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与教育转移支付面临的挑战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与教育转移支付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论文文献综述)

朱培源[1](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认为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张美玲[3](2020)在《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文中认为国家的兴衰依赖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对于国家来讲,教育是立国之本,对于民族振兴而言,教育是基石。国家人才培养要依靠教育,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为义务教育的三大特征为国家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认为教育要得到优质发展,良好的义务教育基础至关重要。从社会层面来讲,国家实行义务教育能够积极推动社会发展,从而进一步帮助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学习文化知识和科技创新技术,有利于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目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发展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城乡义务教育公共财政出发,通过分析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发展史进一步完成整理,并且针对目前存在的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给出了宏观和微观这两种角度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将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具体现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均衡问题可以总结为“不均衡—基本均衡—基本均衡—优质均衡”这条路线。十九大报告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表述中提出,在教育强国这项伟大的进程中,要让高质量水平的教育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每位青少年儿童都要接受到这种高质量水平教育。因此国家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将所有的教育成本提前进行估算,尤其是要保证城乡教育水准均衡这一方面,基于财政负担能力制定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主要向一些农村学校投入大量的义务教育经费,教育支出责任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本文通过描述并统计了城乡义务教育的相关数据,然后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中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然后针对义务教育如何进行均衡优质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建议。

黄蓝紫[4](2020)在《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至今是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此前建立起来支撑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英国职前教师教育也在各种社会压力下开始转型。通过相关政策的推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历经强调规模扩张、突出质量与能力、注重标准与专业、追求卓越四个发展阶段,在培养目标、模式、标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成效显着。同时,战后英国独特的两党交替执政模式,以及政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导致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彰显着政治和利益属性。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切入视角,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推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一方面可以丰富对英国教师教育史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拓宽了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视野,这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力求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视角,以政党交替为纵向划分依据,结合公共政策学的横向分析框架,对不同历史时期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剖析,以探究政策的阶段性议题和影响政策形成的内外动因。同时,通过梳理政策变迁的轨迹与总结其特征,分析导致政策变迁的利益博弈,进而归纳出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具体而言,本研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强调数量扩张、突出质量与能力、注重标准与专业、追求卓越四个阶段。二战后至1979年的“共识政治”时期,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主题是强调数量扩张。英国政府通过颁布《麦克奈尔报告》、《罗宾斯报告》和《詹姆斯报告》扩大了职前教师教育规模,提高了职前教师教育学术地位,确立了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培养路径。20世纪70年代保守党上台执政,受撒切尔主义意识形态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英国政府通过颁布多个政策,拓宽注重实践的师资培训途径,制定能力本位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立多个职前教师教育督查机构,进而确立了质量与能力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主题。同时,中央政府逐渐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的控制,鼓励职前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市场化竞争。1997年新工党执政后,处于世纪之交的英国在“第三条道路”的指导下致力于提高基础教育标准与质量。为此,新工党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合格教师标准、拓展合格教师准入途径等政策确立了注重标准与专业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主题。2010年后,联合政府确立了培养“卓越教师”的发展方向,通过《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白皮书、《2012教师标准》和《卓越教师标准》的颁布实现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卓越化。第二,1944至2015年,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内容从注重理论和数量转向注重实践和能力;从教师教育自治转向中央问责制;从注重能力转向基于标准;从基于标准转向追求卓越。导致政策发生上述变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前教师教育的掌控者:政府;职前教师培训权的争夺者:高等教育机构、中小学;自身利益的维护者:教师。此外,不同执政党、教师与中央政府,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利益博弈直接导致了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第三,通过探讨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不难发现,实现职前教师教育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即构建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多元平衡的发展格局。首先,应当倡导职前教师教育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中介机构、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其次,追求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持续开发针对不同生源、多机构共同参与的教师培养模式。最后,实行职前教师教育生源选拔的多元化。

费睿[5](2020)在《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绩效评价是对未来的投资。2012年至今,我国已连续八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但随着内外环境变化及社会经济转型,单纯依据财政投入规模扩大来推动教育的发展难以为继,提高教育经费绩效,兑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承诺势在必行。同时,在我国行政层级及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中,县级政府承上启下,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以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及顶层规划,探讨县本级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的关系是绕不开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必然性和迫切性。依据区域发展与教育发展、财政分权及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梳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现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三个代表性县(区)进行预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目标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作为层次分析法特例,构建包括财政能力、投入规模、投入结构等三项一级指标的县本级财政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决策论证、过程监管、目标实现、满意度等四项一级指标的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7年广东全121个县(市、区,当年行政区域数)教育经费绩效进行实证评价,并对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整体教育经费绩效水平以及教育公众满意度不高;财政教育投入综合指数与教育经费绩效评分呈正相关,即一般而言,财政教育投入愈丰富的县(市、区)教育经费绩效也愈高,但公众教育满意度偏低且与财政教育投入水平不匹配,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和财政教育投入规模与教育经费绩效正向相关,高中教育阶段财政投入占比越高教育经费绩效越高。上述结果的成因复杂,引发思考。从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视域分析,主要在于:目前的财政体制要求县级政府承担重要的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但不同区域县级政府财力差异悬殊,虽然标尺式竞争及行政约束下能确保县级财政完成“任务目标”,但实际上不可持续,并衍生新的问题与矛盾。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不合理、不完善造成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失衡,加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县级政府财政效率制约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县级财政投入分化,优质基础教育供给不足与公众对教育产品的高期待形成落差,降低了公众教育满意度。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改善,将影响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公众对基础教育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针对广东省教育发展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距,公众教育满意度偏低,各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追求教育经费绩效最大化,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应深化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以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关注欠发达县区及低收入阶层、城市外来人口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据实际情况,逐步实现财政支出责任上移,推动基础教育供给全国性均等化,等等。本文构建县本级财政投入指数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财政绩效评价及县本级财政的视域审视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量化关系,并取得广东全省两万多样本的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库,力图在理念和数源上有所创新,同时提出驱动教育经费绩效最大化应改革投入体制,促使基础教育供给及财政支出责任上移。但基于抽样调查数源获取及统计数源不完整等限制,研究未能进行历史性比较,对实证结果诠释亦欠缺更系统的理论高度,这也是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张荣馨[6](2020)在《我国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奠基石。其中,义务教育更是一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下促进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至本世纪初,政府逐渐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之相对的,公众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转化为“公平而有质量”的优质教育,即不仅要让人人都“有学上”,还要让人人都能“上好学”。这一需求实际上是对义务教育充足提出了要求。义务教育充足是指政府基于设定的短期和长期义务教育成就目标,而提供相应水平的资源,以便使所有学生达到绩效标准的状态。它是“教育成就标准+财政资源配置+绩效达标”的结合体。义务教育充足发展不仅需要充足的财政资源支持,而且需要财政资源配置的方式及时调整,以适应义务教育充足发展的要求。但是,我国当前的财政资源仍然较多地沿用适应传统的基本教育公平配置导向和方式,而围绕着义务教育充足要求,存在着财政资源配置主体间责任不明确、政策导向“不对症”、配置供求不匹配等问题,导致财政资源配置过程无效率、结果不达标,这将很难适应新形势教育充足发展的需求。加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减税降费等政策的实施,将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进一步收紧。因此,如何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满足公众对义务教育充足的需求问题亟待研究。本文试图解决“如何优化配置财政资源以实现义务教育充足?”的问题,围绕着“确认义务教育充足标准——实证财政资源配置现状对义务教育充足的影响——财政资源配置优化”的思路展开研究,包括7章内容,其中第4~6章是重点。第1章导论。说明研究的背景、相关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第2章文献综述。梳理和述评国内外义务教育充足和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已有研究成果。第3章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理论框架。从“使命-政治-运作”自上而下、由抽象到具体的三维影响逻辑进行理论分析,为后续探讨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目标、政府财政资源配置的行为、财政资源配置的运作提供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政府使命:义务教育充足标准体系分析。利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法,对2011~2019年我国义务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从而确认了由“愿景-目标-规划”三层次组成的义务教育充足标准体系。同时,论文以2017年为例,计算了我国31省、市和自治区的义务教育充足指数。第5章政府行为:财政资源配置对义务教育充足影响的实证。基于我国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政府行为的差异和博弈影响义务教育充足的假设,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验证。第6章运作优化: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政策建议。在明确义务教育充足使命、实证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存在问题及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7章总结与展望。基于前文的分析结果,凝练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并阐述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根据研究思路,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理念应遵循“使命-政治-运作”这一由上到下、由抽象到具体的三维影响逻辑,这是由义务教育产品属性和政府职能决定的。使命是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上位标准和价值诉求,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配置财政资源提供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外部环境的多变化要求公共部门的行动应以创造公共价值为使命。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来看,义务教育充足是政府配置财政资源创造公共价值的应有之义。中位层次的政治层中,由于各级政府的利益诉求不一,财政资源配置行为存在差异。在我国的政治集权体制和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会通过项目制,即规定财政资金的具体用途,控制地方政府贯彻中央意志,而地方政府亦会能动地将中央专项资金融入到地方自身的发展规划中。二者控制和反控制的相互博弈过程会导致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难以实现义务教育的充足使命。下位层次的运作层中,财政资源配置的运作需通过再造优化配置方式高效地完成使命,基于明确组织使命、优化生产过程和变革管理系统,将资金优先分配到创造价值最需要的领域。(2)我国缺乏明确的义务教育充足标准体系,需要确立由愿景、目标、规划三个层次、若干具体指标构成的充足标准体系。否则,会导致财政资源配置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在政策体系中,中央政府往往代表一国政府从培养什么人(愿景)、如何培养人(目标)、资源如何配置(规划)对实现义务教育充足使命做出承诺。基于政府承诺确认的“愿景-目标-规划”标准体系,能够从成果、产出、投入全面评价义务教育充足。满足义务教育充足的标准体系应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3)义务教育充足存在“中部塌陷”问题,即中部省份的义务教育充足程度较低;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在义务教育充足的各层次上存在明显差异。以全国抽样的434个县为样本县,基于“愿景-目标-规划”标准体系计算的2017年义务教育充足指数结果表明,天津、北京、内蒙古、新疆等省份各层次的义务教育充足程度均较高;江西、河南、海南等省份各层次的义务教育充足程度较低;西藏、青海、山西等省份规划层充足指数高,但目标层和愿景层充足指数的较低;福建、重庆、安徽等省份虽然规划层充足指数低,但目标层和愿景层充足指数并不低。三层次充足指数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东、中、西地区不同的义务教育发展逻辑。尤其是在目标层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抉择方面,东部地区对义务教育的需求存在异质性,不以成绩作为教育质量的导向,但存在以教育均衡损失教育效率(成绩)的情况;中部地区的成绩“指挥棒”作用最为明显,不论均衡与否都要保证学生的成绩产出;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更加注重均衡,以贯彻转移支付中上级政府对教育公平的政策意图。(4)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存在“非充足”的逻辑,即财政资源配置与充足导向不对症。434个样本县义务教育各层次的充足指数与财政支出的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表明,愿景、目标和规划层均存在越需要财政投入的区县获得的财政经费越低的情况,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成绩越好的区县生均财政补助经费越高,西部地区办学设施越不充足的区县生均财政建设支出越低。也就是说,财政资源配置供给与充足发展导向不匹配。(5)政府财政资源配置行为中,省级统筹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用经费充足上需进一步发挥作用;现有的转移支付配置方式存在供求不匹配问题,导致义务教育充足使命的实现缺乏效率。义务教育充足程度有2/3的差异来自于省级差异,且省级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公用经费和学生成绩影响。转移支付所导致的配置缺乏效率,一方面产生于转移支付会影响财政资源在学校间的分配,带动更多的财政资源流向小规模学校;另一方面,转移支付会影响学校的支出结构,导致其将更多的经费用于与学校建设相关的项目支出。(6)基于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应该分类管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刀切”的方式指导财政资源配置不具有可操作性。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所得的结论,本文对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1)明确使命,为财政资源配置指明方向。明确使命需要界定履行使命的权威主体,确保组织成员和利益相关者熟知使命,并在使命的基础上动态调整行动目标和方案。(2)广开财源,确保教育投入可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放缓和“后4%时代”,应以义务教育充足为标准,重新建立教育经费投入标杆,并在体制机制上激活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和基层单位投入义务教育的动力。(3)配置资源,调整和完善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逻辑与方式。配置逻辑应与当前实现义务教育充足使命相匹配,弄清学校教育生产的规律,建立充足导向的预算问责制度。转移支付应发挥资金的实效性,从政府间的关系出发,使上下级政府间实现“激励相容”。(4)分类管理,增强财政资源配置优化的可操作性。基于综合充足指数的平均值和生均财政补助支出的平均值将样本县划分为四类:低财政支出、高充足度的I类县应作为义务教育财政充足的标准县。对高财政支出、高充足度的II类县应下放办学自主权和决策权,以满足公众对教育的额外需求。对低财政支出、低充足度的III类县应提高地方政府的资源获取能力。以河南省汝南县为例测算的充足财政投入缺口为:小学和初中的财政投入在教师和公用经费等经常性支出上每年分别需增加1.98亿元和7800万元,在办学设施等固定资产支出上分别需增加2900万元和1.5亿元。对高财政支出、低充足度的IV类县应规范财政支出结构,避免转移支付带动财政资源流向与教学无关的建设项目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1)明确了义务教育充足标准体系。以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政策文本为基础,论文梳理出明确、可量化的义务教育充足标准体系,为政府履行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使命提供参考。(2)分析了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非充足逻辑,实证了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配置工具如何影响义务教育充足实现路径的现状与问题,为调整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逻辑和完善配置方式提供依据。(3)基于样本区县探讨了义务教育财政充足区县参考标准,测算了不充足区县所需财政资源缺口,为在义务教育充足方面处于不同阶段的区县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许浙川[7](2020)在《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在高质量成为教育发展重要取向的当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依然是当前中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确定了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纵观以往学前教育普及研究多是从某一侧面进行切入或研究某一主体在其中的作用,缺乏对学前教育普及问题的整体性关照。本研究所提出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便是以一种生态性的视角来整体分析学前教育普及的道路选择问题。在微观研究盛行的时代,适当的中宏观研究实属必要。本研究围绕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应答而展开,寻求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之道,以达到推进学前教育普及的目的。论文整体分为导言、正文(六章)和结语三大部分。导言部分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并围绕着承载力、教育资源承载力、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三个概念对以往研究做出梳理与述评。第一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本章在对承载力历史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现实,提出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现实样态、总体特征等进行了深度解构与阐述,为后续论文的展开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该章还对支撑承载力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循迹。本章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即快速恢复期(1979-1992)、持续徘徊期(1993-2009)、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追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经验启迪。第三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本章以历史背景和园长的访谈资料作为基础,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作为问题分析的框架,具体呈现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情境弹性力方面存在区域供能低下和赋权不足的困境;在资源基础力方面存在资源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困境;在管理形塑力方面存在管理缺位、信息时滞和激励阙如的困境。第四章是以静态关照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静态关照的核心便是深入挖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静态形态,以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指标建设过程采用了三种方法,即用文本分析法从39份政策文件中提取承载力的相关要素;用德尔菲法对所提取的要素及其指标话语表达进行专家判断并生成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处理生成承载力指数以展示一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省级数据测量,我们发现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逐步从阶梯状分布转变为“中部塌陷”的状态,东部保持领先优势、西部强势崛起、中部发展滞后。第五章是以动态把握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动态把握的核心便是系统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形态,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同时,文章详细解析了平衡机制内部的驱动系统、承压系统和响应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明确高效运行的平衡机制应该具有螺旋上升的线路地图、激励相容的主体关系、信息通畅的系统网络和制度明晰的系统结构。第六章是基于静态关照与动态把握,以及国际经验参考的背景下生成本土的具体行动策略。本章首先扩展了研究的国际视野,选择了两个具有不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路径的西方大国(即美国和英国)作为国际经验参考。其次基于前述分析,从理念之维、制度之维、工具之维提出具体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在理念层面,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的理念;在制度层面,需要改革学前教育供给与管理制度;在工具层面,需要组建承载力数据系统和专业评价机构。结语是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未来展望。此部分通过对前述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总结,阐述了承载力所应具有的三重向度,即内含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内置生态型思维的把握方式、内生承载力测量的评价工具,为未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合理取向。

王少飞[8](2020)在《新时代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前教育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昌盛具有重要作用,但较之其它教育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还很滞后,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重要部署;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公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学前教育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新时代,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主动回应人民群众需求、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学前教育供需特征、面临的形势,以及财政投入现状的分析,基于对学前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考察,指出学前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是造成其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直接原因,并在中国式财政分权框架下对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适应、地方政府行为变异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压实各级政府责任,发挥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坚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导向,确保公共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广覆盖、保基本”的价值取向;三是强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管和激励。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在中国式财政分权框架下,揭示了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结构失衡的深层原因,即作为政治市场中理性人的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税收和晋升双重利益最大化,选择性忽视如学前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行为变异,进而提出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规制基层官员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隋悦[9](2020)在《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从古至今,我国历来重视教育,国家为保障农村教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在教育经费日益增加的前提下,作为基础经费的公用经费如何在农村教育中尤其是教学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成为关键。实际上,教学点地处偏远、分布较为分散,因所处地区与政策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公用经费管理模式。对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探究,既可以深入了解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现实情况,又可以为拓展国内外公用经费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在理论与实践意义上有其必要性。本研究分析了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得以形成的经济文化背景、制度背景与政策背景,在查阅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使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在三个不同的公用经费管理模式中每个模式选取一个教学点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主要存在着“中心校负责”、“教学点自主”、“机构代管”这三种不同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中心校负责”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以教学点公用经费在中心校账户,公用经费由中心校全权管理,教学点没有管理自主权为主要特征。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着经费拨付延迟、财务操作不规范、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教学点自主”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以教学点公用经费在教学点账户中,经费完全由自己支配,有管理自主权为主要特征。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着教学点预算计划不明晰、校长财务培训不到位、违规支出公用经费的问题。“机构代管”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机构代管”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以教学点公用经费在名为中心校的行政机构账户中,经费由自己支配,有部分管理自主权为主要特征。管理模式运行中出现政府过多扣除经费、补助经费申请困难、管理自身经费受限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管理职责、管理流程以及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提供借鉴。通过对不同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运行问题分析发现,不同模式的问题表征背后存在着共性的运行问题。最后,针对运行问题提出明确管理责任,保障公用经费及时到位;科学制定预算编制;拓宽监督渠道;完善教育经费统筹方法;加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力度等一系列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提升策略。综上,本研究力求反映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方面真实的情况,为更好促进教学点和公用经费管理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王冬雪[10](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二、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3)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3.1 义务教育
        1.3.2 义务教育财政
        1.3.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4 理论基础
        1.4.1 教育公平理论
        1.4.2 公共产品理论
        1.4.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
    2.1 “统收统支、三级管理”教育财政体制阶段(1950 年-1953 年)
    2.2 “条块”结合、“块块”为主阶段(1958-1979)
    2.3 市场经济改革发展下的教育财政体制阶段(1980-1992)
    2.4 分税制阶段(1994-2000)
    2.5 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2001-2005)
    2.6 中国特色公共教育财政体制阶段(2005 年至今)
第三章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
    3.1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3.1.1 城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给不均衡
        3.1.2 城乡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不均衡
        3.1.3 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质量有待提高
        3.1.4 大班额问题依然突出,影响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
    3.2 我国义务教育支出规模增长的发展现状
        3.2.1 我国义务教育的支出规模
        3.2.2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3.2.3 我国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
第四章 现实阻碍: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化发展的根源
    4.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
        4.1.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性制约因素
        4.1.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引发教育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2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规范
        4.2.1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结构不合理
        4.2.2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落实不到位
    4.3 教育投入分担机制和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4.3.1 各级财政的教育投入分担机制不明确
        4.3.2 教育投资结构有失偏颇
第五章 国外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经验
    5.1 国外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模式
    5.2 国外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实践
        5.2.1 美国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2.2 日本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2.3 韩国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六章 实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路径
    6.1 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6.1.1 树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理念
        6.1.2 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6.1.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6.2 建立完善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体制
        6.2.1 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6.2.2 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
    6.3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制度改革
        6.3.1 建立城乡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
        6.3.2 加快进行政府机构改革
        6.3.3 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二、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独特性
        三、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教育政策
        二、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三、利益相关者
        四、英国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英国教师教育的历史研究
        二、关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五、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政策分析法
    第六节 研究视角及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战后“共识政治”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共识政治”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干预
        二、英国基础教育的广泛普及
        三、中小学师资数量和质量的欠缺
    第二节 强调数量扩张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一、《麦克奈尔报告》:扩大职前教师教育办学规模
        二、《罗宾斯报告》: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学术地位
        三、《詹姆斯报告》:职前、入职与在职教师教育一体化
    第三节 “共识政治”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大学与教育学院的利益博弈
        二、不同执政党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二章 保守党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保守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撒切尔主义与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经济危机爆发对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提出新诉求
        三、职前教师教育扩张与教师专业化运动的矛盾
    第二节 撒切尔执政时期: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课标的控制
        一、3/84通告:突出实践倾向的课程标准
        二、24/89通告:注重能力导向的课程标准
    第三节 梅杰执政时期: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全面控制
        一、ATS、LTS与 SCITT计划:拓宽师资供给途径
        二、9/92和14/93通告:强化职前课程标准监管
        三、《1992教育法》与《1994教育法》:设立师资培训监督机构
    第四节 保守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新右派与教师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三、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利益博弈
第三章 新工党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新工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第三条道路”指导下的新工党改革
        二、“教育优先”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
        三、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标准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一、不断完善合格教师标准
        二、拓宽合格教师准入途径
        三、保障合格教师标准实施
    第三节 新工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新自由主义与教师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第四章 联合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第一节 联合政府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一、联合政府的执政理念
        二、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下降
        三、经济危机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补助紧缩
    第二节 追求卓越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一、《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卓越化
        二、《教师标准》和《卓越教师标准》:培养标准卓越化
    第三节 联合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一、执政党与教师教育者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第五章 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审思
    第一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相关者
        一、政府:职前教师教育的掌控者
        二、教育机构:职前教师培训权的争夺者
        三、教师:自身利益的维护者
    第二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
        一、从注重理论和数量转向注重实践与能力
        二、从教师教育自治转向中央问责制
        三、从注重能力转向基于标准
        四、从基于标准转向追求卓越
    第三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一、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博弈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
        三、教育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县级政府教育履职与县本级财政教育投入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教育经费绩效
        三、基础教育与义务教育
        四、公众绩效满意度与公众教育满意度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研究
        二、关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研究
        三、关于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关系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基础
    第一节 理论基础:财政教育投入与支出绩效评价
        一、财政教育投入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公共产品特征
        (三)政府教育供给的必要性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第二节 体制嬗变:财政分权与教育投入体制改革
        一、财政分权理论与我国财政体制
        (一)财政分权理论发展
        (二)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变迁
        二、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进程
        (二)政府间教育支出分担体制改革
        (三)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现状审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及县域教育发展困境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二、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国际比较
        三、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困境
        (一)区域发展失衡
        (二)县级政府角色定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预研究:代表性县域案例及比较分析
        一、案例选择及简介
        二、案例比较分析
    第二节 政策逻辑模型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
        一、政策逻辑模型视角下教育经费绩效生成逻辑
        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实践探索
        (一)评价意义
        (二)实践历程
    第三节 变量设定与指标体系建构
        一、财政教育投入综合指数构建
        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价值定位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论证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一、假设提出
        二、模型与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结果
    第一节 实证对象及数源说明
        一、实证对象选择
        二、数源说明
        (一)客观指标数源
        (二)主观指标数源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
        一、自变量: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
        (一)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指数及特点
        (二)按经济水平分类结果
        二、因变量:教育经费绩效
        (一)绩效评价结果及特点
        (二)按地理区域分类结果
        (三)按经济水平分类结果
        (四)按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分类结果
        (五)按指标层级分类结果
    第三节 回归分析结果
        一、总体回归结果
        (一)变量描述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
        二、具体指标回归结果
        三、分样本回归结果
        (一)按财政投入指数高低分组
        (二)按县级行政区划类型分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诠释与影响
    第一节 实证检验结论梳理
        一、教育经费绩效总体水平及满意度偏低
        二、财政投入多项指标与教育经费绩效正相关
        (一)财政能力各项指标对教育经费绩效均呈正向影响
        (二)财政投入规模指标对教育经费绩效均呈正向影响
        (三)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对教育经费绩效的影响各异
        三、教育发展满意度受财政投入各项指标影响较少
        四、教育经费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
    第二节 成因诠释
        一、财政教育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正向效应诠释
        二、教育发展和投入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偏位
        (一)教育发展水平和投入不均衡
        (二)教育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偏离及成因
        三、标尺竞争下教育投入意愿差异化
        (一)政绩导向的“标尺竞争”
        (二)财政教育投入意愿差异化
        四、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导致搭便车与责任转嫁并存
        五、公众教育满意度受主客观因素复合影响
        六、其他多重因素影响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第三节 实证结果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对教育产品有效供给的影响
        二、对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影响
        三、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影响
        五、对基础教育全过程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议与讨论
    第一节 国外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及启示
        一、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一)巴西:基于税收三级政府共同投入
        (二)印度:中央与各邦政府共同分担
        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一)日本: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
        (二)美国:地方政府投入为主
        三、对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二节 提高财政教育经费绩效的思路建议
        一、保障财政教育经费稳定和持续增长
        (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领域的财权事权关系
        (二)节流与开源并举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二、以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教育经费配置
        (一)以财政改革提升教育经费配置科学性
        (二)教育经费分配力求兼顾公平和质量
        (三)与教育扶贫工作联动凸现教育经费公共价值
        三、完善及改进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
        (一)构建满意度导向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二)强化教育经费绩效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度
        (三)加强教育经费使用单位的内部管理
        四、探索优化教育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和使用绩效
        五、整合优化县级各类教育专项资金
        六、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逐步推广普及基础教育
    第三节 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衡量县级教育财政投入合理性的标准
        二、关于县级财政教育投入与教育公平性
        三、关于贫困县教育财政精准扶贫与农村教育发展
        四、关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权责划分
        五、关于家庭教育支出负重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抽样调查问卷
    附录2:代表性县域深度访问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我国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充足是我国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1.1.2 财政资源配置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存在不少问题
        1.1.3 财政资源配置应基于义务教育充足进行优化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义务教育充足
        1.2.2 财政资源配置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教育充足相关研究
        2.1.1 公平、效率和充足的内涵辨析
        2.1.2 教育充足成本测算的方法和应用
        2.1.3 基于教育充足的财政改革及其影响
        2.1.4 我国教育充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2.2 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相关研究
        2.2.1 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基础性研究:主体、内容和责任
        2.2.2 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过程性研究:制度、生产和成果
        2.2.3 我国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现状研究:问题和原因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理论框架:使命-政治-运作
    3.1 政府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使命:创造公共价值
        3.1.1 政府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正当性:公共产品理论
        3.1.2 政府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目标:政府组织与使命
        3.1.3 我国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公共价值:教育充足的本土化内涵
    3.2 政府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行为:差异与博弈
        3.2.1 各级政府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行为的差异:中国式财政分权
        3.2.2 政府间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行为的博弈:项目制
    3.3 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运作:生产再造
        3.3.1 如何高效地创造价值
        3.3.2 教育预算指导下的财政资源配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使命:义务教育充足标准体系分析
    4.1 义务教育充足标准的发展和借鉴
        4.1.1 我国义务教育充足标准的发展
        4.1.2 国外义务教育充足标准的借鉴
    4.2 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充足的要求——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4.2.1 政策文本的选择和基本描述
        4.2.2 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愿景-目标-规划
        4.2.3 “愿景-目标-规划”框架下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4.3 我国义务教育充足指标的确认
        4.3.1 数据来源和结构
        4.3.2 愿景层指标的选择和分析
        4.3.3 目标层指标的选择和分析
        4.3.4 规划层指标的选择和分析
    4.4 我国义务教育充足度分析
        4.4.1 义务教育充足标准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4.4.2 样本县义务教育充足指数的计算
        4.4.3 “愿景-目标-规划”各层次间充足度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行为:财政资源配置对义务教育充足影响的实证
    5.1 实证分析的背景和假设
        5.1.1 经济增长放缓下义务教育财政保障力度松弛
        5.1.2 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在项目、城乡、学校规模上呈现新特点
        5.1.3 三级政府在教育财政资源配置中势力存在差异
        5.1.4 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存在“非充足”逻辑
        5.1.5 政府财政资源配置行为影响义务教育充足的假设
    5.2 政府财政资源配置行为影响义务教育充足假设的验证
        5.2.1 省级差异对县级义务教育充足程度的影响
        5.2.2 上级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充足程度的影响
    5.3 上级转移支付影响义务教育充足的路径
        5.3.1 上级转移支付带动财政资源流向小规模学校
        5.3.2 上级转移支付增加学校项目支出且降低教学支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运作优化: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配置政策建议
    6.1 明确使命,为财政资源配置指明方向
        6.1.1 明确界定使命的权威主体
        6.1.2 确保组织成员和利益相关者熟知使命
        6.1.3 在使命的基础上动态调整行动目标和方案
    6.2 广开财源,确保教育投入可持续增长
        6.2.1 以义务教育充足为标准,重新建立教育经费投入标杆
        6.2.2 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提高民办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参与度
        6.2.3 协调各级政府间的关系,选择合理的财政策略
    6.3 配置资源,完善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保障逻辑与方式
        6.3.1 调整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逻辑
        6.3.2 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方式
    6.4 分类管理,增强财政资源配置优化的可操作性
        6.4.1 基于义务教育充足指数和财政支出划分样本县
        6.4.2 将效率县(I类县)作为义务教育财政充足标准
        6.4.3 对超标准县(II类县)下放办学自主权和决策权
        6.4.4 提高投入加强型县(III类县)地方政府的资源获取能力
        6.4.5 规范效率提高型县(IV类县)的财政支出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主要建议
    7.3 研究展望
附录:中央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普及学前教育是当下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议程
        (二)普及学前教育需要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研究缺少生态性的思维方式
    二、研究问题
        (一)理论本体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为何?
        (二)客观现实问题—历史与现实中的状况如何?
        (三)实践应答问题—提升路径与具体策略是何?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二)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述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德尔菲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理论摸索: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解读
        (一)承载力的内涵流变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释义
        (三)资源承载力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
        (一)施压方—承载对象
        (二)承载方—支撑结构
        (三)承压结果—承载水平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
        (一)现实总样态—指向有质量的学位供给
        (二)情境弹性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支撑条件
        (三)资源基础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基础条件
        (四)管理形塑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一)目标的双向寻优性
        (二)结构的系统性
        (三)边界的有限性与开放性
        (四)关系的递阶性与相互性
    五、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机制设计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历史循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演进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快速恢复期(1978—1992)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开启了承载主体多元化进程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附着导致了承载力边界的闭合性
        (三)承载标准的初步规定刻画了承载力的总体轮廓
        (四)学前教育的福利定位造成承载水平的普遍低质量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持续徘徊期(1993—2009)
        (一)政府将责任推向市场造成了承载主体的结构失衡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流动推动了承载力边界走向开放
        (三)承载标准的逐步颁布刻画了承载力的内部结构
        (四)学前教育的市场定位造成承载水平非公平低质量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
        (一)政府强化责任的承担促进了承载主体趋向于稳态
        (二)承载媒介质与量的提升标志着承载力的巨大进步
        (三)承载标准精确化规定提升了承载力的质量要求
        (四)学前教育的普惠定位促进承载水平的有质量均衡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演进的思考
        (一)多主体协同是主体结构趋向稳态的重要保证
        (二)资源流动的互补功能有利于区域分异的消解
        (三)标准精确化保证质量的同时不利于资源汇聚
        (四)合理的学前教育定位有利于承载水平的提升
第三章 现实审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
    一、情境弹性力层面的困境
        (一)供能低下:区域可用资源的限制
        (二)赋权不足:区域自主能力的低下
    二、资源基础力层面的困境
        (一)区域失衡: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
        (二)结构失衡:教师队伍补充的滞后
    三、管理形塑力层面的困境
        (一)管理缺位:专业力量建设的不足
        (二)信息时滞:政策响应对象的偏差
        (三)激励阙如:市场资源汇聚的乏力
第四章 静态关照: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指标建设
    一、指标建设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一)探寻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短板,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二)明确区域生境有效支撑能力,合理规划政府参与层级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的思路
        (一)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的相关研究经验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设计原则与依据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核心要素提取
    三、主成分分析法在测量中的应用—以省级面板数据为例
        (一)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测评过程
        (二)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简要分析
第五章 动态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
    一、平衡机制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一)展现承载力的运作路径,促进平衡路径的谋划
        (二)解析承载力的动态困境,提升管理形塑的能力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平衡机制的分析
        (一)承载力非平衡状态的动因—驱动系统
        (二)非平衡压力在结构中传导—承压系统
        (三)非平衡向平衡状态的复归—响应系统
    三、平衡机制高效运行的总体特征
        (一)运行的线路地图:螺旋上升
        (二)运行的主体关系:激励相容
        (三)运行的系统联结:信息通畅
        (四)运行的结构支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行动生成: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举措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美英经验参考
        (一)以强化公共部门介入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美国经验
        (二)以推动私人市场发展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英国经验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构建
        (一)理念之维: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理念的确立
        (二)制度之维:学前教育供给侧与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工具之维:承载力数据系统与专业机构的组建
结语—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三重向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新时代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学前教育地位和功能研究
        1.2.2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研究
        1.2.3 学前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创新及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学前教育与幼儿园
        2.1.2 教育投入和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2.1.3 学前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教育公平理论
第3章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及投入现状
    3.1 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3.1.1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稳步提升
        3.1.2 幼儿园数量持续增长
        3.1.3 幼儿园办园条件持续改善
        3.1.4 幼儿园教职工队伍有效扩充
    3.2 不同财政体制下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回望
        3.2.1 1949-1978 年“统收统支”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
        3.2.2 1979-1993 年“包干制”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
        3.2.3 1994 年后“分税制”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
    3.3 学前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3.3.1 学前教育投入规模分析
        3.3.2 学前教育投入结构分析
第4章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现状分析
    4.1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现状分析
        4.1.1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规模分析
        4.1.2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分析
    4.2 学前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及核算
        4.2.1 政府与市场边界划分比例核算
        4.2.2 央地间学前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核算
第5章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
        5.1.1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5.1.2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失衡
    5.2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适应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直接原因
        5.2.1 政府和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仍不清晰
        5.2.2 不同层级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仍不清晰
        5.2.3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且支出责任过重
        5.2.4 转移支付促进公平作用有待提升
    5.3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选择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深层原因
        5.3.1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基本特征
        5.3.2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及其行为变异
        5.3.3 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影响
第6章 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建议
    6.1 发挥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6.1.1 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强化政府学前教育财政事权
        6.1.2 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6.1.3 合理划分学前教育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
    6.2 坚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导向
        6.2.1 强化财政投入广覆盖、保基本的价值取向
        6.2.2 科学运用转移支付工具
        6.2.3 推行幼儿教育券制度
        6.2.4 大力支持民办普惠园发展
    6.3 强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监管和激励
        6.3.1 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公示和问责制度
        6.3.2 强化地方政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激励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公用经费研究脉络梳理
        (二)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研究
        (三)教育经费管理模式研究
        (四)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教学点
        (二)学校公用经费
        (三)公用经费管理模式
    五、理论基础
        (一)公共财政理论
        (二)项目管理理论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一章 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形成背景
    一、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经济文化背景
        (一)农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二)乡土文化遭受冲击
        (三)农村教学点逐渐衰减
    二、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制度背景
        (一)“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
        (三)农村义务教育财务制度的实行
    三、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政策背景
        (一)布局调整后对教学点的持续关注
        (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加
        (三)公用经费管理的逐渐重视
第二章 “中心校负责”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
    一、各部门管理职责
        (一)县级部门—统筹规划职责
        (二)中间机构—乡镇财政所的上报下拨职责
        (三)中心校—主要管理职责
        (四)农村教学点—有限使用责任
    二、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的管理流程
        (一)拨付流程:以中心校账户为拨付终端
        (二)报销流程:中心校与乡镇财政所的协作配合
        (三)使用方式:以物品使用为主要方式
    三、公用经费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经费拨付延迟,校长长期垫付经费
        (二)财务报销操作不规范
        (三)政府预算编制制定不合理
    四、“中心校负责”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评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适合情况分析
第三章 “教学点自主”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
    一、各部门管理职责
        (一)县级部门—统筹规划职责
        (二)中间机构—教育核算分中心的上报与下拨职责
        (三)中心校—报销的职责
        (四)农村教学点—主要管理职责
    二、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的管理流程
        (一)拨付流程:以农村教学点账户为拨付终端
        (二)报销流程:中心校与教育核算分中心的协作配合
        (三)使用方式:多种方式自行选择
    三、公用经费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点预算计划不明晰
        (二)新任校长财务培训不到位
        (三)公用经费用来支付代课教师工资与福利支出
    四、“教学点自主”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评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适合情况分析
第四章 “机构代管”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
    一、各部门管理职责
        (一)县级部门—统筹与规划的职责
        (二)中间机构—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的拨付职责
        (三)中心校—监督与上报的职责
        (四)农村教学点—主要承担使用责任
    二、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的管理流程
        (一)拨付流程:以中心校账户为拨付终端
        (二)报销流程:审计中心与国库支付中心的分权协作
        (三)使用方式:公务卡的推广使用
    三、公用经费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政府集中扣除过多公用经费
        (二)补助经费申请困难
        (三)教学点管理自身经费受限
    四、“机构代管”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评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适合情况分析
第五章 三种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的比较
    一、三种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部门职责的比较
        (一)县级部门职责比较
        (二)中间机构职责比较
        (三)中心校职责比较
        (四)农村教学点职责比较
    二、三种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的比较
        (一)拨付流程的比较
        (二)报销流程的比较
        (三)使用方式的比较
    三、三种管理模式优劣势的比较
        (一)管理程序的优劣势比较
        (二)主要管理责任主体的优劣势比较
        (三)公用经费使用效益的优劣势比较
第六章 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提升策略
    一、明确管理责任,保障公用经费及时到位
        (一)细化责任,加大乡镇政府教育管理责任
        (二)建立教育经费拨付公示方法,保障公用经费及时拨付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
    二、科学制定预算编制,强调公示透明化
        (一)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制定
        (二)预决算公示方法持续完善
    三、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内外监督作用
        (一)明确监督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督
        (二)更新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三)建立学校监管体系,发挥内部监督积极性
    四、完善教育经费统筹方法,经费适当向农村教学点倾斜
        (一)县级政府合理统筹,扩大统筹经费金额
        (二)各地制定中心校合理统筹经费细则
        (三)允许农村教学点合理统筹自身经费
    五、规范经费使用,加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力度
        (一)加强校长与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
        (二)中心校与教学点拥有各自的账目记录
        (三)严禁教学点挤占公用经费发放代课人员工资与福利支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1.4.3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社会组织
        2.1.2 教育扶贫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3.3.1 人力资本理论
        3.3.2 文化贫困理论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4.1 基础教育
        4.1.1 学前教育
        4.1.2 义务教育
        4.1.3 普通高中教育
        4.1.4 特殊儿童教育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4.2 职业教育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4.3 普通高等教育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5 以资育人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5.1.1 筹款工具模式
        5.1.2 项目运行模式
        5.1.3 组织资助模式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5.3.1 社会企业模式
        5.3.2 公益创投模式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四、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D]. 张美玲. 山西大学, 2020(02)
  • [4]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D]. 黄蓝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费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我国义务教育充足的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张荣馨.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7]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D]. 许浙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新时代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优化研究[D]. 王少飞.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9]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管理模式研究[D]. 隋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与教育转移支付面临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