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政策建议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政策建议

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与政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续伊特[1](2021)在《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我国人口集聚现象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模式,大规模人口为追求更好的自身发展向大型城市迁移,为当地带来丰厚的人力资本,从而为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劳动力基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底全国迁移人口达到2.6亿,其中1.7亿人口选择将城市作为迁移目的地,人口向城市集聚的现象尤为显着。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对人居环境临界适宜的地区,基本稳定人口规模,鼓励人口向重点市镇收缩集聚。对人居环境适宜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超载的地区,重视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培育人口集聚的空间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增强人口吸纳能力[1]。基于此,本文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发展现状入手,着眼于中国超大城市集聚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同时将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纳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各变量对流动人口在超大城市内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机制,再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对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未来我国超大城市三种集聚效应影响的对策建议等。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却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大多数文献分析的是人口集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或产业集聚对创新集聚的影响,而对于人口集聚与创新集聚之间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将三者统一纳入研究框架内的研究成果更是微乎其微。其次,在部分研究三种集聚效应的研究成果中,缺乏考虑某一要素的中介传导效应或门限效应,导致影响机制研究无法形成较为全面的理论系统。最后,目前大多数文献的研究对象均选择省级层面样本或地市级样本,缺乏同级别城市进行纵向比较的研究,而对于中国超大城市的比较性研究更处于有待完善补充的环节。因此基于现有文献存在的三个不足之处,本文遵循“研究基础-阅读经典理论文献-分析问题现状-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概括结论-提出对策建议”的思路,进一步展开深层次研究,主要提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构建以北京、天津、上海人口集聚发展对比框架后发现,北京市具有常住人口受教育水平较高、上海市具有外来人口比重较多的特点,同时根据人口集聚指数测算得知,北京市人口集聚指数同比其他两个城市增幅最快。在通过Arcgis技术测算了2000-2015年北京、天津、上海人口集聚空间关联格局后显示,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例的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现象呈现“中心-外围”及“点轴状”分布结构,辖区等级变化幅度较小,保持长期稳定的一致性,而Moran’s I指数和LISA图结果表明,中国超大城市出现空间强相依特征,且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分城市方面,北京市人口集聚现象开始由东城区、西城区向周围城区转移,已开始形成稳定的发展极。天津市人口集聚现象呈现出长期稳定的一致性。上海市人口集聚现象变化幅度较小,但浦东新区受到政策调整影响,呈现不显着的空间结构。第二、通过将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例的中国三大超级城市进行对比后发现,三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迁入人口普遍以男性为主,且具有从事行业相似和受教育水平快速上升的特点。在实证研究方面,影响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出现显着地区差异现象,北京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其婚姻状况和本周工作时长双重影响,天津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其受教育年限和流动时间双重正影响,上海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其性别和收支水平双重正影响,但从总体来看,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年龄状况对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显着性较差,各年龄段分布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影响较低,同时性别和住房支出等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显着性较低。第三、根据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集聚与轻工业产业集聚受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均会显着影响人口集聚的发展,且呈现出负向影响机制,从中短期角度来看,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累积效应为负,对人口集聚具有微弱的阻碍作用,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这种负向效应会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而出现拐点,逐渐形成促进人口集聚效应的影响机制,并随着高耗能产业向周边城市扩散,产业集聚的推力作用增强,带来人口集聚现象的持续发展。第四、在探究创新集聚与人口集聚影响机制下,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具有显着的推动性作用,从中短期角度来看,高校课题密度的正向作用会随时间推移而被持续放大,但从长期角度来看,高校课题密度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拐点,整体脉冲函数模型呈现“倒U型”曲线,正向作用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而专利授权密度的正向作用同样存在拐点效应,这种正向效应会随着人口集聚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缩小。第五、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中介传导效应研究中,利用温忠麟和叶宝娟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方法解释三种集聚效应的传导理论机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创新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会作为中介变量产生传导作用,且呈现负向影响机制,但从整体来看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仍然为正,产业集聚作为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解释度较低,即在创新集聚促进人口集聚的过程中,有10.2%是通过产业集聚实现的,从而发现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非完全中介效应,而是为部分中介效应。第六、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门限效应研究中,利用Hansen的门限效应模型解释在产业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过程中,创新集聚是否会存在门限作用的理论机制,发现创新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存在单一门限效应,门限估计值为-0.0637,当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低于-0.0637时,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回归系数为0.0437,当产业集聚系数大于-0.0637时,回归系数上升至0.0716,意味着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有所上升。同时通过门限效应,得出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存在单一门限效应,门限值估计值为-0.1657,当产业集聚指数大于-0.1657时,产业集聚的回归系数由-0.2073下降至-0.664,表示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阻碍作用有所上升。而通过门限效应对创新集聚和人口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发现,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存在双重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4.2649和-1.8766,当创新集聚指数位于-4.2649和-1.8766区间时,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回归系数由0.0077上升至0.0414,当创新集聚指数大于-1.8766时,创新集聚的回归系数上升为0.0838,表示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创新指数的上升而逐渐扩大。

张鹏[2](2021)在《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到总人口约13%,远超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标准7%,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建立起来。退休是我国城镇居民迈入老年生活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退休居民消费已然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把握退休居民消费特征,激发退休居民消费活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理性经济人将在一生之中平滑其消费,退休这一事件不会导致消费骤降。但是学界发现截然相反的现象,并将此称之为“退休消费之谜”。根据消费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理论,本文着力研究退休是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严重影响,构建退休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实证检验影响效应,从提振退休居民消费角度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探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总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构建退休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整体研究框架:文献梳理——基础分析——作用机理——实证检验——政策建议。其次,构建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机制框架。一方面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角度分析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就业与劳动力供给、收入与财富等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目标和内容,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之处,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对消费理论、退休消费之谜研究以及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第三章是现状分析。详细阐述我国退休制度、居民宏观消费和微观消费、老年居民消费的发展演变与特征,探究基于时间分布的交互变化规律,刻画退休与消费的影响关系。第四章是理论分析。深入剖析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收入变动、消费供给、消费需求、财富积累等是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发生改变,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宏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动从而带动收入与财富的变动,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继而推动消费产生变动。第五章是微观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2017年数据(CHFS),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计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引起轻微变动,总消费支出略微增加,食品、医疗、旅游等家庭日常消费以及健康消费显着增加,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家政服务、娱乐等消费显着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调整。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保障、房产、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居民家庭消费的变动。第六章是宏观实证检验。基于2005年至2018年的宏观省际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影响方面,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退休之后城镇居民消费率出现下降现象,退休对消费产生负向抑制作用;第二,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静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与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结果均显示,退休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与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支出降低;第三,收入对退休消费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退休导致收入变动,继而影响消费。第七章是政策建议。结合目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提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袁梦婷[3](2020)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标志着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截至2017年3月底,中国已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等14个国家级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是国家推进人口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对其他地区有拉动、示范作用。本文在城镇化内涵及质量、生态风险的评价研究、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关系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2008年到2017年全国14个国家级城市群10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第一,在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已有文献成果并结合本研究的内容,并使用变异系数与相关系数进行指标筛选,确定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指标体系。第二,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上述城市各年的生态风险水平进行测度,用TOPSIS法对各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综合,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明确我国各城市群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水平及其差异。第三,以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口城镇化率、经济规模、生存发展、社会保障各层面的相关指标为解释变量,先后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研究人口城镇化对生态风险的影响。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进一步引入动态面板回归的系统GMM估计,验证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的合理性。第四,根据以上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各城市群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水平差异较大,人口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生态风险有抑制作用,公共财政支出水平与生态风险呈现显着正相关,且生态风险具有一定的惯性。根据得出的结论,建议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城市的发展现状,制定相应战略措施;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提高废物无害化处理率与资源重复利用率,加大环保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对于当前生态风险较高的城市,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对于当前生态风险较低的城市,坚持城市集约化发展。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曹海苓[5](2020)在《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服务保障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显,给政府老年服务行业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政府经济上不堪重负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化养老成为我国缓解养老负担压力的现实出路。作为一种现代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是指在遵循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下,通过社会途径,由包括政府、家庭、市场、社区等在内的多元服务主体为满足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共担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方式。从提供主体视角讲,社会化养老强调养老资源由传统的家庭、政府的一元或二元向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的转化。从社会化养老的客体角度讲,社会化养老面向社会全体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化。同时,社会化养老更加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决定作用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主体专业化服务特征的有机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完善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应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作为关系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其解决得程度如何与执政党的执政成效息息相关,决定民心向背,政府作为执政党意志的集中体现者,应当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政府的本质来讲,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公共资源的控制者,促使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的施政目标。养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基础性、现实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公共利益,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是衡量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的重要尺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构想以来,养老服务在各个阶段都显露出政府参与的痕迹,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保障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然而,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供给缺乏、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市场化运行中监管缺失等缺陷与不足,这说明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依然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未能真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其职能。由于养老服务兼具政府保障特征和社会公益福利性质,适应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培育和扶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治理能力已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出发,立足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借鉴政府职能、准市场、协同治理等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框架,以社会化养老为研究背景,以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职能的履行与发挥为主体框架,以政府职能的完善为研究主线,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历史回溯、实践形态、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完善路径为叙事脉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系统探讨和分析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及行动策略,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内容、边界、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以推动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承担适度、有效职责。这对于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讨论的政治学理论空间,巩固和维护我国政治和谐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构建了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政府职能理论,从政府管理过程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对政府职能的现实需求,将政府职能界定为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等四个要素,厘清了各要素的功能,为我国政府职能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设计了针对负责养老服务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的调查与访谈,在系统分析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2.先行研究中存在重客体研究、轻主体研究的现象,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关键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其他核心主体联动作用的研究视角关注较少。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多元主体共同行动的过程,主体间关系结构复杂,行动逻辑不尽统一。处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与核心地位的政府如何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资源整合与动员,以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是本文研究的亮点之一。3.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提炼出了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研究的新的结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决策过程是政府行政的核心,政府决策是否科学与公正是决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否健康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2)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表明,任何单一供给主体独立提供养老服务都存在供给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重构中国养老社会化服务中的政社关系,建立供给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强强联合”。(3)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缺位与越位问题,说明政府未能准确定位自身作用的边界与范围。因此,本文提出,要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治理体制改革。

刘澹远[6](2020)在《扶贫开发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基于D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难题。自2013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开发提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议事日程。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直接效果。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因此,立足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背景,开展扶贫开发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研究,乃是扶贫开发实践中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反贫困理论为直接理论依据,试图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贵州省D镇的个案研究,揭示政府扶贫、市场扶贫、社会扶贫与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政府有关部门调整未来的扶贫开发政策提供决策咨询依据。扶贫开发是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行动主体运用一定的扶贫资源、采取一系列扶贫手段,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与生存环境、激发农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目的的正向社会变迁。由于扶贫开发的行动主体具有多元性特征,因此,本研究根据扶贫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将扶贫开发划分为政府扶贫、市场扶贫和社会扶贫三种基本样态。获得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获得感是指社会成员因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源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开发活动而使自身经济地位、福利地位与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后所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感受。据此,本研究将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划分为经济获得感、福利获得感与社会获得感三种基本样态。经济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活动而获得就业机会和资产收益导致经济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福利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活动而获得政府福利(如低保救助、医疗救助等)导致基本生活条件改善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社会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活动而获得社会地位提升导致总体生存环境改善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扶贫资源配置是扶贫开发的关键一环。扶贫资源配置是指对用于扶贫开发活动的各种资源(主要指资金等)的分配过程。它可以分为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和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两种类型。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指对来源于公共财政的扶贫资金的分配过程,它包括配置渠道与配置方式两个方面。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是指对来源于经济组织(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的扶贫资金的分配过程,它包括配置渠道与配置方式两个方面。扶贫资源配置不仅影响着扶贫开发的效果,而且也影响着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研究发现:第一,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具体表现为:政府扶贫强劲、市场扶贫式微、社会组织扶贫零参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较强、经济获得感缺乏、社会获得感微弱。第二,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生成机制是外生机制与内生机制的统一体。外生机制是:获得—满足—获得感机制;内生机制是:公平—认可—获得感机制。从获得感的生成机制来看,必须坚持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获得和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公平性认知双管齐下,双管共同发力,才能有效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第三,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较大。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表现为外生机制和内生机制的双重影响。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是行政—权力机制。第四,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式微。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是资本—效率机制。第五,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微弱。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是网络—认同机制。第六,行政—权力机制、资本—效率机制和网络—认同机制三种机制的失衡导致了扶贫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而扶贫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又导致了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的不平衡。只有确保行政—权力机制、资本—效率机制和网络—认同机制三种机制平衡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扶贫资源均衡配置,才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的平衡。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扶贫开发就必须做到:一是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二是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三是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四是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农村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刘鑫[7](2020)在《人口预测下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指为了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从而系统性的对学前教育运行过程中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了幼儿园专任教师、幼儿园数和幼儿园建筑面积等,其本质上以在园幼儿的需求为主导。在全面二孩政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在园幼儿数量和城乡分布不断发生变化,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也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运用队列因素法和文献分析法,梳理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历史趋势,试图预测未来10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数量增长以及相应的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变化,为甘肃省学前教育规划提供实证依据。研究发现,20102017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迅速扩大,无论是在园幼儿数、幼儿园专任教师、幼儿园数和幼儿园建筑面积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园幼儿数增加了61994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增加了30307人,幼儿园数增加了4715所,幼儿园建筑面积增加了378万平方米。同时显示出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和速度超过城区的特点,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超过城区13221人,幼儿园数超过4668所,幼儿园建筑面积超过204万平方米。研究预测了20192029年甘肃省在园幼儿增长情况和幼儿园专任教师、幼儿园数和幼儿园建筑面积的需求情况,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缓的态势,其中20192022年是激增期,20232029年逐渐趋于平缓。同时显示出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超过乡村的特点,城区幼儿园专任教师需求增加了12549人,幼儿园数增加了523所,幼儿园建筑面积增加了229万平方米,而乡村需求数均不增反降,幼儿园专任教师减少997人,幼儿园数减少166所,幼儿园建筑面积减少10万平方米。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重点从乡村转向为城区。综合学前教育配置的历史趋势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应该树立以幼儿为核心,照顾弱势群体的正义观和动态变化的最优观,作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价值导向。兼顾政府、市场、全面二孩和城镇化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在明确幼儿为本、政府主导、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下,提出建立出生人口入园需求监测和预测制度;以弱势儿童及接受园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财政补助实施范围;以充足性为标准,有针对性地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县级学前教育资源调配制度,动态调整区域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建议。

许浙川[8](2020)在《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质量成为教育发展重要取向的当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依然是当前中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确定了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纵观以往学前教育普及研究多是从某一侧面进行切入或研究某一主体在其中的作用,缺乏对学前教育普及问题的整体性关照。本研究所提出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便是以一种生态性的视角来整体分析学前教育普及的道路选择问题。在微观研究盛行的时代,适当的中宏观研究实属必要。本研究围绕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应答而展开,寻求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之道,以达到推进学前教育普及的目的。论文整体分为导言、正文(六章)和结语三大部分。导言部分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并围绕着承载力、教育资源承载力、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三个概念对以往研究做出梳理与述评。第一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本章在对承载力历史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现实,提出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现实样态、总体特征等进行了深度解构与阐述,为后续论文的展开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该章还对支撑承载力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循迹。本章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即快速恢复期(1979-1992)、持续徘徊期(1993-2009)、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追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经验启迪。第三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本章以历史背景和园长的访谈资料作为基础,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作为问题分析的框架,具体呈现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情境弹性力方面存在区域供能低下和赋权不足的困境;在资源基础力方面存在资源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困境;在管理形塑力方面存在管理缺位、信息时滞和激励阙如的困境。第四章是以静态关照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静态关照的核心便是深入挖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静态形态,以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指标建设过程采用了三种方法,即用文本分析法从39份政策文件中提取承载力的相关要素;用德尔菲法对所提取的要素及其指标话语表达进行专家判断并生成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处理生成承载力指数以展示一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省级数据测量,我们发现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逐步从阶梯状分布转变为“中部塌陷”的状态,东部保持领先优势、西部强势崛起、中部发展滞后。第五章是以动态把握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动态把握的核心便是系统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形态,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同时,文章详细解析了平衡机制内部的驱动系统、承压系统和响应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明确高效运行的平衡机制应该具有螺旋上升的线路地图、激励相容的主体关系、信息通畅的系统网络和制度明晰的系统结构。第六章是基于静态关照与动态把握,以及国际经验参考的背景下生成本土的具体行动策略。本章首先扩展了研究的国际视野,选择了两个具有不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路径的西方大国(即美国和英国)作为国际经验参考。其次基于前述分析,从理念之维、制度之维、工具之维提出具体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在理念层面,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的理念;在制度层面,需要改革学前教育供给与管理制度;在工具层面,需要组建承载力数据系统和专业评价机构。结语是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未来展望。此部分通过对前述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总结,阐述了承载力所应具有的三重向度,即内含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内置生态型思维的把握方式、内生承载力测量的评价工具,为未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合理取向。

黄冠[9](2020)在《人口结构、生育政策调整与住房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聚集,住房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1998年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通过市场机制配置住房资源,住房需求得以进一步释放;与之同时,住房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居高不下的房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自住住房需求,而如何提高居民有支付能力的住房需求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人们住房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是长期影响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本文尝试从生育率变动、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老龄化等角度来探讨我国人口因素是如何影响住房需求的,试图阐释这之间的内在机理。本文在充分梳理文献发展动态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全面探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对住房市场的潜在需求;其次,采用理论与实证方法分析了以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为变量的人口结构指标影响住房需求的理论路径,以及对理论路径的实证检验;最后,将我国的两次生育政策调整看成是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人口政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人口结构影响住房需求的主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人口老龄化凸显的养老问题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问题可以对住房市场形成一个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深会通过社会保障压力、传统文化观念和老年人预期等对住房需求形成制约因素。(2)通过建立一个三期的OLG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生育率与老年抚养比皆与住房需求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出生率的下降会促进住房需求,而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会减少住房需求。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出生率与住房需求的反向变动关系在实证上与理论结论一致,但是老年抚养比与住房需求在实证上呈显着的正向变动关系,这与理论分析的结论正好相反,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我国房改市场化过程中房地产增值效应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利他性”和家庭养老背景下的代际收入转移现象有关。(3)生育政策调整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住房需求。具体而言,本文借助2014年和2016年的两次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生育政策变化对住房需求变动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出生率冲击降低了住房需求,且全面二孩政策效应要大于单独二孩。住房需求变化的机制在于,家庭的出生率上升显着提升了其抚育成本,从而降低了对住房资产的投资或消费。生育政策调整对于生育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城市的住房需求变化效应更为突出。本研究能够为住房市场波动的人口结构变化效应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综上所述,本文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视角去解释我国近年来住房需求市场的变动,对实施人口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确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住房发展目标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叶善青[10](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提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与政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3 评述与启示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口集聚
        2.1.2 产业集聚
        2.1.3 创新集聚
        2.1.4 超大城市
    2.2 人口集聚的相关理论
        2.2.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2.2.2 规模效应理论
        2.2.3 人口迁移成因与劳动力市场理论
    2.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2.3.1 新古典学派
        2.3.2 空间经济学理论
    2.4 创新集聚的相关理论
        2.4.1 创新系统理论
        2.4.2 经济增长理论
        2.4.3 新经济地理理论
第3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时空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
    3.1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发展历史
        3.1.1 北京市人口集聚的发展演进
        3.1.2 天津市人口集聚的发展演进
        3.1.3 上海市人口集聚的发展演进
        3.1.4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发展与国外超大城市比较
    3.2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空间分布特征
        3.2.1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分布特征
        3.2.2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自相关度量
        3.2.3 北京、天津、上海的局部Moran’s I指数分布
    3.3 小结
第4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的人口增长机制分析
    4.1 人口集聚现状分析
        4.1.1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4.1.2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机械增长情况
    4.2 北京、上海、天津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实证分析
        4.2.1 人口居留意愿重点文献回顾
        4.2.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4.2.3 样本描述性统计
        4.2.4 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特点
        4.2.5 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机制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5.1 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5.1.1 产业分布现状
        5.1.2 产业结构高度化现状
        5.1.3 产业集聚现状
    5.2 产业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理论依据
    5.3 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5.3.1 PVAR模型表达式
        5.3.2 模型构建
        5.3.3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分析
        5.3.4 单位根检验
        5.3.5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5.3.6 偏度矫正LSDV估计
        5.3.7 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3.8 脉冲响应分析
        5.3.9 方差分解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6.1 创新集聚现状分析
        6.1.1 创新主体发展现状
        6.1.2 创新投入产出现状
        6.1.3 创新集聚现状
    6.2 创新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理论依据
    6.3 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6.3.1 模型构建
        6.3.2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分析
        6.3.3 单位根检验
        6.3.4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6.3.5 偏度矫正LSDV估计
        6.3.6 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3.7 脉冲响应分析
        6.3.8 方差分解
    6.4 小结
第7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7.1 理论分析
        7.1.1 创新集聚影响产业集聚的理论依据
        7.1.2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理论依据
        7.1.3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实证研究基础
    7.2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理论模型
        7.2.1 固定效应模型
        7.2.2 随机效应模型
        7.2.3 Hausman检验
        7.2.4 中介效应模型
        7.2.5 门限效应模型
    7.3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中介效应实证分析
        7.3.1 变量指标选取
        7.3.2 模型构建
        7.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分析
        7.3.4 变量相关性分析
        7.3.5 单位根检验
        7.3.6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中介效应分析
        7.3.7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7.4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门限效应实证分析
        7.4.1 Hausman检验
        7.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4.3 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
        7.4.4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4.5 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
        7.4.6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4.7 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1.6.1 关键问题
        1.6.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2.1.1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2.1.2 跨期消费理论
        2.1.3 其他相关消费理论
        2.1.4 我国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2.2 退休消费之谜研究
        2.2.1 部分学者认为不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2.2.2 部分学者认为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2.2.3 对退休后消费下降现象的解释
    2.3 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的研究
        2.3.1 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
        2.3.2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
        2.3.3 老年消费
    2.4 相关述评
第三章 退休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退休制度发展演变
        3.1.1 基于时间维度的退休制度
        3.1.2 基于逻辑维度的退休制度
        3.1.3 基于实践维度的退休制度
    3.2 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分析
        3.2.1 退休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2.2 退休制度的复杂性
        3.2.3 退休制度仍有待完善
    3.3 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3.3.1 居民宏观消费
        3.3.2 居民微观消费
    3.4 老年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3.4.1 我国人口老龄化
        3.4.2 我国的老年居民消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变动机制分析
    4.1 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4.1.1 收入变动
        4.1.2 财富资产
        4.1.3 消费供给
        4.1.4 消费需求
        4.1.5 其他因素
    4.2 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作用机理
        4.2.1 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
        4.2.2 对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微观层面
    5.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5.1.1 模型推导
        5.1.2 实证策略
    5.2 数据与变量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主要变量选择与处理
    5.3 实证分析与检验
        5.3.1 实证回归结果
        5.3.2 稳健性检验
    5.4 影响机制分析
        5.4.1 收入保障
        5.4.2 房产财富
        5.4.3 消费需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宏观层面
    6.1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6.1.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6.1.2 数据来源
        6.1.3 计量模型
        6.1.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6.1.5 基准回归
        6.1.6 相关检验
    6.2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6.2.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6.2.2 数据来源
        6.2.3 计量模型
        6.2.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6.2.5 基准回归
        6.2.6 相关检验
    6.3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6.3.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6.3.2 数据来源
        6.3.3 计量模型
        6.3.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6.3.5 基准回归
        6.3.6 相关检验
    6.4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6.4.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6.4.2 数据来源
        6.4.3 计量模型
        6.4.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6.4.5 基准回归
        6.4.6 相关检验
    6.5 影响机制分析
        6.5.1 实证策略
        6.5.2 数据来源
        6.5.3 计量模型
        6.5.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6.5.5 计量分析结果及相关检验
    6.6 研究结论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城镇化内涵及质量
        1.3.2 生态风险评价
        1.3.3 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
        1.3.4 现有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的历史及现状
    2.1 我国人口城镇化历史及发展现状
        2.1.1 发展历史
        2.1.2 发展现状
    2.2 我国生态风险现状分析
        2.2.1 能源消耗
        2.2.2 水污染
        2.2.3 土壤污染
        2.2.4 空气污染
        2.2.5 固体废弃物排放
    2.3 代表性城市群人口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现状
        2.3.1 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人口城镇化现状
        2.3.2 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生态风险现状
第三章 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指标构建
    3.1 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指标初选
        3.1.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原则
        3.1.2 生态风险指标初选
        3.1.3 人口城镇化指标初选
    3.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清洗
    3.3 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指标筛选
        3.3.1 辨识度与冗余度筛选
        3.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第四章 理论概念与方法模型介绍
    4.1 样本特征与评价模型选择
        4.1.1 样本特征
        4.1.2 因子分析模型选择
        4.1.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选择
    4.2 因子分析模型理论研究
        4.2.1 数学模型分析
        4.2.2 基本步骤
        4.2.3 TOPSIS方法概述
    4.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理论研究
        4.3.1 单整检验
        4.3.2 协整检验
        4.3.3 静态面板回归模型
        4.3.4 动态面板模型的GMM估计
第五章 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水平测度
    5.1 生态风险变量描述性分析
    5.2 生态风险水平测度
        5.2.1 巴特利特球性检验和KMO检验
        5.2.2 提取主因子
        5.2.3 得分计算
        5.2.4 TOPSIS综合得分计算
    5.3 生态风险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第六章 人口城镇化对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6.1.1 指标设置
        6.1.2 变量描述性分析
    6.2 人口城镇化对生态风险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6.2.1 模型单整检验
        6.2.2 模型协整检验
    6.3 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静态面板数据回归
        6.3.2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6.3.3 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的GMM估计
        6.3.4 动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6.4 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6.4.1 局域面板数据回归
        6.4.2 局域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5)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的背景
        (二)问题的呈现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重点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职能
        (二)政府治理
        (三)公共服务
        (四)社会化养老
    二、基本理论的阐释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准市场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构成
        (一)公共服务视阈下政府的职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全能型政府职能
        (二)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职能的改变
        (三)深化改革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向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特征
        (一)从无限职能到有限职能的转变
        (二)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的演进
        (三)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演变轨迹
        (一)“单位”制养老服务时期:政府职能的全面干预
        (二)“单位”制向社会化养老服务转换时期:政府职能的收缩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时期:政府职能的回归
第三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一)社会化养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二)社会化养老资源的初步整合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行动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的监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模式的变革
        (一)计划体制时期:政府的全能型、管制型养老服务
        (二)市场体制时期:政府的有限性、服务型养老服务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失位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缺乏
        (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
        (五)养老服务市场化监管的缺失
第四章 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一、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
        (一)英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美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三)日本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一)英国的混合主义模式
        (二)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四)中外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
    三、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启示
        (一)确立政府主导原则并付诸行动
        (二)实施多元主体的引导性培育
        (三)发挥政府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管
第五章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建议
    一、政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法治建设的驱动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三)传统养老制度的历史传承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履行中政府的行动逻辑
        (一)以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为逻辑起点
        (二)以建构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关系为逻辑中介
        (三)以实现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为逻辑终点
    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动策略
        (一)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
        (二)增强政府的计划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能力
        (三)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
        (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监察制度
        (五)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管理者、创建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政府养老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扶贫开发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基于D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核心概念
        2.1.1 扶贫开发行动主体
        2.1.2 扶贫资源配置
        2.1.3 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
    2.2 研究方法
        2.2.1 个案访谈法
        2.2.2 文献研究法
        2.2.3 田野图景
3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新时代中国扶贫开发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3.1.1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3.1.2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3.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基本观点
        3.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对中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指导价值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反贫困理论
        3.2.1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3.2.2 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
        3.2.3 江泽民的反贫困理论
        3.2.4 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
        3.2.5 习近平的反贫困理论
        3.2.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反贫困理论对新时代扶贫开发的指导价值
4 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现状分析
    4.1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4.2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
    4.3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获得感
    4.4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基本特征
        4.4.1 经济获得感缺乏,市场扶贫式微
        4.4.2 福利获得感较强,政府扶贫强劲
        4.4.3 社会获得感微弱,社会组织扶贫零参与
    4.5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生成机制
        4.5.1 获得和获得感的关系
        4.5.2 获得感的生成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5.1 D镇的政府扶贫
        5.1.1 D镇政府扶贫的历史过程
        5.1.2 精准扶贫阶段政府扶贫对D镇的影响
    5.2 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5.2.1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5.2.2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
        5.2.3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获得感
        5.2.4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总体获得感
        5.2.5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不公平感
    5.3 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市场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6.1 D镇的市场扶贫
    6.2 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6.2.1 市场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6.2.3 市场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不公平感
    6.3 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7.1 D镇的社会扶贫
        7.1.1 社会扶贫概述
        7.1.2 D镇的社会扶贫情况
    7.2 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7.2.1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7.2.2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
        7.2.3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获得感
        7.2.4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总体获得感
        7.2.5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不公平感的产生
    7.3 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
    7.4 本章小结
8 扶贫资源配置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8.1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8.1.1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经济获得感的影响
        8.1.2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福利获得感的影响
        8.1.3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获得感的影响
    8.2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8.2.1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经济获得感的影响
        8.2.2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福利获得感的影响
        8.2.3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获得感的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基本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
        9.2.2 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
        9.2.3 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
        9.2.4 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农村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获得感访谈问卷
附录2 村干部访谈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后记

(7)人口预测下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在园幼儿人口数量发生变动
        2.城镇化推进致使在园幼儿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3.在园幼儿人口数量和分布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二)文献综述
        1.人口预测的相关研究综述
        2.城镇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3.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历史趋势
    (一)2010~2017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数迅速增加
    (二)2010~2017 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历史趋势
        1.2010~2017 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迅速扩大
        2.2010~2017 年甘肃省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速度增长平缓
        3.2010~2017 年甘肃省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数量大速度快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趋势预测
    (一)2019~2029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预测
        1.2019~2029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预测模型和基期数据
        2.2019~2029 年甘肃省在园幼儿人口预测参数设置
        3.2019~2029 年甘肃省分城乡在园幼儿人口数量预测结果
    (二)2019~2029 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趋势预测
        1.2019~2029 年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总量先上升后下降
        2.2019~2029 年甘肃省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预测需求先上升后下降
        3.2019~2029 年甘肃省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预测需求逐渐下降
三、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一)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转向
        1.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量迅速上升转变为先上升后下降
        2.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增长平缓转变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
        3.乡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迅速上升转变为逐渐下降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价值导向
        1.正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本质追求
        2.最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
        3.配置:正义与最优的统一
    (三)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1.政府影响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向乡村重点推进
        2.市场影响下城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稳中有进
        3.全面二孩政策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在城区增长
        4.城镇化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需求从乡村向城区倾斜
四、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建议
    (一)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原则
        1.幼儿为本原则
        2.政府主导原则
        3.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建议
        1.建立出生人口入园需求监测和预测制度
        2.以弱势儿童及接受园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财政补助实施范围
        3.以充足性为标准,有针对性地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4.建立县级学前教育资源调配制度,动态调整区域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利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普及学前教育是当下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议程
        (二)普及学前教育需要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研究缺少生态性的思维方式
    二、研究问题
        (一)理论本体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为何?
        (二)客观现实问题—历史与现实中的状况如何?
        (三)实践应答问题—提升路径与具体策略是何?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二)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述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德尔菲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理论摸索: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解读
        (一)承载力的内涵流变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释义
        (三)资源承载力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
        (一)施压方—承载对象
        (二)承载方—支撑结构
        (三)承压结果—承载水平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
        (一)现实总样态—指向有质量的学位供给
        (二)情境弹性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支撑条件
        (三)资源基础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基础条件
        (四)管理形塑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一)目标的双向寻优性
        (二)结构的系统性
        (三)边界的有限性与开放性
        (四)关系的递阶性与相互性
    五、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机制设计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历史循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演进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快速恢复期(1978—1992)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开启了承载主体多元化进程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附着导致了承载力边界的闭合性
        (三)承载标准的初步规定刻画了承载力的总体轮廓
        (四)学前教育的福利定位造成承载水平的普遍低质量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持续徘徊期(1993—2009)
        (一)政府将责任推向市场造成了承载主体的结构失衡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流动推动了承载力边界走向开放
        (三)承载标准的逐步颁布刻画了承载力的内部结构
        (四)学前教育的市场定位造成承载水平非公平低质量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
        (一)政府强化责任的承担促进了承载主体趋向于稳态
        (二)承载媒介质与量的提升标志着承载力的巨大进步
        (三)承载标准精确化规定提升了承载力的质量要求
        (四)学前教育的普惠定位促进承载水平的有质量均衡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演进的思考
        (一)多主体协同是主体结构趋向稳态的重要保证
        (二)资源流动的互补功能有利于区域分异的消解
        (三)标准精确化保证质量的同时不利于资源汇聚
        (四)合理的学前教育定位有利于承载水平的提升
第三章 现实审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
    一、情境弹性力层面的困境
        (一)供能低下:区域可用资源的限制
        (二)赋权不足:区域自主能力的低下
    二、资源基础力层面的困境
        (一)区域失衡: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
        (二)结构失衡:教师队伍补充的滞后
    三、管理形塑力层面的困境
        (一)管理缺位:专业力量建设的不足
        (二)信息时滞:政策响应对象的偏差
        (三)激励阙如:市场资源汇聚的乏力
第四章 静态关照: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指标建设
    一、指标建设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一)探寻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短板,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二)明确区域生境有效支撑能力,合理规划政府参与层级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的思路
        (一)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的相关研究经验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设计原则与依据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核心要素提取
    三、主成分分析法在测量中的应用—以省级面板数据为例
        (一)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测评过程
        (二)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简要分析
第五章 动态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
    一、平衡机制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一)展现承载力的运作路径,促进平衡路径的谋划
        (二)解析承载力的动态困境,提升管理形塑的能力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平衡机制的分析
        (一)承载力非平衡状态的动因—驱动系统
        (二)非平衡压力在结构中传导—承压系统
        (三)非平衡向平衡状态的复归—响应系统
    三、平衡机制高效运行的总体特征
        (一)运行的线路地图:螺旋上升
        (二)运行的主体关系:激励相容
        (三)运行的系统联结:信息通畅
        (四)运行的结构支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行动生成: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举措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美英经验参考
        (一)以强化公共部门介入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美国经验
        (二)以推动私人市场发展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英国经验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构建
        (一)理念之维: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理念的确立
        (二)制度之维:学前教育供给侧与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工具之维:承载力数据系统与专业机构的组建
结语—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三重向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人口结构、生育政策调整与住房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结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1.1.2 生育政策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1.3.2 房价波动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商品住宅价格
        2.1.2 住房需求
        2.1.3 人口结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2.2 凯恩斯人口理论
        2.2.3 新家庭经济学理论
3 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关系探究
    3.1 生育政策调整过程中人口变化的特征
        3.1.1 我国的三次婴儿潮
        3.1.2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3.2 生育政策调整可能产生的人口结构变化
        3.2.1 增加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促使低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
        3.2.2 实现总人口数量即时增加,适当缓解人口老龄化
        3.2.3 适当延缓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速度
        3.2.4 有利于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改善家庭代际人口结构
    3.3 生育政策调整与我国人口结构长期均衡发展讨论
        3.3.1 全面二孩政策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基础
        3.3.2 按照政策建立公平、公正的生育公共政策体系
4 人口结构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潜在影响探析
    4.1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4.2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与影响
        4.2.1 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4.2.2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4.2.3 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稀缺
        4.2.4 社会资源的承载力加重
    4.3 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养老问题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4.3.1 居家养老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4.3.2 养老院养老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4.3.3 候鸟式养老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4.4 “以房养老”增加了住房需求
    4.5 人口结构老龄化对住房需求影响的制约因素
        4.5.1 老龄人的养老保障程度对住房需求的制约与影响
        4.5.2 传统文化观念对老龄化养老住房需求的制约与影响
        4.5.3 老龄人对未来预期的判断会对住房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5 人口结构变动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5.1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5.2 理论分析
    5.3 模型、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5.4 实证分析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地区异质性回归结果
        5.4.3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探索
    5.5 本章小结
6 生育率变动与住房需求:来自两次生育政策调整的证据
    6.1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6.2 政策背景
    6.3 估计策略、变量定义和数据描述
        6.3.1 估计策略
        6.3.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6.4 生育政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6.4.1 基准回归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4.3 异质性分析
        6.4.4 机制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依据人口结构变化,科学制定房地产市场管理及调控政策
        7.2.2 完善二孩生育激励政策,提高二孩生育意愿
        7.2.3 根据现实情况出发考虑继续放开生育政策
        7.2.4 结合我国劳动力现状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与政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D]. 续伊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2]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 张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分析[D]. 袁梦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曹海苓.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扶贫开发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基于D镇的个案研究[D]. 刘澹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7]人口预测下甘肃省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配置研究[D]. 刘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D]. 许浙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人口结构、生育政策调整与住房需求研究[D]. 黄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12)
  • [10]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政策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