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如何认识课本

上一篇:如何认识课本

一、上篇:怎样认识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宣朝庆,郝光耀[1](2021)在《南开学校的西广开实验:教育本土化与社会服务》文中指出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教育本土化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值得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南开学校的西广开实验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增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将社会服务和学术研究相结合,让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城市边缘社区的社会治理中去。这不仅是中国教育本土化的重要试验,也拓展了学校等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和方式。南开学校培育学生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新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探索,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文化自觉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李婷[2](2021)在《基于案例教学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云虹[3](2021)在《2019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分析与教学研究 ——以“多彩的民歌”单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新高考的深化改革,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次课标修订的关键内容就是新增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这一举措,是课程目标由“三维”向“核心素养”的重大转变,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科具体化。2019年7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出版了必修音乐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鉴赏》。本套教材的编写,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教材中的重要性,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三方面体现了高中音乐课程核心素养。音乐鉴赏作为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材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音乐教学则是培育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心环节。本研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以2020年修订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文件,以河北枣强中学作为教学实践基地,结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理念,通过对“多彩的民歌”单元制定教学策略与实践,正确引导学生民歌学习观念,提升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实现育人目的。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文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课标解读与教材研究,首先对课标内容进行提炼,其次确定教材研究范围,最后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第三部分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笔者从音乐鉴赏课程安排、学生及教师对教材满意度、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歌的认识等方面对河北枣强中学进行现状调查,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第四部分,对2019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单元进行教学策略设计并提出有效教学评价方式;第五部分,对2019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单元进行教学实践并对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最后从教师、学校两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教材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本文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对重新编写后的“多彩的民歌”单元进行整体分析,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需求,合理补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民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聆听、体验民族歌曲的同时理解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喜欢并热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民间音乐。通过“多彩的民歌”单元的教学研究,80%以上的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测试,均能达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所要求的1级及以上水平,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族音乐的看法大有改观,其自身学业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笔者也在民歌教学中展示了具体教学策略和有效评价机制,为其他一线教师提供部分教学经验。

王梓力[4](2021)在《生命价值教育在高中悲剧性小说中的渗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的生命意识越强,越能在各种困难挫折面前鼓起勇气,拾起信心,冲破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高中生正处于身心急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在初中阶段初具雏形,另一方面,随着身边环境的变化,生活阅历的丰富,知识的不断增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在不断生成与变化中。其中,尤其是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世界的变化更应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关注。近年来,高中生的生命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给家长、教师都敲响了生命教育的警钟。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既给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是对其精神世界的重大创伤。这其中,更有甚者选择轻生或者伤害他人生命,对自己的家庭和他人的家庭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当代高中生生命意识淡薄,精神世界空虚,抵御挫折和困难时缺乏勇气和信心,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才会酿成悲剧的一次次重演。究其原因,首先是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改善,青年一代成长在家长和社会营造的舒适圈中,缺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相关体验,因此在挫折或不如意之事来临时,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冷静的头脑去面对,从而选择极端的解决方式;其次,学校教学忽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有些教师甚至对死亡问题避之不及,使得部分学生认识不到生命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这些问题都亟需得到解决。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中,可以从主人公和其他角色身上学习他们优良的品质和崇高的人格。尤其是在悲剧文本中,悲剧主人公往往遭受了种种不幸,甚至是精神的毁灭,生命的消逝,但他们依然选择和命运作斗争,选择直面困难,选择坚守内心的信仰。因此,教师在进行悲剧文本的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并利用悲剧性作品独有的生命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生命精神价值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深刻体会生命只有一次的珍贵以及有限的生命可以创造无限价值的巨大力量,鼓舞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刘迪[5](2021)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创编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国家级赛事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是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早在1949年间,朱德在体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了民间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并在1953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时开幕式团体操表演也走进了观众的视野,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用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展现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体育的形式促进了各民族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递了以“团结”为基调的主题精神,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录像分析法,从创编原则、创编思路的角度对我国近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进行分析,统计、总结了其团体操动作、队形图案和艺术装饰创编的异同点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动作的创编突出了节目主题思想与开幕式主旨,呈现了多元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动作设计思路体现了民族团结与和谐进步。三种表演形式中主色表演形式占比最多,达到55.2%,突出体育在团体操创编中的重要性;特色表演形式采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元素越来越多样化,时间占比逐渐增加,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润色表演形式以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舞蹈为主,增加节目美感,有点睛的作用;集体配合动作以集体动作为主,其他配合动作为辅,增加节目层次感,体现少数民族特色。(2)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队形与图案的创编种类逐渐增多,同时根据团体操队形图案的创编思路符合主办城市所在地域特点和时代主题,呈现了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效果。使用频次突出的是曲线队形、带角队形以及二者结合的组合式队形,可呈现各少数民族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综合队形以象征性图案为主,是节目的高潮部分,突出主题思想,衬托开幕式主旨;任意三种基本队形结合的形式逐渐成为今后团体操队形创编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并能体现多样的少数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3)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的艺术装饰特点包括主题性、多样性、民族性和时代性,通过以上特点呈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科学技术手段的逐渐融入,弥补了团体操创编中的短板,使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互通,取其精华发扬传承。

肖玲[6](2021)在《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研究 ——以扬州市X小学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华夏文明熠熠生辉。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很多大众通过“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有了了解,形成学习国学的热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级学校纷纷引入国学教育,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国学经典诵读走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与延伸,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和优秀,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其次,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可与德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圣人先贤为人处世的方法,对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和分析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利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观察法,走进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课堂,了解教师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利用访谈法,了解教师与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建议。通过对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调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根据扬州市x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策略。另外,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在小学阶段探索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指导策略,为一线教师实施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提供参考。

张鸿飞[7](2021)在《《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而读写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媒介,其读写系统的编排和读写训练的布置对课堂教学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读写教学的探讨一直从未停歇。对于如何评价当下语文教科书的读写系统、科学地利用教科书;创新练习方式,从而使读写教学真正有效等问题,或许语文教育前辈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创新了国文教材的编排方式,采用“读写混编”的方法,是当时影响力很大的国文教科书之一,为后来教科书的编制提供了启发。同时,其读写系统对现在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与利用和语文读写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本文以《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的阅读和写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缘由及意义、研究概念与时间的界定、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结合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20世纪30年代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制特点,探寻《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的产生背景和编纂理念。第二章将阅读系统分为选文和助读系统两部分,先将各册选文按照主题进行单元归类,在此基础之上讨论选文内容的特点;助读系统主要探讨“暗示”的独特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写作知识编排的方式、范例的挑选、写作练习的设计和各类文体方法的选择四个方面分析写作系统的独特之处。第四章打破阅读和写作两大系统的界限,以教科书中的实例为依托,探讨《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构建的“读写结合”知识体系。首先,从比较的角度和内容两个方面剖释“比较法”在助读系统和写作系统中的运用,又将“暗示”中的写作练习和写作系统的练习进行归类,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以写促读”的作用。第五章总结《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系统的时代局限;同时,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读写系统和读写练习,挖掘《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现实价值,对其读写系统的编排和“读写结合”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当下语文教材的编写、使用和语文读写教学提供经验与启示。

王子琪[8](2021)在《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绞经织物发展出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以纱罗为代表,其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和技术演变息息相关。综合来看,绞经织物、绞经织机、织造技艺和社会形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纱的绞缠令绞经织物的组织结构格外复杂,使得绞经织机及其织造技艺具有了独特的技术内容,因其织造难度大,古代多样化的绞经织造技艺到了现代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传承。所以,无论是古代绞经织物本身承载的技术与社会人文内涵,还是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至今未见学术界关于古代绞经织物技艺和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上篇——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中篇——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和下篇——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论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研究范围展开了时间上和织物组织学上的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的考古报告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绞经织物的织物学原理,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古今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系统分类方法。上篇包含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对绞经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结构变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考古报告和出土纺织品的解读,梳理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结构发展脉络,根据织物结构变化分为三大阶段——史前至周代早期为绞经与绞编织物混合的萌芽阶段,周代至隋唐时期为发展推广阶段,宋明时期为转型阶段。结合古代文献记录和考古数据对比,分别挖掘了这几个历史关键点的织物变化特点,讨论了史前起源时期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汉唐发展时期织物结构和纹样发展的技术因素、宋明时期整体工艺转变的社会选择导向。对于织物风格特殊的金元时期,论述了其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采用实验分析法,复原并解读了元代特有的偶数纬绞经织物结构特征。中篇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工具和技艺复原的研究。结合杭罗传承的织造生产流程以及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提及的特殊织造工艺,研究了绞经织物的织造流程。综合古代图像、文献和复原织机信息,提出绞经织机在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形制变化和织造方法,详细解读了综版式、线制、对偶式和金属制四类绞综的起绞原理。结合历史生产条件对几种典型织物结构进行了技术复原,并从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反馈两方面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下篇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对绞经织物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考察了江浙地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织造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详细探讨了传承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绞经织物蕴含在服饰、政治、经济、交流等多种途径下的文化内涵,以整体非遗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方向。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讨论,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前人研究的空白点和争议点,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的结论:一、针对古代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织物组织学理论和实际命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为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和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二,绞经织物在织物及编织技艺的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数据比较和技艺研究,论述了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艺过渡作用。三,学术界对绞经织物衰落转变的时间存在争论。我们借助考古数据和古代文献的比较分析,评估了宋明绞经织物和织机的发展状况。以SST(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为理论基础,理清了宋明时期绞经织物技艺转变与社会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四,绞经织物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在综合归纳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在原料创新、风格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复原等方法研究了元代偶数纬绞经织物的特殊结构,以社会二元性为视角分析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文化共处对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影响。五,古代文献资料对于绞经织机的记录缺乏系统性,至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未成系统,这与绞经织机的构造和原理有关。我们对绞经织机按照起源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综合对比多种类型的绞综形制和功能。结合相应的起绞方式,对中国古代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进行了技术上的复原,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六,现有传承发展研究集中于杭罗织造技艺,非常狭隘。我们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走访调查,对比研究了非遗传承下的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绞经织造技艺,探讨了传承技艺分化的现状和历史原因,以绞经织物整体非遗生态的视角提出了织物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

朱晨菲[9](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詹德优,宋登汉,鄢珞青[10](2021)在《在珞珈山上与图书馆学结缘五十年——詹德优教授口述史访谈》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为詹德优教授口述史访谈,围绕詹教授的青少年时代、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在武汉大学从事图书馆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展开回顾,讲述了詹教授为图书馆学领域奋斗五十年的人生经历。

二、上篇:怎样认识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篇:怎样认识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1)南开学校的西广开实验:教育本土化与社会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天津城市化与西广开社会服务实验
    (一)作为贫民窟的西广开
    (二)南开学校设立西广开社会改善实验区
三、社会服务理念与南开学校的人才培养
    (一)教育土货化:纠正教育时弊
    (二)教育服务社会:知中国,服务中国
四、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南开学校的课程改革
    (一)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视察课
    (二)社会服务与改造:社会作业课
五、结论与讨论

(3)2019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分析与教学研究 ——以“多彩的民歌”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课标解读与教材研究
    第一节 课标解读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修订之“新”
        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修订之“重”
    第二节 教材与研究范围确定
        一、教材选择
        二、教材研究范围
        三、 “多彩的民歌”单元整体分析
第二章 河北枣强中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学校简介
    第二节 音乐教学现状调查
        一、课程设置调查
        二、教学设施调查
        三、有关教材与教学的访谈调查
        四、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第三章 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教学研究
    第一节 学情分析
    第二节 “多彩的民歌”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从方言入手,端正民歌学习观念
        二、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合理选材补充
        三、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艺术表现
        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五、从学生力所能及的的小事出发,提升学生文化理解
        六、从课外活动入手,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节 立足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评价
        一、评价目的
        二、评价原则
        三、评价内容
        四、评价功能
        五、评价方式
第四章 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教学实践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实践探究
        一、以河北民歌《孟姜女》为例
        二、以侗族大歌《蝉之歌》为例
    第二节 教学反思及评价
    第三节 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师建议
        二、学校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河北民歌《孟姜女》教学设计
附录二 侗族大歌《蝉之歌》教学设计
附录三 调查问卷
附录四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单元鉴赏水平测试
附录五 访谈问卷
致谢

(4)生命价值教育在高中悲剧性小说中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1.悲剧及悲剧性小说的研究述评
        2.生命价值教育的研究述评
        3.悲剧性作品中的生命价值教育述评
        4.研究述评的总结
    (四)相关理论与概念的界定
        1.悲剧与悲剧性作品
        2.悲剧人物与悲剧性人物
        3.生命与生命价值
        4.生命价值教育
    (五)本研究创新之处
一、悲剧人物生命价值解读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理论基础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文本细读
    (二)悲剧的审美意蕴和审美原则
        1.美感性原则
        2.时代性原则
        3.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原则
        4.积极性原则
二、当代高中生生命观的现实问题研究与分析
    (一)问题案例介绍
        1.自杀问题
        2.犯罪问题
    (二)问题成因探究
        1.社会因素
        2.学校教育因素
        3.家庭因素
    (三)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1.必要性概述
        2.现实意义概述
三、高中小说悲剧人物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小说悲剧性人物的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学生对小说悲剧性人物的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三)悲剧性人物学习与教学现状原因探究
四、中学小说中悲剧人物生命价值解读的教学策略探究
    (一)创设情境,渗透生命价值
    (二)感悟语言,强化悲剧体验
    (三)梳理情节,追溯悲剧命运
    (四)巧抓细节,品析悲剧内涵
    (五)设置互动,构建生命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2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5)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创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团体操
        3.1.2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3.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3.2 我国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基本概况
    3.3 团体操研究现状综述
        3.3.1 团体操动作选择的研究
        3.3.2 团体操队形图案设计的研究
        3.3.3 团体操艺术装饰使用的研究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录像分析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我国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动作创编的分析
        5.1.1 第八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动作分析
        5.1.2 第九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动作分析
        5.1.3 第十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动作分析
        5.1.4 第十一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动作分析
        5.1.5 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动作表演形式时间及集体配合动作数量分析
    5.2 我国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队形与图案的分析
        5.2.1 第八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队形图案分析
        5.2.2 第九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队形图案分析
        5.2.3 第十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队形图案分析
        5.2.4 第十一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队形图案分析
        5.2.5 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队形与图案创编比较分析
    5.3 我国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艺术装饰使用分析
        5.3.1 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对道具的使用
        5.3.2 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对音乐的选择
        5.3.3 我国近四届民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对服装类型的选择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研究 ——以扬州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价值的研究
        (二)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研究
        (三)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四)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校本课程的研究
        (五)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六) 对既往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方法
        (一) 访谈法
        (二) 问卷法
        (三) 个案研究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国学经典诵读的基本概念
        (一) 国学
        (二) 国学经典
        (三) 诵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
        (一)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第二章 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调研
    一、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调查的设计
        (一)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调查对象
        (二) 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调查目的
        (三) 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调查方法
    二、扬州市x小学师生对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认识的调研
    三、扬州市x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施情况的调研
        (一)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间的调研
        (二)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目标的调研
        (三)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式的调研
        (四)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调研
        (六)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评价的调研
        (七)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调研
        (八)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困难的调研
    四、“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构建实践
        (一) “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构建背景
        (二) “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目标
        (三) “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内容及编排
        (四) “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形式
        (五) “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评价
        (六) “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案例
第三章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成效及反思
    一、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取得的成效
        (一)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 创建校园国学氛围
        (五) 完善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诵读材料难度较高
        (二) 诵读时间分散且少
        (三) 教师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素养不足
        (四) 教师对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意义缺乏深入的理解
    三、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反思
        (一)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缺乏合理性
        (二) 国学经典诵读时间得不到保障
        (三)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评价标准尚未成熟
第四章 提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改善策略
    一、学校方面
        (一)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二) 精选诵读国学篇目
        (三) 创设校园国学氛围
    二、教师方面
        (一) 提高小学教师国学经典诵读理论素养
        (二) 教师合理安排并保障教学时间
        (三) 优化小学教师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式
        (四) 激发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与时间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编纂背景
    第一节 1932 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一、民族意识浓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写作地位提高,读写联系增强
        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语文技能的培养
    第二节 20 世纪30 年代初中国文教材编制特点
        一、单元组合编制为主
        二、以文章作法为纲
        三、文白比例和文体编排顺序基本定型
    第三节 编者傅东华的编纂理念
第二章 《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阅读系统特点
    第一节 选文系统
        一、选文主题分类
        二、选文内容特点
    第二节 助读系统
        一、读写提示兼有,帮助文本解读
        二、任务巩固提高,加强整体联系
第三章 《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写作系统特点
    第一节 双线逐步深入,编排科学系统
    第二节 文中取例理解,密切读写联系
    第三节 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复习巩固
        一、写作系统练习类型
        二、写作系统练习分布
    第四节 因体裁而施教,方法侧重不同
第四章 《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结合”知识体系
    第一节 读写同步,比较学习
        一、比较角度多样,促进思维提升
        二、比较内容丰富,加深知识理解
    第二节 读后练写,以写促读
        一、口头作文
        二、书面作文
第五章 《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系统评析
    第一节 《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系统的时代局限
        一、阅读系统的局限
        二、写作系统的局限
    第二节 《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系统的现实价值
        一、对语文教材编写与利用方面的启示
        二、对语文读写训练与教学方法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围的界定
        1.2.2 对绞经织物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E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析
        1.3.2 考古报告中对出土的绞经织物的记载与研究
        1.3.3 对绞经织物历史发展的研究
        1.3.4 对绞经织机及织造技艺的研究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性
2 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2.1 绞经织物的定义
        2.1.1 现代纱罗织物定义的局限
        2.1.2 绞经织物的科学定义
        2.1.3 绞经织物的特点
    2.2 古代绞经织物命名存在的问题
        2.2.1 绞经织物以“绮”命名
        2.2.2 平经织物以“罗”命名
        2.2.3 同种织物的不同命名
        2.2.4 纱、罗区分的混乱
    2.3 以现代织物学为基础的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类
        2.3.1 织物的绞组
        2.3.2 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
        2.3.3 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
    2.4 结论
上篇 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
    3 绞经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3.1 同源而生——周代之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1 史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2 殷商时期的绞经织物
        3.1.3 周代的简单绞经织物
        3.1.4 绞编与绞经的分化
        3.2 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3.2.1 出现时间上的先后
        3.2.2 出土比例上的优势
        3.2.3 织造技艺上的过渡
        3.2.4 结构发展上的延续
        3.3 绞经织物的发展与繁荣
        3.3.1 周代的复杂绞经织物
        3.3.2 秦汉时期的提花绞经织物
        3.3.3 隋唐时期绞经织物纹样的丰富
        3.4 早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原因分析
        3.4.1 织物自身结构的完善
        3.4.2 主流纺织原料的变化
        3.4.3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
        3.4.4 纺织工具形制的发展
        3.5 结论
    4 宋明绞经织物及其SST视角下的技艺转变
        4.1 宋明时期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1 宋辽时期的绞经织物
        4.1.2 宋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3 明清时期的绞经织物
        4.1.4 明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2 宋明绞经织物对比反映的技艺转变
        4.3 宋明绞经织物转变的SST分析
        4.3.1 政府选择——政策转型对织物传承的冲击
        4.3.2 市场选择——效率提升对供需关系的适应
        4.3.3 文化选择——审美导向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4.4 结论
    5 金元时期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
        5.1 金元时期的绞经织物
        5.2 偶数纬绞经织物复原与风格探究
        5.2.1 元代的偶数纬绞经织物
        5.2.2 复原试织
        5.2.3 织造成品的颗粒点分析
        5.2.4 偶数纬绞经织物颗粒感风格的考据
        5.3 社会二元性与金元时期绞经织物的创新
        5.3.1 原料多元化下的绞经织物材质创新
        5.3.2 统治者二元需求下的织物风格融合
        5.3.3 工匠迁徙对织物特征融合的促进
        5.3.4 织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5.4 结论
    上篇小结
中篇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6 织机和绞综的形制和发展
        6.1 绞经织机的起源
        6.1.1 纱坠
        6.1.2 骨针和骨管
        6.1.3 综版式织机
        6.1.4 腰织机
        6.1.5 双轴织机
        6.2 绞经织机形制发展
        6.2.1 简单踏板织机
        6.2.2 提花织机
        6.2.3 罗织机
        6.3 绞综形制及功能研究
        6.3.1 综版式绞综
        6.3.2 线制绞综
        6.3.3 对偶式绞综
        6.3.4 金属绞综
        6.3.5 几种绞综的对比研究
        6.4 结论
    7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7.1 绞经织物织造流程研究
        7.1.1 以杭罗传承为例的织造流程概述
        7.1.2 以《天工开物》为例的工艺细节探讨
        7.2 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复原
        7.2.1 无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2 无固定绞组的提花织物
        7.2.3 有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4 有固定绞组的平纹提花织物
        7.2.5 有固定绞组的浮纹提花织物
        7.2.6 有固定绞组的斜纹提花织物
        7.2.7 有固定绞组的隐纹提花织物
        7.3 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技艺的发展
        7.3.1 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
        7.3.2 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原因
        7.4 结论
    中篇小结
下篇 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
    8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技艺传承调查与探析
        8.1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8.1.1 杭罗织造技艺
        8.1.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
        8.1.3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8.2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的传承现状
        8.2.1 织物特色的分化
        8.2.2 绞纱技艺的分化
        8.2.3 织机形制的发展
        8.3 绞经织物及技艺分化原因探析
        8.3.1 历史发展与分化
        8.3.2 现今传承面临的特殊性对分化结果的固化
        8.4 结论
    9 绞经织物非遗生态的发展对策研究
        9.1 古代绞经织物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9.1.1 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服饰信息
        9.1.2 织物价值导向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9.1.3 海外传播与交流的见证
        9.1.4 印绘和刺绣的艺术加工载体
        9.2 绞经织造技艺和绞经织物的发展现状
        9.2.1 织造技术的发展
        9.2.2 应用领域的扩展
        9.2.3 传统非遗绞经织物织物的再开发
        9.3 绞经织物传承发展的解决对策
        9.3.1 以江浙为例的纺织非遗生态圈的建立
        9.3.2 技艺传承平台的完善
        9.3.3 文化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协同机制
        9.4 结论
    下篇小结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9)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10)在珞珈山上与图书馆学结缘五十年——詹德优教授口述史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访谈背景
3 访谈正文
    3.1 生长在客家文化环境
    3.2 大学生活艰苦而快乐
    3.3 教学科研不断进取
    3.4 为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3.5 退休办学发挥余热
    3.6 未来发展的一点感想

四、上篇:怎样认识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开学校的西广开实验:教育本土化与社会服务[J]. 宣朝庆,郝光耀.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基于案例教学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婷. 天水师范学院, 2021
  • [3]2019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分析与教学研究 ——以“多彩的民歌”单元为例[D]. 郭云虹.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生命价值教育在高中悲剧性小说中的渗透研究[D]. 王梓力.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5]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创编的研究[D]. 刘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研究 ——以扬州市X小学为例[D]. 肖玲. 扬州大学, 2021(09)
  • [7]《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读写系统研究[D]. 张鸿飞.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D]. 王子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9]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10]在珞珈山上与图书馆学结缘五十年——詹德优教授口述史访谈[J]. 詹德优,宋登汉,鄢珞青. 图书情报知识, 2021(03)

标签:;  ;  

上一篇:如何认识课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