体生长的抑制。WA-03酵母生成4-VG的动力学模型为Ⅰ型,即产物的形成与细胞生长偶联。

张洁[2](2020)在《新型酒花制品对啤酒相关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国内对于酒花浸膏的研究较少,对于具体的异构酒花浸膏的研究更少,所以本实验通过采用二氢、四氢和六氢异构酒花浸膏对啤酒相关微生物的抑制以及它们和相关菌株对啤酒品质的影响两部分来研究异构酒花浸膏的具体抑制效果。首先通过比生长速率和菌落形态变化两个实验,研究经过不同加工合成的异构酒花浸膏对啤酒中相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为:在相同浓度梯度范围的异构酒花浸膏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受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说明其对酒花浸膏的敏感性较强,并且在异构酒花浸膏浓度为0.04g/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生长速率下降较快,随后基本保持不变,在0.5g/L时得到完全抑制;乳球菌的比生长速率与异构酒花浸膏的浓度呈指数分布,在异构酒花浸膏浓度达到5g/L时,乳球菌没有菌落生长,与此同时,短乳杆菌的菌株在该浓度下也没有生长;大肠杆菌的比生长速率与异构酒花浸膏浓度基本成反比,在异构酒花浸膏浓度为3g/L时,大肠杆菌得以完全抑制;野生酵母菌在异构酒花浸膏浓度为4g/L时,未出现菌落生长,即生长得到完全抑制;酿酒酵母DM303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其受到异构酒花浸膏的影响较小。从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的异构酒花浸膏及其浓度对不同啤酒有害菌的抑制效果虽然不同,但是大体趋势却是相近的,通过对不同异构酒花浸膏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六氢异构酒花浸膏对啤酒中相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最优,四氢异构酒花浸膏对其抑制效果属于居中的状态,二氢异构酒花浸膏的抑制效果最差。在异构酒花浸膏和相关菌株对啤酒品质影响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发现,异构酒花浸膏所酿造啤酒的色度、浊度、残糖基本没有变化,并且所添加的有害菌因受到酒花的抑制而停止生长,添加异构酒花浸膏的啤酒酒样的香气和苦味值等指标要优于添加酒花颗粒的啤酒酒样。因此通过研究说明异构酒花浸膏的添加不会对啤酒的各项理化指标造成损害,且不会降低啤酒的整体品质,为异构酒花浸膏在实际啤酒生产酿造中替代酒花颗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保障。

崔云前,袭祥雨,吉春晖,杜俊杰[3](2020)在《啤酒酵母絮凝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啤酒酵母的絮凝性对啤酒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影响啤酒的发酵过程也会影响啤酒口感和风味。对啤酒酵母絮凝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综述,包括絮凝机理假说,影响絮凝因素,酵母絮凝对啤酒品质和风味影响,改善絮凝途径,期望解决实际啤酒工业生产中酵母异常絮凝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刘春凤[4](2019)在《啤酒酿造酵母M14低产乙醛的研究》文中认为醛类是啤酒中的主要羰基化合物,其中乙醛是啤酒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醛类,含量过高会给啤酒带来恶劣的青草味、缩短啤酒风味保鲜期。通常优质啤酒乙醛含量在3mg?L-1以下。酵母代谢是啤酒中乙醛的主要来源,因此筛选低产乙醛啤酒酵母是控制啤酒中乙醛含量的根本所在。本论文首先建立了啤酒中游离态和结合态乙醛同时检测的方法,其次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诱变育种手段对啤酒工业酵母进行改良,利用甲吡唑-戒酒硫双重抗性平板及高浓度乙醛培养基连续驯养方法筛选出优选菌,进而结合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手段,探讨影响啤酒工业酵母菌株乙醛生成的代谢调控机制,寻找与酵母乙醛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HS-GC)的乙醛和乙缩醛的快速检测方法,乙醛和乙缩醛的检测限均能达到0.005 mg·L-1,精密度RSD<5.5%,回收率为95%-115%。24种市售啤酒样品中乙醛和乙缩醛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83 mg·L-1和4.36 mg·L-1;乙醛和乙缩醛的Pearson相关性最高,系数为0.963。乙醛和乙缩醛均在主发酵3天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逐渐降低。随自然储存和强制老化时间的延长,成品啤酒样品中的乙缩醛含量逐渐下降,乙醛含量逐渐升高;当自然储存时间达到6个月时,啤酒样品中乙缩醛含量下降比率和乙醛含量上升比率分别约为25.0%和30.0%。这表明:乙醛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可逆醇醛缩合反应,啤酒样品及其发酵和储藏过程中在检测乙醛含量的同时,应该分析乙缩醛的含量。(2)利用ARTP对啤酒酵母出发菌株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M14进行诱变处理,最终获得一株低产乙醛酵母菌株LAL-8a。考察了不同酵母菌株的生长性能:在低麦汁浓度12°P下,M14和LAL-8a的生长延滞期较短;随麦汁浓度的增加,两者的生长延滞期均有所延长,在原麦汁浓度为16°P和20°P下,LAL-8a的延滞期较M14缩短,更利于工业生产。检测了优选菌株的发酵指标:LAL-8a在传代过程中乙醛量代谢稳定;三角瓶和EBC管发酵过程中优选菌株的乙醛生成量分别为6.00 mg?L-1和2.20 mg?L-1,较出发菌株分别降低了70.0%和85.0%;诱变菌株LAL-8a发酵液中的乙缩醛生含量较出发菌株M14偏低,发酵结束时较出发菌株降低了近80%;诱变菌株的双乙酰、醇酯比和总酸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利于啤酒风味的协调。因此,啤酒酵母经过ARTP诱变处理后,优选菌株LAL-8a的生长性能和发酵性能均有所改善。(3)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啤酒酵母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与出发菌株M14相比,ARTP诱变方式较传统紫外诱变方式可以使菌株在转录水平上获得更大的改变;发酵2天和4天时,菌株LAL-8a与D-A-14分别有9个和6个共有差异基因,发酵6天时,两株菌的共有差异基因数量高达97个,发酵过程中差异基因的显着增加和最终发酵液中乙醛含量息息相关。菌株LAL-8a在发酵2天、4天和6天时糖酵解途径上发生转录水平变化的基因分别为18、23和26个,这些基因在糖质新生、碳代谢、丙酮酸代谢、氨基酸降解、乙醇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乙醛的合成和还原。采用qRT-PCR技术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较强;基因过表达菌株的发酵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基因ADH2对乙醇向乙醛的转化反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其同家族基因ADH4和ADH5则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乙醛向乙醇的转化反应,使得相应菌株M/adh4和M/adh5发酵液中的乙醛含量低于出发菌株;而乙醛脱氢酶基因ALD3和ALD5可以催化乙醛向乙酸的转化,其相应过表达菌株M/ald3和M/ald5的乙醛产量较出发菌株偏低。(4)为了从基因层面阐释乙醛代谢调控机制,分别对出发菌株和优选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重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啤酒工业酵母菌株M14的基因组大小22.84 M,GC含量38.98%,对基因组的9970个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Lager型啤酒酵母菌株M14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es uvarum的杂合体,其线粒体遗传自亲本S.uvarum,M14菌株存在9个特有基因序列;Mauve分析显示啤酒酵母菌株M14的基因序列与其近缘菌株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Mummer分析展示了菌株M14与Lager啤酒酵母S.pastorianus Weihenstephan 34/70的高度共线性。以啤酒酵母菌株M14为参考基因组,对菌株D-A-14和LAL-8a进行重测序分析,两菌株中SNP数量分别为41991和38080个,碱基转换为基因组主要的SNP突变型,即T:A>C:G和C:G>T:A。菌株LAL-8a和D-A-14的基因组中Indel数量分别为4152和4175个、拷贝数变异CNV数量均为142个、染色体变异SV数量分别为953和542个。乙醛产量的高低主要与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6和乙醛脱羧酶基因ALD3的SNP突变有关。

刘春凤,赵云,李崎,王金晶,钮成拓,王林祥[5](2018)在《低乙醛Lager型啤酒酵母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啤酒酵母是啤酒酿造的核心,对啤酒风味及风味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乙醛是影响啤酒风味和风味稳定性最重要的醛类化合物,是酒精饮料中引起人类致癌的物质之一,主要通过啤酒酵母的生物代谢产生,存在于啤酒发酵过程及成品啤酒中。因此,筛选或选育优良的低产乙醛啤酒酵母菌株将成为有效解决啤酒风味稳定性的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啤酒酵母基因组的不断阐明,人们对啤酒酵母菌种改良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解决啤酒酿造问题,改善啤酒质量。本文对采用传统方式及基因工程手段选育低产乙醛啤酒酵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对低乙醛啤酒酵母选育的手段及策略进行了讨论并对低乙醛啤酒酵母选育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胡雪莲[6](2017)在《啤酒酵母的使用和管理》文中研究表明啤酒酵母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保证啤酒酵母的工艺表现(凝聚性、发酵速度等)和想要的产品技术参数(风味、理化分析等)的一致性。最佳的酵母保藏、扩培和回收方法可以将这些危害降到最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国啤酒风味与口感,以及对应的风味稳定性为代表的主要问题,必须首先保证啤酒酵母菌种性能优良且在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状态最佳。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使用酵母菌株G进行性能评估来判断其性能是否发生改变。检测指标包括降糖速度(CO2失重率)、发酵度、α-氨基氮同化率、双乙酰还原、风味物质和乙酸等等。通过性能测试可知,G菌株的发酵性能主要表现在发酵度和α-氨基氮同化率偏低,发酵能力不足,酯类物质含量略低,且乙醛及乙酸含量偏高等问题。针对性能测试的结果,通过优化扩培过程的关键点来排除扩培过程对菌种性能的影响。包括优化培养基浓度、充氧方式和转接时间。培养基浓度的优化是基于原有扩培阶段培养基的α-氨基氮含量在130-160 mg/L之间,并不能满足扩培阶段酵母菌种对氮源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的。浓度优化后将巴氏瓶之前的麦汁浓度统一为12° P,采用大生产13° P扩培麦汁稀释得到,α-氨基氮含量提高到200mg/L左右,保证酵母有充足的氮源。经过对比发现酵母数增加了 10-20×106个细胞/mL左右。原始充氧方式是手动摇匀充氧,人员操作差异大,且晚间无法充氧带来的后期需氧量不够导致的酵母数量不够、易老化的。优化后为自动摇床控制,定时定量全天充氧。卡式罐由原来的通纯氧改为压缩空气,通氧20min/2h。在卡式罐中,酵母细胞浓度能够达到40-80×106个细胞/mL。在相同培养基,相同的接种量下,优化充氧方式后使得酵母数量增加近20-30×106个细胞/mL左右,且不易出现老化的现象,更符合菌种生长需氧的供给规律。最佳转接时间的优化是为了避免酵母体现衰老、保持生长优势、缩短扩培时间。根据出芽率达到30%且对数生长期结束前2h左右时进行转接的效果最佳这一规律,对转接时间进行优化。在试管阶段,最佳转接时间为23.5h;三角瓶阶段最佳转接时间为17h;巴氏瓶阶段最佳转接时间约为19 h。优化后酵母均在最佳状态转接。对扩培过程进行优化后,排除了扩培过程对菌种性能的影响。因为G菌株是工厂应用10年以上的菌种,其风味特性和口味已经被消费者认可。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菌株的发酵速度和双乙酰还原时间等指标的批次差异增加。经过性能测试也证明了菌株出现了性能退化。因此,本文尝试以菌种发酵速度为依据复壮筛选G菌株,从03、05和09年三个原始菌株得到90个菌种中进行初筛得到15个菌株。选择T、X和75#菌株(初筛表现最差的75#)进行复筛。最后筛选出37#菌株进行大生产试验。从实验数据来看,大生产阶段酵母扩培虽然受到倒罐的影响,但整体指标较为理想。为保证啤酒质量,需对菌种定期进行纯化和复壮。期望可以使得菌株具有稳定的发酵哦速度和回收量、一致的双乙酰还原时间和风味品评结果。

鲁红辰[7](2017)在《切斯特曼翻译伦理在《水:酿酒人综合指导手册》翻译中的体现》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笔者参与的《水:酿酒人综合指导手册》(Water: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Brewers)一书翻译项目完成。该书是一本关于水处理问题的啤酒酿制专业指导用书,其中涉及大量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理科知识。报告根据其词汇、句法、文本等特点将其归于科技类文本类型中,并采用切斯特曼伦理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分析。2001年,切斯特曼于《关于圣哲罗姆誓言的建议》(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一文中提出了翻译伦理理论。该理论主要基于贝尔曼、韦努蒂、皮姆等学者的研究发展而来,并从伦理这一学术视角上总结了再现、服务、传意、规范、以及承诺五项伦理模式。其中前四项伦理是对翻译行为提出的准则,可用来指导翻译策略的选取。而最后一项则是对于翻译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要求,起到调和前四项伦理的作用。报告基于伦理理论,从理解原文、策略选取、及译语表达等方面讨论了各项伦理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同时分析了该理论如何在语言、语篇、文化思维等层面指导译者选取翻译策略。报告通过分析切斯特曼伦理理论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的体现,旨在探讨该理论在翻译策略选取上的指导作用。基于翻译伦理理论对酿酒类书籍的翻译进行分析,是该理论研究领域中较为新颖的方法,希望报告研究内容能为该领域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任璐[8](2017)在《关键氨基酸调控啤酒酵母适应高浓酿造环境胁迫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啤酒高浓酿造过程中,影响酵母发酵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发酵初期的高渗透压和发酵后期的高乙醇毒性。氮源缺乏是啤酒高浓酿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导致酵母细胞活力降低、发酵性能下降。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首先,分别研究不同麦汁浓度和不同乙醇浓度条件下Lager酵母的生理特性和发酵性能;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能够提高酵母活细胞率和发酵性能的关键氨基酸;最后,以麦汁发酵度和乙醇产量为主要衡量指标,按照原麦汁中关键氨基酸的比例,通过设置不同添加倍数来确定关键氨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啤酒高浓酿造工业化生产中优质氮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浓度的全麦芽麦汁对酵母发酵性能、氨基酸同化和啤酒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汁浓度增大可显着提高乙醇产量、高级醇产量,减缓细胞生长,降低酵母活细胞率。与常浓(12°P)相比,16°P、20°P、24°P高浓酿造中乙醇产量分别提高了32%、43%、116%,发酵结束后酵母活细胞率分别为93.8%、88.50%、76.44%,高级醇产量分别提高了9%、13%、39%,风味酯分别降低了42%、55%、50%。通过高渗透压环境胁迫条件下酵母对游离氨基酸的同化量与发酵性能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说明:Ser、Met、Phe、Trp、His可改善酵母对高渗透压环境胁迫的适应性。(2)研究常浓(12°P)麦汁中添加不同浓度乙醇对酵母发酵性能、氨基酸同化和啤酒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麦汁发酵度显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4%、6%、8%、10%乙醇的麦汁发酵结束后,乙醇产量分别降低了17%、18%、34%、65%、99%,发酵结束时活细胞率分别为91.18%、89.85%、84.83%、72.36%、50%,最大悬浮细胞数分别降低了34%、48%、50%、70%、98%。添加10%的乙醇可导致发酵停滞,而且高浓酿造后期乙醇的大量累积是造成酵母细胞发酵性能衰减的最主要因素;在不同乙醇浓度下酵母对氨基酸的同化具有显着性变化,通过乙醇环境胁迫条件下酵母对游离氨基酸的同化量与发酵性能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说明:Asp、Ser、Gly、Arg、Tyr、Val、Met、Lys、Ile、Leu可改善酵母对高乙醇环境胁迫的适应性。(3)研究关键氨基酸不同添加倍数(0.5倍、1倍、2倍)对啤酒高浓酿造(24°P)中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种关键氨基酸的补充可显着提高啤酒高浓酿造的发酵度、乙醇产量,显着促进酵母细胞数的生长并提高酵母活细胞率,改善啤酒色值。其中,补充1倍关键氨基酸混合物高浓麦汁发酵性能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度、乙醇产量、最大悬浮酵母细胞数和发酵结束酵母活细胞率分别提高了6%、17%、11%和10%;进一步验证了Ser、Met、Phe、Trp、Arg、His、Ile、Leu、Lys和Tyr是调控酵母细胞适应高渗透压和高乙醇毒性的关键氨基酸。添加氨基酸高浓酿造后的啤酒稀释后色泽依然鲜亮,且添加1倍关键氨基酸酿造而成的啤酒经稀释后△E最小,色泽最接近青岛纯生啤酒对照组。研究结果为啤酒高浓酿造工业生产中优质氮源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杨静静,王金晶,李永仙,郑飞云,钟俊辉,李崎[9](2017)在《抗老化啤酒酵母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啤酒酵母是啤酒酿造的核心,对啤酒风味多样性及风味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风味稳定性是啤酒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筛选或选育综合抗老化能力高的优良啤酒酵母菌株将成为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啤酒酵母基因组的不断阐明,人们对啤酒酵母菌种改良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解决啤酒酿造问题,改善啤酒质量。本文对采用传统方式及基因工程手段选育高产抗氧化物质或低产啤酒老化物质及老化前驱物的啤酒酵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对抗老化啤酒酵母的选育目标、评价方法及选育策略进行了讨论,并对抗老化啤酒酵母选育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白雪梅[10](2016)在《紫外线诱变选育低双乙酰啤酒酵母菌株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紫外线诱变,从啤酒酿造生产菌株啤酒酵母(Saccharom ycescarls bergensis)GB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发酵液中双乙酰含量优于亲株的新菌株GB-R1。以120Bx麦芽汁为培养基,用内装3000mL麦芽汁的5000mL三角瓶,于12℃下发酵8d后,发酵液中双乙酰含量比亲株降低了45.92%。该菌株的其它发酵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保持了亲株的优良性状且遗传性状稳定。

二、啤酒酵母生产性状稳定性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啤酒酵母生产性状稳定性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啤酒风味物质的形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啤酒概述
        1.1.1 小麦啤酒的定义
        1.1.2 小麦啤酒的类型
        1.1.2.1 比利时白啤(Witbier)
        1.1.2.2 德国浅色黄啤(Weissbier)
        1.1.2.3 美国小麦啤(Wheat beer)
    1.2 小麦啤酒特点
        1.2.1 小麦啤酒的主要特点
        1.2.2 小麦啤酒的酵母
        1.2.3 小麦啤酒的发酵类型
        1.2.4 小麦啤酒的质量指标
    1.3 小麦啤酒风味物质
        1.3.1 小麦啤酒中的酚类物质
        1.3.2 小麦啤酒中的酯类物质
        1.3.3 小麦啤酒中的酸类物质
        1.3.4 小麦啤酒中的高级醇
    1.4 小麦啤酒酿造工艺
        1.4.1 糖化工艺
        1.4.2 发酵工艺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上面发酵酵母发酵特性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酵母菌株鉴定
        2.3.2 酵母菌种扩培
        2.3.3 小麦啤酒的制备
        2.3.4 发酵特性的检测
        2.3.4.1 二氧化碳的测定
        2.3.4.2 酵母干重的测定
        2.3.4.3 表观浓度和表观发酵度的测定
        2.3.4.4 酒精度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菌株鉴定
        2.4.1.1 PCR扩增
        2.4.1.2 ITS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4.1.3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4.2 上面发酵酵母发酵特性研究
        2.4.2.1 麦汁最终发酵度
        2.4.2.2 1 L小麦啤酒发酵特性研究
        2.4.2.3 5 L小麦啤酒发酵特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面发酵酵母产风味物质的研究
    3.1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酯类和醇类物质的检测
        3.2.2 糖类物质的检测
        3.2.3 啤酒感观品评
        3.2.4 发酵条件的优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级醇和酯类的差异
        3.3.2 糖类物质的差异
        3.3.3 小麦啤酒感观品评
        3.3.4 发酵条件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麦啤酒特征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4.1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确定最佳检测方案
        4.2.2 确定出峰时间
        4.2.3 制作标准曲线
        4.2.4 精密度和重复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阿魏酸、对香豆酸、4-VG和4-VP的变化
        4.3.2 阿魏酸抑菌作用研究
        4.3.3 发酵条件优化
        4.3.4 发酵生成4-VG动力学研究
        4.3.4.1 WA-03 酵母发酵过程特征
        4.3.4.2 酵母细胞生长动力学
        4.3.4.3 产物4-VG生成动力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感观品评表

(2)新型酒花制品对啤酒相关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啤酒品质所面临的问题
    1.2 啤酒中的有关微生物
        1.2.1 大肠杆菌
        1.2.2 乳酸菌
        1.2.3 野生酵母
    1.3 啤酒与健康
    1.4 酒花及其开发
        1.4.1 酒花制品及其作用
        1.4.2 酒花的功能及其应用
        1.4.3 酒花的抑菌研究
    1.5 酒花的香味物质
    1.6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异构酒花浸膏对啤酒相关微生物的抑制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1 酒花制品
        2.2.2 主要试剂
        2.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4 微生物和培养基
        2.2.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乳球菌AB133的分离纯化
        2.3.2 野生酿酒酵母的筛选
        2.3.3 菌株活化
        2.3.4 抑菌活性检测试验
        2.3.5 比生长速率实验
        2.3.6 菌落形态实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比生长速率实验
        2.4.1.1 大肠杆菌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ZJ007的液体抑制培养
        2.4.1.2 乳球菌AB133的液体抑菌培养
        2.4.2 菌落形态的变化
        2.4.2.1 大肠杆菌DH5α的固体培养
        2.4.2.2 金黄色葡萄球菌ZJ007抑制培养
        2.4.2.3 乳酸菌
        2.4.2.4 野生酵母菌BY101
        2.4.2.5 酿酒酵母菌DM303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酒花制品和相关菌株对啤酒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啤酒泡沫的测定
        3.3.2 苦味值的测定
        3.3.3 酿造用水检测
        3.3.4 啤酒酒精度的检测
        3.3.5 啤酒的发酵试验
        3.3.6 GC-MS香气分析
        3.3.7 啤酒感官品评标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啤酒的理化指标分析
        3.4.2 酒样的GC-MS分析结果
        3.4.2.1 酒样中醇类物质的含量变化
        3.4.2.2 酒样中酯类物质的含量变化
        3.4.2.3 酒样中其他物质的含量变化
        3.4.3 啤酒酒样的微生物镜检
        3.4.4 啤酒的感官品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啤酒酵母絮凝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絮凝的机理
    1.1 钙桥假说
    1.2 外源絮凝素假说
    1.3 基因调控假说
2 影响酵母絮凝性的因素
    2.1 麦芽及麦汁组成
    2.2 酵母
    2.3 理化指标
    2.4 其他物质
    2.5 微生物污染
3 酵母絮凝对啤酒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4 改善酵母絮凝性的途径
5 展望

(4)啤酒酿造酵母M14低产乙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啤酒的风味物质
        1.1.1 醇类和酯类化合物
        1.1.2 酚类化合物
        1.1.3 酒花风味化合物
        1.1.4 醛类化合物
    1.2 啤酒中的乙醛及其研究现状
        1.2.1 啤酒中的乙醛与啤酒的稳定性
        1.2.2 啤酒中乙醛的检测
        1.2.3 啤酒中乙醛的控制措施
        1.2.4 低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1.3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
    1.4 酵母基因组学及啤酒酵母菌株的遗传背景研究
        1.4.1 酵母基因组学研究
        1.4.2 啤酒酵母的遗传背景研究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HS-GC法检测啤酒中乙醛和乙缩醛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和材料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主要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啤酒中乙醛和乙缩醛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
        2.3.2 市售啤酒样品中乙醛和乙缩醛
        2.3.3 啤酒发酵过程中的乙醛和乙缩醛
        2.3.4 啤酒储藏过程中的乙醛和乙缩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产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和材料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主要实验方法
        3.2.3.1 麦汁制备
        3.2.3.2 ARTP诱变
        3.2.3.3 筛选培养基的确定
        3.2.3.4 戒酒硫+甲吡唑双重抗性平板筛选
        3.2.3.5 高浓度乙醛驯养试验
        3.2.3.6 诱变酵母菌株生长性能和表型稳定性实验
        3.2.3.7 诱变酵母菌株三角瓶发酵实验
        3.2.3.8 EBC管发酵实验
        3.2.4 主要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低乙醛啤酒酵母筛选策略
        3.3.2 低乙醛啤酒酵母筛选条件的确定
        3.3.3 低乙醛啤酒酵母的筛选
        3.3.4 优选啤酒酵母菌株的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产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转录组学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材料
        4.2.2 试剂和仪器
        4.2.3 主要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4.3.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4.3.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
        4.3.4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4.3.5 发酵过程中不同啤酒酵母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表达概述
        4.3.6 啤酒酵母共有差异基因及乙醛代谢基因解析
        4.3.7 基因过表达重组菌的构建
        4.3.8 高拷贝数过表达菌株的筛选及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啤酒酿造工业菌株的基因组学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和材料
        5.2.2 试剂和仪器
        5.2.3 主要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测序DNA质量检测结果
        5.3.2 啤酒酵母菌株M1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5.3.3 啤酒酵母菌株M14 基因组序列拼装与分析
        5.3.4 啤酒酵母菌株M14 基因组功能元件分析
        5.3.5 啤酒酵母菌株M14 蛋白编码基因功能注释
        5.3.6 啤酒酵母菌株M14 蛋白编码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5.3.7 啤酒酵母菌株M14 全基因组测序个性化分析
        5.3.8 低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重测序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附录3 酵母表达盒基因序列
附录4 乙醛代谢相关基因测序结果
附录5 附图

(5)低乙醛Lager型啤酒酵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乙醛啤酒酵母的考察及选育手段
    1.1 以酶活性的变化为考察指标
    1.2 以游离态乙醛产量为考察指标
2 低乙醛啤酒酵母选育策略
    2.1 传统育种手段选育低产乙醛啤酒酵母菌株
    2.2 采用同源重组手段选育低产乙醛啤酒酵母
    2.3 采用酵母“基因自克隆技术”构建低乙醛啤酒酵母菌株
    2.4 采用多基因调控策略构建低乙醛啤酒酵母菌株
3 展望

(6)啤酒酵母的使用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啤酒酵母的发展历程
        1.1.1 啤酒酵母的由来
        1.1.2 啤酒酵母的分类
        1.1.3 啤酒酵母的应用
    1.2 啤酒酵母的性能
        1.2.1 啤酒酵母的生理特性
        1.2.2 啤酒酵母的生产特性
        1.2.3 啤酒酵母的性能评估
    1.3 啤酒酵母的管理
        1.3.1 啤酒酵母管理的定义
        1.3.2 啤酒酵母的实验室管理
        1.3.3 啤酒酵母的生产使用管理
    1.4 立题背景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样品和培养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三角瓶低温试验
        2.2.2 酵母菌种性能检测方法
        2.2.3 酵母扩培工艺的优化
        2.2.4 酵母菌种的复壮和筛选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菌种性能测试
        3.1.1菌种发酵特征
        3.1.1.1 菌种形态特征
        3.1.1.2 菌种凝聚性
        3.1.1.3 真正发酵度
        3.1.1.4 菌种发酵速度
        3.1.2 风味物质分析
        3.1.2.1 酯类物质
        3.1.2.2 高级醇类物质
        3.1.2.3 乙醛分析
        3.1.2.4 乙酸分析
        3.1.2.5 总双乙酞分析
    3.2 酵母扩培工艺优化
        3.2.1 培养基优化
        3.2.2 充氧工艺优化
        3.2.3 转接时间优化
    3.3 酵母菌种的复壮和筛选
        3.3.1 酵母菌种的复壮
        3.3.2 酵母菌种的筛选
        3.3.2.1 初筛
        3.3.2.2 复筛
        3.3.2.3 大生产试验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切斯特曼翻译伦理在《水:酿酒人综合指导手册》翻译中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与文本分析
    1.1 翻译任务描述
    1.2 文本类型分析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问题
    2.3 译后修改和审校
第三章 翻译伦理理论
    3.1 理论背景
    3.2 翻译伦理理论
        3.2.1 再现的伦理
        3.2.2 服务的伦理
        3.2.3 传意的伦理
        3.2.4 规范的伦理
        3.2.5 承诺的伦理
第四章 译例分析
    4.1 语言层面
        4.1.1 词汇处理方法
        4.1.2 句子处理方法
    4.2 语篇层面
        4.2.1 人称代词替代与省略
        4.2.2 语义转换与增补
        4.2.3 语言风格的选择
    4.3 文化与思维方式层面
        4.3.1 直译加注
        4.3.2 意译
        4.3.3 增译与减译
        4.3.4 四字结构
总结
    5.1 理论实践总结
    5.2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翻译实践文本
附录二 翻译实践证明

(8)关键氨基酸调控啤酒酵母适应高浓酿造环境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啤酒工业发展现状
    1.2 啤酒高浓酿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啤酒高浓酿造
        1.2.2 高浓酿造对糖化工艺和发酵工艺的影响
    1.3 高浓酿造对酵母氮源代谢及其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
    1.4 酵母的絮凝特性
    1.5 啤酒风味物质
    1.6 酿酒酵母对麦汁氨基酸的同化作用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麦汁浓度对酵母发酵性能、氨基酸同化和啤酒风味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1.1 菌种
        2.2.1.2 麦汁制备
        2.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1.4 主要试剂
        2.2.2 试验方法
        2.2.2.1 酵母种子扩培和啤酒发酵
        2.2.2.2 酵母细胞计数和活细胞率
        2.2.2.3 麦汁浓度和酒精度测定
        2.2.2.4 麦汁FAN测定
        2.2.2.5 麦汁游离氨基酸测定
        2.2.2.6 啤酒风味物质测定
        2.2.2.7 麦汁发酵度的计算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麦汁浓度对酵母生长和活细胞率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麦汁发酵过程中FAN的消耗情况
        2.3.3 不同麦汁浓度对酵母发酵度的影响
        2.3.4 不同麦汁浓度对乙醇产量的影响
        2.3.5 不同麦汁浓度对啤酒风味的影响
        2.3.6 不同浓度麦汁发酵过程中氨基酸的同化
        2.3.7 高渗透压环境胁迫下关键氨基酸的确定
    2.4 小结
第三章 乙醇浓度对酵母发酵性能、氨基酸同化和啤酒风味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1.1 菌种
        3.2.1.2 不同乙醇麦汁制备
        3.2.1.3 主要仪器设备
        3.2.1.4 主要试剂
        3.2.2 试验方法
        3.2.2.1 酵母种子扩培和啤酒发酵
        3.2.2.2 酵母细胞数和活细胞率测定
        3.2.2.3 麦汁浓度和酒精度测定
        3.2.2.4 麦汁FAN的测定
        3.2.2.5 麦汁游离氨基酸测定
        3.2.2.6 啤酒风味物质测定
        3.2.2.7 麦汁发酵度的计算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乙醇浓度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3.3.2 乙醇浓度对FAN水平的影响
        3.3.3 不同乙醇浓度对发酵度的影响
        3.3.4 不同乙醇浓度对乙醇产量的影响
        3.3.5 乙醇浓度对啤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3.3.6 不同乙醇浓度麦汁发酵过程中氨基酸的同化
        3.3.7 乙醇环境胁迫下关键氨基酸的确定
    3.4 小结
第四章 关键氨基酸对酵母发酵性能和啤酒色值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1.1 菌种
        4.2.1.2 麦汁制备
        4.2.1.3 主要仪器设备
        4.2.1.4 主要试剂
        4.2.2 试验方法
        4.2.2.1 酵母种子扩培和啤酒发酵
        4.2.2.2 酵母细胞数和活细胞率测定
        4.2.2.3 麦汁浓度和酒精度测定
        4.2.2.4 麦汁FAN的测定
        4.2.2.5 啤酒色值测定
        4.2.2.6 麦汁发酵度的计算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氨基酸添加倍数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氨基酸添加倍数对发酵度的影响
        4.3.3 不同氨基酸添加倍数对乙醇产量的影响
        4.3.4 不同氨基酸添加倍数对FAN消耗的影响
        4.3.5 不同氨基酸添加倍数对啤酒色值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抗老化啤酒酵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老化啤酒酵母选育目标
    1.1 增加抗氧化物质含量
    1.2 降低老化物质或老化前驱物含量
    1.3 增强环境应力耐受能力
2 抗老化啤酒酵母选育评价手段
3 抗老化啤酒酵母的选育策略
    3.1 传统育种技术选育抗老化啤酒酵母
    3.2逆向代谢工程策略选育抗老化啤酒酵母
    3.3 采用酵母“基因自克隆技术”构建抗老化啤酒酵母
    3.4 采用多基因改造策略构建抗老化啤酒酵母
4 展望

(10)紫外线诱变选育低双乙酰啤酒酵母菌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和麦芽汁
        1.1.2 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
        1.1.4 发酵条件
    1.2 方法
        1.2.4 酵母发酵性能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筛
    2.2 复筛
    2.3 絮凝性的测定
    2.4 发酵度、酒精度和发酵速率的测定
    2.5 发酵液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测定
    2.6 GB-R1的遗传稳定性

四、啤酒酵母生产性状稳定性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啤酒风味物质的形成特性研究[D]. 刘春晓.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2]新型酒花制品对啤酒相关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 张洁.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3]啤酒酵母絮凝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的研究概况[J]. 崔云前,袭祥雨,吉春晖,杜俊杰. 食品工业, 2020(03)
  • [4]啤酒酿造酵母M14低产乙醛的研究[D]. 刘春凤. 江南大学, 2019(11)
  • [5]低乙醛Lager型啤酒酵母研究进展[J]. 刘春凤,赵云,李崎,王金晶,钮成拓,王林祥. 菌物学报, 2018(11)
  • [6]啤酒酵母的使用和管理[D]. 胡雪莲.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7)
  • [7]切斯特曼翻译伦理在《水:酿酒人综合指导手册》翻译中的体现[D]. 鲁红辰.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8]关键氨基酸调控啤酒酵母适应高浓酿造环境胁迫的研究[D]. 任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9]抗老化啤酒酵母研究进展[J]. 杨静静,王金晶,李永仙,郑飞云,钟俊辉,李崎. 生物工程学报, 2017(04)
  • [10]紫外线诱变选育低双乙酰啤酒酵母菌株的研究[J]. 白雪梅.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6(06)

标签:;  ;  ;  ;  ;  

啤酒酵母生产性状稳定性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