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文的情感诉求

论公文的情感诉求

一、论公文语体的情感诉求(论文文献综述)

吕春宇[1](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余清臣[2](2021)在《面向立德树人的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挑战与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通力协作才能全面落实。但是,就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状况来说,家庭教育在担当立德树人使命时面临着比较强烈的内外挑战力量:家庭对社会的消极依附、不断膨胀的家庭成员个人主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职责边界模糊、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抬高。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力量,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根本的层面上定位自身,需要在分析家庭公私二重性的基础上确定家庭教育的立德树人专长。面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得到有力的治理。

周旭[3](2020)在《从媒介场景到话语重构——网络影评的话语修辞策略与情绪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为大众影评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写作空间,促使电影批评真正进入到众声喧哗的时代。然而,在这种没有"把关人"的赛博空间,无论是专业影评、还是大众影评,它们均需调整自己的话语风格和写作诉求,运用"最日常化"的言说方式和类型化的话语修辞策略去适应新的媒介场景。同时,网络影评还要保持个性化、独立性、批判性的写作精神,在"民间立场"与专业判断之间找到平衡,防止失语和私语现象的发生。

李进华[4](2019)在《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兴起,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范式开始转向语言学。官僚组织语言作为一种正规化的“书面语言”和严谨性的“权威话语”在保证行政合法性、高效传递信息、促进组织日常沟通和规范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关注官僚组织语言的积极功能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它存在的问题,以全面地把握官僚组织语言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官僚组织语言的消极方面往往是隐蔽的,很容易被忽视。正因为如此,官僚组织语言自身存在的语言伦理问题及其所带来的潜在危害也鲜为人知。为全面和客观分析官僚组织语言存在的语言伦理问题,将其潜在的危害展现给众人,有助于人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官僚组织语言,提高对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的关注和警惕。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对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语言伦理的角度揭示官僚组织语言存在的语言伦理问题具体表现,并对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产生根源、危害以及规避思路等进行了探讨。首先,在相关概念界定上,厘清了“官僚组织语言”的内涵与特征,对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伦理”内涵与公共行政领域的“语言伦理”的内涵及其原则分别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共行政领域的语言伦理原则应包括“语言规则合乎可理解性”、“事实陈述合乎真实性”、“合乎伦理道德正当性”和“目的意图合乎公共性”四个方面的伦理原则,提出了公共行政领域的语言伦理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借助公共行政领域的语言伦理原则和理论分析框架反思了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及其产生根源,认为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违背“语言规则合乎可理解性”,体现为采用“模糊不清的话语”、“僵化的官僚语言”和“隐秘的秘密语言”;二是违背“事实陈述合乎真实性”,体现为“对公众说谎的‘行政谎言’”;三是违背“合乎伦理道德正当性”,体现为“文牍主义的‘空洞话语’”和“对公众贴标签”;四是违背“目的意图合乎公共性”,表现为“没有公共讨论的‘独白话语’”。其产生的根源包括“基本结构”因素以及官僚组织的组织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再次,分析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在官僚组织中得以存续的三个辩护理由,并对它们分别提出了质疑,这三个辩护理由分别是“高尚目标”、“科学理性”和“职业秘密”。最后,阐释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潜在的危害及其规避路径。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潜在危害包括:一是破坏“语言功能”,二是导致“问责困难”,三是掩盖“行政脏手”,四是侵蚀“政府合法性”,五是导致“道德错位”。规避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价值层面上,主要通过要求作为官僚组织的政府遵从语言伦理的伦理道德原则,实现“软”的约束中得以规避;客观层面上,主要关注构建合理正当的制度对官僚组织的言语行为进行规导,实现对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硬”的约束来规避。

孙峻华[5](2019)在《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文是统治阶级展现其意志、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公文的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公文文本的质量,而公文文本的质量则与公文写作活动密切相关。公文写作是一项发文主体们为完成机关工作目标与任务,通过撰写公文来实现政令与意图的通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这个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整个活动实质是大大小小的主体们围绕着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分析、结论,并最终在尊重实践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对社会实践的能动改造,使整个社会达到良性、有序、和谐、高效的国家与社会的治理目标。公文写作质量的高与低决定着最后的精神产品——公文文本的质量,公文文本质量的优劣则与社会管理者的目标能否实现、社会是否良性运行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公文写作活动本身的监控与评价,对其中涉及到的诸要素的分析及通过构建相关模式来体现对要素的要求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确保公文写作活动有一个高质量的文本的产生。公文写作质量控制问题的提出,即结合公文实践中出现的诸种不如人意的问题,针对公文写作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因素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具体的写作角度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与措施,最后再予以整合,使公文文本的出世便具有高质量,以利于官方政令的下达与执行,以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本文分为九章,内容简要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其中论及本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公文写作研究的状况、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意义及目的。第二章对文本中所涉及相关概念,公文、公文写作、公文文本质量、公文写作涉及的相关要素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与论述。第三章为当前公文实践领域内的问题及与公文写作间的关系,首先对公文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政府公文网络式跟踪调查,从网上来了解公文的基本状况;二是走访式加问卷式调查,前后两次以机关单位中从事公文写作的文秘人员为对象进行公文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同时与之进行关于公文活动的交流,取得第一手数据;三是参考政府机关自己对公文的调查,如2013年国土资源部组织文秘从业人员、高校专家等对国土资源部下属单位的公文进行的评估。从正反两方面观察与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效果,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重点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不足,归纳、总结诸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红头文件”问题、“朝令夕改”问题、公文过度解读问题、公文文风不良问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等写作实践及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公文写作角度分析公文实践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公文写作的语境角度、公文写作的系统论角度、公文写作中矛盾论的角度、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角度、公文写作相关规律角度等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为原因分析与写作要素分析与控制的过渡章节,论及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及相关框架,为下文论证打好基础。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析影响公文写作活动的诸要素,具体分析诸要素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及要求,并将诸要素与整个公文写作活动的质量高低联系起来,与公文在现实中诸种问题产生联系起来,目的即把好公文写作的关,使其活动产生的成果——文本是满足要求的成品,以避免其在实践中的问题的产生。这些要素包括了写作主体(三个主体)、收文主体、公文所揭示客体、以及文本客体(包括文种、格式、主旨、材料、结构、语言、文风),当然还包括了诸如语境这样对公文写作有重要影响的要素。重点放在分析构成公文写作诸要素的特点要求,如何协调与控制使整个公文写作高效,从而保证所产生公文文本的高质量。第九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公文写作问题的研究展望。

常优[6](2019)在《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民间文化中包含着大量反现代性的因子,如果没有对沉淀着较多传统余绪的民间文化的质疑和否定,文化现代化就无从发生。然而,强调对民间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全盘否定。文化具有内成性,一个国家的文化只能从本民族原有的文化体系中生长出来。基于此,河北作家关仁山耗时多年行走于冀东大地,他以现代性为创作指向,重新审视了以乡风民俗、乡贤文化和民间信仰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依恃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历史走向的明晰把握,自觉甄别其中富有生命力的优质因子并将其置于现代性的视阈中进行重新阐释。全文共分四个章节。论文绪论部分首先综述了当前文学界对于关仁山小说的研究现状,其次对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范围、方法与意义做简要介绍,并在对民间文化这一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中关于民间文化探索的脉络。正文第一章是“乡风民俗的还原与新变”。这一章从物质民俗、礼仪民俗、节日民俗和艺术民俗四个方面阐述了关仁山对冀东大地乡风民俗的原生态还原与即时性跟进。“古朴奇特的物质民俗”从物质生产民俗和物质生活民俗两个板块论述了关仁山笔下所呈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生产民俗,以及具有浓郁冀东地域风情的物质生活民俗。“驳杂浩繁的礼仪民俗”从人生礼仪和社会礼仪两方面出发,再现了冀东民间传统的诞生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和社会礼仪。作为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礼仪民俗的书写使关仁山作品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品格。“凋敝激荡的节日民俗”以今昔对比的角度观照关仁山小说中的民间节日,阐述了在以物质欲望为追求的现代文明的奴役下,传统民间节日日渐没落的趋向,并通过对红藻节等传统民间节日的追溯揭示出民间文化生态的恶劣境遇,表达出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深情呼唤。“汲古出新的艺术民俗”通过对乐亭大鼓等民间艺术的即时性跟进,从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两个视角阐释了艺术民俗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机能,揭示出作者力图在文学世界中重新建构起一隅健康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的决心。正文第二章是“乡贤文化的抽茧式重塑”。这一章以乡贤文化为中心,以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为理论立足点展开论述,阐释通过重塑乡贤形象再建乡贤文化对于民间文化固本培元的深远意义。此章首先论述了民间文化作为文化中的“小传统”,主要活跃并承载于乡村地域,而在这一自治色彩浓厚的集体无意识空间中,乡贤群体实际上处于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乡贤文化的主要践行者。其次,论文在对关仁山小说中所塑造的三类乡贤形象——即年弥高而德弥坚的“逝去的一代”、具有浓烈枭雄色彩的“乡村能人”和重新定义乡村社会秩序的“文化英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挖掘新时期乡贤文化的核心要髓。经过探讨揭示出,在唯价值理性的第一代乡贤文化观和唯目的理性的第二代乡贤文化观之间找到平衡,抽取“逝去的一代”所坚守的价值理性并将其从乌托邦的虚幻之中解救出来,吸纳“乡村能人”所践行的目的理性并使之锻造成为反抗腐朽文化的一剂助力,便构成了新时期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文第三章是“民间信仰的蚕蜕式再建”。这一章深入至精神信仰民俗层面,探索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的、发端于原始社会文化传统的民间信仰作为民间文化的深层结构——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现代性的追求相对接的问题。此章重新审视了土地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秘经验崇拜等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考察它们的兴衰消长、嬗变更新,探寻其间蕴含的现代性的或反现代性的精神和伦理,努力挖掘民间信仰中的某些价值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相通或相悖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间信仰体系中具有显在惰性的文化因子予以剔除,保留其中富含生命力的积极因子并融注时代内涵,对之进行现代性转化,探索将之重铸为新的民族精神文化资源的可行路径。结语部分主要探讨关仁山对民间文化探索的价值和不足。作为一个有着浓烈的现实品格的作家,关仁山以己之笔记录下底层民众点滴生活中所承载的民间文化微末,并使其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得到重新阐释。他对民间文化的深度关怀为当代文学注入一剂野性与活力,让民间文化散发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然而,作家创作主体的价值失范及在文学实践中不时流露出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冲淡了文本的批判锋芒,扼制了其对现代性精神的深刻表达。这宣告着作家的文学探索之径依旧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富晗姝[7](2019)在《《威尔斯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研究公司章程翻译的实践报告。公司章程对公司人员具有约束力,也是调整公司经营行为的依据。对于公司章程类文本翻译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章程解读和执行方面的问题,促进合资企业的高效运行。该材料属于公文事务语体。通过具体实例,译者归纳了专业词汇选择、词类转换和变通以及名词第二格多级串用的翻译技巧,还总结了定语从句和条件从句的翻译方法。在此基础上,详述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心得,对公文事务语体翻译的技巧进行总结,详述翻译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心得,力图通过此次实践,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丰富相关法律、经济方面的知识储备。

于南[8](2017)在《试论通知语体的修辞特点》文中认为通知语体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它是上级对下级工作进行领导与指导的一种工具。作为公文语体的主要形式,通知语体的使用频率很高。了解和分析通知语体修辞特点,无论是对通知的写作者还是对通知的阅读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主要从词语、句子、修辞和语气等方面简要分析通知语体的修辞特点。

刘家玮[9](2017)在《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研究 ——以近十一年公文中出现的流行语为例》文中认为流行语作为反映社会发展的语言表征,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语言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流行语展示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公文作为国家管理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情况、传递政策信息,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流行语。鉴于公文语言的巨大影响和示范作用,如何准确认识和使用流行语成了公文写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流行语为切入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领导人发表的公开讲话为考察对象,结合现代汉语词汇学理论,采用归纳统计、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公文语言中出现的流行语现象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流行语的研究现状,流行语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明确以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为研究对象;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语料运用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主要概述了流行语的内涵与特征,并阐述了流行语与新词语、高频词语、网络用语、俚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对2006年至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领导人讲话中的流行语进行数量统计,浅析公文语言中流行语涉及的领域范围和来源途径,总结出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特点。第三章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公文语言中出现的流行语。分别从流行语的词长特点、构成材料、结构形式、构成方式和语义表现几个角度进行论述,全面探析了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语言特色。第四章从公文角度论述了公文语体选用流行语的原因,发现公文选用流行语主要是为了实现公文的管理功能、契合公文的交际效果和满足公文的语体要求。第五章结合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和语言特点,总结出公文语体在选用流行语时需要遵循的选词原则和使用原则。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肖虹[10](2017)在《明代公文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的公文理论,是明人围绕公文这个主体的外在体制、内在构思、社会功用等方面形成的系列认知,它包括明人已经成熟的公文认识,明代对前代理论的推进,以及公文实践中呈现的理论自觉。对明代的公文理论进行研究,首先要从公文的实践领域切入。时代发展到明代,公文领域中呈现出了某些新特征,这些特征与明代公文理论中的新概念、新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对这些新特征的把握可以为明代公文理论的研究提供突破口。明代公文领域中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明人对历代公文大家进行的有意识梳理,并将贾谊、董仲舒、刘向、匡衡、陆贽、韩愈、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列作典范,其中对汉代的贾谊和唐代的陆贽尤为推崇,在论赞明代名公奏议时,往往以比作贾谊、陆贽为美誉。贾谊公文“恺而切”,陆贽公文“婉而庄”,两人的公文特征并不相同,但却可以统一归结为“识时务”而“本于仁义”的共同特点。明人所追求的公文其实是仁义、事理与技法的融合。我们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观照,可以提炼出明代公文理论的关键词:“体”、“法”、“经济”、“道”,它们分别代表着明人对待公文的不同关注点,并由此形成了公文的文体理论、文法理论、功用理论三大版块。若从整体上来把握,明代的公文理论呈现了微观化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在文体理论和文法理论版块,研究的方式极为细腻,同时又对公文的本质属性予以特别观照,突显了公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属性。为整体上把握明代公文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其进行了分期,在综合参看了明代社会思潮演变,以及文学理论和八股文理论分期的基础上,我们将明代公文理论划成三个时期:洪武至天顺(1368—1464)为政教论时期,成化至隆庆(1465—1572)为本体论时期,万历至崇祯(1573—1644)为新变与完善期。第一个时期的公文理论受理学的影响,注重大而宏观的研究视野,整体上讲究宗经明道,但在内部已经蕴含着向本体论转化的趋势。第二个时期主要受心学影响,公文的辨体理论、语体理论,文法理论是这个时期发展最迅速的部分,这些理论集中关注于公文本体要素,呈现微观的研究视野,代表着明代公文理论的发展进入本体论时期。第三个时期是理论发展的综合期和深化期,文体理论、文法理论在前期的基础上更在细化,且已呈现出一定的总结色彩,而在功用理论方面,公文经世致用的功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时代特色。按照现代学者对“文体” 一词的辨析,明代公文的文体理论研究实质上可以分成公文的辨体理论、语体理论、风格理论三个层次。公文辨体理论是明人围绕公文体裁的辨析所形成的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公文文种与非公文文种的区分,公文的文体特征逐步走向清晰,二是在公文内部进行的文种区分,以及这种区分所呈现的理论诉求。这个过程中,公文文体的特征得到不断突显,整体呈现出一种体类兼顾、博约而返的研究趋势,对公文文种“源出于经”与“源出于史”的探究很有启发意义。公文的语体理论是明人基于公文体裁而进行的语体选择,与公文体裁的匹配是语体选择的基本准则。明人围绕着对公文“冗”、“艰”、“华”、“空”、“浮”之弊的打压,呈现出了对“简明”、“质朴”、“务实”语体的追求,并使之与文学语体划清界限。明代公文风格论,则是明人基于前代的理论基础,围绕公文风格所形成的系列认知,这部分理论通过认知的深化可以呈现出两个层面:一是明人对公文风格影响因素的探寻,二是对常用公文风格认知的形成。其中,公文风格整体上受到体裁、时代、创作者个性三个因素的影响。文法理论是围绕公文之“法”所展开的理论研究,“法”若从字面上理解,多指具象的文章法则,但是明代公文理论中的“法”蕴含三个层次,它包括了公文写作前的充养法则,公文写作中对“理”、“辞”、“意”、“法”等概念关系的处理法则,以及具体的撰文法则。在前代的基础上,明代的公文理论形成了“积识”与“养气”的充养法则,“积识”指学识的积累,“养气”则是将学识融会消化的抽象过程,两者共同强调了前期积累的重要性。而在文法的第二个层面上,形成了“理”“辞”并重,“意”“法”相融的处理法则,在第三个层次中则是对具体的结构法、修辞格、常用写作方式的具体展现。三个层次由抽象走向具象,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明代公文的功用论,是明人围绕公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发挥,所形成的系列认知。公文的功能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公文的本职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功用;二是公文的辅助功能,主要表现为“明道”的功用。尤其是在“经济”功用的呈现上,明代通过大规模的公文汇编,利用公文经世致用的属性来承载文章报国的诉求,具有积极意义。总体而言,明代的公文理论已经呈现出了向现代理论过渡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对文种功能分化的诉求,语言系统的简洁化,结构程式的明晰化,对公文功用性能的重视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应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予以观照。

二、论公文语体的情感诉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公文语体的情感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二) 社会学习方法
        (三) 隐性教育方法
        (四) 价值澄清方法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六) 潜能激发方法
        (七) 心理治疗方法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面向立德树人的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挑战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家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一,家庭对社会的消极依附。
    第二,不断膨胀的家庭成员个人主义。
    第三,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职责边界模糊。
    第四,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抬高。
二、家庭的公私二重性与家庭教育的立德树人专长
    第一,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化教育。
    第二,家庭教育更顺利地联结着公共教育与自我教育。
    第三,家庭教育在教育协同机制中发挥着枢纽作用。
三、面向立德树人使命的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治理
    第一,为争取理解与支持而推动家庭与重要社会机构进行对话。
    第二,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位置。
    第三,推进以家庭价值为核心的家庭建设。
    第四,开展以家庭教育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

(3)从媒介场景到话语重构——网络影评的话语修辞策略与情绪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介场景与网络影评写作的类型化
二、“新民间”话语与网络影评的情绪表达
三、赛博狂欢与网络影评话语秩序的重构

(4)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官僚组织语言”研究
        二、关于“语言伦理”的研究
        三、国内外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研究现状启示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辨析:“官僚组织语言”与“语言伦理”
    第一节 “官僚组织语言”的概念界定
        一、“官僚组织”的定义
        二、“官僚组织语言”的内涵
    第二节 官僚组织语言的特征
        一、正规化的“书面语言”
        二、严谨性的“权威话语”
        三、强势性的“独白话语”
        四、矫饰性的“秘密语言”
    第三节 “语言伦理”内涵与公共行政领域的“语言伦理”
        一、“语言伦理”概念的内涵
        二、公共行政领域的“语言伦理”原则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第一节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具体表现
        一、言则不统一:违背“语言规则合乎可理解性”
        二、言实不统一:违背“事实陈述合乎真实性”
        三、言德不统一:违背“合乎伦理道德正当性”
        四、言意不统一:违背“目的意图合乎公共性”
    第二节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基本结构”的因素
        二、官僚组织的内部性因素
第四章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的辩护理由及质疑
    第一节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的辩护理由
        一、以“高尚目标”为辩护理由
        二、以“科学理性”为辩护理由
        三、以“职业秘密”为辩护理由
    第二节 对官僚组织语言伦理问题辩护理由的质疑
        一、对以“高尚目标”为辩护理由的质疑
        二、对以“科学理性”为辩护理由的质疑
        三、对以“职业秘密”为辩护理由的质疑
第五章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潜在危害及其规避思路
    第一节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潜在危害
        一、破坏“语言功能”
        二、导致“问责困难”
        三、掩盖“行政脏手”
        四、侵蚀“政府合法性”
        五、引发“道德错位”
    第二节 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的规避思路
        一、价值层面:以语言伦理原则引导官僚组织话语转型
        二、现实层面:寻求合理正当的制度规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1 国内研究述评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文
        2.1.2 公文写作
        2.1.3 公文写作要素
        2.1.4 公文文本质量
    2.2 理论基础
    2.3 小结
第3章 公文实践中的问题与公文文本质量的关系
    3.1 公文实践状况调查
        3.1.1 调查方案
        3.1.2 调查实施
        3.1.3 调查结论
    3.2 从公文质量角度看公文实践中的问题
        3.2.1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2.2 “朝令夕改”
        3.2.3 “有法不依、有令不行”
        3.2.4 文件过度解读
        3.2.5 “红头文件
        3.2.6 公文文风不良
    3.3 小结
第4章 从公文写作角度看公文实践中诸多问题产生原因
    4.1 从公文写作系统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4.1.1 从文本系统角度看公文写作实践问题
        4.1.2 从发文系统角度看公文实践中问题存在之原因
    4.2 从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4.2.1 在公文写作语用活动中主客体的对立表现
        4.2.2 主客体对立的解决之道即主客体的统一
    4.3 从公文写作矛盾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4.3.1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4.3.2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4.4 从公文写作语境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4.4.1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
        4.4.2 忽视情景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4.4.3 忽视篇内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4.4.4 忽视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
    4.5 从公文写作规律论看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4.5.1 从定向性规律看
        4.5.2 从转化性规律看
        4.5.3 从实践性规律看
        4.5.4 从创新性规律看
        4.5.5 从历时性与共时性规律看
        4.5.6 从对立统一规律看
    4.6 小结
第5章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与框架
    5.1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
    5.2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框架
    5.3 小结
第6章 公文写作的主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6.1 写作主体
        6.1.1 “大主体”(发文机关)
        6.1.2 “中主体”(领导或领导群体)
        6.1.3 “小主体”(文秘写作人员)
    6.2 收文主体
        6.2.1 收文主体的特点
        6.2.2 收文主体的公文写作理念
        6.2.3 收文主体在公文写作中的控制措施
    6.3 小结
第7章 公文写作的客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7.1 揭示客体
        7.1.1 公文所揭示的客体的作用
        7.1.2 作为文本所揭示的客体的条件
        7.1.3 作为文本已揭示对象的控制
    7.2 公文文本客体
        7.2.1 公文文种
        7.2.2 公文格式
        7.2.3 公文主旨
        7.2.4 公文材料
        7.2.5 公文结构
        7.2.6 公文语言
        7.2.7公文文风
    7.3 小结
第8章 公文写作的语境要素分析及控制
    8.1 语境概述
    8.2 公文写作语境的类别
    8.3 语境对公文写作的制约
    8.4 公文语境失误的控制措施
        8.4.1 篇内语境语用失误之对策
        8.4.2 情景语境语用失误对策
        8.4.3 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之对策
        8.4.4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之对策
    8.5 小结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9.1.1 主要观点
        9.1.2 创新之处
        9.1.3 本文的不足之处
    9.2 研究展望
附录: 公文写作调查问卷
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6)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民间文化概念界定
    (三)新文学史中的民间文化资源
一、乡风民俗的还原与新变
    (一)古朴奇特的物质民俗
    (二)驳杂浩繁的礼仪民俗
    (三)凋敝激荡的节日民俗
    (四)汲古出新的艺术民俗
二、乡贤文化的抽茧式重塑
    (一)扞卫“逝去的一代”的价值理性
    (二)锻造“乡村能人”的目的理性
    (三)沐浴时代风气的“文化英雄”
三、民间信仰的蚕蜕式再建
    (一)打造新土地崇拜
    (二)承继祖先崇拜
    (三)掘进神秘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威尔斯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威尔斯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翻译过程描述
    第一节 译前准备
        一、译前材料分析
        二、译前实践准备
    第二节 译文构建
    第三节 译文加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威尔斯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翻译案例分析
    第一节 俄语词汇汉译策略
        一、专业词汇的翻译
        二、词类转换和反面着笔
        三、名词第二格多级串用的翻译
    第二节 俄语句子汉译策略
        一、带который的定语从属句翻译
        二、带если的条件从属句翻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威尔斯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翻译实践总结
    第一节 翻译心得
    第二节 翻译工作对译者的要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术语表
附录二 :原文及译文
致谢

(8)试论通知语体的修辞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准确
    (一)准确运用语气
    (二)词语表意准确
    (三)句义表意准确
    (四)恰当使用修辞格
二、明晰
    (一)主旨明确、清晰
    (二)词语的意义明晰
    (三)句式表意明晰
    (四)语篇结构明晰
三、规范
    (一)格式相对固定
    (二)组织结构相对固定
    (三)习惯用语相对稳定
四、结语

(9)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研究 ——以近十一年公文中出现的流行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语料说明
    0.4 研究方法
1 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1.1 流行语的内涵
        1.1.1 流行语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
        1.1.2 流行语的特征
    1.2 流行语与其他词语的关系
        1.2.1 流行语与新词语的关系
        1.2.2 流行语与高频词语的关系
        1.2.3 流行语与网络用语的关系
        1.2.4 流行语与俚语的关系
2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2.1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数量表现
    2.2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领域范围
    2.3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来源途径
        2.3.1 国家政治举措
        2.3.2 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
        2.3.3 网络热门话题
        2.3.4 名人话语
        2.3.5 流行作品
    2.4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特点
        2.4.1 表义明确清晰
        2.4.2 内涵高度概括
        2.4.3 风格庄重典雅
3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语言特色
    3.1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词长分布
    3.2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构成材料
    3.3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结构形式
        3.3.1 词
        3.3.2 短语
        3.3.3 流行语模
    3.4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主要构成方式
        3.4.1 缩略
        3.4.2 比喻
        3.4.3 仿拟
    3.5 公文语言中流行语的语义表现
        3.5.1 本义的沿用
        3.5.2 新义的派生
4 公文语体选用流行语的原因
    4.1 满足公文的语体要求
    4.2 契合公文的交际效果
    4.3 实现公文的管理功能
5 公文语体选用流行语的原则
    5.1 选词的原则
        5.1.1 选择规范化的流行语
        5.1.2 选择富有生命力的流行语
        5.1.3 选择积极意义的流行语
    5.2 使用的原则
        5.2.1 需要的原则
        5.2.2 适度的原则
        5.2.3 准确的原则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明代公文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公文理论与文章学理论、文学理论间的关系
    三、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四、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框架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从实践中呈现的理论特征
    第一节 对前代公文大家的关注
        一、贾谊公文“恺而切”
        二、陆贽公文“婉而庄”
    第二节 明代公文理论的关键词
        一、关键词:“体”
        二、关键词:“法”
        三、关键词:“经济”
        四、关键词:“道”
    第三节 明代公文理论的新特点
        一、呈现微观化的研究视角
        二、对公文本质属性的挖掘
第二章 明代公文理论的分期
    第一节 洪武至天顺(1368—1464):明代公文理论的政教论时期
        一、明道与宗经
        二、语体与文体
    第二节 成化至隆庆(1465—1572):明代公文理论的本体论时期
        一、心学兴起与公文本体论
        二、文学流派与公文文法论
    第三节 万历至崇祯(1573—1644):明代公文理论的新变与完善期
        一、实学思潮下的公文实用观
        二、理论研究的精细化
第三章 明代公文的文体理论研究
    第一节 明代公文的辨体理论
        一、公文文种与非公文文种的区分
        二、公文文种之间的区分
        三、公文辨体理论呈现的特点
        四、公文辨体理论发展的诱因与影响
    第二节 明代公文的语体理论
        一、简明:对公文繁涩之病的打压
        二、质朴:对公文用语的去文学化
        三、务实:对公文虚浮之病的控制
        四、公文语体理论与公文实践的交互关系
    第三节 明代公文的风格理论
        一、因体而异:“体格明则规矩正”
        二、因人而异:“诸家有材气之别”
        三、因时而异:“文章与时高下”
        四、对热门文种风格认知的形成
        五、公文风格论的附属性质
第四章 明代公文的文法理论研究
    第一节 “积识”与“养气”的基础充养法则
        一、“积识”法
        二、“养气”法
    第二节 “学法秦汉”与“学法唐宋”的文论法则
        一、秦汉派与字句修辞法
        二、唐宋派与篇章布局法
        三、“理”“辞”并重与“意”“法”相融
    第三节 依托于公文评点的绳墨法则
        一、结构法
        二、修辞格
        三、常用写作方法
    第四节 明代公文文法论发展的因与果
        一、对前代理论的延续
        二、科举取士的刺激
        三、公文文法论呈现的特征
第五章 明代公文的功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公文的“经济”功用
        一、公文“经济”观的普及
        二、实用是“经济”功用的核心
        三、公文救国的诉求
        四、公文“经济”功用呈现的特征
    第二节 公文的“明道”功用
        一、从文道关系看公文“明道”
        二、公文“明道”的方式
        三、公文“明道”与其他理论间的关系
结语:明代公文理论的发展与局限
    第一节 明代公文理论向现代理论的过渡
        一、文种功能的分化诉求
        二、语言系统的简洁化
        三、结构程式的明晰化
        四、对公文功用性能的重视
    第二节 明代公文理论的局限性
        一、文人化色彩过于浓重
        二、理论体系缺乏稳定性
        三、理论倡导者与推行者身份的错位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论公文语体的情感诉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面向立德树人的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挑战与治理[J]. 余清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从媒介场景到话语重构——网络影评的话语修辞策略与情绪表达[J]. 周旭. 电影新作, 2020(03)
  • [4]官僚组织语言的伦理问题研究[D]. 李进华. 深圳大学, 2019(12)
  • [5]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D]. 孙峻华. 南京大学, 2019(08)
  • [6]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D]. 常优. 湖北大学, 2019(05)
  • [7]《威尔斯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汉译实践报告[D]. 富晗姝.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试论通知语体的修辞特点[J]. 于南.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7(05)
  • [9]公文语言中的流行语现象研究 ——以近十一年公文中出现的流行语为例[D]. 刘家玮.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10]明代公文理论研究[D]. 肖虹.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论公文的情感诉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