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野性的呼唤》的四译

论《野性的呼唤》的四译

一、议《荒野的呼唤》的四种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李言实[1](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认为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王梓瑜[2](2019)在《从《野性的呼唤》七译本透视译者的翻译适应与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野性的呼唤》出版于1903年,是杰克·伦敦创作生涯中最负盛名的小说,一经发表,就受到众多读者、评论家的关注。故事以美国北部冰天雪地的原始荒原为背景,讲述了一只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的人类社会走向荒野,野性复苏的过程,小说从头到尾充斥着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本研究选取该小说的7个全译本建立一对一平行语料库。论文参照谢天振教授与何绍斌教授对中国现代翻译史的分期,在四个历史场域中挑选译本。在四个时期和两岸三地间挑选了7个译本,在语料库软件的辅助下,对译本的翻译特征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探究译者在不同地域与时代里的适应与选择。本研究具体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不同时期、地域的译本有什么文本特征?2、如何透过文本差异理解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本研究发现:(1)在语言维层面,不同时期与地域的译本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特征。译本的类符/形符比总体上随时代发展呈上升趋势,与语言发展的趋势大体一致。在词汇密度与平均句长的研究中,1935年至1953年的译本呈现出双降的趋势,这与当时的语言使用情况与政策相关;(2)在文化维层面,本研究发现不同时代与地域的目的语文化会左右译者的适应选择进程。这一结论主要体现在译者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选择策略,意识形态以及禁忌语的使用中:(3)在交际维层面上,七个译者在其不同的时代与地域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中的特殊涵义,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原文思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次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维进行转换,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这一进程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从而使译文在目标语社会存活、生存。

白草[3](2018)在《读书四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马原《重返黄金时代》马原《重返黄金时代——80年代大家访谈录》(吉林出版集团2016年版),其实是2007年版《中国作家梦——马原与110位作家的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再版本。我初读这本书,是在南京学习期间,当时边读边摘,记了很多内容,可见受到了触动,一定感觉好得不得了。不过,现在翻开那时的笔记本,很是诧异自己何以会摘录那些话语,老实说很多观点甚至不能

崔伯莉[4](2017)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野性的呼唤》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野性的呼唤》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小说,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该作品一经问世,在国际文坛上便反响热烈,国内针对该小说的学术论文研究也是层出不穷。然而目前,国内学者们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说主题,巴克的形象,小说的自然主义,达尔文主义和生态批评等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将译本视为原着,很少有人顾及到小说译本优劣。至于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野性的呼唤》的中文译本进行探讨者,到目前为止,寥寥无几。生态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适应选择的过程。译者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做出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转换,从而最大程度上获取译文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适应,最终获得最佳译文。本论文借助生态翻译理论,选取蒋天佐和胡春兰对《野性的呼唤》的中文译本,通过对比分析,判断两译本对翻译生态环境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进一步验证生态翻译理论在指导翻译研究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论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目标读者对原着的理解,还有助于读者对原着的中文译本做出正确的评价和选择。

王晓[5](2017)在《语篇衔接视角下《荒野的呼唤》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荒野的呼唤》的文学价值不断增加,其汉语译本也在日益增多。尽管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理论角度对其及其译本进行研究,但从衔接角度对其译本的研究还很少涉及。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自衔接理论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对衔接理论的准确理解以及灵活运用衔接手段并将其有效转换在译本当中,对于生成语义连贯的译本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从衔接角度对《荒野的呼唤》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衔接理论的形成最初起源于Halliday和Hasan1976年合着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在该书中,衔接理论被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后来,Halliday和Hasan在Language,Context and Text一书中对衔接理论进行了完善,进一步将其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本篇论文就是从非结构衔接和结构衔接两方面来对《荒野的呼唤》中三个中译本中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究三位译者处理译本衔接的相同和不同点。并为文学翻译提供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准确的再现原文的衔接机制固然重要,但受众、英汉语言差异,语篇和修辞效应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给予忠实性和灵活性同样的重视。

刘伶聪[6](2016)在《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野性的呼唤》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出现了描述性翻译学的研究范式,打破了传统的语言学层面的译本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视角,重点从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两个方面,对比分析美国经典文学作品《野性的呼唤》的两个中译本,探寻造成两个译本差异的背后的社会因素,概括出30年代到90年代文学翻译中主流翻译规范的动态演变,对中国的翻译理论的建设提供实践性的参考。图里认为预备规范制约译者对原文本的选择;操作规范影响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抉择,即从宏观结构或者篇章语言特点方面对原文本的处理。结合本文分析顺序,作者首先从预备规范对比探讨译者对原文本的选择。研究发现,30年代译本主要受制于目的语文化对战时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崇尚,从而达到激发群众抗日救亡斗志的社会目的。而90年代末的译本则强调原作的文学性对丰富中国文学和提高读者文学欣赏水平的作用。然后从操作规范,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在文本层面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了30年代的译本倾向于用朴实、通晓的语言来传递原作,并且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习惯用意译方法;而90年代的译本则用四字格的表达方式和直译方法翻译文化负载词。从而得出,译者对特定文本的选择和处理,都是一定时期目标语文化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魏兰[7](2013)在《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丰富多彩,直到今天仍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生命力,具有研究的当代性价值。其作品中“土地意象”的多重展示,以及寓于其中的中国“农民和土地”主题,和谐地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本世界。面对赛珍珠中国题材作品的浩莽浑然,本文无法作全景式把握,而仅把注意力集中在赛珍珠几部主要的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中,包括《大地三部曲》、《母亲》、《龙子》和《同胞》。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赛珍珠“文化边缘人”视野中的“土地意象”入手,对赛珍珠的主要中国农村题材作品进行“土地主题”的归纳和文本解读。本文试图剖析:身为“文化边缘人”的赛珍珠在跨国界的生活、跨文化的创作中,心系中国土地和农民,以人类的理性指引小说创作,把个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凝聚在“人与土地的关系”这一中心话语上,进而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农耕文明时代对土地的深切眷恋。当作家触摸“人与土地”这一古老的文化命题时,已经超越了仅仅针对目标读者群——西方读者这一局限,进而对不同民族的“土地情结”进行了联系性思考。当创作激情催发为创作,即展示了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所具有的世界性品质——身为“异乡人”、“文化边缘人”的作家在“父国”的土地上安放自己精神家园的同时,亦站在人类共性的高度进行着她的小说创作。进一步说,赛珍珠作品中的“土地主题”呼应“和谐共生”的人与人、人与世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新型关系,与作家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文化和合主义价值观彼此印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亦有标新立异的前瞻意义。因此,从“土地情结”这一主题层面考证,赛氏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学突破或文化突破。本论文分导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言中,首先介绍赛珍珠的平民主义创作及中国情怀,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主旨、研究思路及全文框架;然后循着由远及今的思路,对国内外赛珍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总括性的归纳论述,并阐明本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章追溯纵向跨文化时空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引入赛珍珠独特的乡土中国书写;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中的“土地意象”展现,对“土地主题”进行逐层剖析和归纳;第三章以作品中的“土地情结”为契机,探索赛珍珠作品中人与人、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从而展示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风貌;第四章在乡土文学的范畴内,将赛珍珠与同时代的中国乡土作家作了横向对比;第五章立足“异乡人”、“文化边缘人”的层面,剖析赛珍珠在跨越两个世界的“土地主题”书写中,建构多元文化身份的积极努力,从而实现其文化和合主义的理想诉求。结语部分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重申主要结论:由于“文化边缘人”的独具慧眼,具有普世人类学意义的“土地主题”构成了赛珍珠“生命主题”的重中之重,从而反映了作者毕生追求的文化和合主义理念。因此,从文化和文学比较的层面来看,赛珍珠的土地主题研究具有深层的意义。结语部分还提出后续研究的设想,即赛珍珠的土地主题、平民主义创作观与“文化”的原初意义和隐喻意义不谋而合。基于此认识,笔者试图在日后的研究实践中,以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现当代跨文化语境中,进一步评价赛珍珠跨国书写及文化沟通的隐喻意义和现实价值。

潘震[8](2011)在《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 ——以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其英译本为语料》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典籍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思想常常寓于情感之中,可以说,情感文化翻译是中国典籍翻译的关键之一,该领域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华民族的情感文化体系为主体,以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中外译者的英译本为语料,以自然情感的语言表达为切入点,突破词、句、篇层面的硬性束缚,立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层面,全面并深入研究各种情感范畴及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对其传译过程和传译效果进行细致的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中式传情与西式传情的异同及其认知、民族文化思想动因,最后回到翻译实践层面,提出以“情感传真”为目的的一系列中华情感翻译策略。全文共八章,包括绪论和结语。第一章绪论首先从语言学、心理学等角度简要回顾了情感研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梳理并评述了文化、文化翻译、情感翻译领域的相关研究;其次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了本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最后汇报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内容。第二章以情感分类为开端,将情感视为自然情感与社会道德情感的统一,并进一步构建了包含本体范畴、表达范畴及文化范畴三个层面的多层级性情感范畴结构体。同时本研究引入认知语言学的隐转喻机制,指出民族文化思想影响并制约着隐转喻模式的选择和使用,继而影响并制约着情感的语言表达。故本文将从情感的具体语言表达入手,通过分析所运用的隐转喻机制,以此来探究其内部蕴含的民族哲学思想及历史文化因子,从本原上正确区分中式传情和西式传情,从而保证准确无误地向西方译介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三章首先在喜悦类情感的本体范畴层面,追溯了“喜”与“乐”的中国古典音乐美学本原和“喜”的“仁爱”之心;其次,“笑”表达范畴层面的英译分析探讨了“笑”的情状、语义类型及相关的社会基因。其文化范畴层面的英译分析继而透射出中国传统“笑”文化的民族性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侠”、“士”与“义”的文化底蕴;再次,“礼”与“乐”的融合体现了“乐天知命”、“与民同乐”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最后,“孝”情感范畴及相关尊敬语、自谦语的英译分析,为研究中华亲情文化体系及其传译提供了突破口。第四章以愤怒情感的本体范畴英译分析为开端,继而进入至面部、体态、詈语、颜色及人体器官等表达范畴,分析了具有东方情感色彩的传译过程。紧接着本章从文化层面探究了“气”、“修身至和”、“善恶因果”及“天人合一”文化,并深入研究了蕴含其中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及民族精神,进一步揭示了情感文化的民族性和思维惯性。第五章首先阐述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悲伤类情感的乐感文化特征及东方悲剧精神。其次,本章对“悲”、“哀”等本体范畴,“哭”、“五味”、“身体伤害”、“自然意象”等表达范畴的传译过程及传译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有关“天”与“命”、“忧世”与“忧生”及“丧葬礼仪”等文化范畴层面的英译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宿命论、“变”与“化”、“忧世”与“入世”、“孝”与“礼”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传译。第六章为恐惧类情感范畴的英译分析。本章通过“惊”、“畏”等本体范畴、面部、体态、情境等表达范畴的传译过程及传译效果的分析,强调了恐惧情感在传译过程中所应凸显的乐感或美感。继而从文化范畴层面探究了以“义”与“孝”为根本动因的生死观、凸显社会道德意义的鬼神说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英译。第七章针对以上四种基本情感范畴的英译分析,本章首先强调了情感文化翻译的本质和民族性,指出情感传真必然包含自然情感传真和社会道德情感传真,而后者是情感传真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进一步强调了情感文化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和审美距离的合理调配。第八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归纳了本研究的得失,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一定的展望。

王一林[9](2006)在《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的译介研究》文中指出翻译文学是文化多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建国初的十七年,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被逐渐纳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之中,翻译规模宏大,数量空前。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我国对俄苏文学译介在当时的外国文学译介中比例最高。此外,以往译介不多的亚非拉国家的文学译介也到达了历史的高潮。与此同时,对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我国相对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也有相当多的译介,但在翻译选择上倾向性非常明显。在得到翻译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作品中,古典文学和所谓的“进步文学”成为翻译的重点,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却译介得非常有限。建国后十七年对美国文学的译介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翻译倾向和这个时期的文学翻译特征。 本文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译介学角度来考察这一时期美国文学在我国的译介情况。本文运用以色列文化理论家埃文·佐哈尔(It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美国翻译理论和比较文学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改写”理论,从时代文化语境角度,深入分析美国文学的翻译选择与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当时对美国文学翻译的目的。 本文的“引言”部分交待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在这一部分,本文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并强调指出运用译介学方法考察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译介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译介所处的文化语境”,深入剖析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文学译介的文化语境。在这一章中,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当时的文艺政策和翻译政策及其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政治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当时中美关系因素对译介选择的影响,并比较了翻译家和评论家在建国前后的不同文化心态以及对待外国文学的态度。 第二章“建国十七年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的译介特点”,将美国文学译介纳入到当时整个外国文学译介系统中来考察,通过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的译介相比较,以此探讨美国文学译介的“特殊性”。 第三章“建国十七年对美国文学译介的基本情况”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时作为中国译介重点的美国经典作家作品、左翼文学、进步文学、黑人文学的译介情况,并从译介学的角度予以详细分析。这一部分还分析了一些当代美国文学名家在建国十七年的译介史上不受重视或遭刻意贬低的原因。

刘长昱[10](2003)在《议《荒野的呼唤》的四种译本》文中研究表明就小说《荒野的呼唤》的四种译本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原文方面进行了分析评论。

二、议《荒野的呼唤》的四种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议《荒野的呼唤》的四种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1)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一、从小说到戏剧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一、1962—1999:初始期
        二、2000—2015:发展期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六、小结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四、小结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四、小结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二) 吴兴国采访录
        (三) 张献访谈
        (四) 冯远征访谈
        (五) 喻荣军访谈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从《野性的呼唤》七译本透视译者的翻译适应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致谢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1.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Studies of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in China
        2.1.1 The Publishing of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2.1.2 Researches on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2.2 Researches o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2.2.1 Previous Researches of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2.2.2 The Previous Research of Parallel 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
    2.3 The Approach of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in Translation
        2.3.1 Previous Studies abroad
        2.3.2 Previous Studies at home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Design
    3.3 Corpus Construction
        3.3.1 Construction of“ The Call of the Wild’s Parallel Corpus”
    3.4 Principl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s
        3.4.1 Division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3.4.2 Selection of Translated Versions
4 Translator’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Interpreted by th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4.1 Translator-centeredness
    4.2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4.3 Translator’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4.3.1 Translator’s Adaptation
        4.3.2 Translator’s Decision Making and Selection
5 Parallel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5.1 Linguistic Dimension
        5.1.1 Lexical Level
        5.1.2 Syntactic Level
    5.2 Cultural Dimension
        5.2.1 Names of Characters and places
        5.2.2 Translation of Measure Words
        5.2.3 Translation of Religious Culture
        5.2.4 Translation with Ideology
        5.2.5 Translation of Taboo Term
    5.3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5.3.1 Rewriting
        5.3.2 Slangs and Broken English
        5.3.3 Translator’s Horizon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 for Future Studi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读书四记(论文提纲范文)

1. 马原《重返黄金时代》
2. 曹乃谦小说与外国文学
3. 北岛选编《给孩子的诗》
4. 米兰·昆德拉《帷幕》

(4)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野性的呼唤》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Methods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 on Eco-translatology
        2.1.1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Eco-translatology
        2.1.2 The Application of Hu's Eco-translatology
    2.2 Research on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Philosophical Basis of Eco-translatology
    3.2 Main Points of Eco-translatology
        3.2.1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3.2.2 Translator Centeredness
        3.2.3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3.2.4 Translation Methods in Eco-translatology
    3.3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to Translation Studies
CHAPTER Ⅳ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4.1 Adaptive Selections in Linguistic Dimension
        4.1.1 Diction
        4.1.2 Syntax
        4.1.3 Rhetorical Devices
        4.1.3.1 Similes
        4.1.3.2 Metaphors
        4.1.3.3 Personifications
    4.2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ultural Dimension
        4.2.1 Euphemisms
        4.2.2 Slang
        4.2.3 English Dialects
        4.2.4 Numerals
    4.3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4.3.1 Verbal Communication
        4.3.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5)语篇衔接视角下《荒野的呼唤》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Objectiv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Studies on Text Analysis
        2.1.1 Text
        2.1.2 Text and Discourse
        2.1.3 Text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2.2 The Studies of Cohesion Theory
        2.2.1 Studies of Cohesion Theory at Home
        2.2.2 Studies of Cohesion Theory Studies Abroad
    2.3 Previous Related Studies on The Call of the Wild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hesion
        3.1.1 The Concept of Cohesion
        3.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esion and Coherence
        3.1.3 Classification of Cohesive Devices
    3.2 The Cohesion Model Applied in this Thesis
    3.3 A General Contrastive Study of Cohesive Devi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ual Cohesion
    4.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on-structural Cohesive Devices in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
        4.1.1 Three Chinese Rendit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in this Thesis
        4.1.2 Grammatical Cohesion
        4.1.3 Lexical Cohesion
    4.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ructural Cohesive Devices in the Three Chinese Renditions
        4.2.1 Thematic Progression
        4.2.2 Parallelism
    4.3 Implications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
Bibliography

(6)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野性的呼唤》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0.1 Research Background
    0.2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0.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ies
    0.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1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Call of the Wild
        1.1.1 Introduction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1.1.2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1.2 The Research on Toury’s Norms Theory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The Notion of Norms and Translational Norms
    2.2 Gideon Toury’s Norms Theory
        2.2.1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Toury’s Norms
        2.2.2 Classification of Toury’s Norms
    2.3 Contributions of Toury’s Norms to Translation Study
Chapter Three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Preliminary Norms Reflected in theTwo Translations
    3.1 Translation Policy and Preliminary Norms
    3.2 Translation Policy Reflected in Liu Dajie and Zhang Menglin’s Version
        3.2.1 Translation Policy in the 1930s
        3.2.2 The Choice of the Source Text
    3.3 Translation Policy Reflected in Sun Fali’s Version
        3.3.1 Translation Policy in the 1990s
        3.3.2 The Choice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Four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Norms Reflected in theTwo Translations
    4.1 Textual-linguistic Norms and Operational norms
    4.2 Operational Norms Reflected in the Two Versions
        4.2.1 Operational Norms in the 1930s
        4.2.2 Operational Norms in the 1990s
    4.3 Textual-linguistic Norms Reflected in the Two Versions
        4.3.1 Different Treatment Reflected in Linguistic Features
        4.3.2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in Culturally-loaded Words
Conclusion
Notes
Works Cited

(7)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中国土地中国情
    二、赛珍珠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一) 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二)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跨文化视阈中的“中国书写”
    第一节 赛珍珠的跨国生活和创作缘起
        一、美国生、中国长的二元人生
        二、赛珍珠的跨文化创作
    第二节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形象”的变迁
        一、中国形象——从“辉煌”滑向“暗淡”
        二、正负两极间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近代西方“再发现”文本中的“田园中国”书写
        一、迥异的“再发现”文本
        二、复苏的“田园中国”印象
第二章 赛珍珠对中国“土地意象”的多重阐释
    第一节 “史诗”熔铸的“土地”情结
        一、华夏“土地”的人文阐释
        二、史诗描绘中的“乡土认同”
    第二节 赛珍珠小说“土地意象”的巡礼
        一、三代人的生死场——《大地三部曲》中的土地悲欢
        二、静态乡村律动下的激情——《母亲》中的土地诗意
        三、一方“战斗的土地”——《龙子》中的土地呼唤
        四、“桥”与“根”的观照——《同胞》中的土地回归
        五、“角色”出演——感官聚焦下的生命沃土
        六、“地母”的人间影像
        七、原型的共鸣——“土地”的世界投影
第三章 土地文化史——中国农村文化的万象图
    第一节 “土地之梦”的断裂和救赎
        一、《大地三部曲》中家庭观念的变迁
        二、《母亲》中的家庭危机和情感失落
        三、变异与追寻——《龙子》中的战时家庭危机
        四、《同胞》:两个世界的和美之梦
        五、“家庭”意象的断裂和文本遗憾
    第二节 疑信参半的“土地神”崇拜
        一、敬神与渎神:《大地三部曲》中的人心变迁
        二、质疑与挑战:“母亲”中的人性沉浮
    第三节 埋骨黄土的救赎之梦
        一、梦醒于生离死别之际——以《大地》为例
        二、沉迷于丧仪“游戏”——以《儿子》为例
第四章 另类的“乡土文学”:一方土地,两种情怀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乡土引力
        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发生和发展
        二、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
    第二节 乡土中国:不一样的展示
        一、乡村生态的深浅呈现
        二、农民形象的色调差异
        三、审美意趣的竖笛横吹
        四、城乡守望中的风俗之变
        五、人情、人性的悲喜渲染
        六、创作意向的独辟蹊径
第五章 寻觅与建构:“文化边缘人”的对话
    第一节 归属定位:矛盾与抉择
        一、“乡土性”思考:非信仰的信仰执着
        二、从“异乡人”到“文化边缘人”
        三、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文化边缘人”视角下的独特写作策略
    第二节 “和而不同”架人桥:赛珍珠的多元文化身份建构
        一、文化身份的寻觅和建构
        二、前瞻与对话:文化和合主义
结语
    一、本文的主旨回顾
    二、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启发
    三、基于本论文的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 ——以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其英译本为语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哲学基础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二章 中国传统情感范畴构建
    2.1 情感的理解
        2.1.1 情感分类
        2.1.2 情感内涵
    2.2 情感范畴及情感范畴化
        2.2.1 范畴的界定
        2.2.2 情感范畴及其特点
        2.2.3 情感范畴的隐转喻机制
        2.2.4 情感的范畴化
第三章 喜悦类情感英译研究
    3.1 喜悦情感的本体范畴
        3.1.1 "喜"、"乐"的中国古典音乐美学本原
        3.1.2 "喜"的"仁爱"之心
        3.1.3 "喜"、"欢"的爱情表现
    3.2 以"笑"为核心的表达范畴
        3.2.1 "笑"的情状
        3.2.2 "笑"的语义类型
        3.2.3 "买笑"的社会基因
    3.3 喜悦情感的文化范畴
        3.3.1 "侠"、"士"与"义"文化
        3.3.2 "礼乐"文化
        3.3.3 以"孝"为核心的亲情文化
第四章 愤怒类情感英译研究
    4.1 愤怒情感的本体范畴
    4.2 愤怒情感的表达范畴
        4.2.1 面部范畴
        4.2.2 体态范畴
        4.2.3 詈语范畴
        4.2.4 颜色范畴
        4.2.5 人体器官范畴
    4.3 愤怒情感的文化范畴
        4.3.1 "气"文化
        4.3.2 "修身至和"文化
        4.3.3 "善恶因果"文化
        4.3.4 "天人合一"文化
第五章 悲伤类情感英译研究
    5.1 悲伤情感的本体范畴
    5.2 悲伤情感的表达范畴
        5.2.1 "哭"范畴
        5.2.2 "五味"范畴
        5.2.3 身体伤害范畴
        5.2.4 自然意象范畴
    5.3 悲伤情感的文化范畴
        5.3.1 "天"与"命"文化
        5.3.2 "忧世"与"忧生"文化
        5.3.3 "丧葬礼仪"文化
第六章 恐惧类情感英译研究
    6.1 恐惧情感的本体范畴
    6.2 恐惧情感的表达范畴
        6.2.1 面部范畴
        6.2.2 体态范畴
        6.2.3 情境范畴
    6.3 恐惧情感的文化范畴
        6.3.1 生死观
        6.3.2 鬼神说
        6.3.3 "口舌"与"言行"文化
第七章 中国传统情感翻译策略
    7.1 情感翻译的本质及意义
    7.2 情感传真
第八章 结语
附录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其英译本书目
附录二:英美原版短篇小说书目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9)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译介所处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我国对外国文学的文艺政策
    第二节 建国十七年我国的文学翻译政策
    第三节 建国十七年美国文学译介所处的文化语境
第二章 建国十七年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的译介特点
第三章 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译介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经典作家作品
    第二节 左翼文学
    第三节 进步文学
    第四节 黑人文学
    第五节 未获译介关注的重要作家作品
第四章 译介美国文学的主要操纵因素:“政治压倒一切”
    第一节 我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与中美关系
    第二节 苏联之于我国对美国文学译介选择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作家的身份、政治立场对译介选择的影响
第五章 建国十七年的文艺观念与美国文学译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建国十七年我国出版的美国文学译作单行本
    二、建国十七年我国文学期刊对美国文学的译介一览

四、议《荒野的呼唤》的四种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 [1]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从《野性的呼唤》七译本透视译者的翻译适应与选择[D]. 王梓瑜.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1)
  • [3]读书四记[J]. 白草. 朔方, 2018(02)
  • [4]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野性的呼唤》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 崔伯莉.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1)
  • [5]语篇衔接视角下《荒野的呼唤》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 王晓.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野性的呼唤》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 刘伶聪.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03)
  • [7]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D]. 魏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8]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 ——以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其英译本为语料[D]. 潘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建国十七年我国对美国文学的译介研究[D]. 王一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02)
  • [10]议《荒野的呼唤》的四种译本[J]. 刘长昱.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3(01)

标签:;  ;  ;  ;  ;  

论《野性的呼唤》的四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