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橡胶电极润湿的观察与研究

导电橡胶电极润湿的观察与研究

一、导电橡胶电极湿化的观察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芳[1](2020)在《多壁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防腐导电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的油性导电涂料在生产、施工、固化时易挥发大量有机溶剂,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保证导电性需要添加大量导电粒子,导致涂刷尤其多层涂刷制备涂层时导电粒子分散不均匀,涂层的粘附力、耐蚀性和表面疏水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以环保型水性聚氨酯(WPU)为成膜物质,以防腐性、导电性优良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填料,先采用涂刷法制备MWCNTs/WPU防腐导电涂层,揭示不同含量MWCNTs在WPU中的分散规律和导电机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MWCNTs含量呈梯度分布的涂料进行多层涂刷,利用涂料固化时间内MWCNTs的自由沉降,将团聚下沉的不利因素转化为MWCNTs的二次分散,讨论MWCNTs的二次分散机制;为降低导电介质含量,采用自行设计的液料静电喷涂设备制备低MWCNTs含量的WPU防腐导电涂层,讨论静电喷涂对MWCNTs分散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添加低表面能的聚四氟乙烯(PTFE)改善表面能,并与MWCNTs建立的微观粗糙结构协同作用构造超疏水涂层,讨论未改性及偶联剂改性的疏水填料对防腐导电涂层的界面疏水性能的影响。为防腐导电涂料的优化提供基础,为石化行业的防腐提供新技术。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涂刷法制备的MWCNTs/WPU防腐导电涂层中MWCNTs含量较少时,MWCNTs能在WPU中较好地舒展,舒展开的MWCNTs有利于形成导电网络,但整个涂层的网格较大,只有部分区域导电,导致涂层导电性不均匀;MWCNTs含量较多时,涂层上部分散着少量舒展的MWCNTs而下部为大量团聚的MWCNTs。涂层导电性随MWCNTs含量的增多而增大。MWCNTs含量小于0.3 wt%时,涂层以电容导电为主;MWCNTs含量为(0.3~0.6)wt%时,涂层主要为隧道导电;MWCNTs含量大于0.6wt%时,涂层主要为隧道导电和导体导电,隧道导电主要在涂层上部,导体导电主要在涂层下部。MWCNTs含量大于0.6 wt%时,团聚下沉的MWCNTs使涂层底部缺陷增多,导致涂层的耐蚀性、粘附力、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均随MWCNTs含量的增加而下降。MWCNTs含量达到0.6 wt%,MWCNTs分散较均匀且相互缠绕构成导电通路,涂层的体积电阻率和粘附力均符合标准要求,腐蚀电流密度比Q235钢降低了约1个数量级。底层涂刷MWCNTs含量为0.4 wt%的涂料,在底层涂料未固化时,上层涂刷MWCNTs含量为(0.6~1.5)wt%的涂料,这种涂刷多层法制备的MWCNTs/WPU防腐导电涂层中上层涂料的MWCNTs在WPU固化时间内先沉降后二次扩散进入底层,使上下两层的MWCNTs分布趋于均匀。上层涂料中MWCNTs含量越大,涂层的导电性越好,但上层涂料中MWCNTs含量大于0.9 wt%时,涂层中有较多的MWCNTs团聚,涂层的缺陷增大,易在层间断裂,耐蚀性降低。上述涂刷多层法制备底层MWCNTs含量为0.4 wt%且上层MWCNTs含量为0.9 wt%的涂层时,上下两层的MWCNTs分布最均匀,涂层的导电性最佳,腐蚀速率低至0.0029 mm.a-1;与单层涂刷制备MWCNTs含量为0.6 wt%的涂层相比,体积电阻率降了至少1个数量级,粘附力提高了10%。静电喷涂使MWCNTs更好分散并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涂层结构更致密,特别是涂层表面与内部的MWCNTs数量相当,克服涂刷法制备的涂层上部MWCNTs含量高、底部MWCNTs含量低的问题。WPU固化后,MWCNTs部分显露在涂层表面,涂层表面出现微观粗糙结构。随着MWCNTs含量增加,涂层的表面硬度、导电性升高,粘附力、耐蚀性和耐磨性先升高后降低。MWCNTs含量仅为0.2 wt%时涂层的体积电阻率就满足行业要求,远低于涂刷法制备的导电涂层对MWCNTs含量的要求。MWCNTs含量为0.3 wt%时,涂层结构最致密且综合性能优异,体积电阻率为6.8×105 Ω·cm;与纯WPU涂层相比,粘附力提高10.18%,磨损率降低50.21%,阻抗值提高约1个数量级。在WPU中加入低表面能的PTFE,静电喷涂含有PTFE和MWCNTs的WPU乳液,在形成导电涂层的同时,PTFE的低表面能与MWCNTs构造的微观粗糙结构协同作用使导电涂层具备超疏水性。添加PTFE后导电涂层的渗阈值增大,摩擦系数减小,由于PTFE与WPU的相溶性差,涂层存在PTFE与WPU的界面,随着PTFE含量增加,涂层的粘附力、耐蚀性降低,磨损时易起皮。WPU、PTFE和MWCNTs的质量比为7:3:0.2时涂层的结构最致密且性能优异,体积电阻率、WCA和粘附力分别为2.3×104 Q·cm、154°和5.01 MPa;与纯WPU涂层比,摩擦系数和腐蚀电流密度分别降了约1个和3个数量级。在WPU涂料中加入能同时与极性、非极性基团产生偶联的硅烷偶联剂,能将WPU、PTFE、MWCNTs三者键连成一个整体,提高涂层的均匀性,减少WPU和PTFE的固化界面,进而提高涂层耐蚀性。硅烷偶联剂能与极性的Fe表面脱水形成-NH2,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解决无偶联剂时涂层粘附力低、易分层、易脱落的问题。添加适量偶联剂能降低PTFE和MWCNTs的含量。随着改性的疏水填料体系含量的增加,涂层的导电性和疏水性提高,粘附力、耐磨性和耐蚀性先升再降。WPU、PTFE、MWCNTs和KH-550的质量比为7:1.5:0.1:0.032时涂层的结构最致密且性能优异,体积电阻率和WCA分别为1.5×104 Ω·cm和155°;与纯WPU涂层相比,粘附力降了 7.9%,摩擦系数和腐蚀电流密度分别降了约2个和3个数量级。

熊帆[2](2019)在《基于织物心电传感的“运动伪迹”机理及抑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疾病(CVD)患病率在中国处于持续上升阶段。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早期长期和动态监测,以捕捉短暂非持续性的异常心电变化,对预防心脏疾病、判断病情和挽救患者生命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可用于长期舒适穿戴连续动态的获取心电的柔性织物传感(电极)仍然缺乏。这主要原因之一是凝胶湿电极长期贴在皮肤上容易随着使用时间风干脱落,且容易滋生细菌而红肿等不良反应。柔性织物心电电极将是很有潜力的解决途径,在长期动态获取心电信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然而由于柔性心电电极的理论缺乏和技术滞后给临床实用化研究带来挑战。这主要表现在,长期动态心电检测追求电极的穿戴舒适性和非突异,这就需要生理检测电极具有更接近普通衣物或织物的良好机械特性,例如高弹性、柔性、松紧性和透气性。但是,人在日常活动下检测心电时,容易造成织物电极的滑动、变形与脱落,并可能受到垂直压力,而且运动状态下的皮肤拓扑也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引起运动伪迹。另外,除去织物电极的运动伪迹仍然是移动心电监测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柔性织物电极触面特性、织物电极的运动伪迹产生机理和运动伪迹抑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以下几方面:(1)织物电极触面特性通过织物电极-皮肤界面的电极电化学反应过程、电气特性和人体层次结构,提出了织物电极-皮肤界面的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根据柔性织物电极触面的纺织纹理结构、与皮肤接触时无凝胶仅靠皮肤表面上一层薄薄的汗液或水分充当电解质,把电极看作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电极并联进行等效。界面等效电路元件是电极的有效面积的函数,这样等效利于分析运动伪迹。用电化学阻抗谱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并分析了模型各个参数与面积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参数拟合误差小,等效参数物理意义合理。接着利用该界面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分析了织物电极触面(或界面)阻抗、相位和电极的面积对心电信号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得出,与标准一次性凝胶Ag/AgCl电极相比,织物电极-界面阻抗更大,满足相差要求前端输入阻抗更大,人静止时半径为2-3cm圆形织物电极采集的心电波形能与标准电极媲美。(2)织物电极的运动伪迹通过对电极过程本质、金属相与液相界面理论来分析界面电势差产生机理,进而分析界面双电层电容充放电及其电荷分布。再在利用界面双电层电荷分布及其再分布并且结合流体动力学和电化学动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织物电极与皮肤相对运动的运动伪迹动态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运动伪迹的产生机理、来源和引起运动伪迹的因素。再结合皮肤特性分析得出,织物电极的运动伪迹主要来源是界面双电层电容极间电势变化和表皮内外电势变化;主要的引起因素是织物电极与皮肤相对运动导致双电层扰动以及电极有效面积的改变和皮肤变形。根据产生来源和引起因素,提出增加软垫和扩展支撑面积来缓冲电极与皮肤相对运动和减弱皮肤变形,并优化电极结构,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运动伪迹产生的方法。实验结果得出,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织物电极的运动伪迹。(3)运动伪迹抑制算法根据织物电极的运动伪迹来源、运动伪迹引起因素和运动伪迹特征三个方面提出三种方法来处理移动心电的运动伪迹,都能有效地除去或减少运动伪迹。即,基于辅助织物电极自适应运动伪迹消除算法是通过直接用辅助织物电极检测工作电极附近的皮肤上电势变化作为参考信号,并根据运动伪迹能量谱变化大的特征,本文在传统算法上提出基于变换域自适应消除算法来处理运动伪迹。基于多惯性传感自适应运动伪迹消除算法则用多个惯性传感采集多运动信号再结合小波变换来提高与运动伪迹的相关性,并且根据运动伪迹引起因素多样性,本文在单传感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传感自适应算法来处理运动伪迹。基于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是根据运动伪迹产生源与心电信号是独立源并根据心电周期性而运动伪迹非周期性等先验知识,本文提出用半盲源分离约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来处理运动伪迹。

陈晓[3](2017)在《面向生理检测的电子织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可穿戴技术的不断提高,能够为用户在家居和户外环境中提供长期健康监护。传统Holter监护仪只能做到连续3天监测,主要原因之一是凝胶湿电极不适合长期与皮肤接触,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等过敏反应。金属干电极干扰和噪声较大,穿戴舒适性较差,运动伪迹明显。织物基生理传感是很有潜力的解决途径,但是实用化的柔性传感研究还面临着严峻的理论和技术挑战。在日常活动背景检测心电时,人体的运动容易造成织物电极的滑动、变形与脱落,从而造成“运动伪迹”,影响心电信号质量。电极的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厚度,尺寸与形状也是心电信号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可穿戴电子织物心电电极在健康监护方面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抑制运动伪迹的织物电极结构及不同材料和工艺织物电极的ECG信号测试分析了电子织物机械、电气和结构特性,归纳了影响柔性织物电极传感性能的主要因素:电极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厚度,尺寸与形状。根据织物电极特性、心电电极采集原理和运动伪迹的主要来源,提出结构稳定、性能良好的抑制运动伪迹层叠结构电极设计方案。总结了当前柔性织物电极主流制备方式,甄选三种不同材料与工艺(导电布、导电泡棉和石墨烯涂层)制备织物电极。对这三种织物电极进行ECG信号采集对比试验,验证织物电极在心电信号采集中的可行性,通过对比ECG信号质量优选性能优异的织物电极制作材料与工艺。(2)电极-皮肤界面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通过建立电极-皮肤界面等效模型,进一步解析织物电极电气性能。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心电电极等效模型的特点,考虑织物电极本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建立两种不同织物电极-皮肤界面等效的电路模型;然后进行标准电极与织物电极-皮肤界面接触阻抗测试;最后,通过测试的阻抗谱与等效电路拟合结果,评估等效电路的有效性。(3)织物电极的性能测试电极-皮肤界面接触阻抗测试反映出阻抗大小对ECG信号质量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增大织物电极尺寸减小阻抗来加以应对。该部分对不同尺寸织物电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BIOPAC MP150多导生理记录仪对6名志愿者进行ECG信号异步采集,利用阻抗分析仪进行皮肤-电极界面接触阻抗测试,以同步测量的一次性标准心电电极ECG信号和阻抗谱测试结果为标准,分析织物电极尺寸对电极-皮肤界面接触阻抗和ECG信号的影响。将不同尺寸织物电极阻抗谱与电极-皮肤界面等效电路进行拟合,解析等效电路模型中各元件的参数变化,进一步验证等效电路的有效性。

仝玉萍[4](2008)在《烧绿石型稀土锆酸盐的制备、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备新型纳米及亚微米级材料是当今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具有高化学稳定性、高催化活性的烧绿石型稀土锆酸盐(Ln2Zr2O7)为研究对象,通过寻求绿色的合成手段,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中获得尺寸小、分散性好的纳米材料。本文将软化学法运用到其制备过程中,制备出了系列Ln2Zr2O7为基础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构、形貌以及催化性能等,主要内容如下:采用了两种软化学法(硬脂酸法和盐助甘氨酸燃烧法)以及盐助固相法,均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系列Ln2Zr2O7(Ln=La,Nd,Sm,Eu,Dy,Er),系统研究了Ln对Ln2Zr2O7晶体结构的影响。对不同方法制备Ln2Zr2O7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助甘氨酸法所制得产物的分散性最好,粒子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对硬脂酸法所制备的Ln2Zr2O7系列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合成的产物均有好的光催化活性,Ln对Ln2Zr2O7系列的催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其光催化活性的顺序为Dy2Zr2O7>Nd2Zr2O7>Er2Zr2O7>Sm2Zr2O7>La2Zr2O7。而且,在这个体系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Ln2Zr2O7(Ln=La,Nd,Sm,Dy,Er)纳米晶的光催化活性变化趋势与稀土金属阳离子Ln3+磁矩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Ln3+的磁矩与Ln2Zr2O7纳米晶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对三种方法所制备材料的光催化性质进行研究,发现盐助固相法所得产物的催化活性最强,可能是由于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本方法所制备产物的结晶性最差,粒子表面无序性强,因而催化活性最强。系统研究了Ln位部分取代的LnxLn’2-xZr2O7系列化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采用软化学法--硬脂酸法及盐助甘氨酸燃烧法,制备了系列LnxLn’2-xZr2O7(Ln=La,Nd,Sm,Eu,Dy,Er)纳米晶。结果表明,Ln位置可以被其他镧系元素取代,而不改变其晶型。Ln’实际上代替了Ln掺杂进入其晶格中,产物为单一晶相的固溶体。不同的制备方法对所制得产物的结晶性、分散性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因而产物的性质也有所不同。通过盐助甘氨酸法制备了高分散的,粒度分布均匀,粒子尺寸约15~30 nm的LnxLn’2-xZr2O7系列化合物。并对产物的荧光性质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盐助甘氨酸法合成了Zr位部分取代的烧绿石型Ln2SnxZr2-xO7(Ln=La,Nd,Sm,Eu,Dy,Er)系列化合物。XRD结果表明,Zr位可以被其他四价元素置换,Sn部分取代Zr掺杂进入晶格中,合成产物为单一晶相的烧绿石型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和拉曼研究了其精细结构的变化。电镜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Ln2SnxZr2-xO7纳米晶为高分散的立方结构的晶体,晶体形貌规整,尺寸在2050nm。并对不同煅烧温度、不同掺杂量的产物的荧光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将TiO2、ZrO2、SnO2等活性氧化物对Ln2Zr2O7进行改性,制备了系列以Ln2Zr2O7为基的复合材料。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后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显着提高。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La2Zr2O7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如Co3O4、NiO、CuO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火炸药领域的应用,结果发现,复合后的产物不同程度的使高氯酸铵(AP)的高温分解温度降低,表观分解热增加,尤其Co3O4/La2Zr2O7的催化效果最好。

鲁亦斌[5](2005)在《针刺华佗夹脊穴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针刺华佗夹脊穴加穴位注射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 方法:本组52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组。针刺夹脊穴加注射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1~82岁,平均64.9岁;后遗神经痛3~5月18例,6~13月14例。受损神经:肋间神经痛18例,腰部神经痛9例,骶部神经痛3例,上肢神经痛2例。西药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2~78岁,平均63.1岁;后遗神经痛3~5月11例,6~13月9例。受损神经:肋间神经痛7例,腰部神经痛6例,骶部神经痛5例,上肢神经痛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 治疗方法: 1 治疗组 针刺治疗:①取穴:依据患者疱疹所发部位的不同,选取发病侧相应节段的夹脊穴。②操作:患者取俯卧位,针刺前先按压所取腧穴片刻,选用0.30mm×40mm毫针,脊柱旁开0.5寸,针尖斜向脊柱方向,呈70~80度角,刺入25~30mm,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施提插手法(提插幅度为10mm左右)1分钟,共行针2次。每日治疗1次。 穴位注射:①药物配方:维生素B150mg、维生素B120.5mg、10%葡萄糖注射液3ml。②取穴:均取患侧,胸背部神经痛取T1~T8夹脊穴;腰腹部神经痛取T6~L5夹脊穴;骶部神经痛取L1~L5夹脊穴;上肢神经痛取T1~T3夹脊穴。③操作:用10ml空针套5号半针头抽取上述药物充分混匀,让患者伏于桌上,充分暴露背部,将所注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25~30mm,有得气感后抽无回血再把药物缓慢注于穴中,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和渗药。每次注入相应病损的上下两穴,或上中下三穴。每穴注药1ml,隔日1次。 2 对照组 西药治疗:消炎痛25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20.2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3疗程: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结果为:针刺组及对照组就疼痛、瘙痒、烧灼感、睡眠症状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分别<0.05、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非常显着(P<0.01)。疗效比较结果为:治疗组痊愈23例(71.86%)、显效6例(18.75%)、有效2例(6.25%)、无效1例(3.13%)、愈显率为90.63%;对照组分别为痊愈7例(35.00%)、显效5例(25.00%)、有效2例(10.00%)、无效6例(30.00%)、愈显率60%。两组临床资料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结论:本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优于西药疗法。其作用机理可能为:1针刺疱疹相应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之夹脊穴,可能一方面使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阻滞,同时针刺还能提高机体痛阈,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另一方面刺激夹脊穴引起的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2穴注药物维生素B1、B12,既突出了穴位刺激作用,又发挥了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的作用,且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

朱华[6](2004)在《导电高分子材料腐蚀电化学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型的功能材料广泛地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近几年,导电高分子材料(包括结构型与复合型)的研究与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有关材料的腐蚀与失效的问题,如:银系导电复合材料的迁移短路,铜系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衰减,以及导电高分子聚苯胺(PANI)、聚吡咯等对金属的缓蚀作用和自身电阻变化等等;虽然也有许多研究者对不同的体系或某种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进行了研究,并得到许多有价值的结论,然而关于导电高分子材料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尤其是针对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腐蚀电化学特点的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论文从腐蚀电化学的角度,比较详细地研究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PANI的电化学行为以及与不同金属的电化学偶合行为,深入探讨了PANI与金属相互作用的机理;并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对具有实用前景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镀银铜粉导电复合材料的抗氧化和抗迁移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 (1)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重现性、导电性良好的可溶性PANI,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所合成的粉末进行表征,证实所聚合的粉末是具有中间氧化态结构的聚苯胺盐;设计并制备了具有电化学活性和重现性的单独的聚苯胺膜电极。 (2) 测量了单独PANI膜电极的开路电位,详细研究了溶液pH、对阴离子、温度和溶液中氧浓度对聚苯胺膜电极开路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NI膜电极的开路电位与溶液的pH密切相关,溶液pH愈低,PANI膜的掺杂程度愈高,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氧化态,具有较正的开路电位;在近中性的溶液中,PANI膜因脱杂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还原态,具有较负的开路电位。但开路电位与溶液温度、溶解氧浓度关系不大,对阴离子对开路电位的影响也较小。 (3) PANI膜的动电位极化和XPS能谱测试结果表明PANI的阴极极化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双极化子的PANI得到电子,失去对阴离子而成为单极化子状态,此时中间氧化态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在有氧和无氧的溶液中进行极化,极化电流基本一致;当PANI成为单极化子状态后,若继续极化,则中间氧化态的PANI将被还原为还原态的PANI盐,此时还原态的PANI盐的再氧化,需要溶液中的氧或外加的电化学氧化,

周正兰[7](2002)在《调制中频电疗引起皮肤灼伤2例》文中认为

谭杰文,区丽明[8](2000)在《导电橡胶电极湿化的观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在中频电治疗中导电橡胶电极加湿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 ,分别测定左前臂伸侧在加湿和不加湿时皮肤阻抗的大小。结果 加湿组和对照组皮肤阻抗分别为 (4 .42± 1.0 8)kΩ和 (5 .6 2± 0 .6 8)kΩ ,t=2 .5 8,P <0 .0 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结论 在中频电治疗时导电橡胶电极与皮肤之间应加 4层 (0 .5mm)湿薄棉布 ,以降低皮肤阻抗 ,利于治疗。

二、导电橡胶电极湿化的观察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电橡胶电极湿化的观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壁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防腐导电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导电涂料的概述
        1.2.1 导电涂料的种类
        1.2.2 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
        1.2.3 导电涂料的发展
    1.3 水性聚氨酯的概述
        1.3.1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
        1.3.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1.3.3 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1.3.4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4 导电介质的种类、特性及应用研究
        1.4.1 金属系导电介质
        1.4.2 金属氧化物系导电介质
        1.4.3 碳系导电介质
    1.5 水性聚氨酯导电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1.5.1 共混法
        1.5.2 原位聚合法
        1.5.3 溶胶-凝胶法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路线
        1.6.1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3 课题的研究路线
2.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设备及仪器
        2.1.2 金属基体材料
        2.1.3 实验原材料
    2.2 金属基体的粗化处理
    2.3 涂层表面电阻测试试样的制备
    2.4 涂层的性能测试
        2.4.1 涂层的厚度
        2.4.2 涂层的表面硬度
        2.4.3 涂层的表面电阻
        2.4.4 涂层的耐蚀性
        2.4.5 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粘附力
        2.4.6 涂层的耐磨性
        2.4.7 涂层的静态水接触角
        2.4.8 涂层的分子结构
        2.4.9 涂层的微观形貌
3.涂刷法制备MWCNTs/WPU防腐导电涂层及性能研究
    3.1 涂层的制备
        3.1.1 MWCNTs/WPU分散液的制备
        3.1.2 涂刷法制备涂层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涂层的导电性
        3.2.2 涂层中MWCNTs的分散性
        3.2.3 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粘附力
        3.2.4 涂层的分子结构
        3.2.5 涂层的表面硬度
        3.2.6 涂层的耐磨性
        3.2.7 涂层的耐蚀性
    3.3 本章小结
4.涂刷多层制备MWCNTs/WPU防腐导电涂层及性能研究
    4.1 涂层的制备
        4.1.1 MWCNTs/WPU分散液的制备
        4.1.2 底层固化后涂刷上层制备涂层(涂层D)
        4.1.3 底层未固化时涂刷上层制备涂层(涂层W)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涂层的导电性
        4.2.2 涂层中MWCNTs的分布情况
        4.2.3 底层未固化时涂刷上层法制备的防腐导电涂层的粘附力
        4.2.4 底层未固化时涂刷上层法制备的防腐导电涂层的耐蚀性
    4.3 本章小结
5.静电喷涂制备低含量MWCNTs/WPU防腐导电涂层及性能研究
    5.1 涂层的制备
        5.1.1 MWCNTs/WPU分散液的制备
        5.1.2 静电喷涂制备低含量MWCNTs/WPU防腐导电涂层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涂层的导电性
        5.2.2 涂层中MWCNTs的分散性
        5.2.3 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粘附力
        5.2.4 涂层的分子结构
        5.2.5 涂层的表面硬度
        5.2.6 涂层的耐磨性
        5.2.7 涂层的耐蚀性
    5.3 本章小结
6.静电喷涂制备MWCNTs/WPU超疏水涂层及性能研究
    6.1 涂层的制备
        6.1.1 PTFE-MWCNTs/WPU混合涂料的制备
        6.1.2 涂层的制备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涂层的导电性
        6.2.2 涂层的疏水性
        6.2.3 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粘附力
        6.2.4 涂层的耐磨性
        6.2.5 涂层的耐蚀性
    6.3 本章小结
7.静电喷涂制备偶联剂改性MWCNTs/WPU超疏水涂层及性能研究
    7.1 材料的制备
        7.1.1 M-MWCNTs-PTFE/WPU混合涂料体系的制备
        7.1.2 涂层的制备
    7.2 实验结果与分析
        7.2.1 涂层的导电性
        7.2.2 涂层的疏水性
        7.2.3 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粘附力
        7.2.4 涂层的耐磨性
        7.2.5 涂层的耐蚀性
    7.3 本章小结
8.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织物心电传感的“运动伪迹”机理及抑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极的发展现状
        1.2.2 心电的运动伪迹的发展现状
        1.2.3 心电的运动伪迹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织物电极触面特性
    2.1 引言
    2.2 电极-皮肤界面
        2.2.1 界面电化学特性
        2.2.2 界面电学特性
    2.3 织物电极制备
        2.3.1 电极材料选择
        2.3.2 织物电极设计
    2.4 界面电化学阻抗谱
        2.4.1 界面阻抗测试
        2.4.2 阻抗测量数据分析
        2.4.3 界面模型评估
        2.4.4 电极面积对阻抗参数影响
    2.5 织物电极-皮肤界面对心电信号的影响
        2.5.1 界面阻抗对心电的影响
        2.5.2 界面相位对心电的影响
        2.5.3 电极面积对心电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织物电极的运动伪迹
    3.1 引言
    3.2 运动伪迹的相关理论
        3.2.1 电极过程
        3.2.2 电极动力学理论
        3.2.3 双电层理论
    3.3 运动伪迹的产生机理
        3.3.1 运动伪迹动态模型
        3.3.2 界面空气间隙引起运动伪迹
        3.3.3 皮肤变形引起运动伪迹
    3.4 运动伪迹抑制方法研究
        3.4.1 防止(或减弱)运动伪迹产生
        3.4.2 运动伪迹去除方法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织物电极运动伪迹抑制算法
    4.1 引言
    4.2 基于辅助织物电极-皮肤界面电势自适应运动伪迹消除算法
        4.2.1 自适应运动伪迹消除算法原理
        4.2.2 双通道织物电极伪迹检测原理
        4.2.3 信号获取实验
        4.2.4 算法验证与分析
    4.3 基于多惯性传感的自适应运动伪迹消除算法
        4.3.1 多惯性传感自适应运动伪迹消除算法原理
        4.3.2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4.3.3 算法验证与分析
    4.4 基于单通道盲源分离的运动伪迹抑制算法
        4.4.1 单通道盲源分离提取心电信号算法原理
        4.4.2 算法实现步骤与评价标准
        4.4.3 仿真验证与分析
        4.4.4 实例验证与分析
    4.5 运动伪迹抑制算法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织物电极等效电路模型拟合参数值
    附录2 :织物电极等效电路模型电阻Z的仿真电路
    附录3 :基于变换域自适应运动伪迹消除算法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面向生理检测的电子织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子织物的发展与现状
        1.2.2 心电电极的发展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织物电极传感与抑制运动伪迹结构
    2.1 织物心电电极传感原理
        2.1.1 心电信号形成及特点
        2.1.2 心电信号采集原理与方法
    2.2 织物电极与运动伪迹
    2.3 抑制运动伪迹的织物电极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织物电极的制备及信号测试
    3.1 织物心电电极的制备
        3.1.1 电极材料与工艺的选择
        3.1.2 织物电极的尺寸与形状
        3.1.3 织物电极的制备
    3.2 织物心电电极信号测试
    3.3 抑制运动伪迹结构有效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极-皮肤界面建模
    4.1 几种电极与皮肤界面等效模型
    4.2 建立织物电极-皮肤界面等效模型
        4.2.1 采用无源元件建立模型
        4.2.2 采用常相位角元件建立模型
    4.3 电极-皮肤界面接触阻抗测试
    4.4 评估电极-皮肤界面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织物电极性能测试
    5.1 心电电极性能标准和测试方法
    5.2 电极-皮肤界面阻抗对ECG的影响
    5.3 不同尺寸织物电极ECG信号测试
    5.4 不同尺寸织物电极接触阻抗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烧绿石型稀土锆酸盐的制备、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烧绿石型化合物
        1.1.1 烧绿石型化合物的结构
        1.1.2 烧绿石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1.2.1 硬化学法(高温固相反应法)
        1.1.2.2 软化学法
        1.2.3 烧绿石型化合物的性能
    1.2 稀土元素化合物
        1.2.1 稀土元素的性质
        1.2.1.1 物理性质
        1.2.1.2 化学性质
        1.2.1.3 材料学性能
        1.2.2 稀土材料的应用
    1.3 稀土锆酸盐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系列Ln_2Zr_2O_7(Ln=Y,La,Nd,Sm,Eu,Dy,Er)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试剂
        2.2.2 测试条件
        2.2.3 光催化反应测试
    2.3 硬脂酸法制备系列Ln_2Zr_2O_7(Ln=Y,La,Nd,Sm,Eu,Dy,Er)及反应历程研究
        2.3.1 实验部分
        2.3.2 制备过程分析
        2.3.2.1 制备过程的TG-DTA分析
        2.3.2.2 制备过程的FT-IR表征
        2.3.2.3 制备过程的XRD分析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Ln_2Zr_2O_7纳米晶的XRD分析
        2.3.3.2 Ln_2Zr_2O_7纳米晶的FT-IR和Raman分析
        2.3.3.3 Ln_2Zr_2O_7纳米晶的紫外分析
        2.3.3.4 Ln_2Zr_2O_7纳米晶的形貌分析
        2.3.4 Y_2Zr_2O_7纳米晶的结构与表征
        2.3.4.1 Y_2Zr_2O_7前驱体的TG-DTA分析
        2.3.4.2 Y_2Zr_2O_7的XRD分析
        2.3.4.3 Y_2Zr_2O_7的IR分析
        2.3.4.4 Y_2Zr_2O_7的形貌分析
        2.3.4.5 Y_2Zr_2O_7的EDS及BET分析
    2.4 盐助甘氨酸法合成系列Ln_2Zr_2O_7(Ln=La,Nd,Sm,Eu,Dy,Er)纳米晶
        2.4.1 实验部分
        2.4.2 盐助甘氨酸法制备Ln_2Zr_2O_7的工艺优化
        2.4.2.1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的热量关系~[155]
        2.4.2.2 甘氨酸量的影响
        2.4.2.3 盐用量的影响
        2.4.2.4 煅烧温度的影响
        2.4.2.5 添加盐对反应产物分散性的影响
        2.4.2.6 不同惰性盐的影响
        2.4.3 反应过程产物的TEM分析
        2.4.4 盐助甘氨酸法Ln_2Zr_2O_7纳米粒子形成的可能机理
        2.4.5 盐助甘氨酸法制备系列Ln_2Zr_2O_7(Ln=La,Sm,Eu,Dy,Er)
        2.4.5.1 实验部分
        2.4.5.2 结果与讨论
    2.5 盐助固相法制备系列Ln_2Zr_2O_7(Ln=La,Nd,Sm,Eu,Dy,Er)纳米晶
        2.5.1 La_2Zr_2O_7的合成及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2.5.1.1 实验部分
        2.5.1.2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2.5.1.3 固相反应历程的研究
        2.5.2 结果与讨论
        2.5.2.1 产物的XRD分析
        2.5.2.2 产物的IR分析
        2.5.2.3 产物的Raman分析
        2.5.2.4 产物的TEM及HRTEM分析
        2.5.2.5 产物的SEM分析
        2.5.2.6 产物的EDS分析
    2.6 Ln_2Zr_2O_7纳米晶的荧光性质
        2.6.1 不同产物的荧光性质
        2.6.2 不同制备方法的影响
    2.7 Ln_2Zr_2O_7纳米晶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2.7.1 Ln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2.7.2 不同煅烧温度对产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2.7.3 制备方法对产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3 Ln_xLn′_(2-x)Zr_2O_7(Ln=La,Nd,Sm,Eu,Dy,Er)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1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试剂
        3.2.2 测试条件
        3.2.3 光催化反应测试
    3.3 盐助甘氨酸法制备Ln_xLn′_(2-x)Zr_2O_7系列化合物
        3.3.1 实验部分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XRD分析
        3.3.2.2 拉曼分析
        3.3.2.3 形貌分析
    3.4 Ln_xLn′_(2-x)Zr_2O_7的硬脂酸法制备与结构表征
        3.4.1 实验部分
        3.4.2 Ln_xLn′_(2-x)Zr_2O_7的表征及性能
        3.4.2.1 产物的XRD分析
        3.4.2.2 产物的形貌分析
    3.5 产物的荧光性质
        3.5.1 不同掺杂量的影响
        3.5.2 煅烧温度的影响
        3.5.3 不同制备方法的影响
    3.6 产物的光催化活性
        3.6.1 不同掺杂量的影响
        3.6.2 Ln对产物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Ln_2(Sn_xZr_(2-x))O_7(Ln=La,Nd,Sm,Dy,Er)的制备、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测试条件
        4.2.3 光催化反应测试
    4.3 Ln_2Sn_2O_7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4.3.1 Ln_2Sn_2O_7纳米晶的盐助甘氨酸法制备
        4.3.2 Ln_2Sn_2O_7纳米晶的表征
        4.3.2.1 Ln_2Sn_2O_7纳米晶的XRD分析
        4.3.2.2 Ln_2Sn_2O_7纳米晶的红外光谱
        4.3.2.3 Ln_2Sn_2O_7纳米晶的拉曼光谱
        4.3.2.4 形貌分析
        4.3.3 Ln_2Sn_2O_7晶体增长的焙烧动力学研究
        4.3.4 Ln_2Sn_2O_7晶体的光催化性能
    4.4 Ln_2(Sn_xZr_(2-x))O_7(Ln=La,Nd,Sm,Dy,Er)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4.4.1 实验过程
        4.4.2 系列Ln_2(Sn_xZr_(2-x))O_7的结构表征
        4.4.2.1 系列Ln_2(Sn_xZr_(2-x))O_7的XRD分析
        4.4.2.2 系列Ln_2(Sn_xZr_(2-x))O_7的红外光谱
        4.4.2.3 系列Ln_2(Sn_xZr_(2-x))O_7的拉曼光谱
        4.4.2.4 系列Ln_2(Sn_xZr_(2-x))O_7的形貌分析
    4.5 Ln_2(Sn_xZr_(2-x))O_7的荧光性质
        4.5.1 不同Ln材料的荧光性质
        4.5.2 不同煅烧温度的影响
        4.5.3 不同掺杂量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系列以Ln_2Zr_2O_7为基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测试条件
        5.2.3 光催化反应
    5.3 Zi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5.3.1 Ti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
        5.3.2 Zi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5.3.2.1 XRD分析
        5.3.2.2 拉曼光谱分析
        5.3.2.3 扫描电镜分析
    5.4 ZiO_2/Nd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5.4.1 ZiO_2/Nd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
        5.4.2 TiO_2/Nd_2Zr_2O_7复合粒子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5.4.2.1 XRD分析
        5.4.2.2 拉曼光谱分析
        5.4.2.3 形貌分析
        5.4.2.4 能谱结果分析及比表面结果
    5.5 Sn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5.5.1 Sn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
        5.5.2 Sn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5.5.2.1 XRD分析
        5.5.2.2 形貌分析和EDS分析
    5.6 Zr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5.6.1 Zr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
        5.6.2 ZrO_2/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表征
        5.6.2.1 XRD分析
        5.6.2.2 形貌分析
    5.7 MO_2/Ln_2Zr_2O_7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5.7.1 TiO_2/La_2Zr_2O_7及TiO_2/Nd_2Zr_2O_7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
        5.7.1.1 TiO_2/La_2Zr_2O_7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
        5.7.1.2 TiO_2/Nd_2Zr_2O_7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
        5.7.2 不同MO_2/La_2Zr_2O_7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5.8 本章小结
6 过渡金属氧化物/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对AP热分解的催化活性研究
    6.1 引言
        6.1.1 AP的性能
        6.1.2 AP的热分解
    6.2 仪器与试剂
        6.2.1 实验试剂
        6.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6.2.3 热分解实验
    6.3 Ln_2Zr_2O_7系列对AP的催化活性
        6.3.1 实验方法
        6.3.2 Ln_2Zr_2O_7系列对AP的催化活性
    6.4 Co_3O_4/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6.4.1 Co_3O_4/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
        6.4.2 Co_3O_4/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表征
        6.4.2.1 XRD分析
        6.4.2.2 红外光谱分析
        6.4.2.3 形貌分析
        6.4.3 Co_3O_4/La_2Zr_2O_7复合粒子对AP的催化性能
    6.5 NiO/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对AP的催化性能研究
        6.5.1 NiO/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
        6.5.2 NiO/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表征
        6.5.2.1 XRD分析
        6.5.2.2 红外光谱分析
        6.5.2.3 形貌分析
        6.5.2.4 NiO/La_2Zr_2O_7复合粒子对AP的催化性能
    6.6 CuO/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6.6.1 CuO/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制备
        6.6.2 CuO/La_2Zr_2O_7复合粒子的表征
        6.6.2.1 XRD分析
        6.6.2.2 形貌分析
        6.6.3 CuO/La_2Zr_2O_7复合粒子对AP的催化性能
    6.7 本章小结
7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5)针刺华佗夹脊穴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
前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选择标准
        (二) 一般资料
    二、统计学方法
    三、治疗方法
    四、观察项目
    五、治疗结果
讨论
    一、临床疗效评价
    二、选穴立论依据
    三、下一步研究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导电高分子材料腐蚀电化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2.1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掺杂及导电机制
        1.2.1.1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1.2.1.2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掺杂
        1.2.1.3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
        1.2.2 导电高分子材料—PANI的制备方法
        1.2.2.1 化学聚合法
        1.2.2.2 电化学聚合法
        1.2.3 聚合机理
        1.2.4 PANI的链结构
        1.2.5 PANI的导电机理
        1.2.6 PANI的氧化还原行为
    1.3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腐蚀电化学研究现状
        1.3.1 PANI与铁基金属的相互作用
        1.3.2 PANI与其他金属的相互作用
        1.3.3 其他导电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的相互作用
    1.4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4.1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组成
        1.4.2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
        1.4.2.1 导电网络的形成
        1.4.2.2 导电颗粒的导电机制
        1.4.3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1.4.3.1 导电填料的影响
        1.4.3.2 聚合物种类和结构的影响
    1.5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腐蚀电化学研究现状
        1.5.1 银系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腐蚀
        1.5.2 铜系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腐蚀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PANI的合成和单独PANI膜电极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电化学聚合装置
        2.2.2 PANI的电化学聚合
        2.2.3 PANI粉末的性能表征
        2.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3.2 红外吸收光谱
        2.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2.3.4 粉末及膜电导的测定
        2.2.4 单独PANI膜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PANI的电化学聚合
        2.3.2 PANI产物的扫描电镜表征
        2.3.3 PANI产物的红外图谱表征
        2.3.4 PANI产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2.3.5 单独PANI膜电极的制备
        2.3.6 单独PANI膜电极的稳定性
    2.4 结论
第三章 PANI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电极与电解池
        3.2.2 测试系统与测量方法
        3.2.3 实验溶液及其条件控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ANI膜电极开路电位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3.3.1.1 溶液pH与PANI膜电极开路电位的关系
        3.3.1.2 PANI掺杂程度与开路电位的对应关系
        3.3.1.3 溶液对阴离子种类对PANI膜电极电位的影响
        3.3.1.4 溶液温度对PANI膜电极电位的影响
        3.3.1.5 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对PANI开路电位的影响
        3.3.1.6 阴极极化对PANI膜开路电位的影响
        3.3.2 PANI的伏安特性
        3.3.3 PANI的稳态阴极极化行为
        3.3.4 PANI膜电极的恒电位阴极极化特点
        3.3.5 经不同电位极化的PANI膜的结构变化
        3.3.6 PANI膜电极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机理
    3.4 结论
第四章 PANI与不同金属的电化学偶合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电极与电解池
        4.2.2 测试系统和测量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广义电偶序的建立
        4.3.2 PANI与20A碳钢在酸性Na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偶合
        4.3.3 PANI与2Cr13不锈钢在酸性Na_2SO_4和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偶合
        4.3.4 PANI与20A碳钢在中性Na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偶合
        4.3.5 PANI与铜在酸性Na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偶合
        4.3.6 PANI对铁基金属的伽伐尼阳极保护效应
        4.3.6.1 贵金属Pt与铁基金属在酸性Na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偶合
        4.3.6.2 PANI与2Cr13不锈钢在除氧的酸性Na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偶合行为与自还原机理
        4.3.6.3 PANI的伽伐尼阳极保护的钝化电流效率
        4.3.6.4 PANI的伽伐尼阳极保护的安全性
    4.4 结论
第五章 PANI对铁基金属的伽伐尼阳极保护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化学法制备PANI
        5.2.2 化学法制备的PANI的性能及表征
        5.2.3 粉末压片电极的制备方法
        5.2.4 粉末压片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5.2.5 PANI压片电极对1Cr13不锈钢的阳极保护效率测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学法合成PANI的性能及表征
        5.3.2 粉末压片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5.3.2.1 PANI粉末压片电极的开路电位随时间的变化
        5.3.2.2 PANI粉末压片电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5.3.2.3 PANI粉末压片电极的恒电位极化行为
        5.3.3 PANI粉末压片电极对1Cr13不锈钢的阳极保护效率
第六章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腐蚀失效行为及机理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金属粉末填料的制备方法
        6.2.2 粉末电阻率测量
        6.2.3 镀银铜粉、铜粉以及银粉导电胶的制备及电阻率测定
        6.2.4 导电胶电导稳定性实验
        6.2.5 导电胶的抗迁移实验
        6.2.6 粉末微电极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镀银铜粉的制备及导电性
        6.3.2 几种粉末的扫描电镜照片
        6.3.3 几种金属粉末为填料的导电胶的导电性
        6.3.4 几种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稳定性
        6.3.5 几种导电复合材料的抗迁移性能
        6.3.6 镀银铜粉的抗迁移机理研究
    6.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导电橡胶电极湿化的观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和讨论

四、导电橡胶电极湿化的观察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壁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防腐导电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芳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织物心电传感的“运动伪迹”机理及抑制算法研究[D]. 熊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面向生理检测的电子织物研究[D]. 陈晓.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4]烧绿石型稀土锆酸盐的制备、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D]. 仝玉萍.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2)
  • [5]针刺华佗夹脊穴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鲁亦斌. 湖北中医学院, 2005(04)
  • [6]导电高分子材料腐蚀电化学基础研究[D]. 朱华. 武汉大学, 2004(11)
  • [7]调制中频电疗引起皮肤灼伤2例[J]. 周正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06)
  • [8]导电橡胶电极湿化的观察与研究[J]. 谭杰文,区丽明. 中华理疗杂志, 2000(06)

标签:;  ;  ;  ;  ;  

导电橡胶电极润湿的观察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