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甜瓜新品种白07、白03的选育

白兰甜瓜新品种白07、白03的选育

一、白兰瓜型新品种白07和白03的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胡敏,唐瑞永,张玉鑫,陈年来[1](2009)在《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文中指出露地栽培条件下,人为控制厚皮甜瓜单株留叶数,形成不同的叶果比,分析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探讨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果比减小叶片生理活性增强,表明增加库的能力,可以增强叶片的生理活性,但叶果比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叶片的生理活性不仅不增强反而会减小,这是因为源的减少促进了叶片的早衰,黄河蜜、银峰、玉金香适宜叶果比分别为66、48、30,说明对一个特定品种来说,都有一个源库协调的问题,过多或不及,均不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相同叶果比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下降幅度和丙二醛上升幅度,黄河蜜>银峰>玉金香,说明大果型品种对摘叶处理反应比银峰中果型和小果型更为敏感。生产实践中,通过整枝减小叶果比,对特定的品种形成适宜叶果比来延缓叶片的衰老,大果型品种叶果比>中果型>小果型。

唐瑞永,陈年来,胡敏,马凌之,侯政权[2](2007)在《源库关系对甜瓜果实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3个厚皮甜瓜品种为材料,通过调节单株留叶数目,研究了源(叶)库(果实)关系变化对果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目的增多,3个品种果实大小和含糖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又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品种间存在差异;而果型指数(纵径/横径)则随叶片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据此认为,源(叶)强度只有在极端小的情况下才显着影响果实(库)主要特性;且果实大小、含糖量均存在一个"阈值",对于果实大小,黄河蜜、银峰和玉金香的"阈值"分别为66、48和24,3个品种果实含糖量的"阈值"分别为54、48和30.单株留叶数达到"阈值"后,即可满足果实正常生长发育需求.

唐瑞永[3](2007)在《叶果比对甜瓜生长发育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文中认为整枝是园艺植物控制生长,促进结果的主要措施。合理整枝能有效地改善群体叶系统结构,显着地减少无效枝叶生长对有机养分的消耗,能调控和延缓植物叶片的衰老,进而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本试验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3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叶果比对甜瓜植株生长发育及叶片衰老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甜瓜植株的节间长度、单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生育期的进程而逐渐增大;随叶果比的增大,在各生育期3个甜瓜品种的节间长度、单叶面积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叶面积随叶果比的减少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性;株行距相同时叶面积指数随叶果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加。2.果实大小、含糖量和果肉厚度随着留叶数目的增多,均表现出先显着增加后又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存在品种间差异,而果型指数(纵径/横径)则随叶片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叶(源)强度只有在极端小的情况下才显着影响果实(库)大小和品质;果实大小、含糖量与果肉厚度存在一个“阈值”。3.减小叶果比单叶光合速率上升,光合速率对叶片减少有补偿效应,但是叶绿素降解加快,含量下降,叶片衰老加快而形成早衰现象。提高叶果比单叶光合速率虽有降低,但后期叶绿素降解速度减慢,明显延缓植株衰老。4.在各测定时期,黄河蜜和银峰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则明显上升,玉金香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先增加而后逐渐下降。增大源库比,能明显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的下降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说明叶片的衰老进程与其源库比有关。5.在叶片衰老过程中,丙二醛含量逐渐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SOD、CAT、APX活性急剧降低;玉金香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和保护酶系统比黄河蜜与银峰稳定,可以明显减缓叶片衰老速率。

刘芳,陈年来,李仲芳,李喜娥[4](2007)在《低温对白兰瓜果实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了白兰瓜果实在冷害温度(2、4、7℃)和非冷害温度(9℃)下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保护酶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OD的活性随温度的降低逐渐降低,冷害温度下POD活性在7d时出现峰值。21d时冷害温度下MDA含量迅速增加,并且差异显着高于非冷害温度下的果实。冷害温度下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在28d,冷害温度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非冷害温度下的。不同的低温贮藏没有改变白兰瓜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只是含量的多少有所不同,除21d外,各处理均为贮藏温度越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越高,且在贮藏期末差异极显着(p<0.01)。

刘芳,王春林,张玉鑫,陈年来[5](2006)在《温度对白兰瓜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文中指出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白兰瓜果实的品质和病害情况。结果表明,9~10℃为白兰瓜果实贮藏的适宜温度,在该温度下贮藏的白兰瓜果实的品质较好,病害较轻。4~5℃下贮藏的白兰瓜果实发生冷害。冷害后期和交叉感染真菌病害,影响了白兰瓜果实的贮藏效果、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19~20℃下的白兰瓜果实真菌发病早,危害严重,且果实品质劣变快,不利于白兰瓜果实的长期贮藏。

乔志霞[6](2006)在《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中的粮食、油料、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作物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国际市场;而劳动密集型作物如果蔬、畜牧、家禽、水产品等却具有相当大的价格和数量比较优势,但其非价格因素如质量、安全、健康、营养等方面的竞争力却相对较弱;与此同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这种增加既表现为数量上的增长,又体现为质量上的提高。在此情况下,如何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产业理论为基础,以民勤白兰瓜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价值链、SWOT等分析方法系统探讨了民勤白兰瓜供给与需求发展现状,目的是从分析顾客需求入手,通过对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整体调配,把白兰瓜的种植、采收、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零售、相关服务等节点构建成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不仅有助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的应用,也可为相关实践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共有七章,研究的逻辑顺序是: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回顾了与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理论研究,为构建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剖析民勤白兰瓜供应流程、供应链伙伴关系,对整个白兰瓜供应链进行价值链分析,指明现行白兰瓜供应链的特点;运用频数分析与列联表分析描述了消费者喜欢的白兰瓜的主要特征及影响白兰瓜消费的主要因素;通过SWOT分析阐明民勤白兰瓜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借此探讨了民勤白兰瓜产业实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构建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实证支撑;最后,列举美、日果品供应链管理实例,总结其特点与可借鉴之处,结合白兰瓜供给、需求现状分析,构建了以“瓜农合作社为协调中心”的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六大运行机制。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从供给角度看,现行白兰瓜供应链条长而不稳、衔接不连贯,伙伴关系随机性、临时性强,缺乏渠道管理者,利益分配不合理;从需求角度看,消费者健康消费观念日益增强,喜欢1-2公斤、椭圆、淡香型、八成熟、中等甜的脆瓜,影响白兰瓜消费的主要品质因素是其甜度、价格、品种、脆软、香味。SWOT分析表明,民勤白兰瓜产业既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又面临诸多难题与困境,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存。基于此,构建了以“瓜农合作社为协调中心的拉式”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目的是通过其发挥生产指导、渠道管理、信息传递三大功能强化供应链管理的流程整合,促使整个供应链从种植、田间管理到采收、清洗、分级、包装再到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高效协同运转,信息交流、传播顺畅,形成高效的白兰瓜供应链体系。其运行所需的六大机制是生产体系建设机制、营销体系建设机制、政策与法规机制、资金机制、信息机制、利益分配与信用机制。

刘芳[7](2005)在《白兰瓜果实冷害研究》文中认为白兰瓜隶属于冬甜瓜变种(Var. inodorus),是西北地区甜瓜栽培的主要品种类型之一。由于其产期集中,本地市场容量有限,外销时正值高温季节,在贮运期间腐烂严重。低温贮运可延缓白兰瓜果实的生理衰老,抑制病菌侵染,减少腐烂。但白兰瓜果实对温度敏感,在不适宜的低温下易发生冷害。因此,研究白兰瓜果实低温伤害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对白兰瓜低温贮运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兰瓜为试材,研究了白兰瓜果实冷害临界温度和冷害症状发展过程,同时还研究了温度对白兰瓜果实细胞结构和亚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了低温下白兰瓜果实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保护酶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研究了低温下白兰瓜果实离子外渗率以及同细胞膜透性的关系;研究了白兰瓜适宜的贮藏温度。 结果表明:8℃是白兰瓜果实冷藏的安全温度,7℃及以下的低温均引起白兰瓜果实不同程度的冷害。品种之间和不同季节长成的产品间在症状出现时间上有差异,冷害发生发展依据外观症状可分为3 个阶段,分别表现为水浸斑、下陷斑和褐变。根据各品种在冷害各阶段表现的特点将白兰瓜果实的冷害症状分为两类。细胞的扁平化是白兰瓜果实低温冷害后在细胞形态学的表现;在亚细胞结构上则表现为细胞壁微纤丝减少,细胞核膜、原生质膜损伤甚至解体,细胞区隔化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代谢紊乱。线粒体对低温的抗性较强。 SOD 的活性随温度(2℃、4℃、7℃、9℃)的降低逐渐降低,冷害温度(2℃、4℃、7℃)下POD 活性在7 天时出现峰值; 21 天时处于冷害温度下的白兰瓜果肉MDA 含量迅速增加,显着高于非冷害温度(9℃)下的果实;冷害温度下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在28 天,冷害温度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非冷害温度下的。贮藏低温没有改变白兰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只是含量的多少有所不同,除21 天外,其它各处理均为表现为贮藏温度越低,可溶性糖含量越高。 冷害低温下,细胞膜透性增大与K+、Na+、Ca2+的外渗率呈现显着正相关。K+的外渗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Na+外渗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1 天后贮藏温度越低Na+外渗率越大;Ca2+的外渗率极低,且受贮藏温度和时间影响不大。 8-10℃为白兰瓜果实贮藏的适宜温度,在该温度下贮藏的白兰瓜果实品质较好,病害较轻。4-5℃下贮藏的白兰瓜果实发生冷害,影响其贮藏效果、食用品质和

杨来胜[8](2004)在《砂田及其不同覆盖方式的水热效应对白兰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兰州砂田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独特的、传统的抗旱耕作形式,属土壤覆盖制度之一。砂田及其不同覆盖方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同,本文于2003~2004年在兰州以厚皮甜瓜白兰瓜(Cucumis melo Var inodorus)在砂田及其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状况及变化规律、土壤的温度状况及变化规律、地表的温度及变化规律和白兰瓜生长发育几方面为研究内容,探讨水热条件对白兰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筛选出经济可行的砂田覆盖方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设D1(砂田+地膜)、D2(砂田+小拱棚)、D3(砂田+地膜+小拱棚)、D4(砂田CK1)、D5(土田CK2)5个处理。试验表明: (1) 甜瓜全生育期各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前期(5月中旬之前)缓慢波动,中期(5月中旬至7月初)大幅提高,后期(7月初以后)较大幅度降低。平均含水量为覆盖>砂田>土田,其中D3最高 (2) 甜瓜苗期的地表气温、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基本规律为砂田高于土田,拱棚高于地膜。D3水分高,升温较快,出苗最早。 (3) 果实发育期土壤温度日变化呈“S”型曲线,有1个高温区和1个低温区。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时间,砂田较土田在浅层(5cm)和深层(10cm)滞后1h左右,只有最低温在深层处接近。 (4) 纯砂田土壤温度较为稳定,砂田覆地膜后稳定性有所下降,起伏较大。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表层最大,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5) 甜瓜果实发育期地表20cm处气温日变化除最低温度基本接近外,其他依次为D3>D4>D5;昼夜温差D4>D3>D5,纯砂田的温差最大。 (6) 不同处理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基本规律为砂田优于土田,拱棚优于覆膜,双覆盖优于单覆盖。在出苗期、成熟期、单瓜重和产量几方面依次为D3>D2>D1>D4>D5。D3最优,较D4、D5早出苗、早成熟、单瓜重和产量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的方面是D2处理的含糖量最高。 (7)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D3处理最佳。为砂田双覆盖,同时具备了砂田、地膜、小拱棚三种覆盖方式的优点,水、温度条件好,出苗早、早成熟、产量高,市场优势明显。投资不高,效益显着,为建议大面积推广的栽培模式。不足之处是品质略有降低。

陶永红,魏昭智,侯政权,薛相山,王永伟,梁立中,柴绍伟[9](2003)在《白兰瓜型新品种白07和白03的选育》文中研究指明白07和白03是甘肃省民勤县瓜类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杂交一代白兰瓜新品种。白07平均单瓜重2.3kg,地膜覆盖栽培全生育期98天,果实发育期48天,产量2400~2500kg/667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抗逆性强,易坐果。白03平均单瓜重2.55kg,全生育期103天,果实发育期50天,产量2700~2900kg/667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以上,田间表现抗白粉病强,适应性广。

二、白兰瓜型新品种白07和白03的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兰瓜型新品种白07和白03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单株留叶数处理方法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2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4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5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2)源库关系对甜瓜果实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株留叶数目对果实大小和含糖量的影响
    2.2 不同留叶数对果皮厚度、果肉硬度和果型指数的影响
3 讨论

(3)叶果比对甜瓜生长发育及叶片衰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源库调节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源库调节对植物生长与同化物运输及分配的影响
        1.2 源库调节对植物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2 源库调节对植物衰老的影响
    3 源库调节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源库调节对甜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 源库调节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4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4.1 叶片衰老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4.2 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4.3 叶片衰老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4 叶片衰老与活性氧、自由基代谢
第二章 叶果比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材料处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茎蔓节间长度的测定
        1.3.2 叶面积测定
        1.3.3 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果比对甜瓜植株子蔓节间长度的影响
        2.2 叶果比对甜瓜植株孙蔓节间长度的影响
        2.3 叶果比对甜瓜单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2.4 叶果比甜瓜植株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第三章 叶果比对甜瓜果实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培养
        1.2 测定方法
        1.2.1 果实特性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果比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2.2 单株留叶数对叶片负载量的影响
        2.3 叶果比对果肉厚度的影响
        2.4 叶果比对含糖量的影响
        2.5 叶果比对果皮厚度、果肉硬度和果型指数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培养
        1.2 测定方法
        1.2.1 光合色素的测定
        1.2.2 光合速率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第五章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培养
        1.2 测定方法
        1.2.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1.2.2 MDA 含量的测定
        1.2.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2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MDA 含量的影响
        2.3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第六章 甜瓜叶片衰老过程中生化特性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培养
        1.2 测定方法
        1.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2.3 MDA(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1.2.4 SOD 活性的测定
        1.2.5 CAT 活性的测定
        1.2.6 APX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2 叶片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2.3 叶片衰老过程中MDA 含量的变化
        2.4 叶片衰老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4.1 叶片衰老过程中SOD 活性的变化
        2.4.2 叶片衰老过程中CAT 活性的变化
        2.4.3 叶片衰老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
    3 讨论
致谢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导师简介

(6)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理论
        2.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2.1.2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
    2.2 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相关研究
        2.2.1 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义
        2.2.2 农产品供应链的类型、特点
        2.2.3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本质、动力、类型
        2.2.4 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目标
    2.3 国内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2.4 我国农业中引入供应链管理的其他研究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小结与启示
    2.6 有关概念的界定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角度的民勤白兰瓜供给分析
    3.1 甜瓜供给状况
        3.1.1 中国甜瓜供给状况
        3.1.2 甘肃省白兰瓜供给状况
        3.1.3 民勤白兰瓜生产状况
    3.2 基于供应链角度的民勤白兰瓜供给分析
        3.2.1 民勤白兰瓜供应流程分析
        3.2.2 民勤白兰瓜供应链伙伴关系分析
        3.2.3 民勤白兰瓜供应链伙伴成本与收益调查分析
    3.3 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的特点
        3.3.1 白兰瓜供应链整体分析
        3.3.2 供应链伙伴的问题
        3.3.3 白兰瓜自身的问题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角度的白兰瓜消费行为分析
    4.1 调查及分析方法
    4.2 频数分析结果描述
        4.2.1 有关消费者因素的频数分析及结论
        4.2.2 甜瓜自身因素的频数分析及结论
        4.2.3 其他因素的频数分析及结论
    4.3 样本参数交叉列联表分析
        4.3.1 年龄与其他因素的交叉频数分析及结论
        4.3.2 性别与其他因素的交叉频数分析及结论
        4.3.3 样本参数列联表分析结论
    4.4 小结
        4.4.1 西甜瓜消费市场巨大,但白兰瓜市场接受率低
        4.4.2 消费者喜欢的甜瓜
        4.4.3 目标消费者及其购买水平
        4.4.4 列联表交叉分析结论
        4.4.5 消费者的其他需求
第五章 民勤白兰瓜产业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5.1 民勤白兰瓜产业的SWOT 分析
        5.1.1 优势
        5.1.2 弱势
        5.1.3 机会
        5.1.4 威胁
    5.2 民勤白兰瓜产业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第六章 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构建
    6.1 美国、日本果品供应链管理运行的借鉴与启示
        6.1.1 美国、日本果品供应链运行方式与特点
        6.1.2 美、日果品供应链运行小结
        6.1.3 美、日果品供应链运行的启示与借鉴
    6.2 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6.2.1 “瓜农合作社”运行章程构想
        6.2.2 “瓜农合作社”模式运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因
        6.2.3 “瓜农合作社”供应链模式的运行思路
        6.2.4 “瓜农合作社”模式的特点
    6.3 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构建
        6.3.1 生产体系建设机制
        6.3.2 营销体系建设机制
        6.3.3 政策、法规机制
        6.3.4 资金支撑机制
        6.3.5 信息支撑机制
        6.3.6 利益分配与信用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白兰瓜果实冷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果蔬贮运冷害及其生理生化变化(文献综述)
第二章 白兰瓜果实的冷害症状与临界温度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贮藏条件
        2.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白兰瓜果实的冷害临界温度
        2.2.2 白兰瓜果实的冷害症状
        2.2.3 不同品种的果实冷敏性
    2.3 讨论
第三章 冷害温度下白兰瓜果实细胞结构和亚细胞结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贮藏条件
        3.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低温对白兰瓜果实光学显微结构的影响
        3.2.2 不同贮藏温度对白兰瓜果实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冷害对白兰瓜果实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贮藏条件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低温对白兰瓜果实SOD 酶活性的影响
        4.2.2 低温对白兰瓜果实POD 活性的影响
        4.2.3 低温对白兰瓜果实MDA 含量的影响
        4.2.4 低温对白兰瓜果实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2.5 低温下白兰瓜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4.2.6 低温对白兰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冷害对自由基清除剂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4.3.2 冷害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第五章 低温下白兰瓜果实的离子外渗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贮藏条件
        5.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温度对白兰瓜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5.2.2 温度对白兰瓜果实 K~+、Na~+、Ca~(2+)外渗的影响
        5.2.3 细胞膜透性与K~+、Na~+、Ca~(2+)外渗率的相关性
    5.3 讨论
第六章温度对白兰瓜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贮藏条件
        6.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温度对白兰瓜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6.2.2 不同贮藏温度下白兰瓜果实外观质量
        6.2.3 不同贮藏温度下白兰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果肉硬度和滴定酸变化
        6.2.4 不同贮藏温度下白兰瓜果实的发病率
    6.3 讨论
全文讨论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独创性声明

(8)砂田及其不同覆盖方式的水热效应对白兰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砂田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1.1.1 砂田的概念与分类
        1.1.2 砂田的形成、应用和发展概况
        1.1.3 砂田的作用和效果研究概况
    1.2 塑料覆盖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
        1.2.1 塑料覆盖技术的发展简介
        1.2.2 塑料覆盖的功能简介
    1.3 厚皮甜瓜对环境要求研究概况
        1.3.1 厚皮甜瓜对温度的要求
        1.3.2 厚皮甜瓜对水分的要求
        1.3.3 厚皮甜瓜对光照的要求
        1.3.4 厚皮甜瓜东移研究
    1.4 砂田瓜类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
        1.4.1 砂田瓜类栽培类型
        1.4.2 砂田白兰瓜的栽培技术
    1.5 本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栽培管理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降水量测定
        2.4.2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的测定
        2.4.3 不同处理土壤温度的测定
        2.4.4 不同处理地表温度的测定
        2.4.5 不同处理的甜瓜物候期记载
        2.4.6 不同处理甜瓜质量、产量测定
        2.4.7 不同处理甜瓜晚霜冻害情况调查
        2.4.8 砂田4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2.4.9 不同处理对甜瓜影响的综合评价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甜瓜全生育期降雨量测定
    3.2 甜瓜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3.2.1 甜瓜苗期的土壤水分状况
        3.2.2 甜瓜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
    3.3 不同处理土壤温度的变化
        3.3.1 甜瓜苗期土壤温度的测定
        3.3.2 甜瓜果实发育期土壤温度日变化
    3.4 不同处理地表温度的测定
        3.4.1 甜瓜苗期地表温度
        3.4.2 甜瓜果实发育期地表温度日变化
    3.5 不同处理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3.5.1 对甜瓜出苗期的影响
        3.5.2 不同处理甜瓜晚霜冻害情况调查
        3.5.3 对甜瓜成熟期的影响
        3.5.4 对甜瓜单瓜重的影响
        3.5.5 对甜瓜含糖量的影响
        3.5.6 对甜瓜产量的影响
        3.5.7 砂田4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砂田蓄水保墒的机理分析
        4.1.1 砂田的保水性能
        4.1.2 砂田土壤的稳水性能
    4.2 砂田改善土壤热状况的机理分析
        4.2.1 砂田各层土壤具有较高的土温
        4.2.2 砂田贴近地层气温较高
        4.2.3 土壤温度昼夜变幅小
    4.3 不同处理对甜瓜出苗的影响分析
    4.4 不同处理对甜瓜成熟期的影响分析
    4.5 不同处理对甜瓜产量的影响分析
    4.6 不同处理对甜瓜质量的影响分析
    4.7 砂田4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4.8 各处理对甜瓜影响的综合评价
    4.9 砂田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4.10 对本试验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第五章 结论
    5.1 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动态
    5.2 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动态
    5.3 不同处理的地表温度动态
    5.4 不同处理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5.5 砂田4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5.6 最佳处理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白兰瓜型新品种白07和白03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目标
2 选育过程
    2.1 自交系选育
    2.2 组合配置、筛选和品种比较试验
    2.3 多点试种和抗病性观察
3主要特征
4 栽培技术要点

四、白兰瓜型新品种白07和白03的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J]. 胡敏,唐瑞永,张玉鑫,陈年来. 西北农业学报, 2009(04)
  • [2]源库关系对甜瓜果实特性的影响[J]. 唐瑞永,陈年来,胡敏,马凌之,侯政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7(05)
  • [3]叶果比对甜瓜生长发育及叶片衰老的影响[D]. 唐瑞永.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1)
  • [4]低温对白兰瓜果实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 刘芳,陈年来,李仲芳,李喜娥. 食品科学, 2007(05)
  • [5]温度对白兰瓜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J]. 刘芳,王春林,张玉鑫,陈年来. 食品科学, 2006(06)
  • [6]民勤白兰瓜供应链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构建研究[D]. 乔志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4)
  • [7]白兰瓜果实冷害研究[D]. 刘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1)
  • [8]砂田及其不同覆盖方式的水热效应对白兰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杨来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3)
  • [9]白兰瓜型新品种白07和白03的选育[J]. 陶永红,魏昭智,侯政权,薛相山,王永伟,梁立中,柴绍伟. 中国西瓜甜瓜, 2003(01)

标签:;  ;  ;  ;  

白兰甜瓜新品种白07、白03的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