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一、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要素市场发展的力度(论文文献综述)

樊光义,张协奎[1](2022)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兼论金融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推动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举措。文章借鉴樊纲等学者的市场化指数测度框架,构建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指数,运用1999-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房地产为第一视角实证检验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显着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房地产拉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体上金融支持对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驱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效应,但这一正向调节效应在金融发达地区并不适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反而抑制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且限购限贷等行政限制类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负向调节效应。文章的研究不仅为现有关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揭示了宏观经济"脱实向虚"风险的内在动因,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

任晓刚,李冠楠,王锐[2](2022)在《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化与区域差距变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差距变化影响的理论机理,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劳动力要素市场化、资本要素市场化、技术要素市场化及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步伐,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引起区域差距变化。从溢出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要素市场化,即信息溢出促进优质化、高效化要素的自由流动;技术溢出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集聚;知识溢出促使人力资本合理化、高效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要素市场化对区域差距变化的影响看,一方面,要素市场化通过促进企业协同、行业协同、产业协同,培育缩小区域差距新动能,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虹吸效应扩大区域差距。基于系统GMM估计方法,利用1996—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差距变化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着抑制了区域内与区域间差距变大,显着促进了要素市场化,并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化显着抑制区域内与区域间差距变化。在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要缩小区域差距,应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新动能。

徐杰[3](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李强[4](2020)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形势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发达国家技术输出管制加强,加大了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引进的难度。2020年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失序,加剧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外部困境。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装备制造领域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辐射性强的特征,亟需通过装备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主线,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2008-2018年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并进行测度。在对新一代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为:一是创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政府与市场影响效应实证分析的完整链条,有助于夯实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的微观基础。二是构建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不仅考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还考虑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去全球化、疫情蔓延等新形势。三是在实证研究设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和市场,考察了政府补助、研发资助、基础设施、减少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化程度、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并构建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以检验影响机理,丰富了研究视角。本文研究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对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装备制造企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梳理相关理论。在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质量问题以及社会再生产相关论述、熊彼特经济发展和创新理论,企业发展相关理论中介绍了竞争优势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中介绍了亚当·斯密市场机制思想、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以及演化发展经济学中政府作用理论。其中企业发展相关理论为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为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与市场方面以及具体选取哪些指标提供了参考。第二,描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对其面临形势进行分析,并介绍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其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为了明晰研究思路,进一步阐释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逻辑,在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时,不仅要借鉴经典理论,还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对新一代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并明确了实证分析的具体指标。第三,构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度。在把握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经营绩效、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社会贡献、绿色发展五个一级指标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为实证分析部分奠定基础。第四,对政府支出、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影响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选取2008-2018年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3318个样本,构建模型对其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第五,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包括:首先,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在2010年后,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其次基于全样本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与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现阶段处于U型曲线左侧,表现为抑制作用,企业要素密度在政府补助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政府补助还通过影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间接地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研发资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因研发资助强度、地区、企业类型和规模的差异而具有异质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还通过影响企业研发人员投入、要素密度,间接地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电信基础设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并不显着,电信基础设施会通过提升企业要素密度以及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即要素密度、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存在。市场化程度影响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提升金融市场化程度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有助于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减少政府干预、提升金融市场化程度通过影响企业自生能力以及研发经费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要素密度以及研发人员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加强创新引导激励、精准布局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刘志永[5](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林明灯[6](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认为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梁伟[7](2020)在《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自2016年以来,中国原材料价格进入持续上涨快车道,但与以往不同,这次价格上涨并未引起出厂价格大幅上涨,最直观的感受是并未出现通货膨胀。为什么2016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并没有明显带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快速上涨?是否因为中国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价格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素市场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命脉,剖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能更好理解新时代下产业链价格传导的内在机制,并为改革要素市场政策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出现的从原材料价格到产成品价格的传导弱化,不是由外部客观因素造成的偶然现象,而是由产业内在发展造成的必然现象。随着中国进入高加工度工业化阶段,分工更细,生产更迂回,中间环节更多,产业链不断延长将为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价格传导提供一个减震机制,使得原材料到产成品价格的传导力度被弱化。基于此本文对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影响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一是动态博弈均衡角度,在产业链中,每个企业环环相扣,上游企业收入是下游企业的成本之一,并通过价格的传导相互影响获利程度。在产业链企业间的价值分配中,价格是核心,通过“价格—需求量—价格”的传导路径来影响每个企业的半成品定价。传导过程中,每个企业都会进行动态子博弈,以达到自身收益最大化目的。本文通过描述每个企业在动态博弈中达成的均衡状态,提出合理假设进行公式演算,推导出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影响的理论公式。二是价格弹性角度分析,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成本加成定价原理推导出产业链产成品价格变动率对原材料价格变动率的反应程度。通过这两个角度的理论分析,进而提出本文命题,即随着工业化推进到高加工度化阶段,产业链越来越长,生产被分割成更多的专业化环节,原材料对产成品价格的传导力度会弱化。为验证该命题,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产成品价格等其他相关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分别使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和系统GMM估计方法,从上述横向、纵向、产成品价格需求弹性、产成品对原材料价格需求弹性这四个维度逐一进行定量分析。从横向维度来看,以工业机械、建筑机械和重型卡车、汽车制造、家用电器、重型电气设备为五大产业链长的行业,以酒类、食品加工与肉类、纸制品、纺织品、家具制造为五大产业链短的行业,设置长短产业链哑变量,比较长、短不同的产业链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或是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弹性大小,经实证检验得出产业链长短不同,价格传导的力度也不同,且长产业链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要弱于短产业链。从纵向维度来看,设置时间哑变量,验证随着工业进入高加工度化阶段,从某一时间节点开始,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中国工业化进程显着达到一个阶段性转折点,总体上进入趋向成熟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受益于更先进的技术,工业结构在向制造业的更复杂部门及产业链更高环节转型升级,产业链分工更细,生产被分割成更多环节,生产加工企业种类、数量增加,导致产业链不断延长,从而造成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逐渐减弱。以上两个维度分析,可以看出相较于短产业链,长产业链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较弱。由此可知,目前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原材料价格对产成品价格的价格弹性减弱,产业链下游中的成本来自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压力减小。从产成品价格需求弹性来看,经验证得知产成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越大,会弱化产业链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的结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产成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时,价格稍微发生变动,市场对其的需求量就会发生较大变动,生产产成品的企业为了保证销售量及企业利润,会控制产成品价格的制定即变动幅度,这样由企业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来控制产成品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原材料价格对产成品价格的影响力度,削弱了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从需求端的研究补充了上述从横向和纵向维度对产业链价格传导的分析,使本文的研究范围变得更加全面。从产成品对原材料价格的需求弹性分析来看,使用原材料价格变动率与产成品价格变动率来进行检验,发现随着产业链生产加工环节增多,产成品价格的变动率对原材料价格变动率的反应程度越来越不敏感,这意味着产成品价格对原材料价格的弹性随着产业链延长而逐渐弱化。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维度分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还是系统GMM估计方法,都能得出以下结论:1、长产业链原材料价格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是要明显弱于短产业链;上期的产成品价格会较大程度地传递到本期,产成品价格具有粘性。2、随着工业化推进到高加工度化阶段,产业链延长,生产被分割成更多的专业化环节,原材料对产成品价格的传导力度会弱化。这些结论均验证了本文命题,随着产业链延长,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弱化。为使检验更加合理且严谨,本文对长、短产业链划分行业的合理性做了进一步的判定。依据本文命题,同样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选取短产业链的行业中原材料对产成品的影响力度更大,说明本文选取的长、短产业链的行业分类是合理的。即工业机械、建筑机械和重型卡车、汽车制造、家用电器和电气设备五大行业的产业链长,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弱;食品、造纸、纺织服装、家具、酒类五大行业的产业链短,原材料对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力度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结合实际国情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即坚定发展工业,重视科技和创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力度,但不能过于跃进,直接进入市场化,对不同原材料要素实施不同价格改革,在政府的引导下循循善诱,推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要素市场领域发挥有效作用,建立安全防护网,合理分配财政支出。其次,要扭转要素市场的扭曲现象,就要使深化我国高加工度工业化要与要素市场化并驾齐驱,并同时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

舒凯彤[8](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韩晓梅[9](2019)在《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发展的重点转向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各行各业亟需资金支持,通过扩大信贷供给规模满足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使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使新增信贷增长率大幅增加,自2010年以后随着新增信贷增长率的提升,GDP增长率却逐渐走低,这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增加信贷以拉动经济增长的观念。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的重点是要解决当前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出发推进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信贷供给改革承担着改善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为其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持等重要职责。信贷供给应根据新时代发展矛盾的变化,尽快转变过去强调扩大规模以拉动经济增长的理念,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率的供给,增强信贷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金融要注重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作为重要金融工具之一的信贷,应找准自己在新时期的定位和改革方向才能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这一出发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索信贷供给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建立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信贷供给应依据的方式;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政策特征、供给演化逻辑和有效性研究,分析当前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贷体系机制研究,分析我国信贷供给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的特征;通过对信贷环境研究,分析环境对信贷供给的影响。总体看,原则是信贷供给的依据,方式决定方法,政策是原则和方式的具体体现,体系是信贷供给和政策落实的主体,环境是影响信贷供给的外在因素,通过对以上影响信贷供给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思路,文章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展开: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并从信贷的作用、信贷供给问题和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是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出发分析信贷的产生和发展、内在机理和利息,研究认为信贷供给要以实际生产为基础、坚持按均衡比例分配的原则和通过利息率进行调控,且应当正视信贷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对西方经济学的信贷配给、信贷传导机制和信贷周期理论进行梳理,并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有益成果。第三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研究,基于理论研究的思想,以企业收益为重点,建立企业未获得信贷、获得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研究企业将信贷用于实体生产和虚拟投资的决策,进而分析信贷在不同决策下的供给效率,探索信贷供给的有效方式。第四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研究,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相关政策研究,根据供给特征将政策划分为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并存期、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和全面完善期三个阶段,对阶段性特征进行总结并依据阶段性特征分析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逻辑,然后从强化投入产出、推进优化升级和促进结构调整三方面分析信贷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分析我国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重点从信贷供给体系中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主体间的机制出发,分析我国金融结构、政府干预、银企关系和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从而解释当前信贷资源配置不均、信贷供给存在低效浪费等现象的原因。第六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从与信贷供给紧密联系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环境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找到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再通过HP滤波分析、关联性分析和省际面板数据相关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分析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具体影响。研究认为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作用的效果、阶段、滞后影响不同,当前阶段应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加强三方面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第七章是总结和建议,根据各章节研究结果对影响信贷供给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结合新时代要求从信贷供给的原则、方式、影响机制、政策、服务对象和环境六方面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为:一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信贷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这方面基础研究的不足。二是建立以投资决策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从三方面补充了现有研究的不足,首次根据收益建立企业在虚实经济中进行投资的决策模型并对信贷供给效率进行分析;对虚拟经济投资决策的CAPM模型引入Markov状态转移进行改进,实现理论模型的创新;根据模型研究探索出实施差别化信贷利息率、实行精准信贷供给的方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张金艳[10](2019)在《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生要素,技术创新不仅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引发产业革命的重要内核,在新技术革命时期,尤其如此。虽然技术创新的主要参与和推动力量是企业等市场主体,但创新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必要的国家干预。历次工业革命无不彰显国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干预色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则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核心竞争力之争。2018年备受关注的中美经贸摩擦不仅仅是单纯的国际经贸摩擦,更是两国之间创新能力的博弈;不仅是技术之战,更是法律之战。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亦表明,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技术创新和政府作用都是构建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创新与有力保障。创新必需的良好法治、竞争、文化等营商环境的营造不仅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目的,更是其干预的重要表现。经济法作为促进和保障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之法,对经济运行的介入和调节使命决定了其内含的国家干预本质。在众多法律制度领域,经济法在有效链接政府与市场、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中的重要规范与保障作用无可取代。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既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谦抑性干预,又是以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适度干预。经济法既能对技术创新行必要的促进、激励与保障作用,又能以其特有的规制功能引领技术创新朝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通过激励与规制双重维度的作用发挥,彰显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促进法的本质。本文立足于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我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技术创新的生产力本质和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经济职能,在经济法视域下考察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意图在经济法国家干预理念与制度保障下,正确界定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最优体制保障、最佳界限厘定等,在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充分彰显经济法在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中的制度作为。这既是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必然因应,亦是经济法自身制度创新的应有之义。本文共有五章,沿着基础理论——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与论证逻辑进行展开。具体如下:第一章为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理论与因应。该章试图建构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视域勾连。第一节首先从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的基本内涵展开,界定了本文研究范畴下的主要概念。本文的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运营全链条的完整经济行为,国家对其干预建立在弥补或修复市场失灵、防范技术风险等基础之上。文中的国家干预并非广泛意义的国家干预,而是以政府等经济管理主体为主的政府干预行为,与政府干预具有概念统一性。这里的概念解读与限定意在与经济法视域下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基本研究语境与范畴保持一致。接着梳理了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回顾比较了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中相应国家干预元素的变迁,试图解构论文中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由来及演进。第二节重点梳理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不同理论分支,为论文研究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奠定直接理论基础。本节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主要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不同维度进行分类,首先从激励、引领、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视角,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市场失灵理论和市场创造理论。根据传统的国家干预理论,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主要源于该领域市场失灵的存在。技术创新因其明显的知识外溢性、高风险性等特征使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失灵的特点与表现,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干预需求。在对技术创新领域传统市场失灵理论梳理与阐述的基础上,论文接着对近年来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领域的“市场创造理论”进行了介评与分析,意在拓宽本文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理论支撑。市场创造理论对于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干预解读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国家干预的诱因与范畴,将国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应超强规划与干预解读为弥补或修复市场失灵之外的市场创造的内容。这也是近年来在非主流经济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全新观点,其在技术创新领域“企业家型国家”的角色定位的确反映了现代国家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无论该理论是否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国家干预的市场失灵理论,其对印证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不可或缺都有所裨益。其次从防范技术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干预视角,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风险社会理论和负责任创新理论,意在从规制与约束技术创新负面效应的角度,为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另一维度寻找理论支撑。现代社会充满了风险,其中技术创新尤其是新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风险更加难以预估。技术创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在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典型正外部性的同时,亦会因技术成果的滥用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经济秩序失范、危及经济安全等负外部性,甚至会挑战道德、伦理与法律等。国家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进行预防与消弭,敦促技术创新主体进行负责任创新。而无论是风险社会理论还是负责任创新理论,其实都暗含了必要的国家干预需求。而其中不当的国家干预与规制本身又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泉,因此必须将这种国家干预纳入法制的框架,以避免其干预在消弭市场失灵的同时,产生新的干预失败问题。这种需求就与经济法本身的国家干预本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论文最后介绍了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理论,为本文经济法语境下研究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建立自然的理论衔接。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之法,本身就具有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进行双重矫治与匡正的内在功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作为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自然与经济法的国家干预理论具有天然契合性。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经济法概念与代表性经济法国家干预理论的视角诠释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以上相关理论建立了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完整理论架构,也奠定了全文研究与论证的维度与基调。第三节针对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之间的因应重点着墨,亦是本文论证的重要铺垫,主要在于解决从经济法视域下审视与论证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必要性。技术创新会影响制度创新,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而制度创新又进一步保障与规范技术创新。论文主要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为接下来论证技术创新与经济法之间的因应奠定基础。技术创新尤其是新技术革命直接推动经济法的发展,同时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回应性品格也决定其回应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的必然性。经济法不仅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回应与调适、完善自身,更应以其必要的创新与发展,保障技术创新在安全、有效的制度环境中运行。论文主要从经济法的经济性和现代性特征、经济法促进发展之法的使命以及经济法之风险防范与规制法功能等三个方面论证经济法与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之间的必然回应关系。以上对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之间关系的论证再次夯实本文研究的范畴与语境。第二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现状。该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实证逻辑起点,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现状的分析,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第一节主要论述了我国技术创新体制发展的不同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我国技术创新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正在逐步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机制体制尚需完善、自主核心技术依然缺乏、距离创新型国家标准还有差距等,这些均制约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对相应国家干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节重点论述了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第一个维度展开。本节首先论述了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促进技术创新几乎是所有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首要目的,也是国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体现,主要在于通过克服技术创新过程各环节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更好激励和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扩散以及市场进入等不同阶段,存在的市场失灵及相应国家干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国家介入的程度与手段也应有所区别。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理应通过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规范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保障作用。论文接着阐述了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具体举措。主要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此处的国家干预政策主要表现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等顶层制度设计,也属于广义上的经济法律规范范畴。在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主要举措方面,论文分别从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的营商环境优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优化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激励,主导或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实践层面展开,意在说明及国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作为。最后重点论述了促进技术创新领域的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现状。首先梳理了激励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专门法律制度安排与相关经济立法。在专门法律制度安排领域,本文主要列举了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相关的具体法律,重点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新修订部分的“市场导向”亮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在相关经济法律制度部分,本文重点围绕激励技术创新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安排和维护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制度安排两个维度进行列举与介绍。前者主要体现为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法律规范,后者则主要是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市场规制法律规范,主要在于呈现经济法在促进技术创新领域的制度保障现状和基本样貌。第三节重点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防范维度呈现我国经济法在防范技术风险领域的立法及制度现状。首先是对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分析,论文从技术风险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技术风险的不同成因、危害与不同分类。本文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技术应用过程中结合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产生的外部风险或负外部性,并非指技术研发过程中因其不确定性产生的内部风险,该风险类型是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过程中着力规避的对象。接着再次重申经济法对其进行规制的正当性。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目前技术风险防范领域国家干预的政策及立法体现。由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政策在所有技术创新政策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技术风险防范的政策内容异常薄弱,因此本部分与相关经济立法一并阐述与呈现。第三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困境,亦是本文的问题提出部分。该部分共分为三节,每一节呈现一个较为突出的困境或问题,为下文的针对性对策解决提供论证的对应框架。第一节从目前科技创新体制角度论述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困境。重点围绕现行体制下的主体同构与政策协调问题展开。体制是否顺畅直接关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效果,现行体制下的干预主体众多之累、协调沟通之困及政策弥合之惑均是制约干预效果与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文章着力研究、探讨与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意在通过干预体制优化下主体的同构、政策的弥合等为解决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扫清主体不统一与干预效果掣肘之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之基本要义,更是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进行勾连的重要背景。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科技、经济等不同干预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甚至是深度融合必要且迫切。现有体制下,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国家干预主体涵盖了科技、经济等众多管理部门,看似国家对技术创新支持与鼓励的全面覆盖,但也会呈现出干预主体繁多、机构烦冗的困扰。在国家一贯主张并力促科技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科技与经济管理平行体制下的干预主体沟通、协调之困无疑会阻碍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步伐,这也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重要原因。文章从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提出及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主体之间的协调与政策联动之困。第二节重点探讨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界限厘定之困。国家干预界限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话题,由于二者之间的界限始终难以准确界定,因此在技术创新领域依然具有探讨与研究的必要。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方面,依然因干预越位、缺位并存对干预适度的把握造成困扰。在防范技术风险的相关干预领域,也存在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难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国家干预越位或缺位其实就是干预失灵的问题,对其进行充分预警有利于尽可能减少干预失败造成的损失或成本,尤其在促进技术创新的举国体制下,过度的产业政策激励未必产生应有的效果。本节最后一部分以光伏和新能源领域的产业政策实施为例,探讨了目前对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败的预警不足之困,为下文进一步思考相应的经济法矫治对策进行铺垫。第三节为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足之困。本节是在第二章经济法制度现状基础上,进一步从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探讨经济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目前虽然有关于促进和规制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但是相关制度还很不完善,防范技术风险、新兴产业规制等领域亟需补缺。第四章为美国、日本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借鉴。本文重点选择美国和日本两个典型创新型国家作为蓝本,通过对两国不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家干预传统下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及其立法的介绍评价,为我国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体制保障、界限厘定及经济法律制度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论文前两节分别围绕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创新及国家干预进行介评,分别梳理了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国家干预及立法。美国虽然历来具有市场自由主义的悠久传统,对国家干预具有天然的排斥和反感,但是美国崛起与创新之路却始终伴随国家干预的影子,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的“企业家型国家”角色更为彰显,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与立法一直是其国家干预的体现和保障。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协同共进下依靠技术创新的力量逐步实现其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虽然也属于资本主义创新型国家,并且和美国一样经历了早期经济复苏与发展过程中市场换技术的阶段,但是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之路却与较强的国家干预紧密相随,其一路发展过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国家干预传统与我国比较相似。日本这种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广泛存在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经济改革与发展更加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三节重点总结美国、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对我国的启示。首先,无论是倾向于市场自由的美国还是重产业政策的日本,在以技术创新为内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均离不开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而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是其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其次,美国和日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干预是以充分尊重市场为前提的适度干预,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相得益彰、游刃有余,所有相关干预手段和措施均是基于市场失灵修复或必要领域的市场塑造和引领。美国和日本均重视对政府干预失败的预警,为尽量减少政府失灵,美国一直秉承市场优先、经济自由的悠久传统,对国家干预保持一定的忌惮和谨慎;日本为汲取创新领域相关产业政策的失败,也在不断调整干预力度与模式。再次,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两国实现技术腾飞与经济跨越的重要保障。两国不仅高度重视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还注重对技术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相应经济风险防范的立法规制,以保障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降低野蛮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道德、伦理风险与秩序失范。这些均对我国相应国家干预提供了有益启示与借鉴。第五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完善。本章为论文的对策篇,亦是论文着力追求的创新之处,论文针对前文提及的问题,在进行域外借鉴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完善。第一节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干预体制优化,与前文提及的第一个突出问题相对应。论文认为,解决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体制之困的关键是应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大部制改革,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与经济管理部门,使其具备从技术研发到投入市场、转化为产业的全链条技术创新管理与干预能力,避免因现行科技、经济管理体制相对分立下出现的干预低效问题。论文首先提出了科技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大部制改革探索,介绍了大部制改革的含义及我国历次改革的概况,指出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和地方科技与经济管理大部制改革的探索等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改革的基础,同时分析了改革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深度推进的具体措施等。由于大部制改革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在现行体制下关键是解决好现有干预主体以及相关干预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联动问题,论文针对以上问题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现行体制下,尽量加强相关干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干预的沟通成本问题;加强政策实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减少政策实施中的掣肘与低效问题。第二节为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边界的正确厘定。分别从应客观审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预警及矫治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灵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内容为对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的客观审视。文章主要从坚守市场失灵弥补之边界,正视引领、塑造市场的超强干预之边界和探索技术风险防范之边界三方面展开。首先,技术创新是以企业等市场主体为主的自发行为,动力主要源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实现的需要,放松管制、减少干预是技术创新所需的最佳外部环境。产业革命与转型是技术创新的最终归宿,只有尊重市场规律的谦抑干预、适度干预,才能真正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其次,国家在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超强引领与干预必不可少,意在发挥其“企业家型国家”角色,这也和我国建构型、过渡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再次,在抑制、消弭、防范技术创新风险和保障经济安全领域,国家亦负有重要的干预责任,文章强调了对技术风险防范领域国家干预的强化与重视,不仅与前文的风险社会及负责任创新理论因应,又与文章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经济法律制度设计进行呼应。第二部分为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首先论述了技术创新领域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基本互动规则,接着阐述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适度原则,该部分主要结合经济法国家适度干预原则进行论证。适度干预或需要干预其实是对国家干预界限的一种笼统却又相对灵活的表达,适度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干预的越位或缺位问题。政府失灵的存在更需要国家在干预经济运行中始终保持谦抑的品格,以需要国家干预作为介入经济运行的边界标准。引领、主导型超强干预抑或以尊重市场为前提的谦抑、必要干预均以正确发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己任。本部分对适度干预的必要性、判定原则、判定标准及适度把握等进行了阐述。国家干预的界限与限度掌握不好,极易产生国家干预失败。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败的预警及矫治。首先论述了国家干预失败的含义、原因及表现。在对一般意义上国家干预失灵进行界定与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创新领域对其表现进行阐述。国家干预失灵或政府失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回避但却难以有效解决与矫治的问题,技术创新领域亦是如此。本节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相应的矫治方案。首先论述了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府失灵的一般矫治手段。但是无论是改革宪政、财政立宪还是引入公共部门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均非经济法视域下能够解决的问题。文章接着从立法、执法、司法及社会监督等方面简要论述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失败的综合矫治对策。经济法视域下的矫治与匡正主要借助于经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将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行为纳入经济法律制度框架本身即是一种矫治,也是经济法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重矫治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文中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灵的经济法矫治其实就是通过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将其干预行为纳入法制的框架,也为文章最后一节经济法律制度完善埋下伏笔。第三节为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呼应论文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主要解决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制度完善问题。本节共有三部分内容,首先结合目前技术创新国家干预领域的政策与法律现状、困境,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经济法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其实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既是广义的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其干预行为的一种规范与保障。接着呼应全文关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基本维度,分别从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展开对经济法律制度完善与创新的论述。前者主要论述了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好发挥经济法在弥补市场失灵,促进、激励创新方面的作用;后者则从防范新技术发展下共享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基因技术应用等新业态、新经济相应风险维度,通过相应市场监管或规制法律制度的创新或完善,发挥经济法通过必要的国家干预以防范相应经济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其中贯穿了国家干预过程中对鼓励创新与必要监管、创新主体私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兼顾、创新自由与国家安全等兼顾的综合平衡与考量,亦对新技术革命时期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元共治下的国家干预定位进行思考。结论部分再次重申关注与研究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重要性,并对未尽研究进行展望。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在促进、鼓励技术创新与有效防范、规制相应技术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合理厘定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界限,正确把握干预的限度,对干预失灵进行充分预警并进行相应的矫治,同时还应关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干预体制优化与主体同构问题。只有遵循制度创新保障和决定技术创新的规律,对经济法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与完善,才能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和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负经济法促进发展之法的使命。

二、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要素市场发展的力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要素市场发展的力度(论文提纲范文)

(1)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兼论金融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
    (二)金融过度支持、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僵化与宏观经济“脱实向虚”
四、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与说明
        1.被解释变量:实体经济发展(Re)。
        2.核心解释变量:房地产市场化指数(Rmi)。
        (1)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赋权。
        (2)定基功效系数法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线性加权法进行指数合成。
        3.其他控制变量: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二)内生性问题
    (三)稳健性检验
六、进一步讨论:调节效应分析
七、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2)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化与区域差距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
    (一)数字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要素市场化
    (二)数字经济发展与资本要素市场化
    (三)数字经济发展与技术要素市场化
    (四)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要素市场化
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要素市场化的途径
    (一)信息溢出促进优质化、高效化要素的自由流动
    (二)技术溢出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集聚
    (三)知识溢出促进人力资本合理化、高级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五、要素市场化对区域差距变化的影响
    (一)要素市场化通过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新动能
        1.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推动企业协同发展
        2.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3.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二)要素市场化产生的虹吸效应也会扩大区域差距
六、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差距变化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1. 计量模型
        2. 变量选取
        3. 数据来源
    (二)基准检验结果分析
    (三)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分析
七、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1. 适应新发展阶的基本要求,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
        2. 推动数字经
    (三)研究展望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2.3.6 文献评述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3.2.2 第一产业
        3.2.3 第二产业
        3.2.4 第三产业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4.1 总体思路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4.2 数据检验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5.4.5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3.2 数据检验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6.3.5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1.3.2 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
        1.3.3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装备制造产业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装备制造企业的概念界定
        2.1.2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
    2.2 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论述
        2.2.2 熊彼特经济发展和创新理论
    2.3 企业发展相关理论
        2.3.1 竞争优势理论
        2.3.2 企业能力理论
    2.4 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
        2.4.1 亚当·斯密市场机制思想
        2.4.2 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2.4.3 演化发展经济学中政府作用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理论逻辑
    3.1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
        3.1.1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3.1.2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现状
        3.1.3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优势
        3.1.4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不足
    3.2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逻辑
        3.2.1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
        3.2.2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逻辑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4.1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形成机理
        4.1.1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形成机理
    4.2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设定
    4.3 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测度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测度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支出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5.1 政府补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5.1.1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5.1.2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3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5.1.4 基于企业要素密度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
        5.1.5 基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5.2 研发资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5.2.1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5.2.2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2.3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5.2.4 基于企业研发投入和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6.1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6.2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6.3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3.1 区域异质性分析
        6.3.2 技术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
    6.4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检验
        6.4.1 基于企业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6.4.2 基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6.4.3 基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市场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7.1 市场化程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理论分析
    7.2 减少政府干预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7.2.1 减少政府干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7.2.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7.2.3 基于企业自生能力和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7.3 金融市场化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7.3.1 金融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7.3.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7.3.3 基于企业自生能力和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7.4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7.4.1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7.4.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7.4.3 基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和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强创新引导激励
        8.2.2 精准布局基础设施
        8.2.3 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5)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6)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2.1 传统OFDI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内部化理论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 技术地方理论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3.3 新新贸易理论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2.6.1 东道国视角
        2.6.2 制度距离视角
        2.6.3 母国制度视角
    2.7 理论述评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4.2.1 前提假设
        4.2.2 函数设定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产权制度
        5.1.2 经济制度
        5.1.3 创新制度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5.2.2 计量模型构建
        5.2.3 变量说明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5.4 异质性检验
        5.4.1 所有制差异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5.4.3 产业差异
        5.4.4 行业集中度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6.1 研究假设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6.4 异质性检验
        6.4.1 所有制异质性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6.4.3 产业异质性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3 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7.4 异质性检验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8.1.1 契约制度
        8.1.2 物权制度
        8.1.3 税收制度
        8.1.4 信贷制度
        8.1.5 知识产权制度
        8.1.6 技术交易市场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8.2.1 政府支出
        8.2.2 供给效率
        8.2.3 政府干预
        8.2.4 政府补贴
        8.2.5 行政审批
        8.2.6 政府腐败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8.3.2 国际投资协定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8.4 管理启示
        8.4.1 对政府的启示
        8.4.2 对企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致谢

(7)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创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产业链定价与价格传导
        1.3.2 高加工度化
        1.3.3 产业链延长及其度量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个别厂商定价行为
        2.1.2 产业链价格传导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个别厂商定价行为
        2.2.2 产业链价格传导
        2.2.3 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的影响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产业链企业生产行为的基本假设
    3.2 产业链企业间价格传导的理论基础
        3.2.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2.2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3.2.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3.2.4 成本加成定价
    3.3 产业链企业价格传导的理论模型
        3.3.1 博弈动态均衡下的价格传导机制
        3.3.2 产业链价格传导的举例说明
    3.4 产业链价格弹性的理论模型
    3.5 产业链价格传导的理论命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1 产业链价格传导的实证检验方法
        4.1.1 产业链价格传导的计量模型
        4.1.2 产业链价格传导的计量方法
    4.2 产业链价格传导实证模型的数据说明
        4.2.1 产业链行业选择
        4.2.2 产业链价格传导理论模型指标数据来源
    4.3 产业链价格传导的不同维度比较研究
        4.3.1 从横向维度比较不同产业的产业链价格传导
        4.3.2 从纵向维度比较产业链随时间推移的价格传导力度
        4.3.3 从价格需求弹性维度比较需求弹性不同对产业链价格传导力度的作用
    4.4 产业链产成品价格变动率对原材料价格变动率反应的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
    5.1 产业链对价格传导模型中各变量的检验
    5.2 产业链长短对价格传导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
        5.2.1 产业链长短对价格传导影响的差分GMM估计结果
        5.2.2 产业链长短对价格传导影响的系统GMM估计结果
    5.3 高加工度化对价格传导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
        5.3.1 高加工度化对价格传导影响的差分GMM估计结果
        5.3.2 高加工度化对价格传导影响的系统GMM估计结果
    5.4 产成品价格需求弹性对价格传导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
    5.5 产业链产成品对原材料价格弹性的实证分析结果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链长短的进一步验证
    6.1 长、短产业链各变量统计分析
    6.2 长、短产业链价格弹性的差分GMM检验结果
    6.3 长、短产业链价格弹性的系统GMM检验结果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外价格传导经验与要素市场改革政策建议
    7.1 中国要素市场价格管控的历史沿革和现存问题
        7.1.1 中国要素市场价格管控的扭曲与矫正
        7.1.2 中国价格传导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发达国家要素市场改革的政策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7.2.1 农产品与工业品要素价格管制及相关政策
        7.2.2 工业要素产品价格管制及相关政策
    7.3 中国要素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7.3.1 明确要素市场改革理念
        7.3.2 对不同原材料要素实施不同价格改革
    7.4 深化我国高加工度工业化要与要素市场化并驾齐驱
第8章 结论
    8.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与深化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1.4 制度变迁理论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5.1.1 信用主体模式
        5.1.2 资产抵押模式
        5.1.3 合作金融模式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5.2.1 供应链金融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5.2.3 新型合作金融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对信贷供给作用的研究
        二、对信贷供给问题的研究
        三、对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信贷相关概念和理论比较研究
    第一节 信贷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
        一、信贷基本内容
        二、信贷供给遵循原则
        三、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
        一、信贷配给理论研究评述
        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研究评述
        三、信贷周期理论研究评述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
        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研究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
    第一节 企业未获得信贷的收益模型
    第二节 企业获得短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一、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生产
        二、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第三节 企业获得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一、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生产
        二、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的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
    第一节 1978-2018 年我国信贷政策梳理和研究
        一、信贷政策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探索并存期(1978-1992 年)
        二、信贷政策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1993-2008 年)
        三、信贷政策全面完善期(2009-2018 年)
    第二节 信贷供给政策思路演化逻辑
        一、信贷供给思路演化背景
        二、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影响因素
        三、信贷供给思路演化内在逻辑
    第三节 信贷政策有效性分析
        一、信贷政策对投入产出的强化效应
        二、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
        三、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效应
    第四节 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政府主导占优的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金融机构行政化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 政府干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政府主导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政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三、政府监管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第三节 银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预算软约束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三、政治性偏好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行业竞争加剧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非正规信贷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
    第一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一、市场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二、法治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三、科技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第二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全国整体数据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数据变动趋势的Hodrick-Prescott滤波分析
        三、信贷供给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一、单一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二、综合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结论和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建议
    第一节 信贷供给效率主要影响因素总结
    第二节 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策建议
        一、明确信贷供给根本原则
        二、实施精准和差别化的供给方式
        三、科学合理制定信贷供给政策
        四、优化信贷供给体系
        五、保障实体和虚拟经济均衡发展
        六、改善信贷供给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10)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理论与因应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家干预的变迁
        一、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概述
        二、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三、技术创新理论中国家干预的变迁
    第二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主要理论
        一、市场失灵理论与市场创造理论
        二、风险社会理论与负责任创新理论
        三、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理论
    第三节 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因应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影响及协同
        二、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呼应
第二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现状
    第一节 我国科技创新体制及发展现状
        一、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演变
        二、我国技术创新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我国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
        一、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
        二、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具体举措
        三、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经济立法
    第三节 我国防范技术风险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
        一、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分析
        二、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经济立法
第三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困境
    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现行干预体制之困
        一、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含义及意义
        二、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干预主体协调之困
        三、技术创新国家干预政策联动之困
    第二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边界厘定之困
        一、促进技术创新中的干预适度之困
        二、防范技术风险中的监管平衡之困
        三、对干预失败预警不足之困——以部分产业政策为例
    第三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足之困
        一、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尚需完善
        二、防范技术风险的经济法律制度明显不足
第四章 美国、日本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借鉴
    第一节 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介评
        一、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概况
        二、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小结
    第二节 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介评
        一、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概况
        二、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小结
    第三节 美、日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立法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与发展得益于良好的体制保障
        二、技术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灵活互动、并行不悖
        三、充分重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中的立法保障
第五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完善
    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体制优化
        一、探索科技、经济管理的大部制改革
        二、实现不同干预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与协调
        三、加强现有体制下相关干预政策的协调与联动
    第二节 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边界的正确厘定
        一、客观审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
        二、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
        三、预警及矫治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失灵
    第三节 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一、强化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二、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三、防范技术风险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要素市场发展的力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兼论金融的调节作用[J]. 樊光义,张协奎. 南方经济, 2022
  • [2]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化与区域差距变化[J]. 任晓刚,李冠楠,王锐. 中国流通经济, 2022(01)
  •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D]. 李强. 吉林大学, 2020(03)
  • [5]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7]产业链延长对价格传导的影响分析[D]. 梁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8]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9]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D]. 韩晓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D]. 张金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