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2 ) - 有两个参数的对称非线性系统在三零点的模态相互作用

O( 2 ) - 有两个参数的对称非线性系统在三零点的模态相互作用

一、Mode Interaction at a Triple Zero Point of O( 2 ) - symmetric Nonlinear System swith Two Parameters(论文文献综述)

尹红伟[1](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初步探讨养阴舒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效应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养阴舒心方(YYSXF)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的效应机制。方法纳入23例HFp EF患者,加载养阴舒心方治疗14天。入组时及治疗结束时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液样本并进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肺运动试验。对血浆脑钠肽(BNP)、峰值摄氧量(Peak V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左房容积指数(LAVI)、舒张早期二尖瓣瓣口血流峰值流速/二尖瓣瓣环速度(E/e’)进行统计分析,探索YYSXF对HFp E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运动耐量的影响作用;对血浆标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检测,筛选出治疗前、后表达量有显着差异的代谢物及蛋白质,并对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筛选出关键的靶点及通路,探索YYSXF治疗HFp EF的效应机制。结果1.使用YYSXF治疗后HFp EF患者BNP、Peak VO2、VE/VCO?slope、LAVI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E/e’较前有改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无冠心病史、腹围大的患者相比,具有冠心病史、腹围小的患者使用YYSXF治疗后Peak VO2改善更明显(P<0.05)。3.YYSXF治疗后共有308种代谢物的表达量出现显着差异(P<0.05),其中111种代谢物表达上调(差异倍数(FC)>1.2),197种代谢物表达下调(FC<0.83);差异代谢物在98条通路上均有富集,包括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脂肪酸代谢等。4.使用YYSXF治疗后共有137种蛋白质表达量出现差异(P<0.05),其中110种蛋白质在使用YYSXF治疗后表达上调(FC>1.2),27种蛋白质在使用YYSXF治疗后表达下调(FC<0.83);差异蛋白质共涉及2172个生物过程,包括生物过程的正调控、氧化应激、丙酮酸代谢等;差异蛋白质显着富集在46条通路,包括碳代谢通路、三羧酸循环、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过氧化物酶体通路等。5.代谢物桉脂素(Eudesmin)的表达量与109种蛋白质的表达量均具有极强相关性,FC=21.87,变量重要性投影(VIP)=3.344。差异代谢物及差异蛋白质共同富集在代谢通路、碳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谷胱甘肽代谢等35条通路。结论YYSXF对HFp EF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及运动耐量具有改善作用;冠心病史和腹围是Peak VO2改善情况的影响因素;桉脂素可能是YYSXF的一种重要代谢物;改善能量代谢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YYSXF治疗HFp EF的效应机制。

祁翠星[2](2021)在《Ddb-MOF荧光传感器的合成、结构及Fe3+、DPA荧光检测研究》文中指出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具有潜在孔隙的开放骨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将金属结点与多官能有机连接基连接在一起形成,通常会产生迷人的拓扑结构。含多个发光中心的比率型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表现出优异的复合发光性能,其荧光性能能够被某种分析物所影响,从而实现对该物质的定量和定性荧光识别与检测。本论文选择苯多酸1,3-二(3’,5’-苯二酸)苯(H4ddb)作为有机配体,水(溶剂)热合成了三种异质同晶的荧光Ln-Hddb(Ln=Eu,Tb)。Ln-Hddb的空间群为三斜晶系P-1,不对称单元[Ln(Hddb)(H2O)]·H2O由一个Ln3+中心,一个Hddb3-配体,一个配位水分子和一个晶格水分子组成。其中Tb-Hddb和Tb0.875Eu0.125-Hddb样品分别成功实现了对Fe3+和2,6-吡啶二甲酸(DPA)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可循环性快速荧光探测。本论文由两部分章节所构成,具体如下:(1)H4ddb与Tb3+水热反应制备一个Tb-Hddb,发射绿色荧光,显示的发射峰源自Tb3+的特征荧光5D4→7FJ(J=6-3),跃迁,分别位于490 nm(中),545 nm(强),583 nm(弱)和621 nm(弱)。选择了 17种金属阳离子(Na+,Ag+,Ni2+,K+,Ba2+,Pb2+,Co2+,Cd2+,Ca2+,Al3+,Zn2+,Mg2+,Mn2+,Cu2+,Cr3+,Fe3+,Fe2+)和5种阴离子(Br-,I-,Ac-,Cl-,NO3-)作为待测离子,仅Fe3+可完全猝灭Tb-Hddb的荧光。Tb-Hddb敏感度实验结果显示I0/I(I0为空白样545 nm荧光强度,I为加入Fe3+后Tb-Hddb在545 nm荧光强度)与 Fe3+浓度(3.3×10-4-0.033 mmol·L-1)呈现线性关系,即 I0/I=55.2061·CFe3++1.24077,且检测限(LOD)计算为0.936 μM。除Fe3+以外的其余离子作为选择性实验中的干扰离子,结果表明Fe3+对Tb-Hddb的猝灭效应,并不受16种金属阳离子和5种非金属阴离子的影响,表明Tb-Hddb对Fe3+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循环性实验中,Tb-Hddb在545 nm处归因于5D4→7F5的发射峰在前4次的猝灭-恢复循环中与初始强度相当。因此,Tb-Hddb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选择性、循环性的Fe3+猝灭性快速荧光传感器。(2)H4ddb与Eu3+和Tb3+水热反应制备一系列异核MOF材料TbxEu1-x-Hddb。TbxEu1-x-Hddb与单金属Eu-Hddb的粉末X-射线衍射(PXRD)光谱完全相同,表明TbxEu1-x-Hddb具有与Eu-Hddb相同的单晶结构,及TbxEu1-x-Hddb具有高的物相纯度。通过优化Tb3+:Eu3+摩尔比、pH值、MOF用量等因素,TbxEu1-x-Hddb 被优化为 Tb0.875Eu0.125-Hddb。Tb0.875Eu0.125-Hddb 在有机溶剂、HEPES缓冲液、pH为2-11的NaOH或HCl溶液中表现出高稳定性。TbxEu1-x-Hddb 的荧光光谱表现为 Eu3+(5D0→7F1(J=1-4))和 Tb3+(5D4→7FJ(J=6-3))的特征荧光。Tb0.875Eu0.125-Hddb灵敏度实验表明在DPA浓度为100-1000μM时,I545/I613 对 DPA 浓度表现出线性关系 I545/I613=0.0362·CDPA+0.3176。其LOD计算为0.8494 μM,比文献报道的MOF基荧光传感器低或相当。7种干扰物(苯甲酸、异烟酸、蛋氨酸、盐酸赖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不会影响Tb0.875Eu0.125-Hddb检测DPA的性能。Tb0.875Eu0.125-Hddb的纸基MOF传感器在CDPA=60 μM显示明显的荧光颜色转变。且通过识别纸基MOF的RGB值,其G/R值与DPA浓度表现为线性G/R=0.01091·CDPA+0.12092,其LOD为19.1 μM,体现了一定的现场检测能力。因此,Tb0.875Eu0.125-Hddb及其纸基传感器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循环性的比率型DPA定量快速荧光传感器。

方春艳,朱义广,张长生,张庆波[3](2020)在《PPtase高表达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40060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1株南海沉积物来源的PPtase高表达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SCSIO 40060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手段对PPtase高表达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PPtase高表达菌株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包括5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个萘醌衍生物和1个萘甲酸衍生物,分别为methoxyneihumicin(1)、XR334(2)、(S,Z)-3-benzylidene-6-isopropylpiperazine-2,5-dione(3)、(S,Z)-3-benzylidene-6-methylpiperazine-2,5-dione(4)、(3Z,6Z)-3-(4-methoxybenzylidene)-6-(2-methylpropylidene)-piperazine-2,5-dione(5)、2-methoxy-1,4-naphthoquinone(6)、1-hydroxy-4-methoxy-2-naphthoic acid(7)。

王惜妍[4](2020)在《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虚拟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食品污染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随着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过度使用,越来越多的致病菌在动物源食品中被检测出来,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食用细菌污染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等多种食源性疾病。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抑菌的广谱性、高效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成为人类对抗致病菌感染的重要武器,但耐药菌的出现严重限制了此类药物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加之全球范围内食源性致病菌所致感染率的不断上升,迫切需要提出防治耐药菌感染的新策略。B类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s,MBLs)的产生是菌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以水解β-内酰胺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使药物失去抗菌活性。特别是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NDM-1),几乎可以高效水解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介导细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虽然有关于NDM-1抑制剂的报道较多,但尚未有靶向NDM-1的药物可用于临床治疗中。因此,迫切需要以NDM-1为靶标进行耐药抑制剂的研发以协同抗生素治疗食源性致病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感染。本研究采用多种计算机生物学方法分别从小分子配体及受体蛋白两个方面对NDM-1抑制剂进行研究,以期为开发新型靶向NDM-1抗致病菌感染的耐药抑制剂提供研究思路及研究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吡啶二羧酸(2,6-dipicolinic acid,DPA)及其衍生物对NDM-1抑制机制的研究。利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分析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对NDM-1-化合物36及NDM-1-DPA两种复合物体系进行研究,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化合物36及DPA对NDM-1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DPA及化合物36均可结合在NDM-1的催化水解活性区域。化合物36与NDM-1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为His189,Cys208,Lys211,Met248,Ser249,His250,Ser251。由于苯胺基基团与氨基酸Lys211的相互作用,使得His189,Ser249,His250,Ser251可与化合物36间形成稳定的氢键相互作用。DPA其自身结构中缺少苯胺基基团,只能够与NDM-1活性区域中的Phe70,Asp124,Lys125,Lys211形成较弱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抑制NDM-1水解活性的IC50值为化合物36的5倍。2.吡啶二羧酸类NDM-1抑制剂的3D-QSAR,虚拟筛选及分子设计研究。首先对DPA类抑制剂构建Topomer CoMFA模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能力及预测能力,通过分析三维等势图,提出对化合物结构改造的要求。随后,利用Topomer Search对小分子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及药物设计,得到10个具有较高的预测活性的NDM-1潜在抑制剂。并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等方法对新设计药物靶向NDM-1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分子抑制剂均可竞争性的结合在NDM-1以Zn离子为中心的活性区域,Ile35,Met67,Phe70,Trp93,His122,His189,Cys208,His250是结合区域的关键氨基酸。3.卡托普利类(Captopril)NDM-1抑制剂的3D-QSAR,虚拟筛选及分子设计研究。首先对卡托普利类抑制剂构建Topomer CoMFA模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和外部预测能力。随后,利用Topomer Search对ZINC数据库可进行虚拟筛选,并设计出40个新型卡托普利类NDM-1抑制剂,其中38个新分子抑制剂具有高于训练集化合物的预测活性。并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及量子化学等方法对新分子抑制剂与NDM-1的互作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分子抑制剂均可竞争性的结合在NDM-1以Zn离子为中心的活性区域,Ile35,Met67,Phe70,Val73,Trp93,Asn220,His250是结合区域的关键氨基酸。4.NDM-1小分子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技术手段,以NDM-1为靶标对ZNIC数据库进行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对筛选的25个候选化合物进行酶水平的生物活性测试,最终得到ZINC05683641及ZINC25558277两个对NDM-1具有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IC50值分别为13.59±0.52和18.93±1.03μM。随后经菌水平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两个化合物均能够使表达ndm-1基因的BL21(DE3)菌株恢复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且自身对菌株生长没有抑制作用。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结合自由能计算等计算机生物学方法对潜在抑制剂与NDM-1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化合物均可结合在NDM-1的活性区域,其中ZINC05683641可与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Ile35,Val73,Trp93,Cys208,Asn220,His250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ZINC25558277则可与Ile35,Met67,Phe70,Val73,Trp93,Gly219,His250形成较强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均为竞争性抑制。随后利用氨基酸定点残基突变实验及荧光淬灭实验确证其竞争性抑制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以NDM-1为靶标,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手段,得到了新型NDM-1潜在抑制剂,并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抑制剂与靶标蛋白NDM-1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发新型高效的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抑制剂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张雅倩[5](2020)在《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化感潜力》文中指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沿海和南海诸岛屿作为海防树种进行栽培。目前大部分木麻黄林出现二次更新困难等问题,经前期研究表明,化感物质的不断积累是林地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中木麻黄浸提液、土壤微生物和木麻黄内生菌群都是化感物质来源,木麻黄林凋落物普遍存在于林地中,凋落物上的微生物也与化感物质的积累相关。本文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木麻黄三个林龄凋落物内外细菌的多样性变化,采用稀释涂布的方法分离可培养细菌,并对部分细菌发酵液进行GC-MS的鉴定,探究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高通量测序对木麻黄三个林龄凋落物进行分析,共获得589096条有效序列,其中内生细菌和外生细菌DNA中分别获得239092和350004条有效序列,并对凋落物内外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和功能预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外生细菌的多样性高于内生细菌;中龄林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最高,其次是幼龄林,成熟林最低;幼龄林和中龄林内生细菌的优势群落组成更为相似;凋落物内生细菌受林龄的影响较大,而凋落物外生细菌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但凋落物内外细菌都与N含量呈显着性相关,表明凋落物内外细菌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凋落物N素分解,对木麻黄林地土壤养分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且凋落物内外相同优势菌群在二级功能层共有21个子功能存在显着差异。凋落物内外细菌多样性不仅受林龄的影响,也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且相同的优势菌在内外环境中其基因表达量不同。2、采用稀释涂布方法对三个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进行分离,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革兰氏染色,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可培养的细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经鉴定,木麻黄凋落物共分离内外细菌116株,共属于31属,51种;其中分离出凋落物内生细菌60株,共属于22属,35种;分离出凋落物外生细菌56株,共属于22属,31种。从不同林龄来看,幼龄林共分离出细菌39株,共属于16属,26种;中龄林共分离出细菌52株,共属于19属29种;成熟林共分离出细菌25株,共属于18属,19种。分离出的菌株主要分布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发酵液对木麻黄种子进行化感效应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发酵液处理下种子的化感效应指数最强,为-0.708;Luteibacter yeojuensis发酵液处理下种子的化感效应指数为0.087,其发酵液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4、通过GC-MS对4种菌进行分析鉴定: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植物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lantarii)、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Luteibacter yeojuensis。从这4种菌中可以鉴定出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前期由木麻黄凋落物浸提液中,也鉴定出以上化合物,表明凋落物细菌参与了化感物质的合成。综上,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与林龄、环境因子相关。不同木麻黄凋落物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木麻黄种子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表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木麻黄林地化感物质的来源之一。因此,从微生物角度探讨木麻黄林的化感作用及与植物互作关系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徐泽宇[6](2020)在《四株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自从抗生素被发现以来,它已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抗生素的使用,加上当时住房、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一些疾病的致死率大大下降。上世纪50年代,随着青霉素、链霉素的发现,抗生素进入了黄金时期。各大药厂纷纷加入到抗生素的生产的队伍中来。开始的一段时间抗生素的确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然而随着抗生素使用数量的增加,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病原菌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发生了变异来适应抗生素的这种拮抗作用,这就使得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其次,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快,但是人们对抗生素的需求却没有减少。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抗生素来应对这些问题。放线菌是一类高(C+G)%的革兰氏阳性菌。目前人们日常用的抗生素80%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并且一些放线菌还能产生酶抑制剂以及维生素等物质。然而近几年来人们对放线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壤放线菌,研究者们发现从土壤放线菌中分离出结构新颖,并且生物活性好的单体化合物是越来越困难。且随着细菌耐药性以及各种疾病尚未完全攻克,因此开发新的药源,发现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海洋放线菌因其所处生存环境特殊,在其进化演变的过程中,其次级代谢产物相对于土壤放线菌来说结构相对丰富,并且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病虫害等生物活性,是微生物药物的重要来源。这也为海洋来源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对35株放线菌进行筛选,筛选出四株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1610-1、Streptomyces sp.XY1812-4、Streptomyces sp.NH1836、Nocardiaceae OC1611-1。对四株放线菌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后的固体培养基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后获得粗提物。再对粗提物进行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最后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菌株Streptomyces sp.S1610-1为实验室提供,该菌株是从海绵体内分离得到的放线菌,选择产孢(YMS)培养基,经固体发酵,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浓缩后得到6.05 g粗提物,对粗提物采用正相柱层析以及HPLC等技术进行纯化,利用现代化合物结构鉴定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得到化合物1-7,共七个化合物。菌株Streptomyces sp.XY1812-4为从威海小石岛潮间带采集的泥沙分离出来的放线菌,选择高氏一号培养基,经固体发酵,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萃取液后得到16.5 g粗提物,并对其粗提物经正相柱色谱,反相柱色谱以及HPLC等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图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得到化合物8-12,共五个化合物。菌株Nocardiaceae OC1611-1为实验室提供,该菌株为威海小石岛海泥样品分离得到,选择高氏一号培养基,固体发酵,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10.8 g粗提物,并对粗提物进行正向硅胶色谱以及HPLC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鉴定分子结构,得到化合物13-18,共六个化合物。菌株Streptomyces sp.NH1836为实验室提供,该菌株是从海南采集海泥样品分立而得到的放线菌,选择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对放线菌进行发酵,萃取溶剂使用乙酸乙酯,蒸干乙酸乙酯萃取液后,最终得到粗提物24.6 g,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 20凝胶柱层析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得到两个化合物19,20。对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其中化合物9、16、19对大多数指示菌株都有抑制作用,并且化合物19抑制效果最好。化合物11、12仅对部分指示菌株有抑制作用。化合物3、6对所有指示菌株均无抑制作用。

董庭邦[7](2019)在《五株土壤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对五株不同植物根际土壤来源的放线菌,通过发酵,从培养物中提取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初步对其抑菌活性做出评价。方法: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MS,IR,UV,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波谱学方法对其结构解析,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五株放线菌中总共分离、鉴定29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3个。从大豆根际土壤样本链霉菌Streptomyces sp.KIB-3GCPA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拒霉素(1),特曲霉素D(2),8-脱甲氧基斯堡霉素C(3),斯堡霉素(4),斯堡霉素D(5),四角霉素(6),Ochromycinone(7)。从元江山柑根际土样放线菌Streptomyces sp.KIB-1955的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三个萘醌杂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S,3R)2-氯-3,6,8-三羟基-2,7-二甲基-3-[3?-甲基-2?-丁烯基]-1,4-萘二酮(8)、(2S,3R)2-氢-3,6,8-三羟基-2,7-二甲基-3-[3?-甲基-2?-丁烯基]-1,4-萘二酮(9)、2,7-二甲基-6,8-二羟基-3-[3?-甲基-2?-丁烯基]-1,4-萘醌(10),三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抗菌活性测试显示三个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抑制活性,化合物8和10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云南松根际土壤样本放线菌Streptomyces sp.KIB-DT18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2-methylamino benzoyl 6-deoxy-α-L-talopyranoside(11)、安莎霉素E(12)、安莎霉素A甲硫醇衍生物(13)、安莎霉素B(14)、harziphilone(15),其中化合物12-14为安莎霉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从元江叶下珠根际土壤样本放线菌Streptomyces sp.KIB-1669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Lansai D(16),Lansai C(17),Albonoursin(18),(3Z,6E)-3-(4-hydroxybenzy lidene)-1-methyl-6-(2-methyl propylidene)piperazine-2,5-dione(19),氧普罗帕林D(20),N-(2-hyd roxyphenyl)-acetamide(21),羧酰亚胺酰胺(22),1,3-diphene thylurea(23),甲氨酰胺(24),Dimethyl-benadrostin(25)和8-Hydroxyl-2,4-dioxo quinazoline(26)。对本课题组放线菌Streptomyces sp.KIB-H1556的三个大环内酯类次级产物,分别为:巴菲霉素D(27),巴菲霉素B1(28)和巴菲霉素B2(29),初步抑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28和29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的抑制活性。结论: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包括聚酮类,四环素类,蒽醌类,萘醌类,环二肽类,大环内酯类,其中化合物8,9,10为新化合物,并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抑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抑制植物病害的生物农药奠定一定的前期基础。

潘洁明[8](2019)在《鹦哥岭土壤来源放线菌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线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一类特殊的细菌,因其能够产生活性独特、结构新颖、丰富多样的次生级代谢产物,被称为“生物合成机器”。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市场价值的微生物,在农业领域、医药领域和工业领域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放线菌产生的多种抗生素均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出现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因此,继续从放线菌中寻找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化合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的菌株来源于海南省乐东县鹦哥岭土壤,通过分离筛选确定放线菌YG-7为目标菌株,并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其为iStreptomycessp.YG-7。实验通过不同培养基,不同的培养时间段对放线菌YG-7进行发酵优化,并综合活性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最优的发酵条件。同时也对发酵粗提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放线菌YG-7的抗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活性物质耐热性能不高,在20~40℃下较稳定,温度达到40℃后,随着温度的上升,生物活性下降;在强酸和碱性条件下活性物质不稳定;在紫外灯的照射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利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放线菌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本次从放线菌YG-7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共分离鉴定 26 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1R,5R,E)-3-(2-(2,6-dioxopiperidin-4-yl)ethylidene)-1,5-dimethyl-4-oxocyclohexyl acetate(1),(1S,5R,E)-3-(2-(2,6-dioxopiperidin-4-yl)ethylidene)-1,5-dimethyl-4-oxocyclohexyl acetate(2),4-((E)-2-((3R,5R)-3,5-dimethyl-2-oxocyclohexylidene)ethyl)piperidine-2,6-dione(3),4-((E)-2-((3R,5S)-3,5-dimethyl-2-oxocyclohexylidene)ethyl)piperidine-2,6-dione(4),iso-cycloheximide(5),cycloheximide(6),4-(2-(2-hydroxy-3,5-dimethylphenyl)-2-oxoethyl)piperidine-2,6-dione(7),3-[2-[2-hydroxy-3-(hydroxymethyl)-5-methylphenyl]-2-oxoethyl]glutarimide(8),acetoxycycloheximide(9),2-acetamido-5-chlorobenzamide(10),cyclo(L-Pro-L-Leu)(11),3,6-dibenzylidene-2,5-piperazinedione(12),albonoursin(13),(3Z,6S)-3-benzylidene-6-isobutylpiperazine-2,5-dione(14),(3S,6Z)-3-benzyl-6-benzylidene-2,5-dioxopiperazine(15),3-hydroxy-2-methyl-4-pyrone(Aldrich)(16),isophthalic acid(17),methyl 3-carbamoylbenzoate(18),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anoate(19),N-phenylacetamide(20),4-methoxy-6-methyltetrahydro-2H-pyran-2,5-diol(21),methyl-α-D-olivoside(22),4-hydroxy-3-methoxybenzoic acid(23),p-hydroxybenzoic acid(24),m-hydroxybenzoic acid(25),isophthalic acid(26)。其中,9个酰胺类化合物(1~9),5个哌嗪类化合物(11~15),2个糖苷类化合物(21~22),4个苯甲酸类化合物(23~26),1个氯代化合物(10),1个酯类化合物(19)。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0、17、18为新天然产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pNPG法分别测试化合物的抗菌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0、12~15、17~18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范围为12.67%~39.50%;化合物1~7对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香蕉炭疽菌、芒果拟盘多毛孢和水稻稻瘟病菌等真菌均具有生长抑制活性,其抑菌效果范围为7.24~11.25 mm;化合物10~26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生长抑制活性,其抑菌效果范围为7.11~10.51 mm。

徐丽[9](2019)在《硅量子点制备并用于吡啶二羧酸和多巴胺的荧光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染料和某些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光漂白现象严重及潜在的生物毒性,在生物化学应用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硅量子点却表现出优异的光学稳定性、生物相相容性、水溶性等特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已经存在一些成熟的制备硅量子点的方法,考虑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实际应用中的方便可行,开展操作方便、条件温合、水溶性好、发射波长可调的硅量子点制备方法研究,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荧光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在生物医学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硅量子点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使其在荧光检测方面更好地发挥独特优势,实现目标物的灵敏、准确分析,是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论文作者研究了硅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并构建不同的荧光传感探针,成功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如吡啶二羧酸和多巴胺的荧光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两步法制备了镧系铽离子修饰的荧光硅量子点,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炭疽杆菌生物标记物(即2,6-吡啶二羧酸)的比率荧光检测。在这个检测体系中,硅量子点作为一个参比荧光团,在吡啶二羧酸加入前后保持稳定的荧光强度;而修饰上的铽离子作为一个信号基团,引入吡啶二羧酸后,铽与之产生较强的结合作用,发射出强烈的绿色铽离子特征荧光。这种传感体系相比于单一荧光信号的分析体系,有效避免了环境和仪器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了吡啶二羧酸的检测准确度。此外,该荧光探针水溶性好,检测过程可在水相中进行,检测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为24 nM。(2)以多巴胺为还原剂,以含有不同氨基数目的硅前体分子为硅源,室温条件下水相合成硅量子点,并对合成产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讨论。该合成方法简单经济、无严格的实验条件限制,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为硅量子点的简便合成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另外,基于这种室温合成硅量子点的过程,我们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直接检测多巴胺的新方法。实验中,以少量的(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响应底物,与不同浓度的多巴胺直接作用产生荧光信号,同时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加入,提高两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度,实现了选择性好、快速有效的多巴胺荧光检测,检出限为2.9 nM。

何鑫[10](2019)在《两株中药关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由三章组成,前两章分别详述了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到的真菌Penicillium crustosum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发酵、分离和鉴定,以及从中药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附生菌Streptomyces sp.KIB3133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发酵、分离和鉴定,同时对两株菌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第三章是对天然来源的nanaomycins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研究通过溶剂萃取获得浸膏,然后利用硅胶柱色谱,MCI,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HPLC)等方法对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质谱,1D-NMR,2D-NMR(1H-1H COSY、HSQC、HMBC、ROESY)及红外、紫外、CD等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通过ECD计算、Mosher酯核磁分析以及比旋光度比较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利用化学合成的手段对Streptomyces sp.KIB3133中的二聚吡喃萘醌的生物合成途径提出猜想;对分离到的化合进行了斑马鱼实验、细胞毒活性测试、抗HIV-1活性测试和抗菌活性测试。从冬虫夏草内生真菌Penicillium crustosum中共得到9个化合物。新化合物3个,分别为(3S,6R)-3-(4-((S)-2,3-dihydroxy-3-methylbutoxy)benzyl)-1,4-dimethyl-3,6-bis(methylthio)piperazine-2,5-dione(1),(3S,6S)-3-(4-((S)-2-hydroxy-3-methoxy-3-methylbutoxy)benzyl)-1,4-dimethyl-3,6-bis(methylthio)piperazine-2,5-dione(2),(3S,6R)-3-(4-((S)-2-hydroxy-3-methoxy-3-methylbutoxy)benzyl)-1,4-dimethyl-3,6-bi s(methylthio)piperazine-2,5-dione(3);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is-bis(methylthio)silvatin(4),(S)-1,4-dimethyl-6-(4-((3-methylbut-2-en-1-yl)oxy)benzyl)-6-(methylthio)piperazine-2,3,5-trione(5),(3R,6S)-6-(para-hydroxy benzyl)-1,4-dimethyl-3,6-bis(methylthio)piperazine-2,5-dione(6),6-Acetyl-2,5-dihydroxy-2-(2-hydroxypropyl)-3,8-dimethylchroman(7),4-羟基苯基乙醇(8),4-(2,4,7-trioxabicyclo[4.1.0]heptan-3-yl)phenol(9)。对化合物1-5进行斑马鱼胃肠运动活性研究,并发现化合物4-5可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系统进而促进斑马鱼的胃肠动力。从中药茶树根土壤的附生菌Streptomyces sp.KIB3133中分离到22个化合物。9个新的带糖吡喃萘醌类化合物,分别为naquihexcin C-J(10-17),naquihexcin K(19);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quihexcin A(18),OM-173αE(20),nanaomycinβE(21),2754B(22),tectone(23),methyl phenylacetate(24),2754A(25),Benzeneacetic acid(26),4αA,10αB-dihydroxynanaomycinβA(27),Cyclo(L-Pro-L-Leu)(28),herbicidins A(29),chrysophanol glucuronide(30),OM-173αB(31)。对部分新的S桥连接的吡喃萘醌二聚体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主要针对MCF-7(乳腺癌细胞)和HL-60(白血病细胞),测得IC50值范围为1.41至16.08μM。在对部分新化合物进行抗HIV-1活性测试时发现,化合物naquihexcin E(12)具有微弱的活性,EC50值为2.83±1.15μM,TI值(CC50/EC50)为22.51;对已知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抗细菌活性筛选显示部分化合物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综上,从两株菌中总共分离、鉴定了31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2个。这些化合物结构主要涉及硫代二酮哌嗪、吡喃萘醌、大黄素型蒽醌、环二肽、生物碱等。

二、Mode Interaction at a Triple Zero Point of O( 2 ) - symmetric Nonlinear System swith Two Paramete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de Interaction at a Triple Zero Point of O( 2 ) - symmetric Nonlinear System swith Two Parameter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初步探讨养阴舒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养阴舒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代谢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1.2 研究对象
        1.3 用药方案
        1.4 临床资料采集
        1.5 血浆样本保存
        1.6 血浆样本检测
        1.7 原始质谱数据处理及分析
        1.8 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
        1.9 差异代谢物表达量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1.10 血浆代谢物的差异表达情况分析
        1.11 统计方法
        1.12 伦理问题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及模式识别
        2.3 差异代谢物鉴定结果
        2.4 差异代谢物富集的通路
        2.5 差异代谢物的表达量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2.6 血浆代谢物的差异表达情况
    3 小结
研究二养阴舒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1.2 研究对象
        1.3 实验方法
        1.4 查库鉴定
        1.5 定量分析
        1.6 差异蛋白质筛选
        1.7 差异蛋白质 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
        1.8 差异蛋白质 GO(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
        1.9 差异蛋白质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质控情况
        2.2 蛋白质鉴定结果
        2.3 PPI网络构建
        2.4 GO富集分析
        2.5 差异蛋白质富集的通路
    3 小结
研究三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联合分析
    1 方法
        1.1 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蛋白质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1.2 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蛋白质共同富集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蛋白质表达量的相关性
        2.2 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蛋白质组共同富集的通路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研究中组学方法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Ddb-MOF荧光传感器的合成、结构及Fe3+、DPA荧光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MOFs的简介
    1.2 MOFs的制备
        1.2.1 MOFs的合成方法
        1.2.2 影响因素
    1.3 MOFs的应用
        1.3.1 催化
        1.3.2 气体吸附与分离
        1.3.3 发光材料
        1.3.4 质子传导
        1.3.5 磁性
        1.3.6 药物输送
    1.4 荧光传感器
        1.4.1 荧光产生的机理
        1.4.2 荧光传感器的构成
        1.4.3 钢系配位聚合物荧光传感器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2 Fe~(3+)离子Tb-Hddb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部分
    2.4 测试与表征
        2.4.1 晶体结构测试
        2.4.2 热稳定性测试
        2.4.3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2.4.4 荧光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晶体结构
        2.5.2 热稳定性
        2.5.3 X-射线粉末衍射
        2.5.4 化学稳定性
        2.5.5 荧光性能
        2.5.6 选择性
        2.5.7 灵敏度
        2.5.8 抗干扰
        2.5.9 循环性
        2.5.10 真实湖水中的Fe~(3+)的检测
        2.5.11 检测机理的研究
    2.6 小结
3 Eu/Tb比率型荧光传感器对炭疽生物标志物DPA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3.3 实验部分
    3.4 测试与表征
        3.4.1 晶体结构测试
        3.4.2 红外测试
        3.4.3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3.4.4 荧光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0 晶体结构
        3.5.1 化学稳定性
        3.5.2 荧光性能
        3.5.3 灵敏度
        3.5.4 抗干扰
        3.5.5 人血清中的DPA检测
        3.5.6 纸基DPA检测传感器
        3.5.7 检测机理的研究
    3.6 小结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PPtase高表达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40060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菌株来源
    1.3 PPtase高表达菌株的构建
    1.4 PPtase高表达菌株的发酵培养
    1.5 发酵产物的提取分离
2 结果与分析
    2.1 PPtase高表达菌株的培养基筛选
    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 结论

(4)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虚拟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食源性致病菌研究概述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2 沙门氏菌
        1.1.3 大肠杆菌
        1.1.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1.1.5 副溶血性弧菌
    1.2 β-内酰胺酶MBLs概述
        1.2.1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
        1.2.2 β-内酰胺酶MBL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述
        1.3.1 定量构效关系
        1.3.2 Topomer CoMFA
        1.3.3 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
        1.4.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
        1.4.2 分子动力学模拟常用力场介绍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吡啶二羧酸及其衍生物抑制NDM-1 的作用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初始结构的获得
        2.2.2 分子对接
        2.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2.2.4 结合自由能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DM-1 与化合物36及DPA分子对接
        2.3.2 NDM-1 与化合物36及DPA分子动力学模拟
        2.3.3 NDM-1 与化合物36及DPA结合区域靶点的确证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吡啶二羧酸类NDM-1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分析及分子设计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DPA类抑制剂3D结构的构建
        3.2.3 Topomer CoMFA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3.2.4 NDM-1 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分子设计
        3.2.5 分子动力学模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opomer CoMFA建模的结果分析
        3.3.2 DPA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分析
        3.3.3 DPA类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分子设计
        3.3.4 新分子抑制剂与受体蛋白NDM-1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3.5 新分子抑制剂与受体蛋白NDM-1 结合靶点的确证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卡托普利类NDM-1 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Captopril类抑制剂的3D结构的构建
        4.2.3 Topomer CoMFA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4.2.4 NDM-1 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分子设计
        4.2.5 分子动力学模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opomer CoMFA建模的结果分析
        4.3.2 Captopril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分析
        4.3.3 Captopril类抑制剂虚拟筛选及分子设计
        4.3.4 新分子抑制剂与受体蛋白NDM-1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5 新分子抑制剂与受体蛋白NDM-1 结合靶点的确证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NDM-1 小分子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虚拟筛选
        5.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5.2.3 实验材料
        5.2.4 NDM-1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5.2.5 头孢硝噻吩水解实验
        5.2.6 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
        5.2.7 点突变实验
        5.2.8 荧光淬灭实验
        5.2.9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NDM-1 小分子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5.3.2 NDM-1 蛋白的表达纯化
        5.3.3 候选化合物抑制活性的评价
        5.3.4 新型抑制剂的协同抑菌作用
        5.3.5 新型抑制剂ZINC05683641与NDM-1 结合的作用机制
        5.3.6 新型抑制剂ZINC25558277与NDM-1 结合的作用机制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化感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地概况与样品采集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样品采集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的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DNA提取、扩增
        2.1.3 凋落物理化性质的测定
    2.2 数据处理
        2.2.1 优化数据
        2.2.2 多样性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物种注释与评估
        2.3.2 物种组成分析
        2.3.3 样本比较分析
        2.3.4 物种差异分析
        2.3.5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2.3.6 功能预测分析
    2.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分离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培养基配制
        3.1.3 凋落物内外细菌的分离纯化和保藏
        3.1.4 凋落物内外细菌的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凋落物内外细菌分离结果
        3.2.2 凋落物内外细菌鉴定结果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发酵液对木麻黄种子的化感潜力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发酵液对种子发芽率影响
        4.2.2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发酵液对种子绝对发芽率影响
        4.2.3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发酵液对种子绝对发芽势影响
        4.2.4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发酵液对种子化感效应指数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次生代谢产物GC-MS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准备
        5.1.2 凋落物内外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5.1.3 GC-MS检测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木麻黄凋落物三种细菌发酵液GC-MS鉴定结果
        5.2.2 三种细菌发酵液GC-MS鉴定后化学物质比较
        5.2.3 木麻黄凋落物三种细菌发酵液与木麻黄凋落物浸提液GC-MS鉴定后化学物质比较
    5.3 讨论与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四株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海洋放线菌
    1.1 海洋放线菌研究近况
    1.2 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简介
        1.2.1 生物碱类
        1.2.2 聚酮类
        1.2.3 萜类
        1.2.4 醌类
        1.2.5 肽类
        1.2.6 聚醚类
        1.2.7 大环内脂
2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实验仪器、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所用培养基
    2.2 菌株分离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处理
        2.2.3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
        2.2.4 单菌落培养
        2.2.5 菌种保存
    2.3 海洋放线菌筛选
    2.4 菌株鉴定
        2.4.1 提取DNA
        2.4.2 PCR扩增
    2.5 本章小结
3 四株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3.1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1610-1 的研究
        3.1.1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1610-1 的筛选
        3.1.2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1610-1 的发酵
        3.1.3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1610-1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3.1.4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1610-1 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3.2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XY1812-4 的研究
        3.2.1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XY1812-4 的发酵
        3.2.2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XY1812-4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3.2.3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XY1812-4 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3.3 海洋放线菌Nocardiaceae OC1611-1 的研究
        3.3.1 海洋放线菌Nocardiaceae OC1611-1 的发酵
        3.3.2 海洋放线菌Nocardiaceae OC1611-1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3.3.3 海洋放线菌Nocardiaceae OC1611-1 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3.4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NH1836 的研究
        3.4.1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NH1836 的发酵
        3.4.2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NH1836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3.4.3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NH1836 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3.5 本章小结
4 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实验仪器以及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材料
    4.2 生物活性研究
        4.2.1 实验步骤
    4.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说明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五株土壤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附件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创新之处
第一章 Streptomyces sp.3GCPA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Streptomyces sp.KIB1955 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treptomyces sp.KIB-DT18 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treptomyces sp.KIB-1669 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4 实验部分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treptomyces sp.KIB-H1556 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5 实验部分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来醌类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图

(8)鹦哥岭土壤来源放线菌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放线菌的研究概述
        1.1.1 放线菌的介绍
        1.1.2 放线菌分布
        1.1.3 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1.2 放线菌的天然产物研究概述
        1.2.1 蒽醌类化合物
        1.2.2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1.2.3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4 哌嗪类化合物
    1.3 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3.1 抗真菌活性
        1.3.2 抗细菌活性
        1.3.3 抗细胞毒活性
        1.3.4 抗病毒活性
        1.3.5 酶活性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供试菌株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土壤放线菌YG-7的分离及活性菌株的筛选
        2.2.2 放线菌YG-7的鉴定
        2.2.3 放线菌YG-7的发酵条件优化
        2.2.4 放线菌YG-7的发酵
        2.2.5 放线菌YG-7的发酵粗提物的稳定性研究
        2.2.6 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2.2.7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8 生物活性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3.2 菌株鉴定
    3.3 放线菌YG-7的发酵条件优化
        3.3.1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3.3.2 发酵时间的筛选
    3.4 放线菌YG-7的发酵与提取
    3.5 放线菌YG-7粗提物中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测定
        3.5.1 热稳定性
        3.5.2 酸碱稳定性
        3.5.3 紫外光稳定性
    3.6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7 放线菌YG-7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测试
        3.7.1 细菌的活性测定
        3.7.2 真菌的活性测定
        3.7.3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与毕业论文相关性
致谢

(9)硅量子点制备并用于吡啶二羧酸和多巴胺的荧光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量子点概述
    1.3 硅量子点概述
    1.4 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1.4.1 “top to down”的制备方法
        1.4.2 “ down to up”的制备方法
        1.4.3 前体分解和再组装的制备方法
    1.5 硅量子点的应用
        1.5.1 硅量子点在荧光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1.5.2 硅量子点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1.5.3 硅量子点在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
        1.5.4 硅量子点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铽离子修饰的硅量子点用于吡啶二羧酸的分析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荧光硅量子点的制备
        2.2.3 铽修饰的硅量子点的制备
        2.2.4 吡啶二羧酸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检测原理
        2.3.2 可行性分析
        2.3.3 硅量子点的表征
        2.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5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2.3.6 选择性分析
        2.3.7 血清样品分析
        2.3.8 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硅量子点的室温合成及其在多巴胺荧光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硅量子点的室温制备
        3.2.3 多巴胺的检测步骤
        3.2.4 硅量子点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检测原理
        3.3.2 可行性分析
        3.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3.3.5 选择性分析
        3.3.6 血清样品分析
        3.3.7 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3.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攻硕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两株中药关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写术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附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冬虫夏草内生菌P.crustosum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 菌种来源
        2.3 培养基配方
        2.4 冬虫夏草内生菌的分离、纯化以及筛选目标菌株
        2.5 菌种鉴定
        2.6 菌株的活化及发酵
        2.7 发酵液的提取与分离
    3.结果与讨论
        3.1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3.2 化合物1-3仲羟基的绝对构型确定
        3.3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4.化合物促胃肠动力活性测试
        4.1 实验材料
        4.2 染色加药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新化合物理化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KIB3133 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2.2 菌种来源
        2.3 培养基配方
        2.4 菌株的活化,目标菌株的选择以及发酵
        2.5 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
    3.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3.2 Naquihexcin A中葡糖醛酸的绝对构型确定
        3.3 S桥二聚吡喃萘醌的生物合成途径推测
        3.4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4.已知化合物抗菌活性筛选
        4.1 选择菌株
        4.2 抗菌生物活性筛选实验步骤
        4.3 抗菌活性筛选结果
    5.部分新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测试
        5.1 细胞毒活性方法
        5.2 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6.抗HIV-1 活性测定
        6.1 抗HIV-1 活性测试方法
        6.2 抗HIV-1 活性测试结果
    新化合物理化数据
    参考文献
小结
Nanaomycins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部分新化合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Mode Interaction at a Triple Zero Point of O( 2 ) - symmetric Nonlinear System swith Two Parameter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初步探讨养阴舒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效应机制[D]. 尹红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Ddb-MOF荧光传感器的合成、结构及Fe3+、DPA荧光检测研究[D]. 祁翠星.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PPtase高表达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40060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J]. 方春艳,朱义广,张长生,张庆波. 中国海洋药物, 2020(06)
  • [4]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虚拟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惜妍.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化感潜力[D]. 张雅倩. 海南师范大学, 2020
  • [6]四株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徐泽宇.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五株土壤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研究[D]. 董庭邦. 大理大学, 2019(05)
  • [8]鹦哥岭土壤来源放线菌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潘洁明. 海南大学, 2019
  • [9]硅量子点制备并用于吡啶二羧酸和多巴胺的荧光检测[D]. 徐丽. 武汉大学, 2019(06)
  • [10]两株中药关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D]. 何鑫.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O( 2 ) - 有两个参数的对称非线性系统在三零点的模态相互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