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远程协同设计的虚拟制造专网研究与实现

面向远程协同设计的虚拟制造专网研究与实现

一、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虚拟制造专用网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锋[1](2015)在《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与设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云制造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制造新模式,是现有云计算在制造业领域的的延伸和拓展。网络化协同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模式,是指一个产品开发团队,在计算机通信网络提供的分布式协同环境支持下,以群体工作目标为核心,并行协同地设计产品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起重机制造行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国起重机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起重机设计能力很薄弱。另一方面,起重机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设计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何让两者有效结合,实现互利共赢,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起重机的设计为研究对象,将云制造和协同设计方法结合,开发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平台原型。本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起重机国内外设计方法与设计现状,阐述了云制造和网络化协同设计的提出背景、概念定义和具体特点,并将云制造的“设计即服务”理念与网络化协同设计方法结合,提出了构建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平台;(2)描述了起重机云设计平台的功能需求,并根据三层架构模式提出了起重机云设计平台的结构体系,详细描述了平台各层的功能及平台的运行模式;(3)研究了起重机云设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起重机设计资源的分类和虚拟化封装方法,起重机设计资源相似度匹配算法和检索流程,以及基于模块划分的起重机协同设计任务分配;(4)研究了起重机云设计平台原型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设计了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后台数据库系统,并以起重机设计为例说明云设计平台的运行流程和使用方法。本课题在对云制造和网络化协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在windows7系统下,运用ASP.NET技术,以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以Dreamweaver8为开发工具,利用VB.NET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建立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平台原型,对提高起重机行业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李良宇[2](2009)在《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科学仪器远程操控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科学仪器更高效的共享,有效地整合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支持多人异地实时操作仪器实验,提升仪器使用方式的多样性。本文针对系统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系统模型与实现方法、仪器设备网络通信、操控软件远程访问、操控网络安全等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面向信息流的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从五种不同的操控信息获取途径,开展远程操控系统实现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提出了一种面向信息流的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模型,从八个通信层级上给出了此模型的实现方法,为构建仪器远程操控系统提供了技术参考;研制出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适配器,解决了只具备本地通信能力的科学仪器的远程通信问题,实现了多款台式和便携式分析测试仪器的网络接入;为扩展网络通讯范围受到限制的科学仪器面向公网的远程通信能力,提出了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实现了DSQ气质联用仪的远程操控;为解决UNIX平台下图形化仪器测控软件的远程共享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和SSH远程登录技术的软件远程操控方法,实现了MAT900型质谱仪测控软件的远程访问及仪器的远程控制;为解决Windows平台下的现有仪器测控软件面向公网的远程通信能力,提出了基于API拦截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实现了LTQ质谱仪的远程操控;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胶合层的科学仪器远程测控软件模型,将元操作与应用逻辑进行区隔,采用此模型设计开发了远程测控系统,实现了电子能谱仪的远程实验。

姜兴宇[3](2008)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网络化制造是在经济全球化、制造企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制造也正朝着开放的、智能的、分布的、协同的方向发展,以其敏捷性的全新制造组织模式,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质量管理系统是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是企业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战略武器,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制造业研究的热点。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质量的内涵已经由最终产品的质量扩展到贯穿于产品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直到最后报废回收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由静态质量扩展到由时间决定的动态质量;面对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质量的新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因此,研究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与质量控制技术对于发展我国的网络化制造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相关项目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质量管理模式特点,从总体设计、结构功能、核心算法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Java语言、JSP技术与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出适于实际应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原型系统。本论文具有创新性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传统质量管理系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动态的、协同的、分布式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框架,确定了系统功能与体系结构。(2)为了满足网络化制造企业间的协同质量管理,将CSCW技术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构建了质量管理的协同环境,解决了网络化环境下产品异地质量设计问题,实现了质量信息的集成与质量知识的共享。(3)应用相似工序、Elman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理论,构建集预防——分析——诊断——调整于一体的动态工序质量控制模型,实现了网络化制造企业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下工序质量的实时动态分析、诊断与调整,确保工序质量长期保持在稳定状态。(4)提出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中,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精确,并以定量化的数值表示评价结果。解决了模糊数学和经典数学应用在质量评价过程中难以克服的一些缺点,改善了权重的客观性,进而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性。(5)在Windows环境下,综合运用JSP、Servlet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原型系统,并以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为例,验证了前面提出的理论模型与算法,从而证明本系统能够满足企业实施网络化制造的实际需求。

井浩[4](2007)在《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化制造是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制造全球化的挑战,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企业群体)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是一个支持网络化制造的企业间协同支撑环境,它为实现大范围异构分布环境下的企业间协同提供基础软硬件环境、相关协议、公共服务、使能工具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同时为企业间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资源共享提供透明、一致的信息访问与应用互操作手段,为实现不同企业间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与制造资源共享提供支持。开展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本论文课题以国家863计划项目“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开发与应用”为背景,以支撑区域网络化制造应用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VPN、XML、Web服务、WSRF、制造资源建模与封装、应用系统集成、集成平台门户开发、制造知识发现等技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的开发。作者的主要研究开发工作与贡献如下:在深入分析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六层体系结构,为区域性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分析、设计、实现与维护奠定了理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制造资源进行了科学分类,系统地建立了网络化制造资源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遵循Web服务资源框架(WSRF)规范封装制造资源的新方法,可把制造资源封装成符合WS-Resource结构的制造网格服务,通过集成平台的Web服务系统发布,为实现异构分布环境下制造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提出并实现了集成平台门户的系统结构,以及基于WSRF的集中认证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用户身份集中验证与授权的统一机制,以及对制造资源服务级的访问控制。应用模块化门户网站设计技术,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可根据用户级别以及系统安全需要进行灵活控制,减小了权限管理的负担和代价。提出了基于门户、以流程为中心的网络化制造服务导航系统,给出并实现了主要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的网络化制造应用系统集成框架,以及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中间件算法,包括集成事务管理引擎和SOAP路由器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Web服务与网格技术,基于WSRF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框架模型,为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虚拟企业应用系统集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Web的制造知识检索系统体系结构,包括一系列支持知识共享以促进网络化制造协作的机制。建立了基于五元组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知识检索测试方法。开发实现了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并投入实际运行。该平台包括访问、应用服务、通用服务、工具集、资源和基础六层。其中:基础层提供集成平台运行的基础硬件、软件支撑环境。资源层提供成员企业可共享的制造资源。工具集层包括实现资源整合所需支持工具。通用服务层提供集成平台的一系列共性基础服务。应用服务层以门户的形式连接了产品创新设计、开放式制造和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三:大应用系统。用户访问层提供了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统一的单点登录用户界面。本论文课题的研究开发成果,将对我国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海庆[5](2007)在《协同产品开发的可视化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的联盟型虚拟企业发展迅速,企业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许多复杂产品的设计不得不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产品设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协同完成,于是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信息化工程和网络技术,使得制造业在分布式协同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大的提高了设计灵活性和制造效率,并促使现代机械产品的开发模式不断的进行变迁。同时,动态多变与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使得制造企业面临严峻挑战而不得不调整和改善自身的产品设计模式。产品在进行协同设计与开发时,需要面临设计资源的交互与共享,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就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通过网络协同环境下对产品的可视化和信息管理技术结合而产生的制造资源的可视化管理和产品的协同化的设计成为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网络化分布式协同设计及现代机械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建立在协同设计和可视化技术之上的产品数据管理模型—CVPMS(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 Production Development System,协同可视化产品开发系统)。分析了机械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协同产品可视化开发与管理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基于网络的三维虚拟建模的实现方法、协同产品开发中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实施方法、基于XML的知识描述方法等,并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和初步应用验证了所提出的CVPMS平台功能体系结构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我国制造业在先进制造模式下的资源共享与交互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文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1)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先进制造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制造型企业的特点和现状,讨论了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在产品开发和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协同产品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基础,同时也讨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提出了制造企业通过WEB实现协同产品开发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的新思路。(2)对机械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做了详细的分析,对现阶段数据管理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综合。构建在网络环境下的协同产品可视化开发与管理的平台方案,并对平台构建时所用到的各种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如:虚拟场景交互架构的实现方法、协同产品开发中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实施方法、基于XML的知识描述方法等。讨论和研究了基于XML的知识描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3)分析了基于网络的三维虚拟建模的实现方法。重点比较X3D与VRML两种常见的网络三维虚拟建模语言,并对VR动态场景的构建及产品网络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分析了虚拟现实系统的类型及X3D语言的语法、编码方式和建模方法,并给出了基于X3D的网络虚拟产品建模实例。(4)详细分析了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VCAD),对信息可视化起源及研究进展、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的区别以及信息可视化的应用前景做了详细的探讨。给出了基于X3D和WEB技术的可视化产品信息管理模型。对于相关的JAVA开发技术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一个制造业的信息管理可视化模型和实例。(5)详细介绍了机械产品设计知识的表达模型(PKRM)和获取方法(PKAM),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设计知识描述方法,并将这种描述方法应用到产品的变型设计和概念设计中,并详细讨论了实施变型设计和概念设计的方法和原理,最后给出了实例。(6)以开关柜产品以及开关柜的生产制造环境为对象,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可视化产品开发系统总体结构,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结合系统运行实例探讨了该系统的各种具体实现方法。

马思群[6](2007)在《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管理及支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系统是虚拟样机技术在铁路机车车辆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具体应用,它是一个全面支持高速动车组、重载货车、提速机车三大新型产品开发与设计的集成仿真系统。在集成环境支持下,设计人员应用系统中集成的建模仿真工具以及相关的设计/仿真模型库,可以优质、高效地完成设计方案论证与优化设计等。以虚拟样机的核心技术——性能仿真为切入点,论文对由设计分系统、仿真分系统、试验分系统、管理分系统和支撑分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的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的结构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讨论了仿真分系统、管理分系统、支撑分系统之间的关系。论文指出虚拟样机最核心的技术是性能仿真(CAE)。围绕虚拟样机性能仿真管理与支撑技术,论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包括协同仿真集成技术、数据协调技术,虚似样机性能仿真管理技术,广域网环境下信息安全共享技术,网络多用户环境下CAE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分析了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性能仿真的特点,为解决性能仿真中的通信、协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设计支撑体系相对独立的仿真支撑体系理论模型;提出了仿真单元的分层策略及数据协调技术,解决了仿真单元间的模型数据接口问题;在虚拟样机仿真体系的设计中引入CORBA/Java技术,实现了不同仿真应用软件间的互操作,使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得以实现。2.分析了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开发过程,提出了在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性能仿真过程中引入PDM作为管理工具。对基于PDM技术的集成仿真团队管理、应用封装与数据集成、知识库和专家库的管理进行了重点研究。最后以铁路货车K2型转向架侧架的建模—加载—分析计算过程为例,验证了PDM对铁路机车车辆产品性能仿真的管理及支持的有效性。3.分析了虚拟样机协同设计对网络的需求,对比分析了常用的基于局域网、基于广域网和基于因特网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的优缺点,综合上述网络模型优点、提出了基于VPN技术的虚拟样机网络支撑技术。分析了IPSec VPN所涉及的体系结构、相关协议等技术细节,给出了企业实施VPN网络的方式及可选用的相关产品,最后以中国北车集团为应用对象,详细阐述了在集团下属的不同企业间基于VPN技术协同设计网络的实现方法。4.对以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实施远程CAE服务进行深入了研究,以中国北车集团为应用对象,阐述了以该模式开展CAE远程技术服务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给出了基于ASP模式CAE服务平台的结构框架,详细分析了每层结构的组成及功能;研究了该服务平台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详细说明了系统数据库及主要模块实现的过程。对支持远程CAE服务的BBS仿真求助系统的设计及视频会议系统的选型、设计等技术细节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铁路货车的疲劳分析过程为例,实例验证了平台在产品仿真过程中的实用性。本文的创新点:1.提出了与设计支撑体系相对独立的仿真支撑体系理论模型;提出了仿真数据协调技术,解决了仿真单元间的模型数据协调问题;通过采用基于CORBA/Java的三层结构,设计了虚拟样机仿真体系,实现了不同仿真软件间的互操作。2.提出了在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性能仿真过程中引入PDM作为管理工具。对基于PDM技术下的集成仿真团队组织及权限管理、应用封装与数据集成、知识库和专家库的管理进行研究。并以铁路货车K2型转向架侧架的建模—加载—分析计算过程为例,验证了以PDM为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的管理工具的有效性。3.提出了基于VPN的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协同设计网络模型,该模型在使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以中国北车集团为应用对象,在集团下属的技术中心间实现了基于VPN的协同设计网络连接。4.提出了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的远程CAE服务模式。研究了ASP模式CAE服务平台的各部分组成,完成了CAE服务平台管理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并以铁路货车疲劳寿命预测的实例,验证了ASP模式进行远程CAE服务的实用性。

刘振声[7](2006)在《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是知识、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性能、知识含量不断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全球化的产品协同设计、制造与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焦点变为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推向市场,因为信息社会的迅速变化意味着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预见未来。因此企业必须能快速的掌握用户需求、调整市场策略,尽快地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尽可能的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新产品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其设计、生产与销售部门可能在相隔较远的地域,有的甚至是在不同的国家,异地之间的协作不可避免,所以,异地的设计与制造之间的协同成为摆在现代化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我国企业目前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与现有协同设计系统的不足,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适于企业内和企业间协同设计的、开放的、基于PDM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归纳如下: 分析了我国国内企业在信息化进行方面的基本现状以及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研究了企业进行异地协同设计的必要性及异地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与特点,针对异地协同设计的技术难点进行深入分析; 对企业进行异地协同设计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如:虚拟专用网技术和产品数据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依据异地协同对网络系统的基本要求及我国国内现有状况,利用VPN技术从硬件的角度构造异地协同设计系统网络模型,分析探讨这一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特点及安全问题; 以武汉理工大学企业信息化研究所开发成果天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为平台,重点研究在PDM集成环境下实现异地协同设计的方法。选择适当的系统开发环境及网络信息交互模式,提出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异地协同设计系统的构架、结构模式,详细分析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实现途径。

罗作民,张景,张翔,井浩,周红芳[8](2005)在《产品图纸异地同步与实时协作设计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从制造业企业联盟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异地设计、异地制造产品图纸同步与实时协作设计的客观需求,研究了产品图纸异地同步与实时协作设计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提出了以虚拟专用网(VPN)为物理平台、基于Web的图纸数据同步更新和基于网络黑板的实时协作设计解决方案,讨论了实现该方案的组成结构及关键技术,总结了该方案的特点。

成尔京[9](2004)在《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制造业全球化、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的时代。对于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要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现代产品开发技术的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因此,研究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技术是现代产品开发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产品数字化开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研究产品知识模型建立方法、知识仓库技术、虚拟产品开发协同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法。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验证所提出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平台功能体系结构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目标是对网络环境下产品开发的模式和应用平台进行新的探索。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在分析知识仓库(Knowledge Warehouse,KW)的内涵和网络环境下虚拟产品分布式协同开发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机械产品设计的知识仓库概念,构建了一种由界面层、框架层、应用层、协议层、网络层和资源层组成的、知识仓库支持下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平台方案。 (2)在分析机械产品知识表示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语义对象的产品知识表达模型方法,阐述了机械产品知识表达模型的信息构成。为实现Web环境下产品开发联盟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应用XML技术表达协同设计过程知识,并提出知识仓库支持下基于XML的机械产品设计信息的共享方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设计了一种面向机械产品的任务知识、推理知识、领域知识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知识求解模型,为开发知识系统提供一种有效的指导方法。 (3)通过对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信息内容、功能模块及特点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实施知识仓库技术的功能体系结构模型,并对其中的知识源、知识仓库存储体、人机交互界面和知识仓库工具等模块进行了深入阐述。在建立数据仓库技术支持下知识获取过程模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规则和分类模型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KDD)方法。提出以产品开发为主题的多维数据雪花模型的知识管理方法,实现知识仓库中产品设计知识的有效管理。 (4)针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实用性和低成本为原则,通过对虚拟设计环境开发工具的选择分析,提出了以软件环境为重点的、基于VRML一JAVA技术的非沉浸式虚拟环境实施方案。以齿轮减速箱为例,重点论述实例检索与匹配的相似度算法,以及应用UG/KDA技术建立三维虚拟产品模型方法。 (5)从分析基于VRML一JAVA的机械产品虚拟装配仿真原理入手,论述了虚拟装配过程的位姿关系变换、特性描述和人机交互技术,阐述了虚拟装配过程中基于层次包围盒相交检测的干涉检查方法,研究并开发了基于vRML一JAVA技术的三维减速器虚拟装配原型。 (6)在讨论基于Web的系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知识仓库支持下基于W七b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方法,论述应用VR技术进行三维协同虚拟设计的原理。针对知识仓库和虚拟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的特点,提出扩展虚拟产品数据管理(Extended Virtual produet Data Management,EV一pDM)的概念及结构模型,可以有效地实现网络环境下知识仓库与虚拟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的信息集成和管理。 (7)提出基于多组件智能体(componeni Agent,cA)的系统集成方法,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可以采用“积木式”组合方式,在原型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快速集成,满足不同设计者的要求。通过确定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开发了知识仓库支持下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集成平台原型系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法。关键词:产品知识模型知识仓库 配扩展虚拟产品数据管理知识获取虚拟产品协同开发虚拟装组件智能体

周丹晨[10](2004)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原理与实施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网络化制造是适应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先进制造模式,它强调企业间的协作和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并以此达到提高企业的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实现产品设计制造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目标。因此,通过网络将分散在各个企业中的制造资源实现共享和优化利用是网络化制造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能集成多方面资源、具有多种功能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成为网络化制造的一种重要技术使能工具,可以有效地支持企业实施网络化制造。 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对网络化制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功能体系结构,重点研究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建模、获取和集成技术、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集成化管理技术、基于Web服务的虚拟企业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制造服务技术、基于资源共享的异地企业协同工作技术以及面向企业决策的数据挖掘技术等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和初步应用验证了所提出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功能体系结构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我国制造业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资源共享与服务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文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 提出了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功能体系结构,即在公共数据中心所管理的可共享资源支撑下,利用应用工具集,为联盟企业提供资源集成与管理、企业间协同工作支持、网络化制造服务、UDDI使能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注册中心以及共享资源维护与安全控制等服务功能。通过对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的分析,研制开发了由公共数据中心、远程协同设计中心和远程制造服务中心等功能模块组成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原型系统。 (2)应用面向对象的资源建模方法和多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模型。研究了基于语义Web技术的制造资源获取方法,讨论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集成和快速重构方法,提出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下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获取和集成模型。 (3)通过对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集成化管理技术的分析,研究并开发了基于W七b的工艺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艺文件管理、工艺资源管理、图文档管理、工装管理、任务管理以及工时管理等七个独立的子系统,实现了工艺信息在企业内不同部门之间的集成和共享。 (4)针对虚拟企业中盟员和其应用系统不断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对W己b服务技术架构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企业的柔性工作流管理技术方法,实现了虚拟企业应用系统集成,提高了各联盟企业工作流管理的柔性和适应性。 (5)以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eation Serviee provider,Asp)模式为技术支撑,针对有限元分析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有限元分析远程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案,研究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程和关键使能技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有限元分析计算资源,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制造企业和FEA服务商有机地连成一体,为各中小型企业提供快捷、便利和可靠的高水平FEA远程技术服务。 (6)在分析企业间协同工作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多Agent的企业间协同工作机制,研究并提出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下的企业间协同工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流程,为异地企业之间的协同产品开发、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等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7)提出了在企业ERP和CRM系统基础上应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的理念和方法,为推动制造企业逐渐从“信息管理”走向更高层次的“知识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关键词:网络化制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虚拟企业协同工作数据挖掘

二、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虚拟制造专用网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虚拟制造专用网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起重机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起重机国内外设计现状
        1.2.2 起重机设计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云制造的协同设计相关理论
    2.1 云制造
        2.1.1 云制造的提出背景
        2.1.2 云制造的定义
        2.1.3 云制造与其他制造模式的区别
        2.1.4 云制造的研究现状
    2.2 网络化协同设计
        2.2.1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概念
        2.2.2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研究现状
    2.3 基于云制造的协同设计
        2.3.1 云设计的概念
        2.3.2 云设计与协同设计的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
    3.1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功能分析
    3.2 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起重机云设计平台体系构建
        3.2.1 三层架构简介
        3.2.2 云设计平台的结构体系划分
    3.3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各层功能分析
        3.3.1 用户界面层
        3.3.2 数据接入层
        3.3.3 物理资源层
    3.4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的运行模式
    3.5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的特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4.1 起重机设计资源虚拟化封装
        4.1.1 起重机设计资源分类
        4.1.2 起重机硬件资源封装方法
        4.1.3 起重机软件资源虚拟化方法
        4.1.4 起重机知识资源封装方法
        4.1.5 起重机设计工具虚拟化方法
    4.2 基于相似度匹配的起重机设计资源智能搜索
        4.2.1 相似度匹配算法
        4.2.2 起重机设计资源检索与匹配流程
    4.3 基于VPN的网络协同设计
        4.3.1 VPN简介
        4.3.2 起重机协同设计功能模块研究
        4.3.3 基于模块划分的协同设计任务分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原型开发与实现
    5.1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开发工具
    5.2 起重机云设计平台设计
        5.2.1 平台设计综述
        5.2.2 数据库设计
        5.2.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3 平台使用实例
        5.3.1 平台页面结构
        5.3.2 平台主界面
        5.3.3 任务发布与浏览页面
        5.3.4 资源上传与搜索界面
        5.3.5 协同设计界面与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2)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科学仪器应用现状及问题
        1.1.2 科学仪器远程操控的意义
    1.2 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现状
    1.3 仪器远程操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模型及实现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面向信息流的仪器远程操控模型
    2.3 远程操控模型的主要实现方法
        2.3.1 改造仪器数控系统的方法
        2.3.2 改造仪器通信模块的方法
        2.3.3 截获仪器通信信息的方法
        2.3.4 操控仪器主控计算机的方法
        2.3.5 截获软件系统I/O 通信的方法
        2.3.6 改造仪器操控软件的方法
        2.3.7 基于软件测控技术的方法
        2.3.8 截获人机交互信息的方法
    2.4 各实现方法的特点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仪器网络适配器的研制
    3.1 引言
    3.2 基于网络适配器的仪器网络接入技术
    3.3 仪器网络适配器的总体设计
    3.4 仪器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
        3.4.1 仪器指令传输协议
        3.4.2 网络数据传输协议
    3.5 网络适配器的硬件研制
        3.5.1 硬件总体结构
        3.5.2 核心控制板电路设计
        3.5.3 全功能数据适配器主板设计
        3.5.4 便携式数据交换器主板设计
    3.6 网络适配器的软件开发
        3.6.1 软件体系结构
        3.6.2 操作系统平台的搭建
        3.6.3 适配器应用软件设计
        3.6.4 适配器配置软件设计
    3.7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3.7.1 系统测试
        3.7.2 应用实例
    3.8 小结
第4章 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仪器远程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4.1 引言
    4.2 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仪器远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2.1 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
        4.2.2 仪器远程控制系统的监控与协作机理
    4.3 DSQ 气质联用仪远程操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1 操控系统体系结构
        4.3.2 硬件平台的搭建与设置
        4.3.3 通信流转发软件的设计
    4.4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4.5 小结
第5章 UNIX 平台下科学仪器远程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5.1 引言
    5.2 UNIX 平台下图形化软件的工作原理
    5.3 基于VPN 的仪器远程操控系统总体设计
        5.3.1 操控软件的输入输出重定向
        5.3.2 操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5.3.3 仪器操控软件的远程启动
        5.3.4 仪器数据文件的远程共享
    5.4 MAT900 型质谱仪远程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4.1 共享系统体系结构
        5.4.2 仪器操控专用网的架设
        5.4.3 远程服务系统的构建
    5.5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5.6 小结
第6章 基于API 拦截技术的仪器远程操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6.1 引言
    6.2 Windows 平台中API 函数的拦截技术
        6.2.1 API 拦截原理
        6.2.2 DLL 注入技术
        6.2.3 API 挂接技术
    6.3 基于API 拦截技术的仪器远程操控系统总体设计
        6.3.1 基于API 拦截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
        6.3.2 利用Detours 拦截软件通信信息
    6.4 LTQ 质谱仪远程操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4.1 操控系统体系结构
        6.4.2 数据包拦截与同步软件的设计
    6.5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胶合层的科学仪器远程测控软件模型与实现
    7.1 引言
    7.2 基于胶合层的仪器远程测控软件模型
        7.2.1 多层软件结构
        7.2.2 通信胶合层的引入
    7.3 电子能谱仪远程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3.1 测控系统体系结构
        7.3.2 硬件接口平台的搭建
        7.3.3 远程测控软件的开发
    7.4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7.5 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
    8.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工作
    8.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3)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网络化制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网络化制造的内涵与特征
        1.2.2 网络化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产品全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PLC)
        1.3.1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内涵与特征
        1.3.2 产品全生命周期与质量管理
    1.4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主要研究内容、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1.4.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1.4.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1.4.4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5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1.5 课题的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来源
        1.5.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2.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2.1.1 产品生命周期
        2.1.2 产品生命周期的意义
        2.1.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2.1.4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2.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PLCQMS)
        2.2.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质量信息的特点与分类
        2.2.2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应用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产生的问题
        2.2.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
        2.2.4 NMPLCQMS系统与传统PLCQMS系统的比较
    2.3 NMPLCQMS系统的结构设计
        2.3.1 NMPLCQMS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型
        2.3.2 NMPLCQMS系统模型的设计
        2.3.3 NMPLCQMS系统功能模型的设计
        2.3.4 NMPLCQMS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2.4 NMPLCQMS系统的集成
        2.4.1 组织与技术的集成
        2.4.2 管理过程的集成
        2.4.3 质量信息的集成
    2.5 NMPLCQMS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2.5.1 NMPLCQMS系统基本需求
        2.5.2 NMPLCQMS系统的体系结构
        2.5.3 NMPLCQMS系统结构层次分析
        2.5.4 NMPLCQMS系统结构特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技术(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
    3.1 产品的质量设计
        3.1.1 质量设计与设计质量
        3.1.2 质量设计的产生
        3.1.3 面向用户的质量设计
        3.1.4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协同质量设计
    3.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CSCW)
        3.2.1 CSCW的概念
        3.2.2 CSCW协作理论
        3.2.3 CSCW系统的体系结构
        3.2.4 CSCW的关键技术
    3.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协同质量设计的工具
        3.3.1 顾客需求(VOC)获取与分析
        3.3.2 质量功能展开(QFD)
        3.3.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3.3.4 QFD与FMEA综合分析
    3.4 基于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平台
        3.4.1 基于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平台框架结构
        3.4.2 基于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平台功能
        3.4.3 基于CSCW协同质量设计的工作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动态工序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4.1 质量控制方法
    4.2 工序质量控制
        4.2.1 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4.2.2 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4.2.3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4.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动态工序质量控制
        4.3.1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动态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
        4.3.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动态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
        4.3.3 动态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框架
        4.3.4 工序质量预防
        4.3.5 工序质量分析
        4.3.6 工序质量诊断
        4.3.7 工序质量调整专家系统
    4.4 实例计算与分析
        4.4.1 实例仿真计算
        4.4.2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5.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
        5.1.1 产品质量评价概述
        5.1.2 产品质量评价的意义
        5.1.3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产品质量评价所面临的挑战
        5.1.4 产品质量评价的基本思想
    5.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研究
        5.2.1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过程模型
        5.2.2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组织模型
        5.2.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模型
    5.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方法
        5.3.1 常用的评价方法
        5.3.2 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5.3.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5.4 应用实例与分析
        5.4.1 实例计算
        5.4.2 计算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原型系统开发
    6.1 系统应用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6.1.1 企业对系统需求的分析
        6.1.2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6.2 系统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目标
        6.2.2 系统的主要任务
        6.2.3 系统设计方法
        6.2.4 系统结构设计
    6.3 系统功能设计
        6.3.1 系统的功能模块的构成
        6.3.2 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设计
        6.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6.3.4 系统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6.4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与应用
        6.4.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应用对象
        6.4.2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市场需求调查
        6.4.3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协同质量设计
        6.4.4 双进双出磨煤机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6.4.5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售后服务与维护质量管理
        6.4.6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质量信息发布
        6.4.7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质量评价
    6.5 系统应用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附录1.部分编程代码
附录2.计量值控制图系数表

(4)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1.2.2 网络化制造的发展
    1.3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发展
        1.3.1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概念
        1.3.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关键技术
        1.3.3 国内外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研究情况
    1.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5 论文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2 论文的章节安排和技术路线
    1.7 论文创新之处
    1.8 本章小结
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研究
    2.1 引言
    2.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需求分析
        2.2.1 功能性需求
        2.2.2 非功能性需求
        2.2.3 可用性需求
    2.3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数学模型
    2.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
        2.4.1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描述
        2.4.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总体结构
        2.4.3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功能详述
        2.4.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技术体系
    2.5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网络支撑结构
        2.5.1 VPN技术概述
        2.5.2 基于VPN的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网络结构
    2.6 本章小结
3 企业制造资源建模与封装
    3.1 引言
    3.2 Web服务资源框架技术原理
        3.2.1 WSRF技术架构和核心规范
        3.2.2 WSRF的资源管理模式
    3.3 网络化制造资源的内涵和分类分析
        3.3.1 制造资源的定义
        3.3.2 网络化制造中制造资源的特点
        3.3.3 网络化制造对制造资源的功能要求
        3.3.4 网络化制造资源的分类
    3.4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制造资源层次模型
    3.5 基于WSRF的制造资源封装
        3.5.1 网络化制造资源的属性分析
        3.5.2 基于XML的资源模型
        3.5.3 应用WSRF实现制造资源的封装
    3.6 本章小结
4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研究开发
    4.1 引言
    4.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系统功能结构
        4.2.1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的功能分析
        4.2.2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的功能结构
        4.2.3 网络化制造门户网站的功能特点
    4.3 基于UML的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门户建模
        4.3.1 系统用例图
        4.3.2 系统类图
    4.4 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4.4.1 基于WSRF的单点登录系统
        4.4.2 服务导航系统设计
        4.4.3 模块化门户网站设计
        4.4.4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4.4.5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节
5 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
    5.1 引言
    5.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特征
    5.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
    5.4 基于Web服务的网络化制造应用系统集成框架与关键技术
        5.4.1 基于Web服务的网络化制造EAI框架
        5.4.2 集成架构关键技术分析
    5.5 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中间件设计
        5.5.1 应用集成事务管理引擎的主要算法与实现
        5.5.2 SOAP路由器开发
    5.6 基于WSRF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框架
        5.6.1 基于WSRF的虚拟企业内应用集成
        5.6.2 基于WSRF的虚拟应用集成
    5.7 本章小节
6 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知识发现
    6.1 引言
    6.2 语义Web技术简介
        6.2.1 语义Web的概念与体系结构
        6.2.2 语义Web的研究现状
    6.3 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知识检索系统体系结构
    6.4 基于语义的Web信息检索改进模型
        6.4.1 基于语义的Web信息检索模型的支撑技术
        6.4.2 一种基于五元组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
        6.4.3 一种领域模型的语义树生成算法
        6.4.4 一种基于OST的语义互操作推理算法
    6.5 一种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知识检索测试方法
    6.6 本章小节
7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实例研究
    7.1 引言
    7.2 项目研究背景和目标
    7.3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组成
    7.4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体系结构
    7.5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网络系统体系结构
    7.6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门户
    7.7 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服务平台基础服务系统
        7.7.1 集成平台管理系统
        7.7.2 集成平台服务导航系统
        7.7.3 集成平台知识发现系统
    7.8 本章小节
8 结论与展望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协同产品开发的可视化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现代机械产品开发模式的变迁
        1.1.1 信息化工程
        1.1.2 并行设计
        1.1.3 虚拟设计与制造
        1.1.4 产品数据管理
    1.2 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技术与研究进展
        1.2.1 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概念
        1.2.2 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技术的特征
        1.2.3 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信息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概况
        1.3.1 虚拟现实技术分析
        1.3.2 信息可视化技术分析
        1.3.3 网络协同产品开发中可视化和信息管理应用技术难点
    1.4 论文的课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协同产品开发的可视化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
    2.1 机械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分析
        2.1.1 机械产品数据管理的发展及趋势
        2.1.2 CPDM(协同产品定义管理)
        2.1.3 基于CPC(协同产品商务)平台的VPDM(虚拟产品数据管理)
        2.1.4 CVPDS(协同可视化产品开发系统)
    2.2 网络环境下协同产品可视化开发与管理平台构建方案
    2.3 协同产品可视化开发与管理平台实施关键技术分析
        2.3.1 虚拟场景交互架构的实现方法研究
        2.3.2 协同产品开发中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实施方法
        2.3.3 基于XML的知识描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网络的三维虚拟建模的实现方法研究
    3.1 X3D与VRML的特征分析
    3.2 VR动态场景的构建及产品网络三维建模方法
        3.2.1 VRML动态场景的交互方法
        3.2.2 X3D动态场景的交互方法
        3.2.3 基于X3D的产品信息建模和信息交换
        3.2.4 基于X3D的动态虚拟交互系统架构
        3.2.5 X3D动态场景系统开发工具
    3.3 虚拟现实系统类型及X3D语言分析
        3.3.1 虚拟现实系统的主要类型
        3.3.2 X3D概念及其与VRML比较
        3.3.3 X3D文件的结构及其XML文件语法
        3.3.4 X3D编码方式及建模方式的选择
    3.4 基于X3D的网络虚拟产品建模实例
    3.5 本章小结
4 协同产品开发中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实施方法
    4.1 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分析
        4.1.1 信息可视化起源及研究进展
        4.1.2 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区别
        4.1.3 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4.2 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VCAD)
    4.3 基于X3D和WEB技术的可视化产品信息管理模型
    4.4 基于JAVA的开发技术
    4.5 可视化信息管理的应用实例
        4.5.1 外部原型机制的应用
        4.5.2 前端可视化管理界面
        4.5.3 后端数据处理模块
        4.5.4 原型系统的开发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XML的知识描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5.1 机械产品设计知识的表达模型(PKRM)和获取方法(PKAM)
        5.1.1 PKRM和PKAM的概念
        5.1.2 产品知识获取的途径
    5.2 基于XML的产品知识和设计知识描述方法
        5.2.1 现有产品数据信息描述方法的不足及XML描述产品数据信息的优势
        5.2.2 基于XML的产品数据信息的描述
        5.2.3 基于XML的设计知识描述方法
        5.2.4 基于XML的案例表示与案例库设计
    5.3 基于混合案例推理的变型设计方法
        5.3.1 混合案例推理在变型设计中应用的机理分析
        5.3.2 基于混合案例推理机制的变型设计智能化技术
        5.3.3 混合案例推理机制在变型设计中应用实例
    5.4 基于混合案例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
        5.4.1 系统功能结构模型
        5.4.2 基于知识的智能化概念设计
        5.4.3 基于知识的案例评价模块
        5.4.4 知识工程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开发技术与应用实例
    6.1 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6.2 原型系统程序开发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6.2.1 动态交互场景中提升效率的方法
        6.2.2 Java程序和X3D场景的通信技术
    6.3 协同产品开发的可视化信息管理开发平台运行实例
        6.3.1 系统主界面
        6.3.2 系统各功能组件界面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应用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管理及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虚拟样机定义及本文研究背景
        1.1.1 虚拟样机定义
        1.1.2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技术研究背景
    1.2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系统的构成及核心技术
    1.3 性能仿真对虚拟样机相关分系统功能的要求
        1.3.1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仿真分系统构成
        1.3.2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对管理分系统的要求
        1.3.3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对支撑分系统的要求
    1.4 虚拟样机系统管理及支撑技术研究现状
        1.4.1 协同仿真体系构建技术
        1.4.2 基于PDM的管理技术
        1.4.3 网络支撑技术
        1.4.4 异地远程服务技术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虚拟样机性能仿真体系的构建
    2.1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性能仿真的特点
    2.2 虚拟样机性能仿真体系理论模型
    2.3 虚拟样机性能仿真体系构建的关键技术
        2.3.1 仿真数据协调技术
        2.3.2 CORBA技术在虚拟样机仿真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2.3.3 基于CORBA/Java的协同仿真的实现
        2.3.4 初级原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DM的虚拟样机管理技术研究
    3.1 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开发过程分析
    3.2 以性能仿真为中心的虚拟样机对并行工程的需求
    3.3 PDM在集成产品开发中的作用
    3.4 基于PDM的铁路机车性能仿真管理技术研究
        3.4.1 基于PDM的虚拟样机系统集成管理框架
        3.4.2 基于PDM的虚拟样机协同仿真管理策略
    3.5 PDM管理支持下的仿真实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VPN的虚拟样机广域网支撑技术研究
    4.1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对网络的要求
    4.2 常用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比较
        4.2.1 基于局域网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
        4.2.2 基于广域网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
        4.2.3 基于Internet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
    4.3 基于VPN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的提出与实现
        4.3.1 VPN简介
        4.3.2 基于VPN的虚拟样机协同设计网络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SP模式CAE远程服务平台研究与开发
    5.1 ASP研究现状
    5.2 ASP模式在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5.3 ASP模式CAE远程服务平台实施模型
    5.4 ASP模式的CAE远程服务平台运行流程
    5.5 基于ASP模式的CAE远程服务平台的结构框架
    5.6 ASP模式CAE远程服务平台管理系统的设计
    5.7 ASP模式CAE远程服务平台管理系统的实现
        5.7.1 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5.7.2 管理系统登陆页面设计
        5.7.3 管理系统的首页设计
    5.8 BBS及视频会议系统在CAE远程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5.8.1 基于BBS模式的仿真求助模块的构建
        5.8.2 视频会议系统在ASP模式CAE远程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5.9 基于ASP模式CAE远程服务平台应用实例
        5.9.1 ASP模式CAE远程服务平台支持下的有限元建模
        5.9.2 基于有限元法疲劳寿命计算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异地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和特点
    2.1 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理论
    2.2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和协同设计
        2.2.1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2.2.2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
    2.3 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和特点
        2.3.1 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
        2.3.2 协同设计的特点与核心
    2.4 实现异地协同设计的技术难点
    2.5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2.5.1 PDM的概念与体系结构
        2.5.2 PDM主要功能
        2.5.3 PDM在企业中的应用
        2.5.4 天工PDM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PDM系统模型
    3.1 异地协同设计系统的基本要求
    3.2 面向异地协同设计PDM系统的建立
    3.3 C/S模式与B/S模式分析
    3.4 面向异地协同设计PDM系统的体系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VPN的异地协同设计网络模型
    4.1 虚拟专用网技术(VPN)
    4.2 基于VPN的异地协同设计网络模型的建立
    4.3 基于VPN的异地协同设计系统网络模型的特点
    4.4 基于VPN的异地协同设计网络模型的安全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异地协同设计PDM系统的功能实现
    5.1 访问控制及权限管理
    5.2 项目管理
    5.3 文档管理
    5.4 过程控制及工作流管理
    5.5 协同工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产品图纸异地同步与实时协作设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功能
    (1)图纸信息同步更改
    (2)图纸信息即时交流
    (3)图纸信息安全传递
2 系统结构
    2.1 图纸信息流程
    2.2 系统组成结构
        (1) 图纸设计方
        (2) 数据库
        (3) Web服务器
        (4) 网络黑板服务器
        (5) 虚拟专用网VPN
        (6) 制造方
3 关键技术
    (1) 图纸信息保存
    (2) 图纸信息格式转化
    (3) 网络黑板实时激活
    (4) VPN网络构建
4 结束语

(9)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制造业产品开发面临的变化和新的要求
    1.2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的研究概况
    1.3 网络环境下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1.3.1 产品建模技术
        1.3.2 虚拟原型与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1.3.3 产品知识管理技术
        1.3.4 知识仓库(Knowledge Warehouse,KW)技术
        1.3.5 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
        1.3.6 基于Web的远程设计技术
        1.3.7 基于知识的智能化设计技术
    1.4 论文的课题背景、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原理与体系结构
    2.1 产品知识仓库的概念与内涵
    2.2 产品知识仓库的架构层次模型
    2.3 网络环境下虚拟产品分布式协同开发原理
        2.3.1 虚拟产品开发的概念
        2.3.2 虚拟产品分布式协同开发原理
        2.3.3 虚拟产品分布式协同开发过程分析
    2.4 知识仓库支持下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平台构建方案
        2.4.1 虚拟产品协同开发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4.2 知识仓库支持下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平台构建方案
        2.4.3 网络环境下虚拟协同设计过程的功能模型
    2.5 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集成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
        2.5.1 机械产品的知识模型及知识仓库技术
        2.5.2 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2.5.3 基于VRML-JAVA的机械产品虚拟装配仿真
        2.5.4 基于Web技术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方法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机械产品知识模型研究
    3.1 机械产品设计知识的种类与存在形式分析
    3.2 产品知识表达模型(PKRM)
        3.2.1 产品模型
        3.2.2 基于语义对象的产品知识表达模型
        3.2.3 EXPRESS向C++映射
    3.3 基于XML的产品协同设计过程知识的描述方法
        3.3.1 XML技术
        3.3.2 EXPRESS与XML
        3.3.3 机械产品协同设计过程知识的XML描述
    3.4 知识求解模型
        3.4.1 UML语言概述
        3.4.2 机械产品知识求解模型的知识范畴
        3.4.3 领域知识
        3.4.4 推理知识
        3.4.5 任务知识
        3.4.6 面向机械产品的知识求解模型体系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机械产品知识仓库关键技术研究
    4.1 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信息内容、功能模块与特点
        4.1.1 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信息内容
        4.1.2 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功能模块
        4.1.3 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特点
    4.2 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构建技术
        4.2.1 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功能体系结构模型
        4.2.2 数据仓库技术支持下的知识发现(KDD)
    4.3 产品知识仓库的知识管理方法与导航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研究
    5.1 虚拟产品开发的体系结构
    5.2 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虚拟环境的实施方案
        5.2.1 建立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虚拟设计环境的基本原则
        5.2.2 虚拟设计环境开发工具的选择分析
    5.3 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5.3.1 虚拟现实系统的主要类型
        5.3.2 基于虚拟原型技术的机械产品开发技术
    5.4 虚拟产品CAD模型开发实例
        5.4.1 圆柱齿轮减速箱设计问题描述
        5.4.2 实例的检索与匹配
        5.4.3 基于UG/KDA的虚拟产品CAD模型开发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VRML-JAVA的机械产品虚拟装配仿真研究
    6.1 基于VRML-JAVA的机械产品虚拟装配仿真原理
        6.1.1 虚拟装配仿真体系结构
        6.1.2 三维协同虚拟装配过程
    6.2 虚拟装配过程仿真
        6.2.1 虚拟装配中的位姿和运动变换
        6.2.2 虚拟装配过程特征描述
        6.2.3 虚拟装配过程控制的程序实现
    6.3 碰撞检测
        6.3.1 虚拟装配中实时碰撞检测算法
        6.3.2碰 撞检测原理
    6.4 基于VRML-JAVA的三维减速器虚拟装配原型的开发
        6.4.1 减速箱装配模型分析
        6.4.2 虚拟装配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
        6.4.3 系统的特点
        6.4.4 系统的开发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Web技术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方法研究
    7.1 基于Web的系统运作模式
    7.2 知识仓库支持下基于Web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方法
        7.2.1 工作原理
        7.2.2 概念设计
        7.2.3 详细设计
    7.3 基于Web和VR技术的知识驱动三维协同虚拟设计原理
        7.3.1 基于Web和VR技术的知识驱动三维协同虚拟设计系统结构
        7.3.2 知识驱动的三维协同虚拟设计操作过程
    7.4 基于EV-PDM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的信息集成方法
        7.4.1 虚拟产品数据管理(VPDM)
        7.4.2 扩展虚拟产品数据管理(EV-PDM)
        7.4.3 基于EV-PDM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过程的信息集成
    7.5 基于多组件智能体的虚拟产品开发平台的集成方法
        7.5.1 基于多组件智能体的机械产品协同设计集成系统模型
        7.5.2 组件智能体模型
        7.5.3 基于多组件智能体模型的系统协同
    7.6 基于知识仓库的机械产品设计信息共享方法
        7.6.1 网络化信息集成模式
        7.6.2 网络化产品信息共享与交换过程模型
        7.6.3 应用实例
    7.7 本章小结
8 原型系统开发技术与运行实例
    8.1 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8.2 原型系统程序开发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8.2.1 UG二次开发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8.2.2 Java程序和VRML场景的通信技术
    8.3 机械产品协同开发平台运行实例
        8.3.1 UG平台下的运行实例
        8.3.2 基于Web的机械产品协同开发集成平台运行实例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应用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论文声明

(10)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原理与实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制造业信息化
        1.1.1 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和内涵
        1.1.2 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网络化制造和网络化制造系统
        1.2.1 网络化制造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2.2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1.2.3 面向虚拟企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
        1.2.4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1.3.1 制造业对于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需求分析
        1.3.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论文的课题背景、研究意义、技术路线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1.4.4 主要研究内容
2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
    2.1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功能体系结构
        2.1.1 公共数据中心
        2.1.2 功能系统
        2.1.3 应用工具集
    2.2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施的关键技术
        2.2.1 企业资源建模技术
        2.2.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获取和集成技术
        2.2.3 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集成化管理技术
        2.2.4 基于Web服务的虚拟企业应用系统集成技术
        2.2.5 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制造服务技术
        2.2.6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基于资源共享的异地企业协同工作技术
        2.2.7 面向企业决策的数据挖掘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企业资源建模技术研究
    3.1 企业资源建模的意义和作用
    3.2 面向对象的企业资源建模方法
        3.2.1 面向对象的企业资源建模方法的优越性
        3.2.2 企业资源视图和资源属性
        3.2.3 面向对象的企业资源建模过程
        3.2.4 基于UML的企业资源建模方法
    3.3 基于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方法
        3.3.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企业资源建模的特点
        3.3.2 基于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获取和集成技术研究
    4.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资源获取技术
        4.1.1 资源获取的过程和特点
        4.1.2 基于语义Web的资源获取技术
    4.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资源集成和快速重构
        4.2.1 资源集成和快速重构的含义和作用
        4.2.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集成和快速重构的特点
        4.2.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资源集成框架
        4.2.4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的集成和快速重构方法
    4.3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下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获取和集成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Web的工艺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研究
    5.1 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集成化管理
        5.1.1 集成化管理的内涵
        5.1.2 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集成化管理的层次和实施技术
    5.2 基于Web的工艺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
        5.2.1 系统的建模
        5.2.2 系统的设计
        5.2.3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5.2.4 系统的特点
    5.3 本章小结
6 面向虚拟企业的柔性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
    6.1 Web服务技术原理
        6.1.1 Web服务的概念和架构
        6.1.2 Web服务的核心技术
        6.1.3 Web服务的特点
    6.2 工作流管理技术
        6.2.1 工作流相关的定义和概念
        6.2.2 面向虚拟企业的工作流管理技术
    6.3 基于Web服务面向虚拟企业的柔性工作流管理技术
        6.3.1 体系结构
        6.3.2 Web服务的定义模板
        6.3.3 Web服务的约束
        6.3.4 Web服务请求的定义和约束
        6.3.5 基于Web服务的活动描述规范
        6.3.6 基于约束的Web服务动态绑定
        6.3.7 Web服务的调用
    6.4 本章小结
7 有限元分析远程服务系统研究
    7.1 ASP模式的基本原理
        7.1.1 ASP概述
        7.1.2 ASP的特点和优势
    7.2 基于ASP模式的软件资源共享
        7.2.1 软件资源共享需求分析
        7.2.2 软件资源共享的解决方案
    7.3 基于ASP模式的有限元分析远程服务系统
        7.3.1 FEA远程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
        7.3.2 关键使能技术
        7.3.3 原型系统的开发和运行实例
    7.4 本章小结
8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下的异地企业协同工作技术研究
    8.1 企业间协同工作的特点
    8.2 基于多Agent的企业间协同工作机制
    8.3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下的企业间协同工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8.4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下的企业间协同工作系统的运作流程
    8.5 钣金展开远程协同设计系统
    8.6 本章小结
9 面向企业决策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9.1 数据挖掘概述
    9.2 ERP环境下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研究
        9.2.1 数据仓库技术概述
        9.2.2 基于ERP的数据仓库的特点
        9.2.3 基于ERP的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9.2.4 基于ERP的数据仓库的设计和构造方法
        9.2.5 基于ERP的数据仓库实现的关键技术
        9.2.6 基于ERP的数据仓库的应用方法
        9.2.7 基于ERP的数据仓库原型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9.3 CRM环境下数据分类技术的应用研究
        9.3.1 数据分类技术
        9.3.2 决策树分类的ID3算法
        9.3.3 决策树分类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9.3.4 基于CRM数据库的数据分类实例
    9.4 本章小结
10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原型系统的开发
    10.1 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
        10.1.1 系统的网络环境框架结构
        10.1.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10.2 典型模块和子系统的运行实例
        10.2.1 系统主页面
        10.2.2 公共数据中心
        10.2.3 远程协同设计中心
        10.2.4 远程制造服务中心
    10.3 本章小结
11 结论与展望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主要创新点
    11.3 应用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致谢
论文声明

四、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虚拟制造专用网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开发[D]. 张光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2]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良宇. 吉林大学, 2009(07)
  • [3]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研究[D]. 姜兴宇. 东北大学, 2008(06)
  • [4]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井浩.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6)
  • [5]协同产品开发的可视化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李海庆. 四川大学, 2007(05)
  • [6]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管理及支撑技术研究[D]. 马思群.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5)
  • [7]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刘振声.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4)
  • [8]产品图纸异地同步与实时协作设计系统研究[J]. 罗作民,张景,张翔,井浩,周红芳. 计算机工程, 2005(11)
  • [9]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技术研究[D]. 成尔京. 四川大学, 2004(02)
  • [10]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原理与实施技术研究[D]. 周丹晨. 四川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面向远程协同设计的虚拟制造专网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