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抗生素穿刺治疗深部脓肿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

B超引导下抗生素穿刺治疗深部脓肿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

一、B超引导穿刺应用抗生素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秋,汪龙霞,李秋洋,徐虹,刘勤,何萍[1](2021)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及药物冲洗治疗较大盆腔脓肿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及药物冲洗在较大盆腔脓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5年10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盆腔脓肿患者28例,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脓腔冲洗及抗生素留置治疗,其中女21例,男7例;原发盆腔脓肿5例,临床术后并发脓肿23例。治疗后超声随访结果同时进行分析。结果:对28例脓肿病灶进行置管引流,全部成功抽出脓液,并行抗生素冲洗留置治疗。治愈26例(92.9%),平均治疗约7 d,有效2例(7.1%),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其中2例急性炎症期过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较大盆腔脓肿是一种创伤小、有效、安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病情复杂不宜手术的患者。

张强[2](2020)在《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究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为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就诊于榆阳区中医院外科,选择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66例,随机分到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以丹皮汤加减+抗生素治疗为治疗方式,对照组以抗生素治疗为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1人因未按规定服药被剔除本研究,对照组1人在治疗过程中继发其他疾病更改治疗方案,1人未完成一个疗程,因此试验组最终包括32名患者,对照组最终包括31名患者。(1)基本特征比较:试验组入组男性为17例;对照组入组男性为16例;试验组年龄为(36.43±6.84)岁,对照组年龄为(35.54±6.51)岁;试验组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4.15±1.37)天,对照组为(4.61±1.72)天;试验组就诊时体温为(38.38±0.94)℃,对照组为(38.59±0.7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就诊时体温等均可比(P>0.05);(2)体温恢复时长比较: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较试验组长(P=0.01);(3)脓肿最大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脓肿最大径可比(P>0.05),治疗一疗程后,两组患者脓肿最大径比较(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白细胞计数比较:治疗前,试验组白细胞数为(13.51±2.89)×109/L,对照组细胞计数为(13.62±2.99)×109/L,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治疗3天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为(8.18±2.18)×109/L,对照组细胞计数为(10.00±1.23)×109/L,P<0.05,试验组白细胞数低于对照组。(5)CRP计数:治疗前,试验组CRP为(13.30±2.72)mg/L,对照组CRP为(12.41±2.09)mg/L,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3天后,试验组CRP为(4.78±1.80)mg/L,对照组CRP为(7.22±2.24)mg/L,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CRP相比,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6)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为(7.12±1.07),对照组疼痛评分(6.90±1.22),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4小时后,试验组为(3.62±1.50),对照组为(5.29±1.21),P<0.05,疼痛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48小时后,试验组为(1.15±1.13),对照组为(2.45±1.26),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7)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0.34±2.08)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2.45±2.14)天,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8)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71.0%,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有助于阑尾周围脓肿发热病人体温的恢复,促进脓肿的消退,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白细胞及CRP的降低,间接说明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能够减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说明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症状。

孟昊[3](2020)在《大黄牡丹方油膏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急性阑尾炎在西医外科和中医外科中都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针对急性阑尾炎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比较主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开放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术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治疗虽然有其优势但也有其弊端,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患者更倾向于通过保守治疗来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但就目前的相关研究和临床报告来看,西医保守治疗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医学中,对于现代医学所讲的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它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肠痈”范畴。目前国内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可以表明,对于急性阑尾炎一病在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疗效。同时中医外科的治疗方法灵活多变,除口服给药这种常用方式外,还有例如中药灌肠、穴位贴敷等众多特色给药方式。本课题就选取穴位贴敷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同时选取中医外科治疗肠痈的经典方剂——大黄牡丹方作为主要方剂,将大黄牡丹方颗粒制成大黄牡丹方油膏后贴敷于神阙穴治疗急性阑尾炎并以此来研究和观察其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目的本研究是以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来探究本课题研究的大黄牡丹方油膏在急性阑尾炎上的临床辅助疗效,以此为急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所收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单纯的规范化西医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大黄牡丹方油膏(方剂主要组成为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颗粒剂经黄酒溶解后以薄荷油调制)外敷神阙穴治疗,分别记录患者入院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治疗过程中以改良疼痛数字评分系统来记录患者腹痛程度,同时在病历记录表上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通过腹部超声来评价病变阑尾的大小和演变;炎症的评价由血液检查体现。然后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最后用统计学方法来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性,以此来探讨大黄牡丹方油膏外敷神阙穴在急性阑尾炎上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学方法分析后发现,疼痛缓解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在第2~3天两组已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这两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疗效;血液检查中,降钙素原的改变在第3天出现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白细胞、淋巴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改变在第7天出现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在第14天出现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对于阑尾大小的影响在14天之内两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阑尾大小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虽然两组对阑尾大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均有效。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32.3%,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21.9%,有效率为96.8%,两组有效率基本相近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说明在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方油膏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结论经过临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本课题所用的大黄牡丹方油膏外敷神阙穴对急性阑尾炎的症状缓解上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疗效,同时该治疗方法在炎症的消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郭彪[4](2020)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而再次入院的相关因素,为患儿的在院治疗、出院标准的制定及出院后的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在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按照出院后是否因腹腔残余感染再次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治愈组。首先分析各因素在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再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有差异性的因素,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去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将差异性显着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获得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进行其预测性能高低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将1605例的临床病例纳入统计范畴,其中再入院组40例,治愈组1565例。分析患儿从入院至出院期间的各个临床数据,最终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下述三个因素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1.入院时C-反应蛋白值(C-reactive protein,CRP),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4.1%,阳性似然比为3.38,阴性似然比为0.17,比值比(Odds ratio,OR)为 1.00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 1.001~1.01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9;2.出院时白细胞值(White blood cell,WBC),(OR=1.224,95%CI:1.020~1.469),AUC为0.748,阳性似然比为4.67,阴性似然比为0.56,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50.0%和89.3%;3.腹膜炎,(OR=2.943,95%CI:1.319~6.566),AUC为0.75,阳性似然比为4.30,阴性似然比为0.4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65.0%和84.9%。结论:1.入院时CRP值、出院时WBC值及存在腹膜炎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2.腹膜炎对于预测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欧阳春[5](2019)在《仙人掌外敷对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仙人掌外敷辅助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的6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仙人掌外敷;7天为1疗程,观察2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腹痛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1疗程、治疗结束(或出院)后WBC、NEUT%、CRP、包块大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63.53±18.89小时、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6.68±1.70天,腹痛体征消失平均为8.46±1.74天,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为82.62±25.41小时,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8.15±1.42天,腹痛体征消失时间为9.98±1.64天,两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WBC、NEU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疗程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治疗后两组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疗程、治疗后包块大小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而两组在治疗1疗程、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仙人掌外敷辅助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有效的改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WBC、NEUT%、CRP等炎症指标的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勤[6](2019)在《颈深部感染的临床诊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颈深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9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37例颈深部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37例入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2.14±16.63岁(484岁),中位年龄为55岁。合并糖尿病的有15例,高血压8例,1例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II级、房颤。咽源性感染(17例)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余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6例,异物5例,原因不明4例,牙源性感染3例,先天性梨状窝瘘继发感染1例,耳源性感染1例。疼痛、吞咽困难、发热、活动受限及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感染累及咽旁间隙(27例)最多见,其余受累的间隙依次为气管前间隙(14例),血管周围间隙(11例),咽后间隙(9例),下颌下间隙(7例),食管后间隙(3例)及锁骨上间隙(3例)。感染累及纵隔者8例。感染累及多个间隙者较为常见,占样本量的56.76%(21例),单个间隙受累者占样本量的43.24%(1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足量、足疗程的广谱抗生素,怀疑厌氧菌感染的加用抗厌氧菌药物,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引流。非手术治疗者占样本量的43.24%(16例),手术切开引流者占样本量的56.76%(21例),细菌培养8例阳性。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4.1±10.50天。随访时间为1个月8年,1例复发,再次入院行脓肿切开引流,好转后至外院进一步就诊,确诊为先天性梨状窝瘘。多间隙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白细胞计数及气管切开和院天数具有相关性。结论颈深部感染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危重症,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发现:(1)咽源性感染是颈深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因;(2)咽旁间隙是感染最常累及的间隙,多间隙感染者较单间隙感染者常见;(3)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脓肿形成后及时的切开引流,全身的营养支持治疗,气道的管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4)多间隙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白细胞计数及气管切开和住院天数具有相关性。

冉渊[7](2019)在《肝痈汤联合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运用肝痈汤联合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促进其脓肿液化后行穿刺引流治疗,缩短患者的病程,加速其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中西医结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腹症外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肝胆彩超均显示脓肿未完全液化的患者共95例。首先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共47例患者;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肝痈汤治疗共48例患者。中药选取肝痈汤(由透脓散加减而来)治疗,给予患者每天两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脓肿液化所需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脓肿范围缩小程度及穿刺时间(住院后到行超声引导穿刺所需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拔管时间(自穿刺到拔管所需时间)。结果:1.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4.8±1.3)d,明显短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6.3±1.1)d,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平均为(5.3±1.5)d,明显短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7.4±1.7)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脓肿液化所需时间: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脓肿液化所需时间平均为(4.1±1.5)d,明显短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所需时间(5.7±1.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脓肿范围缩小程度:B组患者入院时肝脓肿范围平均约为(11.0±2.1)cm,A组患者入院时肝脓肿范围平均约为(11.4±1.8)c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B组患者肝脓肿范围平均缩小程度约(6.2±1.1)cm,明显优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平均缩小范围(3.3±0.8)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穿刺时间: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穿刺时间平均为(5.0±0.8)d,明显短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所需时间(7.1±1.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疗效比较: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48例患者有效率为95.8%,治愈率为85.4%;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47例患者有效率91.4%,治愈率61.7%。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愈率明显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7.住院时间: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6.3±1.5)d,明显短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20.1±1.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费用: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费用平均为(13573.2±1322.5)元,明显少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17586.5±1221.6)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拔管时间:B组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拔管时间平均为(16.2±1.5)d,明显短于A组单纯西医治疗组(21.5±1.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在退热时间、脓肿液化时间、脓肿范围缩小程度、穿刺时间、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显着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2.肝痈汤联合单纯西医治疗组充分运用了中医的辩证论治原则,并结合西医基础治疗,发挥中医和西医共同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逐步推广。

江波[8](2018)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60例,其中,单发脓肿48例(80.00%),2个以上多发脓肿12例(20.00%)。脓肿部位发生在肝右叶40例(66.67%),肝左叶12例(20.00%),左右肝叶8例(13.33%)。结果患者在抽吸、置管后平均3 d体温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引流量逐渐减少和消失,B超检查证实脓腔萎陷及无脓液。结论 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肝脓肿引流方法,医疗费用低,成为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赵文洁[9](2017)在《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浆细胞性乳腺炎自上世纪二十年代首次报道以来,迄今已近百年历史,又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等,因其主要浸润的炎性细胞为浆细胞而得名。是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非细菌性感染的慢性乳腺良性疾病,好发于非哺乳期,临床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为主。中医学将本病命名为粉刺性乳痈。本病因为是非细菌性炎症,并且是自身变态反应性炎症,故西医无明确治疗方法,多为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效果欠佳。根据不同病理过程本病可分为四期: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和瘘管期。其中脓肿期是决定疾病转归最重要的、最棘手的阶段,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得到恰当的治疗,则脓肿得到控制甚至消失,进而治愈疾病;如果出现失治、误治,脓肿未得到控制,向周围乳腺组织旁窜,形成传囊乳痈,此起彼伏,后期破溃并发乳房多发瘘管、窦道,导致疾病迁延难愈,使患者承受很大痛苦,造成乳房瘢痕甚至变形,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目前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常规治疗为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给予换药,即切开引流、常规换药法,其缺点主要有以下方面:局部损伤大,切口不易愈合、疗程长,并发乳房窦道、瘘管,切口及换药疼痛,影响美观及形成心理创伤,具有一定的经济负担,开放性创口带来交叉感染几率增加等。故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成为临床十分棘手的问题。与之相比,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脓肿的特色方法。随着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不断增多,被广泛应用于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满意,和西医切开引流、常规换药法相比,具有不需住院、花费低、收效快、痛苦小、组织损伤轻、基本不留瘢痕、外形破坏小、溃口窦道发生率低、病程短、痊愈快的特点,且操作简便,很易掌握。研究目的:以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切开引流、常规换药法为对照治疗方法,观察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从脓肿痊愈率、脓肿大小改善情况、疼痛程度、乳房毁形程度、卫生经济学等多维度探讨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的治疗优势。研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例数以1:1分配,干预组纳入17例,采用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治疗,对照组纳入17例,采用切开引流、常规换药法治疗,两组均以口服乳痈方为基础治疗方法,疗程为2个月,观察脓肿痊愈率、脓肿大小改善情况、疼痛程度、乳房毁形程度、卫生经济学等指标。研究结果:纳入34名患者,脱落2例,实际纳入穿刺组15例,切开组17例。在缩小触诊乳房脓肿大小、缩小超声下乳房脓肿大小、缩短脓肿痊愈时间、乳房外形美观效果及疤痕大小、换药次数、治疗成本等方面,穿刺组均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降低VAS疼痛分值、脓肿痊愈率以及雌二醇、孕酮、泌乳素治疗前后变化等方面,穿刺组和切开组两组作用相近(P>0.05)。研究结论: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在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方面具有有效改善乳房脓肿大小,缩短脓肿痊愈时间,保持乳房外形美观效果,基本不留瘢痕,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治疗成本等优势,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是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便、符合临床实际的具有中医特点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杨建川,李建卫,吴松松,唐力[10](2013)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盆腔深部脓肿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盆腔深部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37例盆腔脓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抽净脓液,并用生理盐水及5%甲硝唑溶液反复冲洗干净。另对35例盆腔脓肿患者仅单用抗生素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穿刺后30d及60d分别彩超复查,评估疗效。结果 37例均穿刺成功,其中,28例仅穿刺1次,7例穿刺2次,2例穿刺3次。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穿刺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盆腔深部脓肿治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特别适用于不宜手术或经腹穿刺无可行路径的盆腔深部脓肿。

二、B超引导穿刺应用抗生素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引导穿刺应用抗生素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及药物冲洗治疗较大盆腔脓肿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仪器和材料
    1.3 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2结果
    2.1介入治疗的一般情况
    2.2脓液的细菌培养结果
    2.3超声随访
3 讨论
    3.1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盆腔脓肿的临床价值
    3.2 脓液细菌学检查的意义
    3.3 盆腔脓肿穿刺治疗的时机及敏感药物冲洗的必要性

(2)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药物来源
        2.4 疗程
        2.5 观测指标及计量方法
        2.6 观测指标方法
        2.7 安全性指标观察
        2.8 不良反应安全评估
        2.9 疗效评价
        2.10 统计方法
        2.11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3.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3 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
        3.4 两组患者就诊时体温比较
        3.5 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3.6 两组脓肿大小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3天前后血常规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天后CRP的比较
        3.9 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3.10 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3.1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12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急性阑尾炎的国外研究概述
        2 现代医学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认识
        3 中医学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认识
        4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意义
        5 丹皮汤的临床组方分析及单药现代研究
        6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6.1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6.2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6.3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的影响
        6.4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西医诊断指标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研究进展
    1.阑尾周围脓肿简述
        1.1 阑尾的解剖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病机制
        1.2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2.阑尾周围脓肿的西医治疗
        2.1 抗生素治疗
        2.2 超声或CT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
        2.3 开腹阑尾切除术
        2.4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3.中医对阑尾脓肿的认识与治疗
        3.1 中医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认识
        3.2 中医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
        3.2.1 中药内服法
        3.2.2 中药外敷法
        3.2.3 中药灌肠法
        3.2.4 针灸治疗法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3)大黄牡丹方油膏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急性阑尾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1 阑尾炎的命名及急性阑尾炎的分型
        2 阑尾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3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4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5 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急性阑尾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名
        2 中医病机
        3 中医辨证
        4 中医治疗
        5 穴位贴敷治疗的相关研究
        6 大黄牡丹方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中止研究标准
        6 分组方法
        7 治疗方法
        8 观察记录项目
        9 疗效评价标准
        10 统计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性别分布
        2 年龄分布
        3 基本生命体征比较
        4 入院时改良Alvarado评分比较
        5 中医辨证分型
        6 腹痛程度比较
        7 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8 血液及影像学检查比较
        9 疗效评价
        10 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
    三、讨论
    四、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
附录2 改良疼痛数字评分表
附录3
附录4
个人简历

(4)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治疗情况及预后
    3. 再入院组和治愈组差异性分析
    4. 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分析
    5. 再入院相关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术前各因素分析
    3. 术中各因素分析
    4. 术后各因素分析
    5.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名词对照表
致谢

(5)仙人掌外敷对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PA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组及一般资料
        1.3.2 治疗方法
        1.3.3 观察时间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性观测
        1.4.2 安全性观测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2.1 疗效比较
    2.2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2.3 两组腹痛症状、腹痛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2.4 两组WBC计数比较
    2.5 两组NEUT%数值比较
    2.6 两组CRP数值比较
    2.7 两组包块大小比较
    2.8 安全性观测与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3.1 中医对PA的认识
        3.1.1 病名
        3.1.2 病因病机
        3.1.3 中医治疗
    3.2 现代医学对PA的认识
        3.2.1 解剖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3.2.2 PA的诊断
        3.2.3 治疗现状
    3.3 仙人掌的相关认识
        3.3.1 对仙人掌的基本认识
        3.3.2 中医对仙人掌的认识
        3.3.3 仙人掌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3.4 黄酒的相关认识
    3.5 对中药外敷疗法的认识
    3.6 临床疗效分析及相关探讨
    3.7 研究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综述
    参考文献

(6)颈深部感染的临床诊疗(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疗效评估指标
结果
    1.一般资料
    2.病因及累及间隙
    3.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4.治疗
讨论
    1.年龄与性别
    2.病因及累及间隙
    3.诊断
    4.治疗
        4.1 一般治疗
        4.2 手术治疗
    5.住院天数的相关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肝痈汤联合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临床治愈标准:
2 结果
    2.1 细菌性肝脓肿一般情况:
    2.2 治疗情况:
3 讨论
    3.1 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
    3.2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
        3.2. 1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适应证:
        3.2.2

(9)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治疗乳房脓肿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口服或配合药物外敷
        2. 火针+药膏外敷或中药内服
        3. 中医清创换药
        4. 手术+中医内外合治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治疗乳房脓肿的局部处理研究进展
        1. 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乳房脓肿
        2. 乳晕旁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等美容切口切开引流法治疗乳房脓肿
        3.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抽吸并冲洗术治疗乳房脓肿
        4. 小切口切开置管负压引流、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乳房脓肿
        5.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房脓肿
        6. 乳腺病灶、区段切除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治疗乳腺脓肿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4. 研究方法
        5. 评价与观察指标
        6.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穿刺组与切开组基线可比性比较
        3. 疗效比较
        4. 两组安全性比较
    小结
    讨论
        1. 浆细胞性乳腺炎疾病命名
        2.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机制
        3.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分期
        4. 本病目前治疗困境
        5. 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
        6. 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研究的必要性
        7. 关键技术
        8. 创新点
        9. 存在的问题
        10.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乳房外形效果评价标准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盆腔深部脓肿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四、B超引导穿刺应用抗生素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及药物冲洗治疗较大盆腔脓肿的价值[J]. 王艳秋,汪龙霞,李秋洋,徐虹,刘勤,何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1(08)
  • [2]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观察[D]. 张强.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大黄牡丹方油膏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D]. 孟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相关因素[D]. 郭彪. 苏州大学, 2020(02)
  • [5]仙人掌外敷对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观察[D]. 欧阳春.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颈深部感染的临床诊疗[D]. 林勤.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肝痈汤联合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冉渊.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J]. 江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22)
  • [9]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研究[D]. 赵文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盆腔深部脓肿的应用价值[J]. 杨建川,李建卫,吴松松,唐力. 福建医药杂志, 2013(04)

标签:;  ;  ;  ;  ;  

B超引导下抗生素穿刺治疗深部脓肿临床观察(附108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