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

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

一、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炜[1](2021)在《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研究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我国自1984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兰州吐鲁沟森林公园以来,国内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只用了短短三十多年,我们就经历了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如今,我国虽已成为森林旅游大国,培养出了一批发展快、规模大的森林公园,但森林旅游产业还存在着发展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产品创新不足、品牌形象设计差等突出问题,很多森林公园在当前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上竞争力相对不足。因此,全面深化森林旅游业改革,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解决当前的森林旅游问题,是我国各森林旅游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学术界掀起了森林旅游研究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并且森林旅游行业也紧跟智慧旅游建设热潮,大力推进森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然而,笔者调查发现,森林旅游市场上互联网产品虽多,但其品质良莠不齐,旅游地的信息化建设也缺乏系统性,没有实质性地提升其服务水平。并且,学术界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都是从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宏观角度研究森林旅游及其带动的康养、娱乐、生态教育等产业的发展,很少有学者从设计学视角研究具体的森林旅游地互联网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森林旅游业形成了实践上缺乏设计学的理论指导,学术上缺乏设计理论研究的现状。针对上述现状,本论文以旅游服务产品的创新设计推动森林旅游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服务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的运用,对调研地的互联网产品(以下简称“线上旅游服务小程序”或”小程序“)进行再设计,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互联网产品服务服务体系,推动线下景区相关配套服务的优化升级。笔者希望能借此帮助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提高其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品牌价值,增加其旅游收益,最终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型升级的目标;同时也希望能借此为研究森林旅游问题的学者们提供设计学的新角度、新思路,并且为行业里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实践提供一点点理论参考。本论文第一章首先从三个方面对论文研究的背景进行阐述。其次,对国内外服务设计和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设计以及国内外服务设计理念在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与综合评述。第二章先是对服务设计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其思维特征、概括其方法与工具。然后通过对森林旅游及其服务系统的总结论述来构建笔者自己的森林旅游服务系统框架。之后对互联网产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了解其概况并总结其设计与体验的关系。最后从三个方面将它们进行了综合性的总结。该部分的工作通过梳理已有的基础理论,总结出了笔者的结论,有助于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思路。第三章首先是对调研地现状的综合考察,为了对该景区设计开发互联网产品并建设升级产品线下服务体系的背景条件有所了解,重点考察了其景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其次对该地区的游客进行了综合性问卷调查,重点关注游客的组成信息和互联网旅游服务体验,为后面更加详细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作准备。第四章是在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以调研地的小程序设计为导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针对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调研,以及对其用户需求的研究。该阶段的工作贯彻了服务设计思维方法,把第二章中的相关基础理论运用到了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研究的全程,最终进一步明确了调研地小程序的设计方向。第五章基于前期工作的结论,对调研地的线上旅游服务小程序提出了几大设计原则,并运用互联网产品设计基础理论,重点阐述了小程序的功能、交互和界面视觉设计方案。此外,笔者结合调研地线下服务体系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梅岭旅游小程序线下服务设计策略。

刘振星[2](2021)在《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从太空对地观测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航天遥感技术的进步,遥感卫星的功能、性能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星上载荷由单一载荷向大气探测、振动测量、夹角检测、空间环境监测等多载荷发展;工作模式由单一推扫成像,向多点目标、多条带拼幅、立体成像、非沿迹曲线成像等复杂成像模式发展;星务管理由单一指令流控制、状态参数采集管理,向星上数据智能处理、自主健康监测、自主任务规划等复杂管理模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卫星遥感领域部署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工程,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发展,我国的遥感卫星也逐步向着多载荷、复杂成像模式、复杂星务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向单一载荷、单一成像模式、串行星务管理的卫星控制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对作为整星“大脑”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提出了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产品化等更高的要求。我国一些遥感卫星在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开展了部分技术升级,开始采用“高级在轨系统”为代表的新空间数据系统标准,但总体上传统的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并未改变。基于上述情况,急需开展面向多载荷、多任务新型遥感卫星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的总体研究工作,设计满足我国航天任务需要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建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行业标准框架,为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应用打下技术基础。本工程博士论文的作者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年来一直从事国产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研究,本工程博士论文总结了本人在新一代遥感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几个关键环节的主要工作和技术创新。针对传统卫星电子系统各分系统间孤立设计、功能分散、接口不统一、信息交互流程非标准化等问题,本工程博士论文采用硬件和软件模块化设计,大幅降低星上电子设备数量和复杂度,突破高精度轨道外推技术、条带分割技术和应急任务重规划技术等星上自主任务规划关键技术,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开展了在轨验证。(1)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方面:针对现有卫星网络功能耦合严重,新旧标准兼容性差等问题,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将系统划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等五个层次分别进行设计,并提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遥感卫星新型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协议规范体系,形成规模化的新一代遥感卫星在轨协同应用能力。(2)硬件架构设计方面:针对传统星务系统面临的开放性较差、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采用通用化可扩展结构设计技术和硬件即插即用设计方法,提升系统硬件架构的开放性;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测控、系统容错机制设计方案,解决系统稳定性难题;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梳理综合电子系统硬件功能框架,解决综电系统硬件模块化程度低、功能耦合等问题。(3)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方面:针对现有任务管控完全依靠地面,管控复杂度大的难题,深入研究了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技术,结合我国新一代遥感卫星任务特点,提出了任务规划三大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法。(4)在轨应用验证方面:上述研究工作已在多个遥感型号上应用,本文通过分析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结果,以及在轨应用验证情况,阐述作者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以及后续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的研究方向。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高分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星载通用电子设备研发(项目合同编号:GFZX04013402-2)”项目的支持,论文作者主要负责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陈青[3](2021)在《自然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资产确权登记、项目选址等实际的自然资源决策应用场景中,面对海量的自然资源文档和数据信息,依旧存在着自然资源决策系统客户端移动不便,实时性不强、数据采集到决策应用时间长等问题。因此,本文尝试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支持下的自然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这一套方法对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推广以及提升自然资源分析决策的效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与实际项目的研究,从自然资源决策分析需要的数据与其来源,以及数据如何支持决策方面开展了自然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来源分析。并采用实验法,以昆明市某区域为例,通过Context Capture软件及少量人工干预,展示了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快速采集并输出三维模型的一套数据生产方法,并结合其他数据,为自然资源决策分析提供多源数据来源。(2)深度地研究了自然资源决策分析平台开发关键技术及步骤,在对自然资源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并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对各个功能模块的界面布局做了详细设计。利用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Kotlin语言编码以及Arc 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开发包,探索深挖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切片制作、数据导入和三维服务技术等,实现了平台的关键功能。(3)对自然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这一整套集成系统的应用与实践的思考与探究。运用场景模拟分析法,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借助空间化管理自然资源“一张图”、自然资源资产确权、解决资源数据冲突问题等应用场景,分析了移动决策支持系统在以上自然资源决策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决策实时性等问题,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提升决策分析的效能。

郑剑豪[4](2021)在《集控水电站群远程运维指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管水电站群运行和维护的工作人员一般采用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记录维护信息,这样的记录方式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并且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譬如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难以保证的、信息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保存是比较困难。但是水电站建立基础信息系统能够适当改变这些弊端,但是信息的及时记录和共享仍然存在问题。而且,对于水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多采用传统的方式,即依靠老员工的经验。这种方式对人的依赖性很大。通过此方式对新员工进行教育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所以水电站群需要更新一种能够及时提供维护指导的系统。本文对集控水电站远程运维系统进行研究,本文工作如下:1、分析该系统的需求,由于使用系统的对象不同,分别从一线运维工人角度以及领域专家角度对需求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了资源添加模块、远程协作模块、学习推荐模块、提案改善模块、资源搜索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同时还分析了系统的运行需求以及性能需求。2、根据需求分析对集控水电站远程运维系统的架构进行设计,包括远程协作等六个大的功能模块。3、构建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基于TF-IDF以及协同过滤算法设计了基于内容的水电站运维标签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4、详细分析集控水电站远程运维系统的实现方式,并展现实现效果。5、对集控水电站远程运维系统进行功能、性能以及数据库的测试,验证是否满足集控水电站远程运维系统的需求。本文的研究对于建设集控水电站远程运维系统,提高水电站的运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阮志坚[5](2021)在《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的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工业数据是工业企业的重要资产,有效利用工厂的生产、管理和运营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管理,但目前流程工业企业信息系统种类繁多、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多元数据管理不规范、数据分析门槛高,无法真正实现对数据价值的挖掘。本文以对象化建模技术、数据融合加工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关键技术,结合流程工业企业数据特点以及行业知识,采用对象化建模技术对流程工业不同类型数据进行对象化编排,通过数据融合加工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及深度加工,为上层工业应用提供数据来源,利用封装成型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低门槛数据分析,探讨了多元数据融合和分析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构建了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流程工业企业的数据特点及数据融合需求;2)研究了对象化建模技术、数据融合加工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基于关键技术,设计了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的总体架构;3)对基于对象建模技术的工业数据资产管理组件进行详细设计,采用统一元数据语言构建多种工厂模型,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建立工业对象之间的业务联系,为上层数据应用提供有效支撑,解决了多元数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4)对基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工业大数据分析组件进行详细设计,提供了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能力,并通过封装技术使用户可以直观地洞察数据,降低企业数据分析门槛;5)将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进行试点应用,对比了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时序回归预测算法、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线性回归算法3种回归算法对试点应用中烟气排放含量NOx的预测结果,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能够对企业多元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及分析,为企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曲至诚[6](2020)在《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文中指出随着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地面物联网还远不足以实现“万物互联”的远大愿景。相比于地面网络,天基卫星网络具有高、远和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对海上、空中以及地面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的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或将为实现物联网全球无缝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但现有卫星系统通常存在缺乏一般性、通用性、协作拓展能力弱、与地面网络独立建设等缺点,同样难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对网络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需求,故亟需开展天地融合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的天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围绕物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服务需求,在综合考虑天地融合物联网结构复杂、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业务模型、多址接入、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未来卫星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相互独立、融合互通性差,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需求。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研究基础上,借鉴地面5G移动通信的先进思想,结合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天地融合的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同时,考虑系统资源开销与潜在应用场景,基于该架构提出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最后,利用该架构的天地融合设计,从系统资源灵活调度与使用的角度提出天地协同组网机理,研究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与分簇协作传输机制,通过上述设计为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灵活调度提供基础。(2)在未来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化、多领域的应用趋势下,低轨卫星星座的高动态以及物联网业务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潜在应用类型和业务种类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卫星物联网应用的全球分布趋势,提出基于随机变参分析的全球物联网业务分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对系统中不同节点不同时刻的业务量进行分析;通过遍历分析系统中的节点,明确卫星物联网应用分布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为设计更加合理的系统资源分配方式提供支撑。(3)未来全球覆盖、海量接入的服务场景下,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中单节点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用户数据碰撞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在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基础上,结合低轨卫星动态特性与功率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该方案利用导航信息完成准同步接入从而简化收端设计,同时,利用环状功率控制提升系统的捕获效率;随后,对系统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控制对系统捕获效率的提升作用,并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低轨卫星物联接入场景下较同类型方案在系统吞吐率上有显着提升。(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谱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与网内其他系统及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在频率共用时所产生的干扰问题将使全网高效运行受到掣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立足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提出了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分析模型。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受干扰场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频率、功率多个维度对空间节点可存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提出了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以所提联合干扰分析模型为依托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及星地干扰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列潜在场景的细分深入探究,明确了与低轨卫星物联网共享频率的空、地节点对其产生的干扰情形;随后,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和地面移动系统之间进行频谱共享的其中一类场景,以发射功率和地面系统的干扰门限为约束,以最大化时延受限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控制的频谱共享方法,为今后系统频率资源分配与频率共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边庆平[7](2020)在《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日渐增长,如何科学、高效、智能化地管理矿产资源,成为相关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难题。Web GIS作为近年来GIS的最前沿技术,能够对异构、多源、海量的空间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因此,将Web GIS技术引入到矿山信息管理中,构建面向海量、多源、异构的矿山信息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于政府和企业提升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效率,实现对矿产资源的精准化、科学化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深入研究了 GIS和Web GIS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矿山信息管理的关键技术,然后分别研究了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现等内容。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现状梳理、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地分析了 Web GIS在矿山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相应成果为设计和实现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2)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首先进行了面向系统构建的需求分析,确立了系统的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明确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建设流程,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与功能模块。(3)设计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实现了矿山数据的采集与入库、矿山数据预处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了矿山数据模型,设计了矿山数据库表。矿山数据的采集与入库为数据模型构建前的数据特征分析提供了基本依据,矿山数据的预处理与处理保证了矿山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矿山数据建模在数据层和应用层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为矿山数据的组织、存储提供了基本的逻辑数据结构,矿山数据库表的详细设计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的最终底层实现。(4)设计和实现了 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总体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成果,阐述了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实验系统的研制。展示了实验系统研制的最终成果,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开发环境介绍、系统的具体实现以及实验系统展示等功能模块;最后对本文研制的系统在H市矿山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田天[8](2020)在《“互联网+生态站”APP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站积累了大量的“水、土、气、生”等生态因子数据,在生态监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与生态站建设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已成为生态站建设的方向,解决了传统生态站在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展示方面上不足的问题。当前生态站的信息管理平台大多都是通过电脑桌面应用去实现的,生态站工作人员无法便捷地进行实时数据查询、数据变化分析、历史数据统计与查询等工作,此外,还缺乏对异常情况进行即时消息推送的机制,亦不便于生态站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站点的运行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互联网+生态站”APP系统,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上对监测数据的实时查询、多站数据对比、统计分析、系统自动化消息推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进行构建,APP后端使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Spring Cloud框架构建高可用的应用服务,完成数据预处理、数据异常判断等业务功能;APP的前端采用基于Vue.js的uni-app框架构建跨平台应用,并结合高德地图及u Charts图表组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在站点监控上,设计基于Active MQ消息中间件的实时监听机制,通过3Sigma准则以及人工设置阈值的方法完成对数据的异常判断。在实时消息推送方面,设计基于Web Socket协议的通信机制,由服务端主动向用户反馈站点出现的数据异常等问题,解决了以往生态站在信息反馈机制上不足的问题。APP经过功能性测试等多方面测试及调整后,已经在浙江省和江西省的部分生态站进行实际使用,结果表明,APP的各项功能均符合预期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需求,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生态站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井晖[9](2020)在《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森林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体,在环境资源问题日渐严峻的今天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目前基层生产单位森抚管理较弱,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每亩蓄积量仍居于国际较低程度,森林经营效果不佳,其多功能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在2020年国内林业信息化率提高到80%,实现林业信息化率的显着提升,达到林业自动化办公、科学化管理的目标。本文从基层森林经营单位对森林抚育管理的需求出发,以东北地区L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连接各组织层级的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为林业管理者在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提供科学有效且兼顾多因素(生态、经济、社会)的决策支持服务。本文首先梳理了L林业局的森林抚育流程,在业务流程中找到抚育管理中的决策点,并使用流程优化的方式对决策流程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在案例推理的基础上,以L林业局2015-2018年森抚设计数据为基础案例数据,使用框架式知识表示方法构建了案例库,采用注水算法计算案例属性的权重。最后结合fish-and-shrink算法思想和改进归一化欧式距离最近邻算法进行案例推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管理实际意义出发,研究了案例推理评价模型,分析案例推理结果的科学性。在技术上,本文依据基本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使用Activiti流程引擎将决策支持系统与现有的林业业务流程系统(Smartforest)结合在一起,来满足决策者们(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根据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决策的业务需求。最终基于云计算的Saa S模式,将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FTGDSS)部署在符合林业基层单位运行的基本硬件环境(云服务器)中。结果表明,该系统利用大量历史业务数据,辅助管理者针对森林抚育业务作出管理决策,并且解决了不同时空且多人参与的森林抚育业务决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自动化获取问题,结合大数据推进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在林业信息化中的发展。

胡默迪[10](2020)在《基于孤立森林的工控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安全作为国际上新兴的“战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作为关键词出现在了国际新闻中,例如2020年初的“美伊”冲突中,伊朗宣称收到并抵御住了历史上检测到的最大规模的网络攻击,还有联想大约十年前攻击伊朗核设施的大名鼎鼎的“震网病毒”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事件和网络监听丑闻,不难发现如今全世界各国已经陆续将网络作为继海陆空和太空之外的又一个主要战场,而在这种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下,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又是提高国民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因而对于网络安全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工业控制系统(ICS,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支柱,其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针对于ICS的综合入侵防御系统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工控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针对传统入侵检测中静态规则检测的不够灵活以及专家规则的人力成本过高且时效性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在系统截取网络流量或其他行为信息数据后,首先进行简单且高速的预处理,将数据简化为向量形式,根据向量具体数据,构建出不同的树,并由这些树构成森林,根据树每个数据在树中的具体位置,经过计算得到数据的异常分数,最后根据这个异常分数判断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由于提出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训练不需要进行预先的数据打标处理,算法同时也适用于难以进行数据收集分类的实际ICS系统应用场景。(2)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环境特点将孤立森林算法模型改进为流模型,可以应对无限的流量同时将检测结果实时返回。改进后的算法模型是基于决策树的森林模型,在完成了初步的模型建立之后,可以将数据流引入一个缓冲区。当缓冲区中的数据满足一定条件后,采取修改树结构的方式对整个森林进行更新;在更新操作结束后,还会对过于臃肿以及检测结果偏差相对较大的部分树进行丢弃处理,同时会用最新的数据重新构建相同数量的树,保证森林中的树数量恒定。(3)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入侵防御系统结构。整个入侵防御系统采用C/S模式,一个服务端可以同时监控多个客户端的安全状况。客户端agent进程主要负责对数据的采集和对异常行为的阻断或者其他处理操作,采集的数据包括宿主机的网络流量信息和部分进程行为信息。服务端会根据传回的数据进行客户端宿主机安全状况的分析,首先根据静态规则判断进行初步的判断,如果判断结果正常则将数据输入机器学习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分析。所有从客户端传回的数据都会被存入Elasticsearch进行备份存储,而入侵防御系统相关的数据则会被存放在Mongo数据库中。此外,入侵系统还提供一个网页管理界面系统,提供对系统整体的管理和控制功能以及对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本文设计并实现的入侵防御系统同时也是与国家某机构的合作项目中的研究成果,并已经进行了试用部署,为提升国家电网的安全防御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研究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森林旅游业转型升级
        1.1.2 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了森林旅游产品设计的地位
        1.1.3 设计与创新借助技术进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1.4.2 国内外互联网产品设计在森林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服务设计理念在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4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用户访谈法
        1.5.4 实地调研法
    1.6 论文框架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服务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
        2.1.1 服务设计概述
        2.1.2 服务设计思维
        2.1.3 服务设计的方法与工具
    2.2 森林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
        2.2.1 森林旅游的内涵与分类
        2.2.2 森林旅游的功能与体验分类
        2.2.3 森林旅游的服务系统
    2.3 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
        2.3.1 互联网产品概述
        2.3.2 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概述
    2.4 基础理论研究小结
第三章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调研与分析
    3.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选址依据
        3.1.1 占据优势地位,发展潜力巨大
        3.1.2 旅游服务及生态环境保护仍有创新空间
    3.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
        3.2.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概况
        3.2.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概况
        3.2.3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信息化建设概况
    3.3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统计情况
        3.3.3 问卷分析与小结
第四章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调研及用户需求分析
    4.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调研准备
    4.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调研
        4.2.1 对梅岭国家森林公园自有互联网产品的调研
        4.2.2 对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相关竞品的分析
    4.3 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用户研究
        4.3.1 通过用户访谈了解用户需求
        4.3.2 构建产品用户模型和使用场景蓝图
    4.4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服务设计报告
        4.4.1 服务平台选择
        4.4.2 设计要点总结
第五章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小程序设计方案与线下服务设计策略
    5.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小程序的设计方案
        5.1.1 小程序原型的设计概述
        5.1.2 小程序原型的设计方案
    5.2 线下旅游服务设计策略
        5.2.1 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
        5.2.2 巩固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
        5.2.3 鼓励商户的广泛参与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用户访谈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2)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综合电子系统概念内涵
    1.2 综合电子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3 国内外发展情况
        1.3.1 国外典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
        1.3.2 国内发展情况
        1.3.3 发展趋势及启示
    1.4 工程背景及需求
        1.4.1 高分专项简介
        1.4.2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简介
        1.4.3 高分多模卫星简介
        1.4.4 对综合电子系统的紧迫需求
        1.4.5 博士期间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思路及架构设计
    2.1 任务需求分析
    2.2 研究工作思路
        2.2.1 新一代遥感卫星对电子系统的需求
        2.2.2 现有卫星电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2.2.3 研究路线与技术途径
    2.3 综合电子系统架构设计
        2.3.1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2.3.2 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2.3.3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2.4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设计验证方案
第3章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3.1 新一代遥感卫星信息交互需求
        3.1.1 应用任务功能分解
        3.1.2 应用任务信息交互需求分析
    3.2 工程难点分析
        3.2.1 网络系统功能耦合难题
        3.2.2 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
    3.3 针对系统功能耦合难题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网络分层设计
        3.3.1 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思路
        3.3.2 应用层设计
        3.3.3 传输层设计
        3.3.4 网络层设计
        3.3.5 数据链路层
        3.3.6 物理层设计
    3.4 针对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的标准化网络协议体系设计
        3.4.1 通用标准兼容性设计
        3.4.2 终端接口设计
    3.5 新一代遥感卫星分层协议体系设计
        3.5.1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地链路空间链路协议应用设计
        3.5.2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载子网协议设计
        3.5.3 新一代遥感卫星应用服务空间包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用化可扩展硬件架构设计
    4.1 工程难点分析
        4.1.1 系统开放性难题
        4.1.2 系统稳定性难题
        4.1.3 硬件功能耦合难题
    4.2 针对系统开放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接口设计
        4.2.1 开放式结构设计
        4.2.2 硬件即插即用设计
    4.3 针对系统稳定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4.3.1 集中管理分散测控设计
        4.3.2 双总线设计
        4.3.3 容错机制设计
    4.4 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模块化设计
        4.4.1 新一代遥感卫星平台管理需求分析
        4.4.2 通用处理器模块设计
        4.4.3 数据存储复接模块设计
        4.4.4 遥测采集模块设计
        4.4.5 热控管理模块设计
        4.4.6 容错模块设计
        4.4.7 指令模块设计
        4.4.8 配电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5.1 新型遥感卫星任务特点
    5.2 高精度轨道外推算法
        5.2.1 龙格-库塔数值积分算法
        5.2.2 动力学模型
        5.2.3 星上计算的优化过程
        5.2.4 仿真结果
        5.2.5 仿真结论
    5.3 条带分割算法
        5.3.1 区域任务条带分割
        5.3.2 曲线任务条带分割
    5.4 应急任务重规划算法
        5.4.1 更新待规划任务集
        5.4.2 应急任务最佳插入位置函数
        5.4.3 星上自主重规划算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过高分多模卫星的在轨应用验证
    6.1 高分多模卫星任务特点分析
        6.1.1 敏捷成像模式
        6.1.2 视频成像模式分析
        6.1.3 数据处理模式分析
        6.1.4 数据传输模式分析
    6.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技术方案
        6.2.1 高分多模卫星业务需求
        6.2.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总体方案
        6.2.3 高分多模卫星信息流设计
    6.3 网络体系架构标准化、兼容性应用验证
        6.3.1 高分多模卫星空间链路协议兼容性设计验证
        6.3.2 高分多模卫星星载子网协议标准化设计验证
    6.4 开放式综电系统硬件标准化、模块化应用验证
        6.4.1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6.4.2 采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对系统功能性能的提升
    6.5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在轨验证
        6.5.1 自主任务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6.5.2 自主健康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6.5.3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任务管理系统设计验证
        6.5.4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机动控制设计验证
        6.5.5 高分多模卫星在轨成像任务执行情况验证
        6.5.6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新增功能效益显着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7.2 本文先进性与创新点
    7.3 后续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自然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1.2.2 自然资源决策分析系统研究现状
        1.2.3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用于自然资源决策系统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数据来源
    2.1 数据需求及来源
    2.2 数据如何支持自然资源决策分析
    2.3 三维倾斜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
        2.3.1 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
        2.3.2 三维模型成果输出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关键技术
    3.1 数据制作
        3.1.1 制作内容
        3.1.2 报表制作
        3.1.3 Geodatabase制作
        3.1.4 其他矢量数据制作
        3.1.4.1 地图切片技术原理
        3.1.4.2 地图切片方法
    3.2 数据导入
        3.2.1 自然资源多源数据融合叠加
        3.2.2 数据加载方法
第四章 自然资源决策分析平台搭建关键技术
    4.1 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分析
        4.1.2 性能需求
        4.1.3 平台开发关键技术
    4.2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4.2.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4.2.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4.2.3 数据库设计
        4.2.3.1 数据流程设计
        4.2.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2.3.3 数据交互设计
    4.3 平台详细设计与实现
        4.3.1 具体功能实现
        4.3.1.1 用户登录
        4.3.1.2 数据管理
        4.3.1.3 图层管理
        4.3.1.4 空间查询
        4.3.1.5 测量工具
        4.3.1.6 占地分析
        4.3.1.7 对比分析
        4.3.1.8 绘制
        4.3.1.9 跟踪采集
        4.3.1.10 书签管理
        4.3.1.11 轨迹查询:
        4.3.2 三维服务功能实现
        4.3.2.1 三维可视化
        4.3.2.2 三维空间特征量算
        4.3.2.3 视域控制关键算法
第五章 移动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探究
    5.1 数据准备
    5.2 空间化管理自然资源“一张图”
        5.2.1 业务概念
        5.2.2 决策功能实现
        5.2.3 应用分析
    5.3 辅助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确权
        5.3.0 业务概念
        5.3.1 决策功能实现
        5.3.2 应用分析
    5.4 解决资源数据冲突
        5.4.1 业务概念
        5.4.2 决策功能实现
        5.4.3 应用分析
    5.5 决策支持系统能力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不足之处
    6.3 发展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开发环境搭建和配置
附录 C:三维服务核心代码

(4)集控水电站群远程运维指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集控水电站群运维现状
        1.2.2 云服务平台研究现状
        1.2.3 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B/S架构
    2.2 Spring MVC
    2.3 云架构
    2.4 移动端WEB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需求概况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资源添加模块需求
        3.2.2 远程协作模块需求
        3.2.3 学习推荐模块需求
        3.2.4 提案改善模块需求
        3.2.5 资源搜索模块需求
        3.2.6 信息管理模块需求
    3.3 运行需求
    3.4 性能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整体设计
        4.1.1 基本模式设计
        4.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1.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4.2 功能模块设计
        4.2.1 资源添加模块设计
        4.2.2 远程协作模块设计
        4.2.3 学习推荐模块设计
        4.2.4 提案改善模块设计
        4.2.5 资源搜索模块设计
        4.2.6 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后台实现
    5.2 系统实现
        5.2.1 资源添加模块的实现
        5.2.2 远程协作模块的实现
        5.2.3 学习推荐模块的实现
        5.2.4 提案改善模块的实现
        5.2.5 资源搜索模块实现
        5.2.6 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目标及环境
        6.1.1 测试目标及流程
        6.1.2 测试环境
    6.2 业务功能模块测试
    6.3 系统性能测试
    6.4 数据库连接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象化建模
        1.2.2 数据融合
        1.2.3 大数据分析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总体设计
    2.1 流程工业企业的数据特点及数据融合需求分析
    2.2 关键技术
        2.2.1 对象化建模技术
        2.2.2 数据融合加工技术
        2.2.3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2.3 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2.3.1 工业数据资产管理组件
        2.3.2 工业大数据分析组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详细设计
    3.1 基于对象化建模技术的工业数据资产管理
        3.1.1 基于元数据管理的对象化建模
        3.1.2 工业数据资产加工与萃取
        3.1.3 工业指标设计与管理
        3.1.4 工业对象全生命周期画像设计
        3.1.5 工业企业知识图谱设计
    3.2 基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工业大数据分析
        3.2.1 工业流式数据处理
        3.2.2 大规模离线数据计算
        3.2.3 多样化建模算法服务
        3.2.4 机器学习建模引擎
        3.2.5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3.2.6 大数据资源管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试点应用
    4.1 试点应用背景
    4.2 试点应用过程及总体成果
    4.3 加热炉烟气分析场景应用
        4.3.1 工业数据加工与萃取
        4.3.2 特征工程分析
        4.3.3 回归预测模型
        4.3.4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6)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地融合信息网络发展情况
        1.2.2 物联网业务特征与业务模型研究现状
        1.2.3 面向海量连接/接入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1.2.4 空间频谱资源使用与协调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1 引言
    2.2 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
    2.3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3.1 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设计
        2.3.2 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设计
    2.4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协同组网机理
        2.4.1 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
        2.4.2 分簇协作接入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卫星物联网集总业务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全球卫星物联网业务特征分析
    3.3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集总建模
        3.3.1 周期业务的叠加性分析
        3.3.2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建模方法
    3.4 仿真与分析
        3.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碰撞容忍的卫星物联网上行随机接入技术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与场景分析
        4.2.1 卫星系统上行随机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4.2.2 上行随机接入系统场景分析
    4.3 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
        4.3.1 物联网终端接入过程设计
        4.3.2 SIC接收机工作流程
        4.3.3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4.4 仿真与分析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策略
    5.1 引言
    5.2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场景分析
        5.2.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2.2 星地间干扰
    5.3 干扰分析模型与频谱共享策略
        5.3.1 空间节点可存在性模型
        5.3.2 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
        5.3.3 星地干扰分析模型
        5.3.4 基于最优功率控制方法的星地频谱共享策略
    5.4 仿真与分析
        5.4.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4.2 星地间干扰
        5.4.3 星地间频谱共享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2.1 Web GIS的基础理论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
    2.3 矿山信息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2.4 Web GIS在矿山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
    3.3 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建设流程
    3.4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3.5 系统的功能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1 矿山数据采集与入库
    4.2 矿山数据预处理与处理
    4.3 矿山数据模型的构建
    4.4 矿山数据库表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5.1 系统的功能架构
    5.2 系统开发环境
    5.3 系统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互联网+生态站”APP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技术概述
    2.1 系统开发框架
        2.1.1 渐进式前端框架Vue.js
        2.1.2 跨平台应用框架uni-app
        2.1.3 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
        2.1.4 Spring Boot
    2.2 uCharts
    2.3 WebSocket
    2.4 ActiveMQ消息中间件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概述
    3.2 功能性需求
    3.3 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身份验证模块设计
        4.2.2 数据展示模块设计
        4.2.3 站点监控模块设计
        4.2.4 预警预测模块设计
        4.2.5 统计分析模块设计
        4.2.6 个人中心模块设计
        4.2.7 故障上报模块设计
        4.2.8 后台管理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
    5.1 基于微服务的后端架构实现
        5.1.1 服务治理
        5.1.2 网关
    5.2 前端组件实现
        5.2.1 数据可视化
        5.2.2 网络通信
        5.2.3 状态管理
    5.3 数据接口实现
    5.4 数据计算处理实现
    5.5 身份验证模块实现
        5.5.1 登录验证
        5.5.2 修改密码
    5.6 数据展示模块实现
        5.6.1 地图展示
        5.6.2 实时数据展示
    5.7 站点监控模块实现
        5.7.1 基于WebSocket的消息推送
        5.7.2 基于ActiveMQ的实时监听
        5.7.3 站点运行情况查询
        5.7.4 历史数据查询
    5.8 预警预测模块实现
        5.8.1 基于3Sigma准则的数据预警
        5.8.2 基于指数平滑法的短期预测
    5.9 统计分析模块实现
        5.9.1 年度统计
        5.9.2 同比环比
        5.9.3 多站对比
        5.9.4 单站分析
    5.10 故障上报模块实现
    5.11 个人中心模块实现
    5.12 后台管理模块实现
        5.12.1 用户管理
        5.12.2 站点管理
        5.12.3 监测指标管理
        5.12.4 故障审核
        5.12.5 数据导入
    5.13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功能性测试
    6.2 压力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林业信息化问题研究进展
        1.2.2 林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1.2.3 基于案例的推理问题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软件工程思想
    2.2 基于案例推理原理与方法
        2.2.1 基于案例推理基本原理
        2.2.2 基于案例推理案例检索技术
        2.2.3 案例相似度计算技术
    2.3 均匀度理论
3 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分析
        3.1.1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点的定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3.1.2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问题分析
        3.1.3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to-be”流程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系统功能需求
        3.2.2 数据逻辑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4.1 设计思路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基础数据信息表设计
        4.3.2 历史信息表设计
        4.3.3 推理规则表设计
        4.3.4 决策业务表设计
    4.4 系统主要子系统模块设计
        4.4.1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4.4.2 推理子系统设计
        4.4.3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设计
        4.4.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施与测试
    5.1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5.1.1 系统开发环境
        5.1.2 系统测试环境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1.1 人机交互接口实现
        5.1.2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实现
        5.1.3 案例推理子系统实现
        5.1.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实现
    5.3 系统测试
        5.3.1 系统应用对象
        5.3.2 测试方案
        5.3.3 测试用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运行算例与分析
    6.1 案例模拟
    6.2 系统运行实例
        6.2.1 林业局层级森抚作业量及资金分配决策
        6.2.2 林场层级森抚区域及作业方式决策
7 讨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基于孤立森林的工控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传统入侵检测技术
    2.2 传统入侵防御技术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孤立森林的入侵检测模型设计
    3.1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特征
    3.2 入侵检测模型设计
        3.2.1 孤立森林算法基本原理
        3.2.2 改进算法的模型构建与检测
        3.2.3 流模型更新
    3.3 入侵检测模型的实验评估
        3.3.1 评价标准
        3.3.2 测试数据集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孤立森林的入侵防御系统设计与应用
    4.1 入侵防御系统的需求分析
        4.1.1 入侵防御系统的需求背景
        4.1.2 入侵防御系统的安全需求
    4.2 入侵防御系统的架构设计
        4.2.1 入侵防御系统功能设计
        4.2.2 入侵防御系统架构设计
        4.2.3 入侵防御系统数据采集与风险评估
    4.3 入侵防御系统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应用
        4.3.1 客户端Agent模块
        4.3.2 客户端Daemon模块
        4.3.3 服务端Server模块
        4.3.4 机器学习分析模块
        4.3.5 服务管理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四、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研究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朱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D]. 刘振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自然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陈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集控水电站群远程运维指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郑剑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面向流程工业的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的设计及应用[D]. 阮志坚. 浙江大学, 2021(02)
  • [6]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D]. 曲至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7]基于Web GIS的H市矿山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边庆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8]“互联网+生态站”APP的设计与实现[D]. 田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D]. 井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孤立森林的工控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胡默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标签:;  ;  ;  

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