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争创新世纪开门红

福州争创新世纪开门红

一、福州力争新世纪的开门红(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1](2020)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王玉龙[2](2019)在《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迄今为止,东南汽车是经过国家批准成立的、海峡两岸合资的、最大的汽车企业,是整合福建和台湾两大汽车工业体系的标杆工程。但是近年来由于缺乏核心研发技术、市场开拓迟缓、竞争产品异军突起,东南汽车总体发展情况不尽人意。东南汽车从2015年开始进军SUV市场,DX系列车型作为其战略性布局产品,一度为企业扭转了不利局面,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后,由于质量、售后服务等种种弊端,DX系列车型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市场表现远不如预期。因此,探索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如何优化营销策略,破解当前困局,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期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促进大陆和台湾的互利互惠、加强两岸合作、共享"一带一路"发展红利做出微薄的贡献。研究过程中,关注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设计开发及上市销售工作开展过程,并且就东南汽车DX车型营销策略问题,对该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营销人员等进行了多次访谈及调研,获得了较为详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而对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现有营销策略的优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在营销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产品竞争力不足、品牌战略不够清晰、本地市场份额占有量不足等。在研究确定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对策时,主要采用PEST分析法:对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的市场营销外部环境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比对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与同行业其它企业同类产品营销数据,分析DX系列营销策略的优劣;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探索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在营销策略方面需要改进的环节。进而提出了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的主要策略:坚持面对讲求精品、注重质量群体的市场定位,确定先面向省内福州、泉州市场,进而逐步扩展到全省和全国的营销目标;制定全面优化的营销组合策略(7P策略);立足优化产品创新、突出产品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品牌策略。还就实现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提出了从组织结构变革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谢茹[3](2020)在《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文中指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随着新的国家制度的建立,整个中国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语言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为现代汉语语言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建国初期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到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改造,再到“十年浩劫”,直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语言与社会密不可分,语言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最为迅捷。词汇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在语言词汇中留下痕迹。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急剧时期,语言词汇的发展变化则更为显着。建国三十年是现代汉语史上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建国三十年词汇研究是现代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共设立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思路及方法等相关基础内容,为下文的具体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概况研究”。这一章主要考察建国三十年新词语的语表特征、语法特征以及语义特征,并从社会因素及语用动因角度分析新词新语特征的成因。考察发现建国三十年的新词新语从语表特征上看,语音形式普遍较长,政治领域类新词语数量最多,自源类新词语占主体;从语法特征上看,名词性新词语数量最多,偏正式构词结构类型为主,说明法、简缩法、修辞法是当时新词语的高频构造方法;从语义特征上看,词义架构单一,异名同指及类义现象突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求新、尚简、崇高的语用心理对新词新语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第三章是“《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留存至今的两部词典共收词语的概况,并考察共收词语的语义及语法功能的发展演变。统计调查发现,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只有26.9%比例的新词语留存至今,成为两部词典的共收词语。大部分共收词语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当今的语言生活。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共收词语的语义方面,既包括词语理性意义的变化,也包括词语色彩意义的变化。理性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义项数量的变化以及一个义项内部的深化、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色彩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不同色彩之间的转化。两部词典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主要指的是词语不同词类之间的转变。第四章是“《现汉》未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大辞典》中存在但《现汉》却并未收入的词语的概况,重点探究《现汉》未收词语的成因,并探讨了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问题。据统计,大部分建国三十年时期产生的新词新语在当今的语言生活中都是处于衰亡状态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语言的明确性原则、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大量衰亡的原因。最后一章为“结语”。这一章对整个课题的全部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就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卢艳秋[4](2018)在《《人民日报》新闻标题变异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修辞学,变异修辞学中的词语变异现象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致力于对《人民日报》2016年12个月报纸标题中的词语变异现象进行修辞研究,主要针对其中新闻标题的词语的变异方式即语音、语法、语义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词语的变异的特点和原因及其语用价值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分析的问题是《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的修辞现象,本文共分四章进行阐释。现将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第一章共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阐述了研究词语变异修辞的目的,指明词语变异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节论述了报纸标题中语词变异修辞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第三节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为举例、归纳和演绎,对报纸标题中的例证进行具体分析;第四节描述具体怎么设定语料数据库。第二章对《人民日报》报纸标题中词语变异的方式分析,本文选定2016年全年12个月的《人民日报》国内报纸标题作为研究样本空间,通过对每一个月为研究依据,主要从新闻标题中词语的语音、语词和语义和语句这几个角度,来重点分析其标题中词语变异修辞现象的特征,并试图讨论其变化的方式。第一节讲述了词语的性质变异,并结合实例,分析其语法上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间的变异修辞效果;第二节讲述了语义变异的概念,并结合相关例子,分析语义变异的类型;第三节讲述了语音变异的概念,并结合实例,分析其语音变异修辞功效;第四节分析了语句变异的修辞效用重点分析同源模拟句的修辞效果,结合实例,分析其语句修辞效果。第三章分析导致词语变异的原因,第四章语词的特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词语的社会心理、经济性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深入探究词语变异的特征和原因。这样的分析可以为深层次挖掘词语变异的修辞和形成变异修辞研究提供思路。最后结语部分重点分析了《人民日报》词语变异的语用价值,新闻标题的词语变异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报纸新闻的编辑要求标题词语要具有独创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印象,从而达到了解和传播报纸新闻的目的。

阳文书[5](2017)在《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文中认为上海是中国大陆五大城市之一,加之毛泽东明确指示其可以慢慢挂上城市人民公社的牌子,使之成为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中之重”。196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批示》下发后,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正式启动,并逐渐进入高潮。城市人民公社的“基层组织”——里弄委员会在组织居民参加集体劳动、大办街道工业、大办公共食堂、大办服务性事业、大搞“文化革命”等一系列城市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方面,哪一项都未曾落下。尽管如此,却没有哪一个街道,哪一条里弄挂上过“城市人民公社”的响亮招牌,是典型的“有实无名”。这是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朵奇葩。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对此进行过全面的梳理与深入的探讨。正因为这样,本文的正文主要以上海市档案馆、静安区档案馆的档案资料为依据,对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脉络进行初步而全面的梳理,旨在还原上海城市人民公社的历史真貌。文章的正文分为四部分:(1)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的历史条件:“继续大跃进”,城市潜力巨大;城市人民公社试办成功,上海市急起直追;上海市为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2)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政治举措:订规章谈打算,描绘公社化蓝图;领导机构的建立、职能及撤销;里弄委员会是城市人民公社的基层组织,但有实无名。(3)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之经济活动:街道工业遍地开花;里弄公共食堂无处不在;服务性事业无所不包。(4)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文化行为:扫除文盲成效显着;重点兴办业余学校;其它文化事业建设。通过对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全面梳理与初步探讨,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跟”、“实”、“稳”、“小”。这既是对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充分肯定,也是关于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真貌的深刻揭示,同时对于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益启示。

李洪乾[6](2016)在《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行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日益频繁,跨行业领域的技术开始增多,导致语言跨行业而使用的现象越来越多,词语泛化现象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九十年代明确提出词义泛化概念至今,虽然尚未出现词义泛化研究的专着,但是在词语泛化使用的原因、泛化的方式以及泛化的语用效果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泛化发生最多的专业语词是军事术语。军语泛化现象的研究,对整个专语泛化现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汉语词典》(共6个版本)所收录的军事术语为研究语料,以北京大学在线语料库、国家语委在线语料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统计基础,从认知角度对军语泛化现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军事术语的发展变化规律,检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在汉语军事术语语义变化中的适用性,同时为军语词典以及现汉词典的改进提供有益探索,为泛化军语的翻译提供有效的翻译策略。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探讨泛化军语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的基础上,交代研究的对象、范围、主要内容及研究的意义。当前的研究在军语泛化原因、泛化阶段以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而且,有些研究领域例如军语词典中的泛化军语、泛化军语的翻译以及通用语词典中的泛化军语收录等相关问题依然是研究空白。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仍然是一块有待开垦的领地。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军语泛化现象及其认知翻译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军事词义的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社会的共变规律。促进军事术语正规化建设、充实并完善相关词典的编撰工作。然后,交代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而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相关理论的一次检验过程。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展开研究,主要依托其概念隐喻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整合理论,以及象征单位、意象基体与侧面、认知域等相关概念,对军语泛化现象展开研究。认知语言学是在以英语语言为语料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要成为普遍性的语言规律,还有待更多种类的语言检验。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汉语领域的适用性是一次有益的检测,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探讨意义。第二章讨论军语泛化的表现与特性。通过对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考察,探讨了军语泛化在总量上的表现及变化。2012年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泛化军语267条,占其所收军语总数的29.1%,泛化总量相比第一版增长了8%。文章接着对泛化军语的语音分布情况、语法分布情况、军事科目分布情况等几个方面予以考察。最后,对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政治类栏目共计超过一百四十万篇的文章、“金融”、“证券”、“保险”以及“投资”等栏目共计七百二十八万多篇文章、体育栏目共计超过10万篇文章中的泛化军语进行检索统计,发现泛化军语在语域分布上具有不平衡特性,其在体育领域的分布为最高,其次是政治领域,最后是经济领域。军语泛化在不同历史时期还表现出不同的活跃性。第三章讨论军语泛化的认知触发机制及泛化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事物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是普遍存在的。本文认为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之上的军事概念与其他非军事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经过“相似性激活”,到“相似性联系”再到“相似性匹配”,军语概念与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关元素得以相互匹配、相互映射,最终触发了以泛化军语表述非军事领域概念。本文将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分为“行为相似触发机制”、“功用相似触发机制”以及“情状相似触发机制”等三种类型进行探讨,然后,按照传统汉语语法有关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类,将泛化军语按照偏正结构军语、后补结构军语、并列结构军语、主谓结构军语、动宾结构军语等5类,分三个部分来讨论军语泛化的途径。再按比喻修辞阶段、泛指扩展阶段以及义素习化阶段等三个阶段讨论军事术语的泛化演变。第四章讨论军语泛化过程中的概念整合。首先对军语泛化概念整合中的认知域、意象、军语概念表征以及概念压缩等语义描述进行阐述。接着讨论军语泛化过程要涉及的当前话语心理空间,军事术语心理空间以及军事语篇心理空间。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军语泛化过程涉及至少4个心理空间:一个军语心理空间(输入空间一)、一个当前话语心理空间(输入空间二)、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语言使用者运用概念化、假设、推论、类比、隐喻等等手段,进行概念压缩,提取相关概念元素,在整合空间对相关表征进行整合,成功建立起一系列源域(军语概念)与目标域(泛化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特定的层创结构,最终实现以军语概念去认知和描述一些非军事领域概念的目的。最后探讨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模式。本文经考察发现,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基本都是单域型整合模式或者双域型整合模式。第五章分析军语泛化的认知动因及其发展趋势。文章从语言自身的内在属性、人类隐喻认知思维、军事文化因素、群众对军人的社会认知心理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军语泛化的动因。促使军语发生泛化的内在属性主要有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以及语言词汇系统的缺位性。军语泛化是以军语概念去理解和认知非军事领域的目标概念,这是一个隐喻的认知思维过程。军事文艺作品中有关军事与军营生活的渲染是军语泛化的强劲助推力量。对军人的崇拜心理使人们进一步模仿军人的一言一行,这促进了军语在人民群众中的流行,加速了军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泛化使用。本文从泛化量、泛化域以及泛化频率三个角度探讨了军语泛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与先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有着很大出入的研究结论:军语泛化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呈现出扩大化的发展趋势。第六章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首先,从军事情报的获取与分析、军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军语翻译的认知需求。接着,探讨泛化军语翻译的原则问题。文章通过中英文语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军事话”的使用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泛化军语“军事维度”的把握。既要将鲜活的日常军事隐喻贴切地嵌入到译文中去,又要注意避免生硬的军事术语在译入语中可能带来的文化误解,使人误认为中国是一个“好战”民族。最后,具体讨论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提出了喻体移植法及喻体归化法。第七章是结语部分,首先从军语泛化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对汉语词的解释力、以及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了本文的创获、不足之处以及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赵敏[7](2015)在《《西游记》改编的文化创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游记》从1592年刊行至今四百余年,以各种文艺形式传播流布,绵延不衰,风靡海内外,改编形式与数量居文学经典之首。本文以文化创意视角切入《西游记》改编问题的研究,将《西游记》改编创意问题置于文化产业开发的宏观视域中进行考察。本文首先界定了文化创意的价值标准,以此标准来筛选研究对象;紧扣《西游记》原着与改编、改编与前改编文本的关系,系统考察这些研究对象;从原着资源特性与改编关系,改编创意范式,改编创意生成的动态过程,跨媒介改编的规制以及改编创意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层层递推;最后归纳出经典名着改编的文化创意的一般路径和机制。

张洋[8](2015)在《喜剧类综艺节目中幽默的运用研究 ——以湖南卫视《我们都爱笑》栏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各大卫视相继推出多档喜剧类综艺节目,这些节目在各式各样的制作包装下,通过电视屏幕带给观众欢乐,为电视节目的多样化添砖加瓦。不少节目取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双赢。其中幽默元素的大量运用是不可忽视的创作现象。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立足于节目本体,以湖南卫视的热播节目《我们都爱笑》为研究对象,根据语言学和电视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将喜剧类综艺节目中的幽默划分为言语幽默和情景幽默两大类,对其表现形式进行量化分析。本研究发现,国内对于喜剧类综艺节目的研究相对匮乏,而涉及其中幽默形态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探讨幽默在喜剧类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形式,以期对此类型节目的创作提供一定借鉴和启发。本研究发现,以《我们都爱笑》为例,喜剧类综艺节目在运用言语幽默和情景幽默方面有如下特点:1、夸张、反讽修辞运用地较多,歧义语、繁复语运用较少;2、语言铺陈较多,追求强烈的戏剧冲击力;3、内景设置多于外景设置,且场景设计追求一定形式创新;4、戏用道具使用量大,陈设道具使用量少。

饶勇[9](2012)在《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文中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赋予我们的重要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广泛普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用的有效途径与关键环节。大力弘扬中国本土优秀红色文化,积极开发提炼红色革命优质资源,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状况。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实践过程中,既有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方法、寻找新载体,努力突出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彰显民族性,把握规律性,强调全民性,增强实效性。本选题切合中央的要求。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依托红色资源的应用,探析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之中。具体研究思路:首先是认真解读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镜像。其次从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在一致性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再次结合个案进行实证分析与探究。然后对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途径提出我们的对策建议,主要提出了:一是要突出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二是要构建适时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体系;三是要开辟特色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式;四是要形成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果;五是要建设实践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最后,指出了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不断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生成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构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民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它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科的研究领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和方法论问题,而且有利于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总之,只有把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联系、结合起来,才能使二者互相促进,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之实效,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李雪凝[10](2012)在《论媒体的知识生产与话语力运作 ——以“富二代”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传播学研究对福柯的理论并不重视,研究成果并不多。因此,本研究试图把福柯的话语理论整体引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文就以“富二代”为例,借用福柯的话语、知识和权力理论,对媒体的知识生产和隐藏在黑暗中的话语力运作进行剖析。研究得出,“富二代”是一个被建构的概念。它产生的原因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家长对子女发展的忧虑。“富二代”的出现希望能够给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使命感,因此在经济力量运作下“富二代”话语侧重于接班问题,人们用话语把“富二代”和民营经济接班人等概念捆绑在一起,构建了我们的知识。在这种话语的背后,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期望,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富二代”处在接掌家族企业与追逐自己梦想的矛盾,纯真爱情与家庭责任的矛盾之中。各种商业利益借助媒体这个场域,利用“富二代”的身份地位谋取利益;成年人对青少年发展的担忧以及年轻一代与老一代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冲突。正是这些权力推动这话语实践和知识的产生。随着飙车事件以及多起负面事件的发生,“富二代”就被赋予贬义性质,它是缺乏责任感、道德羞耻的靠着世袭的财富横行霸道的一个年轻群体的符号。这种一边倒的话语背后是贫富力量对立,是社会道德与不良行为的博弈,是人权与特权的抗争,是教育失败和资源分布不均的结果。首份“富二代”群体调研报告的提交,对“富二代”的负面批评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富二代”话语又出现了新变化,转向改变负面评价,整体看待这个群体。但是“富二代”话语的时间没有停止,他只会转换话题和方向,有时偏向左有时偏向右;“富二代”的知识生产没有停止,它会制造出新的富二代形象和认识标准;关于“富二代”的各种力量的运作也没有停止,它推动知识和话语的产生,同时也被话语和知识推动着。“富二代”群体、家长、学术界、政府、商业等都在媒体上争夺话语力,互相博弈,共同推动话语实践、知识生产和力量的运作。通过对“富二代”话语背后的力量关系的分析,我们更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种力量在福柯所说的网络式的力量结构中相互博弈、相互制衡。话语实践产生知识,话语实践和力量运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衡,并且在矛盾中不断变化。

二、福州力争新世纪的开门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力争新世纪的开门红(论文提纲范文)

(2)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五、研究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营销
        二、营销策略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4P和7P理论
    第二节 4C和4R理论
    第三节 STP理论
    第四节 品牌理论
第二章 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现有营销策略
    第一节 东南汽车及其DX系列车型介绍
        一、东南汽车介绍
        二、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介绍
    第二节 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的营销现状
    第三节 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现有的营销策略
第三章 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环境及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PEST)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文化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二节 消费者需求及市场竞争分析
        一、消费者需求分析
        二、市场竞争分析
    第三节 行业营销及营销策略发展趋势分析
        一、市场产品策略现状
        二、产品营销策略
        三、价格营销策略
        四、渠道营销策略
        五、促销营销策略
        六、售后营销策略
        七、品牌营销策略
        八、网络营销策略
        九、互动式体验营销
        十、现场营销
    第四节 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现有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市场定位不够准确
        二、市场定位不够清晰
        三、营销目标应更加贴合实际
        四、营销组合策略尚需优化
        五、品牌建设有待持续推进
        六、品牌战略需要进一步明确
        七、本地市场份额占有量不足
第四章 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第一节 重新定位目标市场
        一、市场细分
        二、新的目标市场定位
    第二节 明确市场定位
    第三节 确定合理的营销目标
        一、销售额目标
        二、销售结构目标(DX系列各具体车型销售额及比例)
        三、市场占有率目标(DX系列车型销售量占行业销售量的比例)
    第四节 优化营销组合策略(7P策略)
        一、优化产品策略
        二、优化价格策略
        三、优化渠道策略
        四、优化促销策略
        五、优化人员策略
        六、优化过程策略
        七、优化有形展示策略
    第五节 加强品牌建设
第五章 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措施
    第二节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一、加强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
        二、建立销售人员培训体系
    第三节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
    第四节 信息保障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3)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和对象
        1.1.1 研究范围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建国三十年词汇理论研究
        1.2.2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研究
        1.2.3 现代汉语词汇统计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
        1.3.2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学理论
        1.3.3 有利于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原则性方法
第2章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概况研究
    2.1 新词新语的语表特征
        2.1.1 语音形式
        2.1.2 语义领域
        2.1.3 语源类型
    2.2 新词新语的语法特征
        2.2.1 新词新语的句法性质
        2.2.2 新词新语的结构特征
        2.2.3 新词新语的高频构造方法
    2.3 新词新语的语义特征
        2.3.1 词义架构单一性特征突出
        2.3.2 异名同指现象突出
        2.3.3 类义关系突出
    2.4 新词新语特征探因
        2.4.1 社会因素
        2.4.2 语用动因
第3章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
    3.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概况
    3.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意义的发展变化
        3.2.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化
        3.2.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色彩意义的发展变化
    3.3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
        3.3.1 义项数量增加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3.3.2 义项数量不变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第4章 《现汉》未收词语研究
    4.1 《现汉》未收词语概况
    4.2 《现汉》未收词语探因
        4.2.1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4.2.2 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4.2.3 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
        4.2.4 语言的明确性原则
        4.2.5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4.3 《现汉》未收词语的语用情况考察
        4.3.1 词语重新启用问题研究现状
        4.3.2 《现汉》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人民日报》新闻标题变异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新闻标题中修辞现象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试图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语料库的设定
第一章 《人民日报》标题中词语变异现象
    第一节 语音变异修辞
    第二节 词性变异修辞
    第三节 语义变异修辞
    第四节 语句变异修辞
第二章 《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词语变异的特点
    第一节 即时性
    第二节 社会性
    第三节 新颖性
第三章 《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词语变异的原因
    第一节 语言的经济性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局限性
    第三节 语言表达的思维
    第四节 语言表达的社会心理
第四章 《人民日报》标题中词语变异的语用价值
    第一节 提升报纸语言美感
    第二节 增添新闻语言辞趣
    第三节 彰显明确的情感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5)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概述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概述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资料来源与几个相关概念的诠释
第2章 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的历史条件
    2.1 继续“大跃进”,城市蕴藏巨大潜力
    2.2 城市公社试办成功,上海急起直追
    2.3 上海为城市的公社化奠定了基础
第3章 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政治举措
    3.1 订规章谈打算,描绘公社化蓝图。
    3.2 领导机构的建立、职能及撤销
    3.3 里弄委员会代行城市人民公社职责
第4章 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之经济活动
    4.1 街道工业遍地开花
    4.2 里弄公共食堂无处不在
    4.3 服务性事业无所不包
第5章 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文化行为
    5.1 扫盲运动成效显着
    5.2 重点兴办业余教育
    5.3 其它文化事业的兴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意义
        1.1 军语的定义
        1.2 军语泛化
        1.3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军语泛化的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
        2.1 军语泛化的研究现状
        2.2 尚存问题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内容
        3.1 语料的采集
        3.2 研究范围
        3.3 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认知语法
        4.2 概念隐喻理论
        4.3 概念整合理论
第二章 军语泛化的表现与特性
    第一节 词典考察-泛化量的表现
        1.1 考察内容及考察方法
        1.2 各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军语的增删情况及分析
        1.3 泛化军语的语音及语法分布情况
        1.4 泛化军语的军事科目分布
        1.5 与现行军语词典的宏观比较
        1.6 现汉词典在收录军语时出现的问题
    第二节 报刊考察-泛化域的表现
        2.1 政治栏目考察
        2.2 经济栏目考察
        2.3 体育栏目考察
        2.4 报刊使用泛化军语情况小结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特性表现
        3.1 军语泛化语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3.2 军语泛化历史时期的不平衡性
        3.3 军语泛化的语义冲突性
        3.4 军语泛化的语法修辞性
第三章 军语泛化的认知触发机制及泛化途径
    第一节 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
        1.1 行为相似触发机制
        1.2 功用相似触发机制
        1.3 情状相似触发机制
    第二节 军语泛化的途径
        2.1 偏正式军语与后补式军语的泛化途径
        2.2 主谓式军语与动宾式军语的泛化途径
        2.3 并列式军语的泛化途径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演变阶段
        3.1 比喻修辞阶段
        3.2 泛指扩展阶段
        3.3 义素习化阶段
第四章 军语泛化过程中的概念整合
    第一节 军语泛化概念整合中的语义描述
        1.1 军语泛化概念的认知域
        1.2 军语泛化概念的意象
        1.3 军语概念表征与压缩
    第二节 军语泛化过程的认知心理空间
        2.1 当前话语心理空间
        2.2 军事术语心理空间
        2.3 军事语篇心理空间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模式
        3.1 军语泛化类比机制
        3.2 军语泛化单域型整合模式
        3.3 军语泛化双域型整合模式
        3.4 关于军语泛化整合模式的说明
第五章 军语泛化的认知动因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认知视角下军语泛化动因
        1.1 语言自身的内在属性
        1.2 人类的隐喻认知思维
        1.3 军事文化因素
        1.4 群众对军人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
    第二节 军语泛化的语用价值
        2.1 词汇系统之补缺填空作用
        2.2 语法系统之修辞创新价值
        2.3 专语泛化之榜样作用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发展趋势
        3.1 军事术语泛化量的趋势
        3.2 军事术语泛化域的趋势
        3.3 泛化军语使用趋势的分析
第六章 泛化军语的认知翻译策略
    第一节 军语翻译的认知需求
        1.1 军事情报的获取与分析
        1.2 军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1.3 国际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第二节 泛化军语翻译之原则
        2.1 英汉语言生活中的“军事话”差异
        2.2 泛化军语翻译中“军事维度”的把握
    第三节 泛化军语翻译之喻体移植法
        3.1 喻体移植翻译法
        3.2 泛化军语翻译中的喻体移植
    第四节 泛化军语翻译之喻体归化法
        4.1 喻体归化翻译法
        4.2 泛化军语翻译中的喻体归化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结论
        1.1 军语泛化的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
        1.2 认知语言学对汉语词的解释力——泛化军语为例
        1.3 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
    第二节 本文的创获及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2.1 本文的创获
        2.2 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各版《现代汉语词典》军语收录情况统计
附录 2:各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中泛化军语的增删情况
附录 3:新版现汉词典所收军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比
后记

(7)《西游记》改编的文化创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西游记》改编的文化创意资源
    第一节 原着的文化渊源
    第二节 原着的创意资源
第二章 《西游记》改编的文化创意范式
    第一节 仿作型改编的文化创意
    第二节 戏仿型改编的文化创意
    第三节 滑稽反串型改编的文化创意
第三章 《西游记》改编文化创意的生成
    第一节 “他者”参照下的自我确定
    第二节 民族集体记忆和当代文化想象的博弈
    第三节 《西游记》改编文化创意的生成机制
第四章 《西游记》改编文化创意的转换规制
    第一节 跨媒介转换的通路
    第二节 跨媒介转换的表征与规制
第五章 《西游记》改编与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节 改编创意的生成环节
    第二节 改编产品的流通环节
    第三节 改编创意产品的接受市场
结语 名着改编文化创意的一般路径建议
参考文献
改编作品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喜剧类综艺节目中幽默的运用研究 ——以湖南卫视《我们都爱笑》栏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 研究理论和方法
2 关于幽默和喜剧综艺节目研究现状
    2.1 幽默研究
    2.2 有关喜剧类综艺节目的研究综述
3 《我们都爱笑》节目言语幽默的量化分析
    3.1 研究步骤
    3.2 编码标准和分类(基于合作原则的编码分类)
    3.3 研究结果
4 《我们都爱笑》节目情景幽默的量化分析
    4.1 研究步骤
    4.2 编码标准和分类
    4.3 研究结果
5 对主创人员的半结构式访谈
    5.1 半结构式访谈的定义及特征
    5.2 对《我们都爱笑》节目`主创人员的半结构式访谈
6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存在的不足
        1.1.2 红色资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研究述评
        1.2.2 “红色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的应用”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5.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红色资源”及其应用的现实镜像
    2.1 “红色资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红色文化”概念的界定
        2.1.2 “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
        2.1.3 “红色资源”应用概念的界定
        2.1.4 “红色资源”应用的功能分析
    2.2 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优良载体
        2.2.1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2.2.2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2.2.3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奠定了优秀的文化根基
        2.2.4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增强了巨大的感染力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选择困境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滞后困境
        2.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认同困境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分析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3.1.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3.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解读
        3.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3.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语义结构
        3.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的与原则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3.3.1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3.2 有利于高举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旗帜”
        3.3.3 是迎接全球化、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助推器
        3.3.4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3.4.1 社会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面临冲击
        3.4.2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追求扭曲现象
        3.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观冲突加剧
        3.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路径存在的问题
第4章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系之维
    4.1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源同一
        4.1.1 从主导价值思想来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4.1.2 从共同价值理想来看:对坚定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坚持
        4.1.3 从核心价值精神来看:共同的力量源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1.4 从基本价值标准来看:共同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4.2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的契同
        4.2.1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4.2.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4.2.3 引领社会舆情
        4.2.4 培育公民道德
    4.3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功能耦合
        4.3.1 社会整合功能
        4.3.2 政治社会化功能
        4.3.3 社会记忆功能
    4.4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同归
        4.4.1 文化路径同归
        4.4.2 制度路径同归
        4.4.3 方法路径同归
第5章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证探究
    5.1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新路径
        5.1.1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办法
        5.1.2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媒介
        5.1.3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平台
        5.1.4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启示
    5.2 江西“红色旅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新形式
        5.2.1 江西“红色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形式
        5.2.2 江西“红色旅游”: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政治引导
        5.2.3 江西“红色旅游”: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资源整合
    5.3 湖北“党史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新载体
        5.3.1 “红色读物”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精神内涵
        5.3.2 “用活新媒体”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表现形式
        5.3.3 “红色创新系列”营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浓厚氛围
    5.4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调查与分析
        5.4.1 调查概况
        5.4.2 社会大众对红色资源接触、认知与认同状况的分析
        5.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6章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对策研究
    6.1 持续和发展红色资源,突出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
        6.1.1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选择度
        6.1.2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时效度
        6.1.3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认同度
    6.2 挖掘和提炼红色资源,构建适时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体系
        6.2.1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适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优势
        6.2.2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适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
        6.2.3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适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
    6.3 转化和利用红色资源,开辟特色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式
        6.3.1 在不同教育场合中有效转化红色资源
        6.3.2 在各种主流活动中有效利用红色资源
    6.4 开发和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果
        6.4.1 开发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教育成果的缘由
        6.4.2 开发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教育成果的模式
        6.4.3 开发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教育成果的原则
    6.5 推广和运用红色资源,建设实践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
        6.5.1 红色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的概念与特征
        6.5.2 红色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的类型
        6.5.3 红色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路
第7章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7.1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彰显民族性
        7.1.1 红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民族性特征
        7.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要体现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7.1.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根于具有民族性的红色文化沃土中
    7.2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把握规律性
        7.2.1 立足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7.2.2 立足红色资源的制度意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7.2.3 立足红色资源的方法论意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7.3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注重全民性
        7.3.1 要把红色资源应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全过程
        7.3.2 要把红色资源应用纳入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7.3.3 要把红色资源应用纳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过程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论媒体的知识生产与话语力运作 ——以“富二代”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我国新闻传播学对福柯的研究
        1.2.1 话语力
        1.2.2 话语分析
        1.2.3 其他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2章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
    2.1 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
    2.2 话语与知识
    2.3 话语、知识与权力
    2.4 从福柯视角审视媒体
第3章 对“富二代”话语的知识考古
    3.1 本文的研究对象
    3.2 含金匙背重任的接班人
    3.3 培训对象与生活理念
    3.4 飙车炫富的问题青年
    3.5 “富二代”的救治
    3.6 为“富二代”正名
第4章 结论
    4.1 “富二代”是一个建构的并不断发展的概念
    4.2 媒体是一个话语争夺的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福州力争新世纪的开门红(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D]. 李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东南汽车DX系列车型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王玉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3]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D]. 谢茹. 河北大学, 2020(08)
  • [4]《人民日报》新闻标题变异修辞研究[D]. 卢艳秋. 北方民族大学, 2018(02)
  • [5]上海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D]. 阳文书. 湖南科技大学, 2017(02)
  • [6]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D]. 李洪乾.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7]《西游记》改编的文化创意研究[D]. 赵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8]喜剧类综艺节目中幽默的运用研究 ——以湖南卫视《我们都爱笑》栏目为例[D]. 张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9]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D]. 饶勇. 南昌大学, 2012(10)
  • [10]论媒体的知识生产与话语力运作 ——以“富二代”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为例[D]. 李雪凝. 河北大学, 2012(09)

标签:;  ;  ;  

福州争创新世纪开门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