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在止血中的动力学作用

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在止血中的动力学作用

一、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在止血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娜[1](2021)在《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文中指出单线态氧(1O2)是氧的一种高活性形式,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和生物毒性,可以氧化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RNA和DNA等多种生物目标。目前,光照光敏剂是制备单线态氧的常用方法,且该法产生的单线态氧在体外具有溶栓作用—能够在蛋氨酸位点将纤维蛋白原氧化,从而阻止聚合纤维的形成,具有一定抗凝(溶栓)作用。虽然此策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光源有限的穿透能力,部分组织中的分子氧含量较低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于光敏剂生产单线态氧的策略的应用。此外,理想的光敏剂需要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产率,两亲性,低毒等特点,理想光敏剂的开发依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4+2]环加成反应,单线态氧可以和萘,蒽以及吡啶酮等化合物反应生成内过氧化物(Endoperoxide)储存单线态氧,而且在一定的温度下,内过氧化物又可以转化为原始结构,同时释放单线态氧。因此,本论文选用萘作为单线态氧载体,用PAMAM dendrimer或聚乙二醇(PEG,polyethyleneglycol)对其进行修饰以增强水溶性(提高其进入血液循环的能力),设计了两类新型内过氧化物,希望为血栓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随后我们进行了相关制备与分析,并将制备出的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进行了抗凝血(溶栓)测试实验,发现该内过氧化物具有抗凝(溶栓)的潜能。

陈丹[2](2021)在《中早期早产儿生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结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中早期早产儿生后早期凝血功能与胎龄的相关性,并探讨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96例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及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与颅内出血的关系。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在早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组患儿出生体重、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肝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宫内窘迫、动脉导管未闭和血小板减少症为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出血组较非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5),重度组较非出血组和轻度组,DD升高(P<0.05)。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随着胎龄的增长逐渐成熟,男性、宫内窘迫、动脉导管未闭和血小板减少症是早产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PT延长可能与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而DD增高则与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胡艳晶[3](2021)在《应用大黄治疗脓毒症性凝血病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应用大黄治疗的脓毒症性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SIC)患者和未应用大黄治疗的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大黄对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38例脓毒症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符合SIC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即脓毒症患者根据SIC评分系统评分,总得分≥4分)和排除标准(年龄<18岁,临床数据缺失,存在的先天凝血功能障碍、慢性肝肾功能不全,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经整理后,最终共40例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这40例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SOFA评分、DIC评分、SIC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感染部位(包括肺及呼吸系统,腹部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其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90d预后、ICU住院时间和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D-二聚体(D-dimer,DD)、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标,按照是否接受大黄治疗将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分为大黄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并应用SPSS22.0对选取的这40例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年龄、性别、SOFA评分、DIC评分、SIC评分、APACHEⅡ评分、收缩压、90d预后、ICU住院时间和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第1天、用药后第3天、用药后第5天、用药后第7天的WBC、PLT、CRP、PT、APTT、FIB、TT、FDP、DD和TEG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90d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SOFA评分、DIC评分、SIC评分、APACHEⅡ评分、感染部位、收缩压、90d预后、ICU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前,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WBC、PLT、CRP、PT、APTT、FIB、TT、FDP、DD和TEG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第1d,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WBC、PLT、CRP、PT、APTT、FIB、TT、FDP、DD和TEG指标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第3 d,大黄治疗组患者的FIB水平[(2.92±0.99)g/L]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MA值(TEG-MA)[(57.8±6.0)mm]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IB水平[(2.14±1.01)g/L]和TEG-MA值[(49.3±9.2)mm](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5 d,大黄治疗组患者的TEG-MA值[(59.5±9.0)mm]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第5 d的TEG-MA值[(46.9±16.4)mm](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7d,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凝血指标、弹力图指标、感染指标和血小板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是对纵向数据按时间顺序对个体重复测量的一种高级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GEE综合分析显示在时间和治疗方式的交互影响下大黄治疗组的PT[14.8(12.9-17.9)s]、APTT[34.4(30.1-41.6)s]、TT[15.9(14.4-17.2)s]、FDP[13.7(8.1-26.9)μg/m L]、DD[4.6(2.5-7.8)μg/m L]、R[7.7(6.5-10.3)min]、K[2.3(1.8-3.8)min]、Angle[58.9(48.6-66.1)°]、WBC[11.1(7.8-15.9)×109/L]、PLT[90.0(64.8-182.8)×109/L]、CRP[90.7(43.3-150.3)ng/d L]与对照组的PT[15.7(13.8-17.7)s]、APTT[35(31.3-42.4)s]、TT[17(15.1-18.5)s]、FDP[11.5(6.8-23.9)μg/m L]、DD[3.9(2.4-7.2)μg/m L]、R[8.0(6.2-9.8)min]、K[2.7(1.8-4.5)min]、Angle[54.6(44.8-63.9)°]、WBC[10.2(6.9-15.6)×109/L]、PLT[90.5(48.0-137.3)×109/L]、CRP[83.4(53.8-126.9)ng/d L]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大黄治疗组的FIB水平[(2.76±0.93)g/L]和TEG-MA值[(56.45±9.99)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FIB[(2.29±0.89)g/L]和TEG-MA值[(50.15±12.89)mm](P<0.05)。结论:大黄可以改善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功能,但不影响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的90d生存率。

徐汝[4](2020)在《大豆凝血酶抑制肽的制备、鉴定及其抑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大豆蛋白不仅可以为生物体提供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而且酶解后可得到众多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在食品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有关大豆多肽在预防及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酶解、分离制备大豆凝血酶抑制多肽,并从中鉴定出多条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多肽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对凝血酶抑制作用的相关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酶解法制备大豆凝血酶抑制肽。研究了不同蛋白酶作用下大豆多肽凝血酶抑制活性变化规律,确定了胃蛋白酶为水解最佳用酶,并优化了水解条件。当酶解时间为3 h、加酶量为4000 U/g、料液比为3%(w/v)时,大豆多肽的凝血酶抑制效果最好,在10 mg/m L时凝血酶活性抑制率为38.02±3.26%。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胃蛋白酶对分子量大于3 k Da的多肽降解显着。(2)大豆凝血酶抑制肽化合物的鉴定。应用超滤膜分离、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大豆多肽酶解产物后,活性最好的分离组分的凝血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5.41 mg/m L,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从该组分中鉴定得到2176个多肽化合物。通过生物活性预测网站筛选出66个多肽化合物,进一步与凝血酶进行半柔性分子对接,预测多肽QPLPPPI、GNWGPLV和FFPDIPKIK具有较高抑制凝血酶活性。固相合成上述三个多肽化合物并检测其凝血酶抑制活性,发现九肽FFPDIPKIK(Pep-3)活性最高,其对凝血酶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9.44 m M(即10.42 mg/m L)。(3)Pep-3的稳定性和抑制机理研究。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Pep-3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浓度的变化规律,发现,Pep-3在37℃、60℃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Pep-3能够抵抗模拟胃肠液的消化。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等探讨了Pep-3对凝血酶的相关抑制机理,表明Pep-3对凝血酶活性抑制为混合抑制类型,并通过影响凝血酶的结构发挥抗凝作用。(4)Pep-3截短多肽的抗凝活性及其相关机理研究。应用固相合成制备多条Pep-3末端截短多肽化合物,并研究其凝血酶抑制活性,发现,截短多肽C-2(FPD)的凝血酶抑制活性最高,其IC50值为8.40 m M(即3.17 mg/m L)。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等探讨了截短多肽对凝血酶的抑制机理。酶动力学研究表明,C-2对凝血酶为混合型抑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2对凝血酶的荧光猝灭为动态-静态联合猝灭机制,其与凝血酶的结合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向梦琪[5](2020)在《常见凝血指标与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常见凝血指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背景肺癌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肺癌治疗手段的高速发展,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较过去大大提高。然而,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其中,高凝状态是晚期肺癌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肺癌相关的高凝状态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其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通常只有在经过实验室相关检查后才能发现。目的我们通过一项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常用的凝血相关指标与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引起临床对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重视,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本次研究我们共收集了 2010年9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晚期NSCLC的患者共209例。收集研究对象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血清学检查,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实验室指标及PLT、TT、PT、APTT、D-D、ATⅢ、FIB等凝血相关指标。使用R版本3.6.0的统计软件包“survival”和“survminer”建立原始数据库,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和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晚期NSCLC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使用森林图显示协变量对预后的重要性。使用Harrell的c-Index,校正分析和重新分类测试确定除其他因素外后该因素的预后能力。根据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使用R版本3.6.0的“rms”软件包,计算出 Nomogram。结果1、C反应蛋白在非腺癌组中较腺癌组升高(11.58[5.61,13.97]vs.9.13[2.25,12.89],P=0.008)。腺癌与非腺癌两组间性别比例、年龄结构、BMI、生存时间、治疗方案、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KPS评分、TT、PT、APTT、AT Ⅲ、FIB、CEA、ALB、WBC、NE、LY、NLR、HGB、PLT、ALT、AST 及 PN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就OS而言,化疗方案中含铂(HR=0.11,95%CI[0.02,0.60],P=0.01)与晚期 NSCLC 患者的预后较好有关,PT>11.70sec(HR=3.96,95%CI[1.40,11.16],P=0.009)、APTT>22.70sec(HR=2.96,95%CI[1.07,8.16],P=0.036)以及D-D>1mg/L(HR=2.74,95%CI[1.08,6.97],P=0.035)与晚期 NSCLC 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3、单因素分析删选变量后,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11.70 sec(HR=2.24,95%CI[0.71,7.12],P=0.17)、APTT>22.70 sec(HR=2.60,95%CI[0.90,7.51],P=0.076)和D-D>1mg/L(HR=2.37,95%CI[0.88,6.34],P=0.086)都不是影响晚期 NSCLC 患者 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PT、APTT延长以及D-D升高预示着NSCLC患者临床预后差。用这些变量建立的生存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长期生存,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第二部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系统性回顾及19项临床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背景肿瘤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高凝状态,而D-D是检测凝血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既往的许多研究表明,D-D水平与肺癌患者的长期死亡风险存在相关性。通过第一部分的回顾性研究,我们也发现D-D与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在查阅肺癌与D-D的相关研究后,我们发现血清D-D水平与肺癌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争议。目的我们对现有的有关基线循环D-D与肺癌患者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以总结D-D与肺癌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引起临床对肺癌患者D-D检测的重视,并为患者及时进行干预和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以减少肺癌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如VTE、PE以及DIC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三大数据库的检索,收集2019年8月前所有有关血清D-二聚体与肺癌患者死亡风险的临床研究,制定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死亡率的总风险比的提取。其中,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ce质量评估标准评估文献质量,而非随机对照试验使用NOS评估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3及R软件3.6.0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纳入研究的异质性通过I2统计、Cochrane的Q检验和p值进行评估。并根据异质性及纳入文章的情况,我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对整体的风险比进行合并。并进一步通过meta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评估了异质性的来源。通过漏斗图、Begg’s检验、Egger’s检验和剪补法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估,采用去除单项研究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应用GRADE系统对结果实施质量评价。结果本研究按照预定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了 19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汇总的风险比显示高D-D水平提高了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HR=1.62,95%CI:1.39-1.88,I2=75.0%)。但研究存在中度的异质性,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晚期肺癌组,较高水平的血清D-D的肺癌患者,其死亡率较非晚期肺癌组升高1.91倍(HR=2.91,95%CI:2.24-3.78,I2=6.0%)。进一步对异质性的来源进行分析,将其他变量(包括国家、发表年份、肿瘤类型、随访时间、设计方法、质量评分和疾病状况)拟合到多元meta回归模型中,我们发现疾病的分期是异质性的来源之一(p<0.001)。结论此项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较高的血清D-D水平提示肺癌患者较高的远期死亡风险,尤其是在晚期肺癌中。D-D可能是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但由于较大的异质性和发表偏倚,未来需要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甚至进行干预性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

陈凤梧[6](2020)在《跨膜型二硫键异构酶TMX3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血栓形成导致的疾病严重地影响了人类健康。有大量研究表明,参与血栓形成的很多重要蛋白的生物活性依靠变构二硫键来调节。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家族是内质网中含有硫氧还蛋白结构域的一组蛋白酶,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底物蛋白二硫键的形成、断裂和重排。近期有研究表明多种PDI家族成员在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PDI、ERp57和ERp72促进血栓形成,TMX1抑制血栓形成。基于他们的正向或负向调控作用,我们推测PDI家族的不同成员协同发挥作用,构成调控血栓形成的氧化还原网络,这可能是血栓形成的新机制。因此,为了更深入和全面地认识这一调控网络,我们进一步筛查了 PDI家族中其它成员是否也参与血栓形成调控。我们的预实验结果提示,thioredoxin relat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TMX3)可能在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TMX3是一种I型跨膜蛋白,具有氧化酶和还原酶活性,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达,并随血小板活化而在细胞表面增加表达。本课题旨在确定TMX3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并认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实验方法 我们构建了造血系及内皮细胞TMX3特异性敲除(Tie2-cre/TMX3fl/fl)小鼠以及血小板TMX3特异性敲除(Pf4-cre/TMX3fl/fl)小鼠,通过鼠尾出血模型和激光损伤提睾肌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判定TMX3在止血过程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通过血小板聚集、ATP释放、P-selectin表达、JON/A结合、血小板粘附铺展和血块收缩等体外实验,判定TMX3在各种血小板生理功能中的作用。通过检测活化血小板内蛋白磷酸化水平、整合素αⅡbβ3与talin-1蛋白的结合情况、血小板钙离子动员、钙离子载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判定TMX3在血小板活化中发挥作用的环节和途径。通过使用apyrase去除血小板释放的ADP和给TMX3敲除血小板补偿ADP的策略,做血小板聚集及ATP释放实验,判定TMX3调控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否与介导ADP释放有关。通过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和蛋白巯基标记与检测技术,明确TMX3与整合素αⅡbβ3之间的亲和力以及TMX3对αⅡbβ3的催化作用。通过检测血小板介导的凝血酶生成实验和血小板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的表达,判定TMX3在血小板介导的凝血系统活化中的作用。给β3敲除小鼠注射无酶活性TMX3突变蛋白,应用激光损伤提睾肌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判定内皮细胞TMX3在不依赖于血小板的凝血系统活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 我们成功构建了 Tie2-cre/TMX3fl/fl小鼠和Pf4-cre/TMX3fl/fl小鼠,Tie2-cre/TMX3fl/fl小鼠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中TMX3 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PDI、ERp57、ERp72和TMX1等同家族成员表达无异常;Pf4-cre/TMX3fl/fl小鼠的血小板中TMX3 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PDI、ERp57、ERp72和TMX1等同家族成员表达无异常。与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Tie2-cre/TMX3fl/fl小鼠的血细胞数目,主要凝血蛋白表达与活性,以及血小板表面主要膜受体表达等各项指标均无异常,但尾巴出血时间延长,动脉损伤部位血小板积聚和纤维蛋白沉积减少。这些研究结果说明TMX3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正调控作用。Pf4-cre/TMX3fl/fl小鼠的尾巴出血时间延长,说明血小板TMX3在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使用四种不同受体激动剂(thrombin,convulxin,U46619,ADP)刺激时,与对照血小板相比,Pf4-cre/TMX3fl/fl小鼠血小板的聚集和ATP释放均明显减弱。使用凝血酶刺激后,与对照血小板相比,Pf4-cre/TMX3fl/fl小鼠血小板P-selectin表达和JON/A结合明显减少,但二者血小板铺展和血块收缩没有差异。TMX3的缺陷不影响血小板蛋白磷酸化、β3-talin1结合以及钙离子动员,而抑制钙离子载体导致的ATP释放。这组结果提示TMX3作用于血小板钙离子动员后的颗粒释放,但是不影响血小板整合素αⅡbβ3外向内和内向外信号途径。加入apyrase后,野生型血小板的聚集和TMX3敲除血小板没有差异;加入ADP后,TMX3敲除血小板的聚集补偿到和野生型血小板同样的水平,提示TMX3缺陷血小板聚集的减弱可能是由于ADP释放减少导致。TMX3与整合素αⅡbβ3之间有较强亲和力,且TMX3催化αⅡbβ3二硫键的还原反应。与对照血小板相比,TMX3敲除血小板的促凝活性更弱,phosphatidylserine(PS)表达也更低。在激光损伤β3敲除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形成模型中,注射无酶活TMX3蛋白导致血小板积聚,纤维蛋白沉积减少,提示内皮细胞TMX3在凝血系统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TMX3是第一个被发现正向调控止血和血栓形成的跨膜型二硫键异构酶,它双重促进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系统激活,可能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新靶点。

吴娅丽[7](2020)在《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血栓性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用具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等作用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但多数药物伴随出血副作用;中医认为血栓疾病与血瘀证密切相关,通常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血瘀证,其中动物药(如水蛭、地龙等)为中医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地龙及含地龙的成方制剂作为抗凝剂和纤溶药物已应用了几个世纪,且被认为无出血副作用;口服蚓激酶制剂在许多国家用于保护心血管,且在我国已作为二类新药上市。中药动物药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威廉环毛蚓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地龙品种,其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机制均尚不明确,故缺乏科学依据指导其临床应用,因此,研究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重大意义。由于地龙的抗血栓成分主要为蛋白质,本研究借助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相结合的模式,阐释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目的:基于多组学模式鉴定威廉环毛蚓中所含蛋白质,通过分离纯化初步定位其抗血栓活性部位并鉴定分析该部位蛋白质成分的序列、结构和性质;利用动物模型评价该部位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及血管保护作用;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模型探讨其抗血栓作用靶点和机制,及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借助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分析其抗血栓及血管保护作用涉及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研究一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采用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参考基因RNA测序技术构建威廉环毛蚓的无参考基因转录组,进而构建其蛋白序列库,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测序,共得到超过2000万的clean reads,其中高质量reads超过97%;Trinity拼接后,得到超过10万个转录本和unigenes;翻译所拼接的转录组数据,构建威廉环毛蚓蛋白序列库。ESTScan软件共预测11259个编码序列,可作为引物设计数据库使用。通过与公共数据库比对,共注释 38.21%的 unigenes。研究二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采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活性研究整合关联分析方法,以“研究一”所构建的蛋白序列库为数据库,鉴定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质成分;建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法(Fib-TT)用于抗凝血活性的体外评价,并基于该方法考察总提物在不同孵育体系中的抗凝活性变化,进而评价其抗血栓性质;研究总提物在不同体系中的蛋白质谱图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从威廉环毛蚓总提物中鉴定到31种蛋白质成分;所建立的Fib-TT 法线性范围较宽,仪器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威廉环毛蚓抗凝活性的体外评价;总提物的抗凝活性在近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在30-50℃下活性稳定;通过考察总提物经不同体系孵育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为分子量在26kDa附近的蛋白质。研究三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通过“研究二”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有较强的抗血栓活性,本实验基于Fib-TT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活性成分,命名为DPf3,采用SDS-PAGE和MALDI-TOF-MS确定其分子量;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整合研究方式,鉴定DPf3主要成分DPf3 ID NO.1和DPf3 ID NO.2的蛋白质种类;采用从头测序技术确定DPf3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序列,圆二色谱考察其二级结构,I-TASSER预测其三级结构,SAVES评价预测模型;并通过溶血实验考察DPf3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发现DPf3的主要成分DPf3 IDNO.1和NO.2的分子量分别为36121.745 Da和24485.004 Da,分别含有329和241个氨基酸;de novo测序获得二者的蛋白质全序列,通过与所构建的本地蛋白序列库比对,分别为>Ac44553g1i11和>Dc43026gli12,序列覆盖度达100%;DPf3的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19%),β-折叠(30%)和无规则卷曲(51%);DPf3的浓度低于4.21 mg·mL-1时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四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采用普纳替尼致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考察DPf3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和血管保护作用。发现DPf3(4.2-12.5 ng/尾)具较强的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其预防能力较阿司匹林(45 μg·mL-1)无显着差异。同时,DPf3(4.2ng/尾)具明显的溶栓作用,其溶栓能力较尿激酶(5ng/尾)无显着性差异。此外,DPf3具较强的血管保护作用。研究五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DPf3的抗血栓作用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分子对接评价DPf ID NO.1和NO.2与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凝血酶间的相互作用;继而通过酶谱法、光散射法、形态学研究、纤维蛋白平板法、体外血栓法及凝血四项评价研究DPf3的抗血栓活性及机制。通过分子对接发现DPf3 ID NO.1和NO.2对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均有直接作用,体外实验发现DPf3对纤溶酶原作用很弱,对纤维蛋白(原)及体外血栓均有很强的水解作用;与生成的纤维蛋白栓块相比,纤维蛋白原可能是DPf3的初始作用靶点,且DPf3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更强;通过凝血四项评价,发现DPf3能显着延长APTT、降低Fib的含量,且具有延长TT的作用趋势。研究六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选取HUVECs为研究对象,以(hi)ox-LDL为造模剂,通过研究经DPf3保护前后,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内ROS水平、细胞迁移能力、粘附因子VCAM 1的表达及单核细胞的粘附、血管生成等的变化,来探讨DPf3的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研究发现,DPf3对血管具显着保护作用,DPf3能够提高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保护其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粘附因子VCAM I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并抑制其新生血管的生成。研究七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采用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DPf3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所涉及的生物标志物、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通过血栓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共鉴定得到1149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582个和567个;通过DPf3给药组和模型组对比,共鉴定出66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46个和20个,具有显着回调作用的蛋白有23个。通过对差异蛋白标志物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活性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研究结论:本研究以“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多组学结合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本地蛋白序列库,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其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对DPf3进行鉴定及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良好的抗血栓活性,从中鉴定到31个蛋白质成分,其中分离所得DPf3具良好的预防血栓、溶栓及血管保护作用,且具较好的血液相容性,为威廉环毛蚓抗血栓的物质基础。DPf3的抗血栓机制为:(1)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且能够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2)具有较强的直接溶栓作用;(3)通过影响内源性或/和共同凝血途径及第三种凝血途径产生抗血栓作用。DPf3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为:(1)提高损伤性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损伤性细胞内ROS的生成;(2)降低粘附因子VCAM 1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3)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降低炎症细胞的扩散;(4)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通过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综上,本研究基本证实了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明确其作用靶点并初步确定其作用机制,为威廉环毛蚓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并为中药动物药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黄彪[8](2020)在《狼蛛毒素LCTX-F2的表达与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狼蛛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隶属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蛛形纲、蜘蛛目,在蜘蛛目中按物种多样性来划分位居第四,其毒液中含有丰富的多肽毒素待开展研究。近年来凝血酶Thrombin是开发促凝与抗凝血药物的重要靶点,ASIC3通道是治疗细胞外酸化所致疼痛的重要靶点,Thrombin和ASIC3的调制剂筛选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方向。在前期研究中,已从格氏狼蛛毒液中鉴定出一种新的具有促凝血因子活性及酸敏感离子通道抑制剂多肽毒素LCTX-F2。在凝血因子方面,可以促进凝血因子FXa、FXIIa、Thrombin和Kallikrein的酶活力,加快血液的凝固。另外在酸敏感通道方面,LCTX-F2可逆性抑制ASIC1a和ASIC3通道电流,其IC50分别为5.8μM和4.6μM。但LCTX-F2促进凝血因子活性和抑制酸通道活性的关键位点尚不清楚。多肽毒素LCTX-F2包含65个氨基酸残基,由4对二硫键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52 Da,是一个经典的抑制剂半胱氨酸结(ICK)结构模体。NCBI-BLAST序列比对中,LCTX-F2与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转录组中的多个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同源性,但这些同源多肽的功能未知,因此LCTX-F2将对后续的同源多肽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根据多肽的性质,在LCTX-F2原核表达载体上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了16个突变体(K2E、R7E、R15E、R20E、D10A、D10R、D14A、D14R、D26A、D26R、F31A、V41A、G35A、S43A、E54A和K61A)。并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和反相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获得纯品目的多肽,进一步研究LCTX-F2突变体对Thrombin和ASIC3活性的变化。LCTX-F2突变体在Thrombin的促酶力活性检测中显示,当2、7和15号位的正电荷氨基酸突变成负电荷氨基酸后(K2E、R7E、R15E),活性分别下降42.4%,64.5%,44.6%,尤其是第7号位的精氨酸被替换成谷氨酸显着性降低LCTX-F2的活性,10号位的负电荷氨基酸突变成正电荷氨基酸后(D10R),活性下降24.5%,而其它部位氨基酸突变对LCTX-F2与Thrombin的结合贡献微弱。由于设计的16个突变体中2个C端突变体对LCTX-F2的活性也无明显改变,故推测在促凝血酶的活性影响中,是由LCTX-F2的N端的2、7、10和15位氨基酸起到一个关键作用。另一方面,LCTX-F2突变体在rASIC3通道的抑制活性检测中显示,7号位精氨酸及10号位天冬氨酸的突变(R7E、D10A、D10R)抑制活性显着性减弱,当50μM的R7E、D10A和D10R刺激下,对rASIC3通道分别才起到27.3%、18.1%和8.3%抑制效果,而2号位赖氨酸突变成谷氨酸(K2E),针对于rASIC3抑制活性和选择性相比LCTX-F2显着增强,IC50提高至0.35μM,对于其它部位的氨基酸突变与LCTX-F2抑制活性活性相比无明显差异,说明K2、R7和D10是与rASIC3通道结合的关键活性残基。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多肽毒素LCTX-F2促进凝血因子活性和抑制酸通道活性的关键位点探究中,发现LCTX-F2的N端是关键活性部位显着改变多肽的亲和力,其中K2、R7和D10是关键活性残基,为后续分析LCTX-F2与凝血因子和ASIC3通道的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改造出的突变体K2E是一个具有更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ASIC3通道抑制剂,可作为一个全新的工具分子助于ASIC3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和药物先导分子用于细胞外酸化引发的疾病治疗。

刘鹏[9](2020)在《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血管栓塞性疾病是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血小板活化、聚集引起的动脉血栓是这类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病因,故血小板的功能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的方案,用于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该用药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氯吡格雷的生物利用度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等。21世纪初,研发的新一代药物——普拉格雷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但却伴随着较大的出血风险。因此研制新型的药效强、副作用小的抗血小板药物已成为当下医药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本课题基于噻吩并吡啶类P2Y12受体拮抗剂的抗血小板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参照氯吡格雷、普拉格雷的药物结构,并通过选择性氘代技术和基团引入技术,研发出多种新型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前期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活性产物暴露量大,并且可避免CYP2C19代谢途径,克服氯吡格雷抵抗问题,表明该药物具有显着的药动学优势,本文将对其药效学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本课题根据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对药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及其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传统抗血小板药物生物利用度低、出血风险高等弊端,为将其开发成临床应用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抗血小板活性评价:1.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大鼠,分组包括溶媒组(0.5%CMC-Na)、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低剂量组(0.5mg/kg)、中剂量组(1.0mg/kg)、高剂量组(2.0mg/kg)、以及氯吡格雷组(10.0mg/kg)。通过光学比浊法测定加入ADP后1、3、5min内血小板的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评估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将雌雄各半的KM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小鼠,分组包括溶媒组(0.5%CMC-Na)、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低剂量组(0.75mg/kg)、中剂量组(1.50mg/kg)、高剂量组(3.00mg/kg)、以及氯吡格雷组(15.00mg/kg)。(1)通过毛细玻管法测定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凝活性;(2)采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评估该药物的出血风险;(3)小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制备体内血栓模型,评估该药物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4)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5-HT、P-选择素和cAMP的含量,评价该药物对血小板释放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该药物抗血小板活性的作用机制。初步安全性评价:将雌雄各半的KM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小鼠,分组包括空白组、溶媒组(0.5%CMC-Na)、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组(300mg/kg)。通过急性系统毒性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LDH、ALB、ALT、AST、BUN、CRE、TG、T-CHO血液生化指标含量,利用HE染色对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胃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对该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中、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显着降低(P≤0.001);与氯吡格雷组相比,受试药物高剂量组的最大聚集率无显着性差异。聚集实验1min、3min、5min,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各剂量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2)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低、中、高剂量组的凝血时间均显着延长(P≤0.05、P≤0.01、P≤0.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各剂量组的凝血时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3)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三个剂量组的出血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低、中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P≤0.05)。(4)制备小鼠体内血栓模型24h后,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尾部血栓长度显着缩短(P≤0.05);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各剂量组的血栓长度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制备模型48h后的血栓长度与24h的相比没有显着性变化。(5)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所有剂量组的5-H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5、P≤0.01),受试药物中、高剂量组的P-选择素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该药物中、高剂量组的cAM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所有剂量组的5-HT含量和cAMP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该药物中、高剂量组的P-选择素含量也无显着性变化。(6)急性系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空白组,溶媒组及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组血清中LDH、ALB、ALT、AST、BUN、CRE、TG、T-CHO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HE染色结果表明:各组动物的心、肝、脾、肺、肾、胃组织均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血小板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发挥抗凝作用的同时,无增加出血风险的倾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中5-HT、P-选择素释放减少和cAMP含量增加有关,并且该药物对心、肝、肾等主要器官没有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希桐[10](2020)在《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由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收住院的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早期预后指标有利于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选取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由急诊科收治,分流入各科室(包括EICU、ICU、OICU等)住院治疗的创伤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创伤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伤机制、损伤部位、院前时间、基础疾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入院时GCS评分、入院生命体征(收缩压、脉搏、体温、呼吸频率)、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生化及凝血指标)、手术情况、24h内血制品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同时收集预后相关信息,包括生存/死亡情况、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时间等。将所有患者按创伤严重程度分为轻伤组(ISS<16),重伤组(ISS≥16)、严重伤组(ISS≥25),比较各组间差异;再按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差异,分析创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筛选出严重伤组(ISS≥25)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将伤后24h内入院的严重创伤患者分为ATC组与非ATC组,比较两组差异;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级联反应的重要物质,本研究也将探究其与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99例患者,其中男性908例,占69.90%,女性391例,占30.1%,年龄为47.09±18.56岁。生存组1258例,死亡组41例,总体死亡率为3.16%。其中,轻伤组(ISS<16)共997例,重伤组(ISS≥16)共164例,严重伤组(ISS≥25)共138例。研究发现,无论是所有创伤患者还是严重创伤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相比,ISS评分、GCS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ICU住院天数、总住院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严重创伤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中8个危险因素(排除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Fib是影响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OR=0.455,p<0.001),Fib(OR=0.683,p=0.022)。由 ROC 曲线结果显示,Fib 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95-0.975),提示以Fib作为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的准确性较高。结论1.我院创伤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为3.16%,但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可达27.54%,需重视创伤死亡高危因素的监测。2.入院时GCS评分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是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低及纤维蛋白原下降提示预后不良。3.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与患者ISS评分密切相关,与高死亡率和总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指标。

二、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在止血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在止血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综述
    1.1 血栓简介
        1.1.1 血栓研究的发展
        1.1.2 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触发机制
        1.1.3 血栓的形成
        1.1.4 抗血栓药物
        1.1.5 抗血栓药物的局限性
    1.2 内过氧化物
        1.2.1 蒽类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1.2.2 蒽内过氧化物的诱导释放
        1.2.3 2-吡啶酮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1.2.4 萘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1.2.5 水溶性萘类内过氧化物的研究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
2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药品
        2.2.2 材料和仪器
        2.2.3 G5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和结果分析
        2.2.4 m PEG-G4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和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药品
        3.2.2 材料和仪器
        3.2.3 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和双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1H NMR
        3.3.2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和双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3.3.3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核磁分析
        3.3.4 抗凝血活性试验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中早期早产儿生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收集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不同胎龄早产儿正常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比较
    2.3 早产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2.4 早产儿生后早期凝血功能与PIVH的关系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早产儿凝血功能与临床出血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应用大黄治疗脓毒症性凝血病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脓毒症性凝血病的诊疗进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分组标准
    1.6 实验方法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
    2.2 生存分析
    2.3 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指标和血小板计数比较
    2.4 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
    2.5 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DP和DD指标比较
    2.6 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弹力图指标比较
    2.7 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大豆凝血酶抑制肽的制备、鉴定及其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凝血与抗凝机制
        1.1.1 凝血机制
        1.1.2 抗凝机制
    1.2 凝血酶的作用机制
        1.2.1 凝血酶的结构及其特异性
        1.2.2 凝血酶的生理功能
        1.2.3 凝血酶抑制药物
    1.3 抗凝活性测定方法
        1.3.1 凝血酶滴定法
        1.3.2 平板法
        1.3.3 分光光度法
        1.3.4 生色底物法
        1.3.5 酶联免疫吸附法
    1.4 抗凝肽的研究背景
        1.4.1 抗凝肽的来源
        1.4.2 抗凝肽的研究展望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酶法制备大豆凝血酶抑制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试剂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4 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多肽基本组分测定
        2.3.2 大豆粗多肽的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2.3.3 凝血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2.3.4 酶法制备大豆凝血酶抑制肽
        2.3.5 分子量分布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PA物理性质和基本组成分析
        2.4.2 凝血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探究
        2.4.3 大豆凝血酶抑制肽的制备
        2.4.4 大豆多肽分子量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豆凝血酶抑制肽的分离、鉴定和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超滤膜分离
        3.3.2 凝胶过滤层析
        3.3.3 凝血酶半抑制浓度的测定
        3.3.4 活性多肽组分的质谱鉴定
        3.3.5 潜在凝血酶抑制肽的筛选
        3.3.6 多肽的化学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超滤膜分离
        3.4.2 凝胶层析分离
        3.4.3 潜在凝血酶抑制肽的筛选
        3.4.4 分子对接分析
        3.4.5 多肽化合物的凝血酶抑制活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ep-3的稳定性与抑制凝血酶活性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Pep-3的稳定性研究
        4.3.2 Pep-3的抗消化性能研究
        4.3.3 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4.3.4 荧光光谱
        4.3.5 圆二色光谱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ep-3的稳定性
        4.4.2 Pep-3的抗消化性能
        4.4.3 Pep-3对凝血酶抑制的类型
        4.4.4 荧光光谱分析
        4.4.5 圆二色光谱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ep-3截短多肽及其抑制凝血酶活性机理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Pep-3截短多肽的设计
        5.3.2 截短多肽的活性预测
        5.3.3 截短多肽的合成及体外活性
        5.3.4 酶动力学研究
        5.3.5 荧光光谱
        5.3.6 圆二色光谱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截短多肽的筛选
        5.4.2 Pep-3截短多肽的凝血酶抑制活性
        5.4.3 C-2对凝血酶抑制的类型
        5.4.4 荧光光谱分析
        5.4.5 圆二色光谱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常见凝血指标与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常见凝血指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引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数据收集
        3、累积生存时间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209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指标特点
        2、患者生存期统计
        3、临床各指标与患者预后关系分析
        4、生存预测模型构建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系统性回顾及19项临床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
    引言
    研究方法
        1、检索策略
        2、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3.1 文献筛选
        3.2 文献质量评价
        4、统计学方法和异质性分析
        5、发表偏倚检验
    研究结果
        1、文献检索结果
        2、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3、研究质量评价
        4、META分析结果
        5、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栓形成三要素在肺癌相关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6)跨膜型二硫键异构酶TMX3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1. TMX3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的构建与鉴定
        1.1 TMX3 KO first小鼠及组织特异性TMX3敲除小鼠的构建策略
        1.2 TMX3 KO first小鼠的鉴定
        1.3 内皮及造血系细胞TMX3特异性敲除小鼠的鉴定
        1.4 血小板TMX3特异性敲除小鼠的鉴定
        1.5 内皮及造血系细胞TMX3特异性敲除小鼠的血细胞计数正常
        1.6 内皮及造血系细胞TMX3特异性敲除小鼠血小板主要膜受体表达正常
        1.7 内皮及造血系细胞TMX3特异性敲除小鼠的主要凝血蛋白表达正常
    2. TMX3在止血与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2.1 TMX3在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TMX3在动脉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3. TMX3在血小板功能中的作用
        3.1 血小板TMX3缺陷小鼠的尾巴出血时间延长
        3.2 TMX3缺陷导致不同膜受体激动剂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致密颗粒释放均减弱
        3.3 TMX3缺陷导致血小板α颗粒释放和αⅡbβ3活化均减弱
        3.4 TMX3不作用于血小板铺展和血块收缩
        3.5 TMX3不作用于血小板整合素内向外信号通路
        3.6 TMX3作用于血小板钙离子动员后的颗粒释放
        3.7 ADP释放减少导致TMX3缺陷血小板聚集减弱
        3.8 TMX3可能作用于MAPK信号途径
        3.9 TMX3催化整合素αⅡbβ3变构二硫键的还原反应
    4. TMX3在凝血系统活化中的作用
        4.1 TMX3作用于血小板介导的凝血系统活化
        4.2 TMX3在内皮细胞表面应激表达
        4.3 内皮细胞TMX3作用于不依赖于血小板的凝血系统活化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家族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抗血栓靶点的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血栓的研究进展概述
        1 概述
        2 血栓的形成过程
        3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
        4 血栓性疾病研究模型的构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地龙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 概述
        2 地龙抗血栓活性物质
        3 地龙抗血栓活性蛋白的研究
        4 作用机制与毒副作用
        5 临床应用
        6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RNA提取、测序及转录本拼接
        3 基因序列分析
        4 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水平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
        3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含量测定及抗血栓活性体外评价
        4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抗血栓性质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3 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的鉴定
        4 DPf3 ID NO.1和N0.2的结构预测及模型评价
        5 DPf3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普纳替尼诱导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及DPf3最大检测剂量的确定
        3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评价
        4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的治疗作用评价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DPf3 ID NO.1和N0.2的分子对接研究
        3 DPf3的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评价
        4 DPf3的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研究
        5 DPf3血栓溶解活性的体外研究
        6 DPf3对凝血四项影响的体外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HUVECs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DPf3对细胞活力/毒性的影响
        3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的保护作用研究
        4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5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粘附作用的影响
        6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2 斑马鱼样本的质量控制及评估
        3 普纳替尼所致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蛋白标志物分析
        4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狼蛛毒素LCTX-F2的表达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蜘蛛多肽毒素的研究进展
    1.2 凝血因子Thrombin研究进展
    1.3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章 多肽毒素LCTX-F2的突变体设计及原核表达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LCTX-F2的序列分析及突变体设计
        2.3.2 LCTX-F2突变体的构建
        2.3.3 LCTX-F2突变体的原核表达
        2.3.4 LCTX-F2突变体的分离纯化及质谱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肽毒素LCTX-F2的突变体活性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LCTX-F2 突变体对Thrombin活性测定
        3.3.2 LCTX-F2 突变体对r ASIC3 活性测定
    3.4 本章小结
全文讨论
简写表(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心脑血管疾病简况
    1.2 血栓形成概述
        1.2.1 血栓形成过程
        1.2.2 血栓分类
        1.2.3 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1.2.4 血栓形成机制
        1.2.5 血小板与血栓形成的联系
    1.3 凝血和抗凝系统
        1.3.1 凝血系统
        1.3.2 抗凝系统
    1.4 血栓治疗药物
        1.4.1 抗血小板药物
        1.4.2 抗凝血药物
        1.4.3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1.4.4 抗血栓生化药物
    1.5 氘代药物的发展历程
    1.6 研究目的及方案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给药方法
        2.2.3 溶液配制
        2.2.4 抗血小板聚集实验
        2.2.5 凝血时间测定实验
        2.2.6 出血时间测定实验
        2.2.7 抗血栓形成实验
        2.2.8 血清中5-HT、P-选择素含量测定实验
        2.2.9 血清中cAMP含量测定实验
        2.2.10 初步安全性评价实验
    2.3 数据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3.2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凝血时间(CT)的影响
    3.3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出血时间(BT)的影响
    3.4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3.5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血清中5-HT、P-选择素含量的影响
    3.6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血清中cAMP含量的影响
    3.7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2 生存组与死亡组创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比较
    2.3 严重创伤患者(ISS≥25)中生存组与死亡组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比较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2.5 严重创伤患者中ATC组与非ATC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比较
    2.6 纤维蛋白原四分位组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和中英文对照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在止血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D]. 刘美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早期早产儿生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结局分析[D]. 陈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应用大黄治疗脓毒症性凝血病的回顾性研究[D]. 胡艳晶.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大豆凝血酶抑制肽的制备、鉴定及其抑制机理研究[D]. 徐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常见凝血指标与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 向梦琪. 苏州大学, 2020(02)
  • [6]跨膜型二硫键异构酶TMX3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凤梧. 苏州大学, 2020(06)
  • [7]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D]. 吴娅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狼蛛毒素LCTX-F2的表达与活性研究[D]. 黄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D]. 刘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王希桐.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在止血中的动力学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