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宝能源整合资产

通宝能源整合资产

一、通宝能源整合资产(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1](2021)在《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动因与成效研究 ——以LA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袁淑婷[2](2020)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电力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型产业,电力行业资金力量雄厚、用户群体广泛,其产品更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息相关。当前,随着工业的大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电力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前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强调去产能的宏观经济背景之下,电价降低的同时伴随着电力成本的上升,使得电力行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电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因此如何在挑战中抓住机遇,谋求发展,要求企业既要审时度势,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又要知己知彼,从自身出发,了解企业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短板和所接受的挑战,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迎难而上,直面市场挑战,把握发展机会。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在进行研究时,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杜邦分析法、EVA法、平衡记分卡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择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电力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级,在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时,结合电力行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现状,以及电力行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如上网电价、煤炭价格、投资活动、税收政策以及经营管理等,最终选取16个评价指标。以51家符合要求的电力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法得出的旋转方差为基数计算电力行业各企业的总体得分,并对51家电力上市公司的总体得分以综合评分为维度进行降序排列,根据各因子的维度对电力公司进行排名。从而从整体和各个因素的角度相结合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在因子分析时,选取2016-2018年三年的财务指标,对电力行业和公司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其历史发展趋势。最后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电力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单因子因素对电力上市公司进行各个维度的直观展现和进一步分析,并从综合得分的角度进行多因子综合分析,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改进电力行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上市公司谋求新的发展方向,保障电力行业的平稳有序发展。

原琳[3](2020)在《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股票回购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一种常规的资本运作手段。股票回购作为一种现金股利的替代,具有稳定股票价格,提升公司市值,增加财务灵活性,调节资本结构等作用。我国股票回购起步较晚,初期回购规模较小,基本以协议回购为主。2005年6月我国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大幕正式开启,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票回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在政策层面也一再放宽对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的限制,此后我国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从数量到回购规模都有了大幅度提升。2018年我国《公司法》修订了第142条中关于股票回购的相关条款,完善了允许回购的情形,新增“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等,这也是首次将股票回购与资本市场再融资行为相结合,引发了新一轮的回购热潮。新政出台后,雅化集团作为第一家完成股票回购并且将回购股份用于其日后发行的可转债转股,在回购后短时间内又成功发行了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回购行为的动因和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以雅化集团股票回购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案例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对雅化集团本次股票回购的动因和效应进行分析。首先,从回购动因和回购效应两个方面分别梳理了相关文献,界定了股票回购的定义和类型,阐释了信号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回购基础理论,并对我国股票回购制度背景进行了阐述。其次,对雅化集团回购案例进行介绍,多角度深入挖掘了回购动因,利用事件研究法及财务分析法等,从市场效应、财务效应、隐性效应三个方面深层次分析回购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总结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投资者、监管者提出相关建议,发挥回购优势,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对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上市公司回购动因愈发多样化、复杂化,雅化集团本次回购的动因主要是推动公司价值回归,减轻股东税负,增加财务灵活性,助力可转债顺利发行;(2)股票回购带来的市场效应较为显着,雅化集团回购后股价有了明显的提升,市场出现正向反应;(3)股票回购会引发负向财务效应,但能短暂提升企业价值,雅化集团在回购后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下滑,同时企业价值却得到了增长;(4)股票回购与再融资结合可以增加上市公司融资过程机动性,雅化集团将回购与发行可转债安排在较短时期内,给公司实施财务策略留下了空间。通过成功实施股票回购,达成了公司的既定目标。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投资者应甄别回购动因,避免短视行为;(2)监管者要加强对股票回购行为监督,完善相关制度;(3)在回购制度修缮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匹配。

袁显平,程路纯[4](2020)在《山西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征及成效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及提升绩效。应用描述统计与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山西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度改革的特征及成效。研究发现,山西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侧重资产证券化手段、注重资产投入、契约化管理以及员工持股"等特征。同时,在股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三去一降一补"、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成效显着。

薛艳[5](2019)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管理国际化的推进,社会财富呈几何级数增长。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的粗放式消耗、生态环境的灭绝式破坏、地区经济的非平衡发展,信息网络的两极式分化。在可持续发展压力严峻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席卷全球,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经济体和社会组织的关注和重视,也对我国企业的持续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2006年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元年”,自此之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逐步形成基本共识,在行为管理、企业实践、推进方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增速却有所下降,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包括管理者将社会责任投入与企业的短期绩效挂钩,当短期内回报达不到预想,甚至无回报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只会增加运行成本,影响利润创造,因而放弃或拒绝履行社会责任。但也有学者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纳入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树立积极健康的企业形象,获得顾客的支持与信赖,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提高企业绩效,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关于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在此背景下,探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关系,不仅可以指导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持续成长,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问题的治理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成长的基本理论出发,首先界定两者的基本内涵,理论上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在传统价值链和新经济时代价值网中的作用,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两者关系的概念模型,以考察不同所有制性质、上市时间、所属行业以及所属区域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差异,及其与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一方面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提出本文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契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提出一方面,无论是在传统企业价值链传递,亦或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网形成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的集合体,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获得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创造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的成长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的持续成长,使其有意愿有能力进行社会责任投资,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循环过程。在剖析两者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二、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现状与差异比较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差异导致企业成长表现不同。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员工、政府和社会七个方面选择相关指标对不同性质、不同上市时间、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连续十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后续各章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上市时间、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A股企业之间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国有企业中较好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比例较高,而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效果更好;上市时间较长的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强,上市时间较短的企业社会责任平均履行效果较好;制造企业相较非制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较好的企业占比更多,非制造业平均履行效果较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高。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作用路径分析为了考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作用关系,本文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从空间维度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成长三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时间维度上采用了自回归交叉滞后模型开展自回归、前因、后果和相互作用模型分析。根据时空两个维度的分析,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研究发现:截面路径分析模型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路径系数为0.60,三类模型中系数最大,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关系显着;企业成长对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的路径系数较小,且均不显着。纵向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成长的预测变量,企业当年承担社会责任,对当年及下一年的企业成长有正向的影响,且跨期的预测效应不变;企业成长并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预测变量。四、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的动态影响分析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发展变化随时间推移存在显着不同的群体异质性。本文首先探讨企业成长轨迹的变化过程,采用增长混合模型(GMM)将企业成长轨迹分成不同的潜类别,然后以潜在类别分类结果作为因变量,继而引入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规模等协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成长轨迹存在三个显着不同类别,分别是“缓慢上升成长”、“缓慢下降衰退”和“高速上升成长”组。样本资料中约有81.4%的上市公司样本属于“缓慢下降衰退”组,说明我国上市企业的成长情况不容乐观。以“缓慢下降衰退”组为参照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规模对高速上升成长组的正向影响更加显着;产权性质、企业年龄和行业特征变量对缓慢上升组的影响显着高于高速上升成长组;所属区域对高速上升成长组的影响高于缓慢上升成长组,但差异效应并不显着。五、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倾向值匹配分析为了消除异质性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本文运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分析法(PSM),将产权性质、企业年龄、企业规模、所属区域等因素进行了相对评分,实现相似条件下的匹配,从而分离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将企业成长表现的差异仅归结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不同,而不是企业规模、产权性质等其他混杂变量。这不仅为研究企业成长的差异提供直接的依据,同时为制定差异化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导。研究发现:排除其他因素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考察期内处理组企业成长在第1、2年与控制组相比,差异并不显着,到第3、4年处理组企业的成长显着高于匹配后的控制组企业。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弥补现有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的不足;第二,比较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差异,丰富已有研究成果;第三,从时空两个维度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因果关系,所得结论更可靠;第四,构建增长混合模型,更好地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动态效应;第五,计算出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净效应,研究结论更具实际意义。总之,本文立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成长理论,全面分析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赵玥[6](2019)在《基于Super-SBM与Tobit模型的电力上市公司绩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配套实施方案,新电改的出台,指明了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帮助电力公司解决发展的困境,进而推动电力公司为了适应市场更好地转型升级。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我国电力行业又面临着新的挑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统筹规划势在必行。电力行业作为民生行业,一直致力于提高竞争力,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其改革的脚步也一直在不断向前推行着。作为行业中的领军者——已经上市了的大型电力公司,虽然整体表现较为稳健,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经营效率不高,管理模式欠妥的问题。大型电力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本文首先研究了关于公司经营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方法,分析新时期我国电力公司乃至整个行业要面临的市场环境;其次运用DEA模型进行经营绩效分析,选取深沪两市的2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进行经营绩效评价,区别出DEA有效或无效的公司;再利用Super-SBM模型进一步分析这些上市公司并将它们的效率值进行排序;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各公司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最终比对出有效和非有效公司的不同之处;最后,为非有效上市公司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给出相应的方案,增强电力公司的竞争力,并合理展望我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史红吉[7](2019)在《新常态下中国煤电产业纵向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电产业作为我国基础性能源产业,是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两者的纵向关系一直是被研究的热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变缓,煤电供需局势由“煤紧电松”转为“煤电双宽松”,造成煤电产能过剩,经营低迷。并且国家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设干净低碳的现代能源结构,加大了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的限制,使煤、电产业经营发展更加困难。2016年,电力价格下调,煤炭价格回升,双重打击使我国电力行业亏损严重,煤电矛盾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为了自身的发展,煤电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数量逐渐增加。煤电纵向一体化不仅可以缓解煤电产业过剩,还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计划电”、“市场煤”矛盾的好办法。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常态下中国煤电产业纵向关系进行研究,为企业进行煤电一体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从理论现状、模型、实证、结论四个方面对新常态下煤电企业纵向关系进行研究。理论现状方面,本文首先利用新古典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对纵向一体化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并从煤电矛盾原因和煤电纵向关系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其次本文基于新常态下煤电产业的存在的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现状对煤电产业矛盾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并得出煤电企业进行一体化的优势;最后利用漳泽电力煤电一体化的例子进行了实例分析。模型方面,本文主要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非合作博弈模型)以及合作模型进行利润对比,通过研究发现,煤电企业进行纵向整合增加了企业的利润,而煤电运一体化模型是煤电产业进行纵向整合的最优决策。实证方面,本文以不同纵向整合程度的煤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对2008-2017年煤电企业的经营绩效建立了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发现,煤电一体化后企业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有所增加,但由于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比较综合得分,煤电一体化企业的经营绩效比非纵向整合企业的经营绩效高,并且对比不用类型的纵向一体化模型,纵向整合程度越高,经营绩效水平越好,且投资新建的电力前向一体化企业的效益最好。结论方面,本文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根据目前我国煤电企业进行一体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应深化电力企业的改革,完善煤电市场的准入制度,促进煤电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前向一体化,发挥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优势,节省运输成本。

蒋成艳[8](2016)在《山西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企业的发展如何定位,如何更具有竞争力,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中,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提供了相关的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增强创新能力来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山西一直以煤炭产业和重化工业为经济发展的定位,但是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各国的经济转向深度调整,我国国内的形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传统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山西的经济也受到极大影响。为了脱离这一困境,唯一的出路是进行传统行业升级,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就是进行创新,发展知识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多。山西省的上市公司代表了山西经营状况良好,资金运行良好,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企业,本文通过对山西省15家近五年来发展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绩效关系,能够给山西省的公司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建议。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基础上,对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含义作了相关定义,然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山西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根据选取的15家上市公司的12个指标得出创新能力得分,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类,得出四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与企业绩效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山西省上市公司在创新能力的提高方面给予建议。本文的最后部分是对研究内容不足的阐述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任梦[9](2014)在《中国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动因、模式和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向整合是指企业利用现有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为中心沿产业链进行扩展,其实质是企业选择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的决策行为,纵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煤电产业之间纵向整合,不仅影响煤电企业绩效,也影响产业组织结构,既是企业的战略问题,也是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我国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动因、模式和绩效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文章主要对纵向交易基本理论和煤-电纵向关系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部分,首先从动因、模式以及实证研究三方面对纵向交易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和评析;而目前对煤-电具体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价格双轨制、煤电纵向联营以及煤电纵向整合三个角度出发。通过对现有的理论综述可以发现,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对煤-电纵向整合的动因、模式和绩效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然后,本文分别分析了煤、电产业的基本状况、市场集中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接着阐述了煤电产业纵向交易关系的趋势进程,并据此总结了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原因。纵向整合的动因既有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利益需求,也有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总体来说,降低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价格机制所迫以及政策环境支持是促使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主要动因。接着,本文对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煤电纵向整合的模式从约束性质角度可以划分为企业产权型、市场契约型和政府干预型三大类;而从纵向整合的程度划分,纵向整合的走向不外乎分为战略合作、企业集团以及完全纵向一体化三种模式。最后,本文的实证部分通过选取46家煤电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了纵向整合程度对绩效的影响。在实证部分,文章对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程度进行了测度。文章首先设计了影响绩效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接着对46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并通过协方差检验和hausman检验确定选取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通过实证回归结果分析得企业绩效受纵向整合程度、企业规模、经营效率、财务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纵向整合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且随着纵向整合程度的加深,企业的绩效也会得到提高。

郑春苗[10](2013)在《基于DEA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投资效率研究 ——以电力行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投资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环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投资对于国家的经济总量和资本配置起到了优化作用,另一方面,投资行为也对企业的价值实现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对企业的投资效率的研究,可以直观分析投资行为的有效性,有利于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企业采取了多重方式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并购重组作为最主要的战略性方法,对企业的价值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购重组对于并购方来说,是一项投资行为。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较晚,各种政策及制度不够健全,并购重组的发展一直较为坎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规范,并购重组也日益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对企业的产业扩张、结构优化、资本集中等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于投资效率及并购重组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是,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却极为罕见。并购重组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影响重大,是企业投资行为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分析进行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并寻找着两者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对研究企业投资行为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现在的国情以及资本市场的现状,本文以中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期间并购重组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参数包络分析法对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并分析并购重组和投资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其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为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提供相关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的企业投资效率处在增长的状态中,相对效率较高,说明了较高的投资水平;(2)产业结构通过优化配置对决策单元产生的影响较大;(3)并购重组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正的影响。

二、通宝能源整合资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宝能源整合资产(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早期对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概况
        1.2.2 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的文献研究
        1.2.3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2.1 电力行业的介绍
    2.2 公司绩效的定义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战略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上市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2 电力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特殊性
        3.2.1 电力行业发展特征
        3.2.2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3.3 电力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
        3.3.1 上网电价
        3.3.2 煤炭价格
        3.3.3 投资活动
        3.3.4 税收政策
        3.3.5 经营管理
    3.4 电力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4.1 盈利能力指标
        3.4.2 偿债能力指标
        3.4.3 营运能力指标
        3.4.4 成长能力指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及比较
    4.1 绩效方法的种类和选择比较
        4.1.1 杜邦分析法
        4.1.2 平衡计分卡法
        4.1.3 经济增加值
        4.1.4 层次分析法
        4.1.5 因子分析法的比较
    4.2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
        4.2.1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4.2.2 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力上市公司的绩效分析
    5.1 电力上市公司的样本选取
    5.2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绩效评价
        5.2.1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2.2 数据的检验
        5.2.3 实证分析过程
    5.3 实证分析评价
        5.3.1 单因子实证分析
        5.3.2 综合因子实证分析
    5.4 问题与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股票回购的动因研究
        1.2.2 股票回购的效应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2.1 概念界定
        2.1.1 股票回购的定义与类型
        2.1.2 股票回购的主要方式
    2.2 股票回购基础理论
        2.2.1 信号传递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财务动因理论
    2.3 我国股票回购制度背景
        2.3.1 我国股票回购制度发展历程
        2.3.2 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回购概况
第三章 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案例概述
    3.1 雅化集团概况
        3.1.1 雅化集团简介
        3.1.2 雅化集团经营业务
        3.1.3 雅化集团股权结构
    3.2 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案例介绍
        3.2.1 雅化集团股票回购过程回顾
        3.2.2 雅化集团可转债发行过程回顾
    3.3 雅化集团股票回购动因分析
        3.3.1 推动公司价值回归
        3.3.2 减轻股东税负
        3.3.3 增加财务灵活性
        3.3.4 助力可转债顺利发行
        3.3.5 其他假说验证
第四章 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效应分析
    4.1 市场效应分析
        4.1.1 股票回购前后股价变动情况
        4.1.2 股票回购后累计超额收益
    4.2 财务效应分析
        4.2.1 股票回购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4.2.2 股票回购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
        4.2.3 股票回购对公司成长能力的影响
        4.2.4 股票回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4.3 隐性效应分析
        4.3.1 释放公司经营能力信号
        4.3.2 提升可转债转股价格
        4.3.3 增加融资策略灵活性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启示与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山西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征及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山西煤炭企业“混改”概况及特征
    1.1 山西煤炭企业“混改”概况
    1.2 山西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征
        1.2.1 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手段
        1.2.2 注重资产投入
        1.2.3 注重契约化管理
        1.2.4 实施企业员工持股
2 山西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分析
    2.1 加快低效、无效资产退出,优化产业结构
    2.2 股权结构得到优化
        2.3.1 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
        2.3.2 采用系列措施去杠杆,降低了资产负债率
        2.3.3 加大研发创新,促进转型发展
        2.3.4 促进“减优绿”发展,提升安全高效水平
        2.3.5 推动管理创新,稳步提升运营效率
    2.4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2.5 扩大煤炭产销量规模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5)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问题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二节 企业成长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企业成长的评价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概念模型构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作用机理
        一、价值链形成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二、价值网创造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第三节 概念模型的提出
        一、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二、企业成长对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差异比较分析
    第一节 指标的选择
        一、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二、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
        三、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
        四、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五、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六、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七、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与差异性检验
        一、样本选取
        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性检验
    第三节 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与比较
        一、评价模型
        二、数据的预处理
        三、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二、研究变量的设计
    第二节 研究模型介绍与数据预处理
        一、截面路径分析模型
        二、纵向路径分析模型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路径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截面路径分析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的纵向路径分析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的动态影响分析
    第一节 增长混合模型介绍
        一、增长混合模型概述
        二、增长混合模型的形成原理
    第二节 增长混合模型的建模过程
        一、提出研究假设
        二、模型参数估计
        三、模型类别数确定与评价
        四、模型比较与分析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轨迹的影响分析
第六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的倾向值匹配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介绍
        二、研究变量设计
        三、模型设定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影响的净效应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统计数据
    二、计算程序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主持)的科研课题
    三、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6)基于Super-SBM与Tobit模型的电力上市公司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与实践概述
    2.1 经营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2.1.1 经营绩效评价原理
        2.1.2 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
        2.1.3 经营绩效评价的原则
    2.2 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战略管理理论
    2.3 经营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
        2.3.1 常用的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2.3.2 不同评价方法的选用
    2.4 电力行业的基本情况
    2.5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与经营绩效评价
        2.5.1 新电改的主要内容
        2.5.2 新电改对发电侧的影响
3 模型构建
    3.1 DEA方法基本原理
        3.1.1 DEA方法基本原理
        3.1.2 DEA模型选取
        3.1.3 DEA方法核心概念
        3.1.4 DEA在电力行业经营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及优势
    3.2 Super-SBM模型基本原理
        3.2.1 Super-SBM模型介绍
        3.2.2 Super-SBM模型
    3.3 决策单元选取
        3.3.1 决策单元的概念与选取原则
        3.3.2 决策单元的选取数量
    3.4 Tobit模型概述
4 电力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4.1 DEA模型分析
        4.1.1 投入产出指标确定
        4.1.2 DEA模型分析结果及评价
        4.1.3 投影分析
    4.2 Super-SBM模型分析
    4.3 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素的选择
        4.3.2 基于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4.3.3 Tob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行业方面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5.2.3 公司方面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新常态下中国煤电产业纵向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论
    2.1 纵向一体化的理论概述
        2.1.1 纵向一体化的定义
        2.1.2 纵向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2.2 博弈论
        2.2.1 博弈论的定义与要素
        2.2.2 博弈的分类
    2.3 煤电产业的市场改革
        2.3.1 煤炭产业的市场改革
        2.3.2 电力产业的市场改革
        2.3.3 煤电纵向关系的演化趋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常态下煤电产业现状及一体化分析
    3.1 新常态下煤电产业的现状
        3.1.1 经济新常态
        3.1.2 新常态下煤炭产业的现状
        3.1.3 新常态下火电产业的现状
        3.1.4 新常态下煤电一体化的现状
    3.2 煤电产业冲突的动因
    3.3 我国煤电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3.3.1 煤电一体化的优势
    3.4 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tackelberg博弈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分析
    4.1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4.2 Stackelberg模型建模
        4.2.1 建立模型
        4.2.2 构建模型及求解
        4.2.3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电企业纵向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煤电企业纵向整合模式
    5.2 熵值法
    5.3 煤电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5.3.1 样本选取
        5.3.2 模型指标的设定
        5.3.3 分析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煤电纵向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建议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山西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2.1.1 企业创新能力内涵
        2.1.2 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2.1.3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2.2 关于企业绩效的研究
        2.2.1 企业绩效的内涵
        2.2.2 对企业绩效的评价研究
    2.3 创新能力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2.3.1 企业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2.3.2 创新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分析研究
3 山西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
    3.1 山西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总体考察
        3.1.1 山西省上市公司行业分析
        3.1.2 山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分析
        3.1.3 山西省上市企业人员构成分析
        3.1.4 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3.2 山西省上市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
        3.2.1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原则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西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
        3.3.1 山西省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3.3.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3.3.3 评价过程
    3.4 结论与分析
        3.4.1 结论
        3.4.2 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4 创新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计和假设
        4.1.1 整体设计
        4.1.2 模型假设
    4.2 实证分析
        4.2.1 山西省上市公司整体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实证
        4.2.2 构成创新能力的四个要素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4.2.3 评价指标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4.3 创新能力与绩效关系的结论
5 问题与建议
    5.1 创新能力状况
    5.2 提高山西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建议
        5.2.1 从企业内部提高创新能力
        5.2.2 从外部条件改善创新环境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不足
    6.3 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1 2015年山西省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及主营业务表
    附录2 原始的指标数据
    附录3 标准化的指标数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动因、模式和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纵向整合概念的界定
        二、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第三节 创新点和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纵向交易关系的理论综述
        一、纵向整合动因的理论综述
        二、纵向整合模式的理论综述
        三、纵向整合程度的测度方法
    第二节 煤-电关系的文献综述
        一、基于价格双轨制方面的研究
        二、基于纵向联营方面的研究
        三、基于纵向整合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总结和评述
第三章 中国煤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煤炭产业的现状分析
        一、煤炭资源的概况
        二、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分析
        三、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分析
    第二节 我国电力产业的现状分析
        一、电力产业概况
        二、电力产业的集中度分析
        三、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分析
    第三节 煤电产业纵向关系的趋势演进
        一、煤炭订货会逐步瓦解
        二、煤电纵向整合如火如荼
第四章 中国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动因和模式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动因分析
        一、内部利益需求
        二、外部力量推动
    第二节 中国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模式分析
        一、企业产权型模式
        二、市场契约型模式
        三、政府干预性模式
第五章 我国煤电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样本与变量
        一、样本的选取
        二、变量的设定
        三、变量平稳性检验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
        一、确定模型的形式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论文的后续研究及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10)基于DEA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投资效率研究 ——以电力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并购重组与投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2.1 并购重组的相关理论
    2.2 企业投资效率相关理论
第3章 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测度的理论模型
    3.1 企业投资效率测度方法
    3.2 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测度的模型建立
    3.3 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测度的指标选择
第4章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4.1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现状
    4.2 研究设计
    4.3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投资效率评价及分析
第5章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投资效率的提升对策
    5.1 改善上市公司决策水平
    5.2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及技术投入力度
    5.3 加强并购重组后的整合效应
    5.4 合理定位政府行为
    5.5 营造良好的立法和监管氛围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通宝能源整合资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动因与成效研究 ——以LA集团为例[D]. 李梦.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 袁淑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雅化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研究[D]. 原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山西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征及成效研究[J]. 袁显平,程路纯. 煤炭经济研究, 2020(02)
  • [5]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 薛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基于Super-SBM与Tobit模型的电力上市公司绩效分析[D]. 赵玥.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7]新常态下中国煤电产业纵向关系的研究[D]. 史红吉.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8]山西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 蒋成艳. 中北大学, 2016(02)
  • [9]中国煤电产业纵向整合的动因、模式和绩效研究[D]. 任梦.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4)
  • [10]基于DEA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投资效率研究 ——以电力行业为例[D]. 郑春苗.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通宝能源整合资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