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质量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法

空压机质量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法

一、空气压缩机质量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贺鹏飞[1](2021)在《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遗产是包括了工业建筑遗产等诸多类型遗产在内的遗产综合体,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目前城市更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对工业建筑遗产基础研究的深入,也逐渐开始探讨如何去保护这些遗留下来的城市工业文化特色。但由于我们国家对于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不全面,比较匮乏,导致近些年来,出现了一大批有着可供研究的工业建筑遗产被拆除、破坏的现象,在这些被破坏的工业建筑遗产中,建国初期的“156项目”便是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代表。这些工业项目是我国建国初期的工业支撑和基础,它所含有的一系列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如历史、科技和社会等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认识。建国初期,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以其原有的工业基础成为了建国初期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随后,在一五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和国家重点建设的“156项目”在西安建厂的一共有17个,其中主要的行业代表有电力、机械和军工等三大产业,在之后的几十年,这些工厂的产品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工厂到目前或拆除或遗留下来的一些价值特色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本文以西安高压电瓷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为西安高压电瓷工业建筑遗产价值作出基础研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其价值等作出理论基础。本文对以西安高压电瓷厂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了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遗产的背景和规划特征、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的现状、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和评价体系的建构、高压电瓷厂的价值和保护研究等等。首先以高压电瓷厂为研究对象,多次对其进行现状调研和测绘,并就其建筑和厂区进行相关技术图纸的绘制,并分析总结其现状概况;其次,以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为基础研究对高压电瓷厂进行评价体系建构,然后结合西安高压电瓷工业建筑遗产的实际情况,在对比论证后选取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其价值评价方法,从而对高压电瓷厂的价值进行判断并总结是否有对其保护和再利用的可能性;最后,对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研究,通过梳理高压电瓷厂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保护体系和再利用的相关措施,提出对高压电瓷厂合理的保护和再利用建议,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赵艺凡[2](2020)在《B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提高,铁矿山企业在生产中越来越注重风险的产生及处理。伴随铁矿山开采的过程,由于作业空间狭窄且多变、机械设备种类与数量居多、作业人员集中、水文地质环境复杂等因素,最终造成了工作面事故频发的现象。因此,对铁矿采掘工作面进行风险评价工作,对提升铁矿本质安全,加强铁矿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铁矿山开采系统生产特点的认识和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文献并参与现场调研与问卷分析,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流程,选取人员安全风险、机械设备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环境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五个为基础的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铁矿采掘工作面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确定现阶段的风险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影响B铁矿安全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B铁矿存在的风险因素,从人员安全管理、机械设备维护管理、管理制度优化保障、环境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控制对策,为矿山安全技术和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铁矿一线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蔡两[3](2020)在《动车组系统可靠性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高铁事业蓬勃发展,快速、便捷的动车组正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动车组结构功能复杂、运行环境多样,如何在高速度、高载荷的条件下,保证动车组安全稳定的运行,其可靠性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尤其是整车层级的可靠性研究对于铁路运输具有更现实的意义,由此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综合对比分析国外动车组可靠性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动车组运用安全管理现状,定义了动车组故障分类级别并明确了故障率指标统计计算方法。针对动车组通用系统进行结构功能分析,建立了动车组整车和关键系统可靠性模型,给出了对应模型下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归纳总结可应用于动车组的四种可靠性分配方法,提炼出了并联系统下相对故障率比分配法的公式,对三种可靠性分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工程算例说明。对主要平台动车组故障规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消除支配型故障和明显早期故障等非正常因素影响外,动车组整车故障规律近似服从指数分布;文中同时给出了服从指数分布的动车组故障率预计和验证方法,结合统计数据,针对整车和系统给出了不同的故障率等级建议表和验证表,提出了相应的动车组可靠性验证方案。针对同一车型不同等级故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动车组的安全性和正点率有着基本保障,但B类和C类故障率相对突出;针对同一车型不同功能系统故障分析发现牵引、制动、转向架等结构复杂系统故障率占比相对较高,相关系统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论文最后进行了基于FMEA的动车组可靠性优化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对占比较高的故障产品或故障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显着降低动车组故障率,提升动车组可靠性。

史钰[4](2019)在《慧康生物化工生产安全风险评价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近几年化妆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旦风险失去控制,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将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陕西慧康生物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车间布局复杂、原辅材料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和工序繁多、人员密集等风险,安全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价,发现该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控对策与防范措施,以达到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首先,针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和实用特点,结合慧康公司的实际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确定了合理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危险源辨识确定了企业的主要危险源有液氧、液氮、特种设备、有限空间等,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对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识别,构建了适合慧康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确定出该公司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最后,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从资源投入、风险干预和监控角度,建立了该公司风险评价的风险管控体系,完善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了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陈慧芳[5](2019)在《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臭氧消耗潜能值及全球变暖潜能值均为零的氨制冷工质在制冷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液氨事故频繁发生,基于氨的毒性及燃烧爆炸危险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涉氨制冷企业工艺过程繁琐、复杂,并且企业数量庞大、规模不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各异,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降低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为了给企业职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尽可能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涉氨制冷企业为研究对象,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出发,以期为我国涉氨制冷企业建设出一套有效、实用的风险管控体系。首先对涉氨制冷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风险分析结果及以往事故情况,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涉氨制冷风险管控体系,再运用德尔菲法及MATLAB软件对体系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武汉市某涉氨制冷工程实例展开企业综合风险评价,进而得到企业的整体生产状况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收集的资料及文献,对涉氨制冷企业相关知识进行理论学习,了解企业制冷工艺原理以及主要设备设施,然后从制冷剂氨物质、工艺、设备及管理四个方面对涉氨制冷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总结涉氨制冷企业常用风险评价方法;(2)结合涉氨制冷企业风险分析结果及以往液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并对体系各指标的内容进行介绍,分析其在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中的具体应用。该体系共包含三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为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准则层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风险分析与分级、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风险管理、应急救援及职业健康,要素层包括26个指标。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可为涉氨制冷企业及其他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3)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与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大小进行计算,然后结合武汉市某涉氨制冷企业工程实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综合风险展开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处于良好这一等级,企业在“风险分级”、“隐患申报”、“隐患治理”、“调复岗人员的教育培训”、“风险管理信息化”、“职业病申报”及“职业危害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为了提高企业风险管控的总体水平,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有关负责人应针对现存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特别是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力度,时时关注各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涉氨制冷企业的风险管控中,既能综合分析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发现不足之处,同时也是制冷行业的又一次革新,对我国涉氨企业及其他行业的风险管控及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曹也[6](2019)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建筑运行总商品能源消费约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0%,其中,热水系统是除供热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以外的又一耗能大户,且人们对生活热水的需求处于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器)以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第四代新兴热水机(器),为保障该技术能够合理的应用和发展,对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技术、经济和环保效益的综合评价成为其稳定发展的必要基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的研究现状,结合实际工程中的需求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综合考量技术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10个二级指标。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整合20位专家意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梳理国内外评价标准和调研实际工程中各指标值的分布情况制定了各指标评分标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模糊分布法确定了各二级指标的模糊分布函数。基于TRNSYS动态仿真平台,模拟了广州市某办公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全年运行情况,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各个二级指标的指标值。应用木文建立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和模糊分布函数对该实际案例进行评价分析,其评分值为85.57,评价等级为“良好”;同时应用等级比重法综合200位专家意见评价该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分值为87.65。应用分布函数法和等级比重法得到的评分结果误差为2.43%,能够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的合理性。为简化评价者的工作内容,本文基于Sublime Text代码编辑器和3种程序语言编写代码,开发了适用于本文建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系统,可通过输入指标权重、评分标准和指标实际值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本研究填补了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空白,为我国相关评价标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依据。

吕辰[7](2018)在《地震影响下危化品储罐及罐区综合风险量化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危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众多,风险性较大。加强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分析,是国际通常采用的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也是危化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业生产企业分布在自然灾害频发区,尤其是全国有50%的城市、67%的大城市均位于7度及以上地震烈度区之内,面临着地震灾害的严重威胁。当前,危化企业大多缺乏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影响下的企业风险管控意识,多着眼于对工业致灾因子的防控,而当地震灾害致灾因子与工业致灾因子并存时,其事故风险分析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开展地震灾害影响下危化品储罐及罐区综合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可为危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相关事故分析表明,危化品储罐是危化企业生产装置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罐区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故有效提高危化品储罐事故风险管理与防控水平是实现罐区整体事故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地震灾害影响下的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危化品储罐事故耦合风险量化模型,进而在充分考虑地震灾害致灾因子对储罐装置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生产辅助系统影响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危化品储罐区综合风险评估量化计算方法。全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综合分析了自然灾害致灾因子、能量承灾体、以及生产系统环境综合作用下危化品储罐事故的发生演变过程,并建立了危化品储罐工业事故发生与演变系统模型。事故演变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地震灾害致灾因子,进而形成了多致灾因子事故风险分析过程,使致灾因子分析更加全面。同时,在事故风险分析时,采用了非单一工业事故类型风险分析,考虑了多种工业事故类型并存时的事故耦合现象,使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计算分析更加合理。(2)以地震灾害致灾因子与危化品储罐装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震灾害影响下危化品储罐破坏失效概率计算模型。在工业致灾因子分析过程中,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和FTA事故树分析技术,建立了工业致灾因子引发危化品储罐事故的模糊事故树分析法(Fz-FTA),有效地解决了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基本致灾因子事件失效概率难以准确量化的难题;在地震灾害致灾因子分析过程中,结合结构可靠度分析理论,通过映射变换法和非线性回归数值分析,得出了不同PGA地震峰值加速度影响下的罐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3)应用高斯模型、热力学和爆炸力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不同工业事故场景条件下的危化品储罐事故后果预测模型,并利用Matlab GUI编程技术,实现了危化品储罐工业事故后果计算分析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事故后果快速、准确预测和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4)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危化品储罐事故耦合现象及耦合风险演变机理,构建了危化品储罐事故风险演变系统流图,通过引入物理学“力的矢量合成”理念,实现了对事故耦合作用效应的直观形象描述,并利用设定耦合作用相关性系数建立了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量化模型。将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计算结果与Matlab+Surfer地图绘制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危化品储罐风险可视化处理。在考虑保护层失效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领带结”残余风险分析模型,建立了危化品储罐风险防护体系的残余风险分析计算方法。(5)统计分析了我国危化企业事故,得出了危化品储罐区事故类型和主要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储罐区事故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量化模型。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是危化品储罐区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事故类型,约占事故总数的76.72%。罐区事故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企业员工安全素质、储罐装置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技术条件和罐区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初选指标的灰特性及指标间的关联性,运用灰色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灰聚类—多层次指标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初选指标体系的优化组合。将可拓学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EAHP-ESAM风险分析方法,建立了地震灾害影响下危化品储罐区综合风险量化模型,实现了对罐区整体综合风险状况的合理评估。(6)基于前述研究成果,以东曹化工企业项目作为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实践应用。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论文建立的地震灾害影响下危化品储罐及罐区综合风险量化分析方法,能较好反映危化企业真实事故风险状况,为危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都琪[8](2016)在《基于关键链法非设备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机械制造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为了确保完成公司每年盈利8%的目标,A公司对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客户定制的非标设备项目中,由于项目目标交货期短,多项目扎堆进行,资源存在瓶颈,项目变更,项目延期交货的现象时有发生,项目管理的传统方法关键路径法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非标项目的进度管理。关键链法在解决这种类型的项目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采用关键链进度管理方法,研究其在客户定制非标设备生产项目上的实际应用。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制定项目计划的方法,简述了关键链理论,比较了关键链法和关键路径法,用示例的方法说明了两者的区别,分析了关键路径法容易出现超期,频繁更新项目计划的原因。阐述了非标设备产品的特征,介绍了公司客户定制项目的特点和管理流程现状。分析了目前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类型并列表分析了各类原因在项目进度影响中的占比。基于关键链技术,建立了适用于A公司的关键链项目管理流程,识别制约因素;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数学方法计算优先级数值;按活动类型分类压缩安全时间;识别关键链;用根方差法确定项目缓冲区和输入缓冲的长度,对项目执行阶段的缓冲进行管理。挖掘瓶颈资源的潜能,利用设置缓冲区的方式消除不确定因素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最后,文中以ZR90VSD无油水冷螺杆机项目为应用案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利用Project 2013项目管理软件编排项目计划,出现项目间资源争夺时判断优先级,确定关键链,计算缓冲大小,设置缓冲区域,编制最终的关键链法项目进度计划,控制项目进度,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健[9](2015)在《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工企业是一个存在高火灾风险的生产区域,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建立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的目标、方法、程序、内容及评价结果,应用先进的评价技术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进行整体评价,可促进化工企业健康发展,减少和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调查了国内及大连大孤山化工园区的发展现状,对引起化工企业的火灾事故的火灾风险进行了辨识及分析。结合化工企业消防相关法律法规及消防工作实际,在以往人、机、环、管的基础上,引入建筑固有火灾风险、消防隐患,提高了分析的全面性。确定和分析后,构建了拥有3个一级消防评价指标,10个二级消防评价指标,39个三级消防评价指标的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确定了以层次分析法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计算、以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进行评价计算的方法和模式。对大连碳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甲醇工程项目消防安全评价,得出项目消防安全为“风险可接受,需要改进”的评价结果。实例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体系能够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准确的找出消防工作薄弱环节,同时能对进一步提升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何太碧,黄海波,谭金会,张浩,郭桦[10](2005)在《CNG压缩机组技术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产不同类型天然气压缩机组的实际情况,以设备综合工程学为理论基础,建立压缩机组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模型,通过模型分解,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实地调研、查阅标准文献、咨询专家的基础上建立其评价标准,并研究开发了加气站设备技术水平计算机辅助评价软件.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CNG汽车加气站设备技术水平评价时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压缩机组生产制造厂设备改型换代提供科技攻关方向.

二、空气压缩机质量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压缩机质量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
        1.1.2 国内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概况
    2.1 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概况
        2.1.1 电工城产生背景
        2.1.2 规划特征
        2.1.3 各厂区工业建筑概况
    2.2 西安高压电瓷厂现状分析
        2.2.1 历史沿革
        2.2.2 厂区整体分析
        2.2.3 厂区建筑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和评价标准研究
    3.1 价值与评价关系辨析
        3.1.1 概念阐释
        3.1.2 关系辨析
    3.2 遗产价值构成研究
        3.2.1 文化遗产价值构成
        3.2.2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3.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3.3.1 代表性
        3.3.2 稀缺性
        3.3.3 完整性
    3.4 相关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4.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
        3.4.2 我国相关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说明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建构
    4.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指标体系建构
        4.1.1 指标体系建构原则及评价范围确定
        4.1.2 指标体系目的及建构步骤
        4.1.3 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具体说明
        4.1.4 指标体系建构
    4.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方法选择
        4.2.1 评价方法分析
        4.2.2 评价方法筛选及确定
    4.3 建立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评价模型
        4.3.1 模型建立思路及原则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3.3 模糊综合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
    5.1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要建筑价值分析
        5.1.1 历史价值
        5.1.2 科技价值
        5.1.3 艺术价值
        5.1.4 社会价值
    5.2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要建筑体系测评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2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厂房车间及办公楼指标体系测评
        5.2.3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厂房车间及办公楼价值测评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6.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6.1.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保存现状
        6.1.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6.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研究
        6.2.1 保护对象的确定
        6.2.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体系
        6.2.3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策略研究
        6.2.4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再利用策略研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表录
图录
附表
    附表一: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表
    附表二: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遗产调研现状

(2)B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事故致因理论
        2.1.1 事故的定义
        2.1.2 事故的分类
        2.1.3 事故致因理论
    2.2 安全风险与评价理论
        2.2.1 安全风险理论
        2.2.2 风险评价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3.1 采掘工作面环境特征分析
    3.2 采掘工作面事故类型分析
        3.2.1 顶板事故
        3.2.2 透水、爆破、矿山火灾及中毒窒息事故
        3.2.3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事故
    3.3 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
    4.1 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4.2 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B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5.1 B铁矿简介
        5.1.1 开采现状
        5.1.2 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概况
        5.1.3 采掘工作面设备情况
    5.2 B铁矿采掘工作面事故统计
    5.3 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
        5.3.1 评价指标权重
        5.3.2 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总指标权重排序
        5.3.3 建立评价矩阵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B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控制对策
    6.1 提升安全管理的对策
        6.1.1 人员安全管理
        6.1.2 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6.1.3 管理制度优化保障
        6.1.4 环境风险控制
        6.1.5 信息化建设
    6.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3)动车组系统可靠性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可靠性研究状况
        1.2.1 国内铁路行业可靠性研究状况
        1.2.2 国外铁路行业可靠性研究状况
        1.2.3 其他行业可靠性研究状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我国动车组通用技术特征及检修运用状况
    2.1 概述
    2.2 动车组通用技术特征
        2.2.1 车体及车端连接
        2.2.2 转向架
        2.2.3 供风及制动系统
        2.2.4 高压牵引系统
        2.2.5 辅助电气系统
        2.2.6 网络控制系统
    2.3 动车组检修状况
        2.3.1 运用维修
        2.3.2 高级修
    2.4 动车组运用状况分析
        2.4.1 运用环境条件
        2.4.2 运用质量状况
    2.5 本章小结
3 动车组可靠性指标体系研究
    3.1 国外动车组可靠性指标状况
    3.2 我国动车组可靠性指标体系
        3.2.1 动车组事故及故障管理现状
        3.2.2 动车组可靠性指标体系
    3.3 我国动车组可靠性指标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动车组可靠性建模及分配
    4.1 动车组系统可靠性建模
        4.1.1 动车组整车可靠性模型
        4.1.2 转向架可靠性模型
        4.1.3 供风及制动系统可靠性模型
        4.1.4 高压牵引系统可靠性模型
        4.1.5 网络控制系统可靠性模型
    4.2 动车组可靠性分配方法
        4.2.1 可靠性分配原则
        4.2.2 可靠性分配方法
        4.2.3 动车组可靠性分配方法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动车组故障规律及可靠性验证
    5.1 常见故障规律及分布
        5.1.1 正态分布
        5.1.2 对数正态分布
        5.1.3 威布尔分布
        5.1.4 指数分布
    5.2 动车组整车故障规律验证
        5.2.1 A型动车组
        5.2.2 B型动车组
        5.2.3 C型动车组
        5.2.4 D型动车组
    5.3 动车组可靠性验证
        5.3.1 动车组整车可靠性验证
        5.3.2 动车组各系统可靠性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动车组可靠性评价及优化
    6.1 动车组故障率统计方法
        6.1.1 常见故障率曲线
        6.1.2 动车组故障率曲线
    6.2 动车组整车故障规律分析
    6.3 动车组系统故障规律分析
    6.4 基于FMEA的动车组可靠性优化
        6.4.1 动车组整车FMEA分析
        6.4.2 动车组可靠性优化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慧康生物化工生产安全风险评价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2.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H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现状
    2.1 H公司概况
        2.1.1 H公司简介
        2.1.2 生产工艺流程及设施设备
        2.1.3 H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2 H公司安全生产主要风险及原因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H公司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1 危险源辨识
        3.1.1 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的定义
        3.1.2 H公司危险源辨识
    3.2 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3.3 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4 安全生产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5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3.6 本章小结
4 H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价
    4.1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 指标权重分析
        4.2.1 二级指标权重
        4.2.2 三级指标权重
        4.2.3 指标分析
    4.3 风险指标评价
        4.3.1 建立评语集
        4.3.2 指标评分
        4.3.3 建立评价模型及评价实施
        4.3.4 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H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
    5.1 保障措施
        5.1.1 组织和人员
        5.1.2 安全文化教育
        5.1.3 工程技术措施
        5.1.4 资金投入
    5.2 风险干预与监控
        5.2.1 风险干预
        5.2.2 风险监控
    5.3 基于风险评价的风险控制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液氨事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化工企业风险管控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涉氨制冷企业风险分析
    2.1 氨制冷工艺介绍
        2.1.1 氨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
        2.1.2 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
    2.2 涉氨制冷企业风险识别
        2.2.1 氨物质的风险
        2.2.2 工艺风险
        2.2.3 设备风险
        2.2.4 管理风险
    2.3 风险评价
        2.3.1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
        2.3.2 评价方法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
    3.1 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
    3.2 风险管控体系的介绍
        3.2.1 风险分析与分级
        3.2.2 隐患排查与治理
        3.2.3 安全教育培训
        3.2.4 风险管理
        3.2.5 应急救援
        3.2.6 职业健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涉氨制冷企业风险评估
    4.1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4.1.1 德尔菲法
        4.1.2 层次分析法
        4.1.3 MATLAB计算软件
    4.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介绍
    4.3 工程实例应用
        4.3.1 企业概况
        4.3.2 确定评价因素集
        4.3.3 确定评语集或评价等级集
        4.3.4 进行单因素评价
        4.3.5 建立评价矩阵
        4.3.6 确定权重向量
        4.3.7 模糊合成与决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器)基本理论概述
        1.2.2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2 指标选取的思路
    2.3 评价指标确定
        2.3.1 技术性评价因子确定
        2.3.2 经济性评价因子确定
        2.3.3 环境性评价因子确定
    2.4 测试方案
        2.4.1 测试参数
        2.4.2 测试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
    3.1 评价方法的选取
        3.1.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1.2 指标评分方法
    3.2 群体层次分析法(GAHP)模型
        3.2.1 构造递阶层次分析结构
        3.2.2 构建判断矩阵
        3.2.3 层次单排序
        3.2.4 一致性检验
        3.2.5 层次总排序
        3.2.6 综合专家意见
    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3.1 确定评判因素集合U和评价等级集合V
        3.3.2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
        3.3.3 构造模糊关系矩阵
        3.3.4 进行模糊合成
    3.4 GAHP-Fuzzy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1 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
        4.1.2 综合评价层次结构
        4.1.3 判断矩阵和权重计算
    4.2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分标准的制定
    4.3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4.4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模糊合成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案例
    5.1 工程项目简介
        5.1.1 设计参数
        5.1.2 气象参数
    5.2 基于TRNSYS仿真模拟
        5.2.1 TRNSYS仿真平台介绍
        5.2.2 模拟系统搭建
        5.2.3 指标值计算
    5.3 模糊综合评价
        5.3.1 模糊合成
        5.3.2 评价结果分析
    5.4 评分标准验证
        5.4.1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5.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开发
    6.1 评价系统开发工具
        6.1.1 应用软件
        6.1.2 程序语言
    6.2 评价系统功能模块
    6.3 评价系统应用展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B 专家组判断矩阵
附录C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评价系统程序代码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地震影响下危化品储罐及罐区综合风险量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论文研究目的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地震灾害影响下危化品储罐事故概率计算方法研究
    2.1 危化品储罐事故的相关描述
        2.1.1 事故致灾因子
        2.1.2 自然灾害致灾过程
        2.1.3 危化品储罐事故类型划分
        2.1.4 危化品储罐事故演变过程
    2.2 危化品储罐事故概率计算模型研究
        2.2.1 危化装置事故分析系统理论
        2.2.2 危化装置事故概率树图分析方法
        2.2.3 危化品储罐事故概率计算模型
    2.3 工业致灾因子影响下的事故概率(P_A)计算
        2.3.1 基本工业致灾因子事件发生概率的“模糊数”表示
        2.3.2 “模糊数”的一致性研究
        2.3.3 事故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值计算
        2.3.4 事故事件发生概率值计算
    2.4 地震致灾因子影响下的事故概率(P_B)计算
        2.4.1 危化品储罐受地震(Seismic)影响破坏形式分析
        2.4.2 地震灾害致灾因子特征值描述
        2.4.3 地震灾害影响下危化品储罐破损概率计算方法研究
        2.4.4 地震灾害影响下储罐破损导致各类事故情景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危化品储罐事故后果计算分析方法
    3.1 危化品储罐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计算模型
        3.1.1 气体泄漏扩散计算模型
        3.1.2 有毒物质泄漏浓度伤害准则
    3.2 危化品储罐火灾事故后果计算模型
        3.2.1 池火模型
        3.2.2 喷射火模型
        3.2.3 闪火模型
        3.2.4 火灾事故伤害准则
    3.3 危化品储罐爆炸事故后果计算模型
        3.3.1 VCE爆炸冲击波超压计算模型
        3.3.2 BLEVE爆炸模型
        3.3.3 爆炸事故伤害准则
    3.4 危化品储罐事故后果数值模拟分析
        3.4.1 工业事故后果分析系统软件开发
        3.4.2 现场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量化模型研究
    4.1 危化品储罐工业事故耦合
        4.1.1 事故耦合现象
        4.1.2 事故耦合作用关系
    4.2 事故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4.2.1 系统动力学相关分析理论
        4.2.2 事故风险演变系统流图
    4.3 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量化分析方法
        4.3.1 单一事故类型风险计算
        4.3.2 多种事故类型耦合风险计算
    4.4 危化品储罐残余风险分析
        4.4.1 安全保护层
        4.4.2 残余风险分析
    4.5 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可视化
        4.5.1 数据的网格化处理技术
        4.5.2 风险地图的绘制
    4.6 本章小结
5 危化品储罐区综合风险评估量化模型研究
    5.1 综合风险评估系统与方法
        5.1.1 风险评估系统
        5.1.2 风险评估方法
    5.2 储罐区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5.2.1 事故统计分析
        5.2.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5.2.3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5.2.4 风险评估指标的优化组合
    5.3 储罐区综合风险量化模型
        5.3.1 EAHP指标权值计算模型
        5.3.2 EAHP-ERAM风险分析组合模型
        5.3.3 危化品储罐区风险量化计算电算化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危化企业现场实例应用
    6.1 企业基本概况
        6.1.1 企业地理位置
        6.1.2 企业内部平面布局
    6.2 地震灾害影响下危化品储罐综合风险分析
        6.2.1 工业事故概率计算
        6.2.2 事故后果计算分析
        6.2.3 综合风险分析
        6.2.4 储罐装置残余风险分析
    6.3 东曹化工储罐区综合风险评估
        6.3.1 评价指标权值确定
        6.3.2 东曹化工储罐区综合风险评估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关键链法非设备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现状
        1.2.1 国外项目进度管理状况研究
        1.2.2 国内项目进度管理状况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综述
    2.1 项目进度管理概述
        2.1.1 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2.1.2 常用的制定进度计划的方法
    2.2 关键链理论概述
        2.2.1 约束理论
        2.2.2 关键链理论
        2.2.3 关键链的前提假设
        2.2.4 关键链法与关键路径法的对比
第三章 A公司项目进度管理简介和分析
    3.1 非标设备项目管理综述
        3.1.1 非标设备特征
        3.1.2 非标设备项目进度管理特点
    3.2 A公司非标设备项目管理概况
        3.2.1 A公司非标设备项目简介
        3.2.2 非标设备项目的基本流程
        3.2.3 A公司非标设备项目进度管理标准过程
    3.3 A公司影响项目进度的原因
        3.3.1 影响项目进度原因分类
        3.3.2 延期交货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非标设备关键链进度管理的构建
    4.1 有利于资源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4.2 非标项目进度管理基本流程的构建
    4.3 判断优先级
        4.3.1 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优先级
    4.4 压缩安全时间
        4.4.1 风险类活动分级
        4.4.2 风险类安全时间估算
        4.4.3 调整活动时间
    4.5 设置缓冲
    4.6 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4.6.1 建立缓冲监控行动准则
        4.6.2 设置触发点
第五章 基于关键链的非标项目进度管理
    5.1 ZR90VSD无油水冷螺杆机项目
        5.1.1 项目简介
        5.1.2 项目团队组成
        5.1.3 基于关键路径法的项目进度管理
    5.2 关键链法在ZR90VSD项目中的应用
        5.2.1 组织结构优化
        5.2.2 识别资源约束确定优先级
        5.2.3 压缩安全时间
        5.2.4 确定关键链
        5.2.5 设置缓冲
        5.2.6 项目进度控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消防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2.2 消防安全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1.2.3 消防安全评价的应用研究现状
        1.2.4 可拓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1.2.5 可拓评价与模糊评价的比较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化工企业火灾风险辨识及分析
    2.1 火灾风险辨识
    2.2 风险分析
        2.2.1 客观因素
        2.2.2 人为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消防安全评价体系
    3.1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3.2 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3.2.1 消防生产责任制
        3.2.2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3.2.3 培训教育
        3.2.4 事故与应急
        3.2.5 检查与绩效考核
        3.2.6 易燃易爆危险源
        3.2.7 设备设施及工艺
        3.2.8 周边与气象因素
        3.2.9 消防设备设施
        3.2.10 建筑防火特性
    3.3 消防管理指标分级(B_1)
        3.3.1 消防生产责任制(C_1)
        3.3.2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指标分级(C_2)
        3.3.3 培训教育指标分级(C_3)
        3.3.4 事故与应急指标分级(C_4)
        3.3.5 检查与绩效考核指标分级(C_5)
    3.4 火灾危险源(B_2)
        3.4.1 易燃易爆危险源指标分级(C_6)
        3.4.2 设备设施及工艺指标分级(C_7)
        3.4.3 周边与气象因素指标分级(C_8)
    3.5 防火性能指标分级(B_3)
        3.5.1 消防设备设施指标分级(C_9)
        3.5.2 建筑防火特性指标分级(C_(10))
    3.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6.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6.2 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初始数据的获取
        3.6.3 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7 本章小结
4 化工企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可拓学理论
    4.2 可拓评价模型
        4.2.1 现状等级域和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4.2.2 经典域与节域的确定
        4.2.3 待评物元的确定
    4.3 影响待评对象各指标安全等级关联函数的确定
    4.4 建立多级可拓评价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大连碳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甲醇工程消防安全评价
    5.1 项目简介
    5.2 工程概况简介
        5.2.1 选址
        5.2.2 立项许可、设计审查
        5.2.3 安全许可
    5.3 物料及设备设施
        5.3.1 物料
        5.3.2 设备设施
        5.3.3 工艺流程
        5.3.4 配套和辅助工程
    5.4 消防安全综合评价
        5.4.1 多级可拓评价
        5.4.2 验证
        5.4.3 分析结果
        5.4.4 对策措施
        5.4.5 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指标调研表
附录B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指标调研表
致谢

(10)CNG压缩机组技术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产压缩机组生产运行现状
    1.1 国产天然气压缩机组含油率偏高
    1.2 冷却系统形式存在分歧
    1.3 主要易损件亟待国产化
    1.4 制造工艺急需提高
    1.5 整体集成度偏低, 自动化程度有提升空间
    1.6 压缩机组设计规范尚未建立
2压缩机组技术水平有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
    2.1 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2.2 指标体系构成要素
    2.3 指标体系层次模型[2, 3]
3 压缩机组生产运行技术水平的评价标准
    3.1 指标测度[2, 4]
        1) 生产率
        2) 可靠性
        3) 可维修性
        4) 耐用性
        5) 环保性
        6) 成套性
        7) 安全性
        8) 能源消耗
        9) 新度系数
        10) 联机通讯
        11) 匹配性
        12) 比质量
        13) 润滑油耗
        14) 清洁度
        15) 温度和压力
        16) 动态投资回收期
        17) 年均费用
    3.2 指标分值的确定
4 结论

四、空气压缩机质量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D]. 贺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B铁矿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 赵艺凡.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动车组系统可靠性评价与优化研究[D]. 蔡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慧康生物化工生产安全风险评价研究与应用[D]. 史钰.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涉氨制冷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研究[D]. 陈慧芳.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6]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曹也.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地震影响下危化品储罐及罐区综合风险量化模型研究[D]. 吕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3)
  • [8]基于关键链法非设备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都琪.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研究[D]. 王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10]CNG压缩机组技术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研究[J]. 何太碧,黄海波,谭金会,张浩,郭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5(03)

标签:;  ;  ;  ;  ;  

空压机质量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