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总目录

2001年《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总目录

一、《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康旭华[1](2021)在《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面对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与能源供给不足,生产生活用能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大矛盾,各国和地区纷纷选择合作以共同应对发展难题,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全球气候谈判等为代表的能源合作屡见不鲜。在国内,能源及其相关的气候和低碳发展等问题也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对内对外合作以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同时也肩负着自身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目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关键的时期,需要寻找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践措施。因此,将能源合作这一时代命题与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需求相结合,从要素组合视角研究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为中观层面能源合作相关问题奠定微观基础,为资源型经济相关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导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为其探寻突破路径。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论、空间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演绎、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案例研究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层层深入展开研究。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和立场与方法论指导,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阐明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空间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对要素水平与垂直联系以及系统超循环理论,从不同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作用及演进规律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吸收和运用雷布津斯基定理、增长极理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熊彼特制度要素作用理论,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展开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而,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的作用进行了阶段性梳理,运用熵权法、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十个省(区)能源合作对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1)本文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和约束,总结了资源型地区能源合作的动因,笔者认为资源型地区天然就是能源合作的参与者,需要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在政府引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多种能源合作获得多元要素,以参与水平分工;双向合作关系的建立有益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同的能源合作类型将对资源型经济产生差别化作用,能源合作引入要素作为“负熵流”,对资源型经济耗散作用回归稳态会产生重要作用。(2)本文运用集聚与扩散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系统论分析发现,分析发现在能源合作带来的要素流动基础上,不同要素组合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产生作用。其中,水平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内部产生的实质性变化,表现形式依要素组合各异,主要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垂直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在构成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和均衡效应。二者此消彼长,共同影响着资源型经济中能源要素主导地位的涨落,促进了不同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演进。(3)通过对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这四类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水平层面,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能够产生收入效应,初期可促进其转型,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能源投资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可以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可产生推动作用。在垂直层面,能源贸易合作通常会对能源要素产生极化效应,而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可以发挥极化效应或均衡效应,由此影响资源型经济能源要素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其转型效果。(4)论文在运用熵权法对2005-2019年十个资源型省(区)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效果进行了基本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检验对象在检验期间参与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在水平层面分别通过收入效应、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自身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垂直层面,分别通过极化效应(能源贸易合作)和均衡效应(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对能源要素主体地位分别产生强化和弱化作用,从而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起到反向和正向影响。(5)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影响进行阶段性梳理,本文得出结论:山西省的能源合作由量变到质变、从单向到双向,在不断演进中逐步实现合作领域的清洁化;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也随能源合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型能源合作内在质量的改善及相互间的联合开展,由能源产业内部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经济与社会体系,沿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地区协调—生态环境的效果路径循序渐进地显现出来;能源合作是资源型经济实现转型的“捷径”之一;而开放程度不高、对高质量要素吸收不够,对转型引领作用不足、各类合作结合乏力与创新能力欠缺制约了山西省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发挥。(6)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资源型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需要有意识地引导资源型经济转型,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开展多种类型的能源合作,并根据转型需求吸收高质量要素,促进转型发展。在能源贸易合作中,应增加高附加值能源商品和能源服务贸易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吸收高质量要素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贸易收入的资本化。在能源投资合作中,应避免投机合作,积极利用外资,引导合作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提升能源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领域。在能源技术合作中,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国内能源领域的创新合作,通过内部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技术研发与转化。目前,能源治理合作的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着力在能源基金利用与监管和生态保护机制建设,以及统一能源金融和碳交易体系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从要素组合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作用角度分析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中,借鉴前人将空间经济学的极化效应运用至要素组合的方法,进一步将要素在空间上的扩散效应转化为在经济体内要素构成上的均衡效应,补充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构建了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第二,本文在地区合作层面上,将能源合作划分为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并将散见于个别研究的具体化能源合作纳入同一个研究体系,运用同一研究范式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推演出不同类型能源合作间的演进规律,从而勾勒出能源合作体系的概貌,其中的个别观点和内容对今后相关问题研究的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第三,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能源合作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统计的部门和数据,本文选取山西省为代表,经过长期调研、数据搜集、整理,梳理出其参与各类能源合作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了阶段性梳理,掌握了充足详实的现实数据和研究方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部门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第一,由于实证检验对象实际情况的限制,本文未将能源服务贸易合作纳入能源贸易合作的研究中。今后,可将能源贸易合作单独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第二,鉴于研究重心关系,在对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进行机理分析时,本文未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分,而是淡化了其中的差别,这也是作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三,尽管本文已经竭尽所能对省级能源合作数据进行挖掘和梳理,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欠缺。今后,笔者将进一步钻研统计方法,以便深化和完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韩锐[2](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周芹娜[3](2020)在《华东重机并购润星科技动因和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很多的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境况。同样我国制造行业也面临着经济环境紧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亟需提高产品附加值,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有些智能制造行业多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仍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资本和研发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并购重组成为了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筑牢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级、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深交所上市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华东重机作为案例公司,分析了华东重机产业并购润星科技的动因和绩效。本文先收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并购动因和绩效的有关理论文献,然后介绍并购双方的情况和行业背景。对整个案例的并购过程进行描述,再分析其进行产业并购的动因,同时结合绩效评价指标对产业并购的绩效进行比较评价,得出相关的结论,并对导致绩效变化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华东重机进行此次产业并购,并未为其带来短期财富效应,但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和EVA分析发现长期并购效应却在今后得到了体现。整体看来,此次产业并购为华东重机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最后,综合华东重机的实际以及全文的分析,从并购标的选择、并购方案设计、并购标的估值、并购整合四个角度得出了结合行业发展合理选择并购标的、制定合理并购方案保障并购顺利进行、合理估值降低商誉减值风险以及加强整合发挥协同作用等启示,力争为其他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并购提供参考。

曹爱菊[4](2020)在《违约金的调整规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法自治作为民法的核心价值之一,具体到合同法领域,就表现为合同自由原则的确立与贯彻,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选择和决定是否缔约、与谁缔约和缔约内容等事项。由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形成的合同关系,对彼此均具有约束力,合同双方应当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当发生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形时,法律制定了相应的违约救济机制,违约金作为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制度的弊端,由此需要司法机关的介入对违约金进行调整。尽管立法和司法解释确立和发展了许多违约金调整规则的规范要件,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违约金调整规则不一致的现象,亟需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违约金调整规则。本文首先对违约金调整制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释,介绍了违约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强调对违约金进行调整的必要性及其正当性基础。我国学界通说认为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的双重性质以及履行担保与损害赔偿兼具的双重功能。为了在合同自由中彰显合同正义,平衡当事人利益以实现交易公平以及违约金自身特点的要求,有必要对违约金进行司法调整。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及司法机关对违约金进行调整时均需秉持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其次,阐述了违约金调整规则的适用,从违约金调整规则的适用条件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加深对违约金调整规则的基础研究。对违约金进行调整的条件包括当事人之间存在违约行为、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并且违约金“过分高于”或者“低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当事人需主动申请司法机关对违约金进行调整。违约损害的程度、违约方的过错程度和原因力因素均会对违约金的调整产生影响。再次,从调整对象、调整标准、权力行使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违约金调整规则的缺憾。在调整对象上,法院未区分调整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未对民商事合同进行区别对待;在调整标准上,主要是对“损失”的分类与范围不明确、“酌减”与“调增”不对等以及按日为单位计算违约金等方面存有问题;此外,当事人的违约金调整权的行使期限和行使方式均有争议;法院在程序安排上也暴露出制度的不足,法官未正确行使释明权或者出于“公平正义”未经当事人申请主动对违约金进行调整等,由于案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法官对举证责任分配方面经常存在不一致的情形。最后,在综合我国违约金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我国违约金调整规则的完善建议。具体包括,司法机关需要明确违约金的调整对象,确定违约金的调整标准,完善当事人的权利行使以及法院程序等。通过对违约金调整规则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期廓清违约金调整过程中的不实之处和模糊认识,为违约金的调整规则确立统一的标准,以便于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能够更加统一行使裁量权,保证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保障。

赖世贤[5](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吴佳恒[6](2019)在《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的经济史视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各国都出现了传统老工业区衰退的普遍性问题,其中尤其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为明显,由于其工业化开始的时间较长,因此衰退的进程也来得最早,同时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也十分严重。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德国的重工业核心——鲁尔工业区。作为德国乃至欧洲的工业火车头,鲁尔区的重工业在近百年的经济史和战争史中都占据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也因此被海内外所熟知。在上世纪中期,鲁尔区开始经历衰退,产业发展严重崩坏,失业等社会问题频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急速下滑。然而,在从上至下的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下,鲁尔区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升级改造,现在的鲁尔区已经重焕生机,可以说是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最佳参照蓝本。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切入,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的分析回顾了鲁尔工业区从形成发展,到繁荣鼎盛,再到衰退落后最后重新转型崛起的整个经济历史进程,并深入分析了鲁尔区衰退的原因、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转型过程中阶段性和进步性的策略变化,从中得出的启示对于全世界尤其是我国的传统老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具有借鉴性的意义。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针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介绍。论文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概述和相关的文献综述,从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分析与经济史学以及产业经济学方面的生命周期理论对整篇论文形成理论上的框架支撑,其中以经济史与制度分析的结合为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础。从论文的第三部分开始,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对鲁尔区的经济发展路径进行详细的描述。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对1750年至1830年期间鲁尔工业区的诞生形成进行的描述,从鲁尔区的地质状况和早期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的初期转变说起,到1830年至1870年间鲁尔区在工业化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初步发展状况,整体上属于鲁尔区起源阶段的阐述。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对1870年至1914年间鲁尔区最为繁荣的时期的重点描述,从德意志帝国政府的强大到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再到人口的急速膨胀,无一不彰显了鲁尔区此时的鼎盛。同时当然也有对鲁尔区1914年至1957年间两次经受世界大战摧毁随后又两次重建的描述,这一时期的鲁尔区经受了太多历史荣耀的加冕和战争的无情摧残。论文的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针对鲁尔区在1957年至1966年期间的衰退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探寻其走向衰落的各种原因。紧接着对1966年至今鲁尔区的转型过程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这一部分的第二段再次将鲁尔区的转型进程依据经济史的角度分为了四个不同的阶段,详述了转型的阶段性差异,最后也对鲁尔区任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论文的第六部分是分析鲁尔区的转型对我国传统老工业区升级改造的启示,首先对鲁尔区和我国的传统工业区进行了共异性的对比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五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精简的建议。第一是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内生性区域发展机制;第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构建多元化区位产业优势;第三是注重污染治理,整治土地环境,推动可持续资源开发利用;第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拓展就业渠道,实现有效的劳动资源配置;第五推进基建工作,注重城市功能,创造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

鄢焱[7](2019)在《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自认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但因长期深受苏联学说和追求客观真实的诉讼观影响,加之规定出台较晚,我国大陆地区的研究还较薄弱。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自认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基本法理作较为全面的探讨,并立足我国大陆地区自认制度的现实状况,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点作出理论回应。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演进论。自认制度至迟在古罗马时期即已出现雏形,但现代意义的自认制度则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另一代表国家的日本,其自认制度则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古代中国虽存在形似自认的制度,但现代意义的自认制度入法则肇始于清末修律,并历经修改转化为了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只在司法解释层面规定了自认制度,不过业已体现出向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制度与学理靠拢的趋势。第二章是性质论。在德国普通法时期即有罗马法源说和事物本性说两大阵营的论争,《德意志帝国民事诉讼法》最终采纳了前者中“通过证据放弃引起的系争权利处分”的观点。之后崛起的真实(观念)表示说与各类意思表示说继续对峙,并对学界产生深刻影响。现在,真实(观念)表示说、意欲表示说与双重属性说在德国呈三足鼎立之势;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观念表示说是通说,但各类意思表示说已成为有力说。我国大陆地区曾深受苏联证据说的影响,但该影响正在消除。立足域外的学理论争,结合我国大陆地区的现行规定与现实需要,宜将自认的法律性质解为真实表示的诉讼行为。第三章是要件论。自认成立宜采四要件说。针对对象要件,其原则上应为主要事实,但针对违反众所周知事实的事实、不可能的事实以及习惯,仍存在通说的否定说和肯定(部分肯定)说的对立。针对场合要件,自认在言词辩论中成立而不在诉讼外或当事人询问中成立得到普遍认可,但在准备书状以及准备程序中是否成立则存在观点对立。针对一致要件,针对先行自认存在通说的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对立,通说认为成立需经过援用;针对等价值陈述理论,学界尚有较大争议;针对附限制的自认和附理由的否认,通说认为陈述一致部分成立自认。针对不利益要件,学界存在败诉可能性说、证明责任说、不利益要件不要说、先行自认调整说和个案判断说等观点,一般认为证明责任说是德国通说,而败诉可能性说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通说。在我国大陆地区,违反众所周知事实的事实、不可能的事实和习惯应解为不能成为自认对象;要厘清诉讼外自认的范围,当事人询问中不成立自认,审理前的准备中成立自认无需“谦抑性”;不知或不记忆陈述不宜规定为得成立自认,应归入拟制自认范畴;宜采证明责任说来识别不利益要件。第四章是效力论。宜采审判排除效、撤回限制效和证明不要效的三效力说。应将辩论主义解为审判排除效的根据,同时宜将辩论主义下基于信赖保护的禁反言解为撤回限制效的根据,以辩论主义下审判排除效与撤回限制效的联动作为证明不要效的根据。立足我国大陆地区的现实与域外的学理分析,针对作为诉讼要件判断基础之事实的自认,除抗辩事项外,其他均应否定其效力;其他特殊情形则根据现行规定与程序原理来具体分析自认的效力;针对不真实自认,应进行类型化解构并具体分析,运用默示撤回与主张撤回的理论也可以对法官心证与自认不符做出合乎自认制度基本法理的一定解释。第五章是撤回论。针对一般情况下自认的撤回,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并不一致,学界也存在“不真实+错误”二要件说、仅将证明不真实作为要件说、仅将证明错误作为要件说、错过时机的攻击防御方法制约说等不同观点,我国大陆地区宜采仅将证明不真实作为要件说的立场。应针对主张与否认的具体情形来判断其撤回是否构成自认的撤回。针对特殊情况下自认的撤回,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参照有关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来重构排除非法型撤回;在即时径行撤回中应增加自认成立时与任意的当事人变更与辅助参加中的情形。第六章是特殊对象论。针对间接事实的自认,大体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的对立,同时还有附条件的肯定说、重要间接事实说、折中说等主要学说流派,我国大陆地区宜采否定说的立场。针对辅助事实的自认(主要针对书证的真实性),存在否定说、肯定说、折中说、区别对待说、修正的否定说等观点,我国大陆地区宜采修正的否定说立场,即将形式上针对辅助事实而实质上针对主要事实的自认解为本来意义上的自认。针对权利自认,就先决性的法律关系而言,存在全面的否定说、附限制的否定说、部分效力肯定说、附限制的肯定说与全面的肯定说的对立;就不特定概念而言,则存在成立权利自认抑或事实自认的分歧;就使用日常法律概念概括表述具体事实而言,通说认为成立事实自认。我国大陆地区宜采附限制的肯定说,并严格限制权利自认的范围和效力。

高丹[8](2016)在《二重重装主动退市原因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是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主动退市的原因主要包括股票价格被低估、企业自身战略调整、加强企业控制权以及节省相关成本等等。但是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截至2014年12月31日除了并购重组选择主动退市之外,没有企业由于其他原因选择主动退市。退市的企业大多是因为经营不善造成连续亏损或者发生重大违法行为而被证监会强制退市。在我国取得上市的资格是比较困难的,有许多企业在排队上市,以借助资本市场来获得更好的发展。证监会在2014年10月发布了新的退市制度,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退市政策,因此在新退市制度实施后对首家主动退市的企业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之所以选择二重重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因为二重重装是新退市制度实施以来第一家主动退市的企业,对于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本案例中,二重重装属于重型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工业,对国民经济有重大的影响,作为央企的二重重装的经营策略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会导致其走向退市,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将二重重装退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首先对二重重装主动退市的背景和原因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其经营行为,并和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找出其在经营策略上的失误。其次,根据二重重装的经营问题,用杜邦分析法和Z计分模型对其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充分了解经营行为和财务状况的基础上,总结案例结论,对本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案例启示,从企业经营管理、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及退市制度方面给出建议。

姚艳萍[9](2015)在《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离散元仿真和多属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性问题。进入21世纪,作为输送线路技术的革命,低成本高效率的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会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开展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研究和设计,对于提高整机性能、推广应用、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研究相对滞后,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其性能虽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相比国外存在规模不大、能耗高、适用范围小等现象。本文在“智能仓储与搬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下,针对国内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设计理论不完善、实验研究薄弱及设计方案评判依据缺乏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推动国内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理论研究不完善的问题,根据散体物料极限平衡条件,分析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刮板作用于物料的静态力及刮板作用力的传播区域,得到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刮板极限节距计算公式。引入物料参与刮板链条动张力不均匀程度系数,修正了刮板链条动张力计算公式。针对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圆管料槽的特殊结构,水平输送时按物料的填充量利用分段函数推导出了相应的侧压力计算公式,并采用MATLAB绘制了侧压力分布曲线,得到与已有文献中所述的圆形分布截然不同的抛物线形或U字形分布结论,并导出了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运行阻力的计算公式,走出了目前靠经验估算或利用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理论进行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设计计算的困境,为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使用的力学分析软件,由于它们所研究的问题要求在数学上具有连续性,因而不能模拟散体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特征。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整机性能不仅受设计、制造、安装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物料运动参数的影响,为了提高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整机性能,解决目前缺乏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设计方法的问题,建立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仿真模型,基于EDEM仿真软件模拟大豆颗粒在输送过程的宏观运动情况,借助颗粒速度、平均速度、平均动能及钢丝绳平均张力的曲线分布图,获取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运行参数并研究其整机性能,解决了通过现场实验获取数据的问题,为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方法。为了解决设计过程中运行参数匹配的多种方案选择问题,应用TOPSIS多属性决策法评价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多种设计方案并对结果排序,得到使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整机性能较优的设计方案及不同填充率下整机性能的优劣变化趋势,为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评价方法和评判依据。在制造厂,对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链条张力、运行噪声和电机实际输出功率,结果表明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EDEM仿真和TOPSIS评价结论一致。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研究、EDEM仿真及TOPSIS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为国内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模拟仿真实验方法和设计方案评判依据并积累了数据和经验。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为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及输送技术的节能化、绿色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禹霏[10](2015)在《不等辊距钢筋矫直机参数优化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矫直作为一种精整技术,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分支。不等辊距矫直是一种先进的矫直技术,融合了等辊距和变辊距矫直技术的特点,矫直精度高、矫直规格品种多、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广阔。因此有必要对不等辊距矫直系统展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为企业应用做技术积累。矫直过程的准确理论解析是进行现场生产和控制的基本前提条件。本文根据钢筋矫直原理,分析钢筋在矫直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了解钢筋被不等辊距矫直机逐渐矫直的过程。依据金属的弹塑性弯曲理论,研究一微小段钢筋矫直过程中任意方向上的应力、应变、弯矩、回弹情况,找出原始曲率比、反弯曲率比与它们的关系,为后面的参数设计计算与仿真研究铺垫理论基础。本文根据不等辊距矫直技术的特点,确定矫直方案。根据接触应力和咬入条件确定各个矫直参数范围,以总矫直力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运用MATLAB中fmincon函数对辊距实现优化设计,这种方式使矫直机处于一种较佳的状态,拥有较佳的矫直效果,为不等辊距矫直机的设计及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进而得到各结构参数及矫直力理论计算值。同时建立起曲率比和压弯挠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不同原始曲率比、不同钢筋直径下各辊的压下量,找到它们之间的配比关系与变化规律。这种方式使在实际操作中给定压下量变得更容易,效率更高,矫直精度更高。通过对钢筋辊式矫直过程中的矫直工艺参数的研究,找到矫直不同直径钢筋时合理的矫直参数,保证钢筋矫直质量,为实际生产中矫直参数的制定、优化和矫直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按照优化后的辊距、辊径、辊长和相应的压下量,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矫直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Φ8、Φ10、Φ12mm钢筋的矫直仿真研究,查看矫直力变化情况、直线度大小、残余应力分布,检验优化设计效果,仿真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亦不等辊距钢筋矫直机的矫直质量,并与等辊距钢筋矫直机矫直效果作比较,进而验证不等辊距钢筋矫直机的优势。掌握该项仿真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钢筋矫直的成本,对于认识和掌握钢筋矫直的变形机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辊式矫直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之后通过不等辊距钢筋矫直机对Φ8、Φ10mm钢筋进行的矫直实验数据分析计算,和等辊距钢筋矫直机实验数据对比,同样验证不等辊距钢筋矫直机矫直质量更优,这为研究方法的实践与推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仿真与实验研究具体形象地反映了等辊距与不等辊距矫直机的优缺点,有利于操作中更好地利用它们,更好地推广优势设备。本文采用的理论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就是对未来矫直技术研究的良好尝试。对矫直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论文的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能源合作模式、机制与效应研究述评
        1.2.2 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述评
        1.2.3 分工合作中要素变动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影响研究述评
        1.2.4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1.2.5 研究文献总体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能源合作
        2.1.2 资源型经济转型
        2.1.3 要素流动与要素组合
    2.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合作”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2.3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动因
        2.3.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
        2.3.2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2.3.3 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运行
    2.4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作用分析
        2.4.1 要素流动下要素组合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4.2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层面作用
    2.5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演进规律
        2.5.1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类型划分
        2.5.2 资源型经济不同能源合作类型的演进规律
    2.6 小结
第3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1.1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作用的基本假定
        3.1.2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1.3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垂直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3.2 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
        3.2.1 贸易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3.2.2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水平层面作用机理
        3.2.3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垂直层面作用机理
    3.3 能源投资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资本要素的作用
        3.3.2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3.3.3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3.4 能源投资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4 能源技术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4.1 技术要素的作用
        3.4.2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3.4.3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4.4 能源技术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5 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3.5.1 制度要素的作用
        3.5.2 能源治理合作的水平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5.3 能源治理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3.5.4 能源治理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实证检验
    4.1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4.1.1 检验对象的确定
        4.1.2 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4.1.3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4.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3.1 基准回归模型构建
        4.3.2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3.3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4.4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分析
        4.4.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4.2 模型的基准回归分析
    4.5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1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2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4.5.3 实证检验结论
    4.6 小结
第5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案例分析
    5.1 起步阶段(1978-1991):单一贸易合作作用甚微
        5.1.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1.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2 全面发展准备阶段(1992-2000):投资合作促进内部结构优化
        5.2.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2.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3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2):技术合作提升发展能力
        5.3.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3.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4 成熟引领阶段(2013 至今):完善的合作体系全面促进转型
        5.4.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5.4.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5.5 山西省能源合作及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5.5.1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
        5.5.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5.5.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合作作用的政策方向
    5.6 小结
第6章 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6.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6.1.1 调整能源贸易合作结构与提高商品附加值并重
        6.1.2 积极拓展能源服务贸易合作
        6.1.3 合理分配能源贸易合作收入
    6.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投资合作的政策建议
        6.2.1 规避能源投资合作中的投机行为
        6.2.2 积极引导新兴产业投资合作以优化能源投资结构
        6.2.3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化
        6.2.4 扩大外资规模与引导外资投向并重
    6.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6.3.1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6.3.2 多渠道加强国内能源技术合作
        6.3.3 促进能源产业产学研融合发展
    6.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治理合作的政策建议
        6.4.1 通过能源治理合作提高合作红利
        6.4.2 加强能源合作中的基金使用监管
        6.4.3 发展绿色金融合作以推进能源金融体系建设
        6.4.4 积极融入碳交易体系
        6.4.5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提高合作意愿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华东重机并购润星科技动因和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2.2 并购绩效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案例介绍
    2.1 并购方华东重机介绍
        2.1.1 华东重机基本情况
        2.1.2 华东重机行业前景
    2.2 被并购方润星科技介绍
        2.2.1 润星科技基本情况
        2.2.2 润星科技行业前景
    2.3 并购交易介绍
        2.3.1 交易内容
        2.3.2 交易特点
        2.3.3 交易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并购的动因分析
        3.1.1 增强盈利能力的需求
        3.1.2 加快产业转型的需求
        3.1.3 发挥协同效应的需求
    3.2 并购的绩效分析
        3.2.1 市场效应分析
        3.2.2 协同效应分析
        3.2.3 EVA绩效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启示
    4.1 结合行业发展合理选择并购标的
    4.2 制定合理的并购方案保障并购顺利进行
    4.3 合理估值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4.4 加强并购整合发挥协同作用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违约金的调整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违约金调整制度概论
    第一节 违约金制度概述
        一、违约金的内涵
        二、违约金的性质
        三、违约金的功能
        四、违约金与损害赔偿
    第二节 对违约金数额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一、在合同自由中彰显合同正义
        二、通过平衡各方利益以实现交易公平
        三、违约金自身特点的要求
    第三节 违约金调整的正当性基础
        一、公平原则
        二、诚信原则
第二章 违约金调整规则的适用
    第一节 违约金调整规则的适用条件
        一、存在有效的违约金条款
        二、存在违约行为
        三、违约金过分“高于”或者“低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第二节 影响违约金调整规则的因素
        一、违约损害的程度因素
        二、违约方的过错程度因素
        三、原因力因素
第三章 我国违约金调整规则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违约金调整对象不明确
        一、未区分调整不同性质的违约金
        二、未区分调整民商事合同
    第二节 违约金调整标准不清晰
        一、对“损失”的分类与范围不明确
        二、“调增”与“酌减”不对等
        三、对于确定高于30%基准的误解
        四、按日为单位计算违约金的问题
    第三节 当事人权利行使方面存在争议
        一、违约金调整权的行使期限不确定
        二、违约金调整权行使方式的问题
    第四节 法院在程序安排上的不足
        一、对于违约金的调整法院是否有释明权有待明确
        二、当事人未申请法院可否依职权主动调整
        三、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
第四章 违约金调整规则的完善
    第一节 明确违约金调整对象
        一、区分调整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
        二、区分调整民商事合同
    第二节 确定违约金调整标准
        一、界定“损失”的分类与范围
        二、低于损失的“调增”
        三、区分“损失的30%”与“合同标的额的30%”
        四、明确按日为单位计算的违约金标准
    第三节 完善当事人的权利行使
        一、明确违约金调整权的行使期限
        二、明确违约金调整权的行使方式
    第四节 完善法院程序
        一、明确裁判者的释明权
        二、坚持依当事人申请调整
        三、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的经济史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三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理论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史学
    第三节 相关周期理论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鲁尔工业区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鲁尔工业区的产生(1750-1830)
        一、地质状况和资源条件
        二、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的初步发展(1830-1870)
        一、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
        二、水路交通和铁路建设
    第三节 评述小结
第四章 鲁尔工业区的繁荣与发展、毁灭与重建
    第一节 鲁尔工业区的繁荣与发展(1870-1914)
        一、帝国意志和企业发展
        二、工业扩张和经济发展
        三、人口迁移和劳动供给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的毁灭与重建(1914-1957)
        一、战争破坏和战略地位
        二、战时产业和工业复苏
        三、城市重构和行政规划
    第三节 评述小结
第五章 鲁尔工业区的衰落与转型
    第一节 鲁尔工业区的衰落(1957-1966)
        一、衰落的表现概况
        二、衰落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的转型(1966-)
        一、转型遇到的阻碍与矛盾
        二、转型的阶段政策性分析
        三、转型的政府角色性分析
        四、转型的经验成果性分析
        五、转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评述小结
第六章 鲁尔工业区转型的经验对我国的意义
    第一节 鲁尔区与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对比分析
        一、共性对比分析
        二、差异性对比分析
    第二节 鲁尔区对我国传统工业区转型的启示
        一、市场与转型动力内生化
        二、区位与产业结构多元化
        三、环境资源开发可持续化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高效化
        五、基建与城市功能完善化
参考文献
致谢

(7)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自认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外自认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自认制度在古代的萌芽
        二、自认制度在近现代的发展:以德国和日本为中心展开
    第二节 我国自认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自认制度在我国古代的遗痕
        二、自认制度在清末修律中的确立
        三、自认制度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
第二章 自认的法律性质论争
    第一节 意思表示说的流布与真实(观念)表示说的崛起
        一、德国普通法时期的意思表示说概观
        二、CPO制定后意思表示说与真实(观念)表示说的对立
    第二节 近代以来自认证据说的分野
        一、德国普通法时期及嗣后的各种证据说
        二、围绕日本《旧民法》兼收并蓄形成的证据说
        三、苏联立足于职权探知主义的证据说
    第三节 现代自认法律性质观的多元化发展
        一、德国的学说:对近代学说的继受与修正
        二、日本的学说:对德国学说的继受与创造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说:对德日学说的继受与创造
    第四节 域外自认法律性质观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影响与启示
        一、苏联的证据说对我国大陆地区的深刻影响
        二、我国大陆地区对于自认法律性质认知的艰难转型
        三、现代自认法律性质观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启示
第三章 自认的成立要件解构
    第一节 自认成立的对象要件
        一、自认的对象原则上应当是主要事实
        二、违反众所周知事实的事实和不可能的事实是否成立自认的论争
        三、习惯是否成立自认的论争
    第二节 自认的场合要件
        一、成立自认的一般场合
        二、不成立自认的一般场合
        三、准备书状中是否成立自认的论争
        四、准备程序中是否成立自认的论争
    第三节 自认的一致要件
        一、先行自认及其一致判定
        二、自认的可分性及其一致判定
    第四节 自认的不利益要件
        一、针对不利益要件的论争
        二、对判例立场的分析:以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中心
    第五节 我国大陆地区有关自认成立要件的规范及其解释论展开
        一、关于自认的对象要件
        二、关于自认的场合要件
        三、关于自认的一致要件
        四、关于自认的不利益要件
第四章 自认的效力及其根据
    第一节 自认效力的构成
        一、三效力说、二效力说与一效力说的分野
        二、自认各效力的内涵解析
    第二节 自认效力根据的差异化解释
        一、审判排除效的根据
        二、撤回限制效的根据
        三、证明不要效的根据
    第三节 特殊情况下自认的效力
        一、对作为诉讼要件判断基础之事实所为自认的效力论争
        二、其他特定诉讼形态或情形下自认的效力
        三、不真实自认的效力
第五章 自认的撤回及其类型化分析
    第一节 一般情况下自认的撤回
        一、对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规范与判例的考察
        二、针对一般情况下自认撤回要件的论争
        三、明知不真实所为自认的撤回与真实义务的关系
        四、从自认撤回的视角对撤回主张与否认的效力分析
        五、对我国大陆地区一般情况下自认撤回要件的反思
    第二节 特殊情况下自认的撤回
        一、对方同意型的自认撤回
        二、排除非法型的自认撤回
        三、即时径行撤回型的自认撤回
第六章 有关特殊对象自认的探讨
    第一节 间接事实的自认
        一、间接事实是否成立自认及其效力的论争
        二、我国大陆地区宜采否定说的立场
    第二节 辅助事实的自认——以书证的真实性为中心
        一、书证的真实性是否成立自认及其效力的论争
        二、我国大陆地区宜采修正的否定说立场
    第三节 权利自认
        一、权利自认的对象界分
        二、一般情况下是否成立权利自认及其效力的论争
        三、不特定概念是否成立自认的论争
        四、包含法律概念的主张是否成立自认的论争
        五、我国大陆地区宜采附限制的肯定说的立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二重重装主动退市原因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图
2 案例背景
    2.1 二重重装公司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经营情况
    2.2 重型机械行业简介
        2.2.1 国际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
        2.2.2 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
    2.3 二重重装退市过程
        2.3.1 退市基本过程
        2.3.2 退市方式
        2.3.3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3 案例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政策法规分析
        3.1.2 行业分析
    3.2 经营分析
        3.2.1 主营业务分析
        3.2.2 项目投资失误
        3.2.3 产业升级方向不明
        3.2.4 固定资产投资过多
    3.3 财务分析
        3.3.1 杜邦分析
        3.3.2 Z计分模型分析
    3.4 案例分析结论
4 案例启示
    4.1 加快产品转型升级
    4.2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预测
    4.3 加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4.4 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
5 结束语
    5.1 研究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离散元仿真和多属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概述
    1.3 国内外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研究动态
        1.3.1 国外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和实现方法
    1.6 课题研究意义
    1.7 小结
第二章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结构及散体物料力学特性
    2.1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特点及应用
        2.2.1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特点
        2.2.2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应用
    2.3 散体物料力学特性
        2.3.1 侧压力系数
        2.3.2 散体物料的极限平衡
        2.3.3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中散体物料的极限平衡
    2.4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力学分析
        2.4.1 静态分析
        2.4.2 刮板作用力的传播区域及刮板极限节距
        2.4.3 动态分析
        2.4.4 链环受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力学性能研究
    3.1 理论基础
        3.1.1 质量输送量和体积输送量
        3.1.2 运行阻力描述
    3.2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水平路径力学性能研究
        3.2.1 方截面料槽
        3.2.2 圆管料槽
    3.3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垂直路径力学性能研究
    3.4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倾斜路径运行阻力
    3.5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弯曲路径运行阻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 EDEM 仿真研究
    4.1 离散元素法
    4.2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 EDEM 仿真
        4.2.1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三维建模
        4.2.2 全局变量设置
        4.2.3 大豆颗粒建模
        4.2.4 导入几何模型
        4.2.5 创建并定义颗粒工厂
        4.2.6 时间参数
        4.2.7 运行仿真
    4.3 颗粒动力学计算
        4.3.1 颗粒接触理论
        4.3.2 法向力计算
        4.3.3 切向力计算
        4.3.4 本构方程
    4.4 仿真结果分析
        4.4.1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输送过程中颗粒速度分布
        4.4.2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输送过程中颗粒平均动能
        4.4.3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输送过程中钢丝绳平均拉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 TOPSIS 评价
    5.1 概述
    5.2 TOPSIS 方法
        5.2.1 TOPSIS 法的基本原理
        5.2.2 传统的 TOPSIS 法
        5.2.3 TOPSIS 法逆序问题
        5.2.4 改进的 TOPSIS 法
    5.3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 TOPSIS 评价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实验研究
    6.1 实验方案
        6.1.1 实验系统
        6.1.2 实验设备
        6.1.3 实验原理
    6.2 实验步骤
        6.2.1 信号输出
        6.2.2 噪声测定
        6.2.3 功率测试
    6.3 数据分析
        6.3.1 应变测试数据及分析
        6.3.2 噪声测试数据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不等辊距钢筋矫直机参数优化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矫直技术及其重要性
    1.2 矫直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 国外矫直技术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矫直技术的发展概况
        1.2.3 矫直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型钢矫直研究现状与矫直机分类
    1.4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3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矫直机理
    2.1 弹塑性弯曲理论
    2.2 弹塑性弯曲理论中的假设
    2.3 弹塑性弯曲的曲率
    2.4 不等辊距矫直系统矫直变形原理
    2.5 任意方向弯曲钢筋的矫直机理
        2.5.1 矫直时钢筋任意截面上的应力及应变分析
        2.5.2 矫直时钢筋任意截面上的反弯弯矩计算
        2.5.3 矫直时钢筋任意截面上的回弹情况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矫直参数设计计算及辊距优化设计
    3.1 不等辊距矫直技术
    3.2 不等辊距矫直机结构参数设计计算
        3.2.1 辊系和辊数
        3.2.2 辊径的设计计算
        3.2.3 辊距的设计计算
        3.2.4 辊长的设计计算
        3.2.5 矫直速度
    3.3 辊式矫直机力能参数
    3.4 辊距的优化设计
        3.4.1 辊距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3.4.2 MATLAB辊距优化过程
        3.4.3 辊距优化结果
    3.5 压下方案的选择
        3.5.1 小变形压下方案
        3.5.2 大变形压下方案
        3.5.3 本文采用的压下方案
    3.6 压下量的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矫直系统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
    4.1 有限单元法与ANSYS/LS-DYNA
    4.2 矫直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不等辊距钢筋矫直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4.3.1 直线度仿真结果
        4.3.2 矫直力仿真结果
        4.3.3 残余应力仿真结果
        4.3.4 弹塑性应变仿真结果
    4.4 不等辊距与等辊距钢筋矫直系统对比
        4.4.1 优缺点与不同点对比
        4.4.2 辊子布置型式对比
        4.4.3 结构参数对比
        4.4.4 矫直质量对比
    4.5 实验研究
        4.5.1 矫直机机型简介
        4.5.2 实验方案
        4.5.3 直线度及数据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D]. 康旭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华东重机并购润星科技动因和绩效研究[D]. 周芹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违约金的调整规则研究[D]. 曹爱菊.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6]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的经济史视角研究[D]. 吴佳恒. 深圳大学, 2019(10)
  • [7]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研究[D]. 鄢焱.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8]二重重装主动退市原因案例研究[D]. 高丹. 兰州大学, 2016(11)
  • [9]圆盘管道刮板输送机的离散元仿真和多属性评价研究[D]. 姚艳萍.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10]不等辊距钢筋矫直机参数优化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D]. 朱禹霏.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2001年《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