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关系”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关系”

一、从微观与宏观的视角认识“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江婷婷[2](2021)在《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探究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通过提出培养学生该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以“盐类的水解”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两节知识内容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相关实践,以期为培养高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教学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对当前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与方法。根据对文献的分析和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根据对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对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思考,确定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作为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通过对学生进行测验和对教师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目前一线教学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培养现状,得到相关结论并为这一素养的培养提供建议,确定教学模式;结合“盐类的水解”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两个案例,开展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教学设计。第三部分为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教学案例的实施;(2)教学效果的检测和分析;(3)学生课后访谈及分析。根据前期的测验和教师的建议,以及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选取了高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实验班采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后,通过检测卷,分析两个班级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水平,比较前后测素养水平的提升情况,发现实验班学生成绩及该素养水平提升更快。最后通过学生进行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总结,结合教学实践与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开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这一素养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学习主动性,以及促进化学观念的形成。

潘艳群[3](2021)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 ——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为例》文中指出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等新课程理念。发展、测试及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引领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风向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是高中学段最重要的教学评价之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是落实新课程评价理念的重要途径,可为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作用。新课程标准发布后课程理念发生转变,高考命题趋势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本文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Ⅰ、Ⅱ、Ⅲ卷的理综化学试题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特点,以期较全面地归纳和总结出高考化学试题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考查特点和规律,为命题者的试题编制带来启示;同时基于高考试题分析,提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并总结当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试题命制理念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试题评价理念,从试题的考查要求、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化学知识、学科能力、素养维度及其水平层次多个维度构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评析框架,明确试题分析维度的分类依据。利用该试题评析框架对2018-2020年的9套高考化学全国卷进行整体详细的文本分析,展现具体试题的素养考查特点,并对体现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典型试题进行案例分析,展现试题在素养各维度中的典型命题特征。根据试题文本分析结果,将9套全国卷在试题评析框架各维度中的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试题在素养方面的考查特点和规律:(1)试题全面考查核心素养的同时,着重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2)试题重视素养维度各水平全面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素养维度中侧重不同素养水平的考查,且对总素养水平的考查要求呈上升趋势;(3)试题重点突出化学概念和理论内容的考查,且利用特定内容主题考查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4)试题主要设置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试题,对创新性试题的设置偏少,在综合考查各学科能力的同时重点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5)试题以必备知识为基点,强调在各类真实情境中设计实际问题,形成不同考查要求的测试任务,综合考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同时渗透学科价值。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结果提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如联系素养考查要求,把控教学的深广度;明确发展点与障碍点,融教学评于一体;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等。由于研究者自身的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今后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万鹏宇[4](2021)在《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及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天津中关村科技园时强调“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在创新驱动的战略背景下,鼓励员工创新俨然成为企业发展和优势获取途径中最受欢迎的方式(贾俊生,2020)。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组织鼓励员工创意产生的努力与推动员工创意实施方面的努力并不一致(Augsdorfer,1994)。受限于相对滞后的制度、僵化的层级结构和组织资源的有限性等(Lin,Mainemelis&Kark,2016),员工仅有少部分创新想法会被正式采纳。对于那些无法获批甚至受到否定的创新想法,仍有相当多的个体会借助越轨方式践行(王弘钰、万鹏宇和张振铎,2020),这种员工坚信自己的创意会为组织或组织成员带来预期利好,主动违背重要群体参照规范的创新行为,则被称为越轨创新行为(Creative Deviance)(Augsdorfer,2012;黄玮等,2017;王弘钰、万鹏宇和张振铎,2020)。近年来,越轨创新行为在组织内频发(Augsdorfer,2005),加上越轨创新行为“目的合理”、“手段违规”的双重复杂属性,越轨创新行为引发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测量。Criscuolo团队、Lin团队分别开发了单维结构的越轨创新行为量表,邹纯龙(2020)基于过程视角将两者组合后修订出了二维结构量表;(2)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被学者广泛探讨,形成了完备的体系;(3)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相对薄弱,对于探究越轨创新行为影响结果需要回答的最基本问题“越轨创新行为促进还是抑制员工创新绩效?”出现了较大争议,且实证结果不一致。已有关于越轨创新行为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基于组织规范视角开发出越轨创新行为的有效测量工具。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目前越轨创新行为结构和测量中存在重大缺陷:(1)混淆了越轨创新行为与抗令创新行为(陈超、刘新梅和段成钢,2020;吴颍宣等,2018),多数研究将创新行为是否越轨等同于创新行为是否直接或潜在违背领导命令,认为公开违背或私下违背领导命令的创新行为,就叫做越轨创新行为(邹纯龙,2020)。这种做法显然曲解了“轨”的内涵,以偏概全,缩小了越轨创新行为的范畴(吴颍宣等,2018);(2)现有越轨创新行为量表缺乏合适的理论基础。Criscuolo团队、Lin团队的量表开发缺乏理论支撑,邹纯龙(2020)基于过程理论将现有量表合并,但基于过程理论的划分法适配范围过于广泛(各种形式的创新行为甚至变革行为、建言行为等都是想法到行为的过程),没有抓住越轨创新行为区别于创新行为整体范畴的核心特征,不能剖析出越轨创新行为在内涵与结构上的独特之处。(2)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不一致问题尚未解决。探究越轨创新行为影响结果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越轨创新行为是否提高员工创新绩效?遗憾的是,该问题争议较大,测量工具的缺陷和不统一更加剧了争议,出现3种结论:(1)越轨创新行为促进员工创新绩效(Criscuolo,Salter&Wal,2014;王弘钰和万鹏宇,2020);(2)越轨创新行为总体上促进员工创新绩效,但有些情况下会抑制员工创新绩效(黄玮等,2017);(3)仅当员工和领导同时具备某些条件时,越轨创新行为才会带来创新绩效,缺失任一条件,都将导致该路径不成立(赵斌、古睿和李瑶,2019)。彻底弄清越轨创新行为和员工创新绩效的不一致关系,才能为探究越轨创新行为对团队、组织的影响构建基础,否则,越轨创新行为在其它层面上影响结果的研究都会成为“空中楼阁”。(3)对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情境边界关注不足。以往研究从地位、创新自我效能等角度尝试解答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不一致的问题(黄玮等,2017;王弘钰和万鹏宇,2020),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越轨创新行为测量上的缺陷和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并诱发争议。黄玮等(2017)采用私下角色创新视角的越轨创新行为量表,赵斌、古睿和李瑶(2019)则采用违抗领导命令视角(又称抗令创新视角)的越轨创新行为量表,这两个测量工具均存在内涵和维度上的缺陷;(2)情境因素的选择过于零散,并未基于系统理论及其子理论进行合理甄选;(3)情境因素的选择缺乏针对性,难以区分在何种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赋能”或“负担”。(4)对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机制关注不足。以往研究仅关注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鲜有从微观视角关注其中的作用机制,更缺乏辩证和整合的视角探讨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资源增益-资源减损”的双刃剑机制(段锦云、杨静和朱月龙,2020;Halbesleben,Harvey&Bolino,2009)。作为建设性与叛逆性的集合体,越轨创新行为通过什么样的内在“收益”机制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通过什么样的内在“代价”机制阻碍员工创新绩效?双刃剑机制的边界又是什么?还不得而知。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构建了三个子研究予以解决。子研究1回溯国内外越轨学派维度划分的依据,选取组织规范理论,通过个人访谈(20名员工)、焦点小组访谈(8个小组)、探索性因子分析(N=311)和验证性因子分析(N=325)等,探索基于组织规范理论的越轨创新行为结构,开发对应的测量工具(子研究1)。针对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本研究分别构建了两个子研究。子研究2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借助219名员工的两阶段数据,从宏观的情境边界视角探索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检验了组织创新氛围、领导权变激励和领导容错性的调节作用,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何时正向影响、何时负向影响以及何时无法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子研究2)。子研究3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借助399名员工的两阶段数据,从微观的资源机制视角探索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通过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员工创新绩效的资源增益路径以及个人声誉对这一路径的调节作用,同时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通过导致自我损耗抑制员工创新绩效的资源减损路径以及心理韧性对这一路径的调节作用(子研究3)。通过三个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越轨创新行为是一个包含三个维度的二阶三因子构念,组织型越轨创新行为是之前量表未包含的新维度;(2)越轨创新行为是员工创新绩效的重要前因变量;(3)组织创新氛围是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在高组织创新氛围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在低组织创新氛围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无法显着影响员工创新绩效;(4)领导权变激励是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在高领导权变激励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在低领导权变激励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5)领导容错性是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在高领导容错性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在低领导容错性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6)越轨创新行为通过资源整合这一中介变量提升员工创新绩效,个人声誉对该条资源增益路径起强化作用。研究发现,资源整合在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中介效应随着个人声誉水平的提高变强,在高个人声誉水平下,资源整合的中介效应最大;(7)越轨创新行为通过自我损耗这一中介变量抑制员工创新绩效,心理韧性对该条资源减损路径起弱化作用。研究发现,自我损耗在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负向中介效应随着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变弱,在高心理韧性水平下,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最弱且不显着。研究理论贡献如下:(1)界定了越轨创新行为的内涵与结构,丰富了组织规范理论的应用范围;(2)发现了组织型越轨创新行为的新维度,增加了越轨创新行为测量的完整性与科学性;(3)揭示了组织创新氛围对越轨创新行为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边界作用,推动了个人-组织匹配理论的应用和发展;(4)揭示了领导权变激励、领导容错性对于区分越轨创新行为何时显着正向、何时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边界作用,推动了个人-上级匹配理论的应用和发展;(5)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资源增益的作用机制和边界,从资源整合与个人声誉的视角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研究;(6)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资源减损的作用机制和边界,从自我损耗与心理韧性的视角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研究。研究管理启示如下:(1)有助于企业识别越轨创新行为,更好地管理员工和完善组织规范;(2)有助于企业强化组织创新氛围,推动越轨创新行为的创新绩效转化;(3)有助于企业加强领导权变激励和领导容错性建设,推动越轨创新行为的创新绩效转化;(4)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借助越轨创新行为完成资源整合与绩效增益,借助个人声誉强化越轨创新行为的“收益”;(5)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减少越轨创新行为导致的自我损耗与绩效减损,借助心理韧性阻断越轨创新行为的“代价”。

苗峻玮[5](2021)在《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路径依然不清晰,相关理论研究仍滞后于发展实践,导致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难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尽管已有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已经解释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缺乏对其作用路径和机理的研究论证,即科技创新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对经济发展产生贡献。因此,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剖析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路径,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论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1)对2007-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科技创新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看,样本期内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增速逐步放缓。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细分指标看,技术进步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区域发展水平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地区间呈现非均衡的特征,整体技术水平已逐步收敛。(2)四重嵌套创新生态系统由要素层、产业层、区域层、国家层四个维度构成。其中,在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以原始创新能力为支撑,以科研需求为导向,驱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在系统内部开展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撑,通过驱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联结互通,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转化赋能;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基于区域创新资源协同集聚,通过打破各地区间的空间限制,推动区域创新活动提质增效。(3)要素层、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原始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创新水平是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对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首次构建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从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视角切入,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了包含要素层、产业层、区域层、国家层四个层次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将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纳入到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共同参与高质量原始创新产出过程,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揭示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基于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分析了各层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作用机理。即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理论黑箱。(3)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论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即科技创新通过发挥对现有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推动产业内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外部资源的协同合作,并促进区域创新要素的扩散和溢出,实现创新活动产出质量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扩展,为当前和未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提供了理论解释。(4)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省级和区域层面阐释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各层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切入,论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路径,即原始创新能力、产学研协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发挥了中介作用;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发挥了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后续提出对策建议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程佳艺[6](2021)在《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化学思维是个体在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化学技能过程中的有效思维活动,是长时间累积的化学学科基本思想观念及化学学科意识的总和。化学思维影响着化学学习的成效,培养化学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进而促进对化学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有关化学思维的文献和思维心理学等理论,阐述了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思维培养载体的原因及分类与比较、宏观与微观、符号与表征、变化与平衡、定性与定量五种化学思维的含义与作用,归纳总结了各类化学思维的特点,并分析了近4年全国II卷中相关高考题的具体考查情况。根据化学思维特点和高考考查情况,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化学思维培养的针对性策略;结合教学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维发展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所有化学思维培养的整体性策略。最后,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践,并通过针对化学思维的测试对实践结果进行检验与分析评价,论证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希望本研究为一线教师开展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嵇正龙[7](2021)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动态的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再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与趋势,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愈发受到重视。而国家间的制造业竞争,终究是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制造业企业的市场进入、成长与退出的动态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和竞争力,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借助企业动态将创造性破坏思想模型化,以研究创新驱动增长。这也使得企业动态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议题。但由于对企业动态的描述较为抽象,缺乏具体性和直观性,限制了其对于许多具体问题的解释力。而且,目前学者对于企业动态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阐释尚不充分。由此,本文试图通过企业活动场景扩展企业动态内涵,并遵循微观到宏观的逻辑层次,较为系统的探讨企业动态的经济增长效应,以期从理论上阐释其从微观到宏观的传导机制,并从经验上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相关假说,在为中国经济增长从微观企业层面寻找对策的同时,推进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的企业动态机制研究。本文前两章主要阐释研究背景和综述企业动态及其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而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在制造业国际竞争和智能制造的现实背景下,陈述企业作为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然后,从企业动态涵义切入,回顾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企业动态,并在熊彼特经济增长数理模型中推演企业动态机制,以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融合企业动态的内涵扩展逻辑线索和微观到宏观的递进逻辑线索,搭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的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场景化的企业动态出发,沿着微观到宏观的经济增长传导机制过程,探讨具体的企业动态对企业市场存活、企业生产率、区域生产率、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并为理论假说提供经验证据。第三章是全文的微观分析起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设定Cox PH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异质性规模动态对企业市场存活的影响呈现递增特征,但是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第四章通过构建企业间社会网络,考察企业网络位置动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网络位置以增加获取信息技术的便利程度,或者增强控制社会关系的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第五章基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设计了产业空间集聚引力指数和企业更替率的新算法,验证了企业空间集聚动态,能够通过企业更替机制,促进区域生产率持续改善。第六章通过构建企业异地进入的创新收敛数理模型做理论分析,并设置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做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异地进入显着促进创新的空间收敛,同时存在绝对收敛和相对收敛,且创新要素中研发人员的区际流动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第七章是基于前几章的分析,以长三角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新的空间法以测度市场分割指数,采用工具变量法检验企业异地进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企业异地进入能够显着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中心城市群和外围城市群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最后,针对上述理论分析结论及其实证检验结果,本文阐述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展望分析。

颜妍[8](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鲁科版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以来,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化学教科书作为展示课程内容的媒体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从化学核心素养出发分析并对比了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教科书知识内容的水平与分布,从而对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提出建议。选取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和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共4本教科书中“离子反应与平衡”模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划分分析单位,并从化学核心素养出发,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研究需要,确定教科书知识内容分析框架与内容类目。研究利用双向细目表建立教科书知识内容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从教科书知识内容水平角度出发,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版教科书知识内容与学业质量水平的相关性,通过秩和检验对比两版教科书知识内容水平的差异;然后从教科书知识内容分布角度出发,分析并比较不同化学核心素养维度下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分布,进而得出结论。研究表明:(1)知识内容水平设计是教科书编制的核心问题;(2)不同知识内容对不同化学核心素养维度有不同的发展价值;(3)选择与组织不同的知识内容对发展同一化学核心素养维度具有相同的功能。研究创新点:(1)从化学核心素养出发,构建了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分析框架,为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2)提出了教科书编制的核心问题、知识内容与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为教科书编制与化学教学提供了新依据。

高静[9](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一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初,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新旧课程标准在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学分与选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化教学内容、更新学业质量标准、增强指导性等。其中,本次化学课程标准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作为改革的最大亮点,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教育界专家与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新版教科书语言体系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成为此次改革的关注点。该研究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致性分析理论。尝试分析人教版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在核心素养方面的一致性情况。并从教科书结构逻辑和教科书语言呈现方面进行分析。运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首先确定编码标准,对教材语言与课程标准进行编码,将编码结果整理成数据,运用SEC模式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出P值、临界值,计算结果显示P值大于临界值。通过研究最终得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教科书语言的编写及教学建议。

李铭芬[10](2021)在《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学习进阶”这一新名词首次出现在教育领域,自此,学习进阶在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起初,学习进阶是美国教育科学标准和考试评价修订的重要依据,随着教育领域对学习进阶的认识加深,开始围绕核心概念进行学科知识建构,解决了科学教育领域中存在广而不深、缺乏关联性的问题。学习进阶是围绕核心概念,通过刻画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中间水平,为课程衔接提供了统一框架,改善了课程之间缺乏衔接的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3+2+1”的高考模式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目前,不少初升高的学生常因教学环境的改变、化学概念的繁杂和化学原理的深化等问题而无法适应高中的知识,从而产生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脱节问题。本研究以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纸笔测验法和调查访谈法进行展开,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对关于学习进阶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致力于探讨学习进阶理论对衔接教学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衔接教学为研究内容,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探讨其在化学衔接教学的教育意义。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理解核心概念与学习进阶的内涵、来源,以及如何构建学习进阶理论框架,为本研究搭建的基本框架提供了参考。其次,通过分析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高考试题,对“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准确找出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出“氧化还原反应”重要概念关系图,为进阶水平的确定提供依据,初步构建学习进阶的理论框架,为测验卷的编制提供参考,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最后,对广东省惠州市某重点中学的两个班级展开研究,采用学习进阶理论框架设计教学方案,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基于师生的访谈结果进行修正。为验证教学效果,对学生前期和后期测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能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提升教学质量。

二、从微观与宏观的视角认识“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微观与宏观的视角认识“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3.4 小结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4.4 小结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5.1.4 激进哲学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5.4 小结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2)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化学学科的要求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化学核心素养
        2.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有意义学习理论
3.高二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测试
    3.4 教师访谈
        3.4.1 教师访谈具体内容
        3.4.2 教师访谈结果
    3.5 调查结果分析
4.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
    4.1 教学程序
        4.1.1 前期分析
        4.1.2 制定教学目标
        4.1.3 创设教学情境
        4.1.4 安排教学活动
        4.1.5 实施教学评价
    4.2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4.2.1 制定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4.2.2 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4.2.3 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
        4.2.4 培养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
        4.2.5 合理实施教学评价
    4.3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案例
    5.1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例
    5.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案例
    5.3 实验效果检测与分析
        5.3.1 课堂观察分析
        5.3.2 后测结果分析
        5.3.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各水平的整体比较
        5.3.4 学生课后访谈
        5.3.4.1 访谈记录
        5.3.4.2 访谈结果分析
6.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 ——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落实新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
        1.1.3 改进化学教学实践的需求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素质教育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SOLO分类评价理论
3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
    3.1 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试题评析框架
        3.1.1 试题评析框架
        3.1.2 试题分析维度的分类依据
        3.1.3 信效度分析
    3.2 基于核心素养试题评析框架的试题文本分析
        3.2.1 高考试题整体分析
        3.2.2 典型试题案例分析
    3.3 基于核心素养试题评析框架的试题统计分析
        3.3.1 核心素养
        3.3.2 素养水平
        3.3.3 化学知识
        3.3.4 学科能力
        3.3.5 考查要求
        3.3.6 实际问题
        3.3.7 真实情境
    3.4 试题分析小结
4 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
    4.1 巧用三重表征教学,发展宏微结合观念
    4.2 紧密现实情境与理论,深化原理的理解应用
    4.3 重视信息素养培养,强化证据推理意识
    4.4 积极组织多种实验,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4.5 联系素养考查要求,把控教学的深广度
    4.6 明确发展点与障碍点,融教学评于一体
    4.7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致谢

(4)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及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越轨创新行为的概念与测量
        2.1.1 越轨创新行为的概念
        2.1.2 越轨创新行为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1.3 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与测量
    2.2 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因素
        2.2.1 领导因素
        2.2.2 组织因素
        2.2.3 个体因素
    2.3 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
        2.3.1 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
        2.3.2 越轨创新行为与外界反应
        2.3.3 越轨创新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
        2.3.4 越轨创新行为与突破性创新产品
    2.4 越轨创新行为的研究评述
        2.4.1 未能基于组织规范理论解决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和测量问题
        2.4.2 忽视了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情境边界
        2.4.3 忽视了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与测量
    3.1 问题提出
    3.2 文献综述
        3.2.1 越轨创新行为相关概念的测量借鉴
        3.2.2 越轨创新行为测量的现状与不足
        3.2.3 越轨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与维度识别
    3.3 量表题项生成
        3.3.1 初始测量题项生成
        3.3.2 内容充分性检验
    3.4 越轨创新行为结构的实证检验
        3.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3.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3.4.3 信效度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差异化影响的情境边界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4.2.1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内容
        4.2.2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应用
        4.2.3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作用
    4.3 研究假设
        4.3.1 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
        4.3.2 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
        4.3.3 领导权变激励的调节作用
        4.3.4 领导容错性的调节作用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4.4.1 问卷设计
        4.4.2 测量工具
        4.4.3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4.4.4 正式调查
    4.5 数据分析与结果
        4.5.1 信效度检验
        4.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5.4 假设检验
        4.5.5 研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差异化影响的双刃剑机制研究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5.2.1 资源保存理论“增益-减损”模型的内容
        5.2.2 资源保存理论“增益-减损”模型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5.2.3 资源保存理论“增益-减损”模型对本研究的支撑作用
    5.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5.3.1 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
        5.3.2 资源整合的正向中介作用
        5.3.3 自我损耗的负向中介作用
        5.3.4 个人声誉在资源整合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5.3.5 心理韧性在自我损耗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5.3.6 个人声誉对资源整合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5.3.7 心理韧性对自我损耗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5.4.1 问卷设计
        5.4.2 测量工具
        5.4.3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5.4.4 正式调查
    5.5 数据分析与结果
        5.5.1 信效度检验
        5.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5.4 假设检验
        5.5.5 研究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管理启示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第3章调查问卷
附录3 第4章预调查
附录4 第4章正式调查(时间点1)
附录5 第4章正式调查(时间点2)
附录6 第5章预调查
附录7 第5章正式调查(时间点1)
附录8 第5章正式调查(时间点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1.2 技术创新理论
        2.1.3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2.1.4 技术经济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科技创新的影响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2.2.3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分析
    3.1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基本逻辑
        3.1.1 科技创新的内涵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1.3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逻辑分析
    3.2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检验
        3.2.1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
        3.2.2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3.2.3 实证结果的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4.1 科技创新的作用维度分析
    4.2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4.2.1 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
        4.2.2 科技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分析
        4.2.3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4.3 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4.3.1 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4.3.2 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4.3.3 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4.4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
        4.4.1 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4.4.2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5.1 原始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5.1.1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5.1.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5.2 产学研合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5.2.1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5.2.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5.3 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5.3.1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5.3.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5.3.3 测度结果与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一致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时代变更和创新发展的需要
        2.课改、高考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3.化学学科的特点
    (二)研究意义
        1.对学生的意义
        2.对教师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思维
        2.化学思维
    (二)研究现状
        1.化学思维的国外研究现状
        2.化学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思维心理学理论
三、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一)化学思维培养载体的选择
    (二)各类化学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1.分类与比较思维
        2.宏观与微观思维
        3.符号与表征思维
        4.变化与平衡思维
        5.定性与定量思维
    (三)高考对化学思维的考查
        1.高考对分类与比较思维的考查
        2.高考对宏观与微观思维的考查
        3.高考对符号与表征思维的考查
        4.高考对变化与平衡思维的考查
        5.高考对定性与定量思维的考查
    (四)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1.针对性策略
        2.整体性策略
    (五)教学案例——电解质的电离
四、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方案
        1.实践对象
        2.实践时间
    (三)实践结果分析
        1.教学实践前测成绩分析
        2.教学实践后测成绩分析
        3.课堂观察分析
五、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化学思维前测和后测试题
致谢

(7)中国制造业企业动态的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综述
        2.1.1 企业动态涵义
        2.1.2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企业动态
        2.1.3 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企业动态
        2.1.4 理论述评
    2.2 分析框架
        2.2.1 两条逻辑线索
        2.2.2 一个基本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异质性规模动态、生产率与市场存活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1.1 企业规模与市场存活
        3.1.2 企业生产率与市场存活
    3.2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3.2.1 模型设置
        3.2.2 变量选择
        3.2.3 数据处理
    3.3 实证结果分析
        3.3.1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3.3.2 Cox PH模型分析
        3.3.3 稳健性检验
        3.3.4 异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网络位置动态、吸收能力与企业生产率
    4.1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说
        4.1.1 多维企业网络及其位置动态
        4.1.2 网络位置动态与生产率
        4.1.3 企业网络位置与吸收能力
    4.2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4.2.1 模型设置
        4.2.2 变量选择
        4.2.3 数据处理
    4.3 基本估计分析
        4.3.1 基本估计结果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4.4 异质性分析
        4.4.1 产权异质性
        4.4.2 区域异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空间集聚动态、企业更替与区域生产率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5.2.1 模型设置
        5.2.2 变量选择
        5.2.3 数据处理
    5.3 基本估计分析
        5.3.1 基本估计结果讨论
        5.3.2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5.4 异质性分析
        5.4.1 时期异质性
        5.4.2 区域异质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异地进入、创新要素流入与区域创新空间收敛
    6.1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
        6.1.1 基本假设
        6.1.2 理论模型
        6.1.3 机制与假说
    6.2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6.2.1 模型设置
        6.2.2 变量选择
        6.2.3 数据处理
    6.3 基本估计分析
        6.3.1 区域创新的全局自相关检验
        6.3.2 区域创新收敛的估计结果
        6.3.3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6.4 区域创新收敛机制检验
        6.4.1 创新要素的调节效应机制
        6.4.2 创新要素的中介效应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企业异地进入与市场一体化的增长效应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2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7.2.1 模型设置
        7.2.2 变量选择
        7.2.3 数据处理
    7.3 基本估计分析
        7.3.1 基本估计结果讨论
        7.3.2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7.4 异质性分析
        7.4.1 时期异质性
        7.4.2 区位异质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启示与研究展望
    8.1 结论启示
        8.1.1 主要结论
        8.1.2 政策启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鲁科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教科书的比较
    2.2 教科书的编制
        2.2.1 科学素养背景下教科书的编制
        2.2.2 化学核心素养背景下教科书的编制
    2.3 “化学反应”概念知识的教学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教科书知识内容分析框架的构建
        3.2.2 化学教科书知识内容与学业质量水平的分析比较
        3.2.3 不同化学核心素养维度下化学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分析比较
4 理论基础
    4.1 化学核心素养
    4.2 内容分析法
5 研究设计与实施
    5.1 研究设计
    5.2 研究流程
    5.3 研究对象
    5.4 研究框架与方法
    5.5 研究工具
6 资料处理与分析
    6.1 化学教科书分析框架的厘定
        6.1.1 内容分析基元的确定
        6.1.2 分析框架及类目内容
    6.2 信效度检验
7 结果与讨论
    7.1 教科书知识内容的水平
        7.1.1 人教版教科书知识内容与学业质量水平的比较
        7.1.2 鲁科版教科书知识内容与学业质量水平的比较
        7.1.3 人教版、鲁科版教科书知识内容水平的比较
    7.2 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分布
        7.2.1 不同化学核心素养维度下人教版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分布
        7.2.2 不同化学核心素养维度下鲁科版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分布
        7.2.3 人教版、鲁科版教科书知识内容分布的比较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建议
    8.3 研究反思
        8.3.1 研究局限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一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内容分析法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标准
        (二)化学核心素养
        (三)教科书语言
        (四)一致性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加工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一致性分析理论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一、确定编码标准
        (一)确定内容主题和认知维度
        (二)课程标准进行编码
        (三)教科书语言进行编码
    二、SEC一致性检验
        (一)P值的计算
        (二)归一化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第四章 教科书的结构与逻辑
    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教科书的结构化分析
        (二)教科书文字内容的逻辑
    二、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教科书的结构化分析
        (二)教科书文字内容的逻辑
    三、第三节氧化还原
        (一)教科书的结构化分析
        (二)教科书文字内容的逻辑
第五章 教科书语言落实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分析与呈现
    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
        (二)第二课时(物质的转化)
    二、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第一课时(电解质的电离)
        (二)第二课时(离子反应)
    三、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二)第二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六章 教科书语言编写及教学建议
    一、教科书语言编写建议
        (一)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二)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二、教学建议
        (一)合理运用教材
        (二)深入学习课程标准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一)开发一致性研究工具
        (二)建构教材语言分析框架
        (三)动态分析教科书语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高考改革
        二、教学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研究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进阶研究概述
        一、学习进阶的理论基础
        二、学习进阶的概念
        三、学习进阶的构成要素
        四、学习进阶的构建
第三章 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进阶分析
    第一节 基于化学课程标准的进阶分析
    第二节 基于化学教材的进阶分析
    第三节 基于高考试题的进阶分析
    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重要概念图的建构
    第五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习进阶框架的建构
第四章 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进阶实证研究
    第一节 测验研究
        一、测验对象
        二、测验方案
        三、测验结果
    第二节 访谈研究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方案
        三、访谈结果
第五章 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进阶教学案例
    第一节 设计思路
    第二节 教学案例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氧化还原反应测试卷(前期)
    附录 B 氧化还原反应测试卷(后期)
    附录 C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从微观与宏观的视角认识“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 江婷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 ——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为例[D]. 潘艳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及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万鹏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5]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苗峻玮.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例[D]. 程佳艺.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国制造业企业动态的增长效应研究[D]. 嵇正龙. 西北大学, 2021(12)
  • [8]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鲁科版为例[D]. 颜妍.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9]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一章为例[D]. 高静.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10]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D]. 李铭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