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系统引导下颅内动脉瘤夹闭17例的配合与护理

导航系统引导下颅内动脉瘤夹闭17例的配合与护理

一、17例导航系统引导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彭紫薇[1](2021)在《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讨颈内系统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3.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01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收集了与临床结果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单个动脉瘤与多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HH)、患者入院时Fisher分级以及是否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其中,术中监测采用美国Endeavor CR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分别监测SEP、MEP,头皮电极放置遵循国际脑电图(EEG)10-20的原则。由同一手术团队和护理团队治疗后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和死亡率。使用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 RS)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术后复查DSA或CTA,患者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以及是否发生影像学缺血事件或临床缺血事件来评估。2.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09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颈内系统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纳入病例术中均临时阻断颈内动脉并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详细记录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时间、方式、部位及电生理监测波形波幅和潜伏期变化。按载瘤动脉阻断部位患者被分为载瘤动脉近端阻断组和载瘤动脉近、远端同时阻断组两组。按阻断方式患者被分为持续阻断组和间断阻断组两组。临床结果包括术后第7天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事件,以及改良m RS量表评估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主要为术后复查DSA或CTA,观察动脉瘤颈夹闭效果。结果:1.综合分析显示103例(75.7%)患者术后预后良好。83例(72.2%)为破裂动脉瘤患者,20例(95.2%)为未破裂动脉瘤患者(P<0.05)。47例(34.6%)患者术后出现影像缺血或临床缺血事件,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高龄、动脉瘤直径较大以及同时夹闭多个动脉瘤也是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2.术后90例患者行DSA或CTA检查,其中80例(88.9%)患者表现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例(11.1%)表现为残余动脉瘤。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1);3.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没有任何因素对不良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在单因素分析中,入院时的动脉瘤直径大小、HH分级和Fisher分级与研究结果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入院时的HH分级和Fisher分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死亡率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径较大的动脉瘤术后死亡率较直径较小的动脉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5.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组59人,排除未破裂动脉瘤死亡特殊病例1例,死亡率为5.2%(3人),无监测组77人,死亡率为16.9%(13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监测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也有所降低(28.6%vs 17.2%),但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中,SEP异常者16例(27.1%),其中12例(20.3%)术中或术后波形恢复,4例(6.8%)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6例(10.2%)出现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未出现两者同时出现异常的患者。最终,10例(16.9%)患者术后均出现脑缺血事件,最终出院时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6.术中载瘤动脉阻断时间2-18min,平均(7.6±3.5)min,其中34例(94.4%)患者动脉瘤颈完全夹闭,30例(83.3%)患者术后预后良好。唯一与动脉瘤颈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5);7.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神经电生理信号出现异常的患者10例(27.8%),阻断时长均大于8min。SEP异常者7例(70.0%),4例(40.0%)患者解除临时阻断后波形恢复正常,剩余3例(30.0%)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3例(30.0%)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最终,6例(60.0%)患者出现了迟发性脑缺血,5例(50.0%)患者出院后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8.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颈内动脉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破裂动脉瘤的预后较未破裂动脉瘤差,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相关的因素是动脉瘤大小。所研究的因素均不能预测未破裂动脉瘤的不良预后。入院时高HH分级与高Fisher分级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临时阻断颈内动脉有益于完全夹闭动脉瘤颈。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降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并为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其中,术中联合监测SEP和MEP,不可逆转的异常MEP波形对预测不良预后更有效。

曾张伟[2](2021)在《血管内治疗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血管内治疗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目的:探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血管内治疗对患者神经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影响、UIA患者神经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及焦虑、抑郁随时间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筛选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UIA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心理评估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认知功能评估采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数字广度顺序测验、数字符号转化、连线测试A、波士顿命名测试量表来评估整体认知功能、记忆能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心理评估由2名具有资质的心理医师来完成,认知评估由1名具有资质的心理医师来评估,分别于住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术后6月、术后12月行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测试,测试后仔细检查量表、查缺补漏。通过非参数的符合秩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血管内治疗对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非参数的符合秩检验、多因素二元logical回归分析血管内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焦虑、抑郁及认知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共156例UIA患者符合条件,其中11(7.05%)例失随访,最终145(92.95%)例患者纳入研究。1、血管内治疗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及焦虑、抑郁随时间变化:血管内治疗后焦虑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52.4%vs35.9%,P<0.05),术后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分值、躯体性焦虑分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管内治疗后抑郁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46.9%vs31.7%,P<0.05),术后HAMD总分、阻滞、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认知、绝望感得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体重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UIA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程度正相关(r=0.912),在出院时、术后6月、术后12月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程度随时间明显降低(均P<0.05)。2、焦虑、抑郁影响因素:UIA患者的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及发现方式对焦虑、抑郁有明显影响(P<0.05),经济条件较差、文化程度较低、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较容易发生焦虑、抑郁,UIA患者的年龄、性别、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部位、动脉瘤个数、是否有慢性病对焦虑、抑郁无明显影响(P>0.05)。3、血管内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随时间变化趋势:UIA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数字广度顺序测验、数字符号转化、连线测试A、波士顿命名测试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UIA患者在出院时、治疗后6月、治疗后12月的各项认知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差异。4、整体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UIA患者整体认知功能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影响(P<0.05),文化程度较低患者较文化程度高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高,年龄越大患者越容易出现认知障碍,动脉瘤发现方式、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部位、动脉瘤个数、性别、是否有慢性病、经济条件等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研究结论:血管内治疗能明显降低UIA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程度及其发生率且随时间逐渐降低。血管内治疗不会损害UIA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记忆能力、执行功能、注意力及语言能力且随着时间保持稳定。第二部分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心理的影响研究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干预对UIA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探索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模式的作用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筛选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长海医院脑血管中心、经HAMA或HAMD评估为抑郁或者焦虑的106例UIA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住院当天及出院当天行焦虑、抑郁评估,常规组予以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在血管内治疗前后各行一次认知行为疗法,通过非参数的两独立样本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焦虑、抑郁及其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结果:共纳入106例患者,干预组组53例,其中49例患者同时患有焦虑、抑郁,2例仅有焦虑,2例仅有抑郁,51例焦虑患者中肯定有明显焦虑14例,肯定有焦虑11例,可能有焦虑26例,51例抑郁患者中肯定有抑郁17例,可能有抑郁34例;常规组53例,其中48例患者同时患有焦虑、抑郁,2例仅有焦虑,3例仅有抑郁,50例焦虑患者中肯定有明显焦虑15例,肯定有焦虑12例,可能有焦虑23例,51例抑郁患者中肯定有抑郁16例,可能有抑郁35例。两组患者年龄、慢性病基础、性别、动脉瘤发现方式、动脉瘤大小、数量、部位、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心理行为疗法干预对焦虑、抑郁影响: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焦虑、抑郁总分及各分项分数无明显差异,予以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得分和精神性焦虑得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予以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及绝望感明显低于常规心理护理患者(P<0.05),而体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无明显改变(P>0.05)。2.心理行为疗法干预对不同程度焦虑的影响:(1)29例肯定有明显焦虑UIA患者中,14例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的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得分和精神性焦虑得分较15例常规心理护理患者无明显差异;(2)23例肯定有焦虑组患者中,11例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的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得分和精神性焦虑得分较12例常规心理护理患者明显差异(P<0.05);(3)49例可能有焦虑组患者中,26例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的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得分和精神性焦虑得分较23例常规心理护理患者明显差异(P<0.05)。3.心理行为疗法干预对不同程度抑郁的影响:(1)33例肯定有抑郁UIA患者中,17例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除了认知障碍外,HAMD抑郁总分及焦虑躯体化、体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较16例常规心理护理患者无明显差异;(2)69例可能抑郁UIA患者中,34例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及绝望感较35例常规心理护理患者明显降低,而体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无明显改变。研究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较一般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其中对于轻中度焦虑、抑郁心理干预疗效明显,对于程度较重的焦虑、抑郁患者建议采取药物和心理的联合干预。

高贻宽[3](2020)在《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发病率高,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开颅手术夹闭瘤颈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如何减小开颅手术带来的伤害、寻求更为合适的手术入路成为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的热点,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额窦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3D-Slicer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研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而为优化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通过翼点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以及额外侧微骨窗入路3种不同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征对比,分析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特征;2、额窦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通过医院影像PACS系统内筛选的100例副鼻窦薄层CT影像资料进行研究,对额窦的结构特点、额窦气化分度、气化体积进行研究,进而科学掌握额窦的影像解剖学特征;3、3D-Slicer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经高年资手术医师在术前判断既能经翼点入路手术又能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手术的60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序号随机分为翼点入路组(简称翼点组)及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组(简称微骨窗组),每组患者各30例。翼点组使用3D-Slicer软件辅助经翼点入路行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微骨窗组使用3D-Slicer软件辅助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行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两组均在术前、术中对前交通动脉瘤进行精准定位,进而对瘤颈进行精准夹闭;对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解剖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分析(1)尸头灌注良好,标本模型得以构建;(2)额外侧微骨窗入路颞肌的切开长度短、剥离程度小、入路位置基本不会引起额窦意外开放、不需要去除蝶骨嵴;(3)翼点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及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均能良好地显露鞍区及周围结构;(4)三种不同的入路方式所显露的血管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颈内动脉颅内段的显露: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A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翼点入路,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脑前动脉A2:眶上微骨窗入路>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M1: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M2: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A1+大脑中动脉M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翼点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显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翼点入路中3分以上的有9项,眶上微骨窗入路中3分以上的有8项,额外侧微骨窗入路中3分以上的有9项。2.额窦的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1)额窦的大小:左侧额窦的长度为(1.42±0.36)cm,宽度为(0.92±0.23)cm,右侧额窦的长度为(1.44±0.31)cm,宽度为(0.95±0.29.)(2)额窦的气化分度:左侧额窦中:未发育0例(0.0%),Ⅰ度额窦21例(21.0%),Ⅱ度额窦49例(49.0%),Ⅲ度额窦30例30.0%);右侧额窦中:未发育0例(0.0%),Ⅰ度额窦47例(47.0%),Ⅱ度额窦45例(45.0%),Ⅲ度额窦8例(8.0%)。(3)额窦气化容积:男性左侧额窦容积为(4.52±2.08)ml,右侧为(4.13±1.96)ml;女性左侧额窦容积为(2.68±1.76)ml,右侧为(2.52±1.82)m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额窦是副鼻窦中最容易发生变异的腔体,变异类型较为复杂,形态各异,额窦缺失及额窦气化过度均属于额窦发育异常,不同个体间额窦结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个体左右两侧的额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5)额窦CT影像能准确地反映额窦的位置、大小、形状、变异程度等解剖特征,通过术前详细阅读患者额窦CT影像,能在设计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方案时,有效避开额窦、减少额窦意外开放风险。3.3D-Slicer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1)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年龄、男女比例、瘤体直径、瘤体指向等)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2)翼点组的手术时间为(95.23±2.05)min,微骨窗组的手术时间为(55.18±3.12)min,微骨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翼点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翼点组中的出血量为(170.12±5.12)ml,微骨窗组中的出血量为(61.81±4.28)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翼点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6.28±1.15)万元,微骨窗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6.22±1.23)万元,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翼点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12±3.42)d,微骨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19±3.28)d,微骨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翼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翼点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面神经额支损伤,所占比例为6.6%;微骨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面神经额支损伤,所占比例为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翼点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颞肌萎缩,所占比例为3.3%,微骨窗组中无颞肌萎缩出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翼点组及微骨窗组均无脑脊液漏出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前交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其中翼点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微骨窗组中无动脉瘤破裂,手术过程顺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翼点组中,术后并发症共计11例,所占比例为36.7%,微骨窗组中术后并发症共计5例,所占比例为16.7%,微骨窗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显着低于翼点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Fisher分级为Ⅲ级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率明显高于Fisher分级为Ⅰ/Ⅱ级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翼点组总体预后良好率为86.7%,微骨窗组总体预后良好率为96.7%。微骨窗组的预后效果明显高于翼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学结构复杂,位置深、周围神经血管多,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额外侧微骨窗入路是一种良好的入路形式,解剖显露良好,对机体创伤小。通过采集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术前运用3D-Slicer软件可重建额窦、蝶骨嵴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立体三维模型,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开额窦及重要神经血管,使术中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动脉瘤颈夹闭更精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贺迎坤[4](2019)在《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介入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2012年10月到2018年10月共有69例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患者(直径大于1Omm)纳入该研究,51例接受血管重构介入治疗、血管解构介入治疗或二者联合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手术组,18例接受了抗血小板或单纯危险因素控制治疗的患者进入保守组。同时在中文万方数据库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进行检索提取发表的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患者430例。主要观察指标是手术组和保守组与方案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组和保守组死亡事件、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及非卒中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动脉瘤治愈情况等。结果:手术组和保守组所有与方案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7%和44.4%,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为 0.353(95%CI,0.156-0.801);方案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38.9%,RR值为0.050(95%CI,0.007-0.382);方案相关出血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0%和22.2%,RR值为0.088(95%CI,0.011-0.738)。44例手术组病人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治愈率为56.8%(25/44)。生存分析显示手术组和保守组1年、3年和5年的无死亡事件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0%vs 83.3%(P=0.020)、98.0%vs 61.5%(p=0.002)和 98.0%vs 32.8%(P<0.001),5年无严重不良事件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5%vs 32.8%(P=0.007),无卒中事件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5%vs 32.8%(P=0.02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管解构介入治疗治愈率(100%,10/10)高于血管重构介入治疗(40.6%,13/32)(P<0.001),血管重构介入治疗中支架联合弹簧圈治愈率(54.2%,13/24)较高(P=0.04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治疗发生方案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是保守治疗的0.344倍(95%CI,0.119-0.995),缺血起病发生方案相关卒中事件的风险是其他起病方式的4.447倍(95%CI,1.444-13.700),手术治疗发生方案相关死亡的风险是保守治疗的0.040倍(95%CI,0.004-0.373),大型动脉瘤发生方案相关死亡的风险是巨大动脉瘤的 0.126 倍(95%CI,0.021-0.772)。试验数据两组结果与文献分析数据结果对比发现试验数据手术组方案死亡事件发生率(2.0%)低于文献中手术组结果(13.0%)(P=0.030)。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有较低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能有效预防颅内椎基底大动脉瘤远期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卒中事件发生,同时能有效预防短期和长期的死亡事件发生;血管解构治疗闭塞治愈率高,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在血管重构介入治疗中闭塞治愈率较高;发病类型是影响卒中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治疗方案选择是预测严重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动脉瘤的大小和治疗方案选择是预测死亡的预测因素。

孟文博[5](2019)在《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急性期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显微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mA)瘤的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为患者及医生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诊断为破裂后交通动脉瘤,并且在7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分为两组(开颅夹闭组28例、介入栓塞术20例),记录他们的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查结果、术前Hunt-Hess分级、手术日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有无残留,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日期,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评分,出院3月随访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院时采用GOS对患者预后评分;开颅夹闭组共28例患者,恢复良好(GOS评分4-5分)22人,恢复不良(GOS评分1-3分)6人;介入栓塞组共20例患者,恢复良好(GOS评分4-5分)17人,恢复不良(GOS评分1-3分)3人,(P=0.176)两组患者出院时恢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开颅手术组,介入栓塞组手术用时少(介入组vs手术组,191.5min vs 243.1min,P<0.05)、住院时间短(介入组vs手术组,16.8d vs 33.9d,P<0.05),但住院费用高(介入组vs手术组,188010.3¥vs70547.9¥,P<0.05)。介入组和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565)。两组相比手术后瘤颈残余率无统计学差异(P=0.294)。结论: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均能有效治疗急性期破裂后交通动脉瘤。与开颅夹闭组相比,介入栓塞组手术用时少、住院时间短,但住院费用高。开颅夹闭组住院时间长、费用低,手术用时长。两组手术的术后瘤颈残余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仇汉诚[6](2016)在《颅内动脉瘤在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条件下的治疗与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在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条件下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在此背景下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分析其治疗效果,为今后制定颅内动脉瘤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新纪元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Neurovascular Hybrid Operating Room,NHOR)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前瞻性收集在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内进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单纯介入治疗、单纯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开颅夹闭手术辅助术中造影评估、复合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后序贯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后切换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方式。所有患者于术后13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术后9个月再次行DSA与3.0 T高分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随访,之后每年1次随访,随访形式包括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与随访期间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在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条件下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手术并发症率、动脉瘤复发率等。结果: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共收集99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新纪元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神经血管复合手术室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单纯介入治疗患者80例,开颅夹闭手术辅助术中造影评估患者12例,复合手术患者5例,介入治疗后序贯或切换外科手术患者2例。99例患者中死亡4例,失访1例。1例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患者术中左侧大脑中动脉上干出现急性血栓形成,急予拉栓后好转。94例患者随访3-675天,其中90例在最后一次随访时仍达到完全栓塞或夹闭,4例动脉瘤复发,2例进行了二次手术。89例神经功能有改善,1例头痛但DSA、MRI、临床查体均无异常,1例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弱(4级),4例稳定。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在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内,根据患者动脉瘤的实际情况、个体化制定介入和/或外科手术治疗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石小峰[7](2007)在《锁孔与微创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在颅底入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锁孔技术是微创或微侵袭丌颅手术的表现形式,是以往手术创伤很大的颅底手术的一种必然改良过程。神经外科锁孔技术在国外已开展多年,引进国内也有几年了,手术范围涉及各个方面。但在神经外科还没有哪个新技术的引进像锁孔技术这样引起如此大的争论。究其原因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锁孔手术能用于哪个病变、哪个手术,或者是效果如何。对于“锁状”骨孔条件下的手术可能存在的困难、风险少有研究,对锁孔手术的限制性因素的认识缺乏,加之个体化设计不够,适应症把握不严以及骨孔本身的局限和手术的风险,使锁孔技术的应用始终存在着争论。为很好的理解和应用此项技术,我们在此从影响锁孔手术的限制性因素的角度就锁孔手术的解剖学与手术技术等方面进行一些研究。根据文献报道和锁孔手术的原理,我们将锁孔微创手术入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定型):利用颅内已存在的自然间隙,将深部空间扩大后手术的锁孔入路。第二类(非定型):病变接近骨窗或须经切开脑组织而在脑实质中暴露病变的锁孔入路。锁孔入路解剖上的限制因素包括:骨窗的位置与大小,蛛网膜间隙的利用程度,距离颅骨表面的深度决定了手术病变或切除肿瘤的大小。锁孔微创手术中的限制包括:影像上的病变表现与手术中的实际情况有出入,锁孔入路的选择。显微手术中的操作能力:手术者的风险处理能力,助手的配合能力,麻醉要求与手术床,血管、神经的影响。在我们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等急诊手术中,由于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疝的原因,锁孔手术入路选择受到明显的限制。本研究着重从锁孔入路的解剖标本和CT、CTA三维重建的解剖学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锁孔手术难度较大的非定型锁孔入路与急诊手术,特别是颅内动脉瘤、高血压脑出血的锁孔与微创技术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目的:1、本课题通过颅骨标本、显微解剖、CT、CTA三维重建的方法,系统的进行了经眶上、额外侧、翼点、颞下锁孔入路下的解剖研究,并通过颅底CT三维重建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其对锁孔手术入路解剖学系统化、完善化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可推荐用于手术前的方案设计,手术中的困难和限制性因素的发现与模拟处理能力。由于经眶上、经额外侧入路和经翼点、颞下锁孔手术入路的手术角度,以及术野范围的不同,使这四种锁孔入路下额窦、眶顶板上骨嵴(大脑轭)大小、形状,蝶骨嵴、前床突与鞍区,颧弓与中颅窝底的解剖形态、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本课题的完成对于经眶上、额外侧、翼点、颞下锁孔入路下该区解剖结构的变化能进行详细描述,为锁孔入路下进行颅底与鞍区手术操作起到指导作用。2、本课题在临床方面:(1)探讨和评价非定型锁孔微创手术入路在治疗颅内病变中的方法、要求、限制因素及价值;(2)研究急诊手术中颅内动脉瘤在锁孔手术中破裂的风险、限制因素与适应症选择、手术的困难、预防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及应急处理措施;(3)评价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条件与限制因素。材料和方法1骨性解剖标本与尸体头标本数据测量1.1取成人干性颅骨标本67个,于眶上缘约平前颅凹底水平锯开颅骨,观察额窦开放情况;观察眶顶板上骨嵴(大脑轭)的形状;测量每例标本双侧大脑轭(眶顶板上骨嵴)的最高高度。1.2 15个(30侧)颅骨标本上测量眶上锁孔入路、额外侧锁孔入路、翼点锁孔入路、颞下锁孔入路距同侧的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1.3在62例正常成人颅骨CT片上测量双侧额窦的大小,包括额窦的左右径长度和前后径的宽度。1.4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测量上面4个锁孔入路到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与大脑中分叉处、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和角度。1.5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和3例6侧成人新鲜尸头标本上模拟4个锁孔入路的手术操作。2锁孔和微创手术入路的CT与CTA三维重建研究15例志愿者包括健康志愿者和需行16排螺旋CT检查,排除颅内其它疾病者。10例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16层CTA检查。其中CTA采用螺旋扫描,参数:140kV,180ms,准直宽0.75mm,0.5s/r,层厚1mm,重建间隔1mm,视野18cm,扫描范围从C1至颅顶。采用SIEMENS LEONARDO Syngo 2003A软件重建CT三维颅骨影像和CT三维血管影像。重建方法包括:(1)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2)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3)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采用测量软件测量大脑轭的高度;4个锁孔入路到同侧前、后床突的距离与角度;具体的测量4个锁孔入路到前交通,颈内动脉大脑前与大脑中的分叉处,动脉瘤顶的距离与角度。3锁孔和微创手术入路的临床研究3.1回顾分析3年中采用非定型锁孔微创手术入路治疗了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7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胶质瘤Ⅰ级6例,转移瘤5例,脑脓肿3例,炎性肉芽肿3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3.2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将动脉瘤破裂风险低的通过锁孔微创入路手术,其余采用常规开颅手术共治疗了115例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43例锁孔手术中翼点锁孔入路20例,眶上锁孔入路18例,纵裂锁孔入路5例。72例风险高而采用常规翼点开颅31例,额下开颅11例,纵裂开颅7例,翼点一额下联合10例,翼点-纵裂联合6例,额下-纵裂联合4例,翼点-额下-纵裂联合3例。3.3回顾性分析了5年来进行的2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外科微创手术的类型、方法、效果。4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测量数据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表示。对方差齐性的数据使用One 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而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1.1解剖学观察及测量结果成人干性颅骨标本67个(134侧)额窦开放52侧(52/134,占38.8%)。前颅底以眶顶板为主,其颅底的光滑与凸起取决于大脑轭(眶顶板上骨嵴)的形状与高低。凸起明显者占多数,以多尖形和斜梁多尖形为主。少尖、光滑者较少。其中,高度2.50mm以下者36侧(36/134,占26.9%);2.51mm以上者98侧(98/134,占73.1%)。双侧大脑轭的最高高度:左侧大脑轭2.76±0.43cm;右侧大脑轭2.91±0.48cm,可见到明显蝶翼凹沟(位于额骨眶面骨嵴和蝶嵴缘之间的蝶骨大翼表面平坦的浅凹沟)的有83侧(83/134,占61.9%)。计算出15个颅骨标本30侧中4个锁孔骨窗中心外板到前、后床突的距离与角度的均数值;62例正常成人颅底CT扫描片上双侧额窦的大小,测量额窦的左右径长度和前后径的宽度的均数值;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4个锁孔入路到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与大脑中分叉处、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和角度的均数值(眶上和额外侧锁孔的角度为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矢状面的夹角;翼点和颞下锁孔角度为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横断面的夹角);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和3例6侧成人新鲜尸头标本上模拟锁孔手术入路,感受了各个锁孔手术入路的困难与限制性因素。存在手术深度大,深部操作间隙狭小,光照强度减弱,多数依赖内镜辅助,对深部精细操作有技术要求和光照条件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1.2 CT与CTA重建的解剖学数据测量和锁孔入路的模拟结果测量左侧大脑轭(眶顶板上的骨嵴)的最高高度均数值为(3.32±0.74)cm,右侧大脑轭为(3.23±0.81)cm。与颅骨标本的数据统计学处理右侧大脑轭无显着性差异;左侧大脑轭CT重建与颅骨标本的数据统计学处理方差不齐,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统计结果有显着性差异。考虑与颅骨标本中大脑额的测量以最高尖旁边的脑压迹为基底平面有关,其测量数据偏小。在CT重建中CT原始扫描数据每层0.75mm,重建层面为1mm,所以在1mm以内的误差是存在的。测量15例30侧颅骨图像三维重建4个锁孔骨窗中心到前、后床突的距离与角度的均数值,与颅骨标本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者间基本上无显着性差异;仅翼点锁孔和颞下锁孔到前床突角度的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主要是颅底平面不够平整,以此为标准的横断面就存在误差。测量10例20侧CTA锁孔骨窗中心到同侧颈内动脉分叉处、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和角度的均数值,与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者间基本无显着性差异。仅翼点锁孔到前交通角度的统计学处理有限制性差异,仍然是颅底平面不够平整,以此为标准的横断面存在误差。从CTA三维重建模拟的4个锁孔入路动脉瘤手术中发现不同的锁孔入路对动脉瘤的显露和预防血管、组织的阻挡规避是不同的效果。CTA三维重建动脉瘤病人的锁孔手术入路比较真实地重建不同的动脉瘤显露情况,能提供选择每个动脉瘤手术的最佳锁孔入路。1.3临床研究结果1.3.1非定型锁孔手术入路采用简易CT定位22例,立体定向引导下定位5例,神经导航引导下的定位6例;全切除率为93.9%,次全切除率6.1%;2例切口有轻微感染表现,予处理后痊愈。无手术死亡者。1.3.2颅内动脉瘤手术锁孔组术中动脉瘤渗漏的有6例,其中破裂出血3例,发生率为7.0%,无手术死亡者。2例在锁孔手术中无法夹闭动脉瘤而改为常规开颅。常规开颅术中发生动脉瘤渗漏18例,破裂出血9例、发生率为12.5%,手术后死亡2例。1.3.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一侧脑室外引流22例,双侧31例,开颅清除血肿加脑室外引流39例,锁孔及小骨窗(直径≤5cm)开颅血肿清除61例,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12例,单纯后颅窝开颅8例,加枕角脑室外引流12例,单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32例。出院时217例患者中完全治愈63例,遗留轻度偏瘫及其他轻度后遗症者71例,重度残废53例,持续植物状态11例,死亡16例;手术后再出血者7例,出血原因与术后血压波动、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结论1额窦的大小可为手术前选择手术侧提供解剖学依据,可避免术中打开额窦而引起的感染可能。大脑额的高低、形状,能为决定手术入路、准备磨钻及估计需要磨除的程度提供帮助。2 CT/CTA的三维重建可以真实反应颅骨与颅内血管组织的解剖学情况,为手术前模拟锁孔手术入路以感觉手术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限制性因素,选择最佳的入路、术中定位、术中颅底骨性阻挡物磨除的大小、范围等解剖学方面限制性因素的处理及颅底解剖教学提供帮助。3非定型锁孔手术选用合适的病例后,有开颅微创、手术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合简易CT、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引导下的定位能达到病变定位准确,使手术操作精确,并发症低,全切除率高。4尽管锁孔手术有开颅微创、美容、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在风险低者中,动脉瘤渗漏和破裂的风险仍然不能忽视。当动脉瘤需多角度的夹闭或控制出血时,“锁状”骨孔可能成为明显的限制。出现瘤颈破裂等情况时,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5在手术微创的原则下,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脑出血采取不同的微创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结果起到关键作用。

刘仍利[8](2005)在《神经内镜在鞍区解剖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鞍区神经内镜下的应用解剖研究 背景:鞍区在神经外科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发生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内镜下鞍区最常见的手术包括垂体瘤切除术、颅咽管瘤切除术、胆脂瘤切除术、其它囊性病变切除术、脑动脉瘤夹闭术等。了解鞍区颅神经和血管的组织学及在神经内镜下解剖学的关系,是进行该区疾病内镜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要想通过神经内镜到达鞍区对病变进行手术及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必须掌握鞍区神经内镜下的应用解剖等基础知识。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观察鞍区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可行性,为神经内镜下治疗鞍区病变提供神经内镜下的局部应用解剖学基础。为临床治疗鞍区病变时选择适当的入路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对5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经眶上、翼点和眉间三种锁孔入路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观察鞍区有关结构,并比较各入路的优缺点。 结果:①经三种入路用不同角度的神经内镜和在不同解剖间隙内操作都能对鞍区的重要结构包括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动眼神经、脑底动脉环及细小的穿支动脉等结构进行较好的暴露和观察,并可看到脑干腹侧结构。②本组5例10侧经眶上锁孔入路开颅过程中有6侧不同程度将额窦打开。用窄条脑压板抬起额叶,分离覆盖鞍区血管、神经的蛛网膜,可观察到同侧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动眼神经、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及对侧颈内动脉,内镜从颈内动脉。视神经间隙向后探察易被大量后交通动脉穿支阻挡;受骨窗限制,从颈内动脉外侧向鞍旁和鞍后操作不如经翼点入路方便;牵开额叶直回(一般不须切除直回)可观察大脑前和前交通动脉。③经翼点入路从侧面能更清楚观察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能更直接观察后交通动脉的起始部,后交通动脉的穿通支一般从该动脉的内壁发出,走向内上方,颈内动脉与小脑幕之间缺乏穿支动脉,经该间隙向后打开Liliequist膜可看到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及从二者之间穿过的动眼神经,并可观察脑干腹外侧面;向中线可观察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

谢卓婷[9](2021)在《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及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针对其中3例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实施新的手术治疗-即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恢复受损的动眼神经功能。方法:收集2013年-2020年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216例确诊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对其中3例行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术的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排名前四的病因分别为外伤(32.87%)、糖尿病(21.3%)、颅内动脉瘤(13.89%)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变(13.42%),其他病因还包括痛性眼肌麻痹、占位性病变、感染等。外伤病因多见于中青年人群,糖尿病病因多见于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完全性麻痹中,外伤、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占绝大多数且易伴瞳孔受累,糖尿病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完全性麻痹较少;所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均为孤立性麻痹。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易伴Ⅱ、Ⅳ及Ⅵ颅神经受累,糖尿病病因的患者易伴Ⅵ颅神经麻痹。定位诊断方面,外伤性患者病变部位最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及眶尖区域;颅内动脉瘤为病因的患者病变部位均为蛛网膜下腔;痛性眼肌麻痹的患者病变部位均为海绵窦区域;未知定位患者共32人,其中外伤性患者占大多数。出院时病因占比排前四位好转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86.9%)、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5.5%)、颅内动脉瘤(50%)及外伤(45.1%),组间两两比较外伤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与外伤组、颅内动脉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动脉瘤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病因占比排前四位的痊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96.2%)、颅内动脉瘤(93.3%)、缺血性脑血管病(45.5%)及外伤(35.3%),组间两两比较外伤组与糖尿病组、颅内动脉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与外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颅内动脉瘤组与外伤组有统计学差异(P<α’,α’=0.0125)。3例行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术的外伤性病因患者,其中2例在术后2个月的门诊复查中发现ONP症状达到完全恢复,1例患者术后1个半月上睑下垂改善明显,眼球内转功能改善,瞳孔功能恢复,仍门诊随访中。结论:ONP的病因复杂,临床医生需要对此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综合分析,尽早进行病因学诊断及有效的干预,不能局限于单个学科,避免漏诊、误诊。外伤、糖尿病、颅内动脉瘤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为ONP主要的病因,各个病因预后不同,总体欠佳,其中外伤性ONP相对于其他病因预后较差,糖尿病性ONP预后较好。本研究提出了外伤性ONP新的损伤机制,也提出了创新性的手术方式即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术,可有效使动眼神经功能恢复,但研究病例数目有限,仍然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及更长时间的随访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明昕[10](2020)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与血管内治疗的单中心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s)是颅内动脉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在现阶段,临床一线医师仍将外科开颅夹闭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方式,但随着血管内治疗材料及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MCA-As通过介入的手段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由于两种治疗方式各有特点,因此现阶段在两种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仍有争议。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MCA-As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对比外科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治疗两种方式的疗效,探讨有关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一线神经外科医师在今后MCA-As的诊治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确诊并在院内行MCA-As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夹闭组(行外科开颅夹闭术)及血管内治疗组(行弹簧圈单纯栓塞术、支架辅助栓塞术及球囊辅助栓塞术),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及动脉瘤的各项基本数据,按照流程对所有纳入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对返院的患者进行影像学的复查,对两组病例的各项研究指标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行MCA-As治疗的患者174例,其中夹闭组包含98例患者(动脉瘤104个),血管内治疗组包含患者76例(动脉瘤80个)。通过对各项研究指标的对比,两组病例资料在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疾病史、吸烟饮酒史、家族史、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发动脉瘤比例、Hunt-Hess分级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两组病例资料在动脉瘤的基本数据如侧别、破裂动脉瘤比例、尺寸、动脉瘤部位等方面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9)。上述结果基本排除了两组患者的构成差异对诊疗及预后的影响。通过对比夹闭组与血管内治疗组,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出院时mRS评分及动脉瘤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而总住院天数(17 vs 12,P<0.01)、术后住院天数(12 vs 7,P<0.01)、住院费用(68759 vs 173509,P<0.01)、随访时mRS评分(18.4%vs 6.5%,P=0.04)这些方面的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其中夹闭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更少,但血管内治疗组患者有更短的住院天数,且随访时mRS评分较高的患者比例较低。本研究经回归分析发现三个与全体纳入病例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别为血管内治疗(Coefficient=-1.393,P=0.04,VIF=1.018)、入院时较高的 mRS 评分(Coefficient=2.634,P<0.01,VIF=1.017)及并发症的发生(Coefficient=2.776,P<0.01,VIF=1.033),即夹闭治疗、入院时较高的mRS评分及发生并发症与不良预后相关。本研究经回归分析发现三个影响全体纳入病例住院天数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 Hunt-Hess 分级(Coefficient=3.053,P<0.01,VIF=1.028)、并发症的发生(Coefficient=0.970,P=0.01,VIF=1.022)及术前的住院天数(Coefficient=0.241,P<0.01,VIF=1.044),即高Hunt-Hess分级、发生并发症及较长的术前住院天数与较长的总住院天数相关。另外,在对夹闭组患者的病例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本研究发现住院期间患者发生了并发症为增加该组患者住院费用的危险因素,高Hunt-Hess分级及较长的术前住院天数为增加该组患者总住院天数的危险因素;在对血管内治疗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后,本研究发现发生并发症、破裂动脉瘤及较长的术前住院天数为增加该组患者住院天数的危险因素。研究结论1、夹闭组的患者花费更少,但血管内治疗组的患者能更快地出院,中期随访提示两组的复发率并无显着差异;2、夹闭治疗、入院时较高的mR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与MCA-As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3、采用夹闭治疗、高Hunt-Hess分级、发生并发症及较长的术前住院日将增加MCA-As患者的总住院日;4、对MCA-As采用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最终的治疗选择更应该做到个体化,未来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二、17例导航系统引导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7例导航系统引导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第一部分: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三、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的安全时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六、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七、致谢

(2)血管内治疗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血管内治疗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部分 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心理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心理、认知及其干预的影响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缩略表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前交通动脉瘤及微骨窗入路相关简介
    1.1 前交通动脉瘤
        1.1.1 前交通动脉瘤定义特征
        1.1.2 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1.3 前交通动脉瘤的分型及诊断
        1.1.4 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的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1.1.5 显微手术在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
        1.1.6 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并发症
    1.2 微骨窗入路手术
        1.2.1 微骨窗入路简介
        1.2.2 微骨窗入路的分类
        1.2.3 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简介
    1.3 讨论
二、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来源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1.4 观察指标
    2.2 结果
        2.2.1 尸头灌注结果
        2.2.2 手术入路对比
        2.2.3 颞肌切开长度
        2.2.4 颅底显露范围
        2.2.5 血管显露长度分析
        2.2.6 手术显露分级
    2.3 讨论
三、额窦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方法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额窦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扫描
        3.2.2 额窦气化分度
        3.2.3 额窦气化腔容积
        3.2.4 额窦的结构
        3.2.5 额窦CT影像
    3.3 讨论
四、3D-Slicer 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4.1 资料与方法
        4.1.1 一般资料
        4.1.2 仪器设备
        4.1.3 手术方法
        4.1.4 统计学方法
        4.1.5 观察指标
    4.2 结果
        4.2.1 基本信息
        4.2.2 手术时间
        4.2.3 术中出血量
        4.2.4 治疗费用
        4.2.5 住院时间
        4.2.6 面神经额支损伤
        4.2.7 颞肌萎缩
        4.2.8 脑脊液漏
        4.2.9 前交通动脉瘤的夹闭效果
        4.2.10 并发症情况
        4.2.11 Fisher分级与术后并发症
        4.2.12 预后情况
    4.3 讨论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4)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入组病人基本资料
    2.4 治疗方案
    2.5 随访管理
    2.6 评估指标
    2.7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诊疗方案
    3.2 主要观察指标和次要观察指标
    3.3 试验数据与文献数据对比
    3.4 典型病例
第4章 讨论
    4.1 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流行病学与病理生理特点
    4.2 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治疗
    4.3 不良事件及其预测指标
    4.4 研究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急性期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内动脉瘤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颅内动脉瘤在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条件下的治疗与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References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语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锁孔与微创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锁孔微创手术入路颅底解剖学限制因素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T/CTA三维重建锁孔手术入路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锁孔与微创手术限制因素的临床研究
    一.非定型的锁孔微创手术入路治疗颅内病变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二.颅内动脉瘤在锁孔微创入路手术中的风险及预防对策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三.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微创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2 微创手术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图
综述:锁孔微创手术的理念与限制因素
    一、锁孔手术理念与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二、锁孔微创手术的限制性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神经内镜在鞍区解剖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鞍区神经内镜下的应用解剖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1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典型病例介绍
    讨论
        一、鞍区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历史
        二、神经内镜的结构及附件
        三、神经内镜在鞍区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适应症及手术方式
        四、神经内镜技术在鞍区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五、神经内镜的手术优势与不足
        六、神经内镜的手术并发症
        七、展望
    结论
    附表
    附图2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或已录用的论文、着作及专利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及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
        1.2.1 动眼神经的解剖及定位诊断
        1.2.2 异常再生现象
        1.2.3 周期性麻痹
        1.2.4 神经性肌肉强直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资料收集
        2.2.1 临床资料
        2.2.2 治疗及预后情况
    2.3 分析方法
        2.3.1 病因判定标准
        2.3.2 预后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2.5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新手术方式
第3章 结果
    3.1 总体病因分布
    3.2 具体病因分布
    3.3 病因与年龄分布
    3.4 病因与ONP的一般特征
    3.5 ONP伴有其他颅神经受累的情况
    3.6 病因与定位分布
    3.7 出院时前四位病因好转率对比
    3.8 出院6 个月前四位病因痊愈率对比
    3.9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新治疗3 例病例报道
        3.9.1 病例一
        3.9.2 病例二
        3.9.3 病例三
第4章 讨论
    4.1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4.1.1 外伤性ONP
        4.1.2 糖尿病性ONP
        4.1.3 颅内动脉瘤致ONP
        4.1.4 缺血性脑血管病致ONP
        4.1.5 痛性眼肌麻痹
        4.1.6 其他原因所致ONP
    4.2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新治疗
        4.2.1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机制
        4.2.2 关于新手术治疗方式的探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与血管内治疗的单中心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过程
    3. 预后评估
    4. 数据处理及统计
结果
    1. 夹闭组与血管内治疗组的数据同质性比较
    2. 夹闭组与血管内治疗组预后及住院成本相关研究指标的对比
    3. 全体病例预后及住院成本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4. 不同组别内患者预后及住院成本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讨论
    1. 两种治疗方式的对比
    2. MCA-As患者预后及住院成本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3. 不同组别内患者预后及住院成本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17例导航系统引导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D]. 彭紫薇.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2)
  • [2]血管内治疗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心理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 曾张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3]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D]. 高贻宽.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D]. 贺迎坤. 苏州大学, 2019(04)
  • [5]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急性期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对比研究[D]. 孟文博.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颅内动脉瘤在神经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室条件下的治疗与疗效分析[D]. 仇汉诚. 苏州大学, 2016(11)
  • [7]锁孔与微创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和临床研究[D]. 石小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07(04)
  • [8]神经内镜在鞍区解剖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刘仍利. 山东大学, 2005(01)
  • [9]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及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治疗[D]. 谢卓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与血管内治疗的单中心对比研究[D]. 李明昕. 山东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导航系统引导下颅内动脉瘤夹闭17例的配合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