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一、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米丹[1](2021)在《基于网络大教据的庐山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庐山在改革开放之初曾是我国旅游业龙头景区之一,但是近年来其旅游业发展速度趋缓,致使其在全国名山景区中的地位逐渐被黄山等其他传统名山和张家界等新兴名山所取代。多年来庐山在游客心目中“避暑胜地”的形象已趋于固化,这使得旅游季节性成为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力。庐山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研究不仅能识别各季节庐山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帮助庐山景区通过调整旅游产品,淡化旅游季节性。还能发现各季节庐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帮助庐山景区优化管理和服务,提升景区美誉度和游客忠诚度。本研究利用“八爪鱼采集系统”获取了携程网等5家网站2017年—2020年间关于庐山风景区的游客评论,利用ROST CM6.0软件的词频分析、情感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功能模块对各季节庐山旅游评论进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归纳出庐山四季旅游意象的共性与个性,并探究了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庐山旅游意象高频词按表达对象可分为6类,分别为旅游吸引物类、旅游体验类、时空与天气类、管理与服务类、旅游交通类、出游伙伴类。(2)庐山四季旅游意象有一些共同点。各季节游客对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等景点的关注度都比较高。景区公交车与缆车为游客印象最深的交通工具。虽然各季节游客普遍认为庐山景色优美、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值得一去,但是他们也都指出庐山景区存在门票价格过高、景点二次售票等突出问题。(3)四季庐山旅游意象各具特色。春季游客对票务制度的感知强于其他季节,门票定价过高、景点二次售票、节假日客流增加情况下景区秩序混乱、工作人员态度不够热情等因素给游客带来了不良体验。夏季游客对景区内管理与服务总体上较为满意,但景区内客流量处于持续高峰状态与食宿价格上涨给游客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秋季游客对景区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较多的负面评价,特别在国庆节期间,由于排队时间过长,乘车秩序混乱以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劲等因素严重影响旅游体验,导致游客认为与庐山5A级旅游景区形象不符,部分游客表示无重游意愿。冬季游客反映景区内出租车运营市场欠规范的负面评价较其他季节增多。(4)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舒适度的季节差异、自然景观的季节差异。社会因素包括节假日的季节差异、景区管理因素的季节差异。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为庐山景区提出了3条建议:(1)庐山景区应通过整顿业态市场、优化票务制度、科学规划景区交通网络、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旅游业管理水平,以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2)庐山景区可通过大力开发茶文化、诗词文化、宗教文化、冰雪文化来打造淡季旅游产品,以使庐山旅游业“淡季不淡”。(3)建议庐山景区通过在各类媒体上加大庐山整体形象宣传力度、增加节事活动举办频率、制定细分市场营销计划等方式进一步塑造庐山“全季节”旅游形象。

刘颖杰[2](2021)在《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逐渐趋同化,差异越来越小,得以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便越发显得珍贵。黄山市大部分区域属于乡村,且是徽派建筑的主要分布区域,然而在城市化趋势的冲击下,大量传统民居遭到破坏,新建的民居地域性也越来越弱,出现了建设面积大但建造方式自主、轻地域性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对其建设过程与发展进行指导,因此需要建立与地域性相关联的评价标准,对传统及新建民居的保护与建设进行指导和建议。本文通过计量地理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了黄山市27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并从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五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域尺度来看,主要集中在歙县、黟县两个县市,其次是休宁、祁门两县。通过以上分析,选取歙县、黟县为主要研究区域,同时覆盖祁门、休宁县的传统民居为研究样本。通过现场调研与文献阅读对黄山市的传统民居建立整体认识,从空间形态、构造技术、营建技术三个方面分析黄山市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总结黄山市传统民居中与地域相关的技术与措施,将地域特征要素转换成相关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标准的借鉴,筛选出32项地域性评价指标,从居住质量、场地环境、功能特性、资源利用、传统保护五个方面构建出黄山市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并结合实测数据与计算机模拟,运用和对四个热工建筑模型进行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问卷的方式对评价框架的权重进行赋值,建立完整的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为黄山市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新建民居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图[39]表[58]参[58]

谈思[3](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张秋映[4](2020)在《气候变化对旅游业A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以黄山旅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全球气温变暖,极端天气增多,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旅游业近几年已经一跃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因而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也占有一席之地,旅游业第一次被摆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的旅游业公司为总体研究对象,研究年限设为上市公司上市年份至2017年,以年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作为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指标,并且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代表公司的绩效,采用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选取黄山旅游作为案例公司,从公司概况到公司业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年平均气温与A股旅游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呈“U”型相关,日照时数也与企业绩效显着相关,平均相对湿度和年降水量对企业绩效无显着影响,并且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在稳健性检验中通过分组检验发现随着年份的增加,气候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愈发明显,甚至出现另一气象因素——平均相对湿度与企业绩效相关。说明气候变化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是有影响的,并且影响随年份增加而增大。

杨晓燕[5](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代传苗[6](2020)在《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黄山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旅游者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都可能会通过互联网搜集与旅游目的地有关的信息以作为旅游决策的参考,互联网搜索行为所留下的搜索数据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度。黄山风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中国旅游景区的杰出代表。基于此,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通过百度指数平台,收集2011-2018年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对黄山风景区逐日数据,来研究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研究,丰富了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研究方法,推动了网络关注度定量化研究,为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研究内容具体如下:时间特征上,采用年际变动指数、年际集中指数分析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特征,采用季节集中指数分析网络关注度季节变化特征,采用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分析节假日分布情况;空间特征上,运用ArcGIS软件对全国对于黄山风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进行可视化研究,采用地理集中指数研究空间分布的集中度,选用变异系数分析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差异性,引用莫兰指数分析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的关联情况,继而分析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Pearson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法研究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时间分布特征:从年际分布看,全国对黄山风景区八年间网络关注度年际整体呈现上升的态势;2014年、2018年年际网络关注度变化强度较小,相对稳定,其余年份变化强度大;全国对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八年间的年际集中性均较弱,分布较均匀。从季节性分布来看,八年间网络关注度总体上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双峰双谷”的分布形态,淡旺季均匀分布且月份连续的特点,季节性差异较大,高峰期主要集中于夏季和秋季,冬季网络关注度最低。从节假日分布来看,八年间“五一”前后变化相似,节前两天的网络关注度明显高于节中、节后两天的网络关注度,周内偏度指数绝对值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十一”节前网络关注度出现井喷式增长,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小于0且绝对值较大,年度变化较平稳。(2)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通过可视化发现,全国各省份网络关注度分布较不均匀,总体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征;此外,大多数东部地区处在高值区,中部大多数省份处在次高值区,西部地区对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整体较低,东北地区,辽宁网络关注度最高,黑龙江、吉林偏低;其次,东部地区对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布集中性,中部、西部地区地理集中指数变化比较大,均表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中部地区空间分布越来越集中,客源市场的稳定性没有得到改善,东北地区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15年达到最小值,对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呈现出中部最集中,东部、西部居中,东北最分散的分布规律;再者,全国省际间、东中西地区内部的变异系数大体呈现先上升后有所回落的总体态势,而东北地区变异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此外,全国对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表现出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大多呈现出“低-高”、“低-低”分布格局,而位于第一象限“高-高”扩散效应区、第四象限“高-低”的省份较少;最后,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一级市场比较稳定,二级市场省份个数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三级市场个数变化趋势不大。(3)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影响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分布特征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闲暇时间因素对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影响明显大于气候舒适度;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发达程度、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两地间的经济联系对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两地间的距离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基于此,文章对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深度挖掘旅游大数据,充分利用休假制度,提高旅游网络营销灵活性,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提高旅游交通通达度。

周博[7](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提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潘蕾[8](2018)在《西北五省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业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气候不仅是支撑旅游活动的外部环境条件,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西北五省(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但是西北五省的旅游业存在开发度低、资源整合差、中长线旅游不完善等问题,且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区别于其它地方,近年特殊气候旅游(吐鲁番“火洲”游,乌鲁木齐“冰雪节”游等)也十分热门,研究旅游气候舒适度十分有必要。本文利用西北五省30个主要旅游城市19862015年的气象站资料,依据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着衣指数(ICL)和综合舒适指数(OCI),并结合各城市的旅游现状,对西北五省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五省近30年整体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年内均呈“单峰”变化。5省区近30年整体相对湿度均呈下降趋势,4月各省平均相对湿度最低。新疆、甘肃、陕西近30年平均风速呈上升趋势,宁夏先上升再下降,青海则表现为波动下降,5省均为春季平均风速最高。新疆、甘肃近30年日照时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宁夏、青海呈相反态势,陕西在1986年-2002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各省均在5-8月日照时数较高。(2)5省30个主要旅游城市年内THI和K均呈“单峰”变化,ICL呈“谷型”变化。以OCI为舒适期和较舒适期月份作为适宜旅游的月份进行分析发现1-2月、11-12月研究区域内气候严寒,没有城市适宜旅游,但冬季大部分城市可开展冰雪旅游。3-10月均有城市适宜旅游。其中,5月和9月适宜旅游的城市最多,有29个,其次是6月,有28个城市适宜旅游。结合西北五省各区域的气候舒适度情况,充分整合资源,打造游玩度高、舒适度好、区域合作性强的特色“丝路旅游”,是西北五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春季西北五省OCI整体较高,较适宜旅游,高值区出现在陕西南部和新疆南部;夏季OCI整体高,适宜旅游,高值区出现在新疆北部及青海、甘肃大部分地区;秋季大部分城市较适宜旅游,OCI高值区出现在喀什和陕西南部,新疆东部出现次高值区;冬季OCI整体低,不适宜旅游。除受地形影响的几个城市外,30个城市的OCI大致随纬度递增,但是变化较不明显,夏季各城市的OCI大致随海拔升高而递增,冬季大致随海拔升高而递减。(4)西北五省10个典型城市,近30年THI、K、OCI各季节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ICL略微下降,趋于越来越适宜旅游。但各城市各指数变化均不明显,说明30年来气候波动比较小,气候变化较稳定,对旅游舒适度的影响小。

周丽贤,黄蔚薇,章芳,贾力,孙倩倩,苏丽欣[9](2016)在《平原与高山雾凇景观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文中指出雾凇景观是一种重要的天气气候旅游景观,为了更好的开发雾凇旅游资源,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雾凇的时空分布特点,选出代表站峨眉山、庐山、华山、黄山和吉林市,统计分析它们雾凇出现时所满足的气象条件,进而选出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雾凇旅游指数,通过检验得出的雾凇旅游指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雾凇在冬季旅游资源开发的应用方面作尝试探讨。

周丽贤,黄蔚薇,章芳,苏丽欣[10](2016)在《平原与高山雾凇景观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文中研究表明雾凇景观是一种重要的天气气候旅游景观,为了更好地开发雾凇旅游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雾凇的时空分布特点,选出峨眉山、庐山、华山、黄山和吉林市五个代表站,统计分析了它们雾凇出现时所满足的气象条件,进而选出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雾凇旅游指数,通过检验得出的雾凇旅游指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雾凇预报在冬季旅游资源开发应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二、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大教据的庐山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庐山旅游业发展速度趋缓
        1.1.2 网络评论大数据正成为旅游营销决策的重要参考
        1.1.3 旅游季节性为旅游业显着的外在特征之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旅游意象
        2.1.2 旅游季节性
        2.1.3 网络文本数据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情感理论
        2.2.2 网络传播理论
        2.2.3 旅游季节性理论
    2.3 国内外旅游意象研究进展
        2.3.1 旅游意象的内涵与结构
        2.3.2 旅游意象的类型及演进过程
        2.3.3 旅游意象测量方法
        2.3.4 旅游意象影响因素
        2.3.5 旅游意象对游客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研究设计
    3.1 庐山概况及其旅游业现状
        3.1.1 庐山简介
        3.1.2 庐山风景区旅游业现状
    3.2 研究设计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采集
        3.2.3 数据筛选
        3.2.4 数据处理
4 庐山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特征
    4.1 庐山旅游意象词频分析
        4.1.1 庐山旅游意象高频词提取与分类
        4.1.2 四季高频词的共性与个性
    4.2 庐山旅游情感意象分析
        4.2.1 庐山旅游情感意象分析方法与数据
        4.2.2 庐山四季情感意象共性与个性
    4.3 庐山旅游意象语义网络分析
        4.3.1 庐山旅游意象语义网络结构
        4.3.2 庐山四季旅游意象语义网络共性与个性
5 庐山旅游意象季节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自然因素
        5.1.1 气候舒适度季节差异
        5.1.2 自然景观季节差异
    5.2 社会因素
        5.2.1 节假日分布季节差异
        5.2.2 景区管理与服务因素季节差异
6 庐山旅游经营优化建议
    6.1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提高游客满意度
        6.1.1 整顿旅游市场
        6.1.2 优化景区票务制度
        6.1.3 打造精品民宿与特色美食
        6.1.4 科学规划景区内交通网络
        6.1.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6.2 创新旅游产品以提高庐山淡季旅游吸引力
        6.2.1 茶文化特色旅游
        6.2.2 诗词文化特色旅游
        6.2.3 宗教文化特色旅游
        6.2.4 冰雪文化特色旅游
    6.3 努力塑造“全季节”庐山旅游形象
        6.3.1 加强庐山整体形象宣传
        6.3.2 提高节事活动举办频率
        6.3.3 精准确定各季节旅游市场营销方向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庐山四季旅游意象高频词特征
        7.1.2 庐山四季旅游意象共性
        7.1.3 庐山四季旅游意象个性
        7.1.4 庐山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的驱动因素
        7.1.5 庐山旅游经营管理优化建议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民居建筑风貌趋于同质化
        1.1.2 现有评价标准地域性的缺失
        1.1.3 缺少针对传统民居的评价标准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相关概念
        1.5.1 传统民居
        1.5.2 地域性
        1.5.3 评价框架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传统民居与传统村落研究
        1.6.2 相关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
        1.6.3 地域性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山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思路
    2.2 黄山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2.2.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特征
        2.2.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性
        2.2.3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
        2.2.4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
    2.3 黄山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2.3.1 自然条件因素
        2.3.2 气候环境因素
        2.3.3 生态环境因素
        2.3.4 历史文化因素
        2.3.5 社会经济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3.1.1 研究区域
        3.1.2 研究对象
    3.2 黄山市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
        3.2.1 规划选址理念
        3.2.2 街巷组合方式
        3.2.3 平面布局形式
    3.3 黄山市传统民居的构造技术特征
        3.3.1 抬梁与穿斗混合的结构体系
        3.3.2 利用视觉与触觉的材料处理方式
        3.3.3 精湛围护构造与精美细部装饰
    3.4 黄山市传统民居的营造技术特征
        3.4.1 遮阳通风体系
        3.4.2 保温隔热体系
        3.4.3 防潮防湿体系
        3.4.4 防腐防火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的构建与指标优化
    4.1 评价框架建立依据
        4.1.1 评价框架构建思路
        4.1.2 评价框架建立原则
    4.2 评价指标筛选与评价框架构建
        4.2.1 基于地域特征要素分析的评价指标转化
        4.2.2 基于现有评价标准与体系的评价指标筛选
        4.2.3 评价框架的构建
    4.3 评价指标优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优化方式
        4.3.2 优化方式有效性校验
        4.3.3 评价指标优化分析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权重的计算
    5.1 评价框架权重计算模型构建
        5.1.1 AHP法导入
        5.1.2 专家咨询
        5.1.3 专家问卷设计
    5.2 评价框架权重计算
        5.2.1 权重计算过程
        5.2.2 单层次指标权重计算
        5.2.3 各层次权重统计
    5.3 评价框架构建完成
        5.3.1 评价框架评分方式
        5.3.2 评价框架结果分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黄山市传统村落呈聚集分布特征
        6.1.2 黄山市传统民居空间灵活、构造精细、营建技术丰富的地域特征
        6.1.3 构建出三层级的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
    6.2 创新点
        6.2.1 运用GIS确定研究样本
        6.2.2 实测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优化评价指标
    6.3 展望
        6.3.1 评价指标的补充与完善
        6.3.2 样本研究方法的完善与优化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山地旅游
        二、山地景区
        三、旅游转型发展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系统协同论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一、指标的筛选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三、指标评价方法
        四、评价模型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一、景区概况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一、旅游转型方式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4)气候变化对旅游业A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以黄山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气候变化与旅游业的相关性
        1.2.1 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
        1.2.2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2.3 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气候变化相关理论
        1.3.2 气候变化与企业绩效相关理论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中国旅游业A股上市公司概述
    2.1 旅游业的定义及分类
        2.1.1 行业定义
        2.1.2 行业分类
    2.2 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分布
    2.3 中国主要旅游城市气候变化趋势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
    3.1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1.1 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地区特征
        3.1.2 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3.1.3 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3.1.4 旅游气候舒适区的变化
    3.2 自然环境变化对旅游业公司绩效的影响
        3.2.1 对旅游资源的负面影响
        3.2.2 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分析
        3.2.3 对客流的影响分析
        3.2.4 对旅游业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4 变量选择与定义
        4.4.1 被解释变量
        4.4.2 解释变量
        4.4.3 控制变量
    4.5 模型设定
    4.6 样本数据分析与各项检验
        4.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6.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4.6.3 组间异方差检验
        4.6.4 组内自相关检验
    4.7 回归分析
    4.8 稳健性检验
        4.8.1 换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4.8.2 分组回归的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黄山旅游为例
    5.1 黄山旅游简介
    5.2 黄山旅游经营现状
    5.3 黄山旅游气候变化特征
    5.4 气候变化对黄山旅游的影响
        5.4.1 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5.4.2 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5.4.3 对客流量的影响
        5.4.4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5 黄山旅游的应对措施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黄山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融入整个旅游活动
        (二)网络关注度影响旅游决策
        (三)旅游业亟需高质量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网络关注度信息流研究
        (二)目的地游客年内变化及空间分布研究
        (三)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五、可能创新点
        (一)视角创新
        (二)内容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百度指数
        (二)网络关注度
        (三)旅游网络信息流
    二、理论基础
        (一)有限关注理论
        (二)空间结构理论
        (三)旅游目的地系统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一、理论模型
        (一)年际变动指数
        (二)年际集中指数
        (三)季节性强度指数
        (四)周内分布偏度指数
        (五)地理集中指数
    二、数据来源
        (一)网络关注度数据
        (二)其他数据
第四章 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分析
    一、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分布特征
        (一)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特征
        (二)网络关注度季节性特征
    二、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特征
        (一)空间可视化处理
        (二)空间分布集中度
        (三)空间分布差异性
        (四)空间自相关
        (五)空间市场结构分析
第五章 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概述
    二、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因素指标选取与测算
        (二)时间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黄山风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因素指标选取与测算
        (二)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基于网络关注度的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建议
    一、深度挖掘旅游大数据
    二、充分利用休假制度
    三、提高旅游网络营销的灵活性
    四、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
    五、提高旅游交通通达度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西北五省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要素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2.1.2 旅游业发展现状
    2.2 西北五省气候舒适度要素分析
        2.2.1 平均温度分析
        2.2.2 平均相对湿度分析
        2.2.3 平均风速分析
        2.2.4 日照时数分析
3 西北五省各省气候舒适度评价
    3.1 城市的选取原则与方法
    3.2 西北五省各省气候舒适度分析
        3.2.1 新疆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
        3.2.2 甘肃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
        3.2.3 宁夏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
        3.2.4 陕西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
        3.2.5 青海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
    3.3 西北五省各省舒适月的区域差异
4 西北五省气候舒适度的空间格局
    4.1 西北五省各舒适度指标空间分布
        4.1.1 温湿指数空间分布
        4.1.2 风效指数空间分布
        4.1.3 着衣指数空间分布
        4.1.4 综合舒适度指数空间分布
    4.2 西北五省旅游气候舒适空间差异分析
    4.3 旅游气候舒适类型划分与旅游开发对策
5 近30年来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5.1 近30 年来西北五省各指数的季节变化
        5.1.1 春季各指数变化
        5.1.2 夏季各指数变化
        5.1.3 秋季各指数变化
        5.1.4 冬季各指数变化
    5.2 近30 年来西北五省各指数的年变化
        5.2.1 近30 年来年平均温湿指数
        5.2.2 近30 年来年平均风效指数
        5.2.3 近30 年来年平均着衣指数
        5.2.4 近30 年来年平均综合舒适指数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平原与高山雾凇景观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雾凇的时空分布特点
2 雾凇出现的气象条件
3 雾凇旅游指数的建立
4、结语

(10)平原与高山雾凇景观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2雾凇的时空分布特点
3雾凇出现的气象条件
4雾凇旅游指数的建立
5结语

四、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大教据的庐山旅游意象季节变化研究[D]. 米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D]. 刘颖杰.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气候变化对旅游业A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以黄山旅游为例[D]. 张秋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5]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6]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黄山风景区为例[D]. 代传苗. 安徽大学, 2020(07)
  •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西北五省主要旅游城市气候舒适度研究[D]. 潘蕾.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9]平原与高山雾凇景观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A]. 周丽贤,黄蔚薇,章芳,贾力,孙倩倩,苏丽欣.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6
  • [10]平原与高山雾凇景观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J]. 周丽贤,黄蔚薇,章芳,苏丽欣. 气象灾害防御, 2016(02)

标签:;  ;  ;  ;  ;  

黄山冬季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