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长卢永祥呼吁全人类共享全球数据资源

中国科学院院长卢永祥呼吁全人类共享全球数据资源

一、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呼吁全球数据资源全人类共享(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芳[1](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研究说明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韩旭[2](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姚科敏[3](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袁方[4](2019)在《科学创意传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现代信息技术爆炸性增长以来,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传播更为便捷。而科学创意作为科学创新的前奏,这种创新思维方式贯穿科学活动始终,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关于科学创意传播的研究虽少,但是通过系统深入地挖掘、整理和研究科学理论和科学史实,我们可以寻觅到经由传播的科学创意在跨文化交流中被放大、锤炼,上升到科学创新领域。毫无疑问,科学创意传播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科学创意传播的理解、构成、意义、方式等方面,来探讨科学创意传播。本文共分为四章,前两章按照研究的基本思路,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切入科学创意传播的相关概念和构成分析,第三章主要考察科学创意传播何以可能,第四章是为科学创意传播构建了规范机制。具体而言:第一章从科学的性质、科学创新与科学创意的联系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科学活动中科学创意传播是如何理解的。第二章探讨科学创意传播的构成要素,考察科学创意传播的主体、对象及资源,发现科学创意传播涉及群体广泛,科学创意传播的对象特质便是客观性和主观的“内在尺度”并存。将科学创意传播的资源利用之后带来的社会价值颇高。第三章分析科学创意传播的意义,划定科学创意传播的作用。科学创意传播除加速科学创新的生成外,还有创新型国家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跨文化交流也有助推作用。通过分析“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这一案例的波折起伏,我们再次验证了科学创意传播是能够实现并且有必要实现的。第四章探究科学创意传播的方式需要注意什么。科研工作者呼吁学科交流,跨文化视域下,科学创意得以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传播的规范操作,主体参与传播工作,对象应用到专业共享平台的搭建中,最终整合出辐射式的传播发展。本文通过剖析国内外不同时间、空间科学创意传播方面的文献史籍,系统综述科学创意传播各方面的要素,以挖掘出科学创意在传播中的注意事项,不至于折损科学创意或起到反效果。科学创意是重要的创新思维,可为跨文化交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江博[5](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科技的推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最近5年来,科技创新这一提法逐步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决定因素,不仅仅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真正意义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泉,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得突出和关键。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推动尤为重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科技创新大国,正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指引和推动。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技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调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处于“竞争困境”中的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既阐明科技创新理论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推动科技创新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文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问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等研究现状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指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重点阐明全面创新赋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以问题与需求导向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突出强调北斗是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产物,剖析北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北斗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GPS对标分析,提出北斗技术突围的困境以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为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介绍科技创新对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影响。北斗技术和产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产生影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发展产生新变革、提出新要求、培育新能力、产生新影响,以及科技创新为北斗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等。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研究,为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策略。首先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战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布局;其次从战术层面入手,提出技术和行业应用创新,打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北斗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闭环;依托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辅助金融创新,利用资本手段快速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结合北斗全球组网的趋势,提出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实施北斗“走出去”,实现北斗产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宋屹东[6](2018)在《新时代科学精神引论》文中提出整体研究思路和线索: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与中国精神的弘扬→科学发展→科学精神→新时代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弘扬中国精神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更应该是遵循科学规律与秉承科学精神的发展;弘扬中国精神以促进和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给中国精神不断地注入科学元素与科学精神养分。“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虽然五四先哲在一百余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倡导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但科学精神至今依然未能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核心精神支撑与精神自觉。究其原因,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未能充分实现“科学精神”这一舶来品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努力推进并实现科学精神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进而以其引领和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正是本文的意义与创新之所在。实现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首先要对“什么是科学精神”抑或“科学精神是什么”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界定。然而,“科学精神”内在包含着“科学”与“精神”两个重要的方面,准确认识和界定“科学精神”,首先要对“科学”与“精神”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界定。通过简单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科学”不仅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且也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有机统一,同时还是各国家、民族普遍发展与特殊发展的辩证统一;它不仅包括近现代自然科学,而且还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精神”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最高产物,是人类德行情怀与价值追求在实践中的具体彰显,是人类新技能与新智慧在实践中的深度凝练,是人类理想及其实现意志在实践中的终极呈现。科学精神,不仅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实践中所彰显的狭义的“科学之精神”,而且还包括这种“科学之精神”在人类更广泛实践中拓展和延伸后的广义的“科学的精神”。从本质的角度看,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实践以及人类运用科学成果所进行实践活动的最高精神产物,是人类崇高情怀与价值追求在实践中的具体彰显,是人类高超智慧在实践中的深度积淀,是人类伟大理想及其实现意志在实践中的终极呈现。从逻辑构成的角度看,科学精神既包括突显自身崇高和伟大的组成部分,也包括突显自身高超和神奇的组成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在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同时,又都饱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人类之所以重视和抬爱科学精神,主要是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积极精神支撑和精神力量。只有立足科学精神自身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实际,才能真正认清科学精神的功能和价值。以此为根本方法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科学精神,其功能和价值可以简要概括为:科学精神不仅能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能促进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而且还能引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进而通过推动以上三个方面的发展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事一切与科学精神有关的工作,都不能脱离新时代的现实国情与客观需求。在新时代中国正确发挥和运用科学精神的功能与价值,既要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苦难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汲取相应的经验与精神启示,同时也要借鉴其它国家和民族在以科学精神引领自身发展进步上的经验与教训,更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我们在科学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简而言之,就是要以适合新时代国情与现实需要的科学精神,来引领和支撑当前中国的科学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稳步推进。立足当前现实国情、满足现实需求,必须概括和凝练新时代的中国科学精神,并积极推动其大众化。概括和凝练新时代的中国科学精神,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必须坚持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借鉴人类科学精神发展的优秀成果,必须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坚持上述方法论与基本原则,本文把凸显崇高和伟大层面的新时代中国科学精神内核概括和凝练为“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至善致和、造福人类”四个主要方面,把凸显高超和神奇层面的内核概括和凝练为“理性认知、实践检验、勇于怀疑、坚忍不拔”四个主要方面。科学精神的功能和价值,最终要通过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才能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但不同群体因其所从事实践活动的不同,理应在具备科学精神普遍内核与共同特质的同时,也应该重点具备并运用科学精神的部分内核与特质。以新时代科学精神引领和支撑中国的科学发展,并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稳步实现,首先要通过科学精神的弘扬,在中华大地逐步营造出崇尚科学精神的社会氛围和精神文化基础。其次,要通过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培养,使科学精神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构成以及每一社会成员的重要精神素养。最后,还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以引导激励、监督和保障中华民族每一成员都能在实践中切实遵循与正确运用科学精神。

谈元媛[7](2018)在《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源自于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将始终影响着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叶笃正是国际上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我国首批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和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始终为推动着我国全球变化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和深入发展而不懈努力。考虑到目前学界全球变化科学学科跨越性大,研究复杂性高,研究课题较分散,常见于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开展的研究活动,本选题则将以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所作贡献为研究中心,结合相关史实资料,侧面补充和探讨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工作轨迹及学科发展的脉络因素,以便充分开展直观、立体的研究工作。首先,本选题主要利用了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史料方面,主要源引了叶笃正生前所在单位提供的馆藏档案、手稿、信件;叶笃正家人所提供的珍贵照片、回忆录、访谈文字资料、视频采访汇编;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时事新闻稿件。结合原始资料,笔者结合人物年谱资料制作了相关统计图表,包括:学术成果统计、科研成果获奖统计、参与行政任职事务统计等。目的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和凸显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中的直接参与科研情况,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间接地展现出其在中国全球变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叶笃正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因素。试图探寻该研究领域自产生建立直至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系列动因和路径。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大发展、国内良好科研基础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国际外交环境的改善、中国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初步发展以及大规模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需要等构成了当时叶笃正在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客观条件。而其本人作为优秀的气象科学家,深厚的气象学知识功底,广阔的科研视野,杰出的气象科学成就以及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也成为了其此后不断顺利推广全球变化研究的有利因素。叶笃正无论在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都为全球变化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上,他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明确了全球变化适应性研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实践上,他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致信国家领导人、主持首个科研项目立项、主导中国完成首个大型野外陆面观测合作实验、出任机构领导、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倡导学科融合等具体举措不断深化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科学实践。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在于: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势必也是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必须借助当时国际合作所涉及的先进研究手段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开展环境研究工作,新的分析技术手段的介入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可以站在较高的研究平台上把握未来研究方向;我国早期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工作虽取得了成果和学界重视,但仍未达到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高度,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全球变化研究高度,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来完成研究重点的确立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具有自己的国家重点,有其一定的实际需要。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则主要有三点: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研究成果收获了国际影响力。而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则从实际需求出发开拓了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体系的科研方向;倡导学术交叉与学科融合才是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后国家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文章最后将对叶笃正在全球变化领域所作贡献进行总结,并对其科学家情怀进行追忆,对未来的全球变化研究事业进行展望。总的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探究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回顾了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科学事业,突出了其对中国气象事业,全球变化科学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为结合更多人文因素、社会时代背景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作出了有力补充,也可为系统梳理全球变化研究作出参考。

谭志敏[8](2018)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巨大成就,但积累起来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指导下,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经济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而形成的。它脱胎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思想,借鉴了苏联建国初期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萌芽于科技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初步形成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全面形成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成熟于“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思想的提出。本文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用综合分析方法概括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相关概念,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形成条件。本文从方法论、战略体系、价值意蕴三个方面对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展开了辩证的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从它辩证的思想方法、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布局来看,该体系呈现全面性的特点。同时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创新精神,扬弃了国外创新发展观念,体现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动力观。从战略的制定和部署来看,充分体现前瞻性的特点。立足于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将在创新驱动的内容方面越来越倾向于智能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影响范围将越来越大;立足于创新的开放性趋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将越来越注重创新主体的协同;立足于人的创新能力作为创新的来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将更加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加接近复兴,发展问题仍然是我国理论和实践领域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我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在发展战略的规划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为指导我国建成创新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输送了新鲜的理论血液。

胡鹏[9](2018)在《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1)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正在引发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必将深远影响世界力量格局的消长变化。习近平深刻指出:“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2)世界各主要强国无不积极致力于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拟定科技发展的方向,评估科技发展的影响,运用科技调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确保科技发展的成果能够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造福人类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纵深的历史视野及宽广的全球视野两个维度,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就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立了一套体系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科技思想是对新时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在理论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习近平科技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践行习近平科技思想,指导中国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择“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这样一个题目的研究动机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研究重点与创新点等一些基本问题。第二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思想资源。本章的重点是系统梳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系统回顾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科技思想;重点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技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理论中的科技思想;探寻了以道家和道教的超越意识、墨家“利民实用”的技术观、法家“发展耕战,厚生强国”的技术观、儒家“重义轻利”的科技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思想对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影响;阐述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以西方近现代科技思想为代表的世界文明对习近平科技思想创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第三章习近平科技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及形成历程。本章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作为习近平科技思想创立的实践基础。本章第二部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两个方面对习近平科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论述。本章第三部分系统回顾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形成历程,并将其总结归纳为从萌生到初步形成、从丰富到深化发展、从体系完备到走向成熟三个阶段。第四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科技创新思想、科技战略思想、科技人才思想、科技体制改革思想、科技伦理思想五大部分并加以详细论述。科技创新思想主要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战略思想主要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非对称”赶超战略、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人才思想主要从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体制改革思想主要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伦理思想主要从让科技为人类造福、绿色科技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五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与哲学意蕴。在系统梳理习近平科技思想内容基础上,本章第一部分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概括总结为人民性、创新性、时代性、开放性、前瞻性、实践性。第二部分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习近平科技思想中蕴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体现出习近平科技思想强烈的历史意识和自觉的世界眼光。第六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章首先论述习近平科技思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发展推进到新阶段。其次,从习近平科技思想自身已形成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为中国科技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角色转变提供思想武器;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在中国新发展理念实践中的重大价值;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等方面论证了习近平科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结论部分。纵观全文,综合考察习近平科技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促进作用,得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习近平科技思想精髓,习近平科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重要基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结论。

郜军[10](2018)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民族进步之灵魂,是时代发展之主题。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为指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国家战略。创新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全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深刻汲取马克思主义精髓,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运用、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都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代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目标、新理念和新动力,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新思路和新要求。本文将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按实践问题——理论探知——理论研究——当代价值的逻辑体系,共分七个章节。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界定了科学与技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科技观科技论与科技思想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基本观点。指出,科技是重要生产力为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基本论断,科技是推动社会前进之革命力量为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技术具有二重价值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唯物辩证法特质,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追求的终极目标。第二章从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演进过程、发展轨迹和标志性着作论述。第三章从自然观与科技观的辩证统一,自然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人类史、自然史与科技史的辩证统一,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哲学根基与内涵特征。第四章从科技实践论、科技价值论、科技异化论、技术风险论四个方面,全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有机构成。第五章系统考量了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关联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从科学技术与其他领域、主体、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着眼入手,更加深刻地理解认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本质。第六章全面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中国化,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与重大意义。第七章从把握世界科技进步新趋势的时代命题、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新任务的发展命题和推进科技治理能力体系新提升的社会命题三个角度,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认识价值、发展价值、思想价值和实践价值。提出了树立绿色人本科技价值观、加强创新资源市场配置、推进创新创业要素双向融合、注重自主创新和发挥科技现实生产力作用等五大新理念。构建了发展人才、做强企业、搭建平台、提升载体、优化生态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五维结构,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策略路径。

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呼吁全球数据资源全人类共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呼吁全球数据资源全人类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1.4.2 具体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2.1 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3 简要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3.1 理论依据
    3.2 历史依据
    3.3 现实依据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基本概念
        4.1.1 国家创新体系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4.1.3 相关概念辨析
    4.2 构成要素
        4.2.1 行为主体因素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4.2.3 环境因素
    4.3 主要特点
        4.3.1 开放性
        4.3.2 系统性
        4.3.3 流动性
        4.3.4 安全性
    4.4 建立原则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4.5 目标体系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4.6 创新活动
        4.6.1 科学创新
        4.6.2 技术创新
        4.6.3 制度创新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4.7 体系运行
        4.7.1 运行模式
        4.7.2 运行机制
        4.7.3 运行环境
        4.7.4 演化路径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6.1 创新主体:企业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6.2.2 实施跨国并购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6.3.1 有利影响
        6.3.2 不利影响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7.1 创新主体:政府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1 发展历程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8.2 创新活动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8.3 开放水平测度
        8.3.1 国际比较
        8.3.2 总体评价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8.4.3 中国优势
        8.4.4 应对策略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9.1 国际经验
        9.1.1 美国经验
        9.1.2 日本经验
        9.1.3 德国经验
        9.1.4 以色列经验
    9.2 重要启示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2.2 创造力的测评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2.6 文献述评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4 小结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4.1.1 固着效应
        4.1.2 收敛思维
        4.1.3 知识壁垒
        4.1.4 约束思维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4.4 小结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5.1.1 培养目标
        5.1.2 培养过程
        5.1.3 评价指标
        5.1.4 支撑条件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假设提出
        5.2.2 实验对象选取
        5.2.3 实验流程介绍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2.1 培养目标
        6.2.2 培养过程
        6.2.3 评价指标
        6.2.4 支撑条件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3.1 培养目标
        6.3.2 培养过程
        6.3.3 评价指标
        6.3.4 支撑条件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4.1 培养目标
        6.4.2 培养过程
        6.4.3 评价指标
        6.4.4 支撑条件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5.1 培养目标
        6.5.2 培养过程
        6.5.3 评价指标
        6.5.4 支撑条件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7.5 小结
8 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8.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科学创意传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展望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学创意传播的理解
    第一节 关于科学的认识
        一、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二、普遍性的实践活动
        三、典型性的社会建制
    第二节 科学创意与科学创新
        一、实践萌芽
        二、研究动力
        三、思维财富
    第三节 跨文化交流
        一、何为跨文化
        二、科学创意与跨文化交流
第二章 科学创意传播的构成
    第一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主体
        一、科学创意传播的主体类型
        二、科学创意传播的主体构成
        三、科学创意传播的主体功能
    第二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对象
        一、科学创意传播的对象类型
        二、科学创意传播的对象特质
        三、科学创意传播的对象影响因素
    第三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资源
        一、科学创意传播的资源类型
        二、科学创意传播的资源作用
第三章 科学创意传播的意义
    第一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重要性
        一、科学知识优化
        二、科研方法重组创新
    第二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必要性
        一、跨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
        二、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
        三、创新型国家的思想路径
    第三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可能性
        一、必要的学术规范
        二、恰当的科研管理
        三、自由的创新氛围
    第四节 案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一、学科交叉与科学创新
        二、科学创意传播所起关键作用
第四章 科学创意传播的方式
    第一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动力
        一、主体反思与跨学科合作
        二、科学创新的增长需求
        三、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发展
    第二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要点
        一、界定传播的初始状态和边界条件
        二、进行传播阈值控制
        三、探讨传播的自由度
        四、注重跨文化诠释
    第三节 科学创意传播的规范机制
        一、主体路径: 强化传播道德意识
        二、客体路径: 重视专业共享平台构建
        三、创新路径: 整合资源,辐射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重难点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的构成
        三、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四、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
        五、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价值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一、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
        二、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第四节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
        一、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二、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第三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第一节 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二、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背景
        三、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直接挑战
        一、北斗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
        二、北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竞争优势
        一、北斗与GPS共性技术优势分析
        二、北斗系统发展的创新特质分析
        三、北斗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分析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机遇
        一、科技创新驱动北斗核心技术突破
        二、科技创新促进北斗政策环境完善
        三、科技创新推动北斗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章 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影响
    第一节 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产业技术新变革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引导北斗产业系统发展
        二、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技术变革提出要求
    第二节 科技创新培育北斗产业发展新能力
        一、具备对产业发展关键性推动的能力
        二、加强对行业应用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第三节 科技创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新影响
        一、创新北斗产业商业模式
        二、创新北斗产业金融支持
        三、创新北斗产业管理体系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步入新领域
        一、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二、北斗产业发展领域预测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策略
    第一节 以顶层设计指引北斗产业健康发展
        一、做好北斗产业顶层设计
        二、夯实北斗产业平台建设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夯实北斗产业发展基础
        一、突破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二、加快北斗系统科技创新速度
        三、提升北斗系统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节 以应用创新扩大北斗产业发展规模
        一、加强军民融合应用创新
        二、加大民用市场应用创新
    第四节 以模式创新构建北斗产业发展闭环
        一、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创新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第五节 以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一、深化国家政策指引
        二、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四、推动技术人才培养
    第六节 以金融创新注入北斗产业发展活力
        一、发挥北斗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二、推动政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角色
    第七节 以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北斗全球竞争话语权
        一、抓紧制定北斗国际化战略发展策略
        二、加快实施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步伐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新时代科学精神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伟大复兴·中国精神·科学精神
    第一节 缘起:新时代中国实践与精神支撑
    第二节 梳理与反思:科学精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科学精神相关研究概览
        二、国内科学精神研究的简要梳理与分析
        三、国内外科学精神研究的总体述评
    第三节 出路:以科学精神引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廓清什么是科学精神
        二、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经验与教训中理解科学精神的功能和价值
        三、汲取国内外发展中的精神启示并分析新时代的科学精神需求
        四、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凝练新时代中国需要的科学精神
        五、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弘扬、培育以及践行科学精神的体制与机制
第一章 理论追问:什么是科学精神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一、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科学
        二、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双重视角审视科学
        三、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维度审视科学
        四、并非“科学”结论的小结
    第二节 什么是精神
        一、人类认识和研究精神的基本路径
        二、“精神”的本质、内涵与构成新解
        三、概括和提炼人类各种精神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什么是科学精神
        一、认识和界定科学精神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精神的层次与本质
        三、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逻辑结构
第二章 功能分析:科学精神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一节 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以及功能的社会历史分析
        一、科学精神的形成、曲折反复与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精神的新生、快速发展与近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科学精神的反思、完善与现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科学精神功能与价值的现实分析
        一、科学精神能有力促进和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
        二、科学精神能引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精神能引领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四、科学精神能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三章 现实需求: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科学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数千年苦难辉煌历程的精神启示
        一、饱含科学精神元素的伟大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古代的辉煌
        二、科学精神的蒙蔽、缺失与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
        三、科学精神的偶有蒙蔽、不断弘扬与中华民族现当代的发展进步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经验与教训的重要借鉴
        一、古希腊的兴衰存亡在科学精神方面的经验教训
        二、近代:英国和德国的发展进步在科学精神方面的经验教训
        三、现代:美国、苏联的发展轨迹在科学精神方面的启示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发展需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
        二、科学发展是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弘扬、培育以及践行科学精神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四章 理论新塑:概括和凝练新时代的中国科学精神
    第一节 概括和凝练新时代中国科学精神的方法论与基本原则
        一、坚持原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原则
        二、不忘本来:坚持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三、吸收外来: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科学精神发展的优秀成果
        四、面向未来:坚持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概括和凝练新时代中国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
        一、突显新时代中国科学精神崇高与伟大层面的基本内核
        二、突显新时代中国科学精神高超与神奇方面的基本内核
    第三节 新时代不同领域和群体理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特质
        一、科学工作者群体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特质
        二、广大党政干部群体应该重点具备的科学精神特质
        三、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特质
第五章 现实路径:新时代科学精神的弘扬、培育和践行
    第一节 弘扬科学精神,积极营造崇尚科学精神的社会氛围
        一、在新时代弘扬科学精神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二、在新时代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原则
        三、在新时代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培育科学精神,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水平
        一、科学精神弘扬与科学精神培育的联系和区别
        二、新时代培育科学精神的基本目标
        三、培育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准则
    第三节 践行科学精神,努力促成人民群众的科学精神自觉
        一、建立并不断完善践行科学精神的引导与激励机制
        二、发展和完善践行科学精神的综合监督机制
        三、发展和完善践行科学精神的全面保障机制
结语 以科学精神引领和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7)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提出与产生
        二、科学的全球变化概念定义
    第二节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探索
        一、中国早期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
        二、中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
第二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倡导引入
        一、主动参与国际科研交流
        二、力荐成立国家专业研究机构
    第二节 逐步发展
        一、首创陆面过程研究与国际合作野外观测实验的成功
        二、取得“八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三、担任国际科研组织职务
    第三节 开拓创新
        一、中国成立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
        二、中国建立首个全球变化专门研究机构
第三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
        一、明确了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方针
        三、倡导学术融合,拓展学科边界
        四、顺应环保热潮,开展科普事业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
        二、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
        三、研究成果收获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成因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良好研究基础的建立
        二、恰当引入时机的出现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主观因素
        一、杰出的气象科研成就
        二、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叶笃正发表学术论文统计
附录二 叶笃正1978年—1985年参与科技管理的具体事务和有关类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世界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总体评价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二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创新
        (二)创新驱动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
        (三)相关经济理论基础
第三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条件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历史演进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起源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萌芽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实践开端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全面形成
        (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成熟发展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形成的条件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形成的国内条件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形成的国际条件
第四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唯物辨证的创新方法论
        (一)联系与发展的方法
        (二)矛盾分析方法
        (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四)唯物史观的群众路线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
        (一)战略目标
        (二)战略层次
        (三)战略主体
        (四)战略部署
        (五)战略保障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价值意蕴
        (一)经济价值
        (二)社会价值
        (三)理论价值
第五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特点
        (一)全面性
        (二)包容性
        (三)人民性
        (四)前瞻性
    二、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创新驱动内容向智能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方向发展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三)更加注重创新主体的协同
        (四)越来越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的研究
        1.2.2 关于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技的涵义
        1.4.2 科技思想的涵义
    1.5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科技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2.1.2 列宁的科技思想
        2.1.3 斯大林的科技思想
    2.2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理论中的科技思想
        2.2.1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
        2.2.2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2.2.3 江泽民的科技思想
        2.2.4 胡锦涛的科技思想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思想
        2.3.1 道家和道教的超越意识
        2.3.2 墨家“利民实用”的技术观
        2.3.3 法家“发展耕战,厚生强国”的技术观
        2.3.4 儒家“重义轻利”的科技思想
    2.4 世界文明中的科技思想
        2.4.1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思想
        2.4.2 西方近代科技思想
        2.4.3 西方当代科技思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及形成历程
    3.1 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3.1.1 改革开放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3.1.2 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特点
    3.2 时代背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主题
        3.2.2 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3.3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形成历程
        3.3.1 从萌生到初步形成
        3.3.2 从丰富到深化发展
        3.3.3 从体系完备到走向成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1.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1.2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
        4.1.3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4.1.4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2 科技战略思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4.2.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2.2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
        4.2.3 “非对称”赶超战略
        4.2.4 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
    4.3 科技人才思想: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4.3.1 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
        4.3.2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4.3.3 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4.4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4.4.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4.4.2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4.5 科技伦理思想: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4.5.1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4.5.2 绿色科技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与哲学意蕴
    5.1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
        5.1.1 人民性——科技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
        5.1.2 创新性——科技发展要以创新为首要驱动力
        5.1.3 时代性——科技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
        5.1.4 开放性——科技发展要广纳互鉴世界经验
        5.1.5 前瞻性——科技发展要抢占先机
        5.1.6 实践性——科技发展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5.2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哲学意蕴
        5.2.1 蕴藏着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基本原则
        5.2.2 蕴藏着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
        5.2.3 蕴藏着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2.4 蕴藏着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2.5 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观
        5.2.6 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自觉的世界眼光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6.1 习近平科技思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发展到新阶段
    6.2 习近平科技思想已形成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
    6.3 习近平科技思想为中国科技实现“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角色转变提供了思想武器
    6.4 习近平科技思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6.4.1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6.4.2 面向经济主战场
        6.4.3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6.5 习近平科技思想在中国新发展理念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6.5.1 引领“创新发展”
        6.5.2 促进“协调发展”
        6.5.3 带动“绿色发展”
        6.5.4 助力“开放发展”
        6.5.5 支撑“共享发展”
        6.5.6 保障“安全发展”
    6.6 习近平科技思想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
        6.6.1 科学技术是孕育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
        6.6.2 科学技术是加速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6.6.3 科学技术是决定军事发展的主要战斗力
        6.6.4 科学技术是实现政治发展的主要影响力
        6.6.5 科学技术是提升精神文明发展的主要生命力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科学技术本质是生产力
        一、科技与劳动者
        二、科技与劳动工具
        三、科技与劳动对象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
        一、科技引发生产力革命
        二、科技变革生产关系
        三、科技变革上层建筑
        四、科技是社会文明形态的标识
    第三节 科学技术具有二重价值
    第四节 科技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演进
    第一节 初创期——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技术的社会功能
        二、《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工业的本质体现为技术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诞生
    第二节 发展期——从《哲学的贫困》到《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一、《哲学的贫困》——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与人的异化
        二、《共产党宣言》——科技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第三节 成熟期——从《资本论》到《自然辩证法》
        一、《资本论》——科学技术的资本逻辑与表达
        二、《反杜林论》——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三、《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与唯物自然观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哲学根基与内涵特征
    第一节 自然观与科技观的辩证统一
        一、自然观与科技观主客体统一
        二、自然观与科技观科学基础统一
        三、自然观与科技观哲学源头统一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高度统一
        一、唯物主义科技观
        二、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三、科学与哲学、技术与思想的交汇融合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科技实践论
        一、科学技术独立参与实践
        二、科学技术深度融入实践
    第二节 科技价值论
        一、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中的科技价值
        二、形而上的科技价值观
    第三节 科技异化论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科技异化的根源
        二、科技异化的内在逻辑
        三、现代社会的科技异化
    第四节 技术风险论
        一、唯物史观中的技术风险思想
        二、技术风险的现实破坏性
        三、技术风险与社会制度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中的关联要素
    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
        一、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
        二、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科技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科技与政治
        一、科技进步需要政治保障
        二、科技是引发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科技与文化
        一、科技进步的人文基础与文化前提
        二、新科技衍生新文化
        三、科技文明与创新文化
    第四节 科技与社会
        一、科技进步依存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前进
    第五节 科技与生态
        一、生态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矛盾
        二、生态危机本质——资本的生产力对自然力的滥用与破坏
        三、科技创新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四、绿色科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中国化
    第一节 毛泽东科技思想
    第二节 邓小平科技思想
    第三节 江泽民科技思想
    第四节 胡锦涛科技思想
    第五节 习近平科技思想
        一、历史与时代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重大意义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把握世界科技创新趋势特点的认识价值
        一、科技成为时代的标志和文明的标识
        二、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正在解构与重构
        三、科技与诸关联要素进一步融合
        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特点
    第二节 凝集现代化智慧力量的发展价值
        一、现代化强国首先是科技强国
        二、科技进步加速现代化
        三、创新驱动发展
        四、科技进步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三节 引领创新理念转变的思想价值
        一、科技价值观由单一经济价值观向绿色人本价值观转变
        二、创新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
        三、创新链由科技经济分离向创新要素、产业要素双向融合转变
        四、创新路径由“拿来主义”向自主创新转变
        五、创新绩效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第四节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实践价值
        一、发展人才
        二、做强企业
        三、搭建平台
        四、提升载体
        五、优化生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及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四、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呼吁全球数据资源全人类共享(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2]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科学创意传播的研究[D]. 袁方. 厦门大学, 2019(08)
  • [5]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江博. 武汉大学, 2018(01)
  • [6]新时代科学精神引论[D]. 宋屹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D]. 谈元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8]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研究[D]. 谭志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D]. 胡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10]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郜军. 苏州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院长卢永祥呼吁全人类共享全球数据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