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成藏主控因素

柴达木盆地成藏主控因素

一、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曾旭,田继先,佘源琦,程宏岗,谢武仁[1](2021)在《中国陆上大气田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文中认为中国陆上天然气气藏类型多样,依据综合地质条件及勘探规模潜力,可划分为古老碳酸盐岩气藏、前陆冲断带气藏、致密砂岩气藏、基岩—火山岩气藏4种类型。为了指导中国陆上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和目标,结合天然气最新地质理论研究及勘探进展、基础成藏条件等方面,从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地质要素出发,系统总结了中国陆上不同类型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受优质烃源岩、规模储层及大型圈闭控制,前陆冲断带气藏受优质烃源岩、储盖组合及构造圈闭等因素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受构造背景、源储组合方式及储层分布等因素控制,而基岩—火山岩气藏受生烃凹陷、储层类型及输导体系等因素控制。同时,对陆上大气田的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1)优质烃源岩决定了天然气宏观分布,烃源岩中心周缘普遍分布大气藏;(2)优质储层类型多、分布广,天然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3)稳定构造期形成多期盖层是天然气多期成藏的关键因素;(4)现今构造格局控制了天然气分布的方向性。在富集主控因素及规律认识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天然气勘探领域下一步重点勘探区带进行梳理,指出了陆上天然气勘探主攻领域,天然气勘探仍需立足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三大盆地。

刘池洋,付锁堂,张道伟,陈琰,黄雷,石亚军[2](2020)在《柴达木盆地巨型油气富集区的确定及勘探成效——改造型盆地原盆控源、改造控藏之范例》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位处全球新生代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青藏高原北部,盆地的演化和改造明显受高原形成动力学环境的控制,属于"强改造型"盆地。根据盆地属性及其所处动力环境的个性,揭示了盆地油气赋存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的特点。柴达木盆地前期30年油气勘探无重要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盆地属性缺乏深刻认识。改造型盆地油气资源的贫富及分布,直接受原盆富烃坳(凹)陷以及其中的烃源岩在改造后的留存状况所控制,即"原盆控源"。对古近纪原盆恢复等综合研究揭示,现今的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处于古近纪盆地腹部的富烃坳陷区,其中的烃源岩主体保存尚好;确定该区环英雄岭逾3×104km2的地区为巨型油气富集区和重点石油勘探区。强改造作用使得柴达木盆地西部从古近纪较简单的富烃坳陷结构演变为现今由隆起、凹陷、断阶和斜坡等构造单元构成的复杂格局。此改造过程和结果直接控制着油气藏(油气田)的特征、分布、成藏模式和资源规模,简言之,改造控藏。盆地发生强烈改造的时间晚、地下深部的围压强等鲜明的个性改造特征,对油气的成生、运移、聚集和耗散而言,利大于弊。目前,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油气勘探的成效显着,相继发现了5个不同类型的亿吨级大油田。改造型盆地油气富集区的确定构建了区内已发现和待发现油气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预测依据,开拓了持续发现多个油气田的广阔勘探领域。

田光荣,王建功,孙秀建,李红哲,杨魏,白亚东,裴明利,周飞,司丹[3](2021)在《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指出为明确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东段油气差异成藏及富集规律,利用地质及地球化学测试资料,围绕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开展油气藏特征研究,分析成藏期次、明确关键成藏因素并建立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阿尔金山前带成藏差异性明显,牛东地区天然气成熟度较低、干气与湿气并存,以渐新世中晚期、中新世早中期共2期成藏为主,纵向上多层系富集;东坪地区以干气为主,成熟度变化大,气藏持续充注,表现为渐新世早期至全新世多期成藏特征,以基岩富集油气为主;尖北地区以干气为主,成熟度较高,中新世早中期成藏,仅基岩富集油气。②沟通侏罗系生烃灶的断裂系统控制了油气垂向运移,关键成藏期不整合面的构造形态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路乐河组膏泥岩盖层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富集层系。③阿尔金山前带发育3种成藏模式:断层垂向输导的源上立体成藏模式、远源输导的阶梯状复式成藏模式和远源输导的盐下成藏模式。该研究成果对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易立[4](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周肖肖[5](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王琦[6](2020)在《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北缘西段自西向东发育鄂博梁构造带、冷湖构造带、潜伏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勘探地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勘探风险,主要问题是三排构造带的地质条件(活动强度、形成早晚、沉积特点)存在差异,缺少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柴北缘西段三排构造带的差异,可以确定柴北缘西段不同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为工区圈闭评价和目标优选提供可靠依据。本论文主要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和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等理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化资料以及钻井资料,结合柴北缘西段石油地质条件(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烃源岩特征),通过对三排构造带典型油气藏解剖分析来确定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冷湖构造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生烃凹陷、储层质量和断裂分布;鄂博梁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圈闭有效性、储层物性以及保存条件;潜伏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圈闭有效性和储层物性。

黄成刚,张小军,胡贵,刘应如,张希文,张国辉,李红哲,吴梁宇[7](2020)在《高原咸化湖盆基底储层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以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高原咸化湖盆基底的天然气勘探持续获得了重大发现。为了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大气田的储层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开展了钻井岩心观察、偏光显微镜鉴定、物性分析、毛细管压力测试、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地震剖面解释和成藏模式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基岩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花岗岩类主要为I型,含少量S型,平均孔隙度为3.49%,平均渗透率为1.389 mD,其孔隙结构较差,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间包括基质微孔、溶蚀孔和微裂缝等;②基岩中的溶蚀孔主要为热液成因,判断依据包括溶蚀孔发育位置、裂缝中发育的大量热液矿物、岩石的Nb/Ta值接近或低于幔源岩石和Nd/Th值介于壳源岩石和幔源岩石之间、地震剖面上发育深大断裂等;③膏岩盖层的局部富集特征与大气藏的分布具有较高的吻合度;④良好的生-储-盖条件为研究区持续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⑤逆冲推覆作用产生的逆断层不仅为油气运移通道,而且将下伏的储集岩叠置于上覆的烃源岩之上,优化了源储配置,更利于油气成藏。咸化湖盆沉积的膏岩盖层的有效性、热液溶蚀作用形成的储集空间规模和逆冲推覆作用优化的源储组合为研究区基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这一研究实例对类似地质条件的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昭[8](2019)在《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是我国西部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截至目前为止,该区的油气三级储量已过亿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结合前人对英西地区沉积、构造背景的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运用X衍射全岩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自然面及氩离子抛光面观察、显微镜薄片观察、物性测试分析及岩心观察等多种储层样品测试观察手段,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统计梳理,从而完成对研究区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结合该区烃源岩特征、储层发育史、盐岩盖层及油气运移特征等要素,对研究区油气富集模式进行总结。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英西主要产油层系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常分为盐间及盐下油层组,盐下油层组相对盐间油层组具有更好的物性特征。研究区储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目的层系优质储层主要为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白云石基质晶间孔及微裂缝为主,还有部分溶蚀孔。通过荧光镜下及扫描电镜背散色观察,白云石基质晶间孔及部分微裂缝显示出良好的含油性。(2)研究区白云岩为咸化湖环境下准同生交代作用形成,结合物性资料、全岩成分扫描数据及白云化作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推算论证可知英西E32储层中白云石基质晶间孔成因为碳酸盐岩矿物白云化过程中形成的收缩晶间孔。数据分析表明白云石晶间孔远大于油气分子大小,烃类及其他气体分子可在其中有效流动,晶间孔可作为有效储集空间。(3)英西E32地层中的裂缝较为发育,对油气藏形成起着重要的储集、通道作用,盐间部分充填裂缝及断层还起到封盖作用。裂缝形成主要受喜山中后期所控制的构造运动有关,预测软件结果表明,裂缝分布由区域内的断层带控制。裂缝带密集区储层常具有较好的“孔缝洞”组合特征,处于其中的油气井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4)英西地层溶蚀孔洞有两方面的成因,一方面是成岩过程中有机酸对基质晶间孔及部分陆源碎屑的溶蚀,另一方面为TSR过程中产生H2S对硫酸盐及黄铁矿的溶蚀。根据观察统计及成因分析,溶蚀作用对英西储层物性提升有限。(5)英西E32地层上部沉积较厚盐层,盐间及盐下发育以碳酸盐岩和泥岩为主的优质烃源岩,在N1~Q地质时期中,油气充注运移与圈闭形成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形成了英西较大规模碳酸盐岩油气藏。盐间油层组主要为生储盖组合控制的构造油气藏,盐下油层组主要为近源岩性油气藏。

余金柱[9](2019)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文中认为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濮城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濮城油田原油特征显着:(1)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42)、检测出具有一定含量的β-胡萝卜烷、具有高碳数n C37、n C38正构烷烃优势、富集伽马蜡烷、升藿烷具有“翘尾”特征、多数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等;(2)濮城油田原油总体属于低熟油,少数为正常成熟度原油,C29甾烷???20S/(S+R)、C29甾烷???(14)(???+???)分布范围分别为0.29~0.37、0.28~0.31。(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呈两段式分布,与咸水湖相原油的相似,反映两种生源特征。根据成熟度参数,将原油划分为两类,Ⅰ类:沙一段~沙三中亚段原油;Ⅱ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原油,Ⅰ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烷异构化程度,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表明,濮城油田原油与濮城洼陷、濮卫洼陷中埋深大于3000m的烃源岩有较好的可比性,濮城沙三上亚段原油与沙三中亚段原油可对比性强,为同源,主要来自于濮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也有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生烃贡献。濮城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以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2)储层单层厚度薄,特薄层和薄层占绝大多数,储层泥质、碳酸盐含量高,濮城中深层区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低渗储层;(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5)濮城西翼局部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作用,提出濮城中深层油气为“早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刘一珉[10](2019)在《柴北缘九龙山侏罗系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大面积发育侏罗系油气致密储层,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由于该地区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认识不清,致密油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次研究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九龙山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为重点研究层段。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进行了岩心观察、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测试,主要分析了大煤沟组的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进一步研究了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致密油藏中致密储层的物性上限与下限、致密化时间、油气充注机理和致密油成藏模式,并且利用二维地震资料预测了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致密油甜点区的分布范围,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方向。九龙山地区中侏罗世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侏罗统自下向上依次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反映了一套湖进沉积序列。其中大煤沟组七段达到了最大湖泛面。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大煤沟组六段和七段,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Ⅲ型次之,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生烃阶段。油气充注中侏罗统致密储层的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上限和下限分别为10%,1 mD和3.65%,0.05 mD。在始新世晚期,中侏罗统储层已经致密化,早于储层油气充注时间。油气在致密储层中运移动力为剩余压力,由烃源岩向下运移聚集,形成了源下依伏型油气聚集成藏模式。柴北缘九龙山地区致密油发育受沉积相、烃源岩分布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储集层关系及油气成藏动力条件控制。致密油未规模成藏的原因主要由于烃源岩热成熟度整体处于低熟—成熟早期阶段,烃源岩排烃形成的剩余压力小,使得油气运移动力相对较弱,造成致密油分布较为局限。综合优势烃源岩厚度分布图、优势致密储层分布图以及大煤沟组七段烃源岩残余排烃压力,优选了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致密油有利区。预测结果分析显示,致密油甜点区面积约34 km2,主要分布在柴页1—龙6—龙2—尕中20井斜坡部位。

二、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陆上大气田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中国陆上大气田分布特征
    1.1大气田主要类型
    1.2大气田分布特征
    1.3大气田“十三五”勘探进展
2大气田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2.1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安岳大气田为例
    2.2前陆冲断带大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为例
    2.3致密砂岩大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大气田为例
    2.4基岩—火山岩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为例
3天然气富集规律
    3.1优质烃源岩决定天然气宏观分布,确保了天然气充注的充分性
    3.2优质储层类型多、分布广,确保了天然气的规模性
    3.3多期盖层动态封闭确保了天然气富集的持续性
    3.4现今构造格局控制了天然气分布的方向性
4有利勘探区带
    4.1海相碳酸盐岩领域重点围绕烃源灶面向深层,同时积极探索构造稳定区
        4.1.1德阳—安岳古裂陷北侧台缘带
        4.1.2德阳—安岳古裂陷槽内
        4.1.3塔北隆起及周缘
    4.2优质成藏组合、圈闭形态好、地震资料品质较好地区是前陆冲断带领域下一步主攻方向
        4.2.1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
        4.2.2准南山前冲断带
    4.3油气源充足、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区带是致密砂岩领域下一步主攻方向
        4.3.1鄂尔多斯盆地煤系气
        4.3.2松辽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气
    4.4富油气凹陷周缘是基岩—火山岩领域重点勘探方向
        4.4.1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
        4.4.2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
5结论

(2)柴达木盆地巨型油气富集区的确定及勘探成效——改造型盆地原盆控源、改造控藏之范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历程与盆地属性
    1.1 油气勘探历程
    1.2 现今盆地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面临的问题
    1.3 强改造型盆地属性
2 “原盆控源”和原盆恢复
    2.1 “原盆控源”
    2.2 古近纪原盆面貌的恢复及改造
        2.2.1 资料基础与方法
        2.2.2 古近纪的柴达木盆地
        2.2.3 古近纪盆地的后期改造与肢解
        (1) 中新世—上新世
        (2) 上新世晚期—第四纪
3 巨型石油富集区的确定及成藏模式和勘探
    3.1 巨型石油富集区的确定
    3.2 改造控藏和成藏模式及勘探成效
    3.3 盆地后期改造的个性及油气成藏效应
4 油气富集区的确定、意义和启迪
    4.1 改造型盆地油气富集区判识和厘定的程式
    4.2 重要意义
    4.3 启迪和借鉴
5 结 论

(3)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气藏差异性
    2.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2.1.1 天然气组分
        2.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
        2.1.3 天然气的成熟度
    2.2 成藏期次
    2.3 富集层系和气藏类型
3 差异成藏主控因素
    3.1 气源决定天然气特征
    3.2 断裂和不整合控制油气输导
        3.2.1 油源断层控制垂向输导
        3.2.2 不整合控制横向输导
    3.3 区域盖层控制富集层位
4 差异成藏模式
    4.1 断层垂向输导源上立体成藏模式
    4.2 远源输导阶梯状复式成藏模式
    4.3 远源输导盐下成藏模式
5 结论

(4)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1.2.2 油气源对比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取样及实验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分布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层特征
        2.1.3 构造演化特征
        2.1.4 断裂特征
    2.2 油气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组合特征
        2.2.3 油气藏分布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3.1 烃类相态分类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原油物性特征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4.2.1 模拟实验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3.1 烃类气体来源
        4.3.2 非烃气体来源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5.2 气侵作用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5.2.4 气侵来源
    5.3 生物降解作用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5.5 油气充注期次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6.1.1 塔中地区断裂
        6.1.2 古城地区断裂
        6.1.3 盖层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6.3.1 塔中地区储层
        6.3.2 古城地区储层
    6.4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成藏模式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2.3.1 地层发育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烃源岩特征
        2.4.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2.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4.3 热演化特征
    2.5 油气分布层位及油气藏类型
        2.5.1 油气分布层位
        2.5.2 油气藏类型
第3章 冷湖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3.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来源
        3.1.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3.1.2 油气来源
    3.2 储层特征
        3.2.1 岩性特征
        3.2.2 物性特征
    3.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3.3.1 圈闭类型
        3.3.2 圈闭演化
    3.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3.4.1 侧向运移条件
        3.4.2 垂向运移条件
    3.5 保存条件
        3.5.1 盖层条件
        3.5.2 构造运动
    3.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3.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3.6.2 油气成藏模式
第4章 鄂博梁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4.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来源
        4.1.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4.1.2 油气来源
    4.2 储层特征
        4.2.1 岩性特征
        4.2.2 物性特征
    4.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4.3.1 圈闭类型
        4.3.2 圈闭演化
    4.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4.4.1 侧向运移条件
        4.4.2 垂向运移条件
        4.4.3 运移特征
    4.5 保存条件
        4.5.1 盖层条件
        4.5.2 构造运动
    4.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4.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4.6.2 油气成藏模式
第5章 潜伏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5.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5.2 储层特征
        5.2.1 岩性特征
        5.2.2 物性特征
    5.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5.3.1 圈闭类型
        5.3.2 圈闭演化
    5.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5.4.1 侧向运移条件
        5.4.2 垂向运移条件
    5.5 保存条件
        5.5.1 盖层条件
        5.5.2 构造运动
    5.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5.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5.6.2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原咸化湖盆基底储层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以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花岗岩类成因分类
3 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
    3.1 物性特征
    3.2 孔隙结构
4 储集空间类型
    4.1 基质微孔
    4.2 溶蚀孔
    4.3 裂 缝
5 溶蚀孔成因分析
6 成藏主控因素
    6.1 油气源与成藏模式
    6.2 盖层特征
    6.3 高产、稳产主控因素
7 勘探启示
8 结 论

(8)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区域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
第3章 储层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矿物特征描述
        3.1.2 研究区矿物成分定量化分析及对比
    3.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3.2.1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3.2.2 储层物性特征描述
    3.3 晶间孔发育特征
        3.3.1 晶间孔含油性分析
        3.3.2 晶间孔类型
    3.4 裂缝发育特征
        3.4.1 裂缝类型
        3.4.2 裂缝含油性分析
第4章 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4.1 晶间孔储集作用
        4.1.1 晶间孔形成机理
        4.1.2 晶间孔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 裂缝的通道性、储集性及部分盐间裂缝的封盖作用
        4.2.1 研究区裂缝成因
        4.2.2 研究区裂缝与油气关系
    4.3 有机酸及TSR对储层溶蚀作用
        4.3.1 有机酸对储层溶蚀作用
        4.3.2 TSR对储层溶蚀作用
    4.4 储层预测
        4.4.1 储层评价
        4.4.2 “甜点”储层预测
第5章 油气成藏
    5.1 烃源岩特征
        5.1.1 烃源岩形成时间及成因
        5.1.2 烃源岩特征
    5.2 储层发育史
        5.2.1 储层各主控因素关系
        5.2.2 储层形成时间及成因
    5.3 盐类矿物与油气关系
        5.3.1 盐类矿物类型及成因
        5.3.2 盐类矿物与油气关系
    5.4 油气运移特征
        5.4.1 油气运移通道及动力
        5.4.2 储层油气充注史
    5.5 油气成藏模式
        5.5.1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5.5.2 油气富集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A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孔隙度测试数据(27℃测定)
附表B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渗透率测试数据(27℃测定)
附表C 英西地区S49-1及S41-2井X衍射全岩成分分析数据
致谢

(9)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盐湖相盆地原油及烃源岩研究进展
        1.3.2 存在问题
    1.4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样品前处理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4.1 油气分布特征
    4.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4.2.1 原油物性特征
        4.2.2 原油族组分特征
    4.3 原油饱和烃特征
        4.3.1 原油链烷烃特征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4 原油芳烃特征
    4.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6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与发育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5.3.1 族组成特征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5.3.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5.3.4 芳香烃特征
第6章 油气成因机制
    6.1 油源分析
        6.1.1 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定性对比
        6.1.2 甾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3 萜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对比
    6.2 烃源岩生烃模式与生烃机制分析
    6.3 油气运移与成藏特征
        6.3.1 油气运移
        6.3.2 油气成藏特征
    6.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6.4.1 油气藏温压特征
        6.4.2 油气藏储层特征
        6.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4.4 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柴北缘九龙山侏罗系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现状
        1.2.2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4.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4.2 分析样品的采集和送样
        1.4.3 钻井岩心观察
        1.4.4 二维地震资料反演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九龙山地区构造发育特征
    2.2 九龙山地区地层发育情况
3 柴北缘基底特征与构造演化
    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3.2 测试结果
    3.3 讨论
        3.3.1 柴北缘基底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
        3.3.2 对柴北缘基底演化的启示
4 侏罗纪地层对比及沉积相分析
    4.1 地层对比
        4.1.1 地层对比依据
        4.1.2 中侏罗统地层对比结果
    4.2 沉积相分析
        4.2.1 单井
        4.2.2 连井
        4.2.3 平面
5 中侏罗统烃源岩及储层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
    5.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演化
    5.3 储层特征
        5.3.1 孔隙结构特征
        5.3.2 储层物性特征
6 致密油成藏的主控因素及预测分布
    6.1 致密油藏的源储共生关系
        6.1.1 油气成藏物性上限与下限
        6.1.2 致密储层形成时间
        6.1.3 致密储层油气充注机理
        6.1.4 致密油成藏模式及特征
    6.2 有利区域分布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陆上大气田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J]. 李剑,曾旭,田继先,佘源琦,程宏岗,谢武仁.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 [2]柴达木盆地巨型油气富集区的确定及勘探成效——改造型盆地原盆控源、改造控藏之范例[J]. 刘池洋,付锁堂,张道伟,陈琰,黄雷,石亚军. 石油学报, 2020(12)
  • [3]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J]. 田光荣,王建功,孙秀建,李红哲,杨魏,白亚东,裴明利,周飞,司丹. 岩性油气藏, 2021(01)
  • [4]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D]. 王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高原咸化湖盆基底储层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以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为例[J]. 黄成刚,张小军,胡贵,刘应如,张希文,张国辉,李红哲,吴梁宇. 石油学报, 2020(02)
  • [8]柴达木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D]. 张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9]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D]. 余金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柴北缘九龙山侏罗系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预测[D]. 刘一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柴达木盆地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