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

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

一、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1](2021)在《基于转录组研究光质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萌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设施葡萄具有结果早、效益高等特点,在宁夏地区发展迅速,显着提高了当地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阴阳结合型日光温室的阴棚以栽培葡萄为主,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阴棚光照弱,棚膜透光率低、加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阴雨及雾霾天气,导致设施内常常光照不足,葡萄从萌芽期开始便处于弱光胁迫中,致使后续成花困难,浆果品质变差,严重影响了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人工补光是改善设施内光照条件的有效措施,为探究不同光质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萌芽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设施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不同光质(红蓝光2:1、蓝光、红光、白光)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通过对不同光质处理下葡萄芽和果实生理指标的测定及转录组学分析,研究光质对‘红地球’葡萄芽萌发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光质均促进了葡萄芽的萌发,提升了果实的品质。在萌芽期,红蓝光处理下葡萄芽的展叶率最高(81%),白光、蓝光和红光效果次之,对照最低(68%);红蓝光处理下,芽中可溶性糖(8.88 mg·g-1)、总蛋白(101.61 mg.mL-1)和 H2O2含量最高(2.06 mmol·g-1),CAT 活性最低(36.43U·μg-1)。在转色期,蓝光处理下果实中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61.83 g·L-1和17.13%,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在蓝光和红蓝光处理下含量最低,分别为3.35g·L-1和3.20 g·L-1,蓝光处理下果实中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07 mg g-1。(2)葡萄芽和果实的光响应代谢通路具有差异。芽的生长发育与信号转导和转录等过程密切相关,KEGG分析显示各处理差异表达基因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内质网蛋白加工和植物真菌互作通路中显着富集,光质通过调控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进而调节葡萄的萌芽进程。果实的转色成熟与信号传导、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运输和代谢等过程密切相关,KEGG分析显示各处理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光合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显着富集,这些生物合成或代谢基因参与葡萄果实的转色成熟,在各处理果实品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本研究发现ERF、MYB、WRKY和NAC这4个转录因子家族在葡萄芽和果实中均显着富集,表明ERF、MYB、WRKY和NAC家族转录因子在葡萄光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WRKY转录因子、钙依赖蛋白激酶、钙调蛋白和NADPH氧化酶形成了芽的光响应蛋白互作网络,这些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葡萄芽的萌发。光合作用蛋白、类黄酮生物合成蛋白、淀粉和蔗糖代谢蛋白是葡萄果实中主要的光响应蛋白,这些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葡萄果实的品质。对芽和果实中共1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将验证结果与RNA-seq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较高且表达趋势基本相同,表明RNA-seq的分析结果可靠。综上所述,不同光质均加快了葡萄芽的萌发,红蓝光可作为葡萄芽萌发的理想光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SA UR、A-ARR、GID1、PYR/PYL、PP2C基因的上调表达,是导致各处理葡萄芽萌发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光质均提升了葡萄果实的着色及品质,其中蓝光对果实着色及品质的提升最为明显,葡萄果实中类黄酮基因CHS、F3H及淀粉和蔗糖代谢基因INV、SPS、HK和BG的上调表达,是导致各处理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设施葡萄的光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郭俊强[2](2021)在《避雨栽培提升鲜食葡萄果实品质和降低病害发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7℃,年平均降雨量为700 mm,且主要集中在7-9月,此时正是葡萄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连续的阴雨天使得葡萄霜霉病、灰霉病、酸腐病等真菌病害频发,不利于葡萄植株生长和果实糖分积累,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这严重阻碍了我省葡萄产业的发展。为探究避雨栽培和果实套袋技术对陕西省鲜食葡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病害发生的影响,本试验从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在自然条件下对霜霉病抗性的鉴定为源头出发,通过对不同栽培和套袋模式下各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生长参数的统计和比较,得到能够改善葡萄植株生长发育、提升果实品质和降低病害发生的最佳栽培模式和最优果袋类型,为陕西省推广和应用避雨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自然条件下,欧美杂交种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明显优于欧亚种葡萄。陕西省主栽品种‘户太八号’、‘夏黑’葡萄对霜霉病虽有一定的抗性,但病叶率仍高达67.27%和75.47%;‘红地球’和‘火焰无核’葡萄的感病程度相当严重,病叶率更是高达100%,无完整叶片。2避雨栽培不仅降低了鲜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和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增加了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同时也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增加了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除个别时期葡萄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蔗糖和淀粉含量露地栽培高于避雨栽培外,其余各时期均表现为避雨栽培高于露地栽培,且在‘红地球’和‘火焰无核’葡萄中表现的尤为显着。各鲜食葡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a/b比值在露地栽培下明显高于避雨栽培。此外,避雨栽培还可有效地促进耐弱光鲜食葡萄品种的枝条加长、加粗生长以及显着提升了冬芽的质量。3避雨栽培显着提高了‘户太8号’和‘夏黑’葡萄的果穗重量、浆果重量、果粒大小和红色葡萄果色指数(Red grape color index,CIRG),明显降低了色泽饱和度C*,但对‘火焰无核’葡萄的外观品质无显着影响。同时,避雨栽培也提高了鲜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但对总酸含量无显着影响,且显着促进了‘户太8号’和‘夏黑’葡萄中的有机酸的降解。果实套袋技术对葡萄鲜果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根据栽培模式的不同表现出显着差异。由主成分分析可得,避雨栽培+红色无纺布袋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更好。4避雨栽培显着降低了葡萄叶片霜霉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对‘红地球’、‘火焰无核’葡萄的效果尤为显着,分别降低了56.21%和30.06、57.68%和41.61%,进而极大地控制了鲜食葡萄病害的发生概率。同时,避雨栽培也显着降低了葡萄叶片中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含量。此外,避雨栽培也明显降低了葡萄鲜果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其中红色无纺布袋中鲜食葡萄果实的发病程度降低最为显着。综上所述,避雨栽培可有效控制鲜食葡萄病害的发生,提高叶片质量,使得PSⅡ活性显着提升,有利于促进当年鲜食葡萄的生长发育和翌年冬芽的萌发,是培育健壮葡萄的主要途径;同时结合红色无纺布袋,可更加有效的提高鲜食葡萄果实的内外品质,使提质增效、健康安全的鲜食葡萄生产成为可能。

郭松涛[3](2020)在《宁夏设施葡萄需冷量与需热量及补光对葡萄萌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施果树栽培可实现果品的反季节供应,增加经济效益,已成为西北地区一种新型高效栽培模式。由于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的需冷量与需热量值不明确,导致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无法准确掌握休眠期时间的长短及揭苫升温时间,造成设施果树环境管理混乱。为准确掌握多种设施环境条件下葡萄休眠期与萌芽期环境调控,探究各设施葡萄品种需冷量与需热量及二者之间关系,了解补充光照时间及改变光质对萌芽期葡萄需热量的影响,本文试验一通过测定四种不同设施内‘红地球’葡萄休眠期需冷量及萌芽期需热量;试验二测定三年内两种设施条件下共15个葡萄品种的需冷量与需热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试验三通过改变光周期和光质探究其对葡萄萌芽及需热量的影响,为设施栽培葡萄休眠-萌芽阶段管理及设施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玻璃温室未进行低温管理,在‘红地球’葡萄休眠期间,玻璃温室空气、土壤温度均最高;由于升温管理,在‘红地球’葡萄萌芽期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内空气、土壤温度高于阴棚和玻璃温室,且日光温室保温蓄热能力强于塑料大棚,日均气温较塑料大棚高3.6℃;玻璃温室气温、土温变化幅度较大,阴棚变化较为稳定;对设施内环境进行监测,得出‘红地球’葡萄休眠期需冷量总体表现为:阴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玻璃温室;需热量总体表现为: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阴棚;对‘红地球’葡萄需热量与需冷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根据三年间对玻璃温室和阴棚内葡萄进行监测,发现各葡萄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阴棚内‘秋黑’葡萄需冷量最高,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615 C·U(犹他模型,下同),需热量最低,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5806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下同),‘克瑞森无核’葡萄需冷量最低,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453 C·U,需热量最高,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6734 GDH℃;玻璃温室内‘白宝石’葡萄需冷量最低,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160 C.U,需热量最高,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10328 GDH℃,‘汤姆逊’葡萄需冷量最高,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529 C.U,‘红地球’葡萄需热量最低,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9168 GDH℃。玻璃温室内各葡萄品种需冷量总体低于阴棚,需热量总体高于阴棚;宁夏地区设施葡萄需冷量以犹他模型估算较为准确,玻璃温室3 a内变异系数为5.66%,阴棚内变异系数为3.74%;需热量以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较为准确,玻璃温室3 a内变异系数为3.83%,阴棚内变异系数为2.54%;在同种设施类型内,需冷量大的葡萄品种其需热量反而小,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葡萄的需冷量、需热量与其成熟期没有必然的联系。(3)对于‘红地球’葡萄,14h/10h的光周期效果最好,此条件下需热量值最小,为14560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下同):对于‘圣诞玫瑰’和‘克瑞森无核’葡萄,18h/6h的光周期效果最好,此条件下需热量值最小,分别为13867 GDH℃和13417 GDH℃;对于‘美人指’葡萄,16h/8h的光周期效果最好,此条件下需热量值最小,为14287 GDH℃;在同一光周期下,‘红地球’葡萄萌芽需热量最大,其次为‘美人指’、‘圣诞玫瑰’葡萄,‘克瑞森无核’葡萄的需热量最小。红蓝光、红光、白光均能促进春季设施葡萄萌发,降低葡萄萌芽期需热量,使葡萄提前展叶,以红蓝光效果最为明显,蓝光会推迟葡萄萌芽:红蓝光使得‘红地球’葡萄新梢长度与粗度显着增加,红光、白光处理下新梢长度与粗度增加量优于对照,蓝光降低葡萄茎部粗度;利用6种需热量模型估算‘红地球’葡萄需热量时,有效积温模型凸显出跨度小、数值低的特点,而生长度小时模型表现为跨度大、数值高的特点。综上所述,宁夏地区日光温室栽培葡萄休眠、萌芽所需时间较短,阴棚栽培葡萄休眠、萌芽所需时间较长,需冷量以阴棚内栽培‘红地球’葡萄最高,需热量以玻璃温室内栽培‘红地球’葡萄最高。此地区以犹他模型估算各葡萄品种需冷量、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各品种需热量最适宜,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改变光周期或光质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设施栽培葡萄萌芽进程和需热量,不同品种对于光周期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同一品种萌芽期对光质的选择也不同,以红蓝光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休眠期至萌芽期内设施管理和设施葡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彭小慧[4](2020)在《乙醇与氯化钙处理对葡萄果实成熟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globe’)为试材,在果实转色期,分别用1%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Ca Cl2)、15%乙醇(Ethanol,Et OH)和15%乙醇(Et OH)中溶入1%氯化钙(Ca Cl2)喷施‘红地球’葡萄果穗,研究乙醇和氯化钙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特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变化,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花青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查耳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Vv CHS)和UDP-类黄酮-3-O-葡萄糖苷转移酶(UDP-flavonoid-3-O-glucoside transferase,Vv UFGT),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积累关键酶基因9-顺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9-cis expoxy carotenoid dioxygenase,Vv NCED1)和β-葡萄糖酯酶(β-glucosidase,Vv BG1),ABA降解酶基因8’-羟化酶(8’-hydroxylase,Vv CYP707A)的表达差异,探讨乙醇和氯化钙调控葡萄成熟特性的分子机制,为乙醇和氯化钙在葡萄安全优质高效生产上的应用推广提供可靠依据,为今后进一步探究葡萄果实成熟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15%Et OH中溶入1%Ca Cl2和15%Et OH处理后的‘红地球’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的积累被显着抑制,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下降减缓,保持了较高的果皮亮度,显着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2.高效液相测定结果表明果皮的花色苷单体有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15%Et OH中溶入1%Ca Cl2处理抑制了果皮花色苷含量,延缓了葡萄果实的成熟进程。3.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成熟过程中,15%Et OH中溶入1%Ca Cl2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与转色相关基因Vv NCED1、Vv BG1、Vv CYP707A、Vv CHS和Vv UFGT基因下调表达,有效延缓了ABA的合成与花色甘的累积。

张坤[5](2019)在《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生育后期树体与果实的水分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施葡萄延后栽培适合在河西走廊发展,主要由于河西走廊秋、冬季光照资源丰富,葡萄采摘期比其它区域延后1-2个月,鲜果上市时间与北方大多落叶果树果实成熟期错开,经济效益很高。经过近20年发展,甘肃河西走廊延后栽培的葡萄初具规模,逐渐成为我国西北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葡萄成熟期间以及成熟后,品质的保持占据重要地位。低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保持品质,但可造成树体提前衰老,和严重的病害,葡萄延后栽培的优势得不到体现。生育后期设施内温度、水分管理既要满足树体生长,又要长时间保持―树体-果实‖间的水分关系,但不能降低果实品质,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成为种植户和科学研究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传统光、温管理基础上,通过调控土壤水分,研究设施红地球葡萄生育后期树体耗水规律,树体老化与土壤水分和设施内温度的关系以及树体和果实之间的水分关系,以期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生育后期的土壤水分管理和较长时间保持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育后期,葡萄树体耗水量不断下降,决定树体耗水的主要因素是夜间低温。9月中旬,葡萄转色期树体耗水会发生主动降低。10月初至11月中旬,适宜土壤水分(土壤体积含水率0.18 m3 m-3和0.21 m3 m-3)能较长时间提高树体耗水量,但不能改变树体耗水持续降低的趋势;9月初提前加强对设施内低温控制,夜间低温保持在12°C以上,10月至11月中旬成熟期间夜间低温保持在8°C以上。11月中旬以后随着树体进一步衰老,树体耗水量迅速且不可逆的下降至200 g d-1,此阶段夜间低温应保持在3°C以上。2.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过程中,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能降低葡萄树体老化程度。葡萄转色期及转色后树体整体水分运输阻力增大,果穗对应的结果枝、叶柄和穗轴水分运输通道面积减小。叶片衰老造成光合能力下降,对午间高温的适应性降低,迅速降温对高供水处理叶片伤害的风险增大。从ABA、GH以及结果枝淀粉和糖的积累等结果证实,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土壤高供水处理能减缓树体老化。3.设施红地球葡萄转色后至采摘期间,―树体-果实‖间水分关系逐渐消失。至10月10日,不同处理果实水分净变化为正值,流入和果实散失的水分基本保持平衡,到10月25日,低供水处理进入果实内水分不能满足果实失水需求,表现为果实水分净损失,总体上葡萄转色期木质部存在少量的水分运输。4.葡萄成熟伴随着果实软化和可溶性固形物提高,成熟后随着果实持续失水,失重加速。葡萄果实膨压与硬度快速下降的时间是9月25日至10月25日,同一时期随着供水量的增加,果实膨压和硬度增大,至10月25日高供水处理(0.24 m3 m-3)果实硬度最高。10月25日后,不同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均超过15%,达到最低采摘标准,此后进入葡萄成熟后的品质保持阶段,不同处理可溶性固形物积累速度明显下降。11月25日,受树体老化和低温影响,高供水处理(0.21 m3 m-3至0.24 m3 m-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只达到16.8%、15.8%,糖酸比分别为22.11和20.26。而0.18 m3 m-3土壤供水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8.7%,糖酸比为29.22,处于最佳品质时期。5.转录组数据表明,转色初期(可溶性固形物由7%增加到9%),M vs L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5个有关细胞壁代谢通路,但均未达到显着富集状态,随着可溶性固形物由7%增加到11%,H vs L的差异基因GSVIVG01008128001(COBRA-like蛋白相关,上调)和GSVIVG01031164001(果胶酯酶相关,下调)被显着富集于3个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通路。综合分析认为,水分对生育后期设施红地球葡萄的耗水、树体老化和果实品质有很大影响,至11月下旬不同处理果实体积损失均超过5%,因此最晚采摘时间应该在11月中旬。生产中延后红地球葡萄采摘期,还需改进温室建造水平,提高对光、温、水的控制。

魏志峰,郭景南,高登涛,曹锰[6](2018)在《避雨栽培微环境对“红地球”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索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变化。[方法]采用8年生"红地球"葡萄树为试验材料,调查记录避雨棚内小气候日变化、果粒纵横径及重量动态变化、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参数等。[结果]避雨栽培的小气候环境显着区别于露地;‘红地球’葡萄果粒重在前期增加较快,但后期生长滞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提高;避雨栽培果实着色参数CIRG值为4.21,显着区别于对照的4.64;但整个果实生长观察期内,"红地球"葡萄果粒纵横径与对照无显着差异。[结论]避雨栽培条件影响了"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和品质。

吴翔,高晓阳,陈天雨,颜仁喆,李红岭,武季玲[7](2018)在《兰州露地红提叶和果实生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兰州露地栽培红提叶和果实发育规律,实现叶和果实生长动态预测,为葡萄栽培管理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以鲜食葡萄红提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7年进行田间试验,分别于展叶期和坐果期后定期测量叶主脉长、果实横、纵径生长量变化,数据显示叶主脉生长呈"S"曲线,果实几何生长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呈快-慢-快-慢的双"S"型曲线,先采用Logistic模型对叶主脉和果实横、纵径生长变化拟合,然后采用三次多项式模型对果实横、纵径数据进行拟合,并对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内,果实始终保持纵径大于横径的特点;用Logistic方程对叶主脉拟合效果为中等;果实横、纵径的两种模型,三次多项式对果实生长量模拟优于Logistic模型。结合果实横、纵径相对生长速率与生长变化的曲线可知,果实的第一次快速膨大期为6月初到7月中旬,第二次快速膨大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下旬。因此,应在5月中旬及6月初做好除草、去副梢、施肥和套袋工作,以确保兰州露地栽培红提果实较好的发育。

马蕾[8](2018)在《红地球葡萄需肥规律与化肥减施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贺兰山东麓风沙土鲜食葡萄肥料利用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以7年生鲜食葡萄“红地球,”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贺兰山东麓红地球葡萄全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累积规律、氮磷钾吸收与分配规律、氮磷钾利用率以及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减少氮磷钾化肥投入,辅以有机肥替代,深入探索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鲜食葡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地球葡萄干物质积累规律为:营养生长期新梢>叶片>叶柄,转色后变为叶片>新梢>叶柄;氮磷钾分配规律为叶片>新梢>叶柄,结果后果实中氮磷钾含量逐步提高;全生育期内新梢和叶片中氮>钾>磷,叶柄和果实中钾>氮>磷;在成熟期新梢、叶片以及叶柄中氮磷钾的含量均降低,而果实中的养分在升高,表明成熟期新梢、叶片以及叶柄中的养分在向果实中转移。(2)滴灌条件下氮的利用率为45.11%,比沟施的26.03%提高了 19.08%,利用率相对提高了 73%。滴灌时磷的利用率为33.01%,沟施时为21.88%,相对提高50%。滴灌时钾肥的利用率为33.07%,沟施为25.65%,相对提高29%。(3)红地球葡萄营养需求具有阶段性特点;萌芽期和花期以营养生长为主,需N:166 kg/hm2,P2O5:123kg/hm2,K2O:41kg/hm2;膨大期需 N:51kg/hm2,P2O5:122kg/hm2,K2O:139kg/hm2;转色期需 N:89kg/hm2,需 P2O5:46kg/hm2,K2O:121kg/hm2;成熟期需 N:54 kg/hm2,P2O5:21 kg/hm2,K2O:147 kg/hm2。(4)当氮磷化肥减施33%时,对红地球产量以及经济效益没有显着影响;但进一步减施氮磷化肥将显着降低葡萄产量和经济效益。葡萄中后期需钾量大,钾肥减施33%虽然不减产,但可溶性糖显着降低33%~45%,糖酸比明显降低,影响葡萄口感,因此建议钾肥不减施。(5)化肥减施后配施有机肥可以改善红地球葡萄的光合作用,且在60%的化肥配40%的有机肥时红地球葡萄产量达到最大,随有机替代量的增加果实品质显着提高;尽管土壤重金属含量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大而升高,但远小于标准限值,不会对作物造成伤害,且还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效态金属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综合考虑:有机无机配比为40%有机肥配施60%的化肥时最为适宜。

于咏[9](2017)在《红地球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渭北地区主栽品种红地球葡萄为材料,设置不同冬季修剪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负载量水平、叶幕管理及反光膜增色处理,调查冬季修剪反应,测定所有处理成熟果实基本理化指标(果穗性状、果粒性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pH、果实硬度、色度、总酚、单宁及总花色素等),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选择最佳冬剪方式、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负载量、叶幕管理方式及增色方式,旨在为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优质、大粒生产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萌芽率随结果母枝留芽量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结果母枝不同留芽量下萌芽率与结果枝率随结果母枝节位上升总体呈递增趋势。花序集中分布在结果枝第46节位,且以第5节位花序比例最高。红地球葡萄冬季修剪适宜采用双芽和三芽修剪相结合方式。2.2014年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以处理T17(花序顶端留5 cm,以3 mg/L GA3进行拉序,20.0 mg/L GA3+1.0 mg/L CPPU进行膨大,单穗留果80粒)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单果质量增加8.80%,还原糖含量增加19.43%,果粒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显着增加,总酸含量显着降低。2015年以处理T11(花序顶端留4 cm,以3 mg/L GA3进行拉序,20.0 mg/L GA3+1.0 mg/L CPPU进行膨大,单穗留果65粒)效果最佳,单穗质量为541.80 g,相比对照单果质量增加21.01%,还原糖含量增加14.10%,总花色素含量增加28.62%,果粒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营养指标单宁的含量显着增加,感官质量明显提升。红地球花序留45 cm、宜在花前10天用3 mg/L GA3进行拉序、果粒黄豆粒大小时以20.0 mg/L GA3+1.0 mg/L CPPU进行膨大、单穗留果6580粒。3.套袋可降低果粒发病率,发病初期、中期、末期果粒发病率较对照分别降低2.08%、8.18%和19.31%;且每667 m2产量增加68.65%,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5.23%和5.58%,单宁含量提高8.83%,果实色度有所改善,感官质量明显提升。在降雨较多地区进行果实套袋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方法。4.中等负载量处理果实品质最佳,果实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及总花色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余两个负载量处理,且果实感官质量最好。优质红地球葡萄生产,负载量应控制在13001500 kg/667 m2。5.主梢超过第三道铁丝留23片叶摘心、最顶端一次副梢留4片叶摘心(处理Y4)效果最佳,2015及2016年较对照其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4.04%、21.33%,还原糖分别显着增加9.92%、2.66%,且果粒横纵径显着增加,感官质量明显提高。6.连续两年的铺膜、摘叶及铺膜+摘叶较对照均显着增大果粒纵径及单果质量,感官质量明显提升。总花色素含量存在年份差异,2015年仅摘叶较对照显着提高32.92%,2016年各处理总花色素分别显着提高25.94%、4.25%和58.02%。铺膜和铺膜+摘叶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

段永华,李军,李娟,张军云,张钟,普进东,张燕艳,钱遵姚[10](2017)在《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作者采用精确定点和大区试验方法,分析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表明玉溪地区红地球葡萄从新梢萌发到7月12日前,果粒纵径、横径、单果重、糖度性状与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增长变化,为植株生长的旺盛期;其后,果粒纵径、横径、单果重性状增长放缓,最后趋于稳定,但糖度稳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为果实成熟期;成熟的果粒顶部比基部糖度含量高1.5%,差异达极显着水平,不同部位的果穗重量、单果重、果穗果数、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实糖度性状均以基部最大,中部次之,但差异不显着;最后提出玉溪地区篱架主干形红地球葡萄栽培措施的相关要求。

二、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转录组研究光质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萌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果树设施栽培环境调控发展现状
    1.3 植物光质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光质对植物果实品质的影响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流程及优势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果树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光质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萌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光质对葡萄萌芽进程的影响
        2.2.2 不同光质对葡萄芽生理指标的影响
        2.2.3 RNA-seq测序质量评估
        2.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COG分析
        2.2.5 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功能分析
        2.2.6 激素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光质对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光质对葡萄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光质对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
        3.2.3 RNA-seq测序质量评估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COG分析
        3.2.5 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
        3.2.6 光合作用、类黄酮及糖代谢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3.3 小结
第四章 ‘红地球’葡萄芽和果实光响应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因子分析
        4.2.2 qRT-PCR验证
        4.2.3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不同光质对设施葡萄萌芽的影响
        5.1.2 不同光质对设施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5.1.3 葡萄芽和果实光响应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避雨栽培提升鲜食葡萄果实品质和降低病害发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栽培的发展概况
        1.1.1 我国葡萄栽培的概况
        1.1.2 陕西省葡萄栽培的发展概况
    1.2 葡萄避雨栽培的研究概况
        1.2.1 避雨栽培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2.3 避雨栽培对葡萄抗病性的影响
    1.3 葡萄套袋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鲜食葡萄抗霜霉病的自然田间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发病情况统计分析
        2.2.2 不同品种葡萄霜霉病抗性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2.2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2.3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3.2.5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枝条发育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3.2 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3.3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4 对枝条发育的影响
第四章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套袋果实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避雨栽培和套袋对鲜食葡萄果穗及果粒生理性状的影响
        4.2.2 避雨栽培和套袋对鲜食葡萄果皮硬度和色泽的影响
        4.2.3 避雨栽培和套袋对鲜食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总酸含量的影响
        4.2.4 避雨栽培和套袋对鲜食葡萄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4.2.5 鲜食葡萄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2.6 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3 讨论与结论
        4.3.1 对果穗和果粒基本性状的影响
        4.3.2 对果皮各生理指标的影响
        4.3.3 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的影响
        4.3.4 对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第五章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病害发生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研究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片霜霉病发生的影响
        5.2.2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5.2.3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2.4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片CAT和 SOD活性的影响
        5.2.5 避雨栽培对鲜食葡萄叶片SA含量的影响
        5.2.6 避雨栽培和套袋对鲜食葡萄果实病害发生的影响
    5.3 讨论与结论
        5.3.1 对叶片病害发生的影响
        5.3.2 对叶片中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5.3.3 对果实病害发生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宁夏设施葡萄需冷量与需热量及补光对葡萄萌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果树休眠及需冷量研究进展
        1.2.1 果树休眠研究进展
        1.2.2 休眠需冷量统计模式研究进展
        1.2.3 果树休眠解除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2.4 休眠解除生理生化变化
    1.3 果树萌芽及需热量研究进展
        1.3.1 果树萌芽研究进展
        1.3.2 萌芽需热量统计模式研究进展
        1.3.3 萌芽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3.4 需热量与需冷量关系研究进展
    1.4 补光对果树休眠及萌芽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四种设施环境对葡萄需冷量及需热量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1.2 试验方法
        2.1.3 温度的测定
        2.1.4 需冷量的估算
        2.1.5 萌芽进度的确定
        2.1.6 需热量的估算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四种设施环境空气与土壤温度日均变化
        2.2.2 四种设施环境空气与土壤温度日变化
        2.2.3 不同设施内‘红地球’葡萄的休眠结束期与萌芽期
        2.2.4 不同设施内‘红地球’葡萄的需冷量
        2.2.5 不同设施内‘红地球’葡萄的需热量
        2.2.6 需热量与需冷量的关系
    2.3 小结
第三章 设施葡萄需冷量、需热量及二者之间关系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温度的测定
        3.1.4 需冷量的估算
        3.1.5 需热量的估算
        3.1.6 需冷量、需热量估算模型的评价标准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种设施内需冷量积累
        3.2.2 设施内不同葡萄品种的需冷量
        3.2.3 两种设施内需热量积累
        3.2.4 设施内不同葡萄品种的需热量
        3.2.5 需热量与需冷量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补光对设施葡萄枝条萌发及需热量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萌芽进度调查
        4.1.4 需热量估算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光周期对4个葡萄品种枝条冬芽萌芽进程的影响
        4.2.2 不同光周期对4个葡萄品种需热量的影响
        4.2.3 不同光质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枝条冬芽萌芽进程的影响
        4.2.4 不同光质处理对‘红地球’葡萄需热量的影响
        4.2.5 不同光质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新梢长度和粗度的影响
        4.2.6 不同光质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新梢和叶片变化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设施环境与葡萄需冷量和需热量的关系
        5.1.2 葡萄品种需冷量与需热量的关系
        5.1.3 光周期和光质与葡萄需热量的关系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乙醇与氯化钙处理对葡萄果实成熟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综述
    1.1 ‘红地球’葡萄
    1.2 葡萄果实成熟品质调控
    1.3 葡萄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
    1.4 乙醇与氯化钙在果蔬植物上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1.4.1 乙醇在果蔬植物上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1.4.2 氯化钙在果蔬植物上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葡萄转色期乙醇与氯化钙处理对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试验设计
        2.1.5 花色苷样品制备
        2.1.6 花色苷的检测分析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对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Dp-3-O-glu)含量的影响
        2.2.2 对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3-O-glu)含量的影响
        2.2.3 对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Pt-3-O-glu)含量的影响
        2.2.4 对芍药素3-O-葡萄糖苷(Pn-3-O-glu)含量的影响
        2.2.5 对锦葵素3-O-葡萄糖苷(Mv-3-O-glu)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第3章 乙醇与氯化钙处理对葡萄糖酸积累、成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试剂
        3.1.4 试验设计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1 ‘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
        3.2.2 ‘红地球’葡萄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
    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转色期乙醇和氯化钙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特性的影响
        3.4.2 转色期乙醇和氯化钙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生育后期树体与果实的水分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分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1 葡萄的需水时期
        1.2 水分对枝蔓和叶片的影响
        1.3 水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1.4 水分对果实膨大的影响
        1.5 水分对果实品质保持的影响
    2 树体老化与水分利用
        2.1 树体老化与环境
        2.2 叶片衰老与环境
        2.3 根系衰老与环境
    3 器官间的水分关系
        3.1 果实的水分运输
        3.2 果实与树体的水分关系
        3.3 果实成熟期间的失水
        3.4 果实成熟期间的软化
    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 研究内容
        4.2.1 树体老化期间的耗水规律
        4.2.2 树体老化进程对土壤水分与环境的响应
        4.2.3 树体与果实间的水分关系研究
        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生长期间的耗水规律
    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1.1 试验地概况
        1.2 日光温室与设施葡萄延后栽培
        1.3 试验设计
        1.3.1 温室内温度管理
        1.3.2 温室内水分控制
    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 设施内空气与土壤水分环境监测
        2.2 树体主干茎流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延后栽培期间的生长环境
        3.1.1 设施内温度环境
        3.1.2 土壤温度和水分环境
        3.2 设施红地球葡萄生育后期的蒸腾耗水
        3.2.1 树体耗水规律
        3.2.2 树体耗水对低温的响应与恢复
        3.2.3 树体耗水对快速升温的响应
        3.3 树体耗水与温度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延后栽培期间树体老化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方法
    3 主要测定指标与方法
        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与气体交换
        3.1.1 田间测定
        3.1.2 高温环境测定
        3.2 结果枝和叶柄的水分阻力
        3.3 根系活力
        3.4 电导率测定
        3.5 枝条淀粉与总糖含量测定
        3.6 叶绿素含量测定
        3.7 水分运输染色观察
    4 结果与分析
        4.1 延后栽培期间环境变化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4.1.1 水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2 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4.1.3 叶片衰老对午间高温的响应与恢复
        4.1.3.1 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一般变化规律
        4.1.3.2 高温对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
        4.1.3.3 高温对相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变化的影响
        4.1.3.4 高温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1.3.5 高温对PSII反应中心供体侧受体侧的影响
        4.1.3.6 高温对反应中心能量分配的影响
        4.1.3.7 高温处理后叶片PSII功能恢复
        4.1.4 设施内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片对午间高温的响应
        4.1.4.1 温室内高温发生状况
        4.1.4.2 高温对F_o和F_v/F_m的影响
        4.1.4.3 高温对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1.5 快速降温对电解质渗透的影响
        4.1.6 不同水分处理下ABA变化
        4.2 延后栽培期间土壤水分对结果枝和根系生理变化的影响
        4.2.1 枝条中淀粉和总糖的变化
        4.2.2 结果枝水分运输阻力变化
        4.2.3 水分运输器官的染色观察
        4.2.3.1 结果枝叶柄和穗轴的染色观察
        4.2.3.2 葡萄转色期间不同部位染色观察
        4.2.3.3 同时期果穗不同部位染色观察
        4.2.4 根系活力动态变化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章 延后生长期间树体与果实的水分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 果实发育监测
        3.2 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测定
        3.3 果实酶与激素测定
        3.4 果实水分平衡
        3.5 环剥韧皮部后木质部导水功能测定
        3.6 不同器官含水率测定
        3.7 果实膨压测定
        3.8 代谢组测定
        3.8.1 材料
        3.8.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8.3 方法
        3.9 转录组检测
        3.9.1 材料
        3.9.2 样品收集与上机准备
        3.9.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器官含水量
        4.2 果实形态变化
        4.2.1 果实纵横经动态变化
        4.2.2 果实体积与表面积动态变化
        4.2.3 果实单粒重动态变化
        4.3 果实成熟及成熟后水分动态变化
        4.3.1 果实水分平衡
        4.3.2 木质部水分运输能力
        4.3.3 水分关系
        4.3.3.1 果实膨压的动态变化
        4.3.3.2 果实果肉硬度变化
        4.3.3.3 相关参数的关系
        4.4 果实软化
        4.4.1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4.4.2 果实硬度相关酶活性变化
        4.4.3 果胶变化
        4.5 果实品质
        4.5.1 可溶性固形物
        4.5.2 可滴定酸
        4.5.3 糖酸比
        4.6 代谢组分析
        4.6.1 QC样本相关性
        4.6.2 总样品PCA分析
        4.6.3 样品间PCA主成分分析
        4.6.4 差异代谢物分析
        4.6.5 KEGG富集结果
        4.7 转录组分析
        4.7.1 样本间相关性
        4.7.2 主成分分析(PCA)
        4.7.3 测序数据统计
        4.7.4 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对
        4.7.5 差异基因统计
        4.7.6 GO功能富集分析
        4.7.7 KEGG通路富集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避雨栽培微环境对“红地球”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取样方法。
        1.3.2 小气候的测定。
        1.3.3 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定。
        1.3.4 果粒纵横径和重量的测定。
        1.3.5 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测定。
        1.3.6果实色泽指标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避雨栽培小气候日变化
    2.2 避雨栽培对葡萄果粒纵横经和果粒重的影响
    2.3 避雨栽培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4 避雨栽培对果面颜色和色泽参数的影响
3 讨论
    3.1 避雨栽培小气候的变化
    3.2 避雨栽培对“红地球”葡萄果粒纵径、横径和果粒重的影响
    3.3 避雨栽培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4 避雨栽培对“红地球”葡萄果实颜色的影响
4 结论

(7)兰州露地红提叶和果实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1.5 模型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察
    2.2 叶主脉生长模型建立
    2.3 横、纵径生长模型建立
        2.3.1 果实生长曲线
        2.3.2 果实的相对生长率
        2.3.3 果实横纵径方程拟合
    2.4 模拟效果检验
        2.4.1 叶主脉生长模型检验
        2.4.2 浆果生长模型检验
3 讨论与结论

(8)红地球葡萄需肥规律与化肥减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葡萄施肥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项目测定及方法
    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红地球葡萄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3.1 红地球葡萄干物质动态变化规律
    3.2 红地球葡萄树体不同器官养分动态变化规律
    3.3 红地球葡萄树体同一器官全生育期养分动态变化规律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红地球葡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
    4.1 两种施肥方式氮肥利用率研究
    4.2 两种施肥方式磷肥利用率研究
    4.3 两种施肥方式钾肥利用率研究
    4.4 滴灌条件下氮素累积动态与阶段补氮量研究
    4.5 滴灌条件下磷素累积动态与阶段补磷量研究
    4.6 滴灌条件下钾素累积动态与阶段补钾量研究
    4.7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红地球葡萄氮磷钾化肥减施研究
    5.1 红地球葡萄氮肥减施研究
    5.2 红地球葡萄磷肥减施研究
    5.3 红地球葡萄钾肥减施研究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红地球葡萄有机-无机肥适宜配比研究
    6.1 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红地球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6.2 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
    6.3 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红地球葡萄产量的影响
    6.4 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红地球葡萄经济效益的影响
    6.5 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红地球葡萄土壤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6.6 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红地球葡萄采收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6.7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红地球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冬季修剪与果实品质
    1.2 葡萄花果管理技术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1.2.2 疏果对于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2.3 套袋技术与果实品质
    1.3 负载量水平与果实品质
    1.4 叶幕管理与果实品质
    1.5 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6 本研究简介
        1.6.1 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方案
        2.3.1 不同冬季修剪方式试验
        2.3.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
        2.3.3 套袋试验
        2.3.4 不同负载量试验
        2.3.5 不同叶幕管理方式试验
        2.3.6 增色试验方案
    2.4 指标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冬季修剪方式对红地球葡萄萌芽结果特性的影响
        3.1.1 冬季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冬芽总体萌发特征的影响
        3.1.2 冬季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冬芽萌发和结果的影响
        3.1.3 结果母枝留芽量对不同节位结果枝花序分布的影响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2.1 2014年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2.2 2014年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3.2.3 2015年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2.4 2015年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3.3 套袋对红地球葡萄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3.1 套袋对果实发病率的影响
        3.3.2 套袋对果实物理指标的影响
        3.3.3 套袋对果实化学指标的影响
        3.3.4 套袋对果实感官质量的影响
    3.4 不同负载量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4.1 不同负载量对果实物理指标的影响
        3.4.2 不同负载量对果实化学指标的影响
        3.4.3 不同负载量对果实感官质量的影响
    3.5 不同叶幕管理方式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5.1 不同叶幕管理方式对果实物理指标的影响
        3.5.2 不同叶幕管理方式对果实化学指标的影响
        3.5.3 不同叶幕管理方式对果实感官质量的影响
    3.6 不同增色方式对红地球果实品质的影响
        3.6.1 不同增色方式对结果部位温度及光照强度的影响
        3.6.2 不同增色方式对结果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6.3 不同增色方式对果实物理指标的影响
        3.6.4 不同增色方式对果实化学指标的影响
        3.6.5 不同增色方式对果实感官质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冬季修剪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品质的影响以及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4.3 套袋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4.4 负载量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4.5 叶幕管理方式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4.6 铺设反光膜和摘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田管理
    1.4 测定项目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动态变化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2.2 葡萄果粒基部与顶部糖度含量对比分析
    2.3 红地球葡萄果穗不同部位果实性状对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四、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转录组研究光质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萌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刘帅. 宁夏大学, 2021
  • [2]避雨栽培提升鲜食葡萄果实品质和降低病害发生的研究[D]. 郭俊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宁夏设施葡萄需冷量与需热量及补光对葡萄萌芽影响研究[D]. 郭松涛. 宁夏大学, 2020(03)
  • [4]乙醇与氯化钙处理对葡萄果实成熟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彭小慧. 塔里木大学, 2020(03)
  • [5]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生育后期树体与果实的水分关系研究[D]. 张坤.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6]避雨栽培微环境对“红地球”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J]. 魏志峰,郭景南,高登涛,曹锰.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8)
  • [7]兰州露地红提叶和果实生长规律研究[J]. 吴翔,高晓阳,陈天雨,颜仁喆,李红岭,武季玲. 上海农业学报, 2018(04)
  • [8]红地球葡萄需肥规律与化肥减施研究[D]. 马蕾. 宁夏大学, 2018(01)
  • [9]红地球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D]. 于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10]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J]. 段永华,李军,李娟,张军云,张钟,普进东,张燕艳,钱遵姚.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2)

标签:;  ;  ;  ;  ;  

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