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

一、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夏建美,李清玉,王海燕,蔡小琴[1](2021)在《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行为、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行为、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甲组应用常规饮食教育;乙组应用饮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饮食管理行为、钙磷代谢指标水平及营养状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乙组饮食管理行为评分、液体和离子限制行为及饮食量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乙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及血钙等钙磷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乙组肌酐、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饮食管理评分,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指标水平及营养状况。

韩智,刘东伟,王沛,姚武[2](2021)在《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9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应用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营养状况及血磷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钙磷摄入知识、蛋白质摄入知识、液体摄入知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磷、钙磷乘积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营养不良、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可提高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提高患者血磷控制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高磷血症发生率。

刘芙蓉[3](2021)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编制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及负担现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1)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文献,形成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问卷条目,形成预试问卷。进行小样本预调查后,采用临界比值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条目,并检验问卷信效度,修订后形成最终问卷。(2)随机抽取于2020年7月1日-2020年10月30日在深圳市某医院进行血透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各180名,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进行。结果:(1)两轮专家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15,Kendall’s W系数分别是0.336和0.349,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信效度:总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81,奇偶折半信度分别为:0.961和0.957。条目内容效度为0.83~1.00,量表平均内容效度为0.92。探索性因子分析方差累计解释变异程度为80.299%,最终形成27个条目的需求问卷。(3)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总分为104.02±19.02分,条目标准化后,生理疾病知识需求(3.86分)得分最高,经济需求(3.82分)次之。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共包括27个条目,需求程度最高的条目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定期评估居家护理环境”。(4)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是否购买医保、合并慢性病种类、自理能力、有无保姆、有无次要照顾者、次要照顾者人数)及主要照顾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平均每日照顾时长、是否同住、ZBI照顾者负担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5)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多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因素(是否购买医保、合并1种以上慢性病、自理能力为中度依赖)及主要照顾者因素(性别、是否与患者同住、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15000元、平均每日照顾时长>12h)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信效度较好,可用于评估血液透析主要照顾者需求水平。(2)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理疾病知识和经济需求方面,需求程度最高的条目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定期评估居家护理环境”,应根据需求情况,为主要照顾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3)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患者未购买医保、患者合并1种以上慢性病、患者自理能力为中度依赖、主要照顾者为女性、未与患者同住、主要照顾者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15000元及平均每日照顾患者时长>12h。即主要照顾者平均每日照顾时长越长、未与患者同住、所照顾的患者自理能力越差、患者合并疾病越多且患者无医保其需求程度越高;主要照顾者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越高,需求越低。

陈梦如[4](2021)在《回授法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构建指导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进行饮食管理的回授法健康教育方案,并评价其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低磷饮食依从性、低磷饮食行为以及血磷、血钙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以2019年12月~2021年3月在湖州市某三级医院规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72例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将周一、周三、周五和周二、周四、周六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A、B两组,以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说教式健康教育方法。于干预前、干预第3个月、干预第6个月采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知识问卷、低磷饮食健康信念量表、低磷饮食依从性量表、三日饮食日记和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知识水平、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低磷饮食依从性、低磷饮食行为和生化指标;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共有72例患者完成了本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5例、37例。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知识得分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3.低磷饮食健康信念: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4.低磷饮食依从性: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低磷饮食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低磷饮食依从性得分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5.磷和蛋白质摄入量: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磷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磷和蛋白质摄入量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6.生化指标:(1)干预组患者在干预第3个月、干预第6个月的血磷、钙磷乘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磷和钙磷乘积的组内、组间以及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血钙、血白蛋白指标的组间、组内及交互效应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善患者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和低磷饮食依从性,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低磷饮食行为,改善钙磷代谢紊乱等问题。

周爱明[5](2021)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是调查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饮食依从性行为现状及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分析各变量之间相关性;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延缓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病情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便利抽样法,从威海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肾病内科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8名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饮食知识问卷、慢性肾脏病饮食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功能量表、饮食依从性行为量表进行量化评估。采用统计软件SPSS26.0中文版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总分为(8.42±2.61),处于较低水平。饮食知识得分在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病程、年就诊次数和自理能力方面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自我效能总分为(56.25±8.80),处于中等水平。饮食自我效能得分在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病程、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家庭功能总分(135.73±12.33),处于一般水平。家庭功能得分在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行为总分(72.66±7.54),处于中等水平,饮食依从性行为得分在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就诊次数、自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饮食依从性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家庭功能与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饮食依从性行为之间呈负相关。(6)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饮食知识总分、饮食自我效能总分、家庭功能总分、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文化程度、病程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共同解释了因变量饮食依从性行为总分变异的52.7%。结论:(1)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水平偏低,饮食自我效能和饮食依从性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其家庭功能处于一般水平。(2)一般资料上,年龄60~7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退休前国家公职人员、月收入≥5000元、病程10年以上、年就诊≥12次、自理能力无需依赖的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行为较好。(3)饮食知识越丰富,饮食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家庭功能越好的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其饮食依从性行为越好。(4)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文化程度、病程为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曹亚娟,赵旭,陈容[6](2021)在《院外膳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院外膳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208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教育,观察组采用院外膳食指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血钙和血磷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血钙和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SBP、DBP、血钙和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和上臂肌围(MAMC)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AL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膳食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和营养状况。

舒鹏[7](2021)在《饮食营养护理流程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丢失,以及透析后补充摄入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足造成体内相应营养物质缺乏,与患者体内微炎症的可能关联;探索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优质蛋白饮食的营养护理流程一段时间后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变及其对炎症状态的辅助改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病内科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腹膜透析患者。本研究按以下步骤实施:1)研究小组的组建及建立纳入排除标准:成立以研究者为主干力量的研究团队。研究小组成员对腹膜透析操作的相关特点、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营养流失、微炎症副作用等关键问题,在基于临床疾病特征、患者个体状况等充分研究及讨论基础上,确定本次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具体纳入标准为:①本腹透析中心腹膜透析患者;②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③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④生存周期大于6个月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同时做血液透析的患者;②同时患有肿瘤、严重脏器性疾病等的患者;③依从性极差,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④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2)建立客观指标:对两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改良主观营养风险评分表、血红蛋白计数、白蛋白计数、体重指数(BMI)等)、微炎症状态(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腹膜炎发生次数(以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为腹膜炎标准)进行评价,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3)对照组实施方案:研究小组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且符合本次纳入排除标准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最终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为60例。对照组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常规的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并给予常规的护理饮食指导,随访周期为6个月。对照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复诊时,由研究小组成员将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统计记录。研究小组成员分别在对照组患者入组时,第一个月,第三个月,以及研究第六个月时采集本组患者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相应客观指标。4)试验阶段:(1)预实验实施:根据研究小组前期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文献及本科室特点,并采集本组患者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评价指标。对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个性化营养护理流程以及实施方案。(2)实验组实施方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基于本腹膜透析中心常规的护理措施下,同时研究团队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平台与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实验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小组对本组患者及患者看护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对实验者患者指导主要内容有: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研究者组织本组患者讲解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腹膜炎、营养不良以及微炎症状态的可能原因及对患者机体的危害,如何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的日常注意事项;②蛋白营养饮食健康教育:给予本组患者相应蛋白营养日常饮食指导;每周利用微信平台推送1次相应的指导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等。根据本组患者各项客观指标检查结果,由研究小组根据结果反馈为本组患者制定针对性蛋白营养饮食流程管理,为患者计算好患者每日所需蛋白质及能量消耗量,结合患者饮食结构及个人习惯等,有侧重点的制定出个性化饮食单;本组患者家中自备食物秤及常见食物热量表,教会患者或患者看护者简单的食物能量转换技巧;③远程饮食指导:研究小组成员对本组患者蛋白营养饮食流程进行监控,每周四对本组患者进行电话或者微信视频回访,询问患者饮食计划执行情况,纠正本组患者对饮食计划执行的误区及解答患者疑问,解决现阶存在的问题。研究小组成员分别采集本组患者入组时,第一个月,第三个月及第六个月监测的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相应客观指标。两组患者观察以及进行不同营养饮食指导护理流程的时间均为6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资料:纳入研究时两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营养状态评分采用改良主观营养风险评分表,血红蛋白计数,白蛋白计数,体重指数(BMI))、微炎症状态(血清降钙素原PCT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腹膜炎发生次数;以及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保证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采用Excel数据录入,并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表示,对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u检验等;对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研究中所有统计检验的检验水准均为α=0.05.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对2组患者采取的不同营养护理方案,给出不同护理方案前,两组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指标(血清PCT水平,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患者营养状态指标(体重指数,采用主观营养风险评分表的营养状态评分,白蛋白计数,血红白蛋白计数),腹膜炎发生次数以及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透析时间)统计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实验组患者首次白蛋白计数(30±2.98),1个月后白蛋白计数为(38.23±2.58),3个月后白蛋白计数为(41.56±2.85),6个月后白蛋白计数(42.25±1.99),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BMI指数(19.23±2.35),1 个月后 BMI(21.58±1.55),3 个月后 BMI(22.25±2.54),6个月后BMI(23.77±1.18),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血红蛋白计数(90.75±10.81),1个月后血红蛋白计数(92.55±1.35),3个月后血红蛋白计数为(96.23±2.03),6个月后血红蛋白计数(98.77±15.22),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营养评分为(9.85±2.80),1个月后营养评分(13.05±0.85),3个月后营养评分(11.25±0.55),6个月后营养评分(8.98±1.02),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比较: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饮食营养护理流程一个月后,实验组患者体内降钙素,腹膜炎发生次数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白蛋白计数,BMI指数,红细胞计数,营养评分,WBC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流程3个月后,对实验组患者炎症状态,营养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的统计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显着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组患者微炎症状态指标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内,实验组患者首次PCT(0.68±0.05),1个月后PCT(0.52±0.02),3个月PCT后(0.50±0.01),6个月后PCT(0.49±1.65),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首次白细胞计数(9.76±2.30),一个月后白细胞计数(9.35±2.55),3个月后白细胞计数(7.66±3.25),6个月后白细胞计数(5.68±3.55),统计学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淋巴细胞计数为(0.55±0.25),1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0.50±0.73),3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为(0.48±0.58),6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0.35±0.09),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患者发生腹膜炎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实验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炎的次数(0.05±0.22),1个月后腹膜炎发生次数(0.01±0.12),3个月后腹膜炎发生次数(0.01±0.05),6个月后腹膜炎发生次数为(0.01±0.03),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微炎症状态指标比较:至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0.49±0.02)明显低于对照组PCT(0.81±0.02),实验组白细胞计数(5.68±3.55)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9.85±2.33);实验组淋巴细胞计数(0.35±0.09)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1.38±0.05);统计学结果均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7)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至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患者白蛋白计数(42.25±1.99)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计数(28.65±3.22);实验组血红蛋白计数(98.77±15.22)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计数(78.98±12.88);实验组BMI指数(23.77±1.18)高于对照组BMI指数(18.55±2.33);实验组营养风险评分(8.98±1.02)低于对照组营养风险评分(12.33±2.98);统计学结果均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8)对照组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炎症状态的组内比较: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期间,对照组患者各项监测指标经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患者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炎症状态统计学结果无显着差异(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说明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措施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的发生,营养状态,炎症状态并无明显的帮助。(9)两组患者腹膜炎次数发生次数比较:在研究期间内,实验组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次数为(0.01±0.03)明显低于对照组(1±1.51),统计学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0)腹膜透析患者炎症状态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分等级呈正相关(r=0.526,p<0.05),同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次数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等级有显着正相关性(r=0.741,p<0.05);(11)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与患者年龄(r=0.56,p<0.05),与透析时间(r=0.21,p<0.05)呈正相关;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等级与患者文化程度呈负相关(r=-0.4,p<0.05)。结论:(1)医护人员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营养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炎症状态,(2)医护人员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提供基于个体化饮食营养护理流程持续3个月及以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3)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患者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患者炎症状态密切相关。(4)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与患者文化,透析时间,年龄有关。

王露莹[8](2021)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管理体验及服务需求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混合性研究的方式,探索CKD患者营养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感受及服务需求,了解CKD患者对于营养管理情感体验,调查CKD患者对营养服务使用与需求现状,分析不同分期CKD患者的不同营养服务相关使用、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性质性研究部分:通过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CKD患者进行访谈至资料饱和,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中的传统内容分析法,对全部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探索CKD患者营养管理过程中,真实体验、感受及服务需求。第二部分: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问卷编制部分:在质性研究访谈的基础上,广泛相关查阅文献,初步拟定问卷条目;通过15名临床、护理、营养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问卷条目;通过对30名CKD患者进行小规模的预调查,对问卷语言、难度进行调适;最终确定了 CKD患者一般资料表、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相关问卷。第三部分:现场调查部分: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问卷对251名CKD患者的营养服务使用与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双人整理核对录入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第一部分:描述性质性研究分析提取出4个主题分别为:1、饮食营养知识复杂,难以掌握;2、坚持营养管理困难,难以应对;3、常变心情,情绪易受影响;4、期待多种营养服务。第二部分:问卷共分为2个维度,即CKD患者营养服务使用现状与营养服务需求现状部分,共涵盖了 17个条目。第三部分:71.3%的患者接受过营养服务,47.8%的患者对于营养服务存在需求。CKD营养服务使用现状总体平均得分为(3.78±0.166);CKD1-2期患者平均得分为(2.60±2.822),CKD3-5期(非透析)患者平均得分为(4.37±2.252),CKD5期(透析)患者平均得分为(4.60±2.335);CKD1-2期接受过营养服务的患者显着少于CKD3-5期患者。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现状总体平均得分为(7.40±3.929),CKD1-2 期患者平均分约(8.56±4.507),CKD3-5 期患者平均分约(7.38±3.494),CKD5期透析患者平均分约(6.18±3.186),CKD1-2期患者对于营养服务的需求显着高于CKD5期透析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职业、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患病年数、CKD分期、是否透析是影响患者对于CKD营养服务需求的单因素;经回归模型分析得到,职业、文化程度、CKD分期、是否透析是影响患者对于营养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1、在营养管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关注CKD患者的个人体验,了解患者在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情绪变化及其应对方式,科普正确的饮食营养知识,给予积极的引导与心理支持,树立患者CKD营养管理的信心,开展多元化的营养服务以满足患者对于营养服务的需求。2、大部分CKD患者接受过营养服务,CKD1-2期患者对于营养服务的了解及使用程度远远低于其他期的患者。职业、文化程度、CKD分期、是否透析是影响患者对于需求营养服务的主要因素,CKD透析患者对于营养服务的需求程度更低。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特征的CKD患者展开“1对1”个体化的营养服务。

胡慧敏[9](2021)在《健康信念模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质性访谈,深入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2.制定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教育方案,并验证该方案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第一部分: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于南昌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复查的11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第二部分:临床干预。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复查的86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结果第一部分: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的质性研究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健康信念可归纳为7个主题: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易感性、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严重性、感知饮食依从的益处、感知饮食依从的障碍(注重食物口感、顾及家人做菜感受、产生倦怠心理)、增强自我效能的因素(减少摄入量、复查结果异常、饮食不依从导致后果、珍爱生命)、饮食知识(正确掌握饮食知识、存在知识遗忘或误区)和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家人、病友)。第二部分: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饮食知识、饮食依从态度和饮食依从行为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1组内比较(1)对照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得分分别为(13.29±3.19)分和(14.05±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得分分别为(12.95±3.65)分和(16.4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态度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40±0.38)分和(3.51±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态度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49±0.35)分和(3.78±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行为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82±0.41)分和(3.93±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行为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85±0.44)分和(4.14±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间比较(1)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饮食知识得分分别为(14.05±3.06)分和(16.4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51±0.46)分和(3.78±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93±0.31)分和(4.14±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的促进因素包括: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感知饮食依从的益处、减少摄入量、复查结果异常、饮食不依从导致后果、珍爱生命、正确掌握饮食知识、获得社会支持;阻碍因素包括:注重家人做菜感受、注重食物口感、产生倦怠心理、存在知识遗忘或误区。2.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可有效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饮食依从态度,促进饮食依从行为。

宋子威[10](2021)在《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作用及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 CNKI、WanFang、VIP、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文献数据库中与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营养状况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对象为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组干预措施为中医药(包括口服中药、中药静脉制剂、中药外用、针灸、导引、食疗等),对照组为基础治疗或阳性西药,对照组不含中医药相关内容,以血白蛋白为主要结局指标,检索日期为2010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将所有检索结果录入Endnote 20文献管理软件,经过软件自动查重及手工查重排除重复文献,剩余文献由两名独立研究者分别阅读题目及摘要,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获取剩余文献全文;由两名独立研究者分别阅读全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汇总、讨论并确认纳入文献,如有争议清第三研究者仲裁;两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工具为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JADAD量表,汇总、讨论质量评价结果,如有争议右第三研究者仲裁;对于质量评价中无法确定的文献,通过邮件及电话等方式联系原作,如经2次邮件问询、1次电话问询未能获得联系则放弃进一步求证;排除JADAD评分低于3分的文献,确认最终纳入文献。全程记录文献排除原因。由两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交叉核对,提取数据包括研究基本信息(研究者及研究日期、患者人口学特征、研究设计、干预方法、干预周期)及结局指标。采用Stata14进行数据分析,通过I2检验判断研究异质性,综合meta回归及临床异质性因素进行亚组分析。若亚组内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1,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亚组内研究具有临床同质性,但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时,采用随机效应分析模型。对于连续性变量疗效指标,统计量使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合并统计量。各效应量均给出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统计量假设检验水准(α)为0.05。必要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若纳入研究数量>10个,则运用漏斗图判断发表偏倚。结果:关于中医药方法干预CKD营养状况的研究对于CKD早期研究较少,近10年研究多集中关注CKD5期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观察指标差异较大,且针对CKD营养不良的研究诊断标准不统一。最终纳入22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1718名患者,其中治疗组861人,对照组857人。最终观察的指标包括三类11项,实验室指标:Alb,PA,TF,TC,BUN,Scr,HGB;人体测量学指标:BMI,MAC,MAMC;量表:SGA与MQSGA。各个指标数据在研究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实验室指标:1)Alb:中医药干预对Alb的影响与中医证型、干预措施相较对照组无显着相关性,与综合分组相关性高。CKD5期未提及营养状况组MD:0.54,95%CI:[0.261.0.81],P=0.008<0.05,提示中医药相较对照组提高Alb水平效果更好;余亚组组内异质性较大,无法进行数据合并。组间异质性高,提示中医药对于CKD不同分期、不同营养状况的患者作用不同。2)PA:中医药相较对照组疗效与CKD分期、干预措施相关性较低;与营养状况、综合分组、中医证型相关性较高。中医药对营养不良组、未提及营养状况组,改善PA作用均相较对照组更佳;营养不良组MD:1.27,95%CI:[0.88,1.66],P=0.008<0.05;未提及营养状况组:MD:0.47,95%CI:[0.21,0.74],P=0.027<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组MD>未提及营养状况组MD,提示中医药对于营养不良组PA改善作用高于未提及营养状况组,但是由于后者情况不详,结论参考价值有限。CKD2-4期营养不良组,MD:1.37,95%CI:[1.013,1.727],P=0.084>0.05;CKD5 期轻中度营养不良组,MD:2.539,95%CI:[2.015,3.064],P=0.067>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虚组MD:0.42,95%CI:[0.11,0.74],P=0.03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虚邪实组,MD:1.34,95%CI:[0.94,1.74],P=0.097>0.05。中医药对 PA 的作用效果与中医证型相关,作用效果:无证型组>正虚邪实组>正虚组。但是由于无证型组仅有1项研究,且样本量较小,结论具有局限性。3)TF:中医药对于TF的作用程度与CKD分期、营养状况、综合分组、中医证型、干预措施几项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4)TC:营养状况、中医证型、干预措施与CHO的合并MD相关性低,CKD分期与之相关度高。中医药对于CKD5期患者CHO的作用相较对照组无显着差异。5)BUN:营养状况、中医证型与BUN的效应量相关性低。CKD分期、干预措施与之相关性较高,但是均因亚组内异质性较高,无法进行meta分析。亚组间异质性较大,提示中医药对于BUN的作用在不同CKD分期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CKD2-4期组仅有1项研究,结论参考价值有限。同样,不同中医药干预措施对于BUN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6)Scr:中医药对Scr的改变与干预措施、中医证型相关度低,与CKD分期相关性高。CKD2-4 期组,MD:-0.69,95%CI:[-0.95,-0.43],P=0.035<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药对CKD2-4期患者降低Scr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7)HGB:在删除2项高异质性研究后,最终共纳入1329名患者,以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MD:0.54,95%CI:[0.34,0.74],P=0.000<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药相较于对照组能有效改善CKD各个分期、各种营养状况及各种证型CKD患者HGB水平。然而漏斗图检测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故研究结论受限。人体测量:指标BMI、MAC、MAMC在研究间异质性均较大,无法进行meta分析,而因涉及研究数量较少,进行亚组分析的意义较小。量表:仅有少量研究观察了量表积分,各种因素导致组间异质性较大,无法进行meta分析,而因涉及研究数量较少,进行亚组分析的意义较小。不良反应:中医药干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小,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中医药干预措施对不同CKD营养状况指标的影响不同。对不同CKD分期和营养状况综合分组的Alb影响差异较大;中医药能显着改善CKD患者PA水平,作用程度受营养状况、综合分组以及中医证型影响;中医药对不同CKD分期患者的TC疗效程度差异较大;中医药对TF、BUN、Scr的疗效无明确结论,需进一步研究观察;中医药能显着改善CKD患者HGB水平;对于人体测量学指标BMI、MAC、MAMC,量表SGA和MQSGA无明确结论。中医药干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小,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二、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行为、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2)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评分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血磷水平比较
    2.4 两组营养不良及高磷血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知识的影响
    3.2 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3.3 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的影响

(3)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回授法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的危害
        1.1.2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1.1.3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控磷饮食现状不佳
        1.1.4 影响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控磷饮食的相关因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控磷饮食干预现状
        1.2.2 回授法的概述及优势
        1.2.3 回授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框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1.5.1 血液透析
        1.5.2 回授法
        1.5.3 低磷饮食依从性
        1.5.4 低磷饮食健康信念
    1.6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构建干预方案
        2.1.1 组建干预小组
        2.1.2 初步构建干预方案
        2.1.3 专家咨询
        2.1.4 预试验
        2.1.5 反馈与修订
        2.1.6 干预方案终稿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标准
        2.2.4 样本量计算
        2.2.5 分组方法
    2.3 伦理原则
    2.4 干预方法
        2.4.1 干预前准备
        2.4.2 对照组的干预
        2.4.3 干预组的干预
    2.5 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
        2.5.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2.5.2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调查问卷
        2.5.3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依从性量表
        2.5.4 低磷饮食健康信念量表
        2.5.5 三日饮食日记
        2.5.6 生化指标
    2.6 资料收集
    2.7 统计学方法
    2.8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脱落情况
    3.2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3.3 两组研究对象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得分的比较
    3.4 两组研究对象低磷饮食健康信念的比较
    3.5 两组研究对象低磷饮食依从性的比较
    3.6 两组研究对象磷和蛋白质摄入量的比较
    3.7 两组研究对象血生化指标的比较
        3.7.1 干预组和对照组血磷水平的比较
        3.7.2 干预组和对照组血钙水平的比较
        3.7.3 干预组和对照组钙磷乘积的比较
        3.7.4 干预组和对照组血磷达标率的比较
        3.7.5 干预组和对照组钙磷乘积达标率的比较
        3.7.6 干预组和对照组白蛋白的比较
4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4.2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的影响
    4.3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健康信念的影响
    4.4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4.5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磷和蛋白质摄入量的影响
    4.6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4.6.1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的影响
        4.6.2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钙水平的影响
        4.6.3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钙磷乘积的影响
        4.6.4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6.1 研究的创新性
    6.2 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回授法在健康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理论依据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性问题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现状
    3.2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及饮食依从性行为数据分布特点
    3.3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现状及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4 研究对象饮食自我效能现状及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5 研究对象家庭功能现状及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6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现状及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7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与饮食依从性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3.8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现状分析
    4.2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现状
    4.3 研究对象饮食自我效能现状
    4.4 研究对象家庭功能现状
    4.5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现状
    4.6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与饮食依从性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7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 调查问卷
附录 C 综述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6)院外膳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和营养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透析方法
    1.3 饮食干预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相关检查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SG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7)饮食营养护理流程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腹膜透析发展现况
    1.2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分析
    1.3 饮食营养治疗现状
    1.4 本次研究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意义
    1.5 腹膜透析医护人员对腹膜透析患者管理的策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小组的组建
        2.2.2 建立纳入排除标准
        2.2.3 建立客观指标
        2.2.4 对照组实施方案
        2.2.5 试验阶段
        2.2.6 收集两组患者资料
        2.2.7 统计学方法
        2.2.8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对两组患者6个之后炎症状态,营养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等指标之间的组间比较
    3.3 两组患者在6个月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的组间以及组内比较
    3.4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营养护理流程6个月后炎症状态,腹膜炎发生次数,营养状态之间的比较
    3.5 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以及腹膜炎发生次数的关联性分析
    3.6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与患者基线数据之间的关系
4 结论以及讨论
5 总结
6 研究展望与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8)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管理体验及服务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概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1、CKD营养管理现状
        2、CKD营养服务开展现状
        3、CKD营养服务需求现状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一) 文献回顾法
    (二) 质性研究
    (三) 专家咨询法
    (四) 预调查
    (五) 现场调查
    (六) 统计学方法
    (七) 质量控制
    (八) 道德伦理
    (九)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CKD患者营养管理真实体验与需求
    (一) 前言
    (二)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4.1 加强营养管理相关知识指导,减少患者知识盲区
        4.2 提供针对性指导,引导患者正确应对
        4.3 开展多元化营养服务,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4.4 提升营养服务质量,建立患者营养管理正确观念
    (五) 小结
第二部分 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问卷编制
    (一) 前言
    (二) 研究目的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预调查
    (三) 结果
        3.1 专家一般情况
        3.2 专家积极性
        3.3 专家权威程度
        3.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3.5 专家咨询后问卷修改
        3.6 预调查结果
    (四) 讨论
        4.1 问卷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4.2 问卷编制的可靠性
        4.3 问卷的创新性
第三部分 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前言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调查工具
    (四) 结果
        4.1 CKD患者基本资料
        4.2 CKD患者营养服务使用现状
        4.3 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4.4 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单因素分析
        4.5 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五) 讨论
        5.1 CKD患者营养服务使用现状分析
        5.2 CKD患者营养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5.3 CKD患者营养服务使用与需求的影响因素
    (六) 结论与建议
创新之处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专家函询表(第一轮)
    附录2 调査知情同意书
    附录3
致谢
文献综述 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管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健康信念模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健康信念模式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3.1 健康信念模式
        1.3.2 饮食依从态度
        1.3.3 饮食依从行为
    1.4 理论依据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样本量
        2.1.3 构建访谈提纲
        2.1.4 资料收集方法
        2.1.5 资料分析方法
        2.1.6 质量控制
        2.1.7 伦理原则
    2.2 结果
        2.2.1 主题1: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易感性
        2.2.2 主题2: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严重性
        2.2.3 主题3:感知饮食依从的益处
        2.2.4 主题4:感知饮食依从的障碍
        2.2.5 主题5:增强自我效能的因素
        2.2.6 主题6:饮食知识
        2.2.7 主题7:社会支持
    2.3 讨论
        2.3.1 增强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健康信念
        2.3.2 增强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自我效能
        2.3.3 提高腹膜透析患者透析饮食知识水平
        2.3.4 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水平
第3章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干预准备阶段
        3.1.3 干预方法
        3.1.4 研究工具
        3.1.5 数据收集
        3.1.6 统计学分析
        3.1.7 质量控制
        3.1.8 伦理原则
    3.2 结果
        3.2.1 干预前
        3.2.2 干预后组内比较
        3.2.3 干预后组间比较
    3.3 讨论
        3.3.1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能提高患者饮食知识水平
        3.3.2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能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态度
        3.3.3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能提高患者饮食依从行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局限性与展望
第5章 创新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国内外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研究进展
    1. 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CKD不同阶段的病生理机制及营养状况特点
        1.3 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
        1.4 CKD营养状况的诊断
        1.5 CKD营养状况的治疗
        1.6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2. 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1 慢性肾脏病之中医观
        2.2 营养状况之中医观
        2.3 中医药干预营养状况的具体方法
        2.4 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相关临床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前言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2.1 检索范围
        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2.4 资料提取
        2.5 资料分析
        2.6 研究方案及注册信息
    二、研究结果
        1. 检索流程及结果
        2. 纳入研究特征
        2.1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3. 亚组分组情况概述
        4. 主要结局指标:白蛋白(Albumin, Alb)
        5. 次要结局指标
        5.1 实验室指标
        5.2 人体测量
        5.3 量表
        6. 不良反应
        7. 讨论
        7.1 原始研究评价
        7.2 本次研究指标的选择
        7.3 本次研究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中文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附录2. 英文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附录3. JADAD量表评分标准
个人简历

四、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行为、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体会[J]. 夏建美,李清玉,王海燕,蔡小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1(32)
  • [2]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水平的影响[J]. 韩智,刘东伟,王沛,姚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5)
  • [3]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研究[D]. 刘芙蓉.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回授法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陈梦如.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1)
  • [5]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爱明. 延边大学, 2021(02)
  • [6]院外膳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 曹亚娟,赵旭,陈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0)
  • [7]饮食营养护理流程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研究[D]. 舒鹏.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8]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管理体验及服务需求研究[D]. 王露莹.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健康信念模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胡慧敏. 南昌大学, 2021(01)
  • [10]中医药与慢性肾脏病营养状况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D]. 宋子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