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对虾养殖的两大病毒性传染病及其防治策略初探

影响对虾养殖的两大病毒性传染病及其防治策略初探

一、影响对虾养殖的2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及防治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刚[1](2020)在《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江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江大型湖泊的淡水豚类物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长江江豚的栖息地环境持续恶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由20世纪90年代的2700头,下降至2017年的1014头。目前,长江江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迁地保护是进行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江豚保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疾病感染和饲养管理技术欠缺严重制约了迁地保护区江豚的健康生长和种群繁育。近年来,长江江豚疾病频发,而关于长江江豚病原学(细菌和病毒)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迁地保护区饲养管理不当又时常引起江豚死亡率高和繁殖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长江江豚感染性疾病和迁地保护区江豚的饲养管理开展系统性研究,初步了解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原,掌握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建立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规范。本研究开展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调查;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的病毒群落研究;长江江豚6种危害较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理化鉴定、PCR鉴定等,对462份长江江豚呼吸孔、粪便、血液、内脏组织、皮肤病灶、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使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对患病长江江豚和健康长江江豚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从462份长江江豚样本中,获得655个细菌纯培养,分离鉴定成功31种细菌,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微球菌(Micrococc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变形杆菌(Prot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嗜麦芽窄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链球菌(Streptococc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诺卡氏菌(Nocardia)、弧菌(Vibrio)、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魔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肠球菌(Enterococcus)、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黄杆菌(Flavobacteri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志贺样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其中产气荚膜梭菌、弧菌、爱德华菌等11种细菌在长江江豚属首次发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在所有样品中检出率相对较高;肠道内容物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菌属340种,其中15种为潜在致病菌属,分别为埃希氏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弧菌属、巴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魔氏摩根菌、肠球菌、幽门螺旋杆菌、弯曲杆菌。2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病理学方法对分离自长江江豚的6种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魔氏摩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均可良好生长,与其他动物源细菌无明显差异;生化研究和16s r RNA序列测定结果与各菌最初鉴定结果表型一致;细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6种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弱,气单胞菌属不同菌之间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证实,6种菌对小白鼠均有致病性,以维氏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最弱,感染小白鼠剖解病理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以肺脏瘀血、出血和肝脏瘀血、变性和坏死为主。3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对收集自2017-2019年野外患病死亡的长江江豚组织病料(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皮肤等)进行了病毒群落研究和分析。结果共获得10600个重叠序列(contigs),检测到病毒65个,其中,基于参考序列鉴定出病毒25种,Denovo序列鉴定病毒42种。科水平上,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优势病毒为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阿克曼病毒科(Ackermann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丝状噬菌体科(Inoviridae)、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有尾噬菌体目未分类病毒科(Caudovirales unclassified)。除疱疹病毒外,噬菌体病毒、逆转录病毒、线头病毒、痘病毒和砂粒病毒等均为首次在长江江豚上发现。4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数据分析,分别对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生长的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制定出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长江江豚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计算统计出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的正常阈值,发现了长江江豚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江豚疾病诊断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长江江豚健康体检的技术规范和健康评价标准,基本形成了长江江豚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技术体系,其中通过静脉滴注对患病长江江豚进行治疗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初步探明了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病毒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并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长江江豚源病毒;揭示了6种常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菌性疾病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的参考信息;建立了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诊疗的技术规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是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长江江豚保种面临的主要问题,知己(不断提高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水平等)和知彼(掌握长江江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病原的生物学特性、长江江豚生长特性和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等),方能有效解决长江江豚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疾病防控盲目和饲养管理欠缺的现状,为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等鲸类动物的健康成长和种群繁育提供理论支持。

马玉贞[2](2020)在《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该县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7年同心县法定传染病数据来源于同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同心县公安局,行政区划电子地图来源于同心县政府。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该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及5种主要传染病的时间、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特征。(2)采用Moran’s I、LiSA值分析主要传染病的全局自相关性和局部区域发病率的分布模式。(3)采用回顾性离散型Poisson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主要传染病聚集区域、范围和聚集时间,并对聚集区域的危险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2008-2017年间,同心县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015例,年均发病率为259.59/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4种5701例,年均发病率为147.77/10万;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7种4314例,年均发病率为111.82/10万。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布鲁氏菌病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是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2008-2017年间,该县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1792例,年均发病率为47.02/10万。无明显季节性特征。患者中男性占比50.08%,男女性别比为1.15:1。15-34岁年龄段人群发病最多(48.28%)。农民患者最多(84.04%)。10年间,兴隆乡(80.37/10万)、河西镇(66.30/10万)和丁塘镇(63.20/10万)年均发病率位居全县前三。2011年、2014-2016年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在0.4612-0.5884之间,P<0.05)。High-High分布模式主要位于该县西部,涉及兴隆乡、丁塘镇、河西镇、豫海镇和石狮管委会。Low-Low分布模式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下马关镇和中部的预旺镇。时空扫描探测到3个聚类区域,一级聚集区(LLR=159.236761,RR=3.73)以河西镇为中心,半径为13.85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丁塘镇,部分地区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2)肺结核: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479例,年均发病率38.37/10万,12月至次年2月发病较多。男性年均发病率(42.84/10万)明显高于女性(33.74/10万),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5:1。发病人群以60-79岁年龄段最多。农民群体发病最多,占比86.69%。10年间,田老庄无病例报告,窑山管委会(150.70/10万)年均报告率最高。2012-2016年该县肺结核发病率存在负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的绝对值在0.4251-0.7251之间,P<0.05),呈分散性分布。High-Low分布模式区域主要位于窑山管委会。Low-Hig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田老庄乡、河西镇和韦州镇。时空扫描探测到2个聚类区域,其中一级聚集区位于窑山管委会(LLR=19.3652811,RR=2.87),聚集时间为2012-2016年,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基本吻合。(3)流行性腮腺炎: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486例,年均发病率为37.92/10万。5-7月高发。报告病例中男性占比63.32%,男女性别比为1.70:1,男性年均发病率(47.15/10万)明显高于女性(28.34/10万);0-14岁年龄段高发,占比94.95%;学生和散居儿童群体患者居多,累计占比88.10%。10年间,豫海镇(190.00/10万)、兴隆乡(81.10/10万)和马高庄乡(70.84/10万)年均发病率位于前三位,下马关镇最低(9.82/10万)。2017年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0.3444,P<0.05),在全县范围内呈聚集性分布。其余年度空间相关不明显,呈随机分布。High-High分布模式区域主要位于兴隆乡、丁塘镇和河西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下马关镇和窑山管委会。时空扫描探测到4个聚类区域,一级聚集区(LLR=159.236761,RR=3.73)以兴隆乡为中心,半径为13.85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豫海镇,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4)其他感染性腹泻: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059例,年均发病率为27.50/10万。6-9月发病最多;男性患者占比60.84%,性别比为1.55:1,男性年均发病率(32.76/10万)明显高于女性(22.03/10万);0-4岁年龄段高发,占比52.12%;学生和散居儿童群体患者居多,累计占比88.49%。10年间,河西镇(48.31/10万)、王团镇(42.17/10万)、窑山管委会(41.96/10万)和兴隆乡(38.14/10万)年均发病率较高,韦州镇最低(1.18/10万)。2008-2017年发病率全局空间相关不明显,为随机分布。High-High-聚集区主要位于该县西部丁塘镇、石狮管委会和豫海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下马关镇。时空扫描探测到4个聚类区,涉及该县一半以上乡镇,且聚集时间不一致,与空间自相关结果一致。(5)布鲁氏菌病: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946例,年均发病率为25.07/10万。男性患者年均发病率(35.23/10万)明显高于女性(14.49/10万),男女性别比为2.54:1。4-7月发病最多,占比50.26%。以青壮年居多,25-54岁年龄段患者占比63.01%。报告病例中农民占比90.52%。10年间,田老庄乡(58.13/10万)、张家垣乡(33.34/10万)和王团镇(32.30/10万)年均报告率位居全县前三位。2008年、2012年和2015年报告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0,P<0.05)。High-High聚集区位于窑山管委会、预旺镇和下马关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该县西部的兴隆乡、河西镇。时空扫描探测到2个聚类区,一级聚集区(LLR=110.77452,RR=2.12)以窑山管委会为中心,半径为19.89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丁塘镇、田老庄乡和石狮管委会,部分地区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结论:2008-2017年间,该县法定传染病发病较以往有所改善,传染病防控效果良好。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和布鲁氏菌病是危害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法定传染病。(1)流行趋势:除布鲁氏菌病、流行性腮腺炎外的三种主要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均低于同期其他省市水平。(2)流行特征:时间、人群分布特征与国内相关结果基本一致,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应因地因病精准施策,分区分类重点防治。

张浩[3](2019)在《大鲵虹彩病毒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大鲵虹彩病毒病是由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感染引起的恶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很快,致死率极高,给大鲵养殖行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现有的检测方法大多依赖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操作,严重制约了日常养殖中对大鲵虹彩病毒的监控和防治。本研究利用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技术(Single Crossing Priming Amplification,SCPA)和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结合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建立了两种简单快速、肉眼可视化的GSIV现场检测方法,为大鲵虹彩病毒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大鲵虹彩病毒的单交叉引物GSIV-SCPA可视化检测方法针对GSIV基因组保守区的核衣壳蛋白MCP基因,设计并筛选用于SCPA的引物,并对SCPA基础反应体系的各组分浓度以及反应温度、时间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交叉引物2R1F的浓度为1.0μmol/L,特异引物(检测引物)2R(2R-Bio)和3R(3R-FAM)的浓度分别为0.5μmol/L,剥离引物4F和5R的浓度分别为0.6μmol/L,Mg2+浓度为8 mmol/L,d NTPs浓度为1.2 mmol/L,甜菜碱浓度为0.7 mol/L时,在63℃下恒温扩增40 min效果最佳,将SCPA扩增产物与核酸快速检测试纸相结合,建立用于大鲵虹彩病毒现场检测的GSIV-SCPA方法。使用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IV);虎纹蛙虹彩病毒(Tiger Frog Virus,TFV)以及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 disease,KHVD)等相近种属病毒和水产养殖中常见病的病原检测基因的重组质粒对GSIV-SCPA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SIV-SCPA方法可特异性扩增GSIV的MCP基因,特异性良好;对GSIV-SC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表明,GSIV-SCPA方法检测的检测极限为104拷贝数的标准质粒,PCR方法的检测极限为105拷贝数的标准质粒,证明GSIV-SCPA法的灵敏度高于PCR 10倍,可以检出微量的病毒DNA;在对送检的54份大鲵样品进行检测时,GSIV-SCPA方法的阳性率为72.22%(39/54),PCR方法的阳性率为74.07%(40/54),经统计学分析,GSIV-SCPA检测的敏感性为97.50%(39/40),特异性为92.86%(13/14),符合率为94.44%(51/54)。Kappa值为0.870,P<0.0001,证明本研究建立的GSIV-SCPA方法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新建立的GSIV-SCPA方法可作为GSIV的现场检测方法。2.建立大鲵虹彩病毒的重组酶聚合酶GSIV-RPA可视化检测方法针对GSIV基因组的保守区核衣壳蛋白MCP基因,设计用于RPA扩增的引物,经引物筛选后又对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将RPA扩增产物与核酸快速检测试纸相结合,建立用于大鲵虹彩病毒现场检测的GSIV-RPA方法。使用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真鲷虹彩病毒ISKNV;虎纹蛙虹彩病毒TFV以及锦鲤疱疹病毒等相近种属病毒的基因组DNA重组质粒对新建立的GSIV-RPA方法进行特异性评价,结果显示GSIV-RPA方法可特异性扩增GSIV的MCP基因,特异性良好;对GSIV-R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表明,GSIV-RPA方法检测的检测极限为104拷贝数的标准质粒,PCR方法的检测极限为105拷贝数的标准质粒,证明GSIV-RPA法的灵敏度高于PCR 10倍,可以检出微量的病毒DNA;采集的54份大鲵样品诊断结果显示,GSIV-RPA方法的阳性率为72.22%(39/54),PCR方法的阳性率为74.07%(40/54),经统计学分析,GSIV-RPA检测的敏感性为97.50%(39/40),特异性为92.86%(13/14),符合率为94.44%(51/54)。Kappa值为0.870,P<0.0001,证明本研究建立的GSIV-RPA方法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新建立的GSIV-RPA方法可作为GSIV的现场检测方法。GSIV-SCPA检测方法和GSIV-RPA检测方法摆脱了昂贵的热循环设备和高标准实验室条件的束缚,扩增时间短,扩增产物量大,反应条件易于达到,在地域偏僻和资源欠发达地区也可完成大鲵虹彩病毒的快速检测,提高日常养殖和引种过程中对大鲵虹彩病毒得监控效率,为大鲵虹彩病毒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

赵国清[4](2019)在《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文中指出水貂、狐狸、貉子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毛皮动物。威海市毛皮动物养殖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本实验主要对威海地区的水貂、狐狸、貉子感染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及常发细菌病等进行了病原体检测,提出了微生态防控措施。1.对威海区域内毛皮动物养殖场,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和填写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掌握养殖、防疫、免疫以及主要疫病存在情况。结果表明,毛皮动物存栏量下降较大,存栏500只以上养殖场饲养量所占比重,水貂、狐狸比重约为50%,貉子比重约为20%。导致毛皮动物发病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伪狂犬病毒、狐狸脑炎病毒等;细菌性病原主要是绿脓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魏氏梭菌等细菌。2.对存栏5000只以上的毛皮动物养殖场随机采集病料,共采集140份样品(分别采集肝、肺、肾、脾、肠、脑)。对样本分别进行病理解剖、病毒检测、细菌检测。结果显示,犬瘟热病毒的感染率约27.14%,细小病毒的感染率为20.71%,阿留申病毒未检出,大肠杆菌的感染率为21.42%,克雷伯氏菌的感染率为15%,沙门氏菌的感染率为10.7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率为2.14%,绿脓杆菌的感染率为11.42%。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绿脓杆菌7种病原的单纯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30%、30.71%、5.71%。水貂的致病菌感染率比狐狸、貉子更高。3.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88是主要的流行血清型,占检出血清型的33.3%;G型绿脓杆菌是主要流行菌株,占检出血清型的3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感染性细菌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头孢唑林等一、二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英等的耐药率较高;比较敏感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三、四代头孢菌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4.对分离到的CDV和MEV株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分离到的2株CD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与6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99.1%,分离到的病毒同属于Asia-I型;分离到的3株ME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3株毒株基因与28株参考毒株的基因同源性为97.3%99.1%,分离的细小病毒与CPV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上。5.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选择60日龄雄性水貂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益生菌制剂,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测定其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水貂的免疫功能。本调查揭示了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及其特性,找出了致病原的多重感染的发病规律,阐明了主要细菌病的病原耐药性,为威海地区毛皮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基础。

张倩[5](2019)在《对虾养殖复合功能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养殖环境水质的恶化以及对虾疾病频发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养殖水体氨氮过高以及细菌弧菌病害泛滥是影响对虾养殖最主要的两大问题。水产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害的生物制剂,应用到养殖水体中能够起到改善水质、抑制水产病害、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以及维持微生态平衡等作用。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微生态制剂作用往往比较泛,专业性较差,因此,本研究以降氨氮和抗致病性弧菌为目标,通过筛选、驯化开发兼具以上两种专项能力的微生物态菌,以期在对虾养殖中制备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的复合功能型微生态制剂。从福清地区对虾养殖场的致病对虾样本,分离得到1株优势致病性弧菌Vf-1,通过16S rDNA分子鉴定方法确定Vf-1为Vibrio harveyi(哈维氏弧菌),说明该养殖场主要致病弧菌为哈维氏弧菌。以实验室的保藏49株芽孢杆菌作为筛选菌株,通过氨氮降解检测,获得20株降氨氮能力强菌株。在此基础上,以哈维氏弧菌Vf-1作为指示菌,从20株菌种中筛选获得抗弧菌效果强的2株菌株FS017和FS037,兼具备较好降氨氮、抗弧菌的性能。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分子鉴定方法确定菌株FS017为Bacillus velez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FS037为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对菌株FS017和菌株FS037分别进行高产发酵工艺优化,以期获得最大生物菌量与抗菌代谢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确定菌株FS017发酵的最佳培养基成分:蔗糖7.5 g/L、酵母膏24.38 g/L、FeSO4·7H2O 0.313 g/L、(NH4)2SO4 1.0 g/L、KH2PO4 2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62%、温度33℃、转速180 r/min、初始pH 6.5、装液量45.18 mL(250 mL三角瓶);最终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25.04 mm,生物菌量可达1.19×10100 CFU/mL;菌株FS037发酵的最适培养基成分:葡萄糖8.01 g/L、蛋白胨20.10 g/L、NH4NO3 1.0 g/L、Al2(SO4)3 0.2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温度30℃、转速195 r/min、初始pH 7.5、装液量45.18 mL(250 mL三角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可达27.67 mm,生物菌量可达8.93×109CFU/mL。考察10种不同载体材料对水体pH值的影响、吸附氨氮效果、对菌体固定化后的降氨氮效果等4种特性,筛选得出综合条件最好载体材料是玉米芯粉,其对水体pH值影响不大,吸水率为379%,对水中氨氮吸附率为17.5%,对菌株FS017固定化后的氨氮去除率为65.25%。设计四种不同方法制备固体微生态制剂,并定期检测制剂中菌体活性,结果表明采用对FS017和FS037菌株发酵液混合后离心并用海水重悬,用玉米芯粉对菌悬液进行固定化,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所得微生态制剂活性最高可达10111 CFU/g。将制备所得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模拟养殖氨氮污水,氨氮降解率最高可达50.12%;应用于弧菌菌液中结果表明,在弧菌培养液发酵初期投加该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弧菌生长;在弧菌培养液发酵对数期投加微生态制剂,弧菌数量不再增加,甚至下降,说明该微生态制剂具备较好抗弧菌效果。

桂朗,张奇亚[6](2019)在《中国水产动物病毒学研究概述》文中指出本研究简要概述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动物病毒学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鱼类病毒、虾类病毒、两栖和爬行动物病毒等。此外,本研究还展望了水产动物病毒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水产养殖动物病毒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认识。

刘志轩[7](2017)在《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原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致病性强、死亡率高、传播范围广,是目前危害对虾养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09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在全国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主产区频繁发生,其排塘率高达80%以上,对我国对虾产业影响深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实验旨在通过以口服细菌的方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分析了从患病对虾病灶处分离的五株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确定了四株细菌为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致病原;同时,研究了四种消毒剂对四种病原菌的杀灭浓度、杀灭时间及杀灭率的关系,筛选出一种高效、绿色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PHMG);应用候选高效抗菌素“HPP-1”(20%氟苯尼考)和PHMG,建立对虾养殖系统内弧菌的定量化控制技术,在全国沿海多地对虾主产区进行AHPND的预防及治疗中试实验。1、五株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分析课题组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等地患AHPND对虾病灶处分离五株优势菌株PV130715A、PV130903A、PV140731A、PV150526A、PV140821A,利用早期分离的上述五株细菌分别以口服方法进行人工回接感染实验。以5.8958915.94cell/g对虾的总细菌数量,通过连续口服3d含菌饵料(每天一次)的方法统计分析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及感染对虾的发病症状,对五株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人工回接感染证实,其中四株细菌可引起健康对虾致病,其感染症状与自然发病的AHPND典型症状相似;并从感染对虾病灶处重新分离出四株优势菌株PV130903B、PV140731B、PV150526B、PV140821B,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鉴定表明PV130903A与PV130903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PV140731A与PV140731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PV150526A与PV150526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PV140821A与PV140821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Vibrio sp.Ex25。根据科赫法则、发病症状、病理特征,确定了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sp.Ex25是AHPND的致病原。按照寇氏法则计算这四株病原菌的LD50分别为1.8×105cfu/g、8.5×104cfu/g、2.3×105cfu/g和2.9×105cfu/g。对凡纳滨对虾而言,哈维氏弧菌的致病力高于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sp.Ex25。而PV130715A是嗜水气单胞菌,并非AHPND的致病原。2、几种消毒剂对养殖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菌的杀灭实验研究笔者对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sp.Ex25四株致病菌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杀菌实验,研究了聚六亚甲基胍(PHMG)、双氧水(H2O2)、聚维酮碘(PVPI)及二氧化氯(ClO2)四种消毒剂对四株致病菌的杀灭浓度、杀灭时间及杀灭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4h内的杀菌浓度上,浓度为0.5μl/L的PHMG可将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sp.Ex25三株细菌全部杀灭,浓度为1μl/L的PHMG可将四株细菌全部杀灭;浓度为0.5μl/L的双氧水可将Vibrio sp.Ex25杀灭,浓度为1μl/L的双氧水可将四株病原菌全部杀灭;浓度为6μl/L的聚维酮碘可将副溶血弧菌、Vibrio sp.Ex25杀灭,浓度为8μl/L的聚维酮碘可将四株细菌全部杀灭;浓度为2μl/L的二氧化氯可将四株细菌全部杀灭。在杀菌时间上,10min内,PHMG和双氧水杀灭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sp.Ex25的最低浓度均为1μl/L,二氧化氯杀灭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sp.Ex25的最低浓度为2μl/L,而聚维酮碘需高达10μl/L才能完全杀灭四种细菌;在1h内,浓度为2μl/L的二氧化氯可完全杀灭四种细菌;在2h内,浓度为1μl/L的PHMG和双氧水可完全杀灭四种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PHMG和聚维酮碘显示出持续杀菌的能力,杀菌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双氧水和二氧化氯的杀菌率在达到峰值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浓度越高,其到达峰值杀菌率的时间越短。综合比较分析,这四种消毒剂对AHPND致病菌的杀菌能力强弱为PHMG>双氧水>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结合消毒剂的杀菌浓度、杀菌效果、持续时间及使用成本等几个方面考虑,认为PHMG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在水产养殖中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候选药物对养殖系统内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养殖应用示范本研究采用口服专用药物“HPP-1”杀灭对虾肝胰腺弧菌和泼洒水体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PHMG)杀灭养殖水体中弧菌相结合的方法,在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山东等多地的12处养殖场进行了AHPND的预防及治疗中试实验。结果显示:在疾病预防实验中,PHMG在0.5μl/L浓度作用下弧菌总量第4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初始值的80.84%;PHMG在1μl/L浓度下第3d弧菌总量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85.67%;PHMG在2μl/L浓度下第第3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88.60%;在治疗实验中,PHMG在0.5μl/L浓度作用下弧菌总量第3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65.25%;PHMG在1μl/L浓度下第3d弧菌总量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62.29%;PHMG在2μl/L浓度下第3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87.05%。施用一次PHMG,浓度在0.52μl/L范围内,第11d池塘水体内弧菌总量仍低于初始值。通过口服专用药物“HPP-1”药饵(剂量6g/kg饲料,连续投喂5d),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弧菌总数直线下降;投喂3d后,各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内弧菌总数的杀灭率达99%以上;投喂药饵5d后停药,然后从第6d(停药1d后)开始,各实验组肝胰腺内弧菌总数呈缓慢增长,直到第15d(停药10d后)对虾肝胰腺内的弧菌总数仍然大大低于初始值。对虾养殖收获的统计结果表明:在AHPND的预防实验中,实验组11口土塘、9口小棚,未见AHPND暴发,发病率为0%,最终土塘养殖模式下对虾产量分别为:128kg/亩(规格24只/kg,FCR1.03)和304.5kg/亩(规格54只/kg,FCR1.02);小棚养殖模式下对虾产量767kg/亩(规格52只/kg,FCR1.06);对照组中,5口土塘均暴发AHPND,全部死亡后排塘处理;8口小棚其中6口暴发AHPND,发病率75%。在AHPND的治疗实验中,实验组59口土塘、10口小棚、85口高位池、63口室内工厂化养殖池中治愈了53口土塘、10口小棚、60口高位池、63口室内工厂化养殖池,治愈率约86.92%;最终土塘产量109kg/亩370kg/亩,FCR1.021.05;小棚产量567kg/亩,FCR1.08;高位池产量2109.75kg/亩以上,FCR0.971.09;室内工厂化产量7.9kg/m2,FCR1.18。未采取治疗措施的对照组均暴发AHPND而排塘处理。多地的预防及治疗中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口服专用药物“HPP-1”和水体消毒剂PHMG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定量控制对虾体内和养殖水体中的弧菌总数,该套防控技术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预防效果好、治愈率高,为有效防控AHPND、实现对虾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樊海平,吴斌,龚晖,张伟妮,廖碧钗,郑磊,林丽聪,宋振荣,马平,陈植[8](2016)在《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报告通过对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学科研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研究内容等发展现状,介绍了新疾病、病原生物学、诊断及防控发展趋势,指出了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与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学科发展对策。

苏燕卿[9](2013)在《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渔业中的养殖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的经济效益良好,特别是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我国凡纳滨对虾全人工养殖经过全国沿海的大规模推广已经成了一项支柱产业,实现了养殖所需种虾和虾苗完全国内自给,使我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养殖对虾生产国。福建省龙海地区属于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密集区域,包括海澄、东泗、白水等镇,2003年-2004年和2005年-2007年分别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凡纳滨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占闽南地区的50%左右,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地水产支柱行业之一。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点及相关养殖基础知识,分析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和影响因素等,为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调查、结合历史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对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当前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发展瓶颈,并借助SWOT分析法对当前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策和总体发展趋势,以促进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李淑[10](2013)在《脊尾白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途径调查及相关免疫酶变化特征》文中认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于1992年在我国台湾首次出现,能够感染多种虾类发生白斑综合征,是一类无包涵体的杆状双链DNA病毒。WSSV毒性高、致病力强,而且分布范围广,感染发病率随虾类养殖业的发展而上升,引起世界范围内养殖虾类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造成了虾类养殖业的巨大损失,成为限制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7年以来,江苏沿海养殖的脊尾白虾连续发生WSSV感染的暴发性流行性疾病,并且大规模死亡,对地区海水养殖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本研究在2012年7月份至2013年4月份,对江苏省沿海脊尾白虾养殖密集地区进行了WSS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养殖环境中可能感染WSSV并对其进行水平传播的浮游动植物、底泥、野生虾蟹、脊尾白虾及投喂的冰鲜生物饵料等媒介进行调查分析,采用nest-PCR方法对所采集样品进行WSSV检测。调查发现,采集到的脊尾白虾虾样中80%可检测出WSSV,且发病虾塘出现大规模死虾现象,出现由某一地区先发生,再向邻近方向发展蔓延的特征;2012年9月份和10月份脊尾白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月份。环境中的鲜活虾样、浮游动植物、底泥、野生虾蟹及投喂的冰鲜生物饵料等是脊尾白虾发生WSSV感染的重要水平传播媒介,其中蟹类样品的WSSV阳性检出率较高,冰鲜生物饵料、桡足类和藻类也有一定比例的样品携带WSSV,野生虾蟹中也可检出WSSV。调查结果表明,蟹类、冰鲜生物饵料以及发病的脊尾白虾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的水平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桡足及浮游微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底泥和水样在WSSV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无论是亲虾、蟹、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或冰鲜生物饵料等,如被WSSV亏染后都可能成为脊尾白虾感染WSSV的传播源。对WSSV感染脊尾白虾的垂直传播途径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在2012年6-8月脊尾白虾的抱卵高峰期,分两批采集脊尾白虾抱卵亲虾。在透视显微镜下观察每只亲虾所抱的卵,并进行胚胎发育分期;分别提取亲虾组织和卵中的DNA,采用nest-PCR方法对所采集样品进行WSSV检测。在对脊尾白虾卵、仔虾不同发育阶段的研究中发现,受采集时间的影响,虾卵样品大部分处于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和溞状幼体期。经WSSV PCR检测,亲虾和虾卵的WSS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和33.0%,其中处于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和溞状幼体期的虾卵,均有部分样品检出WSSV阳性。由于溞状幼体期之前的虾卵未开口摄食,故WSSV无法经口传播,并且可以排除卵表携带WSSV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排除虾卵中WSSV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可能性。调查结果提示,WSSV感染脊尾白虾存在垂直传播途径,WSSV可从脊尾白虾的亲虾通过卵传播给子代,使子代也携带WSSV。对脊尾白虾感染WSSV后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值研究发现,人工感染WSSV后72h内,脊尾白虾体内ACP、AKP、SOD和POD的活性均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四种免疫酶均呈显着变化;ACP和AKP分别于36h和48h时达到最大值;SOD和POD分别于60h和6h达到最高值;ACP、AKP、SOD和POD均对WSSV感染敏感,可以为WSSV感染脊尾白虾防控提供技术基础。根据上述调查研究所得到的有关WSSV传播途径的相关结论以及脊尾白虾被感染后体内出现的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结合江苏沿海地区脊尾白虾养殖情况,提出了针对江苏地区脊尾白虾养殖过程WSSV流行暴发的防控措施,以期遏制WSSV在江苏地区的流行传播,最大限度地消除脊尾白虾感染WSSV的情况。

二、影响对虾养殖的2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及防治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对虾养殖的2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及防治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长江江豚概况
        1.1 江豚分类
        1.2 江豚的地理分布
        1.3 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1.4 长江江豚现状
        1.5 长江江豚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2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2.1 迁地保护
        2.2 江豚迁地保护历史
        2.3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现状
        2.3.1 湖北石首天鹅洲江豚保护区天鹅洲故道江豚繁育群体
        2.3.2 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夹江江豚繁育群体
        2.3.3 安徽安庆西江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2.3.4 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垸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2.3.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人工养殖种群
        2.4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2.4.1 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欠缺
        2.4.2 长江江豚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2.4.3 人工调控和生态补偿机制不足
        2.4.4 人为伤害和气候条件是潜在的致危因素
    3 鲸豚类动物疾病研究进展
        3.1 海洋鲸豚类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3.2 海洋鲸豚类动物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3.2.1 鲸豚源麻疹病毒
        3.2.2 鲸类痘病毒
        3.2.3 鲸类乳头状瘤病毒
        3.2.4 疱疹病毒/类疱疹病毒
        3.2.5 流感病毒
        3.2.6 其他病毒
        3.3 海洋鲸豚类动物真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3.4 海洋鲸豚类动物寄生虫性疾病研究进展
    4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概况
        4.1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现状
        4.1.1 解剖学研究
        4.1.2 血液生理学研究
        4.1.3 饲养管理研究
        4.1.4 疾病相关研究
        4.2 有关长江江豚疾病防控的几点讨论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一章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分离鉴定
        2.2.3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
        3 结果
        3.1 长江江豚细菌性样品采集结果
        3.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1 呼吸孔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2 粪便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3 内脏组织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4 皮肤病灶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5 腹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6 胸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7 血液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3 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及染色镜检结果
        3.4 细菌理化鉴定结果
        3.5 细菌PCR鉴定结果
        3.6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结果
        3.6.1 测序数据处理
        3.6.2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3.6.3 各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长江江豚样品采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4.2 水生哺乳动物细菌性疾病检测方法
        4.3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
        4.4 江豚呼吸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4.5 江豚胃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4.6 长江江豚的主要致病菌
        5 总结
    第二章 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细菌样本
        2.1.2 试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特性观察
        2.2.2 细菌理化特性鉴定
        2.2.3 PCR扩增和测序
        2.2.4 基因序列分析
        2.2.5 药物敏感性试验
        2.2.6 细菌致病性试验
        3 结果
        3.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1.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1.2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1.3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1.4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1.5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2.1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2.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2.3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2.4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2.5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3.1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3.2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3.4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3.5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4.1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4.2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4.3 魔氏摩根菌YMM-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4.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4.5 魔氏摩根菌YMM-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5 大肠杆菌YE-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5.1 大肠杆菌YE-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5.2 大肠杆菌YE-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5.3 大肠杆菌YE-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5.4 大肠杆菌YE-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5.5 大肠杆菌YE-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6.1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6.2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6.3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6.4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6.5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4 讨论
        4.1 长江江豚常见致病菌的培养特性
        4.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鉴定方法
        4.3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耐药性
        4.4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致病性
        5 结论
    第三章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
        1 研究背景
        1.1 病毒性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1.2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现状
        1.3 未知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样本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试剂耗材
        2.2 方法
        2.2.1 试验流程
        2.2.2 测序数据质控
        3 结果
        3.1 测序数据质控
        3.2 去除宿主污染
        3.3 病毒组成分析
        3.4 数据组装
        3.5 病毒序列鉴定
        3.5.1 基于参考序列的鉴定
        3.5.2 Denovo病毒序列鉴定
        3.5.3 基于参考序列鉴定与Denovo序列鉴定的比较
        3.6 病毒丰度
        3.7 基因预测
        3.8 功能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未知病毒检测
        4.2 长江江豚病毒宏基因组学样本的处理
        4.3 检测相关病毒分析
        5 总结
    第四章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2.2.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2.2.3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方法的建立
        2.2.4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2.2.5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3 结果
        3.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1 围网环境下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2 迁地保护区大面积水域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3 疗养池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3.2.1 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的建立
        3.2.2 长江江豚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的确定
        3.2.3 长江江豚生理生化指标与其疾病的相关性
        3.2.4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
        3.2.5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3.2.6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传染病流行与防控
        1.1.2 地理信息系统与传染病防控
        1.1.3 同心县概况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病例资料
        2.1.2 人口资料
        2.1.3 行政区划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描述性分析
        2.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3 时空扫描分析
        2.2.4 软件实现
    2.3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疫情概况
        3.1.1 流行趋势
        3.1.2 病种构成
        3.1.3 发病顺位
    3.2 病毒性肝炎
        3.2.1 流行趋势
        3.2.2 一般流行特征
        3.2.3 空间聚集性
    3.3 肺结核
        3.3.1 流行趋势
        3.3.2 一般流行特征
        3.3.3 空间聚集性
    3.4 流行性腮腺炎
        3.4.1 流行趋势
        3.4.2 一般流行特征
        3.4.3 空间聚集性
    3.5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3.5.1 流行趋势
        3.5.2 一般流行特征
        3.5.3 空间聚集性
    3.6 布鲁氏菌病
        3.6.1 流行趋势
        3.6.2 一般流行特征
        3.6.3 空间聚集性
第四章 讨论
    4.1 传染病疫情分析
    4.2 主要传染病
        4.2.1 流行趋势
        4.2.2 流行特征
        4.2.3 空间聚集性
    4.3 对策及建议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大鲵虹彩病毒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鲵虹彩病毒病研究进展
        1.1 虹彩病毒简介
        1.2 虹彩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1.3 虹彩病毒的检测方法
    2 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2.1 核酸序列依赖等温扩增技术
        2.2 滚环扩增技术
        2.3 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
        2.4 链置换等温扩增技术
        2.5 依赖解旋酶的等温扩增
        2.6 环介导等温扩増技术
    3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CPA)技术原理及应用
        3.1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技术概述
        3.2 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SCPA)技术的扩增原理
        3.3 SCPA的引物设计原则
        3.4 SCPA扩增结果的分析方法
        3.5 SCPA技术的特点
        3.6 CPA技术的应用
    4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原理及应用
        4.1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的扩增原理
        4.2 RPA的引物设计原则
        4.3 RPA扩增结果的分析方法
        4.4 RPA技术的特点
        4.5 RPA技术的应用
    5 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原理及应用
        5.1 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原理
        5.2 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应用
第二章 大鲵虹彩病毒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主要试剂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质粒提取方法
        2.3.2 PCR方法
        2.3.3 PCR产物和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产物检测方法
        2.4 引物设计
        2.5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2.5.1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鉴定
        2.5.2 交叉引物浓度优化
        2.5.3 Mg~(2+)浓度优化
        2.5.4 dNTPs浓度优化
        2.5.5 Betaine浓度优化
        2.5.6 反应时间的优化
        2.5.7 反应温度的优化
        2.6 GSIV-SC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2.7 GSIV-SC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2.8 GSIV-SCPA方法用于患病大鲵样品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3.1.1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鉴定
        3.1.2 交叉引物浓度优化
        3.1.3 Mg~(2+)浓度优化
        3.1.4 dNTPs浓度优化
        3.1.5 Betaine浓度优化
        3.1.6 反应时间的优化
        3.1.7 反应温度的优化
        3.2 GSIV-SC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3 GSIV-SC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3.4 GSIV-SCPA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4 讨论
第三章 大鲵虹彩病毒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主要试剂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病样组织总 DNA 提取
        2.3.2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2.3.3 DNA胶回收
        2.4 引物设计
        2.5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2.5.1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
        2.5.2 GSIV-RPA扩增时间的优化
        2.6 GSIV-R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2.7 GSIV-R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2.8 GSIV-RPA方法用于患病大鲵样品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3.1.1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
        3.1.2 GSIV-RPA扩增时间的优化
        3.2 GSIV-R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3 GSIV-R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3.4 GSIV-RPA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4)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毛皮动物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
    1.1.犬瘟热研究进展
        1.1.1.C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1.1.2.CDV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1.1.3.CDV的流行病学
        1.1.4.CDV的临床症状
        1.1.5.CDV的诊断技术进展
        1.1.6.CDV的防治研究进展
    1.2.毛皮动物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1.2.1.细小病毒的分类
        1.2.2.生物学差异
        1.2.3.MEV的研究进展
        1.2.4.细小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1.3.水貂阿留申病研究进展
        1.3.1.AM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1.3.2.AM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1.3.3.AMDV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1.3.4.AMDV的检测技术进展
        1.3.5.ADM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 毛皮动物主要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2.1.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2.1.1.病原学
        2.1.2.流行病学
        2.1.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1.4.防治措施
    2.2.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研究进展
        2.2.1.病原学
        2.2.2.流行病学
        2.2.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2.4.防治措施
    2.3.绿脓杆菌病研究进展
        2.3.1.病原学
        2.3.2.流行病学
        2.3.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3.4.防治措施
第三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养殖及疾病防治情况调查
    3.1.材料与方法
        3.1.1.调查范围
        3.1.2.调查内容
        3.1.3.调查途径
    3.2.结果
        3.2.1.养殖概况
        3.2.2.防疫情况
        3.2.3.常见疫病免疫情况
        3.2.4.养殖用药情况
        3.2.5.主要发病情况
    3.3.讨论
        3.3.1.养殖数量与密度的影响
        3.3.2.不同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
        3.3.3.防疫措施的影响
        3.3.4.疫苗免疫的因素
        3.3.5.畜牧管理体制变动的影响
        3.3.6.主要疾病传播流行特点
    3.4.小结
第四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常见病毒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4.1.材料与方法
        4.1.1.样品采集
        4.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4.1.3.样品的处理
        4.1.4.核酸的提取
        4.1.5.病毒性病原的检测
    4.2.结果
        4.2.1.病料剖检结果
        4.2.2.CDV的检测结果
        4.2.3.CDV的序列分析结果
        4.2.4.MEV的检测结果
        4.2.5.MEV的序列分析结果
        4.2.6.AMDV的检测结果
        4.2.7.感染统计结果
    4.3.讨论
        4.3.1.病毒性疾病持续流行
        4.3.2.疫苗免疫保护出现漏洞
    4.4.小结
第五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5.1.材料与方法
        5.1.1.样品来源
        5.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5.1.3.样品剖检
        5.1.4.细菌的分离培养
        5.1.5.细菌的纯化与染色
        5.1.6.生化鉴定与药敏试验
        5.1.7.血清型鉴定
    5.2.结果
        5.2.1.病料剖检症状
        5.2.2.细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5.2.3.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5.2.4.血清学分型统计结果
        5.2.5.感染统计结果
    5.3.讨论
        5.3.1.病原种类多样,混合感染突出
        5.3.2.条件性致病菌感染流行普遍
        5.3.3.细菌耐药性需要加强关注
    5.4.小结
第六章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
    6.1.材料与方法
        6.1.1.实验材料
        6.1.2.实验动物及饲粮
        6.1.3.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6.1.4.免疫指标的测定
        6.1.5.疫苗抗体的测定
        6.1.6.试验数据统计
    6.2.结果
        6.2.1.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指标的影响
        6.2.2.益生菌制剂对水貂犬瘟热疫苗抗体的影响
    6.3.讨论
    6.4.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对虾养殖复合功能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我国对虾养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对虾养殖的现状
        1.2 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
    2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
        2.1 微生态制剂的定义
        2.2 微生态制剂需具备的条件
        2.3 微生态制剂在对虾养殖水体中的作用机制
        2.4 微生态制剂的常用菌株
        2.5 微生态制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3 微生态制剂固定化技术
    4 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
    5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1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
        6.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对虾养殖复合功能型微生态菌的筛选与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菌株来源
        1.2 培养基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微生物培养
        2.2 致病弧菌的分离及保存
        2.3 氨氮测定方法
        2.4 氨氮降解菌的筛选
        2.5 抗弧菌活性检测
        2.6 抗弧菌微生态菌的定向筛选
        2.7 菌种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虾致病弧菌的分离鉴定
        3.2 氨氮标准曲线制作
        3.3 氨氮降解菌的筛选
        3.4 抗弧菌微生态菌的筛选
        3.5 菌种的鉴定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微生态菌高产发酵工艺优化
    1 实验材料
        1.1 菌种
        1.2 培养基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微生物培养
        2.2 发酵参数检测
        2.3 菌体发酵曲线的测定
        2.4 培养基营养成分优化
        2.5 发酵条件的优化
        2.6 响应面设计发酵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微生态菌发酵过程对菌密度及抑菌代谢物产量的影响
        3.2 发酵培养基成分单因素优化
        3.3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3.4 高产发酵工艺参数响应面法优化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复合功能型固态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1 实验材料
        1.1 载体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微生态菌的固定化
        2.2 载体特性参数测定
        2.3 载体固定化复合菌剂产品的制备
        2.4 微生物制剂初步应用效果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载体特性研究
        3.2 不同制备方法的微生态制剂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1.1 对虾养殖复合功能型微生态菌的筛选与鉴定
        1.2 微生态菌高产发酵工艺优化
        1.3 复合功能型固态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2 课题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原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对虾养殖状况
        1.1.1 国外对虾养殖状况
        1.1.2 我国对虾养殖现状
    1.2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1.2.1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暴发
        1.2.2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的研究
    1.3 对虾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1 中草药的应用
        1.3.2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4 水产用消毒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1.4.1 常用渔用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1.4.2 常用渔用消毒剂的弊端
        1.4.3 新型消毒剂的优势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五株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动物及养殖用水
        2.2.2 五株细菌的来源
        2.2.3 含菌饵料的制备
        2.2.4 实验设计
        2.2.5 人工感染的方法
        2.2.6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2.2.7 细菌的 16S rDNA测序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人工感染的结果
        2.3.2 感染对虾的症状及组织学观察
        2.3.3 生理生化鉴定
        2.3.4 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几种消毒剂对养殖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菌的杀灭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菌种来源及菌悬液的制备
        3.2.2 消毒剂及培养基的制备
        3.2.3 初试杀菌实验
        3.2.4 对四种病原菌的杀灭实验
    3.3 结果
        3.3.1 空白对照组菌悬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表
        3.3.2 四种消毒剂对四种病原菌的杀灭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候选药物对养殖系统内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养殖应用示范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预防中试实验
        4.2.2 治疗中试实验
        4.2.2.1 养殖设施和实验对虾
        4.2.3 实验用药物
        4.2.4 药物施用方案
        4.2.5 养殖池日常管理
        4.2.6 样本的采集与计数
        4.2.7 AHPND防控示范效果
    4.3 结果
        4.3.1 对虾养殖水体中弧菌总量的控制
        4.3.1.1 AHPND预防实验对虾养殖水体中弧菌总量的控制
        4.3.1.2 AHPND治疗实验对虾养殖水体中弧菌总量的控制
        4.3.2 对虾肝胰腺组织内弧菌总量的控制
        4.3.2.1 AHPND预防实验对虾肝胰腺组织内弧菌总量的控制
        4.3.2.2 AHPND治疗实验对虾肝胰腺组织内弧菌总量的控制
        4.3.3 AHPND防控效果分析
    4.4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8)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学科发展现状
    1.1 学科研发平台建设现状
        1.1.1 病害防控技术研发平台
        1.1.2 省级水产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 学科队伍建设现状
    1.3 学科研究进展现状
        1.3.1 病原学研究进展
        1.3.1.1 寄生虫研究进展
        1.3.1.2 细菌研究进展
        1.3.1.3 病毒研究进展
        1.3.1.4 真菌研究进展
        1.3.2 疾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3.2.1 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1.3.2.2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展
        1.3.3 病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3.1 药物防控进展
        1.3.3.2 免疫防控进展
        1.3.3.3 生态防控进展
2 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趋势
    2.1 新疾病及病原的研究发展趋势
        2.1.1 新疾病及病原的发现
        2.1.2 病原生物学研究
        2.1.3病原检测及防控技术
    2.2 病原生物学研究发展趋势
        2.2.1病毒性病原
        2.2.2 细菌性病原
        2.2.3 寄生虫病原
    2.3 疾病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2.3.1 注重交叉学科优势的应用,开发新的诊断技术
        2.3.2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优化诊断方法
    2.4 药物防控主要进展与趋势
        2.4.1 药物对病原控制研究发展趋势
        2.4.2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
    2.5 免疫防控发展趋势
    2.6 生态防控主要进展及趋势
        2.6.1 设施渔业发展趋势
        2.6.2 环境调控发展趋势
3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导向
    3.2 产业发展
    3.3 平台建设与应用
    3.4 人才队伍建设
4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思路和目标
    4.1 发展思路
    4.2 发展目标
5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对策
    5.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稳定项目支持
    5.2 整合资源完善各专业平台建设,高效利用平台资源
    5.3 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5.4 加快各级疫病防治站建设,形成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网络
    5.5 分类实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9)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水产养殖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1.1.2 凡纳滨对虾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1.3 凡纳滨对虾养殖对龙海市经济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虾养殖种类的概括
        1.3.2 世界上不同时期的对虾养殖概况
        1.3.3 中国对虾养殖的概括
        1.3.4 凡纳滨对虾的优势及在中国对虾养殖业中的概况
    1.4 国内外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4.1 种苗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明显
        1.4.2 放养密度的不合理性突出
        1.4.3 滥用药物引发的问题较为严重
        1.4.4 病毒问题依旧十分严重
        1.4.5 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养殖模式
    2.1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特性
        2.1.1 形态特征
        2.1.2 生活习性
        2.1.3 产卵习性
        2.1.4 繁殖与幼体发育
        2.1.5 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2.2 对虾的主要养殖方式
        2.2.1 粗养方式
        2.2.2 半精养方式
        2.2.3 精养方式
        2.2.4 超精养
    2.3 养殖由海水向半咸水、淡水发展
    2.4 对虾的生态养殖
        2.4.1 对虾生态养殖的原理
        2.4.2 对虾生态养殖的意义
    2.5 对虾生态养殖的基本模式
        2.5.1 虾蟹混养
        2.5.2 虾鱼混养
        2.5.3 虾藻混养
        2.5.4 虾贝混养
        2.5.5 多元混养
第三章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3.1.1 凡纳滨对虾的引进及推广
        3.1.2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
        3.1.3 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的演变
    3.2 龙海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模式
        3.2.1 池塘条件
        3.2.2 水源条件
        3.2.3 苗种选择
        3.2.4 苗种放养
        3.2.5 饲料投喂
        3.2.6 养殖管理
        3.2.7 成虾收获
        3.2.8 养殖成本与效益
    3.3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3.3.1 种苗质量不高导致成虾质量偏低
        3.3.2 病害的预防与控制有待提高
        3.3.3 养虾发展速度快,但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3.3.4 养殖户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3.5 多数养殖户对饲料质量重视不足
第四章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 SWOT 分析
    4.1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优势分析
        4.1.1 良好的区位优势
        4.1.2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量占主导地位
        4.1.3 龙海市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经济效益更明显
        4.1.4 大力推进凡纳滨对虾养殖培训
    4.2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劣势分析
        4.2.1 多数虾塘面临老化及改造问题
        4.2.2 养殖户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的现象
        4.2.3 龙海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4.3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机会分析
        4.3.1 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4.3.2 养殖业在全省的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4.3.3 加大推广项目经费支持
    4.4 龙海市发展凡纳滨对虾养殖的挑战分析
        4.4.1 培育优质种苗的意识及积极性不高
        4.4.2 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养殖业发展
第五章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的发展趋势
    5.1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防控病害发生的方向发展
    5.2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质量的方向发展
    5.3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5.4 养殖模式应向有利于综提高合养殖效益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 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发展对策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扶持作用
    6.2 不断完善病害防控机制,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质量安全
    6.3 扩大标准化示范区,促进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6.4 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养殖水平
    6.5 重视凡纳滨对虾品牌的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脊尾白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途径调查及相关免疫酶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中所引部分缩略表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脊尾白虾研究概况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2 生活习性
        1.3 食性
        1.4 繁殖习性
        2 养殖技术
        2.1 池塘清整及虾苗放养
        2.2 养成管理
        2.3 成虾收获
        3 养殖模式
        4 主要病害
        4.1 病毒性疾病
        4.2 细菌性疾病
        4.3 原虫性疾病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研究进展
        1 WSSV感染虾类的发病概况
        2 WSSV的病原学
        2.1 WSSV的命名及分类
        2.2 WSSV的形态学特征
        2.3 WSSV的基因组
        2.4 WSSV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
        2.4.1 VP28
        2.4.2 VP26
        2.4.3 VP19
        2.4.4 VP15
        2.4.5 VP24
        3 WSSV感染的流行病学
        3.1 WSSV感染的宿主
        3.2 传播途径
        3.2.1 水平传播
        3.2.2 垂直传播
        3.2.3 其他传播方式
        4 WSSV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4.1 临床症状
        4.2 病理变化
        4.3 致病机理
        4.4 感染过程
        5 WSSV的主要检测技术
        5.1 传统检测方法
        5.1.1 病理学检测方法
        5.1.2 生物学检测方法
        5.2 免疫学检测方法
        5.3 分子学检测方法
        5.3.1 PCR技术
        5.3.2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5.3.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5.3.4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6 WSSV感染的防治措施
        6.1 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6.2 选育抗性种苗
        6.3 增强体质,提高虾体抗病能力
        6.4 调改善养殖环境,整养殖模式
        6.5 药物防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虾类抗病毒免疫研究概况
        1 虾类的体液免疫
        1.1 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
        1.2 凝集素
        1.3 抗菌肽
        1.4 溶酶体酶
        2 细胞免疫
        2.1 吞噬作用
        2.2 包囊作用
        2.3 结节形成
        2.4 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途径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水平传播调查样品
        1.1.2 垂直传播调查样品
        1.1.3 试剂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1.2.2 水平传播途径的研究
        1.2.3 虾-虾WSSV传播的研究
        1.2.4 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
        2 结果
        2.1 发病症状
        2.1.1 群体症状
        2.1.2 个体症状
        2.2 发病情况
        2.2.1 不同月份的脊尾白虾WSSV携带情况
        2.2.2 环境样品WSSV携带情况
        2.2.3 冰鲜生物饵料WSSV携带情况
        2.2.4 野生甲壳类WSSV携带情况
        2.3 虾-虾WSSV感染结果
        2.4 垂直传播情况调查
        2.4.1 脊尾白虾亲虾及虾卵WSSV携带情况
        2.4.2 正常脊尾白虾虾卵的发育情况
        2.4.3 携带WSSV的亲虾以及虾卵胚胎发育情况
        2.4.4 不同DNA提取方法下亲虾及其虾卵WSSV携带情况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脊尾白虾感染WSSV的流行病学特点
        3.1.1 脊尾白虾感染WSSV的流行时间及特点
        3.1.2 脊尾白虾感染WSSV的症状
        3.2 WSSV感染脊尾白虾水平传播途径的研究
        3.2.1 环境样品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中的作用
        3.2.1.1 蟹类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中的作用
        3.2.1.2 浮游动物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中的作用
        3.2.1.3 浮游植物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中的作用
        3.2.1.4 底泥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中的作用
        3.2.1.5 水样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中的作用
        3.2.2 冰鲜生物饵料在WSSV感染脊尾白虾传播中的作用
        3.2.3 虾-虾WSSV传播
        3.3 垂直传播调查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脊尾白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相关免疫酶变化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用虾
        1.1.2 WSSV病原
        1.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
        1.2.2 酶活性测定
        1.2.2.1 组织蛋白浓度的测定
        1.2.2.2 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的测定
        1.2.2.3 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测定
        1.2.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测定
        1.2.2.5 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测定
        1.2.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脊尾白虾感染WSSV后组织蛋白含量变化
        2.2 脊尾白虾WSSV后ACP活性变化规律
        2.3 脊尾白虾WSSV后AKP活性变化规律
        2.4 脊尾白虾WSSV后SOD活性变化规律
        2.5 脊尾白虾WSSV后POD活性变化规律
        3 讨论
        3.1 WSSV对脊尾白虾组织蛋白含量的影响
        3.2 WSSV对脊尾白虾ACP活性的影响
        3.3 WSSV对脊尾白虾AKP活性的影响
        3.4 WSSV对脊尾白虾SOD活性的影响
        3.5 WSSV对脊尾白虾SOD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苏部分地区脊尾白虾白斑综合征防控措施
        1 脊尾白虾感染WSSV调查情况
        1.1 水平传播特点
        1.2 垂直传播特点
        1.3 免疫酶活性变化特征
        2 防控措施
        2.1 放养不带病毒的亲虾
        2.2 切断水平传播途径
        2.3 合理放养密度
        2.4 调整养殖模式
        2.5 合理控制水质
        2.6 增强虾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致谢

四、影响对虾养殖的2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及防治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D]. 刘志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D]. 马玉贞. 兰州大学, 2020(01)
  • [3]大鲵虹彩病毒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浩.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4]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D]. 赵国清. 甘肃农业大学, 2019(11)
  • [5]对虾养殖复合功能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应用[D]. 张倩.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中国水产动物病毒学研究概述[J]. 桂朗,张奇亚. 水产学报, 2019
  • [7]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原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D]. 刘志轩.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8]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樊海平,吴斌,龚晖,张伟妮,廖碧钗,郑磊,林丽聪,宋振荣,马平,陈植. 海峡科学, 2016(01)
  • [9]龙海市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D]. 苏燕卿. 集美大学, 2013(01)
  • [10]脊尾白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途径调查及相关免疫酶变化特征[D]. 李淑.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影响对虾养殖的两大病毒性传染病及其防治策略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