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后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治

断奶后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治

一、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先,白金洋,张颖,倪宏波[1](2020)在《猪圆环病毒Ⅱ型与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混合感染的诊断》文中认为猪圆环病毒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一种直径17 nm的小型,无囊膜的单股负链环状DNA病毒,分为两种不同的基因型(PCV-Ⅰ和PCV-Ⅱ)[1]。PCV-Ⅱ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主要有5种[2],即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猪肾病与皮炎综合征(DNS)、猪呼吸疾病综合征(PRDC)、猪繁殖障碍(PRF)和传染性先天性震颤(CT)。PCV-Ⅱ是断奶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因,其特征是进行性消瘦,呼吸障碍,肾病综合征

程琼[2](2019)在《猪圆环病毒2型安徽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1991年开始,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PCV2)的临床感染情况日渐加重,目前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给世界各国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PCV2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有关,主要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先天性震颤等,这些疾病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控制PCVD主要采取综合的防制手段,包括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疫苗免疫和药物保健等方面,其中疫苗免疫是防控PCVD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PCV2流行毒株的基因亚型已从PCV2b逐渐转变为PCV2d。然而,市面上基于PCV2a和PCV2b基因亚型制备的商品疫苗,是否对PCV2d基因亚型PCV2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本研究旨在了解安徽地区PCV2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从而为PCV2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及毒株来源的研究奠定基础,为PCV2新型疫苗的研制积累有效材料,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科学防控PCVD提供依据。本研究系针对15株PCV2安徽分离株,在利用PK-15细胞进行增殖、PCR检测以及电镜观察的基础上,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PCV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和序列测定后,一是运用DNASTAR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及主要开放阅读框(ORF1、ORF2)的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的比对分析,二是运用MEGA7.0软件绘制核苷酸序列的遗传发育进化树,同时与GenBank中的31株PCV2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15株PCV2安徽分离株之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5.4%~99.8%,ORF1核苷酸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均为96.6%~1 00%,而ORF2相应序列相似度均为93.2%~100%。与国内19株参考毒株比对,全基因组序列相似度为92.9%~99.8%,ORF1核苷酸及所推导的氨基酸相似度均为96.3%~99.9%,ORF2相应序列相似度均为91.5%~99.9%。与国外12株参考毒株比对,全基因组序列相似度为55.0%~99.8%,其中与源自美国的第38号毒株相似度为55.0%~55.3%,与源自英国的第39号毒株相似度为77.0%~77.9%,而与其他10株参考毒株的相似度为94.3%~99.5%。ORF1核苷酸及所推导的氨基酸相似度均为96.4%~99.8%,ORF2相应序列相似度均为89.9%~96.4%。(2)根据绘制的遗传发育进化树,15株PCV2安徽分离株第3号、6~13号共9株与5株国内参考毒株(第17、21、24、25和29号)、2株国外参考毒株(第43和44号)遗传距离较近,同属于PCV2d基因亚型;第1、2、4、5、14和15号共6株与12株国内参考毒株(第18、19、22、23、26、27、28、30、31、32、33和34号)、3株国外参考毒株(第36、40和46号)遗传距离较近,同属于PCV2b基因亚型。未出现PCV2c、PCV2e分支上的毒株。结果表明:(1)PCV2安徽分离株之间全基因组及主要开放阅读框(ORF1、ORF2)的核苷酸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相似度为93.2%~100%,PCV2在安徽地区的流行无明显地域性差异;PCV2安徽分离株与国内参考毒株的相似度为91.5%~99.9%,PCV2在国内的流行也无明显地域性差异;PCV2安徽分离株与国外参考毒株的相似度为55.0%~99.8%,较与国内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低,PCV2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地域差异性。(2)15株PCV2安徽分离株相互之间遗传关系较近,遗传变异不大,其中9株属于PCV2d基因亚型,6株属于PCV2b基因亚型,安徽地区PCV2流行毒株的基因亚型已渐呈现由PCV2b转变为PCV2d的趋势,目前PCV2d为优势基因亚型,与国内许多地区的相关报道一致。

崔腾飞[3](2018)在《HPS、Mhp、PCV2三种猪新型疫苗作为疫苗稀释液免疫效果临床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养殖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疾病的防控是健康养殖的关键。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猪圆环病毒2型病(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等疾病时常发生,如何安全健康全面防疫是现代养殖所关注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通过三种猪新型疫苗分别为疫苗E主要成份为HPS、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PCV2三联疫苗,疫苗F主要成分为Mhp疫苗,疫苗G主要成分为HPS 4、5、13型三价疫苗,分别作为疫苗稀释液与试验场常规PRRSV、CSFV、PRV商品疫苗联合使用,按照试验场内既定免疫程序执行,检测免疫后猪血清抗体及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综和评估这三种疫苗自身所含抗原成份免疫效果及对猪场三种商品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实验动物的分组及免疫程序处理。本研究通过以上三种新型疫苗产品,设计一种新的免疫程序作为试验组,即在猪群15、29、57日龄依次分别免疫(疫苗E+猪蓝耳疫苗)、(疫苗F+猪瘟疫苗)、(疫苗G+猪瘟+猪伪狂犬疫苗);对照组在猪群15、29、57、64日龄依次分别免疫PRRSV、CSFV、PRV、CSFV疫苗;免疫方式均为猪只颈部肌肉注射。实验动物选择体型大小相似3日龄左右的健康猪只85头,用打耳号标记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头,对照组35头。2.疫苗E对猪蓝耳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通过对猪群免疫PRRSV疫苗后第21、35、63、77天采集血液检测其抗体,并分析比较两组PRRSV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两组在PRRSV免疫后第21天其抗体水平基本一致;在免疫35天后两组PRRSV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77天均达到100%阳性率),且试验组离散度小于对照组,说明产品E和PRRSV疫苗可以同时免疫。3.疫苗F和G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通过在猪群50、78、92日龄采集血液进行CSFV抗体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疫苗F作为稀释液,具有提高CSFV抗体阳性率,但差异不显着;在92日龄,疫苗F和G分别与CSFV疫苗联合免疫,免疫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疫苗G对猪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通过在猪群免疫PRV疫苗后第21、35天采集血液检测其抗体,并分析比较两组PRV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疫苗G作为稀释液的PRV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促进PRV疫苗效果的作用。5.三种产品自含抗原成份的免疫效果的研究。通过在猪群36、50、78、92日龄采血进行PCV2、Mhp、HPS抗体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各指标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产品E作为疫苗稀释液使用,自身所含PCV2抗原可以在免疫后第35天达到近98%的阳性率,免疫效果好;疫苗E和F作为疫苗稀释液使用时,自身所含Mhp抗原成份可以刺激猪群产生抗体并逐渐提升抗体值;疫苗E和G作为疫苗稀释液使用时,自身所含HPS抗原可以刺激猪群早期产生抗体并逐渐提升抗体值。6.免疫前后猪群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从试验组猪群中选取10头,分别在PRRSV和CSFV疫苗免疫前一周和免疫后第一至五周采血,用ELISA试剂盒检测IFN-γ和IL-2浓度。结果表明,在PRRSV疫苗免疫后,两组猪群体内INF-γ和IL-2浓度显着升高,免疫第三周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基本相等;对猪群进行CSFV疫苗免疫后,两组猪群体内INF-γ和IL-2浓度显着升高,在免疫后第三周两组INF-γ和IL-2浓度处于最大值,且试验组显着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猪群细胞免疫强度大于对照组。7.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增殖的研究。从试验组猪群中选取10头,分别在PRRSV和CSFV疫苗免疫前一周和免疫后一至五周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猪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在PRRSV疫苗免疫后CD3+、CD4+和CD8+、CD4+/CD8值总体趋势是升高的,说明猪群免疫产品E+PRRSV疫苗后,能显着引起猪体内T淋巴细胞增殖;疫苗F+CSFV疫苗免疫后,猪群体内的T淋巴细胞发生显着增殖,在免疫后第一周CD4+/CD8+值达到一个最大值,结果提示在免疫后第一周,机体处于一种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状态。综上可知,疫苗E自身所含PCV2抗原成份免疫效果较好,能提高猪群PRRSV抗体整齐度;疫苗F能促进CSFV疫苗免疫效果;疫苗G对PRV疫苗免疫效果有促进作用,但会延缓猪群体内产生CSFV抗体的速度;三种产品搭配商品疫苗能够提高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为提高生猪生产效益、降低生物安全隐患以及促进养猪行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方法和参考依据。

李世震[4](2018)在《一四二团规模化猪场PRDC相关的四种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PRDC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缩写,是一种由多因子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等多种综合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症候群。本题通过研究石河子市一四二团11个规模化猪场4种PRDC相关的病毒病,在猪群中的免疫抗体水平、野毒感染抗体情况及病料组织中病原检测的情况,了解石河子市一四二团规模化猪场这四种病的流行特点,可进一步促进石河子市一四二团生猪规模化养殖场PRDC的防控,为顺利实现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目标提供理论支持。为石河子市一四二团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有效防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瘟、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提供参考依据。本题于2015年-2016年间通过对石河子市一四二团11个规模化猪场的走访调查,详细了解11个规模化猪场的建场时间,饲养情况、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并分别采集健康猪群5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血清样本455份,采集患病或疑似患病猪群4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血清样本297份,使用ELISA方法进行PRRSV、CSFV、PRV-gB/gE和PVC-2的抗体检测。采集猪群组织样本149份,使用PCR和RT-PCR的技术方法,进行PRRSV、CSFV、PRV和PVC-2这4种抗原的检测。并利用现有的PCR技术,分别设计合成PRRSV、CSFV、PRV和PCV2的特异性引物,构建多重PCR技术,通过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健康猪群的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87.25%、91.87%、47.69%、23.29%和18.9%,而患病猪群的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91.25%、97.64%、58.59%、29.97%和24.92%。表明了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和猪瘟免疫抗体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平,而猪伪狂犬免疫效果较差,一四二团使用的PRV疫苗为gE缺失苗,并且未进行PCV2的免疫,因此表明一四二团规模化猪场中伪狂犬和圆环2型病毒野毒感染情况较严重;通过对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患病动物各阶段的抗体阳性均大于健康动物,因此表明一四二团各规模场中普遍存在这四种病原的野毒感染。通过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11个规模化猪场,有10个为PRDC阳性场,在采集的149份组织病料中检出PRDC阳性样品107份,阳性率为71.81%,其中单独或者混合感染PRRSV、CSFV、PRV和PCV-2的阳性率分别为57.05%、26.17%、34.90%和39.60%。从感染的类型上看,107份阳性样品中,仅有25份为单纯感染,占23.36%,混合感染82份,占76.64%。从混合感染的类型上看,在82份混合感染的样品中,两种病原共同侵染的组织病料48份,占58.53%,三种病原共同侵染的组织病料22份,占26.83%,上述四种病原共同存在的组织病料12份,占14.63%。从检测结果来看一四二团规模化猪场的RPDC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遭受病毒侵染的模式为两种病毒的共同侵染,尤其是PRRSV+PRV和PRRSV+PCV2的共同侵染。构建的PRDC相关的4中病毒病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一致性试验,证实了构建的这种快速诊断方法,完全适用于与PRDC相关的PRRSV、CSFV、PRV和PCV2四种病毒病的病原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并对142团11个规模化猪场2015-2016年间采集的149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单重PCR检测的结果一致,表明一四二团规模化猪场的PRDC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只要表现为PRRSV+PRV和PRRSV+PCV2的二重感染。通过对石河子市一四二团11个规模化猪场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病原学检测及使用多重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石河子市一四二团11个规模化养殖场PRRSV和CSFV的免疫抗体合格,PRV免疫抗体不合格,且四种病原存在着野毒感染的情况,且主要是PRRSV+PRV和PRRSV+PCV2的二重感染。

高珊,申培磊,侯书宝,徐洪龙,卢清侠,张勇,张改平[5](2017)在《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在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与生物活性鉴定》文中研究说明为获得稳定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的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将PCV-2 orf2基因与筛选基因neo表达框串联插入到pBC1质粒,得到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BC1-orf2-neo。然后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经G418筛选获得具有稳定抗性的阳性gFFs细胞株。RT-PCR分析显示,在获得的阳性gFFs细胞株中能够扩增出689bp的orf2基因和1 953bp的neo表达框,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获得了约37 000的表达产物,且能够与兔抗PCV-2Cap蛋白抗体发生反应。结果表明,orf2基因成功整合到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染色体上并能够正确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这为构建分泌Cap蛋白的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康桦华[6](2016)在《规模化种猪场猪蓝耳病和猪瘟抗体变化规律研究及在健康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通报的传染病之一。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是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通报的传染病之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瘟均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优先防治的国内16种动物疫病中的二类动物疫病。猪瘟,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在猪场养殖生产中难以净化、进行有效地预防控制,防控效果不理想等,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因此,本研究从群体免疫学着手,结合猪场生产成绩,开展了规模化种猪场猪蓝耳病和猪瘟抗体变化规律研究,总结确定出猪场稳定生产时PRRS和CSF的基准线的标准区间(范围),以此分析判定疫病发生风险,调整免疫方案与饲养管理,并作为猪场健康流程管理中动态筛选和重点管理的判定依据之一,通过管理应用实例,为猪场提供一个养殖与疫病防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同时也为猪蓝耳病和猪瘟控制计划提供技术支撑。建立规模化种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学抗体评价基准线区间。通过2010-2013年时间开展规模化种猪场猪蓝耳病抗体水平的监测,掌握猪群蓝耳病抗体水平S/P值、离散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猪场生产成绩,确定判定猪场PRRS免疫后猪群处于稳定状态时蓝耳病抗体水平以及整齐度范围,从多个规模化猪场PRRS抗体变化数据的跟踪分析结果,结合猪场实际生产情况与业绩,总结出,具有较好生产成绩的猪场,其PRRS抗体基准线区间确定平均值在1.02.0区间,离散度分布在5070区间。以此作为参考评估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指标之一,及时做好免疫程序的调整,加强流程管理,从而降低猪群蓝耳病的发病几率甚至做出预警,为PRRS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临床参考资料。建立规模化种猪场猪瘟血清学抗体评价基准线区间与范围,开展了猪瘟疫病净控制管理研究。选取2个生产业绩良好的规模化种猪场,进行2011-2014年期间猪瘟抗体监测数据分析变化规律,结合猪场实际生产数据,确定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良好时,其抗体阳性阻断率、离散度和抗体平均值标准区间,免疫猪瘟疫苗后其抗体平均阻断率应达到50以上,离散度CV值应在25以下,可视为免疫效果良好。当有效免疫率达85%以上发生猪瘟机率较小,而小于50%则显示免疫无效或为不稳定群体,应进一步加强免疫。以此评价猪瘟免疫效果,调整免疫方案与管理重点,降低猪群猪瘟的发病几率。为猪瘟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临床参考资料。通过建立的规模化种猪场自身的PRRS和CSF抗体基准线区间(范围),开展其在猪场健康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饲养管理方案,做好方案实施前后的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健康管理的方案与流程。研究表明,规模化种猪场的管理应当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点式管理,把握不同环节饲养管理重点,借助日常管理数据和疫病抗体水平规律,探索出猪场猪蓝耳病、猪瘟等重要疫病抗体水平标准区间,加之动态管理,减少疫病发生风险,以此做好种猪场疫病的净化与控制计划,达到猪场的稳定生产。健康管理的总体思路主要以生物安全、繁育体系、流程控制、群体健康、疫苗免疫为主,配套规程管理、动态监测、优胜劣汰。目前,健康流程管理已作为国外很多规模化猪场的日常管理理念,通过日常监测与阶段管理,不仅是猪场稳定生产的重要因素,也是猪瘟等重要疫病净化与控制工作实施成功的手段之一,本研究工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健康管理提供了一个技术示范与临床成功实例。针对目前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株及疫苗毒株的多种性,而目前的检测技术难以判定区分PRRS疫苗株和野毒株的现状。建立了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分析技术平台,研究出区别PRRS经典株和变异株的PCR-HRM方法,区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株、TJM-F92株与野毒株的PCR-HRM检测方法;区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JXA1-R疫苗毒株和野毒株的PCR-HRM检测方法。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鉴别诊断提供技术支撑,解决了生产实际需求。

朱先利[7](2016)在《复合添加剂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4种“复合添加剂”系列产品对不同阶段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初乳成分以及仔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健康状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在猪场,开展了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将为提升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性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同步开展了三个现场试验:试验一:选择以往繁殖正常的第3-4胎次、体况和体重相近,配种妊娠30天的长大二元经产母猪60头,随机分成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头。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母猪每天每头分别添加一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于母猪妊娠30天开始进入试验。每月连续使用7天,至母猪断奶前结束。全程跟踪统计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以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试验二:选择以往繁殖正常的产前7天、第3胎次的大白母猪40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从产前7天开始试验至产后7天结束,试验组母猪每天每头添加一剂“复合添加剂-3”,对照组母猪按猪场常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同时试验组母猪所生仔猪出生时每头口服0.5mL“复合添加剂-3”口服液。全程跟踪两组母猪的健康状况以及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状况。试验三:选择23日龄的大白仔猪30窝,共302头,按随机区组将30窝仔猪分为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试验组C、试验组D,每组均为6窝,于23日龄(28日龄断奶)开始使用“复合添加剂-4”,连用15天,各组饲喂至76日龄结束。全程跟踪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死淘和发病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一中,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平均窝产活仔数上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45头(P<0.05),1.8头(P<0.05);初乳中IgG含量分别提高24.00%(P<0.05)和20.74%(P<0.05)。2、仔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及健康状况:试验一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21日龄断奶窝重分别提高19.21%(P<0.01)和10.47%(P<0.05),腹泻指数分别降低48.27%(P<0.01),17.70%。试验二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哺乳仔猪25 d断奶窝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4.15%和7.54%(P<0.05);腹泻指数降低37.35%(P<0.05),断奶仔猪皮毛发育评分提高9.66%(P<0.05)。试验三中,试验组A、B、C、D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62%、15.39%、7.19%、8.58%,B组和A组的提升显着(P<0.05);试验组A、B、C、D保育猪死淘率较对照组均有降低之趋势,分别降低了3.18、1.65、1.48、1.80个百分点。与对照组相比,4个试验组保育猪的皮毛发育状况评分分别提高20.71%、19.53%、28.70%(P<0.05)和16.57%;各试验组的腹泻指数均呈下降趋势,4个试验组仔猪腹泻指数分别降低21.82%、23.57%、19.03%(P<0.05)和4.69%。3、断奶母猪的再繁殖性能:试验一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7 d内发情率分别提高10和10个百分点,14 d内发情率分别提高15和10个百分点,情期受胎率分别提高7.77和13.33个百分点。4、母猪健康状况:试验二中,试验组母猪分娩的早产率、滞产率和产后三联症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5、15和10个百分点。试验表明:饲喂经产母猪3种“复合添加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产仔、泌乳性能及其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和健康状况,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断奶母猪发情配种受胎率等再繁殖性能;饲喂断奶仔猪“复合添加剂-4”,可有效缓解断奶对仔猪的应激,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并改善其健康状况。

胡瑞丽[8](2016)在《基于LAMP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文中认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引起的一种重要疾病,严重发病地区死亡率高达40%以上,残存下来的病猪也极少康复。由于PCV2严重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各种疫苗接种应答效果差,免疫失败,并且诱发其他疾病暴发。因此,PCV2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病猪的淘汰成为PMWS防治的重点。有必要开发出一种猪PCV2的定性、定量快速检测方法用于PMWS的防控。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引起的以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不孕、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为特征的猪的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此外,PPV能增强猪圆环病毒引起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PV分布广泛,通过水源、食物、交配、胎盘等途径感染猪,并能在外界环境长时间存活且对大部分消毒剂不敏感,难于防治,给养猪业带来巨大危害。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特异并适合在基层推广的检测方法。本实验旨在建立PCV2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及PP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研制PCV2和PPV的LAMP现场可视化快速定性检测试剂盒和PCV2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试剂盒,并对反应体系和参数进行优化以及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猪细小病毒(PPV)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及试剂盒的研制本研究旨在建立有效的针对猪细小病毒(PPV)的诊断技术及开发试剂盒。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猪细小病毒(PP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为诊断猪细小病毒提供准确可靠工具。根据Gen Bank公布的PPV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3在其保守序列区域设计了LAMP引物,通过对引物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CR各组分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对PPV病毒DNA进行特异扩增的LAMP检测方法,研制LAMP检测试剂盒,并对试剂盒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保存期等指标进行评价。该方法在60℃恒温下作用50 min,PPV病毒DNA获得了高效率的特异性扩增;用该检测试剂盒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LAMP检测对PPV的检测限为10拷贝/μL,而常规PCR检测法的检测限为1 000拷贝/μL,表明LAMP检测法灵敏度高。该检测法不会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瘟病毒(CSFV)发生交叉反应。用该检测试剂盒对1 100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320个样品被检测出为阳性样品。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试剂盒可以耐受至少40次的反复冻融。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和研制的猪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为猪细小病毒的检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诊断方法。2、猪圆环病毒2型(PCV2)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及试剂盒的研制本研究旨在建立有效的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诊断技术及开发试剂盒。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为诊断猪圆环病毒2型提供准确可靠工具。根据Gen Bank公布的PCV2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3在其保守序列区域设计了LAMP引物,通过对引物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CR各组分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对PCV2病毒DNA进行特异扩增的LAMP检测方法,研制LAMP检测试剂盒,并对试剂盒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保存期等性能进行评价。该方法在59℃恒温下作用45 min,PCV2病毒DNA获得了高效率的特异性扩增。用该检测试剂盒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LAMP检测对PCV2的检测限为10拷贝/μL,而常规PCR检测法的检测限为1 000拷贝/μL,表明该试剂盒灵敏度高。该检测试剂盒不会与猪瘟病毒(CSFV)、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发生交叉反应。用研制的试剂盒对1 100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950个样品被检测出为阳性样品。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试剂盒可以耐受至少40次的反复冻融。成功建立了特异性检测PCV2的LAMP方法,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PCV2感染的快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3、猪圆环病毒2型(PCV2)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试剂盒的研制本研究旨在建立有效的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诊断技术及开发试剂盒。根据Gen Bank公布的PCV2序列,对PCV2的ORF2基因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体系优化,以重组质粒建立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对PCV2病毒DNA进行特异扩增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并对试剂盒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保存期等性能进行评价。该检测试剂盒循环阈值(Ct)与标准DNA模板在101-107拷贝/μL浓度范围内具有极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本实验重复性好,批内实验中Ct值的变异系数在0.59%到1.05%之间,批间实验的Ct值变异系数为1.9%到4.2%。本实验研制的检测试剂盒与猪瘟病毒(CSFV)、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不发生交叉反应,检测极限和定量极限分别为10和100拷贝数。用该试剂盒对1000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710个被检测为阳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和所研制的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实现了对PCV2早期诊断和感染程度定量分析检测,为PCV2的防制和疫苗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姜玲玲,史开志,周思旋,余波,尚以顺[9](2014)在《我国仔猪腹泻病因的综合性分析及防治》文中研究说明仔猪腹泻是养猪场的常见病,亦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同时该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是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或停滞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据报道我国仔猪腹泻全年平均率为46.5%,2001年贵州省仔猪腹泻发病率为54.8%〔1〕,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我国仔猪腹泻的发生,本文对仔猪腹泻病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为我国养猪业发展提供资料。

许文科[10](2013)在《南安市猪圆环病毒病的检测及防控》文中提出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2,PCV-2)引起,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研究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血清ELISA检测法、PCR方法等方法对南安市养猪场血清样品、病料组织样品等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以了解该病在南安市的流行情况;通过疫苗免疫实验及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控猪圆环病毒病。对南安市60个猪场的兽医及357名动物防疫员进行了问卷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南安市大部分养殖场圆环病毒感染较为普遍,规模化猪场81.13%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采集血清样品共704份,用ELISA方法检测了猪圆环病毒抗体。480份样品呈阳性,阳性率为68.18%。其中接种疫苗的规模猪场猪血清234份,阳性率为91.45%。未接种疫苗的规模猪场猪血清352份,阳性率为55.97%。养猪专业户猪血清118份,阳性率为58.47%。结果表明,未接种疫苗的规模猪场及散养专业户的猪抗体阳性率较低,需要采取疫苗免疫和综合防控措施。采集28个规模养猪场的78份病料组织,用PCR方法检测了猪圆环病毒。48份为阳性,阳性率为61.54%。同时病料中还检测到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病原。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在南安市大部分养猪场普遍存在,且病猪存在混合感染,感染两种以上病原的为81.25%。疫苗免疫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猪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日增重明显提高(P﹤0.05)。母猪产前接种疫苗,其后代的健康水平与生长性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免疫监测;做好主要疫病的免疫;提高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应激;控制继发感染;及时淘汰带毒猪。

二、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制(论文提纲范文)

(1)猪圆环病毒Ⅱ型与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混合感染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1.2 送检样本
    1.3 检测试剂
    1.4 引物设计
    1.5 核酸提取及鉴定
        1.5.1 病料处理
        1.5.2 组织DNA提取
        1.5.3 组织RNA提取
        1.5.4 RNA反转录
        1.5.5 PCR扩增及核酸电泳
2 结果与分析
    2.1 剖检变化
    2.2 PCR结果
    2.3 细菌学检查
    2.4 分析
3 讨论

(2)猪圆环病毒2型安徽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列表
文献综述
    1 病原学
        1.1 PCV2的分类情况
        1.2 PCV2的理化特点
    2 PCV2的分子遗传特征
        2.1 PCV2的基因组结构
        2.2 PCV2的遗传与变异
    3 PCV2的致病性
        3.1 PCV2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3.2 免疫刺激对PCV2感染的影响
        3.3 PCV2引起的免疫抑制
    4 流行病学特点
        4.1 PCV2的易感动物及其传播途径
        4.2 PCV2的国外感染状况
        4.3 PCV2的国内感染状况
    5 PCVD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5.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5.2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5.3 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
        5.4 繁殖障碍(Reproductive failure)
        5.5 仔猪先天性震颤(CT)
    6 PCVD的防制
    7 结语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PCV2毒株
        2.1.2 PK-15细胞
        2.1.3 PCV2阳性、阴性血清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
        2.1.6.1 细胞培养相关溶液配制
        2.1.6.2 DNA提取相关溶液
        2.1.6.3 PCR相关溶液配制
        2.1.7 引物序列设计
    2.2 方法
        2.2.1 PCV2的鉴定
        2.2.1.1 PCV2的增殖
        2.2.1.2 病毒DNA的提取
        2.2.1.3 PCR扩增
        2.2.1.4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2.1.5 电镜观察
        2.2.2 PCV2全基因组序列克隆
        2.2.2.1 PCV2全基因组序列的PCR扩增
        2.2.2.2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2.2.2.3 PCR产物与质粒载体连接
        2.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2.2.2.5 重组质粒的转化
        2.2.2.6 质粒DNA的提取
        2.2.2.7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2.2.3 PCV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2.2.4 PCV2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2.5 PCV2 ORF1基因序列分析
        2.2.6 PCV2 ORF2基因序列分析
3 结果
    3.1 PCV2的鉴定
        3.1.1 PCR扩增结果
        3.1.2 电镜观察结果
    3.2 PCV2全基因组序列克隆
        3.2.1 全基因组序列PCR扩增结果
        3.2.2 重组质粒的鉴定
    3.3 PCV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3.4 PCV2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3.4.1 PCV2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3.4.2 PCV2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3.5 PCV2 ORF1基因序列分析
        3.5.1 PCV2 ORF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与遗传进化分析
        3.5.2 PCV2 ORF1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3.6 PCV2 ORF2基因序列分析
        3.6.1 PCV2 ORF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与遗传进化分析
        3.6.2 PCV2 ORF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4 讨论
    4.1 PCV2流行毒株同源性分析
    4.2 PCV2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HPS、Mhp、PCV2三种猪新型疫苗作为疫苗稀释液免疫效果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及实验动物来源
        1.1.2 主要试剂盒
        1.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1.1.4 试剂与其他
        1.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分组
        1.2.2 血液的采集
        1.2.2.1 血清抗体的测定
        1.2.2.2 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2 结果
    2.1 抗体检测结果
        2.1.1 猪蓝耳抗体检测结果
        2.1.2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2.1.3 猪伪狂犬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1.4 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2.1.5 副猪嗜血杆菌抗体检测结果
        2.1.6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结果
    2.2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2.2.1 IL-2检测结果
        2.2.1.1 猪蓝耳疫苗免疫前后IL-2检测结果
        2.2.1.2 猪瘟疫苗免疫前后IL-2检测结果
        2.2.2 IFN-γ检测结果
        2.2.2.1 猪蓝耳疫苗免疫前后IFN-γ浓度检测结果
        2.2.2.2 猪瘟疫苗免疫前后IFN-γ检测结果
        2.2.3 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2.2.3.1 疫苗E+猪蓝耳疫苗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2.2.3.2 疫苗F+猪瘟疫苗免疫前后CD3+、CD4+、CD8+T淋巴检测
3 讨论
    3.1 三种产品对商品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3.1.1 疫苗E对猪蓝耳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3.1.2 疫苗F、G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3.1.3 疫苗G对猪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3.2 疫苗E、F、G自身含有抗原免疫效果评估
        3.2.1 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消长规律
        3.2.2 猪副猪嗜血杆菌抗体消长规律
        3.2.3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消长规律
    3.3 三种疫苗联合商品苗免疫对猪群细胞免疫效果的评价
        3.3.1 通过细胞因子来评估免疫效果
        3.3.1.1 通过IL-2对免疫效果的评估
        3.3.1.2 通过IFN-γ对免疫效果的评估
        3.3.2 T淋巴细胞对免疫效果的评估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一四二团规模化猪场PRDC相关的四种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概述
    2.PRDC的主要病原
        2.1 PRRSV
        2.1.1 PRRSV病原学特征
        2.1.2 流行病学
        2.1.3 发病机理
        2.1.4 发病类型和临床症状
        2.1.5 病理变化
        2.2 猪瘟病毒
        2.2.1 猪瘟病原学特性
        2.2.2 流行病学
        2.2.3 发病机理
        2.2.4 发病类型和临床症状
        2.2.5 病理变化
        2.3 伪狂犬病毒
        2.3.1 PRV病原学特性
        2.3.2 流行病学
        2.3.3 发病机理
        2.3.4 发病类型和临床症状
        2.3.5 病理变化
        2.4 圆环病毒2型
        2.4.1 圆环病原学特性
        2.4.2 流行病学
    3.动物疫病诊断
        3.1 病原学检测方法
        3.1.1 动物接种试验
        3.1.2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3.1.3 标记抗体技术
        3.1.4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3.2 血清学检测方法
        3.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2.2 病毒抗体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
    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PRDC相关的四种病毒病的免疫抗体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场地
        1.1.2 实验动物分群
        1.1.3 血清样品采集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1.5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现场调查
        1.2.2 样品处理
        1.2.3 实验操作
    2.结果与分析
        2.1 健康猪群与亚健康猪群血清检测结果
        2.2 各年龄阶段猪血清学检测结果
        2.3 各规模化猪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3.讨论
        3.1 PRDC的发病与环境条件及饲养密度有关
        3.2 血清免疫抗体分析
        3.3 血清野毒抗体分析
        3.4 不同年龄段血清抗体分析
        3.5 健康猪群与患病猪群间抗体阳性对比分析
    4.小结
第三章 PRDC相关的四种病毒病的病原学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PRRSV通用型RT-PCR检测
        1.2.2 CSFV通用型RT-PCR检测
        1.2.3 PRV病原PCR检测
        1.2.4 PCV2PCR检测
    2.结果及分析
        2.1 PRDC相关四种病毒病病原检测结果
        2.2 混合感染情况
    3.讨论
        3.1 四种病原的感染情况
        3.2 各病原的感染情况
    4.小结
第四章 PRDC四种病毒病的多重PCR快速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相关试剂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的制备
        1.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1.2.3 样品DNA和总RNA的提取
        1.2.4 PCR反应条件的选择
        1.2.5 敏感性试验
        1.2.6 特异性试验
        1.2.7 重复性试验
        1.2.8 一致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敏感性试验结果
        2.2 特异性试验结果
        2.3 重复性试验结果
        2.4 临床样本检测比较结果
    3 讨论
        3.1 特异性试验
        3.2 敏感性试验
        3.3 利用的多重PCR进行病原检测
    4.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在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与生物活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载体及细胞
    1.2 引物设计
    1.3 目的基因的克隆
    1.4 重组乳腺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1.5 细胞的转染
    1.6 RT-PCR
    1.7 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
2 结果
    2.1 目的基因PCR扩增
    2.2 重组乳腺表达质粒的鉴定
    2.3 阳性gFFs细胞株的筛选
    2.4 RT-PCR分析
    2.5 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
3 讨论

(6)规模化种猪场猪蓝耳病和猪瘟抗体变化规律研究及在健康流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
        1.1.2 猪瘟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规模化种猪场PRRS血清学抗体水平基准线区间的确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猪场选取
        2.2.2 血样的采集及处理
        2.2.3 仪器与试剂
        2.2.4 ELISA抗体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2010-2012年种猪场W PRRS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结果与分析
        2.3.2 2015年度9个规模化种猪场PRRS的抗体监测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血清抗体变化规律监测与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血清来源与背景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猪场12011~2012年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3.3.2 猪场22013-2014年猪瘟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规模化种猪场健康流程管理方案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猪群健康管理方案
    4.4 结果与分析
        4.4.1 CSF、PRRS抗体水平在健康管理实施前后的比对分析
        4.4.2 猪场经健康管理实施一年后,CSF、PRRS抗体水平变化情况
        4.4.3 健康管理方案实施前后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4.4.4 方案实施后对猪场经济性能的比较
    4.5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PCR-HRM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
        5.2.2 仪器设备和所用试剂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标准样品PCR-HRM分析结果
        5.3.2 特异性试验
        5.3.3 灵敏度试验
        5.3.4 重复性试验结果
        5.3.5 PRRSV PCR-HMR方法的应用
    5.4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复合添加剂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具体表现及危害
    1.2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原因
        1.2.1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原传染性因素
        1.2.2 生理因素对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影响
    1.3 防治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综合措施
        1.3.1 做好防疫和消毒,杜绝传染病的传播
        1.3.2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4 仔猪断奶应激产生的机理及防治措施
        1.4.1 仔猪断奶应激产生的机理
        1.4.2 减轻仔猪断奶应激的防治措施
    1.5 复合添加剂对母仔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1.5.1 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5.2 中草药添加剂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1.5.3 维生素对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1.5.4 复合微生态对断奶仔猪生长及健康状况的的研究
    1.6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试验猪的挑选及分组
        2.2.1 妊娠前期到断奶试验猪的挑选及分组
        2.2.2 围产期到断奶试验猪的挑选及分组
        2.2.3 仔猪断奶到保育结束试验猪的挑选及分组
    2.3 试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2.3.1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2.4 试验方法与测定
        2.4.1 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
        2.4.2 母猪健康体况的测定
        2.4.3 母猪再繁殖性能的测定
        2.4.4 母猪泌乳力、初乳成分及IGG含量旳测定
        2.4.5 哺乳及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测定
        2.4.6 哺乳及断奶仔猪的健康体况的测定
        2.4.7 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饲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1.2 饲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及仔猪健康体况的影响
        3.1.3 饲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3.1.4 饲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泌乳力、初乳成分及IGG含量的影响
    3.2 “复合添加剂-3”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2.1 饲喂“复合添加剂-3”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饲喂“复合添加剂-3”对母猪及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3.2.3 饲喂“复合添加剂-3”对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3.2.4 饲喂“复合添加剂-3”对母猪初乳成分及IGG含量的影响
    3.3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1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3.3.2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3.3.3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3.1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参数的影响
        3.3.3.2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饲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1.1 饲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健康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4.1.2 饲喂“复合添加剂-1”和“复合添加剂-2”对母猪初乳成分及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饲喂“复合添加剂-3”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2.1 饲喂“复合添加剂-3”对母猪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4.2.2 饲喂“复合添加剂-3”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4.3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3.1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3.2 饲喂“复合添加剂-4”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情况

(8)基于LAMP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猪主要DNA病毒及其检测方法简介
        1.1.1 猪细小病毒简介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1.1.1 猪细小病毒的危害及发现
        1.1.1.2 猪细小病毒的特点
        1.1.1.3 猪细小病毒基因的表达
        1.1.1.4 猪细小病毒的传播和流行特点
        1.1.1.5 猪细小病毒感染相关诊断技术
        1.1.2 猪圆环病毒2型简介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1.2.1 猪圆环病毒2型的发现与分类地位
        1.1.2.2 猪圆环病毒的形态和理化特征
        1.1.2.3 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1.1.2.4 猪圆环病毒2型的传播
        1.1.2.5 猪圆环病毒2型的流行
        1.1.2.6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相关诊断技术
    1.2 猪病常用核酸诊断技术简介
        1.2.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创新点与先进性
    1.5 技术路线
        1.5.1 研制PPV LAMP检测试剂盒技术路线
        1.5.2 研制PCV2 LAMP检测试剂盒技术路线
        1.5.3 研制PCV2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技术路线
第2章 猪细小病毒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2.1 材料
        2.1.1 病毒来源
        2.1.2 引物
        2.1.3 主要试剂(盒)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2.2.1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2.2.2 猪细小病毒DNA的提取
        2.2.3 普通PCR反应体系
        2.2.4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检测
        2.2.4.1 胶回收
        2.2.4.2 胶回收后的产物检测
        2.2.4.3 连接反应体系
        2.2.4.4 转化
        2.2.4.5 PCR方法鉴定阳性克隆
        2.2.4.6 阳性克隆菌液扩大培养
        2.2.4.7 测序
        2.2.5 标准品阳性质粒模板的制备
        2.2.6 PPV 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2.2.7 PPV LAMP可视化试验
        2.2.8 PPV LAMP试剂盒的组装
        2.2.9 猪细小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试验
        2.2.10 猪细小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试验
        2.2.11 猪细小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试验
        2.2.12 PPV 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PV的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3.2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检测
        2.3.2.1 PCR胶回收产物
        2.3.2.2 克隆产物的检测
        2.3.2.3 测序结果
        2.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4 猪细小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试验
        2.3.5 猪细小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试验
        2.3.6 猪细小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试验
        2.3.7 PPV LAMP反应可视化结果的判定
        2.3.8 猪细小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样品检测
    2.4 讨论
第3章 猪圆环病毒2型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3.1 材料
        3.1.1 病毒来源
        3.1.2 引物
        3.1.3 主要试剂
    3.2 方法
        3.2.1 病毒标准阳性质粒模板的制备
        3.2.2 PCV2 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3.2.3 PCV2 LAMP可视化试验
        3.2.4 PCV2 LAMP试剂盒的组装
        3.2.5 猪圆环病毒2型LAMP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试验
        3.2.6 猪圆环病毒2型LAMP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试验
        3.2.7 猪圆环病毒2型LAMP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试验
        3.2.8 PCV2 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优化的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3.3.2 PCV2 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3.3.3 PCV2 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实验
        3.3.4 PCV2 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试验
        3.3.5 猪圆环病毒2型LAMP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试验
        3.3.6 PCV2 LAMP反应可视化结果的判定
        3.3.7 猪圆环病毒2型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样品检测
    3.4 讨论
第4章 猪圆环病毒2型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4.1 材料
        4.1.1 病毒来源
        4.1.2 引物
        4.1.3 主要试剂
    4.2 方法
        4.2.1 标准品浓度的计算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4.2.4 PCV2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组装和说明书
        4.2.5 PCV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特异性试验
        4.2.6 PCV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灵敏度试验
        4.2.7 PCV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重复性试验
        4.2.8 临床样品检测
        4.2.9 PCV2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4.3.3 PCV2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4.3.4 PCV2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试验
        4.3.5 PCV2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试验
        4.3.6 PCV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重复性试验
        4.3.7 PCV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样品检测
    4.4 讨论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我国仔猪腹泻病因的综合性分析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1.1 非病原性原因
        1.1.1 仔猪因素。
        1.1.2 母猪因素。
        1.1.3 饲料及营养因素。
        1.1.4 应激因素。
        1.1.5 饲养管理因素。
    1.2 病原性原因
        1.2.1 细菌性病原。
        1.2.2 病毒性病原。
        1.2.3 寄生虫性病原:
2 防治
    2.1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
    2.2 做好断奶关
    2.3 发病后及时治疗
    2.4 做好免疫接种
    2.5 加强猪场检疫, 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2.6 做好药物预防及定期驱虫
3 小结

(10)南安市猪圆环病毒病的检测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猪圆环病毒的病原学特性
        1.1 猪圆环病毒的发现及命名与分类
        1.2 病原特征和理化性质
        1.3 病毒的细胞培养
        1.4 病毒的基因结构
        1.5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
        1.5.1 病毒分布及发病情况
        1.5.2 PCV-2 的流行特征
        1.5.3 传播途径
    2 PCV-2 的致病机理
    3 与 PCV-2 相关性的疾病
        3.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
        3.2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
        3.3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3.4 猪间质性肺炎
        3.5 仔猪先天性震颤(CT)
        3.6 肉芽肿性增生性肠炎
    4 PCV-2 诊断方法
        4.1 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检查
        4.2 分离鉴定病毒
        4.3 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
        4.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4.3.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4.3.3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
        4.3.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
        4.4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4.4.1 核酸原位杂交(ISH)
        4.4.2 聚合酶链反应(PCR)
        4.4.2.1 普通PCR
        4.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4.4.2.3 复合 PCR
        4.4.2.4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
        4.4.2.5 基因芯片技术
    5 PCV-2 的疫苗现状
        5.1 疫苗研制现状
        5.1.1 灭活疫苗
        5.1.2 亚单位疫苗
        5.1.3 活载体疫苗
        5.1.4 重组嵌合病毒疫苗
        5.1.5 核酸疫苗
        5.1.6 弱毒疫苗
        5.2 猪圆环病毒疫苗应用前景
    6 综合防制措施
    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南安市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材料的发放与回收
    3 分析与讨论
第二章 南安市猪圆环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被检血清样品
        1.1.2 检测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1.2.1 实验方法
        1.2.2 实验操作步骤
        1.2.3 结果判定
    2 实验结果
        2.1 接种 PCV-2 疫苗猪血清抗体情况
        2.2 未接种疫苗猪检测血清抗体情况
        2.3 散养专业户猪血清抗体检测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猪圆环病毒病病原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的采集
        1.1.2 试验主要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引物的设计
        1.2.2 待检样品的处理
        1.2.3 病毒 DNA 提取
        1.2.4 PCR 扩增
        1.2.5 DNA 电泳实验
        1.3 结果判定依据
    2 结果
        2.1 PCV-2 的 PCR 扩增电泳结果
        2.2 病料的检测结果
        2.3 患猪常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3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猪圆环病毒病的疫苗免疫效果及综合防控措施
    1 仔猪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疫苗选择
        1.1.2 试验仔猪选择
        1.1.3 试验场所
        1.1.4 试验时间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操作步骤
        1.2.2 数据统计
        1.3 试验结果
    2 母猪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疫苗选择
        2.1.2 试验母猪选择
        2.1.3 试验场所
        2.1.4 试验时间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操作步骤
        2.2.2 数据统计
        2.3 试验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控制 PCVD 病的综合性措施
        4.1 做好定期免疫监测和疫苗接种
        4.2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
        4.3 控制混合感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猪圆环病毒Ⅱ型与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混合感染的诊断[J]. 王浩先,白金洋,张颖,倪宏波. 浙江畜牧兽医, 2020(04)
  • [2]猪圆环病毒2型安徽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D]. 程琼.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HPS、Mhp、PCV2三种猪新型疫苗作为疫苗稀释液免疫效果临床评价[D]. 崔腾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4]一四二团规模化猪场PRDC相关的四种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 李世震.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5]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在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与生物活性鉴定[J]. 高珊,申培磊,侯书宝,徐洪龙,卢清侠,张勇,张改平. 中国兽医学报, 2017(09)
  • [6]规模化种猪场猪蓝耳病和猪瘟抗体变化规律研究及在健康流程管理中的应用[D]. 康桦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2)
  • [7]复合添加剂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 朱先利.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8]基于LAMP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 胡瑞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我国仔猪腹泻病因的综合性分析及防治[J]. 姜玲玲,史开志,周思旋,余波,尚以顺.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4(06)
  • [10]南安市猪圆环病毒病的检测及防控[D]. 许文科.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断奶后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