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换极磁场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同步换极磁场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一、同步极变磁场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麻华德[1](2021)在《基于不同运动状态MRI影像下距腓前韧带三维特性及等长重建解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利用MR扫描图像构建在体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三维数字化模型,通过测量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长度、宽度、厚度、体积以及腓骨起点、距骨止点至各解剖标志的距离,为ATFL损伤的诊断和手术重建提供在体解剖学数据,并探讨ATFL重建术中距骨隧道位置的变化对移植物等长性的影响。方法:(1)构建在体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三维数字化模型:1)使用西门子1.5T多源发射核磁共振,对32名健康志愿者以踝关节间隙为中心线,划定上下各8cm为扫描范围,分别进行双侧踝关节背伸位15°、中立位0°、跖屈位15°、跖屈位30°薄层扫描,扫描序列采用3D-SPACE序列,其参数为:场强1.5T,TR=1300ms,TE41ms,FOVread160×160mm,层厚为0.8mm,主扫描面分辨率为256×256。按照DICOM标准存储踝关节MRI断层影像数据。2)MRI断层图像的三维重建,应用Mimics19.0三维重建软件,根据图像中骨骼、韧带的灰度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人工修补、生成“3D Object”文件等步骤。对于踝关节胫骨、腓骨、距骨、跟骨、ATFL,分别进行三维建模,最后组合为一体,以STL格式导出保存。(2)踝关节ATFL的相关形态学测量:踝关节分别处于背伸位15°、中立位0°、跖屈位15°、跖屈位30°时,对ATFL长度、宽度、厚度。(3)踝关节中立位时,对体积及ATFL腓骨起点、距骨止点至各解剖标志的距离进行定量测量。(4)踝关节中立位时,足长分别与ATFL长度、宽度、厚度,身高分别与ATFL长度、宽度、厚度,体重分别与ATFL长度、宽度、厚度,体重指数分别与ATFL长度、宽度、厚度,年龄分别与ATFL长度、宽度、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5)通过Geomagic studio14.0软件以腓骨为起始体,分别进行背伸位15°、中立位0°、跖屈位15°、跖屈位30°终末位置配准,获得不同运动角度模型,拟合各运动终末位置踝关节模型距骨隧道定位点A、B、C、D为对照点,计算并分析ATFL距骨附着中心点、各对照点与腓骨附着中心点空间距离的变化。结果:(1)踝关节背伸位15°时,ATFL长度:上边界17.49±2.17mm、中部17.03±2.41mm、下边界15.36±2.64mm,ATFL宽度:腓骨起点6.95±1.89mm、中部7.07±1.88mm、距骨止点6.35±1.93mm,ATFL厚度为1.70±0.50mm。(2)ATFL长度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间的ATFL长度左侧与右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TFL体积在不同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性别的ATFL体积左侧与右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TFL距骨侧止点与距骨颈上缘软骨面的垂直距离为12.68±2.12mm;ATFL在距骨侧止点与距下关节的距离为14.32±2.65mm。ATFL在腓骨侧起点与腓骨隐匿结节的距离为7.32±1.80mm;ATFL在腓骨侧起点与腓骨尖的距离为8.16±1.66mm,ATFL在腓骨侧起点与腓骨前部结节的距离为19.59±2.05mm。以变异度衡量各解剖标志相对稳定性结果如下:ATFL距骨止点至距骨前外侧软骨面AC(16.72%)<AS(18.51%);ATFL腓骨起点至腓骨前部结节AA(10.46%)<AT(20.34%)<AO(24.59%)。(5)足长与ATFL长度(r=0.353,P=0.0001)、身高与ATFL长度(r=0.356,P=0.046)分别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中等;其中男性足长与ATFL长度(r=0.306,P=0.018)、女性足长与ATFL长度(r=0.376,P=0.0058)、男性身高与ATFL长度(r=0.47,P=0.004)、女性身高与ATFL长度(r=0.342,P=0.012)均呈正相关关系。(6)本研究发现不同的距骨隧道定位点对移植物的长度改变有影响,其中距骨附着区中心点T、固定点C具有良好的等距特性,且随着踝关节屈伸角度的变化,ATFL距骨附着中心点和各对照点到腓骨附着区中心的距离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1)本研究基于4个不同运动终末位置的静态MRI二维影像资料,采用Mimics软件,成功构建了踝关节三维几何实体模型,这种建模方式可行,逼真,无辐射,所建模型与几何实体模型高度相似,为后续踝关节的研究提供数字化平台。(2)ATFL在踝关节不同运动位置时,存在长度差异,相对于中立位,足背伸位时长度缩短,跖屈位时长度伸长;足长与ATFL长度、身高与ATFL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ATFL起止点中心至各解剖标志的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修复或重建ATFL应结合其长度、位置等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3)在ATFL重建过程中,在腓骨骨道精确建立情况下,距骨隧道定位点位置的改变对移植物的长度改变有影响,距骨外侧面ATFL距骨附着点T、固定点C之间的区域为最理想的手术等长重建区域。

鲍赛荣[2](2020)在《体外冲击波对偏瘫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及步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脑卒中后痉挛的小腿三头肌及异常步态模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时评估和纠正异常步态模式,缓解小腿三头肌痉挛,对脑卒中患者来说尤为重要。Myoton肌肉张力检测仪是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安全无创、灵敏度高的肌肉特性检测设备,能定量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后痉挛程度的微小变化,常用指标有阻尼振动频率(Oscillation Frequency,F)和动态刚度(Dynamic Stiffness,S),前者可以用来量化肢体肌肉肌张力的大小,后者则可以量化肢体肌肉硬度的大小。本研究通过对痉挛性偏瘫患者小腿三头肌进行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及硬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时空参数、对称性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6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三次,连续四周;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和安慰性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下肢部分、踝关节背屈被动活动范围、Myoton肌肉张力检测仪及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来综合研究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参数及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阻尼振动频率F、动态刚度S均较治疗前减小,踝背屈PROM、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研究组各参数改善比对照组更加明显,且有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患侧与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组相比,研究组步速、步幅和健侧摆动相时间明显增大(P<0.05),健侧支撑相、双支撑相、步长偏差明显减小(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很好地降低脑卒中患者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和硬度,提高下肢运动能力,并改善患者步态参数,提高步行能力。

谢玉洁[3](2020)在《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采用低频振荡振幅分析方法观察比较针刺敏化穴与假穴对慢性颈痛患者的脑功能低频振荡振幅影响的异同,结合临床效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神经影像机制,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慢性颈痛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敏化穴组和假穴组,每组30例,持续针刺治疗4周,前2周每周3次(共6次),后2周每周2次(共4次),一共10次。慢性颈痛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颈痛VAS评分、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程度、疼痛的四种维度、颈椎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评估临床疗效,并且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扫描,完成以下分析:1.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比较敏化穴组与假穴组针刺治疗前后临床效应指标的差异,对比观察针刺敏化穴和假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2.通过SPM8软件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辅助工具包(DPARSF)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观察敏化穴组与假穴组针刺治疗前后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低频振荡振幅的调节,分析不同取穴针刺对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并将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与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神经影像机制。结果1.敏化穴组与假穴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针刺敏化穴组治疗后,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SF-12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的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SF-12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痛VAS评分和ND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敏化穴组与假穴组患者的临床效应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对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调节(1)敏化穴组慢性颈痛患者针刺治疗后左侧顶叶的中央后回(BA2)脑区ALFF信号升高,右侧边缘叶的海马旁回脑区的ALFF信号降低。与临床效应指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针刺治疗后额叶的双侧中央前回脑区ALFF信号升高。与临床效应指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后,敏化穴组较之于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ALFF信号升高明显的脑区为:右侧额上回(BA11)、左侧额中回(BA10)、右侧额中回。敏化穴组比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ALFF信号降低明显的脑区有: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上回(BA6)、左侧额下回、左侧枕上回(BA19)、右侧顶上回(BA7)。结论1.通过针刺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观察,针刺敏化穴和假穴后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四种维度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均较针刺前有显着性改善,针刺敏化穴对改善慢性颈痛强度和颈椎功能障碍较针刺假穴效果显着,因而针刺是慢性颈痛有效的治疗手段。2.针刺治疗后,敏化穴较之于假穴在调节患者负责注意力、躯体运动和情感的额叶多个脑区以及主要处理疼痛感知和辨别作用的顶上小叶有所差异,这可能是敏化穴在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痛体验和颈椎功能方面疗效更优的作用特点。3.针刺敏化穴与假穴对慢性颈痛患者的脑自发神经功能活动的中枢调节模式具有差异性,针刺敏化穴缓解慢性颈痛强度、改善痛情绪、痛感觉以及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能与敏化穴调节慢性颈痛患者管理躯体感觉中枢的中央后回和参与认知、情绪功能的海马旁回脑区活动有关,假穴可能通过双侧的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发挥即时效应,间接改善患者颈痛体验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宋军[4](2019)在《《灵枢·官针》刺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和意义《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包括经脉理论、腧穴理论和专业术语三部分;实践体系包括刺灸术和临床治疗部分。其中刺法部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篇章有《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小针解》、《官针》、《九针论》以及《素问》的《针解篇》,其他篇章之中也有散在论述。《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该篇刺法论述十分详尽,对后世的刺法和针具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灵枢·官针》进行梳理研究,旨在挖掘《内经》刺法的核心思想,阐释各种刺法的具体操作和内涵,以期为临床针刺提供理论支持,为针灸标准化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针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价值。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学、诠释学、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梅花本”《灵枢经》和《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版本,参阅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类经》、《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和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以《灵枢·官针》原文为研究切入点,参考《内经》注家对《官针》经文的诠释,同时参阅《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及《素问》的《针解篇》,进而深度挖掘《灵枢·官针》刺法的含义、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刺法思想。(2)运用史学研究法,从考古学的角度,参阅刘莉、陈星灿所着的《中国考古学》、张之恒主编的《中国考古通论》、徐坚所着的《时惟礼崇》、敬晓庆等所着的《中国兵器文化概要》、元·王祯所着的《王祯农书》等书籍,对“九针”针具的材质和形制深入研究。与此同时,依托第五版《中华医典》、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与《灵枢·官针》篇相关的期刊、文章及古今文献。研究内容在对《灵枢·官针》的现代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后,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1)《官针》概述通过对“官针”一词中“官”字的本义及历代医家注解的研究,认为“官针”之“官”作为名词“标准”来解释最为恰当,因此“官针”有两层含义,即已经形成的官方认可的针刺操作技术和具有法典性质的刺法理论,同时也是当时官方和医家所公认的针具标准和刺法标准。《灵枢经》和《素问》各篇的篇名中以“针”命名的共有6篇,《官针》是其中唯一的刺法专篇。《官针》记述了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多种针刺法,是其它篇章中未涵盖之内容,是对《内经》针灸刺法的总括。这些刺法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具体的针刺操作方法,同时对后世针刺法的发展和应用也有巨大指导作用,其中蕴含着《内经》中的刺灸法理论思想,值得进一步的整理挖掘。(2)九针针具与适应症从金属针具的前身砭石开始梳理,对古代针具进行研究分析,勾勒出针具在形制和材质方面的演变过程。参考对照《灵枢经》之《九针十二原》、《官针》、《九针论》,梳理九针的形制特点、操作术式以及临床应用情况,阐释九针的制针思想及其内涵。(3)《灵枢·官针》刺法系统梳理九刺、十二刺、五刺和三刺法每种刺法的含义、操作术式、适应症,总结其共性,理清其差异性,将《灵枢·官针》的刺法重新分为三类,即病位刺法、病性刺法和经穴刺法,并将刺病位刺法细分为刺五体、分层刺与刺病灶局部,有助于临床选择《官针》刺法进行针刺治疗时,使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简捷。(4)《灵枢·官针》对后世的影响《灵枢·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是对《内经》时期刺法的总结,通过梳理现代针具和后世有关分层补泻刺法,理清后者与《灵枢·官针》渊源关系,进而阐明《灵枢·官针》对后世针灸针具和刺法传承以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1)《灵枢·官针》记载了《内经》时期的刺法标准,《九针十二原》、《九针论》等篇记载了《内经》时期的针具标准,从而形成了针刺工具和针刺技术的学术源头,《灵枢·官针》是记载《内经》刺法的重要篇章。(2)《灵枢·官针》对九针适应症和26种刺法具体操作的描述,起到了针具的适应症和针刺操作标准化的作用。(3)《灵枢·官针》为针具的创新、针刺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

朱正模[5](2019)在《基于智能鞋垫的足底类型识别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智能鞋垫的足底类型识别设计,追踪国内外步态识别领域所涉及的前沿技术,研究了基于步态姿态的步态识别技术和基于足底压力的步态识别技术。针对基于步态姿态特征的步态识别技术在实际作用中存在易受干扰、人流量大的场景中图像拍摄时易被遮挡、较远的图像获取时易受阴天和下雨及烟雾干扰、对健康和伤者或负重者识别会出现视频图像比对不一致等因素,从而造成识别准确度下降的情况,利用人走路时由于身体状况、心情、姿态、生活习惯、足底肌肉情况不同而导致足底压力不同,且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的特点,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足底压力采集数据的实现,进行了基于足底压力的步态识别的智能鞋垫系统设计和对高足弓的识别试验与分析,研究了智能鞋垫的设计,使智能鞋垫设备小型化,用信道复用减少电子元器件数量,分析了模拟电路的细节部分,包含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最佳采样率的选择,设计了带有压力和惯性传感器的仪器鞋垫。为此,在对现有步态识别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足底压力特征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分析和智能鞋垫的硬件电路设计,在进行实验数据收集和分类基础上,进行了利用智能鞋垫对高足弓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足底类型识别其准确度可达96%,取得了预期效果。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分析了现在普遍的步态识别的种类和步态识别的作用。描述了人脸、指纹、虹膜等其它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以及它们具有的一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分析了步态识别相比于人脸、指纹、虹膜等其它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性、非侵犯性、易于感知、难于隐藏、难伪装的优势,分析了步态识别的现在两种主要的识别方式即一个是基于步态姿态,另一个是通过足底压力的步态识别。分析了足底压力识别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潜力巨大。第一种步态识别现在发展的较好并且已经在一些安全级别较高的地方应用,而基于足底压力的步态识别目前应用较少,但是它能够更多的反应人体生物特征,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且不易于隐藏。现在步态信息能够应用到体育训练中,帮助运动员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绩;帮助刑事案件侦查,通过步态识别犯罪嫌疑人;帮助做了足部手术或者腿脚不方便的人了解身体情况等等。其次,根据基于足底压力的智能鞋垫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足底压力分布,采集足底压力信息通过将足底区域划分,研究了将足底分成4个部分,6个部分,8个部分,然后再分别采集各个区域的足底信息。研究足底压力支撑,腿部足底的关节构造,足底压力的形成过程,为智能鞋垫中传感器选择、动作数据采集提供依据。第三,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原理、构成、作用,设计制作了包括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的智能鞋垫,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后对硬件电路进行测试,惯性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校准,实现了利用智能鞋垫对足底压力进行数据采集的目的。最后是将设计的硬件设备用于在高足弓的识别中,设计用于足部偏差检测的便携型系统。应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特征并对数据进行分类,经过训练的模型来识别足部偏差,数据证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足底类型识别方法是可行的,对高足弓的识别率准确度可达96%。

王典[6](2018)在《足踝支撑力学表征及其在CAI跟踪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是常见的运动相关性损伤,在其早期诊断、术后随访和康复治疗中尚无很有效的监测方法,现有的慢性踝关节不稳诊断方法或为主观性判断、或成本高费时多、或为有创,均不适于跟踪和随访检查。本文从踝关节力学结构模型出发,对足踝外侧韧带损伤在足底压力分布以及压力中心偏移的映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足底压力分布在足踝外侧韧带损伤跟踪检查和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论文首先对压力分布进行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测量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与人体压力中心测量金标准——测力台的轨迹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基于足底压力分布数据计算压力中心轨迹指标与基于测力台的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对各COP指标识别机械性踝关节不稳和功能性不稳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了分析.对在足趾、跖骨、足弓和足跟等解剖位置配置压敏单元替代密布型压力垫进行压力中心轨迹测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验证。这一简化方案与压敏单元密集布置的静立和步行中的压力中心轨迹测量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利于提高采样率使之更为适合动态测量。论文对足踝外侧韧带损伤程度在足底压力分布及压力中心偏移映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胫骨和距骨、腓骨和距骨以及跖趾关节的角度建立了步态支撑相各细分时相的肌骨模型。分别建了立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程度和足底压力中心向前侧偏移程度的关系。并且对外侧韧带损伤导致的步态支撑相的压力中心轨迹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为利用足底压力分布跟踪检查诊断外侧韧带损伤程度提供了依据。论文探索了利用压力中心指标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和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的分类方法。针对阈值方法对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识别度不高的问题,将机器学习的方法引入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分类诊断中。通过对比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三种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效果,选择采用决策树方法更为适用于解决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的分类问题。本文提出的遗传算法和决策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的分类,有效提升了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分类模型的性能。论文探究了基于足底压力分布进行四向踢腿和平衡垫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了利用COP动摇轨迹长、动摇范围和单位面积轨迹长等压力中心指标评估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日常活动——上下台阶时的足底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指出峰值压力和支撑相细分时相的占比在评价慢性关节不稳患者平衡功能的灵敏性。

叶耀斌(Yap Yau Pin)[7](2018)在《热熨配合理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症的常见疾病,简称肩周炎,别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肩周炎的发生是因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初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后期因关节粘连以致肩关节活动功能出现障碍为特点。肩周炎患者在病重期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及行动不便,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备受疼痛的煎熬。所以如何有效地缓解疼痛及接除肩关节粘连,通常是治疗疾病首要的目的。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观察热熨配合理筋法、单纯热熨和单纯理筋三种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三组在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肌力四个方面的变化,以证明热熨配合理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性,并提供治疗本病的最佳疗法与疗效新的思路及临床依据。方法: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医研究中心和医诚医务所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实施地方,共收集90例病例,病例来源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纳入符合肩关节周围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并按照实际人数比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治疗组:热熨配合理筋组;对照组:热熨组和理筋组。三组统一每周进行3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一天,3次治疗为一疗程,共三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肌力五个方面进行评定,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治疗前对比: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三组的临床疗效均与志愿者的性别、年龄、种族差异无关,具有研究可比性的情况下,研究对比出热熨配合理筋组总体疗效高于两组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二、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比较:在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的自身治疗前和治疗疗程结束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疗程结束后在互相比较下,热熨理筋组与热熨组和理筋组组间肩功能评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此表说明,热熨理筋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临床疗效综合评定:热熨理筋组:热熨理筋组:治愈4例(13.33%),显效16例(66.66%),好转10例(33.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热熨组:治愈1例(3.33%),显效12例(40%),好转17例(56.66%),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理筋组:治愈3例(10%),显效13例(43.33%),好转14例(46.66%),无效0例,总好转率为100%。三种治疗方法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均有效。但显效率则说明对比出热熨理筋组对改善肩功能疗效优于单纯热熨组和理筋组。四、检验统计对比三组疗效分差:ANOVA检验统计后发现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三组之间的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三组之间的恢复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1)热熨配合理筋组与热熨组疗效分差对比:统计结果显示热熨理筋组与热熨组在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的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热熨配合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2)热熨配合理筋组与理筋组疗效分差对比:统计结果显示热熨理筋组与理筋组在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的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热熨配合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理筋组。(3)理筋组与热熨组疗效分差对比:统计结果显示理筋组与热熨组在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和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的恢复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分差对比的结果说明热熨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和理筋组,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结论:热熨配合理筋法、单纯热熨法及单纯理筋法对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均有效,但热熨配合理筋法的疗效较为显着,在于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更为明显。热熨配合理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热熨法及单纯理筋法。

周维军[8](2014)在《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发展分析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论理研究技术和成果,其中航天育种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空间生物医学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技术相对落后,研究领域发展不平衡,运行机制不完善,信息不流畅,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美国自开展生物医学实验研究以来,也曾在一段时间内暴露出许多不足,如制定的研究计划缺乏连贯性、资金供应不足等,以至于研究技术发展缓慢,迫使美国进行机构改革,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了航天商业化的发展模式。199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与12所学术机构通过公开竞争方式成立了空间生物医学研究所,主要研究宇航员长时间飞行任务将面临的与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对策。为响应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决定,重点减轻航天员在太空探索中面临的最高健康风险及提高探索任务的能力,2005年10月在约翰逊航天中心制定了“人体研究计划”。为加强国际合作,NASA将一些主要的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都放在国际空间站开展,并取得了显着成效。迄今为止,美国的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技术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特别是人体研究技术和国际空间站的运行管理经验,可为我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采用了文献计量、文献调研、综合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组织管理、运行模式、保障机制、重点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归纳总结美国相关组织机构建设、运行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在人体研究方面的取得成就和国际空间站的管理经验,为我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均衡发展和空间站的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总结梳理了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背景,空间生物医学的基本概念并总结了其特性,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发展历程,美国自开展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以来实施的5项重要的航天飞行计划。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机构(如约翰逊航天中心、美国空间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运行模式等;归纳了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管理特点即决策集权化、科研开发一体化、管理模式多样化、运行模式商业化等特点。第三部分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分析了《航空、航天与环境医学》2000-2014年收录的文献,以了解美国空间生物医学研究主要方向。分析了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主要研究机构实施的主要研究计划,重点分析了“人体研究计划”的研究特点,总结归纳了美国空间生物医学的研究领域、发展方向,以及主要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在分析了我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发展现状和我国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2020年我国空间站建成运行的实际需求,借鉴美国在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就以及国际空间站成功运行的经验,对我国的发展提出启示: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平衡发展;加强合作交流、提升研究水平;强调队伍建设、积累能力和经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障能力。

邹镇[9](2014)在《人体平衡康复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有许多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或伤病等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了人体平衡的控制能力。由于失去平衡能力将使其丧失独自生活的能力,因此对患者进行平衡能力评定及恢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的临床平衡训练方法普遍采用通过目测和量表评价以及静态平衡仪训练办法,这两种方法中,前者过于依赖医师水平和主观判断,而现有的国产训练用平衡仪大多只能检测患者静止站立时的重心轨迹。本研究主要针对当前国内康复平衡仪的不足之处做了如下工作:根据现有的静态平衡检测机构及现有的静态平衡评价方法,依据当代康复理论及人体受扰时的平衡策略,提出一种新型康复系统。该平衡系统在现有静态平衡重心检测训练仪器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包络面积法进行延伸,实现对患者进行动态扰动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动态平衡评价的功能。整体设计上,其站立平台通过两个带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及球形铰接支座实现平台全方向倾斜的动态变化,利用4个称重传感器测定重力,采用51单片机采集两种传感器数据并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实现对人体重心的实时监测,并将数据通过串口上传至PC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在PC机端采用MFC框架编写视频界面及各种控制运算算法。单片机依据PC端传来的数字信号,控制液压缸行程及速度并通过位移传感器得到液压缸位移反馈。本文所设计的康复系统不但可实时显示被测试人站立时的重心轨迹,而且能通过随时改变平面的角度及最大倾斜方向来观察患者的动态重心轨迹。因此医师可使用本系统得到客观量化的数据来进行评价,并完成对患者的平衡康复训练。

马彬[10](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同步极变磁场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步极变磁场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运动状态MRI影像下距腓前韧带三维特性及等长重建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踝关节在体不同运动度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设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第二部分 踝关节在体三维不同运动度距腓前韧带相关测量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设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1.6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第三部分 踝关节在体三维运动变化距骨隧道定位点对距腓前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等长性影响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设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距腓前韧带损伤解剖与诊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2)体外冲击波对偏瘫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及步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1.2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常用处理方法
        1.2.1 药物治疗
        1.2.2 运动治疗和手法治疗
        1.2.3 磁刺激
        1.2.4 针灸
        1.2.5 矫形器治疗
        1.2.6 中药熏洗
        1.2.7 手术
        1.2.8 体外冲击波
    1.3 脑卒中后痉挛的常用评定方法
        1.3.1 痉挛主观评定
        1.3.2 痉挛客观评定
    1.4 三维步态分析技术
        1.4.1 三维步态技术概述
        1.4.2 Gait Watch三维步态系统技术参数分析
        1.4.3 正常步态及偏瘫步态的特征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评定方法
        2.3.1 MAS评分
        2.3.2 FMA评分
        2.3.3 PROM测量
        2.3.4 Myoton肌肉状态评估
        2.3.5 步态分析参数
    2.4 统计学分析
    2.5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MAS评分
    3.2 FMA评分
    3.3 PROM测量
    3.4 Myoton肌肉状态评估
    3.5 步态分析参数
        3.5.1 空间参数比较
        3.5.2 时间参数比较
        3.5.3 对称性参数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3)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慢性颈痛已成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西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1.2 针刺敏化穴缓解慢性颈痛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1.3 运用fMRI技术探究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脑功能活动特征技术成熟,优势明显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慢性颈痛患者的选择
2.研究设备和材料
    2.1 研究设备
    2.2 研究材料
3.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
    3.2 随机与对照方法
    3.3 盲法
    3.4 治疗方案
    3.5 静息态fMRI扫描
    3.6 疗效观察指标
    3.7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注册
    3.8 统计分析
    3.9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
    4.1 基线资料分析
    4.2 敏化穴组选穴情况
    4.3 临床疗效分析
    4.4 针刺治疗对两组慢性颈痛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影响
    4.5 研究结果小结
5 不良事件报告
讨论
    1 中医学对慢性颈痛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1 中医对慢性颈痛的认识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颈痛的研究现状
        1.3 针灸治疗慢性颈痛具有独特的优势
    2 现代医学对慢性颈痛的认识
    3 敏化穴是取得针刺镇痛临床疗效的积极因素之一,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3.1 敏化穴的理论依据
        3.2 敏化穴是取得针刺镇痛临床疗效的积极因素之一
        3.3 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4 静息态fMRI是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中枢机制的可靠手段
        4.1 静息态fMRI是目前研究脑功能活动较为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技术
        4.2 rs-fMRI技术在针刺镇痛中枢机制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5 本研究方案的设计特点
        5.1 慢性颈痛穴位敏化的探测区域和工具的选择
        5.2 选穴依据
        5.3 选择假穴对照的原因
        5.4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5.5 本研究的质量控制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
        6.2 针刺不同取穴调节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ALFF影响分析
    7 调节疼痛感知和情绪相关脑区可能是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作用特点
        7.1 顶叶集成多种感官信息传递,参与痛感认知和记忆
        7.2 海马旁回是参与调节情绪和认知的重要脑区
        7.3 额叶是参与调节躯体运动、注意力、情绪等活动的高级功能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fMRI技术在基于临床针刺镇痛机制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评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相关量表
        1.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
        2.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表
        3.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12)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灵枢·官针》刺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九针研究
        1.1 九针针具研究
        1.2 九针临床应用研究
    2 《灵枢·官针》刺法分类研究
    3 《灵枢·官针》刺法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3.1 九刺
        3.2 十二刺
        3.3 五刺
        3.4 三刺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灵枢·官针》刺法研究
    1 《灵枢·官针》概述
        1.1 《官针》篇名解析
        1.2 《官针》篇主要内容
        1.3 凡刺之要
        1.4 小结
    2 九针针具与适应症
        2.1 材质与针具
        2.2 九针的形制与功效
        2.3 小结
    3 《灵枢·官针》刺法
        3.1 九刺
        3.2 十二刺
        3.3 五刺
        3.4 三刺
        3.5 小结
    4 《灵枢·官针》对后世的影响
        4.1 对后世针具的影响
        4.2 对后世针刺手法的影响
        4.3 小结
结语
    1 讨论
    2 结论
    3 研究的创新性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 展望与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智能鞋垫的足底类型识别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1.3.1 基于姿态特征的步态识别研究
        1.3.2 基于足底压力的步态识别研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2章 足底压力特征分析
    2.1 足底压力分布分析
    2.2 足底压力支撑分析
    2.3 足底压力特征的应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足底类型识别的硬件和算法分析
    3.1 数据采集设备及流程分析
        3.1.1 数据采集设备分析
        3.1.2 数据采集流程分析
    3.2 步态数据采集的硬件电路研究
        3.2.1 步态数据采集的硬件框架研究
        3.2.2 传感器特性分析
        3.2.3 信号处理模块研究
    3.3 卷积神经网络分析
        3.3.1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析
        3.3.2 卷积神经网络特点及训练过程分析
        3.3.3 足底区域划分的卷积神经网络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于步态分析的智能鞋垫设计
    4.1 智能鞋垫的硬件要求分析
    4.2 智能鞋垫系统设计
        4.2.1 硬件方案设计
        4.2.2 接口电路设计
        4.2.3 固件实施设计
    4.3 传感器校准和数据采集与分类研究
        4.3.1 传感器校准研究
        4.3.2 实验数据收集和分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鞋垫对高足弓的识别研究
    5.1 高足弓的识别研究
    5.2 步态数据采集设计
    5.3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足踝支撑力学表征及其在CAI跟踪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足底力在足踝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研究
        1.2.2 足踝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1.2.3 CAI临床诊断方法与研究现状
        1.2.4 CAI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各章节逻辑脉络
    1.4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的COP轨迹参数及测量研究
    2.1 基于压力分布的COP测量及结果分析
    2.2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COP参数研究
        2.2.1 COP指标
        2.2.2 COP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分立式穿戴式压力鞋垫敏感单元的布局与优化
        2.3.1 基于足底生理分区的压力敏感单元布局设计
        2.3.2 进一步提高COP测量精度的压力鞋垫敏感单元布局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足底压力分布表现的有限元研究
    3.1 足踝解剖结构与功能
    3.2 支撑相细分步相的足踝有限元模型建立
        3.2.1 中立位肌骨模型
        3.2.2 细分时相的肌骨模型建立
        3.2.3 ANSYS中模型参数设定
    3.3 足踝外侧韧带损伤在足底压力中心偏移的表征
        3.3.1 外侧韧带完好情况下的足底压力分布有限元结果
        3.3.2 外侧韧带松驰在足底压力中心偏移的表征
        3.3.3 外侧韧带断裂在足底压力中心偏移的表征
        3.3.4 腓侧肌肉力量增强对压力中心坐标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3.3.5 足踝外侧韧带损伤引起的步态周期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CAI患者诊断与分类研究
    4.1 CAI患者COP指标统计学分析
        4.1.1 被试者样本组成
        4.1.2 CAI患者与正常人的COP指标对比
        4.1.3 MAI和FAI的COP指标对比
    4.2 阈值法CAI诊断方法研究
        4.2.1 最优阈值的确定方法
        4.2.2 基于阈值的CAI判别
        4.2.3 基于阈值法CAI分类
    4.3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CAI判别与分类研究
        4.3.1 机器学习方法简介
        4.3.2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CAI诊断方法研究
        4.3.3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FAI和MAI分类方法研究
    4.4 基于决策树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足底力的CAI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评估
    5.1 基于足底压力中心指标的踢腿训练效果评估
        5.1.1 踢腿训练中的COP指标计算结果
        5.1.2 踢腿训练的COP指标分析
    5.2 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的上下台阶效果评估
        5.2.1 上下台阶中的足底压力分布结果
        5.2.2 上下台阶的足底压力分布结果分析
    5.3 基于足底力信息的平衡垫效果评估
        5.3.1 平衡垫训练中的COP指标计算结果
        5.3.2 平衡垫的COP指标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致谢

(7)热熨配合理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和易患因素
        1.2 肩周炎的临床特点
        1.3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1.4 肩周炎临床分期
        1.5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进展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基于循证医学熨法临床疾病谱研究
        1.1 资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数据挖掘熨法干预肩周炎药物使用规律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节 熨法干预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三章 临床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标准
        3.1.6 脱落标准
        3.1.7 分组法
        3.1.8 临床资料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治疗前病例一般情况比较
        3.2.2 治疗3次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情况
        3.2.3 治疗6次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情况
        3.2.4 治疗9次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情况
        3.2.5 肩关节疼痛评分指标比较
        3.2.6 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指标情况
        3.2.7 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指标情况
        3.2.8 治疗后肩部外展肌力评分指标情况
        3.2.9 ANOVA检验统计对比三组疗效分差
第四章 讨论
    4.1 论文研究目的
    4.2 循证医学熨法临床疾病谱研究
    4.3 数据挖掘熨法干预肩周炎药物使用规律研究
    4.4 熨法干预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4.5 热熨法治疗肩周炎机理分析
    4.6 理筋法治疗肩周炎机理分析
    4.7 研究结果探讨
        4.7.1 研究对比资料
        4.7.2 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比较
        4.7.3 临床疗效综合评定
        4.7.4 肩关节疼痛评分指标比较
        4.7.5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4.7.6 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
        4.7.7 肩部外展肌力评分
        4.7.8 检验统计对比三组疗效分差
    4.8 不良反应
    4.9 创新
    4.10 不足
    4.11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发展分析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问题提出
        (一) 美国在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二) 空间生物医学是我国的发展重点与难点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 技术路线
    六、 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七、 创新点
第一部分 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基本问题
    一、 空间生物医学基本概念
    二、 空间生物医学与基础生物医学的关系
        (一) 区别
        (二) 联系
    三、 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影响因素
        (三) 研究特点
    四、 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历程与计划
        (一) 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发展历程
        (二) 美国主要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飞行计划
第二部分 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组织管理体系
    一、 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管理体系现状与特点
        (一) 在联邦政府设立空间生物医学的最高领导机构
        (二) 建立不同层次的职能管理机构
        (三) 实行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四) 制定基本的指导策略
    二、 科研机构和组织及其目标任务
        (一) 人体研究机构
        (二) 空间基础生物研究机构
        (三) 非政府实体机构
        (五) 国际空间站
    三、 实验研究运行模式与管理
        (一) 研究内容选择注重科学性
        (二) 成立专门机构保护受试对象的权利
        (三) 整合实验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四) 对整个实验流程定期评估
        (五) 制定政策规范实验数据收集与出版
    四、 保障措施
        (一) 制度保障
        (二) 经费保障
        (三) 人才保障
    五、 小结
第三部分 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领域与方向分析
    一、 空间生物医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一) 数据与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二、 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特点分析
        (一) 研究重点随优先发展计划变化
        (二) 在系统评估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
        (三) 通过空间生物医学路线图规划优先研究顺序
    三、 开展人体和空间基础生物研究计划
        (一) 人体研究计划
        (二) 空间基础生物学研究计划
    四、 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方向与重点
    五、 空间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方向
    六、 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领域分析
        (一) 失重生理效应机理与对抗防护方法研究
        (二) 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与对抗防护措施研究
        (三) 航天员健康维护技术及在轨作业能力研究
        (四) 先进的在轨生物医学技术实验研究
    七、 空间探索任务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风险
        (一) 空间探索医学因素风险
        (二) 空间探索医学因素知识差距
    八、 成果推广与应用
        (一) 提高医疗保健能力
        (二) 生物遥测技术的应用与医学监护
        (三) 促进医用诊断仪和治疗仪的发展
        (四) 推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发展
    九、 小结
第四部分 提升我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能力的启示
    一、 我国空间生物医学的起步与历程
        (一) 成立宇宙生物学研究室
        (二) 组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二、 我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特点
        (一) 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二) 文件纲领促进发展
        (三) 纲要确立重点研究方向
        (四) 利用实验平台开展研究
        (五) “航天育种”技术世界领先
        (六) 建立我国特色的医学防护措施
    三、 我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技术缺乏创新
        (二)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三) 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四) 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四、 启示与建议
        (一)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二) 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平衡发展
        (三) 加强合作交流,提高研究水平
        (四) 强调队伍建设、积累能力经验
        (五)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人体平衡康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人体康复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人体康复系统在国外发展情况
        1.2.2 人体康复系统在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2 偏瘫病理与传统中西康复
    2.1 脑卒中病理机制
    2.2 偏瘫康复治疗与康复
    2.3 传统脑卒中中西康复方法
        2.3.1 中医脑卒中康复手段
        2.3.2 西医脑卒中康复手段
    2.4 小结
3 人体平衡方案设计
    3.1 人体平衡功能理论
    3.2 当前人体平衡康复方法概述
        3.2.1 静态平衡康复
        3.2.2 动态平衡康复
        3.2.3 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动态平衡训练
    3.3 人体平衡评价
        3.3.1 重力轨迹变化描述平衡能力与评定指标
        3.3.2 静态平衡评价
        3.3.3 受扰平衡评价:扰动包络面积法
    3.4 平衡康复方案
        3.4.1 康复前中期的固定——驱动静态平衡训练法
        3.4.2 康复后期的动态平衡康复法
        3.4.3 对特殊职业从业人员的动态平衡训练
    3.5 小结
4 人体平衡康复系统机构设计
    4.1 人体平衡康复系统研制的设计要求
    4.2 人体平衡康复系统结构设计
        4.2.1 测力平台及测力传感器设计
        4.2.2 液压缸设计
        4.2.3 扶手设计
        4.2.4 封箱设计
        4.2.5 其他设计及总体组装
    4.3 小结
5 人体平衡康复系统核心算法及软件设计
    5.1 重心核心算法
        5.1.1 静态平面重心算法
        5.1.2 倾斜平面重心算法
        5.1.3 双液压缸控制平面成任意方向任意角度算法
    5.2 单片机编程
        5.2.1 单片机数据采集
        5.2.2 单片机液压控制
    5.3 C语言界面及数据库编程
        5.3.1 编程目标
        5.3.2 编程过程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核心代码
致谢

(10)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四、同步极变磁场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运动状态MRI影像下距腓前韧带三维特性及等长重建解剖研究[D]. 麻华德.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2]体外冲击波对偏瘫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及步态影响的研究[D]. 鲍赛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D]. 谢玉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灵枢·官针》刺法探讨[D]. 宋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基于智能鞋垫的足底类型识别设计[D]. 朱正模.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足踝支撑力学表征及其在CAI跟踪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王典.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7]热熨配合理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D]. 叶耀斌(Yap Yau P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美国空间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发展分析与启示[D]. 周维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2)
  • [9]人体平衡康复系统研究[D]. 邹镇.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标签:;  ;  

同步换极磁场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