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强迫症状的比较研究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强迫症状的比较研究

一、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中强迫症状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丽,周智,孔令明,牛威,何明骏,陈升东,张理义,石海峰[1](2021)在《外周血circRNA-102802对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外周血circRNA-102802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RT-q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ircRNA-102802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中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rcRNA-102802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表达上调(P=0.0293);circRNA-102802在抑郁症患者组中表达下调(P=0.0067);circRNA-102802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对照组ROC曲线显示,其作为诊断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275、0.940,曲线下面积为0.543;circRNA-102802在抑郁症患者组、对照组ROC曲线显示,其作为诊断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282、0.930,曲线下面积为0.610;circRNA-102802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抑郁症患者组ROC曲线显示,敏感度和特异度是0.618、0.710,曲线下面积为0.677。结论 CircRNA-102802表达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中存在差异,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汤俊[2](2021)在《盐酸舍曲林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本研究于2019年04月至2021年1月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患者,将探讨使用盐酸舍曲林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强迫症(OCD)患者、不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OCD患者临床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认知功能和S100β蛋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伴抑郁症状的首发OCD患者作为OCDd组,共40例;将不伴抑郁症状的首发OCD患者作为OCD组,共40例;通过广告招募来源于居住在该院附近社区居民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共40例。OCDd组和OCD组采用盐酸舍曲林进行为期8周治疗,HC组不作任何处理。2.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标准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采用连线测验(TMT)、符号编码测验(BACS)、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动物命名测验(Fluency)评估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S100β蛋白浓度。3.比较OCDd组、OCD组、HC组三组治疗前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差异;分析盐酸舍曲林对OCDd、OCD两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影响;分析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在年龄、教育程度、性别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认知功能得分转化为标准化分数(AGT)后,在BVMT-R、S100β蛋白方面,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CDd组BVMT-R低于OCD组,OCD组低于HC组,OCDd组S100β蛋白浓度高于OCD组,OCD组高于HC组。在BACS、Y-BOCS、HAMA方面,OCDd组与O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两组在BACS得分上均低于HC组,Y-BOCS、HAMA均高于HC组。在TMT、HAMD方面,OCD组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OCD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两组在TMT的得分均高于OCDd组,HAMD均低于OCDd组。在Fluency方面,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8周盐酸舍曲林治疗后,在TMT、BACS、BVMT-R、HAMA、HAMD方面,OCD组与H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OCD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TMT、BACS、BVMT-R得分上均高于OCDd组,HAMA、HAMD均低于OCDd组。在Y-BOCS方面,OCDd组与O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Y-BOCS得分均高于HC组。在Fluency,S100β蛋白方面,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前后比较中,OCDd组在TMT、BACS、Fluency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HAMA、HAMD、Y-BOCS、BVMT-R、S100β蛋白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比较中,OCD组除Fluency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CDd组治疗有效率显着低于O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Y-BOCS与TMT、BACS、BVMT-R、Fluency呈负相关(r=-0.264,,r=-0.320,r=-0.434,r=-0.163,P<0.05),与 HAMA、HAMD、s100β蛋白呈正相关(r=0.654、r=0.508、r=0.231,P<0.05)。S100β蛋白与 BVMT-R呈负相关(P<0.05),与 Y-BOCS、HAMA、HAMD 呈正相关。HAMD 与 TMT、BACS、BVMT-R 呈负相关(P<0.05),与 Y-BOCS、HAMA 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HAMD、HAMA是Y-BOCS的独立影响因素(r=0.356,r=0.751,P<0.05),没有指标是S100β蛋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MT、BVMT-R、Y-BOCS 是 HAMD 的独立影响因素(r=-0.083,-0.149,r=0.189,P<0.05)。研究结论:1.抑郁症状会加重首发OC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包括信息处理速度、决策力、视觉记忆和学习功能,导致认知灵活性功能损害,并影响认知功能恢复。2.盐酸舍曲林可以改善伴抑郁症状的首发OCD患者强迫症状、焦虑症状以及视觉记忆和学习功能,同时降低s100β蛋白浓度,改善预后。3.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与焦虑、抑郁症状、认知功能损害、S100β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与焦虑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呈正相关。

常皓阳[3](2021)在《《大城市居民精神障碍指南》(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激增,许多人无法适应,最终导致了人类大脑机能活动的紊乱,进而发展为情感,认知,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精神健康尤为重要,译者选择翻译有关精神障碍的读物,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和从医人员了解俄国学者对精神病学的见解,有助于两国学者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学习交流。本翻译报告主要以译者翻译的《大城市居民精神障碍指南》一书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汉译文本为例,分析总结了科普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和所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充分理解原文材料,仔细地研读材料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科普分语体的部分特征,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总结归纳了俄语科普文学翻译过程中方法,包括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等。这份翻译实践报告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能为今后相关类型的俄语科普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所涉及的全部方法和分析都是以《大城市居民精神障碍指南》这本作品的翻译例子为基础,这对于其他对精神病学感兴趣的人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任非非[4](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白梦鸽[5](2021)在《PEDF通过前额叶调节小鼠抑郁抵抗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兴趣缺失、社交回避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交往与学习工作,严重者甚至伴有自残或自杀行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虽然过去对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对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明,缺乏快速、准确的诊断指标。目前确定的抑郁症病因假说有单胺假说、神经递质受体假说、神经营养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紊乱等。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由SERPINF1编码。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组,PEDF在首次发病且未经抗抑郁治疗的重度抑郁患者血浆中显着下调,经抗抑郁治疗有效后上调,并且PEDF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与慢性社会挫败应激(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CSDS)两种经典抑郁动物模型的血清和海马区的表达也显着下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EDF与抑郁症相关,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作为一个调节认知、记忆与情绪的关键脑区,在研究抑郁发病机制中被广泛研究,而有关PEDF与前额叶之间的联系目前还鲜有报道。目的1.验证MDD患者血浆中PEDF的表达改变;2.基于抑郁小鼠模型验证抑郁状态下PEDF在血清及PFC中的表达变化;3.评估小鼠PFC中过表达PEDF后是否存在行为学改变,通过定量检测明确PEDF的过表达引起小鼠前额叶中与抑郁相关的代谢物变化情况,进一步探索PEDF在前额叶发挥抑郁抵抗效能的机制。方法1.收集临床MD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分析PEDF含量变化;2.构建CSDS抑郁小鼠模型,行为学评估后收集血清及前额叶,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验证小鼠血清和前额叶中PEDF的表达;3.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技术在野生型小鼠PFC中注射PEDF过表达病毒,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couple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PFC中28种关键神经递质,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神经递质代谢物。结果1.相对于健康对照组,MDD患者血浆中PEDF含量显着减少;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CSDS组小鼠前额叶中PEDF表达显着降低,CSDS小鼠血清内PEDF含量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3.行为学结果显示,PEDF过表达组小鼠相较于对照组表现出“抑郁抵抗”样行为;对比两组小鼠前额叶的神经递质水平,发现PEDF过表达组中5-羟基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鸟氨酸(Ornithine,Orn)、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均显着上调,而五羟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5-HTrp)、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下调。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PEDF在抑郁动物模型的前额叶脑区中存在下调表达,在小鼠前额叶过表达PEDF后出现抑郁抵抗表型,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过表达PEDF后的小鼠前额叶神经递质改变主要集中于色氨酸通路与谷氨酸通路。我们提出PEDF会通过前额叶发挥抗抑郁作用,是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又一探索,提示PEDF可能是MDD的一个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李百川[6](2021)在《脑白质脱髓鞘性损伤在慢性缺氧致抑郁发生中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抑郁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残原因,在不同国家其发病率约为15-18%,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有大量关于抑郁症病理生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单胺类等神经递质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改变、神经可塑性失调、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等,但并没有单一机制能较好诠释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慢性缺氧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目前研究较少。然而,我国约有1/6的高海拔地区,超过1000万人常年生活在缺氧环境中;此外,由于职业和工作需要,部分人群需长期处于氧浓度相对较低的密闭空间,因氧浓度不足导致的抑郁高发生率、高死亡率不容忽视。因此,深入探究慢性缺氧致抑郁发生的原因,完善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慢性缺氧会引起脑萎缩、脑白质体积减少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白质区最主要的成分是髓鞘,主要由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研究发现,压力等因素导致的抑郁症患者其大脑内存在髓鞘脱失和少突胶质细胞异常的情况,提示了脱髓鞘损伤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慢性缺氧引起的抑郁发生是否与脱髓鞘损伤有关却不得而知。RhoA/ROCK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通路激活与众多神经精神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然而,RhoA/ROCK通路在抑郁症中是否具有调控作用却鲜有报道。此外,RhoA能调控细胞骨架的重组,这对髓鞘膜形成和损伤后的再髓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推测慢性缺氧引起的抑郁发生可能与脱髓鞘损伤有关,RhoA/ROCK通路对该过程可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白质脱髓鞘损伤在慢性缺氧后抑郁发生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抑制RhoA/ROCK通路活性在保护髓鞘完整性及改善抑郁症状中的意义,以求进一步阐明慢性缺氧导致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证据。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究慢性缺氧后是否会出现脑白质脱髓鞘损伤和抑郁样行为。首先确立最适缺氧时间。将8周龄C57BL/6黑色小鼠(18-25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缺氧组。利用10%氧浓度的缺氧箱连续性缺氧30 d构建慢性缺氧模型。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点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和存活天数,计算生存率;分别于缺氧后1 d、3 d、7 d、14 d取材,利用q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神经损伤标志性蛋白S100β的表达。接着,观察缺氧后的行为和髓鞘变化情况。通过行为学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试验)对比观察两组行为差异,并记录抑郁样行为的发生率;通过额叶区的脑电记录比较两组神经元放电活性,通过快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比较两组髓鞘完整性情况。第二部分,探究抑制RhoA/ROCK通路活性对改善脱髓鞘损伤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药物干预选择RhoA/ROCK通路阻滞剂Y-27632,并利用经典抗抑郁药氟西汀进行对照。首先在慢性缺氧的同时,分别对各组小鼠行腹腔注射Y-27632溶液(5 mg/kg)、氟西汀(10 mg/kg)和生理盐水,1次/d,注射14 d。接着,在14 d的缺氧和药物干预后,利用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行为变化,采用脑电记录比较各组神经元放电活动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电镜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各组髓鞘完整性的变化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髓鞘生长负性调节蛋白LINGO-1的变化,并利用Ed U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分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结果如下:1.小鼠的体重随缺氧时间延长呈进行性降低,在缺氧14 d时体重趋于稳定;缺氧14 d时小鼠的存活率为100%,缺氧30 d时小鼠的存活率仅为40%。qPCR结果显示缺氧1 d时HIF-1α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增高,并持续升高至14 d;ELISA检测结果显示S100β浓度在缺氧1 d时开始升高,并持续至14 d。提示缺氧14 d时模型最稳定且神经损伤较重,可将此作为最适缺氧时间。2.缺氧14 d后,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率为66.7%。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缺氧组的不动时间(193.50±6.22 s)明显高于正常组(72.67±10.74 s)(P<0.0001)。在糖水偏好实验中,缺氧组的糖水摄入率(52.54±3.32%)比正常组(87.18±2.65%)低,两组相比差异显着(P<0.0001)。在旷场实验中,缺氧后的小鼠运动速度及运动总距离均明显减少,两组穿过中央区域距离与总距离的比值分别为(0.16±0.01和0.06±0.01)(P<0.0001)。EEG情况,小鼠的脑电频率和幅度均出现明显改变,其振幅范围是-105.52~101.12μV、频率是73 Hz;而正常组的脑电波振幅范围是-45.19~45.92μV,频率是16 Hz,提示了与抑郁相关脑区的神经元活动异常。4.缺氧14 d后,快蓝染色可见脑白质区髓鞘颜色深浅不均,大部分区域染色变浅,正常组和缺氧组的染色光密度值分别为(0.53±0.04和0.23±0.03),结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情况,发现缺氧后大脑内海马和胼胝体等多处出现了MBP+区域的面积减少。第二部分结果如下:1.qPCR显示,缺氧后RhoA、ROCK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在缺氧时运用ROCK抑制剂Y-27632进行阻断,我们发现RhoA、ROCK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在缺氧时运用抗抑郁药氟西汀,也得到了类似的效果,蛋白的水平也有所降低,但比ROCK抑制剂组略高。2.在药物干预后,ROCK抑制剂组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小鼠不动时间明显低于缺氧组,糖水偏好实验中的糖水摄入率明显高于缺氧组,但均未达到正常组水平。抗抑郁药组与ROCK抑制剂组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但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旷场试验中,运动速度和运动总距离方面,两药物干预组均有明显改善,结果与缺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旷场中中心距离与总距离的比值情况,药物干预后和缺氧组无明显差异(P>0.05)。3.在药物干预后,ROCK抑制剂组和抗抑郁药组小鼠胼胝体处MBP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缺氧组,且表达范围更广。电镜染色发现,ROCK抑制剂组和抗抑郁药组的髓鞘厚度明显改善,但仍比正常组薄。缺氧后,有髓轴突数目减少,约为正常组的20%,而在ROCK抑制剂和抗抑郁药干预后,有髓轴突数目明显恢复(分别是97.20±6.13和91.60±7.31),与缺氧组(26.60±5.09)相比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药物干预组相比却无明显差异(P>0.05)。G-ratio值(轴突直径/轴突+髓鞘的总直径)情况,ROCK抑制剂组的G-ratio值为0.71±0.01,明显低于缺氧组的0.86±0.01(P<0.0001),抗抑郁药组与ROCK抑制剂组趋势一致,但两药物干预组G-ratio值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了在缺氧同时运用ROCK抑制剂能恢复髓鞘厚度,减少有髓轴突降解。4.髓鞘生长负性调节蛋白LINGO-1,在缺氧后表达明显升高,而在通路阻断剂Y-27632干预后出现明显降低(P<0.001),但仍高于正常组;而两药物干预组的LINGO-1表达水平相比结果却无明显差异(P>0.05)。5.在探究脱髓鞘损伤的机制研究中,增殖方面,ROCK抑制剂组的PDFGR-α+Ed U+的细胞数(22.58±1.55%)明显高于缺氧组(10.09±1.36%)(P<0.001);ROCK抑制剂组PCNA+的细胞数(47.62±3.63%)也明显高于缺氧组(23.05±2.61%)(P<0.001);抗抑郁药组呈现出与ROCK抑制剂组一样的趋势。分化方面,ROCK抑制剂阻断RhoA/ROCK通路后,PDFGR-α+和O4+的细胞数明显高于缺氧组,抗抑郁药组的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增高。在凋亡方面,缺氧组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明显升高,在运用ROCK抑制剂和抗抑郁药进行干预后,其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1.慢性连续性缺氧14 d可引起脑白质脱髓鞘损伤及抑郁样行为,并伴有RhoA/ROCK信号通路激活。2.在缺氧早期抑制RhoA/ROCK通路活性,能有效缓解慢性缺氧引起的抑郁样行为、改善脑白质脱髓鞘损伤并保护轴突以防降解。3.在缺氧早期抑制RhoA/ROCK通路活性,能有效解除LINGO-1对脱髓鞘损伤后再髓鞘化修复的抑制效应,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抑制少突胶质细胞凋亡。4.阻断RhoA/ROCK通路的活性可能调控慢性缺氧致抑郁发生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机制可能与保护髓鞘完整性有关。

田培郡[7](2021)在《具有缓解抑郁功能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着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3.2亿人患有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病程高度可变,且对治疗的反应具有不一致性,目前尚未建立明确的发病机制。现有的关于抑郁症病因的生物学机制主要涉及压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亢进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微生物-肠-脑轴”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靶向肠道菌群来防治抑郁症提供了新的思路。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是一类能够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及行为的益生菌。由于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迟缓、有效率低、副作用大,开发具有抗抑郁功能的精神益生菌,将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旨在筛选具有抗抑郁功能的精神益生菌,并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手段对其抗抑郁机制进行探究;最后,对有效菌株的临床效果也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以肠嗜铬细胞模型(RIN14B)为初筛模型,对30株乳酸菌的抗抑郁潜力进行体外评价。检测了乳酸菌刺激细胞中色氨酸羟化酶1基因(Tph1)转录和分泌5-羟色氨酸(5-HTP)、5-羟色胺(5-HT)的能力。结果表明,有8株菌能够显着上调Tph1 m RNA的水平。然后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了抑郁小鼠模型,测试了30株菌对小鼠行为学、HPA轴反应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并通过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建立了细胞实验结果和动物实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乳酸菌对RIN14B细胞中Tph1基因转录的影响,能够显着地预测该菌株在慢性应激小鼠体内的抗抑郁效果;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到四株抗抑郁效果最优的乳酸菌——长双歧杆菌CCFM687、短双歧杆菌CCFM1025、两岐双歧杆菌JSSZ7M4和植物乳杆菌MSPC591。同时,发现短双歧FHLJDQ3M5的抗抑郁效果最差。因此,选择CCFM1025和FHLJDQ3M5这两支同种的菌进行后续研究。(2)对慢性应激小鼠进行为期5周的CCFM1025干预治疗,结果表明:服用CCFM1025能显着减轻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抑郁样、焦虑样行为;应激小鼠的HPA轴亢进及其伴随的炎症也得到显着缓解,具体表现为海马中Nr3c1基因表达正常化、血清皮质酮水平降低、海马中IL-6和T-bet、Ror-γ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服用CCFM1025对应激造成的神经损伤也有显着改善效果,表现为海马中p CREB-cFOS的表达降低,但前额叶皮质中m BDNF的表达升高;服用CCFM1025能够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提高菌群的α多样性,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Coprococcus和Oscillospira)的丰度。肠道菌群的改变也提高了肠道中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的蛋白表达和5-HTP的含量,并且结肠、血清中5-HTP的含量与中枢神经系统中5-HT的含量以及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减轻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证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水平,促进肠源5-HTP的分泌,进而间接影响脑内5-HT的水平,可能是CCFM1025产生抗抑郁效果的机制之一。(3)短双歧杆菌FHLJDQ3M5对小鼠抑郁症无显着改善作用。以FHLJDQ3M5作为阴性对照,解析了CCFM1025的基因组和代谢组特征。结果表明,CCFM1025含有更多编码糖苷水解酶的基因,具有更广泛的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因此可能在肠道中有更强的代谢适应性;与FHLJDQ3M5相比,CCFM1025的发酵产物中含有更高水平的神经活性分子,包括色氨酸、次黄嘌呤和烟酸。此外,CCFM1025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能使肠道中产生更高水平神经活性代谢产物,包括黄嘌呤、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肠-脑模块”分析表明,服用CCFM1025对宿主谷氨酸生物合成、色氨酸生物合成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等通路有显着上调作用;肠道代谢组富集分析进一步表明,CCFM1025对短链脂肪酸代谢的调控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功效的关键机制。(4)以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为期四周的CCFM1025干预,能够比安慰剂更显着地降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评分(采用了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S)和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CCFM1025对情绪调节具有特异性。与此同时,CCFM1025对抑郁症伴随的肠道功能障有显着的改善效果,但对腹痛、消化不良等方面的效果和安慰剂无显着差异。此外,CCFM1025组与安慰剂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β多样性)。CCFM1025能够提高患者肠道中Ruminococcus(torques group)、Lachnospiraceae UCG-003和Ruminococcaceae UCG-009的丰度,但对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与安慰剂无显着差异。

王维[8](2020)在《Glo1和CD36介导炎性通路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极高的精神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快感缺失,情绪低落和高自杀率。迄今为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神经递质紊乱,HPA轴的改变,氧化应激激活,神经营养缺失以及慢性炎症等学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相互影响的,氧化应激反应中过量存在的ROS会激活NLRP3炎性小体,并且生成炎性因子促进免疫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损伤。目前基于炎性反应和炎性小体通路调控抑郁症的发生与转归已被认可,但其关键作用分子及其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在乙二醛酶系统中,Glo1是羧基醛的主要解毒酶系统,它通过消耗MG的含量及增加GSH水平来阻止羰基醛介导的糖基化、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酶保护机制。Glo1已被报道与精神疾病高度相关,并且在焦虑症中被广泛研究。CD36作为B族清道夫受体在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又能通过肠道微生物对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影响。虽然既往有研究指出Glo1和CD36与炎性通路相关,但是目前关于它们是否能通过参与炎性通路来调控抑郁症的发生与转归尚不明确。目的1.探讨Glo1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及是否通过介导炎性通路在抑郁症中发挥作用。2.探讨CD36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是否介导炎性通路及肠道微生物在抑郁症中发挥作用。方法1.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lo1在抑郁症患者PBMC、大鼠CUMS及小鼠CSDS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2.构建Glo1的干扰腺病毒相关病毒,进行小鼠海马DG脑区定位注射后观察Glo1干扰是否对小鼠行为学产生影响;借助天然高表达Glo1的CD1小鼠观察其抑郁相关行为表型。3.构建Glo1过表达腺病毒相关病毒,进行小鼠海马DG脑区定位注射后叠加CSDS抑郁模型观察Glo1过表达对小鼠应激敏感度的影响。4.构建星形胶质细胞Glo1的siRNA干扰模型和星形胶质细胞Glo1-siRNA干扰叠加LPS刺激模型,并借助LDH检测、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炎性小体通路进行检测。5.过表达Glo1的小鼠在CSDS刺激后,进行海马组织中炎性小体通路及相关信号分子的验证。6.在抑郁症患者及抑郁动物模型中检测CD36的表达。7.在CD36-/-小鼠海马中检测NLRP3炎症小体通路;通过16sRNA测序检测CD36-/-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1.Glo1在抑郁症患者PBMC、大鼠CUMS模型及小鼠CSDS模型的海马组织中显着降低。2.小鼠海马DG区干扰Glo1表达后,实验组小鼠在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明显增多,旷场实验中实验组小鼠进入中心区域的次数及活动距离明显减少。在天然多拷贝Glo1的CD1小鼠海马中,检测到相比于C57小鼠高表达的Glo1 mRNA水平,以及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显着减少的不动时间。3.小鼠海马DG脑区过表达Glo1后表现为CSDS应激不敏感:Glo1过表达的挫败小鼠交互区SI值显着高于对照组挫败小鼠;Glo1过表达挫败小鼠糖水偏好度也显着高于对照组挫败小鼠。4.星形胶质细胞si-Glo1干扰后:培养液上清中LDH浓度增加,炎性小体及IL-1β等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显着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干扰Glo1叠加LPS刺激后ASC、NLRP3、p-NF-κB、pro-IL-1β和pro-Caspase-1的表达也显着增加。5.过表达Glo1小鼠能显着减少ASC的表达,增加pro-Caspase-1的表达;Glo1-CSDS组小鼠的成熟体Caspase-1显着下调,伴随pro-IL-1β显着上调;NF-κB在过表达Glo1-CSDS小鼠显着下调,但核内NF-κB没有明显差异;Glo1-CSDS小鼠表达出显着增多的p-TrKB。6.CD36在抑郁症患者PBMC及小鼠CSDS模型的海马组织中显着上调。7.CD36-/-小鼠海马中NLRP3和ASC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减少,同时与WT小鼠相比CD36-/-小鼠的NF-кB,IL-1β和Caspase-1的水平下调;与WT小鼠相比,CD36-/-小鼠的微生物丰富度(Chao)指数降低,多样性指数(Simpson)升高;在门水平,CD36-/-组的Tenericutes丰度显着增加;在科水平,Ruminococcaceaceae,Erysipelotrichaceae,Bacteroidaceaceae,Mycoplasmataceae,Rikenellaceae和Christensenellaceae的丰度发生了显着变化;在属水平,CD36-/-小鼠表现出Bacteroides,Alloprevotella,Rikenella和RuminococcaceaeUCG-013的富集,以及Tyzzerella3,Allobaculum,Roseburia和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的减少。结论1.在抑郁症患者及动物模型中发现Glo1显着下调,小鼠海马Glo1干扰后也表现出抑郁行为,以及CD1小鼠的抑郁不敏感行为表型,提示Glo1的表达与抑郁症相关,并且Glo1的减少可能会参与抑郁症的发病;过表达Glo1使小鼠对CSDS表现出应激不敏感表型,提示Glo1可能存在潜在的抑郁保护作用。2.星形胶质细胞Glo1干扰模型中,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显着上调,提示Glo1干扰会引起细胞毒性反应及炎性小体反应;星形胶质细胞Glo1干扰叠加LPS刺激模型中炎性小体、炎性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紊乱进一步加重,提示Glo1的减少能够影响炎性小体通路反应,该反应可能会是Glo1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潜在机制。3.小鼠过表达Glo1叠加CSDS模型后海马中炎性反应和相关信号分子的改善提示Glo1可能会通过改善炎性通路反应对小鼠起到潜在的保护作用。4.在抑郁症患者及动物模型中发现CD36显着上调,提示CD36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并且CD36的上调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5.CD36-/-小鼠海马中NLRP3炎性小体反应的改善及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群的改变,提示CD36可能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通路和肠道微生物在抑郁症中发挥作用。

李瑶[9](2020)在《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抑郁症大脑灰质体积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3.0T核磁共振T1图像,采用体素水平形态计量学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分析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抑郁症脑灰质体积变化,探索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抑郁症脑神经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符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53名青少年及年轻成人被试分为抑郁症组(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组),以及47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被试分为健康组(healthy control,HC组)。所有被试均接受3.0T磁共振仪扫描获取大脑T1结构图像。利用VBM方法对MDD及HC两组间的脑灰质体积进行比较,采用5000次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进行统计分析,取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无阈值聚类增强(threshold-free cluster enhancement,TFCE)方法对结果进行校正。结果:相比HC组,MDD组在左缘上回(BA40)灰质体积减少,p<0.05,MNI坐标=-48,y=-26,z=34;共包含体素155个。结论:研究发现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抑郁症患者大脑左缘上回灰质体积显着减少,左缘上回灰质体积减少可能是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抑郁症脑神经生物标志。

孙明波[10](2020)在《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之间的跨诊断比较及其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儿童期创伤经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和临床症状,探讨儿童期创伤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与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发病、认知功能缺陷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筛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Ⅳ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4th Edition,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1月-2020年0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149例,其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93例,入组时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同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和生活事件量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统计资料及量表评分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三组间样本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样本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使用秩和检验;组内连续性数据之间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非连续性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P<0.05界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的比较中,除情绪管理分测试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他分测验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认知功能缺陷较首发抑郁症患者组更严重,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儿童期创伤经历在首发精神分裂症、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中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及儿童期创伤总分与正常对照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患者组以上各维度分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发病有关,儿童期情感虐待(EA)分在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分值更高,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相比,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儿童期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及儿童期创伤总评分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之间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0.05;3.存在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的认知功能缺陷程度比无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患者更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期情感虐待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分测验中动作流畅度(r=-0.370,P=0.005)、Stroop 颜色(r=-0.291,P=0.030)存在负向相关关系,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验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分测验中符号编码(r=-0.244,P=0.018)、动物流畅度(r=-0.263,P=0.011)、Stroop 单词(r=-0.221,P=0.033)、Stroop 色词(r=-0.225,P=0.030)存在负向相关关系。儿童期情感忽视与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分测验中空间记忆(r=-0.242,P=0.019)、Stroop 单词(r=-0.212,P=0.041)、Stroop 颜色(r=-0.207,P=0.047)、Stroop 色词(r=-0.242,P=0.019);5.儿童期创伤总分、各维度分及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以及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总评分之间未发现显着相关,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分与儿童期性虐待存在负向相关关系(r=-0.312,P=0.019),阴性症状分与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存在负向相关关系(r=-0.288,P=0.031),一般精神病症状分与儿童期情感忽视存在负向相关关系(r=-0.310,P=0.020)。[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在儿童期创伤的各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相比,首发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儿童期情感虐待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更密切;2.存在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认知功能缺陷较无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患者更严重,提示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可能通过损害认知功能而诱导疾病的发生发展;3.认知功能缺陷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发病早期普遍存在。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更严重,推测认知功能缺陷严重程度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鉴别诊断及预后转归的重要指标;4.儿童期创伤与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存在相关性;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存在相关性,而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未发现相关性,提示早期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相关;5.儿童期创伤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以及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总分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关系。儿童期性虐待与阳性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阴性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儿童期情感忽视与一般精神病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

二、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中强迫症状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中强迫症状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盐酸舍曲林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S100β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强迫症与认知功能
        1.1.2 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
        1.1.3 S100β蛋白
        1.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OCDd组(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强迫症组)
        2.1.2 OCD组(不伴抑郁症状的首发强迫症组)
        2.1.3 HC组(健康对照组)
        2.1.4 样本来源
        2.1.5 诊断标准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
        2.2.2 临床症状评估
        2.2.3 认知功能评估
        2.2.4 S100β蛋白测定
        2.2.5 药物治疗
        2.2.6 知情同意书
    2.3 统计分析
    2.4 研究路线
    2.5 质量控制
第3章 结果
    3.1 三组性别情况的比较
    3.2 三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比较
    3.3 三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比较
    3.4 OCDd、OCD两组的治疗前后比较
        3.4.1 OCDd、OCD两组治疗前后的分别比较
        3.4.2 OCDd、OCD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3.5 三组临床症状、S100β蛋白、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比较
        3.5.1 以Y-BOCS为因变量
        3.5.2 以S100β蛋白为因变量
        3.5.3 以HAMD为因变量
第4章 讨论
    4.1 三组治疗前的比较分析
    4.2 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
    4.3 三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强迫症共病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3)《大城市居民精神障碍指南》(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Abstract
ВВЕДЕНИЕ
ГЛАВА Ⅰ ОПИСАНИЕ ЗАДАЧИ ПЕРЕВОДА
    1.1 Источник задачи перевода
    1.2 Краткое описание оригинального текста
    1.3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учно-популярного подстиля оригинального текста
        1.3.1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х средств
        1.3.2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предложений с разговорной окраской
ГЛАВА Ⅱ ОПИСАНИЕ ПРОЦЕССА ПЕРЕВОДА
    2.1 Подготовка перевода
    2.2 Инструменты перевода
    2.3 Коррекция перевода
ГЛАВА Ⅲ ТРУДНОСТИ ПЕРЕВОДА И МЕТОДЫ РЕШЕНИЯ
    3.1 Метод перевода на лексическом уровне
        3.1.1 Перевод слов с приставками и суффиксами
        3.1.2 Перевод неразделимых терминов
        3.1.3 Перевод выражения с культурным фоном
        3.1.4 Перевод аббревиатуры
    3.2 Метод перевода на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ом уровне
        3.2.1 Добавление
        3.2.2 Опущения
        3.2.3 Метод разделения
        3.2.4 Замена частей речи
ГЛАВА Ⅳ ИЗЛОЖЕНИЕ ПРАКТИКИ ПЕРЕВОДА
    4.1 Недостатки и опыты в процессе перевода
    4.2 Обобщение для будущей работы
ЗАКЛЮЧЕНИЕ
ЛИТЕРАТУРА
ПРИЛОЖЕНИЕ Ⅰ. ОРИГИНАЛ
ПРИЛОЖЕНИЕ Ⅱ. ПЕРЕВОД
ПРИЛОЖЕНИЕ Ⅲ. ОРИГИНАЛ
ПРИЛОЖЕНИЕ Ⅳ. ПЕРЕВОД
致谢

(4)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初步结论
    三、存在不足
    四、创新点
    五、展望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1: 致谢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附录3 个人简历

(5)PEDF通过前额叶调节小鼠抑郁抵抗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前额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前额叶与抑郁症
    2.前额叶与精神分裂症
    3.前额叶与帕金森病
    4.前额叶与阿尔茨海默病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脑白质脱髓鞘性损伤在慢性缺氧致抑郁发生中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脱髓鞘损伤与慢性缺氧致抑郁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RhoA/ROCK通路在慢性缺氧引起抑郁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结论
    4.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精神疾病与脱髓鞘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具有缓解抑郁功能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抑郁症研究现状
        1.1.1 抑郁症概述
        1.1.2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1.2 “微生物-肠-脑轴”与抑郁症
        1.2.1 微生物-肠-脑轴
        1.2.2 肠道菌群在抑郁症中的角色
    1.3 抑郁症的“精神益生菌”疗法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具有缓解抑郁潜力的乳酸菌的体外筛选及验证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和设备
        2.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2.2.2 实验菌株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及乳酸菌刺激
        2.3.2 实时定量PCR
        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的5-HTP和5-HT
        2.3.4 动物实验设计
        2.3.5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
        2.3.6 行为学实验
        2.3.7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乳酸菌对RIN14B细胞5-HTP/5-HT合成及分泌的影响
        2.4.2 乳酸菌对慢性应激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2.4.3 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对小鼠行为学表现的PLS回归分析
        2.4.4 乳酸菌对慢性应激小鼠神经生物学的影响
        2.4.5 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对小鼠神经生物学表现的PLS回归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双歧杆菌CCFM1025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和设备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活化和灌胃菌剂制备
        3.3.2 动物实验设计
        3.3.3 实时定量PCR
        3.3.4 酶联免疫法检测蛋白表达
        3.3.5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3.3.6 脑组织石蜡切片
        3.3.7 免疫组化检测pro BDNF的表达
        3.3.8 免疫荧光检测c-FOS的表达
        3.3.9 粪便16SrRNA扩增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3.10 肠道短链脂肪酸的检测
        3.3.11 短链脂肪酸刺激RIN14B细胞Tph1 的表达
        3.3.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的5-HTP和5-HT
        3.3.13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CFM1025减轻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
        3.4.2 CCFM1025 缓解HPA轴亢进
        3.4.3 CCFM1025对压力应激下免疫状态的影响
        3.4.4 CCFM1025 对大脑CREB-c-FOS/BDNF通路的影响
        3.4.5 CCFM1025对压力应激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3.4.6 CCFM1025 对肠源5-HTP合成及转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基因组和代谢组解析CCFM1025发挥抗抑郁功能的分子机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和设备
        4.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菌基因组测序、组装
        4.3.2 细菌基因组注释
        4.3.3 同源基因分析和进化树构建
        4.3.4 全基因组圈图分析
        4.3.5 动物实验
        4.3.6 神经生化指标
        4.3.7 ~1H-NMR 代谢组学检测
        4.3.8 粪便16SrRNA扩增子测序
        4.3.9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CCFM1025和FHLJDQ3M5 对小鼠抑郁症状的影响
        4.4.2 CCFM1025和FHLJDQ3M5 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4.3 CCFM1025和FHLJDQ3M5 的代谢组学分析
        4.4.4 CCFM1025和FHLJDQ3M5 对应激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4.4.5 CCFM1025和FHLJDQ3M5 对应激小鼠肠道代谢产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双歧杆菌CCFM1025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评价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和设备
        5.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研究设计及样本量估算
        5.3.2 人群纳入和排除标准
        5.3.3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法
        5.3.4 精神及躯体化情况评价
        5.3.5 血液指标评价
        5.3.6 粪便16SrRNA扩增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3.7 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检测
        5.3.8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益生菌对抑郁症患者心理量表评分的影响
        5.4.2 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5.4.3 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5.4.4 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Glo1和CD36介导炎性通路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Glo1介导炎性通路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D36介导炎性通路及肠道微生物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炎性小体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抑郁症大脑灰质体积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组
        1.1.2 健康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心理量表评定
        1.2.2 MRI 图像数据采集
        1.2.3 MRI图像数据处理
        1.2.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心理测评量表比较
    2.2 MDD组和HC组全脑灰质体积的比较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之间的跨诊断比较及其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精神疾病发病和免疫炎症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中强迫症状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周血circRNA-102802对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J]. 朱晓丽,周智,孔令明,牛威,何明骏,陈升东,张理义,石海峰.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1(03)
  • [2]盐酸舍曲林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S100β蛋白的影响[D]. 汤俊. 南昌大学, 2021(01)
  • [3]《大城市居民精神障碍指南》(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常皓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PEDF通过前额叶调节小鼠抑郁抵抗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D]. 白梦鸽.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脑白质脱髓鞘性损伤在慢性缺氧致抑郁发生中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李百川.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具有缓解抑郁功能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的研究[D]. 田培郡. 江南大学, 2021(04)
  • [8]Glo1和CD36介导炎性通路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维.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9]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抑郁症大脑灰质体积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D]. 李瑶.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10]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之间的跨诊断比较及其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D]. 孙明波.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强迫症状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