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12省市摸清耕地后备资源

东部12省市摸清耕地后备资源

一、东部12个省市耕地后备资源家底摸清(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泽[1](2021)在《黑龙江垦区国有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博[2](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陈莉[3](2021)在《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文中指出解决好14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必须守住耕地保护这条底线。在我国山区耕地资源尤为短缺的背景下,耕地“非农化”现象日益凸显,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到区域社会稳定。岷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是四川省西部藏族的聚居区,也是西藏高原藏族聚居区的东部前缘。论文针对岷江上游独特的地理背景,综合应用POI大数据、地统计学和Marxan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揭示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并明确不同情境下耕地的优先保护区。研究结果可为山区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保护提供指导。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岷江上游耕地演变特征及趋势基于景观和斑块两组尺度,采用10m*10m粒度,以1995年和2005年的数据为基础,模拟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并进行了精度检验,整体精度和Kappa指数分别为0.883和0.865。结果表明,耕地主要沿河流零散分布,以平均每年4.40km2的速度增长。总体来看,理县、黑水耕地分布方向基本没有变化,茂县、汶川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加,松潘变化最大。从总体上看,松潘县耕地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速度逐年加快。在1995-2005年,耕地重心向西南移动0.26km/a;2005-2015年,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0.62km/a;2015-2025年,其重心将向东南移动,移动距离达到1.4km/a。(2)藏族聚居区耕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藏族聚居区耕地面积变化呈“N”字型,整体处于增加状态,增加145.99 hm2,增幅0.93%,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具体表现现在:低山聚居区耕地的信息熵维持在0.36左右,趋于稳定。1995-2025年预测表明,耕地面积变化呈倒“N”字型,面积减少23.77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草地建筑用地和林地。中山聚居区土地利用系统无序性先增加后降低,耕地面积呈“V”字型变化。耕地面积呈倒“V”减少,减少了173.68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高半山聚居信息熵维持在0.36-0.37,趋于稳定。耕地面积呈“N”字型逐渐增加,增加1025.77hm2,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高山聚居区耕地整体呈“V”字变化,减少822.60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换成林地(1262.48 hm2)、建筑用地和草地。高寒聚居区耕地整体呈“V”字变化,面积略微增加,增加140.26hm2,增幅13.73%,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3)耕地非农化演变及驱动力耕地的非农化主要发生在藏族聚居区的中心点附近。东部的非农化进度明显高于南部。造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子中,交通、水系等单因子的平均解释力要明显高于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其中路网密度因子解释力达到了67.3%,对耕地非农化分异的影响最为显着。影响理县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为:路网密度、距道路的距离、与距聚居区的距离和居名点密度。79%的因子交互作用后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比单个因子作用的影响程度大,呈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作用。(4)岷江上游典型藏族聚居区耕地优先保护区识别针对各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信息量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明确了理县地质灾害的危险性。POI数据反映了理县经济发展强度整体东快西慢,经济发展快的藏族聚居区主要在杂谷脑镇以北和甘堡乡以南,连片集中分布。在耕地保护比例为总面积0~100%下确定的耕地优先保护区占景观面积的57.37%~96.97%,随着保护目标由2.05*103km2增加到3.46*103km2,保护区斑块数量增加,耕地优先保护区更加广泛。

华清君[4](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常星[5](2017)在《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国民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来说,粮食虽可通过区域流通进行补给,但区域间公平及区域内统筹发展是每个省市及全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从本质上说,粮食安全问题源于耕地问题,而耕地保护也是缓解甚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即,耕地保护是手段,保证粮食安全是目的。实际执行中,我国已相继出台并落实着一系列耕地保护相关政策,虽表现出一定的作用,但现行政策仍有完善的可能。而且目前,将生态保护纳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研究甚少,更缺乏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出发的综合分区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现有理论、推行政策和实践的前提下,基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视角,运用粮食安全法和生态安全法,借鉴粮食供需平衡模型和生态足迹改进模型,构建本研究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综合分区模型。采用国家和31个省市的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分别计算粮食安全视角和生态安全视角下的人均盈亏量,确定二者的权重,加权得出全国2001-2015年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综合分区结果,据此分析耕地三大区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耕地三大区的布局特征做出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借鉴粮食供需平衡模型和生态足迹改进模型,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依据模型及相关数据测算出2001-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耕地保护分区综合得分。(2)据粮食安全法结果,2001-2015年多数省份耕地的粮食生产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据生态安全法结果,2001-2015年各省份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大小各异、正负波动,且有较多省份长期处于赤字状态。(3)据双重视角综合结果,属于耕地盈余区的省份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耕地平衡区和赤字区的省份数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耕地三大区各年所包含省份大多表现为相邻两级分区间的变动,较少出现跨级变动的情况。(4)2015年,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结果为盈余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甘肃、宁夏和新疆8个省份,平衡区包括山西、安徽、广西、重庆、四川、贵州、西藏和陕西8个省市,赤字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和青海15个省市。(5)通过对比粮食安全视角和双重视角下的分区结果,由于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的影响,在粮食安全视角下属于盈余区或平衡区的省市在综合分区中出现向平衡区和赤字区变化的情况。(6)2001-2015年,耕地三大区总体分布范围和地理位置相对稳定,耕地盈余区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内陆地区,耕地平衡区从北至南较集中于中部地区,耕地赤字区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

蒲杰[6](2017)在《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建立了包括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用地转用许可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等在内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基于巨量人口基数的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上级政府下达的规划用地指标被各种借口、各种方式突破,导致耕地面积过速减少,“双保”(保耕地和保发展)压力巨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在2011年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2011年我国大陆人口总数约13.47亿),到2050年将超过70%。这意味着,按照不变人口计算(事实上,我国在2033年前后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15亿1),在未来30年内,我国城镇人口还会增长约2.7亿,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集约用地措施,我国城镇现有土地都绝对无法容纳下这如此庞大的人口。怎么办?路径只有一条:向农村要地。从国土面积看,尽管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四大的国家2,但我们的耕地数量却是非常有限的,存在总量严重偏低、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耕地区域分布严重不均以及耕地质量快速恶化等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国家规定农民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最高限值为150平方米,但实际却达到218平方米,高出国家最高限值的45.3%,村镇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课题组通过对典型村庄整治调研后发现,通过对村庄废弃土地进行整治可以挖掘村庄潜力46%至54%,净增耕地面积13%到15%3。而另一份调研数据则显示,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达到2.53亿,导致了“空心村”的比例达到30%。上述两个方面说明,要持续实现粮食安全战略,我国土地利用政策必须“开源”和“节流”并举。一方面,要严格限制城镇用地,提高城镇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节流”;另一方面,不仅要开发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而且要对利用粗放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整治,补充建设占用的耕地,实现“开源”。这是我国实现耕地保护和补偿的必由路径。文章是按照这样一条路劲和逻辑展开的:首先研究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接着梳理了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考察了其运行效果,再对成、渝两地的地票(建设用地指标)制度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然后考察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最后落脚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和革新上。除绪论和结论外,文章的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研究,分三节。第一节是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我国耕地的现状,反映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耕地总量严重偏低、人均耕地面积1.47亩不足世界人均面积的1/3、耕地后备资源人均仅有0.105亩、耕地区域分布严重不均以及耕地质量快速恶化;二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布局凌乱、布局无序、使用粗放以及闲置严重等问题;三是我国城镇化占用耕地对保护耕地带来了严峻挑战。第二节是揭示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耕地面积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快速减少;二是耕地质量严重恶化;三是土地利用低效、囤地现象严重;四是市场机制导入不充分、行政管理失灵。第三节是占用耕地补偿和耕地保护制度的关系,通过梳理我国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制度内涵,揭示出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共同构成了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两个重要抓手,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实现耕地保护制度的价值和目标至关重要。第二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和运行效果,分三节。第一节是梳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根据制度演进的时间逻辑,文章将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立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8-1985年的无法可依期,二是1987-1997年的概念提出期,三是1998-2004年的发育形成期,四是从2005年至今的发展完善期。第二节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即,“占多少、垦多少”的数量平衡制度、补充耕地和占用耕地的质量相当的质量平衡制度、先补后占制度、缴纳耕地开垦费代替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禁止跨省占补平衡制度、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按等级折算和以质抵量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制度以及异地补充耕地制度(含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省域内交易和补充耕地国家统筹两个方面)。第三节是对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运行效果考察,包括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运行效果,尤其是考察了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制度革新的建议做铺垫。第三章是典型样本考察,分四节。第一节是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第二节是重庆地票,对其产生背景、立法演进、运作流程、特点和价值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第三节是成都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对其形成背景、立法演进、制度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第四节是比较分析,包括对增减挂钩制度与成、渝两地实践样本进行比较,以及对重庆地票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的运行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制度的优劣,为提出制度完善建议和革新服务。第四章是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借鉴,分二节。第一节介绍美国、英国等六个国家和台湾地区在占用耕地补偿方面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第二节是启示和借鉴,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占用耕地保护补偿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建立土地分区管制制度、制订科学用地评估办法;二是土地利用规划严谨、耕地保护严格科学;三是土地产权清晰、使用权保护到位;四是保护补偿机制以经济激励为核心,大力开发整理和复垦耕地,减轻城镇化对占用耕地的压力;五是引入市场机制、遏制征地冲动,主要是明确征地目的、严格征地程序、按照市场标准进行征地补偿。第五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与革新,分五节。第一节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了指标交易对象的开放、交易方式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的开放、土地整治融资渠道的开放、指标交易收益的返还以及在复垦耕地保护上引入市场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二节是对占用耕地补偿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物权法理,首先澄清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属于“一种财产性权利”的定义,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做出了“一种新的物权类型”的界定,并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提出新增耕地指标的权利属于投资人或者从约定,以及应按照不动产的登记方法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进行物权登记。第三节是对“质量平衡”的重新认识。文章挖掘了“质量平衡”的内涵,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出发论证了以“产能平衡”代替“质量平衡”的必要性,研究了耕地质量折抵面积的方法。提出以“产能平衡”代替“质量平衡”,建立统一的耕地复垦质量标准制度。第四节是研究异地补充耕地的相关问题,首先研究了政府调控对异地补充耕地的保障作用,接着论证了补充耕地指标是异地补充耕地的合理载体,建立补充耕地指标跨省交易机制反映不同区域土地的生产效率,目前的补充耕地的价格未全面反映补充耕地的价值,以及应确认建设用地指标省域内交易的合法性等问题。

蔡燕培[7](2016)在《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特征显化及开发保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作为耕地补充的重要途径,在维护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的不断减少,耕地质量的下降,粮食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都要求摸清耕地后备资源家底,揭示耕地后备资源的地域性特征,制订切实可行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但不同地域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类型等差异较大,深入分析,揭示其规律性特征,可为耕地保护差别化的政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此,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二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深入分析其耕地后备资源结构与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保护分区,可为江苏省实现“保增长、保红线”的“双保”方针和“强富美高”新江苏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也为我国类似地区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借鉴。论文以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尺度,运用空间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组合系数等方法探讨了耕地后备资源地类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构建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权赋值的方法测算了县域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潜力。计算县域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服务价值,通过测算耕地后备资源开垦前后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系数,获取县域生态敏感度分区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保护分区,提出差别化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总量分布呈沿海沿湖分布特征,水域周边县域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均较丰富。地类空间集聚程度差别较大,沙地集聚程度高,仅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运河两岸县,内陆滩涂分布最为均匀,各县均有分布。(2)江苏省内大多县域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中化程度高,组合类型单一。较多县属于极度集中化。尽管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组合地类是以其他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及盐碱地为主,但内陆滩涂为主要分布地类的县达到了 60%。(3)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敏感度高,48.83%的县敏感程度达到0.8。与区域内陆滩涂分布广有直接原因。(4)研究将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优先开发区、有条件开发区、暂缓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别化的开发与保护政策建议。

徐云鹤[8](2016)在《省域尺度耕地后备资源供需耦合与开发管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严峻的耕地资源国情要求我国必须积极保护现有耕地资源,同时充分合理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为了实现耕地资源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国家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严峻的耕地资源国情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面前,如何补充耕地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因此,摸清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空间分布情况,并对各省耕地后备资源的供求进行探究,对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省域尺度对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特征、结构特征、空间特征、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运用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各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在需求,运用耦合模型对各省耕地后备资源的供给潜力和潜在需求进行耦合分析,探究各省供给潜力和潜在需求之间的协调程度,提出差别化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耕地后备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总量上呈现南少北多,东西少中部多的特征,分布密度指数呈南低北高的特征,一致性系数分析表明耕地后备资源空间特征与耕地资源和人口数量分布上存在明显错位,空间基尼系数表明可开垦其他草地分布最为均衡,可开垦沿海滩涂分布集聚度最强。(2)各省耕地后备资源在地类结构上存在差异,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4个聚类,通过集中化指数计算发现4个聚类内部各省集中化程度近似。(3)重心模型结果表明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向东偏北方向移动了约982.01公里。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分布离散程度加大,空间分布方向性减弱:标准差椭圆主趋势方向由119.95°变为86.03°。(4)耕地后备资源供给潜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不论是从省域尺度来看还是从农业分区尺度来看,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供给潜力都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变异规律。(5)各省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在需求存在着较大差异,最高的为北京,最低的为西藏,跨度为0.0881到0.7060,呈现从东向西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6)中国省域耕地后备资源供给潜力与耕地后备资源潜在需求基本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层次,协调性较差。根据耦合协调度将31个省划分为9个不同特点的分区。(7)基于对中国耕地后备资源供需现状的分析和总结,本文从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全方位评价机制、编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专项规划、设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程序、探索耕地易地补充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政策建议,并从开发规模管控、开发空间管控和开发强度管控三个方面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的管控政策建议。

杨月锋[9](2015)在《福建省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种粮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目前我国乡村人口数量约6.2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为45.27%,乡村农户约2.68亿户。农户家庭是一个庞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群体。作为连接粮食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农户粮食储备在满足家庭粮食消费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户家庭的粮食储备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50%,其总量及空间分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状况。作为国家粮食储备的有效补充,农户分散的粮食储备可弥补国家粮食集中储备在库容小、储备能力不足、占用资金大、陈粮轮换不及时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又具有储粮成本低、距离市场近、出售灵活且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释放等特点,对保障国家和区域粮食消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属于农户家庭的一般经济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然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户家庭开始逐渐放弃传统的储粮行为,尤其是在粮食主销区和粮食市场发达地区,农户家庭的粮食储备水平明显下降。作为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福建省近年来的粮食产需缺口平均每年都在1000万吨左右,农户家庭的粮食消费安全令人担忧。除了依靠市场供给粮食保障消费,鼓励种粮农户家庭通过自有储备满足自身口粮需求,不失为一种既能通过分散储粮增进农户家庭粮食消费安全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供给压力和降低粮食供给成本的做法。在粮食战略安全和国家利好政策这一背景下,基于当前农户储粮意愿减弱的客观现实,开展主销区种粮农户的储粮行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极具现实价值。本研究以福建省种粮农户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和农户访谈,构建了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户储粮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储粮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为政府制定促进农户积极储粮和引导农户科学储粮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文献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相关理论,对农户储粮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归纳,表现为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粮食的产售储用情况、粮食市场体系及价格、政府政策及补贴措施、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共设计了31个变量指标。(2)对福建省种粮农户实施问卷调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户储粮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粮食市场影响因子、农户态度认知影响因子、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因子、政府政策影响因子、粮食储备条件影响因子、户主年龄影响因子等6个因子变量对农户是否储粮这一行为决策产生了显着影响,共产生了21个关键变量。(3)在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针对调查样本中的储粮农户,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储粮行为的作用路径,得出了7条主要的路径关系,分别是:“行为主体特征”、“储备对象特征”、“粮食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均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着的直接影响,其中“粮食市场因素”通过“储备对象特征”、“行为主体特征”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着的间接影响,“政府政策因素”通过“储备对象特征”对“农户储粮行为”有显着的间接影响。(4)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行为主体层面提出了全面提升农户储粮意识和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从储备对象层面提出了支持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探索农户储粮新型模式、从粮食市场层面提出了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和保障粮食流通渠道顺畅、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了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和建立储粮补贴长效机制等促进农户积极储粮和引导农户科学储粮的对策及政策建议。本研究构建了农户储粮行为潜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对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丰富了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成果;同时,本研究从农户微观层面出发,运用实地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发掘种粮农户的储粮动机和目的,找出影响农户储粮行为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储粮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吴泽斌[10](2011)在《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安排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农地转用审批制度、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农用地的管理和鼓励农民种粮的有关政策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国情出发的,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我国耕地保护效果却并不乐观。从1985-2008年中,全国耕地面积共减少了346.4×104公顷,年均减少15.1×104公顷。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深层次原因是耕地保护中所涉及的多样化利益关系没能得到科学的管理,耕地保护主体的利益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并未能得到公平的保障和有效的协调。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基于冲突管理视角研究耕地保护的文献还十分有限,研究力量有待加强。为了科学和合理地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并保证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实施,需要认真调查、发现、研究和解决耕地保护利益冲突,把它们转换为耕地保护的积极力量。本研究从我国耕地保护现行政策的运行效果评价出发,揭示耕地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阐明了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形成和发展的机理;提出了解决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管理策略和保障措施。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从执行力角度出发,基于PSR框架下构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协调度函数组合模型,测度和评析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效果。(2)借鉴西方管理理论中利益相关者的有关思想,从紧密性和社会性两个维度出发,对耕地保护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具体形态类型。(3)耕地保护利益冲突机理分析的目的在于让耕地保护的各利益相关者理性地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过程,为创造和建立耕地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供条件。从耕地保护外部环境的区域非均衡性、耕地保护成本收益核算的非对称和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三方面分析了耕地保护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4)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的基本原则。围绕这一原则,本研究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的“两大支柱”。支柱之一是明确责任,协调发展,研究内容包括耕地保护区域的划分及其建设管理、以耕地保护为契机建立区域协作与联动机制;支柱之二是提高收益,有利可图。提高耕地保护主体的收益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解决,途径一是重构耕地多功能价值,把耕地作为一种价值工程来开发,显化耕地的隐形价值;途径二是测算耕地保护的区域经济补偿标准,以矫正耕地保护的外部经济性。(5)为保障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策略在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作为支撑。主要探讨了耕地保护责任的外部审计监督机制,同时,归纳总结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测度和评价了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效果。引入执行力概念,扩展了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内涵,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力是由多种“分力”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通过测度表明,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可用耕地保护PSR系统协调度来表征;耕地保护P-S-R系统协调度最高为黑龙江1.7799,最低为海南1.5518。(2)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耕地保护是全民共同的责任,但由于耕地保护外部环境的区域非均衡性和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的区域差异决定了耕地保护的责任又必须是有区别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的价值在于倡导和促进不同地区和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区别责任的主张使得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更易接受和推行,更具有生命力和效率,同时耕地保护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也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耕地保护中,应该从注重“共同责任”转变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路径中来。为了使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耕地保护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本研究相应地探究了实施耕地保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前提条件—耕地保护区域的合理划分及其建设管理;实施耕地保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保障条件—以耕地保护为契机,建立区域协作与联动机制。(3)重构了全国各省市耕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为各省市之间耕地保护成本收益的比较和省际之间土地的统筹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对全国各个省份耕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的测算,表明耕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被忽视,耕地的经济价值所占比重较低,全国平均为9.30%,把耕地保护作为一种价值工程开发,拥有无限的商机。大部分省市的耕地社会价值占其总价值的比重位于70-80%区间内,说明在我国现阶段,耕地仍然是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重全国平均为15.26%,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高,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测算了全国各省市之间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或支付标准,从而让耕地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内部化,让营利型耕地保护替代任务分配型的耕地保护运作模式成为可能。依据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和基于区域粮食安全所折算的耕地盈余或赤字量,测算出耕地保护区域间的经济补偿标准。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测算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为主要的补偿对象,黑龙江省所应得到的补偿金额最高,可获得543.24亿元/年,而东部地区大多为耕地保护外部效益补偿金的主要支付者,上海市需要支付的补偿金最多,最低也应支付421.79亿元/年。(5)探讨了耕地保护责任的审计监督机制。地方政府保护耕地实质上是履行其受托责任,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的审计是对其履行受托责任的一种审计。受托责任包括耕地保护的报告责任、财务责任和管理责任。审计将在这三种受托责任中发挥监督作用。从审计学角度探讨耕地保护责任的外部监督机制,丰富和完善了耕地保护的监督制度,增强了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的制度保障力量。

二、东部12个省市耕地后备资源家底摸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部12个省市耕地后备资源家底摸清(论文提纲范文)

(2)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象条件概况
    2.3 流域水系概况
    2.4 地形地貌概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4.2 研究尺度选择
    4.3 均衡计算单元
    4.4 地下水均衡法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水均衡分析
    4.7 地下水资源量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5.3 超采区划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1 数据与预处理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7.1 模拟范围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7.3 数学建模
    7.4 数值方法
    7.5 参数选用
    7.6 模型参数率定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开展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篇章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岷江上游流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研究区选择依据
    2.2 岷江上游藏区
3 岷江上游耕地特征及演变趋势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
        3.1.1 评价模型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栅格数据的粒度效应
        3.2.2 未来耕地的分布
        3.2.3 流域范围内的耕地的时空演变规律
        3.2.4 基于藏族聚居区的耕地时空演变
    3.3 本章小结
4 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
    4.1 典型样区
    4.2 分析方法
        4.2.1 空间全域自相关
        4.2.2 空间局部自相关
    4.3 结果分析
        4.3.1 耕地非农化的数量特征
        4.3.2 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
    5.1 研究区耕地的非农化驱动因素识别
        5.1.1 经济发展因素
        5.1.2 社会发展因素
        5.1.3 政策机制因素
    5.2 分析方法和数据
        5.2.1 基于乡镇单元的驱动力
        5.2.2 基于网格的驱动力
        5.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乡镇尺度的驱动力结果分析
        5.3.2 网格尺度的驱动力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藏族聚居区耕地优先保护区识别
    6.1 系统保护规划
    6.2 优先保护模型的构建
        6.2.1 基础模型
        6.2.2 模型的实现
    6.3 耕地优先保护的实现
        6.3.1 聚居区的灾害危险性
        6.3.2 经济发展强度
        6.3.3 耕地的优化保护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5)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评析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耕地保护
        2.1.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
        2.1.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
    2.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原则
    2.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相关理论
        2.3.1 主体功能区理论
        2.3.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
        2.3.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4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2.3.5 生态安全与耕地保护
第三章 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及经济补偿的提出
    3.1 我国耕地保护现状
        3.1.1 耕地现状
        3.1.2 耕地保护政策和制度安排
    3.2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分
    3.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提出
第四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4.1 总体思路
    4.2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4.2.1 人均耕地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测算
        4.2.2 人均耕地盈亏量的测算
    4.3 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4.3.1 耕地生态足迹需求模型
        4.3.2 耕地生态承载力模型
        4.3.3 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的测算
    4.4 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4.4.1 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权重确定
        4.4.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第五章 我国耕地保经济补偿分区的实证分析
    5.1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分区
        5.1.1 耕地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
        5.1.3 耕地总盈亏量
        5.1.4 人均耕地盈亏量
    5.2 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分区
        5.2.1 人均耕地生态需求量
        5.2.2 人均耕地生态供给量
        5.2.3 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
    5.3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结果分析
        5.3.1 我国耕地保护综合得分结果
        5.3.2 综合分区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动态变化分析
    6.1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动态变化
        6.1.1 持续处于耕地盈余区省份
        6.1.2 较长期处于耕地平衡区省份
        6.1.3 持续处于耕地赤字区省份
        6.1.4 多变动分区省份
    6.2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布局变化特征
        6.2.1 2001-2015 年全国耕地三大区地理布局
        6.2.2 耕地三大区布局变化特征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切实推进耕地资源的基础调查工作,落实好耕地确权政策
        7.2.2 细化区域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细则》
        7.2.3 完善耕地保护的内涵,将耕地生态安全纳入耕地保护评价及法律法规
        7.2.4 加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宣传,增强对耕地功能的全面认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基本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路线和方法
    五、论文可能的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第一节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一、我国耕地现状
        二、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现状
        三、城镇化占用耕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第二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面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快速减少
        二、耕地质量严重恶化
        三、土地利用低效、囤地现象严重
        四、市场机制导入不充分、行政管理失灵
    第三节 占用耕地补偿和耕地保护制度的关系
        一、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内容
        二、占用耕地补偿在耕地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和运行效果
    第一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
        一、无法可依期:1978-1985 年
        二、概念提出期:1987-1997 年
        三、发育形成期:1998-2004 年
        四、发展完善期:2005 年至今
    第二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数量平衡:占多少、垦多少
        二、质量平衡:质量相当
        三、缴纳耕地开垦费:占补平衡的替代方案
        四、先补后占:落实占补平衡的关键
        五、禁止跨省占补平衡
        六、等级折算和以质抵量
        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八、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
        九、异地补充耕地
    第三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运行效果观察
        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运行效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运行效果
第三章 典型样本考察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制度内容
        一、前提:规划和批准
        二、运行:严控地点、严控规模、封闭运行、到期归还
        三、目的:“一减一增”
        四、出发点:帮助农民脱贫
    第二节 重庆地票
        一、重庆地票的产生背景
        二、重庆地票的立法演进
        三、重庆地票的运行流程
        四、重庆地票的特点和价值功能
        五、重庆地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
        一、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形成背景
        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立法演进
        三、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特点
        四、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对典型样本的比较分析
        一、增减挂钩与典型样本的比较
        二、重庆地票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的比较
第四章 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耕地补偿制度介绍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法国
        四、德国
        五、荷兰
        六、日本
        七、韩国
        八、台湾地区
    第二节 启示和借鉴
        一、土地分区管制、科学用地评估
        二、土地利用规划严谨、耕地保护严格科学
        三、农地产权清晰、使用权保护到位
        四、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以经济激励为核心
        五、开展土地整理、大力补充耕地
        六、引入市场机制、遏制征地冲动
第五章 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与革新
    第一节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耕地补偿制度
        一、指标市场:向民间开发
        二、交易方式:符合市场机制
        三、交易价格:充分竞争
        四、土地整治:民间资本参与竞争
        五、指标交易收益:全部返还
        六、耕地保护:以经济激励为核心
    第二节 指标的定义、法律属性、权属和登记
        一、指标的定义:一种财产性权利
        二、指标的法律属性:一种新的物权类型
        三、指标的权属:“谁投资、谁所有”
        四、指标的登记:不动产物权登记方法
    第三节 对质量平衡的重新认识
        一、质量平衡的真正内涵
        二、质量平衡的重新定义
        三、耕地质量折抵面积的方法
    第四节 异地补充耕地
        一、政府调控:异地补充耕地保障
        二、耕地指标:易地补充耕地的合理载体
        三、耕地指标跨省交易: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方式
        四、政府定价:一种隐藏补充耕地价值的计划经济手段
        五、省内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显化建设用地指标价值的合理方式
        六、民间资本:提高土地整治融资效率之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特征显化及开发保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耕地后备资源
        2.1.2 耕地质量
        2.1.3 生态敏感性
    2.2 基础理论借鉴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2.4 土地资源评价理论
        2.2.5 耕地保护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特征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土地利用现状
        3.2.1 土地利用总体概况
        3.2.2 耕地分区概况
    3.3 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分布特征
        3.3.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3.3.2 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现状
        3.3.3 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耕地后备资源地类空间分布特征
    4.1 研究目的和思路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思路
    4.2 测算方法
        4.2.1 空间基尼系数
        4.2.2 集中化指数
        4.2.3 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分地类空间分布特征
        4.3.2 组合类型
    4.4 小结
第5章 耕地后备资源潜在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1 目的与思路
        5.1.1 研究目的
        5.1.2 评价思路
    5.2 评价基本参数确定
        5.2.1 分等指标区及评价单元划分
        5.2.2 标准耕作制度及指定作物确定
        5.2.3 光温生产潜力测算
    5.3 质量潜力指数测算
        5.3.1 影响因素条件量化
        5.3.2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
    5.4 自然质量结果及分析
        5.4.1 自然质量分等因素权重
        5.4.2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等
    5.5 小结
第6章 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特征
    6.1 目的与思路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思路
    6.2 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测算
        6.2.1 标准单位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
        6.2.2 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当量
        6.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测算
        6.2.4 生态敏感系数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耕地后备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6.3.2 单位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6.3.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敏感性
        6.3.4 耕地后备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
    6.4 小结
第7章 耕地后备资源分区与开发保护政策研究
    7.1 耕地后备资源分区
        7.1.1 耕地后备资源分区原则
        7.1.2 分区思路及方法
        7.1.3 分区结果
    7.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保护政策建议
        7.2.1 大力开发优先开发区,构建共享互惠平台
        7.2.2 开发保护有条件开发区,维护生态平衡
        7.2.3 科学养护暂缓开发区,培育耕地后备资源
        7.2.4 重点保护禁止开发区,维持城市心脏
第8章 结论与不足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
附表A
参考文献
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8)省域尺度耕地后备资源供需耦合与开发管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
        2.1.2 耕地后备资源
        2.1.3 耕地后备资源供给
        2.1.4 耕地后备资源需求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系统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2.4 土地供需理论
        2.2.5 耕地保护理论
第3章 耕地后备资源供给潜力分析
    3.1 主要研究方法
        3.1.1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特征
        3.1.2 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结构特征
        3.1.3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演化
        3.1.4 耕地后备资源供给潜力指数测算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特征
        3.2.2 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结构特征
        3.2.3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演化分析
        3.2.4 耕地后备资源供给潜力指数测算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耕地后备资源潜在需求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指标体系
        4.1.2 确定指标权重
        4.1.3 耕地后备资源潜在需求指数的计算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4.2.1 指标权重
        4.2.2 耕地后备资源需求指数测算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耕地后备资源供需耦合分析
    5.1 分区模型与方法
        5.1.1 耦合度模型介绍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介绍
    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2.1 耦合度分析
        5.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开发管控对策建议
    6.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政策建议
        6.1.1 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全方位评价机制
        6.1.2 编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专项规划
        6.1.3 设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程序
        6.1.4 制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6.1.5 探索耕地易地补充制度
    6.2 耕地后备资源管控政策建议
        6.2.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规模管控
        6.2.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空间管控
        6.2.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强度管控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9)福建省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种粮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文献述评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2.1.1 研究对象
        2.1.2 相关概念
    2.2 相关文献述评
        2.2.1 关于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研究
        2.2.2 关于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研究
        2.2.3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发和借鉴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物品理论
        2.3.2 市场供求理论
        2.3.3 理性行为理论
        2.3.4 委托代理理论
3 农户粮食储备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发展阶段
        3.1.1 无粮可储阶段(1949-1952年)
        3.1.2 有粮无储阶段(1953-1984年)
        3.1.3 储粮饱和阶段(1985-2003年)
        3.1.4 储粮稳定阶段(2004年至今)
    3.2 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销售、储备及消费情况
        3.2.1 农户粮食生产情况
        3.2.2 农户粮食销售情况
        3.2.3 农户粮食储备情况
        3.2.4 农户粮食消费情况
    3.3 福建省粮食生产概况及农户储粮现状
        3.3.1 福建省粮食生产概况
        3.3.2 福建省农户储粮现状
4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理论分析
    4.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4.1.1 理论简述
        4.1.2 理论启示
    4.2 农户储粮行为特征
        4.2.1 生存理性与市场理性并存
        4.2.2 储粮成本、收益与风险并存
        4.2.3 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并存
    4.3 农户储粮行为测量变量设计
        4.3.1 农户粮食结转储备量
        4.3.2 农户年末存粮数量
    4.4 农户储粮行为潜在影响因素确定
        4.4.1 因素之一: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
        4.4.2 因素之二: 粮食的产售储用情况
        4.4.3 因素之三: 粮食市场体系及价格
        4.4.4 因素之四: 政府政策及补贴措施
        4.4.5 因素之五: 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
5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过程
        5.1.2 问卷主要内容
    5.2 数据收集
        5.2.1 调查区域选择
        5.2.2 数据收集过程
    5.3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5.3.1 样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5.3.2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生产情况
        5.3.3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出售情况
        5.3.4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情况
        5.3.5 样本农户家庭粮食消费情况
        5.3.6 样本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5.3.7 样本农户储粮态度认知
6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6.1 分析方法选择
        6.1.1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6.1.2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6.2 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6.2.1 信度检验
        6.2.2 效度检验
    6.3 因子分析模型
        6.3.1 因子分析前提条件
        6.3.2 因子提取
        6.3.3 因子命名
        6.3.4 因子得分计算
    6.4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6.4.1 模型建立
        6.4.2 结果分析
7 关键影响因素对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作用路径
    7.1 研究方法选择
    7.2 变量设计
    7.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7.3.1 结构方程概念模型
        7.3.2 研究假设
    7.4 模型实证分析
        7.4.1 量表信效度检验
        7.4.2 初始模型检验
        7.4.3 模型修正与评价
        7.4.4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7.5 模型结果讨论
        7.5.1 行为主体特征讨论
        7.5.2 储备对象特征讨论
        7.5.3 粮食市场因素讨论
        7.5.4 政府政策因素讨论
8 引导农户科学储粮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8.1 行为主体层面
        8.1.1 全面提升农户储粮意识
        8.1.2 分类引导农户储粮行为
    8.2 储备对象层面
        8.2.1 支持农户粮食生产行为
        8.2.2 探索农户储粮新型模式
    8.3 粮食市场层面
        8.3.1 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
        8.3.2 保障粮食流通渠道顺畅
    8.4 政府政策层面
        8.4.1 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8.4.2 建立储粮补贴长效机制
9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储粮行为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进行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索引
图索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研究
    2.2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研究进展
        2.2.1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形态
        2.2.2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成因解析
    2.3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管理机制研究进展
    2.4 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
        2.4.1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效果方面
        2.4.2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与成因解析方面
        2.4.3 耕地资源价值方面
        2.4.4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管理机制方面
    2.5 现有研究的不足
    2.6 本研究的切入点
3 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效果评价
    3.1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的理论依据
        3.1.1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内涵
        3.1.2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PSR概念
    3.2 测度方法与模型建构
        3.2.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3.2.2 指标体系与权重的确定
        3.2.3 模型构建
    3.3 测度结果及其评析
        3.3.1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测评结果
        3.3.2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评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耕地保护冲突形态
    4.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4.2 耕地保护利益矛盾的识别
    4.3 耕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4.4 耕地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形态
        4.4.1 耕地占补平衡与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非对称冲突
        4.4.2 偏重于耕地资源保护而忽视耕地资产经营的非对称冲突
        4.4.3 征地过程中政府以地生财和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非对称冲突
        4.4.4 追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土地资源收益分配不公的冲突
        4.4.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非对称利益冲突
        4.4.6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离乡而不能离土的非对称冲突
        4.4.7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非对称利益冲突
    4.5 本章小结
5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产生的机理分析
    5.1 我国耕地保护外部环境的区域非均衡性
        5.1.1 土地自然生产潜力
        5.1.2 土地开发投入
        5.1.3 招商引资吸引力
        5.1.4 土地非农化效益
        5.1.5 农业发展条件
        5.1.6 我国耕地保护的区域困境
    5.2 耕地保护成本收益核算的非对称
        5.2.1 耕地保护的会计成本核算步骤
        5.2.2 耕地保护会计成本与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核算的非对称
        5.2.3 耕地保护会计成本与耕地劳动机会成本核算的非对称
        5.2.4 耕地保护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核算的非对称
        5.2.5 耕地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核算的非对称
    5.3 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5.3.1 耕地保护责任以省核算,统筹省际土地利用存在限制
        5.3.2 耕地保护存在认识偏差,建设用地扩展控制乏力
        5.3.3 土地利用规划行政主导,公众参与和监督较难
    5.4 本章小结
6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的管理策略研究
    6.1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的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6.1.1 耕地保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内涵
        6.1.2 耕地保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范畴的界定
        6.1.3 实施耕地保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前提条件:耕地保护区域的合理划分及其建设管理
        6.1.4 实施耕地保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保障条件:以耕地保护为契机,建立区域协作与联动机制
    6.2 重构和凸显耕地资源价值
        6.2.1 重视耕地保护价值,控制耕地面积减少
        6.2.2 耕地多功能价值的核算
        6.2.3 耕地资源价值重构下的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策略启示
    6.3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测算
        6.3.1 测算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的技术思路
        6.3.2 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的测算过程
        6.3.3 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的最终确定
    6.4 本章小结
7 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管略运行的保障措施
    7.1 构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的审计监督机制
        7.1.1 耕地保护责任审计的内涵界定
        7.1.2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审计的理论支撑:受托责任
        7.1.3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审计的技术支撑:基于受托责任的审计项目内容构建
        7.1.4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审计运作模式的选择
        7.1.5 实施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审计的条件分析
    7.2 提高耕地保护利益冲突管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7.2.1 注重耕地保护的压力-状态-响应系统的协调性,合理利用土地
        7.2.2 设立全国性的耕地保护基金作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
        7.2.3 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和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适当分离制度
        7.2.4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要权衡各区域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差异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东部12个省市耕地后备资源家底摸清(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国有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D]. 李金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3]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D]. 陈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5]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 常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6]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 蒲杰.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7]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特征显化及开发保护政策研究[D]. 蔡燕培.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省域尺度耕地后备资源供需耦合与开发管控对策研究[D]. 徐云鹤.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福建省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种粮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D]. 杨月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10]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 吴泽斌. 浙江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东部12省市摸清耕地后备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