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几点启示

学科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学科创新及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些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任瑜[1](2021)在《基于大学学科布局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大学学科布局,呈现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发展;重视成果转化、强化实践培养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将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形成行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大平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布局调整为实证案例,将该校光学工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生作为调研对象,以发明专利和学术论文为观测点,对比两个学科布局调整前后研究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结果表明两个学科的研究生在学科布局调整后,其科研创新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高,科研内容具有学科交叉性,科研方法得到进一步拓展。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对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期培养出坚定特色、强化应用、注重交叉的研究生人才。

樊丽霞[2](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在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这给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更大的挑战。本研究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新工科建设和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重点针对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概况、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梳理现有文献,发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课程建设,是目前新工科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亟待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怎样科学有效地建设课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重点探讨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和对策。首先,本文以“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围绕“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的过程和课程评价的选取这四个方面构建了贯穿全文的课程设计分析框架。其次,基于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和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本研究的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面向学生、教师和企业发放,并进行了教师访谈,以便明确不同主体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见解。通过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2.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3.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4.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最后,选取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欧林工学院及普渡大学,我国的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共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优秀案例,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有益举措,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二是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三是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四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提高新工科课程建设水平,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等。

刘晓佩[3](2020)在《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优化我国高等学校区域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成为建设教育强国“补短板”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签署的部省合建协议中,重点支持14所部省合建高校建设2-3个优势学科,通过优势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推动优势学科和特色行业与优势产业互动提升。因此,研究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服务地方特色行业与优势产业的能力和水平,聚焦评价优势学科的社会贡献度是考察部省合建高校建设效果的重要依据,成为部省合建高校建设研究的重要议题。优势学科作为学科发展的高水平形态,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前瞻性、特色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关注优势学科的建设,一方面,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是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优势学科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对于实现优势学科资源配置等“硬环境”以及“软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的社会贡献评价研究有利于带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取其精华,选取符合客观实际、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指标,构建符合部省合建高校特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既是“部省合建”政策实施动态调整的保障机制,也是激发高校自身发展的动力,为引导部省合建高校不断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提供借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寻求能够反映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指标,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以教育评价领域相关的专家为调研对象,检验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N大学与Z大学为评价对象,分析其在社会贡献的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水平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对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进行了阐述,并从研究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的必要性出发,阐释研究的可行性。第三章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通过收集、梳理,得出指标初始构建维度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其次,邀请相关领域的2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调查法,最终确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家合作、社会服务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选取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检验,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在第三章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N大学与Z大学为评价对象,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两所高校优势学科在社会贡献的现实状态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对策建议。根据第四章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能力的举措:第一,制定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引领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第三,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建设一支适应“本土”优势学科发展的学科队伍;第四,优化科研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五,加快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马俊敏[4](2020)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科既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学科发展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当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建设更是被奉为大学建设的核心,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不仅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也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对“双一流”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科学的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第三、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ESI学科数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个维度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总体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就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而言,第一,近年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有所提升,以学科水平适配度的提升最为显着,学科优势度的进步最为缓慢。第二,已有少数高校实现了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者的协调高质量发展,部分学校在三个维度中均取得了显着的提升。第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群体内部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差距显着,以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尤甚。(2)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看,第一,这一群体在学科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中的进步较为显着,而在学科优势度中的进步较小。第二,该群体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方面的协调性较为不足,仅少数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协调进步。第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方面的水平不高,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上,群体内部的水平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作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以及第一批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其二是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为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第一是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第二是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科水平协调、快速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强基固本。

李蓉芳[5](2020)在《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发展也亟待全新的突破。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技术生产力已拥有成熟的转化机制,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机制却仍处于萌芽阶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既为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知识资源,也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有效利用科研成果建设一流本科。大学的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是“高深学问”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形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科教融合”与“教学学术”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理论基础;科研与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活动,共享大学平台资源并交汇于学科知识系统,为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提供现实可能性。实践中,科研成果转化成本科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科研成果转化成“成文型”教材内容,科研项目转化成“活动型”实践教学内容,科研过程转化成“过程型”研究性教学。同时,通过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优化程序、循环程序以及渗透程序,实现教材体系的优化升级,学科知识系统的周期性更新,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我国“双一流”高校的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转化机制不完善的相关问题。研究中,通过比较分析5所“双一流”高校的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情况、实践教学项目以及科研课程群建设情况,发现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师生已初步形成成果转化的认知和需求,优势学科平台与教学平台互促发展,逐步形成以研促教的本科教育生态系统。但高校也面临着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性困境,集中表现为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总体偏低,激励机制不到位;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资源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学科间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悬殊,协同机制不完善。高校需要探索创新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的理论模型和实际对策。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存在三种可推广模式:“科教互动圈”、“课程压缩柱”、“成果知识库”;实践机制中,典型代表是日本大学的讲座制、小班研讨教学制、高校机构知识库机制。创新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要从转化体系、转化环境、转化资金保障及社会支持力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同时构建科研助推教学的本科生科研参与机制,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发展机制,打造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郭书剑[6](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付兴虎,付广伟,张燕君,刘丰,金娃,郭璇[7](2020)在《基于“三核多维”理念下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为研究视角,结合"三核多维"理念的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实践的启示,提出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三核多维"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通过对燕山大学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验证了这种新模式的优势和有效性。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还可以综合协调各种方式推进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纪安春,王群,王培杰,尹沛[8](2019)在《“双一流”建设对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发展历史沿革,各个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情况,并讨论了在首都师范大学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后物理系的发展方向.

肖建,张胜,郝学元,陈建飞,孙科学,郭宇锋,刘芫健[9](2019)在《面向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的综合训练平台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在以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竞赛提供了展现大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舞台。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创新中心承担了多项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与参赛任务。在优化培训课程体系、组建优质师资团队、多方获取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建设了面向全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综合训练平台,在多项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培训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一定成效与标志性成果,为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探索了新的途径。

王辉[10](2020)在《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立已来,发展迅速,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培养单位均保持较快增长,为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复兴繁荣,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懂技术的高级工程师,而且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格局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法治意识、工程伦理意识和生态意识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大国工匠,因此开展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研究,完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十分必要,这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对深化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思想进行了综述。(1)相关概念方面,如能力的概念与构成、素质的含义与特征;(2)理论基础方面,大工程观包括基本概述及其理论构成(大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工程伦理),胜任力理论涉及胜任力的定义、胜任力结构模型(胜任力基本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3)工程教育思想方面,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工程教育思想。第二,对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方面,发展历程包括工程硕士教育摸索期、起步期、稳定发展期、繁荣期等四个阶段,改革举措包括成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新增工程领域准入制度、制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等;(2)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方面,分析了国务院、教育部等颁布的相关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文本,总结出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方式注重产学结合等四个特征;(3)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概括出“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等问题。第三,设计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1)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大类工程领域的四大划分依据(行业分类、职业分类、专业分类、学科分类)、七大类工程领域及三方面培养目标;(2)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确立依据(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胜任特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人才标准等),能力素质结构(两大知识要求、三大素质要求、五大能力要求)。第四,开展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实证分析。(1)针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方面,包括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探索(探索性因子分析、能力素质结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及路径分析、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关系分析、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Ordinal回归分析(平行线检验和模型拟合结果、Ordinal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2)对专家的深度访谈分析方面,含有访谈对象确立、访谈提纲设计和访谈结果分析等内容。最后,提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以及本文研究总结。改革建议主要包括“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三大方面;研究总结包括研究局限及展望等。

二、学科创新及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些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科创新及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些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学学科布局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布局的特点及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1. 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的学科布局模式特点
    2. 以俄罗斯大学为代表的学科布局模式特点
二、学科布局影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例分析
    1. 发明专利方面
    2. 学术论文方面
三、调整学科布局,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 坚定特色调整布局,完善研究生特色培养
    2. 强化应用调整布局,提高研究生实践水平
    3. 注重交叉调整布局,锤炼研究生科研素养

(2)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研究
        (二)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
        (三) 关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
        (四) 已有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 新工科
        (二) 工科优势高校
        (三) 课程建设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二、本文课程建设的分析框架
        (一) 课程目标的确定
        (二) 课程内容的组织
        (三) 课程实施的过程
        (四) 课程评价的选取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第三章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问卷设计与访谈概况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三)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二、实证调查结果分析
        (一) 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调查分析
        (二)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三)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问题分析
    三、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总结
        (一) 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
        (二) 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
        (三) 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
        (四) 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
第四章 中美两国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
    一、中美两国案例高校的选取
    二、六所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的方案
        (一) 美国三所高校的工程教育改革
        (二) 我国三所高校的新工科建设
    三、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比分析
        (一) 课程目标层面
        (二) 课程内容层面
        (三) 课程实施层面
        (四) 课程评价方面
    四、中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 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
        (二) 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
        (三) 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
        (四) 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
第五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
    二、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
    三、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
    四、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2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3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企业问卷)
    附录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
致谢
卷内备考表

(3)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高校社会贡献倍受重视
        1.1.2 部省合建高校“引人注目”
        1.1.3 高校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 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比较研究法
        1.6.3 德尔菲法
        1.6.4 层次分析法
        1.6.5 实证研究法
第2章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2.1 相关理论依据
        2.1.1 综合评价理论
        2.1.2 测度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部省合建高校
        2.2.2 优势学科
        2.2.3 社会贡献
        2.2.4 评价指标体系
    2.3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2.3.1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2.3.2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3.3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带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4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评价研究的可行性
        2.4.1 社会贡献研究的继承性与科学性
        2.4.2 社会贡献研究的联系性与适应性
        2.4.3 社会贡献研究的特殊性与可测性
第3章 构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及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3.1.3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2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3.2.1 确定评价目标
        3.2.2 初建指标体系
        3.2.3 指标筛选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3.4 指标体系内涵解释
        3.4.1 人才培养
        3.4.2 科学研究
        3.4.3 国际交流与合作
        3.4.4 社会服务
    3.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5.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3.5.2 指标权重确定过程
第4章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实证分析—以N大学与Z大学为样本
    4.1 选择依据
    4.2 N大学与Z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4.2.1 N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4.2.2 Z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4.4 两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社会贡献数据比较研究
        4.4.1 两所高校单项数据比较
        4.4.2 两所高校综合数据比较
    4.5 两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4.5.1 学术队伍得到充实,但高层次人才稀缺
        4.5.2 产出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多,但质量有限
        4.5.3 授权专利数量增加,但成果转化率不够高
        4.5.4 对外开放力度有待提高
        4.5.5 社会服务的意识和机制存在偏差
第5章 提升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对策建议
    5.1 制定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引领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5.1.1 将优势学科发展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中
        5.1.2 地方政府支持优势学科建设,服务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5.1.3 高校立足产教融合政策,推动学科实力转化现实生产力
    5.2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
        5.2.1 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
        5.2.2 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5.2.3 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5.3 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建设一支适应“本土”优势学科发展的学科队伍
        5.3.1 加快遴选和培养学科带头人
        5.3.2 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梯队
        5.3.3 打破优势学科对外合作壁垒,拓展人才成长的国际空间
    5.4 优化科研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4.1 把打造科研“硬环境”作为基础条件
        5.4.2 把营造科研“软环境”作为重要支撑
        5.4.3 把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作为关键环节
        5.4.4 把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作为核心要素
    5.5 加快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5.5.1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政策
        5.5.2 完善高校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
        5.5.3 创新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应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述评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学科
        (二)世界一流学科
        (三)学科发展状态
        (四)学科建设
        (五)学科评价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研究办法
    一、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二、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办法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维度
        (三)数据处理
第四章 三类高校的学科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一、三类高校A、B、C三类学科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三)其他高校
    二、三类高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比较分析
    三、三类高校的学科覆盖面状况分析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三)其他高校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一、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学科板块中所占比例分析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三)其他高校
    二、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一级学科中所占比例分析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三)其他高校
    三、“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四、“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研究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一)学科整体实力
        (二)学科优势度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一)学科整体实力
        (二)学科优势度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五)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三、讨论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
        (二)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
    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
        (二)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文献综述
        1.2.2 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科研成果
        1.3.2 教学内容
        1.3.3 转化机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内在逻辑分析
    2.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必要性分析
        2.1.1 “高深学问”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形式
        2.1.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
        2.1.3 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
    2.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2.2.1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
        2.2.2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相交性
第3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践运行机制
    3.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主要形式
        3.1.1 “成文型”转化——科研成果向教材内容转化
        3.1.2 “活动型”转化——科研项目向实践教学内容转化
        3.1.3 “过程型”转化——科研过程向研究性教学转化
    3.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动态程序
        3.2.1 优化程序——科研成果推动教材内容体系的优选升级
        3.2.2 循环程序——基于知识周期的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循环转化
        3.2.3 渗透程序——基于人才培养的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渗透转化
第4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证分析——以5 所“双一流”高校为例
    4.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现状分析
        4.1.1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现状对比
        4.1.2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特征分析
    4.2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成效
        4.2.1 主体意识:高校师生初步形成成果转化的认知和需求
        4.2.2 平台建设:优势学科平台与教学平台互促发展
        4.2.3 转化环境:以研促教的本科教育生态系统建设
    4.3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性困境
        4.3.1 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总体偏低,激励机制不到位
        4.3.2 科研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
        4.3.3 科研成果转化的资源支持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
        4.3.4 学科间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悬殊,协同机制不完善
第5章 建构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可推广模式
    5.1 科教互动圈模式
        5.1.1 科教互动圈的理论模型
        5.1.2 科教互动圈拟解决的问题
        5.1.3 科教互动圈模式的实践——日本大学的讲座制
    5.2 课程压缩柱模式
        5.2.1 课程压缩柱的理论模型
        5.2.2 课程压缩柱拟解决的问题
        5.2.3 课程压缩柱模式的实践——小班研讨教学制
    5.3 成果知识库模式
        5.3.1 成果知识库的理论模型
        5.3.2 成果知识库拟解决的问题
        5.3.3 成果知识库模式的实践——高校机构知识库机制
第6章 推动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创新
    6.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的优化设计
        6.1.1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为成果转化提供全程保障
        6.1.2 营造开放包容的转化环境,鼓励转化形式多元化
        6.1.3 强化转化资金保障,提倡多学科成果转化资源共享
        6.1.4 吸纳社会支持力量,提高多元主体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6.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创新的基本对策
        6.2.1 构建科研助推教学的本科生科研参与机制
        6.2.2 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发展机制
        6.2.3 打造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7)基于“三核多维”理念下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二 “三核多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 “三核”的构建与实践
        1.以学生为核心:
        2.以课题小组为核心:
        3.以项目小组为核心:
    (二) “多维”的构建与实践
        1.课题嵌入维度:
        2.系统推进维度:
        3.创新实践维度:
        4.交叉合作维度:
        5.会议交流维度:
        6.案例教学维度:
        7.专题研究维度:
    (三) 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三 结语

(8)“双一流”建设对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学科介绍
    1.1 物理系发展沿革
    1.2 物理学学科基础和研究特色
    1.3 科学技术史学科基础和研究特色
    1.4 光学工程的研究特色
    1.5 师资力量
    1.6 教学科研成果
2 人才培养和突出成果
    2.1 人才培养途径和目标
    2.2 国际视野的塑造
    2.3 人才培养成果
3 学科发展方向
    3.1 利用现有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3.2 面向国家需求,超前布局学科平台建设
    3.3 推进国际合作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3.4 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
4 结束语

(9)面向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的综合训练平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主要研究与建设内容
2 平台建设与培养体系实施过程
    2.1 建设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培训课程体系
    2.2 整合多学院师资力量,组建专业指导团队
    2.3 深度开放创新实验室,建立学长导师制度
    2.4 强化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
    2.5 积极承办高水平学科竞赛活动
3 主要效益与学生标志性成果
4 存在的问题
5 结语

(10)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2.1.2 素质的含义与特征
        2.1.3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大工程观理论
        2.2.2 胜任力理论
    2.3 工程教育思想
        2.3.1 美国工程教育思想
        2.3.2 欧洲工程教育思想
        2.3.3 日本工程教育思想
第3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
    3.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
        3.1.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举措
    3.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
        3.2.1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
        3.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特征
    3.3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
        3.3.2 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
        3.3.3 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
第4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设计
    4.1 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4.1.1 大类工程领域的划分依据
        4.1.2 大类工程领域及培养目标
    4.2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4.2.1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
        4.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
第5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实证分析
    5.1 研究生问卷调查研究
        5.1.1 能力素质结构探索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1.3 Ordinal回归分析
    5.2 专家深度访谈分析
        5.2.1 访谈对象确立
        5.2.2 访谈提纲设计
        5.2.3 访谈结果分析
第6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
    6.1 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
    6.2 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6.3 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学科创新及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些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学学科布局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实证研究[J]. 赵阳,任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樊丽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D]. 刘晓佩. 南昌大学, 2020(01)
  • [4]“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D]. 马俊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D]. 李蓉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基于“三核多维”理念下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 付兴虎,付广伟,张燕君,刘丰,金娃,郭璇. 教育现代化, 2020(02)
  • [8]“双一流”建设对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纪安春,王群,王培杰,尹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9]面向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的综合训练平台建设[J]. 肖建,张胜,郝学元,陈建飞,孙科学,郭宇锋,刘芫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10)
  • [10]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D]. 王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学科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几点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