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与问题

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与问题

一、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和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1](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认为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张伟杰[2](2020)在《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碰撞是青藏高原演化以及特提斯构造域演化的重要中间阶段,但是目前相关研究依然还存在很多争议。拉萨地块白垩纪的精细古地理重建工作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对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县城东侧去申拉组火山岩及沉积岩地层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与古地磁学综合研究,获得了具有精确年代限定的古地磁学结果,为确定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依据。年代学结果显示研究区去申拉组地层的形成年龄为114Ma~112Ma。古地磁学结果(通过了褶皱检验)显示这一时间段研究区(31.8°N,87.7°E)的古纬度为20.3°N。对比白垩纪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得到120Ma~100Ma拉萨地块北缘稳定于20°N,羌塘地块南缘稳定于27.6°N,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尚未接触碰撞,可能是以弧-弧“软碰撞”模式发生碰撞,120Ma~100Ma弧-弧“软碰撞带”的纬向宽度稳定在7.6°。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与弧-弧“软碰撞带”的规模,得到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初始碰撞的时间约为163Ma。对比120Ma以来欧亚大陆、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及印度板块的古纬度变化曲线得到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约20°的纬向构造缩短量具体包括两部分:(1)110Ma~60Ma欧亚大陆与其南侧各地块相背运动引起欧亚大陆南部各个地块之间及其内部产生可能大于10°的纬向构造伸展的消亡,(2)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之间约纬向7.6°的弧-弧“软碰撞带”的消亡。

王瑞,朱弟成,王青,侯增谦,杨志明,赵志丹,莫宣学[3](2020)在《特提斯造山带斑岩成矿作用》文中指出特提斯成矿域东西延伸超过10000km,发育有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三江成矿带、伊朗斑岩铜矿带、巴基斯坦斑岩铜矿带、东南欧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带和东南亚锡矿带等世界级规模矿带,是全球瞩目的三大成矿域之一.特提斯成矿域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特提斯洋的多期次俯冲、多个小洋盆的张开闭合和陆-陆碰撞作用.特提斯大洋包括原特提斯洋(Proto-Tethys,寒武纪-志留纪)、古特提斯洋(Paleo-Tethys,石炭纪-三叠纪)和新特提斯洋(Neo-Tethys,侏罗纪-白垩纪),它们依次形成于不同微陆块在不同时期从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伴随着一系列洋盆打开和闭合、大陆碰撞和后碰撞、陆内挤压变形等地质过程,发育多种类型矿床,包括斑岩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岩浆铬铁矿、锡矿床和造山型金矿等.文章重点研究特提斯成矿域的斑岩成矿过程,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大洋俯冲阶段,洋壳玄武岩和沉积物脱水交代上覆地幔楔,在高氧逸度情况下,金属从硫化物中释放出来进入地幔楔得到预富集;(2)大陆俯冲阶段,大陆碰撞引起地幔楔在弧下深度发生部分熔融,引起水和成矿元素在镁铁质熔体中进一步富集,然后上升侵位到下地壳,局部上升到浅部地壳形成同碰撞热液矿床;(3)碰撞后再造阶段,位于下地壳层位的镁铁质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和分异结晶,在高氧逸度和富水的环境下使富集水和金属的物质进入最晚分异的长英质熔体引发成矿作用.特提斯构造域大规模斑岩成矿作用为何都集中在中新世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地壳在逐渐成熟过程中金属是如何富集的?在没有俯冲带脱水供给S和Cl的碰撞环境下大规模成矿作用是如何发生的?这些仍然是特提斯构造域成矿作用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蚀变矿物为主导的矿物化学成分结合红外光谱特征的综合分析可能有利于特提斯成矿域的找矿勘查.

梁光河[4](2020)在《从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群演化探讨日本大陆板块的形成过程》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列岛是位于欧亚东缘和西太平洋过渡带上的大陆板块,其来源和成因机制得到了广泛研究,传统上认为其成因是由太平洋俯冲形成的沟弧盆体系的一部分,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基于地形地貌、地震勘探剖面和盆地构造演化史恢复、古地磁测量和古生物等诸多证据,将南海北部的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和东海盆地及冲绳海槽的构造迁移进行统一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大陆板块在新生代由两个区域分别漂移而来。北海道来自赤道附近,而本州、四国和九州来自华南大陆边缘。其成因动力机制与欧亚板块从北大西洋的裂解东漂和印度与欧亚碰撞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位于欧亚板块东缘的日本三岛首先发生了裂解,之后发生了漂移。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合理地解释了沟弧盆体系的形成机制和过程,说明了弧状岛弧的成因机制,也给出了所形成的盆地内油气富集的规律。本研究为大陆漂移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机制。

张瑞尧[5](2019)在《贵州盘县地区磁性地层学研究以及建立早三叠世标准磁极性序列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三叠系分布非常广泛,海、陆相地层同时发育,既有典型的南海北陆空间差异,又有上陆下海的时间转变。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三叠系具有显着的地方性,且较为复杂,特别是中国南方地区在这一时期的沉积地层表现出明显的二分性,即先接受海相沉积后接受陆相沉积,此外,中国三叠纪沉积地层还记录了复杂且丰富的地质演化历史。因此,研究中国三叠纪地层对于厘清其地层时空框架,进而对认识其期间发生的地质演变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对中国三叠纪地层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并未建立较为完整统一的地层时空框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贵州盘县地区钻孔RYZ13连续钻井岩芯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并获得了该地区的地层年龄限制,这为建立早三叠世标准磁极性序列、建立中国三叠纪地层的时空框架、揭示中国三叠纪地质演变过程提供了磁性地层依据。本文从钻孔RYZ13连续钻井岩芯中共获取可用于研究的样品716块(包括永宁镇组和飞仙关组),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从岩石磁学的结果可以看出:样品原始沉积组构并未遭受破坏;第一类样品载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第二类样品载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获得的古地磁数据正极性平均磁倾角Is=38.18°,负极性平均磁倾角Is=-48.73°,且正、负极性平均磁倾角绝对值差在0°-20°之间,因此,该数据通过了McFadden(1990)倒转检验。通过实验所测可靠数据以及地层资料,本文分别建立了钻孔RYZ13的岩性序列、磁倾角序列、磁极性序列,并结合该地区该地层的实际情况与国际标准磁极性序列进行了对比,对该钻孔岩芯地层的年龄界限进行了限制,并得出以下结论:飞仙关组底界年龄为252.16Ma,永宁镇组与飞仙关组界限处年龄为250Ma,永宁镇组顶界年龄为247.06Ma;永宁镇组的沉积速率可达181m/Ma,飞仙关组的沉积速率可达221m/Ma,同时这一研究结果对中国三叠纪印度阶(Induan)底界年龄、奥伦尼克阶(Olenekian)底界年龄和安尼阶(Anisian)底界年龄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参考意义。

李三忠,索艳慧,李玺瑶,王永明,曹现志,王鹏程,郭玲莉,于胜尧,兰浩圆,李少俊,赵淑娟,周在征,张臻,张国伟[6](2018)在《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文中研究说明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着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

彭栋祥[7](2015)在《酒西盆地下白垩统磁性地层年代与早白垩世北祁连山西段隆升》文中认为新生代印度-亚洲板块碰撞以来的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新生代之前高原北部的构造演化对于弄清板块碰撞前高原北部的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白垩纪时期高原北部的构造隆升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多缺少精细的年代制约。酒西盆地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交汇处,两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的演化过程,是恢复高原北部早白垩世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磁性地层学手段,获得了盆地下白垩统磁性地层年代序列,并在此基础上还原了盆地记录的高原北部构造演化历史。本文实测剖面位于酒西盆地红柳峡地区,通过对剖面上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古地磁样品和岩石磁学样品的系统采集和测试,发现剖面上岩石的特征剩磁多由磁赤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携带,次生剩磁大部分由针铁矿携带。古地磁测量共获得了 15个正极性和15个负极性,可与GPTS1994和GPTS2012中M10Nr至M“-2r”以上相对应,获得红柳峡下白垩统的年龄为:135.32-103.746Ma,其中赤金堡组年龄约为135.32-112Ma,下沟组年龄约为112-109.1Ma,中沟组年龄约为109.1-103.746Ma。盆地沉积相分析显示,红柳峡下白垩统可划分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半深湖-深湖相和河流相。在综合沉积相、物源分析和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的基础上,还原了早白垩世北祁连山的构造隆升历史,并划分出酒西盆地周边三阶段的构造隆升事件:早期快速强烈隆升(135.32-126.3Ma),中期稳定隆升(126.3-113.3Ma),晚期快速隆升(113.3-103.746Ma)。早期的构造隆升活动,除了发生在祁连山地区以外,敦煌-宽台山一带也存在一定幅度的隆升,中期和晚期的构造隆升活动均发生在北祁连山地区。

侯方辉,张训华,温珍河,高志清,冯岩,孙建伟,孙军,郭兴伟,李三忠[8](2014)在《古生代以来中国主要块体活动古地理重建及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为编制新一轮《中国海陆大地构造宏观格架演化图》,展示和探讨中国主要块体的演化特征,利用大量的古地磁、生物古地理、古气候、沉积岩石和构造演化史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古生代以来中国主要块体的活动古地理进行了概要的重建。编图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古磁学、岩石学、沉积学、生物古地理、古气候、地质构造史和板块理论等依据进行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工作方法,可以很好地展示中国主要块体的宏观演化过程。以古地磁定量约束为核心,以现有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和沉积岩石学等资料为定性约束和半定量分析,通过对这些依据进行合理的筛选与取舍,恢复选定时间断面上的剥蚀区和沉积区,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活动构造古地理重建恢复工作,可提高所编制图件的可信度。

张训华,王忠蕾,侯方辉,杨金玉,郭兴伟[9](2014)在《印支运动以来中国海陆地势演化及阶梯地貌特征》文中认为地势是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是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地壳内部结构、构造及其发展在地表的反映.空间重力异常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反映地壳内部结构和构造的变化.均衡原理认为高山下面地壳厚,平原下面地壳薄,即地势的起伏同莫霍面的起伏呈镜像关系.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了大地构造格架图和大地构造格架演化图等专题图件,对中国海陆各主要块体的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研究了中国海陆地势的"跷跷板"演化过程.本文根据中国海陆1∶500万空间重力异常图和莫霍面深度图分析了海陆地貌特征,按照构造地貌的分类原则,将中国海域和陆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地貌分类,在中国大陆地势呈三个地貌阶梯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海陆地貌总体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五级阶梯分布.

杨庆道[10](2014)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同时也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滇中次级块体和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大型南北向构造带,是中―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部位,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盆地边界由红河断裂、小金河―龙门山断裂和小江断裂等大型岩石圈或地壳断裂所围限,内部由绿汁江断裂等多条基底深大断裂分割。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了楚雄盆地受到周缘多个块体多期推挤作用。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及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多期联合、复合作用过程中,由盆地边界及盆地内先存基底断裂所夹持的不同构造单元在构造发育及后期改造中彼此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性,经历了层块分异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针对楚雄残留盆地现今构造极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基于Kirchhoff偏移/反偏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以及无井、少井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历史大地构造观为指导,详细分析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解释的合理性。针对楚雄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被多条岩石圈或地壳深断裂分割引起不同构造单元表现为各自独立构造演化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基底先存断裂在“斜向挤压”作用下的复合(或多因)裂陷作用与裂陷盆地成因模型。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晚三叠世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楚雄裂陷盆地成因,以及古生代以来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演化背景及盆地内沉积特征,详细分析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不同构造期盆地原型。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些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答。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大伸展期在盆地内形成寒武系筇竹寺组、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普家村组―舍资组三套优质烃源岩,多期升降运动形成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多套储层,寒武系―奥陶系及上三叠统多套直接盖层和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两套区域盖层。燕山期盆地内形成大量平缓褶皱,并开始大规模油气运移,喜山运动对燕山期油气藏强烈改造、破坏和调整。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特点也决定了后期改造变形,在盆地内形成多个由基底断裂分割、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差异的油气保存单元。在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山凹陷中部、平川、双柏、牟定和渡口五个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

二、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2.1 西昆仑造山带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2.4 秦岭造山带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6 结语

(2)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班公湖-怒江(洋)缝合带研究现状
        1.2.2 拉萨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1.2.3 羌塘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锆石U-Pb年代学
        1.4.2 古地磁学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采样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采样概况
第三章 年代学实验与结果
    3.1 锆石年代学实验
    3.2 锆石年代学结果
第四章 古地磁学实验与结果
    4.1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热退磁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热退磁实验结果
        4.2.2 低温剩磁分量
        4.2.3 特征剩磁分量
        4.2.4 古地磁极位置
        4.2.5 可靠性检验
第五章 讨论
    5.1 拉萨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
        5.1.1 拉萨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5.1.2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5.2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对比
    5.3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过程
    5.4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运动过程
    5.5 青藏高原的构造缩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特提斯造山带斑岩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特提斯洋的演化
    2.1 原特提斯洋
    2.2 古特提斯洋
    2.3 新特提斯洋
3 特提斯洋演化和斑岩成矿
    3.1 古特提斯洋俯冲成矿
    3.2 古特提斯洋碰撞成矿
    3.3 新特提斯洋俯冲成矿
    3.4 新特提斯洋碰撞成矿
    3.5 新特提斯洋碰撞后成矿
4 讨论
    4.1 俯冲和碰撞成矿的差异
    4.2 特提斯洋俯冲成矿机制
    4.3 大陆碰撞成矿机制
        4.3.1 深部动力学过程和岩浆起源
        4.3.2 岩浆水
        4.3.3 岩浆氧逸度
        4.3.4 成矿过程
    4.4 典型矿床实例
        4.4.1 西藏冈底斯带内新特提斯洋俯冲成矿——雄村斑岩Cu-Au矿床
        4.4.2 西藏冈底斯带内后碰撞成矿——驱龙斑岩Cu-Mo矿床
        4.4.3 巴基斯坦新特提斯洋俯冲成矿——Reqo Dik斑岩Cu-Au矿床
    4.5 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4.5.1 特提斯构造域中新世重大地质事件
        4.5.2 挤压-伸展转换和成矿
        4.5.3 冈底斯大陆弧的演化对碰撞后成矿的影响
        4.5.4 新生下地壳组成和金属预富集机制
        4.5.5 碰撞环境高硫岩浆起源
        4.5.6 中高山区碰撞带找矿勘查指示
5 结束语

(4)从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群演化探讨日本大陆板块的形成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与日本列岛的成因
2 东海盆地演化与日本成因
    2.1 伸展环境下盆地形成过程
    2.2 东海盆地形成过程与日本列岛的成因
3 日本三岛漂移与盆地群演化过程
    3.1 南海北部盆地群演化
    3.2 日本三岛漂移历史的沉积盆地年代约束
4 西太平洋岛弧成因动力机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
    4.1 西太平洋岛弧成因动力机制
    4.2 存在的问题探讨
5 结论

(5)贵州盘县地区磁性地层学研究以及建立早三叠世标准磁极性序列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
        1.3.1 具体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路线
    1.4 工作量
    1.5 本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区域构造单元
    2.4 区域地层特征
        2.4.1 泥盆系
        2.4.2 石炭系
        2.4.3 二叠系
        2.4.4 三叠系
        2.4.5 第三系
        2.4.6 第四系
    2.5 岩浆岩
第三章 古地磁学原理及应用
    3.1 古地磁场
    3.2 磁性矿物的种类
        3.2.1 铁的氧化物
        3.2.2 铁的硫化物
        3.2.3 铁的氢氧化物
    3.3 岩石磁学
        3.3.1 磁化率各向异性
        3.3.2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
        3.3.3 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
        3.3.4 磁化率
        3.3.5 K-T曲线
        3.3.6 磁滞回线
    3.4 剩磁类型
    3.5 退磁方法
    3.6 退磁数据分析
    3.7 古地磁数据可靠性检验
    3.8 磁性地层学
    3.9 地磁极性年表的建立
第四章 样品的野外采集和室内试验测试以及结果分析
    4.1 样品采样位置
    4.2 样品的采集
    4.3 样品的室内测试及结果分析
        4.3.1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实验结果及分析
        4.3.2 等温剩磁(IRM)获得曲线和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分析
        4.3.3 系统热退磁数据分析
    4.4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检验
    4.5 钻孔RYZ13 磁极性序列的建立
    4.6 钻孔RYZ13 沉积速率估算
第五章 讨论
    5.1 印度阶(Induan)底界年龄的讨论
    5.2 奥伦尼克阶(Olenekian)底界年龄的讨论
    5.3 安尼阶(Anisian)底界年龄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东亚洋陆过渡带形成与古太平洋俯冲启动
    1.1 古太平洋俯冲启动:晚三叠世NNE向变形约束
    1.2 古太平洋俯冲带:缝合线、构造转换与前进式俯冲
2 华北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作用迁移
    2.1 华北洋陆过渡带变形
    2.2 华北洋陆过渡带岩浆作用
    2.3 华北洋陆过渡带深部过程
3 大华南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作用迁移
    3.1 大华南洋陆过渡带变质变形
    3.2 大华南洋陆过渡带岩浆岩
    3.3 大华南地块洋陆过渡带深部过程
4 中生代东亚陆缘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响应
    4.1 东亚大汇聚:多向造山与新超大陆聚合起始
    4.2 东亚成矿大爆发:相关巨量岩浆作用起止
    4.3 东亚陆缘俯冲转换:大规模压扭与张扭走滑
    4.4 东亚巨型地形倒转: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出现
    4.5 华北与大华南燕山期的异同:深部差异构造过程

(7)酒西盆地下白垩统磁性地层年代与早白垩世北祁连山西段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白垩纪青藏高原北部构造隆升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概况
        1.3.1 技术路线
        1.3.2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酒西盆地地理地质背景
    2.1 酒西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2 酒西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第三章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地层层序及沉积环境
    3.1 地层层序
    3.2 沉积环境
        3.2.1 岩性组合与层序特征
        3.2.2 沉积相特征
第四章 磁性地层年代及岩石磁学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 岩石磁学与退磁研究
        4.2.1 实验方法概述
        4.2.2 岩石退磁分析
        4.2.3 岩石磁学分析
    4.3 磁性地层年代
        4.3.1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磁极性柱
        4.3.2 磁性地层年代解释
第五章 早白垩世北祁连山西段隆升
    5.1 北祁连山西段前白垩纪构造演化
    5.2 白垩纪北祁连山西段构造隆升过程
        5.2.1 酒西盆地白垩纪演化过程
        5.2.2 北祁连山西段白垩纪构造隆升的过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古生代以来中国主要块体活动古地理重建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方法
2 各主要块体的古位置重建及沉积演化特征
    2.1 中—晚寒武世
    2.2 晚奥陶世
    2.3 早泥盆世
    2.4 晚石炭世
    2.5 晚二叠世
    2.6 晚三叠世
    2.7 晚侏罗世
    2.8 晚白垩世
    2.9 古近纪
    2.1 0 新近纪
3 结论

(9)印支运动以来中国海陆地势演化及阶梯地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势演化过程
    2.1 中国海陆大地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2.1.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2.1.2 印支运动以前的大地构造演化
        2.1.3 印支运动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
    2.2 地势演化
3 地貌特征
    3.1 总体地貌特征
    3.2 典型剖面介绍
    3.3 阶梯地貌界限的确定
        (1) 界限1: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2) 界限2: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 界限3:东海陆架外缘和南海陆架外缘 (200m等深线)
        (4) 界限4:南海海盆周缘
4 结语

(10)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陷盆地研究现状
        1.2.2 原型盆地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楚雄盆地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研究
        1.4.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
        1.4.2 提高信噪比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1.4.3 地震资料构造―岩性解释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2.1.2 楚雄盆地区域地层及沉积概况
        2.1.3 楚雄盆地周缘区域构造带演化
    2.2 楚雄盆地地壳结构与基底性质
    2.3 楚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4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
    2.5 楚雄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第三章 楚雄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3.1 楚雄盆地构造格局
        3.1.1 楚雄盆地周缘地区断裂特征
        3.1.2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特征
        3.1.3 楚雄盆地构造样式
        3.1.4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控盆作用
    3.2 区域地质事件分析及构造层划分
    3.3 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章 楚雄盆地形成与演化
    4.1 成盆期前变质基底形成与演化
    4.2 楚雄盆地形成演化及原型盆地
        4.2.1 震旦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地台发展阶段
        4.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升隆阶段
        4.2.3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形成与演化
        4.2.4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克拉通坳陷盆地萎缩阶段
        4.2.5 始新世以来抬升改造及残留盆地形成阶段
    4.3 原型盆地叠加复合过程
        4.3.1 多期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
        4.3.2 多期原型盆地叠合与复合
        4.3.3 多期构造―沉积迁移
        4.3.4 层块分异构造演化过程
        4.3.5 断坳叠合的演化过程
    4.4 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问题的探讨
        4.4.1 先存基底断裂多期挤压―裂陷作用及控盆特征
        4.4.2 晚三叠世楚雄裂陷盆地成因
第五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5.2 构造演化对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5.3 构造演化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5.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5.5 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5.5.1 东山有利油气远景区
        5.5.2 牟定有利油气远景区
        5.5.3 平川有利油气远景区
        5.5.4 双柏有利油气远景区
        5.5.5 渡口有利油气远景区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四、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和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2]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伟杰. 西北大学, 2020(02)
  • [3]特提斯造山带斑岩成矿作用[J]. 王瑞,朱弟成,王青,侯增谦,杨志明,赵志丹,莫宣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2)
  • [4]从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群演化探讨日本大陆板块的形成过程[J]. 梁光河. 地学前缘, 2020(01)
  • [5]贵州盘县地区磁性地层学研究以及建立早三叠世标准磁极性序列的探索[D]. 张瑞尧. 西北大学, 2019(01)
  • [6]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J]. 李三忠,索艳慧,李玺瑶,王永明,曹现志,王鹏程,郭玲莉,于胜尧,兰浩圆,李少俊,赵淑娟,周在征,张臻,张国伟. 科学通报, 2018(16)
  • [7]酒西盆地下白垩统磁性地层年代与早白垩世北祁连山西段隆升[D]. 彭栋祥. 兰州大学, 2015(01)
  • [8]古生代以来中国主要块体活动古地理重建及演化[J]. 侯方辉,张训华,温珍河,高志清,冯岩,孙建伟,孙军,郭兴伟,李三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6)
  • [9]印支运动以来中国海陆地势演化及阶梯地貌特征[J]. 张训华,王忠蕾,侯方辉,杨金玉,郭兴伟.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2)
  • [10]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庆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标签:;  ;  ;  ;  ;  

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古地磁证据与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