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数字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一、数字化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郭重庆[2](2019)在《“智慧医院”离我们还有多远?》文中指出"智慧医院"离我们既远,又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决策的魅力即在此。"智慧医院"离我们还有多远?回答这个问题的确很难。"智慧医院"离我们既远,又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决策的魅力即在此。谁能在20年前阿里、腾讯初创时,想到今天他们的市值会进入世界前10?

牟婷箐[3](2019)在《经典与体验-沉浸式展览视觉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沉浸式艺术体验展览,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展览,也是国内外正在流行的一种艺术展览,展览是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及交互艺术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体。本文将沉浸式展览置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野下,侧重从视觉模式的角度,运用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沉浸式展览中观众的主体身份变化、艺术体验、感知体验等问题。论文中以展览案例和观众访谈为研究基础。第一章梳理了新型艺术展览的视觉环境,分析了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中博物馆展览和艺术展览的数字化经历,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新型展览的展览形式提供了技术支撑,改变了展览的物质环境。第二章围绕着虚拟图像与媒介的视觉引导作用。展览中图像、媒介以及界面组成了虚拟图像,虚拟图像有着全新的观看方式和视觉解读。新媒介创造了新的视觉图像,成为引导人们进入沉浸之境的重要途径,展览界面则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经验。第三章中围绕着幻觉空间探讨了传统博物馆中的空间、艺术史中的幻觉空间分别与今天沉浸式展览中的空间之间的关系。虚拟图像构成了展览中的幻觉空间,沉浸式展览中的虚拟图像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化产物,它们已经转化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拥有特殊的审美体验,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质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经验和艺术体验。第四章中提出观众的主体身份在沉浸式展览中发生了转变。这是因为,传统博物馆中观众在观看时拥有自主选择权,沉浸式展览中则受到隐秘的限制,观看方式由主动转为被动,身份的转变也带来了不同的感知体验,由视觉为中心转变为所有感官的参与。文章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沉浸式艺术展览并不是一种技术使然的展览,背后隐含着特有的美学特征和视觉模式,并形成新型的展览体制。沉浸式艺术展览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性和文化特征,并带给人们哲学上的思考和精神上的愉悦。展览模糊了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界限,改变了观众的主体身份。从本质上来看,沉浸式艺术展览是一种开放性的、时效性的、多维度的、以观众为主体的互动体验型艺术展览形式。同时,沉浸式展览已经成为传统博物馆展览的补充,其开放、互动、有趣的特点能够吸引大众前往参观,激起对艺术的兴趣,增加美育的范围,对普及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效果。博物馆中应该主动引入新型展览的展览形式,利用这类展览的特点,带给观众更全面、丰富的观看体验。

唐歆[4](2019)在《电子招投标中投标人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幅度地改变现代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发展信息化趋势愈发显着。电子招投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业务形态,他将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招投标模式相结合,对招投标项目实现电子化模式。目前招投标市场竞争激烈,国家大力推电子信息化的招投标模式,一方面规避了传统招投标的一些弊端,另一方面新的风险因素又产生了,所以企业在新时代想要在市场获得份额,除了加强自身的实力之外,还要重视风险管理。然而,国内外对招投标风险管理的方面多是基于招投人、政府监管部门、行业代理咨询方等角度思考,在投标人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投标人的角度对电子招投标的风险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做了简单的介绍,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总结,简述了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其次,在风险识别上运用流程图的方法对电子招投标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将风险因素归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电子招投标风险管理综合评价模型。再次,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分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得出相关结论。然后,对江西省内电子招投标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构建了江西省内电子招投标风险管理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前江西省电子招投标的总体风险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电子招投标中投标人的风险管理提出有效地应对策略。

薛峰[5](2019)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与技术的冲击令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度的变革。由于信息载体的跨领域统合,社会媒介则持续性的相互介入和渗透;新的概念和意义在媒介融合的文化生态中不断产生。通过广泛的社会传播,媒体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全面深入的影响,既规训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模式,也涉及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与塑造。同时,动画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具有“时代符号”意义的文化实践与现象,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通行于文化艺术、产业经济、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从而与民族审美意识形态、国际文化霸权的对抗、以及自我民族文化的完善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从动画相关的媒体文化现象研究入手,结合社会学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深人系统的剖析媒介融合环境下动画技术与应用的形态和规律;在宏观的视野下研究和梳理动画在当代媒体文化限阈中的概念生成、文本构建、语言结构、表述范式;继而进一步对动画媒体奇观的形态表现展开批判式的诊断,并结合当下媒介语境对动画中民族文化美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姚正荣[6](2019)在《我国绿色出版发展探析》文中提出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让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成倍增长,各种环境问题也应运而生。出版业作为“高碳行业”,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纸张、油墨等资源。由于缺乏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出版行业各种污染和浪费问题严重。因此在低碳发展的大环境下,出版行业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实现绿色发展,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集中研究我国绿色出版的发展,探究我国要如何逐步完成绿色出版的变革。首先是明确绿色出版的内涵,绿色出版是立足于生态可持续的一种新型出版模式,它要求整个出版行业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产业链下游,从出版物的内容到载体,都要满足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要求。其次从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目前我国出版行业存在的种种“非绿色”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如何从内容、载体、渠道三个方面,推进绿色出版的变革。尤其是针对我国出版物在内容方面存在的种种“非绿色”的现象,提出应该对出版社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出版资源数据库进行管理。最后在出版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展望,提出与云技术相结合,建立全行业的出版资源云平台,对整个出版行业的出版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针对我国绿色出版发展问题的研究,以期对未来的出版行业的绿色变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黄瑜[7](2018)在《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中国城市/建筑的超速发展、建设量的突飞猛增以及文化类建筑的激长,中国当代建筑直面现实并积极应对,以实用的务实态度回归建筑基本问题,材料的表现成为学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在纷呈多样的建筑实践探索中,存在材料观念以及评判标准的困惑与迷思。因此,建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研究,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是指导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以“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建筑”为研究范围。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象出发,对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追溯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材料观念的演变历程,解析材料策略脉络,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主线。然后回到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并从中得到启发,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以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发展趋势上展望未来。本研究试图搭建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拨开现代建筑材料现象的迷雾,寻找适于当下指导实践的材料策略。论文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提出主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当代中国建筑面对的挑战、回归建筑基本问题的学科研究以及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材料实践出发,分析材料研究的背景。综合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界定“现代建筑”的研究范围,“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及指导“选材”为研究目的,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历史研究与解析(主要对应第二、三、四章)第二、三章以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历史为研究核心,探究策略背后的观念演变,并据此解析材料策略的脉络。材料观念的演变沿着“线”性的历史轴进行追溯,基于历史研究梳理材料策略的脉络,分别从两个核心议题、三个策略因素以及两条实施主线以“点”带面进行解析。第四章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从“选材”入手并总结其中的因素与建筑理念。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之路,解读中国建筑材料实践概况。第三部分是构建策略(主要对应第五、六章)第五章依托历史研究与解析的成果,制定当代建筑材料策略的有效准则。综合材料策略的三个内在因素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从适于此时、因应此地和情景交融三个视角构建材料策略,并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举证。第六章以三个分别位处乡镇、老城与新城的文化建筑设计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实施反推并关注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王淑娟[8](2018)在《“无人银行”网点普及离我们还有多远?》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黑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银行"网点的普及离我们还有多远?看不到传统柜台、也没有负责接待或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你可以跟着机器人的引导进行刷脸存取款、外币兑换等系列银行业务,还可以用3D、VR眼镜浏览各类理财产品,这样脑洞大开的全天候自助"无人银行"已经在上海落地。虽然"无人银行"目前还寥寥无

胡泳[9](2018)在《中国互联网二十年:自由的向往,信任的呼唤》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互联网的"盗火"1996年春,中国最早的ISP瀛海威公司在中关村零公里处打出"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的巨幅广告牌。彼时,很多人还压根没听说过"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创始人张树新的豪言壮语,在写稿还依靠纸笔的那个年代,听起来像是一个遥远的幻想。我就想弄清楚这幻想到底是远还是近。这一年1月

谢亚可[10](2017)在《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普适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认知计算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及精准医疗、纳米材料、智能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等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正步入普适医疗新时代。普适医疗是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医疗数据感知化、医疗服务透明化、医疗资源共享化、诊疗用药精准化、就医体验便捷化、医疗成本节约化、医患沟通常态化等特点。普适医疗开创了新的医疗时代,拓展了人类健康观念,提升了医疗体系效率,促进了医患生态修复,也为应对当下医疗困境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引发医疗颠覆变革的同时,新的技术生态和时代环境也在冲击、重构现有医疗伦理体系。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等传统医疗伦理问题将得到极大纾解。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负效应也不期而至,全时全景隐私监视、医疗数字鸿沟加剧、医患关系物化、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医疗技术风险递增、医疗消费主义兴盛、非现场医疗及智能医疗设备引发新的医疗纠纷等新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层出不穷,呼唤建立新时代的医疗伦理体系。本文从医疗隐私与安全、医疗责任、医疗公平、医患关系等四个主要伦理议题出发,探讨普适医疗环境下的伦理风险及应对路径。隐私与安全问题是普适医疗应用推广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适医疗环境下,“在线”和“监视”将成为一种必然和生活状态,个人医疗隐私泄露与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医疗隐私的内涵、形式和种类不断拓展,大数据性、价值性不断增强,与其他个人信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为了获取更便捷、透明、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习惯于让渡更多隐私,导致对医疗隐私控制权的进一步削弱,传统隐私保护体系也开始在大数据技术冲击下土崩瓦解,隐私观或将被彻底颠覆。医疗信息隐私化、医疗隐私数据化、医疗数据开放化之势不可挡,隐私泄露风险从物理空间蔓延至数字空间……。重建新的医疗隐私保护框架迫在眉睫,文章从技术、法律、管理、自律和认知等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普适医疗倡导医疗生态圈内的人、财、物、设备等互联互通和信息高度共享,将实现各类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疗成本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医患权利平等化趋势明显。然而贫富差距、数字素养差异构筑的数字医疗鸿沟,可能导致普适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不能真正被公平享用;电子医疗ID可能会使患者无法摆脱固化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基于个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普适医疗增强技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机会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技术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享受公共医疗服务,高端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也将进一步加剧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权利鸿沟。文章提出了医疗资源分配应坚持“贵义尚利”、“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差别平等”等原则,并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等方面推进医疗公平建设。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云医疗、移动医疗等非现场医疗模式将成为主流医疗形态,大量具有上下文感知功能的智能医疗设备、机器人参与到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护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医疗纠纷与医疗责任认定问题。非现场医疗的法律主体多,涉及到医生(本地医生、远程医生)、患者、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责任认定难度加大。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将面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的困境。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势在必行,应加强而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明确智能医疗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医疗技术审查和风险规避制度等。现行医疗环境下,医生被赋予了高角色期待、“关系就医”现象普遍、现代医学技术权利化凸显、医患信任脆弱不堪。普适医疗将彻底改变家长式的医疗模式和医患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赋予患者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医疗的权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流程和诊疗决策,与医生开展平等对话并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医患关系民主化趋势明显。然而,大量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使得医疗技术风险增加、医疗消费主义兴盛、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渐显。应理性认识普适医疗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警惕医疗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大量社会风险问题的存在体现了普适医疗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不能以此否定普适医疗的时代价值。面对普适医疗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平衡个人诉求、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促使政府、技术工程师、医疗机构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有效应对和规避伦理风险,需要完善普适医疗技术设计,需要制度和伦理的协同制约,更需要培育一个德性的社会环境。

二、数字化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2)“智慧医院”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技术变革时代
技术变革正面临突破的临界点
颠覆性的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
中国医院建设路在何方?
医疗产业智能化可期
    医疗云平台谁来建
    中国医疗大数据宝藏待挖掘
    AI会颠覆传统医疗产业吗
第一个智慧医院会不会出现在中国?

(3)经典与体验-沉浸式展览视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沉浸式展览现状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新型艺术展览的视觉环境
    第一节 新型展览的技术支撑
        一.艺术展览的数字化
        二.博物馆展览的数字化
        三.新媒体艺术的普及化
    第二节 视觉文化背景下的新型展览
        一.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入展览中
        二.由单一展览变成全方位的视觉展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图像媒介的视觉引导
    第一节 以虚拟图像为主导
        一.虚拟图像的观看方式
        二.虚拟图像的视觉解读
    第二节 新媒介创造的新视觉图像
        一.传统媒介下的视觉图像
        二.新媒介转化后的视觉形态
    第三节 新界面的视觉经验
        一.虚拟现实中的界面
        二.展览界面中的新视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幻觉空间与致幻体验
    第一节 沉浸式空间的致幻因素
        一.展览布局与视错觉
        二.遐想推动幻觉成真
    第二节 静态展示空间与交互空间的对比
        一.传统静态空间
        二.无实物交互空间
    第三节 幻觉空间中的形式美
        一.构图与视觉平衡
        二.全新的色彩感受
        三.重组后的新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浸主体的视觉经验
    第一节 观众的主体身份变化
        一.从主动者变为被动者
        二.从观看者变为创造者
        三.从参与者变为旁观者
    第二节 观众的新视觉经验
        一.观看位置的变化
        二.多感官的综合体验
        三.新审美体验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电子招投标中投标人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的概述
    2.1 风险管理的概述
        2.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2.1.2 风险管理的步骤
    2.2 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其步骤
    2.3 风险评估的方法介绍与选择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3 德尔菲法
第3章 电子招投标的概念及其特点
    3.1 电子招投标的概念
    3.2 电子招投标与传统招投标的区别
    3.3 电子招投标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3.3.1 电子招投标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3.3.2 电子招投标的特点
    3.4 电子招投标目前面临的问题
第4章 电子招投标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4.1 电子招投标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的识别
        4.1.1 电子招投标风险识别
        4.1.2 风险因素的分类
    4.2 建立电子招投标风险因素的模型进行风险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5章 江西省内电子招投标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5.1 目前江西省内各地市的电子招投标发展情况
        5.1.1 在管理下辖地市的交易平台实现了互通互联
        5.1.2 在信息公开方面实现了电子化
        5.1.3 在专家设置抽取方面实现了电子化
        5.1.4 在监管方面实现了电子化
        5.1.5 信息库更新不及时
    5.2 江西省内电子招投标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第6章 电子招招投标的风险应对策略
    6.1 管理风险应对策略
        6.1.1 监管有关部门完善专家库的设置与抽取的制度
        6.1.2 管理者与技术人员做好相互沟通,保持理念一致
        6.1.3 加强监督监管部门规范行使有关权利
        6.1.4 成立办事处、办事组高效办理有关程序
    6.2 技术风险应对策略
        6.2.1 加强人员技术水平、成立技术小组
        6.2.2 建立健全的应急事故处理方案
    6.3 网络风险应对策略
        6.3.1 定期维护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
        6.3.2 测试加密锁和系统的安全性
    6.4 信息风险应对策略
        6.4.1 建立数据存储制度
        6.4.2 监督直播平台
        6.4.3 定期对潜在竞争对手进行信息收集
    6.5 环境风险应对策略
        6.5.1 公司部成立法务部门
        6.5.2 加强行业培训,及时了解政策
        6.5.3 对不抗抗力因素建立评估小组
    6.6 资金风险应对策略
        6.6.1 加强关注外部金融环境
        6.6.2 加强内部资金管理,专人对接保证金流动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电子招投标风险管理对于投标人的风险等级评价专家调查表

(5)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重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一、现代媒介分析研究
        二、影像与景观社会的研究
        二、媒体奇观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一、思路的创新
        二、观点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一、学科研究
        二、文献分析
        三、演绎推理
第一章 、当前动画奇观之滥觞
    第一节 、景观与奇观的概念重建
        一、概念原意——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的导向
        二、衍生条件——文本交互在数字网络中的进化
        三、理念重建——文本主体与话语权力的分解
    第二节 、媒介融合环境中的泛动画
        一、泛动画的外因——虚拟现实的后读图时代
        二、泛动画的内因——数字基因的动画影像
        三、泛动画的特征——奇观堆积的虚假真实
第二章 、动画奇观的内部构建
    第一节 、非线化的文本逻辑
        一、世界观多层异化
        二、叙事要素游移
        三、趣味娱乐反讽
    第二节 、常态更迭的图像语素
        一、全球化符号消费
        二、瞬间式情感传递
    第三节 、内爆的表义系统
        一、传播——交互与航行
        二、样式——消解与重构
        三、内容——改写与再造
        四、评判——道德与伪善
第三章 、动画奇观的外部延展
    第一节 、产业奇观的延展
        一、产业延展的基础
        二、大数据下的影视娱乐
        (一)感官与情怀的院线社交
        (二)当下主义弥散的动画番剧
        (三)病毒式营销的短视频
        三、互联网产业赛博空间的化身
        (一)虚拟的代言
        (二)符码的互动
        (三)现实的二元
    第二节 、新艺术生态的延展
        一、主题内容的延展
        二、言说空间的延展
        三、价值内涵的延展
第四章 、本土语境下动画奇观的深层读解
    第一节 、文化政治的冲突与调和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分层弥合
        二、新文化权力的生态构建
    第二节 、文化霸权的争夺和渗融
        一、他者认同的矛盾
        二、在地元素的整合
    第三节 、当下本土动画审美范式的塑形
        一、技术唯美的现状
        二、根茎思维下的发展格局
结语
附录一:本文图录
附录二:各章思维导图
附录三:“第四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谈部分实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6)我国绿色出版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出版理念
    第一节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出版理念的兴起
        一、低碳经济发展观念的兴起
        二、出版行业变革需要
    第二节 绿色出版概念界定
    第三节 绿色出版多层内涵——健康、环保、集约
        一、健康文明
        二、节约环保
        三、集约效率
    第四节 绿色出版推动环境、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
        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
        三、提升出版社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读者可以获得高质量、绿色化的出版物
    第五节 我国绿色出版产业政策由宏观走向微观
第二章 我国绿色出版现状
    第一节 出版业面临多重挑战
        一、新媒体强势冲击,纸质图书受到挑战
        二、读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第二节 我国的绿色出版产业变革
    第三节 物质和内容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一、内容资源重复利用
        二、物质资源利用率低
第三章 绿色出版产业的发展措施
    第一节 内容资源的绿色化
        一、审校制度保证内容健康、语言规范
        二、选题合理开发,环节综合把握
        三、推行按需出版
        四、加强出版企业资源管理
    第二节 载体资源的绿色化
        一、选择绿色工艺
        二、使用环保选材
        三、推广碳足迹计算
        四、绿色印刷案例——弘文馆“阿米”系列
    第三节 渠道资源的绿色化
        一、畅通发行渠道
        二、加强回收渠道的循环利用
    第四节 发展观念的绿色化
第四章 绿色出版资源云平台
    第一节 出版云平台概念
    第二节 云平台与绿色出版关系分析
    第三节 绿色出版资源云平台的实践——方正阿帕比(Apabi)
    第四节 云平台未来趋势展望
        一、建设大型出版资源云平台
        二、以内容为核心
        三、注重版权保护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当代中国建筑的挑战
        1.1.2 建筑基本问题的回归
        1.1.3 实际项目的材料实践
    1.2 研究背景
        1.2.1 材料研究基础
        1.2.2 已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1.2.3 材料实践在中国
    1.3 研究主题
        1.3.1 研究范围:现代建筑
        1.3.2 研究对象:材料策略
        1.3.3 研究目的:如何“选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的演变
    2.1 材料理论的引进
        2.1.1 回归西方建筑历史语境
        2.1.2 材料观念的时代更迭
    2.2 从坚固到适用
        2.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2.2.2 阿尔伯蒂《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
        2.2.3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2.2.4 现代材料观念的启蒙
    2.3 从抵抗风格争论到构建新材料新风格
        2.3.1 早期现代建筑语境
        2.3.2 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
        2.3.3 20世纪前后新材料新风格时期
    2.4 从抵抗文化漠视到着重感官体验
        2.4.1 20世纪60-80年代纷杂的建筑语境
        2.4.2 地域主义中的材料观念
        2.4.3 20世纪末期至今着重感官体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的脉络
    3.1 两个议题
        3.1.1 材料真实性
        3.1.2 物质性
    3.2 三个因素
        3.2.1 时代、形式与风格
        3.2.2 地域、工艺与文化
        3.2.3 人、认知与体验
    3.3 两条主线
        3.3.1 从浪漫“饰面”到“表面”
        3.3.2 从结构理性到“裸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材料观念的启发与现代探索
    4.1 传统材料观念
        4.1.1 古代的材与料
        4.1.2 现代对传统材料观念研究
        4.1.3 传统选材启发
    4.2 现代建筑之路
        4.2.1 现代建筑早期
        4.2.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4.2.3 21世纪初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材料策略的构建
    5.1 有效准则
        5.1.1 “材有美”原则
        5.1.2 建造理性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适应性原则
    5.2 适于此时:材料与形式
        5.2.1 装置与片段:旧材旧式
        5.2.2 抽象与写意:新材旧式
        5.2.3 重置与新生:旧材新式
        5.2.4 革新与未来:新材新式
    5.3 因应此地:工艺与文化
        5.3.1 传承:地域材料手工艺
        5.3.2 演绎:地域材料现代工艺
        5.3.3 转译:现代材料现代工艺
        5.3.4 场域:基于开放的地域性
    5.4 情景交融:认知与体验
        5.4.1 理性与知觉
        5.4.2 裸露与表面
        5.4.3 节点与细节
        5.4.4 渲染与留白
        5.4.5 陌生化重生
        5.4.6 材料的自明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材料策略的实施
    6.1 实例推证与反思
        6.1.1 乡镇-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6.1.2 老城-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6.1.3 新城-济宁文化中心文化场馆
    6.2 策略实施方法
        6.2.1 策略整合化
        6.2.2 设计层级化
        6.2.3 设计连贯性
    6.3 材料实施反推
        6.3.1 建造实验法
        6.3.2 材料推演法
    6.4 材料发展趋势
        6.4.1 全球视野下可持续发展要求
        6.4.2 材料革新与数字化趋势
        6.4.3 材料减量化趋势与虚拟材料
    6.5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互联网二十年:自由的向往,信任的呼唤(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互联网的“盗火”
旧制度与大革命
互联网太重要了

(10)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行医疗体系困境重重
        二、大技术引发医疗大变革
        三、医改加速重塑医疗生态
        四、医疗革命重构医疗伦理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研究难点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普适计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二、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三、普适医疗发展概述
第一章 普适医疗:开创未来医疗新图景
    第一节 普适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普适医疗的技术框架
        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二、物联网(IOT)
        三、云计算与云存储(Cloud Computing&Cloud Storage)
        四、大数据(Big Data)
        五、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AI&Cognitive Computing)
        六、电子病历与电子医疗档案(EMR&EHR)
        七、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
    第三节 普适医疗的内涵与价值
        一、普适医疗的内涵
        二、普适医疗的价值
第二章 普适医疗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第一节 透明社会的隐私悖论
        一、信息与隐私
        二、个人医疗信息、医疗隐私、医疗数据与医疗大数据
    第二节 普适医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困境
        一、全时全景隐私监视
        二、隐私边界无限延展
        三、隐私数字化之困
        四、隐私财产属性增强
        五、隐私遗忘机制失效
        六、隐私控制权弱化
        七、传统隐私保护体系解体
    第三节 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框架构建
        一、国内外个人健康医疗数据保护立法实践
        二、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
第三章 普适医疗的公平问题
    第一节 医疗公平之伦理纷争
        一、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二、道义优先还是功利优先
        三、机会平等还是比例平等
    第二节 普适医疗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一、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
        二、医患权利平等化
    第三节 普适医疗引发公平伦理新危机
        一、医疗数字鸿沟加剧
        二、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
        三、医疗增强技术引发伦理危机
    第四节 促进普适医疗公平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二、重视弱势群体健康权益
        三、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
第四章 普适医疗的责任问题
    第一节 责任与医疗责任
    第二节 传统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第三节 普适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一、非现场医疗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二、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三、普适医疗数据的权属界定问题
    第四节 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
        一、加强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
        二、明确医疗智能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三、明晰医疗数据权属关系
第五章 普适医疗的医患关系问题
    第一节 现行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与模式解读
        二、医患危机与中国式医患关系
    第二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向
        一、患者主动管理健康
        二、患者参与医疗流程
        三、患者就医方式重构
    第三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新危机
        一、医疗技术风险增加
        二、医疗消费主义兴盛
        三、医患物化问题渐显
    第四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重塑
        一、理性认识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二、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
        三、警惕医患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录二
致谢

四、数字化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智慧医院”离我们还有多远?[J]. 郭重庆. 清华管理评论, 2019(12)
  • [3]经典与体验-沉浸式展览视觉模式研究[D]. 牟婷箐.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4]电子招投标中投标人的风险管理研究[D]. 唐歆. 南昌大学, 2019(02)
  • [5]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D]. 薛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6]我国绿色出版发展探析[D]. 姚正荣. 苏州大学, 2019(04)
  • [7]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D]. 黄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8]“无人银行”网点普及离我们还有多远?[J]. 王淑娟. 金融世界, 2018(08)
  • [9]中国互联网二十年:自由的向往,信任的呼唤[J]. 胡泳. 商讯, 2018(02)
  • [10]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D]. 谢亚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数字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