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混合痔综合治疗93例临床疗效观察

重症混合痔综合治疗93例临床疗效观察

一、综合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9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梁小青[1](2021)在《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配合我科中药坐浴1号方苦劳汤熏洗坐浴治疗中重度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进行疗效对照,为其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提供可信的依据。方法:本课题的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肛门外科收治入院的6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进行治疗,术后第一天均进行坐浴,随后给予肛泰栓、肛安软膏换药,每天两次。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坠胀感程度、术后出血、术后渗液、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的情况、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的情况,收集数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运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肛门疼痛方面:两组术后第3、7天比较,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肛门坠胀感方面:术后第3、7天,观察组改善术后肛门坠胀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出血情况方面:术后第3、7天,观察组改善术后出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渗液情况方面:术后第3、7天,观察组在改善术后渗液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情况方面: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临床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术后1个月、3个月肛门直肠狭窄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个月,观察组肛门直肠狭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2)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可以有效改善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术后出血、减少渗出液、降低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率等术后并发症。(3)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安全性好且远期疗效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李华转[2](2021)在《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实施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30例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性别、年龄、病程和痔病分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第2、3、7天)、术后创缘水肿(术后第2、3、7天)、术后24h内尿潴留、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术后30天)、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术后4月)。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即年龄、性别、病程和痔病分期,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24h内尿潴留、术后大出血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术后疼痛: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2、3、7天的疼痛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术后创缘水肿: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2、3、7天的创缘水肿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肛门狭窄:观察两组术后30天肛门狭窄情况,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愈合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愈合时间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患者满意度: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术后复发: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在恢复肛垫正常解剖位置的基础上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降低复发率,实现了个体化治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周媛凤[3](2021)在《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09-2020.12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诊疗中心接受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常规镇痛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该研究脱落病例3例,无剔除病例,完成研究患者177例,其中A组60例予以术后常规及穴位埋线治疗,B组59例予以术后常规及地佐辛静滴镇痛治疗,C组58例予以术后常规治疗。对比3组患者术后24h、48h、第3天、第5天、第7天等时段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排尿情况、睡眠情况、额外止痛药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等,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患者职业、切口数量、性别、吸烟情况、年龄、BMI、手术时长、基础痛阈、术前疼痛评分、术前SAS、SDS评分、术前睡眠情况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2.比较患者疼痛情况:术后24h,常规镇痛组最大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低(短)于穴位埋线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穴位埋线组低(短)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术后48h,常规镇痛组与穴位埋线组最大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低(短)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穴位埋线组与常规镇痛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穴位埋线组最大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低(短)于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常规镇痛组低(短)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3.比较患者排尿情况:术后24h,三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穴位埋线组患者排尿情况优于常规镇痛组与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穴位埋线组患者排尿情况优于常规镇痛组与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7天,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镇痛组排尿情况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穴位埋线组与常规镇痛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比较患者睡眠情况:术后24h,常规镇痛组睡眠情况优于穴位埋线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穴位埋线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第7天,穴位埋线组术后睡眠情况均优于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镇痛组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镇痛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5天,穴位埋线组睡眠情况均优于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5.比较患者额外止痛药使用情况:穴位埋线组术后止痛药使用人次及用量均少于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6.比较患者满意度:穴位埋线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7.疗效评价:术后24h,常规镇痛组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均优于穴位埋线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穴位埋线组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术后48h,常规镇痛组与穴位埋线组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和穴位埋线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第7天,穴位埋线组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5天,穴位埋线组疗效分布优于常规镇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镇痛组总有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镇痛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安全性评价:穴位埋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常规镇痛组为27.1%、空白对照组为44.8%,穴位埋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镇痛组与空白对照组(均P<0.05),常规镇痛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镇痛效佳,安全可靠,易于临床操作,超前无痛干预,可应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治疗。但穴位埋线缓解术后急性疼痛疗效稍显不足,可考虑术前24h行埋线治疗或配合其他镇痛措施以覆盖穴位埋线镇痛的“空白期”,尽可能使患者获得术后微痛甚至无痛体验。

左鲁玉[4](2020)在《圣瑜栓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圣瑜栓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坠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圣瑜栓组)30例,对照组(普济痔疮栓组)30例。所有患者均由固定医师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第1天撤除肛内敷料、消毒创面,从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观察组给予圣瑜栓纳肛,对照组给予普济痔疮栓纳肛,每日换药1次,连续给药7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即用药前)、第3天、第5天和第8天创面的疼痛、出血、水肿、坠胀情况,分析各症状疗效与总疗效。结果:选取的60例患者,观察期间无病例脱落。将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即用药前)的创面疼痛、出血、水肿、坠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的单项症状积分均具有可比性。用药后,观察组在术后第3天、第5天、第8天的肛缘水肿和创面出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8天的术后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5天、第8天的肛门坠胀情况与对照组情况相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为73.3%,对照组总疗效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圣瑜栓能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的肛缘水肿和创面出血,缓解术后创面疼痛,且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应用安全,疗效可靠。

曹茜茜[5](2020)在《瑶医挑针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瑶医挑针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与研究,以明确瑶医挑针疗法治疗痔疮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于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瑶医挑针疗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每周治疗5次,5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临床症状(脱出、便血、痔核表面黏膜、分泌物)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内及治疗后的组间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并收集不同类型痔疮的疗效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VAS评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脱出、便血、痔核表面黏膜、分泌物四种症状评分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各临床症状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便血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临床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类型痔疮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痔、外痔、混合痔组内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具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瑶医挑针可改善痔疮疼痛、脱出、便血、痔核表面黏膜、分泌物等临床症状,且疼痛、便血症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2.瑶医挑针对于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痔疮类型治疗均有效。3.瑶医挑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与普通针刺相当。

郭仕琪[6](2020)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临床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痔应选择手术治疗,针对混合痔出血、脱出症状的手术方式有很多,术式的联合应用顺应了改善症状与保护肛门功能的微创趋势,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不容忽视,而目前尚无统一术式。自动弹力线套扎术与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创伤小,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疗效、保持各自原有的固脱、止血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扩大适应症范围。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痔上黏膜环切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混合痔(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与不足,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的60个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诊断为混合痔(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腰麻,由同一医师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全面比较两组术式的疗效评分、术后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评分、随访1个月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全面客观评价两组手术方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内痔数量、外痔切口数量)的统计中无显着性差异(>0.05)。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术后第1、3、7、14、21天的便血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便血停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水肿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术后下坠急便感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尿潴留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随访1个月的残痔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均未出现术后肛门功能异常和肛门狭窄。结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同时伴有出血、脱出症状的混合痔时,其临床疗效相当,且在术后便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便血停止时间、肛门下坠急便感方面有显着优势,较之单一微创术式,联合术式可以互为辅助,增强加固、止血作用,拓宽手术适应症的范围,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对肛门功能损伤程度较小,安全有效,操作便捷,可供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选择。

谢心[7](2020)在《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通过疗效评定,为临床上治疗混合痔,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于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本试验研究的80例诊断为混合痔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每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术前的准备工作相同,术前的相关检查已经完善,排除有关手术禁忌症,均在腰腧穴麻醉+静脉强化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组40例病患术中予芍倍注射液(芍倍注射液+生理盐水,配比浓度为1:1)直接注入痔核结扎基底处、结扎线上1cm黏膜下以及为结扎的、较小的内痔内注射,每点约5ml,伴直肠粘膜松弛者同时在松弛粘膜下注射。单纯治疗组40例病患术中不进行芍倍注射液粘膜下注射。两个组上的病人都在术后第一天进行换药操作,且操作方法一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缘水肿、疼痛、出血、坠胀、肛门狭窄、大小便等情况;并对本试验中的病人进行远期电话随访,观察远期复发率情况。所有试验相关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分析,采取卡方检验、t检验或轶和检验等检验方法完成相关数据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诊疗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2)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方面:术后1天、3天,对比两组病人肛缘水肿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于术后1、3、7天,对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相关意义(P<0.05);(3)术后肛门狭窄情况:联合治疗组肛门狭窄情况明显少于单纯治疗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关于术后排尿、排便方面:术后排尿情况,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术后第一次排便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排便情况优于单纯治疗组;(5)疗效评定方面:术后6个月,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相关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医治混合痔的综合性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破坏小,几乎无不良反应,复发概率相对低,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肛管局部解剖结构的损坏,最佳地保护了肛门的功能(主要是保护黏膜,修复肛垫,不破坏或损伤正常组织),提高疗效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临床上医治混合痔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有用、有效的医疗方式。

康进[8](2020)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环状混合痔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情况的变化,并结合肛肠动力学检查的相关指标,从多角度分析、比较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与外剥内扎术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以期寻得一种既安全可靠又注重肛门功能保护的手术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对两组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肛门功能情况、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创面愈合时间及赘皮残留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两组总体疗效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出血、尿潴留等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小时疼痛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疼痛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7天、2周肛缘水肿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肛门坠胀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肛门坠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肛门功能情况:两组术后2周、3个月肛门失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3个月肛门狭窄评分、CSS评分、排便通畅程度自拟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1)组内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与肛管功能长度分别与术前相比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治疗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赘皮残留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有良好疗效;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赘皮残留等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在肛门功能保护方面表现出色,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何佳[9](2020)在《肛肠坐浴一号方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肛肠坐浴一号方熏洗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肛肠坐浴一号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机制,验证肛肠坐浴一号方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共观察9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皆来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肛门外科住院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肛肠坐浴一号方熏洗坐浴肛门部,对照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肛门部,两组均于坐浴后予肛泰栓、痔疮消炎软膏常规换药处理,上午和下午各一次。于治疗后第3、7、14天进行比较,并于出院后门诊及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水肿、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收集数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对记录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临床研究共有87名患者纳入观察,其中治疗组44例给予肛肠坐浴一号方坐浴,对照组43例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前对两组性别、年龄、内痔分期、手术时长、术中处理外痔数量、术后当天即治疗前的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术后肛缘水肿、肛门疼痛、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整体疗效,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肛缘水肿评分:治疗后第3天,两组肛缘水肿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7、14天,两组肛缘水肿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治疗后第3、7、14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整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83.7%,两组整体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肠坐浴一号方熏洗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水肿、疼痛疗效均优于高锰酸钾溶液。结论:肛肠坐浴一号方熏洗坐浴在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水肿、疼痛疗效优于高锰酸钾溶,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袁永鑫[10](2020)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生活质量观察》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运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比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按照预先制定的搜索策略,采用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有Cochrane协作网实验注册数据库(Cochrane Search Trials)、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所有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与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MMH)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年限为1998年1月至2019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中国肛肠病杂志》、《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华胃肠外科杂志》3种专业相关杂志。此外,对相关综述与系统评价及其参考文献也进行检索。由两名人员分别独立完成文献查找、筛选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用CochraneLibrary推荐使用的Meta分析软件RveMan 5.3对结局指标进行合并分析,对研究文献的发表偏倚及结果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最后整理报道分析结果。结果:共纳入18篇符合条件的RCT,共1979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在治愈率[OR=1.98,95%CI(1.46,2.70),P<0.001]、住院时间[MD=-2.98,95%CI(-4.06,-3.83),P<0.0001]、手术操作时间[MD=-5.34,95%CI(-7.40,-3.29),P<0.00001]、术中出血量[MD=-5.28,95%CI(-9.46,-1.09),P=0.01]、创面愈合时间[MD=-4.67,95%CI(-6.09,-3.25),P<0.00001]、术后并发症{疼痛[MD=-4.49,95%CI(-5.86,-3.11),P<0.00001)、出血[OR=0.38,95%CI(0.25,0.58),P<0.001]、尿潴留[OR=0.39,95%CI(0.17,0.89),P=0.03]、肛缘水肿[OR=0.35,95%CI(0.24,0.51),P<0.00001]、肛门狭窄[OR=0.26,95%CI(0.07,0.95),P=0.04]}方面均优于外剥内扎术。结论: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在治疗混合痔方面较外剥内扎术更具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 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观察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在患者术前和术后1月分别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将数据整理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数量、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通过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更短。(4)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5)两组患者术中切口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切口数量更少。(6)两组患者术后1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第1、3、7日,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肛门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术后14日内最严重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术后第3日肛缘水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两组患者术前各项SF-36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PF(生理机能)、GH(一般健康状况)、VT(精力)、RE(情感职能)和MH(精神健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月的PF、GH、VT、RE和MH这几个方面评分更高。两组患者组内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各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提高。结论: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能显着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肛缘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二、综合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9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9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痔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西医对痔的认识
        1.4 西医对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痔的治疗
        2.1 痔的中医治疗
        2.2 痔的西医治疗
    3 中西医结合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术前准备
        2.2.1 术前准备工作
        2.2.2 术前检查
        2.3 手术方式
        2.4 术后常规护理
        2.5 药物来源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脱落情况
        4.2 一般情况对比
        4.2.1 两组性别比较
        4.2.2 两组年龄比较
        4.2.3 两组内痔分期比较
    5.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痔的注射疗法的发展
    2 芍倍注射液的组成及药理作用
    3 芍倍注射液的药用特点
    4 消痔灵的用药特点
    5 熏洗疗法
    6 苦劳汤方药分析及药理作用
    7 对混合痔术后出现常见并发症的认识
        7.1 从中医角度认识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7.1.1 术后疼痛
        7.1.2 术后出血
        7.1.3 术后渗出物
        7.2 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7.2.1 术后疼痛
        7.2.2 术后出血
        7.2.3 术后渗出液
    8 研究结果分析
        8.1 改善术后肛门疼痛效果分析
        8.2 改善术后肛门坠胀感效果分析
        8.3 改善术后术后出血、渗出液效果分析
        8.4 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效果分析
        8.5 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率低效果分析
    9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综述 痔疮中西医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痔的认识
        1.1 病名及涵义
        1.2 分类
        1.3 病因病机
        1.4 治疗方法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2.1 概念及流行病学调查
        2.2 分类
        2.3 发病机制
        2.4 常用手术方式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和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3.1 一般指标
        3.2 手术时间
        3.3 术后并发症
        3.4 愈合时间
        3.5 临床疗效
        3.6 患者满意度
        3.7 术后复发
    4.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指标
        5.2 手术时间
        5.3 术后并发症
        5.4 愈合时间
        5.5 临床疗效
        5.6 患者满意度
        5.7 术后复发
    6. 结果分析
        6.1 一般指标分析
        6.2 手术时间分析
        6.3 术后并发症分析
        6.4 愈合时间分析
        6.5 临床疗效分析
        6.6 患者满意度分析
        6.7 术后复发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痔上黏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的继承创新
        1.1 以传统外剥内扎术为雏形
        1.2 结合肛垫下移学说
        1.3 实现个体化治疗
    2. 术后常见并发症讨论
    3. 结语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英文缩略表
    2. 病例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3 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意义
        3.1 全身影响
        3.2 局部影响
    4 混合痔术后镇痛治疗
        4.1 中医治法
        4.2 西医治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随机方法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案及对照措施
    3 观察指标
        3.1 基线资料
        3.2 疗效性观测指标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病例分布
        5.2 基线资料分析
        5.3 术后疼痛强度评分(VAS评分)比较
        5.4 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5.5 术后排尿情况比较
        5.6 术后睡眠情况比较
        5.7 术后额外止痛药物使用情况
        5.8 临床疗效比较
        5.9 安全性比较
        5.10 满意度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混合痔术后疼痛治疗现状
    2 穴位埋线的镇痛机制
        2.1 外周镇痛作用
        2.2 中枢镇痛作用
    3 选穴依据
    4 关于湿热下注证型的选择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术后疼痛情况
        5.2 术后排尿情况
        5.3 术后睡眠情况
        5.4 术后额外止痛药使用情况
        5.5 疗效、安全性及满意度评价
结论
    1 临床研究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不同针刺疗法治疗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圣瑜栓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2.5 医学伦理问题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3.2 观察指标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3.4 病例脱落情况
讨论
    1 中医学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1.1 湿热之邪是发病主因
        1.2 气血瘀滞是重要病机
    2 现代医学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3 普济痔疮栓方药分析
    4 圣瑜栓药物分析
        4.1 圣瑜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机理
        4.2 圣瑜栓主要药物成分分析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术后疗效分析
        5.2 圣瑜栓作用效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例观察表
致谢
论文着作
附件

(5)瑶医挑针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痔疮的认识
        1.1 定义及流行病研究
        1.2 病因及形成机制
        1.3 痔疮分类及临床表现
        1.4 治疗方法
    2.中医学对痔疮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症候分型
        2.3 治疗方法
    3 瑶医学对痔疮的认识
        3.1 病因
        3.2 发病机制
        3.3 症候分型
        3.4 治疗方法
    4 瑶医挑针疗法
        4.1 发展背景
        4.2 治疗机理
        4.3 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
        1.7 病例脱落的处理
        1.8 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症状评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瑶医挑针治疗痔疮的理论探讨
    2 瑶医挑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
    3 瑶医挑针治疗痔疮的优势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瑶医特色疗法在痔疮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套扎疗法治疗痔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终止研究标准
        1.7 随访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及检测时点
        2.4 统计分析
        2.5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疗效比较
        3.3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
        3.4 术后两组便血评分比较
        3.5 两组术后便血停止时间比较
        3.6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3.7 两组水肿评分比较
        3.8 两组下坠急便感评分比较
        3.9 两组术后尿潴留情况比较
        3.10 两组术后肛门功能比较
        3.11 两组术后残痔情况比较
        3.12 两组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比较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疗效评价
        4.2 术中出血量情况
        4.3 便血及停止便血情况
        4.4 疼痛情况
        4.5 水肿情况
        4.6 下坠急便感
        4.7 尿潴留情况
        4.8 残痔情况
        4.9 肛门狭窄
        4.10 肛门功能
    5. 讨论
        5.1 中医对痔的认识
        5.2 西医对痔的认识
        5.3 RPH-4联合ECTCI对减少出血的优势
        5.4 RPH-4联合ECTCI对减轻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5.5 联合术式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必须每条均符合)
        1.4 排除标准(符合其中一条即排除)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病例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思路
        2.3 术前检查
        2.4 术前准备工作
        2.5 手术体位
        2.6 麻醉方法
        2.7 手术方法
        2.8 术后常规处理方法
    3.观察指标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观察周期及随访时间
        3.3 安全性评价
    4.统计学分析方法
    5.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
        5.1 病例入组情况分析
        5.2 一般情况比较
        5.3 手术时间比较
        5.4 术后疗效观察
    6.安全性评价
    7.讨论
        7.1 痔的概念
        7.2 痔的认识
        7.3 痔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7.4 痔的手术治疗方法
        7.5 痔的注射疗法的发展
        7.6 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的认识
        7.7 芍倍注射液的药理分析及作用
        7.8 芍倍注射液注射后组织病理学变化
        7.9 芍倍注射液的药用特点
        7.10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相关分析
    8.结论
    9.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1:文献综述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进展
    1.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1.1 窦状静脉扩张理论
        1.2 肛垫下移理论
        1.3 血管增生理论
    2.痔的手术治疗现状
    3.痔术后常见症状
        3.1 术后肛缘水肿
        3.2 术后疼痛
        3.3 术后出血
        3.4 术后肛门坠胀不适
        3.5 术后肛管狭窄
        3.6 术后尿潴留
    4.芍倍注射液的理论基础及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附2 临床观察表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病例报告表
    知情同意书
    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1.1 痔的诊断标准
        2.1.2 环状混合痔的定义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2.5 退出与终止实验标准
3 病例基本资料
    3.1 性别
    3.2 年龄及病程
    3.3 术前肛门功能情况
    3.4 术前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
4 研究方法
    4.1 病例分组及手术方式
    4.2 术前准备
    4.3 麻醉方式
    4.4 器械
    4.5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方法
    4.6 手术体位
    4.7 手术方法
        4.7.1 治疗组手术步骤
        4.7.2 对照组手术步骤
    4.8 手术注意事项
    4.9 术后处理
5 总体疗效及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5.1 总体疗效
    5.2 术后并发症
        5.2.1 疼痛
        5.2.2 尿潴留
        5.2.3 出血
        5.2.4 肛缘水肿
        5.2.5 肛门坠胀情况
    5.3 肛门功能情况
        5.3.1 肛门失禁评分
        5.3.2 肛门狭窄评分
        5.3.3 排便情况
    5.4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
    5.5 创面愈合时间
    5.6 赘皮残留情况
    5.7 安全性评价标准
6 统计分析方法
7 研究结果
    7.1 总体疗效
    7.2 术后并发症情况
        7.2.1 疼痛
        7.2.2 尿潴留
        7.2.3 出血
        7.2.4 肛缘水肿
        7.2.5 肛门坠胀情况
    7.3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
        7.3.1 肛门失禁评分
        7.3.2 肛门狭窄评分
        7.3.3 排便情况
    7.4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
        7.4.1 术前与术后3个月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对比
        7.4.2 术后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对比
    7.5 创面愈合时间
    7.6 赘皮残留情况
    7.7 安全性评估
8 讨论
    8.1 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难点
    8.2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理论依据及优势
        8.2.1 翼形切缝结扎内注术介绍
        8.2.2 本术式的创新性
        8.2.3 “分段”多切口与“纵切横缝”结合运用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8.2.4 内括约肌切断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9 研究结果分析
    9.1 病例基本资料分析
    9.2 总体疗效分析
    9.3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9.3.1 疼痛
        9.3.2 尿潴留
        9.3.3 出血
        9.3.4 肛缘水肿
        9.3.5 肛门坠胀情况
    9.4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分析
        9.4.1 肛门失禁情况
        9.4.2 肛门狭窄情况
        9.4.3 排便情况
    9.5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分析
        9.5.1 肛管最大收缩压
        9.5.2 肛管功能长度
        9.5.3 肛管静息压
    9.6 创面愈合时间和赘皮残留情况分析
10 结论
11 问题与展望
    11.1 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11.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痔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便秘评分系统(CSS)
附录二 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肛肠坐浴一号方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痔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对痔的认识
        1.2 中医对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西医对痔的病因的认识
    2 痔的治疗
        2.1 痔的中医治疗
        2.2 痔的西医治疗
    3 痔术后水肿疼痛的认识
        3.1 中医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原因的认识
        3.2 西医对痔术后水肿疼痛原因的认识
    4 痔术后水肿疼痛的预防和治疗
        4.1 术中预防
        4.2 中医治疗
        4.3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式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情况
        3.2 一般情况
        3.3 临床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药熏洗的作用和机理
    2 肛肠坐浴一号方的方药分析
    3 肛肠坐浴一号方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4 肛肠坐浴一号方的作用机制
    5 高锰酸钾的药理学分析及临床应用
    6 研究结果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术后评分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生活质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运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研究内容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第二部分 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痔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综合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93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梁小青.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D]. 李华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D]. 周媛凤.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圣瑜栓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左鲁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瑶医挑针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研究[D]. 曹茜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 郭仕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芍倍注射液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康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肛肠坐浴一号方对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临床研究[D]. 何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生活质量观察[D]. 袁永鑫. 川北医学院, 2020(04)

标签:;  ;  ;  ;  ;  

重症混合痔综合治疗93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