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89c52为核心的智能水分测试仪

以89c52为核心的智能水分测试仪

一、以89c52为核心的智能水分测试仪(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麟[1](2020)在《水田双向修筑埂机180°自动转向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人民主要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种植在全国粮食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筑埂可以实现水田漫灌,为水稻生长提供大量水分。与人工筑埂相比,机械筑埂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国内筑埂机械发展仍不成熟。例如无法对地头拐角处田埂进行修筑,东北农业大学研制的水田双向修筑埂机虽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但其筑埂部件在180°转向过程中具有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水田双向修筑埂机工作模式切换的效率,减轻作业劳动强度,提高转向过程稳定性,设计一种可遥控转向的180°的自动转向系统,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关键结构参数、电动缸伸缩速度以及控制系统硬件的选型。结合田间相关试验验证其灵敏度、功能性和实用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180°自动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为实现水田双向修筑埂机180°转向过程的自动化,设计并阐述180°自动转向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转向系统的转向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出电动缸伸长速度与转向时间的关系式;通过力学分析得到转向驱动电机理论输出扭矩,并对电动缸及其配件进行选型;求出电动缸伸长速度随转向时间变化曲线,为控制程序编写提供理论支撑。(2)自动锁紧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结合180°自动转向系统工作原理,根据棘爪棘轮原理对锁紧部件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具有自动锁紧与遥控解锁功能,并阐述其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卡扣销及锁销直径等主要结构参数,使其具有足够强度,保证筑埂机能够正常进行前行与倒行两种作业模式;通过理论分析对自动锁紧机构的解锁驱动电机进行选型,使其满足解锁动力要求。(3)控制系统的设计将控制系统分为硬件与软件两部分,分别确定设计方案,使控制系统具有可遥控筑埂部件进行自动转向与解锁功能和信息反馈功能,并对控制系统各元件进行选型。阐述电动缸调速原理,提取电动缸伸长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数据,结合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制定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并编写相应的控制软件程序,有效实现远程遥控自动转向、解锁及接收反馈信息功能。(4)田间自动转向试验与筑埂性能试验为检测180°自动转向系统性能与控制系统稳定性,进行自动转向试验,结果表明转向过程平稳,解锁与自动锁紧过程流畅,控制系统反应灵敏,数据传输准确。分别进行前行与倒行两种作业模式,作业速度为1.6km/h和2.3km/h的3次筑埂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前行作业与倒行作业对田埂各测量指标无明显影响,田埂高度、埂顶宽度、田埂坚实度和取土后沟槽深度均满足农艺要求。作业速度越快,田埂同一位置的坚实度越低,埂顶坚实度平均值均不低于1029k Pa,埂底两侧坚实度平均值均不低于1688k Pa。

刘坤[2](2019)在《玉米精量播种装置排种性能电容法检测机理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吸式玉米精量播种机排种性能的实时、高精度监测是节约良种、提高产量,实现高速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合理设计电容传感器极板结构,研究电容脉冲信号处理算法,针对传感器非线性进行校正补偿,对提高排种性能检测精度,保证播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建模仿真及算法研究等技术,对播种机排种性能检测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1.以电场频率、玉米种子含水率、温度及玉米种子容重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玉米种子介电特性的影响。得出容重、电场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安全含水率范围内,温度对玉米种子介电特性的影响较小;随含水率增加,温度对介电特性的影响加剧。含水率一定,不同温度下,随频率升高,介电常数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综合试验结果,选定电场频率为12Hz。2.针对单片式叉指电极结构在高速播种检测中非线性强、电场强度低问题,利用高速摄像分析不同排种轴转速下玉米种子的投种位置。基于Maxwell静电场仿真分析,确定单片式E型正交叉指电容极板结构。基于Matlab分析极板结构参数的约束范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极板结构参数的优化组合。3.针对单粒玉米种子穿过电容极板产生的微小电容增量(pF级),采用专用集成微小电容芯片PCAP01-AD设计微小电容检测电路。通过台架试验采集电容脉冲信号,分析波形特征,利用EMD分解的IMF分量优化小波阈值滤除基线漂移扰动,获得保留原有信号特征的平滑曲线;应用二阶导数寻峰处理算法,准确定位出单峰、重叠峰、弱峰及漏播段。经试验验证,排种性能检测精度100%。4.通过气吸式两行玉米精量播种机,基于电容传感器排种性能检测系统进行室外试验及电容传感器静态测试试验,确定播种量真实值与检测值之间的非线性问题。基于GA-RBF神经网络校正法构建电容传感器非线性校正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快速优化网络结构参数,解决RBF神经网络学习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问题,其相对误差小于±1%。经播种量检测试验验证,检测精度均超过99.57%。5.设计玉米精量播种机可视化监测系统,以触摸式终端机为上位机,通过无线通信,实现与下位机的控制及检测数据传输。上位机人机界面可实现机车行驶数据、播种量、重播率、漏播率及导种管空堵异常报警等排种性能参数和排肥性能参数的显示及数据库调用功能。经田间试验验证,各行检测精度不低于99.37%;重播率及漏播率检测结果与真实值最大相差0.3%;异常情况报警准确率100%,且报警延迟距离不超过1.2米。

姜鑫铭[3](2017)在《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黑土的自然肥力高,适合农业生产,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传统农业生产以精耕细作模式为主,农机具多次进地作业,对土壤扰动频繁;耕地每年有近7个月的时间处于裸露休闲状态,风蚀水蚀现象严重;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因此,预防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蓄水保墒、节本增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风蚀水蚀等优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环节是作物残茬覆盖和免耕播种作业,精密排种器作为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其在免耕播种作业时性能的优劣决定着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与普通播种机相比,免耕播种机的作业环境更恶劣,地表不平度和作物秸秆、残茬都会引起播种机振动,尤其在高速精密播种时,振动对精密排种器的影响更加显着。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机振动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设计相应的减振工作部件减小免耕播种机振动,提高播种质量。(1)通过对比试验,测试指夹式排种器在链传动和电机驱动两种情况下,所受到的振动情况,并比较两者的播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通过土槽测试的方法得出播种单体作业时的振动特性,包括振动加速度和频率。根据试验数据,设计了一种振动测试试验台,可模拟免耕播种机田间作业工况,并对振动条件下指夹式排种器的作业性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振动频率与振动幅值均对播种合格指数与漏播指数有显着影响,排种器振动频率对播种合格指数的影响较排种器振动幅值对播种合格指数影响显着;排种器振动频率对播种漏播指数的影响较排种器振动幅值对播种漏播指数的影响显着。台架试验可为后续减振装置设计提供参考。(2)提出一种免耕播种机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方法,并设计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应用PVDF压电薄膜制作免耕播种机限深轮胎面形变传感器,实时监测播种单体的对地压力,间接计算出开沟器的实际开沟深度,当与目标深度不一致时,系统通过控制空气弹簧增加或减小播种单体对地压力,达到减小振动、控制播深、提高播种质量的目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在播种机作业速度为58 km/h时,播深合格率达到91%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7 km/h时播深合格率最高;振动加速度平均减小30%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7 km/h时减小幅度最大;振动频率平均减小24%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6 km/h时减小幅度最大;振幅平均减小30%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7 km/h时减小幅度最大。可以看出,在高速作业时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被动式仿形机构。(3)设计一种免耕播种机秸秆切割防堵装置,采取主被动结合的切割方式和组合刀片式结构,每个防堵装置在3个平面内安装切割刀具。其中两侧的刀具采取被动旋转作业,位于中间的刀具采取主动旋转作业,作业时可对秸秆(根茬)进行有支撑切割作业,提高切断率、降低功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对秸秆(根茬)切断率的显着性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主动刀盘转速、刀片回转半径、机具前进速度;对单把刀片功率消耗的显着性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主动刀盘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刀片回转半径。在保证秸秆(根茬)切断率为95%以上的前提下,由Design-Expert软件预测出秸秆(根茬)切断率与单把刀片功率消耗的最佳因素组合为前进速度2.1 m/s、主动刀盘转速120 r/min、刀片回转半径200mm。根据最佳参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由最佳工作参数组合得到的秸秆(根茬)切断率平均值为95.3%,单把刀片功率消耗平均值为145.2 W。(4)研制一种免耕播种机远程播种性能监测系统,包括播种监视子系统、排种检测子系统、GPS定位子系统和远程服务器等四部分。以GPS接收器作为漏播、重播位置采集器,GPRS DTU模块作为远程传输工具,STM3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PVDF压电传感器为监测元件。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播种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将播种质量信息数据的远程传输,远程服务器程序实现数据接收、存储、查询、统计、分析、处理和报警等功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远程播种性能监测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地监测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对播种量检测精度为97.4%,漏播检测精度为96.1%,重播检测精度为95.9%,并且实现了播种质量信息位置的精确定位。(5)对2BMZ-4型宽窄行免耕播种机进行改进设计,并进行整机田间试验,考察免耕播种机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秸秆切割防堵装置和远程播种监测系统的实际工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BMZ-4型宽窄行免耕播种机具有较好的作业性能。上述工作为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李洪莉[4](2014)在《基于容重的玉米水分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国家粮食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粮食干燥控速模型及智能系统的研究”(编号:20133001)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适用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贮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编号:201003077)的部分内容。粮食的收购、安全储藏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粮食收购、储藏的过程中,容重和水分是两个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的容重检测仪器为人工操作,费工费时,不能实时检测干燥过程中粮食的容重。另外,通过干燥设备降低粮食中的水分含量是粮食安全储藏的重要步骤。目前的粮食水分在线检测装置精度低,实时性差,不能很好地实时检测干燥过程中粮食的水分。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将玉米容重与水分之间的关系应用于水分检测,开发一套基于容重的玉米水分在线检测装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玉米水分与容重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证基于容重的玉米水分在线检测装置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在干燥热风温度30℃、40℃、50℃、60℃下,风速为0.7m/s,1.1m/s,1.3m/s时,对玉米进行烘干试验。结果表明,风温对玉米水分与容重的关系有显着性影响,但风速对其关系影响不显着;利用Matlab进行曲线拟合,得了玉米容重关于水分与干燥温度的回归方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通过计算得到玉米水分预测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871。2、研制开发了一套基于容重的玉米水分在线检测装置,并制造了一台可同时测量容重和水分的实验样机。并将其与改进前的样机进行对比,改进后装置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得到了显着的提高。该装置可同时检测干燥过程中玉米的容重与水分,判定玉米等级,它包括排粮机构和自动称重机构。该机构机械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可连续运转。3、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核心开发了一套硬件电路。主要包括电源模块电路、单片机模块电路、称重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和串口通信电路。采用ICL7650及AD620芯片对称重传感器信号进行了放大,并通过TC9400芯片进行了模数转换,实现重量的采集。4、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一套基于VISA串口通信的系统工作软件。包括容重计算子程序、含水率计算子程序和数据显示与存储子程序,实现了实时检测干燥过程中玉米的容重、等级及水分,并可实时显示及存储;采用Keil C51编写了单片机与LabVIEW串口通信程序,实现单片机与LabVIEW之间的数据传输。5、在完成任务了系统硬件设计、控制电路调试、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对水分在线检测装置进行了实际应用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了在玉米干燥过程中实时自动测量容重及水分,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容重检测误差在±3g以内,可以用于容重的测定;通过水分预测模型得到的水分的绝对误差最大2.5%,最小误差为0.1%。在检测精度要求较低时,该装置可作为干燥机出口处水分在线检测装置。

谢玉芳[5](2014)在《荧光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绿色食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而食品中的各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等,都会污染食品,使人体引起严重疾病。因此,建立一种食品中病原菌检测的简单、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防止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基于目前对免疫纳米磁珠和量子点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本文设计了基于荧光分光光度原理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标记病菌的纳米量子点发射荧光光强值,来间接检测病菌含量。本文设计的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光学、电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知识,通过硅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电路,实现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信号放大和滤波送到A/D转换器,再经单片机系统处理,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实现病菌的实时检测与显示,并可实现超限报警功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系统光路模块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系统光源,通过G0606M-I光敏二极管光电转换后,由I/V电路得电压信号;(2)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系统。包括STC89C52单片机、光电转换模块、电压信号处理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扫描模块和报警电路模块等;(3)采用C51语言编写系统软件程序。包括主程序、A/D转换子程序、键盘扫描子程序、液晶显示子程序、报警子程序、数据处理子程序等;(4)对系统进行软硬件联调和优化设计。利用Keil uVision2单片机程序调试软件实现C51程序的编译,应用Proteus单片机仿真软件,结合生成的hex程序,进行系统软硬件仿真与联调,对系统元件参数进行改进和优化,得到系统最终设计方案;(5)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利用量子点代替标记的病菌,进行荧光检测,得出在103106CFU/mL菌液浓度范围内的“U—lgN”(电压—菌落对数)的线性数学模型,通过相关性验证,表明该模型可行。经过软硬件的调试与系统测试,本文设计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系统能够实现食品病菌检测、计算、比较、显示和超限报警等功能,达到预期目标。

王建平[6](2013)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棉花水分检测仪的研究》文中认为为实现棉花水分的智能化检测要求,设计了一种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核心的棉花水分检测仪,介绍了仪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及调试。通过选择合适电路元件,改进设计方法,该检测仪满足棉花水分智能化检测的可靠性、快速性、稳定性要求。

王亚男[7](2013)在《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细农业”的中心思想是根据田间农作物各要素的实际需求信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收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信息获取与传输技术是整个“精细农业”体系中研究较少的领域,然而通过传感器和单片机进行数据测量与存储在国防、工业、农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发展;GPRS的发展给数据采集系统传输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基础之上,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与管理中信息获取技术相对落后以及数据采集效率较低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了GPRS成熟的无线通讯技术,设计研究了一种能够对田间的多种属性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多种数据的融合、并对获取信息进行无线传输和处理的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本文提出一种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现代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的集成,研究开发了一种农田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本系统是集现代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多功能的远距离无线农田数据监控系统,可满足农田各项信息远距离监测的需要。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主要包括土壤墒情采集模块,自动气象站模块、GPRS无线模块以及计算机监控中心模块四部分。本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现场的各类影响因子(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环境温湿度等)进行全天候的实时不间断的监测,同时能将这些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到计算机监控中心进行存储、分析等功能。本系统的设计研究为农业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农田管理和进行正确的农田决策提供了数据的支持,推动了“精细农业”的发展。该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的相关理论,为农田信息的预测预报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农业的生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领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本文在构建无线远程农田数据监控系统时,考虑将土壤墒情信息和农田环境气象信息同时采集,并将两部分信息分别使用土壤墒情信息采集模块和气象站模块进行采集存储,最后统一使用数据采集器经无线模块传输到GPRS网络。(2)该系统将GPRS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农田信息的传输领域。GPRS网络与Internet的无缝连接,实现了办公室工作人员不用到现场就可以获取到田间信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农田管理决策能力。(3)本系统是在农田中运行的,因此在供电方式上选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的形式。若系统处于阳光较为充足时,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太阳能支持负载运行并存储电能;若系统处于晚上或阴雨天时,蓄电池供电支持负载运行。该种组合式供电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石超[8](2012)在《新型干燥机测控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和主从工作模式设计系统.选择自制的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实现水分测量;利用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设计温度补偿电路;采用AT89C2051单片机设计信号采集电路,实现水分、温度信号的采集.整个干燥机系统还包括显示、报警和控制电路,可与PC机相连,实现统一管理,扩大了组合系统应用范围.

汪溢[9](2010)在《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文中提出木材含水率的检测是木材加工前的一道重要工序。目前我国国内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现状是自动化程度较低,测试精度不高,人为误差较大等。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款智能化的木材含水率测试仪来提高木材含水率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测试精度、减少人为误差。本文介绍了木材含水率检测的多种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从中选取了电导法作为本论文木材含水率的测量方法。根据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明确设计任务,确定硬件电路设计结构,软件程序设计,进行软、硬件联调,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研制。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控制系统是以AT89C55为核心的微控制器。根据控制要求,研制了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整个硬件电路,包括含水率测量电路、温度补偿电路、以及单片机控制电路等。在含水率测量电路中,主要研究了测量木材电阻的前置电路,将普通桥式电路加以改进,对改进后的电路做了实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设计制作了了电子开关电路,将普通的场效应管开关电路做了改进,对改进后的场效应管开关电路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下建立传递函数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改进后的场效应管开关电路与普通场效应管开关电路的仿真结果。对控制系统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运用C语言,在KEIL软件下编写了程序,包括系统主程序、数据采集程序、数据处理子程序、温度子程序等模块程序等,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制作了智能木材含水率检测仪的实验系统。为了验证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对木材含水率的检测精度,本论文分别采用本课题的实验系统和称量法对不同树种的木材做了测量实验,将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木材含水率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了本仪器的测量误差符合测试精度要求的结果。

朱亚东[10](2009)在《谷物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粮食水分检测是粮食行业的一个重要检测环节,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几十年来,通过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由于水分检测影响因素较多,现有的水分仪在处理数据时,普遍存在考虑因素单一,忽视一些次要因素影响等缺点,所以,在检测精度及重复性上一直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以往水分检测技术的不足,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尝试,为水分检测技术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分析现代各种水分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选择了结构简单、响应时间短、灵敏度较高、适合于在线和动态测量的电容测量法。(2)论述了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和类型,通过比较选择了适合测量粮食水分的同芯柱形电容传感器,并进行了电容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同时对各种电容检测方法分析比较,设计了适合于粮食水分检测的电容检测电路。(3)以AT89C51型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信号接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配套的电容转换集成电路、A/D转换模块、LED显示模块、稳压电源、振荡电路、复位电路等。(4)在uVision3开发平台下用C语言编写了单片机程序,并利用Proteus软件模拟仿真。(5)制作了水分检测所用的样本,并对数据采样方案进行设计。(6)通过采样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水分与电压、温度、紧实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水分检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设计完成的谷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现湿度在线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满足一定的测量要求。

二、以89c52为核心的智能水分测试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89c52为核心的智能水分测试仪(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田双向修筑埂机180°自动转向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 农艺要求
    1.5 技术路线
2 180°自动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2.1 转向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2.2 转向机构运动学分析
    2.3 转向机构受力分析
    2.4 转向机构执行元件选型
        2.4.1 电动缸
        2.4.2 电动机
        2.4.3 驱动器
        2.4.4 蓄电池
    2.5 电动缸伸长速度求解
    2.6 本章小结
3 自动锁紧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3.1 自动锁紧机构结构及工作原理
    3.2 自动锁紧机构关键参数确定
    3.3 自动锁紧机构解锁部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设计
    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4.2 控制系统模块设计
        4.2.1 单片机主控制模块
        4.2.2 执行模块
        4.2.3 电源模块
        4.2.4 位置采集模块
        4.2.5 人机交互模块
    4.3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4.3.1 单片机主控制程序
        4.3.2 蓝牙无线通信APP设计
    4.4 电动缸调速原理
    4.5 本章小结
5 田间试验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准备
    5.3 自动转向试验
    5.4 筑埂性能试验
        5.4.1 试验因素及性能指标选取
        5.4.2 田间筑埂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玉米精量播种装置排种性能电容法检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精量播种机排种性能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玉米种子介电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电容传感器极板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脉冲信号滤波去噪-寻峰处理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5 传感器非线性校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玉米种子的介电特性研究
    2.1 玉米种子介电特性的评定指标
        2.1.1 电容量C和介电常数ε'
        2.1.2 介电损耗ε''
        2.1.3 介电损耗角正切tandδ
    2.2 影响玉米种子介电特性的主要因素
        2.2.1 电场频率f
        2.2.2 玉米种子含水率M
        2.2.3 温度T
        2.2.4 玉米种子容重ρ
    2.3 介电特性评定指标测定
        2.3.1 试验材料
        2.3.2 仪器设备
        2.3.3 样品的制备
    2.4 试验方法
    2.5 试验样品的含水率及容重
        2.5.1 试验样品的含水率
        2.5.2 各含水率下试验样品的容重
    2.6 结果与分析
        2.6.1 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2.6.2 温度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2.6.3 频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单片式E型正交叉指电极电容传感器极板结构设计
    3.1 单片式矩形叉指电极检测原理分析
        3.1.1 单片式双矩形电极检测原理
        3.1.2 单片式矩形叉指电极的检测原理
    3.2 电容传感器极板结构设计
        3.2.1 极板结构的设计方案
        3.2.2 单片式E型对置叉指电极结构
        3.2.3 单片式E型正交叉指电极结构
    3.3 基于Maxwell的电容传感器静电场仿真分析
        3.3.1 基于Solidworks的电容传感器三维结构构建
        3.3.2 基于Maxwell的静电场仿真分析
    3.4 极板结构参数的约束条件
        3.4.1 极板总长度L
        3.4.2 矩形电极极板尺寸
        3.4.3 电极对数N
    3.5 极板结构参数的优化试验
        3.5.1 主要评定指标
        3.5.2 试验材料及仪器
        3.5.3 试验设计及方案
        3.5.4 试验方法
        3.5.5 试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EWT滤波-二阶导数寻峰的电容脉冲信号处理算法
    4.1 电容脉冲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4.1.1 采集系统总体结构
        4.1.2 微小电容检测电路
    4.2 电容脉冲信号采集试验
        4.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4.2.2 试验方法
        4.2.3 试验结果分析
    4.3 电容脉冲信号特征分析
        4.3.1 噪声干扰特征
        4.3.2 峰型特征
        4.3.3 漏播波形特征
        4.3.4 重叠峰特征
    4.4 电容脉冲信号的滤波去噪处理
        4.4.1 滤波去噪方法确定
        4.4.2 基于小波变换滤波去噪
        4.4.3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法
        4.4.4 基于经验的小波变换(EWT)滤波去噪法
    4.5 电容脉冲信号的寻峰处理
        4.5.1 导数寻峰法
        4.5.2 单峰及弱峰的导数寻峰比较
        4.5.3 重叠峰的导数寻峰比较
        4.5.4 二阶导数寻峰的仿真分析
    4.6 重播、漏播及导种管空堵的判别
        4.6.1 重播的判别
        4.6.2 漏播的判别
        4.6.3 导种管空堵的判别
    4.7 基于EWT滤波-二阶导数寻峰处理的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GA-RBF神经网络的电容传感器非线性校正
    5.1 排种性能检测系统室外试验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1.4 试验结果
    5.2 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5.2.1 电容传感器静态测试
        5.2.2 静态非线性性能指标
        5.2.3 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分析
    5.3 基于正交多项式求解的反拟合非线性校正
        5.3.1 反拟合法的校正原理
        5.3.2 反拟合法非线性校正算法
        5.3.3 非线性校正的仿真分析
    5.4 基于GA-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校正
        5.4.1 RBF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5.4.2 遗传算法GA
        5.4.3 基于GA-RBF神经网络校正原理
        5.4.4 基于GA-RBF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5.5 播种量检测试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6 玉米精量播种机监测系统设计
    6.1 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6.1.1 触摸式终端机
        6.1.2 无线通信传输
        6.1.3 GPS模块
        6.1.4 下位机
        6.1.5 电容传感器的材料选择及装配
    6.2 系统软件设计
        6.2.1 系统软件流程图
        6.2.2 通信协议
        6.2.3 上位机终端人机界面
    6.3 田间试验
        6.3.1 试验目的
        6.3.2 试验条件
        6.3.3 试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1.2.1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1.2.2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发展
    1.3 免耕精确播种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
        1.3.2 精密播种技术
        1.3.3 破茬防堵技术
        1.3.4 播种监测技术
    1.4 现有精确播种技术存在的不足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排种器振对播种质量的影响规律
    2.1 传动方式对排种器播种质量影响研究
        2.1.1 试验条件与方法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播种单体工作振动特性测试
        2.2.1 试验条件与方法
        2.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 排种器振动台架试验
        2.3.1 试验条件与方法
        2.3.2 试验设计与结果
        2.3.3 试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技术
    3.1 工作原理
    3.2 PVDF压电传感器应用模型分析
        3.2.1 PVDF传感器压电方程
        3.2.2 PVDF传感器模型
    3.3 系统总体方案
    3.4 硬件设计
        3.4.1 PVDF信号处理器
        3.4.2 振动监控器
        3.4.3 气压传动机构
    3.5 系统程序设计
        3.5.1 信号处理器程序
        3.5.2 振动监控器程序
    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3.6.1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试验
        3.6.2 系统响应时间
        3.6.3 田间性能试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秸秆切割防堵装置
    4.1 秸秆切割防堵装置设计
        4.1.1 结构及作业原理
        4.1.2 关键作业参数分析
        4.1.3 切割刀片参数设计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1 试验条件
        4.2.2 试验方法
        4.2.3 试验指标的测试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结果
        4.3.2 试验结果分析
        4.3.3 响应曲面法分析
    4.4 试验方案优化及验证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远程播种性能监测系统
    5.1 系统总体方案
        5.1.1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5.1.2 PVDF传感器检测策略
        5.1.3 GPS定位策略
        5.1.4 GPRS DTU模块通信策略
    5.2 硬件设计
        5.2.1 播种监视子系统
        5.2.2 排种检测子系统
        5.2.3 GPS定位子系统
    5.3 程序设计
        5.3.1 硬件驱动程序
        5.3.2 远程服务器程序
    5.4 试验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整机田间试验
    6.1 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
    6.2 2BMZ-4 型宽窄行免耕播种机结构特点
    6.3 田间试验
        6.3.1 试验条件
        6.3.2 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容重的玉米水分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粮食水分在线检测的研究概况
        1.2.2 容重检测仪的发展现状
        1.2.3 容重与水分相关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总体方案设计
第2章 玉米水分与容重关系的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试验步骤
    2.2 试验数据分析
        2.2.1 不同风温下玉米水分与容重的相关性研究
        2.2.2 不同风速下玉米水分与容重的相关性研究
    2.3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3.1 三因素预测模型的建立
        2.3.2 三因素预测模型的验证
        2.3.3 二因素预测模型的建立
        2.3.4 二因素预测模型的验证
    2.4 玉米含水率预测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械结构设计
    3.1 推板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3.1.1 推板装置机械结构
        3.1.2 推板装置稳定性测定
    3.2 排粮轮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3.2.1 排粮机构
        3.2.2 排粮机构稳定性测定
        3.2.3 自动翻转称重机构
        3.2.4 自动翻转称重机构稳定性测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件电路设计
    4.1 电源模块
    4.2 单片机模块
    4.3 看门狗电路
    4.4 称重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
        4.4.1 压力传感器
        4.4.2 信号放大电路
        4.4.3 V/F 转换电路
    4.5 串行通信模块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软件程序设计
    5.1 上位机程序设计
        5.1.1 软件开发环境
        5.1.2 上位机程序结构
        5.1.3 串口通信模块
        5.1.4 容重计算子程序
        5.1.5 含水率计算子程序
        5.1.6 数据存储模块
    5.2 下位机程序设计
        5.2.1 主程序设计
        5.2.2 串口通信模块
        5.2.3 压力频率采集程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性能试验
    6.1 称重传感器的标定
        6.1.1 零点处频率采集
        6.1.2 满量程处频率采集
        6.1.3 不同重量下的频率值
        6.1.4 标定方程的确定
    6.2 电机转速对排粮的影响
        6.2.1 重量最大值排序法
        6.2.2 重量平均值排序法
    6.3 系统性能测试
        6.3.1 试验装置
        6.3.2 试验方法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荧光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绿色食品与食品安全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技术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方案选择及基本原理
    2.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2 系统光路部分设计
        2.2.1 光源设计
        2.2.2 凸透镜、滤光片选择
        2.2.3 光敏元件选择
    2.3 放大电路设计
        2.3.1 放大芯片选择
        2.3.2 放大电路分析及相关参数计算
    2.4 A/D 转换电路
    2.5 液晶显示电路
    2.6 报警电路
    2.7 键盘电路设计
    2.8 单片机及开发语言部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硬件电路整体设计
    3.2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3.2.1 光电转换电路噪声分析
        3.2.2 前级放大电路
        3.2.3 次级放大电路
    3.3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设计
        3.3.1 A/D 转换电路
        3.3.2 液晶显示电路
        3.3.3 报警电路
        3.3.4 键盘输入电路
    3.4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5 电源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编程语言与软件开发工具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4.3 系统子程序设计
        4.3.1 A/D 转换程序设计
        4.3.2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4.3.3 报警程序设计
        4.3.4 键盘扫描程序设计
        4.3.5 被测物含量计算子程序
    4.4 基于 Proteus 的系统仿真
        4.4.1 信号放大电路 Proteus 仿真与调试
        4.4.2 单片机检测系统电路 Proteus 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5.1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5.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5.1.2 试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完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棉花水分检测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棉花水分检测仪的检测原理
2 总体设计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5 实验应用
6 结束语

(7)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章节的安排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
    2.1 系统的基本原理
    2.2 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2.2.1 系统功能需求
        2.2.2 系统性能要求
    2.3 与系统相关的支持技术
        2.3.1 传感器简介
        2.3.2 单片机的简介
        2.3.3 GPRS 技术的介绍
        2.3.4 自动气象站概述
3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3.2.1 系统整体架构方案
        3.2.2 无线传输方案
        3.2.3 太阳能供电系统方案
    3.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4 系统硬件的设计
    4.1 土壤墒情采集模块的设计
        4.1.1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
        4.1.2 单片机的选型
        4.1.3 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
    4.2 自动气象站模块的设计
        4.2.1 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确定
        4.2.2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确定
    4.3 GPRS 数据传输单元模块的设计
        4.3.1 GPRS 数据传输单元的选择原则
        4.3.2 GPRS 数据传输单元的功能
        4.3.3 GPRS 数据传输单元确定
        4.3.4 AT 命令
    4.4 独立太阳能供电系统的研究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设计的原则
    5.2 系统的工作流程
    5.3 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设计
    5.4 监控中心的设计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当前木材含水率检测的方法
    1.4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
第2章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总体方案
    2.1 引言
    2.2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研究的技术路线
        2.2.1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模块化设计
        2.2.2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模块的连接
    2.3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设计步骤
        2.3.1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功能及设计方案
        2.3.2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硬件、软件研制和调试
    2.4 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技术指标及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电路研究
    3.1 引言
    3.2 前置硬件电路模块的设计
        3.2.1 电桥的改进
        3.2.2 信号放大电路
        3.2.3 电子开关的研究
    3.3 单片机控制电路模块
        3.3.1 单片机的选取
        3.3.2 A/D模块
        3.3.3 人机对话模块
        3.3.4 串口通讯RS232C模块
    3.4 温度补偿模块
        3.4.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4.2 传统测温方法的误差分析
        3.4.3 改进后的温度检测电路
    3.5 硬件抗干扰研究
        3.5.1 系统误差分析
        3.5.2 硬件抗干扰
    3.6 系统PCB设计与制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软件研制
    4.1 引言
    4.2 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软件设计
        4.2.1 系统主程序
        4.2.2 数据采集程序模块
        4.2.3 数据处理子程序
        4.2.4 温度补偿子程序
        4.2.5 串行通讯模块
        4.2.6 中断模块
    4.3 软件抗干扰电路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电阻测量电路实验及分析
    5.3 场效应管开关电路仿真及分析
    5.4 总体硬件电路的测量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谷物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粮食中的水分
    1.2 水分检测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粮食水分测量方法
        1.4.1 直接法
        1.4.2 间接法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第二章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2.1 电容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
        2.1.1 电容传感器的特点
        2.1.2 电容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2.2 电容传感器的类型和选择
        2.2.1 平行极板结构
        2.2.2 同芯柱型结构
        2.2.3 同面散射场结构
    2.3 湿度传感器测量理论分析
    2.4 湿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度传感器的硬件设计
    3.1 电容检测方法
        3.1.1 振荡器式
        3.1.2 电桥电路法
        3.1.3 运算放大电路
        3.1.4 谐振电路
        3.1.5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3.1.6 DC 充/放电检测
    3.2 电容检测电路的比较和选择
    3.3 系统的总体结构
        3.3.1 系统主控制器的选择
        3.3.2 系统的组成
        3.3.3 系统的功能特点
    3.4 系统的硬件设计
        3.4.1 CAV414
        3.4.2 单片机的选择
        3.4.3 A/D 转换电路
        3.4.4 LED 显示
        3.4.5 稳压电源电路
        3.4.6 振荡电路
        3.4.7 复位电路
    3.5 实物接线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度传感器的软件设计
    4.1 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
        4.1.1 开发语言的选择
        4.1.2 uVision3 开发平台
        4.1.3 程序模块设计
    4.2 Proteus 与单片机实时动态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分检测数据采样及处理
    5.1 水分检测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
    5.2 样品数据采集装置及仪器
    5.3 样品数据的采集
        5.3.1 调节样品水分
        5.3.2 水分检测装置检验
    5.4 采样数据处理
        5.4.1 粗大误差的剔除
        5.4.2 有效数字和数字修约
        5.4.3 水分检测数据的处理
    5.5 水分检测数据分析
        5.5.1 水分-电压关系
        5.5.2 水分-温度关系
        5.5.3 水分-紧实度关系
    5.6 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
        5.6.1 操作误差
        5.6.2 样品含水率不均匀
        5.6.3 环境误差
        5.6.4 数据处理误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单片机系统电路图
附录2 程序编写
附录3 PCB 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以89c52为核心的智能水分测试仪(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田双向修筑埂机180°自动转向系统设计与试验[D]. 刘俊麟.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玉米精量播种装置排种性能电容法检测机理与方法研究[D]. 刘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2)
  • [3]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研究[D]. 姜鑫铭. 吉林大学, 2017(11)
  • [4]基于容重的玉米水分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D]. 李洪莉. 吉林大学, 2014(10)
  • [5]荧光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与设计[D]. 谢玉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棉花水分检测仪的研究[J]. 王建平. 大众科技, 2013(09)
  • [7]田间信息的远程获取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D]. 王亚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8]新型干燥机测控系统的设计[J]. 石超. 宜宾学院学报, 2012(12)
  • [9]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D]. 汪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7)
  • [10]谷物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D]. 朱亚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以89c52为核心的智能水分测试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