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一、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蔡碧华,付婷[1](2021)在《在ICU昏迷患者治疗时对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在ICU昏迷患者治疗时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ICU昏迷患者家属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所选患者家属以护理干预措施差异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50例,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家属其负面情绪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显着低于参照组,且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着高于参照组,所有对比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ICU昏迷患者治疗时,对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健康状态。

夏素琴[2](2021)在《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三个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以期为重症患儿家庭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福建省内4所三级甲等专科或综合性医院的儿童重症监护室的315例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PCIS)、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家庭坚韧力量表(FHI)、中国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分析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三者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主要变量;采用AMOS 26.0统计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因素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描述性分析(1)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9.22±13.88)分,总条目均分为(2.88±0.45)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共264例(占83.81%)。各维度中,不明确性总分(40.00±8.03)分及条目均分(3.08±0.62)分最高,其次为复杂性(23.18±4.62)分,信息缺乏性(13.41±2.85)分,不可预测性(12.63±2.24)分。(2)重症患儿父母家庭坚韧力总分为(42.92±8.08)分,总条目均分(2.15±0.40)分,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各维度中,承担总分为(21.45±4.37)分,控制总分(11.10±3.68)分,挑战总分(10.37±2.15)分。(3)重症患儿父母心理弹性总分为(63.38±15.89)分,总条目均分(2.54±0.64)分,低于国内正常儿童父母平均值(71.04±11.37)分。各维度中,坚韧性(32.35±9.29)分,力量性(21.49±5.34)分,乐观性(9.55±2.65)分。2.影响因素分析(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在父母不同居住地、子女个数、家庭坚韧力及心理弹性上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被纳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居住地OR值为2.382(95%CI 1.132~5.012);不同子女个数OR值为2.130(95%CI 1.181~3.841);家庭坚韧力OR值为0.935(95%CI 0.888~0.985);心理弹性OR值为0.954(95%CI 0.931~0.978)。(2)家庭坚韧力在父母不同居住地、婚姻状态、患儿年龄及危重症评分等级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弹性在与患儿不同关系、居住地、职业、家庭月收入、患儿性别、患儿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1)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各分维度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002~-0.434|,P<0.01)。(2)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不明确性维度、复杂性维度与家庭坚韧力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238~-0.362|,P<0.01);信息缺乏性维度与家庭坚韧力呈负相关(r=-0.120,P<0.05);不可预测性维度与家庭坚韧力控制维度呈负相关(r=-0.122,P<0.05)。(3)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与家庭坚韧力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r=|0.139~0.530|,P<0.01)。4.中介效应分析心理弹性对疾病不确定感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家庭坚韧力在心理弹性与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中介效应估计值为-0.104,家庭坚韧力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坚韧力及心理弹性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医护人员积极关注。2.不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居住地、子女个数、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有关。3.家庭坚韧力与不同居住地、婚姻状态、患儿年龄、患儿危重症评分等级有关。4.心理弹性与不同居住地、职业、家庭月收入、患儿关系、患儿性别、患儿年龄有关。5.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各分维度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呈负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与家庭坚韧力及各维度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对疾病不确定感有直接作用,也可通过家庭坚韧力的中介效应起间接作用。应注重以家庭为整体,加强对父母的健康宣教及沟通交流、情绪疏导,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帮助父母积极地应用家庭内部资源,调整心理状态,增强家庭坚韧力,从而有效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韩露露[3](2021)在《ICU住院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混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Research,MMR)了解ICU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使医护人员对ICU住院患者家属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进而探索更佳的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聚敛式设计,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同时开展。(1)量性研究部分采用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入住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200例住院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使用患者、家属一般资料调查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CCFNI)收集相关信息,采用Epi Data 3.1和SPSS25.0软件完成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ICU住院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入住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16例住院患者家属作为访谈对象,对访谈的资料采取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ICU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量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5个维度中,家属在病情保证维度(3.75±0.35分)、获取信息维度(3.51±0.50分)和亲近患者维度(3.51±0.49分)的心理需求较高;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属认为重要的心理需求包括5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分别为:(1)个人痛苦(情感上震惊、经济困难);(2)病情保证(转科计划、了解病情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3)信息和交流(获取信息、加强医患沟通);(4)亲近患者(探视陪伴患者、灵活探视、亲自照护患者);(5)指导需求。(2)ICU住院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有无ICU照护经历、职业状况是病情保证维度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家庭居住环境、疾病了解情况是医护人员支持维度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是否和患者生活在一起、疾病了解情况、年龄是获取信息维度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有无宗教信仰是家属自身舒适维度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ICU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包括:病情保证、获取信息、亲近患者以及加强医患沟通、灵活探视、指导需求。有ICU照护经历的家属心理需求高于无ICU照护经历家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家属心理需求高于无业家属;居住在城镇的家属心理需求高于农村患者家属;不了解病情的家属心理需求高于了解病情的家属;和患者生活在一起的家属心理需求更高;年龄越小,家属心理需求越高;无宗教信仰的家属心理需求高于有宗教信仰的家属。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出ICU住院患者家属的不同心理需求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满足相关需求,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叶冬婷[4](2020)在《迁移手册对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家属和神经外科护士对神经外科ICU的脑出血患者转出的指导需求,编制一套科学、可行的迁移手册,并探讨该手册的应用对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有效性。方法:1.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访谈法了解家属在脑出血患者从神经外科ICU转出时的感受与需求,并以神经外科护士的视角,为家属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转出指导,为编制迁移手册提供参考。2.在第一部分对家属及护士的半结构访谈基础上,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指南,编制手册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形成迁移手册。3.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1月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从神经外科ICU转至普通病房的脑出血患者家属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转出护理,试验组在常规转出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迁移手册为依托的个体化转出护理方案。采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照顾者准备度量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得分情况,以评价干预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共访谈了16位研究对象,包括9名家属、7名医护人员,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转录、编码、分析,共提炼了8个主题,包括患者的疾病转归、迁移计划、疾病知识及治疗的简介、患者安全保障、基础护理技能指导、康复计划、家属须知、心理指导。2.本研究共有1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函询,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100%,具有较高的积极系数;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25、0.902,均>0.7;Kendall和谐系数经检验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编制的迁移手册内容包括迁移计划、脑出血疾病知识、患者安全保障、基础照护技能、早期康复知识及心理支持,共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3.转出前,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出24h后,两组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得分均高于转出前,但试验组升高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得分对照组持续升高,试验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72h后,两组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得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较转出24h后均有所下降,试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量表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72h后,两组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得分较转出前均有提高,试验组照顾者准备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半结构访谈发现,家属在患者从神经外科ICU转移这一时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且照护技能薄弱,并渴望从医护人员处得到相关信息与知识,因此医护人员应尊重和理解家属出现的负面情绪,加强与家属之间的交流,鼓励家属,积极为家属寻求解决办法,使其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护,加快患者的康复。2.通过质性访谈和文献分析初步编制的迁移手册,经专家咨询后,最终形成了具有可靠性、全面性的手册,该手册除了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外,还融入了二维码视频,有助于缓解视觉疲劳,且简单易懂。3.通过基线调查,家属存在中高等程度的迁移应激水平和疾病不确定感,并且其照顾者准备度处于较低水平。以迁移手册为依托的个体化转出方案,通过在转出的各个阶段,为家属提供充足的信息,并进行转出后的访视,利用迁移手册指导家属各项照护技能,显着降低了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和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照顾者准备度。

周立民[5](2020)在《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在医院环境中,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由于其封闭的环境、高科技的抢救设备,各种有创侵入性治疗,特别是当患者病情危及生命而入住ICU时,除患者本人外其家属面对患者的重病状态和生命随时存在危险等不确定因素时,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赋能心理护理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患者,国外仅有少数文献进行报道,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在ICU住院期间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弹性以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目的调查ICU患者家属感知到的赋能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弹性的现状,并对ICU患者家属感知到的赋能心理护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焦虑抑郁情绪、赋能心理护理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ICU医护人员有预见性的采取合理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以减轻家属负性情绪,提供积极有效的心理引导,促进康复的同时和谐医患护患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郑州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三个病区的患者家属共3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患者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危重症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得分总分为(51.48±4.20)分,其中自我支持维度为(4.47±0.48)分,专业支持维度为(4.25±0.60)分、情感支持维度为(4.15±0.64)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1.49±8.13)分,其中坚韧维度为(2.53±0.62)分,自强维度为(2.42±0.86)分,乐观维度为(2.31±0.53)分。ICU患者家属焦虑得分为(6.04±3.38)分,抑郁得分为(5.88±3.24)分。2.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水平在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是否存在宗教信仰以及ICU住院日数及医疗付费方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高低分组在心理弹性及焦虑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弹性总分及三个维度均与赋能心理护理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与赋能心理护理总分及各个维度呈负相关(P<0.05);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4.对焦虑的回归分析显示: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专业支持、自我支持、情感支持三个维度和心理弹性的自强、乐观两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对抑郁的回归分析显示: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专业支持、自我支持、情感支持三个维度和心理弹性的自强维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1)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处在较高水平。(2)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收入、医疗付费方式以及患者ICU住院日数等是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的影响因素。(3)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和心理弹性对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

王秋晨[6](2020)在《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临床护士作为医疗活动最直接和主要的参与者,是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满足状况堪忧,护士主导的心理护理在维护患者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护士缺乏足够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尽管部分医院已认识到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对医院内护士开展了部分心理护理在职培训,但尚存在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培训形式过于理论化、培训效果难以实践化等不足,难以满足护士全面、专业、持续推进临床心理护理的现实需求。因此,本课题基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分析参照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经过临床护士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构建形成“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以期为临床护士系统性、专业化心理护理在职培训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1、护患双方心理护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根据现象学方法论原则,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2名护士及护理管理者、16名患者及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明晰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及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2、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析出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的相关工作内容;3、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将质性研究所得学习者(护士)需求和社会(患者/患者家属)需求与内容分析所得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整合,形成包括培训模块、子模块以及学习单元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草案经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4、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根据“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形成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软件,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初稿中涉及的113项学习单元的培训需求程度进行调查,共调查6省市8家综合医院的1017名临床护士对各知识单元的培训需求;依据此调查结果调成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并邀请18位专家对调整后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了“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结果1、通过对护患双方的深度访谈,共归纳出患方主题2个:“患方可从心理护理中获益但尚存未满足的心理需求”、“患方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护方主题3个:“护士认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自认能力不足”、“护士亟需心理护理专业化培训”、“护士期待系统规范的实操性培训内容”。整合护患双方需求,将需要培训的18项具体内容归纳为7类:(1)促进有效的护患沟通;(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患者心理评估与异常心理识别;(4)临床心理护理常用技术;(5)心理治疗的专业方法;(6)危机中患者的心理支持;(7)临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2、通过心理护理相关工作指南、实践标准、培训框架的内容分析,析出了护士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内容,包括护患沟通与护患关系、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危机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3、结合质性研究与文献分析的结果,构建包括5个培训模块,26个培训子模块,118个学习单元(分为基础级和进阶级)在内的培训知识体系草案。经过专家小组会议,初步形成适用于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包括5个培训模块、25个培训子模块、113个培训学习单元(分为入门级、进阶级和高阶级三级),并对培训模块及子模块的内涵进行了描述。4、针对6省市8家综合性医院1017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心理护理培训内容的需求得分均大于4分,总体需求得分为(4.369±0.577)分,依据培训需求得分,调整E模块下部分学习单元的分级。之后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知识体系,最终确立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包括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和107个培训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培训学习单元中包括入门级培训内容59项、进阶级培训内容35项和高阶级培训内容13项。结论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明晰了患者心理护理需求、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相关工作内容,经专家论证,确定了 5个培训模块及其内涵、25个培训子模块及其内涵、107个学习单元及其分级,形成了系统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该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培训内容的临床实践性,提升实践技能占比,致力实现培训迁移;模块化、内容进阶式分级的培训设置,既有利于有针对性、灵活性地开展培训,又为全面系统、循序渐进开展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本研究不仅在心理护理培训内容设置方面做出了探索,丰富了我国临床护士在职培训的理论体系,还为未来培训教材以及心理护理能力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郝倩[7](2020)在《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工作内容构建》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采用Meta分析的方式,评价ICU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转出患者的过渡效果,分析不同干预形式、干预持续时间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作为过渡期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依据。2.基于Meta分析的研究结果和前期文献回顾,初步构建适用于ICU转出患者的过渡期护理方案。研究方法:1.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采用系统的文献检索策略全面检索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筛选后,归纳研究相关的原始信息。采用Cochrane干预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结合文献研究、Meta分析结果,形成干预内容初稿。运用德尔菲法,选取江西省内13位三甲综合医院的护理、临床医疗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基于科学可行的原则,结合函询专家意见,经研究小组讨论、修改后,形成了最终的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内容。研究结果:1.最终纳入研究13篇文献进行分析。干预后效果评价显示,过渡护理干预组比对照组更能降低ICU重返率。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干预形式对预后影响没有差异;干预时间持续78天的干预具有明显效果。2.本研究中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9%、100%,提出建议的专家比率分别为76.9%、15.4%,专家权威系数为0.81,熟悉程度为0.68。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后,调整条目7项、删除条目1项、增加条目1项,最后确立由干预方案介绍、干预内容组成的32个条目的干预内容。研究结论:基于Meta分析和德尔菲法构建的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干预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值得借鉴的实施策略,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护理过渡实施。

郑秀[8](2020)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在调查我国山西省某地区ICU患者家属的医护质量满意度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改善ICU患者家属对医护质量满意度及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我国ICU患者家属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提高家属作为患者照顾者及社会支持者的关键作用,为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文化和护理模式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属于类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人综合ICU的114名ICU患者的家属,时间为2019年2月2019年11月,因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对ICU实行两种干预制度,因此本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选取26月的57例ICU患者的家属为对照组,711月的57例ICU患者的家属为干预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医疗健康指导,干预组除对照组的常规干预措施外,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指导,内容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探视制度、信息共享、家属参与及心理支持。使用ICU患者及家属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和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分析该模式提高家属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方面的作用。分别收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入住ICU的48小时内和出ICU后72小时内的随访资料。使用SPSS23.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干预前两组ICU患者家属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与患者关系、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和付费方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表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ICU患者的一般资料,如ICU的住院天数、入科方式、患者的诊断,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ICU患者家属的“C-CCFCC”得分情况,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的满意度水平总分及6个分维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ICU患者家属的“MUIS-FM”得分情况,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4个分维度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两组干预后的“C-CCFCC”得分情况,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满意度中被接纳,支持和舒适3个分维度,两组在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的满意度总分及分维度病情保证、获取信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干预后的“MUIS-FM”得分情况,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中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2个分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分维度内不明确性、信息缺乏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C-CCFCC”情况,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满意度总分及5个分维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MUIS-FM”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4个分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的“C-CCFCC”情况,干预组在干预前57人,实施干预后为52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干预组的满意度中被接纳、支持和舒适3个分维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干预前后总分及分维度内病情保证、获取信息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的“MUIS-FM”情况,干预组干预前57人,干预后为52人,干预组的疾病不确定感中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2个分维度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分维度内不明确性、信息缺乏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通过对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与满意度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在干预前、后与干预后满意度总分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0.643,P值分别为0.018和0.001,说明ICU患者家属干预前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干预后满意度总分存在负向的弱相关关系,ICU患者家属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与干预后满意度总分存在负向的强相关关系。即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程度越低,其家属满意度水平越高。结论1.在山西省某地区,ICU患者家属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呈一般水平,ICU患者家属有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2.在ICU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有效减少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尤其在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分维度不明确性和信息缺乏性的作用更明显。3.在ICU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改善ICU患者家属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尤其在满意度总分、分维度病情保证和获取信息方面有促进作用。4.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低,其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水平越高。

李忻宇[9](2020)在《CICARE沟通模式对NS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迁移应激(Relocation Stress)是指因环境改变,特别是无思想准备的改变,加上健康状况不佳引起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失调。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患者转出到普通病房后,家属由于患者病情、环境、社会等因素原因存在一定的迁移应激。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转出神经外科监护室(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SICU)时,其自理能力及决策能力均有缺失,甚至完全丧失,家属因同时承担了决策者及照顾者的角色,可能存在较严重的迁移应激。迁移应激一方面可能影响ICU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一方面家属照顾能力又会影响“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因此改善ICU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在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多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ICU联络护士、信息支持等方法来改善ICU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某些特殊专科疾病的危重患者及家属缺少针对性。随着ICU停留时间越来越短和国内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过渡期护理模式及ICU联络护士较难在我国较大范围推广,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不增加人力成本基础上高效地为患者家属提供信息支持是护理领域目前的探讨热点之一。CICARE(Connect/Introduce/Communicate/Ask/Respond/Exit)沟通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流程为导向的标准沟通方式,它通过Connect(接触)、Introduce(介绍)、Communicate(沟通)、Ask(询问)、Respond(回答)、Exit(离开)六个循序渐进的步骤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可以将护理工作过程中的沟通环节进行规范化、流程化处理,从而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患者家属。因此,本研究将CICARE沟通模式应用于NSICU的患者家属,探讨该模式对其迁移应激的影响。目的:探讨CICIARE沟通模式对NS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为进一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CICARE沟通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19年10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NSICU治疗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期的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患者从NSICU转科至普通病房期间采用传统沟通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转科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患者从NSICU转科至普通病房期间采用CICARE沟通模式对患者家属进行转科健康教育。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Family relocation stress scale,FRSS)、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收集患者转出NSICU24小时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与照顾能力以及患者转出NSICU72小时后家属的照顾能力;记录患者转入病房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转入病房后医疗费用和患者住院总医疗费用。采用t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数据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及等级变量进行数据分析,比较CICARE沟通模式与传统沟通模式下NS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照顾能力的差异以及患者医疗费用、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转科24小时内患者家属FRSS得分为32.77±4.26分(22~39分),对照组转科24小时内患者家属FRSS得分为48.14±7.78分(36~62分)。试验组FR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转科24小时内家属FCTI得分为10分(7-11分),72小时后家属FCTI得分为4.5分(3-9分)。对照组转科24小时内家属FCTI得分为22分(14-30分),72小时后家属FCTI得分为13分(10-22分)。试验组转科后24小时内及72小时后家属FCTI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个组在转科72小时后患者家属FCTI得分明显低于转科24小时内的FCTI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转科72小时后患者家属FCTI得分与24小时内患者家属FCTI得分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患者转入病房后住院天数平均为9.50±2.95天(6~17天),总住院天数平均为23.97±9.95天(12~54天);对照组患者转入病房后住院天数平均为11.72±3.44天(5~20天),总住院天数平均为29.76±11.73天(9~63天)。试验组患者转入病房后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患者转入病房后医疗费用为11055.5元(8956-5122.25元),住院总医疗费用为114045.5元(45632-152452元);对照组患者转入病房后医疗费用为21342元(14884.5-37189元),住院总医疗费用为171321元(104271-270301元)。试验组患者转入病房后医疗费用及住院总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有效改善了 NSICU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提高了家属的照顾能力,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李美乔[10](2020)在《医护人员看待ICU伦理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隔离的场所与设备,并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术后早期康复与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ICU为患者提供密切的的监测与供给,故被称为深切治疗部。这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共同发展,伴随着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ICU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ICU存在的伦理问题却与日增多,这些伦理问题直接影响了ICU的医疗质量,国内关于ICU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临床技术上的研究,对伦理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探索ICU现存的伦理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伦理路径迫在眉睫。基于此背景,笔者欲对大连市的一些医院进行调研,深入调查ICU的人文环境与其存在的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现状的伦理路径。本文的角度是从点及面,以大连市三甲医院ICU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是围绕着ICU几个突出伦理问题展开,故而其前提是力求反映真实现状。其次,对于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经过与ICU的医护人员的讨论,使之既可以不引起被调查者的抵触心理又可最大限度的对调查的问题进行了解。在问题数量与内容选择上比例适中,针对一些敏感问题(如:过度医疗、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情况等)上采用问答题的形式,避免因部分受调查者由于抵触心理出现乱选的的情况对调查结果造成干扰,调查问卷具有可靠性。既能客观的反映某市ICU的伦理问题现状,也能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同等级医院的ICU伦理问题现状。通过此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ICU的人文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方法。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结果:(1)ICU的过度医疗现象。(2)ICU忽视医学伦理的问题。(3)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问题。(4)长期入住ICU的患者的经济伦理问题。(5)ICU终末期患者治疗策略的伦理问题。(6)ICU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的相关伦理问题。结论: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本课题研究认为改善ICU伦理环境的路径主要从控制医疗收费、提高医方公信力、加强医患沟通、宏观政策与制度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二、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在ICU昏迷患者治疗时对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患者家属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1.2.2 研究组患者家属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分析
    2.3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评分分析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2)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操作性定义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理论框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场所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5 资料收集方法
    3.6 资料分析方法
    3.7 科研质量控制
    3.8 科研伦理原则
    3.9 研究技术路线
4 结果
    4.1 重症患儿父母及儿童的一般资料
    4.2 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4.3 重症患儿父母家庭坚韧力水平
    4.4 重症患儿父母心理弹性水平
    4.5 不同人口学特征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比较
    4.6 不同人口学特征重症患儿父母家庭坚韧力的比较
    4.7 不同人口学特征重症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的比较
    4.8 不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的比较
    4.9 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4.10 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11 家庭坚韧力在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
5 讨论
    5.1 重症患儿及其父母群体特征分析
    5.2 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重症患儿父母家庭坚韧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4 重症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5 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6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6.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
    6.3 未来研究的方向
    6.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家属及患儿一般资料问卷
    附录2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表
    附录3 父母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附录4 家庭坚韧力量表
    附录5 心理弹性量表
文献综述 重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与疾病不确定感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ICU住院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现状
        1.2.2 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操作性定义
        1.4.1 家属心理需求
        1.4.2 混合方法研究
        1.4.3 病情保证维度
        1.4.4 获取信息维度
        1.4.5 亲近患者的需求维度
        1.4.6 医护人员的支持维度
        1.4.7 家属自身舒适的维度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量性研究方法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工具
        2.1.4 资料收集方法
        2.1.5 资料统计分析
        2.1.6 质量控制
    2.2 质性研究方法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对象
        2.2.3 访谈工具
        2.2.4 资料收集方法
        2.2.5 资料统计分析
        2.2.6 质量控制
    2.3 科研伦理
    2.4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量性研究结果
        3.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1.2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
        3.1.3 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质性研究结果
        3.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2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4.2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现状
    4.3 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质性访谈分析
    4.5 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在量性和质性研究中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迁移手册对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手册需求的质性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部分 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手册的编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部分 迁移手册对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效果评价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回顾
2 问题的提出
3 概念框架
4 研究目的、意义
5 技术路线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态原因与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文献分析
    三、相关理论及借鉴
    四、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心理护理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心理护理工作内容的文献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
    一、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框架特征
    二、培训模块与子模块的拟定
    三、培训学习单元的选择与分级
    四、专家论证
    五、小结
第五部分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修订与完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创新及局限性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检索策略
    附录二: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小组会议讨论草案
    附录三: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综述 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学术会议
致谢

(7)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工作内容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现状
        1.2.1 国外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现状
        1.2.2 国内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现状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ICU后过渡期护理对ICU转出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3.1 检索策略
        2.3.2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3 文献筛选过程
        2.3.4 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2.3.5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文献的基本情况
        2.4.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4 Meta分析结果
    2.5 讨论
        2.5.1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2.5.2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ICU转出患者的影响
        2.5.3 研究的局限性
        2.5.4 小结
第3章 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工作内容构建
    3.1 理论框架
    3.2 干预方案的文献基础——Meta分析结果的指导
        3.2.1 干预形式
        3.2.2 干预持续时间
    3.3 干预方案初稿
    3.4 专家函询步骤
        3.4.1 成立研究小组
        3.4.2 专家标准及要求
        3.4.3 专家函询问卷的编制
        3.4.4 专家函询问卷发放
        3.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5 结果
        3.5.1 专家基本情况
        3.5.2 专家积极程度
        3.5.3 专家权威程度
        3.5.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3.5.5 干预方案内容筛选结果分析
        3.5.6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3.5.7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3.6 讨论
        3.6.1 研究设计的科学性
        3.6.2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6.3 构建内容的分析
        3.6.4 构建ICU过渡期护理干预方案的意义分析
第4章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性
    4.3 局限性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8)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测量工具
    1.4 干预方法
    1.5 资料整理与分析
    1.6 伦理原则
    1.7 质量控制
    1.8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2.2 ICU患者家属在干预前的“C-CCFCC”、“MUIS-FM”得分情况
    2.3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C-CCFCC”、“MUIS-FM”情况
    2.4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C-CCFCC”、“MUIS-FM”情况
    2.5 ICU患者家属满意度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ICU患者家属满意度水平现状
    3.2 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现状
    3.3 ICU-PFCC护理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3.4 ICU-PFCC护理模式对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3.5 ICU患者家属满意度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不足之处
    4.3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CICARE沟通模式对NS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迁移应激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一览表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编书籍
致谢

(10)医护人员看待ICU伦理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统计分析法
    1.5 创新点
    1.6 局限性
二、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过程
    2.3 问卷的可靠性分析
    2.4 调查质量控制
        2.4.1 访问前注意事项
        2.4.2 访问阶段
        2.4.3 数据清理结算
三、结果
    3.1 医护人员的基础情况
    3.2ICU 医护人员对一些突出 ICU 伦理问题的看法
        3.2.1 ICU医护人员对组织管理制度相关伦理问题的看法
        3.2.2 ICU医护人员对医疗决策相关伦理问题的看法
        3.2.3 ICU 医护人员对医疗资源利用的伦理问题的看法
        3.2.4 ICU医护人员对知情同意相关伦理问题的看法
        3.2.5 ICU医护人员对职业倦怠相关伦理问题的看法
    附表
四、ICU现存伦理问题及分析
    4.1 ICU的过度医疗问题
    4.2 ICU忽视医学伦理的问题
    4.3 ICU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相关伦理问题
    4.4 长期入住 ICU 患者的经济伦理问题
    4.5 ICU终末期患者治疗策略的伦理问题
    4.6 ICU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的相关伦理问题
        4.6.1 职业倦怠对医护人员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
        4.6.2 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造成的影响
五、改善 ICU 人文环境的伦理路径
    5.1 加强医疗收费的合理性,防止出现过度医疗的现象
    5.2 提高ICU医护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医方的公信力
    5.3 加强医患间的沟通,重视患者家属的知情权
    5.4 对 ICU 临终患者坚持道义功利相结合的原则
    5.5 改善 ICU 进出标准,科学利用稀缺资源
    5.6 加强 ICU 人文关怀知识的普及,缓解医患间的矛盾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ICU人文关怀情况调查
致谢

四、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在ICU昏迷患者治疗时对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应用[J]. 王磊,蔡碧华,付婷. 心理月刊, 2021(14)
  • [2]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相关性研究[D]. 夏素琴.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ICU住院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 韩露露. 兰州大学, 2021(09)
  • [4]迁移手册对神经外科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研究[D]. 叶冬婷.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研究[D]. 周立民.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6]需求导向的临床护士心理护理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D]. 王秋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7]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工作内容构建[D]. 郝倩. 南昌大学, 2020(08)
  • [8]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研究[D]. 郑秀.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9]CICARE沟通模式对NS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D]. 李忻宇.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10]医护人员看待ICU伦理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李美乔.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4)

标签:;  ;  

ICU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