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树干次级血管组织的解剖学研究

念珠菌树干次级血管组织的解剖学研究

一、灯台树茎次生维管组织的解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东[1](2020)在《山东低山丘陵区不同类型树种木质部与叶片解剖特征及水力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山东低山丘陵区主要包括石灰岩山地和片麻岩山地,二者均属于特殊的困难立地,该类山地成土母质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土层薄导致其蓄水能力较差,严重制约着这些山地的生产力,而植被恢复是山东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措施。木本植物水力特征和干旱适应策略密切相关,但目前对山东低山丘陵区常用树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观察不同树种的解剖特征差异,探讨解剖特征差异与水力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植物面对干旱胁迫环境耐旱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抗旱植物的筛选以及山东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山东低山丘陵区15个常用山地造林和园林绿化树种(臭椿、黄栌、麻栎、白瑜、胡桃、白玉兰、鹅掌楸、紫荆、灯台树、二球悬铃木、大叶黄杨、大叶女贞、枸骨、桂花、枇杷)为研究对象,根据抗旱性不同分为抗旱树种和非抗旱树种两类;根据生活型不同分为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两类。通过测定与木质部与叶片大量解剖学性状和非结构性碳(NSC)浓度、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等,比较不同树种结构特征的差异和水力特征的关联,以探究这些树种水力特征及其干旱适应策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的不同树种其24个木质部性状之间均有较大变异性。其中抗旱树种的导管壁厚度、最大导管直径、旁管薄壁组织比例、轴向薄壁组织比例、NSC浓度均极显着大于非抗旱树种,其他木质部解剖性状与非抗旱树种并无显着差异;落叶树种的平均导管直径、潜在最大导水率(Kp)均显着大于常绿树种,最大导管直径极显着大于常绿树种,纤维细胞壁厚度、导管密度以及纤维壁占纤维细胞比例极显着小于落叶树种,二者NCS浓度无显着差异。(2)本研究的不同树种其8个叶片性状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之间均有较大变异性。抗旱树种比叶面积(SLA)、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厚度均极显着小于非抗旱树种,栅海比(PT/ST)显着大于非抗旱树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二者并无显着差异;落叶树种的平均叶面积(MLA)、SLA、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显着大于常绿树种,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显着小于常绿树种,其他叶片解剖性状二者无显着差异。(3)对抗旱与非抗旱树种的研究发现,导管壁厚度与平均导管直径、最大导管直径、Kp均显着相关,最大导管直径与Kp显着相关,此种关系在抗旱树种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非抗旱树种上却无体现,薄壁组织比例与旁管薄壁组织面积比例的显着正相关关系,导管连接度与Huber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此种关系仅存在于抗旱树种;对落叶与常绿树种研究发现,其Huber值与最大导管直径、导管所占面积比例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Kp与最大导管直径和平均导管直径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落叶树种间也存在此种关系,但常绿树种无此种关系。(4)对不同树种水力特征分析表明,本研究的抗旱树种具有高效水分运输效率和较高抗栓塞能力的水力特征,其水力特征体现出水分运输高效性与安全性良好的协同关系;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则表现出不同的水力特征:落叶树种具有高效水分运输效率但其抗栓塞能力较差,采取了较为冒险的水分运输方式和避旱策略;常绿树种则优先保证抗栓塞能力,采取较为保守的安全输水方式和耐旱策略,二者的水力特征体现出高效-安全的权衡关系。不同的水力结构特征和干旱适应策略使得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二者的生态位有所差异,减少了水分利用竞争,有利于二者在山东低山丘陵区共同生存。(5)本研究木质部解剖特征(如:导管特征,薄壁组织特征等)和叶片解剖特征(PT/ST等)可以作为树种抗旱性评价的优先考虑的性状,同时可为山东低山丘陵区绿化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贺俊铭[2](2020)在《不同温带树种细根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及细根对氮水交互作用的响应》文中认为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特征。开展植物功能性状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全球变化下植物生存策略的变化。细根和叶片是树木地下和地上的重要功能器官,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以及对氮沉降增加和降雨量减少的响应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下的功能发挥。本文研究了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多种温带树种细根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以及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细根解剖结构和菌根真菌侵染等功能性状对氮沉降增加、降雨量减水以及交互作用的响应特征,以期深入理解全球变化对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为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表明:(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不同树种的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出叶强度与细根氮含量和比根长差异显着,而叶片失水速率在不同树种之间差异不显着。(2)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不同树种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和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出叶强度、比根长以及细根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叶片氮含量与叶片磷含量、出叶强度显着正相关,而与细根比根长、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叶片磷含量与出叶强度正相关,与细根氮含量、比根长负相关。出叶强度与比根长、细根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细根比根长与细根氮含量正相关。(3)施氮、减水以及氮水交互作用均增加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细根直径、维管束直径以及皮层厚度。(4)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细根维根比对施氮和减水的响应不同。施氮和减水处理样地,紫椴细根的维根比下降,而色木与蒙古栎细根维根比则增加。氮水交互作用导致水曲柳和紫椴细根维根比减小,而毛榛细根维根比显着增加。(5)减水以及氮水交互作用增加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的细根管道分子密度,而施氮处理仅增加了色木细根的管道分子密度。(6)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细根的菌根真菌侵染在施氮、减水以及氮水交互作用样地均下降。

王鹏程[3](2019)在《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生存环境及种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雪落樱(Cerasus xueluoensis C.H.Nan&X.R.Wang),为我国特有樱属种质资源,现仅发现在湖南大围山、浙江大仰山、江西庐山和鄂西利川山区海拔11001500 m范围之间零星分布,数量稀少。雪落樱腋芽常3枚并生,因树形低矮、花期早、花量多、花色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潜在的科研价值,在各地普遍存在严重的盗挖现象,种质资源亟待保护。由于分布区内海拔较高,气候因子特殊,前期引种试验均未成功,尤其种子萌发存在障碍。本研究以雪落樱分布最具代表性的湖南大围山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和排序的方式揭示物种与环境、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找出雪落樱种群生存的环境特点和物种分布规律,同时针对种子休眠原因展开研究并找到破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式。通过环境解释探究雪落樱引种开发的适生条件,开展种子特性研究建立引种驯化体系的基础,以期为保护雪落樱种质资源及进一步开展人工繁育提供最基础的技术支撑。(1)群落特征分析。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28属175种,群落寡种属较少,物种组成丰富。区系组成以东亚热带、亚热带植物分布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性较为突出。采用SOM分类法将24个样方共分为4种群落类型,雪落樱种群伴生种主要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满山红(R.mariesii)等。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雪落樱的引种驯化过程中,需以雪落樱为优势种的群落类型A为参照,保证雪落樱对光照的需求。(2)群落环境解释。雪落樱生存群落内的植物物种分布主要受到全钾的影响。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钾呈负相关。综合CCA以及SOM的排序的结果,海拔并不是影响雪落樱种群分布的主要原因,种群分布主要受到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氮的影响,生长在有机质、全磷含量较高的阴坡至半阳坡的林缘地区。综合环境解释结果,对于雪落樱的种植基质应重视有机质、磷、氮的养分含量。(3)种子休眠原因。雪落樱为综合性休眠种子,种皮栅栏层和蜡质层导致种皮存在透性障碍,但不是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种胚甲醇相浸提液原液和稀释液均能够对白菜种子的根长和苗高生长产生显着的阻碍作用。雪落樱种子休眠的关键原因在于种皮和胚中的萌发抑制物阻碍了种子萌发,且种胚内部萌发抑制物阻碍作用大于种皮。(4)打破休眠方法。种子休眠到萌发期间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ABA含量逐渐降低,ZR、GA变化不显着,IAA/ABA的比值是影响雪落樱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5℃低温层积种子萌发率达到了72%,150 mg·L-1GA3浸种10h处理种子萌发率95.7%,效果最好。全文结论表明,雪落樱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在种子和幼苗培育阶段应选择阴凉的环境,成株后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土壤基质中需重视有机质、磷元素和氮元素的充分供给,同时在种子处理时,采用5℃低温层积,150 mg·L-1GA3浸种10h的最佳技术组合方案。

董德军,刘刚,刘玉波,张海军,张正国,吕伟伟[4](2019)在《灯台树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对灯台树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针对目前灯台树应用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灯台树种质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和建议;对推动灯台树未来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其生态、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宇婷[5](2016)在《中国山茱萸科及其相关类群果实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山茱萸科8属,27种,3变种的果实和种子以及五加科6属,7种果实作为材料,观察了果实及种子的外部形态,毛状体类型,以及采用形态学观察法、GMA半薄切片法及聚类分析法深入研究了果实和种子的内部结构。结果显示所研究的物种分为3个类群。Group 1(五加科):果实由2心皮构成的是两侧压扁,果棱明显,具多细胞毛状体,中果皮有油管,且含有结晶,内果皮由纤维构成,彼此分离,具腹束。Group 2(青荚叶属):果实类型为浆果,果棱明显,无毛状体,内果皮由石细胞及纤维构成,且彼此分离,有腹束。Group 3(桃叶珊瑚属、灯台树属、草茱萸属、山茱萸属、四照花属、梾木属以及鞘柄木属):果实类型为核果或聚合状核果,果棱不明显,具单细胞毛,无腹束。山茱萸科同五加科果实结构有很大区别。前者的中果皮无油管,内果皮由石细胞或由石细胞及纤维共构成,无腹束。这些特征不存在于五加科,因此支持将山茱萸科移出伞形目。青荚叶属果实的特征不同于山茱萸科其他类群,支持将青荚叶属独立成科。广义梾木属的一些类群的果实特征是特有的。灯台树属的中果皮有木化细胞;草茱萸属果皮中无单宁物质;四照花属的外果皮细胞外壁突起;且具有单宁;山茱萸属内果皮具有特殊的分泌细胞。这些特征不存在于其他类群,支持将他们移出广义梾木属。桃叶珊瑚属与鞘柄木属具有同山茱萸科物种相似的果实与种子形态结构,支持二者从广义梾木属移出,并位于山茱萸科。本文完善了中国山茱萸科及部分五加科物种的形态学,为山茱萸科的经典分类学及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显示了果实的结构对山茱萸科系统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山茱萸科分子系统学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唐菁[6](2016)在《蓝果树科树种次生构造的解剖特征》文中指出本文利用植物解剖、红外光谱法及GC-MS法对蓝果树科(恩格勒系统)的喜树、蓝果树和珙桐3个树种次生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结构、细胞形态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目前蓝果树科已根据APGIII分类系统被并入山茱萸科,但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同时分析了山茱萸科山茱萸、梾木和灯台树3个树种的次生构造及化学成分,与蓝果树科3个树种进行比较,从次生构造和化学成分角度探究恩格勒分类系统中蓝果树科与山茱萸科亲缘及系统演化关系,分析APGIII系统对喜树属、蓝果树属和珙桐属树种分类的合理性。结果如下:(1)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木质部结构除木射线宽度、类型外,较为相似:均为散孔材,单管孔为主;导管两端具有梯状穿孔板,倾斜或甚倾斜横隔多数20至数十条,管间纹孔式对列,某些部分为梯状,螺纹加厚缺如;轴向薄壁细胞星散状;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及多列射线,部分射线细胞含树胶;射线-导管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蓝果树科3个树种多列射线为异II型及I型,喜树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04)个细胞,蓝果树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14)个细胞,珙桐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21)个细胞;山茱萸科3个树种多列射线为异III型及II型,山茱萸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46)个细胞,梾木木射线宽2-4(多数4个细胞,平均3.77)个细胞,灯台树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43)个细胞。(2)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木质部细胞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导管长度和穿孔板横隔数以及木纤维长度差异较大,各类细胞的宽度差异不明显。依据IAWA对导管长度的划分,6个树种导管平均长度属于>800μm的类型,导管平均长度珙桐>蓝果树>灯台树>喜树>梾木>山茱萸;喜树的平均穿孔板横隔数属于≤20条的范围,山茱萸科3个树种导管的平均穿孔板横隔数都属于20-40条范围,蓝果树和珙桐的平均穿孔板横隔数属于≥40条的范围,但珙桐平均穿孔板横隔数远多于其他5个树种,穿孔板横隔数珙桐>蓝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喜树;蓝果树科的3个树种木纤维长度均在≥1600μm的范围,山茱萸科的3个树种的木纤维长度均在900-1600μm范围,木纤维长度珙桐>喜树>蓝果树>灯台树>梾木>山茱萸。(3)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韧皮部结构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组成,差异显着,共有的细胞为筛管、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珙桐无韧皮纤维,喜树、蓝果树和灯台树韧皮纤维沿弦向带状排列,山茱萸和梾木韧皮纤维呈随机岛屿状排列。(4)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韧皮部细胞形态存在一定差异:筛管分子、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长度差异较大,宽度差异不明显。筛管分子从长至短为:珙桐>蓝果树>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韧皮薄壁细胞从长至短为:珙桐>蓝果树>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韧皮纤维从长至短为:喜树>蓝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5)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构造的红外光谱图表征的特征峰大体一致,但珙桐次生韧皮部在表征木质素的某些特征峰的存在和强度上与其他树种有所区别,而蓝果树和喜树则与山茱萸科3个树种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6)GC-MS分析表明,蓝果树科树种和山茱萸科的树种次生韧皮部化学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较为稳定的物质中,烷烃类和油酸为蓝果树科树种特有,而己醛糖为山茱萸科树种特有。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的6个树种的次生木质部特征表明珙桐与山茱萸科3个树种存在差异较大,而喜树和蓝果树与山茱萸科的树种的次生木质部则存在一定相似性。无论从导管长度还是穿孔板横隔数角度分析,珙桐都是最原始的。次生韧皮部韧皮纤维的排列形式差异较大,仅珙桐次生韧皮部无韧皮纤维,是最特殊的一类,此外珙桐的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长度最长,反应了珙桐最原始,与次生木质导管长度及穿孔板横隔数角度分析的结果一致,总的来说,珙桐具有更多的原始特征。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解剖特征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珙桐与其他树种的差异最大,认为将珙桐并入山茱萸科的观点有待商榷,喜树和蓝果树的各类特征与山茱萸科的3个树种接近,可并入山茱萸科。而GC-MS分析表明两个科存在较明显的不同,结果并不支持将蓝果树科并入山茱萸科。蓝果树科树种的分类位置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梁文斌[7](2015)在《短梗大参生理生态特性及繁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短梗大参(Macropanax rosthornii)为五加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耐荫性强,其株形、叶形和叶色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易于修剪,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可作为优良的园林观赏耐荫新树种,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景制作及室内观赏等。短梗大参的引种栽培对于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提高城市生态效益和增添城市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永顺县引种至长沙市的短梗大参为试验材料,首次系统地开展了生理生态特性和繁育研究,为短梗大参的驯化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短梗大参根系不发达,根和茎的维管束分化程度不高,海绵组织发达;生长季长,抽梢能力强;在适宜的遮荫环境下生长良好。(2)引种栽培于林下的短梗大参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4:00,不存在“午休”现象,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曲线也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夏季6-7月。短梗大参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没有强光抑制现象,采用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估算出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6.902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1013.163 μmol·m-2·s-1,光补偿点为(LCP) 4.794 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0.290 μmol·m-2·s-1,表明短梗大参耐荫性强,具有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适合于遮荫环境下栽培。(3)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地栽和盆栽短梗大参生长和光合作用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地栽短梗大参在全光照下(郁闭度0)生长速率、植株高度、茎粗及叶片大小明显高于半光照(郁闭度约0.5)和弱光照(郁闭度约0.8),但叶片颜色暗绿且有灼伤斑,观赏价值低,而在半光照下叶色翠绿,观赏价值高;比叶重(LMA)随着光照增强而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强度降低而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则下降。地栽短梗大参在半光照、弱光照环境下光响应曲线属强度抑制型,光合速率易受强光抑制,而在全光照环境下光响应曲线为饱和趋近饱和型;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呼吸速率(凡)均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加,表观量子产量(AQE)则以半光照环境下的最高;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初始荧光(F0)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没有明显的差异。盆栽短梗大参在遮荫处理(70%光日照和40%光日照)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的含量显着高于全光日照(100%光日照)(P<0.05),且随着遮荫程度增强而增加,而叶绿素a/b比值则呈下降趋势;与全光日照相比,遮荫处理提高短梗大参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同时明显降低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遮荫处理提高PS 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c/Fm)和潜在活性(Fo/Fm),尤其是40%光日照下Fv/Fm和F0/Fm均显着高于全光日照(P<0.05)。遮荫处理下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着低于全光日照(P<0.05),并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进一步降低,以减少热耗散等途径来提高PS Ⅱ光能转化效率;在夏季全光照下叶绿体易受强光伤害,基粒类囊体变得疏松、膨胀,基质片层扭曲,脂质体增多,70%光照处理能缓解强光对叶绿体结构的伤害,在40%光照下叶绿体为正常状态。(4)盆栽干旱胁迫试验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短梗大参光合速率受强光抑制明显,气孔导度下降,光合作用能力降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深和胁迫时间增加,初始荧光及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降低,光合器官遭到破坏,光合作用停止。短梗大参叶片相对含水量、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在干旱胁迫下降低,而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则升高。在干旱胁迫下内源激素ABA、IAA、ZR及GA均上升。(5)短梗大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表明: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合适的萌发温度为15-25℃;萌发率由高到低的基质依次为琼脂(27%)、滤纸(24%)、黄泥(15%)、沙子(13%)、珍珠岩(7%);50 mg·L-1赤霉素处理显着提高种子萌发率(P<0.05);沙藏处理可显着促进种子萌发(P<0.05)。不同栽培基质对短梗大参幼苗生长影响明显(P<0.05),筛选出最佳基质配方为园土+牛粪+珍珠岩。(6)扦插生根效果表明:3年生硬枝生根效果明显优于1年生嫩枝(P<0.05),黄土和椰糠的生根效果优于河沙和谷壳灰,珍珠岩最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短梗大参扦插生根有明显的影响(P<0.05),以2000 mg·L-1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98.8%;不同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不利于短梗大参的扦插生根。本研究中短梗大参合适的扦插条件为:扦插基质为黄土,插穗为3年生硬枝,速蘸2000 mg-L-1 IBA溶液处理。扦插生根机理研究表明:短梗大参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不产生愈伤组织,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其不定根形成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诱导阶段、表达阶段和生长阶段3个阶段,并伴随明显的生理生化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在根诱导和表达阶段均比扦插前降低,最大降幅达64.75%,而在根生长阶段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明显下降,最大降幅达69.18%,而在表达和生长阶段均比扦插前上升,最大增幅为55.51%;PP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增加,最大增幅达515.85%,在表达阶段下降至最低,在生长阶段又上升,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达590.24%;POD活性在根诱导阶段和生长阶段均增加,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为59.20%;IAA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逐渐升高,在表达阶段达到峰值,比扦插前增加了14.84%,生长阶段则下降至扦插前水平;与对照相比,IBA处理可提高插穗不定根数量及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但PPO、POD和IAAO活性几乎不受外源IBA的影响。

冯佩[8](2014)在《两组入侵植物与其近缘种解剖特征的生态适应性》文中提出小花山桃草(Gaura parviflora)和山桃草(Gaura lindheimeri)是柳叶菜科山桃草属的草本植物,它们均原产于北美地区。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与苍耳(Xanthium sibiricum)是菊科苍耳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刺苍耳原产于南美洲,苍耳为土着种。山桃草为栽培花卉,苍耳为我国常见杂草。小花山桃草和刺苍耳近几年在我国多地快速扩散,在一些地区已蔓延成灾,已成为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外来植物的解剖结构是其能否成功入侵新生境的生物学基础。在研究时,为消除亲缘关系带来的影响,将入侵植物与其近缘土着种或入侵能力不强的外来种进行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比研究结果、剖析其生态适应性,也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目前,国内有关入侵植物解剖结构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入侵种与其近缘种的比较研究更少。本研究以外来入侵植物小花山桃草、刺苍耳与其近缘种山桃草和苍耳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比叶面积法、叶表皮制片法和离析法对其营养器官(叶、茎、根)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分析了其生态适应性。以期为有效防治小花山桃草、刺苍耳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结构特征两组入侵种与同属非入侵种相比,叶片的细胞结构紧密度(CTR)、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值、叶脉中的维管束和厚角组织、气孔密度等方面,入侵种表现出较发达的结构特征;非入侵种在比叶面积和气孔器等方面表现的较发达。2.茎和根解剖结构特征两组入侵种与同属的非入侵种相比,茎和根的角质层、木质部、导管、维管射线等方面的结构特点,试验结果趋势呈现出一致性,入侵种表现的较发达;特别是茎导管分子结构中,入侵种呈现出两端无尾所占比例大、两端有尾所占比例小,长度短、直径大,长直比大,端壁倾斜范围小等较进化的导管特征。3.生态适应性综上所述:叶片中发达的栅栏组织、茎中发达的木质部和根中发达的维管射线等,特别是气孔、导管分子呈现出结构优势,可能与入侵种耐受多变生境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各营养器官的协同作用是小花山桃草、刺苍耳具有较强入侵性的结构基础。

南程慧[9](2012)在《迎春樱居群变异与繁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迎春樱(Cerasus discoidea Yü et Li)隶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为我国野生观赏樱花资源中一珍贵特有种。目前,除极少部分地区对其野生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园林利用外,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从居群变异、群落生态学、繁殖机理及技术等方面对迎春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迎春樱表型基本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叶部、花部表型变异相对较大;叶部表型数量变异相对不稳定,居群间、居群内变异界限不明显;花部表型数量变异类群间差异明显,支持迎春樱种系下设立大花迎春樱Cerasus discoidea var. grandiflora C. H.Nan, X. R. Wang et G. G. Tang和垂枝迎春樱Cerasus discoidea var. pendula C. H. Nan, X. R.Wang et G. G. Tang的分类处理。(2)迎春樱总DNA提取困难,采用改进的CTAB裂解——硅珠吸附法,通过控制鲜样、干样质量的方法可克服提取过程中上清液难以获得的问题,达到有效提取的目的;通过对19对引物退火温度的探讨,建立了适合迎春樱SSR-PCR扩增的反应体系。(3)物种组成、群落结构、重要值、相似性系数、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迎春樱群落物种组成分散;林相垂直结构差异小,成层现象不明显,灌草更新层所占比例较大;迎春樱在乔木层及灌木层的重要值普遍偏低,多依存在次生林中;不同地区间物种组成相似性水平不高;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灌木层植物种类相对较多。(4)迎春樱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较高,迎春樱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种间生存环境竞争激烈,迎春樱多被排挤于次生林缘或疏林下;迎春樱种群以根蘖苗无性更新为主,大量根蘖苗的存在使种群年龄结构多为稳定的增长型,有性更新存在障碍,实生苗数量稀少,对其种群发展不利。(5)迎春樱褐色种皮与种胚之间有一环带状结构,通过形态观测、质地、功能的探讨推测其为迎春樱内种皮,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迎春樱种子具有综合休眠特性,是内果皮、种皮的机械障碍引起的物理休眠,ABA等萌发抑制类物质和IAA等促进类物质相互控制引起的生理休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去除内果皮、种皮、赤霉素处理、低温沙藏等方法可打破迎春樱种子休眠,促进萌发。低温层积选播法适合迎春樱的穴盘育苗,育苗不受季节限制,种子利用率高;3~5℃恒温层积0~30d+冬季自然低温播种的方法适合樱属的大田育苗,具有简单易行,培育成本极低的优点。(6)迎春樱组培外植体的选择以种胚及4月份获得的嫩枝茎尖为佳,其中6-BA、GA3均能有效解除迎春樱种子休眠;丛芽诱导试验中,前期高浓度6-BA刺激一段时间后,转入低浓度培养基中可促进丛芽大量产生;含GA3及低浓度琼脂的MS培养基有利于继代壮苗;3/4MS培养基附加NAA可促进迎春樱接种材料生根;材料生根后可直接移栽于同等温度、光照条件下进行炼苗移栽。

铁军[10](2009)在《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地植物构成和食源植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目前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甘肃及湖北等地。湖北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端,在保护区内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金猴岭和千家坪地区,近20多年来种群数量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现有8群约1200只。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作者先后9次对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川金丝猴的生态学进行专题研究,着重对栖息地植物构成、不同季节栖息地选择、食物组成、食源植物营养成分及食性选择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将为神农架川金丝猴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神农架川金丝猴现生栖息地160个、64000m2的样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随海拔梯度升高,栖息地植物构成、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样方中共记录到了木本植物289种,隶属于37科123属;其中乔木25科90属198种,灌木7科29属84种,木质藤本5科4属7种。其中优势科主要有蔷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cae)和杜鹃花科(Ericaceae)等。根据不同海拔乔木层物种组成的差异,该区可划分为落叶阔叶林(1900m~2100m)、针阔叶混交林(2200 m~2400 m)和暗针叶林(2500 m~2600 m)3种植被类型。随海拔升高,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三种植被类型中均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中呈下降趋势,而在落叶阔叶林中变化不明显。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阳坡的乔木物种多样性低于阴坡;而暗针叶林中,阴、阳坡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却不显着。随着海拔升高,乔木Ⅰ层(>20 m)在乔木层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但乔木Ⅱ层(10 m~20 m)的比例无明显变化,而乔木Ⅲ层(<10 m)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利用胸径替代年龄,分析栖息地9种优势乔木树种的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该区乔木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现生栖息地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点。结果表明,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高的为红桦(Betulaalbo-sinensis)(5.261),华山松(Pinus armandii)(4.545)、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4.289)和糙皮桦(Betula utilis)(3.256)次之;灌木层中最高的为红晕杜鹃(Rhododendron erubescens)(2.245),多枝柳(Salix polyclona)(2.064)、华中山楂(Crataegus wilsonii)(1.508)和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1.453)次之。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大于1的有30种,占总数的10.38%,其中21种是川金丝猴食源植物,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数的12.21%;重要值排名前25位的树种中,18种为食源植物,占重要值总和的74.50%;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在0~0.3之间,占全部种对的83.82%,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4以上的有7对种群。总之,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组成复杂,优势种多为食源植物,优势种的生境高度相似、生态位多有重叠等特点。3、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和夜宿地的选择,并对栖息地选择的12个生态因子和夜宿地选择的14个生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神农架川金丝猴对栖息地植被的利用(F=4.85,P<0.05)和坡位(F=7.33,P<0.05)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异;对海拔(F=10.27,P<0.01)、坡度(F=11.09,P<0.01)、隐蔽性(F=21.76,P<0.01)、林分郁闭度(F=11.55,P<0.01)、食物丰富度(F=8.62,P<0.01)、乔木平均高度(F=18.35,P<0.01)、乔木平均胸径(F=23.53,P<0.01)和灌木平均高度(F=13.62,P<0.01)都存在极显着差异;而对坡向(F=1.27,P>0.05)和距离水源距离(F=3.17,P>0.05)差异不显着。不同季节神农架川金丝猴对夜宿地灌木平均高度(F=5.91,P<0.05)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异;对植被类型(F=21.35,P<0.01)、坡度(F=7.50,P<0.01)、坡向(F=18.66,P<0.01)、坡位(F=12.43,P<0.01)、隐蔽性(F=58.38,P<0.01)、林分郁闭度(F=37.14,P<0.01)、食物丰富度(F=53.88,P<0.01)、乔木平均高度(F=14.66,P<0.01)、乔木平均胸径(F=11.84,P<0.01)、乔木距离(F=19.38,P<0.01)和距离水源距离(F=17.95,P<0.01)选择上都存在极显着差异;而对地海拔(F=2.69,P>0.05)和灌木距离(F=3.22,P>0.05)选择上差异不显着。4、通过不同季节栖息地喜好程度分析可知,川金丝猴通常喜欢选择海拔在2000m~2600 m之间,中偏下坡位,坡度在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半阴坡,中高食物丰富度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活动,在秋季和冬季天气较好时偶尔也会去阴坡采食。它们对林分郁闭度和隐蔽性的要求也较高,往往喜欢林分郁闭度在30%~80%之间(更偏爱80%以上),乔木高度在10 m~20 m,乔木平均胸径在10 cm~30cm,灌木高度在3 m~5 m,隐蔽性在20%~60%(或更高)的森林活动。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也有所差异:植被类型、隐蔽条件和食物因子是影响春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植被类型和隐蔽条件是影响夏季和秋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而冬季栖息地的选择则主要受隐蔽条件和食物因子的影响。5、调查发现神农架川金丝猴对夜宿地选择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喜欢选择海拔在2000 m~2600 m之间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偏上坡位,坡度在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半阴坡,隐蔽性在50%以上,林分郁闭度在50%~80%(更偏爱80%以上),乔木高度在20 m~30 m,乔木最近距离小于5 m,乔木平均胸径在20 cm~30 cm之间,灌木高度在1 m~4 m之间,灌木最近距离在2 m~3 m之间(更喜欢远于3 m的地段),食物丰富度中等至高等水平,距水源距离500 m~1000 m之间或远于1000 m的山地森林。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夜宿地选择的生态因子有所差异:植被类型因子、食物因子和隐蔽条件是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春季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植被类型、地形因子和隐蔽条件是影响夏季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地形因子、食物因子、植被类型和隐蔽条件是影响秋季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而冬季夜宿地的选择主要受隐蔽条件、食物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影响。6、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可知神农架地区可供川金丝猴采食的植物有202种,隶属44科89属,其中木本植物181种、草本植物17种、地衣类植物4种,分别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种数的89.60%、8.42%和1.98%。喜食植物主要集中在17个科(5种以上的科),分别是蔷薇科(9属/32种,下同)、樟科(4/15)、忍冬科(5/14)、壳斗科(5/10)、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2/8)、木犀科(Oleaceae)(4/8)、松科(Pinaceae)(3/7)、杨柳科(Salicaceae)(2/7)、四照花科(Comaceae)(3/6)、榛科(Corylaceae)(2/6)、卫矛科(Celastraceae)(2/6)、小檗科(Berberidaceae)(2/5)、木通科(Lardizabalaceae)(3/5)、伞形科(Umbelliferae)(2/5)、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1/5)、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1/5)和杜鹃花科(1/5),共计51属,149种,分别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科数的38.64%,总属种数的57.30%,总种数的73.76%。7、在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主要活动区域的样方调查中,共记录到食源植物93种,隶属3363属。按照各种食源植物在群落内的植物相对丰富度(RA)的大小,可分为三类,即RA>5,1<RA<5和RA<1。在春季,RA>5的植物有红桦、糙皮桦、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单齿鹅耳枥(C.simplicidentata)、米心水青冈(Fagusengleriana)、槲栎(Quercus aliena)和锐齿槲栎(Q.spinosa vat.acuteserrata)7种,1<RA<5的有灯台树(Comus controversa)、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和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t.chinensis)等32种,RA<1的有犬樱(Cerasusbuergeriana)、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和华中五味子(S.glaucescens)等45种;在夏季,RA>5的有猫儿屎(Decaisnea fargesii)、华中山楂和湖北山楂(Crataegus hupehensis)3种,1<RA<5的有长果花楸(Sorbuszahlbruckneri)、糙皮桦、红桦和千金榆等40种,RA<1的有五味子、兴山五味子(S.incarnata)、粗皮松萝(Usnea montis-fuji)和尖刺松萝(U.acicurifera)等31种;在秋季,RA>5的有华山松、巴山冷杉、湖北山楂、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陇东海棠5种,1<RA<5的有华中山楂、槲栎和锐齿槲栎等34种,RA<1的有华中五味子、尾萼蔷薇(Rosa caudata)、串果藤(Sinofranchetia chinensis)和长梗卫矛(Euonymuselegantissimus)等13种;在冬季,RA>5的植物有华山松、巴山冷杉、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陇东海棠等12种,1<RA<5的有粗皮松萝、长松萝(U.longissima)、尖刺松萝、小刺褐松萝(U.luridorufa)4种。从川金丝猴食源植物资源谱可以看出,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大部分食源植物的RA值在1-5之间,这也反映了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的时空变化及川金丝猴食性的复杂性。8、对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的粪便残留物进行显微分析,发现了54种植物的59个部位是神农架川金丝猴的主要食物成分,占神农架川金丝猴可采食植物的26.73%。在春季,r>5的植物有千金榆、青荚叶、米心水青冈和红桦4种,1<r<5的有灯台树、猫儿屎、青榨槭(Acer davidii)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15种,两者合计占春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74.04%,是春季食物的主要来源;在夏季,r>5的有千金榆和米心水青冈2种,1<r<5的有猫儿屎、红桦、青荚叶和华中山楂等20种,两者合计占夏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68.35%,是夏季主要采食的食源植物:在秋季,r>5的有华山松、湖北海棠、湖北山楂和华中山楂等7种,1<r<5的有巴山冷杉、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卫矛(Euonymus alatus)和藏刺榛(Corylus ferox var.thibetica)等15种,合计占到秋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81.30%,是秋季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冬季,r>5的有华山松、陇东海棠、青荚叶、粗皮松萝和尖刺松萝等8种,合计占冬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52.91%,是冬季的主要食物来源。9、对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取食相关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季节食物丰富度平均值(t=2.492,P=0.088)差异不显着(P>0.05),而主要食源植物平均含水量(t=4.155,P=0.025,P<0.05)、粗蛋白质含量(t=14.196,P=0.001,P<0.01)、粗纤维含量(t=5.921,P=0.010,P<0.05)、粗灰分含量(t=14.487,P=0.001,P<0.01)、粗脂肪含量(t=7.167,P=0.006,P<0.01)、无氮浸出物含量(t=7.846,P=0.004,P<0.01)均达到显着水平。这说明,不同季节川金丝猴对食物的选择不是由单一因子决定的,而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显示了其食性选择的复杂性。不同季节食源植物营养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含水量和食物丰富度是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春季取食的主要因子,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和粗灰分是影响夏季取食的主要因子,粗纤维、粗蛋白和食物丰富度是影响秋季取食的主要因子,而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食物丰富度则是影响冬季取食的主要因子。综合来讲,粗蛋白、食物相对丰富度、粗纤维及含水量是影响川金丝猴取食的最主要因子。

二、灯台树茎次生维管组织的解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灯台树茎次生维管组织的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低山丘陵区不同类型树种木质部与叶片解剖特征及水力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
        1.1.2 木质部结构与水力功能性状
        1.1.3 木质部导管水分运输特征
        1.1.4 植物叶片结构与水力功能性状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树种选择及样品准备
        2.3.2 叶面积与Huber值的测定
        2.3.3 木材密度的测定
        2.3.4 木质部切片的制作及观察
        2.3.5 叶片石蜡切片的制作及观察
        2.3.6 非结构性碳(NSC)的测定
        2.3.7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树种木质部性状差异
        3.1.1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木质部性状变异
        3.1.2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木质部解剖特征差异分析
        3.1.3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非结构性碳(NSC)浓度差异分析
        3.1.4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木质部性状变异
        3.1.5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木质部解剖特征差异分析
        3.1.6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非结构性碳(NSC)浓度差异分析
        3.1.7 不同树种木材密度差异分析
    3.2 不同树种叶片性状差异
        3.2.1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叶片性状变异
        3.2.2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叶片特征差异分析
        3.2.3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叶片解剖性状差异分析
        3.2.4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叶片性状变异
        3.2.5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叶片特征差异分析
        3.2.6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叶片解剖性状差异分析
    3.3 不同树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差异
        3.3.1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变异
        3.3.2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差异分析
        3.3.3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变异
        3.3.4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差异分析
    3.4 不同树种水力特征分析
        3.4.1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对抗旱与非抗旱树种的水力特征分析
        3.4.2 基于协同性分析对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的水力特征分析
        3.4.3 基于相关性分析对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的水力特征分析
        3.4.4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落叶与常绿树种的水力特征分析
        3.4.5 基于协同性分析对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水力特征分析
        3.4.6 基于相关性分析对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水力特征分析
4 讨论
    4.1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枝条解剖特征与水力特征的关系
    4.2 抗旱树种与非抗旱树种叶片特征与水力特征的关系
    4.3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枝条解剖特征与水力特征的关系
    4.4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叶片特征与水力特征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不同温带树种细根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及细根对氮水交互作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功能性状
        1.1.1 植物功能性状的定义
        1.1.2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
        1.1.3 植物细根功能性状
    1.2 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功能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1.2.2 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2.3 植物生态策略
    1.3 氮水交互对植物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1.3.1 氮和水分对细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1.3.2 氮和水分对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主要采样树种
    2.4 研究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树种细根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
        3.1.1 不同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
        3.1.2 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
        3.1.3 不同树种细根和叶片功能性状的相关关系
    3.2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3.2.1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直径的影响
        3.2.2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维管束直径的影响
        3.2.3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皮层厚度的影响
        3.2.4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维根比的影响
        3.2.5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管道密度的影响
        3.2.6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3.2.7 不同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树种细根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
        4.1.1 不同树种根叶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
        4.1.2 不同树种细根与叶片功能性状的相互关系
    4.2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4.2.1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直径的影响
        4.2.2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维管束直径的影响
        4.2.3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皮层厚度的影响
        4.2.4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维根比的影响
        4.2.5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管道分子密度的影响
        4.2.6 氮水交互对不同树种细根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4.3 结论
    4.4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3)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生存环境及种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樱属群落生态研究进展
        1.1.1 群落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1.1.2 SOM在环境解释中的研究进展
        1.1.3 樱属群落学研究进展
    1.2 樱属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1.2.1 种子休眠原因研究进展
        1.2.2 种子休眠破除方法
        1.2.3 樱属植物种子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样地设置
        2.1.3 土壤样品分析
        2.1.4 SOM分类和排序方法
        2.1.5 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2.2 数据分析
        2.2.1 植物区系组成
        2.2.2 物种组成分析
        2.2.3 物种重要值计算
        2.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雪落樱群落特征及环境解释
    3.1 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
        3.1.1 群落物种组成
        3.1.2 区系地理成分
    3.2 群落分类
        3.2.1 基于SOM的群落分类
        3.2.2 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分析
        3.2.3 群落土壤养分含量统计特征
        3.2.4 群落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3.3 群落排序
        3.3.1 CCA排序
        3.3.2 群落优势物种排序
        3.3.3 基于SOM的土壤化学因子排序
    3.4 小结
第四章 雪落樱种子特性研究
    4.1 种子生物学特性
        4.1.1 种子结构观察
        4.1.2 种子活力测定
        4.1.3 种子微观结构观察
        4.1.4 种子呼吸强度
    4.2 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4.2.1 种子萌发抑制物
        4.2.3 种皮、种胚提取液影响白菜幼苗根长
        4.2.4 种皮、种胚浸提液影响白菜幼苗苗高
    4.3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4.3.1 不同温度层积处理
        4.3.2 激素处理种子萌发情况
        4.3.3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3.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4.3.5 淀粉含量变化
        4.3.6 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4.3.7 酸性磷酸脂酶活性变化
        4.3.8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4.3.9 内源激素之间比值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群落特征分类与排序
    5.2 群落分布与生存环境
    5.3 种子休眠原因
    5.4 种子打破休眠方法
附表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灯台树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灯台树研究现状
    1.1地理分布
    1.2 生物学特性
    1.3 生态学特性
    1.4 繁殖技术
        1.4.1 有性繁殖
        1.4.2 无性繁殖
        (1) 扦插。
        (2) 组织培养。
    1.5 引种及栽培
    1.6 开发利用价值
        1.6.1 园林观赏价值
        1.6.2 药用价值
        1.6.3 生物质能源价值
2 应用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繁殖材料的良种化不足
    2.2 繁殖技术不够成熟
    2.3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欠缺
    2.4 缺少配套栽培及管理技术
3 灯台树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3.1 拓宽种质资源基础, 定向培育优质种源
    3.2 收集保存灯台树种质资源, 大力培育新品种
    3.3 加强灯台树科学研究工作, 突破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难关
    3.4 实行定向培育, 形成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5)中国山茱萸科及其相关类群果实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山茱萸科简介
    1.2 山茱萸科的研究概述
        1.2.1 经典分类学研究
        1.2.2 形态及解剖学研究
        1.2.3 分子系统学研究
        1.2.4 种质资源及药用价值
        1.2.5 化学成分研究
    1.3 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果实及种子形态特征的观察法
        2.2.2 GMA半薄切片法
        2.2.3 聚类分析
第3章 山茱萸科果实外形及毛状体的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
        3.2.1 果实外形及心皮数目
        3.2.2 毛状体结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茱萸科果实解剖学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果皮结构横切面及三维结构
        4.2.2 果皮内含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茱萸科种子解剖学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种子外形
        5.2.2 种子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五加科部分物种果实形态学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
        6.2.1 果实类型及毛状体形态
        6.2.2 果皮结构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山茱萸科系统发育分析
    7.1 引言
    7.2 结果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蓝果树科树种次生构造的解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次生构造的研究现状
        1.2.2 植物化学分类学
        1.2.3 喜树、蓝果树和珙桐的研究现状
        1.2.4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研究现状
        1.2.5 GC-MS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样采集
        2.2.2 切片样品的处理
        2.2.3 火棉胶包埋切片
        2.2.4 细胞形态的测定
        2.2.5 红外光谱分析
        2.2.6 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
第三章 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与比较
    3.1 次生木质部结构
        3.1.1 喜树次生木质部结构
        3.1.2 蓝果树次生木质部结构
        3.1.3 珙桐次生木质部结构
    3.2 次生木质部细胞形态特征
        3.2.1 导管分子
        3.2.2 木纤维
    3.3 本章讨论
        3.3.1 次生木质部的分类
        3.3.2 次生木质部的系统演化
第四章 次生韧皮部解剖特征与比较
    4.1 次生韧皮部结构
        4.1.1 喜树次生韧皮部结构
        4.1.2 蓝果树次生韧皮部结构
        4.1.3 珙桐次生韧皮部结构
    4.2 次生韧皮部细胞形态特征
        4.2.1 筛管分子
        4.2.2 韧皮薄壁细胞束
        4.2.3 韧皮纤维
    4.3 本章讨论
        4.3.1 次生韧皮部的分类
        4.3.2 次生韧皮部的系统演化
第五章 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5.1 红外光谱分析
    5.2 GC-MS定性分析
    5.3 讨论
        5.3.1 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5.3.2 GC-MS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7)短梗大参生理生态特性及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园林树种引种研究进展
        1.1.1 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发展
        1.1.2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实践研究
        1.1.3 园林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1.2 林木繁育研究进展
        1.2.1 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1.2.2 林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3 短梗大参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概述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试验设计
        1.4.5 技术路线
2 短梗大参的生物学特性
    2.1 产地自然概况
    2.2 引种地自然概况
    2.3 植物形态特征
    2.4 生态解剖特征
        2.4.1 材料和方法
        2.4.2 根的构造特点
        2.4.3 茎的构造特点
        2.4.4 叶的构造特点
        2.4.5 气孔特征
        2.4.6 短梗大参解剖特征的生态学意义
    2.5 生境特征
    2.6 短梗大参生长的物候特点
        2.6.1 材料与方法
        2.6.2 枝梢的发生
        2.6.3 新梢的生长节律
        2.6.4 短梗大参越夏和越冬生长表现
    2.7 小结
3 短梗大参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光合生理特性的测定
        3.1.2 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生态指标测定
        3.1.3 遮荫试验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短梗大参光合作用及影响因子的日变化
        3.3.2 净光合速率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3 短梗大参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3.3.4 短梗大参光合作用的年变化
        3.3.5 不同光照强度对地栽短梗大参生长的影响
        3.3.6 不同光照强度对地栽短梗大参光合作用的影响
        3.3.7 不同光照强度对地栽短梗大参荧光参数的影响
        3.3.8 遮荫对盆栽短梗大参光合作用的影响
    3.4 小结
    3.5 讨论
        3.5.1 短梗大参的光合生理特性
        3.5.2 光照强度与短梗大参植株生长
        3.5.3 光照强度与短梗大参比叶重的关系
        3.5.4 光照强度与短梗大参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3.5.5 光照环境对短梗大参光合作用的影响
        3.5.6 光照环境对荧光参数的影响
        3.5.7 光照强度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4 短梗大参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及生理生化响应
    4.1 试验材料
    4.2 干旱胁迫试验设计
    4.3 研究方法
        4.3.1 光合参数的测定
        4.3.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4.3.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4.3.4 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干旱胁迫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4.5.2 干旱胁迫对短梗大参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5.3 干旱胁迫对短梗大参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5.4 干旱胁迫对短梗大参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4.6 小结
    4.7 讨论
        4.7.1 干旱胁迫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4.7.2 水分胁迫与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4.7.3 干旱胁迫与膜系统的关系
        4.7.4 干旱胁迫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
        4.7.5 干旱胁迫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4.7.6 干旱胁迫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4.7.7 干旱胁迫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5 短梗大参繁育技术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设计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种子萌发试验
        5.2.3 幼苗生长的基质配方
        5.2.4 扦插试验
    5.3 研究方法
        5.3.1 种子形态及生活力测定
        5.3.2 种子萌发测定指标
        5.3.3 幼苗生长测定指标
        5.3.4 生根统计
        5.3.5 生理生化指标
        5.3.6 扦插生根解剖观察
    5.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种子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力
        5.5.2 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5.5.3 不同栽培基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5.5.4 不同插穗类型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5.5 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5.6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5.7 扦插生根的解剖特征
        5.5.8 扦插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
    5.6 小结
    5.7 讨论
        5.7.1 光照、温度和基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7.2 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7.3 低温沙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7.4 栽培基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5.7.5 短梗大参扦插生根的影响因子
        5.7.6 短梗大参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机理
6 结论
7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两组入侵植物与其近缘种解剖特征的生态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外来植物入侵概述
        1.1.1 外来植物入侵
        1.1.2 外来植物入侵现状
        1.1.3 外来植物入侵的危害
    1.2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进展
        1.2.1 外来植物入侵机制
        1.2.2 外来植物入侵的生物学基础
        1.2.3 外来植物入侵的生态适应性
    1.3 小花山桃草和刺苍耳研究概述
        1.3.1 小花山桃草和刺苍耳简介
        1.3.2 小花山桃草和刺苍耳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石蜡切片法
        2.2.2 叶表皮制片法
        2.2.3 比叶面积法
        2.2.4 离析法
    2.3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3.1.1 解剖结构
        3.1.2 比叶面积
        3.1.3 气孔结构特点
    3.2 四种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3.2.1 茎的解剖结构
        3.2.2 导管结构特点
    3.3 四种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3.3.1 小花山桃草与山桃草
        3.3.2 刺苍耳与苍耳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叶片结构特点
        4.1.2 茎与根的结构特点
    4.2 讨论
        4.2.1 叶生态适应性分析
        4.2.2 茎生态适应性分析
        4.2.3 根生态适应性分析
        4.2.4 分泌结构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符号表
附图
    图版I 四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
    图版Ⅱ 四种植物气孔解剖特征
    图版Ⅲ 四种植物茎解剖特征
    图版Ⅳ 四种植物茎导管特征
    图版Ⅴ 四种植物根解剖特征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迎春樱居群变异与繁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篇 居群变异研究
    第1章 迎春樱表型特征及微形态观察
    第2章 迎春樱居群叶表型变异数量研究
    第3章 迎春樱居群花表型变异数量研究
    第4章 迎春樱 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
第二篇 群落生态学研究
    第5章 迎春樱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第6章 迎春樱群落种群生态位分析
    第7章 迎春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第三篇 繁育体系研究
    第8章 迎春樱种子结构及功能探究
    第9章 迎春樱种子休眠机理及萌发研究
    第10章 迎春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第11章 迎春樱根蘖繁殖技术研究
    第12章 迎春樱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全文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论文
中文详细摘要
英文详细摘要

(10)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地植物构成和食源植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金丝猴的研究概况
        1.1.1 金丝猴的分类学研究
        1.1.1.1 科级分类阶元
        1.1.1.2 属级分类阶元
        1.1.1.3 种级分类阶元
        1.1.2 金丝猴历史变迁与变迁原因
        1.1.2.1 金丝猴的历史分布与现今分布
        1.1.2.2 金丝猴变迁特点
        1.1.2.3 金丝猴变迁原因
        1.1.3 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1.1.3.1 滇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1.1.3.2 黔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1.1.3.3 越南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1.1.3.4 川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1.2 野生动物栖息地研究进展
        1.2.1 栖息地的概念
        1.2.2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利用与选择
        1.2.2.1 影响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
        1.2.2.2 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威胁
        1.2.3 研究栖息地选择的常用方法
    1.3 种群及群落生态学
        1.3.1 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1.3.2 种群结构及生态位
    1.4 关于川金丝猴研究进展
        1.4.1 川金丝猴栖息地研究进展
        1.4.2 川金丝猴行为及生殖生态研究
        1.4.2.1 川金丝猴的行为生态学研究
        1.4.2.2 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
        1.4.2.3 川金丝猴的生殖生理学
        1.4.3 川金丝猴食性及营养研究
        1.4.3.1 川金丝猴食性研究方法简介
        1.4.3.2 川金丝猴食物组成及食性研究
        1.4.3.3 灵长类动物的营养需求
    1.5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5.2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神农架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与地形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水文
    2.2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概况
        2.2.1 植物资源
        2.2.1.1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2.2.1.2 植物区系特点
        2.2.1.3 植被类型
        2.2.2 动物资源
        2.2.2.1 动物种类
        2.2.2.2 动物区系及特点
    2.3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分布现状
        2.3.1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种群分布
        2.3.2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种群数量
        2.3.3 神农架川金丝猴研究概况
3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被特征
    3.1 栖息地植物区系特征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3.1.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3.1.2.1 研究地基本概况
        3.1.2.2 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3.1 栖息地植物区系组成
        3.1.3.2 栖息地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组成
        3.1.3.3 栖息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3.1.4 讨论
        3.1.4.1 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的特征
        3.1.4.2 川金丝猴栖息地内食源植物资源的特点
    3.2 川金丝猴栖息地植被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结构特征
        3.2.1 研究方法
        3.2.1.1 样方设置和调查内容
        3.2.1.2 α多样性测度方法
        3.2.1.3 优势乔木的年龄结构分析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栖息地物种组成及不同海拔间的分布
        3.2.2.2 随海拔梯度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
        3.2.2.3 栖息地优势种群的动态
        3.2.3 讨论
        3.2.3.1 栖息地植被类型与川金丝猴生境要求
        3.2.3.2 栖息地植被乔木层结构对川金丝猴行为的影响
        3.2.3.3 栖息地不同海拔树种资源分布特点对川金丝猴生存的作用
    3.3 川金丝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3.3.1 研究方法
        3.3.1.1 样方设置和调查内容
        3.3.1.2 数据处理
        3.3.2 结果与分析
        3.3.2.1 栖息地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树种的重要值
        3.3.2.2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分析
        3.3.2.3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分析
        3.3.2.4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3.3.2.5 栖息地内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生态位特点
        3.3.3 讨论
        3.3.3.1 神农架川金丝猴现生栖息森林优势种生态位特点
        3.3.3.2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对川金丝猴生存的作用
4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及影响栖息地选择的主因素分析
    4.1 川金丝猴的栖息地选择
        4.1.1 研究方法
        4.1.1.1 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及其测度
        4.1.1.2 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的生态因子及其测度
        4.1.1.3 数据处理
        4.1.2 研究结果
        4.1.2.1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栖息地环境的利用比较
        4.1.2.2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栖息地喜好程度的分析
        4.1.2.3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夜宿地环境的利用比较
        4.1.2.4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夜宿地喜好程度的分析
        4.1.3 讨论
        4.1.3.1 各季节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因素分析
        4.1.3.2 各季节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因素分析
    4.2 影响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主因素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1.1 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2 数据处理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各季节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主要生态因子分析
        4.2.2.2 各季节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主要生态因子分析
        4.2.3 讨论
        4.2.3.1 影响各季节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4.2.3.2 影响各季节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4.2.3.3 确定影响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主要因子在保护管理中的意义
5 川金丝猴栖息地食源植物组成及食性选择
    5.1 研究方法
        5.1.1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种类调查
        5.1.2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资源谱的测定
        5.1.3 川金丝猴食性分析
        5.1.3.1 粪便样的采集
        5.1.3.2 样本处理和样片制备
        5.1.3.3 植物种类的识别及镜鉴
        5.1.3.4 食性选择的计算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神农架川金丝猴可采食植物资源
        5.2.2 神农架川金丝猴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配
        5.2.3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资源谱
        5.2.4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各季节食物组成及食性选择
        5.2.4.1 川金丝猴几种主要食源植物显微结构描述
        5.2.4.2 各季节川金丝猴食物组成
        5.2.4.3 各季节川金丝猴的食性选择
        5.2.5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季相食性选择差异
        5.2.6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特征
    5.3 讨论
        5.3.1 川金丝猴消化道结构特征及取食适应
        5.3.2 川金丝猴与食物的季节性适应
        5.3.3 川金丝猴的食物选择与粪便显微分析
6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6.1.2 测定方法
        6.1.2.1 水分(W)测定
        6.1.2.2 粗蛋白(CP)的测定
        6.1.2.3 粗脂肪(EE)含量的测定
        6.1.2.4 粗纤维(CF)的测定
        6.1.2.5 粗灰分(CA)的测定
        6.1.2.6 磷(P)含量的测定
        6.1.2.7 钠(Na)和钙(Ca)含量的测定
        6.1.2.8 铜(Cu)、锌(Zn)、铁(Fe)和锰(Mn)含量的测定
        6.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6.2 结果和分析
        6.2.1 食源植物含水量的季相变化
        6.2.2 食源植物粗蛋白含量的季相变化
        6.2.3 食源植物粗脂肪含量的季相变化
        6.2.4 食源植物粗纤维含量的季相变化
        6.2.5 食源植物粗灰分含量的季相变化
        6.2.6 食源植物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季相变化
        6.2.7 食源植物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季相变化
        6.2.7.1 磷(P)含量的季相变化
        6.2.7.2 钠(Na)和钙(Ca)含量的季相变化
        6.2.7.3 铜(Cu)、锌(Zn)、铁(Fe)和锰(Mn)含量的季相变化
    6.3 讨论
        6.3.1 水分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6.3.2 粗蛋白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6.3.2 粗纤维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6.3.4 粗脂肪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6.3.5 部分矿质元素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7 影响川金丝猴取食主要因素分析及食源植物的评价
    7.1 研究方法
    7.2 数据统计与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丰富度的关系
        7.3.2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营养成分的关系
        7.3.2.1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含水量的关系
        7.3.2.2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蛋白的关系
        7.3.2.3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纤维含量的关系
        7.3.2.4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灰分含量的关系
        7.3.2.5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脂肪含量的关系
        7.3.2.6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关系
        7.3.3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7.3.3.1 春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7.3.3.2 夏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7.3.3.3 秋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7.3.3.4 冬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7.3.4 各季节川金丝猴食源植物选择及综合评价
    7.4 讨论
        7.4.1 各个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营养成分的关系
        7.4.2 各个季节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取食的主要因子
        7.4.3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的选择及评价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1 川金丝猴主要食源植物的扦插繁殖试验
附录2 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附录3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附录4 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栖息地木本植物及食源植物总名录
附图
    1 川金丝猴、栖息地及食源植物
    2 部分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显微照片
    3 三种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的扦插照片

四、灯台树茎次生维管组织的解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低山丘陵区不同类型树种木质部与叶片解剖特征及水力特征分析[D]. 李泽东.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2]不同温带树种细根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及细根对氮水交互作用的响应[D]. 贺俊铭.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生存环境及种子特性研究[D]. 王鹏程.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4]灯台树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策略[J]. 董德军,刘刚,刘玉波,张海军,张正国,吕伟伟. 防护林科技, 2019(04)
  • [5]中国山茱萸科及其相关类群果实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D]. 王宇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蓝果树科树种次生构造的解剖特征[D]. 唐菁.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7]短梗大参生理生态特性及繁育技术研究[D]. 梁文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8)
  • [8]两组入侵植物与其近缘种解剖特征的生态适应性[D]. 冯佩.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2)
  • [9]迎春樱居群变异与繁殖生物学研究[D]. 南程慧.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地植物构成和食源植物评价研究[D]. 铁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念珠菌树干次级血管组织的解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