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放牧薯蓣属再生研究

澳大利亚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放牧薯蓣属再生研究

一、在半干旱的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经过大量放牧后虎尾草属的再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楠[1](2019)在《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土壤水分、碳氮空间演变及水分阈值研究》文中认为草地灌丛化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对地表生境、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为改善宁夏退化荒漠草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旱生灌木锦鸡儿属柠条(Caragan korshinskii)栽培种被广泛用于植被恢复,随之伴随土壤旱化、草本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草原功能的弱化现象。鉴于此,本文在对宁夏荒漠草原近30年不同年限(3 y、12 y、22 y)和间距(40 m、6 m、2 m)引入灌丛地与封育草地、放牧地群落尺度土壤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即草原-放牧-灌丛引入过程),进而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在宁夏东部草原研究区尺度上展开荒漠草原草地灌丛引入现阶段(草地-灌丛地转变:草地、草地-灌丛交错带、灌丛地)的土壤水分、土壤碳氮的空间演变格局以及地上生物量对土壤水分的阈值效应分析和预测,以期为荒漠草原人工植被恢复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在草原-放牧-不同年限和间距灌丛引入过程中,灌丛地由于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加剧,与封育草地、放牧地随0~200 cm 土层加深土壤水分增加的垂直动态相比,灌丛地深层次土壤水分无明显增加,无显着垂直动态,且与封育草地、放牧地季节动态(春季返潮、显着生长消耗和降雨补充)相比无明显春季返潮土壤水分上升期,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封育草地、放牧地(P<0.05);除封育草地外,其他样地均存在亏缺,相对亏缺量为6.69~97.16 mm,相对亏缺指数(CSWDI)值呈波动变化,为0.03-12.10,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PCSWDI)值均随着灌丛引入年限和密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2)灌丛引入研究区尺度空间分析得出0~200cm深层次土壤水分干(7月)、湿(10月)季均表现为草地-灌丛过渡带>草地>灌丛地,整体较为干旱,空间变异系数为32.59%~101.97%,呈中等变异以上。干季7月3者各层土壤含水量变程为1.42~133.87 km,空间异质性大小(Magnitud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MSH)[C/(C0+C)]为0.104~1.000,3者的MSH随着土层的加深分别呈增大、降低和增大趋势。湿季10月3者各层土壤含水量变程为3.52~78.81 km,MSH为0.179~1.000,3者的MSH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降低趋势。草地(0.866)向灌丛地(0.796)转变过程中0~200cm 土壤水分的整体空间异质性呈增大趋势。(3)在草原-放牧-灌丛引入过程0~1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灌丛地显着高于放牧、封育地,为0.506~3.229 g·kg-1,但0~100cm 土层则为灌丛均较放牧地有显着增加(P<0.05),但与封育草地SOC无显着差异(P>0.05)。灌丛引入空间分析得出0~100cm 土层SOC含量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灌丛地>草原-灌丛过渡带>草地,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的加深SOC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变异系数为54.44%~78.82%,呈中等变异以上;3者各土层SOC变程为4.11~56.50 km,MSH为0.203~1.000,3者的MSH随着土层的加深分别呈增大、增大和降低趋势。草地(0.836)向灌丛地(0.871)转变过程中0~100cm 土壤有机碳的整体空间异质性呈降低趋势。(4)在草原-放牧-灌丛引入过程0~10 cm 土层全氮(Soil total nitrogen,STN)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为0.050~0.209gg-1,0~100cm土层STN与SOC变化趋势相同。灌丛引入空间分析得出0~100cm 土层STN含量垂直动态为增加趋势,在水平空间则为草原-灌丛过渡带>草原>灌丛地,但差异不显着(P>0.05),变异系数为42.23%~55.42%,呈中等变异;3者各土层STN变程为1.39~42.22 km,MSH为0.320~1.000,3者的MSH随着土层的加深分别呈降低、不变和增大趋势。草地(0.970)向灌丛地(0.864)转变过程中0~100cmSTN的整体空间异质性呈增大趋势。(5)灌丛引入过程中灌丛地的地上生物量远大于草地,研究区干(7月)、湿(10月)季的土壤水分与地上生物量的生态阈值点分别为[8.11%,0.07 kg.m-2]和[14.19%,0.06 kg.m-2],土壤水分阈值区间为[8.110%~14.19%]。

田多[2](2018)在《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天山地区位于新疆东部,山地、盆地、河湖相间,自然环境多样,植被垂直差异明显,适合多种生业方式。公元前一千纪是气候变化和文化快速交流融合的时期。东天山南北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植物资源利用相关的证据。但是,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生业模式、农牧关系、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其水平等相关研究很少。本文从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的植物考古浮选成果出发,结合近年来作者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以植物考古学视角去探索上述问题。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农作物遗存主要是青稞、小麦、粟和黍,其他植物可以分为麦田杂草类和牧草类两类。其中,青稞在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中占到了统治地位。遗址群中各遗迹单位中出土的植物遗存组合都有不同特征,每种植物的分布情况也存在差异,从而可以将它们与储藏、加工、丢弃等功能联系起来。在东天山其他遗址也发现了数量可观、种类丰富的青稞遗存。这说明东天山北麓青稞种植较为普遍。不过,东天山南麓还发现了较多的黍,以及少量粟和小麦遗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参考了有关东天山和新疆中亚农牧业生产生活的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资料,并实地进行了民族学调查和实验考古,结合多重证据研究了本地区植物资源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研究认为,青稞拥有优良的抗逆性和较短的生长期,能较好地适应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群生活规律,从而成为东天山地区古今流行的农作物。另外,在东天山南麓较为普遍的多种作物种植体系可能是从减少风险,最大化利用绿洲资源的角度出发而建立的。青稞和麦田杂草遗存还反映出青稞加工的水平,而炭化牧草类植物则很可能来源于粪燃料。总的来看,持续地农牧兼营是东天山地区生业历史的主线,而农牧业的发展水平、作物的选择在自然环境、社会组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时空差异。随着气候波动变化和游牧业的发展,东天山北麓此时的农业种植比重逐渐减少,而南麓则强化了定居农业。另外,东天山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生业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异同和可能的源流关系。这也是今后新疆地区考古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地方。

孙树臣[3](2016)在《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蒸散发过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揭示干旱、半干旱区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蒸散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的管理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黑河中游绿洲春小麦农田和黄土高原北部灌丛(柠条和长柄扁桃)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法测定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碳、水、热通量过程,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种灌木林地条件下蒸散发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响应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条件下,各辐射通量分量和热存储通量分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在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存在较大的差异。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是净辐射的主要消耗项。0-5 cm土壤热存储通量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重在两种生态系统条件下均最大;大气感热存储通量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占净辐射的比重较大,而在灌丛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较小。(2)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存在明显的能量不闭合现象,考虑热存储通量项后能显着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闭合度。土壤热存储通量对能量闭合度的贡献最大,其值介于9.04%-13.73%之间;大气潜热存储通量在农田生态系统的贡献度可达2.96%,而在灌丛生态系统则平均降低了0.06%的能量闭合度。(3)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蒸散发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不同植被类型下差异明显。净辐射、大气温度、0-60 cm平均土壤温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和叶面积指数均对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在不同植被条件下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4)降水后蒸散发量显着增加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蒸散发量的增加幅度及滞后天数受降水量大小和降水时长的影响和限制;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决定了灌木林地蒸散发量的大小和季节分配模式。(5)农田生态系统大约有273.41 mm的水分用于补给0-60 cm土层以下深层土壤水分或地下水;柠条林地蒸散发量高于降水量,水分处于严重亏缺状态;长柄扁桃林地蒸散发量低于降水量,水分能够满足长柄扁桃生长的需求。

杨柳依[4](2016)在《放牧对温带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温室气体交换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草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而放牧作为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利用方式,它对温室气体通量有显着影响,所以研究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内蒙古温带草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同时开展,利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探讨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及其控制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在不同草原类型、不同年份有不同的表现。放牧显着增加了草甸草原2013年C02排放,降低了2012、2013年的CH4吸收,增加了2012、2013年N20排放;放牧显着减少了典型草原2011、2013年C02排放,增加了2011、2012年CH4吸收,增加了2012年N20排放;放牧显着降低了荒漠漠草原2011年CO2排放,增加了2011年和降低了2013年的年CH4吸收量,对N2O年排放量没有显着影响。2、温室气体通量的控制因子在不同草原类型有所不同,并且对放牧的响应有所不同。在草甸草原,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同时影响CO2排放,土壤温度为CH4吸收的主要控制因子,且放牧对其没有显着影响,而放牧则导致土壤水分成为N20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典型草原上,土壤水分是CO2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放牧情况下,土壤水分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减少,而放牧导致土壤温度转变为CH4通量的主要控制因子,土壤温度为N20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且放牧对其没有影响;荒漠草原上,放牧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对CO:排放量的影响显着增加,土壤水分是CH4吸收的唯一决定性因子,放牧对其没有影响。3、在区域尺度上,土壤温度是CO2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在放牧的作用下,主控因子转变为土壤水分。放牧显着增强了土壤水分对CH4吸收的影响,土壤水分成为主要控制因子。N2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温度,且N2O的排放受放牧影响较小。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草原类型上,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甚至存在相反的结果。因此,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估算温室气体通量时,区分草原类型的差异性非常重要。

张雪丽[5](2015)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羊牧道景观对植物群落和土壤水分的影响》文中提出干旱、半干旱丘陵草原上分布着牲畜踩踏形成的网络状小路径和植被斑块组成的景观,称为牧道景观。这种牧道景观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其中以山羊牧道景观居多。本研究选取成熟山羊牧道半阴坡区域、禁牧后山羊牧道半阴坡区域、成熟山羊牧道阳坡区域和禁牧后山羊牧道阳坡区域四类区域,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内植物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特征、功能群特征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特征,并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和GS+9.1软件分析以上指标的空间分布,探讨山羊牧道景观对植物群落和土壤水分影响。同时分析山羊牧道景观结构单元尺度上,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山羊牧道可能引起的生态水文效应。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牧道对植物群落组成和优势种有显着影响,成熟山羊牧道、禁牧后山羊牧道半阴坡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oides)占绝对优势地位,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次之,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最弱;而禁牧后山羊牧道阳坡草本植物占优势,其次为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牧道可以显着提高植被的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对提高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一定影响。(2)成熟山羊牧道半阴坡区域、禁牧后山羊牧道半阴坡区域、成熟山羊牧道阳坡区域和无山羊牧道区域四类区域植被,在不同的尺度上均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3)山羊牧道景观结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土壤水分分布和变化规律。山羊牧道下方凸起的植物聚集区30 cm及以下土层较山羊牧道和山羊牧道上方的陡坡位置具有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成熟山羊牧道半阴坡区域、禁牧后山羊牧道半阴坡区域、成熟山羊牧道阳坡区域和无山羊牧道区域四类区域表层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表明牧道景观对降水有二次分配的作用。(4)山羊是形成山羊牧道景观的主要驱动力,山羊转移和采食行为可以影响牧道的结构的发育。

王倩倩[6](2014)在《黄土台塬区湿地公园水系规划策略研究 ——以渭南沋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清晰,湿地公园逐渐兴起,湿地公园中水系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论文以湿地公园水系规划策略为落脚点,结合黄土台塬湿地公园的特殊性,运用GIS分析手段,研究黄土台塬区湿地公园水系规划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水系规划策略。本论文的研究分为六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研究综述,分别总结黄土台塬、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湿地公园水系规划设计的研究概况。第三章为黄土台塬区特殊性研究,从黄土台塬地貌特殊性出发总结该地貌的生态环境特征,即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进而总结黄土台塬区水系规划特殊性,即以水土保持和雨洪管理为目标的水系规划。第四章针对上述特殊性,并结合两个湿地公园水系规划案例,总结湿地公园中水系规划策略;在分析黄土台塬水系规划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黄土台塬区水系规划策略的规划思路和GIS技术支撑,即从流域层面和基地层面提出水系规划策略。第五章针对沋河湿地公园具体案例,解析水系规划策略,即流域层面分析景观安全格局,针对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提出流域规划策略;微观层面分析生态性敏感性分析和水文分析,提出基地层面水系规划策略。本论文中针对黄土台塬区的生态特殊性,从流域层面和基地层面分别论述水系规划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黄土台塬区针对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水系规划策略。

孙政国[7](2013)在《南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储量初步核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草地作为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结构和碳储量核算研究是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热点问题,其中,相关研究在北方温性草地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开展较多,而面向南方草地相对较少或仅在南方的部分样地进行。本文以南方草地为研究对象,根据IGBP的植被分类方案和改进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将南方草地科学分类,区分不同的草地类型,研究时空分布特征;同时,以MODIS数据和其它气候数据作为数据输入源,驱动综合顺序分类指数模型、CASA模型、GLO-PEM模型、LPA模型和BIOME-BGC模型对南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NPP、NEP)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估算,并且从源汇关系、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放牧及水热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最后,通过分析NDVI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对研究区不同类型草地的碳储量进行核算。通过四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变化对林草生态系统分布存在较大的影响。在1990年~2010年20年间,张家港农用耕地显着减少,从1990年的4.45×104ha下降到2010年的3.55×104ha,减少了20.2%;城镇用地从1990年的3.0×104ha增加到2010年的3.4×104ha,增加13.3%;林草地从1990年0.5×104ha下降到2010年的0.4×104,减少了20.0%,道路交通用地也逐期增加。表明张家港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正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城市转变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是人口因子、政策因子、经济增长因子、农业结构调整因子、交通因子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林草生态系统是结合南方中小城市的实际特点的一类特殊的土地覆盖类型,从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林草地的利用变化强度1990年~1995年、1995年~2000年、2000年~2005年3期都是负值,而2005年~2010年林草地的利用变化强度为正值,表示林草地利用朝积极地保护利用的方向发展,面积较以前有一定程度地增加,将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碳汇区域。(2)土地利用变化对张家港生产力结构变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张家港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改变损失了大量的NPP,城市区域年净初级生产力以较大幅度减少;林草生态系统的NPPlucc较低,农业用地由于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等,导致其具有比潜在NPP更高的生产力,在所有用地类型中NPPlucc最低。张家港市的NPPlucc在城乡梯度上的变化呈现出从城市中心到农村纵深地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在城乡结合部位、在农村工业区有2个上升的峰状突起。研究认为,可通过政策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手段,改善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进而减少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周边植被干扰造成的NPP损失,是降低人类社会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占用的可行途径,也是解决人们广泛关注的生物资源耗竭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3)江苏草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依据草场分布可划分为北部丘陵、宁镇扬丘陵、宜溧丘陵山地和东南沿海4个区域;20年间,江苏草地面积减少了75477.18ha,约占18%;草场类型主要有草甸类、草丛类、灌丛类、灌木林类、疏林林类、盐生草甸类、林下草场和农林隙闲地类草场,与1984年相比,以草甸类、草丛类、灌丛类、农林隙闲地草场面积变化幅度最大,呈现减少趋势,疏林草地和盐生草甸类呈现微降趋势,灌木林类草场基本保持不变,林下草场稍有增加;牧草的适口性及营养指标较80年代有所下降。在载畜量方面,当前测算的125984.5头黄牛单位平均载畜量比80年代调查的全省天然草场可载畜183657.7头黄牛单位明显减少,减幅达31.4%。江苏草地是南方草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江苏草场资源的变化及成因分析对整个南方草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不同放牧利用强度对安徽山地草原化草甸的光合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明显不同。轻度放牧草地的净光合速率>围栏草地>中牧>重牧,不同放牧利用强度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上下午各出现一个峰;随着采食压力的增加,光合速率的上午高峰会相对推迟,轻牧与围栏的高峰值一般在上午8:00左右到达,而中牧利用方式下的峰值在9:00左右到过,重牧利用方式下的峰值则在10:00左右才能到达;与光合速率相对不同的是,不同放牧利用强度草地的光呼吸速率以轻度放牧>围栏>中牧>重牧,日变化特征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型变化,且峰值均出现在下午1:00左右。分析原因,光合速率主要与光合有效面积、光强及光合酶活性等有关,而光呼吸速率主要与呼吸底物和环境温度存在关系。在南方山地草原化草甸开展放牧管理措施对光合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对碳循环的放牧响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草地的科学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5)利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对南方草地进行分类研究。对传统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进行改进,保持湿润度K的级数不变,将大于0℃的年积温由原先的7级变为5级,将原先的寒温与微温两个热量级合并为一个热量级,将暖温与暖热两个热量级合并。将南方草地主要分为冻原草地类组、草原草地类组、灌草混交草地类组和山地草甸草地4个类组和亚热灌草混交草地、山地草原化草甸、温性草甸、亚热林灌混交草地、典型山地草甸、森林草原、多雨冻原、山地林草甸、稀疏灌丛等9个类。与原先的综合顺序分类法相比,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更加适合南方地区的具体情况,将原先的南方大部分常绿阔叶林地区分为了常绿阔叶林和灌草混交草地类组及山地草甸草地类组。本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发展,对南方草地的类型划分与面积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6)利用综合顺序分类指数模型对南方草地生产力结构进行了模拟核算。NPP分布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的下降趋势,南方NPP低值区(<700gC.m-2.yr-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四川北部,NPP中值区(700~1200gC.m-2.yr-1)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的北部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重庆南部、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南方地区较为广阔的地区NPP值大于1200gC.m-2. yr,这些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云南、贵州的南部和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的全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NPP的分布与地区水热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NPP总量方面,草原草地类组最大,为48.44TgC,占南方地区草地NPP总量的70.76%;灌草混交草地类组的NPP总量次之,为16.54TgC,占南方地区草地NPP总量的24.17%,山地草甸草地类组的NPP总量为3.22TgC,占南方地区草地NPP总量的4.70%;冻原草地类组NPP总量最小,为0.25TgC,仅占南方地区NPP总量的0.37%。(7)利用CASA模型对南方草地的生产力结构进行了模拟核算。2001年南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平均NPP为266.75gC.m-2.yr-1,2010年为149.71gC.m-2.yr-1,2001年南方草地净初级生产总量为0.22Pg,2010年为0.11Pg;10年间只有四川、云南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部分地区NPP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它大部地区的NPP呈现减小趋势。空间格局上,海南省平均NPP最大,为402.68gC.m-2.yr-1,其次为云南省,为325.44gC.m-2.yr-1,再次为福建省,为315.79gC.m-2.yr--,西藏自治区东南部NPP最小,仅为188.89gC.m-2.yr--;草地类型上,稀树草原NPP最大,其值为228.11gC.m-2.yr-1,其他依次是多树草原、典型草地、湿地草地、稀疏灌丛,NPP值分别为213.19,204.40,201.66,177.53gC.m-2.yr-1;在NPP总量方面,多树草原最大,为68.52TgC,典型草地次之,为44.00TgC,其他依次是稀树草原、稀疏灌丛和湿地草地,分别为13.89,11.47,1.88TgC,如此较大差异与不同草地类型的分布面积直接相关。研究对明确南方地区草地碳源/汇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8)利用GLO-PEM模型对南方草地的生产力时空格局进行核算。1981—2000年的20年间,云贵高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NPP最高的地区,最高可达2500gC.m-2.yr-1左右,云贵两省的北部、湖南、湖北、浙江等省的草地年NPP一般介于800~1200gC.m-2.yr-1,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四川西北部的草地年NPP相对较低,一般介于2500gC.m-2.yr-1左右;在时间格局上,NPP年均总量具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981—1990年,增加趋势较为明显(R2=0.469),20年间平均值为0.758PgC.yr-1;草地类型上,不同类型的草地年平均NPP差异较大,最高的是湿地草地和稀树草原,分别为1192.85gC.m-2.yr-1和1136.65gC.m-2.yr-1,其次是多树草原,为1087.47gC.m-2.yr-1,典型草地和稀疏灌丛的年均NPP相对较低,分别为708.91和689.42gC.m2.yr-1。模拟结果较为可靠,与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R2=0.8361)。研究明晰了南方不同类型草地的生力格局,是中国草地资源碳源汇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9)利用LPA模型核算了南方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分布特征。2010年南方地区草地NPP平均值为389.14gC.m-2;进一步分析NPP最大的区域位于长江流域沿线、云贵两省的南部以及南部沿海地区,此区域的NPP最大值一般大于800gC.m-2.yr-1, NPP的区域较小的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部分地区,其值一般不超出200gC.m-2.yr-1;经实测验证并与其它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说明LPA模型是一种适合草地NPP估算研究的模型,模型精度较为合理;将NPP值与水热因子进行相关性比较,发现在南方地区,草地NPP与年均温度的相关系数(r=0.5025)大于与将降水量的相关系数(r=0.3449),说明限制南方草地NPP的主要因子是温度,这与南方地区的降水相对充裕有一定关系。LPA是一种全新的遥感参数模型,结合了一些NPP估算模型的优点,尤其适合草地的生长发育特点。(10)利用改进的BIOME-BGC模型核算了2001—2010年南方草地NPP、NEP。山地草原化草甸NPP、NEP平均值分别为357.17和3.25gC.m-2.yr-1:典型草山草坡样地NPP、NEP平均值分别为232.4gC.m-2.yr-1和21.28gC.m-2.yr-1;典型山地草甸样地NPP、 NEP平均值分别为191.96和81.96gC.m-2.yr-1。3种类型草地NPP、NEP与温度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与年平均降水量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关系。未来气候情景C1P-1T1下(CO2浓度倍增,年均温增加2℃,降水减少10%),山地草原化草甸样地NPP增加26.93%,NEP增加160%;典型草山草坡样地NPP增加62.20%,NEP增加153%;典型山地草甸样地NPP增加135%,NEP增加206%。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南方不同类型草地的碳源汇关系,预测了未来可能气候情景下的碳循环特征。(11)通过遥感参数建模的方法,对南方不同类型草地的碳储量进行了初步核算。利用IGBP的土地覆盖分类方案,估算出研究区草地面积为729136km2,其中最大的是多树草原面积为390371km2,占53.54%,其次是典型草地(38.90%),其它依次是湿地草地、稀疏灌丛和稀树草原,分别占总面积的3.96%、2.16%和1.45%;通过模型估算的南方各类型草地的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198.87、244.35、237.72、174.60、178.57gC/m2;总碳储量为155.69TgC,其中稀疏灌丛生物量碳储量为3.13TgC,占总碳储量的2.01%;多树草原生物量碳储量为95.39TgC,占61.27%;稀树草原为2.51TgC,占1.61%;典型草地为49.52TgC,占27.41%;湿地草地为5.15TgC,占2.80%。我们认为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围绕南方草地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类、生产力变化(包括NPP和NEP)及其影响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和放牧管理)、碳储量的核算进行了碳系统生态学的集成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解决了南方草地的生产力与碳储量核算及影响因素评价等基础科学问题;二是面对传统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将南方区域基本上全部分为森林,不能分类出现实存在的各类型草地的情况,本文将传统的综合顺序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将南方草地分为4个类组和9个类。改进后的草地分类结果与南方草地的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可以与IGBP的土地分类方案互为补充和验证。三是利用5种不同的模型对南方草地NPP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之间横向比较,筛选出LPA模型为适合草地上应用的模型;同时利用BIOME-BGC模型对南方3种不同类型草地NEP进行模拟,并结合IPCC未来气候情景分析了不同情景下NPP与NEP的变化趋势。总之,借助遥感数据产品和信息技术软件,利用数学模型对南方草地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类型、生产力结构和碳储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魏婷婷[8](2011)在《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已给我国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的退化。本研究在植被数量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年四期遥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与景观制图,分析了各时期的景观格局及动态,最后进行了研究区荒漠化驱动因素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禾本科、菊科、藜科和豆科植物为主。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最多,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灌木、半灌木最少;按照水分生态型分类,旱生植物最多,其次是中生植物。(2)研究区草地分为五种类型: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Ⅱ)、有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Ⅲ)、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Ⅳ)、未退化草地(群落Ⅴ)。分析了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到未退化草地五种草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从群落Ⅰ到群落Ⅴ,各指标并不是单一的增减。群落结构从简单趋于复杂,再到简单。群落盖度逐渐增加。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群落Ⅰ、Ⅱ、Ⅲ、Ⅳ逐渐增加,到群落Ⅴ有所回落。土壤0-20cm、20-40cm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群落Ⅴ、Ⅳ、Ⅱ、Ⅲ、Ⅰ。并提出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植被指标和土壤指标两类,植被指标包括盖度、生物量;土壤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物理性粘粒含量。(3)在植物群落分析及荒漠化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荒漠化土地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四期影像进行了景观制图。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1977年以来共和盆地的景观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流动沙地不断蔓延,草地向退化方向发展,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景观破碎化,异质性程度提高。研究了不同时期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变化规律及各景观要素类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发现各景观要素在相互转移过程中活跃度不同;研究区景观要素的转化发展主要模式是:未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流动沙地。这为研究区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治理提供了依据。(4)流动沙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两个时段都要快,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一个时段有所降低;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和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扩展速度一直在下降,在2000-2005年间变为负值;而未退化草地面积减少的速度也在不断下降。说明尽管近些年采取了退牧还草、围栏封育等生态治理措施,但是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虽然有所减缓,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本研究表明,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必须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而且要加强对流动沙地的治理。(5)分析了共和盆地荒漠化的成因,认为,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荒漠化的扩张是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叠加的结果,人为因素贡献率高。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岳秀贤[9](2011)在《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高原位于亚洲腹地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区系在世界区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基本原理,结合实地植被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查阅,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水分生态型、起源与演化、区系分区及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植物种类较贫乏。蒙古高原共有种子植物115科、761属、4280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3科、8属、32种;被子植物112科、753属、4248种。2、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区系组成虽以单种科、寡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但植物种类大多数集中于大型科、大型属、中等属和寡种属,它们均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中型科和较大科、属虽在数量上不占主体,但却对区域植物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大的影响。3、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各种区系成分在蒙古高原地区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使得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变得复杂多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过渡性质。区系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为典型的北温带性质。4、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根据植物地理学的区划原则和蒙古高原的地貌特征、植物区系分布的基本特征,可将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划分成4个亚区、5个地区、9个省、30个县。5、根据R/T值(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比例)的大小排列,对蒙古高原9个植物省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纬度的升高,R/T值呈下降趋势,即温带性质加强;运用SA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植物省的区系组成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外贝加尔植物省和杭爱山地森林草原省的相似性最高,阿尔泰山地草原省和北戈壁荒漠草原省次之。6、特有程度低。蒙古高原种子植物761属中有10个为蒙古高原特有,占总属数的1.46%(不含世界分布属),特有种255个,占总种数的5.96%。7、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其中,含草本的科、属、种数分别占总科、属、种的80.9%、85.4%和85.1%。8、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4.6%,旱生植物次之,占26.8%。9、珍稀濒危植物较多。结合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及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将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划分为:濒危、渐危和稀有3个等级;保护级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保护级别。本区有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33种,三级保护植物68种。10、本区植被以亚洲中部草原和荒漠植物为主要组成部分。蒙古高原是欧亚大陆地带性植被尤其是草原植被分布的主要区域,该区系也是世界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1、植物区系在起源上新老并存,以新生进化成分为主。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主要是在古地中海沿岸或遗迹上发生,并有部分是从本地的荒漠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还有由其他植物区系(东亚成分、温带成分)迁移而来,并在此独特环境中蜕变的结果。

程杰[10](2011)在《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及草原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在总结前人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以可覆盖黄土高原地区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灌丛草原类型区的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5县有关资料收集、野外样地调查与采样和室内实验与统计分析及科学推断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系统分析黄土高原不同经度草地植被与气候变化特征入手,研究不同草地植被类型退化与恢复的水分、养分时空变化过程,揭示不同植被地带指示种群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及空间变异特征,提出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带植被恢复建设的调控措施,为实现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为维持黄土高原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及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区域主要气候因子与不同植被地带指示种的变化趋势。表明50年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 51年降水量共减少40.31 mm,降幅为7.9 mm/10 a,近10年(1999~2008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92.85mm,比51年平均值减少47.86 mm,下降10.86%,使草原植被破坏已达极限;30年平均温度上升1.2℃,增温幅度为0.4℃/10 a。因受气候暖干化影响,典型指示植物个体分化明显,并向不同地带延伸,使一些优势种逐渐退化为伴生种。(2)揭示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水分的变异特征。在黄土高原经度100°~114°之间,0~100cm土壤水分变异幅度,草甸草原为17.28~24.68%;典型草原为11.7~21.84%;荒漠草原为5.5~17.0%;灌丛草原为13.96~21.26%。草地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分布趋势总体为:0~30cm受降雨量影响为速变层;30~60cm受降雨强度和土壤容重的影响,为水分利用亏缺层;60cm~100cm受土壤水库的影响,为缓慢回升层。(3)分析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在黄土高原不同草原地带土壤养分排序均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灌丛草原>荒漠草原地带;各地带草地受封禁年限与不同退化程度的影响,植被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变化差异显着,在4种类型草原地带土壤养分均随封禁年限的延长而提高,随退化程度的加重及土层的加深而降低。(4)探讨了黄土高原不同地带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响应关系。黄土高原从西向东随经度的变化,年降水量相应上升,在经度100°~114°之间,降水量平均由410mm上升到660mm,4种草原类型的生产力随降雨量提高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且呈极显着的相关性,同时还存在累加效应,这与牧草的生长和需水规律相一致,表明在黄土高原的经度范围,水分是影响草原生产力的首要驱动因子。(5)揭示了黄土高原典型种群与气候变化响应特征。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种群对气候反应较为敏感,其分布幅度在逐渐扩大。草甸草原以白羊草为代表的4个典型种群,已由该地带建群种扩展为典型草原优势种。典型草原10个种群可分为3种类型,以禾本科为主的旱生中旱生植物,从草甸草原到典型草原均有分布;以菊科为主的旱生及旱中生植物,已由典型草原地带向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扩展;以豆科和其它科为主的中旱生植物,不仅为典型草原地带的建群种,且已延伸到荒漠草原地带,表明气候暖干化的变化趋势在加剧。荒漠草原4个典型种群不仅成为该地带的建群种,且已延伸到草原化荒漠地带与极干旱植物驴驴蒿等混生组成群落。灌丛草原7个种群,适宜草甸草原生长的白刺花等种群已扩展到典型草原以优势种出现;典型草原地带生长的柠条锦鸡儿等种群已扩展到荒漠草原地带以优势种出现;荒漠草原地带的杠柳等种群已伸展到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交错区以伴生种或偶见种出现。以上种群分布均为气候变化的指示信号和重要标志,为我国气候变化与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6)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地带迁移趋势明显。根据植被地理分布、植物区系成分、环境条件以及目前植被分布状况,结合黄土高原植被调查研究与文献资料考证,由于现代气候具有向暖干化发展趋势,加之人类活动对植被的重复破坏,致使森林草原地带的分界线向南退缩,典型草原地带分界线在不断扩大,向南迁移直接进入森林草原地带,而荒漠草原也在不断南移,伸入到典型草原地带,出现了目前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带、典型草原地带和荒漠草原地带镶嵌分布的植被群落类型表现较为明显。

二、在半干旱的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经过大量放牧后虎尾草属的再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半干旱的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经过大量放牧后虎尾草属的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土壤水分、碳氮空间演变及水分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进展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材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样地情况
    2.3 研究项目与采样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荒漠草原-放牧-灌丛引入过程中的土壤水分、碳氮变化特征
    3.2 荒漠草原向灌丛转变过程中土壤水分空间特征
    3.3 荒漠草原向灌丛转变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空间特征
    3.4 荒漠草原向灌丛转变过程中土壤全氮空间特征
    3.5 荒漠草原向灌丛转变过程中土壤水分阈值效应
第四章 讨论
    4.1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不同年限、间距灌丛土壤水分动态
    4.2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不同年限、间距灌丛土壤水分相对亏缺
    4.3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垂直及空间变化
    4.4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垂直及空间变化
    4.5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的土壤全氮垂直及空间变化
    4.6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土壤水分对地上生物量的阈值响应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时空范围
        1.1.1 东天山地区的地理范围
        1.1.2 研究的时代范围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农业
        1.2.2 畜牧业
        1.2.3 游牧
        1.2.4 农牧兼营
    1.3 新疆植物考古研究述评
        1.3.1 上世纪东天山考古中发现的植物遗存
        1.3.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植物遗存鉴定研究
        1.3.3 新世纪以来东天山植物大遗存考古
        1.3.4 东天山地区微体植物遗存及其生化指标研究
        1.3.5 新疆其他地区的植物考古研究
        1.3.6 小结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基本思路和方法
        1.4.3 重点难点
        1.4.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东天山的环境与考古遗存
    2.1 东天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2 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古环境
    2.3 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前后的考古遗存概述
        2.3.1 哈密盆地
        2.3.2 巴里坤-伊吾盆地
        2.3.3 吐鲁番盆地
        2.3.4 东天山南北两麓
        2.3.5 小结
第三章 植物考古工作
    3.1 石人子沟遗址群的材料
        3.1.1 遗址概况
        3.1.2 样品收集情况
    3.2 其他地区的材料
        3.2.1 哈密诸遗址
        3.2.2 吐鲁番与博格达山北麓
        3.2.3 小结
    3.3 大植物遗存的提取与分析工作
        3.3.1 浮选土样采集
        3.3.2 浮选提取
        3.3.3 鉴定与分析
    3.4 微体植物遗存的提取与分析工作
        3.4.1 植硅体提取与鉴定
        3.4.2 淀粉粒提取与鉴定
    3.5 木材切片与鉴定
第四章 炭化植物遗存鉴定结果
    4.1 农作物
        4.1.1 青稞
        4.1.2 普通小麦
        4.1.3 粟
        4.1.4 黍
    4.2 其他植物
        4.2.1 禾本科
        4.2.2 豆科
        4.2.3 藜科
        4.2.4 莎草科
        4.2.5 蔷薇科
        4.2.6 茜草科
        4.2.7 石竹科
        4.2.8 蓼科
        4.2.9 堇菜科
        4.2.10 十字花科
        4.2.11 菊科
        4.2.12 旋花科
        4.2.13 罂粟科
        4.2.14 蒺藜科
        4.2.15 松科
        4.2.16 柏科
    4.3 小结
第五章 石人子沟遗址群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5.1 石人子沟遗址IV区复合建筑
        5.1.1 大型居址F7(GT1)
        5.1.2 小型居址群
    5.2 石人子沟遗址III区居址
        5.2.1大型居址F001
        5.2.2 小型居址
    5.3 石人子沟遗址其他居址
        5.3.1 东高台
        5.3.2 西高台
    5.4 石人子沟墓葬
    5.5 红山口遗址石围基址群
        5.5.1 I号基址群F002
        5.5.2 Ⅲ号基址群
    5.6 小结
第六章 东天山地区其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6.1 巴里坤盆地诸遗址
        6.1.1 海子沿遗址
        6.1.2 卡子湖遗址
    6.2 喀尔里克山北麓诸遗址
        6.2.1 阔腊遗址
        6.2.2 盐池古城
        6.2.3 托背梁南山顶遗址
        6.2.4 托背梁南山丘遗址
    6.3 哈密五堡墓地
        6.3.1 大植物遗存
        6.3.2 微体植物遗存
        6.3.3 木材遗存
        6.3.4 基本认识
第七章 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植物资源获取与利用
    7.1 农作物遗存概述
        7.1.1 青稞(大麦)遗存
        7.1.2 青稞(大麦)的年代
        7.1.3 青稞(大麦)的地位
        7.1.4 东天山地区的其他农作物
    7.2 农作物种植与利用
        7.2.1 史料与民族学中的线索
        7.2.2 青稞及多种作物种植的动因
        7.2.3 农作物的利用方式
    7.3 麦田杂草类遗存
        7.3.1 杂草的出土情况
        7.3.2 杂草所反映的农作物种植和加工
    7.4 牧草类遗存
        7.4.1 牧草的分布情况
        7.4.2 牧草的来源与粪燃料实验考古
    7.5 其他植物遗存
第八章 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生业特点
    8.1 生业特点与时空差异
        8.1.1 广谱资源获取
        8.1.2 多种作物种植
        8.1.3 持续地农牧兼营
        8.1.4 空间差异
        8.1.5 时代变化
    8.2 环境、社会与生业差异
        8.2.1 自然环境背景
        8.2.2 社会背景
    8.3 与周邻地区的比较
        8.3.1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
        8.3.2 甘青地区
        8.3.3 西天山余脉
        8.3.4 南西伯利亚
        8.3.5 差异与联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蒸散发过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蒸散发测定方法
        1.2.2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内涵与测定方法
        1.2.3 EC法测定生态系统ET及WUE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黑河绿洲农田生态系统
        2.1.2 六道沟小流域
        2.1.3 毛乌素沙地
    2.2 研究内容与目标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3 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分析方法
        2.3.4 生态系统水量平衡方法
    2.4 技术路线
    2.5 涡度相关数据处理
第3章 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研究
    3.1 引言
    3.2 春小麦农田能量平衡分析
        3.2.1 春小麦农田能量通量变化特征
        3.2.2 春小麦农田热存储通量变化特征
        3.2.3 春小麦农田地表能量闭合特征分析
    3.3 柠条林地能量平衡分析
        3.3.1 柠条林地能量通量变化特征
        3.3.2 柠条林地热存储通量变化特征
        3.3.3 柠条林地地表能量闭合特征分析
    3.4 长柄扁桃林地能量平衡分析
        3.4.1 长柄扁桃林地能量通量变化特征
        3.4.2 长柄扁桃林地热储量特征
        3.4.3 长柄扁桃林地能量闭合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蒸散耗水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春小麦农田蒸散耗水特征分析
        4.2.1 春小麦农田蒸散发季节变化规律
        4.2.2 春小麦农田蒸散发日变化规律
        4.2.3 春小麦农田蒸散发影响因素分析
        4.2.4 春小麦生育期内水量平衡特征
    4.3 灌丛生态系统蒸散发特征分析
        4.3.1 柠条林地蒸散发特征
        4.3.2 长柄扁桃林地蒸散发特征分析
        4.3.3 灌丛生态系统蒸散发影响因素分析
    4.4 灌丛生态系统蒸散耗水规律分析
        4.4.1 柠条林地蒸散耗水特征
        4.4.2 长柄扁桃林地耗水规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1 引言
    5.2 水分利用效率的算法
    5.3 春小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3.1 春小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变化特征
        5.3.2 春小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
        5.3.3 春小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4 灌丛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4.1 柠条林地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5.4.2 长柄扁桃林地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5.5 灌丛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1 净辐射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2 大气温度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3 饱和水汽压差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4 土壤水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5 土壤温度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放牧对温带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CO_2通量研究进展
    1.2 CH_4通量研究进展
    1.3 N_2O通量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植被调查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4 温室气体采样
        2.2.5 气象色谱测定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放牧对三种草原类型土壤特征的影响
        3.1.1 放牧对三种草原类型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3.1.2 放牧对三种草原类型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的影响
    3.2 放牧对三种草原类型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2.1 三种草原类型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动态
        3.2.2 三种草原类型地下生物量的时空动态
        3.2.3 放牧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3 放牧对三种草原类型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动态的影响
        3.3.1 放牧对CO_2排放速率及通量时空动态的影响
        3.3.2 放牧对CH_4吸收速率及通量时空动态的影响
        3.3.3 放牧对N_2O排放速率及通量时空动态的影响
    3.4 放牧对三种草原类型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3.5 放牧对三种草原类型温室气体通量控制因子的影响
        3.5.1 放牧对CO_2排放通量控制因子的影响
        3.5.2 放牧对CH_4吸收通量控制因子的影响
        3.5.3 放牧对N_2O排放通量控制因子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放牧对环境因子和植物群落的影响
        4.1.1 放牧对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4.1.2 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3 放牧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4.2 CO_2通量的控制因子
    4.3 CH_4通量的控制因子
    4.4 N_2O通量的控制因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羊牧道景观对植物群落和土壤水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
        1.2.2 放牧对植物群落和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1.2.3 景观格局对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1.2.4 景观格局对土壤的影响
        1.2.5 景观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1.2.6 牧道景观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类型
    2.3 气候特点
    2.4 植被特征
    2.5 土壤特征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数据获取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土壤水分
    3.2 数据分析方法
        3.2.1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
        3.2.2 经典统计分析方法及指数计算
        3.2.3 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
第四章 山羊牧道景观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
    4.1 结果和分析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1.2 植物群落特征
        4.1.3 植物群落α多样性
        4.1.4 群落相似性分析
        4.1.5 植物群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6 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
    4.2 结论与讨论
        4.2.1 山羊牧道景观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4.2.2 山羊牧道景观对植物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第五章 山羊牧道景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山羊牧道景观不同位置的土壤水分分布
        5.1.2 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5.2 结论与讨论
        5.2.1 山羊牧道景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2.2 山羊牧道景观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第六章 山羊牧道景观形成过程
    6.1 研究方法
    6.2 数据处理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山羊牧道形成情况
        6.3.2 山羊牧道形成特点
        6.3.3 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特点
    6.4 结论与讨论
        6.4.1 山羊牧道形成原因及情况
        6.4.2 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黄土台塬区湿地公园水系规划策略研究 ——以渭南沋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2 研究综述
    2.1 黄土台塬区相关研究综述
    2.2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2.3 湿地公园水系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2.3.1 水系规划理论与实践现状
        2.3.2 湿地公园水系规划现状
    2.4 小结
3 黄土台塬区特殊性研究
    3.1 区位概况
    3.2 黄土台塬地貌特殊性
        3.2.1 地形地貌特征——冲沟发育
        3.2.2 气候特征——降雨分布不均
        3.2.3 水资源特征——干旱缺水
        3.2.4 土壤特征——湿陷性黄土
        3.2.5 植被特征——覆盖率低
    3.3 黄土台塬区生态环境特殊性
        3.3.1 水土流失
        3.3.2 干旱缺水
    3.4 黄土台塬区水系规划的特殊性
        3.4.2 水土保持
        3.4.3 雨洪管理
    3.5 小结
4 黄土台塬区湿地公园水系规划思路
    4.1 湿地公园水系规划案例总结
        4.1.1 谷城汉江湿地公园生态水系规划
        4.1.2 迁安市三里河景观规划
        4.1.3 案例总结与借鉴
    4.2 黄土台塬区水系规划影响因子
    4.3 规划思路分析
        4.3.1 流域层面
        4.3.2 基地层面
    4.4 小结
5 渭南沋河湿地公园水系规划实践
    5.1 场地认知
        5.1.1 自然属性
        5.1.2 宏观区位
        5.1.3 地形地貌
    5.2 流域层面
        5.2.1 流域概况
        5.2.2 水安全格局
        5.2.3 水土流失安全格局
        5.2.4 生物安全格局
        5.2.5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5.2.6 水系规划策略
        5.2.7 尺度推演
    5.3 基地层面
        5.3.1 基地现状表述
        5.3.2 基地生态敏感性分析
        5.3.3 水文分析
        5.3.4 湿地公园总体布局
        5.3.5 水系规划策略
    5.4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 作者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7)南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储量初步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草地生态系统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关系
        1.2.3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研究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1.3.1 有关南方草地生产力和碳储量的研究相对空白
        1.3.2 模型本身与参数设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3.3 有关草地碳循环机制研究不足
        1.3.4 有关草地生产力本底统计不清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张家港市林草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驱动力分析
    摘要
    2.1 引言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自然条件
        2.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数据资料与研究方法
        2.3.1 数据资料
        2.3.2 研究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张家港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4.2 近20年来张家港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2.4.3 驱动因子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张家港市NPP时空分布动态特征研究
    摘要
    3.1 引言
    3.2 研究区概况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3.2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导致的植被NPP的损失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本实验室已有的研究基础
        3.4.2 2008年张家港市土地利用与现状分类图
        3.4.3 基于CASA模型估算的张家港市NPPact空间分布
        3.4.4 基于分类指数模型估算的张家港市NPPo空间分布
        3.4.5 张家港市2008年NPP_(lucc)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
    3.5 讨论
        3.5.1 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区域NPP_(lucc)分析
        3.5.2 农业用地和林草生态系统的NPP变化
        3.5.3 张家港市NPP_(lucc)城乡梯度变化
        3.5.4 降低NPP_(lucc)的生态价值与技术措施
    3.6 小结
第4章 江苏省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
    摘要
    4.1 引言
    4.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数据收集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江苏省主要草场区域区划
        4.3.2 近30年江苏省主要草场区域面积及类型分布变化
        4.3.3 近20年江苏草地质量及载畜量变化
    4.4 讨论
        4.4.1 江苏草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4.4.2 江苏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4.3 开发利用江苏草场资源的建议
    4.5 小结
第5章 放牧与围栏处理对安徽典型草地光合与呼吸作用影响研究
    摘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设置
        5.2.3 数据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放牧与围栏处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5.3.2 放牧与围栏处理对草地光呼吸速率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草地对放牧生理反应的机理
        5.4.2 个体与群体光合及呼吸活动研究中的尺度转换
        5.4.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5.5 小结
第6章 利用改进的CSCS方法对南方草地类型及其NPP核算研究
    摘要
    6.1 引言
    6.2 研究区域
    6.3 数据与方法
        6.3.1 数据资料及处理
        6.3.2 降水和积温的空间插值
        6.3.3 研究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南方地区水热条件空间分布
        6.4.2 草地类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6.4.3 基于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草地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6.4.4 南方地区NPP空间分布格局
        6.4.5 南方不同类(组)草地NPP比较
    6.5 讨论
        6.5.1 基于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的可信度分析
        6.5.2 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在本研究中的精度与准度
        6.5.3 积温和降水对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影响
    6.6 小结
第7章 利用CASA模型对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时空变化核算研究
    摘要
    7.1 引言
    7.2 研究区域
    7.3 数据与方法
    7.4 CASA模型的构建及实现
    7.5 结果与分析
        7.5.1 南方不同草地类型分布特征(以2001年为例)
        7.5.2 近10年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变化研究
        7.5.3 南方不同区域草地生态系统NPP及相关参数变化
        7.5.4 南方不同类型草地NPP比较分析
    7.6 讨论
        7.6.1 南方草地类型及面积提取计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7.6.2 模型估算结果的验证与精度评价
        7.6.3 南方草地生态系统的最大光能利用率
        7.6.4 模型中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气象数据的处理
    7.7 小结
第8章 利用GLO-PEM模型对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时空变化核算研究
    摘要
    8.1 引言
    8.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8.2.1 研究区范围
        8.2.2 GLO-PEM模型
        8.2.3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8.3 结果与分析
        8.3.1 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空间格局
        8.3.2 南方不同类型草地年均NPP比较分析
        8.3.3 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年际变化特征
    8.4 讨论
        8.4.1 模型精度的评价
        8.4.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8.5 小结
第9章 利用LPA模型对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核算研究
    摘要
    9.1 引言
    9.2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处理
        9.2.1 研究区域
        9.2.2 数据处理
    9.3 LPA模型的建立原理和过程
        9.3.1 LAI(x,t)的估算
        9.3.2 PA(x,t)的估算
        9.3.3 模型参数确定
    9.4 结果与分析
        9.4.1 2010年南方草地NDVI分布
        9.4.2 2010年南方草地生态系统LAI分布
        9.4.3 2010年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分布
        9.4.4 南方草地生态系统NPP对不同水热因子的响应
    9.5 讨论
        9.5.1 模型的精度评价
        9.5.2 科学的插值方法的选择
        9.5.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9.6 小结
第10章 利用BIOME-BGC模型对南方不同类型草地NPP与NEP核算研究
    摘要
    10.1 引言
    10.2 研究区概况
    10.3 研究方法
        10.3.1 BIOME-BGC模型的原理与过程
        10.3.2 模型的气象输入和参数设置
        10.3.3 未来气候情景设置
    10.4 结果与分析
        10.4.1 水热年际变化
        10.4.2 NPP和NEP年际变化
        10.4.3 NPP和NEP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
        10.4.4 未来气候情景下NPP与NEP的变化
    10.5 讨论
        10.5.1 估算结果验证与模型精度
        10.5.2 模型的参数化工作
        10.5.3 影响NPP与NEP的水热因子
        10.5.4 CO_2浓度变化对NPP与NEP的影响
    10.6 小结
第11章 利用五种模型核算南方草地生产力的结果差异分析
    11.1 引言
    11.2 所使用的模型
        11.2.1 综合顺序分类指数模型
        11.2.2 CASA模型
        11.2.3 GLO-PEM模型
        11.2.4 LPA模型
        11.2.5 BIOME-BGC模型
    11.3 五种模型结果的比较
        11.3.1 不同模型模拟的南方草地NPP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比较
        11.3.2 不同模型模拟的南方草地NPP区域总量及差异比较
        11.3.3 不同模型模拟的南方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及差异分析
        11.3.4 五种模型结果的验证及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11.4 小结
第12章 利用MODIS资料对南方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初步核算研究
    摘要
    12.1 引言
    12.2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2.2.1 研究区概况
        12.2.2 产品数据介绍
        12.2.3 数据处理
    12.3 结果与分析
        12.3.1 我国南方各类型草地面积分布
        12.3.2 我国南方不同类型草地的生物量碳密度
    12.4 讨论
        12.4.1 碳密度与碳储量估算结果的验证
        12.4.2 碳密度与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12.4.3 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12.5 小结
第13章 最后总结
    13.1 论文结论
    13.2 论文创新点
    13.3 本研究的不足
    13.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8)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
    1.2.1 荒漠化的概念
    1.2.2 国外荒漠化研究进展
    1.2.3 国内荒漠化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基本问题的探讨
    1.2.5 荒漠化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1.3.1 景观异质性
    1.3.2 景观格局
    1.3.3 等级理论
    1.3.4 尺度
    1.3.5 干扰
    1.3.6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1.3.7 景观动态研究进展
    1.3.8 干旱、半干旱区的景观动态研究
1.4 青海共和盆地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关键科学问题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水文
    2.1.6 沙地的形成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
    3.1.1 样方设置
    3.1.2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3.1.3 植被生物量调查
    3.1.4 土壤调查及土壤样品处理
3.2 植被与土壤数据处理
3.3 遥感数据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景观格局分析
    3.4.1 景观组成结构及变化
    3.4.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5 社会经济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数量分类
4.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4.1.1 科、属、种组成
    4.1.2 物种的生活型组成
    4.1.3 物种的水分生态型组成
4.2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4.2.1 重要值的计算
    4.2.2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
    4.2.3 分类结果验证
4.3 小结 第五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
5.1 概述
5.2 植被退化梯度分析
    5.2.1 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
    5.2.3 不同类型群落植被特征
    5.2.4 不同退化梯度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5.3 荒漠化评价指标
    5.3.1 荒漠化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5.3.2 荒漠化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5.3.3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5.4 小结 第六章 共和盆地景观分类与制图
6.1 概述
6.2 景观分类系统
    6.2.1 景观分类的原则
    6.2.2 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6.2.3 景观要素类型的基本特征
6.3 解译标志的建立
6.4 景观制图
6.5 小结 第七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景观动态分析
7.1 共和盆地景观动态
    7.1.1 景观要素类型面积变化
    7.1.2 景观格局变化
7.2 共和盆地草地景观动态分析
7.3 景观要素的时空动态分析
7.4 荒漠化发展状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8.1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2 社会经济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3 荒漠化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8.4 当地发展生产的建议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植物群落特征
    9.1.2 景观动态
    9.1.3 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
    9.1.4 荒漠化的原因
9.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1.1 植物区系概念
        1.1.2 植物区系研究内容
        1.1.3 植物区系研究意义
    1.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研究历史
        1.2.1 国外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研究
        1.2.1.1 萌芽阶段(1689-1830 年)
        1.2.1.2 快速发展阶段(1830 年-1940 年)
        1.2.1.3 系统研究阶段(1940 年至今)
        1.2.2 国内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研究
        1.2.2.1 初步发展阶段(1923-1949 年)
        1.2.2.2 全面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1.2.2.3 系统研究阶段(1977 年至今)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材料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调查样地的选择
        1.6.2 野外采集与调查
        1.6.3 室内标本的整理和鉴定
        1.6.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蒙古高原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3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1 种子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3.1.1 科的组成统计与多样性分析
        3.1.1.1 科的数量统计及排序
        3.1.1.2 优势科和表征科的统计与分析
        3.1.1.3 单种科和单属科的统计与分析
        3.1.2 属的组成统计与多样性分析
        3.1.2.1 属的数量统计及排序
        3.1.2.2 优势属和表征属的统计与分析
        3.1.2.3 单种属和仅含1 种属的分析
        3.1.3 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3.1.3.1 科的生活型分析
        3.1.3.2 属的生活型分析
        3.1.3.3 种的生活型分析
        3.1.4 水分生态型多样性分析
    3.2 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分析
        3.2.1 科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3.2.1.1 世界分布型
        3.2.1.2 热带分布型
        3.2.1.3 温带分布型
        3.2.2 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3.2.2.1 世界分布属
        3.2.2.2 热带分布属
        3.2.2.2.1 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3.2.2.2.2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3.2.2.2.3 旧大陆热带分布
        3.2.2.2.4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3.2.2.2.5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3.2.2.2.6 热带亚洲分布
        3.2.2.3 温带分布属
        3.2.2.3.1 北温带分布
        3.2.2.3.2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3.2.2.3.3 旧大陆温带分布
        3.2.2.3.4 温带亚洲分布
        3.2.2.4 地中海区-中亚分布属
        3.2.2.4.1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
        3.2.2.4.2 中亚分布
        3.2.2.5 东亚分布属
        3.2.2.6 蒙古高原特有属
        3.2.3 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3.2.3.1 世界种
        3.2.3.2 泛热带种
        3.2.3.3 北温带种
        3.2.3.4 旧大陆温带种
        3.2.3.5 欧洲-西伯利亚种
        3.2.3.6 温带亚洲种
        3.2.3.7 东亚种
        3.2.3.8 青藏高原种
        3.2.3.9 青藏-黄土-蒙古高原种
        3.2.3.10 古地中海种
        3.2.3.11 中亚种
        3.2.3.12 中亚-喜马拉雅种
        3.2.3.13 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
        3.2.3.14 中亚东部种
        3.2.3.15 阿尔泰山特有种
        3.2.3.16 蒙古种
        3.2.3.17 戈壁种
4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起源与发展
    4.1 地史时期的古植物与古植被
        4.1.1 晚古生代的古植被
        4.1.2 中生代的古植被
        4.1.3 新生代的古植被
        4.1.3.1 第三纪的古植被
        4.1.3.2 第四纪的古植被
        4.1.4 人类活动历史时期的植被
    4.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比较
        4.2.1 科的比较
        4.2.2 属的比较
        4.2.3 分布型的比较
        4.2.3.1 北温带分布型的比较
5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分区研究
    5.1 植物区系分区原则
    5.2 植物区系分区方法
    5.3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分区
    5.4 各植物省主要植被类型
        5.4.1 萨彦山地泰加省
        5.4.2 外贝加尔山地泰加省
        5.4.3 阿尔泰山地草原省
        5.4.4 杭爱山地森林草原省
        5.4.5 达乌里-大兴安岭草原省
        5.4.6 北戈壁荒漠草原省
        5.4.7 中戈壁荒漠植物省
        5.4.8 西戈壁荒漠植物省
        5.4.9 黄土高原植物省
    5.5 蒙古高原各植物省间植物区系比较
        5.5.1 R/T 值分析
        5.5.2 区系谱分析
        5.5.2.1 聚类分析
6 蒙古高原植物资源的保育与可持续发展
    6.1 引言
    6.2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
        6.2.1 珍稀濒危植物等级标准和保护级别的定量分析依据
        6.2.1.1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标准
        6.2.1.2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级别
        6.2.1.3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统计及其濒危和保护级别
        6.2.2 濒危机制的初步探讨
        6.2.2.1 濒危的内部原因
        6.2.2.2 濒危的外部原因
        6.2.3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6.2.3.1 坚持以保护生境为主的就地保护之路
        6.2.3.2 坚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主的迁地保护之路
        6.2.3.3 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
        6.2.3.4 坚持走开发利用促保护之路
        6.2.3.5 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
        6.2.3.6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种类较贫乏、多样性较低
        7.1.2 区系组成较为复杂
        7.1.3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
        7.1.4 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7.1.5 特有程度低
        7.1.6 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7.1.7 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一部分
        7.1.8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
    7.2 讨论
        7.2.1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在世界植物区系中的作用
        7.2.2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气候变化对植被恢复演替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1.2.4 气候变化对草地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
        1.2.5 气候变化及人为干预对草地恢复的影响
        1.2.6 气候环境对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2 样地选择与样方测定
        2.2.3 植物与土壤样品采集测定方法
        2.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地带性分布特征
    3.1 草地土壤水分地带性变异
        3.1.1 草甸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1.2 典型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1.3 荒漠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1.4 灌丛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变化
    3.2 草地封禁演替过程与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3.3 草地植被与土壤水分典型相关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养分地带性变化特征
    4.1 草地土壤养分地带性分布特征
        4.1.1 封禁与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异质性
        4.1.2 草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
    4.2 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草原植被分区及物种丰富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草原植被沿样带植物区系成分的变化
        5.1.1 典型植物的地理分布
        5.1.2 物种丰富度的地带性分布
        5.1.3 物种丰富度沿降水梯度的空间异质性
    5.2 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草地生产力沿降水梯度时空变异性
    6.1 草地生产力沿样带梯度变化
        6.1.1 草甸草原类型
        6.1.2 典型草原类型
        6.1.3 荒漠草原类型
        6.1.4 灌丛草原类型
    6.2 草地生产力沿样带空间降水梯度变化
        6.2.1 草甸草原类型
        6.2.2 典型草原类型
        6.2.3 荒漠草原类型
        6.2.4 灌丛草原类型
    6.3 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典型草地与气候变化响应
    7.1 草地植物优势种分布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
    7.2 草地重要值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
    7.3 草地封禁期物种密度对气候的响应
    7.4 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草地封禁恢复与气候变化响应
    8.1 草地封禁恢复与气候变化
        8.1.1 草地群落密度与降雨量及积温的年际变化
        8.1.2 草地更新与降雨量和积温的年际变化
        8.1.3 草地生物量与降雨量和积温年际变化
    8.2 小结
第九章 黄土高原典型种群分布格局与气候变化响应
    9.1 草甸草原类型
        9.1.1 白羊草种群
        9.1.2 黄背草种群
        9.1.3 铁秆蒿种群
        9.1.4 猪毛蒿种群
    9.2 典型草原类型
        9.2.1 本氏针茅种群
        9.2.2 大针茅种群
        9.2.3 赖草种群
        9.2.4 达乌里胡枝子种群
        9.2.5 百里香种群
        9.2.6 星毛萎陵菜种群
        9.2.7 阿尔泰狗哇花种群
        9.2.8 冷蒿种群
        9.2.9 茭蒿种群
        9.2.10 茵陈蒿种群
    9.3 荒漠草原类型
        9.3.1 短花针茅种群
        9.3.2 沙生针茅种群
        9.3.3 芨芨草种群
        9.3.4 苦豆子种群
    9.4 灌丛草原类型
        9.4.1 小叶锦鸡儿种群
        9.4.2 柠条锦鸡儿种群
        9.4.3 白刺花种群
        9.4.4 沙棘种群
        9.4.5 杠柳种群
        9.4.6 虎榛子种群
        9.4.7 刺叶柄棘豆种群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黄土高原主要植物名称与生境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在半干旱的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经过大量放牧后虎尾草属的再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中土壤水分、碳氮空间演变及水分阈值研究[D]. 赵亚楠. 宁夏大学, 2019
  • [2]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为中心[D]. 田多. 西北大学, 2018(01)
  • [3]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蒸散发过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孙树臣.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08)
  • [4]放牧对温带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 杨柳依.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5]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羊牧道景观对植物群落和土壤水分的影响[D]. 张雪丽. 兰州大学, 2015(02)
  • [6]黄土台塬区湿地公园水系规划策略研究 ——以渭南沋河湿地公园为例[D]. 王倩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3)
  • [7]南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储量初步核算研究[D]. 孙政国. 南京大学, 2013(10)
  • [8]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 魏婷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9]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岳秀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10]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特征[D]. 程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澳大利亚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放牧薯蓣属再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