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初报

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初报

一、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的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20)在《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文中研究指明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与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互惠共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广谱的杀虫和抑菌活性,其分泌的杀虫毒素以及抑菌活性物质中包括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为了明确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本研究对其基因组中的几丁质酶基因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随后测定了重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生物活性,最后通过敲除几丁质酶基因Xn-chi60和Xn-chi70来了解这两种几丁质酶与Xn-Tc毒素的关系。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嗜线虫致病杆菌基因组中含有4个几丁质酶基因和1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其编码的几丁质酶分别属于18家族几丁质酶和20家族几丁质酶。通过对GenBank中嗜线虫致病杆菌基因组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了 2个18家族几丁质酶基因 Xn-chi60和Xn-chi70(登录号:KC701470 和 KC701471)、2 个 20家族几丁质酶基因Xn-chi1 01和Xn-chi25(登录号:MT199128和MT219905)和1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Xn-cbp(登录号:KY817118)。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Xn-chi60基因序列全长为1608bp,编码535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59.3kDa,等电点为4.51;Xn-chi70基因序列全长为1947bp,编码648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72.4kDa,等电点为4.89;Xn-chi101基因序列全长为2700bp,编码899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101.43kDa,等电点为6.94;Xn-chi25基因序列全长为678bp,编码225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25.31kDa,等电点为10.21;Xn-cbp基因序列全长为600bp,编码199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22.08kDa,等电点为8.00。这五种蛋白均为水溶性蛋白,都不含跨膜结构域,除Xn-Chi60和Xn-Chi70外,其余三种蛋白均含有信号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Xn-Chi60蛋白含有19个α螺旋和14个β折叠;Xn-Chi70蛋白含有24个α螺旋和20个β折叠;Xn-Chi101蛋白含有25个α螺旋和36个β折叠;Xn-Chi25蛋白含有8个α螺旋和6个β折叠;Xn-CBP蛋白含有4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三级结构预测显示,Xn-Chi60和Xn-Chi70蛋白具有典型的(β/α)8双桶结构,属于18家族几丁质酶;Xn-Chi101和Xn-Chi25蛋白具有α/β桶形折叠,属于20家族几丁质酶。从进化图谱中可以看出18家族几丁质酶Xn-Chi60和Xn-Chi70来自于同一分支,20家族几丁质酶Xn-Chi101和Xn-Chi25来自于同一分支,Xn-CBP与致病杆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细菌的几丁质结合蛋白来自于一个分支。2.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及重组蛋白的纯化。构建了Xn-chi101基因和Xn-cb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hi101和pET-28a-cbp,分别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Es cherichi coli)Transetta(DE3)和 Trans 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了重组蛋白Xn-Chi1 01和Xn-CBP。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在诱导温度为28℃,IPTG浓度为0.5mmol/L时,包涵体表达量最高。经过对包涵体的变复性后,均得到了条带单一的可溶性蛋白。底物结合性试验结果表明,Xn-CBP对胶体几丁质的结合能力最强。3.明确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的酶学特性。利用DNS法对重组几丁质酶Xn-Chi60、Xn-Chi70和Xn-Chi101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Xn-Chi60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Ca2+、Cu2+、Fe3+、DTT、SDS和EDT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Zn2+和Mn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Xn-Chi70 的最适 pH 为 6.0,最适温度为 50℃,Ca2+、Cu2+、Fe3+、Fe2+、DTT、SDS和EDT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Zn2+和Mn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Xn-Chi101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Ca2+、Cu2+、Fe3+、DTT和SDS对该酶有抑制作用,Mg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底物特异性以及酶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几丁质酶均能特异性的结合胶体几丁质,且Xn-Chi70的结合能力高于Xn-Chi60和Xn-Chi101。4.重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和抑菌活性。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mg/mL时,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体重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Xn-Chi70对棉铃虫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与Bt-Chi73类似,体重抑制率超过90%。不同的几丁质酶对Bt Cry1Ac毒素和Xn-Tc毒素增效作用差别较大,其中Xn-Chi70对Bt Cry1Ac毒素和Xn-Tc毒素的增效作用均最高,与Bt-Chi73类似。Xn-Chi101的增效作用不明显,Xn-Chi60和Xn-CBP无增效作用,但是Xn-CBP能提高几丁质酶对毒素的增效作用。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对葡萄白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马铃薯黑痣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总体来看,来自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的抑菌活性明显低于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Chi73。5.明确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Xn-Chi60和Xn-Chi70与Xn-Tc毒素的关系。通过pJQ200SK自杀质粒敲除系统成功的筛选出了Xn-chi60单基因敲除株、Xn-chi70单基因敲除株以及Xn-chi60和Xn-chi70双基因敲除株。提取野生型菌株以及敲除株的Xn-Tc毒素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Xn-chi60单基因敲除株、Xn-chi70单基因敲除株以及Xn-chi60和Xn-chi70双基因敲除株Xn-Tc毒素对棉铃虫的毒力较野生型菌株分别降低了 3.861倍、4.517倍和102.240倍。该结果说明这两个几丁质酶的存在对Xn-Tc毒素的毒力是不可或缺的。

孙崇伟[2](2019)在《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测定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防治中大型天牛中老熟幼虫和蛹的重要寄生性鞘翅目天敌昆虫,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及人工大量繁育、释放技术已有大量研究,经接种式和淹没式释放至林间,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仍存在花绒寄甲在林间扩散规律不清楚、控制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个体大小、性别和饲喂等情况下花绒寄甲成虫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明确影响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重要因子,为明确花绒寄甲在林间的扩散规律和控制范围及利用无人机释放花绒寄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处理下,随温度的升高,花绒寄甲成虫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显着增加,但是飞行速度无显着差异,较小个体(0.01g-0.02g)的花绒寄甲成虫于20℃飞行距离最大为96.27 m,温度超过30℃,其飞行距离差异不显着。较大个体(0.02g-0.03g)花绒寄甲成虫在30℃飞行距离达到最大,为89.88 m,温度升高其飞行距离不再增加。2.个体较小的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前后的飞行距离、飞行时间和飞行速度均无显着变化,表明较小个体花绒寄甲成虫的生殖经历对其飞行能力无显着影响。产卵后的不同个体大小的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间也无显着差异。个体较大的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后的飞行距离显着长于未产卵的个体,表明较大个体花绒寄甲成虫的生殖经历对其飞行距离的影响较大。3.花绒寄甲雌雄个体之间的飞行距离、飞行时间和飞行速度均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性别对花绒寄甲飞行能力的影响较小。4.花绒寄甲成虫个体大小与其飞行距离、飞行时间和飞行速度无明显关系,表明花绒寄甲成虫的飞行能力与个体大小关系不大。5.花绒寄甲成虫在饲喂与不饲喂条件下的飞行距离无显着差异,表明花绒寄甲成虫饥饿一周左右对其飞行距离的影响不大。饲喂后个体较小的花绒寄甲成虫飞行时间长于不饲喂个体,饲喂与不饲喂对个体较大的成虫飞行时间影响不大。饥饿处理对花绒寄甲成虫飞行速度的影响显着。因此,温度、生殖行为以及饥饿处理均能一定程度影响花绒寄甲的飞行能力,其中温度的作用最明显,2535℃条件下花绒寄甲的飞行能力较强,适宜田间释放。为了尽可能的扩大花绒寄甲成虫的扩散范围,进而达到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天牛类害虫效果最大化的目的,建议在2535℃林间释放花绒寄甲。

罗兰[3](2018)在《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人类的重要经济作物,产值占我国经济作物的一半以上,是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的农作物。同时棉花产业作为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又是新疆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对象,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一直是危害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本文通过比较新疆不同生态区域棉铃虫成虫盛期发生量、田间卵量、田间幼虫量与当地气象因子、麦田面积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防治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比率等因子之间关系基本得出如下结论:在南疆阿克苏市、北疆沙湾县棉铃虫有完整的3代,东疆吐鲁番市棉铃虫有完整的4代。南疆阿克苏市每年5月19日-21日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6月底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8月中旬二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东疆吐鲁番市每年4月下旬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6月上旬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7月上旬2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且持续发生。北疆沙湾县每年6月上旬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2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前一个月的平均气温对棉铃虫成虫始见期影响较大,即3月日平均气温越高,南疆阿克苏市、吐鲁番市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就越早;4月日平均气温越高,北疆沙湾县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就越早。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当月的日平均气温对成虫始见期基本无影响。根据棉铃虫在我国和全球其他产棉区的分布情况,也可看出棉铃虫基本适于略偏干旱的环境条件。以往研究表明温度在25℃~30℃是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但18℃~30℃皆存在棉铃虫蛹滞育现象。阿克苏市4月平均气温越高,棉铃虫成虫盛期发生量越大。原因是该月日平均气温大多都在14.9℃~18℃,只有2016年为18.1℃,滞育蛹较少。南疆阿克苏市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与麦田面积增减无相关性。北疆沙湾县麦田面积增加越多,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越大。该结果可能与当地麦田的种植面积有关。阿克苏市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沙湾县8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以上结果符合温度在25℃~30℃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规律。阿克苏市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与6月降水量关系较为紧密,6月降水量越大越不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沙湾县7月降水量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8月降水量越大越不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证明降水对棉铃虫的卵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导致幼虫量有所下降。吐鲁番市6月平均气温对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量影响较大,即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说明25℃~30℃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吐鲁番5、6月降水量越少,一代成虫发生量越大,证明降水量减少,田间虫卵不被冲刷,不会影响成虫发生量。阿克苏市、沙湾县麦田增减比率对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影响较大,即麦田面积增加,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越大。一代棉铃虫主要为害小麦和玉米,当地小麦的种植面积越大,为一代棉铃虫幼虫提供的食物越丰富,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阿克苏市8月降水量增加有利于二代田间卵的发育。吐鲁番市试验开展年份大多属偏干旱年份。7月降水量增加有利于二代棉铃虫田间卵的发育。因南疆阿克苏市和东疆吐鲁番市气候干旱,很少有大雨或暴雨,对田间卵的冲刷作用有限,棉铃虫的发育相对湿度在70%以上,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的降水是有利于棉铃虫卵的发育。阿克苏市7月平均气温越高,二代成虫发生量越大。吐鲁番市6月平均气温对二代成虫发生量呈正相关,即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二代成虫的发生。在南疆和东疆预测二代棉铃虫成虫发生量时6月和7月的平均温可作为参考。东疆吐鲁番市7月降水量越多,二代成虫发生量越大,也可作为测报依据。吐鲁番市三代田间卵量与7月降水量呈负相关性,即7月降水量越大,三代田间卵量越少。北疆预测三代田间卵量时可参考9月降水量,9月降水量越大,田间卵量越少。由此可见一次较大的降水量能冲刷掉棉铃虫卵和部分低龄幼虫,使棉田卵量显着降低。阿克苏市三代实际用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比率与三代平均亩残虫量无显着相关性。吐鲁番市三代实际用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比率与三代平均亩残虫量呈负相关性。可见两者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反比例关系,增加用药面积的同时,还应考虑抗药性、施药水平等因素。

张智[4](2013)在《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农作物重要害虫大部分都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性害虫以其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始终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与耕作方式变更等原因,近年来,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连年暴发成灾,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螟、小地老虎和黏虫等也呈现间歇性、局部大面积暴发的态势。为了提高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及时开展有效防控,减少农业损失和药剂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高空诱捕器和自动分时段取样的探照灯诱虫器等监测设备,在北京延庆、吉林公主岭和内蒙古锡林浩特等多个监测点获得的多年野外虫情,对我国北方多种夜行性昆虫的探照灯诱虫数量与高空取样结果之间的关系,多种昆虫的扑灯类型和迁飞性昆虫的上灯节律及其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和重大迁飞性害虫小地老虎和黏虫,除分析探照灯下的种群动态以外,又结合垂直监测昆虫雷达获得空中虫情、卵巢解剖数据、地面和空中气象资料、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收集的各地虫情数据等,综合运用GrADS、HYSPLIT、ArcMap等图形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重点研究了种群动态与各种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种群波动与空中风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二点委夜蛾的虫源性质及其迁飞的可能性。本文主要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结果:1.新设计的空中诱捕器可在空中风力不足以张开拖网的情况下进行空中取样,并可有效防止诱捕昆虫的逃脱。试验表明,该诱捕器在200400m高度可捕获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等7目的多种昆虫;高空取样结果证实了探照灯诱虫器在辅助雷达进行迁飞目标识别中的作用。2.探照灯分时段诱捕数据表明,直翅目的东方蝼蛄、北京油葫芦和鞘翅目步甲类等优势种属于非整夜扑灯型,脉翅目的大草蛉和丽色草蛉,鳞翅目的草地螟、玉米螟、甜菜白带野螟、小菜蛾和大多数夜蛾科种类都属于整夜扑灯型。不同种类其扑灯节律明显不同,迁飞习性是影响其在探照灯诱捕器内出现节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轨迹模拟限制在10h以内时,分时段参数化所得的结果并不是传统方法所得结果在距离上的简单缩短,而是涉及更多的虫源地、可能的降落地点和运转路径。但随着轨迹模拟时间的延长,两种方法得到的虫源地信息基本相同。3.综合分析表明,二点委夜蛾可以在北京延庆地区越冬。二点委夜蛾在河北栾城1年发生4代,北京延庆1年发生3代,两地的雄虫诱集总量均极显着高于雌性,实际性比显着或极显着小于1的天数,在两地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8%和30%。种群波动影响性比变化,当种群处于上升期时,二点委夜蛾成虫的性比极显着高于1,当种群进入平缓期后,性比接近于1或极显着小于1。北京延庆探照灯诱集的一代成虫数量不符合正态分布,一代成虫出现两个明显高峰,高峰期诱虫数量与空中925hPa的偏南气流密切相关。北京周边地区的监测数据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期增长,初步判断二点委夜蛾是一种兼性迁飞昆虫,北京延庆一代成虫除包含本地种群外,还包括从河北和天津迁飞或扩散而来的个体。4.室内饲养和吊飞发现,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和飞行能力可能导致性比发生变化。一代发生区,3-4月份的温度和降水对当年小地老虎的发生程度具有重要影响,4月份温度偏高,降水量较大的年份小地老虎发生重,反之较轻;6月下旬小地老虎迁飞高峰期的雷达回波高度主要在500m以下,300400m是其主要的飞行高度。垂直雷达监测和夜间定时取样均表明小地老虎可以整夜迁飞。风场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系统可促进小地老虎的迁飞与危害。5.2008-2012年,各年累计诱集黏虫量分别为5,105头、3,981头、11,385头和50,584头,诱集数量在年度间存在极显着差异,2012年是黏虫诱集数量最高的一年。气象分析表明,适宜黏虫繁殖的气象条件是导致2012三代黏虫大暴发的直接原因。7月份适宜黏虫扩散的天气系统是三代黏虫暴发的外在动力。北京延庆监测点二代黏虫成虫诱集数量与空中气流的运转方向密切相关,轨迹分析显示华北北部地区三代黏虫大暴发的虫源大部分是从周边地区迁飞扩散而来,是迁入种群和本地种群在适宜气象条件下共同繁殖的结果,与东北黏虫种群关系不大。东北地区三代黏虫的虫源大部分来自本地,受偏西气流和降雨的影响,东北地区二代成虫不能有效迁出,黑龙江北部二代成虫在偏南气流的运载下向南迁飞,受锋面天气影响降落在黑龙江、吉林交界处,与东北地区北部和华北地区迁入的成虫汇集后,造成了东北局部地区的严重发生。三代黏虫回迁期,由于受东北和华北地区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很难形成合适的偏北气流,9月中下旬,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农作物接近成熟期,基于上述因素,预测4代黏虫不会在全国大面积暴发,后期实际发生情况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王凤龙,任广伟,张成省[5](2012)在《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指出本报告综述了近两年来我国烟草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烟草病理方面,对烟草与病原物互作、重要病害病原物变异进行了研究,研发了重要病害的分子检测技术,并对生产上发生的新病害种类进行了鉴定。在烟草昆虫方面,开展了重要害虫控制基础及抗药性研究,明确了B型烟粉虱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关系,初步明确了茉莉酸甲酯在烟草诱导抗虫性方面的作用,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烟草及有害生物的影响。以生物防治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分离鉴定、筛选评价了大量优良生防菌株,优化了拮抗菌株的生产工艺。部分天敌的保护和商品化生产日益成熟,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以农药减量控害、节本增效为目标,从农药、药械和施药方式等方面入手,开展了精准高效施药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日趋完善,制定了一批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农药大田对比试验网络进一步健全,农药管理更加规范,使用技术更趋合理。本报告还讨论了国内外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存在的差异,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重点研究方向。

缪卫国[6](2009)在《转hpa1Xoo基因棉花抗病虫防卫反应与全基因组转录谱分析及棉花角斑病菌hpaXm基因的功能》文中提出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来源。在许多植棉国家,棉花黄萎病、枯萎病是危害棉花的两大病害。从1993年以来,黄萎病在我国严重发生,发病面积占全国植棉面积的50%左右,每年损失皮棉约10万吨。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控制该类病害的危害。通过植物基因工程,可以把优良抗性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对植物进行定向改造,从而培育新的优良抗病品种,为棉花黄、枯萎病的有效防治开辟了新的防治途径。已经证明harpin是一类蛋白激发子,具有无毒、无公害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先前研究表明喷施harpin能增强植物抗病、抗虫性,而内源表达harpin显示转基因植物(水稻、烟草、梨等)能抗多种病害。由此,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harpin编码基因hrp导入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中,是否会使棉花获得各种抗性及其它有益表型呢?此外,harpin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理和作用位点还不是很清楚,尤其在无胁迫下内源表达的harpin对植物的防卫、生长发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研究将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的hpa1xoo基因转入棉花,使harpin的多种功能在棉花中得以表达,获得抗棉花黄、枯萎病等多种有益表型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并力图解析harpin对植物的作用机理;与此同时,我们还从棉花角斑病菌(X. citri subsp. malvacearum)基因组中克隆了编码harpin的hpaXm基因。现将结果分述如下:利用含有农杆菌T-DNA区的重组质粒,结合花粉管通道技术,将hpa1xoo基因分别转化陆地棉品种中棉35(Z35)、海岛棉品种新海21等棉花品种,通过苗期的卡那霉素或除草剂筛选并结合室内和病圃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单株筛选,获得了30份转基因材料。在卡那抗性植株筛选基础上,大部分转基因植株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即后代存在3:1或者1:3的分离。部分转基因株系到T6代就具有100%的纯合株系(如T-34部分单株株系后代)。同时采用农杆菌茎尖介导法,也获得携带有hpa1xoo基因的转基因植株。选择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加代选育,在棉花黄、枯萎病病圃进行了抗病性、农艺性状评价,以及采用生测法评价转基因植株的抗虫性。供试转基因材料中,针对棉花黄萎病,获得了抗病材料(系)8个,耐病材料(系)8个,病指范围在13.75%-38.49%,转基因材料病指均低于出发品种(Z35),Z35病指为45.34%。与Z35相比,转基因棉黄萎病平均发病率减少42.9%,病指减少7.35%-26.22%;枯萎病病指减少52.46%-59.02%;立枯病病指减少58.70%-59.24%。在抗虫性调查的初步结果中,部分转基因材料(如T-3、T-34)对棉铃虫表现出较好的抗性。饲喂T-34棉叶的棉铃虫发育明显迟缓,直至死亡,5天后棉铃虫死亡率为90.95%,而饲喂Z35棉叶的棉铃虫死亡率为12.20%。这些结果表明harpinxoo的表达赋予转hpa1xoo基因棉花抗病虫性。转基因抗病材料的棉铃有大、有小。生长前期,转基因植株的株高一般低于出发品种,但开花以后至成熟,转基因材料的生长逐渐与出发品种接近,与出发品种无显着性差异。转基因棉花生育期为120-121天,长于Z35(116天)。部分转基因材料在农艺性状方面优于Z35,如转基因株系T-33,在棉花吐絮期(2007),与Z35相比,无效枝数低了0.12个,有效桃数多了0.1个;转基因株系T-34果枝数比对照Z35多了0.1个。部分转基因材料田间吐絮较畅,纤维品质有所改善。2006年通过农业部棉花纤维检测中心检测,转基因材料T-33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0mm,对照Z35的纤维长度为28.8mm;纤维整齐度方面,所有转基因材料(85%)都高于出发品种(83%);马克隆值方面,所有的转基因材料为B级,对照Z35为C级。转基因株系T-34纤维伸长率为5.8%,而对照(Z35)的纤维伸长率为5.5%。因此,综合诸多性状,我们选择转基因植株T-34(或T-33)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从PCR扩增到目的基因(hpalxoo)的阳性植株中选择了T-34和T-33,作进一步的分子鉴定。PCR Southern blot和基因组Southern blot确定了hpalxoo已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且具有至少3个拷贝,提取PCR检测均为阳性的植株的可溶性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分析,在PCR阳性植株中可检测到harpinxoo蛋白的表达。RT-PCR结果同样证实了hpa1xoo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采用免疫胶体金定位技术,观察到harpinxoo免疫金颗粒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细胞壁上,胶体金颗粒在转基因植物细胞壁上呈10-20粒簇状特异性分布,在叶绿体或线粒体上则未见到特异性吸附,这个结果说明harpinxoo在转基因棉花中作用位点是细胞壁。同时,采用PCR和Bt蛋白检测试纸条方法检测转基因材料中是否含有B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结果表明供检测的转hpa1xoo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是由于取食表达harpinxoo 6勺植株引起的,而与Bt基因无关。表达harpinxoo转基因棉花材料T-34在田间和室内均对棉花黄萎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因此,我们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验证T-34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机理。通过T-34悬浮细胞与棉花黄萎病菌分生孢子共培养,转基因棉花T-34的悬浮细胞的生存能力显着高于其出发品种Z35。在无病原菌侵染时,T-34叶片的H202积累高于Z35,但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氧爆发(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 ROI)现象,说明T-34较Z35更易处于一种引发状态(Priming state),一旦遭到病原菌侵染,T-34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受到抑制,在T-34叶组织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氧爆发和微过敏(Micro HR)现象,H202含量也有较高的积累,并呈现病原菌与植物非亲和互作的双峰典型特征,而在Z35叶组织中没有观察到氧爆发和微过敏。与这种现象一致,通过Real Time-PCR检测,氧爆发和微过敏的标志基因ghAOXl、hsr203J及hinl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显着高于出发品种。这些结果证明了,由于harpinxoo在转基因植物体中的表达,激活了植株对病原菌攻击的防卫反应,harpinxoo是植物与病原菌非亲合互作中必要的激发子。Harpin赋予转基因棉花多种抗性和多个有益的农艺性状表型,但是在无胁迫下harpin影响植株的分子模式还不清楚。为此我们使用棉花12K cDNA芯片,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分析了harpinxoo转基因棉花(T-34)与其出发品种(Z35)的全基因组转录谱,从而使我们能够广泛理解harpinxoo是如何在转基因棉花中调控基因表达的。结果显示,与Z35相比,在T-34叶片中存在530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很多基因涉及过敏性细胞死亡(hypersensitive cell death, HC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生长素(auxin)、脱落酸(abscisic acid)和乙烯(ethylene, ET)等基本防卫反应途径。在转基因棉花中,Harpinxoo作为内源激发子,与受体作用或者直接作用于一些蛋白激酶,造成编码NADPH氧化酶、NAD泛素氧化还原酶、离子通道蛋白(如CLC-C)钙结合蛋白、苯丙氨酸裂解酶(PAL2)、植保素合成酶(如CHS)、MAPK激酶等蛋白酶的基因上调表达,并通过乙烯或生长素转录因子(如ERF、ARF)等进一步激活下游防卫和生长发育有关的反应。Harpinxoo在转基因棉花中调控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符合生长素信号途径;同时,在LRR-PRKs途径中多个激酶编码基因的表达,表明LRR-PRKs在harpinxoo诱导的信号传导中也担任重要角色。通过对芯片上9个防卫相关基因采用定量或半定量PCR验证,显示芯片数据具有88.98%的可信度。经Realtime PCR检测,病原菌侵染后,6个防卫相关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超表达。这个结果进一步说明在无胁迫下harpinxoo的表达赋予转基因棉防卫水平高于其受体,并保持着基本的防卫水平,但在遭受病原菌胁迫下,harpinxoo的表达具有增强转hpalxoo基因棉防卫水平的能力。同时,差异表达基因中的共性上调和下调表达以及涉及能量产生和消耗途径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这些结果意味着在无胁迫下转基因植物体中维持着一种能量平衡,仅仅当病原菌侵染时才在植物体中产生高能量的需求。用转hpa1xoo基因棉花新鲜叶片饲喂棉铃虫,造成棉铃虫发育明显迟缓。为了更好地解析这一现象,将转基因棉花T-34和出发品种Z35叶片分别饲喂棉铃虫,提取棉铃虫幼虫RNA,利用和棉铃虫同属鳞翅目的家蚕的23K寡核苷酸(Oligo)探针,通过生物芯片技术,制作了其Oligo表达谱芯片。芯片结果显示检测到了2927个基因,T-34对Z35在转录水平上存在有8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Ratio值大于2.0的上调表达基因有328个,Ratio值小于0.5的下调表达基因有544个。872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13种生物功能,96个通路(pathway)。棉铃虫取食表达Harpinxoo的棉花叶片后,激发棉铃虫体内编码蛋白水解酶、细胞色素P450等的基因超表达,打破了离子调节体系和渗透压平衡体系,消耗棉铃虫的大量ATP,从而影响棉铃虫蛋白酶分解和合成、ATP合成等多个生物途径的正常代谢,造成棉铃虫不能很好取食。因此,采用芯片技术,通过异源家蚕oligo芯片信息的比对,初步解析了转hpalxoo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机理,可能与棉铃虫取食后正常代谢受到干扰,影响发育有关。本研究结果为hpa1xoo,作为新的基因资源用于抗棉铃虫育种提供了初步证据,并为抗棉铃虫机理研究展示了新的途径。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E.F. Smith) Dye (Xcm)是引起棉花角斑病的病原。2006年该病菌学名更名为X. citri subsp. malvacearum nov. comb. nov. nom. nov. (Xcm)。在Xanthomonas中一些编码harpin的基因已经被克隆,但在Xcm中尚未有该基因克隆的报道。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编码harpin like protein的hpaXm基因。用PCR技术从Xcm基因组中扩增了hpaXm基因。该基因具有402bp,其编码的蛋白为HpaXm,含有133个氨基酸,大小为13.3kD,GC含量为60.70%,富含甘氨酸,含量为21.80%,缺乏半胱氨酸。HpaXm的GST融合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是IPTG0.05mM、37℃3h。纯化的HpaXm具有热稳定性,煮沸或未煮沸处理的HpaXm都能在烟草上激发HR.HpaXm能够增强烟草对TMV的抗病性,也能激发nprl、hsr203Jpr-la、pr-1b等防卫基因的表达。在Xcm基因组中,采用TAIL-PCR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方法,在hpaXm左翼扩增到了与X. oryzae pv. oryzae中hrcC基因具有93%同源性的1826bp序列,命名为hrcCXm,但在hrcCXm与hpaXm之间有704bp的间隔序列;在hpaXm右翼,扩增得到了与X. oryzae pv. oryzae中hpa2基因具有89%同源性的630bp序列,命名为助a2Xm。在HpaXm蛋白序列中存在有两个Alpha helix区域。HpaXm可能拥有Coiled coil区域及亮氨酸拉链。通过完整地氨基酸序列及N端a-helix中13个保守的残基(H2N-SEKQLDQLLTQLI-COOH)进化树分析,HpaXm与HpaGXac、HpaXac进化关系要比与Hpa1Xoo和Hpa1Xoc更近。我们对HpaXm N端α-helix区域中含有两个heptad的多肽(39-LDQLLTQ-LIMALLQ-52)进行合成,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其能在烟草上诱导HR;改变相应残基的该多肽衍生物HpaXmAT44C和HpaXmAM48Q,显示出HR活性减弱的表型。通过信号肽软件预测和GST检测实验,在HpaXm的N端可能具有潜在的信号肽,可能以sec-dependent pathway必出胞外。

崔金杰,陈海燕,赵新华,雒珺瑜[7](2007)在《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历程与展望》文中提出汇总了我国棉花害虫研究领域不同年代代表性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论点,并进行了点评。尽管我国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但存在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和没有充分发挥自然控害作用的问题。指出我国在棉花害虫中长期预警、群落演替、抗性治理、重大害虫迁飞规律、增强自然控害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建议加强基础工作和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新型化学农药,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机械化水平,加强生物防治研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防治病虫害中的作用。

向玉勇[8](2007)在《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地剪、切根虫等。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全国性的农业重要害虫,但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利用光镜、电镜(EM)、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触角电位(EAG)、风洞和田间试验等技术与方法,首次对我国小地老虎的性信息素通讯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探明我国小地老虎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并探索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小地老虎的新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小地老虎生物学研究:在室内对小地老虎的生物学特性及性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小地老虎的羽化率在不断地下降,但其性比始终在0.45~0.56之间上下波动。小地老虎羽化1天后才可以进行交配,雄蛾和雌蛾都可以多次交配,且交配能力受性比的影响很大。婚飞和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晚上熄灯的后半夜(00∶30~04∶00),交配历时15~45min。成虫寿命是雌蛾长于雄蛾,并且随其交配状况而变化,未交配的成虫寿命稍长些。交配次数对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都显着地增大。2.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的部位和超微结构观察: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观察了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的部位和超微结构,发现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之间的节间膜腹面,是一个完整的能够外翻的腺体上皮。一般情况下,它随第8、9节一起套缩在第7腹节之内,在求偶时腹部末端外伸露出节间膜,它也由褶展开为一黄白色的囊泡。腺体表面分布着饱满的锥形体,羽化后3天未交尾的雌蛾腺体细胞呈单层排列,腹面中央由密集的柱形上皮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向两侧延伸至背部,其形状由柱形逐渐变为扁平形,细胞核为椭圆形,细胞与细胞间有明显的胞连接,细胞基底膜基褶较多,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内表皮上有多层几丁质,外角质层染色较深,细胞质中含有空泡、线粒体、脂质粒和光面内质网。3.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提取及成分和结构鉴定: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 C-MS)等分析技术,从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出了顺7-12碳乙酸酯(Z7-12:Ac)、顺9-14碳乙酸酯(Z9-14:Ac)、顺11-16碳乙酸酯(Z11-16:Ac)、顺5-10碳乙酸酯(Z5-10:Ac)和顺8-12碳乙酸酯(Z8-12:Ac)五种化合物。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0.245±0.098 ng、0.080±0.031ng、0.089±0.033 ng、0.085±0.031 ng、0.105±0.065 ng。这五种成分的比例Z7-12:Ac/Z9-14:Ac/Z11-16:Ac/Z5-10:Ac/Z8-12:Ac为40.451:17.022:14.943:14.392:17.225,前三种物质的比例Z7-12:Ac/Z9-14:Ac/Z11-16:Ac为58.75:18.91:22.34。4.小地老虎的求偶行为及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研究:小地老虎雌蛾在羽化后第1天很少发生求偶行为,3日龄雌蛾求偶达到高峰,求偶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高峰期出现在暗期第7~9小时,随着蛾龄的增长,求偶时间提前。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的产生和求偶行为一样,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和时辰节律,而且两者的高峰期基本吻合,均出现在暗期的后期,反映了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的产生和求偶行为间的协同性。小地老虎雌蛾羽化的第1天,腺体中性信息素滴度很低,第3天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小地老虎雌蛾腺体从暗期开始到暗期后4.5h,5种组分的滴度无明显变动;但从4.5h到7h,各组分特别是主组分Z7-12:Ac的滴度陡然增加至最高峰;但至暗期8h又迅速下降,至暗期结束时,已回落到暗期4.5h以前的水平;暗期结束后各组分几乎降为零。可见,小地老虎性信息素滴度的高峰时间点位在暗期7h。5.交配和温度对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影响的研究:交配和温度对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影响的研究表明,交配对性信息素各组分的滴度无显着的影响,因此交配不影响小地老虎在下一暗期的再次求偶和交配。但环境温度对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含量则有显着的影响。20~25℃最有利于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而低温和高温则均不利于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正常产生与释放。6.小地老虎雄蛾触角感器的观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小地老虎雄蛾触角上各种感器的形态特征,发现在小地老虎雄蛾触角上分布有以下7种感器,它们分别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器(S.cheatica),鳞形感器(S.squamiformium),腔锥感器(S.coelonica),腔形感器(S.coeloconica),耳形感器(S.auricillica)和B(?)hm’s氏鬃毛(B(?)hm’s bristles)。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是感受性信息素分子的主要化学感受器。7.小地老虎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及合成标准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通过EAG生测技术测定了小地老虎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及合成标准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小地老虎雌蛾的五种性信息素组分Z7-12:AC、Z9-14:AC、Z11-16:Ac、Z5-10:Ac和Z8-12:AC都可引起同种雄蛾的触角电位反应,且其反应的EAG值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表明小地老虎雄蛾触角上具有这五种化合物的感受细胞。小地老虎雄蛾在羽化后第1天对性信息素各单一组分和混合物的EAG反应值很低,到第3天达到最高峰,以后随着蛾龄增加,反应值又逐渐下降。小地老虎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各组分及混合物的剂量反应曲线大致呈“S”形。8.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的风洞行为反应:风洞行为研究表明,5种单一组分均不能引起雄蛾向性信息素源完整的行为反应;二元混合物中以AB对雄蛾的引诱活性最强,仅次于腺体粗提物和活雌蛾;在同等使用剂量下,ABC三元混合物的引诱效果最好,这三种成分的混合物对雄蛾的引诱作用与3日龄活雌蛾的效果相当。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对小地老虎雄蛾的行为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对二元混合物和三元混合物不同比例的测定结果表明,橡胶诱芯中AB和ABC的最佳比例分别为3:1和3:1:1,这一结果与有关雌蛾腺体中性信息素滴度间的比例是吻合的。三元混合物ABC在最佳比例(3:1:1)下,制成合成性信息素不同剂量的诱芯进行风洞实验,结果发现雄蛾对0.1~500pg的性信息素均有反应。剂量为100μg时反应最强烈,50μg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着(P≥0.05)。以到达释放源及呈现预交尾行为的雄蛾百分率作为指标,它们对上述两剂量的反应百分率均显着高于其它剂量(P≤0.05)。9.田间诱蛾试验:以小地老虎性信息素标准化合物配成诱芯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发现田间诱捕试验的效果与雄蛾在风洞中对性信息素行为反应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性信息素单一组分在风洞中都不能引起雄蛾完整的行为反应,在田间诱捕实验中也都没有诱到雄蛾。选择二元混合物AB(3:1)和三元混合物ABC(3:1:1)进行田间诱蛾试验,发现AB(3:1)诱芯的平均诱捕量为2.6头,ABC(3:1:1)诱芯对雄蛾的引诱作用显着增强,平均诱捕量为7.40头,是AB(3:1)诱芯的2.8倍,说明C组分Z11-16:Ac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剂量反应中,田间试验表明在剂量为200μg时的诱蛾活性最高。本文首次提取了小地老虎中国种群的性信息素,并鉴定和分析了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的精确含量和比例。通过EAG反应、风洞和田间诱蛾试验确定了性信息素的活性成分,获得了最佳诱芯的配方。这不仅丰富了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的内容,而且有可能提供一种利用合成性信息素防治小地老虎的高效、无毒、无污染、无公害的新方法、新途径。

郑成锐,李晶[9](2000)在《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的研究初报》文中提出

耿金虎[10](2005)在《我国主要应用赤眼蜂种的若干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赤眼蜂属是生物防治中广泛用来防治鳞翅目害虫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应用基础研究及某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是生物防治学科发展的主体。我国赤眼蜂的应用虽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基础研究不足,与我国的世界赤眼蜂应用大国身份不符。本论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我国主要研究应用的蜂种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生产和应用需求,针对与赤眼蜂应用密切相关的田间环境因子的影响、贮存、分类鉴定和非靶标效应等问题,具体开展了5项基础研究,旨在为推动我国赤眼蜂应用提供相应依据及科学工具。主要结果如下: 1 高温冲击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 我国普遍应用柞蚕卵繁殖和大量释放赤眼蜂防治多种农林害虫。然而,某些地区夏季高温可能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为此,研究了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于蛹中期和蛹后期经历6h35℃和6h40℃高温单次冲击处理,对当代羽化出蜂率、单卵出蜂数、单卵雌蜂比、寿命等4个指标和处理子代有效繁殖个体数、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单卵雌蜂比等4个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松毛虫赤眼蜂处于蛹中期阶段和蛹后期阶段,在处理当代易受高温冲击影响,尤以40℃高温不利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羽化出蜂率、单卵出蜂数两指标明显降低,其中蛹后期经历6h40℃高温冲击后.几乎不能继续发育羽化;而总体来看高温冲击对子代蜂各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影响。 2 常规棉花粉和转Cry1Ac+CpTI棉花粉对螟黄赤眼蜂繁殖和存活的影响 在室内评价了常规棉花粉和转Cry1Ac+CpTI棉(Bt棉)花粉通过不同处理方式作为食物源对螟黄赤眼蜂寿命、寄生卵数、子代羽化数和性比等繁殖和存活特征的影响。共设计7个饲喂处理,即不饲喂(UNFED)、水(W)、水+常规棉花粉(W+P)、水+Bt棉花粉(W+BtP)、10%蜂蜜水(H)、10%蜂蜜水+常规棉花粉(H+P)和10%蜂蜜水+转Bt棉花粉(H+BtP)。在提供或不提供米蛾卵条件下,经W+P或W+BtP饲喂的雌蜂寿命与W或UNFED间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短于H和H+P或H+BtP饲喂的雌蜂,而经H+P或H+BtP饲喂的雌蜂寿命又均显着长于经H饲喂的雌蜂。比较每雌寄生卵数和子代羽化数来看,各处理明显分为3类,即UNFED、W、W+P和W+BtP为最低,H为居中,H+P和H+BtP为最高。比较每雌子代性比来看,各处理也明显分为3类,即H、H+P和H+BtP为最低,W+P和W+BtP为居中,UNFED和W为最高。饲喂W+P和W+BtP的雌蜂寿命、寄生卵粒数、子代羽化数和性比分别与W+BtP和H+BtP饲喂间无显着差异。棉花花粉与蜂蜜组合成为螟黄赤眼蜂实现其最大存活和繁殖力的食物;初步表明Bt棉花粉对螟黄赤眼蜂无影响。 3 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 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是我国最主要的生防产品,冷贮有助于其商品化生产、运输和释放应用。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作者采用柞蚕卵为寄主,以贮存温度(4℃、7℃、10℃和13℃)、贮存虫期(卵、幼虫、预蛹和蛹期)和贮存时间(2周、4周、6周和8周)为参试因子,研究了冷贮对松毛虫赤眼蜂羽化出蜂率、单卵出蜂数、单卵雌蜂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均可单独和互作显着降低羽化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尤以贮存虫期的影响更为明显;但三个因素对单卵出蜂性比影响不大。综合各虫期对低温的反应,松毛虫赤眼蜂对10℃反应敏感,各虫期羽化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明显降低,不适宜长期冷贮,对7℃反应相对较不敏感,最适宜长期贮存。适宜长期冷贮温度(4℃和7℃)条件下,适宜贮存虫期有所不同。在4℃条件下,为幼虫期和蛹期,7℃条件下为卵期和蛹期,羽化出峰率和单卵出蜂数相对其他虫期受冷贮不利影响较小。从对羽化出蜂率的影响来看,于卵期7℃下冷贮为最适宜;从对单卵出蜂数的影

二、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的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的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共生菌的分类和发展
    1.2 共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1.2.1 共生菌的生理和生化特征
        1.2.2 共生菌的表型变异
        1.2.3 共生菌和线虫的共生关系
        1.2.4 共生菌的致病性
    1.3 共生菌代谢物的研究
        1.3.1 杀虫毒素
        1.3.2 几丁质酶
        1.3.3 几丁质结合蛋白
    1.4 基因敲除技术
        1.4.1 同源重组法
        1.4.2 CRISPR/Cas系统敲除法
    1.5 立题目的意义
第二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网址
    2.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
        2.3.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性质和特征
        2.3.3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蛋白的二级结构
        2.3.4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蛋白的三级结构
        2.3.5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和载体
        3.1.2 供试药品和试剂盒
        3.1.3 供试培养基
        3.1.4 试验仪器
        3.1.5 供试试剂的配制方法
    3.2 试验方法
        3.2.1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基因组DNA提取
        3.2.2 引物设计
        3.2.3 PCR扩增及产物回收
        3.2.4 扩增产物平末端加A
        3.2.5 目的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
        3.2.6 阳性克隆的检测和测序
        3.2.7 质粒的酶切
        3.2.8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2.9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3.2.10 包涵体的变性和复性
        3.2.11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含量测定
        3.2.12 几丁质结合蛋白底物结合能力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3.3.2 载体的酶切验证
        3.3.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3.3.4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3.3.5 重组蛋白的变复性和纯化
        3.3.6 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底物结合活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几丁质酶
        4.1.2 供试药品
        4.1.3 试验仪器
        4.1.4 试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4.2 试验方法
        4.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4.2.2 重组几丁质酶酶活力测定
        4.2.3 pH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及稳定性影响的测定
        4.2.4 温度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及热稳定性影响的测定
        4.2.5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影响的测定
        4.2.6 重组几丁质酶底物特异性和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曲线的制作
        4.3.2 pH对各几丁质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4.3.3 温度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
        4.3.4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重组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
        4.3.5 重组几丁质酶底物特异性和动力学常数
    4.4 小结
第五章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杀虫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菌株、蛋白和试虫
        5.1.2 供试培养基
    5.2 试验方法
        5.2.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活性及对毒素的增效作用测定
        5.2.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抑菌活性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活性及其对毒素的增效作用
        5.3.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抑菌活性
    5.4 小结
第六章 嗜线虫致病杆菌Xn-Chi60和Xn-Chi70几丁质酶与Xn-Tc毒素的关系
    6.1 试验材料
        6.1.1 菌株和载体
        6.1.2 供试药品和试剂盒
        6.1.3 供试培养基
        6.1.4 供试仪器
        6.1.5 供试试剂的配制方法
    6.2 试验方法
        6.2.1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抗生素耐受水平检测
        6.2.2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基因组DNA提取
        6.2.3 引物设计
        6.2.4 PCR扩增
        6.2.5 融合PCR法扩增全长片段
        6.2.6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双酶切
        6.2.7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6.2.8 菌液PCR验证
        6.2.9 单基因敲除株的筛选
        6.2.10 双基因敲除株的筛选
        6.2.11 野生型菌株和敲除株Xn-Tc毒素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抗生素耐受性水平
        6.3.2 Xn-chi60和Xn-chi70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序列及抗性标记的独立扩增
        6.3.3 融合片段的全长扩增
        6.3.4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6.3.5 构建并获得单基因敲除株
        6.3.6 构建并获得双基因敲除株
        6.3.7 野生型菌株和敲除株Xn-Tc毒素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结构
    7.2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性质
    7.3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杀虫活性
    7.4 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抑菌活性
    7.5 几丁质酶和Tc毒素关系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2)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花绒寄甲的概述
        1.1.1 花绒寄甲的形态学特征
        1.1.2 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
        1.1.3 花绒寄甲寄生行为研究现状
        1.1.4 花绒寄甲室内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1.1.5 花绒寄甲防治天牛类害虫的研究现状
    1.2 昆虫飞行能力研究现状
        1.2.1 有害昆虫飞行能力的研究现状
        1.2.2 天敌昆虫飞行能力的研究现状
    1.3 影响飞行能力的因素
        1.3.1 环境因素
        1.3.1.1 种群密度
        1.3.1.2 温湿度
        1.3.1.3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
        1.3.2 个体差异
        1.3.3 生长发育及繁殖
    1.4 昆虫飞行研究方法
        1.4.1 直接观察法
        1.4.2 网捕法
        1.4.3 飞行能力的测定
        1.4.4 雷达监测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虫源
    2.2 仪器与试剂
    2.3 飞行测试方法
    2.4 试虫性别鉴定
    2.5 试验方法
        2.5.1 温度对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
        2.5.2 产卵对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
        2.5.3 不同性别花绒寄甲飞行能力的差异
        2.5.4 花绒寄甲个体大小与其飞行能力的相关性
        2.5.5 饥饿处理对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对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
    3.2 产卵对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
    3.3 不同性别花绒寄甲飞行能力的差异
    3.4 花绒寄甲成虫个体大小与飞行能力的相关性
    3.5 饥饿处理对飞行能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影响花绒寄甲飞行能力因素
        4.1.1 温度的影响
        4.1.2 产卵的影响
        4.1.3 性别的影响
        4.1.4 饥饿的影响
        4.1.5 个体大小的影响
    4.2 飞行对昆虫的影响
        4.2.1 飞行对昆虫生殖的影响
        4.2.2 飞行对昆虫体内能源物质的影响
    4.3 困难与不足
        4.3.1 困难
        4.3.2 不足之处
    4.4 展望
5 结论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发生期及田间消长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新疆不同区域越冬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新疆不同区域一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新疆不同区域二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新疆不同区域三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结论
    7.1 各区域试验点发生期、田间消长动态
    7.2 赵冬代
    7.3 一代
    7.4 二代
    7.5 三代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迁飞行为概述
    1.2 昆虫迁飞的特点
    1.3 迁飞性害虫研究的主要问题
        1.3.1 起飞行为及调控
        1.3.2 运转高度及行为特征
        1.3.3 降落及机制
    1.4 迁飞性昆虫的传统研究手段
        1.4.1 标记释放回收
        1.4.2 灯光诱集
        1.4.3 卵巢发育解剖
        1.4.4 飞行能力测定
        1.4.5 空中取样
        1.4.6 其他方法
    1.5 迁飞性昆虫的现代化研究手段
        1.5.1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1.5.2 其它标记
        1.5.3 雷达监测
        1.5.4 轨迹分析
    1.6 雷达昆虫学的发展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目标与内容
        1.8.1 研究目标
        1.8.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试验材料
        2.2.1 探照灯诱虫器和时控开关
        2.2.2 地面灯诱虫器
        2.2.3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
        2.2.4 飞行磨系统
        2.2.5 自动气象站
        2.2.6 气象和轨迹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观测
        2.3.2 虫情收集
        2.3.3 昆虫吊飞
        2.3.4 轨迹模拟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高空昆虫诱捕器的设计与空中取样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高空诱虫器设计原理及构造
        3.1.2 野外高空取样试验
    3.2 结果
        3.2.1 诱捕种类
        3.2.2 高空取样与探照灯诱虫数量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探照灯下昆虫的扑灯节律及其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主要的诱虫种类及扑灯类型
        4.3.2 几种昆虫种群的季节性变化
        4.3.3 扑灯节律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4 讨论
        4.4.1 扑灯类型
        4.4.2 扑灯节律
        4.4.3 季节性变化
        4.4.4 扑灯节律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点委夜蛾的监测与虫源性质探讨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2.1 越冬可能性和成虫羽化时间推断
        5.2.2 诱虫数量和世代划分
        5.2.3 周边地区的二点委夜蛾虫情
        5.2.4 性比变化及卵巢解剖
        5.2.5 二点委夜蛾的扑灯节律
        5.2.6 雷达回波及目标判定
        5.2.7 风场与诱虫数量之间关系
        5.2.8 轨迹分析
    5.3 讨论
        5.3.1 二点委夜蛾在北京延庆的越冬可能性
        5.3.2 化性和性比
        5.3.3 北京延庆一代成虫的虫源性质
    5.4 小结
第六章 小地老虎迁飞生物学与种群动态监测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2.1 性比及变化原因
        6.2.2 2008-2012 年小地老虎季节性种群动态变化
        6.2.3 气象因素对小地老虎种群动态的影响
        6.2.4 小地老虎的垂直昆虫雷达监测
        6.2.5 小地老虎的扑灯节律
        6.2.6 迁飞动力场分析
    6.3 讨论
        6.3.1 性比波动及影响因素
        6.3.2 种群动态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6.3.3 迁飞参数
        6.3.4 迁飞动力学
        6.3.5 小地老虎的早期预警的探讨
    6.4 小结
第七章 黏虫监测与 2012 年三代幼虫大发生原因分析
    7.1 结果与分析
        7.1.1 种群监测结果
        7.1.2 气象因素分析
        7.1.3 黏虫数量与空中风场的关系
        7.1.4 2012 年黏虫重发区的风场分析
        7.1.5 虫源分析
    7.2 讨论和结论
        7.2.1 二代成虫种群动态及形成原因
        7.2.2 三代幼虫暴发的原因分析
        7.2.3 三代成虫回迁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空中诱捕器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8.2 探照灯的诱虫节律及其对轨迹模拟的潜在影响
    8.3 二点委夜蛾的种群动态监测与虫源探讨
    8.4 小地老虎迁飞生物学与种群监测
    8.5 黏虫的监测与 2012 年三代黏虫暴发原因分析
    8.6 本研究的创新点
    8.7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烟草植物保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一) 烟草植保技术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
        1.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
        2.农药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网
    (二) 烟草病理研究进展
        1.烟草与病原物互作研究
        2.病原物寄主适应性变异与致病力分化
        3.烟草病害分子检测技术
        4.烟草病害防治策略的创新发展
        5.烟草新发生病害研究进展
    (三) 烟草昆虫研究进展
        1.烟夜蛾与棉铃虫控制基础研究
        2.B 型烟粉虱与其它昆虫的种间竞争
        3.茉莉酸甲酯对烟草的诱导抗虫性
        4.烟草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5.全球气候变化对烟草及有害生物的影响
    (四)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害虫天敌保护和利用
        2.昆虫性信息素利用
        3.昆虫病原与病害拮抗微生物
        4.诱导抗病性
        5.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和利用
    (五) 农药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四、国内外烟草植保技术研究进展比较
    1.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2.有害生物综防技术集成与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3.有害生物基础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尚需加强。
五、烟草植保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加强基础研究, 突破综合治理瓶颈。
    2.发展生防技术, 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3.应用高新技术, 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4.服务现代烟草, 完善植保标准体系。

(6)转hpa1Xoo基因棉花抗病虫防卫反应与全基因组转录谱分析及棉花角斑病菌hpaXm基因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及其英(拉)汉对照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棉花抗黄、枯萎病品种(材料)研究现状
        1 棉花及其主要病害
        1.1 棉花
        1.2 棉花主要病害及其危害损失
        2 棉花黄、枯萎病病原及症状识别
        2.1 棉花黄萎病
        2.2 棉花枯萎病
        2.3 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主要区别
        3 棉花黄、枯萎病致病机制
        3.1 棉花枯萎病致病机制
        3.2 棉花黄萎病致病机制
        4 棉花黄、枯萎病抗病育种进展
        5 棉花黄、枯萎病抗病性鉴定
        5.1 国内外现有的抗性鉴定方法
        5.2 病害诱发环境
        5.3 棉花黄、枯萎病分级标准
        5.4 棉花品种(材料)抗黄、枯萎病鉴定标准
        5.5 抗性鉴定相关数值的计算与校正
        6 棉花黄、枯萎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第二章 植物病原细菌HRP基因及其编码的HARPIN蛋白
        1 植物病原细菌的hrp基因编码的harpin蛋白
        2 Harpin引发的防卫机制
        3 Harpin泌出系统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位点
        4 Xanthomonas中的harpin
        5 Harpin蛋白结构
        6 信号肽
    第三章 转基因棉花
        1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应用
        2 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
        2.1 转基因棉花受体的选择
        2.2 转基因棉花研究概况
        3 遗传转化方法
        3.1 农杆菌介导法
        3.2 花粉管通道法
        3.3 基因枪转化法
        4 Harpin在转基因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章 基因芯片技术
        1 生物芯片
        2 芯片实验设计规则
        3 生物芯片的应用
        3.1 生物芯片在植物学方面的应用
        3.2 生物芯片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3.3 生物芯片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的应用
        4 生物芯片常用的生物信息软件
下篇 研究报告
    第五章 转HPA1_(Xoo)基因棉花选育及其抗病虫防卫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载体
        1.3 供试菌株和昆虫
        1.4 主要培养基
        1.5 主要试剂
        1.6 主要仪器(见附录4)
        1.7 主要缓冲液
        1.8 质粒提取
        1.9 改良的农杆菌介导法
        1.10 棉花基因组DNA提取
        1.11 目的基因PCR扩增及验证
        1.12 PCR Southern Blot和Genomic Southern blot
        1.13 Western Blot
        1.14 RNA提取、反转录及RT-PCR
        1.15 免疫胶体金定位
        1.16 转基因棉抗病性评价方法
        1.17 转基因棉花抗虫性评价方法
        1.18 转基因棉农艺性状调查
        1.19 悬浮细胞培养及其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测定
        1.20 微过敏检测
        1.21 转基因叶片H_2O_2的测定
        1.22 转基因叶片叶绿素测定
        1.23 防卫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的测定
        1.2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
        2.2 改良的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
        2.3 转基因棉花的选育过程
        2.4 转基因棉花的抗病性评价
        2.5 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评价
        2.6 Harpin_(Xoo)激发了转hpa1_(Xoo)基因株系抗虫性
        2.7 转基因棉花的主要农艺性状
        2.8 转基因棉花染色体中hpa1_(Xoo)基因以多拷贝存在
        2.9 转基因棉花中Harpin_(Xoo)蛋白表达
        2.10 转基因棉花中hpa1_(Xoo)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2.11 Harpin_(Xoo)在转基因棉花中的细胞定位
        2.12 Harpin_(Xoo)表达激发了转基因棉花在生物胁迫下产生氧爆发
        2.13 Harpin_(Xoo)表达激发了转基因棉花在生物胁迫下产生微过敏反应
        2.14 Harpin_(Xoo)表达增强了转基因棉花植保素编码基因dHG-OMT超表达
        2.15 Harpin_(Xoo)表达增强了与棉花黄萎病菌共培养中转基因植物细胞生存能力
        2.16 Harpin_(Xoo)提高了转基因棉T-34叶绿素含量
        2.17 转基因植株与受体植株的EF-1α序列存在异同
        3 讨论
        3.1 转基因棉花后代的遗传分离
        3.2 转基因棉花具有多拷贝
        3.3 Harpin能影响植物的主要农艺性状
        3.4 Harpin能赋予植物多抗性
        3.5 不同的harpin在植物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位点
        3.6 Harpin可能使植物处于一种引发态并能激发植物防卫反应
        3.7 不同harpin对植物体中防卫基因的调控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4 结论
    第六章 转基因棉花全基因组转录谱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植物组织RNA的提取
        1.3 对样品RNA进行荧光标记
        1.4 杂交与清洗
        1.5 芯片扫描
        1.6 芯片图像的采集与数据分析
        1.7 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1.8 病原菌接种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设计
        2.2 在叶部和根部分别获得了差异表达的530个cDNA和109个cDNA,涉及162个生化代谢途径
        2.3 T-34对Z35在细胞功能方面的基因表达
        2.4 Harpin_(Xoo)激发了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2.5 生长素和乙烯相关基因的表达
        2.6 包含PRKs的LRR诱导
        2.7 Harpin_(Xoo)影响了ABA(abscisic acid)相关基因的表达
        2.8 转基因棉花植株中活性氧基因网络
        3 结论
    第七章 转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全基因组转录谱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和供试棉铃虫
        1.2 饲喂转基因棉花叶片棉铃虫样的制备
        1.3 棉铃虫RNA的提取
        1.4 微阵列过程和数据处理
        1.5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 结果
        2.1 芯片实验设计
        2.2 获得了872个差异表达基因
        2.3 差异表达基因涉及13种生物功能
        2.4 872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96个通路(pathway)
        2.5 激活蛋白质水解相关基因和抑制合成相关基因
        2.6 铁离子可能参与破坏靶昆虫体内离子平衡
        2.7 编码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cDNA差异表达
        3 讨论
        4 结论
    第八章 棉花角斑病菌HPAXM基因克隆及其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细菌菌株、植物和培养条件
        1.2 载体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1.5 缓冲液
        1.6 主要仪器(见附件4)
        1.7 DNA提取和hpaXm克隆
        1.8 HpaXm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1.9 GST-hpaXm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因素
        1.10 HpaXm蛋白的制备
        1.11 HpaXm蛋白对TMV侵染的控制效果测定
        1.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防卫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1.13 使用TAIL-PCR进行hpaXm在Xcm基因组DNA上的定位
        1.14 HpaXm蛋白二级结构、信号肽及其转膜域预测
        1.15 HpaXm蛋白信号肽(signalP)的诱捕
        1.16 HpaXm全长和其部分片段以及这些片段定点突变后的多肽的生物活性测定
        2 结果
        2.1 HpaXm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
        2.2 HpaXm在X. citri subsp.malvacearum基因组DNA中的定位
        2.3 HpaXm蛋白二级结构
        2.4 Coiled-coil及亮氨酸拉链预测
        2.5 HpaXm全长及其部分片段以及该片段定点突变后的多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2.6 HpaXm可能具有潜在的信号肽
        2.7 HpaXm密码子的偏倚
        2.8 HpaXm能增强烟草对TMV抗病性和诱导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
        3 讨论
        3.1 Xanthomonas harpin蛋白的进化关系
        3.2 HpaXm泌出涉及sec-dependent pathway
        3.3 HpaXm是一个跨膜蛋白
        3.4 两个heptads具有调控HR的能力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论文涉及质粒的图谱及特性
    附录2 主要参考网站
    附录3 登陆NCBI的序列
    附录4 主要仪器设备
    附录5 转基因棉T-33全基因组转录谱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组织块和细胞RNA的提取
        1.3 对样品RNA进行荧光标记
        1.4 杂交与清洗
        1.5 芯片扫描
        1.6 芯片图像的采集与数据分析
        1.7 实时荧光PCR(Real Time PCR)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设计
        2.2 在叶部和根部分别获得了454个差异表达的cDNA和15个cDNA
        2.3 T-33与T-34在转录谱上的差异
    附录6 不同转编码HARPIN蛋白基因植物中防卫基因表达比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棉花害虫研究简要历程
2 研发趋势与特点
    2.1 综合防治对象由单一害虫转向多种害虫复合群体
    2.2 害虫防治关键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3 组建了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3 本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
    3.1 棉花害虫的防治仍然过分依赖化学农药
    3.2 棉花害虫防治中未充分发挥自然控害作用
4 未来棉花害虫综合防治领域的发展方向
    4.1 棉花害虫的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
    4.2 转基因抗虫棉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4.3 棉田生物群落的演替及生物多样性与棉花害虫灾变的关系
    4.4 重大害虫迁飞扩散规律及行为生物学研究
    4.5 棉花害虫抗药性产生及演化机理
    4.6 人为增强有益生物控害能力的基础性研究
    4.7 优化人为控制技术的研究
5 展望与建议
    5.1 加强害虫防治的基础工作和理论研究
    5.2 研发新型化学农药, 提高防治害虫的水平
    5.3 加强生物防治研究
    5.4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防治病虫害中的作用

(8)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立题背景
        1.1 小地老虎的几个特性
        1.1.1 分布范围广
        1.1.2 寄主种类多
        1.1.3 扩散、迁飞能力强
        1.1.4 喜温、喜湿
        1.2 小地老虎在我国的发生现状、原因及未来趋势
        1.2.1 近年发生的现状
        1.2.2 大发生的原因
        1.2.2.1 种植制度变更
        1.2.2.2 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水平低下
        1.2.2.3 气候条件适宜
        1.2.3 未来发展趋势
        1.3 我国小地老虎的防治现状和对策
        1.3.1 防治现状
        1.3.2 防治对策
        1.4 在我国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小地老虎的可能性和需要进行的工作
        1.4.1 可能性
        1.4.2 需要进行的工作
    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小地老虎交配行为和能力的研究
        2.2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分泌腺体的部位、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
        2.3 提取小地老虎性信息素,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鉴定
        2.4 小地老虎求偶行为及性信息素产生动态节律研究
        2.5 交配和温度对小地老虎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研究
        2.6 小地老虎雄蛾触角感器的研究
        2.7 小地老虎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各组分的EAG反应
        2.8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各组分的风洞行为反应
        2.9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田间诱蛾试验
    3 预期结果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1 昆虫性信息素的概念
        1.2 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学研究
        1.2.1 释放性信息素的性别
        1.2.2 释放性信息素的腺体部位
        1.2.3 性信息素的感受器
        1.2.4 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
        1.2.5 求偶与性信息素的节律
        1.2.6 性信息素的传递
        1.2.7 性信息素的感受机制
        1.2.8 昆虫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
        1.3 性信息素的化学研究
        1.3.1 性信息素的提取
        1.3.2 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
        1.3.3 性信息素的合成
        1.4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
        1.4.1 预测预报
        1.4.2 害虫防治
        1.4.2.1 大量诱捕
        1.4.2.2 交配干扰
        1.4.2.2.1 疏布式
        1.4.2.2.2 密布式
        1.4.2.3 性信息素与其它生物农药联用
        1.4.3 区分近缘种
        1.4.4 害虫检疫
        1.5 前景及展望
    2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2.1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
        2.2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及其性诱剂的应用
第二章 小地老虎交配行为和能力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的饲养
        1.2 小地老虎成虫交配行为的观察
        1.3 小地老虎成虫交配能力的测定
        1.4 小地老虎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量以及卵期和幼虫孵化率
        1.5 小地老虎成虫的交配次数对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地老虎的羽化率和性比
        2.2 小地老虎成虫的交配行为
        2.3 小地老虎成虫的交配能力
        2.4 小地老虎交配行为和能力对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小地老虎的羽化率和性比
        3.2 小地老虎的交配行为和交配能力
        3.3 小地老虎交配行为和能力对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的影响
第三章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分泌腺的部位、形态及其超微结构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光镜处理方法
        1.3.2 扫描电镜处理方法
        1.3.3 透视电镜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分泌腺的位置
        2.2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分泌腺的组织切片
        2.2.1 横切面
        2.2.2 纵切面
        2.3 腺体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
    3.讨论
第四章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提取、成分和结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的饲养
        1.2 化学试剂
        1.3 性信息素的提取
        1.4 化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组分鉴定
        2.2 单腺体提取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和相对比例
    3 讨论
第五章 小地老虎求偶行为观察及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的饲养
        1.2 求偶行为观察
        1.3 性信息素的滴度测定
        1.3.1 羽化后性信息素日变动节律的研究
        1.3.2 暗周期中性信息素变动节律的测定
    2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雌蛾求偶行为的动态节律
        3.2 雌蛾腺体中产生性信息素的日节律
        3.3 雌蛾腺体中产生性信息素的时辰节律
    4 讨论
第六章 交配和温度对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的饲养
        1.2 交配对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1.3 温度对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1.4 性信息素的提取及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交配对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2.2 温度对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3 讨论
        3.1 交配对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3.2 温度对小地老虎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 小地老虎雄蛾触角感受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制备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地老虎雄蛾触角的一般形态
        2.2 小地老虎雄蛾触角感器
        2.2.1 毛形感器
        2.2.2 刺形感器
        2.2.3 鳞形感器
        2.2.4 腔锥感器
        2.2.5 腔形感器
        2.2.6 耳形感器
        2.2.7 B(o|¨)hm's氏鬃毛
    3 讨论
第八章 小地老虎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各组分的EAG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的饲养
        1.2 性信息素化合物
        1.3 性信息素腺体粗提液
        1.4 触角电位仪
        1.5 测定方法
        1.5.1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单组分及混合物的EAG反应
        1.5.2 小地老虎雄蛾蛾龄对EAG反应的影响
        1.5.3 小地老虎雄蛾对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剂量-反应曲线
        1.6 EAG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信息素化合物诱发EAG反应的一般特征
        2.2 小地老虎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各组分及其混合物的EAG反应
        2.3 小地老虎雄蛾蛾龄对性信息素EAG反应的影响
        2.4 小地老虎雄蛾对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剂量-反应曲线
    3 讨论
        3.1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
        3.2 小地老虎雄蛾蛾龄对性信息素EAG反应的影响
        3.3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剂量-反应曲线
第九章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组分的风洞行为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的饲养
        1.2 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
        1.3 性信息素化合物
        1.4 风洞装置
        1.5 诱芯的配制
        1.6 行为测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地老虎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单组分的行为反应
        2.2 小地老虎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二元混合物的行为反应
        2.3 小地老虎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三元混合物的行为反应
        2.4 小地老虎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四元混合物及全组分的行为反应
        2.5 小地老虎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三元混合物、四元混合物、全组分及粗提取的行为反应比较
        2.6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二元混合物AB不同比例的行为反应
        2.7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三元混合物ABC不同比例的行为反应
        2.8 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三元混合物ABC(3:1:1)不同剂量的行为反应
    3 讨论
第十章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田间诱蛾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诱芯
        1.2 诱捕器
        1.3 田间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田间诱蛾活性
        2.2 性信息素剂量对诱蛾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板
详细摘要

(10)我国主要应用赤眼蜂种的若干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赤眼蜂生产、应用及研究概述
        1.1.1 研究与应用的早期记录
        1.1.2 规模繁殖中间寄主及工厂化生产
        1.1.3 规模应用
        1.1.4 质量控制
        1.1.5 应用前景与展望
    1.2 赤眼蜂的分类鉴定
        1.2.1 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鉴定
        1.2.2 生殖亲和性的测定
        1.2.3 同工酶分析
        1.2.4 基于DNA序列的分子鉴定
        1.2.5 分子鉴定技术在生防作用物内寄生率研究中的应用
    1.3 田间环境因子对赤眼蜂的影响
        1.3.1 天气或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1.3.2 植物的影响
    1.4 赤眼蜂大规模生产中的贮存问题
        1.4.1 中间寄主卵的贮存
        1.4.2 寄生卵的贮存
    1.5 赤眼蜂散放的非靶标效应
        1.5.1 “非靶标效应”问题的提出
        1.5.2 寄主范围测试及研究概述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高温冲击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高温冲击对松毛虫赤眼蜂当代的影响
        2.2.2 高温冲击对松毛虫赤眼蜂子代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常规棉花粉和转CRY1AC+CPTI棉花粉对螟黄赤眼蜂繁殖和存活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花粉
        3.1.3 饲喂处理
        3.1.4 测试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饲喂处理对螟黄赤眼蜂寿命和存活的影响
        3.2.2 不同饲喂处理对螟黄赤眼蜂繁殖特征指标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处理设置
        4.1.3 羽化出蜂率的测定
        4.1.4 单卵羽化出蜂数和性比的测定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冷贮对松毛虫赤眼蜂羽化出蜂率的的影响
        4.2.2 冷贮对松毛虫赤眼蜂出蜂数的影响
        4.2.3 冷贮对松毛虫赤眼蜂出蜂性比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我国主要应用赤眼蜂种的分子鉴定体系及其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分子鉴定体系构建
        5.1.2 分子鉴定技术在生防效力评估与田间蜂种调查中的应用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我国主要应用赤眼蜂种的分子鉴定
        5.2.2 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寄生率检测
        5.2.3 赤眼蜂蜂种田间调查样品检测
    5.3 讨论
        5.3.1 我国主要应用赤眼蜂种的分子鉴定体系
        5.3.2 分子鉴定技术的应用
第六章 两种赤眼蜂对捕食性天敌卵的选择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赤眼蜂对捕食性天敌卵的非选择性试验
        6.1.3 赤眼蜂对具卵柄草蛉卵可达性试验
        6.1.4 选择性试验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赤眼蜂对捕食性天敌卵的非选择性试验
        6.2.2 赤眼蜂对具卵柄草蛉卵的寄生行为
        6.2.3 赤眼蜂对靶标害虫和草蛉卵的选择性
    6.3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
        7.2.1 高温冲击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
        7.2.2 常规棉花粉和转Cry1Ac+CpTI棉花粉对螟黄赤眼蜂繁殖和存活的影响
        7.2.3 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
        7.2.4 我国主要应用蜂种的分子鉴定体系及其应用
        7.2.5 两种赤眼蜂对捕食性天敌卵的选择性
    7.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1 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
        7.3.2 研究内容的系统深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的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嗜线虫致病杆菌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特性和功能[D]. 刘佳.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2]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测定及影响因素[D]. 孙崇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D]. 罗兰.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4]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D]. 张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5]烟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A]. 王凤龙,任广伟,张成省. 2010年—2011年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2
  • [6]转hpa1Xoo基因棉花抗病虫防卫反应与全基因组转录谱分析及棉花角斑病菌hpaXm基因的功能[D]. 缪卫国.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7]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历程与展望[J]. 崔金杰,陈海燕,赵新华,雒珺瑜. 棉花学报, 2007(05)
  • [8]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D]. 向玉勇. 贵州大学, 2007(05)
  • [9]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的研究初报[J]. 郑成锐,李晶. 新疆农业科学, 2000(S1)
  • [10]我国主要应用赤眼蜂种的若干应用基础研究[D]. 耿金虎.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微机诊断技术预测棉铃虫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