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音乐的艺术特征

论肖邦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谈肖邦音乐的艺术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林楠[1](2019)在《一幅色彩斑驳的油画作品 ——肖邦《~#F大调船歌》(op.60)》文中认为肖邦晚期所作的钢琴作品《#F大调船歌》(op.60),凝聚了作曲家敏锐而细腻的创作思维和丰富的人生感悟,犹如一幅色彩斑驳的油画。其中,多重承载的创作立意为作品打下较为厚重的情感基调,多性取向的主题构思和异色层叠的织体造型构成了作品多元的主色与配色,而流光溢彩的演奏艺术则使得作品的音响五彩纷呈且又具体可感。本文试图从绘画的视角出发,对该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演奏特征等方面进行探析,从而更进一步认识肖邦的音乐风格,为更好地演绎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吴昊天[2](2013)在《论肖邦玛祖卡舞曲所蕴含的波兰民族元素》文中提出弗雷德利克·弗兰索瓦·肖邦是波兰着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不仅是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更是世界各国音乐人士倍加尊崇的闪耀明星,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以舞蹈性的节奏、流动性的旋律,华美的和声、诗意的风格及个性化的调性调式凸显出他卓尔不群的艺术成就,玛祖卡舞曲在他手中犹如一支神奇的画笔,出神入化地描绘出一首首震荡人心的人间仙境和天凡之音。51首玛祖卡舞曲犹如镶嵌在19世纪西方音乐长廊中的宝石,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响彻寰宇。玛祖卡舞曲作为肖邦音乐创作的精华,蕴含着浓郁的民族特征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肖邦在创作玛祖卡舞曲过程中汲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对原始舞曲加以升华,将这些独特的民族舞曲用“鲜明”的调式调性进行创意和发展,赋予自由奔放的内心情绪和意向,融入了深邃的思想和理念,彰显出坚忍不拔的革命气质,形成崭新的内容和形态,打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生命和风格,得益于这些突出的特色,肖邦也成为享誉世界乐坛的“钢琴诗人”,体现了这位钢琴艺术家超强的创作能力和对音乐的准确表达能力,并为19世纪后半叶西方音乐发展史中欧洲民族乐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宋姝[3](2012)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柔”与“刚” ——肖邦、李斯特钢琴音乐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和“钢琴之王”的李斯特,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肖邦的一生短暂而伟大,他一生共创作了247首音乐作品,除了十九首独唱歌曲和少量室内乐之外,其他作品都为钢琴音乐作品,可以说他是钢琴的作曲大师。李斯特与肖邦不同的是他没有将毕生精力都投注在钢琴事业上,他一生所创作的音乐领域广泛,钢琴曲、交响曲、管弦乐、宗教音乐等等都有他创作的足迹。肖邦与李斯特的音乐不仅在欧洲音乐史上绚丽多彩,同时也在全世界绽放光芒,他们对音乐做出的贡献,无论当时甚至对当今音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肖邦与李斯特的生活环境和所处的社会背景都如出一辙,他们二人从小就显示出非同寻常的音乐才能,并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理想在巴黎相遇。但是因为不同的个性,使他们二人的音乐风格截然相反。肖邦倾向于“柔”,他的个性内向、敏感,音乐更多的继承了巴赫理性和莫扎特严谨的特点,作品偏向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精神,其作品情感细腻、委婉动人。而李斯特倾向于“刚”,他的个性外向、热情,音乐继承了贝多芬狂热的风格,他的作品更多的预示着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音乐的到来,其作品情感夸张、豪迈直爽。尽管他们用不同的音乐语言表达着人类不同的感情,用不同的音乐内容发泄着各自不同的内心激情,但相同的是,他们在音乐中都灌注着对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眷恋。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这三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着作、学术论文等资料的整理、分类和归纳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从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中的民族性、风格特征、表现手法、演奏技巧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对他们钢琴音乐中“柔”与“刚”的创作手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的总体特征做出归纳总结。通过本文的论述,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创作的艺术风格,从而为日后的钢琴教学、演奏提供理论基础。

李松珊[4](2011)在《肖邦的“忧乡之歌” ——探析肖邦玛祖卡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风格》文中指出肖邦的音乐创作不仅对波兰十九世纪后半叶的音乐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更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钢琴音乐饱含深情,他的一切思想、体验和信仰都融入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他对祖国的深厚情谊更是感动了无数热爱他的音乐的人,因此本人选择了肖邦的“忧乡之歌”——探析肖邦玛祖卡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风格这一个角度进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玛祖卡舞曲是肖邦的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58首玛祖卡舞曲展现出这位波兰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生平的最后一首作品也是玛祖卡舞曲,他的蕴含着深深“忧乡之情”的玛祖卡舞曲已经成为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从研究肖邦玛祖卡舞曲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现象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艺术不仅是民族的,它更具有世界艺术的范畴。肖邦的“忧乡之歌”玛祖卡舞曲之所以被当代的中国人理解和热爱,是因为他的音乐中所蕴含的忧愁与思乡的这种情感与近百年同样遭受列强凌辱与背井离乡之苦的中国人的心灵相交汇。在玛祖卡舞曲中,肖邦注重表现民歌一样的的旋律和有着民间音乐特点的和声,及探索了tempo rubato的速度,他要求做出弹性速度的段落在玛祖卡舞曲中随处可见,这是与玛祖卡本身舞曲特点密不可分的,也是他的风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演奏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不是为体现高难度的技巧,而是要理解贯穿在音乐中的朴实无华的“忧乡之情”的精髓。肖邦对祖国沦亡造成的巨大精神、情感创伤,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出的这种充满着内在张力的悲哀、忧伤、孤独的情绪,蕴含在他的玛祖卡舞曲作品的各个角落,形成了特有的悲情色彩。本人期待通过对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忧乡”这一问题的研究,能更好的理解肖邦的音乐内涵,在演奏上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其思想内容,并对于我们能更深刻的体会自己本民族音乐的精神和本质得到启迪。

郭玉洁[5](2010)在《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文中指出作为欧洲音乐文化史上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音乐所展现的丰富多姿的情感世界一直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然而,由于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主观体验的不可复制性,使具体音乐情感的阐释和解读具有较大难度。基于音乐表现的特殊性,本文欲撇开肖邦音乐中的具体情感指向,从情绪入手,探讨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手段。一般来说,旋律、和声与节奏始终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旋律中亦包含着节奏,所以,为避免论述过程中产生观点的赘述,本文仅围绕曲调音高关系(音高是构成旋律的重要基本元素之一)、和声、节奏这三个音乐要素,以音乐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联觉的相关理论,辅以音乐背景资料,探究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手段,旨在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乃至音乐欣赏提供借鉴。

姚传崧[6](2009)在《肖邦音乐创作及波兰舞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肖邦在世界钢琴史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音乐家。他6岁学琴,7岁作曲,8岁登台公演,15岁出版作品,17岁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18岁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21岁进入巴黎艺术圈;在音乐大师层出不穷、群星璀璨的19世纪,他用抒情钢琴曲征服了当时的音乐圣地巴黎,绽放出天才所独具的夺目光芒。作者在本文中对肖邦的钢琴创作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求系统地展示肖邦钢琴艺术宝库的绚丽多姿和博大精深。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肖邦的生平,然后对肖邦音乐作品中各种体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总结出肖邦深刻的创作思想、娴熟的创作技巧。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讨论了肖邦音乐的创作个性及其民族性。首先结合他成长的几个阶段探讨了肖邦音乐创作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及其创作风格从早期优雅、华丽但思想深度较浅逐渐向情感更深刻、气势更磅礴、爱国主义思想更成熟的转变。然后对贯穿其一生音乐创作的民族性做了简要概括。肖邦所处的年代正值波兰民族处在民族危机的关头,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饱含着对祖国、民族及民间文化的满腔热情。在肖邦的钢琴音乐中,不可忽略的是他对自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与眷恋,这都来源于他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肖邦对波兰的强烈感情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部分则着重对肖邦创作的波兰舞曲进行了创作背景分析和详细的演奏诠释。肖邦一共创作了17首波兰舞曲。波兰舞曲最初是为贵族沙龙作伴舞之用,后来被移植到钢琴领域中来。19世纪以来,这种乐曲早已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成为应时歌曲和爱国歌曲。由此,肖邦的波兰舞曲也脱离了原来的贵族气息,成为受爱国主义思想所培养的作品。本文将肖邦的波兰舞曲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华沙时期的波兰舞曲;第二时期是巴黎时期的波兰舞曲。

赵芳健[7](2009)在《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研究内蒙古钢琴文化的历史和理论的论文,主要以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发展历史为研究方向。本文以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历史为背景,以内蒙古的两所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艺术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发展进程为主体,结合内蒙古钢琴文化的主要历史材料,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根据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历史发展的特征,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一、钢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二、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酝酿与形成三、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本文基本呈现了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发展历史。为从事钢琴演奏、教学、理论研究和创作的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孙晓晖[8](2009)在《论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性》文中认为弗雷德利克·弗兰索瓦·肖邦是波兰着名的钢琴家、作曲家,由于他在钢琴演奏及创作方面的重大贡献,所以被称为“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创作了多种多样的音乐体裁,其中最能代表肖邦音乐中民族性的就是玛祖卡舞曲。它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学生而言,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钢琴作品,了解肖邦,了解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性,对于学生更好的诠释作品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进而对于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另外,对于学习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史的学生而言,要想彻底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历史发展,就一定要了解肖邦的音乐之路,尤其是在他的玛祖卡舞曲这类题材的音乐创作中,显示了他吸收和处理民间音乐素材的深厚功力,为为西方19世纪后半叶欧洲民族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进一步的探讨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性问题,对于钢琴演奏教学以及音乐史类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研究了玛祖卡舞曲的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对肖邦在波兰以及巴黎、英伦等时期的学习与创作心路历程,具体的举例并分析了肖邦玛祖卡舞曲中舞蹈般的节奏、歌唱性的旋律、充满色彩的和声、个性化的调式调性以及诗意的个人风格中所蕴含的民族性。希望通过对肖邦玛祖卡舞曲民族性的研究可以对相应的钢琴演奏、作品欣赏以及史类研究有效地提供方向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张玲玲[9](2008)在《肖邦钢琴教学初探》文中指出伟大的波兰钢琴家肖邦不仅是一位天才的演奏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教育家。他从事教学20余年,培养了许多当时非常着名的钢琴家。一方面,他非凡的作曲成就和动人心弦的演奏技巧为世人所叹服;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研究者也在不断发掘他作为钢琴教育家的成就与价值,他的许多教学原则与方法,对今天的演奏与教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世界音乐研究的新方向。基于这一点,本文将对肖邦的钢琴教学做初步的探讨。

苏日娜[10](2001)在《谈肖邦音乐的艺术特色》文中认为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之所以成为世界浪漫主义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大师 ,在于他鲜明的艺术个性 :(1)将波兰民间音乐有机地融会在浪漫主义音乐中 ;(2 )创造性地运用和声 ;(3)在严谨的结构中插入即兴发挥 ;(4)题材、体裁的多样化

二、谈肖邦音乐的艺术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肖邦音乐的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一幅色彩斑驳的油画作品 ——肖邦《~#F大调船歌》(op.6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方法
一、重色打底——多重承载的创作立意
    (一)记一场未圆满的爱情故事
    (二)记一次未成行的旅行
    (三)记一场未成功的民族起义
二、主色多元——多性取向的主题构思
    (一)歌唱化的旋律构思
    (二)器乐化的旋律构思
三、配色多彩——异色层叠的织体造型
    (一)色彩独特的和声运用
    (二)复调化的织体运用
四、五彩纷呈——流光溢彩的演奏艺术
    (一)色彩的创造:使用灵敏的触键
    (二)色彩的变化:拿捏自由的速度
    (三)色彩的晕染:把控踏板的切换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论肖邦玛祖卡舞曲所蕴含的波兰民族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肖邦的生平
2 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来源及特质
3 肖邦创作玛祖卡舞曲的历史背景及体裁分析与探索
    3.1 肖邦创作玛祖卡的历史背景
    3.2 对肖邦玛祖卡舞曲体裁的分析和探索
        3.2.1 玛祖卡舞曲对于波兰民间体裁的运用
        3.2.2 肖邦所创作的玛祖卡舞曲时对于波兰民族乐器的模仿
        3.2.3 肖邦在玛祖卡舞曲创作中所巧用的波兰民族调式
    3.3 肖邦玛祖卡舞曲演奏中所蕴涵波兰民族文化精髓
    3.4 肖邦玛祖卡舞曲作品的简要分类
4 肖邦玛祖卡舞曲调式中所蕴涵的民族性
5 肖邦玛祖卡舞曲蕴含的民族精神
    5.1 爱国精神
    5.2 斗争精神
    5.3 肖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给我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浪漫主义时期的“柔”与“刚” ——肖邦、李斯特钢琴音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中的民族气息
    一、 肖邦与李斯特的艺术生涯
        (一) 肖邦
        (二) 李斯特
    二、 肖邦与李斯特的民族情怀
        (一) 肖邦“波兰性”的民族根源
        (二) 李斯特“匈牙利性”的民族根源
    三、 肖邦与李斯特的民族性体裁
        (一) 玛祖卡舞曲与波兰舞曲
        (二) 匈牙利狂想曲
第三章 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
    一、 “典雅”与“恢宏”的旋律对比
    二、 “理性”与“感性”的和声对比
    三、 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中的其他对比
        (一) 节奏
        (二) 体裁
        (三) 标题性特征
第四章 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的技术对比
    一、 肖邦与李斯特作品中的特殊音型
        (一) 肖邦“婉柔”的装饰音
        (二) 李斯特“激昂”的八度及其他音型
    二、 肖邦与李斯特音乐中的踏板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4)肖邦的“忧乡之歌” ——探析肖邦玛祖卡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肖邦及他的玛祖卡舞曲
    一、肖邦的生平
    二、肖邦的玛祖卡舞曲
        (一) 玛祖卡舞曲的渊源
        (二)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特点
第三章 肖邦玛祖卡舞曲如何体现“忧乡之情”的艺术特色
    一、对肖邦玛祖卡舞曲“忧乡”的理解
        (一) 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二) 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三) 现实环境的影响
        (四) 情感生活的影响
        (五) 精神层面的思想内涵
    二、体现哀愁忧郁的诗人个性的玛祖卡舞曲
    三、体现纯美质朴的乡土人情的玛祖卡舞曲
第四章 怎样在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演奏风格上表现“忧乡之情”
    一、注重民族特征的表现
    二、注重歌一样的旋律和民间风味的和声
    三、具有"玛祖卡"性格的tempo rubato速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肖邦音乐的曲调音高关系对愉悦性的表现
    第一节 旋律线走向
    第二节 上行音程与下行音程的比重
第二章 肖邦音乐的和声对愉悦性的表现
    第一节 和声色彩
    第二节 和声进行
第三章 肖邦音乐的节奏对愉悦性的表现
    第一节 节奏组合
    第二节 节奏节拍重音的一致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肖邦音乐创作及波兰舞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肖邦及其音乐作品
    第一节 肖邦生平简介
    第二节 肖邦的音乐作品
        一、钢琴奏鸣曲
        二、钢琴与乐队
        三、钢琴独奏曲
        四、室内乐
第二章 肖邦音乐的创作个性及其民族性
    第一节 肖邦音乐的创作个性
        一、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
        二、肖邦创作风格的演变
    第二节 肖邦音乐的民族性
        一、民族风格的产生
        二、民族风格的特征
第三章 肖邦波兰舞曲演奏让释
    第一节 华沙时期的波兰舞曲
        一、少年时代的作品
        二、青年时代的作品
    第二节 巴黎时期的波兰舞曲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钢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一、钢琴的传入
    二、中国早期钢琴专业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章 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酝酿与形成
    一、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产生前的概况
    二、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萌芽与诞生
第三章 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初期(1956 年---1966 年)
    二、停滞时期(1966 年—1975 年)
    三、全面发展时期(1976--1993 年)
    四、新的征程(1994 年---2006 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论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肖邦的生平
    第一节 肖邦波兰时期的学习与创作(1817—1829)
    第二节 肖邦的游学之旅(1829—1849)
第二章 玛祖卡舞曲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玛祖卡舞曲的形成
        一、马祖尔舞曲
        二、库亚维亚克舞曲
        三、奥别列克舞曲
    第二节 玛祖卡舞曲的发展
        一、舞蹈性、风俗性较强的玛祖卡舞曲
        二、歌唱性、抒情性较强的玛祖卡舞曲
        三、较大型的、更适合于音乐会演奏的玛祖卡舞曲
第三章 肖邦玛祖卡舞曲创作的民族性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 舞蹈般节奏的民族性
        一、马祖尔舞曲的节奏特点在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中的应用
        二、奥别列克舞曲的节奏特点在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中的应用
        三、库亚维亚克舞曲的节奏特点在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中的应用
        四、三种舞曲节奏特点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 歌唱性旋律的民族性
    第三节 色彩性和声的民族性
    第四节 个性化调式调性的民族性
        一、利地亚调式的运用
        二、吉普赛音阶的运用
        三、弗里吉亚调式的应用
        四、各种调式的混合应用
        五、转调
    第五节 精巧的曲式结构
    第六节 诗意的个人风格中所蕴含的民族性
        一、自由速度(rubato)的应用
        二、踏板的应用
        三、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中蕴含的民族性
第四章 肖邦玛祖卡舞曲创作中的民族情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谈肖邦音乐的艺术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幅色彩斑驳的油画作品 ——肖邦《~#F大调船歌》(op.60)[D]. 林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2]论肖邦玛祖卡舞曲所蕴含的波兰民族元素[D]. 吴昊天.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5)
  • [3]浪漫主义时期的“柔”与“刚” ——肖邦、李斯特钢琴音乐对比研究[D]. 宋姝. 沈阳师范大学, 2012(10)
  • [4]肖邦的“忧乡之歌” ——探析肖邦玛祖卡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风格[D]. 李松珊. 沈阳师范大学, 2011(10)
  • [5]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D]. 郭玉洁.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
  • [6]肖邦音乐创作及波兰舞曲研究[D]. 姚传崧.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7)
  • [7]内蒙古钢琴专业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D]. 赵芳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06)
  • [8]论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性[D]. 孙晓晖.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肖邦钢琴教学初探[J]. 张玲玲.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4)
  • [10]谈肖邦音乐的艺术特色[J]. 苏日娜.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

标签:;  ;  ;  ;  ;  

论肖邦音乐的艺术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