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这样的比赛

欢迎参加这样的比赛

一、欢迎这样的竞赛题(论文文献综述)

禹风[1](2021)在《羯玲》文中研究说明羯玲是个人名,新来的女副总,一上任就想扳倒对手,没想到自己不断被扳倒,人格不断下降,直至颜面尽失。禹风式职场斗争小说从头斗到尾,最终孰胜孰负?她已走投无路我们暂且有所倚恃……一是日春风拂面,我来见羯玲。我没听过她这姓,有点好奇。莉莉告诉我,羯玲是台南人。没来由地幻思可能成为我上司的女士不太得体,但"匈奴"这两个字还是浮现出来,充满矛盾的意趣。我们三人约在徐家汇无极广场底楼咖啡街,莉莉居间介绍。我眼前这位羯玲比我年纪大些,短发,单眼皮,塌鼻子,肩很宽,有种不时尚的强劲身材,实在说,就是农妇那种强劲,那种田野塑造的身体比例。羯玲皮肤挺白的,是城市里普遍的肤色。她不高,应该才一米六十几。

尚娟娟[2](2021)在《运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认为国际形势剧烈演变,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鉴于此,我们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起,我国开始了普通高中课程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以及充分借鉴了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修订出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中极具人文性的追求,是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集中体现。新课标也倡导教师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各种校外课程资源,地方史资源作为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应该充分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家国情怀,是对“国”与“家”的深切情感。首先,是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观念上的认同;其次,是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关注国家和国际大事,以国家富强、民族自强和人类进步为己任,体现的是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行为上的实践。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因课时、升学等众多现实原因,对历史的学习多为知识和技能上的,往往忽略了更深层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重点去学习和把握“国”史,忽略了“家”史、地方史。实际上,地方史的学习是对“国”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系统地把握和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地方史资源容易被忽略,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方面的作用。甘肃,一个文化交织,文明辉煌的省份,融丝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为一体,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带,是我国早期文明最辉煌的地方之一,在中国西部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线。本课题旨在对甘肃省的地方史资源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进行有机整合,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甘肃省运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地方史资源融入到教学中。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地方史资源的充分挖掘、筛选,合理运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能够推动学科素养的落实,更能让学生深入把握和学习地方史,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进而达到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

蒋俊潇[3](2021)在《核心素养下小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合川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因数学学科的严谨和严肃,知识内容的抽象和难理解,使得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单调和乏味,为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趣味数学成了目前学校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随着国家颁布和施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始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并且结合本土优势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特别是近些年教育理念的革新,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了众多教师及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基于此,对趣味数学进行相关研究,在符合核心素养培育的总体要求下,建设学校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运用相关文献,理清了趣味数学的概念以及趣味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还运用了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在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和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以合川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发和设计了“趣味数学”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前调查和分析学校环境和学生需求;开发中课程设定三维目标,课程内容按照数学文化、拓展延伸、综合实践、益智游戏四个类型来设置;课程的教学实施以学生小组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课程评价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通过对课程的实践研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次课程开发进行经验总结。发现了“趣味数学”开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学校领导层的重视不够;(2)教师对“趣味数学”的认识不足;(3)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受家长的干预影响。(4)学生层次两极化非常严重;(5)缺乏课程专家的引领。提出了核心素养下“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议:(1)将“人本”思想贯穿于课程开发始终;(2)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增进情感态度培养;(3)课程内容贴近生活,指向核心素养培育;(4)整合学科知识,改变教学方式;(5)渗透数学文化,发展人文底蕴。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趣味数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鲜有趣,是人们在数学方面的审美情趣,符合核心素养在人文底蕴的培育要求;(2)通过“趣味数学”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可行的;(3)“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具有五个特点:一是通过自身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三是“趣味数学”给了教师广泛的素材选择范围,四是没有教学压力教师也能够大胆创新教学方式,五是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4)“趣味数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顾鸣洲[4](2021)在《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趣题研究》文中指出趣味性和新颖性是现代数学奥林匹克命题的重要特性,与知识性和选拔性一样,都值得命题者着重关注。富于趣味性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奥数的功利化倾向。我国奥数学习的传统模式更重视其选拔功能,尽管中国代表队在国际大赛上成绩斐然,但无论是联赛还是决赛,我国的命题大多还是以符号语言为主,比较欠缺趣味性。俄罗斯作为数学奥赛强国,其命题质量之高得到了学界的公认。在最近三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上,俄罗斯代表队也连年创下佳绩。最引人注意的是,每年的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都会涌现出许多极富创新性的趣题,它们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研究价值很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没有太多研究俄罗斯数学奥赛的文献。希望本文可以引发更多有识之士对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的关注,并为我国数学奥林匹克提供一些进步的灵感。如果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的优秀传统能和俄罗斯的成功经验有机结合,奥赛将不再会是“洪水猛兽”,而是成为展现数学魅力的绝好平台。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首先介绍了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的赛制和命题的一些特点,尤其是俄罗斯命题专家对趣题的偏爱。对于这些趣题,我们统计了它们自1993年到2020年间在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中的命题情况,呈现了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的命题数量趋势和趣味性命题类型的热点。接下来,我们选择了近年来在俄罗斯奥赛中出现最频繁的三类趣题:天平称重问题、“骑士与无赖”问题、双人博弈问题,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命题内容、题型分类与解题技巧等。最后,我们根据俄罗斯在数学奥林匹克中应用趣题的成功经验,如传递人文精神、注重历史传承、利用完善赛制等,总结了它对我国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提供的一些启示:①认识到趣味性在数学奥林匹克命题中的价值②确立学生在数学奥林匹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③转变对数学奥林匹克功能的认知;④培育数学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郭冰奇[5](2021)在《细分知识点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特别是新冠病毒爆发之后,网络教学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一大批网络教学软件和网站。的确,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即使不在学校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听到老师讲课,浏览下载教学资源,但是这些形式上的改变很多时候并没有给教学效果带来质的提升,有时甚至弱化了日常面对面课堂教学的人性化和灵活性特点,例如过快的节奏经常使得老师和学生脱节;过多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得学生难以选择,反而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等等。本课题组拟利用流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网络教学手段更好地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使它们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打造一套智能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由运行于服务器的教学网站和运行于老师学生个人终端的APP构成,可以低成本地记录日常上课过程、监管学生学习状态,还可以通过直播弹幕促进师生互动、借助智能推荐实现个性化学习等等。本论文承担了其中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论文开发了一款基于WebRTC流媒体技术、采用RTMP实时消息传送协议和FFmpeg多媒体框架的辅助教学网站。该网站具有两大核心功能,其一,辅助上课功能。老师通过该网站可以将课堂的每节课以后台录屏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直播技术,将录制的视频实时传输到学生终端,最终所录制的完整课堂视频将保存在云服务器上。此外,使用聊天室技术实现了群组交流功能,不仅包括发送文字、图片和文件等基本功能,还包括出勤统计、作业打分等特殊功能,以此减轻老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其二,大数据功能。可以日复一日地收集、整理、搜索和推荐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日常课堂教学视频和习题。为了高效管理教学视频,论文提出一种可以快速将视频根据知识点进行剪辑整理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视频中的语音转化成文字,生成字幕文件,然后借助字幕文件中关键词出现的时间段对整个教学视频进行分节或提取知识点,制作成带有字幕的教学短视频。采用这种根据知识点分节的短视频,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重点搜索、学习相关知识点视频,而不是整个视频,从而大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为了高效管理习题库,论文提出一种可以快速将习题库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TF-IDF算法对习题文本提取特征并构建向量,运用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对数据集中各个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论文对人工收集的一套习题数据集,采用有监督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实验表明,在习题数据集小的情况下,朴素贝叶斯的分类性能比支持向量机更好,如果收集的习题足够多,分类效果会更加优异。为了实现个性化学习,论文充分分析了教学网站的用户特点和被推荐对象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构建其动态和静态特征描述矢量,实现了四种推荐算法,分别是根据个人兴趣推荐、根据个人测试水平推荐、根据好友爱好推荐和根据网站热点内容推荐。其中根据热点内容推荐使用Hacker News算法,该算法同时兼顾教学资源受欢迎得分和上传天数两个因素,及时将最热和最新资源推荐给学生和老师;而根据个人测试水平推荐综合考虑题目难度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此论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初始难度设置和动态调整的习题难度计算方法,并构建了知识树,使网站中的教学视频和习题都可以通过一个个知识点进行关联,从而更好地给学生或者老师做个性化推荐。实验测试表明,本论文开发的教学网站具有跨平台特性,可运行于Windows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安卓手机。本文所开发的教学网站工作稳定,录屏录音和群组交流等功能都达到预设要求。随着网站的日复一日不断运行,网站中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推荐模块的推荐过程会更加的精准和更加富有个性化。

余一鸣[6](2020)在《大计》文中认为胡兰莓胡兰莓和一众群友在成贤中学门口集结时,保安们就提高了警惕,关闭了电动门。前几年本市出了一起精神病患者闯进校园砍伤学生的事件,上面要求加强中小学的保安力量,成贤中学的门卫换成了清一色小伙子,着制服,戴钢盔,上学和放学时还两人一组分列大门两侧,一手持盾一手持叉,为学生进出保驾护航,很得家长人心。胡兰莓一行进门,需填会客单,大家依次填了,都是学生家生,孩子在某年级某班写得清清楚楚,年轻的保安有些犹豫,第一节下课铃刚响,按惯例,家长会都是安排在下午。

陆丹[7](2020)在《相约“云端” 乐享课堂——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为"云端"课堂教学架起了金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结合笔者线上教学实践与体验,着重论述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学情分析、建设云端课堂、延展学习成果三方面的内容。

孟志远[8](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刘亚琴[9](2020)在《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思维培养是国内外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对于发展计算思维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创建支撑编程与数学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环境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指导下重新设计课程与学习活动,之后进行三轮迭代的教学实践,对此学习环境不断凝练修改,以对K-12教育跨学科发展计算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做出贡献。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采用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来发展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其中包括三个子问题:(1)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是什么?(2)如何基于上述原则与策略,在数学与编程结合的跨学科情境中迭代改进学习环境设计?(3)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对于计算思维发展的效果怎样?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元分析法、基于设计的研究、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开展研究工作。由于计算思维概念的复杂性与抽象性、评价方式的多维性与可操作性,所以应先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创建计算思维概念模型与评价框架。根据计算思维起源的两个关键观点,以及探索的计算思维三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内涵变化,综述已有的计算思维概念模型,据此提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根据计算思维运用较为广泛的评价维度、评价工具的选取来制定本研究的评价框架。(2)构建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框架。根据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经典PST理论,对计算思维实践的学习环境进行教学方法、社会交互以及技术环境的综述,识别三者之间的交叉性,为突出计算思维跨学科发展的独特性,提取其中核心的设计元素,构建问题驱动的跨学科学习环境设计原则,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3)进行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应用效果的应用与改进。初步策略提出之后,进行三轮数学与编程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根据每一轮的数据分析结果对设计原则与策略不断修改凝练。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计算思维的抽象性与迁移性需需跨学科整合的知识来表征;计算思维应当从学科成就、问题解决过程与相关思维角度开展评价;跨学科发展计算思维的学习环境设计可从设计跨学科真实问题的教学方法、脚本支持小组配对编程协作互动关系与支持计算思维可视化表征的技术环境角度进行具体策略的提出。本研究深入研究了计算思维发展的内涵与评价角度,为研究者选取计算思维操作性框架与评价方式提供理论性指导;开发并不断修正计算思维跨学科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与教学策略,对提升小学生计算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跨学科发展计算思维提供了策略依据与实践指导。本研究的研究不足包括研究对象范围的局限性与配对小组内的协作机制缺乏记录分析。后续研究除了完善以上不足之外,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计算思维跨学科学习环境的适用学科以及设计原则与策略;扩大研究的样本量,重新设计、开发计算思维与其他基础学科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探索不同配对编程小组协作的内部机制与配对伙伴自身的独特性的关联,以支撑配对小组计算思维发展路径的异同性。

谭子寒[10](2020)在《YPT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对需求。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中,培养探究技能,形成理性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已成为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取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的研究将从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比赛入手,了解并学习比赛的规则和内容的设置,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将IYPT的竞赛形式、评价方法引入到高中物理课堂中,设计出渗透IYPT理念的探究性教学模式——YPT(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教学模式,以期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全程参与探究、团队对抗辩论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物理学科素养。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YPT(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以及它的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出YPT教学与培育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然后对物理学科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调查问卷,最后根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情况制定了YPT教学模式的详细案例。YPT教学模式对培育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对抗赛的交流中学会表达、交流、质疑,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对教师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师技能和素养,多挖掘YPT教学的资源。

二、欢迎这样的竞赛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迎这样的竞赛题(论文提纲范文)

(1)羯玲(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2)运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家国情怀的概念界定及地方史资源的教学价值
    一、家国情怀的概念界定
        (一)家国情怀的渊源追溯
        (二)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
        (三)家国情怀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地位
    二、地方史资源在家国情怀素养培养中的教学价值
        (一)地方史资源的基本内涵
        (二)地方史资源在家国情怀素养培养中的教学价值
第三章 甘肃省地方史资源概述及其与教材的整合
    一、甘肃省的地方史资源
        (一)甘肃省概况
        (二)丰富多样的地方史资源
    二、与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内容整合
第四章 运用地方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分析—以陇南市徽县第一中学为例
    一、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和内容
        (四)学生问卷分析
    二、教师访谈调查及分析
        (一)历史教师对地方史资源的掌握情况
        (二)运用地方史资源的意向分析
        (三)对地方史资源在历史教学运用中现状的分析
第五章 运用地方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一、融入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二)课中引用
    二、开展校内学习实践
        (一)手抄报、黑板报、图片展
        (二)地方史演讲比赛
        (三)地方史知识竞赛
    三、组织校外实地考察
        (一)实地考察的意义
        (二)实地考察案例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核心素养下小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合川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3.研究综述
    3.1 趣味数学
    3.2 核心素养
    3.3 校本课程开发
4.核心素养下小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4.1 校本课程开发环境及需求分析
    4.2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构建
    4.3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4.4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4.5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评价及反馈
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存在的问题
    5.2 核心素养下“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建议
6.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学生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2:“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致谢

(4)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趣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俄罗斯数学竞赛的研究背景
        1.1.2 数学趣题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2 俄罗斯数学竞赛中的趣题概况
    2.1 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概况
    2.2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概况
    2.3 对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趣题的统计分析
3 俄罗斯数学竞赛中的三类趣题
    3.1 天平称重问题
        3.1.1 天平称重问题的基本模型
        3.1.2 “天平不准”类称重问题
        3.1.3 “多个次品”类称重问题
        3.1.4 “证明次品”类称重问题
    3.2 “骑士与无赖”问题
        3.2.1 圆桌模型下的“骑士与无赖”问题
        3.2.2 非圆桌模型下的“骑士与无赖”问题
    3.3 双人博弈问题
        3.3.1 与数有关的博弈问题
        3.3.2 与几何有关的博弈问题
        3.3.3 与组合有关的博弈问题
4 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趣题的命题特点及启示
    4.1 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趣题的命题特点
        4.1.1 天马行空——散发独特的人文魅力
        4.1.2 孜孜以求——发展悠久的历史传承
        4.1.3 “一体两翼”——利用完善的赛制布局
    4.2 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趣题的启示
        4.2.1 认识到趣味性在数学奥林匹克命题中的价值
        4.2.2 确立学生在数学奥林匹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2.3 转变对数学奥林匹克功能的认知
        4.2.4 培育数学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细分知识点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人工智能发展概况
        1.2.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1.2.2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1.3 网络教育国内外发展概况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辅助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功能设计
    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3 硬件架构设计
    2.4 软件架构设计
    2.5 软件开发平台
        2.5.1 开发环境概述
        2.5.2 WebRTC
        2.5.3 Node.js
第三章 教学网站的编程实现
    3.1 教学网站的网页设计
    3.2 数据库表单设计
        3.2.1 数据库E-R图
        3.2.2 数据库表结构
    3.3 录屏和群聊的关键技术
        3.3.1 录屏功能的实现
        3.3.2 群聊功能的实现
第四章 教学资源的知识点细分处理
    4.1 原始教学视频的知识点分节处理
        4.1.1 教学视频处理流程
        4.1.2 语音识别算法原理
    4.2 练习题库的知识点分类处理
        4.2.1 习题分类流程
        4.2.2 文本分类预处理流程
        4.2.3 文本分类算法
    4.3 视频分节和练习题分类实验
        4.3.1 视频分节实验
        4.3.2 练习题分类实验
第五章 教学资源智能推荐的算法实现
    5.1 推荐算法发展概况
    5.2 教学资源智能推荐系统总体设计
    5.3 服务对象和推荐内容的特征描述
        5.3.1 服务对象和推荐内容的特征分析
        5.3.2 视频类资源特征构建
        5.3.3 习题特征构建
    5.4 教学资源推荐原理
第六章 实验与讨论
    6.1 概述
    6.2 网页搜索和推荐功能测试
    6.3 网站登录功能测试
    6.4 课堂功能测试
    6.5 群组功能测试
    6.6 功能测试小结
第七章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大计(论文提纲范文)

胡兰莓
成长江
王珊珊
胡兰莓
成长江
胡兰莓
成长江
胡兰莓
王珊珊

(7)相约“云端” 乐享课堂——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学情分析
    (一)问卷星,进行“预成性学情分析”
    (二)利用UMU,进行“生成性学情分析”
二、 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云端课堂
    (一)和谐课堂环境,建设师生关系
    (二)模拟课堂情境,建立互动问答
    (三)巧用信息手段,建构课堂教学
    (四)优化教学情景,促进创造表达
三、 利用信息技术,延展学习成果
    (一)“云端”成果分享
    (二)“云端”实践演练
    (三)“云端”快乐检测

(8)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结语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计算思维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1.1.2 K-12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与挑战
        1.1.3 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发展计算思维的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问题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内涵剖析
        2.1.1 计算思维的缘起
        2.1.2 计算思维的内涵
        2.1.3 计算思维的概念模型
        2.1.4 小结
    2.2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设计
        2.2.1 计算思维实践的教学方法
        2.2.2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社会协作交互关系
        2.2.3 计算思维发展的技术环境
    2.3 计算思维发展的评价方式
        2.3.1 计算思维评价的三维框架
        2.3.2 计算思维量表
        2.3.3 评价任务设计
        2.3.4 小结
    2.4 总结评述
第三章 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3.1 设计跨学科的真实问题
    3.2 采用脚本支持的小组配对编程
    3.3 支持计算思维的可视化表征
    3.4 小结
第四章 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的应用与改进
    4.1 研究对象
    4.2 应用过程
    4.3 评价方案
    4.4 第一轮Scratch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4.1 设计阶段
        4.4.2 实施阶段
        4.4.3 评价与改进
    4.5 第二轮熊猫套件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5.1 设计阶段
        4.5.2 实施阶段
        4.5.3 评价与改进
    4.6 第三轮micro:bit机器人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6.1 设计阶段
        4.6.2 实施阶段
        4.6.3 评价
第五章 问题驱动学习环境应用效果的总结性评价
    5.1 总结性评价设计
    5.2 数学学业成绩的分析
    5.3 计算思维发展水平分析
        5.3.1 计算概念与计算实践分析
        5.3.2 计算观点分析
    5.4 学习环境感知水平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计算思维的抽象性与迁移性需跨学科整合的知识来表征
        6.1.2 计算思维应当从学科成就、问题解决过程与相关思维角度开展评价
        6.1.3 计算思维发展需要跨学科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支持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6.2.1 研究对象范围的局限性
        6.2.2 配对小组内的协作机制缺乏记录分析
    6.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2 :项目一的示例课程
附录3 :项目二的配对编程手册示例
附录4 :项目三的配对编程手册示例
附录5 :计算观点量表
附录6 :协作感知量表
附录7 :认知负荷量表
附录8 :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9 :半结构化访谈量表
附录10 :焦点小组访谈量表

(10)YPT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YPT教育简介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三)IYPT与 YPT
        (四)YPT教育以及教育功能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性学习理论
        (二)创新教育理论
        (三)物理学科特点分析
    三、高中物理展开YPT教学的重要性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研目的与实施
        (一)调研目的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
    二、调查问卷统计和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统计
        (二)调查问卷的分析
第四章 YPT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
        (一)合作学习
        (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
    二、教学目标
    三、操作程序
        (一)YPT比赛流程
        (二)YPT教学实施
    四、实现条件
        (一)对学校的要求
        (二)对高中教师的要求
        (三)对学生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
        (一)IYPT评分
        (二)YPT教学的表现性评价
    六、YPT教学的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教学资源
        (一)课程内容选择
        (二)课程教学资源
第五章 高中物理YPT教学实践
    一、案例设计
        (一)案例1“牛顿第二定律”
        (二)案例2“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践过程以及效果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课堂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欢迎这样的竞赛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羯玲[J]. 禹风.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11)
  • [2]运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尚娟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核心素养下小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合川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为例[D]. 蒋俊潇. 西南大学, 2021(01)
  • [4]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趣题研究[D]. 顾鸣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细分知识点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 郭冰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大计[J]. 余一鸣. 安徽文学, 2020(10)
  • [7]相约“云端” 乐享课堂——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陆丹. 考试周刊, 2020(51)
  • [8]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9]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跨学科问题驱动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D]. 刘亚琴. 江南大学, 2020(01)
  • [10]YPT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 谭子寒.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欢迎参加这样的比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