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到参与实业经营,转型并非偶然

从只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到参与实业经营,转型并非偶然

一、由只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到参与实业经营,转型并非偶然(论文文献综述)

罗丽娟[1](2019)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文中认为员工持股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在产权组织形式上的制度创新。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分配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重微观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员工持股还具有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克服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实施所造成的不良政策效果。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是新一轮我国国企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还要重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混合,这就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将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以员工持股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以员工持股克服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和劳动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虽然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塑造社会主义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意义重大,然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目前还仅仅停留于“允许”发展的层面,自2016年8月启动后进展缓慢,仍仅限于在试点范围内推行,且试点政策要求严格,试点范围小。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对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员工持股只是被作为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没有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升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微观主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高度。从过去的实践过程看,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难以解决劳动者不能分享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对立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颈。由此,本文重点论证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以及保持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对我国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学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如何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等等。第一章是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建构。关于概念界定,论文首先区分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梳理了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理解;对于员工持股的概念,同样是在梳理学者们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然后介绍了本论文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对于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应该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来指导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基于上述相关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本论文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那么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就应当既有活力,又能使劳动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生产剩余,形成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而员工持股是兼具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制度安排,更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本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出现,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在每一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规范,并因政策规范难以奏效而最终叫停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历程之所以经历曲折,几经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改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创新型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员工持股对于当前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将员工持股作为重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以期形成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又为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所存在的阻碍因素。国外员工持股发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在第八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上述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第九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际出发,以及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出发,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张晓惠[2](2019)在《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T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即证券交易所对存在财务异常状况或其他异常状况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进行特殊标志。以ST公司为主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退市、吸引更多投资者,当其主营业务表现不佳时,管理层会选择在遵守会计准则时人为增加一些项目金额来操纵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不常发生的收益和损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不能有效监督。所以,当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时,往往倾向于采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但是当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据的份额太大时,就会致使公司财务信息失真,损害投资者利益。虽然我国通过一系列手段来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由于准则和监管的不完善,导致采用非经常性损益实施盈余管理的案例只增不减。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理论上介绍非经常性损益和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并且归纳了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基于相关的理论分析,选择A公司进行案例研究。从A公司的财务数据可总结出A公司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然后,从A公司实施盈余管理利用的具体手段入手,分析了动机和后果,证明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只能使报表一时扭亏为盈,无法改变公司经营困难的处境。最后,本文从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监督角度综合了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所反映的问题,提出针对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的治理建议,希望能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黎洁[3](2014)在《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持续经营,实现经营目标的保证。2013年的光大事件以及南京证券、民生证券、平安证券、联合证券4家公司均因保荐业务违规受处罚事件,再一次向人们证明,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对投资银行的重要性,也再一次向人们证明,投资银行内控失效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从综合治理结束到现在,已有6年时间,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情况值得关注。同时,2013年,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发起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发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013)》,将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内部控制的新发展对我国投资银行来说是否适用?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目前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在光大事件、保荐事件发生后,结合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对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新进展作一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作一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是有意义的。围绕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首先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对4个核心概念,即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明确其关系。在此基础上,发现内部控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内容系统化和体系化,与外部环境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发展动力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说明不同的企业由于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内外部环境,这种差异可体现在其内部控制上。因此,在对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分析后,对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所处的阶段及性质作了分析判断,对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先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发现由于我国投资银行产生初期就存在体制缺陷、制度缺失、监管缺失,导致我国投资银行业早期内部控制失效,风险丛生。因此,从行业竞争、风险管理、外部监管角度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动因或必要性。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同时,投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经营本质是承担风险、管理风险,并从中获利,所以内部控制是其进行风险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保证,投资银行有从事高风险业务的内在冲动,因此,有效的监管并从外部推动其内部控制是必要的。接下来梳理总结了综合治理前后,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和特点。并结合光大事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四章对美国独立投行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与其他文献不同,本章是先从美国独立投行的发展模式、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独立投行造成的影响出发,分析了独立投行经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独立投行内部控制的特点。认为独立投行内部控制的形成及内部控制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实际上是其发展模式所形成的内控目标、内控环境、控制措施中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造成的。最后,思考了美国独立投行内部控制的经验对我国投行的启示。认为我国投行内部控制的建设要正确把握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合理设计安排投行的委托代理机制,建立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内部控制与组织体系合理化对应、注重内部控制的执行。第五章、第六章对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建议。第五章先对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位,基于投资银行的管理核心是风险收益对应,其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应该是有良好的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所以,第五章提出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的每一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构建,第六章则从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中能体现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特色的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有:1.对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发展路径进行了界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五个阶段,五个阶段分别是:以查错防弊为主的内部牵制阶段;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的控制制度阶段;包含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要素的控制结构阶段;包含一个定义、三个目标、五个要素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包含一个定义、四个目标,八个要素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内部控制已发展至全面风险管理阶段,但根据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规模普遍较小,业务以经纪业务为主,比较单一、同质化,分析比较了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我国证监会2003年修订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COSO委员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报告(以下简称COSO报告)1994年版和2013年版,2004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ERM报告),认为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仍处于内部控制阶段,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仍适用于当前我国投资银行,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路径:是先建设好内部控制体系,再在此基础上,稳打稳扎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2.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变迁形成的经营特征充分影响其内部控制特征,这是美国独立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特点,也是导致其内部控制在次贷危机中失效的原因。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变迁体现了与商业银行分离、融合、再分离、到再融合的过程。再融合后,美国成立了近500家金融控股公司,许多大型商业银行都变更为金融控股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前,华尔街仅剩下以五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为代表的不多的独立投行。它们与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的金融集团展开竞争。竞争迫使独立投行从以“卖方”为主,转向以“买方”为主,由合伙制变为股份制,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而引入了股权激励,这些都造成了其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经营特征,将内部控制抛在脑后,内部控制让位于短期利益、公司内部人的利益,最后独立投行消失。所以其风险的演变过程是:经营模式→业务表现、经营风格→内部控制失效→风险累积→风险爆发。3.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体现了与美国独立投行不同的发展路径。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更多是一种内部合规性管理,所以内部控制从一开始就是不健全不规范的,而且这种不健全不规范更多是从内部产生的。我国投行成立之初,业务前景很好,人们对投资有很大的热情,但初期我国投行内部控制缺失严重,内部人对利益的无限追求,导致其无视制度规范,从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违规事件,使我国投行面临较大的风险,不得不由政府出面进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后,我国投行基本上开展了内部控制建设,而不仅仅是合规性建设。因此,我国投行的内部控制在综合治理后应该定性为重建。其发展路径为:内部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失效→风险累积→综合治理→重新构建。4.从中美投行的经验得出结论:(1)内部控制最重要的是:在对投资银行进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尤其是组织架构的合理性,能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是内控是否有效的关键。中美投行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都是内控让位于公司对利润的无限追求,说明公司内部没有力量对这种不利提出反对,制衡机制失去作用。其次才是制度的制定,否则任何制度都是苍白的。(2)内部控制要体现出企业的特点,形成特色。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助于形成投行的声誉的形成。5.建议投资银行引入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投资银行,通过以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写为EVA)和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简写为RAROC)作为业绩评价和考核激励的核心指标,有助于解决追求利润与控制风险之间的矛盾,将风险与收益结合起来,使绩效考评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有利于在内部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邓增洪[4](2013)在《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行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成立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三十多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在短短时期内快速发展为世界上第三大股票市场。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总体状况是大而不强,尽管市场规模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股票市场运行效率总体低下。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存在缺陷,股票市场运行存在着来自于股票市场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约束,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影响股票市场正常运转的内部约束主要是指维系股票市场正常运转所需的各种规则、制度存在缺失或者不够健全,外部约束则主要是指政府的过度行政干预、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欠缺等方面。运行机制由市场上的相关参与者行为共同决定,研究运行机制离不开对决定运行机制的参与人行为特征的分析。本文从研究我国股票市场参与者行为特征的角度,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研究股票市场上各参与者行为特征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表现、我国股票市场参与者与理想股票市场相应参与者行为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我国股票市场上各参与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入揭示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的根源,进而提出改进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上三个主要参与者(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政府)的行为特征及其历史沿革,在深入分析各参与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行了分析,探寻隐藏在我国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表面行为下的内在作用机理,在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股票市场总体运行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研究本文发现,造成我国股票市场效率低下的原因,既有政府行为变异的影响,也有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参与股票市场非理性化行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交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使得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低下。我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独特特征,其运行与世界上其它国家股票市场之间并非存在根本不同。我国股票市场之所以存在一些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不同的表现,主要原因在于同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政府行为存在变异,这些变异使得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机制难以健全,对我国股票市场正常运转带来严重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或者产生于股票市场内部,或者由外部强加给股票市场,它们犹如落入运转中齿轮间的沙子、或者是捆绑于巨人身上的绳索,严重束缚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常运转,对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发挥着重大的不利影响。

任荣[5](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公司并购是企业控制权转移和产权交易的重要形式,公司治理则是解决企业内外部诸多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由于公司并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公司并购中相关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公司并购既可能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也可能导致公司治理水平下降。我国目前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监管机构的监督能力还有待提高,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过分集中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已经异化成为相关利益主体攫取私利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不仅普遍存在股权转让价格过低、上市公司资金被挪用等现象,而且还存在信息泄露、价格操纵和内幕交易问题,能否通过公司并购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令人质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对我国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和内幕交易的运行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本文根据股权结构、股东权利、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管层的结构与运行机制、企业高管个人情况、企业薪酬与激励制度、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等7个方面的30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据此,本文选取了 1999-2012年我国股票市场发生的1119次公司并购事件涉及的样本公司,及该期间内未发生公司并购的2709家规模和行业匹配的上市公司作为参照样本。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每个样本公司在公司并购发生前1年(T-1期)到公司并购发生后2年(T+2期)期间公司治理的综合因子得分。为了验证本文构建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进一步对不同类别研究样本的公司治理综合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和检验。我们发现:1)在并购之前,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均大大低于非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且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最低。这表明并购一般发生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明显高于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越低,越有可能成为公司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通过股权转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公司并购的动因之一;2)并购发生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均得到了显着提高,且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大大超过非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但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仍然低于非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这表明,公司并购能够显着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能够有效缓解股东和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冲突。通过并购,并购公司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得到了有效解决,而目标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虽然得到了缓解,但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始终低于非并购企业和并购企业;3)在样本公司并购发生前1年(T-1期)至发生后第2年(T+2期)期间,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相比,非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增长缓慢。本文研究了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问题。首先,我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确实存在,并对不同的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方式进行了剖析。其次,我们在LLSV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并购公司、目标公司、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市场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对它们在并购中的博弈行为进行研究,控股股东侵占行为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剖析。本文的研究发现:并购双方企业的控股股东不但有可能在公司并购中采取非合谋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而且还可能通过合谋方式共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当控股股东采取非合谋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时,目标企业的控股股东通过在协议转让中溢价出让控制权的方式,能够获得超过其持股比例的私人利益。而并购企业的控股股东为了扩大自己控制权,不惜牺牲中小股东利益,用溢价方式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致使股权转让价格高于流通股价格。当控股股东合谋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时,他们合谋压低股权转让价格,利用远低于流通股价格的股权转让价格,达到牟取控制权私利之目的。在并购企业控股股东和目标企业中小股东的博弈中,如果目标企业中小股东的股权转让比例越低,股权转让的价格越高。在中小股东和市场监管者面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监管博弈中,控股股东为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考虑其侵占行为被市场监管者查处的概率;面对控股股东侵占,为了降低成本,中小股东宁愿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而不愿采取直接监督、举报与上诉等方式进行抵抗;由于受到监管成本的约束,为提高监管效率,市场监管者需要综合考虑控股股东侵占行为产生的概率,侵占行为对中小股东伤害的程度,及对侵占行为查出的成本,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了验证本文所得的上述理论,本文选取1999-2012年我国股票市场发生公司并购,且具有完整数据的231家目标企业,以及636家规模匹配的非并购企业作为参照样本,对公司并购中的控股股东侵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具有较高的价格折扣,公司并购的股权转让价格明显超过了同类非公司并购的股权转让价格。实证结果还表明,对并购双方企业而言,公司并购的股权转让比例越低,股权转让价格越高,而对同类非并购企业而言,股权转让比例越低,股权转让价格越低。上述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本文博弈分析导出的理论结果。本文还研究了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问题。本文对我国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相关利益主体争夺超额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是公司并购中滋生内幕交易的主要原因;而强化法律法规惩处能够有效约束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取1993-2013年公司并购中证监会和人民法院查处的内幕交易案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事件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并购信息公告日之前,样本公司股票的超额收益率显着大于零,其超额换手率和超额成交量迅速增加。这充分证实了信息不对称,攫取超额收益确实是我国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的特征。此外,本文根据我国股票市场法治环境的特征,将我国股票市场法治环境按时间分为两段,其中2010年以前的法治环境较差,2010年至今法律环境较好。然后我们将公司并购公告目前后不同时间段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因变量,以企业资产规模和内幕交易发生时间等相关变量作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法律环境越差公告目前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差,反之亦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并购中对中小股东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对内幕交易的监管措施,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就如何抑制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如何完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发挥投资者的监督作用,建立和完善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对完善公司并购中法律法规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对市场监管者的监管水平,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不仅充实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为抑制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和内幕交易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水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王泽禹[6](2012)在《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指出公司控制权规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领域内一个不可回避的热议问题,其概念本身涵盖了非常丰富的价值内容,本文以公司控制权滥用行为法律规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法理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了美国公司法中的成功经验及理论的基础上,对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行为,尤其是解除少数股东雇佣、关联交易、控制权转让、表决权变化、拒绝盈余分配、拒绝破产申请及资源解散及通过违规利益流转、侵占公司资产等方式损害公司少数股东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法律层面上梳理规制路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集团化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张,我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股东经常肆无忌惮地利用控制权,压榨弱势股东甚至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打破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为应对这一严峻态势,我们必须从法律角度对公司控制权滥用行为作出必要规制,以便借助公权力的强制力遏制其蔓延。但在具体的规制理论构思过程中,国内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或缺失,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的运行出现瓶颈,在资本多数决下的的原则性要求下,公司各利益攸关方出现较多的利益失衡,对此实务界很难做到有效应对。因此,笔者试图通过详细梳理相关概念,结合金融危机中美国公司控制权考察,及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控制权争夺实例,梳理我国公司控制权滥用根源及规制视角,针对如何构建一个平衡的法律规制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给予回答。除绪论及结语外,本文结构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公司控制权滥用的基本问题分析。本章首先探讨了公司控制权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学及金融学意义上的公司控制权加以论述,笔者认为,公司控制权问题产生具有客观的复杂性,经济学领域对其产生影响变量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运用“黑箱”等理论加以解释,通过研究经济学领域公司控制权主要内容推理、寻找、发现其内部规律。事实上,由于公司控制权滥用具体行为的难以穷尽,影响其特性的行为人动机、目的、身份、后果又因为诸如内部控制及外部控制等条件而差异明显,这需要我们在理论高度上加以梳理。通过对现代公司控制权法律理论的探析,总结出公司控制权滥用规制的视角、目标及作用等价值内涵。第二章,金融危机下公司控制权考察。本章中笔者首先通过对西方国家公司控制权配置加以分析,梳理其控制权配置的沿革,并总结出已有的模式及特征。明确控制权滥用行为是一种控制股东动用公司控制权,为追求不法利益而侵害少数股东的行为。选择美国公司控制权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金融危机下美国公司治理暴露出的股权分散导致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影响力的削弱,“经理的革命”彻底颠倒了公司所有权人与控制权人的关系,而且这种态势随着职业经理人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愈演愈烈。董事会和经理人关系发生颠倒,导致董事会监督功能的丧失,加之职业经理人掌握的信息优势,使得经理人往往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先行筛选提交给董事会的信息,这样从根本上影响了董事会对职业经理人的有效制约。进而本章分析总结了美国公司股东会、董事会、首席执行官及外部审计等制度,归纳出美国股东在对公司行使监督权上表现消极的成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下美国公司治理暴露出的问题,论述在经济融危机下公司治理原则中需要重构的问题。第三章,我国公司控制权现状分析。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章,笔者将视角转向我国公司控制权的配置。首先回顾总结了在全民所有制经济结构下企业控制权配置特征。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需要,围绕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价值索取权演进,控制权经历了由国家所有转由企业所有的过程。通过金融危机的历练,大型公司优势股东的中流砥柱作用被重新认识,这些财富的最终所有者远比急于暴富的经理人团队更加具有职业精神和道德情操,通过分析“云大科技”及“国美电器”股权争夺案件提炼出现阶段我国公司控制权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诸如控制权集中产生的监督缺失、董事会缺陷、监事会弱化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加以明确,为其后的法律规制奠定基础。第四章,我国公司控制权滥用根源及规制视角。本章作为重点章节力求通过对前三章的分析,从“两权分离”“股东利益冲突”等问题产生根源着手,分析我国公司控制权滥用的现状。股东利益和代理人利益的冲突,是造成公司控制权滥用且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取得共识,认为除表象上的差异外,应该在寻求解决途径中认真分析,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解决途径。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等历史原因,在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转制背景的企业或者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据相当份额的股权,且这些股权长期休眠,又因股权的高度集中和行政委托式经营,导致此类公司存在较多历史遗留弊端。其后,通过以代理成本及资本制度为规制视角的论述,结合公司法目前已有的治理型策略条款,总结治理型策略在抑制控制权滥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免受侵害等方面体现出的功能相对有限,如何克服历史原因和固有股权结构的不尽合理等顽疾,将直接影响着公司治理、规制权利滥用的成效,而最终决定其能否发挥重要作用。第五章,公司控制权滥用规制的法律体系构建。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都源于自由的创新精神这一动力泉源。从国家、民族到公司及自然人都无一例外的在历史舞台上展现着源自想象力、创新力的核心竞争资本。本章将如何在法律规则尚未破坏私法均衡的大前提下,构建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作为核心问题加以说明。对此,正如有学者所论:“遵循逻辑是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其任务是纠错而非构建某种新的理性秩序,仅仅提供一般性行为规则即为足以,而无需劳心费神于决定当事方的行为模式”。公司控制权滥用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在有权前提下越权行为,其侵犯了公司少数股东和债权人等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因而在遵循经验主义的同时更应该开拓思想寻求新的解决途径。本章中,笔者首先肯定了构建公司控制权滥用法律规制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前述各章理论,重点分析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及衡平居次原则确立等原则性法律规制问题,遵循这一思路,笔者将程序法救济中应寻求强行性规范介入的平衡点作为首要指导原则,来构建程序法下公司控制权滥用的规制路径。最后,笔者认为相对于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整体的设置来看,股东派生制度作为目前已有的较为实际的制度资源应该着重加以完善。

张蓓[7](2010)在《天津滨海多层次OTC市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场外交易市场,Over the Counter,即OTC市场,是证券交易所以外的证券交易市场的总称,是资本市场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市场。由于进入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必须是符合一定上市标准的证券,必须经过交易所的会员才能买卖,为此还要向经纪会员交付一定数额的佣金,在这样之下,为规避较严格的上市标准,降低交易成本,产生了场外交易的需求。目前,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市场是美国的资本市场,它的场外交易市场包括了三个层次,即NASDAQ、OTCBB、Pink Sheets,三个市场在上市标准、资本量构成、上市企业规模方面,拥有完善的互补、递进机制。此外,一些亚洲新兴的OTC市场的构成也不仅仅是单一的一个市场,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的OTC市场,就是由柜买中心和兴柜市场两级构成的。文章第二章对美国三层次OTC市场及台湾两层次OTC市场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成功的OTC市场离不开多层次这一共性。多层次的OTC市场为广大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条件的投融资者可以在不同水平的OTC市场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市场的细化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遇。第三章以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为分水岭,回顾了我国OTC市场的发展沿革,对历史上我国不同类型的OTC市场进行了归纳。第四章阐述了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多层次OTC市场的建设基础,为方案的提出进行了铺垫。最后,文章的第五章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多层次OTC市场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将我国OTC市场的建设归结到:以滨海新区优势资源为基础建立三层次OTC市场,即将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建成“中国的粉红单市场”,将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建成“中国的OTCBB",将天津股权交易所建成“中国的NASDAQ",从而形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转板上升的全国性综合场外交易市场。利用升降级转板机制、做市商制度、退市机制、加强宣传、扶持本地企业等措施,形成一个层次互补、模式相似、上市标准递进的OTC市场体系。

马婷洁[8](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经济学界有研究发现股权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股权高度集中)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从而影响了公司绩效。2005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改变了公司的股权结构。本文利用这一改革契机,采用2000~2007年相关数据,重点验证了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股权结构的其他方面也予以了分析,以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及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股权结构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首先结合我国特殊国情,通过对历年总股本、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比较发现:在股权构成方面国有股比例缓慢下降;法人股绝对量有所增长;公众股比重有上升趋势;在股权集中度方面第一大股东所拥有的控制权相对减少;而前十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仍较高。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绩效较前有所提高,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为论文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切实的结论与建议提供现实依据。其次运用本文所选取的衡量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司经营业绩将随着股权集中度先升后降,呈现一种倒“U”型的关系。这说明股权适当集中能够有效解决股东之间的“搭便车”行为,公司经营目标的单一、决策的有效执行能够提升公司绩效。此外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为负;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始终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就越明显,相应的公司绩效也会趋于下降;而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以及大规模公司的治理机制比较完善,上市公司规模增大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绩效。最后结合上述实证分析结论对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提出了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的多种途径,为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供良好的基础。

梅世云[9](2009)在《论金融道德风险》文中认为道德风险虽然人们经常说起,但无论是伦理学还是经济学,在理论上的探索仍然不多,一直是困绕经济、金融管理的一个难题,也是伦理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增强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内部活力的核心因素,也是国家金融安全和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从伦理学的角度看,道德风险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道德的内涵,而且对于道德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以及道德建设规律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角度,综合分析、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问题。论文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和起因,对研究现状与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的综述分析。从金融学、伦理学、行为金融学、经济伦理学、金融道德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基本把握了整个研究的总体状况和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性、总体性的述评。第二,主要研究了金融与道德的关系。首先论述金融的伦理属性,从伦理的视角论述金融的含义和本质,还重点论述了金融的内生伦理,包括金融、货币、信用的道德性和金融主体的伦理属性;其次是从金融人、金融机构、金融制度三个主体来分析金融伦理的基本关系,并分别探讨金融交换关系、契约(合同)关系(债务关系、委托与代理关系)和信用关系的道德内涵。第三,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了金融道德风险的内涵。本文从风险的定义开始,明确了风险的基本含义,然后研究提出了金融风险的定义,再讨论研究道德风险的伦理学、经济学研究成果,从而得出金融道德风险的真正含义并进行了定义和内涵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行为主体、行为类别、行为成因等角度分别论述了各类金融道德风险的基本特征,深入地把握金融道德风险的本质属性:即从发生主体看—风险人为化,表现为合谋性、本能性、互联性;从存在的状态来看—风险长期化,表现为金融价值观的无形性、动机的隐蔽性、累积性、加速性、传染性;从风险的结果看——风险社会化,表现为破坏性、不可转移性、负外部性等。第四,对金融道德风险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从伦理学、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道德风险进行了分类综述,再结合金融的实际,从金融行业、风险源、道德标准等不同的视角,对金融道德风险进行初步的分类。根据道德规范的要求,对违反主要道德准则的风险行为,即失信风险、失公风险、失真风险、失职风险、失节风险、失序风险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论述了各类风险的含义、特征和基本类型,为研究探讨金融道德风险的识别方法奠定了基础。第五,从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金融道德风险的生成机理。首先是认为道德个体的人性诱发道德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存在人的自利性与道德的规范性、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与道德的普遍性三大矛盾的存在,使人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三大利益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其次从金融行业的特性出发,分析了诱发道德风险的根源——金融的脆弱性,主要从金融市场、信用的脆弱性和金融伦理的冲突性的角度分别进行了论述。再次是探讨了金融制度诱发道德风险的原因,认为由于制度的缺失、错误、时空差、模糊、可操作性差以及执行力不够,形成了制度空间下的道德风险;还对权力失衡、机制缺限下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六,专题论述了金融道德风险与政府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了政府担保制度、金融监管体制、政策中的道德风险,再从政府特性和金融监管两个方面剖析了金融监管道德风险的根源。第七,如何规避道德风险,或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尽力避免由此带来的危害,是经营管理者和产权所有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从基本原理、具体方法、制度路径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体系。首先提出了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基本原理,认为应该树立成本最小化、制度人性化、手段合法化、防范意识经常化的理念,实现经营理念的“道德转向”,建立“教育——道德——自控力、制度——激励——吸引力、自律——监管——约束力”这样一个“三力并发”的防范模型;其次从金融职业道德操守、行为准则、评价、监控、预警等方面构建了金融职业道德体系;三是从共赢的利益机制、持续的激励机制、人事风险管理机制和纪检监察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四个方面,构建符合现代金融伦理规则的金融规章制度体系;四是提出了建立全国信用信息系统、信用经营管理体系和约束体系的政策主张;五是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提出了合规管理框架、规章制度和合规文化建设中的主要构想;六是从自律组织的伦理原则、组织体系、职业素养、心理契约四个方面构建了金融自律体系;最后是提出了金融监管职能、体制的改革措施,就金融业准入价值、存款保险、资本管制、关闭等政策的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有效发挥其抑制道德风险的作用。

代激扬[10](2007)在《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如何健全和优化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借鉴前人公司治理制度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现状为实践情景,建立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定性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以健全和优化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和配套的政策建议。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是关于如何健全和优化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一是比较分析国外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二是设计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三是实证分析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与运营绩效;四是研究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变迁与问题;五是分析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六是研究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七是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八是关于健全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政策建议。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问题既具有经典公司治理制度的一般性质,又有其特殊性传统的公司治理制度理论认为,公司治理制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有效监督经理人员,使其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创造企业价值。该理论的前提是公司的股东之间是同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不同的股东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冲突。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不仅高度集中,而且大部分是国家所有。这种所有权结构会导致公司权力制度安排不同,各种利益主体及其在公司中的行为具有重大差异,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各个利益主体的公司治理目标不同。2.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比“内部人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大股东控制问题一些学者将我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问题概括为“内部人控制”问题,或概括为“行政性内部人控制”。本论文研究认为“内部人控制”已不能完全体现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根本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资源的掠夺和侵害问题。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本质上都是揭示谁主宰公司的问题,但这两者是不同的,从表象上来看是控制公司主体不同:是大股东还是经理人员控制。但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有本质上的不同,大股东控制的消极方面是利益流向大股东,中小股东利益受影响;而内部人控制受损害的是全体股东甚至包括债权人,利益流向没有持股或持股很少的经理层人员。中国的上市公司在治理制度方面有“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比“内部人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大股东的控制问题。3.股权性质、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经营合规性对公司绩效有显着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绩效较好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明显高于绩效较差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有一定影响,绩效较好公司的平均股权集中度略高于绩效较差公司,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对公司有一定正面影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公司绩效的关键。绩效较差公司的管理层年度报酬总额、前三名董事报酬总额、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均明显低于绩效较好公司。从高管持股情况来看,绩效较好公司在高管持股数量、持股比例和持股市值三方面都高于绩效较差公司。研究还发现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作用相对较小。绩效较差公司在应收大股东欠款额、大股东欠款占其他应收款总额比例、违规处罚额和违规次数方面均高于绩效较好公司,说明公司经营合规性对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4、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司治理行政化。国家作为大股东,它往往就不追求公司经济上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常常追求政治目标;(2)内部人控制严重。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虽然都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形式上组成了公司治理的结构性框架,但其中大部分的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几乎都由原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董事会内部监督机制缺乏,董事和经理人员基本不受来自董事会内部的监督,监事会的任命也基本由大股东控制。其监督责任也流于形式,沦为管理层的“橡皮图章”;(3)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实际上成了大股东的会,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比例低;(4)激励机制严重扭曲。不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在上市公司领取报酬,高管人员薪酬的总体水平低,股权激励弱;(5)外部治理机制弱化。市场化整体水平低,控制权市场功能扭曲,经理市场严重发育不足,中介机构功能缺失。5.制约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呈多元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导致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既有直接原因,还有深层次原因:直接原因主要表现:(1)股权分置造成公司治理动力缺失;(2)国有控股造成激励机制失效;(3)机构投资者发育不良致使约束不足;(4)公司治理方式重形式轻实质:深层原因有:(1)现行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缺陷;(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3)公司发行上市制度行政化;(4)退市制度的政府干预;(5)诚信文化和声誉机制缺失;(6)公司治理和基础制度不匹配。6.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及后果十分显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及后果有:(1)导致优质企业境外上市;(2)影响公司的可持续经营;(3)致使证券市场过度投机;(4)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频发。7.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的强制型、渐进型、增量式的制度变迁作为一种外生性的微观制度安排,我国公司治理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约束条件。西方各国公司治理制度与制度性的市场机制、法律制度存在着协调和互动,而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制度和不健全的法律背景下展开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既成的法律制度存在的一定的刚性,使得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与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存在着碰撞与摩擦,这些碰撞和摩擦必然加大公司治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成本。为了减少这种制度安排的成本,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不能是迅速而完全地打破旧体制而形成西方式公司治理制度,而是在适当维持既得利益与建立新的公司治理制度之间作出一种均衡的制度安排,从而减少制度安排过程中的社会成本。三、研究的重要观点1.任何一种公司治理制度都以一定社会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政策环境为其产生和存在条件仅试图从理论上抽象地确定出最佳公司治理制度的实践是徒劳无益的,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否行之有效,与其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及公司股权结构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原因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的完善程度,对该国可以选择采用的公司治理制度起着制约作用。2.加强董事会作用、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公司内部治理的关键性因素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董事会独立性的有效方式。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着重考虑如何在现有公司构架内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下功夫,使之确实能够行之有效。实际上,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范围应该具有明确的界定。3.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完善应从结构到机制内部到环境加以系统设计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不仅要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还要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不仅要完善产权制度,更要大力培育市场机制、诚信文化和声誉机制,这些都是完善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4.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无论是从应然的角度还是实然的角度来看,以股东本位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我国在政治上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由于政治和经济性质,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司治理目标是利益相关者目标。但是,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企业改革的实践都在朝契约主义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方向发展。因此,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目标,是我国当前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必须坚持的价值理念。5.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既有制度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既有指导理论不正确的原因也有运行方式不恰当的原因制度原因主要是:(1)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形成与一元化产权基础的固化不匹配;(2)多层次的企业治理功能与单一的权力分配制度不匹配;(3)市场治理机制与市场制度不匹配。体制原因主要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到位。理论原因主要是没有以契约理论的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目标和设计公司治理制度的理念基础。运行方式原因主要表现是:(1)重外部推动,轻内部改造;(2)重形式,轻机制;(3)重管理层激励,轻管理层约束;(4)重技术层面推进,轻制度层面配套。四、研究的主要创新1.运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了一个上市企业公司绩效的评价模型由于中国上市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利润操作,用单一的盈利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可能造成对上市企业业绩评价的失真。本研究运用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12个指标,用粗糙集原理构建了一个上市企业绩效的评价模型,模型的结果能更客观地评价上市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为公司治理制度的评价和设计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2.尝试性地从理论与操作层面构建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使用上市企业绩效粗糙集模型分析出了中国绩效较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重要因素的数量特征,得出了绩效较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重要因素的经验数据,针对主要以单一的盈利指标为上市企业绩效作来衡量公司治理制度合理性标准而忽略公司合规性和独立性的缺陷,提出了以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为目标,使公司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尽可能对称的理论标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公司治理主体的可操作性,在机制与结构两个层面提出了旨在提高上市企业合规性和独立性的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操作性评价体系。3.提出了适合中国情境的异议股东评价权制度和分段表决制度针对中国大股东对股东大会的超强控制和对中小股东的掠夺,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异议股东评价权制度和分段表决制度,并指出了异议股东评价权制度的适用范围及操作程序。

二、由只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到参与实业经营,转型并非偶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只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到参与实业经营,转型并非偶然(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未将解决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二、员工持股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建构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
        二、员工持股的内涵及性质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内涵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双因素”理论
        四、分享经济理论
        五、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二、对“双因素”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三、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理论假设
        二、基本推论:员工持股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
第二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员工持股的出现
        二、员工持股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4年)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结合阶段(1994-2002)
        四、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阶段(2002-2013)
        五、明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重启员工持股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第三章 员工持股与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一、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仍面临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定型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第二节 员工持股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一、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二、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三、我国以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问题
        二、聚焦建立有效委托代理关系,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第四章 员工持股与发展创新型企业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内涵及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一、创新型企业内涵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缺乏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一、企业家精神缺乏
        二、工匠精神缺乏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促进创新型企业形成
        一、以员工持股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
        二、以员工持股激励工匠精神形成
        三、以员工持股激励科技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第五章 员工持股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一节 资本短缺时代劳动者难以分享企业利润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一、资本短缺时代与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二、劳动报酬低转化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比重低
        三、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第二节 资本过剩时代劳动者分享利润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一、我国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和劳动力短缺时代
        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
        三、员工持股成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一、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可行性
        二、员工持股优于简单的工资上涨和福利国家模式
        三、员工持股有利于打造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四、员工持股有利于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
第六章 员工持股与宏观经济稳定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二、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第二节 员工持股与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一、我国需要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二、以员工持股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挥消费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三、以员工持股稳定国内投资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推动新经济发展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
        三、在新经济领域广泛推动员工持股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就业问题
        一、传统工资制与失业问题
        二、以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制
        三、构建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第七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难点问题及阻碍因素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历经反复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一、持股对象范围的确定
        二、员工持股比例的确定
        三、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
        四、员工持股模式的确定
        五、持股平台问题
    第三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阻碍因素
        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障碍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四、我国员工持股相关立法的限制
        五、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财税政策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和员工进行激励
第八章 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美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一、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二、美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第二节 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一、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二、英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第三节 法国员工持股制的兴起和发展
        一、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二、法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第四节 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一、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二、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特点
    第五节 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启示
        一、政府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
        二、制订完善的立法来推行员工持股
        三、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
        四、支持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员工持股
        五、实施普惠式的员工持股
        六、采取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第九章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及建议
    第一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
        一、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上升到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
        二、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相联系
        三、加强顶层设计,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有序开展
        四、在法律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下有序开展
        五、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员工持股
    第二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和完善员工持股的相关立法
        三、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四、对员工持股参与方提供财税政策支持
        五、探索多样化的员工持股模式
        六、逐步扩大员工持股对象及企业的范围
参考文献
后记

(2)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有关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1.2.2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文献综述
        1.2.3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背景制度
        2.1.1 ST制度介绍
        2.1.2 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
    2.2 盈余管理理论基础
        2.2.1 盈余管理的概念
        2.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2.3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
        2.3.1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
        2.3.2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手段
第3章 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案例介绍
    3.1 A公司案例基本情况
        3.1.1 A公司概况
        3.1.2 A公司行业背景分析
        3.1.3 A公司扭亏过程
    3.2 A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3.2.1 财务状况分析
        3.2.2 经营成果分析
        3.2.3 现金流分析
    3.3 A公司盈余管理模型检验
        3.3.1 A公司检验模型的选择
        3.3.2 A公司应计利润总额模型
    3.4 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手段
        3.4.1 政府补助
        3.4.2 债务重组
        3.4.3 投资收益
        3.4.4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第4章 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结果和原因分析
    4.1 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4.1.1 高管报酬激励
        4.1.2 规避退市风险
        4.1.3 增强融资能力
    4.2 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结果分析
        4.2.1 美化真实业绩,影响投资者决策
        4.2.2 帮企业摆脱退市危机,但不利于长远发展
    4.3 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得以发生的原因分析
        4.3.1 A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
        4.3.2 证券市场退市程序的“漏洞”
        4.3.3 会计准则非经常性损益界定和披露的不完善
        4.3.4 外部审计监督不严
第5章 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
    5.1 提高公司内部治理能力
        5.1.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5.1.2 完善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管机制
        5.1.3 提高ST公司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5.2 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力度
        5.2.1 完善退市制度
        5.2.2 信息披露明确
        5.2.3 加强证券监管机构监管力度
    5.3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5.3.1 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5.3.2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界定
        5.3.3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制度
    5.4 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
        5.4.1 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5.4.2 加强审计准则建设,完善审计职业规范体系
        5.4.3 建立注册会计师问责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部控制内涵及框架的文献综述
        1.2.2 内部控制实施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内部控制及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2.1 内部控制的起源及发展
        2.1.1 内部牵制
        2.1.2 控制制度
        2.1.3 内部控制结构
        2.1.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1.5 全面风险管理
    2.2 核心概念辨析
        2.2.1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Abstract
        2.2.3 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2.2.4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
        2.2.5 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及认识
    2.3 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2.3.1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
        2.3.2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
    2.4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内涵的界定
    小结
3.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3.1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渐进之路
    3.2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动因
        3.2.1 同业竞争—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市场因素
        3.2.2 风险管理,实现经营目标—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因素
        3.2.3 外部监管推动,促进证券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外在因素
    3.3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特点分析
        3.3.1 综合治理前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
        3.3.2 综合治理阶段重建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
        3.3.3 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
    小结
4. 对美国独立投行失败原因的分析—基于内部控制角度
    4.1 美国内部控制的特点
        4.1.1 COSO报告、《萨班斯法案》对美国内部控制影响较大
        4.1.2 注重内部控制有效性,强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4.2 美国独立投行的内部控制
        4.2.1 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变迁
        4.2.2 次贷危机前美国独立投资银行的经营特征
        4.2.3 次贷危机前美国独立投行内部控制的特点
        4.2.4 中美投行的内部控制及相关特征比较
    4.3 美国独立投行内部控制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
        4.3.1 基于内控目标导向的分析
        4.3.2 基于内控环境的分析
        4.3.3 基于控制措施的分析
    4.4 美国独立投行内部控制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投资银行内控建设的启示
        4.4.1 正确把握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确定内部控制的目标
        4.4.2 合理设计投行的委托代理机制
        4.4.3 构建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4.4.4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
        4.4.5 内部控制与组织体系合理化对应,体现特色
        4.4.6 注重内部控制的执行
    小结
5. 对建立健全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若干思考
    5.1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位
        5.1.1 投资银行经营管理的本质—承担和管理风险
        5.1.2 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内部控制
    5.2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原则
        5.2.1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目标
        5.2.2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原则
    5.3 我国投资银行的组织架构
        5.3.1 治理结构是投资银行治理层面的组织架构
        5.3.2 内部结构是投资银行内部机构层面的组织架构
        5.3.3 组织架构—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支撑
    5.4 我国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要素
        5.4.1 控制环境
        5.4.2 风险识别与评估
        5.4.3 控制活动与措施
        5.4.4 信息沟通与反馈
        5.4.5 监督与评价
    小结
6. 打造有特色的投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及内部控制制度
    6.1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6.1.1 内部治理机制
        6.1.2 动态的净资本监管机制
        6.1.3 风险预警机制
        6.1.4 反舞弊机制
    6.2 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6.2.1 引入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
        6.2.2 信息隔离制度建设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行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上市公司行为特征的指关文献
        1.2.2 关于投资者行为特征的相关文献
        1.2.3 关于政府行为特征的相关文献
        1.2.4 关于股票市场博奔的相关文献
        1.2.5 对相关文献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上市公司行为特征的理论分析
        2.1.1 传统的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公司上市动机
        2.1.1.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2.1.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1.1.3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2.1.2 基于原始股东退出的公司上市动机
        2.1.3 公司上市其它动机
        2.1.3.1 正式兼并理论
        2.1.3.2 市场时机理论
        2.1.3.3 生命周期理论
        2.1.3.4 外部性及市场反馈理论
    2.2 投资者行为特征理论分析
        2.2.1 传统投资者行为理论
        2.2.2 现代投资者行为理论
        2.2.2.1 分离定理
        2.2.2.2 投资组合理论
        2.2.2.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2.2.4 套利定价模型
        2.2.3 行为金融理论
        2.2.3.1 期望理论
        2.2.3.2 风险选择的两因素理论
        2.2.3.3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2.2.3.4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2.3 股票市场政府行为特征理论分析
        2.3.1 股票市场监管理论
        2.3.1.1 股票市场监管原因理论
        2.3.1.2 股票监管内容理论
        2.3.2 股票市场政府行为理论
    2.4 博弈论相关理论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上市行为特征分析
    3.1 中国上市公司上市动机及行为历史沿革
        3.1.1 我国上市公司主体历史沿革
        3.1.1.1 集体企业主体阶段(1984年-1992年)
        3.1.1.2 国有企业主体阶段(1993年-2000年)
        3.1.1.3 混合发行主体阶段(2001年-2012年)
        3.1.2 股权分置问题及改革
        3.1.2.1 我国股权分置问题由来
        3.1.2.2 我国股权分置问题引起的弊端
        3.1.2.3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
    3.2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高估原因
        3.2.1 上市公司正常价值高估
        3.2.1.1 杠杆效应
        3.2.1.2 宣传效应
        3.2.1.3 股票变现效应
        3.2.1.4 人才吸引效应
        3.2.1.5 政策支持效应
        3.2.1.6 风险分散效应
        3.2.2 我国上市公司价值非正常高估
        3.2.2.1 政府管制造成上市资源短缺
        3.2.2.2 监管缺位形成的隧道效应
        3.2.2.3 政绩需求催生的虚假繁荣
    3.3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股权融资偏好
        3.3.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表现形式
        3.3.1.1 资本结构中股权比例偏高
        3.3.1.2 外源性融资金额远大于内源性融资
        3.3.1.3 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金额远高于债券融资金额
        3.3.2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3.3.2.1 发行审批制度
        3.3.2.2 股权融资软约束
        3.3.2.3 不合理的上市公司考核体系
        3.3.2.4 内部人控制
        3.3.3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危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特征分析
    4.1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特征
        4.1.1 投资主体多样化
        4.1.2 投资目标多元化
        4.1.3 投资方式差异化
        4.1.4 投资决策感性化
    4.2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主体结构演变
        4.2.1 散户主导的自由发展时代
        4.2.2 机构主导的坐庄投机时代
        4.2.3 机构竞争时代
        4.2.4 资本竞争世道
    4.3 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分析
        4.3.1 我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历程
        4.3.1.1 起步阶段(1998年前)
        4.3.1.2 发展阶段(1998年-2004年)
        4.3.1.3 壮大阶段(2004年至今)
        4.3.2 我国段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简介
        4.3.2.1 证券公司
        4.3.2.2 证券投资基金
        4.3.2.3 保险公司
        4.3.2.4 社保基金
        4.3.2.5 外国机构投资者
        4.3.2.6 私募基金
        4.3.2.7 信托公司
        4.3.2.8 企业法人
        4.3.3 我国投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存在问题
        4.3.3.1 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低下
        4.3.3.2 投资理念欠缺、未能发挥稳定市场功能
        4.3.3.3 机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难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4.4 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
        4.4.1 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结构
        4.4.1.1 投资者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能够承受较大投资风险
        4.4.1.2 投资者教育水平较高,投资理念逐步改进
        4.4.1.3 中等收入水平投资者占大多数、股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4.4.2 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特征
        4.4.2.1 投资股市目的主要是获得资本利得,显示出较高投机性
        4.4.2.2 具备较强风险意识,但认识不够理性
        4.4.2.3 倾向短期炒作,忽视上市公司基本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股票市场政府行为特征分析
    5.1 中国股票市场的政府监管
        5.1.1 中国股票市场发行监管
        5.1.1.1 中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历史沿革
        5.1.1.2 中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现状
        5.1.2 中国股票市场股票交易监管
        5.1.2.1 中国股票市场反操纵监管
        5.1.2.2 中国股票市场反内幕交易监管
        5.1.2.3 中国股票市场反欺诈监管
        5.1.3 中国股票市场稳定市场监管
        5.1.3.1 中国股票市场股价限制管理
        5.1.3.2 中国股票市场退市监管
        5.1.3.3 中国股票市场股票信用交易管理
        5.1.4 我国股票市场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5.1.4.1 监管目标不明确,受制于国家短期经济目标实现
        5.1.4.2 监管侧重于短期行为,缺乏长期理念
        5.1.4.3 侧重于公司上市监管,忽视信息披露监管
        5.1.4.4 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力,削弱了市场信心
    5.2 中国股票市场的政府行为
        5.2.1 设定股票市场制度规则
        5.2.2 提供股票市场隐形信用担保
        5.2.2.1 政府股票市场隐性信用担保采取的形式
        5.2.2.2 政府股票市场隐性信用担保带来的问题
        5.2.3 提供上市资源
        5.2.4 进行股市调控
        5.2.4.1 我国政府对股票市场主要干预方式
        5.2.4.2 我国政府股票市场干预原因
        5.2.4.3 我国政府对股票市场干预带来的问题
        5.2.5 政府作为中国股票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后果
        5.2.5.1 政府参与股票市场行为的积极作用
        5.2.5.2 政府参与股票市场行为的不利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股票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6.1 审批制下我国股票市场博弈研究
        6.1.1 审批制下我国股票市场参与者行为博弈分析
        6.1.2 审批制下理想股票市场上参与者行为博弈分析
    6.2 核准制下我国股票市场博弈研究
        6.2.1 模型假设
        6.2.2 混同均衡下市场参与者行为
        6.2.3 分离均衡下市场参与者行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股票市场运行分析
    7.1 基于参与者行为的中国股票运行状况分析
        7.1.1 理想状况下股票市场参与者行为介绍
        7.1.2 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行为特征及影响
        7.1.3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特征及影响
        7.1.4 我国股票市场政府行为特征及影响
        7.1.4.1 我国股票市场的政府监管行为特征及影响
        7.1.4.2 我国股票市场的政府参与行为特征及影响
    7.2 本文主要结论
    7.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5)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主题与意义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
    四、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公司并购与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司并购和公司治理
        一、公司并购内涵及并购方式
        二、公司治理内涵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并购对公司治理的正效应理论
        一、效率理论
        二、控制权市场理论
        三、自由现金流假说
    第三节 并购对公司治理的负效应理论
        一、管理者主义理论
        二、并购的自负假说
        三、并购的隧道效应理论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现状及公司治理效果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动因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特征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治理效果
        一、公司并购与股权结构变化
        二、公司并购对董事会构成与运作的影响
        三、公司并购与高管激励约束制度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评估及检验
        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评估体系的构建
        二、因子得分评估模型
        三、数据来源
        四、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评估实证研究
        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六、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控股股东侵占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
        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控股股东侵占行为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主要方式
        三、我国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第二节 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模型分析
        一、影响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问题的制度因素
        二、公司并购中影响控股股东侵占的非制度因素
        三、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问题的实证
        一、实证假设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三、变量选择
        四、模型构建
        五、描述性统计
        六、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问题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的市场特征
        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现状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典型案例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机理分析
        一、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二、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后果和影响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一、实证假设
        二、样本选择
        三、变量选取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五、模型构建
        六、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国外对公司并购的中小股东保护和内幕交易监管
        一、国外对公司并购的中小股东保护法律法规
        二、国外对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监管
    第二节 我国对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抑制
        一、关联交易的规范管理
        二、提高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
    第三节 我国对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的控制
        一、完善并购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二、提高对内幕交易的监控手段
        三、加大对内幕交易者的惩罚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问题产生
    第二节 选题研究概况及创新
    第三节 分析方法与工具运用
        一、 法理学分析
        二、 法律的经济分析
        三、 比较分析
        四、 案例分析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公司控制权理论解析
    第一节 公司控制权相关概念
        一、 公司控制概述
        二、 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司控制权
    第二节 现代公司控制权理论探析
        一、 两权分离理论
        二、 内、外部控制理论
        三、 委托代理理论
        四、 不完全契约理论
    第三节 公司控制权滥用法律规制价值内涵
        一、 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视角
        二、 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目标
        三、 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作用
第二章 金融危机下公司控制权考察
    第一节 西方国家公司控制权配置分析
        一、 西方国家公司控制权配置沿革
        二、 西方国家控制权模式特征
    第二节 美国公司控制权的特征
        一、 美国公司权力配置
        二、 美国公司股权结构
    第三节 金融危机对美国公司影响
        一、 金融危机下美国公司的困境
        二、 金融危机下美国公司治理反思
    第四节 金融危机对公司治理原则的启示
        一、 公司治理法律理念制度亟待确立
        二、 股东会中心主义的重新确立
        三、 完善高管激励的策略
        四、 深化监管机制的创新
第三章 我国公司控制权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公司控制权配置的演进
        一、 传统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特征
        二、 下放权力提高自主经营
        三、 承包经营阶段的经理控制权独立化
        四、 现代企业制度与股份制改造
    第二节 争夺控制权典型案例研究
        一、 云大科技控制权争夺案
        二、 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案
    第三节 我国公司控制权普遍存在问题分析
        一、 控制权过于集中的监督缺失
        二、 现有董事会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三、 现有监事会监督职能缺失
        四、 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第四章 我国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根源及规范视角
    第一节 我国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根源
        一、 股东利益冲突——公司控制权的源起
        二、 “两权分离”——公司控制权异化的开始
        三、 我国公司控制权滥用的现状概括
    第二节 公司控制权滥用规制的法律基础
        一、 “公司”社团局限性思考
        二、 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已有法律应答
        三、 公司控制权滥用的规制路径及保护界限
    第三节 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视角
        一、 代理成本视角下法律规制的策略
        二、 资本制度视角下法律规制的策略
第五章 控制权滥用规制的法律体系构建
    第一节 公司控制权滥用法律规制体系的内涵
        一、 公司自治理论对实务的影响
        二、 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体系的适当性考量
        三、 公司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设置
    第二节 公司控制权滥用原则性法律规制
        一、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二、 衡平居次原则的确立
    第三节 公司控制权滥用程序性法律规制
        一、 程序法下公司控制权滥用的规制路径
        二、 程序法下股东派生诉讼规则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7)天津滨海多层次OTC市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多层次OTC市场的成功经验
    2.1 台湾地区两层次OTC市场
        2.1.1 柜台买卖中心成长为台湾地区高层次OTC市场
        2.1.2 兴柜市场成长为台湾地区低层次OTC市场
    2.2 美国三层次OTC市场
        2.2.1 美国高层次OTC市场--NASDAQ
        2.2.2 美国中层次OTC市场--OTCBB
        2.2.3 美国低层次OTC市场--粉红单市场
    2.3 多层次是成功OTC市场的共同点
        2.3.1 台湾两层次OTC市场比较
        2.3.2 美国三层次OTC市场比较
        2.3.3 成功OTC市场的共同点—多层次
第3章 我国OTC市场的发展沿革
    3.1 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前的OTC市场
        3.1.1 无政府参与的自发交易时期
        3.1.2 地方政府介入的柜台交易时期
    3.2 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的OTC市场
        3.2.1 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所并存发展阶段(1997年之前)
        3.2.2 取缔和全面禁止阶段(1997年--2001年)
        3.2.3 有限度放开和逐步发展阶段(2001年之后)
第4章 天津滨海新区OTC市场层次建设基础
    4.1 天津滨海OTC市场的建设环境
        4.1.1 天津股权交易所
        4.1.2 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
        4.1.3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
    4.2 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建立多层次OTC市场的基础优势
        4.2.1 天津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4.2.2 天津拥有较好的金融业发展基础
        4.2.3 时机已基本成熟
    4.3 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支撑
        4.3.1 私募股权基金在天津蓬勃发展
        4.3.2 天津滨海新区升级为一级政府
        4.3.3 金融改革创新方案开展得如火如荼
第5章 建立滨海新区三层次OTC市场的政策建议
    5.1 以滨海新区优势资源为基础建立三层次OTC市场
        5.1.1 将天津股权交易所发展成为中国的NASDAQ市场
        5.1.2 将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发展成为中国的OTCBB
        5.1.3 将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发展成为中国的粉红单市场
    5.2 滨海新区多层次OTC市场的交易制度建议
        5.2.1 采用"统一报价、分散交易"的交易方式
        5.2.2 营造合理的做市商制度
        5.2.3 实行集中监管和自律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制度原则
        5.2.4 建立灵活的升级转板和退市机制
        5.2.5 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5.3 滨海新区多层次OTC市场的社会支持体系
        5.3.1 加强OTC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间的宣传
        5.3.2 扶持和培育一批本地企业作为未来OTC的首批上市资源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3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一般介绍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股权结构
        2.1.2 公司绩效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2.2.3 公司治理理论
    2.3 股权构成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2.3.1 国有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2.3.2 法人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2.3.3 公众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2.4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2.4.1 从公司激励角度产生影响
        2.4.2 从监督约束角度产生影响
        2.4.3 从并购角度产生影响
        2.4.4 从代理权争夺角度产生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现状
    3.1 股权结构的复杂性
    3.2 股权构成的现状分析
        3.2.1 国有股比例缓慢下降
        3.2.2 法人股绝对量有所增长
        3.2.3 公众股比例上升
    3.3 股权集中度的现状分析
        3.3.1 股权集中度仍较高
        3.3.2 第一大股东所拥有的控制权相对减少
    3.4 上市公司的绩效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实证检验
    4.1 采用秩相关分析的可行性
    4.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3 解释变量的选取
        4.3.1 CR 指数
        4.3.2 赫芬德尔系数
        4.3.3 Z 指数
        4.3.4 解释变量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4.4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4.4.1 Tobin Q 值
        4.4.2 净资产收益率ROE 和总资产收益率ROA
        4.4.3 每股收益EPS
    4.5 控制变量的选取
        4.5.1 公司规模ASSET
        4.5.2 资产负债率DAR
    4.6 净资产收益率与股权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4.6.1 相关性判定
        4.6.2 回归分析
    4.7 总资产收益率与股权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4.7.1 相关性判定
        4.7.2 回归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对策建议
    5.1 逐步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向“相对集中”转变
        5.1.1 实证分析结果的启示
        5.1.2 股权高度集中时的对策
        5.1.3 股权高度分散时的对策
    5.2 优化股权结构的其他途径
        5.2.1 对公司经营者实施股票期权
        5.2.2 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
        5.2.3 鼓励企业法人相互持股
        5.2.4 推进银行法人股东化
    5.3 完善法制环境,健全监管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论金融道德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动因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金融与道德
    第一节 金融的内涵
        一、金融的含义
        二、金融伦理关系
    第二节 金融的伦理属性
        一、金融伦理的含义
        二、金融的道德性
        三、货币的道德性
        四、信用的道德性
        五、金融主体的伦理特性
第二章 金融道德风险研究与述评
    第一节 道德风险研究概览
    第二节 道德风险的伦理学研究
        一、关于道德自身的风险性
        二、关于金融道德风险的特征
        三、关于道德风险分析
        四、关于道德风险概念的分层界定
        五、关于道德风险的作用
        六、关于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
        七、关于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三节 道德风险的经济学研究
        一、制度经济学与道德风险
        二、行为经济学与道德风险
        三、信息经济学与道德风险
    第四节 道德风险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第五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专题研究
    第六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金融道德风险的内涵
    第一节 金融风险
        一、风险的定义
        二、金融风险的含义
    第二节 金融道德风险
        一、金融道德风险的定义
        二、金融道德风险的内涵
    第三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特性
        一、从发生主体看─风险人为化
        二、从存在的状态来看─风险长期化
        三、从风险的结果看─风险社会化
第四章 金融道德风险的细分
    第一节 道德风险分类概述
        一、基于伦理学的分类
        二、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第二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分类标准
        一、按照金融行业分类
        二、按照风险源分类
        三、按基本道德标准分类
    第三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类别分析
        一、失约风险
        二、失真风险
        三、失公风险
        四、失职风险
        五、失节风险
        六、失序风险
第五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人性
    第一节 人的自利性与道德的规范性
        一、人的三大利益需求
        二、人的自利性的特点
        三、自利与道德的冲突
    第二节 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
        一、人的需要的无限性
        二、资源的有限性
    第三节 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与道德的普遍性
        一、人的理性有限
        二、人的认识有限
        三、人类自律的有限性与道德选择的多样性
第六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制度
    第一节 制度空间下的金融道德风险
        一、制度的缺失
        二、制度的错误
        三、制度的时空差
        四、制度的模糊
        五、制度的可操作性
        六、制度的执行效力
    第二节 权力失衡下的金融道德风险
        一、职权界定不严格
        二、产权制度的内生缺限
        三、所有权结构不均衡
    第三节 机制缺陷下的金融道德风险
        一、高管人员角色定位模糊
        二、监督机制严重弱化
        三、激励约束机制不科学
第七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金融脆弱性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一、机会成本的客观性
        二、交易契约的非公平性
        三、交易合同的不完备性
        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第二节 信用的脆弱性
        一、金融过程的时空分离
        二、金融关系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
        三、金融业竞争的“趋利性”
        四、金融信用的创造性
    第三节 金融伦理的冲突性
        一、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利益冲突
        二、金融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金融行业的利益冲突
第八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政府金融监管行为
    第一节 政府金融监管中的道德风险
        一、政府担保制度的道德风险
        二、政府金融监管体制的道德风险
        三、政府金融监管政策的道德风险
        四、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
    第二节 政府金融监管道德风险的根源
        一、从政府的自身特性来看
        二、从金融监管来看
第九章 构建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体系
    第一节 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理念
        二、基本框架
        三、基本关系
    第二节 金融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
        一、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
        二、金融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准则
        三、金融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四、道德风险日常监控体系
        五、金融道德风险预警体系
    第三节 金融道德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共赢的利益机制
        二、持续的激励机制
        三、人事风险管理机制
        四、金融纪检监察体制
    第四节 金融信用道德体系的构建
        一、建设信用信息系统
        二、建立信用经营管理体系
        三、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约束体系
    第五节 金融合规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有效的合规管理框架
        二、构建合规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构建合规文化
    第六节 金融自律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社会认同的自律组织的伦理原则
        二、完善金融自律组织体系
        三、培育员工自律的职业素养
        四、打造牢固的心理契约
    第七节 金融道德监管体系的构建
        一、转轨金融中监管职能的重构
        二、金融市场监管体制的重构
        三、发挥金融安全网政策的抑制效应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与假定
    1.3 研究的对象与思路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的方法与资料
第2章 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述评
    2.2 公司治理制度的基础理论
        2.2.1 企业的合约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现代产权理论
    2.3 公司治理制度的直接理论
        2.3.1 金融模式论
        2.3.2 市场短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4 内部人控制理论
第3章 国外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比较分析
    3.1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
        3.1.1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结构框架
        3.1.2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主要特征
        3.1.3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形成原因
    3.2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
        3.2.1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结构框架
        3.2.2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主要特征
        3.2.3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形成原因
    3.3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
        3.3.1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结构框架
        3.3.2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主要特征
        3.3.3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形成原因
    3.4 国外公司治理制度模式的评价
        3.4.1 对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评价
        3.4.2 对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评价
        3.4.3 对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评价
    3.5 国外公司治理制度模式研究启示
第4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4.1 公司治理制度的相关概念
        4.1.1 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
        4.1.2 公司治理制度的概念内涵
        4.1.3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界定
        4.1.4 公司治理机制的概念内涵
        4.1.5 公司治理模式的概念界定
        4.1.6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
    4.2 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因素
        4.2.1 法律体系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4.2.2 股权性质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4.2.3 市场模式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4.2.4 文化传统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4.2.5 经济转轨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4.2.6 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4.3 公司治理制度的主体及行为分析
        4.3.1 控股股东行为与公司治理制度
        4.3.2 非控股股东行为与公司治理制度
        4.3.3 经营者行为与公司治理制度
    4.4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理论与目标选择
        4.4.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理论选择
        4.4.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目标选择
    4.5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合理化评价体系
        4.5.1 衡量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方法
        4.5.2 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理论标准
        4.5.3 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操作性标准
第5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1.1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5.1.2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3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
    5.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2.1 股权性质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2.2 股权结构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2.3 激励机制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2.4 经营合规性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3 实证分析结论
第6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变迁与问题
    6.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6.1.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历程
        6.1.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6.1.3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
    6.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6.2.1 公司治理行政化
        6.2.2 内部人控制严重
        6.2.3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6.2.4 激励机制严重扭曲
        6.2.5 外部治理机制弱化
第7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
    7.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直接原因
        7.1.1 股权分置造成公司治理动力缺失
        7.1.2 国有控股造成激励机制失效
        7.1.3 机构投资者发育不良致使约束不足
        7.1.4 公司治理方式重形式轻实质
    7.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深层原因
        7.2.1 现行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缺陷
        7.2.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7.2.3 公司发行上市制度行政化
        7.2.4 退市制度的政府干预
        7.2.5 诚信文化和声誉机制缺失
        7.2.6 公司治理和基础制度不匹配
第8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8.1 导致优质企业境外上市
    8.2 影响公司的可持续经营
    8.3 致使证券市场过度投机
    8.4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频发
第9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
    9.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原则
        9.1.1 股东利益的保护原则
        9.1.2 股东的平等待遇原则
        9.1.3 权力制衡原则
        9.1.4 激励与约束原则
        9.1.5 信息披露原则
    9.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
        9.2.1 股权结构的设计
        9.2.2 董事会结构设计
        9.2.3 监事会的职责再造
        9.2.4 完善各类投票规则
    9.3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环境设计
        9.3.1 加快培育控制权市场
        9.3.2 大力发展经理人才市场
        9.3.3 提高中介机构执业素质
        9.3.4 完善上市企业的法律制度
第10章 健全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10.1 对国有资产进行战略调整
    10.2 深化股权分置后期配套改革
    10.3 尽快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10.4 规范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10.5 建立股东的直接退出机制
    10.6 强化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
第11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由只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到参与实业经营,转型并非偶然(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D]. 罗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A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研究[D]. 张晓惠. 南昌大学, 2019(02)
  • [3]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 黎洁.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4]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行为特征研究[D]. 邓增洪. 武汉大学, 2013(12)
  • [5]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 任荣. 南京大学, 2013(05)
  • [6]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 王泽禹. 吉林大学, 2012(03)
  • [7]天津滨海多层次OTC市场机制研究[D]. 张蓓. 天津财经大学, 2010(02)
  • [8]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 马婷洁. 燕山大学, 2009(07)
  • [9]论金融道德风险[D]. 梅世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
  • [10]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 代激扬. 西南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从只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到参与实业经营,转型并非偶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