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Wire协议和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量表计费系统

基于1-Wire协议和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量表计费系统

一、基于1-Wire协议及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表收费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胡必君[1](2017)在《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通信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机载氧气监控器是调节和监控飞行员呼吸供给的机载设备,其运行状态关系着飞行员的生理安全。因此,在使用之前或者定期都需要对氧气监控器进行完备的功能与性能测试,保证其可靠性。针对某型机载氧气监控器所设计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可对其各项功能与性能进行正确性和可靠性测试,且测试过程实现全自动化,并能够实时显示测试数据和生成测试报表。由于该型氧气监控器的测试与调试工作主要依赖于与此电子设备的串口通信,并且相应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内部含有多个需要通信的传感器和仪表。为实现对该电子设备不仅能够进行较远距离的现场单机通信,且能够满足相应自动化测试系统中的多机组网通信。本文通过研究当下一些基于单信号线的总线接口技术,设计并改进了一套适合应用环境的新型单总线接口方案。该通信接口方案采用单信号线主从式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主机接口电路和从机接口电路。其中,从机接口电路采用低功耗设计,属于无源接口,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主机接口电路采用收发双驱动双电压设计,其中发送电路采用功率MOS管驱动、三态输出,接收电路采用模数转换、分压接收,另外还设置了相应的保护电路。在对传输线建模后,再对整个通信网络进行电路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传输介质选择在5号双绞线条件下,新型总线的通信距离可达2000m,传输速率可达38400bit/s,可驱动从机节点数多达450个。最后利用该通信接口设计了一个便携的通信校准模块,并应用到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当中。从而扩展了对此型氧气监控器的调试方法。硬件上对氧气监控器的通信设计采用本文所述接口;软件上基于MSP430单片机设计了相应的协议处理程序和校准调试程序;最后通过PL2303芯片实现了MSP430单片机串口到USB 口的转换。实现完成后,通过该模块,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能够对氧气监控器进行实时检测,并可以对其进行自动化的校准调试。

施稳攀[2](2014)在《集中供暖模式下的智能温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疆土辽阔,南至热带,北至寒温带,北方冬季平均温度在零下十度左右,所以北方人民冬季普遍需要供暖。虽然我国冬季供暖已有较长历史且基本能满足室内采暖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供暖温度无法调节的弊端。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所下,缺乏对室温的有效控制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要在集中供暖模式下对特定房间进行温度调节,就有必要了解与室内温度相关联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热学原理并结合热能平衡公式,建立了一个相对准确的室内温度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的室内温度控制研究打下了基础。由于热的传导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因此室内温度是一个具有大时滞特性的被控对象。根据室内温度被控对象这一特性,分别采取了预测控制中的动态矩阵(DMC)算法、自校正极点配置的内模控制算法以及模糊PID与Smith预估相结合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对室温的控制。在分析过程中,对三种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Simulink仿真,以输出波形为据,比较了各控制策略在稳定性、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在对各种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之后,本文还根据实际需要,对供暖温控系统的硬件进行了选型与接口设计,为系统的算法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硬件基础。

侯慧贤[3](2014)在《基于分户供热的智能计费仪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能源资源短缺越来越明显,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政策方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冬季供热的舒适性也更加关注,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周期较长,冬季供暖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节能减排和提高冬季供热品质这两方面出发,拟设计一套热用户采暖终端计费仪表。通过该仪表,热用户可以自行调节室内温度,用户的用热量也可以通过仪表反映出来。将按采暖面积计算热费的传统方式,改变为按实际用热量计费,激发人们节能的意识。对系统硬件进行设计,以90C516RD+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对系统各部分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各部分硬件的选型和各硬件电路形式。测温元件采用DS18B20,并确定多点并行测温方式,流量采集使用涡轮流量计,温控阀由步进电机和阀门组成,通过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对热水流量的调节。在硬件电路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思想进行各部分系统软件设计,确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方式。热用户可设定温度值,系统在将此温度值与室温值比较后自行控制温控阀口开度,达到智能调节室温的目的。步进电机采用闭环反馈控制,以编码器为反馈元件,可判断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和流量阀的开口位置。通过实验确定流量计的流量换算系数,并对流量计进行校准标定,以提高流量计的测量精度。在热量计算时,通过对管网运行特点的分析,将热量积分公式进行转化,从而得到符合实际工程应用的热量累加公式。对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增强系统可靠性。

陈彩云[4](2009)在《热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供热体制的改革,住宅供暖按户计量已成为必然趋势。热量表是指在一个热流回路中流体吸收或释放热量多少的测量仪表,它是热量计量的基础,是实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计量收费的关键仪表。热量表通常由流量计、温度计和积算仪三部分组成。传统的热量表测量原理较准确,但对系统水质要求高,维护管理较复杂;同时需要配套流量计,价格较高;且安装时需要破坏原来管道结构,给用户造成不便。国外常采用的热量分配表经济、易安装,但是由于抄表和计量精度的问题在我国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针对现有住宅散热系统,设计出实用性强、性价比高、使用安装方便的热计量装置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热量在线测量装置以温差修正热计量方法为理论依据,无需测量流量,投资小、安装方法简单。此装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终端信号采集,数据通信,基站显示控制。终端热量信号采集以低功耗微处理器MSP430F149为基础,主要实现温度信号的采集,流量系数的动态校正,热量值的积算等功能;采集到的热量信号通过有无线相结合、公专网相结合的方式传给基站集中进行显示控制;基站以三星公司的ARM9处理器S3C2410A为硬件平台,嵌入Windows CE5.0操作系统,在线监控和显示所有用户热量值,并具有实时热量曲线和历史热量曲线显示、保存以及数据打印等功能。整个系统最终完成按热量消耗计量收费的全过程。

钱亮亮[5](2007)在《One-Wire Bus检测网从站管理及可靠传输研究》文中提出Dallas Semiconductor的每片1-Wire?器件都有唯一的64位注册码,它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在1-Wire网络中注册码用于1-Wire主机对从机器件进行寻址,1-Wire网络中从机器件的ROM码和器件总数是未知的,可以通过搜索算法来逐一找到此注册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需要对通信过程进行差错控制。同样搜索从机器件的ROM码也需要对通信过程进行差错控制。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由于编码简单、误判率低,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少硬件成本,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对于那些采用软件方法不至于严重影响CPU响应时间的校验可通过软件实现。采用软件方法实现的前提是实现算法要合理,检验速度要足够快。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单总线技术,包括它的硬件结构、通讯命令、信号方式和单总线器件。接着介绍了ROM码搜索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重点研究了单总线技术,单总线工作原理及从站搜索算法的理论基础,该算法构思巧妙易理解,并给出了实例演示搜索过程。C语言模拟程序实现了任意个从站器件任意位的ROM号的快速搜索,对基于one-wire Bus的轮询式微型网络的从站搜索算法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帮助。该ROM搜索算法具有便于扩展、易维护的优点,因此该ROM搜索算法的实现对于各种应用单总线器件的单片机系统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详细介绍了循环冗余校验(CRC)的特性和编码解码过程以及实现程序。

陈智锋,周书民[6](2007)在《JiB技术实现校园“一钮通”》文中提出本文在对iButton技术和Java卡2.0规范以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JiB的Applet的开发流程,提出了采用JiB技术实现校园"一钮通"系统架构。

吕辉[7](2007)在《基于LonWorks技术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智能小区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事物,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和设备监控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紧密相关,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使智能小区监控系统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在阐述智能小区的概念、组成以及中国智能小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场总线技术-LonWorks技术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ON网络的智能小区家庭监控系统的方案,把整个住宅小区作为一个LON网络,小区中每个住户作为LON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构建家庭安防监控网络,实现家庭安防报警信息的自动检测。同时,节点具有对电表、水表、煤气表自动远程抄收等智能化功能。本文利用LonWorks总线技术完成了智能小区家庭监控系统的LON网络结构总体规划、家庭智能节点的开发以及家庭节点与上位机的通讯等内容。系统具有如下特色:各节点在现场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等功能,并采用全数字传输,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灵活的网络结构简化了系统布线,使设计与施工的难度和成本都得以降低;开放性好,便于同小区其它智能化系统集成。调试结果表明,这种以LON网络为框架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靠性和扩充性,有现实意义与市场前景。

贾艳[8](2006)在《基于GPRS的无线防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倍受重视的问题,但许多传统的防伪技术防伪效果不好,致使假冒伪劣现象相当猖獗,所以寻求科学有效的防伪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市场上大量的防伪技术,提出了一种将GPRS无线网络、Internet有线网络以及加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防伪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标识产品的iButton芯片、无线防伪读码器、远程企业服务器等三部分。用来标识产品的iButton芯片镶嵌在产品的包装中,有接口与无线防伪读码器进行通信。它的内部含有唯一的ID号,用于标识产品,必须符合1-Wire通信协议才能读出此ID;无线防伪读码器主要负责iButton数据的读取、加解密、GPRS无线网络传输、液晶显示信息等工作,它将读取的ID进行加密,再发送至远程企业服务器进行鉴别,从而保证了造假者不能盗用该产品ID号来仿造正品。同时其本身还设有加密锁,其中的数据无法随便读出,确保了密钥等数据的保密性;远程企业服务器主要存储产品的相关信息,供防伪读码器登陆查询,该服务器也是经过加密的,必须有合法的密钥才能登录服务器并进行信息查询。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GPRS无线防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文中阐述了该系统中核心部分无线防伪读码器硬件及软件部分的设计;嵌入式TCP/IP协议的编写;服务器端测试程序的编写及无线防伪实验系统的搭建,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结果;最后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GPRS无线防伪实验系统平台,为整个无线防伪系统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基础。

杨玉明[9](2006)在《基于信息纽扣的考勤系统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事管理制度是衡量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而员工出勤管理是人事管理的重要方面,所以考勤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市场上各种考勤机的出现取代了以往的人工登记和打卡的过程,淡化了管理过程中的人工痕迹,使得管理更加信息化。在传统的数字识别领域中,所采用的介质多为IC卡、射频卡、磁卡等。这些介质存在携带不方便、易损坏、不能适应恶劣环境等不足。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新型智能化信息载体iButton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iButton采用不锈钢外壳,具有抗撞击、防水渍、耐腐蚀、抗磁扰、防折叠的特点,满足了电子考勤的要求。iButton采用1-Wire通讯协议,仅用一根数据线来实现信息的交换。本文将介绍一种用iButton作为识别器的员工考勤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且分析基本的功能。硬件设计简单、可靠,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有效、方便的处理。考勤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各种考勤相关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并可对考勤机进行所需的操作,以及可以做出翔实、可靠的考勤报表。本文还将介绍一种用于员工考勤的有效的加密算法,保证了权限设置的安全、可靠。考勤机采用单片机进行开发,考勤信息管理软件利用Visual Basic 6.0进行开发。

郝金华[10](2006)在《基于网络微控制器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以太网发展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它与嵌入式Internet相结合应用于控制领域已成为远程监控系统最新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趋势,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混合结构的远程监控系统。所谓混合结构,是由于它既可以通过Ethernet实现接入Internet,又可以使用PPP协议通过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远程监控。具有结构灵活、扩展方便的特点,非常适合具有多级监控终端的系统采用。论文结合对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网络单片机DS80C400的监控节点,采用TINI技术和Java技术进行软件开发。与现在大多数嵌入式监控节点相比,具有开发周期短、开发难度低、性能可靠、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而且易于实现远程程序下载、调试和在线更新。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这种混合结构,对远程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进行了具体设计和实现,采用1-Wire总线这种新技术作为底层网络,实现了安防、环境监测和远程控制等功能。该系统不仅具有混合结构原有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易于开发的特点,更继承了1-Wire总线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功能强大的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二、基于1-Wire协议及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表收费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1-Wire协议及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表收费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通信技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总线技术概述
        1.2.2 1-Wire及M-Bus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3 其他通信接口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工作
        1.3.2 论文体系机构
第二章 传输线基本原理及相关总线接口技术
    2.1 传输线基本原理
        2.1.1 概要
        2.1.2 传输线模型
    2.2 现场总线的接口技术
        2.2.1 通信接口特性
        2.2.2 收发器
    2.3 总线接口收发器的高性能设计
        2.3.1 收发器的功耗
        2.3.2 收发器的速度
        2.3.3 收发器的可靠性
        2.3.4 收发器的驱动性能
    2.4 1-Wire总线接口技术
        2.4.1 1-Wire总线原理及其接口特性
        2.4.2 1-Wire收发器
    2.5 M-Bus总线接口技术
        2.5.1 M-Bus总线原理及其接口特性
        2.5.2 M-Bus收发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种新型单总线接口方案的设计
    3.1 新型单总线接口方案的整体组成
        3.1.1 多节点系统
        3.1.2 单节点系统
    3.2 新型单总线通信接口的设计
        3.2.1 主机端收发器
        3.2.2 从机端收发器
    3.3 新型单总线接口特性
        3.3.1 通信接口特性
        3.3.2 与原有总线接口方案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单总线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4.1 从机接口电路
    4.2 主机接口电路
        4.2.1 主机数据发送电路
        4.2.2 主机数据接收电路
        4.2.3 过流检测电路
    4.3 新型单总线整体功能仿真与分析
        4.3.1 电路参数选择
        4.3.2 仿真模型建立
        4.3.3 总线数据下行功能仿真测试与分析
        4.3.4 总线数据上传功能仿真测试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单总线接口的应用与实现
    5.1 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通信校准模块的硬件组成
        5.1.1 氧气监控器的通信接口
        5.1.2 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通信接口
    5.2 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5.2.1 通信校准模块与氧气监控器的通信协议
        5.2.2 通信校准模块与工控机的通信协议
    5.3 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通信模块的软件流程
        5.3.1 主程序流程
        5.3.2 初始化
        5.3.3 收发函数
    5.4 整机调试
        5.4.1 硬件调试
        5.4.2 软件调试
        5.4.3 系统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2)集中供暖模式下的智能温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时滞系统控制策略的概述与发展
        1.3.1 预测控制的概述及运用
        1.3.2 史密斯预估控制算法的概述及运用
        1.3.3 Dahlin 控制算法的概述及应用
        1.3.4 内模控制概述
        1.3.5 其它相关控制方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室内温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建立室温模型的热学知识准备
    2.2 室内温度的热能平衡公式
    2.3 散热器的热能平衡公式
    2.4 室温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2.5 室温数学模型的 Simulink 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mith 预估与模糊 PID 的联合控制方法
    3.1 Smith 预估控制
    3.2 带有模糊 PID 控制器的 Smith 预估控制
    3.3 模糊 PID 控制器的设计
    3.4 模糊 PID-Smith 室温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
    3.5 模糊 PID-Smith 控制器的抗干扰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室温系统的动态矩阵控制
    4.1 室温 DMC 控制的模型预测
    4.2 室温 DMC 控制的反馈校正
    4.3 室温 DMC 控制的滚动优化
    4.4 室温 DMC 控制的仿真实验
    4.5 对室温进行 DMC 控制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校正极点配置的内模控制
    5.1 内模控制
    5.2 系统极点配置
    5.3 自校正极点配置的内模控制方法
    5.4 自校正极点配置的内模控制在室温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5.4.1 自校正极点配置内模控制的第一种近似方法及仿真结果
        5.4.2 自校正极点配置内模控制的第二种近似方法及仿真结果
        5.4.3 自校正极点配置内模控制的第三种近似方法及仿真结果
    5.5 三种近似方法与模糊 PID-Smith 控制效果的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室内温控系统的硬件选择与接口设计
    6.1 供暖室温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6.2 供暖室温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6.2.1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6.2.2 流量传感器的选型
        6.2.3 控制芯片的选型
        6.2.4 显示部分的选型
    6.3 室温控制芯片存储系统的设计
        6.3.1 Flash 存储器
        6.3.2 SDRAM 芯片
    6.4 电动阀门的接口设计
    6.5 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
    6.6 显示模块的设计
        6.6.1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6.6.2 显示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6.7 本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基于分户供热的智能计费仪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计量供热及温控系统现状
        1.1.1 我国供热计费和供暖系统现状
        1.1.2 国外计量供热及温控系统现状
    1.2 我国供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 设计本系统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智能计费仪表总体结构设计
    2.1 室温可调系统运行的特点
    2.2 智能计费仪表原理概述
    2.3 智能计费仪表硬件总体布局设计
    2.4 智能计费仪表软件控制组成
    2.5 控制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智能计费仪表硬件设计
    3.1 系统主控芯片的选择
    3.2 主控芯片I/O扩展
    3.3 温度测量传感器选型
        3.3.1 DS18B20主要特性概述
        3.3.2 DS18B20工作原理概述
        3.3.3 多点测温电路设计
    3.4 流量测量模块设计
        3.4.1 流量计选型
        3.4.2 涡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3.5 温控阀的控制电机及电机的驱动电路确定
        3.5.1 步进电机原理概述
        3.5.2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特点
        3.5.3 二相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确定
    3.6 供电电源形式确定
    3.7 按键输入电路设计
    3.8 液晶显示模块选型
    3.9 本章小结
4 智能计费仪表软件设计及主要元件故障自诊断
    4.1 软件系统开发环境
        4.1.1 系统编程语言确定
        4.1.2 系统开发工具概述
    4.2 温度采集软件流程与功能实现
        4.2.1 DS18B20流量传感器测温流程
        4.2.2 测温后功能实现
    4.3 流量测量软件流程
    4.4 步进电机驱动软件流程
    4.5 按键输入软件流程
    4.6 液晶显示模块软件条件
    4.7 流量调节过程
    4.8 智能计费系统主要元件故障自诊断
        4.8.1 步进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4.8.2 温度计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4.8.3 流量计故障及系统丢水诊断
    4.9 本章小结
5 流量计校准与热值计算
    5.1 流量计系数标定
        5.1.1 流量公式的确定
        5.1.2 换算系数K值的确定
    5.2 流量计校准
    5.3 流量计校准验证
    5.4 智能计费系统热值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热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热量表研究现状
        1.2.1 国外热量表研究现状
        1.2.2 国内热量表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工作
第2章 热量计量方法的研究
    2.1 传统热量表的计量方法
    2.2 供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量计量系统构建方案
    3.1 系统结构及功能实现
    3.2 在线测量终端的构建
        3.2.1 微处理器的选择
        3.2.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3 通信方法的研究
        3.3.1 通信系统的选择
        3.3.2 ZigBee 技术简介
        3.3.3 ZigBee 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3.4 基站的选择
        3.4.1 ARM 微处理器的选择
        3.4.2 S3C2410 简介
        3.4.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4.1 在线测量终端电路设计
        4.1.1 温度测量电路
        4.1.2 时钟电路
        4.1.3 RS-485 通信接口电路
        4.1.4 点阵液晶显示电路
        4.1.5 电池欠压报警电路
        4.1.6 电源设计电路
    4.2 基站控制电路设计
        4.2.1 S3C2410A 存储器接口
        4.2.2 RAM 存储器电路设计
        4.2.3 Nand Flash 存储器电路设计
        4.2.4 其他接口电路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测量软件设计
    5.1 编程语言与编译环境
    5.2 终端测量软件总体设计
    5.3 子程序的设计及实现
        5.3.1 DS18B20 温度采集子程序
        5.3.2 液晶显示子程序
        5.3.3 按键中断子程序
        5.3.4 RS-485 通信子程序
        5.3.5 热量计量算法的实现
    5.5 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5.5.1 试验平台
        5.5.2 误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站软件设计及实现
    6.1 Window CE 系统开发概述
        6.1.1 Windows CE 系统的开发流程
        6.1.2 操作系统开发环境及搭建
        6.1.3 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及搭建
    6.2 Windows CE 操作系统的移植
        6.2.1 系统内核定制编译及映像下载
        6.2.2 SDK 的导出
    6.3 热量计量应用程序设计
        6.3.1 Windows CE.NET 下串行通信的实现
        6.3.2 应用程序的开机自启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One-Wire Bus检测网从站管理及可靠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 ROM搜索算法及CRC校验的意义
第2章 单总线技术介绍
    2.1 单总线技术的产生
    2.2 单总线协议介绍
        2.2.1 线路传输信号
        2.2.2 单总线ROM命令
    2.3 单总线的工作原理
    2.4 单总线设备
        2.4.1 单总线设备结构
        2.4.2 单总线器件
第3章 单总线搜索算法
    3.1 算法实现的基础
        3.1.1 ROM序列号
        3.1.2 单总线命令
    3.2 ROM搜索原理
    3.3 搜索方案
    3.4 搜索流程
    3.5 高级变量搜索
第4章 循环冗余校验 CRC原理与实现
    4.1 概述
    4.2 CRC循环冗余校验特点和检错能力
    4.3 解析CRC校验码的编码与解码过程
    4.4 CRC校验码的算法分析
        4.4.1 iButton器件中的DOWCRC及其硬、软件实现
        4.4.2 iButton器件中的CRC16及其公式法实现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7)基于LonWorks技术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智能小区简介
    1.2 智能小区的系统构成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智能小区(住宅)的发展概况
        1.3.2 国内智能小区(住宅)发展概况
        1.3.3 智能小区的发展历程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LonWorks 总线技术
    2.1 LonWorks 技术简介
    2.2 神经元(NEURON)芯片
        2.2.1 神经元芯片的结构和存储器配置
        2.2.2 神经元芯片的处理器
        2.2.3 神经元芯片的通讯
    2.3 LonTalk 协议
    2.4 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Neuron C
    2.5 LonWorks 开发工具
    2.6 本章小结
3 智能小区系统网络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主要功能
    3.3 系统的网络结构
        3.3.1 家庭安防报警系统
        3.3.2 自动远程抄表管理系统
        3.3.3 监控管理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家庭智能节点的硬件组成
    4.1 家庭智能节点的功能
    4.2 家庭节点总体结构
    4.3 神经元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4.3.1 神经元芯片与收发器接口设计
        4.3.2 神经元芯片3150 的内存扩展
        4.3.3 服务电路、时钟和复位
    4.4 家庭安防子系统系统硬件设计
        4.4.1 家庭安防系统的技术选择
        4.4.2 单总线(1-Wire)技术
        4.4.3 家庭安防单元的硬件设计
    4.5 远程自动抄表子系统硬件设计
    4.6 人机接口与数据存储
        4.6.1 神经元芯片和89C52 之间信息交换
        4.6.2 89C52 的外部接口设计
    4.7 适配器选型
    4.8 本章小结
5 家庭智能节点的软件设计与调试
    5.1 Neuron C 编程语言
    5.2 节点存储映像
    5.3 软件总体功能
    5.4 子系统程序
        5.4.1 家庭安防子程序
        5.4.2 远程自动抄表子程序
        5.4.3 室内环境监测子程序
        5.4.4 门禁身份识别子程序
    5.5 节点软件调试
        5.5.1 NodeBuilder 开发工具
        5.5.2 开发调试平台的连接
        5.5.3 节点软件调试
        5.5.4 几点说明
    5.6 本章小结
6 家庭节点与上位机的LON 网络通信
    6.1 LON 网络构建方法
        6.1.1 安装和配置智能节点
        6.1.2 创建网络变量连接
    6.2 LonWorks 技术的网络通信
        6.2.1 网络变量通信服务
        6.2.2 显示报文通信服务
        6.2.3 网络变量的构造
    6.3 上位机监控管理软件
        6.3.1 DDE 协议
        6.3.2 系统监控管理软件的开发
    6.4 家庭智能节点与上位机的LON 网络通信
        6.4.1 网络变量的定义和执行
        6.4.2 动态数据的交换
    6.5 LON 控制网络的创建与测试
        6.5.1 网络连接工具LonMaker
        6.5.2 网络的创建
        6.5.3 网络的测试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GPRS的无线防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对目前数码防伪系统的调查分析及新型数码防伪系统的提出
    1.3 该无线防伪系统设计上的新颖之处以及课题所研究的内容
        1.3.1 与同类产品相比该系统在设计上的新颖之处
        1.3.2 课题所研究的内容
2 通信协议的概述和应用
    2.1 GPRS通信技术概述
        2.1.1 GRPS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2.1.2 GPRS的网络结构及模型
        2.1.3 GPRS的应用领域
    2.2 SMS短消息通信技术概述及编码方式介绍
        2.2.1 SMS短消息通信技术概述
        2.2.2 SMS编码方式的介绍
    2.3 AT命令简介
        2.3.1 基本的AT命令
        2.3.2 短消息发送AT命令详解
        2.3.3 GPRS无线上网AT命令详解
3 基于GPRS的无线防伪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3.1 概述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3.3 GPRS行业组网方案
4.GPRS无线防伪读码器的硬件设计
    4.1 无线防伪读码器设计总体框架及工作原理
    4.2 无线防伪读码器硬件设计的元件选型
    4.3 无线防伪读码器各组成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4.3.1 读码器电源电路设计
        4.3.2 程序存储区/数据存储区扩展电路
        4.3.3 MC35i外围电路设计
        4.3.4 液晶显示部分电路设计
    4.4 无线防伪读码器的PCB设计
        4.4.1 PCB板的抗干扰/可靠性设计
        4.4.2 PCB板的焊接与调试
5 GPRS无线防伪读码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总体框架和主要程序
    5.2 TCP/IP协议实现
        5.2.1 网络模型说明
        5.2.2 网际协议(IP)
        5.2.3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因特网报文协议(ICMP)
        5.2.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2.5 传输控制协议(TCP)
    5.3 PPP协议实现
        5.3.1 PPP协商
        5.3.2 登录GGSN的过程
    5.4 UART0和GPRS上网
    5.5 其它子程序的设计
        5.5.1 MC35i开机子程序设计
        5.5.2 SMS收发子程序设计
        5.5.3 iButton读取子程序设计
6 GPRS无线防伪实验系统
    6.1 服务器端测试界面及结果
    6.2 GPRS无线防伪实验系统介绍
    6.3 系统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GPRS无线防伪读码器样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信息纽扣的考勤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意义
    1.2 信息纽扣介绍
        1.2.1 信息纽扣的描述
        1.2.2 信息纽扣的特点
        1.2.3 64 位的刻入ROM
        1.2.4 信息纽扣的工作机理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本课题的任务
第2章 考勤管理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2.1 考勤管理系统设计需求
        2.1.1 考勤机的设计需求分析
        2.1.2 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需求分析
    2.2 系统设计概要方案
        2.2.1 考勤系统设计总体框架
        2.2.2 考勤机电路的概要设计方案
        2.2.3 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要设计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勤机硬件电路设计
    3.1 考勤机电路详细设计
        3.1.1 考勤机电路总体结构框图
        3.1.2 iButton 的ID 读取电路
        3.1.3 日历时钟电路
        3.1.4 保护电路
        3.1.5 键盘显示电路
        3.1.6 其它外围电路
    3.2 考勤机程序设计
        3.2.1 主程序设计
        3.2.2 中断程序设计
    3.3 考勤机实物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勤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4.1 数据库概述
        4.1.1 数据库管理系统
        4.1.2 数据库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4.1.3 DAO 技术
    4.2 程序整体框架设计
    4.3 记录集数据访问模块
        4.3.1 记录集数据访问模块功能细化
        4.3.2 基本数据项管理
        4.3.3 员工信息管理
        4.3.4 员工日常排班管理
        4.3.5 考勤报表
        4.3.6 数据库结构设计
    4.4 口令管理模块
        4.4.1 加密算法
        4.4.2 RSA 加密算法
        4.4.3 口令加密解密模块
        4.4.4 用户登录模块
    4.5 原始数据采集模块
        4.5.1 采集考勤机原始数据
        4.5.2 员工注册时的数据采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运行结果分析
    5.1 整体连机调试
    5.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致谢

(10)基于网络微控制器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
        1.2.1 应用背景
        1.2.2 技术背景
    1.3 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本课题相关技术研究与分析
    2.1 嵌入式Internet技术分析
        2.1.1 嵌入式Internet概述
        2.1.2 嵌入式Internet的实现方案
        2.1.3 嵌入式Internet通信技术
    2.2 Java技术分析
        2.2.1 Java概述
        2.2.2 嵌入式系统中的Java技术
第三章 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分析与设计
    3.1 远程监控系统概述
        3.1.1 远程监控系统构成
        3.1.2 控制网络的发展
    3.2 远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
        3.2.1 C/S模式(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
        3.2.2 B/S模式(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
        3.2.3 B/S、C/S混合模式
    3.3 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3.3.1 系统定位分析
        3.3.2 系统总体方案
第四章 监控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4.1 监控节点的总体方案
    4.2 监控节点的硬件设计
        4.2.1 网络微控制器DS80C400
        4.2.2 以太网接口模块的设计
        4.2.3 存储器模块的设计
        4.2.4 通讯接口模块的设计
        4.2.5 电源与实时时钟
    4.3 监控节点的软件设计
        4.3.1 TINI的软件环境
        4.3.2 软件环境的搭建
        4.3.3 监控节点软件设计
        4.3.4 程序下载及远程调试
第五章 基于网络微控制器的远程监控系统应用实例
    5.1 1-Wire总线概述
    5.2 远程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
        5.2.1 系统的主要功能
        5.2.2 家庭监控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5.3 系统软件设计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 监控节点电路原理图

四、基于1-Wire协议及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表收费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氧气监控器自动化测试平台通信技术的研究与设计[D]. 胡必君.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2)
  • [2]集中供暖模式下的智能温控系统研究[D]. 施稳攀.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3)
  • [3]基于分户供热的智能计费仪表研究[D]. 侯慧贤.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4]热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研制[D]. 陈彩云.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03)
  • [5]One-Wire Bus检测网从站管理及可靠传输研究[D]. 钱亮亮. 南昌大学, 2007(07)
  • [6]JiB技术实现校园“一钮通”[J]. 陈智锋,周书民. 科技广场, 2007(11)
  • [7]基于LonWorks技术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研究[D]. 吕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07(02)
  • [8]基于GPRS的无线防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贾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3)
  • [9]基于信息纽扣的考勤系统的研制[D]. 杨玉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2)
  • [10]基于网络微控制器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郝金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基于1-Wire协议和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量表计费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